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課堂實錄 教師: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必修一第三課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經過前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在中國革命實踐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斗,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在這一時期取得的各項偉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教師展示圖片,圖片呈現的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中,群眾游行的第二篇章“改革開放”中的第一個方陣,名稱為“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新中國歷史上中國共產黨作出的關鍵抉擇之一。本節課,我們就以“關鍵抉擇”為話題,探討改革開放何以偉大。 教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讓我們來共同回顧那一偉大的歷史時刻。 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取得了許多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但是總的來看,我國農業在1978年之前的近二十年的發展速度不快。1978年,我國還有2.5億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黨中央明確指出:“我國農業問題的這種嚴重性、緊迫性,必須引起全黨同志的充分注意。”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面對嚴重的農村經濟形勢,有的地方實行“放寬政策”、“休養生息”的方針,率先進行改革試驗。安徽鳳陽的小崗村,就是改革試驗的先行者之一。 教師:小崗村的實踐,在生產、分配等方面都做了哪些改革呢?我們來看一段材料。 1978年小崗村農民創造了“包干到戶”,其做法是生產隊與每戶農民約定,先把該繳給國家的、留給集體的都固定下來,收獲以后剩多剩少都是農民自己的。 安徽省從1979年1月起,在實行生產責任制搞得比較早的肥西縣、鳳陽縣,允許生產隊打破土地管理使用上的“禁區”,實行“分地到組,以產計工”的責任制。 安徽省農村出現的包產到戶和包干到戶(簡稱“雙包”)生產責任制引起廣泛關注。“雙包”責任制,由于把生產隊的統一經營與家庭的分戶經營結合起來,把每個農戶的切身利益同完成承包農活的成效結合起來,更有力地調動起每個農戶的人力和財力為發展農業生產服務,成效更為顯著。” 在最早實行“雙包”責任制的鳳陽縣,1980年糧食總產量比歷史最高水平的1979年又增長14.2%,許多生產隊和農戶實現了“一季翻身”“一年翻身”。 ——《中國共產黨九十年》 思考:上述做法為什么能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學生:小崗村的做法讓農民有更多的自主權,農民通過勞動生產的糧食越多,在保證國家和集體的前提下,自己收獲的糧食也就越多,這樣就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教師: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實際上就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形式。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以后,把集體所有的土地長期包給農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農民生產的東西,“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種責任制使農民獲得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能夠極大地調動農民的勞動熱情和生產積極性。 在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通過變革生產關系,明確了勞動者的責任,調動了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勞動者,極大的提高勞動效率,進而促進生產力發展。 因此,這種改革本質上是在堅持了社會主義道路的前提下,遵循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教師:在改革進行的過程中,有的人對農村出現的這種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責任制存在疑慮,擔心會不會偏離社會主義。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請同學們結合所學進行分析。 學生:不會偏離,因為在我國,農村土地仍然歸集體所有,就是土地是國家所有。 教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的是農民組織生產的具體方式和收獲糧食后的分配方式,使農民獲得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沒有改變的是我國農村土地的公有制,這一制度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的。 同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沒有否定合作化以來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它做到有統有分、統分集合,既發揮了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又發揮了農民家庭經營的積極性。實踐證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不會偏離社會主義的。 教師:我們是站在歷史和實踐的結果上看當然沒有問題,但放在那個歷史時期為什么在會有這種疑慮呢?這就一定要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我們共同看看中國共產黨在那個歷史時期是怎么回答這個問題的,請看材料。 材料一:“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關于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的擔心是不必要的,這些地方只要生產發展了,農村的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了,低水平的集體化就會發展到高水平的集體化,集體經濟不鞏固的也會鞏固起來。鄧小平旗幟鮮明地支持農村改革實踐,對于打破思想僵化,推動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鄧小平:《關于農村政策問題》(1980年5月) 材料二:在生產隊領導下實行的包產到戶是依存于社會主義經濟,而不會脫離社會主義軌道的,沒有什么復辟資本主義的危險。 ——《中共中央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1980年9月) 材料三:把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作為我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項基本制度長期穩定下來,并不斷充實完善。……這是我國農民在黨的領導下的偉大創造,是集體經濟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決不是解決溫飽問題的權宜之計,一定要長期堅持,不能有任何的猶豫和動搖。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1991年11月) 教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在實踐推進中是有一定的歷史過程的,中國共產黨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尊重人民群眾的選擇。 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中國共產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從取消農業稅,到農村承包地的“三權分置”,再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實行鄉村振興戰略。 因此,正如鄧小平指出的那樣,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場解放生產力的革命,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本質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 教師: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之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 隨著改革的推進,對外開放開始有重大突破。實行對外開放,是黨根據工作重點轉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戰略,并進而被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而深圳則因為其自身的快速發展,成為了國內外關注改革開放的窗口。我們來看兩幅圖片,這兩幅圖片分別呈現的是1978年和2018年的深圳,對比兩幅圖片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深圳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教師:深圳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創立40周年,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實現歷史性變革和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下面我們有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深圳的發展。 學生: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從“深圳速度”、科技創新成就、深圳在我國對外開放的作用等幾個角度,為同學們介紹改革開放過程中深圳的變化。 教師:深圳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取得了快速與迅猛的發展。而創辦經濟特區則是實行對外開放的一個偉大創舉,它突破了“辦特區就是搞資本主義”的思想禁錮,堅持了社會主義道路,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發展了社會主義。 教師: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在同國際社會日益密切的聯系中,對外開放政策即開始醞釀。許多出訪帶回了世界發展的客觀情況,促使中央作出對外開放的決策。 1979年,廣東省委向中央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權力,讓廣東在對外活動中有必要的自主權;允許在毗鄰港澳的深圳、珠海和僑鄉汕頭市舉辦出口加工區。鄧小平對廣東省委的想法很支持,并指出:“還是叫特區好。陜甘寧開始就叫特區嘛!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在1980年,又更名為“經濟特區”。在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例如,在所有制方面實行以公有制為主導的多元化結構,經濟活動方面在國家宏觀經濟指導調控下,以市場調節為主;在建設上以吸收利用外資為主,對外商投資給與優惠和方便,而且特區有較大的經濟管理權限,五百萬美元以下的開支可自己做主。 這些政策在當時引起社會的廣泛爭論,有人擔心這是不是搞資本主義,也有懷疑這種試驗是否正確。這樣的爭論持續了十年之久。大家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爭論? 學生:當時人們的思想僵化,對社會主義的理解過于教條。 教師:創辦經濟特區是一項新生事物,中國共產黨對這個新生事物持有怎樣的態度呢? 1984年,鄧小平在考察了深圳、珠海后,為深圳題詞寫到“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我們建立經濟特區,實行開放政策,有個指導思想要明確,就是不是收,而是放。”“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教師:中國共產黨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根據生產力發展的實際情況,突破姓資姓社的思想禁錮,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教師:隨后,國務院出臺《關于口岸開放的若干規定》,對口岸開放和管理做出明確規定,從國家政策層面引導、擴大口岸開放。 1984年,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通過解放思想,人們加深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科學、全面的理解,發揮了上層建筑對于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進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教師: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相結合。為了提升改革開放的水平,我們不斷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共產黨開始逐步探索經濟體制的改革。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由此,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逐步展開。 教師:1992年,黨的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標志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深化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認識,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在黨的歷次三中全會的核心議題中都能夠有所體現。 由此,我們能夠看到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中發揮的領導核心作用。 而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三中全會都研究討論深化改革問題,都在釋放一個重要信號,就是我們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中國共產黨自覺遵循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展現了黨的自我革命精神,也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變革和開放精神。 伴隨著我國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外開放從局部政策性開放,轉向全方位體制性。 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教師:近年來,我國不斷推出對外開放的新舉措。從共建“一帶一路”到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到順利舉辦第二屆進博會,中國已經從國際經濟體系的適應者和融入者成為國際體系改革的倡導者和引領者。習近平說:“未來之中國,我們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教師: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們國家在各個方面取得了諸多卓越的成就,在教材34頁探究與分享中為大家呈現了其中的一部分。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改革開放的成就的認識。 同學: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角度采用數據與事例相結合的方式,談談自己對改革開放成就的認識。 教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教師: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既解決好了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的問題,也解決好了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的問題,產生綜合效應、形成改革合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因此,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黨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