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省東莞市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省東莞市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全科)

資源簡介


東莞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末教學質量自查
高二歷史試卷(文科)
注:l.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所有各題答案均寫到答題卡上。
一.選擇題:滿分60分。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將正確答案的代碼填涂入答題卡內。
1.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提出治理社會的主要依據是  
A.法律制度 B.強權政治
C.倫理道德 D.道法自然
2.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戰國時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康有為把孔子裝扮成改制的先師;新文化運動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號;當今孔子學院在全球開花。這說明儒家思想的揚棄歸根結底取決于 
A.統治者個人喜好       B.當時的經濟狀況
C.文人學者的喜好 D.時代發展的需要
3.漢代儒學增加了“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內容,下列行為中與此思想有關的是
A.祭天儀式的興盛          B.皇帝的微服私訪
C.郡縣制的實施 D.科舉制的推行
4.五代有個叫馮道的人,一生中也做過不少對百姓有好處的事情,但因為他先后追隨過好多皇帝,為后世的文人所不齒。在他們看來,其行為和那些一嫁再嫁或失去貞節的婦女一樣丑陋不堪。這些文人的評價標準是
A.民族氣節 B.忠孝觀念 C.義利思想 D.文化修養
5.古代中國城市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壯大對文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現象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漢賦   B.唐詩    C.楚辭    D.元雜劇
6.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較為系統的世界歷史地理著作,摒棄了天朝中心說,樹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世界史地知識。該書是
A.《海國圖志》??????? B.《資政新篇》 C.《天演論》????? D.《變法通議》
7.有人認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戰爭引發的”。這次“反思”使先進人士認識到必須  
A.喚醒民眾進行反侵略斗爭 B.徹底批判儒家傳統思想
C.學習西方的政治文明 D.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8.有學者認為,文藝復興的倡導者和19世紀末的中國維新思想宣傳者的手段都很高明。兩者的“高明”之處是 
A.利用宗教反對封建思想 B.建立政黨宣傳政綱
C.組織團體宣傳新思想 D.借助傳統文化外衣
9.中國近代思想主要經歷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維新變法”、“民主共和”“民主與科學”及“馬克思主義”的演進過程,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圖存???? C.經濟的工業化???? ?D.思想的自由化
10.公民實質上是指具有國家國籍并有權參與國家公共權力行使與監督的人。在中國,“公民”一詞是泊來品,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的政治詞匯中,“公民”逐漸取代了“臣民”,發生這一轉變的原因不包括
A.資產階級政治運動的開展????? ? B.西方思想文化的傳播
C.民主平等價值觀念的普及????? ? D.近代科技的進步
11.一位學者對發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價是:“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文化。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指的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12.19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有一種物質是彌漫在世界上,無所不在的。受其影響,19世紀90年代,譚嗣同撰寫了《仁學》,把仁作為世界的本質,說仁統萬物,仁統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體。由此可見,維新派思想的突出特點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學說??????????? B.傳統文化與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傳統思想??????????? D.全面接納西方自然科學成果
13.胡適原名胡洪驛,后改名為胡適,字適之。促使他改名的作品最可能是
A.《海國圖志》   B.《仁學》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論》
14.1912年中華民國國歌歌詞中有“揖美追歐,舊邦新造”之句,此句體現國人的追求是
A.師夷長技以自強????????? B.用民主和科學改造社會
C.維新變法救亡圖存????????? D.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華
15.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主張中,最具前瞻性和創新性的主張是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
16.在二十世紀的前二十年中,各種思潮紛紛涌現,下列不屬于此階段出現的思潮是
  A.實業救國思潮 B.中體西用思潮 C.民主共和思潮 D.社會主義思潮 
1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選擇中共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為研究主題,他們可以查閱 
A.《湘江評論》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論聯合政府》 D.《論十大關系》
18.毛澤東思想第一次以完備的形式出現在著作中是在 
A.國民革命時期 B.長征時期 C.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19.歷史學家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道:“那個時候多的是泥古而頑梗的士人……如果沒有‘中體’作為前提,“西用”無所依托,它在中國是進不了門,落不了戶的?!标愊壬u價歷史事物的方法是
A.階級分析法??????????????    B.“三個代表”理論
C.人民是創造歷史的主體??   D.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看歷史
20.有一份面向大學生的調查問卷,問“在你心目中曾為中國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物是誰”,選擇鄧小平的占89%。大學生們做此選擇的依據不包括 
A.文革后鄧小平恢復高考的決策
B.鄧小平提出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
C.鄧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D.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21.蘇格拉底說“未經檢討與反省的生命是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边@句話表明他 
A.探討人類社會,開創希臘哲學的新方向
B.關注自然界,強調生命的偉大意義
C.追求真理,認為真理高于一切
D.主張不斷認識自我,追求生命的真諦
22.文藝復興時期一位作家說:“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變自己的。”這反映了
A.肯定人的價值及其創造性的思想 B.人文主義藐視宗教作用的思想
C.提倡追求物質生活幸福的思想 D.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
23.有人說:“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國什么都不禁,獨禁本能”。下列說法最能證明上述觀點的是
A.“人文主義”,“民貴君輕”      B.“因信稱義”,“天人感應”
C.“人文主義”,“存天理,滅人欲”    D.“因信稱義”,“致良知”
24.杰克到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其章節包括“個人的發展”、“古典的復興”、“人的發現”等,此書最可能是
A.《地理大發現》 B.《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C.《科學與啟蒙運動》     D.《論自由與代議制度》
25.馬克思說:“啟蒙思想家已經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并且從理性和經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出國家的自然規律”。啟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經驗”主要是基于 
A.君主的權力與黨派的信仰   B.權威的判斷與歷史的傳統
C.自然科學進步和資本主義發展   D.民族國家的意志與精神的寄托
26.盧梭的理想社會是“既沒有乞丐,也沒有富豪”,“沒有一個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購買另一個人,也沒有一個公民窮得不得不出賣自身”。這實質上反映了他主張
A.經濟平等 B.消滅私產 C.主權在民 D.社會契約
27.19世紀上半期,當蒸汽機車轟鳴奔馳的時候,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和衣衫襤褸的下層人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人讓路。保守派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快。材料主要反映了先進科技  
A.導致資本主義制度確立 B.沖擊了原有社會關系
C.改變了傳統的社會性質 D.造成了社會秩序混亂
28.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升空,這是中國太空計劃新的里程碑。人類實現飛上太空夢想的第一人是
A.加加林 B.阿姆斯特朗   C.奧爾德林  D.楊利偉 
29.有學者指出:“史料可分為兩種,有時過去的事件,留下實跡(碑碣及制造品),有時,也是更常見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跡,是心理的狀態—— 一種文字上的描寫和敘述。”對這句話理解準確的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帶有主觀因素 B.實跡和文字史料都真實反映歷史
C.歷史是“心理的狀態”的反映 D.只有實跡史料才能反映歷史真實
30.浪漫主義樂派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后出現的一個新的流派,它產生在19世紀初。代表古典主義音樂終結和浪漫主義音樂開端的偉大音樂家是 
A.海頓 B.德彪西 C.莫扎特 D.貝多芬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1題22分,第32題18分,共計40分)
31.(2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中國人在“救亡”心情下要求以西方“真理”來徹底而迅速地改造中國。康有為“上皇帝書”便說:“守舊不可,必當變法;緩變不可,必當速變;小變不可,必當全變?!边@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基本心態,一直到今天都還不失其代表性。依照這種心理發展下去,革命便成了唯一的“救亡”之道。一旦“革命”登場,政治(包括軍事)力量便必然上升到主宰的地位,而文化力量則退居于無足輕重的位置。長期的“革命”最后是許多人相信“政治是決定一切的”。
革命是以政治暴力改變現狀,其效果是直接的,真可以說是“立竿見影”。革命可以摧毀舊政治秩序,并建立新政治秩序,但這種變動只是表面的、形式的……
——引自余英時《中國文化的重建》
(1)為了救亡,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先后以哪些西方的“真理”來改造中國?(6分)
(2)康有為提出“全變”主張的原因是什么?(2分)為此,他提出了什么辦法以實現“全變”?(2分)
(3)結合二十世紀初中國的史實說說材料中的“舊政治秩序”和“新政治秩序”分別指什么?(4分)孫中山為建立“新政治秩序”做出了怎樣的努力?(2分)你怎樣理解“這種變動只是表面的、形式的” ?(2分)
(4)談談你對“政治是決定一切的”這一觀點的認識。(4分)
32.(18分)人文思想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蘇格拉底說:“如果知識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們認為知識即美德就將是對的?!泵献樱▽γ赖碌恼J識):“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r/>【材料二】 我們人類的骨肉都是用同樣的物質造成的,我們的靈魂都是天主賜給的,具備著同等的機能和一樣的效用。      
——簿伽丘《十日談》
【材料三】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康 德
【材料四】中國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文化傳入的基礎上,經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碰撞與互動,在同化與順應兩種機制的作用下產生的。盧梭的天賦人權說、赫胥黎的進化論對中國最早向西方學習的知識分子來說,具有很強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靈光》
(1)蘇格拉底和孟子分別代表什么思想流派?他們對美德的認識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二體現了作者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在當時有何積極意義? (4分)與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將人文思想發展到怎樣的新高度?(2分)
(3)為什么說“盧梭的天賦人權說、赫胥黎的進化論對中國最早向西方學習的知識分子來說,具有很強的震撼力”?(4分)
(4)你認為倡導人文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2分)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自查
高二歷史試卷(文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題。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將其代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B
D
A
C
D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D
C
A/B
B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B
C
A
B
A
A
D
說明:16題答案A或B均可。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40分,其中第31題22分,第32題18分。直接在答題卷上作答。)
31.(22分)
(1)①林則徐、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②洋務派——中體西用;③康有為——維新思想,君主立憲;④孫中山——三民主義,民主共和;⑤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⑥馬克思主義。
(每點1分,只答到技術救國、制度救國、文化救國,每點可得1分。本題最多不超過6分。) 
(2)原因:社會危機嚴重(民族危機,專制統治危機);(2分,如果答到洋務運動失敗認識到技術不能救國也可給2分。只寫“甲午戰改”給1分。)
方案:維新變法運動(2分)(寫出“君主立憲”或能準確答出維新變法內容也可相應給分。)
(3)舊政治秩序——清王朝封建專制統治;(2分)
新政治秩序——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2分)
努力:發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2分。如只答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等給1分)。
理解:圍繞“民國有民國之名,無民國之實”分析,民主共和國有名無實,三民主義沒有真正落實,封建軍閥(北洋軍閥)獨裁、破壞民主政治;民主共和的影響力有限等(2分。每對任意1點得2分。)
(4)按層次給分;
①僅作出判斷給1分;
②在判斷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分析,對自己的觀點提出了一個以上的論據給2—3分;
③在判斷的基礎上進行了綜合分析和歸納,對自己的觀點提出了兩個以上的論據給3—4分。
32.(18分)
(1)蘇格拉底代表早期人文主義(古典人文主義,古希臘先哲);孟子代表儒家(2分);
不同點:蘇格拉底認為知識即美德(2分),孟子強調協調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2分)。
(2)觀點:人生而平等。(2分。答“人文主義”得1分)
積極意義:批判了封建等級觀念,促進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2分)
新高度:從對人性的尊重發展到對理性的推崇(或答理性主義)。(2分)
(3)原因:①民族危機嚴重,救亡圖存成為共識,中國人急需先進的理念;②這些思想成為先進知識分子批判封建專制、喚醒民眾的強大武器。(4分,每點2分。)
(4)樹立“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關注民生;增強公民意識等 (答對一點得2分,其它觀點,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東莞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檢查
高 二 地 理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 44 分)
中國地域遼闊,地域特色鮮明,“各處食性之不同,由於習尚也。則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到清末時,魯菜、蘇菜、粵菜、川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的“八大菜系”。據此材料,完成第1題。
1.不同的飲食文化體現了區域的( )
A.整體性 ?。拢町愋浴。茫_放性 ?。模餐?br/>右圖中粗黑實線所示范圍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地理單元,讀圖回答2~3題。
2.該區域內a、b、c、d四個省屬于我國中部經濟地
帶的是( )
A.ab B.bd C.ac D.bc
3.該區域北部的農業發展方向是( )
A.大規模機械化耕作,建成商品糧基地,以滿足當地日益增多的糧食需求
B.增大坡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特別是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C.積極開墾荒地,興修水平梯田,保持水土
D.退耕還林還草,發展舍飼養殖
4.下列各組地域單元中,區域劃分依據相同的是( ) A.云貴高原、四川盆地、東北平原、山東丘陵 B.長江流域、云貴高原、東南丘陵、干旱地區 C.亞熱帶、中緯度、亞歐大陸、華北平原 D.廣東省、湖南省、廣州市、濕潤地區
5.聚落的建筑風格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下列地區和當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 A.西雙版納——竹樓 B.江南地區——尖頂屋 C.陜北延安——窯洞 D.云貴高原——蒙古包
2008年5月29日,廣東省委、省政府下發《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動員和部署全省進一步推進“雙轉移”工作,促進廣東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讀廣東省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方向示意圖(右圖),回答6~7題。
6.圖中箭頭②表示( )
A.勞動密集型產業 B.資金
C.較高素質勞動力 D.高新技術產業
7.關于廣東實施“雙轉移”工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加劇了珠三角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
B.加快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
C.有效地解決廣東能源短缺的局面
D.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技術方面的優勢是吸引產業轉移的重要因素
“川氣東送”工程是繼西氣東輸之后我國興建的又一條能源大動脈,西起四川達州市,途經六省兩市,干線長度1 700千米。“川氣東送”可被列為繼三峽工程、西氣東輸、青藏鐵路、南水北調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據下圖回答8~9題。
8.與輪南至上海的西氣東輸管道干線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氣東送方案具有的優點是( )
①沿線經濟發達,市場需求量大?、谕窘浳覈茏钬S富的三峽地區,供氣更方便 
③經過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氣來源更多,供氣更穩定?、葸\輸線路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9.下列關于川氣東送方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有助于改善東西部地區能源的供求矛盾,促進東西部的共同發展
B.有助于西南地區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西南地區經濟的發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氣東輸工程,可從根本上解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D.有助于東部地區改善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
讀我國北方某地區的部分資料,回答10~11題。
年份
森林覆蓋率(%)
耕地面積(KM2 )
年降水量(mm)
氣溫年較差(℃)
河流含沙量(%)
糧食平均畝產(kg)
糧食總產量(億kg)
1985
19
333
520
38
10
205
1.025
1995
10
478
450
42
35
135
0.975
10.上述資料表明,導致該地區近十年來糧食平均畝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還牧的面積增大 B.毀林開荒現象嚴重
C.氣候發生異常,出現水旱災害 D.人口增長過快
11.目前,該地區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是( )
A.風沙危害嚴重 B.水土流失嚴重  C.大陸性氣候減弱 D.光照條件變差
12.水土流失是我國洪澇災害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土流失導致江河湖庫淤積,加劇洪澇災害,對我國防洪安全構成巨大威脅。水土流失之所以加劇洪澇災害,主要是因為( )
A.水土流失加快流水速度       B.水土流失導致洪峰提前到來
C.水土流失導致河床抬高       D.水土流失導致堤防崩潰
13.讀下圖,判斷田納西河流域的氣候類型是( )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濕潤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
14.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的核心是( )
A.梯級開發 B.改善航運條件 C.提高水質 D.環境建設
15.云貴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農業特色依次是( )
A.河谷農業、綠洲農業、灌溉農業、壩子農業
B.壩子農業、河谷農業、灌溉農業、綠洲農業
C.壩子農業、灌溉農業、綠洲農業、河谷農業
D.灌溉農業、河谷農業、綠洲農業、壩子農業
農田生產力用農作物在單位時間和單位面積上所能累計的有機干物質(包括植物的枝、葉、根、果及枯落部分)的數量來衡量。讀“不同地區農田生產力下降的耕地面積比例統計圖”,完成第16題。
16.我國各地均有不同比例的耕地面積農田生產力水平下降,農田生產力降低面積比例最高的地區是( )
A.黃淮海區 B.黃土高原區 C.西南地區 D.內蒙古地
讀我國南北方水資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對照圖,回答17~18題。
17.上圖反映我國南北方的資源問題說法正確的是( )
A.水資源的時間分布不均 B.人均耕地南方多于北方
C.耕地與水資源的配套失衡 D.人均水資源南方為北方的四倍
18.造成我國南北方水資源總量差異大的主要原因( )
A.雨季長短導致降水量差異較大 B.耕地面積差異較大
C.城市化水平差異較大 D.緯度差異導致蒸發量差異較大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讀下圖“某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比較圖”,完成19~20題。
19.有關該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工業化與城市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B.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水平不相適應
C.屬于發展中國家
D.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第三產業
20.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產業部門是( )
①勞動密集型產業 ②資源密集型產業
③技術密集型產業 ④現代服務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時25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簡稱“環境減災”)A、B衛星送入太空。據此回答21~22題。
21.“環境減災”衛星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動態監測,直接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遙感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數字地球
22.“環境減災”衛星不能直接監測的自然災害是( )
A.臺風 B.洪澇 C.地震 D.森林病蟲害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6分)
23.(16分)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三大自然區圖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區簡圖和深圳所在地區簡圖
材料三?有詩句這樣寫到:“無山不洞,無洞不奇,無村不榕,無榕不蔭。有水皆成瀑,城為石頭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黃橙。相逢毋須問,十九布依人?!?br/>(1)A、B兩區域大致以 為界。A區域內部有明顯的南北差異,南、北方的分界線是 一線。B區域植被自東向西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地帶性變化規律。(6分)
(2)材料二中喀什、深圳分別位于我國三大自然區中的 區、
區(填自然區名稱,不能填字母)。(4分)
(3)材料三的詩句中描繪的景觀位于A區中的 ??? 高原。(2分)
(4)塔里木河的補給來源以 為主,珠江的補給來源以 為主。(4分)
24.讀下圖,分析回答圖中一些地區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14分)
(1)①②兩地區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造成問題的人為原因是 。(6分)
(2)③④⑤三個地區生態環境問題的共同特點是 。(2分)
(3)與松花江流域相比,⑥地區水土流失更為嚴重的自然原因是 。(4分)
(4)水土流失會加劇洪澇災害,這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特征。(2分)
25.三江平原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沼澤分布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對三江平原的過度開墾,使沼澤濕地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急劇下降。結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4分)
材料一 1975—2006年三江平原三種土地類型面積變化圖
材料二 三江平原地區土壤質量與開發年限關系圖
材料三 東北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的比較(2002年)表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發生的變化是 (6分)
(2)三江平原地區開墾年限越久,土壤質量越 (高、低),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
是 。(4分)
(3)東北地區比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4分)
26.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帶,2008年末,流域內人口4069萬人、GDP5738.88億元、工業增加值1995.7億元,分別占全省的59.5%、75.2%、76.4%。
湘江流域的自然資源豐富,以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為對象的資源產業(資源生產和資源初加工產業)成為湘江流域產業的主體和主流,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造就了湘江流域眾多的資源型產業,并進而形成許多的資源型城鎮。目前,湘江流域云集了電力、治金、化工、煤碳、建材、紡織、食品、造紙等工業。
近年來,湘江水體水質受到重金屬、有機物和微生物等的復合污染,湘江流域的總體水環境質量在逐年下降。據官方公布數據:2005年,湘江流域排放生活污水9.19億噸,其中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21.83%,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39.3%。
材料二 湘江流域圖和湖南省城市競爭力歷史回溯圖。
(1)與魯爾區相比,湘江流域具有的優勢自然資源有 。(2分)
(2)從材料二中湖南省城市競爭力歷史回溯圖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城市競爭力中明顯下滑的是
競爭力。(2分)
(3)請借鑒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經驗以及德國魯爾區的整治經驗,為湘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8分)



東莞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檢查
高二生物(試卷類型B)
說明: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一卷為選擇題,共40分;第二卷為非選擇題,共60分;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下列可遺傳變異中,能夠產生新基因,為生物進化提供原始材料的是
A. 基因重組 B. 基因突變
C. 染色體數目變異 D. 染色體結構變異
2.關于染色體變異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單倍體的體細胞中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B. 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植株一定不是單倍體
C. 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因是誘導染色體多次復制
D. 21三體綜合征是由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的
3.下列遺傳病中,不屬于單基因遺傳病的是
A. 白化病 B. 抗維生素D佝僂病 C. 原發性高血壓 D. 紅綠色盲
4.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
A. 地理隔離 B. 生殖隔離
C. 突變與基因重組 D. 基因庫發生改變
5.某人群中,基因型為XBXB、XBXb、XBY、XbY的個體分別占40%、10%、30%、20%,
則XB的基因頻率為
A. 80% B. 60% C. 40% D. 20%
6.有關人體內環境及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與淋巴,三者關系為
B. 內環境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C. 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會受Na+、Cl- 影響
D. 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
7.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是
A. 神經調節 B. 體液調節
C. 神經-體液調節 D. 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8.右圖是自然界中種群增長的一般走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種群數量達到K時就不再變化
B.該圖表示的是種群增長的“J”型曲線
C.在K/2時種群的增長率最大
D.該曲線為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的形式
9.“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所含的食物鏈中,螳螂屬于
A.次級消費者 第二營養級     B. 初級消費者 第二營養級
C.初級消費者 第一營養級 D.次級消費者 第三營養級
10.提高大熊貓環境容納量的根本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護區   B.廣泛宣傳大熊貓的重要性
C.加強立法執法    D.建立大熊貓的精子庫 
11.下列敘述能體現野生生物資源多樣性間接價值的是
A. 藥用價值 B. 提供工業原料
C. 作為基因庫 D. 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12.土壤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習性,下圖A、B、C、D 4種土壤微型節肢動物分離收集裝置中,最合理的是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3.能直接影響種群密度的特征是
A.年齡組成 B.性別比例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遷入率和遷出率
14.如圖表示植物根、芽、莖三種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情況,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生長素既能促進各器官的生長,又能抑制生長,體現出兩重性
B.促進芽生長的生長素最適濃度是10-10 mol·L -1
C.P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生長的效應是既不
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
D.根對生長素作用的敏感程度最低
15. 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B.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
C.在群落演替過程中,植食性動物比肉食性動物出現的早
D.只要時間允許,棄耕農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16. 圖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顯示的生物類群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
B.該生態系統中鷹和蛇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
C.狐依據兔的氣味進行捕食,利用的是物理信息
D.若大量捕殺鼠和兔,該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增強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60分。)
17.(10分)現有純合高稈抗?。ˋABB)玉米品種和純合
矮稈易感?。╝abb)玉米品種,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
用其培育新品種。請據圖回答:
(1)經①、②、③培育出新品種的育種方法稱為 ,
該育種方法的優點是 。
(2)經⑤得到的Ab個體屬于 ,過程⑥常用的方法
是用 處理 。
(3)⑦的育種方法稱為 ,會使玉米發生 。
(4)④的育種優點是能定向改造玉米的遺傳性狀,該方法
稱為 育種。
18.(10分)圖甲表示反射弧示意圖,圖乙表示反射弧中某一結構示意圖。請回答:
(1)請用圖甲中的字母和箭頭表示縮手反射過程_________,在⑤處給予刺激,b、d兩處能檢測到電位變化的是_________。
(2)某人在取血化驗時,針刺破手指時感到疼痛,但他并未將手指縮回,這說明反射弧中的低級中樞受相應的_________控制。
(3)圖乙所示結構①________受到刺激時,釋放出________,依次通過②、③,與④突觸后膜上的_________相結合,若該物質為興奮性的,則此時④處的電位表現為_________。
(4)圖甲中興奮在c、d之間傳遞過程中發生的信號變化是 。
19.(9分)請結合下圖中人體激素調節的兩個實例回答問題:

(1) 圖甲中①表示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能夠促進②過程的激素是___________,
是由___________細胞分泌的。
(2) 圖乙中③是________激素,④是________激素。圖乙表明,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
存在著___________機制。
(3)上述激素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 。
20.(10分)下圖是人體特異性免疫過程示意圖,其中a、b、c、d為免疫細胞,A、B為免疫活性物質,甲、乙為免疫類型。請回答:
(1)請判斷免疫類型: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2)圖中既參與特異性免疫,又參與非特異性免疫的細胞是[ ]___________;產生抗體的細胞是[ ]___________。
(3)艾滋病病毒主要攻擊的是[ ] __________細胞,使其大量死亡,對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是__________。
(4)過程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
(5)如果人體免疫功能過強,可能會將自身物質當成外來異物進行攻擊,從而引起________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21. (13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人工生態系統。該系統中有生菜、藻類植物、水蚤、鯉魚、腐生細菌等(水蚤以藻類植物為食,鯉魚以水蚤和藻類植物為食)。請回答:

(1)該生態系統能量的根本來源是__________,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
(2)請寫出鯉魚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 。請用文字和箭頭在圖乙中完善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示意圖。
(3)在食物鏈藻類植物→水蚤→鯉魚中,鯉魚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藻類植物_______kg。
(4)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增加該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 。
(6)調查某水域中鯉魚的種群數量可用__________法。如果第一次捕撈鯉魚300尾,全部進行標志后放回該水域,第二次捕撈鯉魚600尾,其中50尾有標志,則該水域中鯉魚的種群數量大約是__________尾。
22.(8分)以下是幾組關于胚芽鞘和生長素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實驗甲可以證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__________,此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因變量是__________。向光性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實驗乙進行一段時間后,a、b、c、d四個瓊脂塊生長素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
(3)實驗丙證明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是__________。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自查
高二生物參考答案(試卷類型:B)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C
B
A
B
D
C
D
A
D
A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2分,錯選或不選得0分。)
題號
13
14
15
16
答案
CD
AC
BC
AB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除說明外,每空1分。)
17.(10分)(1)雜交育種 集中不同品種的優良性狀 (2分)
     (2)單倍體 秋水仙素 幼苗(2分,如答成Ab個體的幼苗或者種子不給分)
(3)誘變育種 基因突變  
(4)基因工程
18.(10分)(1)e→d→c→b→a (2分)   b
(2)高級中樞(大腦皮層)
(3)突觸小泡 神經遞質 特異性受體 內正外負
(4)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2分)
19.(9分) (1)肝糖原 氧化分解 胰島素 胰島B
(2)促甲狀腺激素釋放 促甲狀腺 (負)反饋調節
(3)靶器官、靶細胞(2分)
20.(10分)(1)細胞免疫 體液免疫 
(2)[a]吞噬細胞 [d]漿細胞(效應B細胞)
(3)[b]T 細胞免疫缺陷,體液免疫功能下降(2分)
(4)T細胞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2分)
(5)自身免疫
21.(13分)(1)太陽能 腐生細菌
(2)藻類植物→鯉魚(2分) 示意圖(2分)
(3)25 
(4)物質循環   信息傳遞(順序可顛倒)
(5)增加生物的種類(2分)
(6)標志重捕 3600
22. (8分)(1)尖端 胚芽鞘的遮光部位 胚芽鞘是否彎曲
單側光使胚芽鞘背光一側生長素含量多于向光一側(2分,答“單側光使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只給1分)
(2)a
(3)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2分)
東莞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檢查
高二生物(試卷類型:A卷 )
說明: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共4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60分;全卷滿分100分??荚嚂r間為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
A.紅細胞數量太少 B.控制血紅蛋白合成的基因發生改變
C.染色體發生變異 D.血紅蛋白的某個氨基酸發生改變
2.關于植物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
B.染色體組非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新基因的產生
C.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
D.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
3.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其科學依據是
A.近親結婚的后代必患遺傳病
B.人類遺傳病都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
C.近親結婚的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機會增多
D.近親結婚的后代發生基因突變的比例增高
4.下列關于新物種形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被選擇的是基因型
B.生殖隔離的形成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C.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必將導致生殖隔離
D.生殖隔離的形成必須經過地理隔離
5.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論述中,不符合達爾文進化學說基本觀點的是
A.遺傳和變異是自然選擇發生作用的基礎
B.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C.變異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積累,就可能產生新物種
D.環境改變使生物產生定向變異,以適應變化的環境
6.關于動物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血漿滲透壓與蛋白質、無機鹽等物質的含量有關
B.通常情況下,酸堿緩沖物質可以維持細胞外液pH相對穩定
C.寒冷環境中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將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戰栗
D.運動過程中出汗較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7.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用乙烯利可以催熟菠蘿 B.糖尿病患者需按時注射胰島素
C.大腦皮層S區受損的患者聽不懂別人的談話
D.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有利于提高其環境容納量
8.圖甲表示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的照射,圖乙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果圖甲中b處的生長素濃度為m,則a處生長素濃度X的范圍是
A.mB.X=i
C.nD.X>i
9.右圖①②分別代表不同的細胞、A表示物質,符合該模型的是
A.①效應T細胞,②被病原體侵染的細胞,A抗體
B.①傳出神經元,②傳入神經元,A神經遞質
C.①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②垂體細胞,A促甲狀腺激素
D.①甲狀腺細胞,②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A甲狀腺激素
10.某研究機構對某區域的一種田鼠進行了調查,所調查樣方的總面積為2hm2 (1hm2=10000m2) ,統計所捕獲的鼠數量(只)、性別等,進行標記后放歸,3日后進行重捕與調查。調查數據如下表:
捕獲數
標記數
雌性個體數
雄性個體數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學對數據的分析結果,正確的是
A.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統計的種群密度比實際低
B.該地區田鼠的平均種群密度約為125只/hm2
C.綜合兩次捕獲情況,該田鼠種群的性別比例(♀/♂)約為7:2
D.此調查方法可以用來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11.土壤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習性,下圖所示的4種土壤小動物分離收集裝置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12.右圖表示某農田生態系統一年中CO2的釋放和消耗狀況,其中各數字序號表達的含義分別為:①生產者呼吸釋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釋放量;③消費者呼吸釋放量;④生產者光合作用消耗總量。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流經該農田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可用④表示
B.②越小,說明該農田生態系統施用的有機肥料越多
C.消費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
D.該農田生態系統一年中CO2的釋放量與消耗量相等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全對得4分,錯選不得分,少選得2分,共16分。每小題有且僅有兩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3.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中的兩個種群(a、b)的數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與b為捕食關系,a依賴于b
B.a與b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弱到強再到弱
C.a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制約
D.b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的制約
14.下圖為人體某反射弧示意圖,a、b為微型電流計F的兩極,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體的反射都需B、C、D三種類型神經細胞參與
B.在細胞A處給予一個刺激,電流計的指針能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C.若從a處切斷神經纖維,刺激b處,效應器不會產生反應
D.興奮在細胞B、C、D之間傳遞時,都存在化學信號與電信號的轉換
15.對下列兩個生物學概念模型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是
A.若圖甲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圖,則C表示重組質粒,D表示受體細胞
B.若圖甲表示植物雜交育種示意圖,則A、B表示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親代,C稱為雜種子一代,從C到D會發生性狀分離
C.若圖乙表示發生在棄耕農田上的群落演替過程,則d一定表示森林階段
D.若圖乙中b表示下丘腦,c表示垂體,切斷下丘腦與垂體的聯系,對甲狀腺無影響
16.下列關于右圖中某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微生物能利用農作物中儲存的能量
B.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提高該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
C.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還田,使能量能夠循環利用
D.沼氣池中的微生物可作為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17.(10分)下圖是小麥育種的一些途徑。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病(R)對易感?。╮)為顯性,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親本基因型為ddrr和DDRR,在培育矮稈抗病小麥品種過程中,F1自交產生F2,F2中矮稈抗病類型所占的比例是 。
(2)E→F→G途徑的育種方法是 ,其中F過程是 ,G過程常用的方法是 。
(3)要使小麥獲得燕麥抗銹病的性狀,應該選擇圖中 (填字母)表示的技術手段最合理,該育種方法是 。
(4)圖中能產生新基因的育種途徑是 (填字母)。
18.(12分)下圖甲為人體反射弧示意圖,乙為人體內環境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注:[ ]中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填名稱)
(1)圖甲中a結構稱為 ,能接受外界溫度變化刺激的是圖中的[ ] ,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結構是[ ] 。
(2)刺激圖甲中②處,在④處能測到膜電位變化,這是因為刺激使感覺神經元興奮,使其神經末梢釋放的 進入 ,隨后與突觸后膜上的 結合,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
(3)圖乙中細胞生活的內環境包括 (填序號)中,當⑥中水分減少時,其濃度改變會刺激 產生 ,促進腎小管對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減少。
(4)若圖乙表示胰島組織,當⑥中血糖濃度明顯增加時,胰島細胞合成分泌激素的變化是 ,從而調節血糖濃度,實現 的穩態。
19.(12分)圖甲是B淋巴細胞受到刺激產生抗體的過程。圖乙中的曲線顯示了兩種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方法,兩種方法均在第0天將某種物質注射進人體。請回答問題:([ ]內填編號)

(1)圖甲中各數字所示物質或者結構名稱分別是:① ;② 。
(2) B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開始一系列的 ,形成能產生抗體的[ ] 細胞和記憶細胞。
(3)B淋巴細胞主要靠產生 “作戰”,這種方式稱為 免疫。
(4)參照圖乙中的曲線,當一個人被狗咬傷后,狂犬病病毒可能通過狗的唾液進入人體,這時要防止該病毒使人體致病,應采用 (填方法①或方法②)較好,因為該方法產生的抗體數量 ,能快速消滅 ,以達到免疫效果。
(5)為防患于未然,對所有健康的狗注射 ,可刺激狗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和 細胞,達到預防的作用。
20.(12分)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20世紀20年代起,溫特等人通過實驗方法測得玉米胚芽鞘生長素的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材料2: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學者利用氣相質譜等現代物理化學法測得向日葵下胚軸、蘿卜下胚軸和黃化燕麥胚芽鞘的生長素分布如下表所示:
向日葵、蘿卜和燕麥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表
器官
實驗數
IAA分布(%)
測定方法
向光一側
背光一側
黑暗處理
黃化燕麥胚芽鞘
3
49.5
50.5
50
分光熒光法
3
51
49
48
免疫法
向日葵下胚軸
5
50.5
49.5
50
電子俘獲檢測法
蘿卜下胚軸
3
5l
49
49
電子俘獲檢測法
(1)材料l說明,生長素受到單側光照射后將由 側向 側轉移,而且生長素具有 的作用,所以,胚芽鞘 生長。
(2)材料2中的黑暗處理在實驗中起 作用。
(3)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觀點? ,原因是
。
(4)用同樣方法還測得蘿卜下胚軸的蘿卜寧、向日葵下胚軸的黃質醛等物質向光側多于背光側。根據材料2,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應該是 。
21.(14分)I.下圖甲為草原生態系統部分營養結構示意圖,圖乙為單位面積的放牧量與生產者的凈生產量(光合作用總量減去呼吸作用總量)的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共有 條食物鏈,請寫出最長的食物鏈 。
(2)圖甲中鷹和蛇的關系為 。假設鷹從各條食物鏈中獲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鷹體內有機物增加15克,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3)據圖乙分析:草原的放牧量應控制在 之間,這既能保持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又能獲得較多的畜產量。目前,我國許多草原沙漠化逐年加重,避免現存草原沙漠化和治理已沙漠化的草原迫在眉睫,請為此獻計獻策: 。
(4)從保護草原生物多樣性來看,如果該草原生態系統的放牧量長期大于圖中c點放牧量,生物多樣性會 。就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而言,草地對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方面的作用屬于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
II.凹脈金花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是東莞珍稀植物保育科普園目前收集的最具保護和研究價值的珍稀瀕危植物。
(1)就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而言,植物園引種栽培凹脈金花屬于 。
(2)若要對某區域的凹脈金花種群密度進行調查,常用的方法是 。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自查
高二生物參考答案(試卷類型:A)
一、單項選擇題 (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C
B
D
C
C
A
D
B
A
A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選對得4分,只選1個且正確得2分,錯選、不選得0分)
13
14
15
16
BC
AC
CD
AD
三、非選擇題 (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17.(10分,除說明外,每空1分)
(1)3/16 (2分)
(2)單倍體育種 花藥離體培養(2分) 用秋水仙素(或低溫 )處理幼苗(2分)
(3)C → D 基因工程育種 (4)A→B
18.(12分,除說明外,每空1分)
(1)突觸 ① 感受器 ③ 神經中樞
(2)神經遞質 突觸間隙 特異性受體
(3) ⑥⑦⑨ 下丘腦 抗利尿激素
(4)胰島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減少(或: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增加,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減少) (2分) 內環境(或機體)
19.(12分,除說明外,每空1分)
(1)抗原 受體(糖蛋白)
(2)增殖、分化(2分) [④]漿
(3)抗體 體液
(4)方法① 多 狂犬病毒(病原體或抗原)
(5)相應抗原(或疫苗) 記憶
20.(12分,除說明外,每空1分)
(1)向光 背光 促進植物生長(2分) 向光彎曲
(2)對照(2分)
(3)不支持  用現代物理化學方法測得向光側和背光側的生長素含量基本相同(2分)
(4)蘿卜寧、黃質醛等物質可能是生長抑制劑,從而抑制了向光側的生長(2分)
21.(14分,除說明外,每空1分)
I.(1)植物 3 植物→鼠→蛇→鷹
(2)競爭和捕食(2分) 875 (2分)
(3)bc(2分) 切實做到合理放牧,適當栽種防護林(合理即可得分)
(4)降低 間接
II.(1)遷地保護(易地保護) (2)樣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浪卡子县| 禹州市| 孟连| 饶平县| 沽源县| 昔阳县| 宜宾市| 景德镇市| 梨树县| 乐都县| 改则县| 晋中市| 从江县| 洞头县| 永兴县| 平陆县| 乐陵市| 腾冲县| 鄱阳县| 墨脱县| 司法| 涿鹿县| 依安县| 永和县| 浮山县| 贵阳市| 新平| 五峰| 哈巴河县| 东源县| 衡阳市| 石景山区| 九寨沟县| 镇江市| 山东省| 兴隆县| 亚东县| 民和| 息烽县|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