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形成)課 題 歡樂頌 課時安排 1主備人 審批人教學目標審美感知: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學習他與社會、與疾病、與命運抗爭到底的精神。藝術表現:通過聆聽音樂,能夠用激昂的聲音演唱歌曲《歡樂頌》。創意實踐:演唱歌曲《歡樂頌》的曲譜,能聽辨曲譜的順序,并能背唱歌曲。文化理解:了解貝多芬的生平、代表作、音樂歷史貢獻及《歡樂頌》的創作背景。教學重難點重點: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學習他與社會、與疾病、與命運抗爭到底的偉大人格,博愛的理解和詮釋。難點:跨小節的切分節奏,要唱足時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歌曲感情的理解和表達。教學過程(一)了解音樂家貝多芬的背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德國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的偉大音樂家。他創作的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2、學習貝多芬的音樂作品貝多芬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后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舞曲。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圣,在世界交響音樂界,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著名作品有交響樂《英雄》(第三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第六交響曲)、《合唱》(第九交響曲,其中著名樂段《歡樂頌》在第四樂章),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幻想》,弦樂四重奏《大賦格》等。(二)走進名曲——《歡樂頌》1、欣賞《歡樂頌》。①結合課件通過欣賞《歡樂頌》的演出盛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②提問:聽完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答:歡樂頌的主旋律貫穿始終。這便是這部偉大的曲子所要歌頌的主題——歡樂,一個簡單卻又優美的旋律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2、分析作品。老師:首先,來看一下它的節奏是怎樣的?學生:歡快的,高興的。老師:很好,它是個快板,全曲都體現了“歡樂”的主題。3、學唱《歡樂頌》。①學唱歌曲旋律。②填詞演唱,解決難點。③完整演唱。個性添加教 學 反 思(三)小結板書設計歡樂頌貝多芬 樂圣(共12張PPT)歡樂頌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愛滿人間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圣,在世界交響音樂界,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著名作品有交響樂《英雄》(第三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第六交響曲)、《合唱》(第九交響曲,其中著名樂段《歡樂頌》在第四樂章),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幻想》,弦樂四重奏《大賦格》等。作品簡介《歡樂頌》又稱《快樂頌》,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學唱簡譜學唱歌曲完整演唱小組合作常見的演唱形式獨唱:一個人演唱稱“獨唱”,如男聲獨唱、女生獨唱、童聲獨唱。齊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同時演唱相同的曲調稱“齊唱”。合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同時演唱不同的曲調,而每個聲部都由若干人擔任,稱“合唱”。重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同時演唱不同的曲調,且每個聲部只有一個人擔當的演唱形式稱“重唱”。欣賞《命運交響曲》下 課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歡樂頌.docx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 Karajan.mp4 歡樂頌.pptx 歡樂頌(范唱).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