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甘肅省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10月月考試題(7科11份,答案不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甘肅省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10月月考試題(7科11份,答案不全)

資源簡介


第Ⅰ卷(共51分)
選擇題(本題包括17小題,每小題3分,共51分)
1.下列變化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
①液態水汽化 ②將膽礬加熱變為白色粉末 ③濃硫酸稀釋 ④氯酸鉀分解制氧氣 ⑤生石灰跟水反應生成熟石灰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
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物質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B. 放熱反應都不需要加熱就能發生   C. 吸熱反應在一定條件(如常溫、加熱等)也能發生   D. 化學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取決于生成物和反應物具有的各自總能量
3、已知反應X+Y= 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總能量
D、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
4、在密閉容器里,A與B反應生成C,其反應速率分別用、、表示,已知2=3、3=2,則此反應可表示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5.下列關于反應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當?H為“-”時,表示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已知C(s)+O2(g)=CO(g)的反應熱為110.5kJ/mol,說明碳的燃燒熱為110.5kJ
C、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無關
D、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點狀態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
6.下列各圖所表示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的是 ( )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可逆反應的特征是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而不能改變化學平衡狀態
C、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D、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一定會破壞氣體反應的平衡狀態
8.在2A+B 3C+4D(A、B、C、D均是氣體)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9、設C+CO22CO-Q1(吸熱反應)反應速率為 (1,N2+3H22NH3+Q2(放熱反應)反應速率為 (2,對于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1和(2的變化情況為 ( (
A、 同時增大 B、同時減小 C、增大,減小 D、減小,增大
10、反應4NH3(g)+5O2(g) = 4NO(g)+6H2O(g) 在2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1分鐘后,NH3減少了0.12 mol,則平均每秒鐘各物質濃度變化正確的是 ( )
A、 NO:0.001 mol·L(1 B、 H2O:0.002 mol·L(1
C、 NH3:0.002 mol·L(1 D、 O2:0.001 mol·L(1
11、今有如下三個熱化學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 bkJ·mol-1,
2H2(g)+O2(g)=2H2O(l);ΔH== ckJ·mol-1,
關于它們的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它們都是吸熱反應 B.a、b和c均為正值
C.a== b D.2b== c
12.在2L密閉容器中,發生3A(g)+B(g)=2C(g)的反應,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則10秒鐘后容器中含的B是( )
A.1.6mol B. C. D.
13.把氣體X和氣體Y混合于2L容器中,發生反應:
,5分鐘末已生成,若測知以Z濃度變化來表示的平均速率為,則:
上述反應在5分鐘末時,已用去的Y占原有量的物質的量分數是( )
A.20% B.25% C.33% D.50%
14.在一定條件下,將兩種氣體通入密閉容器中,反應按 進行,2秒鐘后反應速率如下:,,,則x、y的值分別為( )
A.3和2 B.1和3 C.3和1 D.4和5
15.將Mg條投入盛有稀的容器里,產生的速率與下列因素:①鹽酸濃度②溫度③鎂條的表面積④容器的密閉情況⑤溶液中大小,有關系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6.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A.溫度和壓強 B.反應物的濃度
C.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性質 D.催化劑的加入
17.反應:A 2B中,A、B的濃度變化如圖所示。則2min以內的平均反應的速率為( )
A. = 9 mol/(L·min) B. = 4.5 mol·L·min
C. = 18 mol/(L·min) D.= 9mol/(L·min)
第Ⅱ卷(共49分)
填空題
18.(9分)大理石與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如圖所示,已知反應為放熱反應。
(1)寫出該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2)反應開始時反應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___ 。
(3)反應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
19.(8分)如圖,曲線表示在時,和某反應有關的物質A、B、C的物質的量濃度從開始反應至4分鐘時的變化圖像,試回答:
(1)該反的反應物是 。
(2)4分鐘時,C的濃度是B的 倍。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反應開始至4分鐘,若用A的濃度來表示該反應的平均速率為
20.(2分)某氣體的分解反應在的容器中進行,8分鐘消耗反應物。在另一條件下,該氣體在容器中發生分解,10分鐘內消耗反應物10g。在這兩種情況下,平均反應速率之比為 。
21.(9分)在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2SO2+O2 2SO3反應,現控制下列三種不同的條件:①在400℃時,10molSO2與5molO2反應;②在400℃時,20molSO2與5molO2反應;
③在300℃時,10molSO2與5molO2反應;
(1)問:開始時,正反應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正反應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
(2)若10min內測得第①組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SO2)=0.4mol/(L·min),則10min時,生成的SO3濃度為 。
22.(9分)亞硫酸鈉和碘酸鉀在酸性溶液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2SO3+KIO3+H2SO4 Na2SO4+K2SO4+I2+H2O,
(1)其中氧化劑是 ,若反應中有5mol電子轉移,則生成碘是________mol。
該反應過程和機理較復雜,一般認為分為以下幾步:
①IO3-+SO32-→IO2-+SO42-(慢) ②IO2-+ SO32-→IO-+SO42-(快)
③5I-+6H++ IO3-→3I2+3H2O(快) ④I2+ SO32-+ H2O→2I-+ SO42-+2H2(快)
(2)根據上述條件推測,此反應的總的反應速率由 步反應決定。
三、計算題
23.(6分)在時,將和壓入一個盛有催化劑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2分鐘時容器中剩下和。則:
(1)2分鐘內生成的的物質的量是多少?起始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2)2分鐘內以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多少?以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又是多少?
24.(6分)在一個容積為3L的密閉容器內進行如下反應:A2(g)+3B2(g) aX(g)。反應開始時,n(A2)=1.5mol,n(B2)= 4.0mol,2min后,n(B2)=0.4mol, n(X)=2.4mol。計算a值、X的表示式(用A、B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并求出2min末的A2的濃度。
高二化學答案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A
D
A
B
B
A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C
B
B
C
C
D
填空題
19.(1)A (2)3 (3) (4)
20.
(2)
24. a=2,X=AB3,υ(B2)=0.6 mol·L-1·min-1(用其它物質表示也可以)。
c(A2)=0.1 mol。L-1。
85353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u:64 Ba:137?
第Ⅰ卷(共51分)
選擇題(本題包括17小題,每小題3分,共51分)
1、關于強、弱電解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強電解質在溶液中完全電離,不存在電離平衡
B. 同一弱電解質溶液,溫度不同時,導電能力不同
C. 強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一定很強,弱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一定很弱
D. 強電解質在固態或液態時,可能不導電
2、下列電離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CH3COOH = CH3COO- + H+ B、NaOH = Na+ + OH-
C、KClO3K+ + ClO3- D、BaSO4 = Ba2+ + S2- +4O2-
3. 反應2A(g)+B(g)2C(g);△H>0。下列反應條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
A.低溫、低壓 B.低溫、高壓 C.高溫、高壓 D.高溫、低壓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需要加熱方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放熱的反應在常溫下一般容易發生
C.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必須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D.吸熱反應在一定的條件下也能發生
5. 某溫度下,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
X(g)+Y(g)Z(g)+W(s):△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加入少量W,逆反應速率增大
B. 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
C. 當容器中氣體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
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應的△H增大
6.下列過程或現象與鹽類水解無關的是( )
A.純堿溶液去油污
B.加熱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減小
C.小蘇打溶液與AlCl3溶液混合產生氣體和沉淀
D.濃的硫化鈉溶液有臭味
7.下列溶液一定是堿性的是( )
A.pH=8的某電解質的溶液 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 D.溶液中c(OH-)>c(H+)
8.已知某溫度下,四種一元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為:Ka(HCN)=6.2×10-10 mol/L、Ka(HF)=6.8×10-4 mol/L、Ka(CH3COOH)=1.8×10-5 mol/L、Ka(HNO2)=6.4×10-6 mol/L。物質的量濃度都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A.HCN B.CH3COOH C.HF D.HNO2
9.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少量鹽酸 B.加KOH固體 C.加水 D.加熱
10.在已達到電離平衡的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電離的方向移動,同時使溶液的pH 降低,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鹽酸 B.加熱 C.加少量醋酸鈉晶體 D.加少量水
11.將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別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飽和,各溶液中Ba2+的濃度最小的為( )
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 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鋇溶液 D.100 mL 0.01 mol/L鹽酸
12.下列有關滴定操作的順序正確的是( )
①用標準溶液潤洗盛裝標準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測液潤洗盛待測液的滴定管;②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③用蒸餾水洗滌玻璃儀器;④ 裝標準溶液和待測液并調整液面(記錄初讀數);⑤ 取一定體積的待測液于錐形瓶中;⑥ 滴定操作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④⑤①②③⑥
13、下列化合物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
A. HClO4 B. Ba(OH)2 C. CO2 D. HF
14、把pH=2的H2SO4和pH=11的NaOH溶液混和,混和液pH=7。則兩溶液的體積比是( ) A. 10:1 B. 1:10 C. 1:2 D. 2:1
15、pH值為3的CH3COOH和pH為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pH為( )
A. pH>7 B. pH< 7 C. pH=7 D.無法判斷
16、可促進HClO的電離,并使pH增大的是( )
①加入HCl ②加入NaClO ③加入NaOH ④加入Zn ⑤加熱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③④⑤
17、將pH=3的鹽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c(NH4+)>c(Cl–)>c(H+)>c(O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H+)>c(OH–) D、c(Cl–)>c(NH4+)>c(OH–)>c(H+)
第Ⅱ卷(共49分)
填空題
18.(12分)在一固定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A和3 molB,保持溫度為30℃,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進行下列反應:2A(g)+3B(g) 3C(g),2分鐘達到平衡,生成1.5 mol C,此時,平衡混合氣中C的體積分數為ω1;若將溫度升高到70℃后,其他條件均不變,當反應重新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為2.1 mol,體積分數為ω2,請回答下列問題,
(1) 該反應在30℃時平衡常數K1= ,焓變△H 0(填“>”、“<”或“=”)。
(2) 該反應在30℃時平衡混合氣中C的體積分數為ω1= ;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v(A)=____________mol/(L·min)
(3) 該反應在70℃時平衡常數為K2,則 K1 K2(填“>”、“=”或“<”)
(4) 可以判斷2A(g)+3B(g) 3C(g) 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的是(  )
A.2v(B)=3v(A) B.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C.n(A)∶n(B)∶n(C)=2∶3∶3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19.(3分)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KNO3 、②Na2CO3 、
③NaHCO3 、④NaHSO4 、⑤CH3COOH 、⑥NaOH、⑦Ba(OH)2 ,pH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20、(16分)(1)Cu(NO3)2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堿”)性,常溫時的pH 7(填“>”、“=”、“<”),
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實驗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時,
常將AgNO3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以 (填“促進”、“抑制”)其水解。
(2)氯化鋁水溶液呈 性 ,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______。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燒,最后得到的主要固體產物是 。
(3)在配制硫化鈉溶液時,為了防止發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
21. (6分)某學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為如下幾步:
(A)移取20.00mL待測的鹽酸溶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標準溶液的堿式滴定管固定好,調節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溶液
(D)取標準KOH溶液注入堿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調節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記下讀數
(F)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標準KOH溶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確操作的順序是(用序號字母填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操作不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則對測定結果的影響是(填偏大、偏小、不變,下同)_____________。
(3)滴定結束后如仰視觀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則對滴定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___。
22.(8分)可逆反應:aA(g)+ bB(g)cC(g)+ dD(g);根據圖回答:
(1)壓強 P1比P2 (填大或小); (2)(a +b)比(c +d) (填大或小);
(3)溫度t1℃比t2℃ (填高或低);(4)正反應為 反應。
23、(4分)用酸式滴定管準確移取25.00mL某未知濃度的鹽酸溶于一潔凈的錐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1的氫氧化鈉溶液(指示劑為酚酞).滴定結果如下:
?
NaOH起始讀數
NaOH終點讀數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30mL
18.00mL

(1)根據以上數據可以計算出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
(2)達到滴定終點的標志是
高二化學答 案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A
C
B
D
C
B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C
D
B
B
C
B
填空題
(2)酸,Al3++3H2O Al(OH)3+3H+, Al2O3
(3)NaOH。
23(4分).(1)0.1448 mol/L (2)無色變粉紅色且30s不變色

1.全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會,討論新世紀世界的前途,他們竟然得出—致的結論,認為在21世紀,人類如果要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應該回到2500年前中國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他們從孔子那里去尋找的“智慧”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2.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在當代中國,教育公平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孔子的下列觀點中,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無類
C.溫故知新 D.當仁不讓于師
3.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下列對這一學說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主張調節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義性質
③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④主張“民貴君輕”,實行仁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某班同學在編寫“諸子百家論治國”的歷史短劇時,為扮演孟子的同學設計臺詞。下列選取項合適的是 ( )
A.“兼愛非攻,互助互愛” B.“民貴君輕,社稷次之”
C.“為政以德,愛惜民力” D.“以法治國,中央集權”
5.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正統的孔孟學說
C.糅合了道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 D.儒家學說與權術
6.儒家思想經過不斷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論最能體現其適應加強中央集權需要的是 (  )
A.“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
C.“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D.“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
7.奶奶不斷嘮叨:“老天爺爺,你怎么不睜眼,這雨沒完沒了地下,你還叫我們窮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學作品中的片斷,“奶奶”的話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天”的敬重,這與中國古代那一學派有關 (  )
A.道家學派 B.法家學派 C.儒家學派 D.墨家學派
8.從《宋史》中出現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測他們深受當時哪種思潮的影響?焦守節(卷261)、李克讓(卷270)、陳從信(卷277)、趙安仁(卷287)、錢端禮(卷385)、張忠恕(卷409)。( )
A.佛學 B.法學 C.道學 D.理學
9.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異族強權面前,正氣浩然,風骨錚錚,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他的這種氣節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思想主流是( )
A.黃老之學 B.佛學 C.程朱理學 D.陸王心學
10.教育部長周濟在解讀十七大報告時強調“儒學等一些傳統的好的方面,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引領風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中在當今仍有繼承和發揚價值有( )
① “仁”的學說 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 “視天下為一家,中國猶一人” ④ “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
1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謬,非圣無法”,“排擊孔子,別立褒貶”。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12.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這種思想產生的時代條件有( )
①商品經濟的發展 ②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③經世致用思想影響
④西學東漸影響 ⑤抗清斗爭實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3. 四位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西方歷史的影響為題,各命一個小題。你覺得哪些最適宜 ( )
①造紙術——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②印刷術——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推動者
③火藥——蕩平歐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指南針——西歐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 “‘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的奇跡和驕傲,但羅盤針可以導航也可以看風水;火藥可以開礦筑路也可以制造殺人的武器。”就此觀點,甲乙同學展開爭論,甲:“四大發明一方面代表了輝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中華民族的發展。”乙:“科學技術能否產生巨大的效益取決于社會環境。”對甲、乙同學的看法,你認為( )
A.甲正確,乙錯誤 B.甲錯誤,乙正確 C.甲、乙都正確 D.甲乙都錯誤
15.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對中西科技有過如下一翻論述:“像印刷術、大炮、氣球和麻醉藥這些發明,中國人都比我們早。可是有一個區別,在歐洲,有一種發明,馬上就生氣勃勃的發展成為一種奇妙有用的東西,而在中國卻依然停滯在胚胎狀態,無聲無嗅。中國真是一個保存胎兒的酒精瓶。”下列有關這段話的認識比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認中國人的發明創造能力 B.雨果認為中國社會狀態對科技發展起到了保護作用
C.雨果認為西方科學技術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國傳統科技沒有發展為近代科技的事實
16.京劇是我國國粹,它主要是由( )
A.元雜劇發展而來的
B.北京地方劇種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劇種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劇種傳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17. “大凡受過教育的中國人盡管可能聽不懂彼此的方言,卻能閱讀同樣的書籍……如果他們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國恐怕早就分裂為像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那樣的許多國家了。”這說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歐洲分裂成許多國家的主要原因
B.漢字有雙重特性:實用性和藝術性
C.統一文字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
D.字母文字有藝術性而沒有實用性
18.法國著名的史學家.評論家丹納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由此,反映兩宋時期社會風俗的作品的是( )
A展之虔的《游春圖》 B顧愷之的《洛神賦圖》
C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D王冕的《墨梅》
19.從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是( )
A.逐漸平民化 B.逐漸貴族化 C.逐漸神秘化 D.逐漸宗教化
20.中國古典文學領域群星燦爛,成就輝煌,不同時期的文學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其中①《離騷》奠定了中國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 ②西漢的賦反映了當時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 ④明清小說反映了廣大農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21.蒲松齡在他的代表作《聊齋志異》中寫了許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這說明( )
A.蒲松齡對現實生活了解不多
B.妖鬼狐仙的故事確實存在
C.清朝時期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政策,蒲松齡只能以此表達對現實的不滿
D.清朝時期市民階層開始形成,這類故事符合他們的口味
23.梁啟超說:“我國蚩蚩四億之眾,數千年受制于民賊政體之下,如盲魚生長黑壑,不知天地間有□□二字。”省略的兩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B.民權 C.西學 D.科學
24.一位現代學者在評論一部歷史文獻時說:“在這里,孔子已經換上了西裝。”這一評論指的是( )
A.董仲舒筆下的孔子
B.李贄筆下的孔子
C.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筆下的孔子
D. 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筆下的孔子
25.“1895年,適逢甲午慘敗,日本逼簽條約,在北京應試的康有為等人聯絡各省官員上書光緒帝,要求拒簽條約,變法圖強,史稱公車上書。”文中錯誤的表述是( )
A.領導人 B.時間 C.參加者 D.地點
26.林則徐是道光時期一位很有見識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處,除主張嚴禁鴉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
A.為官清廉正直  B.關心人民疾苦
C.堅決抗擊外來侵略 D.主張開眼看世界
27.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毀版。此書遭毀版的原因是( )
A.宣揚經學 B.批判儒家思想
C.借“經學”之名,行“改制”之實 D.否定孔子的權威
28.陳獨秀說:“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動心。”為此,他認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進行革命斗爭,反對獨裁專制 B.建立革命政黨,發動工農群眾
C.發動啟蒙運動,解放民眾思想 D.提倡學術自由,普及白話文章
29.下列哪一思想內涵與“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相一致?( )
A.維新思想 B.三民主義思想 C.新文化運動 D.三個代表
30.中國知識分子看到改造中國的新路徑,提出“到民間去”的號召,并開始深入到工人中間進行啟蒙宣傳,是在( )
A.戊戌維新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五四運動時期 D.國民革命時期
二.材料解析題
1.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 《韓非子?有度》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東西方向)《鬼谷子?謀》稱:“鄭(國)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據《萍洲可談》載,北宋時有人在廣州看到“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材料三 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中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材料四 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請回答:
(1)從材料看,司南至遲發明于什么時候?司南和指南針在哪些方面發揮了它的辨別方向的功能?(4分)

(2)應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內容?(4分)

(3)材料四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4分)

(4)從魯迅生活的時代來看,他如此評判火藥和指南針在中西方的不同用途是想說明什么?(4分)

(5)指南針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么?(4分)
28.宋元時期是我國封建文化高度繁榮階段,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世界文明的進步起了重要的作用;理學的產生使儒家思想發展成為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并在文學藝術和社會生活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傳子繼,道之經也。夫天下之
事,莫不有理。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婦.為兄弟.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應事接物之際,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材料二 蘇軾認為, “書必有神.氣.滑.肉.血,五者闕一,不成為書也”,強調書
法的精神氣度。他還認為“我書意造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也主張書法“入
神”,對學習古人要“離跡師神”。
宋徽宗以畫花.鳥擅長,不僅建立了皇家畫院,而且有考試制度。如一次出題“野水無
人渡,孤舟盡日橫”,一般多畫岸邊泊著一條空船,舷邊蜷著一只鷺鷥,或船篷上棲著一只烏
鴉。獲得第一名的卻畫著船夫躺在船尾,獨自吹著笛子。畫家要表達題中“無”是“非無舟
人,只無行人”。那種閑散.寧靜.安逸的意境被表達的更加準確。
(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張及實質。(5分)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在宋元時期的發展狀況如何?(5分)
(3)理學對材料二所述的書法.繪畫特點有何影響?(5分)
(4)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將儒學發展到新階段,請簡要列舉春秋.戰國.西漢時期儒家思想產生發展的狀況。(5分)

高二歷史參考答案:
(3)舊中國的愚昧落后,中國古代先進科學技術未能充分發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或古代先進科學技術的淪喪)。
(4)引導中國人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促進社會進步。
(5)科學技術能否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于社會環境。
(3).宋代理學的興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內心的修養,反映在書法上強調精神氣度,繪畫上更加注意意境
(4).春秋:仁和禮;戰國:仁政和以禮教治國;西漢: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53

一.單項選擇題(共計20小題,每小題3分,合計60分) 1.針對春秋時期“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社會現狀,孔子主張 A.仁者愛人 B.克己復禮 C.為政以德 D.有教無類 2.在一個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答記者會關于物價上漲的問題時說:“我一邊看網,一邊腦子 里想起一段話,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溫總理所引句體現 了百家爭鳴時期 A.尚力、尚賢,主張節儉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發展的法家思想 C.關注民生,注重和諧的儒家思想 D.“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 3.在評論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默認。”此處孟子的“一個思想”具體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貴君輕”,統治者要實行“仁政” C.先義后利,養浩然之氣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漢武帝統治時期,儒學大師董仲舒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 使并進。”這一思想主張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時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種學術思想自由發展 C.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 D.進一步提升儒學的政治地位 5.漢代儒學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是漢朝政權鞏固中央集權的需要 B.是當時科舉制推行結果 C.是培養封建主義官僚集團的需要 D.是當時人才觀念的影響 6.“虎溪三笑”講的是儒者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僧人慧遠一起品茗暢談、樂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虛構的,卻在唐宋詩歌、繪畫作品中時有出現。據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當時 A.儒道佛出現融合的趨勢 B.佛教開始傳入中國 C.詩歌創作呈現繁榮局面 D.繪畫風格以寫實為主 7.中國服飾在不同歷史時期特征各異,如商的“威嚴莊重”,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 新”,漢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壯豪 放”,明的“敦厚繁麗”,清的“纖巧”。這里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唐的“豐 滿華麗”、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歷史內涵分別是 A.宗法制、“百家爭鳴”、民主政治、新思潮萌發 B.宗法制、“百家爭鳴”、國家富強、理學盛行 C.郡縣制、“百家爭鳴”、國家富強、“經世致用”思想 D.郡縣制、“罷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學盛行
8.有一位政協委員曾建議,全國用十年的時間逐步恢復繁體字,引起社會的廣泛議論。假如你對此持反對意見,最主要的理由是 A.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繁體字 B.漢字由繁到簡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C.簡體字已經得到海外文化的全部認可 D.簡體字更具有藝術魅力 9.明清時期小說成為文學主流的有利條件有 ①商品經濟發達和市民階層的崛起 ②印刷術的不斷完善 ③文化的普及和發展 ④“八股取士”的制度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一位聽書人,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里把玩著粉彩蝴蝶鼻煙壺,吃著鮮嫩的熟玉米,津 津有味地傾聽評書《三國演義》。請推斷該場景最有可能出現在 A.唐朝 B.宋朝 C.漢朝 D.清朝
11.下面關于中國古代戲劇藝術發展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與人民大眾生活聯系比較密切 B.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較大 C.由娛神到娛人 D.作品均以揭露和批判社會現實為主
12.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力學和牛頓力學的關系是
A.前者否定了后者  B.前者包容了后者
C.前者補充了后者  D.前者發展了后者
13.2003年中國的財富排行榜,丁磊名列第一,他是從事互聯網的。2005年“南方周末中國內地人物創富榜”陳天橋名列榜首,他也是從事互聯網的,丁磊和陳天橋的致富能夠說明的道理有
①上互聯網是最賺錢的②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在不斷推進③勞動價值論取代了知識價值論④人才是搶占時代制高點的關鍵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物理學相對論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A.時間和空間是絕對不變的
B.時間和空間隨著物質的運動而變化
C.物質質量隨運動速度變化而變化
D.質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15.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①開創了近代科學的基本規范②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論③深刻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④完成了對微觀世界的原子內部的認識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16.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科學貢獻不包括
A.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B.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并且取得大量成果
C.提出物體運動三大定律
D.以實驗證明哥白尼日心說的正確性
17.在17到19世紀的科學領域,直接受到宗教神學觀念束縛而其發現又明顯沖擊神學觀念的是
A.物理學  B.數學  C.電學  D.生物學
18.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生物進化論得以創立的重要而直接的條件是
A.崇尚理性的追求  B.實地的科學考察  C.前人的研究成果 D.工業革命的發生
19.之所以說,人類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進入了蒸汽時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項是
A.紡織、采礦、造紙等工業部門都采用蒸汽機作動力
B.蒸汽機在歐洲和北美被廣泛采用,蒸汽機使用的空間范圍擴大
C.蒸汽機保證了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廠的轉變
D.包括火車、輪船和汽車等交通工具在內的新發明先后出現
20.19世紀晚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對社會結構的改變,主要體現在
A.資產階級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力
B.生產和資本的集中促成壟斷組織的形成
C.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D.電車使城市居民出行方便起來
二、材料題(20分) 便接受李斯的建議,立即采取了“書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體整齊劃一,布局緊湊,筆劃勻稱,明顯改變了六國文字那種構造繁雜,難寫難認的弱點。在秦代,……由于隸書筆劃平正,結構趨于合理,便于書寫辨認,因此在社會上廣為傳播,并成為全國常用的通行字體。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 材料二 中國之所以在許多世紀中一直是個勤勞的但缺乏進取心的廣袤地區,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語言和文字的復雜,而不是由于任何別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喬?韋爾斯《世界史綱》 材料三 中國文字,論其字形,則非拼音而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識,不便于寫;論其字義,則意義含糊,文法極不精密;論其在今日學問上之應用,則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詞,一無所有;論其過去之歷史,則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為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記號。此種文字,斷斷不能適用于二十世紀之新時代。 ——錢玄同《中國今后之文字問題》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促使秦統一后實行“書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6分)
(2)材料二作者對中國文字的看法,你認同嗎?從秦始皇“書同文”的意義和古代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兩個角度談談你對韋爾斯觀點的認識。(7分) (3)說明材料三作者當時提出廢除漢字的目的。對于包括漢字在內的中國古代文化遺產,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正確態度?(7分)
三.簡答題(20分)
簡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高二歷史理科參考答案
1.選擇題
(2)不認同。文字的統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和國家統一;在漫長的農耕文明時代,中華文明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學生答具體內容,同樣賦分)


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3分,共60分)
1.區域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  )?
A.地理差異是劃分的基礎?
B.人們按照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C.人們劃分的目的不同?
D.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
2.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我國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國北方冬季穿衣比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對較單薄。下列關于南北方的地域差異,表述錯誤的是( )
A.飲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歷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馬 D.氣象災害方面南旱北澇
3.我國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性條件是(  )?
A.土地資源不足?
B.化肥、農藥不足?
C.勞動力不足?
D.水資源不足?
4.地理環境對松嫩平原農業生產的影響,正確的是(  )?
A.水熱條件好,種植棉花、甜菜?
B.一年兩熟到三熟?
C.西部草原分布廣,發展了畜牧業?
D.湖面較寬,水產業較發達?
讀下圖,完成5~7題。?
5.圖示地區工商業發達的原因是(  )?
A.緯度較低,熱量豐富?
B.緊靠海洋,用水方便?
C.農業發達,糧食充足?
D.海陸交通十分方便?
6.B地區地理環境的特點是(  )?
A.1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下?
B.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
C.水田集中連片?
D.溫暖時期較長?
7.圖示地區所臨海洋是(  )?
A.黃海與渤海 B.東海? C.黃海與東海? D.南海?
?
8.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有關這條分界線南北自然景觀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秦嶺—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春小麥?
B.秦嶺—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嶺—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亞寒帶針葉林?
D.秦嶺—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熱帶季雨林?
9.能夠體現長江三角洲區域特征的是(  )?
①位于東部沿海南部 ②雨熱同期,季風氣候顯著 ③水稻種植業 ④重工業基地 ⑤綜合性工業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讀“我國某地地形剖面圖”,完成10~12題。?
?
10.圖中山脈②為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  )?
A.第二、三級階梯和半濕潤區、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B.季風區、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和干旱區、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C.內流區、外流區的分界線和暖溫帶、亞熱帶的分界線?
D. 800毫米年降水量線和暖溫帶與寒溫帶的分界線?
11.圖中③建立了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其主要糧食作物是(  )?
A.水稻 B.谷子 C.春小麥 D.冬小麥?
12.制約圖中③處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光熱?
13.長江中下游平原在開發早期農業經濟落后于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
A.雨熱同期的氣候?
B.黏重的土壤?
C.單一的農作物品種?
D.地勢平坦?
14.以下哪個不是地理信息系統具有的功能( )
A.查詢檢索 B.資源調查 C.災害監測 D.空間定位
15.無論是在飛機或汽車上,還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擁有手機大小的GPS信號接收機,你就能隨時知道?(  )?
A.自己所在地的季節?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氣?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標? D.自己所在地的氣候?
16.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時期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開發早期,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便利條件;黏重的土壤則使人們開墾困難
B.農業大發展時期,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
C.稠密的水網,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的推廣,但由于水稻單產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農業發展的因素
17.關于我國三大自然區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季風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大致以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
B.東部季風區與青藏高寒區大致以4000米等高線為界
C.青藏高寒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大致以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為界
D.秦嶺是劃分三大自然區的一條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18.東部季風區內部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熱量條件的差異 B.水分條件的差異 C.垂直高度的差異 D.非地帶性差異
19.劃分三個經濟地帶依據的是
A.自然條件 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C.歷史背景 D.產業結構
20.我國歷史上形成的社會經濟基礎的地域差異是
A.東部優于中、西部 B.中部優于東、西部
C.西部優于東部和中部 D.三個經濟地帶差異不大
二.綜合題(共40分)
21.讀下圖,并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圖中區域C為_____區,D為_____區。在C、D兩區的交界線上有_____山,_____山。
(2)圖中A、B所在的區為______區,AB間以_____為界,自然環境差異明顯。A與C相鄰處的溫度帶屬于______帶,B與C相鄰處的干濕地區屬______區。
(3)從C區向東,農業生產由以______業為主變為以______業為主。
16.圖甲是美國東北部地區簡圖,圖乙是中國東北地區簡圖,請你比較這兩個地區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自然環境特征相似性方面的比較:(4分)
①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②地形________________;
③氣候________________;④礦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會經濟發展差異性方面的比較:(8分)
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性
美國東北部地區
中國東北地區
當前所處的區域發展階段
農業結構
交通
城市化水平
讀遙感技術工作原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從A圖中,可以看出,此遙感技術所利用的運載工具是________,這種運載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方式對地面物體進行感知和識別,這種方式的遙感技術,對地面物體的分辨率是較________(高、低)的。
(2)在B圖中,傳感器接受到的是_____________,它的產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這個遙感過程中,傳感器之所以能夠對面物體進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請你列出其南北至少五個方面的差異(10分)。
高二地理參考答案: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C
D
D
C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D
C
B
C
A
B
A
綜合題
如氣候類型不同,注意尋找氣溫或降水的共同點。農業結構包括農、林、牧、副、漁的比重,其中基礎部門是種植業和畜牧業。交通條件的對比要注意分析主要交通方式發展的差異。
答案: (1)地理位置:都位于中緯度地帶,都臨近海洋(都位于國土的東北部) 地形:都以平原為主 氣候:大陸性氣候都較強(或冬夏溫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礦產:都有豐富的煤和鐵礦資源
(2)
美國東北部地區
中國東北地區
再生階段
轉型階段
以畜牧業為主
以種植業為主
鐵路運輸和內河水運都很發達
以鐵路運輸為主,內河水運不發達



23.(1)飛機 航空攝影 高; (2)地面反射或輻射電磁波 地面接受太陽輻射或大氣散射的光能產生地面輻射; 不同物體,不同環境條件中其反射或產生的輻射電磁波是不同的,傳感器可以進行況別
有結冰期;以南河流流量大,水位變化小,無結冰期;我國南方和北方分界線;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 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
①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②參加學校運動會、辯論賽 ③爆發金融危機
④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 ⑤參加文學社、讀書俱樂部、參加合唱團、舞蹈隊
⑥瀏覽網站,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 ⑦張家界風景區、廬山的自然美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⑥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2.讀漫畫《失德》,圖中旅游者的行為是沒有文化的表現,這里的“文化”是指(  )
A.人類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 B.人的一種文化素養,與“文明”“禮貌”相近
C.科學技術、語言文字等非社會意識形態D.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3. “要想剪除曠野的雜草,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這啟示我們 ( )
A.文化對社會實踐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B.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C.美德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D.應該主動、自覺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
4. 追溯中國結的淵源應從遠古年代的結繩記事開始。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記,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與“吉 ”諧音,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小小繩結被人們賦予了各種情感愿望,“同心結”、“平安結”、“團圓結”,一個個美麗中國結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上述材料中文化現象的正確解讀是( )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從繩結之中可以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結繩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國人喜歡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等。這說明( )
①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 ②人們的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③青年學生都要主動接受“茶文化”的熏陶 ④健康的文化活動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中央高度關注文化是因為( )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物質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2011.浙江卷)“豎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認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亞就成了無理的肢體語言;吃面條時發出聲音,日本人和韓國人覺得很正常,面對英國人可能感到不舒服。這類現象表明( )
A.各地的文化幾乎沒有共同性
B.一種行為是否影響人們的交往取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同一行為的評價是不同的
D.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義
8.(2011.江蘇卷)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跨國公司,通過向世界各國輸出產品、以產品為載體的文化和附加條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軟征服”,以達到影響或改變其他國家國民價值觀的目的。該材料告訴我們( )
①文化與經濟、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極化發展充滿了矛盾斗爭
③必須警惕國際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 ④跨國公司促進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2012年8月13日,針對當前網絡違法犯罪形勢依然嚴峻、網上安全管理秩序仍存在諸多問題的實際情況,在前期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已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公安部決定繼續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深化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種網絡違法犯罪,有效整治和規范互聯網秩序。有關部門更是頻出重拳,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這是因為(??? )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②人們接受文化的影響是消極被動、無目的的,很容易受外界影響?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
④落后、腐朽文化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使人精神萎靡不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 D.②③④
10.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從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角度看,下列說法體現的道理與這句話一致的是 (??? )
①孟母三遷? ②耳濡目染? ③東施效顰?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2北京卷)優秀城市雕塑體現了城市的精神品質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間將新建一批呈現北京歷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優秀城市雕塑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為( )
①顯示城市的文化底蘊 ②活躍城市的文化市場
③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優秀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中國電影票房從2002年的9.5億元發展到2011年的131.15億元,在2012年這一勢頭繼續加強。2012年上映的電影《畫皮2》7.26億元刷新了國產影片票房,超過了2010年《讓子彈飛》的6.76億元,并且在2012年有多部國產電影票房過億。除此之外一些好萊塢進口大片進一步刺激我國的電影市場,《泰坦尼克號3D》、《碟中諜4》、《復仇者聯盟》、《敢死隊2》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中國電影市場全面繁榮有利于( )
①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②提高文化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
③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來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 “作為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的不二代表,飛天已經成了我們的驕傲。但是,這美麗的形象并非中國的‘土特產’,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產物。”這說明( )
①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②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③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④文化創新就是各種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 2012年9月7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與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交界發生5.7級地震,截止9月10日,已造成8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0億元。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 8日凌晨1點鐘抵達救災現場進行指揮救援工作,廣大武警戰士、消防官兵、黨員同志不顧自身安危戰斗在第一線,充分體現了 “自強不息、頑強拼搏,萬眾一心、同舟共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的抗震救災精神。這種先進文化給災區人民的作用是( )
A.給人以無窮的物質力量 B.給人有限的精神力量
C.給人以無窮的精神力量 D.給人有限的物質力量
15.“親,你還在猶豫什么,趕緊下手吧!”這是京東等網上商城聊天時用的網絡語言。打麻而這些網絡語言在我們生活中正被廣泛使用。這說明( )
①網絡語言正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生活  ②網絡語言對人們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③人們接受文化的影響往往是被動的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群眾紛紛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祈福賀新春。慶祝民族節日是( )
A.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現 B.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C.歷史成就的重要標志 D.民族生存的精神紐帶
17.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積淀了豐富璀璨的文化遺產,各個歷史朝代的文物古跡有3500多處。不要說馳名中外的長城、故宮、天壇,就是北京的一座院落、一磚一瓦,都可能流傳著一段故事,都可能有著三百年的歷史,都可能蘊含著文化。我們要保護好文化遺產。我們之所以要保護好文化遺產,是因為文化遺產(  )
①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②是一個民族獨有的文化財富
③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 ④對于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德國當地時間2012年1月30日晚上8點,“近觀中國”——2012德國“中國文化年”活動開幕音樂會在柏林憲兵廣場音樂廳隆重舉行。本次“中國文化年”的兩大主題是合作與對話,旨在為德國民眾提供近距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的機會。回答6-7題。
18. 德國“中國文化年”活動的舉辦,有利于( )
①不同民族文化間平等交流、相互借鑒 ②縮小甚至消除中德兩國文化的差異 
③我國在文化交流中的取長補短,實現文化創新 ④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事業的發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世界就是一幅絢麗的圖畫,七種顏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響樂,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單位。”從文化視角看,上面這句話要表達的思想是(  )
①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才能實現世界文化的繁榮 
③文化傳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中國傳統文化輝煌燦爛,被列為世界“四大圣人”之一的孔子的許多觀點被西方世界稱頌并吸收利用;《孫子兵法》也被日本人運用到商戰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于這個民族,而且屬于整個世界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精彩
④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 現在社會宣傳中國優秀文化和吸收外國優秀文化使用的主要手段是大眾傳媒,下列屬于大眾傳媒的有 ( )
A.報刊、廣播、電視、網絡 B.旅游、商貿、生產、消費
C.廣告、電影、圖書、社交 D.出版、飲食、娛樂、戲劇
22.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忠臣屈原,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這說明 (  )
①是對傳統文藝的繼承  ②傳統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 ④傳統習俗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3.下面屬于文化傳播的是( )
①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明代鄭和下西洋 ②學生上課、電視播出公益廣告 ③外交部舉行的中外記者招待會、聯合國大會上各國政要的發言 ④天文學家用現代科學儀器觀察天體的運動情況 ⑤各地舉行的旅游節、茶文化節、酒文化節、時裝表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4.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漢語熱輻射世界各地,在今年迎春節的人群中,外國人也越來越多。他們或興致勃勃地在孔子學院參加各種有中國特色的過年活動,或充滿好奇地和當地華人一起慶祝春節。 據悉,目前海外華僑華人數量已達4800萬,我們都知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含義,那么,每個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將是一股不容小覷的龐大力量,將產生巨大的輻射和影響力。( )
A.文化交流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
B.熱忱歡迎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
C.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D.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
25.“還在玩手機QQ?你OUT了!現在都在玩微信了,加我。”“你微我吧,你米我吧!”現在在QQ和MSN的簽名上呼朋喚友玩手機語音即時通信軟件的人越來越多。隨著即時通訊市場的發展,互聯網即時通訊產品占比逐年上升,即時通訊使用率超過“第五媒體”手機短信。據此說明互聯網在文化傳播中的特點是 ( )
①傳播同網 ②直觀常見
③融娛樂性、情感性、藝術性和哲理性于一體 ④全球同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7. (12分)2012年9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蘭州新區,這也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后,國家批復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的成立是中國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擔負著擴大向西開放的使命。蘭州新區有四大戰略定位,即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根據國務院的批復,蘭州新區將在以下五個方面享有政策扶持:支持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差別化土地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支持力度;優先布局重大項目;加大金融支持。
蘭州新區所在的甘肅省在西北地區區位優勢明顯,不但擁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擁有獨特的文化資源。針對這種優勢,甘肅提出創建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示范區,圍繞絲綢之路文化發展帶,建設以伏羲文化為核心的隴東南文化歷史區、以敦煌文化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態區和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蘭州都市圈文化產業區的三區。
(1)甘肅省獨特的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有哪些?(6分)
(2) 隨著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重要,我國面臨這一狀況應該怎么辦?(6分)
28. (15分)(2011.安徽卷)2011年初,隨著“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國家的熱播,“中國形象”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
文化是國家形象的靈魂。文化在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廣中發揮這重要作用,如蘊含著團圓、和諧理念的中國春節,日益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也帶來了新的商機;孔子學院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創新成就贏得了世界贊譽----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力,提升了國家形象,增強了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15分)
29.(15分)以下分別是2006年多哈亞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4年仁川亞運會會徽的會徽。看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1)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這些亞運會會徽的設計表明了什么文化現象?(2分)
(2)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這種現象。(13分)
高二政治(文科)10月份月考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B
A
A
D
B
C
B
A
A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D
C
C
A
A
D
C
C
C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傳統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緩和當時社會的階級矛盾,根本上是為了鞏固剝削階級的統治。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實踐促進了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根本上是為人民服務。(4分)
27. (1)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2)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國文化軟實力,提升了中國形象。(4)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過中華文化了解中國,中國國家形象提升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9. (1)說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2)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堅持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③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一、選擇題(將答案填在后面的答案卡上。每小題2分,共60分)
1、我們要講的“文化”,是相對于政治、經濟而言的,下列屬于文化的是( )
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②自然科學 ③技術
④語言、文字 ⑤選舉人大代表 ⑥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活動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
①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②參加學校運動會 ③參加演講會、辯論賽
④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 ⑤參加文學社、書畫協會、讀書俱樂部
⑥瀏覽網站,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⑦參加合唱團、舞蹈隊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3、下列關于文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B、人類社會產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可以脫離人類社會而獨立存在
4、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經濟是聯系在一起的,它雖然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所制約,但又對政治、經濟起反作用。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思想文化上的獨立,就不會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獨立。這主要說明( )
A、一定的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 B、一定的經濟決定一定的政治
C、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 D、一定的文化對經濟和政治產生重大的影響
5、在都市,有繁華的文化景觀;在鄉鎮,人們利用農閑時間、集市和民間傳統節日,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文化活動更具有特有的鄉土氣息。以上材料說明( )
A、 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自然環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環境
B、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C、 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D、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6、江澤民同志指出:“當今世界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不僅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的競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這句話主要提示了( )
A、科技在增強經濟實力中的地位 B、文化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
C、經濟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 D、國際競爭的實質
7、“石頭上刻著名人名言,石頭是物質的,但表現的是精神的內容。”對這句話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B、 文化就是人類創造的產品
C、 文化就是刻在石頭上的名人名言
D、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是分開的,兩者互不影響
“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據此回答8-9題。
8、東晉畫家顧愷之物《廬山圖》,以藝術形式形象展現了廬山的自然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廬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種文化 B、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C、文化是人所創造的、為人所特有的一種現象 D、《廬山圖》的創作屬于文化活動
9、在文化生活中,我們要講的“文化”是( )
A、 廣義上的“文化”,與“文明”的含義相近 B、 指人們受教育的程度
C、 專指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是狹義上的“文化”
D、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廣義的“文化”,也不同于狹義的“文化”
10、廬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作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該地正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積極將宗教文化與旅游結合起來,開辟極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這表明( )
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應該參加宗教活動 B、文化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源
C、與文化相結合的宗教活動都屬于正常的宗教活動 D、宗教思想是先進的文化
11、下列有關文化的力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B、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是對人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
C、 一個民族,只要物質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D、文化的力量就是專指文化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
12、近年來,英國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年產值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每年的出口額達80億英鎊,很大地促進了英國經濟的發展。這段話說明( )
A、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產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中心環節
C、文化對經濟有反作用,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13、下列有關文化的作用,說法正確的是( )
A、 凡是文化,對人類社會發展都有促進作用
B、 凡是文化,對人類社會發展都有阻礙作用
C、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不對個人的成長起作用
D、只有先進、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14、我們閱讀書籍,欣賞藝術品,參觀歷史文物,都可以從中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這說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質載體表現出來 B、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C、人們文化素養的提高,不需通過社會實踐活動 D、文化離不開政治和經濟
15、世界五百強公司都非常注重員工的文化素養以及公司文化的建設,營造一種誠信、盡職、合作的文化氛圍,這說明( )
A、員工的素質決定了公司的收益 B、文化對經濟的重要影響
C、公司的文化氛圍決定了公司的收益 D、這些公司是浪費資源,沒多大的效果
16、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是 ①世界觀②人生觀③價值觀④文化程度的高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到湖南省親時用地道的湖南話說:“各位鄉親,各位鄉黨,楚瑜帶著堂客回來了”。這件事表明( )
A、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B、經年累月形成的文化習俗對人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C、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D、文化影響人的實踐活動。
18、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 )
A、消極被動、無目的的接受。 B、自覺學習,主動感悟。
C、通過社會實踐活動。 D、社會環境的影響。
19、成語“耳濡目染”表達的是文化對人的影響的( )
A、潛移默化的特點 B、深遠持久的特點。
C、相對獨立性的特點。 D、差異性的特點。
20、“鄉音難改”表現的是文化對人影響的( )
A、潛移默化的特點 B、深遠持久的特點。
C、相對獨立性的特點。 D、差異性的特點。
21、“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表現出( )
A、文化影響的思維方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B、文化影響的思維方式具有多變性。
C、文化程度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
D、風俗習慣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22、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禮節各不相同。這表明:( )
A、特定的文化環境是由特定的經濟環境決定的
B、文化環境不同,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C、不同的文化環境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D、各民族的禮節不同,反映的內涵也完全不同
23、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主要說明
A、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B、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C、只要是文化,就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D、社會實踐是文化產生的根本途徑
24、空前繁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作用有( )
①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 ②增強人們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 ③形成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 ④培養人們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秦始皇兵馬俑被發掘以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觀眾。美術家來了,他們慶幸秦俑的發現填補了秦代美術史的空白;將軍們來了,他們笑看吳鉤,說秦俑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兵法、兵器和軍陣,提供了真實的場景和資料;冶金學家來了,他們手按秦劍,感嘆中國古代冶金術的高超……對以上材料認識正確的是( )
文化是由人創造的,文化又影響著每一個人 B、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
化塑造著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27、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外國封建勢力的聯軍陳兵法國邊境,革命處于危急之中。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一位工兵上尉用一個通宵寫出了《萊茵河軍隊戰歌》。馬賽營志愿軍率先唱著這支歌向巴黎挺進,所有這首歌后來被稱為《馬賽曲》。歌聲充滿著愛國激情,使人民熱血沸騰,很快傳遍了全國。法國人民高唱著這支歌奔赴前線。1759年,《馬賽曲》被定為法國國歌。 以上材料表明( )
①優秀文化給人以特有的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 ②優秀文化可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 ③優秀文化可以培養健全的人格 ④優秀文化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8、美國人較為輕松地對待子女地教育,喜歡讓子女實現自我價值,并不追求高學歷、好職業等功利性的目標。而中國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有好職業,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中美兩國的這種差異表明( )
文化環境決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
不同的文化教育環境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
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比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優越
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只能產生一種思維方式
29、很多中國人在海外定居了幾十年,但是到了晚年還是有葉落歸根的思想。這表明( )
中國人在海外住不慣
一定的思維方式形成以后就固定不變了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受別的思維方式的影響
一定的思維方式形成以后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30、有人說:“只要西班牙民族存在一天,斗牛就不會消失。”這一競技運動一直被認為是勇敢善戰的象征在西班牙流行。這表明( )
經年累月形成的文化習俗對人的影響是難以抹去的
經年累月形成的文化習俗是不會改變的
斗牛是西班牙唯一的文化形式
只有西班牙人才喜歡斗牛文化
二、主觀題。
31、什么是文化?經濟、政治與文化的關系是怎樣的。(8分)
32、材料題:“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因身在異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 每年的重陽節,中國人都按照傳統習俗對老人進行問候,表達對老人的關心和尊敬。
結合材料,簡要說明文化對人有怎樣的影響?(10分)
33、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們對待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怎樣的?(8分)
材料二:在不知不覺中,西方的“愚人節”“圣誕節”等越來越受一些年輕人的歡迎,一些中國傳統節日卻有走向衰落的跡象。有人認為,具有特定文化內涵、體現著中華文明特點的傳統節日受到冷落,意味著西方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對我國民間文化的沖擊。
請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愚人節”“圣誕節”屬于傳統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內容?(2分)
(2)作為傳統文化,這些節日有什么共同特性?在當前發揮著怎么樣的作用?(6分)
對這些傳統文化,我們是應該一概保留,還是全部拋棄?(6分)

高二政治10月月考試卷(理科)答案
一、選擇題(將答案填在后面的答案卡上。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A
B
A
A
D
B
A
C
D
A
B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A
B
A
C
B
A
A
C
A
A
D
A
二、主觀題(共40分)
32、(1)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我國傳統的禮儀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重陽節問候老人,體現了文化對人們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的影響。
(2)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文化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中國人重陽節問候老人體現了文化對人們實踐活動和行為的影響。
(3)文化對人們有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中國人按照重陽節習俗問候老人,體現出我國古老的禮儀文化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對人們產生潛移默化的持久影響。
34、(1)他們都屬于傳統文化中的傳統習俗。
(2)①這些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他們都具有相對穩定性,在時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②在當前,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習俗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習俗也會起阻礙社會進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3)①既不能一概保留,也不能全部拋棄。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的繼承和吸收,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②對于祖國的傳統習俗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自覺的加以改造或剔除。③對于西方傳統習俗要充分吸收其有益成果,要求用海納百川的氣魄,科學分析的態度,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在學習和借鑒時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的原則。

選擇題(每題5分,共60分)
1、已知( )
A. B. C. D.
2.在數列中,等于( )
A.11 B.12 C.13 D.14
3. 由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a1、a2、a3…重新組成的數列a1+a4, a2+a5, a3+a6…是(  )
A.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 B.公差為2d的等差數列
C.公差為3d的等差數列 D.非等差數列
4.數列( )
A. 既不是等差數列又不是等比數列 B. 是等比數列但不是等差數列
C. 既是等差數列又是等比數列 D. 是等差數列但不是等比數列
5. 已知等差數列{an}的公差為正數,且a3·a7=-12,a4+a6=-4,則S20為(  )
A.180 B.-180 C.90 D.-90
6. 已知數列 滿足: >0, , ,則數列{ }是( )
A. 遞增數列 B. 遞減數列 C. 擺動數列 D. 不確定
7.等差數列項的和等于( )
A. B. C. D.
8.設是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若( )
A. B. C. D.
9、等差數列的前三項為,則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
A. ??? B.?? C.? ? D.
10.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若,則等于( )
A.54 B.68 C.72 D.90
11.設,則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
A. B. C. D.
12、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 B. 或
C. ? D. 或
二.填空題(每題5分,共20分)
13.數列中,,那么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是___ ___________
14.在數{an}中,其前n項和Sn=4n2-n-8,則a4=   。
15.設等比數列{an}中, 是的等差中項,則數列的公比為___ ___________
16. 等差數列中,,則_ ______
17、在等差數列中,,則 _________
三.解答題
18、(本題10分)在數列中,,且對于任意自然數n,都有,求
19、(本題12分)求數列的前n項和。
20、(本題12分)已知數列的前項和
(1)當時,求的通項公式
(2)若數列是等比數列,求的值
22、(本小題滿分12分)等比數列{}的前n 項和為,已知,,成等差數列
(1)求{}的公比q;
(2)求-=3,求
23.(本題12分) 在等差數列{an}中,若a1=25且S9=S17,求數列前多少項和最大.
高二數學參考答案
三.18.(本題10分)__4951 ____
19、(本題12分);
20、(本題12分)(1) ;(2);
當(2+d)2=2(2-d)時, d=-6 三個數分別為8,2,-4
因此,三個數分別為-4,2,8 或8,2,-4
22.(本題12分)解:(Ⅰ)依題意有

由于 ,故
又,從而
(Ⅱ)由已知可得

23.(本題12分) 解:∵ S9=S17,a1=25,∴9×25+d=17×25+d
解得d=-2,∴ Sn=25n+(-2)=-(n-13)2+169.
由二次函數性質,故前13項和最大.
注:本題還有多種解法.這里僅再列一種.由d=-2,數列an為遞減數列.
an=25+(n-1)(-2)≥0,即n≤13.5.
∴數列前13項和最大.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本題17小題,每題3分,共51分)
1、由電場強度的定義式E=F/q 可知,在電場中的同一點( )
A、電場強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B、無論檢驗電荷所帶的電量如何變化,F/q始終不變
C、電荷在電場中某點所受的電場力大,該點的電場強度強。
D、一個不帶電的小球在P點受到的電場力為零,則P點的場強一定為零
2、關于電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以點電荷為圓心,r為半徑的球面上,各點的場強都相同
B.正電荷周圍的電場一定比負電荷周圍的電場強
C.在電場中某點放入檢驗電荷q,該點的場強為E=F/q,取走q后,該點場強不變
D.電荷所受電場力大,該點電場強度一定很大
3.將近1000年前,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著小船在風和日麗的春日出游時寫下詩句:“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請問詩句中的“云與我俱東”所對應的參考系是
A.兩岸 B.船 C.云 D.詩人
4.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子彈射出槍口時的速度 B.汽車通過南京長江大橋的速度
C.雨滴落地時的速度 D.跳水運動員起跳后,到達最高點的速度
5.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為零,加速度一定為零
C.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6、在一個真空點電荷電場中,離該點電荷為r0的一點,引入電量為q的檢驗電荷,所受到的電場力為F,則離該點電荷為r處的場強的大小為( )
A、F/q     B、Fr02/qr2   C、Fr0/qr     D、F/q
7.已知相互垂直的兩個共點力合力為40N,其中一個力的大小為20N,則另一個力的大小是
A.10N B.20N C.60N D.20N
8.下列物理量的單位中,屬于基本單位的是
A.N B.kg C.m/s D.m/s2
9.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力是物體獲得速度的原因
10.月球上沒有空氣,若宇航員在月球上將一石塊從某高度由靜止釋放,下列圖象中能正確描述石塊運動情況的是
11.某人從4m深的水井中,將50N的水桶勻速提至地面,又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了12m,在整個過程中,人對水桶所做的功為
A.800J B.600J C.200J D.-200J
12.物體運動過程中,重力對其做功500J,則物體的
A.動能一定增加500J B.動能一定減少500J
C.重力勢能一定增加500J D.重力勢能一定減少500J
13.如圖所示的電場線,可能是下列哪種情況產生的
A.單個正點電荷
B.單個負點電荷
C.等量同種點電荷
D.等量異種點電荷
14某電場的電場線如圖所示,電場中的A、B兩點的場強大小分別為EA和EB,由圖可知
A.EA<EB
B.EA=EB
C.EA>EB
D.無法比較EA和EB的大小
15.關于“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本實驗采用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B.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應該改變拉力的大小
C.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作a–F圖象應該用線段依次將各點連接起來
D.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為了直觀判斷二者間的關系,應作出a–M圖象
16.關于慣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運動的物體才有慣性 B.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其慣性越大
C.物體慣性的大小與運動狀態有關 D.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17.一小球用一細繩懸掛于天花板上,以下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細繩對它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對細繩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
C.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
D.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細繩上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22分) 18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發現前面有情況而剎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則(1)汽車經3s時速度大小為______m/s;(2)經5s時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3)經 10s時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 19、電量為2×10-6C的正點電荷放入電場中A點,受到作用力為4 ×10-4 N,方向向右,則A點的場強為_______________N/C,,方向______________。若把另一電荷放在該點受到力為2×10-4 N,方向向左,則這個電荷的電量為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電荷
20. 兩點電荷間距離為r時,相互作用力為F,當距離變為r/2時,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力為______________F,為使作用力仍為F,則兩點電荷的電量可同時為原來的_________________倍.
21. 在真空中兩個帶等量異種的點電荷,電量均為2×10-8C,相距20cm,則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_________________N。在兩者連線的中點處,電場強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____N/C。
三、計算或論述題: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本大題3小題,其中22小題10分,23小題7分,24小題10分,共27分).
 22.汽車由靜止出發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 ,求(1)運動3S時速度有多大?(2)運行10S的位移是多少m?

23.如圖所示,物體沿一曲面從A點無初速度滑下,滑至曲面最低點B時,下滑的高度為5m.若物體的質量為1㎏,到B點的速度為6m/s,則在下滑過程中客服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4.(10分)用30cm的細線將質量為4×10-3㎏的帶電小球P懸掛在O點下,當空中有方向為水平向右,大小為1×104N/C的勻強電場時,小球偏轉37°后處在靜止狀態。(1)分析小球的帶電性質(2)求小球的帶電量(3)求細線的拉力
高二物理文科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本大題17小題,每小題3分,共5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B

B
C
B

D
13
14
15
16
17
C

A
D
C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22分)
21 ,
三、計算論述題(本題共3小題,22小題10分,23小題7分,24小題10分,共27分)
24. (10分)解:(1)小球受力如圖,故帶正電。(2分)
   (2)小球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
  ,得
   (4分)
如受力圖可知   (4分)

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共5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4分
,選對的但不全對的得2分,不選或錯選的得0分。)
1.一根導線的電阻為40歐,將這根導線對折后連入電路,這根導線的電阻將變為(?? )
A.40歐?????? B.60歐??? ??C.80歐???? D.10歐
2.在10s內通過電解槽某一橫截面向右遷移的正離子所帶的電量為2C,向左遷移的負離子所帶電量為3C,那么電解槽中電流強度大小為 (  ) A.0.1A B.0.2A C.0.3A D.0.5A
3.如圖所示,圖線1表示的導體電阻為R1,圖線2表示的導體的電阻為R2,則說法正確的是( )
A 、R1:R2 =1:3
B、 R1:R2 =3:1
C、 將R1與R2串聯后接于電源上,則電流比I1:I2=1:3
D、 將R1與R2并聯后接于電源上,則電流比I1:I2=1:3
4.如圖所示,當滑動變阻器滑動觸頭向左移動時,燈泡A、B、C的亮度將:( )
A.都變亮 B.都變暗
C.A、B變亮,C變暗 D.A、C變亮,B變暗
5.如下圖所示電路用來測定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其中V為電壓
表(理想電表),定值電阻R=7.0Ω。在電鍵未接通時,V的讀數為6.0V;
接通電鍵后,V的讀數變為5.6V。那么,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分別等于( )
A.6.0V, 0.5Ω B.6.0V,1.25Ω
C.5.6V,1.25Ω D.5.6V,0.5Ω
6.已知兩電阻、的I-U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把、并聯接到一個電源上,消耗的電功率為6W,則電源的輸出功率為:( )
A.8W B.10W C.4W D.15W
7.一太陽能電池板,測得它的開路電壓為800mV,短路電流為40mA,若將該電池板與一阻值為60Ω的電阻器連成一閉合電路,則它的路端電是( )
A.0.10V B.0.20V C.0.40V D.0.60V
8.在圖電路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點向b端移動時 (    )
A.電壓表V的讀數變大,電流表A的讀數增大
B.電壓表V的讀數變大,電流表A的讀數變小
C.電壓表V的讀數減小,電流表A的讀數增大
D.電壓表V的讀數減小,電流表的A的讀數變小
9.有人在調試電路時,用一個“100kΩW”的電阻和一個“300kΩW”的電阻串聯,作為400 kΩ的電阻使用,此時兩只串聯電阻允許耗散的最大功率( )
A. B. C. D.
10.橫截面積為S的銅導線,流過的電流為I,設單位體積的導體中有n個自由電子,電子的電量為q,此時電子的定向移動的平均速度設為v,在時間Δt內,通過導線橫截面的自由電子數為( )
A.nvSΔt     B.nvΔt   C.      D.
11.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向可變電阻R供電。關于路端電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因為電源電動勢不變,所以路端電壓也不變
B.因為U=IR,所以當R增大時,路端電壓也增大
C.因為U=IR,所以當I增大時,路端電壓也增大
D.因為U=E-Ir,所以當I增大時,路端電壓減小
12.下列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流的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流。
B.電源的負載增加,輸出功率一定增大
C.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電源將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移送到正極時,非靜電力所做功
D.從可知,導體的電阻跟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流成反比
13.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電燈不亮,電流表無讀數,電壓表讀數接近為電源電壓,以下可能的情況是( )
A. 電流表中斷路,L1和L2都完好
B. L1燈絲斷路,電流表和L2都完好
C. L2燈絲斷路,電流表和L1都完好
D. L1和L2燈絲都斷路,而電流表完好
實驗題(毎空3分,總共15分。)
14.一只直流電表并聯一個0.1 Ω的電阻可改裝成量程為0—5A的電流表,如果串聯一個1.0×103 Ω的電阻可改裝成量程為0—5V的電壓表,則這只直流電表內阻rR= Ω。
15.如圖5-a所示是一個歐姆表的示意圖,其正、負插孔內分別插有紅、黑表筆,則虛線內的電路圖應是圖5-b中的圖( )
一個標有“3.8 V 2 W”的小燈泡,要通過實驗描繪出這個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某同學按圖13-a所示方式連接電路,畫出圖13-b所示小燈泡的I-U圖象。
(1)電流為0.40 A 時小燈泡的阻值為_________Ω,小燈泡消耗的電功率 W.
(2)實驗中,電路的所有元件都完好,且電壓表和電流表也均調好零點。a、b、c、d、e、f、g、h為連接電路所用的導線。一位同學閉合開關后,反復調節滑動變阻器,燈泡亮度發生變化,但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無法調為零,則電路中斷路的導線為__________。

三、計算題(每小題11分,共計33分)
17.電路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9V,內阻r=1Ω,R2=2Ω,燈A是“6V,6W”,燈B是“4V,4W”求:
(1)如果要使B燈正常發光,R1應是多大?
(2)這時燈A的實際功率多大?

18. 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30V,內阻為r=1Ω,電燈上標有“6V,12W”字樣,直流電動機線圈電阻R=2Ω.若電燈恰能正常發光,求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
19.如圖所示,R為電阻箱,V為理想電壓表。當電阻箱讀數為R1=2Ω時,電壓表讀數為U1=4V;當電阻箱讀數為R2=5Ω時,電壓表讀數為U2=5V。求:
(1)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阻r.
(2)當電阻箱R讀數為多少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m為多少?
高二物理十月月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共5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4分
,選對的但不全對的得2分,不選或錯選的得0分。
題號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C
D
B
C
AC
D
AC
B
二.實驗題(毎空3分,總共15分。)
三、計算題(每小題11分,共計33分)
17 ( 1)兩燈正常發光時

PA=6 W

第一部分:聽力(每小題1.5分,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What will the woman carry?
A. Bottles. B.Bags. C.Boxes.
2.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the man?
A. He has a backache. B. He can’t go on a tour. C. He has a temperature.
3. Why doesn't the woman buy lunch in the cafeteria any more?
A. It is too expensive. B. The food there is bad. C.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4. When is Susie’s birthday?
A. On the 4th. B. On the 13th. C. On the 14th.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James’ life. B. James’ business. C. James’ family.
第二節: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讀二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6—7題。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woman’s performance?
A. Excellent. B. Just so-so. C. Very bad.
7.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A. A director. B. A singer. C. An actress.
聽第7段材料,回答8—9題。
8.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today?
A. Move house. B. Buy a new house. C. Visit the countryside.
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It is 7 o’clock now.
B. The man has put the books on the shelf.
C. The woman is going to give birth to a baby.
聽第8段材料,回答10—12題。
10.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t first?
A. Bored. B. Excited. C. Depressed.
11.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woman?
A. She should lose weight. B. Her clothes are popular. C. Her hairstyle is fashionable.
12. What does the woman decide to buy?
A. A dress. B. A skirt. C. Jeans.
聽第9段材料,回答13—16題。
1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Relatives. B. Workmates. C.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14. Where does the woman work?
A. In San Francisco. B. In Chicago. C. In New York.
15.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Go to art galleries. B. See her parents regularly. C. Visit museums with him.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lives with he parents.
B. She is nice to her workmates.
C. She is fond of music and art.
聽第10段材料,回答17—20題。
17. What is the speaker?
A. A trainer of a gym. B. A manager of a gym. C. A new member of a gym.
18. What class is on Tuesday morning?
A. A yoga class. B. A Tai Chi class. C. A dancing class.
19. What can people do in the gym?
A. Play tennis. B. Lift weights. C. Ride a bicycle.
20. When are the healthy drinks served?
A. From 9:00 a.m. to 5:00 p.m..
B. From 9:00 a.m. to10:00 a.m..
C. From 7:00 p.m. to 8:00 p.m..
Ⅱ.單項填空(每小題1分,共15分)
1.A number of people ________ been invited to the party, but the exact number ________ still unknown.
A.has;is B.have;are
C.has;are D.have;is
2.He was disappointed to find the suggestion he ________ was turned down.
A.came up with B.came up
C.came down with D.came up to
3.Though asked many times, she still kept the way ________ she worked out the problem a secret.
A.in that B.which
C.what D./
4.After they took over the city, they commanded that the enemy soldiers ________ their weapons.
A.must give up B.give up
C.would give up D.gave up
5.—How is John?
—He looks much better than________.
A.never before B.ever after
C.ever before D.never since
6.Time should be made use ________ our lessons well.
A.of learning B.to learn
C.to learning D.of to learn
7.—Jenny has invited me to her birthday party this evening, Mom.
—________
A.Best wishes!       B.Have fun!
C.Good luck! D.Happy birthday!
8.We should thank John for his help. It is he ________helped us finish the task ahead of time.
A.that B.what
C.whom D.which
9.We put ________ our tent and began to sleep in it, but I really couldn't put ________ the heat in the tent.
A.up;off B.up;up with
C.on; out D.over; into
10.My friends and I ________ to Guangzhou this weekend to watch the 16th Asian Games.
A.would fly B.fly
C.are flying D.have flown
11.She insists that we ________ on our parents when we are over eighteen.
A.wouldn't depend B.can't depend
C.not depend D.depend
12.My good friend ________ to find a job while I am ________ on further education.
A.has decided; decided
B.determining; decided
C.has determined;made up my mind
D.has made up his mind; determined
13.We ________ each other ever since w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in the 1990s.
A.didn't see B.wouldn't see
C.haven't seen D.hadn't seen
14.Standing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we can get a
wonderful ________ of the village.
A.scene B.view
C.sight D.look
15.My sister studies hard. She always goes to school ________she catches a cold.
A.even if B.as if
C.only if D.as though
Ⅲ.完形填空(每小題1分,共20分)
Andy was still travelling in Spain when he realized he had to confirm(確認) his flight home with the airline company. He was visiting Spain in order to __1__ his Spanish.When he was speaking to people __2__ he had no __3__ understanding what they said. __4__, when he was speaking on the phone, he __5__ had a problem. Andy __6__ the airline.And the clerk confirmed that his plane was leaving at nine o'clock three days from that day. She __7__ told Andy to be at the airport two hours __8__ in order to check in his luggage and get a set.
Since he was __9__ in three days, Andy didn't __10__ any time. He visited as many places as he could. He thought that it would probably be a while before he had enough money again. He wished he could __11__ and spend a year in Spain.
Too __12__, the final day arrived. Andy left early for the airport to arrive two hours before take-off. He hated to __13__.He went to the clerk to __14__ his ticket. The clerk looked at the ticket with __15__.“Why, sir, but your flight was at nine o'clock in the morning, and __16__ it is eight in the evening.”“But I confirmed my flight.”__17__ Andy. “Will I have to pay for another ticket?”
“No, sir. However, the next flight out will be three days from now.”
Andy's __18__ of shock turned to one of __19____ as he realized that now he could continue his __20__.
1.A.prepare B.improve
C.enjoy D.learn
2.A.slowly B.in public
C.in person D.carefully
3.A.difficulty B.idea
C.mistake D.interest
4.A.Instead B.Therefore
C.Meanwhile D.However
5.A.even B.just
C.still D.seldom
6.A.called B.liked
C.trusted D.asked
7.A.again B.also
C.only D.once
8.A.before B.earlier
C.later D.after
9.A.moving B.returning
C.staying D.leaving
10.A.take B.have
C.lose D.find
11.A.wait B.go home
C.stop D.come back
12.A.shortly B.quickly
C.badly D.early
13.A.speak B.go
C.rush D.delay
14.A.buy B.present
C.order D.provide
15.A.astonishment B.patience
C.respect D.delight
16.A.maybe B.go
C.here D.now
17.A.insisted B.apologized
C.replied D.demanded
18.A.experience B.expression
C.look D.face
19.A.pleasure B.comfort
C.sadness D.hopelessness
20.A.plan B.flight
C.journey D.vacation
Ⅳ.閱讀理解(每小題2分,共40分)
A
Sit down and stay where you are. Don't try to find your friends—let them find you. There is another way to help your friends or other nearby people to find you. Give them a signal by shouting or whistling three times. Stop shouting and whistling. Any signal given three times is a call for help. Keep on shouting or whistling, always three times together. When people hear you, they will know that you are not just making noise for fun. They will let you know that they have heard your signal. They will give two shouts, two whistles or two gunshots. When a signal is given twice, it is an answer to a call for help.
If you don't think that you will get help before night comes, try to make a little house—cover up to the holes with branches with lots of leaves. Make yourself a soft bed with leaves and grass.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need drinking water? You would have to leave your little house to look for a river.Don't just walk away. Pick off small branches and drop them as you walk so that you can find your way bac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 when you are lost is to stay at one place.
1.How do you make your friends know that you are calling for help but not making noise for fun?
A.Keeping shouting or whistling three times together.
B.Crying all the time.
C.Keeping shouting or whistling or firing gunshots twice together.
D.Making a house with branches.
2.Why should you leave some small branches on the way to get some water?
A.Because you can find the water.
B.Because your friends can know where you have gone.
C.Because you can come back to the place where you were lost.
D.Because you can pick the branches for your house.
3.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________.
A.Don't Get Lost
B.Stay with Your Friends
C.Stay in One Place
D.What to Do When Lost in Woods
B
This year I went to Wales for my holiday and it was the best time I've ever had. Most of my friends were boasting(吹擂) about going abroad. They told me Wales would be really boring, so I wasn't looking forward to it at all. But that all changed when I got there. The weather was wonderful; so was the hotel. I did a lot of water sports and played football on the beach with friends I had made. You don't need to go abroad to have a great time, after all!
Richard Fianly
I have just returned from a holiday to Chicago and it was great! I went to the zoo at Lincoln Park, and saw a free classical(古典的) open-air concert. I miss the excitement of visiting a new city—but most of all I miss the chocolate doughnuts (油炸圈餅) we had them every day for breakfast!
Ann Amis
Last year I went to Morocco in North Africa. I visited the local market and spent a lot of time playing on the beach, sunbathing and swimming. It was relaxing but interesting because the culture is so different.
Scott Wilson
Every summer, I go to my grandmother's house in Washington. She has many gardens. I helped to weed (除草) the yard last summer. Grandma gave me twenty dollars for helping to weed. Sometimes I just liked to help. I learned to be a good worker and that gardening is harder than it looks but it can be fun, too.
Julia Fitch
4.The four people mainly talk about________.
A.their favourite sports B.their holiday experiences
C.how to do a job well D.how to relax themselves
5.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Richard Fianly________.
A.went to a foreign country for holiday
B.expected the holiday from the beginning
C.enjoyed himself very much in Wales
D.stayed in the hotel most of the time
6.Where is Lincoln Park?
A.In Wales. B.In Chicago.
C.In Morocco. D.In Washington.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Julia Fitch?
A.She visits her grandma every year.
B.Her grandma forced her to work.
C.Her grandma has many houses.
D.She thought gardening was tiring.
C
As you are students of English,it's very possible that you'll be interested in England. That's where the language was first spoken. But England is often called by other names. This often confuses people and I wonder if you know what these names mean. So,now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about this matter of names. I believe that you have heard people use the names—England, Britain or Great Britain. Let's see what each of these names means.
If you look at a map of Europe,you'll see a group of islands—one larger island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ne smaller and many tiny ones. These make up what is called the British Isles. The largest island of the British Isles is Britain. It is also called Great Britain. The smaller island is Ireland.
In ancient times, what is Britain now used to be three different countries. People in these different countries spoke different languages. Over many years the three countries became one. England is the largest and richest of the three and it has the most people. So the English peop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ir own name stands for the whole island.
There's another thing that confuses people: sometimes you may hear people say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That is the official name of the country. Northern Ireland is only one sixth of the island of Ireland. The rest of the island is an independent state, calle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So we have the names of “England”, “Britai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Now do you know what each of them means?
8.English was first spoken in ________.
A.Britain B.England
C.Great Britain D.Ireland
9.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Wales is the richest of the three.
B.Scotland is the largest of the three.
C.Sometimes England is used instead of Britain.
D.Britain is the only name of the largest island of British Isles.
10.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s________.
A.part of Britain
B.part of British Isles
C.the official name of the whole country
D.the largest country of all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A.Students of English
B.Different Names of England
C.Different Languages Spoken in England
D.The Republic of Ireland
D
English is a language spoken all around the world.There are more than 42 countries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speak English. Most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re foun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Australia, South Africa, Ireland and New Zealand. In total, for more than 376 million people English is their mother tongue. An equal number of people lear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se people will perhaps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ir own country at home with their family, but the language of the government, schools, newspapers and TV is English. This situation is found in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Pakistan, Nigeria and the Philippines.
In only fifty years, English has developed into the language most widely spoken and used in the world.English is the working language of most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ourism. Businessmen and tourists often come to China without being able to speak Chinese. Chinese businessmen, taxi drivers and students talk with them using English. English is also the language of global culture, such as popular music and the Internet. You can listen to English songs on the radio or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Internet. 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 day, it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12.How many people lear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More than 37,500,000. B.More than 376,000,000.
C.More than 750,000,000. D.More than 75,000,000.
13.Most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use ________ as their working language.
A.English B.Italian
C.Latin D.Japanese
14.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There are more than 42 countries where English is spoken.
B.More than 750 million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their mother tongue.
C.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global culture.
D.English is the language widely used and spoken in the world.
15.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
A.English will be the only language to be used in the world
B.Englishmen might find it unnecessary for them to learn other languages
C.the number of learners of English will become smaller
D.Chinese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part than English
Ⅴ.閱讀填句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Handwriting can make or break the first impression. If your handwriting is difficult for others to read, you will sometimes feel embarrassed(尷尬的). __1__ It needs a lot of practice to improve your handwriting.
__2__Try each of them out on a piece of paper by signing your name. Find out which type of pen you can write best with. You may be amazed(吃驚的)at the change in your handwriting just by changing to another pen.
__3__ Do not just do what feels comfortable because that is just your old bad habit coming back into play. Try to hold the pen lightly and don't press(按,壓)too hard.
Use your chosen pen to write words on some pieces of lined paper. Write until you have filled up all the lines. Be careful with each one that you write. __4__ Practise writing as much as possible. Remember, practice makes perfect. You may practise for weeks or months if you need to. __5__
As your handwriting shows signs of improvement, go ahead and keep on practising by writing more words.
A.Gather different types of pens.
B.Practise holding your pen in different ways.
C.However, a bad writing habit is hard to break.
D.Choose a type of pen with which you write best.
E.It won't help if you write a lot of careless words on the paper.
F.Two to three months' practice is enough to get good handwriting.
G.After you are confident in your words, do the same thing with your name.
二.非選擇題
Ⅰ.單詞拼寫(每小題1分,共10分)
1.We're going to make a v________ from Qingdao to Dalian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s.
2.It is reported that the ________(身份)of the murderer has been discovered.
3.Although we hadn't seen each other for ten years, I r_ _______ Bob at the airport as soon as I saw him.
4.Visitors are ________(要求) not to take photos of the exhibits in this museum.
5.English and French are Canada's o____________languages, and many Canadians can speak both of them.
6.Li Yang speaks English so f________ that he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native speakers freely.
7.I tried to ________(說服)him to go with me, but in vain.
8.The total plane f________is $200.
9.All the goods will be ________(運輸) abroad by ship.
10.The ________(海拔) of that mountain is more than 8,000 metres.
二.短語互譯(每小題1分,共10分)
1.come up__________ 6.因為,由于
2.play a part (in)________ 7.下決心,決定
3.as usual_________ 8.在午夜
4.care about___________ 9.喜愛,喜歡
5.at present__________ 10.從那以后
三:寫作 (滿分25分)
三年的初中生活已經結束,嶄新的高中學習已經到來。回顧過去,你一定有許多成功的喜悅與失利的遺憾;展望未來,你肯定有美好的憧憬和實實在在的打算。請你以“Unforgettable Memories ”為題,給英文報紙21st Century “青春校園”欄目寫一篇100詞左右的征文。
注意:1. 內容要包含對過去的回憶(學業有成、愛好特長、師生情誼以及最大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憧憬。
2. 文中不要出現你的真實姓名和學校名稱;
3. 文章的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Unforgettable Memories
How time flies! Three years pass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力
1.B  2.C  3.A  4.D  5.C  6.A  7.B  8.B  9.D  10.C  11.D  12.B  13.C  14.B  15.A  16.D  17.A  18.C  19.A 20.D 
閱讀理解答案
單詞拼寫答案
1.voyage 2.identity 3.recognized 4.requested 5.official 6.fluently7.Persuade 8.fare 9.transported 10.altitude 
短語互譯答案
1.走近,上來,提出2.扮演一個角色,參與3.照常4.關心,憂慮,惦念 5.現在,目前6.because of 7. make up one’s mind 8. at midnight
9. be fond of 10. ever sinc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湾仔区| 越西县| 锡林郭勒盟| 铜梁县| 罗甸县| 北京市| 托克逊县| 隆林| 云梦县| 嵊泗县| 武邑县| 札达县| 嘉荫县| 同心县| 泌阳县| 崇信县| 隆昌县| 安泽县| 开封市| 合山市| 雅江县| 阿图什市| 元江| 来宾市| 中山市| 韶山市| 大石桥市| 通化县| 阿克苏市| 甘洛县| 合肥市| 于田县| 遵义县| 徐汇区| 库尔勒市| 黄浦区| 漠河县| 通化县| 珲春市|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