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9課 秦統一中國——穿越秦朝之旅【課標要求】了解秦兼并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掌握秦滅六國的史實,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長城、靈渠兩項古代工程。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析“秦完成統一的原因”“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等問題,培養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秦朝統一歷史作用的分析,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的統一在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和進步作用。【學習重點】秦的統一及其作用。加強中央集權制度和鞏固統一的措施。【學習難點】對中央集權制度的理解。【學生情況】學生在學習了春秋戰國時期之后,對秦朝統一全國的歷史趨勢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習本課前,組織學生查閱戰國末年秦統一戰爭的資料,布置完成學案上的預習題目,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進課堂,七年級學生有著感性思維強,理性思維弱的特點,求知欲強,但知識積累不夠豐富,對一些復雜歷史現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教學準備】提前發給學生預習學案,查找相關資料,備課時準備相關史料和多媒體設備,指導學生排練課本劇。【教學過程】穿越秦朝之旅第一部分:導入——秦朝相關圖片展示問題設置:剛才所看到的圖片反映了那個朝代的景物?這個朝代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并鞏固政權的?第二部分:秦滅六國 穿越階段——前期準備1.資料積累:查閱資料——戰國后期秦朝是如何統一中國2.知識積累(學生整理學案)秦國經過________,實力超過東方六國,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秦王________為滅亡六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公元前________年,秦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意義:秦朝結束了__________以來長期征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____個統一的____________國家。3.問題思考:為什么秦國實現了統一?結合材料回答。材料一 商鞅變法、長平之戰圖片材料二: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長期戰亂,人民渴望安定統一。材料三:秦王雄才大略,善于任用許多能干的人。李斯原來是楚國的一個普通百姓,被秦王拜為客卿。王翦是秦國名將,秦王因未采納王翦的建議伐楚失敗,就親自到王翦家當面檢討。請回答:秦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有哪些?第三部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穿越階段——我是大臣“皇帝”的由來?朝堂大討論,用什么樣的制度管理國家?小組討論,把要向秦始皇進言的內容簡單列舉。學生小組回答后,教師利用圖示重點講解中央集權制度。當堂練習(利用希沃白板選詞填空活動)第四部分:鞏固統一的措施1.穿越階段——我是百姓學生活動:情景劇表演情景一 在咸陽的街頭,一位之前的楚國商人準備出售他的千里馬,他選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聲喊道:“賣東西吆,賣東西吆”。不一會兒,圍觀了很多人,可是沒有人聽懂他在吆喝什么,無奈之下,他只好拿出紙筆寫下一個大大的 字。圍觀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這時來了位曾經到過楚國的商人向人們解釋說是賣馬的,大家這才恍然大悟……情景二 有個秦國人在戰國時做了一條長裙。統一全國后,她到原先的齊國地界去旅游,想讓那里的裁縫做一條同樣尺寸的裙子,取貨時發現: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時裁縫又拒收她的圓形貨幣而要她付刀幣。沒辦法她只好租了一輛馬車回家,結果走出去沒多遠馬車竟然在路上由于太寬而過不去……2.穿越階段——我是秦始皇問題設置:剛才的情景劇中百姓生活遇到了哪些問題?作為秦始皇應該怎么辦?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教師總結:統一文字——小篆;統一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錢;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輛和修建道路。教師補充:修建靈渠,便利水上交通。出示秦朝地圖,補充北擊匈奴、修建長城、秦朝疆域圖。第五部分:總結提高 穿越階段——我是秦朝通總結練習2.形成體系:出示知識框架,學習填寫,將知識內容形成體系。3.項目任務:根據知識框架分小組繪制本節課的思維導圖,可將相關內容進一步展開。思維導讀的形式、邏輯性強、組內合理分配工作,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完成。(學生小組合作,教師進行指導,并利用希沃白板拍照上傳功能或高清實物展臺上傳大屏,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后展示)4.易錯題練習:挑選學生學案中易錯題目當堂練習。第六部分:結語與拓展齊讀李白《古風》第三首《秦王掃六合》總結秦始皇的功,布置學生查閱詩中其它五段,結合所學進一步查閱資料,寫一篇“我眼中的秦始皇”探究論文。同時完成學案上課后練習選擇和材料分析題部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