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6課 三國鼎立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6課 三國鼎立 教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第16課 三國鼎立
【課標要求】
知道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閱讀《三國演義》的片段,講述史實與《三國演義》描述的區別。
【教學目標】
水平一:
1.根據材料,分析曹操勢力壯大的原因;寫出官渡之戰、交戰雙方、結果、特點; 識讀《官渡之戰形勢圖》。
2.寫出赤壁之戰、交戰雙方、結果、特點;識讀《赤壁之戰形勢圖》;根據材料, 分析曹操失敗的原因。
3.識讀《三國鼎立形勢圖》,并在地圖上填注三國及都城。
水平二:
1.列表總結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分析曹操勝敗原因;根據材料,分析赤壁之戰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作用。
2.根據材料,評價三國鼎立局面的歷史地位;根據材料,區別文藝作品與真實歷史的異同。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的史實。
2.教學難點: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林俊杰《曹操》歌詞: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 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說不清對與錯 ,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后。
二、自主學習(完成學案第一部分) 
三、講授新課
第一篇章:烽火連天分不休
1.官渡之戰
師:背景:根據兩則材料,指出東漢末年怎樣的社會景象 并根據本課導語內容說出該社會景象出現的原因?
材料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材料經“光武中興”到105年,全國人口達5300萬,可東漢末年,只剩下760萬······
生:景象: 民不聊生,人口銳減。原因:州郡割據,戰亂不已。
師材料: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師:“操遂能克紹”指的是哪次戰役?曹操是如何“以弱為強”的?
生:官渡之戰。“挾天子以令諸侯”、“唯才是舉”、“屯田”,正確的軍事策略等。
師;官渡之戰有何影響?
生: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師:提問學生回答,總結官渡之戰。
背景: 東漢末年政局混亂、軍閥割據
時間 200年
交戰雙方 曹操和袁紹
結果 曹操以少勝多,戰勝袁紹
影響 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2.赤壁之戰
材料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
師:詩中的“壯心”指的是什么?他實現了嗎?原因是什么?
生:統一全國;沒有實現;赤壁之戰中失敗,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師:指導學生利用材料探討曹操失敗的原因?
材料: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勢:勞師遠征,士卒疲憊;北人不習水戰… …
生:不習水戰,水土不服。
材料: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瑜部將黃蓋曰:“……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生:孫劉聯軍制定了正確的戰術材料。
材料:“曹操其人極易激動,易被勝利沖昏頭腦”---《曹操傳》
生:曹操因實力強大而驕傲自滿;松懈、輕敵
師總結赤壁之戰
時間 200年
交戰雙方 曹操和孫劉聯軍
結果 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戰勝曹操
特點 以少勝多
意義 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第二篇章:爾虞我詐是三國
3.三國鼎立
師:根據教材第82頁,指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生:曹操---統一北方 劉備---向西南發展 孫權---鞏固江南
師:當時統一的客觀條件尚未成熟,三方都不具備完成統一的絕對力量。
生:完成表格
政權名稱 時間 創建者 定都
魏 220年 曹丕 洛陽
漢 221年 劉備 成都
吳 229年 孫權 建業
重點強調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材料 這個時期在大量的消極現象掩蓋下,存在著積極的因素,國家的分裂為新的統一規模準備了條件,民族間的斗爭為新的民族關系的協調準備了條件。
——何茲全:《中國通史(第五卷)·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上冊)》
師:根據材料,評價三國鼎立局面的歷史地位?
生:為西晉統一全國奠定基礎;協調新的民族關系,促進民族交融。
4.三國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生:總結
(1)曹魏重視農耕:采取重視大興屯田。北方出現“家家豐足,倉庫盈溢”的現象。
(2)諸葛亮治蜀:總結諸葛亮治蜀幾個方面,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絲織業發達。
(3)吳國開發江南:230年吳國的衛溫曾到過夷洲,加強了內地與臺灣地區的聯系。
第三篇章:紛紛擾擾話三國
1.師:中國歷史進程中,要么統一,要么走向統一。
中國歷史長河中,分裂是插曲,統一是主流。
2.師: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判斷標準:是否有利于生產發展與社會進步,是否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安定,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生: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實現了較大范圍的局部統一,有利于社會的安定與發展,而且三國都注重發展經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后來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因此是歷史的進步。
3.師: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文學作品中的歷史?
生:文學作品中可能有真實的歷史,但作者為了增強小說的趣味性,會增加大量虛構的成分。
四、課堂小結
我們一起來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為方便記憶,我們用一、二、三、四來總結本課知識。
一種局面:三國鼎立
二次戰役: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三個政權:三國名稱和都城
四個人物: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
【當堂檢測】 (完成學案第二部分)
【板書設計】
第16課 三國鼎立
一、官渡之戰 背景 時間 雙方 結果 影響
二、赤壁之戰 背景 時間 雙方 結果 影響
三、三國鼎立 三國經濟的發展狀況
【教學反思】
第1頁(共5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阳县| 鄯善县| 隆昌县| 凤庆县| 托克托县| 铜川市| 台中市| 乌什县| 保山市| 钟山县| 白山市| 乌鲁木齐县| 山西省| 永德县| 将乐县| 张掖市| 扶沟县| 巴青县| 中超| 通榆县| 邵阳县| 西贡区| 博客| 新竹县| 宜兰县| 弥渡县| 长岛县| 平陆县| 北辰区| 威信县| 铜山县| 大埔区| 济宁市| 万全县| 合山市| 达孜县| 永胜县| 罗平县| 新和县| 隆子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