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經濟與社會》2.2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是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通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引導學生關心國家經濟建設,為國家經濟建設出謀劃策。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下面我從課程標準、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學情分析、板書設計等方面展開說明。一、說課程標準1.3 闡述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意義,辨析經濟運行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解析宏觀調控的目標與手段。二、說教材本課內容是必修2 《經濟與社會》第一單元“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經濟體制”中的第二課“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框的內容。本框共安排兩目的內容:第一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說明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中國經濟不斷創造奇跡的重要原因;同時介紹了基本經濟制度是根基,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標,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內在要求,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目“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名詞點擊等內容,介紹了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并對科學的宏觀調控這一主要經濟職能做了重點講解,說明了宏觀調控的目標、任務和手段;通過本課的教學,引導學生認識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本框承載著實現本課教學目標的任務。三、說教學目標發揮政府的作用看起來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話題,如果對教學深度的挖掘不夠,就會使教學流于形式,教學內容泛化就無法使教材的理論觀點內化成學生的政治認同,如何在教學深度上做文章?在教學方式上推陳出新?這是這節課的重點。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以下三個方面。1.知道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的內容,了解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調控方式。2.能夠結合上節課所講的市場缺陷和實例說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性,能夠解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產生的歷史原因,講明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性,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引導學生關心國家經濟建設,為國家經濟建設出謀劃策。3.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正確把握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并要結合當前形勢,明了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深刻領會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要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四、說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的內容教學難點:宏觀調控的必要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五、說課程設計以一個典型案例和教學情境為主線貫穿若干個知識點,本課的知識點層層深入,若用多個例子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演繹推理,課堂就變成一個復雜的萬花筒,成為材料的堆砌,顯得冗繁和呆板。本教學設計以脫貧攻堅和深圳特區40年的發展為主線,貫穿整節課的內容,注重學生思維的連貫性,而且有利于體現知識點的完整性。六、說教學方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的統一。基于此,針對本框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將采用如下方法:1、議題式教學法:通過設置議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及團結合作精神。2、集體討論法:本課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為學生所熟知。學生觀點可能各不相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同伴協作的精神。七、說學情分析①新高考,新教材,新學生。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學生對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成就有一定的了解。教學環節的設計要貼近生活實際,要結合學生已具備的知識,過程要有可操作性。②高一學生思維活躍,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對經濟有著一定的興趣,。但缺乏缺乏明確而清晰的理論觀點。本課內容雖為學生所熟知,但熟知不一定真知,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激發學生積極的思考,引導學生正確的思維。八、說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是學生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政治核心素養形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的設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導入:教學互動一:第一目:(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議題一:理塘縣的脫貧致富之“謎”在四川甘孜州理塘縣,當地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的“高原果蔬”已經初步形成了區域品牌和特色產業帶,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主要途徑。通過4年的建設,現在已經逐步實現了群眾能增收、企業能賺錢、產品有市場、質量可保障、產業可持續的良好局面。問題:理塘縣的脫貧致富靠什么?靠誰?產業模式、專業合作社、黨的領導、政府的宏觀調控 、企業、人民群眾……(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1、重要特征: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堅強領導是理塘縣乘風破浪的“紅色引擎”,是理塘縣的脫貧致富的根本保證。2、有機結合: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既能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又能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3、根本目標: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使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能調動勞動者和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效率提高,又能避免兩極分化,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提及的話,也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4、內在要求: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理塘縣的脫貧致富這離不開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在這一部分內容的設計中,我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式,通過小組討論活動,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理解書本上的間接經驗,既可以了解中國法治發展進程,還可以理解法治中國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有效的支持、服務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進而,依據知識之間的邏輯線索適時引出下一部分內容。政府采取的脫貧攻堅的措施還有很多議題二:政府如何助力脫貧攻堅取得勝利?情景:脫貧攻堅 目標實現材料1: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了“十三五” 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 規劃提出建議。材料2:“十三五” 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兩不愁、三保障”,即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材料3:2016至2020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地方專項扶貧資金5305億元,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供物質保障。材料3:央行要加大對制造業、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實施定向降準。議題: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政府具有哪些經濟職能?這些職能的履行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有什么作用?(小組合作交流3分鐘)這部分主要想通過設置問題概括政府的職能和作用。設置問題讓學生親歷思考分析的過程,才能真正實現對其有效的價值引領。這兩個活動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層次展開,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掌握,也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引導學生關心國家經濟建設,為國家經濟建設出謀劃策。同時還能引導學生積極發展思想政治素養,做“有信仰、有思想、有尊嚴、有擔當”的中國公民。最后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度思考:什么是財政政策?什么是貨幣政策?通過財政的收入(稅收)與支出(經濟建設)來完成,當前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宏觀調控(1)含義: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經濟總量進行調節和控制。P24-1(2)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3)主要任務: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P24 相關鏈接(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4)宏觀調控最常用的經濟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P24-2小結:如何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口決:冷擴擴——增支減稅多借錢降雙率熱緊緊——減支增稅少借錢升雙率九、說板書設計板書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口頭講述的輔助手段,是知識的高度凝結與集中。采用提綱式板書,線索清晰,重點突出,便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對自己認知結構的梳理。當然,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盡管教學設計很縝密,但是課堂上的變化因素是不期而至的,很多事情是不可預設的,因此如何抓住動態生成做文章,是十分重要的調控策略。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