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全科

資源簡介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化學 命題人:盧興平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注意事項:
答題前務必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考號、所在學校和班級。
答第Ⅰ卷時,必須使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答第Ⅱ卷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上書寫試卷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選擇題 每個選項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共18題每題3分共54分
1.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大會提倡低碳、節能、環保,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
A. 世博園區公共交通使用的是純電動汽車
B .日本館的外殼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陽能
C . 游客為了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世博停車場安裝催化光解設施,可將汽車尾氣中和 反應生成無毒氣體 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2.4 L C2H4氣體,一定含有分子數為NA
B.標準狀況下,2.24 L C5H12一定含有分子數為0.1 NA
C.常溫常壓下,14 g CO和N2的混合氣體中,含有原子數為NA
D.1 L 1 mol /L NH4Cl溶液中含有NH 數為NA
3.下列有關物質組成與結構表示方法不正確的是( )
A.HClO 電子式: B.CH4 比例模型:
C.乙炔結構簡式:HC≡CH D.質子數55,中子數82的原子 Cs
4. 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3的溶液:
B.的FeCl3溶液:
C.的溶液:
D.飽和氯水中:
5.下列實驗裝置、試劑選用或操作正確的是( )
6.中學化學中很多“規律”都有其適用范圍,下列根據有關“規律”推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
A.根據同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變化趨勢,推出B的第一電離能比Be大
B.根據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價與族序數的關系,推出氧族元素最高正價都是+6
C.根據較強酸可以制取較弱酸的規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D.根據溶液的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推出pH = 7.2的溶液一定顯堿性
7.“結構決定性質”,有關物質結構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碘熔化時一定破壞了化學鍵
B、共價化合物不一定是電解質
C、干冰晶體內存在非極性鍵與范德華力
D 、液態氟化氫中存在氫鍵,故氟化氫比氯化氫更穩定
8.以下反應常用于合成電子、陶瓷工業常用的氮化鋁(AlN):( )
Al2O3+N2+3C 高溫 2AlN+3C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氮化鋁中氮元素化合價為—3
B.該反應中,每斷裂NA個N≡N,電子轉移為3mol
C.該反應中,Al2O3是氧化劑,N2和C是還原劑
D.該反應利用了CO的還原性
9.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由于K原子半徑大于Li原子半徑,所以Li比K更容易失去電子
B.F2比I2活潑,氫氟酸的酸性比氫碘酸強
C.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的本質特征
D.MgO可以除去MgCl2溶液中含有的FeCl3
10.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A.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鋇:HCO + Ba2+ + OH- == BaCO3↓+ H2O
B.大理石跟稀鹽酸反應: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C.氫氧化鎂跟稀硫酸反應:OH-+ H+ == H2O
D.碳酸氫銨溶液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NH+ OH- == NH3·H2O
11.通過實驗操作、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結論是化學學習的方法之一。對下列實驗操作和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 )
A.不同濃度的醋酸溶液與醋酸鈉溶液做導電性實驗時,燈泡發光亮度一樣,說明醋酸也是強電解質
B.CuSO4溶液中加入ZnS固體,溶液藍色變淺,說明CuS比ZnS更難溶
C.中和滴定實驗中,發現所測濃度偏低,可能由于盛放待測液的錐形瓶事先未用待測液潤洗
D.某學生用pH試紙測新制氯水的pH,先變紅后褪色,是因為Cl2有強氧化性
12. 已知:,下列關于該反應的示意圖或描述不正確的是( )
C.NO難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D.當生成標準狀況下3.36L的氧氣時,該反應轉移0.6mole—
13.近日,我國科學家研發的比傳統鋅錳電池能量更高的鋁錳電池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鋁錳電池以氯化鈉和稀氨水混合溶液為電解質,鋁和二氧化錳一石墨為兩極,其電池反應為Al(OH)3o下列有關該電池放電時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二氧化錳一石墨為電池正極
B.負極反應式為、
C.0H—不斷由負極向正極移動
D.每生成1mol MnO(OH)轉移1 mol電子
14.下列關于電解質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和的漂白原理不同,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B.測定等濃度的和溶液的PH值分別為8.8和11.1,可以判斷反應
不能發生
C.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的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則溶液中一定存在
D.若通人后,溶液變為黃色,加人淀粉溶液后變藍色,可確定溶液中含有離子
15. 下列關于電解質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下,在的醋酸鈉和醋酸混合溶液中:
B.稀釋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均降低
C.在的氯化鈉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
D.的硫化鈉溶液中,?
16.俗名作光氣,是有毒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的化學反應為: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并提高反應物的平轉化率
B.當反應達平衡時,恒溫恒壓條件下通人Ar,能提高COCl2的轉化率
C.單位時間內生成CO和的物質的量比為1:1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D.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增大
17. 下列各項表述與示意圖一致的是
A. 圖①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沉淀質量變化
B. 圖②表示250C時,用鹽酸滴定NaOH溶液,溶液的PH隨加人酸體積的變化
C. 圖③表示向Na2CO3稀溶液中滴入稀HCl,產生氣體的量隨加人鹽酸量的變化關系
D. 圖④中曲線表示合成氨反應組分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18.用如圖裝置制取少量某無色非金屬氧化物氣體.則錐形瓶X內的藥品應是 ( )
A.銅和稀硝酸 B.銅和濃硝酸
C.碳酸鈣與稀硫酸 D.亞硫酸鈉和濃硫酸
Ⅱ卷(共46分)
19. (10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關信息
X
X的基態原子核外3個能級上有電子,且每個能級上的電子數相等
Y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三倍
Z
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應為黃色
W
W元素基態原子的M層全充滿,N層只有一個電子
⑴ X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族。X的一種單質熔點很高,硬度很大,則這種單質的晶體屬于 晶體。
⑵ X與Y中電負性較強的是(填元素符號) ;XY2的電子式是 ,分子中存在 個σ鍵。
⑶Z2Y2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 。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 。
⑷W的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是 。
⑸廢舊印刷電路板上有W的單質A。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電路板上的A。已知:
A(s)+H2SO4 (aq) == ASO4(aq) + H2(g)  ΔH=+64.4kJ·mol-1
2H2O2(l) == 2H2O(l) + O2(g)  ΔH= -196.4kJ·mol-1
H2(g)+O2(g) == H2O(l)  ΔH= -285.8kJ·mol-1
請寫出A與H2SO4、H2O2反應生成ASO4(aq)和H2O(l)的熱化學方程式(A用化學式表示):
   
20.(10分)化學實驗室通常用粗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因此在制氫廢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鋅。同時,由于粗鋅中還含有鐵等雜質,使得溶液中混有一定量的硫酸亞鐵,為了充分利用制氫廢液,常用其制備皓礬(ZnSO4·7H2O)。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以制氫氣的廢液為原料來制取皓礬。制備皓礬的實驗流程如下圖所示。

已知:開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圍分別為:Fe(OH)3:2.7-3.7 Fe(OH)2:7.6-9.6 Zn(OH)2:5.7-8.0試回答下列問題:?
(1)加入的試劑①,供選擇使用的有:氨水、NaClO溶液、20%的H2O2、濃硫酸、濃硝酸等,最好選用 ,其理由是 ;
(2)加入的試劑②,供選擇使用的有:a、Zn粉,b、ZnO,c、Zn(OH)2,d、ZnCO3,e、ZnSO4等,可選用 ;
(3)從晶體1→晶體2,該過程的名稱是 ;
(4)在得到皓礬時,向晶體中加入少量酒精洗滌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
21.(14分)“低碳循環”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而如何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視。所以“低碳經濟”正成為科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
(1)用電弧法合成的儲氫納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納米顆粒(雜質),這種顆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純,請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系數按順序填在答題卷上)
___ C+ ___ KMnO4+ ____ H2SO4→____CO2↑+ ____MnSO4 + ____K2SO4+ ____H2O
(2)將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別通入到體積為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組數據:
實驗組
溫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 實驗1中以v(C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取小數二位,下同)。
② 該反應為 (填“吸”或“放”)熱反應,實驗2條件下平衡常數K= 。
(3)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
寫出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態水的熱化學方程式:

(4)某實驗小組依據甲醇燃燒的反應原理,
設計如右圖所示的電池裝置。
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為

② 工作一段時間后,測得溶液的pH減小,該電池總反應的化學方程: 。
22.(12分)實驗室配置FeSO4時,需要向FeSO4溶液中加入 ,目的是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少時會引起貧血,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常見方法是服用補鐵藥物。“速力菲”是一種常見的補鐵劑,它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體中的胃酸。某同學為了檢測“速力菲”藥片中Fe2+的存在,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藥片淡綠色溶液 淡紅色溶液血紅色溶液 溶液褪色
①的具體操作是 。
(1)加入KSCN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況下,溶液中也產生了血紅色,其可能的原因 。
()在實驗中發現放置一段時間,溶液的顏色會逐漸褪去。為了進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該同學提出了三種假設,請把假設1與假設3補充完整。
編號
猜想
假設1
假設2
溶液中的SCN-被過量的氯水氧化
假設3
基于該同學的猜想,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假設2是否正確。寫出有關的實驗操作、預期現象和結論。(不一定填滿,也可以補充)
編號
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和結論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歷史 命題人:柳明
一、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1.1975年,在湖北江陵鳳凰山一座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兩枚墓主人冷賢的私印。印上的“冷賢”二字分別用小篆和隸書兩種字體刻寫。這表明 ( )
A.隸書的私印是冷賢的后人放進去的
B.這兩種書寫字體在當時同時流行
C.冷賢生前一定是著名的書法大家
D.隸書在當時已經形成為主流字體
2.董仲舒說:“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材料表達不出的歷史信息是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當時階級矛盾比較尖銳
C.要實行大一統      D.漢初各家學派仍很活躍
3.秦始皇自稱“始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他所創立的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商周時期的 ( )
①王位世襲制 ②分封制 ③嫡長子繼承制 ④郡縣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發展歷程中,君權與相權的斗爭長期存在。下列各項中,能直接體現君主削弱宰相權力的措施是 ( )
A.秦朝設立太尉 B.宋朝設立三司使
C.元朝設立中書省 D.清朝設立軍機處
5.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為春秋以來的30多個大商人立傳,贊揚商人的智慧和經營藝術。他的這一做法 ( )
A.違背了歷史潮流 B.不利于農業的發展
C.有利于商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D.反映了司馬遷的個人意志
6.右圖是19世紀末的一幅漫畫,圍在“中國大餅”邊的分別為英、德、俄、法、日等列強。對此漫畫反映的時代主題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馬關條約》直接刺激了這種局面的出現
B.德國率先開啟了“分割餡餅”的序幕
C.清政府自此走上自強求富的洋務之道
D.帝國主義列強企圖把中國變成其殖民地
7.《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載:
“……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
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由此把三民主義闡發為 ( )
A.“中國民族自求解放” B.“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C.“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D.“節制資本”,“耕者有其田”
8.近代中國歷史證明國共兩黨和則民族福,分則民族禍。兩黨合作時間較長且對中華民族走向復興貢獻較大的一次開始于 ( )
A.20世紀20年代中期 B.20世紀30年代早期
C.20世紀30年代晚期 D.20世紀40年代末期
9.20世紀50年代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奪取全國政權以后,開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設全新的社會政治制度的第一個階段。下列關于1955年我國社會狀況描述錯誤的是 ( )
A.社會主義改造還未完成
B.西藏自治區還沒有設立
C.政協會議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
D.《共同綱領》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10.1950年中蘇兩國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001年中俄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這兩次外交活動表明中國始終 ( )
A.堅定奉行友好結盟政策 B.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C.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 D.堅決反對美國的單極世界構想
1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對于國民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款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這一規定體現的外交政策是     ( )
A.“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B.“另起爐灶”
C.“一邊倒” D.“求同存異”
12.英國廣播公司(BBC)在有關報道中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進行載人航天的國家,同時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術和嘗試是開創性的。這是中國“大國雄心”的展示,因為“一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是不會試圖飛到月球的”。這說明 ( )
A.中國已經是世界的超級大國 B.當代科技發展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展示
C.航天技術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興衰 D.中國科技在世界上已經處于領先的地位
13.《十二銅表法》規定:“利息不得超過一分(年利息最高為8.33%)”;債務人對所欠債務的償還有30天的法定寬限期。這一條款 ( )
A.保留了習慣法的條文 B.維護了借貸雙方的平等權利
C.否認了高利貸的存在 D.體現了對平民利益一定的保護
14.迪亞士在談及海上探險的目的時說:“是為了像所有的男子漢都欲做到的那樣,為上帝和陛下服務,將光明帶給那些尚處于黑暗中的人們。”該材料表明新航路開辟的一個重要目的是 ( )
A.弘揚歐洲的科學精神 B.推進近代的工業文明
C.傳播西方的天主教 D.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15.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錘子、剪刀、 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認為該說法 ( )
A.正確,說出了三權分立的實質 B.貼切,講出了三者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
C.不妥,三者之間不是單向制約的關系 D.不妥,三者之間是相互交錯的關系
16.1925年1月,中共黨員人數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增到10000人。這一時期中共快速發展的原因
A.共產國際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興起 D.國共合作實現,大革命迅速發展
17.毛澤東曾說:“我們……是先生教出來的學生,應當高明些,后來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現有
①工農武裝割據 ②一國兩制 ③大躍進運動 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大公報》對重慶談判報道:“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這是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個喜訊。”當時許多“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A.毛蔣兩人消除隔閡,共同抗日 B.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建立新中國
C.共產黨與國民黨輪流執政 D.國共兩黨和平協商,創建聯合政府
19.“咱們走吧。”“咱們不能。”“為什么不能?”“咱們在等待戈多。”下列美術作品與上述對白作品所反映的藝術表現手法相似的是
A.《日出·印象》 B.《干草堆》 C.《魯昂大教堂》 D.《畢加索自畫像》
20.俄羅斯在1929年時,不能生產一架飛機,不能生產一輛聯合收割機,也不能生產一輛汽車。十年以后,到1941年時,我們已經擁有了最好的技術,這些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A.片面發展重工業 B.允許本國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中小企業
C.推行新經濟體制 D.實施“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
21.列寧主張“要迫使資產階級專家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來建設我們的大廈”。這一觀點在蘇俄(聯)的建設實踐中表現為 ( )
A.實行余糧收集制 B.征收糧食稅
C.實現國家工業化 D.向資本家租讓部分廠礦企業
22.自從歐盟的前身歐共體成立以來,歐盟已發展成一個擁有27個成員國的國際組織。歐盟雄心勃勃,一方面不斷加強自身一體化建設,一方面繼續向周邊擴大,希望將歐洲諸多國家融合成一個政治、經濟和軍事實體。這一發展勢頭對世界的影響有 ( )
①加速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 ②不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③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 ④不利于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23.日本前首相小泉談到安理會改革問題時指出,“日本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的作用已變得越來越關鍵”,“……為它取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列關于小泉言論的推理的表述,錯誤的是 ( )
A.戰后日本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
B.日本企圖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C.日本試圖取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D.日本確立了新的爭霸世界政策
24.1981年里根上臺耐,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強調.“國家已做好準備,把經濟政策更加徹底地向右轉”。這里“右轉”的意義是 ( )
A.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C.加大社會福利資金的投入 D.增加國有制經濟的比重
25.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間,世界各國眾多的電視臺對世界杯進行了現場直播,并對南非各比賽場地的天氣也作了及時預報。這說明電視最重要的功能是 ( )
A.展示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品 B.娛樂功能
C.傳播資訊 D.開展遠程教育
二、非選擇題
26.(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清朝初年,沿襲滿洲貴族議事的舊制,設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軍國大事。康熙初年,四大臣輔政,滿洲、蒙古都統俱為議政大臣。六部滿人尚書也參與會議。議政王大臣會議較前擴大。康熙帝親政后,加強皇權,會議權限逐漸削弱。民政事務由內閣大學士或六部會議具奏。議政王大臣只議國家典章制度及軍事要務。……雍正帝削弱八旗王公權勢,議政王大臣會議又被進一步削弱。
——范文瀾、蔡美彪《中國通史》
材料二 2009年11月1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英國議會上院發表演講
材料三 英國政府將在未來數周公布一份改革方案,以一個完全經選舉產生、擁有300多個席位的美國式“參議院”取代議會上院,終結這一有數百年歷史的貴族院。英國司法大臣杰克·斯特勞在2010年3月13日和14日向內閣成員征求意見后,將于數周內公布議會上院改革方案。 ——2010.3.21 《北京日報》
(1)根據材料一指出清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理由和措施。(6分)
(2)英國議會在17世紀80年代前后發生了什么變化?走上近代化的英國很長時間內仍然保持上院下院的議會形式說明了什么?(6分)
(3)清朝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被逐漸削弱而“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權力卻得到加強,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27.(15分)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應邀前來參加本屆博覽會(注:指1876年費城世博會)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共有37個。中國政府派出了一個規模較大的團去美國,并破天荒地第一次派出了中國工商界的代表李圭參加。李圭回國后寫了一本《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這屆世博會,李鴻章為此書做了8頁的序文。
材料二 張之洞說:“照得各國都會地方。多設有勸工場及商品陳列所,聚百貨于其中,分行羅列,以類相從,物標定價,聽人觀覽購取。工者價昂而售速,劣者價貶而滯銷,彼此相形,自生激勵。……”
1909年,張之洞和湖廣總督陳夔龍在武昌發起了武漢勸業獎進會,前后45天,開設有天產部、工藝部、美術部、教育部和古物參考部……同時分設直隸、湖南、上海、寧波四館及漢陽鋼鐵廠、槍炮廠、實習工廠等七個特別展覽室……武漢勸業獎進會合計……物品八千多種……武漢勸業會中,人們“專以繁華娛目,罕有考究實業者”,“逐日觀覽者,多趨彩色斑斕之處,而罕留心工藝良窳(惡劣,壞)”。
材料三 20世紀世界博覽會簡表
舉辦時間
舉辦地點、參會人數
博覽會名稱與類型
博覽會主題
1904年(185天)
美國圣路易斯1969萬
圣路易斯博覽會(綜合)(展出汽車、飛機和無線電)
1908年(220天)
英國倫敦1200萬
倫敦世界博覽會(綜合)
1925年(195天)
法國巴黎1500萬
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鑒會(專業)
1933年(175天)
美國芝加哥2257萬
芝加哥萬國博覽會(綜合)
進步的世紀
1958年(186天)
比利時布魯塞爾4150萬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綜合)
科學、文明和人性
1962年(184天)
美國西雅圖964萬
西雅圖二十一世紀博覽會(專業)
太空時代的人類
1967年(185天)
加拿大蒙特利爾5031萬
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綜合)
人類與世界
1970年(183天)
日本大阪6422萬
日本萬國博覽會(綜合)
人類的進步與和諧
1974年(184天)
美國斯波坎480萬
斯波坎環境世界博覽會(專業)
無污染的進步
1988年(184天)
日本筑波2033萬
筑波萬國科技博覽會(專業)
居住與環境——人類家劇科技
1985年(184天)
澳大利亞里斯班1857萬
布里斯班休閑博覽會(專業)
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
1993年(93天)
韓國大田1400萬
大田世界博覽會(專業)
新的起飛之 路
1999年(184天)
中國昆明994萬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專業)
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
注:從1900年至1999年,共舉辦了28次世界博覽會
(1)根據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對費城世博會所持的態度,簡要分析其原因。(4分)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主要歷史信息。(4分)
(3)依據材料三,指出20世紀下半期與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覽會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7分)
28.(17分)科學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6世紀末,來華的耶穌會教士利瑪竇在一封信中說:“中國人非常博學,醫學、自然科學、數學、天文學都十分精通。”……問題是:它為什么沒有繼續上升到理論,構筑起其理論體系,或如西方那樣,發展出現代科學。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
(1)從醫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各舉一例說明利瑪竇的結論。(3分)你認為導致了李約瑟先生“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他們認為中國擅長的是道,西方擅長的是器。中國原來也包括器的,但是后來這套科學技術“器” 的研究沒有被重視,失傳了,傳到西方去了。……我們現在又向西方學習,學的即是我們傳過去的東西,中國古已有之,傳到西方,現在“天將器還中國”,我們又學習,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與文化》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別是指什么?(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天將器還中國’,我們又學習,這是合理的”在當時的歷史影響。(4分)
材料三 這三十年來,有一個名詞在國內幾乎做到了無上尊嚴的地位;無論懂與不懂的人,無論守舊與維新的人,都不公然對它表示輕視或戲侮的態度。那個名詞就是“科學”。
——胡適《<科學與人生觀>序》(192 3年)
(3)結合史實,說明“這三十年來”民族資產階級是如何學習和利用“科學”來促進中國社會進步的?(6分)
高三歷史期中答題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
(2)
(3)
27. (1)
(2)
(3)
28. (1)
(2)
(3)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地理 命題人:王善友
一、單項選擇題(共25題,共50分)
等高線地形圖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地形地貌。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所示地區地形地勢的基本特點是
①以丘陵、平原為主 ②中部高,西南、東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為主 ④中部低,西南、東北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圖中甲、乙兩條虛線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別是
A.山脊、山脊 B.山谷、山谷
C.山脊、山谷 D.山谷、山脊
讀某小區域地形示意圖,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回答3、4題。

3.Q地的海拔可能為
A.420米 B.340米 C.230米 D.90米
4.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410米 B.360米 C.310米 D.260米
如圖所示,北京時間2011 年11 月3 日1 時36 分6 秒,“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讀圖回答5、6題。
5.首次成功對接時,地球表面的晨線是
A.①線 B.②線 C.③線 D.④線
6.最可能干擾航天器與地面指揮系統通信聯系的是
A.云霧 B.流星 C.太陽輻射 D.太陽活動
如圖所示,圖中斜線示意晨昏線,甲地經度為15°E,假定西五區區時為6日0時20分。據此回答7、8題。
7.圖中甲地時間為 A.5日5時20分?? B.5日6時20分 C.6日5時20分 D.6日6時20分 8.當日下列城市白晝最長的是
A.莫斯科 B.上海 C.雅加達 D.悉尼
太陽黑子活動的變化會對地球的氣候產生明顯影響。下圖顯示北半球部分高緯度地區太陽黑子活動與年均降水量的關系。讀圖回答9、10題。
9.圖中所示的34個測站分布范圍主要在
A. 歐洲和亞洲 B. 亞洲和北美洲 C. 北美洲和歐洲 D. 亞洲
10.觀測顯示,所測地區年平均降水量
A.隨太陽黑子活動的增強而增大 B.隨太陽黑子活動的增強而減小
C.變化周期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吻合 D.變化周期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無關
如圖所示,圖中四條曲線分別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亞和非洲四大陸西岸緯度0°~40°范圍內年降水量分布狀況。讀圖回答11、12題。
11.表示北美大陸西岸降水狀況的是
A.①曲線 B.②曲線 C.③曲線 D.④曲線
12.M對應的地點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低,蒸發旺盛
B.盛行東北信風,水汽含量少
C.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D.沿岸有勢力很強的寒流流經,降溫減濕明顯
讀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回答13、14題。
13.該游牧活動
A.需要穿越熱帶雨林
B.隨著雨季南北移動
C.向南可至南回歸線
D.易受颶風災害侵擾
14.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某科考隊結束了兩個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圖為P地所在區域當日某時地面形勢圖。據此回答15、16題。
15.此時可能出現連續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科考隊出發日P地晝長為11小時,返回到P地時,P地當日的晝長約為
A.14小時 B.13小時 C.11小時 D.10小時
圖示的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的一個重要開發區,這里針葉林廣布……回答17~19題。
17.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廣人稀 ②氣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礦產豐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該地區南部人口密度相對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氣溫較為適宜
②位于平原地帶
③開發歷史較長
④經濟相對發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世紀后期以來,該地區內部呈現人口由南向北的遷移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 B.開發了新資源
C.交通條件改善 D.市場廣闊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屆夏季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讀圖回答20~22題。
20.在7、8月份,倫敦比北京
A.氣溫高,日較差大
B.風小霧大,降水多
C.正午太陽高度角小
D.日出晚,晝短夜長
21.英國
A.地處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
B.西部海岸線曲折,珊瑚礁發育好
C.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D.多數河流短,含沙少,無結冰期
22.途經該區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歐洲的海輪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歐洲西部地區氣溫升高、濕度降低
C.進入到北冰洋海域,使當地能見度變好
D.在與其他洋流交匯的海域不易形成漁場
讀某區域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回答23~25題。

23.此時,①地的盛行風向為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24.與①地相比,②地
A.氣溫年較差較小 B.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C.晝長年變化較小 D.較早進入新的一天
25.圖示現象可能出現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二、綜合題(共50分):
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
材料一 我國第28次南極科考航線和P大陸自然帶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科考隊在南極冰蓋之巔———冰穹A(海拔4093 米)的昆侖站成功安裝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南極巡天光學望遠鏡AST3-1,用于對超新星、太陽系外行星、瞬變天體的研究。
(1).昆侖站所在地區大氣透明度極佳,其原因主要
有 、

該地在 時期,可以用光學望遠鏡24 小時不間斷地對星空進行天文觀測。(6分)
(2).我國南極昆侖站建有象征國家權益的地理測繪標志,可精確測量該標志地理坐標和海拔高度的
地理信息技術是 。(2分)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烏斯懷亞港之間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
等。(4分)
(4).分析P大陸自然帶分布所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并說明其主要影響因素。(4分)
27.右圖中長虛線表示北回歸線,點線表示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形移動軌跡。太陽直射點從某一經線位置出發,再次通過同一經線的時間間隔表示一個太陽日。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6月22日當太陽直射點位于A點時,北京(116°E)的地方時是
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與北京日期相同的時區范
圍是從_________區到東12區。(6分〉
(2).太陽直射點從A點沿移動軌跡向________方向移動,到達B點時,
用時________小時。期間,地球公轉的日地距離逐漸________,
角速度逐漸_______,地球上出現極夜的區域范圍逐日_______,
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逐日____________。(12分)
2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
圖中所示區域的沿海地區年降水量約50毫米,東部山地雪線高度在4480~5000米之間。自20世紀90年代,該地區開始種植蘆筍(生長期耗水量較大),并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蘆筍出口區。

(1).分析圖示沿海地區氣候干旱的原因。(6分)
(2).推斷圖示沿海地區蘆筍種植用水的來源。(4分)
(3).你認為圖示沿海地區是否應大力發展蘆筍種植?請說明理由。(6分)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政治 命題人:劉春久
(命題范圍:《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一、二單元)
1.大蒜、綠豆、生姜、白糖這些平日不起眼的產品,一時間變身為“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 糖高宗”成為通脹預期的“風向標”。這些產品輪番上漲之后,無奈的老百姓只能用類似的冷幽默面對現實生活。下列有利于防止通貨膨脹的財政政策有:
A.減少貨幣的發行量 B.提高存貸款利率
C.擴大財政支出 D.適當減少財政支出
2.2012年5月底,蚌埠花鼓燈嘉年華主題公園開業了。票價為成人票每人120元。小張憑學生證花了60元購得一張學生票,這次購票過程中的貨幣:
①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 ②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③只是觀念中的貨幣 ④只是現實中的貨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下表反映的是2000—2011年我國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的變化情況。
年份(年)
2000
2002
2005
2008
2011
農村家庭恩格爾系數(%)
57.4
46.2
43.8
42.9
40.6
農村家庭恩格爾系數(%)
50.1
43.7
37.5
36.2
34.9
表格說明:
①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②我國城鄉居民食品支出越來越少
③我國城鄉居民享受資料的消費越來越占主導④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得到不斷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深圳富士康員工的N跳,再度引發人們對工資制度現狀的熱議。解決右側漫畫反映的問題,需要:
A.確保工資水平增長速度超過GDP增長速度
B.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采取強制措施,大幅度提高職工工資水平
D.發揮財政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安徽近18年來八次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該舉措有利于:
①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社會和諧②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促進政府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④彌補市場失靈導致的收入差距擴大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汽車需求量(Q)隨著汽車價格(P)、汽車購置稅(T)、汽油價格(E)、居民收入(I)的變動而變動。下列曲線圖中正確反映其變動關系的是:
7.右圖反映了價格變化引起了需求量發生了相應變化,根據圖示我們可以推出:
A.甲和乙是相互替代的商品
B.甲是高檔耐用品,乙是生活必需品
C.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檔耐用品
D.甲的價格由價值決定,乙的價格由供求決定
8.近期南京又現“毒龍蝦”,食品安全再一次挑動人們的神經,對于有安全問題的食品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是商品,因為它既是勞動產品,又用于交換
②不是商品,因為它的使用價值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
③是商品,因為它被召回,可再用于交換
④不是商品,因為它有安全隱患,不能順利實現其價值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9.右邊這幅漫畫蘊涵的經濟學道理是:
A.價格變動最終由商品的價值所決定
B.價格變動與生活必需品需求量成反比
C.價格變動有時由供求關系決定
D.價格變動有時會背離價值規律的要求
11.“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一種網絡,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小王同學通過“物聯網”購買到了自己稱心如意的學習用品。這一過程反映了“物聯網”:
①豐富了商品交換的形式和手段 ②減少了商品的價值量,降低了價格
③方便了消費者購物并減少了現金使用 ④促進了商品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一批定價1萬美元的貨物,選擇在圖表中顯示的某一天用人民幣購買,最合算的時候比最不合算的時候要少支出:
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
日期
2012-05-10
2012-06-30
2012-07-26
2012-08-22
1美元兌人民幣
6.7993
6.7977
6.7878
6.7884
A.16元 B.99元 C.109元 D.115元
13.一段時間,社會上盛傳“喝綠豆湯可以包治百病”,導致綠豆價格飛漲。這里,引發綠豆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
A.綠豆的價值增加 B.增加了綠豆的需求
C.綠豆的使用價值增加 D.綠豆的供應量減少
14.美國蘋果公司設計研發的iphone這個深受消費者青睞的電子產品實際很多是在中國組裝的,但是一臺售價600美元的iPhone4,蘋果公司掙360美元,而中國組裝企業每臺只得到6.54美元的酬勞。這啟示我們必須 :
A、中國應摒棄加工貿易,多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
B、發展對外貿易應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C、中國急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
D、經濟全球化優化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
15.最早實行食品標準化的是美國,隨后,歐盟對上市的蔬菜瓜果也制定了相關標準,導致非洲大量蔬果因長相不佳而被無情地逐出市場。這表明:
A.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發達國家而不利于發展中國家
B.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C.經濟全球化可以最大限度地維護消費者利益
D.生產標準化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表現形式
16.溫家寶多次表示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創造條件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促進居民收入和消費可持續增長。下列是合法的財產性收入的是:
① 按勞分配取得的收入
② 居民投資股市取得的股息,紅利收入
③ 增加房屋所有得取得的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
④ 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中勞動者取得的工資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2年7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最終裁定,以所謂中國產機織電熱毯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為由,同意對中國輸美機織電熱毯實施最高達174.85%的反傾銷制裁。回答17-18題。
17.奧巴馬政府上臺后,美對華發動一波又一波反傾銷、反補貼制裁,幾乎達到了“每周一案”甚至“每周數案”的程度。從經濟生活角度看,我國產品頻繁受到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和制裁:
①會使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受到不公正待遇②是因為我國政府實施貿易保護主義③是因為美國實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④將促使我國企業合理利用WTO規則,積極應訴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8.從國內來講,我國產品頻繁受到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和制裁的主要原因是:
①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②企業間低水平的價格競爭③我國出口商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④企業利用WTO規則保護自己的能力不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2011年是《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10周年。2011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3628.5億美元,比十年前增長了5.6倍,年均增長率超過20%。東盟已成為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加強合作:
①說明區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②是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的表現③有利于實現雙方經濟的共贏④有利于世界經濟、區域經濟的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上海世博會參觀者每日突破60萬人次。在世博會上,我們遺憾地看到,一些不文明現象還時有發生,更有游客假裝殘疾人士,鉆進“綠色通道”的空子,嚴重損害了國際形象。這告訴我們,作為公民應當:
A.充分行使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B.積極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C.自覺履行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的義務
D.自覺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修訂草案)》。回答21-22題。
21.為保障村民的選舉權,《草案》指出應規范委托投票,限定受托人的范圍,只限于同一戶口內的家庭成員或近親屬之間。這一修改:
①有利于保障村民選舉權的行使 ②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完善 ③有利于村民平等地履行義務 ④有利于村民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草案》針對一些地方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存在違反法律、法規,侵害村民利益的情況,擬增加加強鄉鎮政府對村規民約的指導監督的規定。對這一規定的理解正確的是:
A.為村規民約成為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提供法律依據
B.說明村規民約是廣大村民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規
C.有利于村民自治步入規范化的軌道
D.是促進基層政權機關建設的制度保障
23.2012年1月1是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對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供燃氣等方式迫使當事人履行相關行政決定。這一規定:
A、確立了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B、方便了公民參與政治生活
C、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D、縮小了行政機關的權力范圍
24.當前,我國公民越來越多地借助互聯網表達政治意愿,與政府進行互動。公民在使用網絡參與政治生活時應:
①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②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③理性參與網上評議政府的活動 ④依法對政府的工作行使質詢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負載的大量有害物質能直接進入人體肺部,甚至滲入血液,誘發多種疾病。從2012年起,北京、天津等地環保部門率先開展PM2.5監測,并把監測數據向市民公布。這一做法表明:
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進一步提高 B.政府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知情權
C.政務公開有利于對政府權力的制約 D.人民能夠有效地監督政府權力的運行
高三政治期中考試答題卷
一、選擇題(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主觀題:(26-28題,共50分)
26.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安徽省新聞出版局所屬出版單位、印刷企業和安徽省教材出版中心的基礎上組建,集圖書、報刊、電子音像、數碼傳播。
網絡出版物的編輯出版、印刷、復制、發行、物資供應與經營等業務于一體,兼具房地產開發、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進出口貿易等業務。安徽出版集團的成立,打破了計劃經濟年代作為事業單位的出版社“旱澇保收”的局面,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在“做強主業,做大產業”戰略思路指引下,積極推進體制改革.創新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促進出版產業快速發展。
2008年,安徽出版集團剝離出版主業,皖新傳媒成功重組“科大創新”實現上市,成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第一家真正意義主業整體上市集團。據統計,2006年以來,安徽出版集團已經輸出版權724種,遍及101個國家和地區,連續4年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2009年實現營業收入48.20億元,同比增長18.95%,在全國文化企業中位居第二,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列第一。
如今,出版集團成功重組中國文聯直屬出版單位——中國文聯出版社.大眾文藝出版社和中聯影視中心,并就動漫產業發展與北京萬方幸星數碼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這一系列戰略舉措,邁出了地方出版企業與“國字號”文化機構跨地區.跨行業合作發展的嶄新步伐。
﹝1﹞結合材料,分析組建安徽出版集團的經濟意義。(8分)
﹝2﹞根據材料從經濟生活的角度談談安徽出版集團迅速發展的經驗。(10分)
27、“無車難,有車煩”,時下許多城市有車族都會發出如此感嘆。下面請看某市居民小張一家的煩惱。
煩惱一:小張每天開車上下班幾乎都要用2個小時才能走完1個小時的車程。原因:堵車。
煩惱二:雖然家住十二樓,但小張一家都不太敢開窗,街上車流的聲音和尾氣實在讓人難受。原因:污染。
小張因此“上書”市政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他的煩惱。請你從政治生活角度:
(1)為小張的“上書”尋找依據。(6分)
(2)溫馨提醒小張“上書”應注意哪些事項。(6分
28.(20分)材料一:近五年我國財政收入狀況(單位:億元)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財政收入
51321
61330
68476
83080
103740
材料二:近五年我國財政支出(部分)狀況(單位:億元)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國防支出
3544
4178
4951
5333
6027
“三農支出”
4318
5625
7253
8183
29342
教育支出
7122
9010
10437
12550
16497
醫療衛生支出
1989
2575
3994
4804
6429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5447
6804
7606
9130
11109
(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材料一、二之間的聯系并分析材料一數據變化的原因。(8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政府逐年增加財政收入的合理性:(12分)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數學(文科) 命題人:朱克蓮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數的定義域為{0,1,2},那么該函數的值域為( )
A.{0,1,2} B.{0,2} C. D.
2.命題“存在實數,使”的否定是( )
A.對任意實數,使 B.不存在實數,使
C.對任意實數,都有 D.存在實數,使
3、設aR,則“a2>1”是“a3>1”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條件
4、若向量=(,1),=(0,-2),則與+2共線的向量可以是(   )
A、(,-1) B、(-1,-) C、(-,-1)  D、(-1,)
5、方程在(,)內( )
A.沒有根 B.有且僅有一個根
C.有且僅有兩個根 D.有無窮多個根
6、設函數,其中,則導數的取值范圍是( )
A.[-2,2] B.[,] C.[,2] D.[,2]
7、在由正數組成的等比數列{an}中,若a3 a4 a5=3,則sin(log3+log+…+log)的值為(  )
A、      B、      C、1     D、-
8、將函數的圖象上所有點的橫坐標伸長到原來的倍(縱坐標不變),再將所得圖象向左平移個單位,則所得函數圖象對應的解析式為( )
A. B. C. D.
9、設函數( )
A.0 B.1 C. D.5
10、函數是函數的導函數,且函數在點處的切線為,如果函數在區間上的圖象如圖所示,且,那么 ( )
A.是的極大值點
B.=是的極小值點
C.不是極值點
D.是極值點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在△ABC中,若a=3,b=,∠A=,則∠C的大小為____________。
12、數列{an}的通項公式是an =,若前n項和為10,則項數n=________._
13、在△ABC中,M是BC的中點,AM=1,點P在AM上且滿足等于 。
14、 已知函數則 _________.
15、 已知,若恒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蚌埠一中2013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數學答題卷(文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題目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命題P:函數y=loga(1-2x)在定義域上單調遞增;
命題Q:不等式(a-2)x2+2(a-2)x-4<0對任意實數x恒成立,
若p或q是真命題,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17.(本小題滿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滿足cos,=3.
(1)求△ABC的面積;
(2) 若c=1,求a和sinB的值.
18.(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向量=(cosx,sin(-x)),=(cosx,sin(+x)),(>0),函數f(x)=2·+1的最小值正周期為2。
(1)求的值;
(2)求函數f(x)在區間[0,]上的取值范圍。

19.(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等差數列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國家助學貸款是由財政貼息的信用貸款,旨在幫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支付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學費、住宿費及生活費.每一年度申請總額不超過6000元.某大學2010屆畢業生李順在本科期間共申請了24000元助學貸款,并承諾在畢業后3年內(按36個月計)全部還清.
簽約的單位提供的工資標準為第一年內每月1500元,第13個月開始,每月工資比前一個月增加5%直到4000元.李順同學計劃前12個月每個月還款額為500元,第13個月開始,每月還款額比前一月多x元.
(I)若李順恰好在第36個月(即畢業后三年)還清貸款,求x的值;
(II)當x=50時,李順同學將在第幾個月還清最后一筆貸款?他還清貸款的那一個月的工資余額是多少?
(參考數據:1.0518 =2.406,1.0519=2.526,1.0520 =2.653,1.0521=2.786)
21.(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
(1)當時,求的單調遞增區間;
(2)是否存在,使得對任意的,都有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圍; 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數學(理科) 命題人:吳志國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集合,集合,則 ( )
A.(0,+) B.(1,+ ) C.(0,1) D.(0,1)(1,+ )
2.若命題p:x∈A∪B則p是 ( )
A.x A且x B B.x A或x B C. D.
3.將函數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得到函數的圖象,則的表達式可以是 ( )
A. B. C. D.
4.極坐標方程表示的曲線為 ( )
A 一條直線 B 極點 C兩條相交直線 D 極軸
5. 設函數f(x)(x∈R)滿足f(-x)=f(x),f(x+2)=f(x),則y=f(x)的圖像可能是 (   )


6.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已知,,則的值是 ( )
A.24 B.36 C.48 D.72
7.函數的部分圖象如右圖所示,設是
圖象的最高點,是圖象與軸的交點,則 ( )
(A) (B) (C) (D)
8. 定義:區間的長度等于.函數的定義域為,
值域為.若區間的長度的最小值為,則實數的值為 ( )
A. B. C. D.
9. 在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中,,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數列是遞增數列; B.數列是遞減數列;
C.數列是常數列; D.數列有可能是遞增數列也有可能是遞減數列.
10.已知函數,函數(a>0),若存在,使得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1. 已知甲:x≠1且y≠2;乙:x+y≠3,則甲是乙的_______條件.
12.將函數的圖像按平移向量 平移后得到函數的圖像,則該平移向量=_______。
13. 設A,B,C∈( 0, ),且,,則等于
14. 已知數列的前項和,則數列的奇數項的前項和為
15.直角坐標系中橫坐標、縱坐標均為整數的點稱為格點,如果函數的圖象恰好通過個格點,則稱函數為階格點函數,下列函數:①②;③;④,其中是一階格點函數的有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題12分)設集合,.
(1)當時,求A的非空真子集的個數;
(2)若,求m的取值范圍.
17.(本題12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銳角和鈍角的終邊分別與單位圓交于,兩點.
⑴如果、兩點的縱坐標分別為、,求和;
⑵在⑴的條件下,求的值;
⑶已知點,求函數的值域.
18,(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函數f(x)=x3+3ax-1的導函數為f ′ (x),g(x)=f ′(x)-ax-3.
(1)當a=-2時,求函數f(x)的單調區間;
(2)若對滿足-1≤a≤1的一切a的值,都有g(x)<0,求實數x的取值范圍;
19.(本題13分)在直角坐標系xOy中,以O為極點,x軸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C的極坐標方程為,M , N分別為曲線C與x軸,y軸的交點.
(1)寫出曲線C的直角坐標方程,并求M , N的極坐標;
(2)設M , N的中點為P,求直線OP的極坐標方程.
20. (本題13分)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
(1)求數列通項公式;
(2)若在與之間插入n個數,使得這個數組成一個公差為的等差數列,
求證:…。
21.(本題滿分13分)函數(是實常數),
① 當時,試確定函數的單調性;
② 當時,求函數的最大值;
③ 若數列滿足,,是的前n項和,證明: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物理 命題人:陳奇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4分,共40分)
長木板上放著一物塊,木板的一端裝有轉動軸,手持木板另一端,使它從水平位置緩慢向上旋轉,物塊與斜面仍保持相對靜止,在此過程中,不斷變大的物理量有 ( )
A.物塊對木板的壓力; B.物塊受到的摩擦力
C.物塊對木板的總作用力和力臂的乘積; D.物塊的動能。
2.某人把一物體由靜止開始舉高h,并使其獲得速度v,則錯誤的說法是 ( )
A.人對物體做功等于其機械能的增加;B,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等于其動能的增加;C,克服物體重力做功等于其重力勢能增加; D,合外力對物體做功等于其機械能增加。
3.質量不同的幾個木塊,放在同一水平轉盤離轉軸距離不相等處,在轉速逐漸增大的過程中最先滑動的木塊是 ( )
A.質量較大的; B.質量較小的; C.離轉軸近的; D.離轉軸遠的。
4.細繩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質量為m的小球,小球繞繩的固定點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細繩在最低點和最高點的拉力差為 ( )
A . mg ;B. 2mg C. 4mg D. 6mg
5.一顆小行星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是地球公轉半徑的4倍,這顆星的周期是 ( )
A . 4年 B . 8年 C . 2年 D . 16年
6.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沖上一個斜面,測得它向上運動的時間為 ,滑回斜面底端時間,向上運動的最大距離s,根據這些數據不能求出的是 ( )
A.初速度和末速度; B.向上運動的加速度和向下運動的加速度;
C.摩擦力的大小; D.斜面傾角。
7.汽車以速率v沿傾角為的斜坡勻速向上行駛,如果保持功率不變,它能以3v的速率沿此斜坡勻速向下行駛,則汽車與斜坡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 )
A .tg/2 B .tg/4 C .tg D .2tg
8.如圖所示,木板質量M,長L,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細繩通過定滑輪將木板與質量為m的木塊相連,M與m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將木塊從木板最左端拉到最右端,拉力至少要做功
( )
A . mgL; B. 2mgL; C. mgL/2; D . (m+M)gL
9.如圖所示,輕繩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點,將小球拉到繩子水平后釋放,當球到達最低時,繩子將與o點正下方的釘子p相碰,在這一瞬間,不能突然增大的物理量有 ( )
A. 小球的運動速度; B. 小球運動的角速度;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 D. 小球對繩子的拉力。
10.甲乙兩星球間存在著相互吸引力,它們與其它星球間的作用力可忽略,這兩顆星以其連線上某點為共同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且它們之間的相對距離保持不變,則錯誤的是 ( )
A.兩星球線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 ; B.兩星球軌道半徑與其質量成反比;
C.兩星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D.兩星球的角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12分)
11.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已有器材:鐵架臺打點計時器.紙帶低壓直流電源天平秒表導線電鍵,不必要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
12.選出正確的實驗步驟并按次序排列為( )
A.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量,B.把打點計時器豎直地夾穩在鐵架臺上,C.接通電源,松開紙帶,D,松開紙帶,接通電源,E.用秒表計下重錘下落的時間,F.取下紙帶,重復上面實驗三次,G.將紙帶固定在重錘上,讓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用手提住,使重錘靠近打點計時器,H.選出理想紙帶,對幾個方便的點測量并計算,看mgh和m 是否相等
13.在質量一定,研究a與F關系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a-F圖像是與縱軸(a)相交的直線,此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可能是( ) A.長木板傾角太小; B.長木板傾角太大;C.漏記砂桶質量;D.砂桶質量較大。
三、計算題:(共48分)
14.(8分)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使質量m的物體從靜止開始,沿傾角為的光滑斜面底端向上運動,在物體到達斜面中點時撤去外力F, 物體恰能到達斜面頂端。求力F的大小。
15.(10分)如圖所示,ABC和DEF是在同一豎直平面內的兩條光滑軌道,其中ABC的末端水平,DEF是半徑r=0.4m的半圓形軌道,其直徑DF沿豎直方向,C , D可看做重合,現有一可視為質點的小球從軌道ABC上距C點高為H的地方由靜止釋放,
(1)若要使小球經C處水平進入軌道DEF且能沿軌道運動,H至少要多高?
(2) 若小球靜止釋放處離C點的高度h小于(1)中H的最小值,小球可擊中與圓心等高的E點,求h.(取g = 10m/)
16.(15分)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的皮帶以恒定的速度v=2m/s運動,一質量為m=2kg的小物塊在兩輪的中間以速度v=2m/s與皮帶運動方向相反水平滑上皮帶,水平皮帶長為L=4m,物塊與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0.2 (g取 10m/ 求:
(1)物塊在皮帶上運動的時間;
(2)物塊在皮帶上運動的整個過程中,摩擦力對物塊做的功;
(3)物塊在皮帶上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因摩擦產生的熱量。
17.(15分)如圖所示,重物A , B , C質量相等,A , B用細繩繞過輕小定滑輪相連接,開始A , B靜止,滑輪間細繩M N 長0.6m.,現將C物輕輕掛在MN繩的中點。試求松手后C物下落的最大距離是多少?當C物下落多大距離時,其速度最大?
高三物理答題卷
選擇題:(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題:(12分)
11.﹏﹏﹏﹏﹏﹏﹏﹏﹏﹏; ﹏﹏﹏﹏﹏﹏﹏﹏﹏﹏﹏;
12.﹏﹏﹏﹏﹏﹏﹏﹏﹏﹏﹏﹏﹏﹏﹏﹏;
13.﹏﹏﹏﹏﹏﹏﹏﹏﹏﹏﹏。
三.計算題:(48分)
14.(8分)
15.(10分)
16.(15分)
17.(15分)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生物 命題人:王蘭
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1.從生物圈到細胞,生命系統層層相依,有關生命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完整表現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B.蛋白質和核酸等生命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統”,也屬于“生命系統”的層次 C.“生態系統”是一定自然區域內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個體中由功能相關的“器官”聯合組成的“系統”層次,是每種生物個體都具備的
.2、下列有關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 )
A.C、H、0、N、P是ATP、染色質、核苷酸共有的化學元素
B.線粒體、核糖體、染色體、葉綠體等結構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抗體、受體、限制酶都是具有識別作用的物質
D.脂質中的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物質,所有細胞都含有磷脂
3.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精子細胞、神經細胞、根尖分生區細胞不是都有細胞周期,但化學成分卻都不斷更新
B.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體
C.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都含有葉綠體
D.能抑制膜上載體活性或影響線粒體功能的毒素會阻礙根細胞吸收礦質離子
4.下列實驗與所用試劑對應正確的是
A.觀察生活狀態的葉綠體的形態和功能——健那綠染液
B.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龍膽紫或醋酸洋紅
C.檢測酵母菌酒精的產生——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
D.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蘇丹III染液
5.下圖為核苷酸的模式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DNA與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點只在②方面
B.如果要構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兩個磷酸基團
C.③在生物體中共有8種
D.人體內的③有5種,②有2種
6.下列有關蛋白質結構、功能多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與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空間結構有關
B.已知某化合物具有催化功能,可以推斷此物質為蛋白質
C.有些蛋白質具有防御功能,如抗體;有些蛋白質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體。抗體與受體都具有專一性
D.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不會影響其生物活性
7.對綠色植物細胞某細胞器組成成分進行分析,發現A、T、C、G、U五種堿基的相對含量分 別約為35%、O、30%、20%、15%,則該細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動是( )
A.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B.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C.結合mRNA,合成蛋白質 D.吸收并轉換光能,完成交合作用
8.在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中,“○”中所能應的含義最接近的是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下列有關生物膜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膜、葉綠體的內膜與外膜、內質網膜與小腸黏膜都屬于生物膜系統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沒有生物膜生物就無法進行各種代謝活動
C.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都是一樣的,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
D.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使細胞內的化學反應不會互相干擾
10.右圖表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的結構
B.②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C.核膜由三層磷脂分子組成,蛋白質、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過核孔進出細胞核
D.只有在真核細胞中,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圖所示的結構
11.右圖中甲、乙代表物質(或結構),丙表示甲、乙兩者的共性(或相同點)。則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
A.甲:真核細胞;乙:原核細胞;丙:都有細胞膜、細胞質、都有DNA
B.甲:脫氧核糖核酸;乙:核糖核酸;丙:含氮堿基組成一樣、都有磷酸
C. 甲:糖原;乙:纖維素;丙:構成兩者的基本單位(單體)都是葡萄糖
D. 甲:中心體;乙:核糖體;丙:構成兩者的成分都沒有磷脂
12.下列物質運輸的實例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
A.紅細胞吸收膽固醇和葡萄糖都不消耗ATP
B.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
C.在靜息狀態下,神經細胞也要進行葡萄糖的跨膜運輸
D.在抗體分泌過程中,囊泡膜經融合成為細胞膜的一部分
13.酶和ATP在生命活動中至關重要,以下關于酶和ATP的敘述中正確的( )
A.具有催化功能的酶都由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
B.ADP合成ATP時,能量儲存在遠離A的第三個高能磷酸鍵內
C.寒冷時,ATP可以水解成ADP和Pi,同時釋放能量維持體溫
D.酶在合成時需要ATP, ATP在水解和合成時也需要酶
14.下列生理活動與生物膜功能無直接關系的是 ( )
A.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 B.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
C.吞噬細胞吞噬細菌 D.受精作用的完成
15.關于右面概念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①和②所示的過程都需要消耗細胞內ATP水 解釋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過程能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
C.大分子只有通過①所示的過程才能進入細胞
D.果脯腌制時蔗糖進入細胞與過程①和②有關
16.下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條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中氣體產生情況的實驗示意圖,裝置中的碳酸氫鈉溶液可維持瓶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在恒定水平。下列幾種實驗結果(給予相同的環境條件),你覺得不可能出現的是 ( )
A.甲、乙裝置水滴都左移 B.甲、乙裝置水滴都右移
C.甲裝置水滴不動,乙裝置水滴左移 D.甲裝置水滴右移,乙裝置水滴左移
17. 某研究組獲得了水稻的葉黃素缺失突變體,將其葉片進行了紅光照射光吸收測定和色素層析條帶分析(從上至下),與正常葉片相比,實驗結果是( )
A.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2條 B.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2條
C.光吸收差異顯著,色素帶缺第3條 D.光吸收差異不顯著,色素帶缺第3條
18.某實驗室用兩種方式進行酵母菌發酵葡萄糖生產酒精。甲發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氣,乙發酵罐中沒有氧氣,其余條件相同且適宜。實驗過程中每小時測定一次兩發酵罐中氧氣和酒精的物質的量,記錄數據并繪成右面的坐標圖。據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實驗結束時甲、乙兩發酵罐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為6:5 B.甲、乙兩發酵罐分別在第5小時和第3小時無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發酵罐實驗結果表明在有氧氣存在時酵母菌無法進行無氧呼吸 D.該實驗證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氣可以提高酒精的產量
19. 對硝化細菌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 含有核糖體不含葉綠體 ② 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體上 ③ 是需氧型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④ 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屬于自養型生物 ⑤ 在遺傳中可發生基因突變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0.將一植物置于密閉、透明的玻璃罩內,在適宜的溫度、光照和充足的礦質養料條件下一段時間后,容器內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時與實驗初始相比可以斷定植物體 ( )
A 合成有機物的速度加快 B 有機物總量有所增加
C 呼吸作用有所減慢 D 吸收水分和礦質離子的速度有所減慢
21.如圖表示酶的有關實驗:取甲、乙兩支潔凈的試管分別注入3 mL淀粉糊。然后在甲試管中注入2 mL新鮮的小麥淀粉酶濾液,在乙試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蕩這兩支試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往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滴碘液,在35℃水浴中保溫 5 min,乙試管變藍
B.兩支試管內各物質的量要求相同,是為了排除物質用量的不同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C.35℃是小麥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
D.若用該裝置來驗證酶的專一性,可以用斐林試劑檢驗顏色變化
22.下圖是人體內糖代謝過程的簡圖,請分析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
A.如果圖示的細胞是肝細胞,則圖示中A所示的物質最可能是肝糖元
B.如果圖示的細胞是肌細胞,則該細胞不具備細胞周期
C.圖示中的④過程會使細胞中ADP的含量上升
D.如果人體內甲狀腺激素濃度過高,則圖中②的過程將加快
23.下列物質中,可以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被消耗的有 ( )
A.水、二氧化碳、ATP B.氧氣、水、ATP
C.水、ADP、Pi D.ADP、C3、水
24.關于細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確切的是 ( )
A.大量的科學事實證明,高度分化的植物體細胞仍具有全能性
B.細胞內含有個體發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細胞具有全能性的內在條件
C.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得到的試管苗,是植物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表現全能性的結果
D.科學家通過動物細胞培養,證明了動物體細胞也具有全能性
25.下列關于科學實驗及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膜時發現其具有暗—亮—暗三層結構
B.分別用H218O和C18O2作對照研究光合作用的產物O2的來源
C.用C18O2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轉移途徑為
D.用極細的光束和乳酸菌處理黑暗中的水綿證明葉綠體在光合作用中產生氧氣
26.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在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的是 ( )
A.在細胞分裂間期,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功能增強
B.在細胞分裂前期,細胞兩極發出紡綞絲形成紡綞體
C.在細胞分裂中期,細胞內ATP的含量明顯減少
D.在細胞分裂末期,高爾基體為細胞壁形成合成多糖
27.右圖為細胞分裂的某一時期。下列有關此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色體
B.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④和⑦為一對,⑤和⑥為另一對
C.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其中④和⑥可以構成一個染色體組
D.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①和③,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
絲點②相連
28.以下關于遺傳和減數分裂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等位基因的分離只能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B.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間的部分交換屬于基因重組
C.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后形成4種精子
D.正常情況下,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是一致的
29.已知小麥抗銹病是由顯性基因控制,讓一株雜合子小麥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銹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從理論上計算,F2中不抗銹病占植株總數的( )
A. 1/4 B. 1/6 C.1/8 D.1/16
30.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在女性的乳腺細胞中含有該女性的全部遺傳信息 
②遺傳物質在親代與子代之間傳遞性狀 
③人、噬菌體、煙草花葉病毒及根瘤菌中構成遺傳物質的核苷酸分別有8、4、4、8種 
④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⑤同一個人的肌肉細胞和神經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這兩種細胞的DNA堿基排序不同
A.只有一項正確 B.有兩項正確 C.有三項正確 D.全部都錯
31.圖I表示細胞分裂和受精過程中核DNA和染色體含量的變化,圖II表示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I中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①、④、⑧和⑨四個時期 .
B.圖I中只有③、⑥、⑦和⑨時期的染色體數目與DNA數目相等
C.圖II與圖I中a段對應的細胞是B和B′,與圖I中b段對應的是C和C′
D.圖II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有A′、B′、C、C′、D
32.關于人體內等位基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精原細胞在通過減數分裂形成精子的過程中存在著等位基因的分離現象
B.有絲分裂過程中因為無同源染色體所以沒有等位基因
C.性染色體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可能引起人體產生等位基因
33. 摩爾根在果蠅雜交實驗中發現了伴性遺傳。在果蠅野生型與白眼雄性突變體的雜交實驗中,最早能夠判斷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的實驗結果是( )
A.白眼突變體與野生型雜交,F1全部表現野生型,雌雄比例1:1
B.F1中雌雄果蠅雜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且白眼全部為雄性
C.F1雌性與白眼雄性雜交,后代出現白眼,且雌雄比例1:1
D.白眼雌性與野生型雄性雜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
34.經人類染色體組型分析發現,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Y。諸多案例顯示XYY綜合癥患者有反社會行為和暴力傾向,有人稱多出的Y染色體為“犯罪染色體”。下列關于XYY綜合癥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患者為男性,可能是由母方減數第一次分裂異常所致
B.患者為女性,可能是由母方減數第二次分裂異常所致
C.患者為男性,可能是由父方減數第二次分裂異常所致
D.患者為女性,可能是由父方減數第二次分裂異常所致
35.下列生理功能或生化反應與ATP的消耗有關的是 ( )
①乳酸發酵  ②光反應  ③暗反應  ④根吸收K+  ⑤葉肉細胞吸收CO2 
⑥小腸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  ⑦唾液腺細胞分泌唾液  ⑧DNA復制 
⑨翻譯 ⑩神經傳導 ?礦質元素離子在植物體內運輸
A.①②④⑤⑥⑩? B.③④⑥⑦⑧⑨⑩
C.④⑤⑥⑦⑩? D.③④⑥⑦⑩
36.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生育了一個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孩子。據此不能確定的是( )
A.該孩子的性別 B.這對夫婦生育另一個孩子的基因型
C.這對夫婦相關的基因型 D.這對夫婦再生患病孩子的可能性
37.豌豆黃色(Y)對綠色(y)、圓粒(R)對皺粒(r)顯性,這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現有一綠色圓粒(yyRr)豌豆,開花自花傳粉得到F1;F1再次自花傳粉,得到F2。可以預測,F2中純合的綠色圓粒豌豆的比例是 ( )
A.2/3 B.1/4 C.1/2 D.3/8
38.純合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雜交得到F1,且F1表現為高莖。讓F1自交,在F1植株上結的一個豆莢內有4粒豌豆種子。針對這4粒豌豆種子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4粒豌豆種子胚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B.4粒豌豆種子的種皮性狀完全相同
C.4粒豌豆種子種皮的基因型及胚的基因型均不完全相同
D.若4粒豌豆種子胚的的基因型相同,則種植后長成的植株莖的高度也一定相同
39.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自交),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雜交)。在一塊農田間行種植等數量基因型為Aa和aa的玉米(A和a分別控制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且AA、Aa表現型相同),假定每株玉米結的子粒數目相同,收獲的玉米種下去,具有顯性表現型和隱性表現型的玉米比例應接近 ( )
A.l:4 B.5:11 C.1:2 D.7:9
40.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為A_ B_,其頂部開雄花,下部開雌花;基因 型aaB_的植株不能長出雌花而成為雄株;基因型為A_bb或aabb植株的頂端長出的是雌花而成為雌株(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育種工作者選用上述材料做親本,雜交后 得到下表中的結果。則親本基因型為 ( )
類型
正常株
雄株
雌株
數目
998
1001
1999
A.aaBbx Aabb或AaBbx aabb ]
B.AaBbx Aabb或AaBbxaabb
C.aaBbx AaBb或AaBbx Aabb
D.aaBbx aabb或Aabbx aabb
二、簡答題(每空1分,共40分)
41.下圖甲為某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乙為甲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發生的生化反應;丙為某高等動物分泌細胞。請據圖回答:
(1)假設甲圖細胞為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則不應有的結構有 (填圖中標號);藍藻 與甲圖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差別是 。
(2)請寫出一種鑒定甲細胞是否為活細胞的實驗方法: 。
(3)圖乙中的兩種生物膜分別存在于圖甲的 和 (填標號)中,兩種生物膜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的物質是 。
(4)影響圖乙中兩種膜上生化反應的主要環境因素分別是 和 。
(5)若已知丙細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質類物質,除消化酶外,還可能是 、 等。
42.甲圖表示空氣中的CO2含量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乙圖表示一天24小時蔬菜大棚內C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水平虛線為實驗開始時大棚內的CO2濃度)。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圖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點有_____________,此時細胞中能產生[H]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圖中積累有機物最多的點是_______。
(2)經過24小時后,大棚內植物有機物的含量會_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3)乙圖中A點所進行的生理反應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圖中限制N點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N點時葉肉細胞葉綠體中的ADP的運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下列圖像是一些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和細胞中染色體組成的相關模式圖,請據圖分析:
(1)圖甲中,正處于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細胞是圖 (填數字);圖①與圖②兩細胞在有絲分裂的過程有不同之處,與此直接相關的細胞器是 。
(2)圖甲中細胞①下一個時期的細胞內,a、b、c的數量分別為 。圖③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名稱是 。
(3)圖甲中,對應圖乙中BC段的是(用數字表示) ,圖丙表示染色單體數、染色體數和DNA數量變化,圖中(一)→(二),完成了圖乙中的 段的變化。
(4)在觀察根尖有絲分裂裝片時,不能看到圖甲②中染色體向兩極移動的動態過程,其原因是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能清楚地看到細胞核,但看不到染色體,是因為 。
(5)若圖甲③細胞的基因型為HhRr,請在右邊方框內畫出圖③上一時期
的細胞圖像,并注明基因。
44.Ⅰ.下圖為某家族甲、乙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甲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遺傳病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已知Ⅲ4攜帶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攜帶乙遺傳病的致病基因。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遺傳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乙遺傳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
(2)Ⅱ2的基因型為 ,Ⅲ3的基因型 。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個孩子,為同時患甲、乙兩種遺傳病男孩的概率是 。
II.羊的有角(A)對無角(a)為顯性,但母羊只有在顯性基因純合時才表現出有角。白毛(B)對黑毛(b)為顯性,不分雌雄都是如此。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
(1)純種有角白毛公羊與純種無角黑毛母羊交配,F1代的表現型:雄性? ?? ?? ??? ,雌性? ?? ?? ?? ?? ?? ?。
(2)讓一只有角黑毛公羊與多只基因型相同的無角白毛母羊交配,產生了足夠多的子代。子代中,公羊:1/4有角黑毛,l/4有角白毛,1/4無角黑毛,l/4無角白毛;母羊:l/2無角黑毛,1/2無角白毛。請寫出上述親本的基因型是:有角黑毛公羊? ?? ?? ? ,無角白毛母羊? ?? ?? ?? ?? ?。
(3)若用上述第(2)題中的子代有角白毛公羊與多只基因型為Aabb的母羊交配,在產生出的足夠多的子代個體中:
?①有角白毛母羊:有角黑毛母羊:無角白毛母羊:無角黑毛母羊=? ?? ?? ?? ?? ?? ? 。
?②若再讓其中的有角白毛羊自由交配,則產生無角黑毛羊的概率為? ?? ?? ?? ?? ? 。
高三生物答題卷
41、(1)
(2)
(3)
(4)
(5)
42. (1)
(2)
(3)
(4) 和

43、(1)
(2)
(3)
(4)
(5)
44.Ⅰ. (1)
(2)
(3)
II.(1)雄性? ?? ?? ?? 雌性 ? ?? ? ? ?? ?
(2)? ?? ?? ?? ?? ?? ?? ?? ?
(3)①? ?? ?? ?? ?? ?? ? ②? ?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英語 命題人:王蘇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一卷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n can the man return the book,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Next Monday. B. Next Wednesday. C. Next Friday.
2.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store. B. At a hotel. C. At a post office.
3. What doesn’t the man like?
A. Sushi. B. chicken C. Meatballs.
4. When will the woman arrive at the restaurant?
A. At 7:30pm B. At 6:00 C. At 6:20
5.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this weekend?
A. Hawaii B. New York University C. Washington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 Where is the man’s house?
A. In the center of the town. B. Beside a library. C. Opposite Langton Park
7. How many rooms of the house does the man mention?
A. Three . B. Four. C. Five.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題。
8. How many courses will Jack attend?
A. Six. B. Four. C. Five
9. What can we know about Lily?
A. She is a member of the Student Union.
B. She wants to teach at a high school.
C. She prefers to spend some time practicing the piano.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y does the man come to the city?
A. For a holiday. B. On a business trip. C. For an academic meeting.
11. How long will the man stay in the city?
A. Two days. B. Three days. C. Four days.
12. Why is man not satisfied with the room?
A. It is a double room. B. it is too quiet. C. It is small and dark.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y didn’t the woman go to the man’s weeding party?
A. She had an appointment. B. She didn’t receive the invitation
C. She was having her computer repaired.
14. Who is the woman?
A. The man’s client. B. The man’s friend.
C. The man’ assistant.
15. What did the woman do yesterday?
A. She stayed at home. B. She watched a movie
C. She went camping.
16.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for the man’s wedding?
A. Have lunch with him. B. Prepare food for him.
C. Send him an email.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at is the aim of the club?
A. To organize more dancing parties.
B. To promote Folk Dance。
C. To earn more money.
18. When are the club evening parties held?
A. On Saturday evenings B. On Tuesday evenings
C. On Friday evenings
19.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embers of the club?
A. They must bring partners
B. They should have dancing experience.
C. They can get help from professional dance instructors.
20.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lub evenings?
A. The first half of the evening is especially for experienced dancers
B. Tea is available during the evening.
C. All the club evening are free.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選擇(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21. If you can make the teachers teach yours, you’ll make rapid progress.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o
22. ____ only 20 minutes to go before the train left, I felt uneasy in the taxi to the railway station. A. For B. With C. As??????????? D. Because
23. AIDS is said _________ the biggest health challenge to both men and women in that area next few years. A.that it is B.to be C.that it has been D.to have been
24. --- An ant has two stomachs --- one for itself, one for others.
--- Really? Quite interesting. I ________ anything about it.
A. don’t know B. have known C. haven’t known D. didn’t know
25. How long do you think it will be ________ the computer company puts forward new product? A. before??? B. since??? C. until??? D. that
26. ---Would you like a cigarette? ---sorry, It’s weeks I smoked
A before B after C since D until
27. -Can I pay the bill by check? -Sorry, sir. But it is the management rule of our hotel that payment ___ be made in cash. ?A.shall? B.need? C.will? D.can
28. The scientists are able to _______accurately when the spaceship will reach the moon. A.accumulate? B.calculate? C.appoint? D.estimate
29. -You couldn’t have chosen a better way to solve the issue, I think. -________. ?A.Well, nothing much? B.Oh, don’t complain about it ?C.Sorry, but I’ll find a better one D.Thanks a lot.
30. I always take something to read when I go to the doctor’s ____I have to wait. A. in case?? B so that??? C in order?? D.?as if?
31. ______ we really don’t like jazz very much, we feel his playing quite impressive.
A. As B. Since C. If D. While
32. Many journalists from abroad will ___the progress of Asian Games in Guangzhou next month.
A. follow B. take C. occur D. seize
33. The girl hid herself under the table ______ she could see everything taking place in the room.
A. after which B. from where C. from which D. in where
34. The head of the company promised to deal with matters of this sort ______ he returned to his office.
A. until B. while C. by the time D. the instant
35. A good teacher must ______ to his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a proper learning method.
A. get through B. get across C. get away D. get over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 每小題1.5分, 滿分30分) ????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Thomas Edison tried two thousand different materials to make the light bulb. When none worked satisfactorily, his assistant __36__, “All our work is in vain. We have learned nothing.”
Thomas Edison replied very __37__, “Oh, we have come a long way and we have __38__ a lot. We now know that there are two thousand materials which we cannot __39__ to make a good light bulb.”
If we learn from our mistakes, then we are __40__. If we learn from someone else's mistakes, then we are a genius. Success is nothing more than a few simple disciplines __41__daily and failure is nothing more than a few small __42__ repeated daily.
How __43__ the above lines are! Success takes __44__. We'll make mistakes __45__ we do things in too much of a hurry. When we do not practice disciplines in life, we don't build enough confidence to __46__ new and challenging tasks which are important and matter in life. Our confidence __47__ what we think of ourselves and whether we believe in ourselves. We are all born with exceptional(獨特的) __48__, but only a few really __49__ their true potentials and make efforts in life and the others just lead a(n) __50__ life. Do you want to be exceptional?
Success is a fruit which everyone wants to __51__ but it is not found everywhere and no one can __52__ it without serious efforts.
Those who want to succeed will find a way; those who don't will find a(n) __53__!
Success depends on previous __54__, and without it we will end in failure.
When you are __55__, please enjoy it and give your hand to others who want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36.A. celebrated B. complained
C. explained D. answered
37.A. confidently B. madly
C. carelessly D. angrily
38.A. remembered B. refused
C. learned D. ordered
39.A. test B. ignore
C. invent D. use
40.A. healthy B. enthusiastic
C. intelligent D. generous
41.A. shown B. prevented
C. recorded D. practiced
42.A. errors B. machines
C. jobs D. steps
43.A. common B. strange
C. familiar D. true
44.A. effect B. time
C. drugs D. roles
45.A. as though B. so that
C. unless D. if
46.A. keep B. attempt
C. give D. see
47.A. depends on B. sets aside
C. turns down D. sets up
48.A. appearances B. experiences
C. qualities D. feelings
49.A. own B. realize
C. provide D. research
50.A. active B. hard
C. rich D. average
51.A. sell B. draw
C. eat D. praise
52.A. achieve B. watch
C. offer D. recognize
53.A. story B. excuse
C. key D. plan
54.A. preparation B. influence
C. life D. generation
55.A. powerful B. wonderful
C. successful D. hopeful
第三節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The elephant was lying heavily on its side, fast asleep. A few dogs started barking at it. The elephant woke up in a terrible anger: it chased the dogs into the village where they ran for safety. That didn't stop the elephant. It destroyed a dozen houses and injured several people. The villagers were scared and angry. Then someone suggested calling Parbati: the elephant princess.
Parbati Barua's father was a hunter of tigers and an elephant tamer馴養人. He taught Parbati to ride an elephant before she could even walk. He also taught her the dangerous art of the elephant round-up -- how to catch wild elephants.
Parbati hasn't always lived in the jungle. After a happy childhood hunting with her father, she was sent to boarding school in the city. But Parbati never got used to being there and many years later she went back to her old life. "Life in the city is too dull. Catching elephants is an adventure and the excitement lasts for days after the chase," she says.
But Parbati doesn't catch elephants just for fun. "My work," she says, "is to rescue man from the elephants, and to keep the elephants safe from man." And this is exactly what Parbati has been doing for many years. Increasingly, the Indian elephant is angry: for many years, illegal hunters have attacked it and its home in the jungle has been reduced to small pieces of land. It is now fighting back. Whenever wild elephants enter a tea garden or a village, Parbati is called to
guide the animals back to the jungle before they can kill.
The work of an elephant tamer also involves love and devotion. A good elephant tamer will spend hours a day singing love songs to a newly captured elephant. "Eventually they grow to love their tamers and never forget them. They are also more loyal than humans," she said, as she climbed up one of her elephants and sat on the giant, happy animal. An elephant princess indeed!
56. For Parbati, catching elephants is mainly to .
A. get long lasting excitement B. keep both man and elephants safe
C. send them back to the jungle D. make the angry elephants tame
57. Before Parbati studied in a boarding school, .
A. she spent her time hunting with her father
B. she learned how to sing love songs
C. she had already been called an elephant princess
D. she was taught how to hunt tigers
58. Indian elephants are getting increasingly angry and they revenge because __________.
A. they are caught and sent for heavy work
B. illegal hunters capture them and kill them
C. they are attacked and their land gets limited
D. dogs often bark at them and chase them
59. The passage starts with an elephant story in order to explain that in India _________.
A. people easily fall victim to elephants' attacks
B. the man-elephant relationship is getting worse
C. elephant tamers are in short supply
D. dogs are as powerful as elephants
B
Nobel, who was born in Stockholm, is a great scientist famous for his dangerous experiments.
Nobel studied in USA and then Russia between 1850 and 1859. After return, he started researching into bombs. As is known, bomb is dangerous to life, but Nobel was working under that condition. Once a big explosion in his lab completely destroyed the lab and caused some deaths. After that he had to experiment on a boat in a lake. He received criticism and satire (諷刺), but he proceeded with the work rather than lose heart. From 1860s to 1880s, Nobel made many achievements and his inventions were first used in building roads and digging tunnels. Most of the bombs are safer and more possible to be controlled. Even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we still use his methods.
Nobel had many patents (專利) in Britain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He was quick to see industrial openings (機會) for his scientific inventions and built up over 80 companies in 20 different countries. Indeed his greatness lay in his outstanding ability to combine the qualities of an original scientist with those of a forward-looking industrialist.
But Nobel's main concern was never with making money or even with making scientific discoveries. Seldom happy, he was always searching for a meaning to life, and from his youth, he had taken a serious interest i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His greatest wish, however, was to see an end to wars, and thus peace between nations, and he spent much time and money working for this cause. To follow his will, a fund was set up to encourage people to make progress in physics, chemistry, physiology (生理學), medicine, literature and peace. That's the Nobel Prize which means great honor to a scientist.
60.Through his early experimental work, it is evident that ________.
A. Nobel was a man of strong will
B. Nobel was a man of gift
C. Nobel seldom got on well with his work
D. Nobel had his heart in his work
61.In fact his inventions were first used in ________.
A. a war to kill and injure his fellow men
B. building roads
C. digging tunnels
D. both B and C
62.Nobel also had much financial sense because ________.
A. he had a very strong desire for money
B. he cared about nothing but making profits
C. he managed money matter well, making the best use of chances for making profits
D. he invented bombs in order to make money
63.Based on the passage, Nobel, as a scientist, ________.
A. took a sole interest in science
B. took a serious interest in money
C. took no interest in literature
D. took a serious interest in literature as well as in science
6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His wonderful will surely provide other scientists with a large sum of money.
B. In leaving behind a well-meant will, Nobel succeeded in setting up a permanent monument for his interests and ideals.
C. Nobel made a glorious will so that he might remembered and respected after his death.
D. Nobel expressed his wish in his will that a monument should be put up in memory of him.

C
When a rather dirty, poorly dressed person kneels at your feet and puts out his hands to beg for a few coins, do you hurry on, not knowing what to do, or do you feel sad and hurriedly hand over some money? What should our attitude to beggars be? There can be no question that the world is full of terribly sad stories. It must be terrible to have no idea where our next meal is going to come from, so it seems cruel not to give some money to beggars.
Certainly, most of the world’s great religions order us to be open-hearted and share what we have with those less fortunate than ourselves. But has the world changed? Maybe what was morally right in the old days, when one knew exactly who in the village had suffered misfortune and needed help, is no longer practiced by all the people. Quite a few people will not give to beggars. Let us look at their arguments.
Firstly, some believe that many city beggars dress up on purpose to look pitiable and actually make a good living from begging. Giving to beggars only encourages this sort of evil (惡行).
Secondly, there is the worry that the money you give will be spent on beer, wine or drugs.
Thirdly, there is the opinion that there is no real excuse for begging. One might be poor, but that is not the reason for losing one’s sense of pride and self-dependence.
Related to this is the opinion that the problem should be dealt with by the government rather than by ordinary people. Some people think beggars should go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 and receive help.
It is hard to come to any final conclusion; there are various cases and we must deal with them differently. A few coins can save a life in some situations, and even if the money is wasted, that does not take away the moral goodness of the giver.
65.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A. Moral deeds of most people. B.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the society.
C. Moral goodness of the giver. D. Arguments on giving to beggars.
66.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sentence “But has the world chang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A. People no longer know who suffers misfortune in the village.
B. There some people not willing to do what was morally right before.
C. We don’t meet with those who need others’ help any more.
D. Now it is the government that has the duty to help the beggars.
6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Some people dress up to pretend to be beggars.
B. Some beggars want money for their schooling.
C. Some beggars use the money to buy drugs.
D. Some beggars have no excuse for begging.
68.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writer thinks it hard to reach any final conclusion, because .
A. the cases can be so different B. there are so many beggars
C. there is so much money wasted D.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arguments
D
“Image is everything.” An entire industry has been built upon the assumption(設想) that image is everything, but when it comes down to it, an appealing image is not enough. If there is no substance(事實) behind the image, the product, service or person will fail eventually.
First of all, one should consider how important image is in the selling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Advertising agencies have raised the art of creating an image to a state of near perfection. Public concept of that product or service is certainly managed by the images created by the advertising agencies. But i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does not live up to the image that was created, the customer will be very dissatisfied and possibly ask for their money back. For example, the Arthur Andersen accounting firm(會計事務所) had spent decades building up an image of trustworthiness(可信賴). But the recent scandal (丑聞) showed that behind that image, it cheated in business practices. Despite the previous positive image, the firm is being accused of criminal actions and it will probably not survive as a business unit. Although the image had been nearly perfect, the reality behind the image has led to the downfall of the world famous accounting firm.
Similarly, personal advisers can build up a public image for politicians and movie stars. Putting out positive news releases, making sure that only the best photographs are published, and ensuring that the person is seen in all the right places can build up a very positive image in the view of the general commons. But once again, history is filled with examples of both politicians and movie stars that fell from grace like the story of the Hollywood actor giving in to the pressures of fame and fortune. With people, just as with products and services, image is certainly important, but without positive substance behind the image, failure is close.
To summarize, it is clear that an appealing imag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success, whether that image is related to selling a product or service or to the “selling” of a person. But image is only half of the equation(等式 方程式). What lies behind that image is every bit as important as the image itself —— the person or product must deliver on(履行) that image or there is little chance for long-term success.
69. The downfall of the Arthour Andersen accounting firm is due to ________.
A. its dishonesty in business B. its previous images
C. its bad management D. its poor service
70. Why did some famous people fall from grace?
A. Their images were not well built up
B. They failed to live up to their images.
C. They felt much pressure from the public
D. They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fame and fortune.
71.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 Argument P: Point C: Conclusion
72. The author tries to argue that _________.
A. image creates everything
B. image is the key to success
C. truth is unlikely ever to be equaled
D. truth and image are equally important
E
How words came into being is unknown. All we assume(推測)is that some early men invented certain sounds, in one way or another, to express thoughts and feelings, actions and things, so that they could talk with each other. Later they agreed upon certain signs, called letters, which could be put together to show those sounds, and which could be written down. Those sounds, whether spoken or written in letters, are called words.
The power of words, then, lies in their associations - the things they bring up to our minds. Words become filled with meaning for us by experience; and the longer we live, the more certain words bring back to us the happy and sad events of our past; and the more we read and learn, the more the number of words that mean something to us increases.
Great writers are those who not only have great thoughts but also express these thoughts in words which have powerful effects on our minds and feelings. This clever use of words is what we call literary style(文體). Above all, the real poet is a master of words. He can express his meaning in words which sing like music and which by their position and association can move men to tears, we should therefore learn to choose our words carefully and use them correctly, or they will make our speech silly and common.
73. 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language might have begun with
A. expressions B. actions C. signs D. sounds
74.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Paragraph 2?
A. The learning of new words. B. The importance of old words
C. The relation of human experience with words.
D. The gradu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words.
75. In the last paragraph, what does the author suggest that we should do?
A. Use words skillfully. B. Make musical speeches
C. Learn poems by heart. D. Associate with listeners.
第二卷 非選擇題
???一.任務型閱讀(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認真閱讀下列短文,并根據所讀內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個最恰當的單詞。
注意:每個空格只填1個單詞。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題號的橫線上。
We are now living in a time that science is developing at a great spe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many countries has improved not only their economy but also their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In our daily life we can get a lot of benefit from science.
If we look at the things around us we’ll find how closely our daily life is connected with science. For example, at home we can turn on the central heating or air conditioner when we feel cold or hot, and we can watch TV or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 for entertainment, and we can use a gas stove to cook our meals, and we also have cars, buses, even airplanes as traffic tools when we go out. All these things are the resul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ithout science our society cannot make rapid progress and our life cannot be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Since science is so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we should try to make as much contribution as possi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s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first of all study hard, to gain useful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n put what we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e. 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science to serve our society.
二.寫作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近年來私家車總數量總數急劇增長,引起了一些社會問題,有些大城市正在考慮是否要控制私家車的總量,市民們對此意見不一。請根據下面表格內容寫一篇短文,并說明你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原因
建議
贊成者
1.交通擁堵、停車位不足
2.環境污染
1.改善公共交通
2.鼓勵騎自行車
反對者
1.促進汽車工業、促進經濟
2.方便、快捷、省時
1.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2.增加汽車使用收費
你的觀點和建議
……
注意:
1.短文須包括所有要點,可適度發揮;
2.開頭已為你寫好,但不計入總詞數;
3.詞數:150左右。
The rapid increase of private cars in recent years has caused some social problems. Some big cities are considering whether to control the number of car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it.
高三英語答題卷
一、任務型閱讀(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76.___________________
77____________________
78.____________________
79.____________________
80._______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________
82. ____________________
83. ____________________
84. ____________________
85.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書面表達(滿分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語文 命題人:谷博文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I卷(閱讀題 共66分)
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態
修建軍
“和”與“同”是先秦時期兩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國語》、《左傳》中就有明確記載。孔子有關和同之辨的理論,是對前人學說的一種繼承和發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個重要標準。和與同的區別,在于是否承認原則性和差異性。承認差異,有差異性的統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認是典型的中國哲學智慧。
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納百川的文化心態的歷史體現。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全面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了“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禮,而是在對三代文化的“損益”、“因革”有著清醒認識的基礎上,采取了取其所長、擇善而從的態度。整個儒學的發展史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征.戰國中后期以來,儒攀的所謂的“駁雜不純”的特征就日漸明顯.漢代以后所謂的“獨尊”的儒學,也是儒、道、墨、法、陰陽等等諸子思想的結合體。實質上,自漢代開始,陽儒陰法或者說儒顯道隱,一直是中國文化發展的特征,而其他諸子學說,也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脈脈潛流,從而成為中國文化的不竭源泉。
文化心態體現為一種社會心態,“和而不同”還表現在中華文化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上。漢代以來,隨著中國本土道教的產生以及印度佛教的東采,中國逐步形成了儒、釋、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這期間從對立到交融,經過了一個長期過程.后來伊斯蘭以及基督教的傳入也屬于這種情形。自從16世紀末葉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又得以在與異域文化的交鋒中實現交融,從而使得中華文化更加豐富并發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態有助于人們對文化的發展有清醒的認識。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臨著兩個課題:一方面,積極尋找各種文明間深層對話、溝通與理解的文化路徑;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堅持也同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體化”與“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價值的發展陷入一種悖論之中。中華文明在全球化時代將扮演怎樣的角色、起到怎樣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們的哲學依據,“尋找現代文明的普遍標志和中華文化的契合點”、高揚“文化自覺”、實現傳統文化的“綜合創新”,應是我們對待中華文化的理性而現實的態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態的價值追求是“有容乃大”。當今中國的文化建設,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數千年形成的傳統文明,又要面對高新科技浪潮的沖擊和急劇動蕩的世界局勢。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從“文化自覺”到實現“和而不同”,必須處理好幾個“要”和“不要”的問題:諸如:要充滿自信,看到中華文化極其豐富的優秀成分,同時要敢于正視中華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覺吸收外來文化中對我們的文化建設有益的東西,而不能全盤西化等等。這樣,才會使我們的新文化既具有濃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1.下列有關“和”與“同”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 (  )
A.作為哲學概念的“和”與“同”早在先秦時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爭在西周末年的書籍中早有記載。
B.“和”與“同”在爭論之初兩者是相對立的,是孔子將其繼承和發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觀點。
C.“和而不同”這一觀點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繼承與發展的規律,體現了“和” 與“同”兩個概念在爭辯中的進步發展。
D。“和”就是承認事物的差異性,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尋求統_;“同”就是不顧事 物之間的差異一刀切的要求統一。
2.下列不屬于“和而不同”文化現象的一項是(3分) ( )
A.孔子復周禮,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周禮”,而是對“禮”的內涵不斷的充實發展。
B.戰國中后期以來的儒家學說存在著“駁雜不純”的特征,時隱時現的有著其他諸予學說的影子。
C.中國的“儒…‘道”文化之外,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形成三教鼎立乃至融合的局面。
D.伊斯蘭教及基督教的產生與發展也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在交鋒中實現交融,內容更加豐富。
3.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但同時它又不排斥其他學說的存在,形成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
B.“和而不同”既表現在中華文化自身的發展上,也表現在中華文化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上。
C.在全球化時代,“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態對如何既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讓自身的發展融入到全球的發展與文明之中很重要;
D.“和而不同”就是既要充滿自信,看到中華文化極其豐富的優秀成分,又要廣泛吸收外來文化,豐富自我。
二、(32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
海 塘 記
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縣事謝君為之也。始堤之成,謝君以書屬予記其成之始,曰:“使來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謝君者,陽夏人也,字師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學稱天下,而連世為貴人,至君遂以文學世其家。其為縣,不以材自負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時,歲丁亥十一月也,能親以身當風霜氛霧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災,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勸趨之,而忘其役之勞,遂不逾時,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見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猶自以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續而完之,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長慮卻顧圖民之災,如此其至,其不可以無傳。而后之君子考其傳,得其所以為,其亦不可以無思。
而異時予嘗以事至余姚,而君過予,與予從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閎大隱密,圣人之所獨鼓萬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蓋有所難知也。其治政教令施為之詳,凡與人共,而尤丁寧以急者,其易知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為之堤防溝澮渠川,以御水旱之災;而興學校,屬其民人相與習禮樂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寧以急,而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為,而其所謂能者,務出奇為聲威,以驚世震俗,至或盡其力以事刀筆簿書之間而已,而反以謂古所為尤丁寧以急者,吾不暇以為,吾曾為之,而曾不足以為之,萬有一人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見其材。嘻!其可嘆也。夫為天下國家且百年,而勝殘去殺之效,則猶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為然。既而聞君之為其縣,至則為橋于江,治學者以教養縣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為之書其堤事,因并書其言終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慶歷八年七月日記。
4.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 冒:淹沒,漫溢。
B.至君遂以文學世其家 世:繼承。
C.其易知較然者也 較:比較。
D.而勝殘去殺之效 勝:克制。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3分) ( )
A.①始堤之成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①而猶自以為未也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C.①其不出于此乎②其孰能譏之乎
D.①以告后之人②木欣欣以向榮
6.下列有關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作者贊賞謝景初一心為百姓辦實事的行為,后來又聽到他對天下事的議論,就為他記下了修堤壩的事,同時也可資后人借鑒和思考。
B.謝景初具有實干精神,身先士卒,與百姓同甘共苦,組織、帶領民眾修筑攔海堤壩,充分體現了他急民之困的為官之道。
C.文章綜合運用記敘、議論的手法,在交代寫作緣由、肯定謝景初言行的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為政理念。
D.謝景初批判了當世官吏嘩眾取寵之風,反對沉迷刀筆簿書之行,認為宋代近百年間教化不行的原因就在于官吏缺乏惠民思想。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謝君以書屬予記其成之始,曰:“使來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5分)
譯文:

(2)其為縣,不以材自負而忽其民之急。(3分)
譯文:

(3)予良以其言為然。(2分)
譯文:

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8~9題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①
斜月橫,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扁②。
霜葉墜,幽蟲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
[注釋]①王夫之,湖南衡陽人。明亡,舉兵衡山抗清,兵敗赴廣東肇慶入桂王政權。桂林破后,退歸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終。②“聲緩緩,滴泠泠”:漏壺滴水聲。扁:閉上,合上。
8.這首詞寫了長夜的哪些“秋聲”?有什么作用?(4分)
答:

9.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位。(任意選作五小題)(5分)
(1)見賢思齊焉,_____________________ 。 (《論語》)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離騷》)
(3)受任于敗軍之際,____________________。 (諸葛亮《出師表》)
(4)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________________。 (蘇軾《定風波)
(5)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園心。 (杜甫《秋興八首· 其一》)
(6)_________________,瑞腦銷金獸。 (李清照《醉花陰》)
(7)是日也,天朗氣清,____________。    (王羲之《蘭亭集序》)
(8)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韋莊《菩薩蠻》其二)
三、(25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1~14題。
讀 滄 海
劉再復
  我又來到海濱了,親吻著蔚藍色的海。
  我坐在花間的巖石上,貪婪地讀著滄海——展示在天與地之間的書籍,遠古與今天的啟示錄,不朽的大自然的經典。
  我帶著千里奔波的饑渴,帶著長歲月久久思慕的饑渴,讀著浪花,讀著波光,讀著迷朦的煙濤,讀著從天外滾滾而來的藍色的文字,發出雷一樣響聲的白色的標點。我敞開胸襟,呼吸著海香很濃的風,開始領略書本里洶涌的內容,澎湃的情思,偉大而深邃的哲理。
  我打開海藍色的封面,我進入了書中的境界。隱約地,我聽到了太陽清脆的鈴聲,海底朦朧的音樂。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話里天鵝潔白的舞姿,我看到羅馬大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奧佩屈拉在海戰中愛與恨交融的戲劇,看到靈魂復蘇的精衛鳥化作大群的飛鷗在尋找當年投入海中的樹枝,看到徐悲鴻的馬群在這藍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長嘯,看到舒伯特的琴鍵像星星在浪尖上頻頻跳動……就在此時此刻,我感到一種神秘的變動在我身上發生:一種曾經背叛過自己、但是非常美好的東西復歸了,而另一種我曾想擺脫而無法擺脫的東西消失了。我感到身上好像減少了什么,又增加了什么,感到我自己的世界在擴大,胸脯在奇異地伸延,一直伸延到無窮的遠方,伸延到海天的相接處。我覺得自己的心,同天、同海、同躲藏的星 月連成了一片。也就在這個時候,喜悅突然象涌上海面的潛流,滾過我們的胸間,使我暗暗地激動。生活多么美好呵!這大海擁載著的土地,這土地擁載著的生活,多么值得我愛戀呵!
  我仿佛聽到蔚藍色的啟示錄在對我說,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嗎?你如果要贏得它,請你繼續敞開你的胸襟,體驗著海,體驗著自由,體驗著無邊無際的壯闊,體驗著無窮無際的深淵!
  我讀著海。我知道海是古老的書籍,很古老很古老了,古老得不可思議。
  為了積蓄成大海,造化曾經用了整整10億年。10億年的積累,10億年的構思,10億年吮吸天空與大地的乳汁和眼淚。雄偉的、橫貫天地的巨卷呵!誰能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 讀盡你的無限內涵呢? 有人在你身上讀到豪壯,有人在你身上讀到寂寞,有人在你心中讀到愛情,也有人在你心中讀到仇恨,有人在你身邊尋找生,有人在你身邊尋找死。那些蹈海的英雄,那些自沉海底的失敗的改革者,那些越過怒濤向彼岸進取的冒險家,那些潛入深海發掘古化石的學者,那些身邊飄忽著絲綢帶子的水兵,那些駕著風帆頑強地表現自身強大本質的運動健-將,還有那些仰仗著你的豪強鋌而走險的海盜,都在你這里集合過,把你作為人生的拼搏的舞臺。你,偉大的雙重結構的生命,兼收并蓄的胸懷:悲劇與喜劇,壯劇與鬧劇,正與反,潮與汐,深與淺,珊瑚與礁石,洪濤與微波,浪花與泡沫,火山與水泉,巨鯨與幼魚,狂暴與溫柔,明朗與朦朧,清新與混沌,怒吼與低唱,日出與日落,誕生與死亡,都在你身上沖突著,交織著。哦,雨果所說的"大自然的雙面像",你不就是典型嗎?
  在顫抖著的長歲月中,不知有多少江河帶著黃土染污你的蔚藍,也不知有多少巨鯨與群鯊的尸體毒化你的芬芳,然而,你還是你,海浪還是那樣活潑,波光還是那樣明艷,陽光下,海水還是那樣清澈。
  呵!我的書籍,不被污染的偉大的篇章,不會衰朽的雄文奇彩!我終于讀到書魂,讀到一種比風暴更偉大的力量,這是舉世無雙的沉淀力與排除力,這是自我克服,自我戰勝的蔚藍色的偉大的奇觀。
  我讀著海,從淺海讀到深海,從海面讀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但我困惑了,在我的視線未能穿透的海底,偉大書籍最深的層次,有我讀不懂的大深奧。
我知道許多智勇雙全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探險家也在讀著深海,他們的眼光像一團巨火,越過黑色的深淵去照明海底的黃昏。全人類都在讀海,世界皺著眉頭在鉆研著海的學問。海底的水晶宮在哪里?海底的大森林在哪里?海底火山與石油的故鄉在哪里?  
我知道人類一旦解開了海謎,讀懂這不朽的書卷,開拓這偉大的存在,人類將有更偉大的生活,世界將3倍地富有。我知道今天的海是曾經化為桑田的海,是曾經被圓錐形動物統治過的海,是曾經被兇猛的海蛇和海龍霸占過的海。我相信,20年后的海,又會是另一種壯觀,另一種七彩,另一種海與人的和諧世界。偉大的書籍,你時時在更新,在豐富,在進化。我曾經千百次地索思,大海,你為什么能夠終古長新,為什么能夠有這樣永遠不會消失的氣魂,而今天,我懂了:因為你自身是強大的,健康的,是倔強地流動著的。
  大海!我心中偉大的啟示錄,不朽的經典。我在你身上感受到自由和偉力,體驗到豐富和淵深,也體驗著我的愚昧、貧乏和弱小,然而,我將追隨你滔滔的寒流與暖流,馳向前方,馳向深處,去尋找新的活力和新的未知數,去充實我的生命,去沉淀我的塵埃,去更新我的靈魂!
11.文章的標題是“讀滄海”好,還是“觀滄海”好,為什么?(6分)
答:

12.作者在文中反復詠嘆“我讀著海”,那么,他又從中讀出了“海”的哪些特點呢?(6分)
答:

13.閱讀全文,試從結構特點、抒情藝術、語言特色中任選一個角度,簡析本文的藝術特色。(6分)
答:

14.作者從滄海中讀到了怎樣的哲思和生命激情?請聯系現實,就其中的一點談談你的感受。(7分)
答:

第Ⅱ卷(表達題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A.寶藏/埋藏 重合/重頭戲 拓印/落拓不羈
B.標識/識別 刪削/刀削面 著陸/不著痕跡
C.勁旅/干勁 發卡/卡脖子 抹布/一抹霞光
D.粘貼/粘連 胳膊/胳肢窩 纖夫/纖塵不染
16.下面句子中畫線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A.工信部關于四項校車安全技術新國標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工信部首次將幼兒園校車列入國家標準的制定范圍,這一舉措得到全社會廣泛好評。  
B.2011年12月26日上午10時40分,隨著汽笛一聲長鳴,G6126次列車緩緩駛出深圳北站,標志著廣深港高鐵廣深段正式開通運營,深圳由此開啟了高鐵時代。 C.近段時間,大霧天氣頻繁出現,首都北京城仿佛變成霧都,空氣中的PM2.5濃度越來越高,今天終于迎來了和煦的陽光,每個人都彈冠相慶。 D.今年春節回到故鄉,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路也寬了,樓也高了,河水也清了,短短的幾個月,故鄉的變化真大。 17.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 A.連日來,朝鮮民眾紛紛前往錦繡山紀念宮瞻仰金正日的遺體,平壤街頭也有大批的市民進行哀悼活動,許多人放聲大哭,其中老人、婦女和軍人的情緒最為激動。 B.在全球發售的《史蒂夫·喬布斯傳》,豐富而系統地介紹了史蒂夫喬布斯有如過山車般精彩的人生,喬布斯的那份感悟與激情,真誠與不舍感動著每一位讀者。 C.深圳博物館是一座綜合類博物館,館內現有文物藏品兩萬余件,其中包括億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標本、神人紋鏡、鳥紋鼎等珍貴文物展出。 D.又到歲末, “年度漢字、詞”評選結果現已揭曉。“控”和“傷不起”分別被評選為年度漢字和年度詞語。 18.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① 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他們的心靈世界無不具有這個特征,其核心始終是單純的,卻又能夠包含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思想。 ② 有沒有豐富的復雜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顆魔鬼的心吧。 ③ 與此相反的境界是貧乏的復雜。這是那些平庸的心靈,它們被各種人際關系和利害計算占據著,所以復雜,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內涵,所以又是一種貧乏的復雜。 ④ 對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夠給出的最高贊語就是:豐富的單純。 ⑤ 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也許還有貧乏的單純,不過,一種單純倘若沒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寧可說它是簡單而不是單純。 A.④②③①⑤??B.②①③⑤④??C.④①③⑤②??D.②④①③⑤
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7分)
如今,中國傳統節日正處于逐漸演變為簡單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頭的尷尬境地。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不再強烈,儀式感日益淡化。學校為了讓更多同學廣泛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準備開展系列介紹交流活動。 ?
(1)下列內容與哪一個中國傳統節日有關?請將答案填在橫線上。(2分)
??①年年乞于人間巧:_______________
②艾符蒲酒話升平:_______________
(2)請你為學校開展的這項活動擬一條宣傳語。(不超過20個字,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5分)
答:

20.下面是一則時事評論,請摘選其主要內容解釋什么是“蝸牛行動”,不超過30字。(5分)
網絡版權保護離不開蝸牛行動
近期,“蘋果涉嫌盜版作家集體維權”事件引發關注。網絡盜版“免費的午餐”對許多人來說誘惑難擋,面對強大的數字平臺,著作權人的叫板如同“蚍蜉撼大樹”,需付出高昂的成本。如何破解這種困局?力量仍在于著作權人自身。一次容忍等于十次鼓勵,對每一次侵權絕不退讓,每個人都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版權,就能一點一滴改變人們的知識產權意識。或許在萬里長征的網絡版權保護道路上,這種維權顯得猶如蝸牛般細微,但正是持久的匯聚而成的蝸牛行動,才能推動尊重知識產權社會共識的最終形成。
蝸牛行動指的是??????????????????????????????????????????????? ????? 。
五、(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行人去玩賽車。因為都是頭一次玩,除了興奮,還不免惴惴。玩賽車就是玩速度。膽大的,幾圈過后,就飛起來了;膽小的,任別人一再超過他,還是不緊不慢。回來的路上。一行人仍談論著賽車。有一位說:“啊,今天終于有了風馳電掣的感覺!”有一位說:“我怎么老覺得不夠快啊。”眾人一聽都笑了。原來,說不夠快的,乃是一行人中的速度最快者;而有了風馳電掣的感覺的,恰是最慢的那一位。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蚌埠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三
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語文答題卷
7.(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19.(7分)
(1)(2分)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60分)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900字

1000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阳春市| 新疆| 安泽县| 长白| 尼玛县| 平陆县| 科技| 七台河市| 如皋市| 东乌| 鞍山市| 九江市| 墨玉县| 海林市| 资源县| 乌鲁木齐县| 邻水| 大同县| 封开县| 祁东县| 龙游县| 扎囊县| 正安县| 隆回县| 连云港市| 南乐县| 六安市| 高邑县| 五指山市| 望江县| 都兰县| 上高县| 美姑县| 湖口县| 东山县| 沅江市| 蕲春县| 固镇县| 达拉特旗|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