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樂清市第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 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樂清市第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 全科

資源簡介


(總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考生注意:
1、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 1 C 12 O 16
2、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題紙上,考試結(jié)束只交答題紙,在試卷上答題一律不給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4分,本題15小題,共60分)
1.下列有關(guān)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聚丙烯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B.乙醇的比例模型:
C.四氯化碳分子的電子式為:
D. 的分子式是:C7H12O
2.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煤的干餾和石油的分餾、裂化均屬于化學變化
B.將廢棄的塑料袋回收進行露天焚燒,以解決“白色污染”問題
C.裂化汽油成分與直餾汽油成分相同
D.用浸泡過高錳酸鉀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釋放的乙烯,可達到水果保鮮的目的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沸點:2-戊醇 >正戊烷> 異戊烷> 新戊烷
B.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苯環(huán)對側(cè)鏈有影響
C.乙烯和聚乙烯二者實驗式相同
D.苯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種說明苯不是單雙鍵交替結(jié)構(gòu),是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特殊鍵
4.下列有機物命名正確的是(  )
A.2—乙基—1—丙醇  B.3, 3—二甲基—2—戊烯
C.3-甲基-2,3-二乙基戊烷 D.2—乙基—1—氯戊烷
5.某烯烴與H2加成后的產(chǎn)物是, 則該烯烴的結(jié)構(gòu)式可能有( )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6.下列鹵代烴在KOH醇溶液中加熱不反應的是( )
②(CH3)3CBr ③(CH3)3CCH2Cl ④CHCl2CHBr2 ⑤ ⑥CH3Cl
A.①③⑥ B.②③⑥ C.全部 D.①②⑥
7.符合分子式為C8H10物芳香烴的同分異構(gòu)體數(shù)目為( )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8.有4種有機物①CH3(CN)C=CH2 ②③ClCH=CH2 ④CH3CH=CHCN,其中可用于合成結(jié)構(gòu)簡式為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確組合為(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有關(guān)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制備乙烯時,產(chǎn)生的氣體使溴水褪色,說明有乙烯生成
B.將液溴、鐵粉和苯混合加熱即可制得溴苯,除去溴苯中紅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復洗滌,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C.在一支試管中滴入10滴溴乙烷,再加入1mL 5%的NaOH溶液,共熱后滴加硝酸銀溶液,可觀察到有淺黃色溴化銀沉淀生成
D.制取硝基苯時,應取濃H2SO4 2mL,加入1.5 mL濃HNO3,再滴入苯約1mL,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熱,溫度計應放在混合液中
10.下列各組中兩種物質(zhì)的反應原理相同的是( )
A.乙醇與濃硫酸在170℃反應與制備TNT的的反應
B.甲苯、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溴水中分別加入己烯和苯,充分振蕩,溴水均褪色
D.1-溴丙烷分別與KOH水溶液、KOH乙醇溶液混合共熱,均反應生成KBr
11.兩種氣態(tài)烴組成的混合氣體0.1mol,完全燃燒得0.16molCO2和3.6gH2O,則混合氣體中 ( )
A.混和氣體中一定有甲烷 B.混和氣體中一定有甲烷和乙烯
C.混和氣體中一定有乙烷 D.混和氣體中一定有乙炔
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1mol甲基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9NA
B.28g乙烯和環(huán)丁烷(C4H8)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2NA
C.0.5mol丙烷含有5NA個共價鍵
D.標準狀況下,1L庚烷完全燃燒所生成的氣態(tài)產(chǎn)物的分子數(shù)為(7/22.4)NA
13.下列描述分子結(jié)構(gòu)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6個碳原子都在一條直線上 B.該烴屬于苯的同系物
C.至少有10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14.既能發(fā)生分子內(nèi)脫水生成烯,又能催化氧化且產(chǎn)物為的醇是( )
15.下列有關(guān)有機物A描述中正確的是( )
A.A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
B.A分子核磁共振氫譜有6種峰
C.0.1mol 有機物A能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放出0.1mol氫氣
D.A能發(fā)生的反應類型有:加成、取代、氧化、酯化、消去
二、填空題(本題3小題,共32分)
16.(16分)(1)下列各組物質(zhì):① O2和O3 ; ②淀粉和纖維素; ③ 12C和14C ;
④ CH3CH2CH2CH3 和(CH3)2CHCH3 ;⑤乙烷和丁烷;⑥ CH3CH2CH2CH(C2H5)CH3 和 CH3CH2CH2CH(CH3)C2H5 ;⑦ 和;⑧ 和。
互為同系物的是 ,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的是 ,互為同位素的是 ,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是同一物質(zhì)的是 。
(2)分子中含有8個氫原子鏈狀單烯烴,且與HBr加成的產(chǎn)物只有一種,試寫出該烯烴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 。
(3)化合物A經(jīng)李比希法和質(zhì)譜法分析得知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36,分子式為C8H8O2。A分子中只含一個苯環(huán)且苯環(huán)上只有一個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氫譜與紅外光譜如下圖。
則A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6分)某鏈烴A的質(zhì)譜圖表明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84,紅外光譜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核磁共振譜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種類型的氫。
(1)A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處于同一平面? (填“是”或者“不是”);
(3)在下圖中,D1、D2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E1 、E2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
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E1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 ;E2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 ;④的反應類型是 。
三、計算題(8分)
18.某有機物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將該有機物3g充分燃燒生成0.15mol二氧化碳和3.6g水,已知該有機物的蒸汽密度為2.68 g/L(折算成標準狀況),該有機物能與金屬鈉反應。試回答:
(1)通過計算求出該有機物的分子式。
(2)寫出該有機物可能的結(jié)構(gòu)簡式
樂清市二中2012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答案
高 二 化 學
羥基(1分);(2分);消去反應(1分)。
23.(1)分子式為C3H8O(3分)
(2)CH3CH(OH)CH3 CH3 CH2CH2OH (每個1分)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第Ⅰ卷(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鉛筆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選項對應方框內(nèi)涂黑。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
1.有學者在評論一位偉人時說:“他的第一次勝利是發(fā)動和醞釀了一個運動,若干年后,這個運動以推翻清朝專制政治和建立民國而告終。”基于上述貢獻,對這位偉人較恰當?shù)脑u價是
A.他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 B.他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他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 D.他是杰出的農(nóng)民運動領(lǐng)袖
2.“一人稱帝,天下騷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奮大勵,冒死以進。滇黔獨
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獨立”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歷史事件?
A.辛亥革命 B.護國運動 C.北伐戰(zhàn)爭 D.二次革命
3.孫中山先生從青年時代就關(guān)心植樹造林,大力提倡“植樹以收利,蓄木以為薪”。這主要體現(xiàn)了他的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義思想 C.民權(quán)主義思想 D.民生主義思想
4.1918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自序》中懷著痛苦的心情感慨道:“夫去一滿洲之專制,
轉(zhuǎn)生出無數(shù)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盛。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在孫中山看來,這些“無數(shù)強盜之專制”主要是指
A.袁世凱倒行逆施鎮(zhèn)壓革命黨人 B.列強為了擴大侵華而瓜分中國
C.北洋軍閥擁兵自重角逐中央權(quán)力 D.列強在巴黎和會上任意宰割中國
5.愛因斯坦頌揚一位偉人說:“一位一貫輕視使用武力的勝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慧與謙遜,用果敢與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武裝起來的人;一位將所有的力量都用來推動自己民族崛起與命運改善的人;一位用純粹的人性尊嚴對抗歐洲的殘暴,并在任何時候都不屈服的人。”他說的這個人是
A.華盛頓 B.孫中山 C.凱末爾 D.甘地
6.“今后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下列各項,孫中山落實這一見解的行動是
①提出三民主義②改組國民黨③進行北伐戰(zhàn)爭④確立三大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7.1922年,一個村莊的農(nóng)民與當局發(fā)生沖突,殺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絕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運動。甘地的做法從本質(zhì)上反映了
A.甘地主義不適應印度的國情     B.甘地對非暴力思想的執(zhí)著
C.印度資產(chǎn)階級的妥協(xié)性與動搖性   D.英國殖民當局的殘暴
8.“用自我犧牲去感化敵人,用自己的愛去召喚敵人心中的愛,如果愛回到敵人的心靈,
哪怕僅存有一絲,敵人頃刻軟化、變敵為友,暴力就會這樣被戰(zhàn)勝。”甘地這種特殊的力量,實際上就是
A.道德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外交的力量 D.軍事的力量
9.《共產(chǎn)黨宣言》說:“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的體系……看到了階級的對立,以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們看不到無產(chǎn)階級方面的任何歷史主動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運動。”這段話反映了
A.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必要性 B.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必要性
C.資本主義從發(fā)展到滅亡的必然性 D.工人運動從自發(fā)到自覺的必然性
10.下列關(guān)于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B.《共產(chǎn)黨宣言》用剩余價值學說,論證資產(chǎn)階級的滅亡和無產(chǎn)階級的勝利同樣不可避免C.十月革命的勝利推翻了統(tǒng)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洛夫王朝,建立了無產(chǎn)階級專政
D.馬克思和恩格斯發(fā)出了“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的偉大號召
11.1872年在《共產(chǎn)黨宣言》發(fā)布24周年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產(chǎn)黨宣言》原理
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zhuǎn)移”。下列能說明這一觀點的依據(jù)是:
①俄國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②中國的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道路③俄國勝利后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2.《四月提綱》提出
A.把大型企業(yè)全部收歸國有 B.推翻沙皇專制政權(quán)
C.從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 D.立刻開始奪取政權(quán)的武裝起義
13.列寧在《十九世紀末俄國的土地問題》一文中說:“社會主義就是消滅商品經(jīng)濟。”并認為,“只要仍然有交換那談什么主義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體現(xiàn)了列寧的以上主張
A.新經(jīng)濟政策 B.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義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
14.列寧指出:“1921年開春以來,我們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義的辦法來代替原先的行動的辦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謂改良主義的辦法,就是……活躍商業(yè)、小企業(yè)、資本主義,審慎地逐漸地掌握它們,或者說,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們活躍起來的范圍內(nèi)對它們實行國家調(diào)節(jié)。”材料中“改良主義的辦法”實際上是
A.對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義政策的補充 B.對舊的社會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C.強調(diào)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齊頭并進 D.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guān)系發(fā)展生產(chǎn)
15.“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論,形成于 A.國民革命時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年) C.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7-1945年)???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6-1949年)
16. 1945年8月,《大公報》報道毛澤東來到重慶的消息時稱:“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這是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個喜訊。”這反映了“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國共雙方和平協(xié)商,創(chuàng)建新中國??? B.國共雙方消除隔閡,共同抗日
C.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人民推翻國民黨的統(tǒng)治??? D.共產(chǎn)黨與民主黨派合作建立新中國
17.毛澤東思想在中國革命與建設(shè)時期不斷發(fā)展.下列各項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③ “在我們的面前有兩類社會矛盾,這就是敵我之間的矛盾和人民內(nèi)部矛盾……”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①②③
18. 1978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直接推動了中國社會全面的
A.體制改革 B.撥亂反正 C.經(jīng)濟建設(shè) D.對外開放
19.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轉(zhuǎn)折,這次會議標志著
? A.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在中國確立??? B.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
?C.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發(fā)生轉(zhuǎn)移??? D.政治體制改革全面啟動
20.下列各項中,屬于毛澤東在中國民主革命道路探索中作出的獨創(chuàng)性貢獻有
①以和平贖買方式進行私人資本主義經(jīng)濟改造 ②提出”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思想
③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 ④發(fā)表《論十大關(guān)系》的講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1. “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范例,集中反映這一理論的毛澤東著作有
A.《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
B.《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產(chǎn)黨人>發(fā)刊詞》
C.《井岡山的斗爭》《<共產(chǎn)黨人>發(fā)刊詞》《新民主主義論》
D.《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2.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實行贖買政策,實現(xiàn)了“和平過渡”。這是指
A.資本家由剝削者到勞動者的過渡B.初級國家資本主義到高級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
C.企業(yè)公私合營到全行業(yè)公私合營的過渡D.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到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的過渡
23.電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如果讓你來設(shè)計這場考試的場景,可能出現(xiàn)的是
A.背景音樂:反映粉碎“四人幫”的歌曲
B.外景:考場門口懸掛著“改革開放送春風”的橫幅
C.內(nèi)景:考場中張貼有“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標語
D.特寫:作文題目“評“關(guān)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24.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qū),可以擁有比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更大的自治權(quán),這主要是指
A.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不變 B.中央政府不干預臺灣地方事務
C.外國資本不動 D.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25.主持制定《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一國兩制”構(gòu)想、發(fā)表南方談話,鄧小平的這些活動共同體現(xiàn)出他
A.開辟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B.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推動了各條戰(zhàn)線的撥亂反正 D.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2小題,第26題20分,第27題30分,共50分。
26.甘地、孫中山都被本國人民尊為“國父”,二人都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進行了不懈努力。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20分)
材料一


①孫中山、甘地二人享有“國父”稱譽的主要理由是什么?(7分)
材料二 人類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礎(chǔ)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犧牲、道義和無私奉獻的基礎(chǔ)上的。……我相信非暴力這種武器屬于最強者。我相信,一個最堅強的戰(zhàn)士才敢于手無寸鐵,赤裸著胸膛面對敵人而死。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關(guān)鍵所在。我們要堅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義…… ——甘地:《論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三

甘地的手搖紡車 甘地的食鹽進軍
②概述甘地領(lǐng)導國大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目標及其主要事跡。(5分)
材料四 1894年,孫中山上書直隸總督李鴻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張,但遭到冷遇。孫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無可復施”。
材料五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將印度教派的仁愛、不殺生主張同《圣經(jīng)》《古蘭經(jīng)》中的仁愛思想結(jié)合起來,逐漸形成了“甘地主義”的思想。
(以上兩則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③孫中山和甘地在領(lǐng)導資產(chǎn)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導思想)上有何不同(4分)?依據(jù)上述材料比較分析影響兩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4分)
27. (3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guān)問題。
材料一 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馬克思、思格斯曾預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還會到來,無產(chǎn)階級將獲得最終勝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寫道:“歷史表明,我們以及所有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jīng)濟發(fā)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的程度。”
①材料一表明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生命力的估計前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導致恩格斯修改結(jié)論的經(jīng)濟根源是什么?(6分)
材料二 蘇聯(lián)早期領(lǐng)導人布哈林認為:“市場關(guān)系的存在是新經(jīng)濟政策的決定因素”。“我們過去認為,我們可以一舉消滅市場關(guān)系。而實際情況表明,我們恰恰要通過市場關(guān)系走向社會主義”。
②請結(jié)合蘇俄(聯(lián))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論證材料二中布哈林的觀點。(7分)
材料三 他(毛澤東)在中國共產(chǎn)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指出:“在革命勝利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還需要盡可能地利用城鄉(xiāng)私人資本主義的積極性,以利于國民經(jīng)濟的向前發(fā)展。”“這是因為中國經(jīng)濟還十分落后的緣故”。……七屆二中全會通過的決議也明確指出:“如果認為我們現(xiàn)在不要限制資本主義,這是完全錯誤的……如果認為應當對私人資本主義限制的太大太死,或者認為簡直可以很快進入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也是完全錯誤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lǐng)》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jīng)濟建設(shè)的根本方針,是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xiāng)互助、內(nèi)外交流的政策,達到發(fā)展生產(chǎn)、繁榮經(jīng)濟之目的。” 摘自《走向歷史的深層》
③材料三表明新中國建立前后中國共產(chǎn)黨對私人資本主義實行什么政策?當時為什么要實行這樣的政策?(5分)
材料四 (1978年)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習仲勛想出了一個借鑒國外發(fā)展經(jīng)濟的主意,這就是利用廣東靠近香港和澳門的有利條件,在廣東省的珠海、深圳試辦出口特區(qū),以擴大廣東對外經(jīng)濟交流和促進外向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就在廣東提出這一建議的當天,鄧小平就找到廣東同志談話,鼓勵說:“辦一個特區(qū),過去陜甘寧邊區(qū)就是特區(qū)嘛。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1984年,鄧小平在視察深圳、珠海、廈門三個經(jīng)濟特區(qū)后指出:“特區(qū)是個窗口,是技術(shù)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從特區(qū)可以引進技術(shù),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qū)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jīng)濟方面、培養(yǎng)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
——引文出自《鄧小平思想年譜》、《鄧小平文選》第3卷
④根據(jù)材料四,概括鄧小平在經(jīng)濟“特區(qū)”問題上的主要觀點。(8分)
⑤綜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結(jié)論?(4分)
參 考 答 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單選題(7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四幅圖分別是東西南北四個半球,其中屬于北半球的是(?? )
讀經(jīng)緯線,完成2—4題:
2. 圖中四點中,位于大洋但不位于太平洋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圖中四點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③地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
右圖是一組海峽示意圖和氣候類型圖(圖中數(shù)字是經(jīng)緯度)。據(jù)此完成5-6題。
5.上述四海峽中,屬于板塊張裂地區(qū)的是
A.①海峽 B.②海峽
C.③海峽 D.④海峽
6.上述海峽中,不是位于兩大洲之間的海峽是
A.①海峽 B.②海峽 C.③海峽 D.④海峽
海子寫過一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現(xiàn)在影視劇中往往讓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風吹拂下讓頭發(fā)向后飄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樂心情。甲乙兩圖分別是“北半球某濱海地區(qū)海陸環(huán)流圖”和“氣溫變化特征圖”,讀圖回答7-8題。
7.甲圖中①、②、③、④四處氣溫最高的是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8.為了完成女主角頭發(fā)向后飄逸的場景,如果你是導演,你會選擇什么時間段完成拍攝
A.16時至次日8時 B.8時至16時
C.18時至次日6時 D.6時至18時
右圖表示某大陸的局部圖,回答9—11題:
9.該大洲為
A.亞洲 B.歐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0.a區(qū)域的自然帶是
A.熱帶雨林帶 B.熱帶荒漠帶
C.熱帶草原帶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11.b區(qū)域所屬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①位于西風帶的迎風坡 ②位于信風帶的背風坡 ③位于信風帶的迎風坡 ④沿海有寒流流經(jīng) ⑤沿海有暖流流經(jīng) ⑥位于低緯地區(qū)終年受上升氣流影響
A.①④⑥ B.②④⑥ C. ③⑤ D.⑤⑥
“回南天”一般是由于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所致。表為“廣州市2011年3月份部分天氣數(shù)據(jù)”,據(jù)此回答12~13題。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天氣狀況
小雨
小雨
小雨
晴天
陰天
陰天
平均氣溫(℃)
12.3
14.6
16.9
23.5
17
14.7
相對濕度(%)
34~93
90~95
70~95
72~94
59~87
47~64
12.最有可能出現(xiàn)“回南天”天氣現(xiàn)象的是
A.18日 B.21日 C.22日 D.23日
13.根據(jù)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21日比20日夜晚大氣逆輻射強 B.21日至23日廣州有冷鋒過境
? C.18日至21日,廣州有冷鋒過境 D.相對濕度與平均氣溫呈正相關(guān)
右圖中a為等溫線,b為鋒線且向偏北方向移動,虛線范圍內(nèi)為雨區(qū)。回答14-15題。
14.圖示地區(qū)
A.位于北半球,b為冷鋒 B.位于北半球,b為暖鋒
C.位于南半球,b為冷鋒 D.位于南半球,b為暖鋒
15.當前甲乙兩地的天氣可能是
A.乙地受鋒面影響,陰雨連綿
B.甲地受鋒面影響,氣溫降低、風力增強
C.甲地受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日較差較大
D.乙地受單一冷氣團控制,氣壓高、氣溫低
讀某季節(jié)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16~17題。
16.據(jù)圖判斷,①半島東部沿海地區(qū)該季節(jié)氣候
特點是( )
A.進入濕季,高溫多雨網(wǎng)
B.進入濕季,低溫多雨
C.受東北信風影響,高溫干燥
D.受寒流影響,高溫干燥
17.②海區(qū)洋流向東流的主要動力是( )
A.東北信風 B.東北季風
C.西南季風 D.東南信風
18.圖中等壓線數(shù)值排列正確的是
A.P3>P2>P1 B.P2>P3>P1 C.P1>P2>P3 D.P1>P3>P2
19.此時a點盛行風是
A.東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
20.造成該島上降雪集中于P3沿線地區(qū)的主導因素是
A.地處濕潤空氣迎風坡 B.緯度較高
C.氣壓較低 D.四周環(huán)海
讀下表,回答21-22題:
國家或地區(qū)
耕地面積
(千公頃)
復種指數(shù)
(%)
谷物單季產(chǎn)量
(噸/公頃)
美國
176950
54
5.8
日本
3765
57
6.0
印度
97319
87
2.3
中國
95467
164
4.5
世界
1379680
62
3.2
21.表中人均耕地最小的國家為:( )
A 日本 B 印度 C 中國 D 美國
22.日本和美國的谷物單季產(chǎn)量較高,由于:( )
A 大農(nóng)場經(jīng)營為主 B 以小麥種植為主
C 重視科技的應用 D 以溫帶氣候為主
23.南亞的人口密集區(qū)和農(nóng)業(yè)區(qū)主要位于:( )
A 喜馬拉雅南坡地區(qū) B 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C 德干高原南部地區(qū) D 印度洋中的島嶼上
24.南亞地區(qū)多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勢低平、河湖眾多 B.水利設(shè)施不完善
C.西南季風每年勢力強弱不同 D.南面印度洋的水汽豐富
25.中亞東部的山麓地帶為主要農(nóng)業(yè)區(qū)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人口密集 C.熱量條件好 D.灌溉水源豐富
樂清市二中高二12月月考參考答案


命題人 審核人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
第I 卷 (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3分,共60分)
1.學校組織義務勞動,某班班主任老師讓學生提出勞動量分配的方案。一個男生說:“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勞動,這樣最公平。”一個女生反駁說:“這樣不公平,我們女同學力氣小,應該有差別地分配勞動量才公平。”為此,大家圍繞“什么是公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由此可見(  )
①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②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思維的爭辯 
③哲學爭論的根源在于思維的出發(fā)點不同 ④生活處處有哲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問題 B.物質(zhì)和意識辨證關(guān)系問題
C.物質(zhì)和意識的關(guān)系問題 D.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guān)系問題
3.英國著名哲學家貝克萊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下列觀點與此相同的是(  )
A.氣者,理之依也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C.心外無物 D.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4.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
①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統(tǒng)一 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
③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總和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5.物質(zhì)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是(  )
A.客觀實在性 B.可知性 C.運動 D.無限性
6.關(guān)于運動有幾種看法:甲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乙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說:“一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是(  )
A.二元論、形而上學、辯證法 B.辯證法、相對主義、形而上學
C.辯證法、相對主義、兩點論 D.辯證法、形而上學、相對主義
7.在物質(zhì)和運動的關(guān)系上,唯心主義者(  )
①只承認物質(zhì)的運動,而否認精神的運動 ② 離開物質(zhì)談運動,否認物質(zhì)是運動的主體 ③割裂物質(zhì)和運動的關(guān)系 ④ 否認物質(zhì)是運動的物質(zhì)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8.2012 龍年春晚上的節(jié)目都是萬里挑一的精品。而《機器人總動員》憑借舞蹈機器人流暢華麗的動作,與燈光音樂的完美配合,在眾多精彩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博得現(xiàn)場觀眾的歡笑和陣陣掌聲。春晚機器人既能夠單獨展示又能集體表演街舞、體操、舞臺劇等展示機器人的靈活與智能.機器人的行為告訴我們(  )
A.機器人隨著新科技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與人類已無差別
B.機器人是自然科學發(fā)展的結(jié)果,也可以產(chǎn)生意識
C.高科技的發(fā)展可以使機器人能模擬人的某些行為
D.機器人是客觀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
9.“我們已經(jīng)走的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下列與之所蘊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選項是(  )
A.“我們的事業(yè),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B.“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實踐中贏得價值”(李開復)
C.“不能用經(jīng)濟學知識去幫助窮人消除貧困是經(jīng)濟學家的恥辱”(穆罕默德·尤努斯)
D.“實踐高于認識,因為不僅具有普遍性的性格,而且還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的品格”(列寧)
10.“相信有一個離開知覺主體而獨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chǔ)。”該觀點( )
A.說明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B.認為物質(zhì)和意識都是獨立存在的
C.表明物質(zhì)和意識是相互信賴的 D.是承認認識對象客觀性的唯物主義思想
11.“任何一個有機體,在每一瞬間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終處在不間斷的變化之中”。這句話是說(  )
A.事物的變化是捉摸不定的 B.事物的運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C.運動是意識的運動 D.事物到底怎樣,誰也說不清楚
12.長征不僅創(chuàng)造了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而且形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成為穿越時空的精神象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的哲學依據(jù)是(  )
A.精神力量就是物質(zhì)力量 B.意識活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
C.正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活動具有促進作用 D.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fā)展都起促進作用
13.“在經(jīng)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這是溫家寶總理對美國經(jīng)濟金融界知名人士所說的一句堅定有力的話。這句話體現(xiàn)的哲理是:(  )
A.意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B.物質(zhì)決定意識,但關(guān)鍵時刻意識也能起決定作用
C.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比物質(zhì)更重要
D.意識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14. 近代學者王國維把詩歌的意境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從哲學上看,“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體現(xiàn)了(  )
A.“物”與“境”并非現(xiàn)實自然中的東西,都是詩人“自有之境界”的客觀化
B.詩人通過直接再現(xiàn)自然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實現(xiàn)“物”與“我”合二為一
C.詩歌意境是藝術(shù)家自身主體意識的產(chǎn)物,是實現(xiàn)藝術(shù)創(chuàng)作意圖的物質(zhì)載體
D.詩歌意境蘊含創(chuàng)造性,詩人通過生動具體的藝術(shù)形象能動地反映客觀存在
15.喬布斯與比爾·蓋茨有著從大學輟學投身創(chuàng)業(yè)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類似經(jīng)歷。這一點常常被人們作為批駁“高學歷說”“考研熱”、論證“高等學歷不等于真才實學”時的論據(jù)。然而這些人的結(jié)論否認了一個基本事實:眾多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有幾個不是高學歷?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對人類的貢獻不如喬布斯們嗎?要求“高學歷熱”降溫的一些人的錯誤在于(  )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互相聯(lián)結(jié)的
B.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場合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C.肯定了矛盾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
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16. 在355公里上空,時速28 000公里的情況下,達到相對速度每秒0.15~0.18米,為了完美上演“穿針引線”對接大戲,此次“天宮一號”采用了全新的測量設(shè)備,讓“神九”與“天宮一號”的一切“行蹤”盡在掌握。而為確保將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瞄準“零窗口”,發(fā)射時間精確定在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上述材料包含的唯物論道理有 (  )
①客觀規(guī)律都在人類掌握之中 ②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 ③利用客觀規(guī)律必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④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我國廣大航天人發(fā)揚勇于創(chuàng)新的進取精神,在基礎(chǔ)較弱、技術(shù)積累較少的情況下,迎難而上、奮力拼搏、集智攻關(guān),攻克一個個尖端課題,突破一項項關(guān)鍵技術(shù),完成了從“神一”到“神九”的研制,實現(xiàn)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九”的成功對接。根據(jù)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規(guī)劃,我國將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兩個空間實驗室。這體現(xiàn)了(  )
①事物量變必然引起質(zhì)變,實現(xiàn)事物發(fā)展 ②科技創(chuàng)新必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
③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航天事業(yè)取得成功的前提之一 ④科學實驗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iPhone4s手機一上市,就掀起了人們的搶購熱潮,除了打電話外,人們還可以利用它寬帶上網(wǎng)、視頻通話、玩網(wǎng)絡(luò)游戲、收發(fā)郵件、傳輸音像、收看網(wǎng)絡(luò)電視等。這說明(  )
A.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創(chuàng)造新的事物 B.必須創(chuàng)造規(guī)律促使現(xiàn)有事物的變化發(fā)展
C.人們都有喜新厭舊的心理 D.人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定條件建立多樣性聯(lián)系
19. 子思言茍變于衛(wèi)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shù)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zhàn)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也。”公再拜曰:“謹受教矣!”子思的用人觀(  )
①體現(xiàn)了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關(guān)系原理 ②體現(xiàn)了主次矛盾的相互關(guān)系原理
③看問題要分清主流與支流 ④體現(xiàn)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看漫畫《綠豆蛙》,漫畫內(nèi)容是:幸福和不幸經(jīng)常在瞬間
轉(zhuǎn)換,未來永遠是未知的,所以我們保持微笑,靜靜的等待吧。
漫畫內(nèi)容說(  )
A.幸福和不幸的轉(zhuǎn)換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無條件的
B.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C.幸福和不幸的轉(zhuǎn)換是質(zhì)變
D.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40分)
21. 小型和微型企業(yè)在促進經(jīng)濟增長、增加就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社會和諧穩(wěn)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當前一些小型、微型企業(yè)經(jīng)營困難,融資難和稅費負擔偏重等問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yè)發(fā)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如加大信貸支持,減半征收所得稅、提高增值稅和營業(yè)稅起征點等,引導和幫助小型、微型企業(yè)根據(jù)市場變化要求調(diào)整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穩(wěn)健經(jīng)營、增強盈利能力和發(fā)展后勁。
材料中國家的救企政策是如何體現(xiàn)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16分)
22.一年輕人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標,但許多人都不理解他,因為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東西來證明自己。可是他卻不以為然。人們驚詫于他那天真般的決定,他卻說:“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滿信念的人眼中,與白晝何異!”  
沒有人知道他眼前的黑暗是否真的會變?yōu)榘讜儯牵幸稽c卻是人們無法否認的——他的眼中其實早已沒有了黑暗。一個人,已經(jīng)看到了“光明”,此時,再來討論他眼前的黑暗,反而成某種“無稽之談”。  
(1)村料主要體現(xiàn)了該年輕人怎樣的思維方法,并加以說明。(6分)  
(2)運用所學哲學知識,聯(lián)系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談談如何對待挫折與失敗。(18分)  
高二政治(文)參考答案

命題人 審核人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
第Ⅰ卷(選擇題 共70分)
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
1. “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不要讓他耽誤了哲學的研究;當他年老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對他的哲學研究產(chǎn)生厭倦。因為要獲得靈魂的健康,誰也不會有太早或太晚的問題。”這句話表明哲學( )
A.是人生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
B.能引導人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的變化
C.是一門給人智慧的學問,是人們美好生活的向?qū)?br/>D.產(chǎn)生于人類實踐活動和人們對實踐的追問
2.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在《(論語)心得》一書的扉頁中寫道:“道不遠人,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有( )
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學 ②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③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chǔ) ④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
①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zhì)上是正確的 ②把物質(zhì)歸結(jié)為水、火、氣、土等具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 ③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的 ④缺少辯證法思想,具有機械性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天地之變,陰陽之化”與“未有此氣,已有此理”兩種觀點體現(xiàn)了( )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C.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對立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
5.在大型工程的建設(shè)中,工程師更需要有哲學的思想,并將哲學思維充分應用到工程建設(shè)中去,用以指導工程建設(shè)。這說明( )
A.任何哲學都對實踐活動具有正確的指導意義
B.哲學為實踐活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C.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chǔ),哲學是科學之科學
6.目前,我國的“網(wǎng)癮少年”超過200萬人。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還不夠成熟,一些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把《魔獸世界》《夢幻西游》等網(wǎng)絡(luò)游戲中的虛擬世界當做真實的世界,陷于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個別青少年以自殺的方式去“實現(xiàn)”這一虛擬世界。這說明( )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對人的思想和行動有重大的影響
②把虛擬世界當做客觀世界是堅持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表現(xiàn)
③人們難以認識客觀存在的世界
④必須幫助青少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7.“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這兩種觀點( )
①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討論 ②第一種屬于客觀唯心主義思想
③第二種屬于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④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我國許多地方都開展了“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周”,開展這一活動的背景是,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一些人認為只有能夠為人們帶來經(jīng)濟利益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學問,哲學則是一種大而無用的學問。這種觀點( )
①沒有正確認識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 ②看到了哲學本身存在著的局限性
③沒有認識到哲學是一切學問的源泉 ④忽視了哲學對社會實踐的指導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使哲學獲得了真正科學的性質(zhì),成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陷是( )
① 具有形而上學性 ② 不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③ 不承認物質(zhì)決定意識 ④ 社會歷史觀點是唯心主義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鄧小平同志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句是“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也就是說,要具備理論創(chuàng)新的巨大勇氣,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大膽地向前闖,大膽地去實踐。這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
A.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 B.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
C.繼承性和發(fā)展性的統(tǒng)一 D.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統(tǒng)一
11.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哲學相對比,第一次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這是由于( )
① 其確立了科學世界觀,克服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
② 其完全拋棄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思想
③ 其唯物主義思想中蘊涵著辯證法思想
④ 其辯證法思想中蘊涵著唯物主義觀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辯證法思想在古代就有,但那只是一種天才的猜測。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xiàn)向世人表明,我們“能夠依靠經(jīng)驗自然科學本身提供的事實,以近乎系統(tǒng)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的清晰圖畫”(恩格斯),即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不是人們的主觀猜測,或是純粹的概念演繹,而是物質(zhì)世界的本性。這說明( )
A.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chǔ)之上的 B.辯證法思想自古就有
C.事物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與人們的思想行為無關(guān) D.唯物辯證法是一個純粹的概念演繹
13.在實際生活中,學生要面對和處理自己的學習計劃與學習實際之間的關(guān)系,醫(yī)生要面對和處理處方與病情的關(guān)系,總之,哲學的基本問題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上述材料說明( )
A.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guān)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B.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是人們生活和實際活動中遇到和無法避免的基本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
D.什么是唯物主義,什么是唯心主義
14.指出下列選項中所列舉的事物不屬于物質(zhì)范疇的是( )
①日月星辰 ②真理 ③亭臺樓閣
④教學工作計劃 ⑤動植物 ⑥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guān)系
⑦飛來峽工程設(shè)計方案 ⑧電磁場 ⑨法律和法規(guī)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⑦⑨ C.①②③⑦⑨ D.②③④⑦⑨
15“你怎樣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樣的世界。”從哲學角度看,這句話合理性在于( )
A.承認意識是物質(zhì)反映 B.看到意識的能動作用
C.承認物質(zhì)決定意識 D.看到意識的決定作用
由于連日暴雪,2010年1月3日晚,由哈爾濱開往包頭的1814次客運列車被困于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在3 000多名救援人員的努力下,經(jīng)過30多個小時的緊急救援,被困在車上的1 400名乘客全部安全獲救。據(jù)此回答16、17題:
16.這一事故救援過程是( )
①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zhì)性活動 ②一種直接現(xiàn)實性活動
③人們改造自然獲取物質(zhì)生活資料的活動 ④人們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活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在寒潮雪災面前,救援人員展示出來的奉獻精神,將成為我們不斷開辟新征程、開創(chuàng)新未來的不竭精神動力。因為( )
A.意識對物質(zhì)具有能動作用 B.精神的力量大于物質(zhì)力量
C.自然災害是可以消除的 D.規(guī)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
18.據(jù)報載,“久耕托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七十碼”等選入2009年十大網(wǎng)絡(luò)流行語。每個網(wǎng)絡(luò)流行語背后無一不是對當下社會某種現(xiàn)象的理性思考。這說明( )
A.物質(zhì)是客觀的 B.意識是對物質(zhì)的反映
C.物質(zhì)決定意識 D.意識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19.“成功大師”拿破侖·希爾說:“人與人之間只是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可以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即積極的心態(tài)或消極的心態(tài),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或失敗”。這啟示我們( )
A.要充分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 B.想問題辦事情的態(tài)度決定成敗
C.聯(lián)系是普遍的、主觀的、有條件的 D.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guī)律為基礎(chǔ)
20.“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北京“的哥”楊松巖用隨車的“小金豬”儲蓄罐募集善款,4年捐款 1.9萬元,幫助了十多個困難家庭。他的善款數(shù)額有限,但他的事跡,卻啟示我們:只有懷慈善心,才能行慈善事。這一啟示體現(xiàn)了( )
A.意識是物質(zhì)的反映 B.正確意識對事物發(fā)展起促進作用
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 D.目標的實現(xiàn)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21.“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鄭板橋的這句話蘊涵的道理是( )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 B.意識活動具有客觀實在性
C.意識活動具有生動形象性 D.意識活動具有主觀隨意性
22.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禾而無濟于事,謂之杯水車薪。如今在一些地方,通過新技術(shù),只需一瓶礦泉水的水量,就能使一輛汽車潔凈如新,不妨稱之為“杯水車新”。“杯水車新”啟示我們( )
①要重視意識的能動性,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②我們要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guī)律結(jié)合起來 ③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④認識世界,就能改造世界
A. ①③ B.①② C. ②④ D.③④
23.藝術(shù)的表現(xiàn)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達芬奇說:“限制產(chǎn)生力量,自由導向死亡”。這表明( )
A.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違背客觀規(guī)律必然導致失敗
B.規(guī)則是客觀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要完全遵循規(guī)則要求
C.限制與自由是絕對對立的,二者不可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
D.自由在成功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是不存在的
24.2009年4月以來,從墨西哥蔓延開來的流感,最初被診斷為豬流感。后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流感病毒實際包含豬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將這種新型流感改稱為甲型H1N1流感。對H1N1病毒的確診過程體現(xiàn)了( )
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 ④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5.湖北省政府于2009年5月20日前后,在“炎帝故里”舉辦首屆世界華人尋根節(jié),助推世界華僑華人的尋根熱潮。世界華人無論身處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根”始終不變,這體現(xiàn)的哲學道理是( )
①動中有靜 ②靜止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③靜止意味著事物沒有任何變化 ④事物是變與不變的統(tǒng)一
A.①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26.實施“撞月”把我們對月球的認識帶入了一個新的層次,月球還蘊藏著眾多秘密等待著我們?nèi)ソ沂尽_@表明( )
A.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 B.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
C.人類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D.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27.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經(jīng)過不懈研究和攻關(guān),于2009年底首次提出了“人類泛基因組”概念。專家指出,這一研究樹立了新的人類基因組測序標準,是中國科學家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lǐng)域的又一重要貢獻。材料說明( )
A.直接經(jīng)驗是可靠的 B.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C.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D.真理是實踐與理論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28.唐代詩人白居易說過:“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間,則必物暴殄而財乏用矣。”白居易的這一認識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想問題辦事情要( )
A.尊重客觀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 B.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C.發(fā)揮意識對事物的促進作用 D.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29.羅馬詩人盧克萊修曾說:“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顛簸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的窗前看下面的戰(zhàn)爭和它的種種經(jīng)過是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了”。這給人們的啟示是( )
A.要不斷地追求和探索真理 B.追求終極真理是人生的樂事
C.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實際的反映 D.認識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深化
30.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威廉姆森接受采訪時說:“當我回顧所研究過的課題時,重視實踐,我感到十分重要。”以下對實踐認識正確的是 ( )
①實踐是人類所特有的活動 ②人的所有活動都是實踐活動
③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 ④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31.2009年12月1日,教育部印發(fā)了關(guān)于《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學校制定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預案、工作方案。這表明 ( )
A.認識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B.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
C.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32.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為此,我國今后將重點加強技術(shù)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新技術(shù),提升產(chǎn)業(yè)技術(shù)水平,集中力量在信息技術(shù)、生物技術(shù)、光學制造技術(shù)、航空航天技術(shù)等關(guān)鍵領(lǐng)域取得突破,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該材料說明了( )
①實踐對社會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 ②人的認識對象是由實踐的需要決定的
③科技一旦用于實踐,會使客觀世界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④實踐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3.人們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發(fā)了“綠色”革命。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物種培育成功使富足成為事實,然而由此帶來的大批物種的滅絕,造成嚴重的生態(tài)和道德方面的問題,給人們帶來新的困擾、新的課題。這表明( )
①人們的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②人們的認識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③認識的無限性表明人們無法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 ④世界是無限發(fā)展的,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沒有窮盡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處理好效率與公平關(guān)系,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提出了效率優(yōu)先的理念;當前,又提出更加注重公平的理念。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這是因為( )
A.當前收入差距的加大,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
B.物質(zhì)決定意識的原理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C.認識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我們要與時俱進地正確認識效率與公平的關(guān)系
D.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共同目標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
35.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健康就是沒有生病或者體質(zhì)健壯,后來又認識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內(nèi)容。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做出了定義“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
力”。從哲學上看,這表明 ( )
①人在確定事物的標準上起主導作用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
③人的認識隨著社會實踐的變化而變化 ④人的認識是一個反復曲折的過程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參考答案

2012學年第一學期樂清市二中第1次月考
高 二 數(shù) 學 試 卷
命題人 審核人
(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參考公式:
球的表面積公式 柱體的體積公式

球的體積公式 其中表示柱體的底面積,表示柱體的高
臺體的體積公式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徑
錐體的體積公式 其中S1、S2分別表示臺體的上、下底面積
h表示臺體的高
其中表示錐體的底面積,表示錐體的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已知直線的方程為,則該直線的傾斜角為 ( ▲ )
A. 30°???????B. 45°?????? C. 60°???? ?????D. 135°
2.兩條異面直線在平面上的投影不可能是( ▲ )
A.兩個點 ?B.兩條平行直線 C.一點和一條直線 D.兩條相交直線
3.已知是兩條不同直線,是三個不同平面,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A. B. ( ▲ )C. D. 4.直線經(jīng)過一定點,則該點的坐標是( ▲ )
A. B. C. D.
5.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若E是
AD的中點,則直線A1B與直線C1E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
A.平行  B.相交 C.共面  D.垂直
6.如圖,在Rt△ABC中,∠ABC=90,PA⊥平面ABC,則四面體P-ABC中共有( ▲ )個直角三角形
A.4 B.3 C.2 D.1
7.一個體積為的正方體的頂點都在球面上,則球的表面積是
A. B. C. D. ( ▲ )
8.一條直線經(jīng)過點且與兩點的距離相等,則直線的方程是(▲)
A.或 B.
C.或 D.
9.用斜二測畫法作出一個三角形的直觀圖,其直觀圖的面積是原三角形面積的
A. B.2 C. D. ( ▲ )
10.已知矩形的兩邊平面,且
則二面角的度數(shù)為 ( ▲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過點和的直線斜率為1,那么的值為 ▲ ;
12.已知兩條相交直線,∥平面,則與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
13.經(jīng)過點A(1,1)且在x軸上的截距等于在y軸上的截距的直線方程是 ▲ .
14.直線關(guān)于直線的對稱的直線方程是 ▲ .
15.已知三棱柱的各條棱長都相等,且,則異面直線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 ;
16.如圖,二面角的大小是60°,線段,,與所成的角為30°,則與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 ▲ ;.
17.將邊長為,有一內(nèi)角為的菱形沿較短對角線折成四面體,點 分別為的中點,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 (將正確的命題序號全填上).
①;
②與異面直線、都垂直;
③當四面體的體積最大時,;
④垂直于截面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滿分5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本題滿分12分) 如圖,已知△ABC的頂點為A(2,4),B(0,-2),C(-2,3),求:
(Ⅰ)AB邊所在直線的方程;
(Ⅱ)AB邊上的高線CH所在直線的方程.
19. (本題滿分12分)已知兩條直線.試確定的值或取值范圍,使:
(Ⅰ) ; (Ⅰ) ∥
20. (本題滿分14分)如圖,是一個獎杯的三視圖(單位:cm),底座是正四棱臺.
(Ⅰ)求這個獎杯的體積;
(Ⅱ)求這個獎杯的表面積.
21.(本題滿分14分)如圖, 四棱錐P-ABCD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
PA⊥底面ABCD, E, F分別是AC, PB的中點.
(Ⅰ) 證明: EF∥平面PCD;
(Ⅱ) 證明:平面 平面.
(Ⅲ)若PA=AB, 求EF與平面PAC所成角的大小.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選對的得4分,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
1.真空中有兩個點電荷,相互作用力為F,若將其中一個電荷的電量加倍,同時使它們之間的距離減半,那們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將變?yōu)椋? )
A.16F B.4F C.8F D.F
2.關(guān)于電流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因為電流有方向,所以電流是矢量
B.通過導線截面的電量越多,電流越大
C.通電時間越短,電流越大
D.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越多,導體中電流越大
3.下列關(guān)于電源電動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源是通過靜電力把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
B.在電源內(nèi)部正電荷從低電勢處向高電勢處移動
C.電源電動勢的大小,等于非靜電力在電源內(nèi)部把正電荷從負極送到正極
所做的功的大小
D.把同一電源接在不同的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也將變化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場強較小處,電荷在該處的電勢能也較小;
B、 電荷在場強為零處的電勢能也為零;
C、 在場強相等的各點,電荷的電勢能必相等;
D、 在選定為零電勢的位置處,任何電荷的電勢能必為零.
5.在靜電場中,將一電子由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5 eV,則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
A.電場強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到a
B.a(chǎn)、b兩點間的電勢差是 -5 V
C.電子的電勢能減少了5 eV
D.因零電勢點未確定,故不能確定a、b兩點的電勢
6. 通過電阻R的電流強度為I時,在t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為Q,若電阻為2R,電流強度為I/2,則在時間t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為( )
A.4Q B.2Q C.Q/2  D.Q/4
7.一帶電粒子在正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運動軌跡如圖3所示的abcd曲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粒子帶負電
B.粒子通過a點時的速度比通過b點時大
C.粒子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比b點大
D.粒子在a點時的電勢能比b點大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
8. 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A.只適用于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
B.公式式中,是放入電場中的電荷所受的電場力,是放入電場中的電荷
的電量
C.在一個以點電荷為中心,為半徑的球面上,各處的電場強度都相同
D.在庫侖定律的表達式中,是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在點電荷處的場強大小;而是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在點電荷處的場強大小
9. A、B兩個點電荷在真空中所產(chǎn)生電場的電場線(方向未標出) 如圖所示。圖中C點為兩點電荷連線的中點,MN為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D為中垂線上的一點,電場線的分布關(guān)于MN左右對稱。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這兩點電荷一定是等量異種電荷
B、這兩點電荷一定等量同種電荷
C、D、C兩點的電勢一定相等
D、C點的電場強度比D點的電場強度大
10.如圖所示,用電池對電容器充電,電路a、b之間接有一靈敏電流表,兩極板之間有一個電荷q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將兩極板的間距變大,則( )
A.電荷將向上加速運動
B.電荷將向下加速運動
C.電流表中將有從a到b的電流
D.電流表中將有從b到a的電流
三、填空題(本題共3小題,每空4分,共28分。把答案填在答題紙相應的橫線上)
11.長為L的導體棒原來不帶電,現(xiàn)將一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放在與棒的左端距離為R的地方,如圖所示。達到靜電平衡后,導體棒的a端帶 電荷,導體棒的a端電勢 b端電勢(填“大于、小于、等于”)。
12.小燈泡燈絲的電阻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某同學為研究這一現(xiàn)象,用實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I和U分別表示小燈泡上的電流和電壓):
I/A
0.12
0.21
0.29
0.34
0.38
U/V
0.20
0.40
0.60
0.80
1.00
I/A
0.42
0.45
0.47
0.49
0.50
U/V
1.20
1.40
1.60
1.80
2.00
(1)在左下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可用的器材有: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
(變化范圍0 ~ 10 Ω)、電源、小燈泡、電鍵、導線若干.
(2)在右下圖中畫出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3)由伏安特性曲線可知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
13. 一量程為300μA的電流表,內(nèi)阻為100Ω,表盤刻度均勻,現(xiàn)串聯(lián)一個9900Ω的電阻將它改裝成電壓表,則該電壓表的量程是 V,用它來測量電壓時,表盤指針位置如圖所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V。
四、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第14題10分,第15題16分,共26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給分)
14.如圖所示,R1=2Ω,R2=10Ω,R3=15Ω,A、B兩端接在電壓恒定的電源U=8V上,
求:
⑴S斷開時,R2兩端的電壓為多少?
⑵S閉合時,通過R1與R2 的電流分別為多少?
15.如圖所示,真空室中陰極K逸出電子(初速不計),經(jīng)過電壓為U1的加速電場后,由小孔S沿水平金屬極板A、B間的中心線射入兩板間.金屬極板A、B長均為L,兩板相距為d ,金屬極板A、B與熒光屏間距離為D,已知電子的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為-e,不計電子的重力.求:
(1)電子剛進入金屬極板A、B間時的初速度.
(2)要使電子能從金屬極板A、B間飛出,兩個極板A、B上最多能加多大電壓?
(3)電子從平行板飛出后打在熒光屏上,距熒光屏中心點O的最大距離為多大?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60分)
1.在植物體內(nèi),最基本的化學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別是
A. C、O B. O、H C. C、 H D.H、O
2.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元素種類最少的一組是
A.抗體和DNA   B.纖維素和脫氧核糖 C.性激素和葉綠素  D.ATP和酶
3.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占細胞重量50%以上的物質(zhì)是
A.蛋白質(zhì) B.脂肪 C.水 D.糖類
4.下列關(guān)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酸由C、H、O、N元素組成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D.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5.下列選項中,屬于構(gòu)成生物體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的是

6.下列物質(zhì)由肝細胞內(nèi)核糖體合成的是
A.轉(zhuǎn)氨酶 B.糖原    C.膽汁 D.尿素
7.現(xiàn)有氨基酸800個,其中氨基總數(shù)為812個,羧基總數(shù)為810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zhì)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shù)目依次分別為
A.798、2和2 B.798、14和12 C.799、1和1 D.799、14和12
8.關(guān)于細胞中化學成分的敘述錯誤的是
A.蛋白質(zhì)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B.油脂的組成成分是甘油和脂肪酸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zhì)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果糖都屬
于二糖
9.右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jié)構(gòu), a和b為物質(zhì)運
輸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I側(cè)為膜內(nèi),所以b過程表示細胞吸收該物質(zhì)
B.①代表糖蛋白
C.②與③的化學本質(zhì)相同
D.a(chǎn)過程體現(xiàn)膜的流動性
10.下列有關(guān)細胞質(zhì)的表述正確的是
A.各種細胞器的結(jié)構(gòu)與它所執(zhí)行的功能無關(guān)
B.細胞溶膠只是為各種細胞器提供了水的環(huán)境
C.活細胞的細胞質(zhì)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態(tài)
D.細胞中所有膜的結(jié)構(gòu)都完全相同
11.植物細胞吸水不會漲破,這是由于存在著
A.細胞膜 B.葉綠體 C.液泡 D.細胞壁
12.同一生物體不同的細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最能體現(xiàn)細胞特殊功能的是
A.細胞膜的結(jié)構(gòu) B.細胞器的種類和數(shù)量 C.細胞核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 D.細胞大小
13.不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A.抗體 B.膽固醇 C.維生素D D.核酸
14.將紫色水蘿卜的塊根切成小塊放人清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溫,隨著水溫的增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A.細胞壁在加溫中受到破壞 B.水溫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溫使生物膜失去了選擇透過性 D.加溫使水中的化學物質(zhì)發(fā)生了反應
15.科學家發(fā)現(xiàn)線粒體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質(zhì),與此有關(guān)的是
A.DNA 和內(nèi)質(zhì)網(wǎng) B.DNA和核糖體 C.RNA 和內(nèi)質(zhì)網(wǎng) D.RNA和高爾基體
16.一分子CO2從葉肉細胞的線粒體基質(zhì)中擴散出來,進入同一細胞的葉綠體基質(zhì)內(nèi),共穿越過的磷脂分子層數(shù)是
A.4   B.6   C.8   D. 10
17.下圖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jié)構(gòu)示意圖,它們分別屬于不同的結(jié)構(gòu),
按①②③④順序依次是
A.細胞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核膜
B.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核膜
C.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
D.線粒體膜、核膜、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高爾基體膜
18.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與核膜、細胞膜相連,有利于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發(fā)生聯(lián)系。這種結(jié)構(gòu)特點表明內(nèi)
質(zhì)網(wǎng)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擴展細胞內(nèi)膜,有利于酶的附著 B.提供細胞內(nèi)物質(zhì)運輸?shù)耐ǖ?br/> C.提供核糖體附著的支架 D.參與細胞內(nèi)某些代謝反應
19.細胞能夠完成各項生理活動的基本條件是
A.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B.線粒體供能
C.細胞核內(nèi)有遺傳物質(zhì) D.保持細胞的完整性
20.人成熟的精子和紅細胞的壽命都很短,這一事實體現(xiàn)了
A.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B.功能對壽命的影響
C.遺傳因素的影響 D.核、質(zhì)的相互依存關(guān)系
21.下列有關(guān)細胞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稻主動吸收Si需要根細胞膜上的蛋白質(zhì)協(xié)助
B.甲狀腺細胞能夠接受促甲狀腺激素的調(diào)節(jié)與其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guān)
C.大腸桿菌和酵母菌的體內(nèi)都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D.核孔是細胞核和細胞質(zhì)之間進行物質(zhì)交換的通道
22.英國醫(yī)生塞達尼·任格在對離體的蛙心臟所進行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用不含鈣和鉀的生理
鹽水灌注蛙心臟時,蛙心臟收縮不能維持;而用含有少量鈣和鉀的鈉鹽溶液灌注時,
蛙心臟可持續(xù)跳動數(shù)小時。實驗說明鈣鹽和鉀鹽
A.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B.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有重要作用 D.為蛙心臟的持續(xù)跳動提供能量
23.右圖為電子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某細胞的一部分結(jié)
構(gòu),下列有關(guān)該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圖中1具有雙層膜,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B.圖中2是中心體,該細胞可能是動物細胞
C.圖中3是高爾基體,在動物細胞中有分泌功能
D.圖中4是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zhì)的場所
24.新鮮的苔蘚葉片放入有少量紅墨水和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你會看到細胞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此時部位①②的顏色分別是:
A.①無色 ②綠色 B.①紅色 ②綠色?
C.①紅色 ②無色 D.①紅色 ②紅色
25.ATP 分子簡式和 18個 ATP 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鍵數(shù)目分別是:
A.A—P—P~P和18個 B. A—P~P~P和36個
C.A~P~P和36個     D. A~P~P~P和56個
26.下圖表示的是在最適溫度下,反應物濃度對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若在A點時溫度升高10℃,則反應速率加快
B.若在A點時溫度升高10℃,則反應速率不變
C.若在B點時往混合物內(nèi)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則反應速率會加快
D.若在B點時往混合物內(nèi)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則反應速率不改變
27.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萎蔫的菜葉放在清水中 B.葡萄糖從腸道被吸收入血液
C.水分從葉片氣孔中散發(fā) D.甘油吸收進入小腸絨毛內(nèi)毛細淋巴管中
28.右圖表示一個酶促反應,它所能反映酶的一個特性和A、B、C最可能的物質(zhì)依次是
A.高效性 蛋白酶 蛋白質(zhì) 多肽
B.專一性 淀粉酶 淀粉 麥芽糖
C.專一性 麥芽糖酶 麥芽糖 葡萄糖
D.高效性 脂肪酶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29.浸入1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會產(chǎn)生質(zhì)壁分離和自動復原現(xiàn)象,在此過程中,物質(zhì)進出細胞的方式先后有
A.主動轉(zhuǎn)運和簡單擴散 B.簡單擴散和主動轉(zhuǎn)運
C.簡單擴散、主動轉(zhuǎn)運、簡單擴散 D.主動轉(zhuǎn)運、簡單擴散、主動轉(zhuǎn)運
30.水稻細胞內(nèi)合成的某物質(zhì),能夠在常溫下高效分解淀粉,該物質(zhì)是
A.在低溫條件下容易發(fā)生變性 B.只含有C、H、O
C.也能催化蔗糖分解 D.含有羧基
二、非選擇題(40分)
31.(16分)下面是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jié)構(gòu)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甲圖細胞屬于 細胞,判斷的理由是 。
(2)甲、乙兩圖的細胞均有的結(jié)構(gòu)名稱是核糖體、 和 ,其中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jié)構(gòu)是 。
(3)乙圖中,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的結(jié)構(gòu),其組成物質(zhì)主要是 。
(4)若甲表示光合細菌研究人員進行各種分析、觀察等實驗,獲得的結(jié)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你認為該研究人員的實驗記錄是否? ,
為什么? 。
核膜
光合色素
葉綠體
線粒體
中心體
核糖體
光合細菌
×


×
×
×
32.(10分)為了研究酶的有關(guān)特性,取兩支潔凈的試管并編號A、B,各注入2 mL體積分數(shù)3%的H202溶液;再向A管滴入2滴3.5%FeCl3溶液,向B管滴人2滴質(zhì)量分數(shù)20%的肝臟研磨液;堵住管口,輕輕振蕩;用點燃但無火焰的衛(wèi)生香檢驗;觀察并記錄結(jié)果。
(1)本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
(2)如果兩支試管的現(xiàn)象均不明顯,從實驗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
(3)過氧化氫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產(chǎn)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無色焦性沒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紅色沉淀。為了鑒定馬鈴薯塊莖是否含有過氧化氫酶,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
①3號試管內(nèi)加入的物質(zhì)是
②設(shè)計2號試管作為對照的具體目的是 。
③如果2號試管未產(chǎn)生顏色反應,則出現(xiàn)橙紅色沉淀的是 號試管。
33.(14分)如圖是甲狀腺細胞攝取原料合成甲狀腺球蛋白的基本過程,試回答:?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狀腺細胞內(nèi)的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來自于氨基酸的 (基團)。??
(2)與c過程有關(guān)的細胞器是 。?
(3)甲狀腺蛋白的部分結(jié)構(gòu)如下:
NH2—CH—CO—NH—CH—CO—NH—CH—CO—NH—CH—COOH
︳ ︳ ︳ ︳
CH3 CH2CH2COOH CH2SH CH3
該化合物中肽鍵數(shù)目是______。
該肽中共有氨基酸_____ 種。
組成生物體的氨基酸的結(jié)構(gòu)通式是______________ 。
若甲狀腺球蛋白分子式為C63H105O45N17S2,在形成過程中,脫去水分子數(shù)最多可
達 個。
(4)細胞內(nèi)各種生物膜在結(jié)構(gòu)上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與右圖中②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為相似的是[ ] 。
(5)用含3H標記的氨基酸注射到如圖細胞中,則出現(xiàn)3H的部位依次為 。在這一過程中分泌蛋白通過的生物膜層數(shù)是 。
A.4層 B.3層 C.2層 D.0層
(6)細菌是否含有與該細胞中⑦一樣的結(jié)構(gòu) (填“有”或“無”)。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題有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 下列關(guān)于細胞中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中一種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細胞中的脫氧核苷酸和油脂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動轉(zhuǎn)運機制有助于維持細胞內(nèi)元素組成的相對穩(wěn)定
D.細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極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2.據(jù)報載,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可以分解雞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來“消化”導致瘋牛病和人類克雅氏癥的毒蛋白。經(jīng)實驗表明,角蛋白酶確實能夠破壞毒蛋白,使其喪失傳染能力。由此可知,該毒蛋白有著與雞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A.氨基酸的數(shù)量 B.空間結(jié)構(gòu) C.氨基酸的種類 D.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3.下列關(guān)于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還原性 B.葡萄糖和麥芽糖可被水解
C.構(gòu)成纖維素的單體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腸上皮細胞直接吸收
4.某人做實驗時,用了放置很久的蔗糖,結(jié)果,此實驗中對照試管加入本尼迪特試劑后,出現(xiàn)了磚紅色沉淀,分析原因正確的是
A.本尼迪特試劑失效   B.蔗糖被淀粉酶分解成可溶性還原糖 C.蔗糖是還原性糖   D.蔗糖放久了,被微生物分解成還原性糖
5. 關(guān)于細胞器的界定,目前有兩種意見,其中之一認為,細胞器是細胞內(nèi)以膜和細胞質(zhì)隔離的相對獨立的結(jié)構(gòu).根據(jù)這種界定,下列哪種結(jié)構(gòu)不能稱為細胞器
A.細胞核 B.核糖體 C.內(nèi)質(zhì)網(wǎng) D.液泡
6.某單細胞生物,體內(nèi)不具有葉綠體但有光和色素,它最可能是
A.真核生物 B.異養(yǎng)生物 C.無核被膜的生物 D.有線粒體的生物
7.右圖表示真核生物膜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下列與此相關(guān)的敘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功能越復雜的生物膜,蛋白質(zhì)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B.生物膜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完成圖中③和④的細胞器分別是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
D.完成圖中①、②、⑤的細胞器均具有雙層膜結(jié)構(gòu)
8.鉀離子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培養(yǎng)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某種不影響大腸桿菌細胞能量供應的藥物,大腸桿菌細胞內(nèi)鉀離子的質(zhì)量分數(shù)立即下降,那這種藥物的作用是( ) A.破壞了細胞膜的結(jié)構(gòu) B.抑制了細胞內(nèi)對鉀離子的利用 C.破壞了細胞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 D.抑制了細胞膜上載體的活性
9. 以下關(guān)于內(nèi)質(zhì)網(wǎng)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內(nèi)質(zhì)網(wǎng)是單層膜構(gòu)成的網(wǎng)狀管道系統(tǒng)
B.有的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附著有核糖體,參與分泌蛋白的加工與運輸過程
C.研究證明有些內(nèi)質(zhì)網(wǎng)還可以合成磷脂,除滿足自身需要外,還參與高爾基體、線粒體、核
糖體等細胞器的形成
D.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與細胞膜結(jié)構(gòu)類似,也是以脂雙層為基本骨架,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10.黃曲霉毒素是毒性極強的致癌物質(zhì),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它能引起細胞中的核糖體不斷從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
脫落下來,這一結(jié)果直接導致
A.核仁被破壞 B.染色體被破壞 C.細胞膜被破壞 D.蛋白質(zhì)合成和運輸受到影響
11.科學家將雌黑鼠卵丘細胞(卵巢中卵細胞周圍的體細胞)的核物質(zhì)注入去核的棕鼠卵細胞內(nèi),
激活以后,移入白鼠的子宮,白鼠最終產(chǎn)下一只克隆鼠,這只克隆鼠的體色和性別是
A.黑色雌鼠 B.白色雌鼠 C.黑色雄鼠 D.棕色雌鼠
12.下列四項表示用3H—亮氨酸標記細胞內(nèi)的分泌蛋白,追蹤不同時間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顆
粒在細胞內(nèi)分布情況和運輸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13.科學家從我國騰沖熱泉中分離得到一株硫化葉菌,下列關(guān)于該菌的表述錯誤的是
A.細胞壁的成分為纖維素 B.為高溫酶的潛在來源
C.對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進化 D.無擬核結(jié)構(gòu)
14.某科學家用活細胞做了許多張連續(xù)切片,在電鏡下
觀察這些切片后,他畫了一張綜合圖。有理由認為
這一細胞不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
B.能進行呼吸作用的細胞
C.真核細胞 D.植物細胞
15.根據(jù)下列概念圖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A.若甲中a和b分別代表乳酸菌和藍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圖能體現(xiàn)酶(c)、蛋白質(zhì)(a)和固醇類物質(zhì)(b)的關(guān)系
C.丙圖表示糖(b)和糖元(a)的關(guān)系
D.丁圖可體現(xiàn)出細胞(c)、核糖體(a)和線粒體(b)的關(guān)系
16. 核孔是具有選擇性的核質(zhì)交換通道,親核
蛋白需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fā)揮功能。右
圖為非洲爪蟾卵母細胞親核蛋白注射實
驗,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由頭部決定
B.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不需要載體
C.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親核蛋白進入細胞核的方式與葡萄糖
進入紅細胞相同
17.下列有關(guān)ATP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B.ATP徹底水解可釋放出1個高能磷酸鍵的能量
C.在植物體內(nèi)ATP只能在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需氧呼吸中生成
D.ATP和ADP的相互轉(zhuǎn)化需要不同的酶催化
18.下列關(guān)于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酶是由具分泌能力的細胞分泌的????? B.酶在代謝中有多種功能
C.酶與底物結(jié)合形成酶—底物復合物,該復合物會發(fā)生一定的形狀變化
D.細胞中的酶有的在食物中獲得,有的在體內(nèi)合成
19.下表是某同學為驗證酶的專一性而設(shè)計的實驗方案,a~d代表試管,①~⑦代表實驗步驟。
對該實驗方案的有關(guān)評價,錯誤的是
a
b
c
d

淀粉溶液2ml
蔗糖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50~65℃溫水中水浴加熱10min

將c倒入a,將d倒入b

50~65℃溫水中水浴加熱10min

加入本尼迪特試劑溶液2ml

37℃恒溫水浴

觀察并記錄顏色變化
A.淀粉酶的用量屬于自變量 B.②和④會影響酶的活性
C.②﹑④和⑥的溫度設(shè)置錯誤 D.④和⑤的順序無誤  
20. 如圖表示某種酶在不同處理條件下(abc)催化某反應生成物量和反應時間的關(guān)系,解讀此圖
獲得的信息是
A.三個處理中b是此酶促反應的最適條件
B.三個處理條件的差異不可能是酶制劑的量不同
C.三個處理條件的差異可能是反應底物的量不同
D.三個處理條件的差異可能是處理溫度的不同
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易化擴散和主動轉(zhuǎn)運都需要細胞膜上的同一種載體蛋白
②小分子物質(zhì)和離子只有通過易化擴散和擴散才能進入細胞
③所有細胞都有相同的細胞膜結(jié)構(gòu),“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兩側(cè)的蛋白質(zhì)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
④當細胞內(nèi)外存在濃度差時,細胞就會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或復原
⑤溫度變化會影響水分通過半透膜的擴散速度和細胞內(nèi)酶的活性
A.⑤ B.②⑤ C. ②④ D.①②③④⑤
22. 下圖甲表示四種不同的物質(zhì)在一個動物細胞內(nèi)外的相對濃度差異。其中通過圖乙所示的過程
來維持細胞內(nèi)外濃度差異的物質(zhì)是( )
A.Na+ B.CO2 C.胰島素 D.K+
2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蹤需氧呼吸過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轉(zhuǎn)移途徑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24.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養(yǎng)液,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過對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氧濃度(%)
a
b
c
d
產(chǎn)生CO2的量
9 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
產(chǎn)生酒精的量
9 mol
6.5 mol
6 mol
0 mol
A.a(chǎn)濃度時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等于厭氧呼吸速率
B.b濃度時酵母菌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于厭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C.c濃度時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發(fā)酵
D.d濃度時酵母菌只進行需氧呼吸
25. 某成熟植物細胞經(jīng)某種處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現(xiàn)   
  象,實驗操作正確。則先前的“某種處理”所用的試劑是(  )
A.0.5 g/mL的蔗糖溶液 B.清水 C.纖維素酶 D.10%HCl溶液
26.左下圖是某有機物加酶后置于由0℃ 上升到80℃ 的環(huán)境中,有機物分解總量與溫度的關(guān)系圖。據(jù)該圖判斷,如果把這些物質(zhì)繼續(xù)置于由80℃ 降低至0℃ 環(huán)境中,其關(guān)系圖應為(縱軸仍為分解物質(zhì)的總量)
27. 買罐頭食品時,發(fā)現(xiàn)罐頭蓋上印有“如發(fā)現(xiàn)蓋子鼓起,請勿選購”的字樣。引起蓋子鼓起最
可能的原因是
A.需氧型細菌呼吸,產(chǎn)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產(chǎn)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產(chǎn)生CO2和乳酸 D.酵母菌呼吸,產(chǎn)生CO2和H2O
28.據(jù)研究,在人腦中有一種與人的痛覺和學習記憶有關(guān)的物質(zhì),叫腦啡呔。其分子結(jié)構(gòu)如下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腦啡呔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腦啡呔水解后可產(chǎn)生5種氨基酸 ②腦啡呔屬于5肽化合物,含有4個肽鍵
③腦啡呔在核糖體上合成 ④腦啡呔合成及分泌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A.只有一個說法正確 B.有二個說法正確 C.有三個說法正確 D.全都正確
29.分析下表,可推測
溶液
雙縮脲試劑
碘液
本尼迪特試劑






++

甲、乙混合



注:“+”顯色,“++”顯色更深;“-”不顯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還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30.若經(jīng)過處理后某細胞的細胞膜僅具有擴散的運輸方式,則處理該細胞的物質(zhì)最可能是
A.生長素 B.淀粉酶 C.蛋白酶 D.油脂酶
31. 某哺乳動物的一種成熟細胞除細胞膜外不具其它膜結(jié)構(gòu)。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在一定O2
 濃度范圍內(nèi),K+進入該細胞的速度與O2濃度關(guān)系的是(  )
32.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
A.無機鹽通過質(zhì)膜 時 B.水分從葉片氣孔中散發(fā)
C.萎蔫的菜葉放在清水中 D.甘油吸收進入小腸絨毛內(nèi)毛細淋巴管中
33.將一個土豆(含有過氧化氫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
干片,放入盛有一定體積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針筒中
(如圖所示),若土豆片為4片時,在溫度為35℃的條件下,
每隔5分鐘收集一次數(shù)據(jù),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出如圖曲線1。利
用同樣的實驗裝置,改變某條件后,收集數(shù)據(jù)可繪制出
曲線2。則改變的這種條件是
A.降低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B.增加土豆片的數(shù)量
C.將溫度提高到80℃ D.將針筒換成更大容積的
34.對某動物細胞進行熒光標記實驗,如下示意圖所示,其基本過程:①用某種熒光染料標記該動物細胞,細胞表面出現(xiàn)熒光斑點。②用激光束照射該細胞表現(xiàn)的某一區(qū)域,該區(qū)域熒光淬滅(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 段時間后,該區(qū)域的熒光逐漸恢復,即又出現(xiàn)了斑點。該實驗不能說明的是
A.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B.熒光染料能與細胞膜組成成分結(jié)合
C.根據(jù)熒光恢復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質(zhì)跨膜運輸?shù)乃俾?br/>D.根據(jù)熒光恢復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質(zhì)或脂質(zhì)的流動速率
35.某舉小組在室溫下進行了酵母菌厭氧呼吸的探究實驗(如圖)下列
分析錯誤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氣泡是反應產(chǎn)生CO2的結(jié)果
B.試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無氧環(huán)境
C.若試管中的水換成冷水,氣泡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轉(zhuǎn)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

二、簡答題:(本題共3小題,共30分)
36.(8分)圖1是兩種高等生物細胞亞顯微結(jié)構(gòu)模式圖。圖2~4是圖1中部分結(jié)構(gòu)的放大,據(jù)圖回答。([ ]內(nèi)填圖中標號,__上填適當內(nèi)容的文字。)?
(1) 圖中的結(jié)構(gòu)圖1~15中不應該出現(xiàn)的是[▲ ?]和[▲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結(jié)構(gòu)15與[ ▲ ?]的形成有關(guān)。
(2) 圖2、3、4所示在結(jié)構(gòu)上的主要共同點是_▲__。圖2、3所示結(jié)構(gòu)的名稱分別是_▲__,在其中進行的循環(huán)Ⅰ的名稱是_▲__。圖3所示結(jié)構(gòu)產(chǎn)生的氣體從產(chǎn)生部位擴散到相鄰細胞中被用于細胞呼吸,至少需要穿過的磷脂分子層有_▲_層。
37.(10分)為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將酵母菌破碎并進行差速離心處理,得到細胞溶膠和線粒
體,與酵母菌分別裝入A~F試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質(zhì),進行了如下實驗(見下表)。
注:“+”表示加入了適量的相關(guān)物質(zhì),“-”表示未加入相關(guān)物質(zhì)。
(1)會產(chǎn)生CO2和H2O的試管有__▲___,會產(chǎn)生酒精的試管有__▲___,根據(jù)試管
__▲____的實驗結(jié)果可判斷出酵母菌進行厭氧呼吸的場所。(均填試管編號)
(2)需氧呼吸產(chǎn)生的[H],經(jīng)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與氧結(jié)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
對該氧化過程沒有影響,但使該過程所釋放的能量都以熱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__▲____的酶無法合成ATP。若將DNP加入試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
___(填“能”或“不能”)繼續(xù)進行。
38.(12分)實驗研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準備5支含有等量人體某種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試
管,每支試管加1塊1 cm3的正方體凝固蛋白塊,試管均置于25 ℃室溫條件下,將各試管蛋
白塊消失的時間記錄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塊消失的時間(min)
13
9
11
45
>60
(1)該實驗中酶活性最強時的pH是 ▲ 。
(2)蛋白塊消失的時間與酶活性強弱的關(guān)系是 ▲ 。
(3)請以2種方法改進實驗,使實驗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① ▲ ② ▲
(4)在人體消化道中,能分泌本實驗中酶的部位是 ▲
(5)為確認蛋白塊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還應對實驗進行什么設(shè)計? ▲ 。

2012學年第一學期樂清市二中第1次月考卷
高 二 英 語 試 卷
(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試 卷 I(共90分)
第一部分:聽力測試(本題有兩節(jié),共15分)
第一節(jié)(本節(jié)有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Example: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9. B. $19. C. $90.
Answer: 【A】 【B】 【C】
What color are the shoes the woman wants to buy?
A. Red.
B. Blue.
C. Black.
How much does the man have to pay?
A. $5.50.
B. $4.50.
C. $5.40.
3.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Science Museum?
A. On foot.
B. By bike.
C. By car.
4. When will the man most probably visit Mr Smith?
A. Friday.
B. Thursday.
C. Wednesday.
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Waiter and customer.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節(jié)(本節(jié)有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6—7題。
How many rooms does the man want?
A. Two single rooms.
B. Two double rooms.
C. One single room.
How long will the man stay?
A. Three nights.
B. Two nights.
C. One night.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8—9題。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doing on Saturday?
A. Seeing a film.
B. Taking a walk.
C. Going boating.
What will Susan do on Saturday afternoon?
A. Clean the house.
B. Finish her homework.
C. Help Julie.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0—12題。
Where was Jenny born?
A. In Germany.
B. In England.
C.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 long did Tom’s family live in foreign countries?
A. Five years.
B. Seven years.
C. Ten years.
What does Tom study at university?
A. Physics.
B. Biology.
C. Chemistry.
聽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3—15題。
What will take place at Susan’s house tomorrow evening?
A. A dance.
B. A game.
C. A party.
Why does Hank have to work a few extra hours?
A. To plan a meeting.
B. To finish a report.
C. To do an interview.
Where is Hank going to pick up the food?
A. From his house.
B. From the store.
C. From his office.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jié),滿分35分)
第一節(jié):單項填空(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6. His father thought he would be__ failure in business.But he turned out to be __ great success.
A. the; a B. a; a C./; / D. a; the
17. —Did you meet anyone ______ at the party?
—No, in fact, I found the party rather ______.
A. interesting; boring B. interested; boring C. interesting; bored D. interested; bored
18. In no way should we hunt and kill antelopes. __________, everyon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protect them.
A. In time B. As a result C. On the contrary D. In addition
19. Young drivers are ______to have accidents than older drivers.
A. likely B. most likely C. more likely D. much likely
20. As a soldier, you should defend your country ____ the enemies.
A. to B. against C. in D. with
21. The country itself didn’t have enough gas because of the war, so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________ its gas supplies to other countries.
A. hide away B. cut off C. insist on D. break up
22. Our teacher looked here and there on our playground ________ looking for something.
A. even though B. even if C. as if D. only if
23. The old man, ___ abroad for twenty years, is on the way back to his motherland.
A. to work B. working C. to have worked D. having worked
24. People choose to shop in the supermarket,for they take an interest in the__of goods on offer.
A. price ?B. variety C. value ?D. amount
25. Fear is something that you are born with. You can’t ______yourself of it completely but you can ____ certain fear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
A. break; get rid of B. get; overcome C. overcome; rid of D. rid; overcome
26. —I don’t like this kind of music. —_______. It’s too noisy.
A. Nor do I B. Nor I do C. Neither am I D. Neither I am
27. Finding her car stolen, ______.
A. a policeman was asked to help B. the area was searched thoroughly
C. it was looked for everywhere D. she hurried to a policeman for help
28. Though this vegetarian is very ______ about what he eats, he _______ the delicious dishes.
A. particular, feels content with B. special, feels content to
C. especially, feels satisfied with D. particularly, feels satisfied to
29. I agree with most of what you said, but I don’t agree with ___________.
A. everything B. anything C. something D. nothing
30. —This is their first time to Beijing. — _____ the children are so excited.
A. Of course B. Above all C. No wonder D. No doubt
第二節(jié):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large mountainside, where an eagle’s nest rested. The eagle’s nest contained four 31 eagle eggs. One day an earthquake rocked (使震動) the mountain 32 one of the eggs to roll down the mountain, 33 a chicken farm, which was in the valley below. The chickens knew that they must 34 and care for the eagle’s egg, so an old hen (母雞) 35 to hatch (孵) and raise the large egg.
One day, the egg hatched and a beautiful eagle was born. 36 , however, the eagle was raised to be a(n) 37 . Soon, the eagle believed he was 38 more than a chicken. The eagle loved his home and family, 39 his spirit cried out for more. While playing a game on the farm one day, the eagle looked to the skies above and 40 a group of eagles soaring in the skies. “Oh,” the eagle 41 , “I wish I could soar like those birds.” The chickens shouted with 42 , “You cannot soar with those birds. You are a chicken and chickens do not soar.”
The eagle 43 staring at his real family up above, 44 that he could be with them. Each time the eagle would let his 45 be known, he was told it couldn’t be done. That is 46 the eagle learned to believe. Slowly, the eagle 47 dreaming and continued to live his life like a chicken. 48 , after a long life as a chicken, the eagle 49 .
You become what you believe you are; so if you ever dream to become an eagle, 50 your dreams, not the words of a chicken.
31. A. large B. curious C. small D. fortunate
32. A. guiding B. blowing C. causing D. inviting
33. A. on B. over C. past D. to
34. A. introduce B. punish C. protect D. share
35. A. offered B. regretted C. managed D. turned
36. A. Carefully B. Gently C. Sadly D. Luckily
37. A. chicken B. eagle C. hero D. fool
38. A. something B. everything C. anything D. nothing
39. A. and B. but C. so D. however
40. A. noticed B. recognized C. respected D. watched
41. A. cried B. smiled C. argued D. explained
42. A. excitement B. anger C. laughter D. surprise
43. A. approached B. avoided C. continued D. considered
44. A. promising B. proving C. believing D. dreaming
45. A. suggestion B. advantage C. dream D. discovery
46. A. what B. why C. how D. when
47. A. went B. enjoyed C. began D. stopped
48. A. Happily B. Finally C. Quickly D. Probably
49. A. gave up B. broke down C. passed away D. died out
50. A. steal B. follow C. have D. remember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第一節(jié):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 (A、B、C和D) 中,選出最佳選項.
A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n one becomes rich, he wants people to know it. And even if he does not become very rich, he wants people to think that he is. That is what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is about. It is the story of someone who tried to look as rich as his neighbors.
The expression was first used in 1913 by a young American called Arthur Momand. He told this story about himself. He began earning $ 125 a week at the age of 23. That was a lot of money in those days. He got married and moved with his wife to a very wealthy neighborhood outside New York City. When he saw that rich people rode horses, Momand went horseback riding every day. When he saw that rich people had servants, Momand and his wife also hired a servant and gave big parties for their new neighbors.
It was like a race, but one could never finish his race because one was always trying to keep up. The race ended for Momand and his wife when they could no longer pay for their new way of life. They moved back to an apartment in New York City.
Momand looked around him and noticed that many people do things just to keep up with rich lifestyle of their neighbors. He saw the funny side of it and started to write a series of short stories. He called it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Jones” is a very common name in the United States.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came to mean keeping up with rich lifestyle of the people around you. Momand’s series appeared in different newspapers across the country for over 28 years.
People never seem to get tired of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And there are “Joneses” in every city of the world. But one must get tired of trying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no matter what one does, Mr. Jones always seems to be ahead.
51. Some people wan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they ________.
A. want to be as rich as their neighbors B. want others to know or to think that they are rich
C. don’t want others to know they are rich D. want to be happy
52.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tory that rich people like to ________.
A. live outside New York City B. live in New York city
C. live in apartments D. have many neighbors
53. Arthur Momand used the name “Jones” in his series of short stories because “Jones” is _____.
A. an important name B. a popular name in the United States
C. his neighbor’s name D. not a good name
54.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it is ________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A. correct B. interesting C. impossible D. good
B
Maybe ten-year-old Elizabeth put it best when she said to her father, “But, Dad, you can’t be healthy if you’re dead.”
Dad, in a hurry to get home before dark so he could go for a run, had forgotten to wear his safety belt- a mistake 75% of the US population make every day. The big question is why.
There have been many myths about safety belts ever since their first appearance in cars some forty years ago. The following are three of the most common.
Myth Number One: It’s best to be “thrown clear” of a serious accident.
Truth: Sorry, but any accident serious enough to “throw you clear” is also going to be serious enough to give you a very bad landing. And chances are that you’ll have traveled through a wind shield (擋風玻璃)or door to do it. Studies show that chances of dying after a car accident are twenty-five times greater in cases where people are “thrown clear".
Myth Number Two: Safety belts “trap” people in cars that are burning or sinking in water.
Truth: Sorry again, but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knocked unconscious(昏迷)due to not wearing safety belts have a greater chance of dying in these accidents. People wearing safety belts are usually protected to the point of having a clear head to free themselves from such dangerous situations, not to be trapped in them.
Myth Number Three: Safety belts aren’t needed at speeds of less than 30 miles per hour.
Truth: When two cars traveling at 30 mph hit each other, an unbelted driver would meet the windshield with a force equal to diving headfirst into the ground from a height of 10 meters.
55. Why did Elizabeth say to her father, “But, Dad, you can’t be healthy if you’re dead”?
A. He was driving at great speed. B. He was running across the street.
C. He didn’t have his safety belt on. D. He didn’t take his medicine on time.
56. The reason Father was in a hurry to get home was that he __________,
A. wasn’t feeling very well B. hated to drive in the dark
C. wanted to take some exercise D. didn’t want to be caught by the police
57.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thrown clear” of a serious accident is very dangerous because you _________.
A. may be knocked down by other cars
B. may get seriously hurt being thrown out of the car
C. may find it impossible to get away from the seat
D. may get caught in the car door
58. Some people prefer to drive without wearing a safety belt because they believe ________.
A. the belt prevents them from escaping in an accident
B. they will be unable to think clearly in an accident
C. they will be caught when help comes
D. cars catch fire easily
59. what is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text?   A. Never drive faster than 30 mile an hour.   B. Try your best to save yourself in a car accident.   C. Never forget to wear the safety belt while driving.   D. Drive slowly while you're not wearing a safety belt.
C
“Keep your eyes on the ball.” That is good advice when you are on the playing field, and good advice for everyday life. “Keep your mind on what’s important,” is the way I’d put it. But people are funny. They think too much about the details.
I had a secretary once. She was very hardworking. I ran a school and people used to call up to enroll for courses. Berry used to get angry at the phone. “If they keep on ringing, I’ll never get my typing done!” she’d shout.
People just don’t see the big picture. One evening, after leaving work, I was sitting next to a man on the train. I was feeling tired. My eyes fell on the paper he had spread out in front of him. You know how you feel to read over someone’s shoulder?
I read the page and leaned back. I guessed I was waiting for him to turn it. After a while, I realized—he wasn’t turning the page. He just kept on reading.
Now if you knew the page he was reading, you’d know that there weren’t many words on the page to read anyway. The layout was mostly pictures. So I turned to the man and said,” You know, you really read very slowly.”
“What do you mean?” he asked. “Well,” I told him, “I read the page in about a minute, and you have taken about ten. And you are still reading. You know,” I went on “If you learned to read faster, you could get more reading done.” He remained silent for a minute or two. “If I read too fast, my paper wouldn’t last me to my station.”
60. The writer wasn’t satisfied with his secretary because ___.
A. she didn’t put first thing first B. she was too busy
C. she was easy to get angry D. she couldn’t finish her work on time
61. The train rider read newspaper ___.
A. to take in information B. to enjoy pictures C. to save time D. to kill time
62. The writer thinks that people seem to need a sense of ___.
A. what to read first B. how to read fast C. what is important D. what is funny
D
Long ago in a small town, there was a place known as the House of 1,000 Mirrors. A small, happy little dog learned of this place and decided to visit.
When he arrived, he bounced(跳) happily up the stairs to the doorway of the house. He looked through the doorway with his ears lifted high and his tail wagging as fast as it could. To his great surprise, he found himself staring at 1,000 other happy little dogs with their tails wagging just as his. He smiled a great smile, and was answered with 1,000 great smiles just as warm and friendly. As he left the house, he thought to himself, “ This is a wonderful place. I will come back and visit often.”
In this same village, another little dog, who was not quite as happy as the first one, decided to visit the house. He slowly climbed the stairs and hung his head low as he looked into the door. When he saw the 1,000 unfriendly looking dogs staring back at him, he growled at them and was horrified to see 1,000 little dogs growling back at him. As he left, he thought to himself, “This is a horrible place, and I will never go back there again.”
All the faces in the world are mirrors. What kind of reflections do you see on the faces of
the people you meet?
63. Why did the first dog like the house?
A. Because there were 1,000 mirrors in the house.
B. Because he thought he could keep himself warm in the house.
C. Because he liked everything presented to him.
D. Because he felt he was welcome here.
64. The underlined word “ growl”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make an unfriendly noise B. smile C. say hello D. stare
65. The passage tells us ________.
A. we must look at ourselves in a mirror as often as possible
B. we must look at ourselves in a mirror like the first little dog
C. We can see ourselves in the faces of the people we meet
D. we are treated in the same way as other people
第二節(jié):任務型閱讀(本題答案寫在答題卷)
美籍專家在此回答你的英語問題。Roger先生在中國工作多年,深知中國學生特點,解答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閱讀下面讀者來信與Roger的回信,請將文后標有A—F Roger的回信插入來信中標號16—20的合適位置,使其連貫完整;其中一回信是多余的。
66.________Dear Roger,
Would you help me with this sentence: “ I couldn’t have been less ready to have a child”. I thought it meant that she didn’t want to have a child, but how do I translate it? Many thanks!
-Anonymous
67.________Dear Roger,
Can you tell me the source of “give the third degree”? What’s the first and second? -Sue
68.________Dear Roger,
I recently read a sentence: “My boyfriend sent me flowers on Valentine’s Day. Eat your heart out!”. Is it a slang?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I can use it in daily life? -Kelong
69._________Dear Roger,
What does the word “in” mean in the sentences “I am in. And I am in to win”? What is its usage? Thank you. -Stone
70._________Dear Roger
Would you explain the sentence: “She stole the show” and give me another sentence use “stole” in the same meaning? -John
A
Roger says:
It’s quite easy. I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that she didn’t want a child but that she was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motherhood at that time (It could be because of young age, lack of money, lack of a husband, lack of education, or anything else)
B
Roger says:
Ms Clinton is simply saying that she is “in the (presidential) race”, a common expression. The second “in” may be a little difficult but all it means is “I am in the race with the intention of winning it”. The actual meaning of “in” is “taking part” or “ready to take part”
C
Roger says:
It’s very simple. To “steal the show” is “to become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while the other people present get none. In Chinese, it is “她搶盡了風頭”. For example, “Everyone had a great time at the party, but Sally stole the show with her silly jokes and songs.”
D
Roger says:
Yes, it’s a popular American slang, meaning: “Just look at what I’ve got, aren’t you jealous?” It is often used playfully, sometimes in a way to show a bit of pride.
E
Roger says:
There is no “first” or “second” in this colloquial expression. It means to give someone “very serious questioning with rough treatment”, often used by police. It comes from burns to the body, where “third degree” is the worst you can get, (there are also “second” and “first”, not so serious.)
F
Roger say:
“To strike a false note” means “sth. sounds untruthful” So in Chinese, the sentence is “ I feel what he said is real”
2012年樂清市二中第一次月考英語參考答案
一、聽力測試
第一節(jié):1-5 BACAC 第二節(jié): 6-10 ACBCB 11-15CBCBA
二、單項填空
16-20 BACCB 21-25 BCDBD 26-30 ADAAC
三、完型填空
31-35 ACDCA 36-40 CADBA 41-45 ACCDC 46-50 ADBCB
四、閱讀理解
A: B A B C
B: C C B A C
C: A D C
D: D A D
E: A E D B C
五、單詞拼寫
content 2.Unfortunately 3.starred 4.curiously 5.actions 6.facial 7.greeted/greets 8.bored 9.attraction 10.unique
六、書面表達
One possible version:
A sense of humor can help you win a lot of friends. If you are humorous you will always attract a lot of people around you. A sense of humor can help to 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people. When people are about to quarrel, a humorous remark leading to laughter can help settle the problem. ??? There are many ways to learn how to be humorous. Being together with someone who is humorous is one way. Reading some books which contain humor or humorous stories is another. But the most important way is that we should try to be optimistic about our life at present and, moreover, our life in the future.
2012年樂清市二中第一次月考英語參考答案
一、聽力測試
第一節(jié):1-5 BACAC 第二節(jié): 6-10 ACBCB 11-15CBCBA
二、單項填空
16-20 BACCB 21-25 BCDBD 26-30 ADAAC
三、完型填空
31-35 ACDCA 36-40 CADBA 41-45 ACCDC 46-50 ADBCB
四、閱讀理解
A: B A B C
B: C C B A C
C: A D C
D: D A D
E: A E D B C
五、單詞拼寫
content 2.Unfortunately 3.starred 4.curiously 5.actions 6.facial 7.greeted/greets 8.bored 9.attraction 10.unique
六、書面表達
One possible version:
A sense of humor can help you win a lot of friends. If you are humorous you will always attract a lot of people around you. A sense of humor can help to 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people. When people are about to quarrel, a humorous remark leading to laughter can help settle the problem. ??? There are many ways to learn how to be humorous. Being together with someone who is humorous is one way. Reading some books which contain humor or humorous stories is another. But the most important way is that we should try to be optimistic about our life at present and, moreover, our life in the future.

命題人 審核人
(滿分:12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 )
一、基礎(chǔ)知識(每小題2分,共20分)
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注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纖維(qiān) 龜裂(jūn) 逾庖而宴(páo) 期功強近(qī)
B、煢煢孑立(jié) 緙絲(kè) 扃牖而居(jiōng) 呱呱墜地(guā)
C、掙揣(chuài) 玉醅(pēi) 松了金釧(zhuàn) 鄙陋沒世(mò)
D、坳堂(ào) 慰藉(jiè) 物之汶汶(mén) 長歌當哭(dàng))
2、下列各項中,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桀驁鋒利 門衰怍薄 險釁 修葺
B、隕身不恤 殼如紅繒 毅然 奧秘
C、妄自菲薄 和藹可親 映襯 炫耀      D、日薄西山 形影相釣 慷慨 萌蘗 3、下列句中加點詞與例句加點詞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則芥為之舟
A、以五百歲為春 B、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C、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D、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倩:使
B、予以究天人之際 際:關(guān)系
C、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 聽:允許
D、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嚴厲
5、下列各句沒有古今異義詞現(xiàn)象的一項是( ▲ )
A、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B、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6、下列句子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而彼且奚適也?
A、且何謂閣子也? B、圣人不凝滯于物
C、求人可使報秦者? D、沛公安在?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①優(yōu)良的荔枝,種子發(fā)育不全,形狀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現(xiàn)在海南島有無核荔枝,核就更加 ▲ 。
②因為沒有四肢的阻礙,蛇反而可以深入別的動物無法 ▲ 的領(lǐng)域;明亮的歌喉和絢美的羽毛,將消失于蛇像地獄那樣狹長而腥臭的腸胃。
③我 ▲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漢本質(zhì)上都是農(nóng)夫,樸實,寧靜,沉湎于自
己的園地, ▲ 那是音樂、繪畫 ▲ 書籍。
A、退化 涉足 不止/不管/還是 B、退化 插足 不只/不管/還是
C、蛻化 涉足 不只/如果/或者 D、蛻化 插足 不止/如果/或者
8、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匍匐在地,很容易被人們的平視習慣所忽略——蛇悄無聲息地接近,而它的攻擊目標毫無察覺。
B、兩者之間有時也相互模仿,比如無毒昆蟲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蟲的黃黑斑紋,這是自然界中最危險的警戒符號。
C、弱者的抵抗外強中干,必須模仿惡才得以自衛(wèi)
D、對煩心的事、不順心的事應豁然大度,泰然處之,付之一笑,古語中早就有“既來之,則安之”的格言。
9、下列句子表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荔枝的花多,花期又長,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
B、隨著6月1日塑料袋免費使用的大限臨近,杭州個別超市開始提早實施“限塑令”,環(huán)保塑料袋發(fā)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推廣情況令人不容樂觀。
C、綿陽安縣桑棗中學全體師生在“5·12”特大地震中無一傷亡,這得益于平時強化消防演練是分不開的。
D、他們簡直是在刺繡,不過是繡在銅胎上而不是繡在緞子上,用的是銅絲而不是絲線、絨線。
10、下列說法正確一項是( ▲ )
A、莊子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與老子并稱,在我國思想史上構(gòu)成與儒、釋并稱的道家學派。莊子文章極富有想象,魯迅先生稱其“汪洋捭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B、元雜劇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種戲曲形式,劇本體裁一般每本分為四折,每折用同一曲牌的若干宮調(diào)組成套曲,必要時另加“楔子”。
C、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莎士比亞,他的四大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和《羅密歐和朱麗葉》,喜劇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等。
D、文藝性說明文是指用文藝筆調(diào)或形式寫成的說明文,活潑有趣,如《斑紋》、《景泰藍的制作》;闡述性說明文著眼于事物形成、發(fā)展等原理的探討,有較深的內(nèi)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物種起源〉緒論》等。
二、名句默寫(共6分,每空格0.5分)
11、補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 ▲ , ▲ (《陳請表》)
(2)一騎紅塵妃子笑, ▲ 。(《過華清宮絕句》)
(3)人固有一死, ▲ , ▲ 。(《報任安書》)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 ▲ 。(《長亭送別》)
(5)真的猛士, ▲ 。 ▲ 。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記念劉和珍君》)
(6)碧云天,黃花地, ▲ ,北雁南飛。 ▲ ,總是離人淚。(《長亭送別》)
(7)欲以究天人之際, ▲ , ▲ 。(《報任安書》)
三、閱讀分析(共54分)
(一)閱讀下列語段,完成文后12~14題。(6分)
所以,洞察變化和相互適應的方法是極其重要的。我開始觀察的時候,便覺得細心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會給了解這個難解的問題提供良好的機會。結(jié)果沒有使我失望,我經(jīng)常獲得在家養(yǎng)狀況下的變異的知識,雖然不完備,卻能給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導。此項研究雖然通常為自然學者們所忽略,我卻要冒昧地表示我對于它的高度價值的確信。
由于這種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來專門討論“在家養(yǎng)狀況下的變異”。我們將由此看到,大量的遺傳變異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樣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將看到,人類的“選種”在累積連續(xù)的微小變異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然后,我要講一講“物種在自然狀況下的變異”。但是很不幸,我只能把這個問題講得十分簡單,因為如果要把它好好地講起來,必須舉出大量的事實。
12、作者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是什么?(不超過25個字)(2分)
13、作者論述生物變異有哪幾種類型?(2分)
14、作者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獲得的兩點認識是什么?(2分)
(二)閱讀下列語段,完成文后15~19題。(10分)
①我已經(jīng)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一是當局者 ▲ 這樣的兇殘,一是流言家 ▲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 ▲ 如是之從容。
②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的,雖然是少數(shù),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jīng)屢次為之感嘆。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詭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找這一次死傷者對于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
③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④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15、在第①段 ▲ 里依次填入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 )
A.竟至  竟會  竟能 B.竟能  竟至  竟會
C.竟會  竟至  竟能 D.竟能  竟會  竟至
16、在第②段中加點的“之”字指代的內(nèi)容是什么?(3分)
17、第②段中畫線句子的主干分析正確的選項是( ▲ )
A.主語是“這一回”,謂語是“互相救助”,賓語是“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
B.主語是“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謂語是“壓抑至數(shù)千年”,賓語是“明證”。
C.主語是“事實”,謂語是“為”,賓語是“明證”。
D.是二重復句,第一層是遞進關(guān)系。
18、對文中第③段理解正確的是( ▲ )
A.是對劉和珍等烈士死難意義的高度評價,烈士的鮮血不會白流,對茍活者來說,會使他們?nèi)找嬗X醒,對革命者來說會使他們受到鼓舞。
B.茍活者只能看到一點點的微茫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加奮勇前進。
C.茍活者是作者自謙的說法,這里是說自己在淡紅的血色中,看到一線希望,只有革命者才能更加奮勇前進。
D.作者將茍活者和真的猛士加以對比,茍活者會看到希望,真的猛士將受到激勵。
19、對文中第④段理解正確的是( ▲ )
A.呼應開頭“菲薄的祭品”,表達的是一種深深的歉疚。
B.呼應前文“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呢”,“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表達的是一種無可奈何。
C.言已盡而意未窮,直接并強烈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暴行、流言的激憤之情。
D.“說不出話”的緣由是作者對劉和珍等烈士的死難極度哀痛和對暴行、流言的激憤之情。
(三)閱讀下列語段,完成文后20~23題。(8分)
?????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20、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A.或憑幾學書??????? 幾:茶幾
??? B.述諸小妹語曰????? 述:轉(zhuǎn)述
??? C.且何謂閣子也???? 且:那么,還有
??? D.今已亭亭如蓋矣??? 蓋:古稱傘
21、對下列句中的“歸”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 ①吾妻來歸????????? ②吾妻歸寧
??? A.意思相同,都表示“女子出嫁”。
??? B.意思不同,①表示“出嫁”,②表示“回娘家”。
??? C.意思相同,都表示“女子回娘家”。
D.意思不同,①表示“回娘家”,②表示“出嫁”。
22、對“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所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句是個主謂句,其主語“枇杷樹”承前而省,“植”是謂語,“手”是名詞作狀語,指妻子親手栽種。
??? B.“亭亭如蓋”的枇杷樹如同一個特寫鏡頭,寫出作者睹物思人,以枇杷樹寄托對亡妻的緬懷和眷戀之情。
??? C.由枇杷樹想到妻子,“手植”是楔機,表現(xiàn)喪偶之痛,思念之深。“已”字是關(guān)鍵。
??? D.枇杷樹在這里有象征意義,“亭亭如蓋”象征了自己對亡妻排遣不開的濃濃戀情。
23、這兩段文字,寫到有關(guān)亡妻的幾件事:“憑幾學書”、“歸寧述語”和“手植枇杷”,對這種寫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A.正文已憶及祖母和母親,這里憶及妻子,以補先前寫作之缺憾。
??? B.這幾件事均與“項脊軒”有關(guān),又可表懷念亡妻之意。
??? C.本文主題在“念舊”,由物及人,亡妻幾件事的補記應是順理成章。
D.三個細節(jié)平實真切,尤其是最后一個細節(jié)意味深長,融入了作者綿綿不盡之思。
(四)閱讀下列語段,完成文后24~29題。(16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題: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2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憤怒
B.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名:命名
C.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是:表判斷
D.《齊諧》者,志怪者也? 志:記載
25.比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不知其幾千里也????????????????????? ②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③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④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26.下列加點詞語不屬于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 )
A.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B.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C.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D.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7.“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比喻說理,還是舉例說理?(3分)
28.“天之蒼蒼”的實例,“水之積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等比喻究竟側(cè)重說明什么道理?(3分)
29.翻譯劃線的句子(4分)
(五)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30-36題(16分)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30.解釋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3分)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②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間( ) 31、與“猶不能不以之興懷”的“以”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不賂者以賂者喪 B、足以極視聽之娛 C、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D、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32.對下列句式判斷正確的是(????) ①豈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當其欣于所遇 ④則與斗卮酒 A.①感嘆句 ②感嘆句 ③賓語前置句 ④陳述句 B.①反問句 ②判斷句 ③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④省略句 C.①反問句 ②判斷句 ③陳述句 ④賓語前置句 D.①感嘆句 ②反問句 ③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④省略句
33.對“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的含義理解最確切的一項是(???) A.后來者讀這次集會的詩文,也會產(chǎn)生感慨。 B.后來的人讀我的文章,也會由此而產(chǎn)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讀者讀這次集會的詩文,也會與我有同感。 D.后世的讀者讀我的文章,也會被我的文章所感動。 34.判斷下列各句對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語段節(jié)選自《晉書·王羲之傳》,是一篇書序。序,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為著述的前言。本語段內(nèi)容突出了書序的特點。 B.本語段一開頭就出現(xiàn)了一個闊大的境界:“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但這并不顯得突然:“人之相與”,指人際交往,是個普遍性命題,也包括這次蘭亭之會在內(nèi);“俯”“仰”二字在這里用的是它們合義,表示時間過得很快。這包含著人怎樣在人群中度過一生這一問題,由此而引發(fā)作者的感慨,可謂自然之極。 C.“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這種人人都有的情懷說明了—個事實: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樣的不同,人總是留戀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戀于有生之樂。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觀點,作為書序,以此來概括一篇之意,這正是本文作者見解高遠之處。
35.第二段段末說“豈不痛哉”,作者為什么感到“痛”?請用原文中的話分條回答。(4分)
36.翻譯劃線的句子(4分)
五、語言運用(6分)
37、學校舉行課本劇匯報演出,請你結(jié)合劇情內(nèi)容為主持人寫兩段串聯(lián)詞,將下面三個節(jié)目串聯(lián)起來。要求銜接自然,簡明得體,每段不超過40字。
第一個節(jié)目《雷雨》演出結(jié)束
串聯(lián)詞(1)
下面請觀看第二個節(jié)目《羅密歐與朱麗葉》,由高二(1)班演出
串聯(lián)詞(2)
下面請欣賞高二(4)班演出的《西廂記·長亭送別》
六、作文(40分)
38、閱讀下面的材料,從中提煉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然后圍繞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酋長病危,找來村中三個年輕人,要他們盡可能爬到神山最高處,回來報告見聞,以便確定接班人。
三天后,第一個年輕人回來了。他笑生雙靨,衣履光鮮:“酋長,我到達山頂了,我看到繁花夾道,流泉淙淙,鳥鳴嚶嚶。”老酋長笑笑:“孩子,你說的地方不是山頂,而是山麓。你回去吧!”
一周后,第二個年輕人回來了。他神情疲倦,滿臉風霜:“酋長,我到達山頂了。我看到高大肅穆的松樹林,看到禿鷹盤旋。”“孩子,那是山腰。不過,也難為你了,你回去吧!”
一個月過去,當大家開始為第三個年輕人擔心時,他一步一蹭,衣不蔽體地回來了。他發(fā)枯唇燥,只剩下清迥的眼神:“酋長,我終于到達山頂。但是,我該怎么說呢?那里只有高風悲旋,藍天四垂。”“你一無所見嗎?”“是的,一無所有。能看到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被放在天地間的渺小。”“年輕人,祝賀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香格里拉县| 南丰县| 汝州市| 措美县| 丹寨县| 大悟县| 汾西县| 青州市| 健康| 平顶山市| 光泽县| 麻江县| 广灵县| 凤山市| 永安市| 衡阳市| 若羌县| 清徐县| 新竹县| 成武县| 桓台县| 江都市| 阳泉市| 布尔津县| 屏东市| 平武县| 汪清县| 海城市| 承德县| 五华县| 南投市| 成武县| 台山市| 神池县| 万州区| 大兴区| 鹤峰县| 资中县| 贵南县|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