資源簡介 2.1保障各類物權 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分析】本課內容為新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選修2《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框。財產權是貫穿于人一生的權利之一,第二課圍繞財產權的相關內容進行論述,而物權是最基本的財產權。本框主要便圍繞物權這一基本概念展開,主要講述了所有權的含義、分類、取得方式以.及他物權中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分類、法律依據等。本課法律術語較多,描述較為抽象,對于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學目標】1.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類型。2.動產與不動產所有權取得方式的不同。3.明確不同擔保方式的特點,知道擔保合同不能履行的影響。4.建筑用地使用權與商品房所有權的關系。【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通過對《民法典物權編》相關內容解讀,認識到國家對合法財產的保護,激發人們創造財產熱情,進而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中。科學精神:通過對現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認識到如何合法保護自身財產,明晰物權的取得.方式,增強科學精神。法治意識:通過各種案例分析和學生自主探究,明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要依法行使,而當自身權利受到損傷時,要能夠合法維權。公共參與:國家對合法財產進行保護,因而要通過勞動創造價值,實現自我價值。【教學重點】了解財產權、所有權、物權的相關知識。【教學難點】理解保障各類物權的意義,注意區分各類物權。【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復習導入——民事權利包括哪些權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財產權的有關內容——物權新課講授:出示目錄保障各類物權1、定分止爭——所有權2、物盡其用——他物權第一幕:定分止爭——所有權探究活動一:閱讀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物權編”,引起了某小區群眾的熱議。下面是其中的部分觀點:企業老板:“物權編” 的直接作用就是明確物的歸屬,定分止爭。我要投入更多資金到自己的生意中去,大干一場!科研人員:物權編” 是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我要用自己的專利創辦一家公司,為科技強國作出更多貢獻!國企高管:“物權編” 對“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 做出了專門規定, 有利于防止公有資產的流失,促進其保值增值!退休職工:“物權編”對“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設專節規定了“不動產登記”問題,以后我就不擔心房子拆遷時得不到補償啦!保值增值!專職律師:財產權可不僅僅有“物權”,還包括債權、知識產權等。我的業務主要是關于物權的,有關物權”的問題可以隨時問我哦!探究問題:結合上述群眾的熱議,談談對保護財產權的意義、分類及財產權范圍的理解。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分析結果:一、定分止爭——所有權1、財產權(1)財產制度: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財產關系,是一個社會得以穩定與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制度。(2)財產權種類: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3)保護財產權的意義:①有利于確定財產歸屬,并以此促進財產的流通使用。②保護財產權就是保護勞動、保護發明創造、保護和發展生產力。③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財產權,激勵人們創業創新。(4)法律規定:國家通過不斷完善財產制度,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財產權。①我國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②憲法規定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③依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④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對公民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征用要給予補償。探究活動二: 從剛剛的學習我們知道財產權包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探究問題:什么是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呢?下面我們就先來學習什么是物權及其分類和法定原則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物權(1)含義: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2)種類:物權包括所有權、他物權。(3)物權法定原則:要求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必須由法律規定,不得任意創設。探究活動三:案例分析張三請屠宰場為其殺牛,屠宰場從牛肚子里掏出一塊牛黃。問:牛黃所有權歸誰所有?答:牛是張三的,牛黃歸張三所有。問:若屠宰場偷偷將牛黃據為己有,侵犯了張三哪項權利?答:侵犯了張三對牛黃的所有權。問:如何理解張三對牛黃的直接支配權?答:張三有權占有牛黃,可以掛在脖子上,可以租出去收租金,玩夠了可送給女朋友、可以砸爛,別人不得干涉。即: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問:牛黃是動產還是不動產?不動產和動產各有哪些存在形式?答:動產。◆不動產包括:土地、建筑物、草原、林地、煙囪、水塔、橋梁、水壩等。◆動產包括:汽車、船舶、航空器、機器設備、原材料、產品、著作、商標、專利、存單、票據、股權等等。3、所有權(1)含義:是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2)種類:依據主體的不同,我國將所有權劃分為三類:國家所有(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私人所有。(3)物權平等保護原則:民法典規定了物權平等保護原則。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特別提醒】數據、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探究活動四:案例分析張三把房子賣給李四,價款60萬元。李四支付60萬元給張三,張三把房屋鑰匙交給了李四。張三要李四盡快去房管局辦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李四覺得反正房款已經支付,鑰匙已經到手,說過一段時間再說。誰成想張三第二天出車禍死亡。全部遺產由兒子張六繼承,張六把這棟房子賣給了馬某,并辦理了房屋過戶登記。李四正歡天喜地裝修房子之時,馬某要求李四立馬走人騰房,李四傻眼。分析問題:房子所有權歸誰?為什么?房子所有權在什么時候發生轉移?李四該怎么辦?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房子所有權歸馬某。◇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馬某因辦理了房屋過戶登記而取得房子的所有權。◇房屋所有權在馬某辦理登記時發生轉移。◇李四只能請求張六返還房款。(4)取得方式:①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登記)探究活動五:案例分析夏冬在某商場購買一套茶具,服務員發現夏冬的款式沒有現貨,需從倉庫調取,與夏冬協商后約定:夏冬先付款,當日下午商場會指示倉庫將茶具快遞給夏冬。夏冬付款并留下快遞信息后離開。第二天,夏冬了解到,本市一輛快遞運輸車因駕駛員疲勞駕駛側翻,自己的快件在該車內已被損壞。探究問題:夏冬有沒有取得該套茶具的所有權?請說明理由。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參考答案:沒有。茶具屬于動產,一般是通過交付實現動產所有權的轉讓。本案中,商場沒有將茶具交付給夏冬占有,故夏冬沒有取得該套茶具的所有權。(4)取得方式:②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動產所有權的取得:交付)探究活動六:案例分析張三把一臺價值100萬的汽車賣給了李四,李四把100萬通過銀行轉帳轉給了張三,車子讓張三的妻子開出去,張三給妻子打電話,讓其把車子交于李四,可是張三的妻子說她已經把車子賣給了王五。問:汽車的所有權應該歸誰?為什么?答案:王五,因為王五是善意第三人且張三的妻子已經把車子交于王五(取得不動產的方式:交付)問:假如李四買這臺汽車時依法辦理了產權登記手續,這臺車的所有權應該誰呢?為什么?答案:李四,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4)取得方式:③價值較大的動產,如機動車、航空器、船舶等,其產權的取得、變更,通常也需要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如果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價值較大的動產:登記)特別提醒:不動產所有權不經登記而發生效力的幾種特殊情形:①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②依據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的,自法律文書生效時發生效力;③因繼承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探究活動七:案例分析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資購買了一輛卡車搞運輸。兩年后,甲乙二人私下里商量決定把車賣掉,并平分剩余款項。二人趁丙外出辦事之際,將車賣給李某,并辦理了汽車過戶手續。問:甲乙侵犯了丙的哪項物權?李某能不能獲得汽車的所有權?答:甲乙侵犯了丙的所有權。李某能獲得汽車的所有權。問:丙把車開走,如果沒有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李某能不能獲得汽車所有權?探究問題:丙侵害了甲和乙的哪些權利?為什么?答:汽車屬于動產,動產所有權轉移以交付為要件,雖然沒有辦理過戶登記(而非產權登記),李某仍可獲得車的所有權。機動車登記不是所有權登記,未登記不影響所有權轉移。4、公共關系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對同一財產享有所有權,從而形成共有關系。例如: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第二幕:物盡其用——他物權探究活動八:從剛剛的學習我們知道物權包物權包括所有權、他物權。對所有權我們已經有了一程度的了解探究問題:什么是他物權呢?他物權又是怎么分類呢?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物盡其用——他物權他物權(1)含義:他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2)分類: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兩類。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分別對應的是物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探究活動九:案例分析甲和乙的承包土地相鄰,甲要去自家承包地勞作,必須經過乙的承包地。而兩家多年因瑣事結怨,乙為了阻止甲從自己承包地通過,挖了一個深坑,二人為此發生爭吵。乙認為:承包地是自己的,在自己家承包地里挖坑,甲無權干涉。問:甲有權從乙的承包地通過嗎?答:當然有!乙應當為甲的通行提供必要的便利。即使自己心中有一萬個不愿意,也要忍著,更不能挖坑阻撓甲通過。甲從乙的承包地通過,是用益物權中的使用權。問:你借用同桌的手機后,擅自處分同桌的手機,把手機給賣了,你的行為是一種什么樣的行為?答:侵犯了你同桌的所有權。用益物權不包括處分權。結論:用益物權是對別人的動產或不動產進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是他物權。用益物權不包括處分權問:土地承包權為什么是用益物權?答:所有權歸集體所有----他人的物,你沒有所有權;你承包后就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同理。用益物權含義:用益物權是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特別提醒:只能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不能處分分類:【特別提示】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但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建造在該宅基地上的住房所有權轉讓的,宅基地使用權同時轉讓。相關鏈接:為完善農村集體產權相關制度,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的要求,民法典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這將有利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和流轉交易。例如:張三承包了村集體的土地,因外出打工,就把土地的經營權轉給了李四,由李四打理。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承包權歸張三,經營權歸李四。擔保物權(1)含義:擔保物權是為了確保債權的實現而在他人財產上設立的物權。(2)分類:包括抵押權、質權等探究分享十:案例分析你把你的奧迪轎車抵押給甲,向甲借款20萬元,但未辦理抵押登記手續。幾天后你又把奧迪車賣給了不知情的乙,到時候你無力償還甲的20萬,問:甲可不可以主張把奧迪車拍賣償還自己的20萬?分析結果:不能!倘若甲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則可以請求法院將奧迪車拍賣償還自己的借款,這下輪到乙哭天搶地了。甲向乙借款100萬元,期限一年,甲以自己剛買的進口保時捷轎車做質押,乙表示同意,二人簽訂了質押合同。乙把錢打在甲的賬號上,當場開走了轎車。一年后,還款期限屆滿,甲表示無力償還借款和利息,雙方一致同意以保時捷轎車折價清償。問:假設甲以自己的一套房產做質押可以嗎?分析結果:不可以!不動產不允許做質押物,質押權的客體只能是動產或法律規定的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甲以不動產做質押,違反了物權法定原則,乙對該房屋不享有質權。問:假設乙在質押合同簽訂后,沒有開走保時捷轎車,乙對該保時捷轎車還享有質權嗎?動產質權的設立自交付之日起設立。答:不享有!動產質權的設立自交付之日起設立該案中,甲以保時捷轎車出質,必須辦理登記嗎?答:不需要,質押合同的生效以交付質押物為要件。問:債務到期后,甲不能償還債務,乙可不可以未經甲的同意,擅自處分保時捷轎車,比如未和甲溝通,就把轎車折價賣給他人?答:不可以,甲乙二人必須協商一致,才可以折價賣掉汽車;如果達不成一致,乙可以通過法院拍賣來實現自己的質權。3、擔保物權(2)分類: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①抵押權、質權:財產的權利人可以將其財產(例如房屋、汽車、電腦、股票等)抵押或者質押。債權人通過抵押、質押而在他人財產上享有的權利,就是抵押權、質權。抵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動產、不動產均可)例如:按揭購房質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也可以進行質押擔保)例如:典當獲取資金知識拓展: ②留置權: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小試牛刀:問:假設張三向王五借錢2萬,約定將牛黃質押在王五處,同時牛黃不交給王五,該質權設立了嗎?答:NO,因為違反了物權法定原則。違反了《民法典》相關規定。(質權設立必須把物交給對方,否則無效)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