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9課 秦統一中國【課標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統一中國,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觀察秦疆域圖,建立時空概念。【教學目標】水平一:記住秦統一中國時間、都城及最高統治者的稱號;水平二:歸納秦鞏固統一的各項措施并理解其作用;理解秦統一六國的歷史意義【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2.教學難點:中央集權制的君主專制制度和秦統一的作用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情景引入:近年來,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更新,這個沉睡地底千年的帝國,再次闖入人們的視野,它就是——大秦帝國。而隨著研究的深入,真實秦朝的樣貌也逐漸清晰……課件展示兵馬俑、睡虎地秦簡、里耶秦簡等相關圖片,引出本課的主角——大秦帝國。自主學習:(完成學案第一部分)二、講授新課(一)天下歸秦——秦為何能統一中國?1.師講述: 戰國末期,六國皆弱而秦獨強,時代的格局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 課件展示秦統一六國的過程;展示秦朝建立形勢圖并設問1:秦為何能統一中國?3. ①材料解讀:諸子百家在思想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追求“大一統”… ——張宏杰《簡讀中國史》根據材料引導學生得出結論(1)統一是民心所向,不可逆轉;②秦自孝公(前361—前338在位)用商鞅變法后,二十余年間,便以一個嶄新的面目出現。秦惠文王(前337—前311在位)…… ——李定一《中華史綱》根據材料引導學生得出結論(2)秦國已經具備統一六國的條件;③相關史事:嬴政用人,部分籍貫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國小吏…… ——李定一《中華史綱》 根據材料引導學生得出結論(3)嬴政廣納賢才,策劃統一大計,為統一六國做好準備;(二)天下歸一——秦如何統一中國?問題:秦翦滅六國后,真的實現了統一嗎?嬴政又是如何統治自己的新帝國?通過導入里耶秦簡中對南郡叛亂的記載,引導學生思考:“秦是否真的實現了統一?”并設問2:秦如何真正統一中國?1.政治:從列國紛爭到天下統一課件展示春秋形勢圖、戰國形勢圖、秦朝形勢圖,通過觀察讓學生直觀感受秦通過兼并戰爭,實現了統一的政治前提。(1)從諸侯稱王到千古始皇①皇帝制度: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歸納皇帝制度的特點: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②三公九卿制度:課件展示中央建制示意圖(2)從分封割據到郡縣統一(課堂探究:郡縣與分封之爭)課件展示不同主張:①郡縣派(代表:李斯):周代開國所封宗室很多,但后代疏遠,互相攻擊如仇敵,征戰不休,非“安寧之術”。②分封派(代表:王綰):齊、燕、楚三國舊地太原,請立諸王子為王以統治之。提問: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說出你的理由依據。(小組討論)思考:如何評價這一制度?2.經濟(1)從六國貨幣到秦半兩錢:根據材料引導學生掌握秦統一貨幣的原因及意義。(2)從六國度量到秦朝度量展示并解讀秦銅權和秦銅量,通過實物史料,讓同學們理解秦朝統一度量衡的重要性。3.文化——從一字七形到文字統一通過材料和圖片,引導學生理解統一文字對文化發展和政令實行的影響。4.交通—— 馳道通天下通過展示秦朝交通干線圖,引導學生直觀感受秦馳道對于秦朝交通的影響。5.軍事——開靈渠·筑長城通過展示和講解靈渠和萬里長城,引導學生直觀感受秦朝工程建筑實力,理解秦朝對于邊疆地區的重視。三、課堂小結四、當堂檢測(完成學案上面相關練習題)五、板書設計六、教學反思第1頁(共5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