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物理必考重點知識復習資料專題一——《直線運動》知識點:1. 參考系:慣性系(參考系沒有加速度)與非慣性系(參考系有加速度)。位移、速度等矢量均在參考系下才有意義。2. 位移:方向(矢量性)、大小。位移與路程的區別3. 速度: 方向(矢量性)、大小,物體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與速率的區別4. 加速度: 方向(矢量性)、大小,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5. 7大力學單位制(SI):物理量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長度 米 m質量 千克 kg時間 秒 s電流 安(培) A熱力學溫度 開(爾文) K物質的量 摩(爾) mol發光強度 坎(德拉) cd6. 勻變速直線運動必背公式① :② :③ :④7.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常用幾個結論① 任意相鄰相等時間段內位移之差相等(推廣:)② 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時間段內的平均速度③ 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可以證明:無論勻加速還是勻減速都有8. 以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只需將上述公式中即可① 前1s、前2s、前3s、……內的位移之比為1:4:9:……② 第1s、第2s、第3s、……內的位移之比為1:3:5:……③ 前1m、前2m、前3m、……所用時間之比為……④ 第1m、第2m、第3m、……所用時間之比為……9. 注意圖里斜率以及面積的含義專題二——《相互作用》知識點:1. 力(1)力的本質:物質性、相互性、矢量性、力作用的獨立性(2)力的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即產生加速度)①力作用的瞬時效果——產生加速度②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果——沖量③力在空間上的積累效果——做功(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矢量)、作用點(兩個力相等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同)(4)力的分類①性質力:根據力本身的性質來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磁場力、分子力、核力……)——因為…所以產生力②效果力:根據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壓力、支持力、拉力、動力、阻力、引力、斥力、浮力、滾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因為力所以…2. 常見的幾個力1 重力(除南北兩極點外)重力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重力加速度隨緯度增加而增大、隨海拔增加而降低——距地心越遠越小2 彈力產生條件:相互接觸;有彈性形變方向:物體發生形變要恢復的方向(即與形變方向相反)大小:可根據平衡條件;牛頓第二定律;彈簧(橡皮筋)遇見繩子問題時要牢記“同一根繩子(無節點)上的力大小相等”注:在彈性限度內,只要彈簧(彈性繩)還沒恢復,力就還存在3 摩擦力產生條件:接觸面粗糙;有壓力;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一定要注意是哪一個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靜摩擦力根據力的平衡條件;滑動摩擦力3. 力的合成:平行四邊形法則合力大小范圍:力的分解:正交分解法(通常分解成運動方向和垂直運動方向)4. 畫受力示意圖時:細繩上的力沿繩;接觸面上的力垂直接觸面(曲面則垂直切面)專題三——《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1. 牛一:慣性定律(慣性只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牛二: 是相對與慣性系即是以相對于沒有加速度的參考系而言的(注意因果關系,先有力后有加速度,可以說“加速度與力成正比”,不能說“力與加速度成正比”,類比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牛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通常在大題最后一問出現)注意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區別2. 連接體運動:先整體后隔離專題四——《曲線運動+萬有引力與航天》知識點:1. 曲線運動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與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2. 曲線運動特點:①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方向為該點切線方向②曲線運動為變速運動,因為其速度方向時刻在改變③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外力一定不為0,一定具有加速度④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線凹側(靜電場中常見)3. 運動的合成運動1 運動2 條件 合運動勻速直線 勻速直線 無 勻速直線勻速直線 勻變速直線 勻速方向與勻變速不在同一直線 勻變速曲線的勻加速直線 的勻加速直線 無 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的勻變速直線 的勻變速直線 合初速度方向與合加速度方向同向 勻變速直線合初速度方向與合加速度方向不同向 勻變速曲線注:只要加速度(大小合方向)不變就是勻變速運動4. 熟練掌握平拋運動及類平拋運動(通常在水平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進行運動的分解以及角度關系)5. 萬有引力與航天(1) 開普勒三定律——開普勒①太陽系中,行星軌道是橢圓,太陽在焦點②單個行星而言,其與太陽連線在相等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③,的取值只與中心天體有關(2) 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適用條件:相距很遠,可看成是質點的物體間相互作用)物理學家 所測物理量 測量方法卡文迪許 萬有引力常量G 扭稱實驗密立根 元電荷e 油滴實驗庫侖 庫侖常量k 扭稱實驗(3) 三種宇宙速度(理解其意義就行,大小不需要背)①第一宇宙速度:衛星火箭的最小發射速度 7.9km/s(雖是最小發射速度,但是最大運行速度)②第二宇宙速度:擺脫地球引力的最小發射速度 11.2km/s③第三宇宙速度:擺脫太陽引力的最小發射速度 16.7km/s(4) 軌道半徑與向心加速度、角速度、線速度、周期的關系(不要死記硬背)(增大,除增大,其他都減小)(5) 重力加速度g隨地面高度h增大而減小(6) 通過衛星求天體質量:①知道②知道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天體半徑(7) 求天體密度:只需知道衛星貼著天體表面運動的周期(8) (黃金代換公式)(9) 求衛星高度:知道衛星周期和星體表面重力加速度g及星體半徑6. 兩個特殊衛星(1) 通訊衛星(同步衛星):位于赤道上空,運動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等,運動軌道面與赤道面重合,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其高度是確定的(2) 近地衛星:貼地球表面附近運動的衛星,軌道半徑可近似等于地球半徑7. 衛星變軌問題:衛星發射后進入低軌道1,Q點一次點火加速,加速后做離心運動,軌道為2,到達預定高軌道點P后二次點火,進入高軌道3,低軌道到高軌道,速度(動能)減小,勢能增大。 衛星的回收過程與之相反。(同一圓周軌道上的衛星不可能相遇,只有在橢圓軌道上才有可能相遇)8. 雙星系統問題:角速度相等,,專題五——《功與能》知識點:1. 功:力在空間(位移)上的積累效應(標量)。2. 動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等于動能的增量。高中階段變力做功往往用動能定理3. 兩種力做功:①保守力做功:做功于路徑無關,只與初末位置有關。如重力做功。②非保守力做功:做功與路徑有關。如摩擦力做功。4.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做功特點: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時間內做的總功可能為正(一對萬有引力在兩物體靠近時)、可能為負(一對滑動摩擦力)、也可能為零(一對靜摩擦力)。5. 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①定義式: ——平均功率②計算式: ——瞬時功率6. 機械能①動能a. 平動動能b. 轉動動能(為轉動慣量,大學知識點,無需掌握)c. 振動能()②勢能a. 重力勢能:b. 彈性勢能:c. 引力勢能d. 分子勢能7. 機械能守恒:系統初狀態的總機械能等于末狀態的總機械能(有條件)8. 能量守恒:能量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只能有一種狀態轉換為另外一種狀態,或者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無條件)9. 常見力做功與能量變化關系:(掌握楷體部分即可)常見力做功 能量轉化重力做功 重力勢能和其他能相互轉化彈力做功 彈性勢能和其他能相互轉化滑動摩擦力做功 機械能轉化為內能電場力做功 電勢能與其他能相互轉化安培力做功 電能與其他能相互轉化分子力做功 分子勢能和分子動能之間的轉化合外力做功 動能與其他能相互轉化重力、彈力以外其他力做功 機械能與其他能相互轉化10. 注: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功能量。專題六 ——《動量與能量》知識點:1. 動量: (矢量)2. 沖量: (矢量)①恒力的沖量直接②變力的沖量一般用動量定理或圖的面積(定積分)來求3. 動量定理: (碰撞問題求受力)4. 動量守恒定律:(常在碰撞、“合二為一”、“一分為二”問題中求速度,結合機械能守恒解題)成立條件——①系統不受外力或雖受外力但合外力為零,則系統動量守恒②系統所受合外力不為零,但某個方向上的分量為零,那么該方向上動量守恒③合外力不為零,但外力遠小于內力,也可看成動量守恒(如物體在空中爆炸)5. 注意在運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題時一定要時刻分清楚是哪兩個物體作用。6. 碰撞:運動狀態發生變化,作用時間極短凡是遇見碰撞問題,必然動量守恒(干就對了!),機械能是否守恒看條件碰撞三種情況:①彈性碰撞:機械能無損耗(守恒),碰撞后分開②非完全彈性碰撞:機械能有損耗(不守恒),碰撞后分開③完全非彈性碰撞:機械能損耗最大(不守恒),碰撞后合為一體7. 動量與動能關系:8. 反沖:一分為多,一個系統里的部分朝一個方向運動,整個系統要維持動量守恒,則必然獲得一個反方向的速度(如火箭升空)。9. 電磁場兩根軌道棒問題也會涉及到動量定理及動量守恒。專題七——《靜電場》知識點:1. 兩種電荷:正負。2. 電荷守恒定律:電荷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外一個物體3. 元電荷:。注:密里根油滴實驗,任何帶電體電荷量只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4. 庫侖定律:(適用條件:真空點電荷,同號相斥,異號相吸)。注:庫侖扭稱實驗5. 電場強度:矢量,由正到負(定義式——等式左邊物理量的大小與右邊物理量無關,只不過可以用這個公式算而已)(決定式——等式左邊物理量的大小與右邊物理量有關,適用條件:真空點電荷)電場線密度越大,電場強度越大,方向為電場線切線方向。6. 電場力:(正電荷電場力方向與電場強度方向相同,負電荷則相反)7. 電勢與電勢差:(:電勢,:電場力從A到B做功,:從A到B,電勢能的增量)注:電壓與電勢差只是數值上相等,電壓沒有正負,而電勢差有正負8. 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勻強電場中,等電勢線垂直電場線。9. 電勢能:10. 電場力做功:11. 電容:表示容納電荷能力的大小1 公式:(定義式,:一個極板上的電荷量,:極板兩端電壓大小)(決定式,:介電常數,:極板正對面積,:極板間垂直距離) 只需掌握電容大小與成正比,與成反比,不同介質不一樣2 兩種情況:等電壓:極板間電場強度與正對面積無關等電荷:極板間電場強度與垂直距離無關3 電容串并聯(與電阻相反)串聯:并聯:4 電容通交流阻直流,通高頻阻低頻12. 電荷在勻強電場中運動分析,和在重力場中沒有區別,直接水平和豎直方向分解即可。專題八 ——《恒定電流》知識點:1.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2. 電流方向:正電荷移動方向3. 形成電流的條件:1 存在電勢差2 存在自由電荷4. 電流強度:定義式:(注:有大小、有方向,但是標量;如果是正負離子或電荷移動時,為兩種電荷之和)決定式: (運動電荷產生的電流)歐姆定律表達式:5. 歐姆定律:、 、(一定時,、一定時,、一定時,,大小與、無關)適用范圍:純電阻用電器(只有電能和內能的轉換,如金屬,液體導電)6. 電阻定律:(電阻決定式) (電阻率,與材料、溫度有關,金屬材料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半導體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當溫度降低到絕對零度附近,某些材料電阻率突然減小到零,這種現象叫做超導)7.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與普通歐姆定律沒多大區別,就是把電源看成是有電阻的一個部分串聯到電路中即可(掌握電源電動勢,內電阻,路端電壓之間的關系就行)(:電源電動勢,:電源電壓,:回路中電流,:電源內阻)8. 電路串并聯:1 串聯:總電壓=各用電器電壓之和,電流處處相等2 并聯:各支路電壓相等,總電流(干路電流)=各支路電流之和9. 直流電路的動態分析:外電路部分電路變化變化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分析固定電阻的電流、電壓變化一般遵循“串反并同”:當某一電阻增大時,與之串聯的用電器電壓(電流)減小,與之并聯的用電器電壓(電流)增大10. 含有電容的直流電路:當電路穩定時,有電容部分看成是斷路的(常出現在求電勢題型中)。11. 電表的選擇1 電流表內外接選擇:口訣——大內偏大,小外偏小選擇 與真實值比較內接 偏大外接 偏小2 滑動變阻器限流與分壓選擇a) 當負載要求從0開始調節時,用分壓;b) 當滑動變阻器阻值小于負載電阻時,用分壓;c) 當電源電動勢較大,滑動變阻器阻值較小時,用分壓;d) 當滑動變阻器阻值大于負載電阻時,用限流;e) 從節約能源角度用限流。注:多年來,經常考察分壓,遇見畫電路時如果腦袋嗡嗡的直接畫分壓80%是對的!12. 電表的改裝:表頭 并聯 小電阻(分壓) 電流表表頭 串聯 大電阻(分流) 電壓表“伏安法”測電阻中,注意圖中斜率與截距的物理含義由由一次函數知識可知,縱截距為電源電動勢,斜率大小為電源內阻大小。13. 萬用表接法:確保“紅進黑出”。14. 歐姆表中有電源,切刻度不是均勻的,換擋之前要“歐姆調零”。15. 讀電表以及有刻度的測量工具時,一定要估讀到最小刻度下一位,有游標的不需要估讀。一定要掌握游標卡尺、螺旋測微計、電表的讀數。16. 電功:(普適式,任何情況都適用);電功率:(普適式,任何情況都適用)17. 焦耳定律:(適用于純電阻電路):熱功率:(適用于純電阻電路)專題九——《磁場、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運動》知識點:1. 磁感應強度:(表示磁場強弱和方向,矢量)(定義式,不能說與成正比,與成反比,叫電流元)2. 安培力:(電流受到的力,垂直磁場的有效長度)3. 洛倫茲力:(運動電荷受到的力,垂直磁場)4. 只考慮洛倫茲力,帶點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可快速解題。5.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一般解題思路:“定圓心,找半徑”(1) 定圓心1 粒子線速度垂直半徑,兩半徑交點即為圓心2 圓心位置必在圓中一根弦的中垂線上(2) 找半徑1 由計算軌道半徑2 利用平面幾何關系 , 運動周期:,求運動時間6.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一般解題思路:直接分解為垂直于電場方向和平行于電場方向的運動,大多數為類平拋。7. 洛倫茲力不做功(凡是垂直速度的力都不做功,只改變速度的方向,改變速度大小的是在速度方向的力)8. 回旋加速器中加速電壓并不影響粒子最終射出“D形盒”的速度(動能),可通過增大磁場和擴大“D形盒”半徑來增大出射速度(動能)9. 利用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運動發明的元器件:質譜儀(電場、磁場)、回旋加速器(電場、磁場)、示波器(電場)、霍爾效應(磁場,電場)專題十 ——《電磁感應》知識點:1. 磁通量:(注:為有效面積,即在磁場中且垂直磁場)2.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注意圖、圖中的斜率):通常是平均電動勢,求電量時用():通常是瞬時電動勢3. 產生感應電動勢條件:只要磁通變化就有。產生感應電流條件:有感應電動勢,還要有閉合回路。4. 感應電流方向:1 右手定則:拇指指速度,磁場射掌心,四指指電流(巧計“左力右電”)。2 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產生的感應磁場總是與原磁場對抗,“增反減同”、“來拒去留”、“增縮減擴”。5. 有導軌電磁感應與電路結合問題:最終導體棒勻速運動,安培力方向受力平衡。分析電路只需將感應部分看成電源即可,其他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沒有區別。雙導體棒還存在動量定理以及動量守恒定理。6. 電感:通直流,隔交流,通低頻,阻高頻(通電瞬間看成斷路)電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通電瞬間看成短路)7. 注意電磁感應當中的圖像問題,截距以及斜率的物理含義專題十一——《交變電流》知識點:1. 交變電流:大小、方向都周期改變。2. 交變電中各量:電壓 電流 適用范圍 備注瞬時值 粒子在交變電場中的運動最大值 電容器耐壓有效值 正弦 電流做功、電阻發熱、保險絲熔斷、儀表讀取的電壓、電流 有效值是對能量的平均非正弦 根據電流熱效應計算平均值 計算通過的電量 平均值是對時間的平均3. 變壓器:由閉合鐵芯(鐵芯不一定是鐵)、原線圈、副線圈組成4. 變壓器中的幾組關系:1 電壓關系:2 電流關系:3 理想變壓器:5. 遠距離輸電:1 功率關系: 、、2 電壓關系:、、3 電流關系:、、注:求電流往往是這類題型的突破口、求損耗功率時只能用。專題十二——《近代物理》知識點:1. 量子論主要內容:1 普朗克認為物質輻射的能量并不是無限可分的,其最小單元為“能量子”或者“量子”。2 物質的能量不是連續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數倍跳躍式變化。注:量子思想是普朗克首先提出,但是玻爾、海森堡、薛定諤等人將其完善量子論發展:1905年 光量子論——愛因斯坦(其獲諾貝爾獎是因為用光量子解釋了光電效應)1913年 量子化原子結構——玻爾1925年 量子力學最終建立2. 黑體輻射任何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要發射各種波長的電磁波,其輻射能量大小及輻射能量按波長的分布都與溫度有關。熱輻射:物質中分子、原子受到熱激發而發射電磁波的現象。黑體:任何溫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長的輻射的物體。實驗規律:1 隨溫度升高,輻射強度增加2 隨溫度升高,極大值左移3. 光電效應:金屬在光的照射下,發射出電子(光電子)的現象光子具有的能量: (:普朗克常量 :光頻率)光電效應方程:(:最大初動能, :逸出功 ,:極限頻率)遏制電壓:(只與入射光頻率有關,與光強無關)1 任何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入射光頻率必須大于這個頻率才能發生光電效應。2 光電子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強度無關,隨入射光頻率增大而增大。3 大于極限頻率的光照射金屬時,光電流強度與入射光強度成正比。4. 康普頓效應(表明光子具有動量,驗證光的波粒二象性):用X射線照射物體時,一部分散射出來的X射線波長會變長。光子動量:5. 波粒二象性——德布羅意物質波(德布羅意波)6. 原子結構模型發展歷程:道爾頓(實心球)湯姆森(棗糕模型)盧瑟福(行星模型)玻爾(量子軌道模型)現代電子云模型電子發現——湯姆森通過對陰極射線的研究進一步提出“棗糕模型”盧瑟福通過粒子()轟擊金箔散射實驗提出“核式結構模型(行星模型)”,也就是正電荷集中在原子中心7. 氫原子光譜:巴耳末公式(=3,4,5,…),:里德伯常量8. 能級躍遷公式:,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放出光子,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吸收光子,放出或吸收光子頻率為,由能級差決定。9. 三種射線種類 本質 質量(u) 電荷(e) 速度(c) 電離性 穿透性射線 氦核 4 +2 0.1 最強 最弱射線 電子 1/1840 -1 0.99 較強 較強射線 光子 0 0 1 最弱 最強三種粒子在磁場中偏轉:10. 衰變、裂變、聚變、其他核反應種類 過程 例子衰變 :元素1元素2+:元素1元素2+核裂變 元素1+粒子元素2+元素3+粒子核聚變 粒子+元素1元素2+能量其他核反應 元素1+元素2元素3+元素4+能量半衰期:指元素質量變為原來所用時間11. 核反應方程:注意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重要的幾個核反應方程查德威克用轟擊鈹核發現中子:居里夫人發現正電子:第一步: 第二步:12. 熟記一些粒子符號:粒子()、質子()、中子()、電子或者射線()、氘核()、氚核()13.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越穩定)14.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質量虧損)重要的科學家及物理現象(發現)伽利略 單擺的等時性奧斯特 電流的磁效應法拉第 首先用電場線描述電場電磁感應定律安培 分子電流假說惠更斯 單擺周期公式光的波動說牛頓 光的微粒說麥克斯韋 光的電磁說建立電磁場理論預言電磁波存在赫茲 證實電磁波存在查德威克 中子的發現湯姆森 電子的發現棗糕模型盧瑟福 質子的發現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行星)愛因斯坦 光電效應(獲諾獎)相對論質能方程密立根 電子電量(元電荷)的測定(油滴實驗)卡文迪許 萬有引力常量(扭稱實驗)庫侖 庫侖常量(扭稱實驗)托馬斯楊 光的干涉現象貝克、勒耳 天然放射性的發現居里夫婦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發現玻爾 圓滿解釋氫原子光譜:位移;:時間;: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注意時間段與時刻的區別注:不是牛頓測量的沖量: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應(矢量)勻速時兩種方法都可以①②對于彈性繩(彈簧)來說,在彈性限度內,只要還沒恢復原長,力就還存在:增量:減少量即先有電壓,再有電流安培力與洛倫茲力均可用“左手定則”來判斷,電流方向為正電荷移動方向,所以只需將四指指向正電荷速度方向,磁場穿過掌心,大拇指指向即為正電荷洛倫茲力方向,負電荷只需將四指指向負電荷速度反方向,磁場穿過掌心,大拇指指向即為洛倫茲力方向。注:凡是題目中說到粒子,微粒,等詞,重力可忽略不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