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課標要求】知道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起義,知道秦朝的滅亡和西漢的建立。【教學目標】水平一:記住大澤鄉起義的時間和領導人;了解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水平二:理解大澤鄉起義的歷史意義,及項羽、劉邦在滅秦過程中的作用。【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秦末農民大起義2.教學難點:秦朝滅亡后,項羽和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溫故知新: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強大的秦帝國,嬴政自稱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國千秋萬代,但是帝國卻僅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為什么曇花一現、迅速走向滅亡了呢?自主學習:(完成學案第一部分)二、講授新課(一):秦的暴政1.自主學習書50—51頁,閱讀課文總結秦的暴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2.多媒體展示圖片:秦帝國的四大工程:萬里長城、秦始皇陵、阿房宮、秦直道孟姜女哭長城的圖片,說明秦朝的徭役繁重學生能夠找出:(1)沉重的賦稅(2)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殘酷的刑罰(4)秦二世的殘暴昏庸過渡:假如你是生活在當時的一名秦國百姓,面對秦的暴政,你會怎么辦?(二):陳勝、吳廣起義1. 介紹陳勝、吳廣2.展示圖片結合閱讀課文歸納陳勝吳廣為什么要起義?提示:直接原因--因大雨戍守誤期按律要被處死。根本原因:秦的暴政3.過程:多媒體展示陳勝、吳廣起義的相關經過(1)大澤鄉起義(2)占領陳縣,陳勝稱王(3)發展壯大(4)進逼咸陽(5)秦軍反撲,陳勝、吳廣被害(6) 失敗4.結果:失敗5.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過渡: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之后,反秦并沒有結束,于是劉邦、項羽便隆重登場了!劉邦、項羽起義劉邦和項羽的人物介紹巨鹿之戰:典故“破釜沉舟”劉邦滅秦過渡:巨鹿之戰后,最終卻是劉邦率軍如咸陽,于是長達4年的楚漢之爭就開始了(三):楚漢之爭1.人物:“西楚霸王”項羽VS “漢王”劉邦2.結果:項羽失敗,烏江自刎 劉邦勝利,建立漢朝3.性質:為爭奪天下的統治階級內部的戰爭多媒體展示材料,提問:依據材料,歸納劉邦戰勝項羽的重要原因?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劉邦:重視人才,善用人才,得到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佐項羽:剛愎自用,不重視人才,不采納范增的意見感悟:從夏、商、周、秦朝的滅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得民心者的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三、課堂小結四、當堂檢測(完成學案上面相關練習題)五、板書設計六、教學反思第1頁(共5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