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第8課百家爭鳴【課標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收集《論語》中的一些名言,說一說其中的含義。【教學目標】水平一:識記老子開創的道家學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張。識記孔子開創的儒家學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領域的重要成就。水平二:分析理解“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歷史背景;記住“百家爭鳴”時期的主要學派的主要思想;識記“百家爭鳴”的概況及影響。【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老子的哲學思想(2) 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2.教學難點:(1)理解戰國時期各家學派的思想(2)理解百家爭鳴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以世界十大思想家來導入本課的學習自主學習:(完成學案第一部分)二、講授新課(一):老子出示表格,請學生結合課文完成老子個人資料的填寫(二):孔子1.介紹孔子的生平2.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以及由此提出的一些具體的主張如“為政以德、有教無類”等3.情景模擬:“春秋后期,有一對平民夫婦聽聞孔子開壇收徒的事情,于是商議著讓自己的孩子拜孔子為師。但由于他們出身平民,擔心孔子不會收他們的孩子為徒弟?為此他們擔心不已。”,提問:根據你對孔子教育主張的了解,這對夫婦的孩子能去上學嗎?為什么?由此具體的來講授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張及貢獻4.《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書,由其弟子整理而成5.孔子對文化方面的貢獻,如整理古籍,編訂《春秋》等(三)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2.百家爭鳴的主要學派、代表人物、主張3.百家爭鳴的影響:①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②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4.合作探究(1)為什么說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提示:“諸子百家”為解決社會問題,提出各種主張和方略,并不斷辯論,取長補短,相互影響。(2)“諸子百家”為解決社會問題,提出各種主張和方略,并不斷辯論,取長補短,相互影響。對此,你有何感觸?提示:①我們應該學習諸子先賢們大膽思考、自由討論的學術傳統,培養自己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②我們應該學習諸子先賢們以天下為己任,關心國家發展和人類命運的崇高抱負和理想人格。三、課堂總結時代 學派 主要人物 主要思想春秋 道家 老子 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仁;政治主張:為政以德;教育主張:有教無類戰國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貴君輕反對非正義戰爭荀子 禮治道家 莊子 順應自然和民心;人應該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獨立的人格墨家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任用賢能,提倡節儉法家 韓非 以法治國;提倡改革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四、當堂檢測(完成學案上面相關練習題)五、板書設計第8課百家爭鳴(一)老子: 1.概況 2.思想(二)孔子: 1.人物簡介 2.思想核心 3.政治主張 4.教育成就 5.文化成就(三)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的含義 2.主要思想派別,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影響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