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2012-2013學年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 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2012-2013學年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 全科

資源簡介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一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
1.在中,若則角B的大小為( )
A.30° B.45° C.135° D.45°或135°
2.已知是等差數列,,,則該數列前10項和等于 ( )
A. 120 B. 110 C. 100 D. 64
3.已知銳角△ABC的面積為3,BC=4,CA=3,則角C的大小為 (  )
A.75° B.60° C.45° D.30°
4.在等比數列中,,,,則 ( )
A. 27 B. 16 C.36 D.81
5.在△ABC中,sin2 C=sin2 A+sin2 B,則△ABC為 (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邊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6.若數列滿足:,,則數列的前項和數值最大時,的值是( )
A.6 B.7 C.8 D.9
7.在ABC中,若,,,則解此三角形的結果為( )
A.無解 B.有一解 C.有兩解 D.一解或兩解
8.已知-9,a1,a2,-1四個實數成等差數列,-9,b,-1三個實數成等比數列,
則b(a2-a1)=( )
A.8  B.-8 C.±8 D.
9. 如右圖,地面上有一根旗桿OP,為了測得它的高度h,在地面上取一基線AB,AB長20米,在A處測得P點的仰角∠OAP=30°,在B處測得P點的仰角∠OBP=45°,
又測得∠AOB=60°.則旗桿的高度為 (   )
A.20(-)米 B.米
C.米 D.10(+)米
10.已知數列的通項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A.最大項為0,最小項為 B.最大項為0,最小項不存在
C.最大項不存在,最小項為 D. 最大項為0,最小項為
二、填空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
11. 在數列1,1,2,3,5,8,x,21,34,55,…中, ;
12. 在△ABC中,若b=5,∠B=,sin A=,則a=________;.
13.在數列中,,,則 ;
14.設a-1,a ,a+1為鈍角三角形的三邊,那么a的取值范圍是 ;
15.若數列的通項則 ;
三、解答題 :(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寫出解答過程,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在銳角△ABC中,a、b、c分別為角A、B、C所對的邊,又c=,b=4,且BC邊上的高h=2.
(1)求角C;
(2)求a邊的長.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數列是等比數列,首項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若數列是等差數列,且,求數列 的通項公式及前項的和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在△ABC中,角A,B,C 的對邊分別是,已知
(1)求角B的大小
(2)求三角形ABC的面積。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在等差數列中,,其前項和為,等比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公比為,且, .
(Ⅰ)求與;
(Ⅱ)設數列滿足,求的前項和.
20.(本小題滿分13分)
C位于A城的南偏西20°的位置,B位于A城的南偏東40°的位置,有一人距C為31千米的B處正沿公路向A城走去,走了20千米后到達D處,此時CD間的距離為21千米,問這人還要走多少千米才能到達A城?
21. (本小題滿分14分)
設數列的前項和為,且滿足().
(Ⅰ)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
(Ⅱ)數列滿足,且.若不等式對任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數列1,-3,5,-7,9,.......的一個通項公式為 ( )
A. B.
C. D.
2、若中,那么=( )
A. B. C. D.
3、設集合A={x|x2-6x+8≤0} , B={x|4-x≥1}, 則A∩B等于 ( )
A.{x|2≤x≤3} B. {x|-44、在等比數列中,,若,則等于( )
A. 5 B. 6 C. 7 D.8
5、在中,根據下列條件解三角形,其中有兩個解的是( )
A. b=10, A=450, C=600 B. a=6, c=5, B=600
C. a=7, b=5, A=600 D. a=14, b=16, A=450
6、在中,若,則的形狀一定是( )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7、已知數列是等比數列(公比),且,則的值為( )
A. B. C. 或 D.
8、在200m高的山頂上,測得山下一塔頂與塔底的俯角分別是30°,60°,則塔高為( )
A? B? C? D
9、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分別為Sn和Tn ,且,則=( )
A. B. C. D.
10、已知為公比q>1的等比數列,若和是方程的兩根,則的值是( )
A. 18 B. 19 C. 20 D. 21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ABC中,若 .
12、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是, 則數列的通項=________.
13、已知關于x的不等式僅有唯一解,則實數m應滿足
14、在數列中,,且滿足,則數列的前項和
=________.
15、設 a>b>1, ,給出下列三個結論:
①> ;② < ; ③ ,
其中所有的正確結論的序號是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在等比數列中,若求數列前項和。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在中,角對應的邊長分別是,若。
求:角和邊。
18、(本小題滿分12分)
解關于x的不等式:
19、(本小題滿分12分)
設等差數列的第10項為23,第25項為,
求:(1)數列的通項公式; (2)數列前n項的和.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在中,角對應的邊長分別是,若依次成等比數列,且。
求:(1)角A的大小;(2)的值。
21、(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數列是等比數列,,如果是關于的方程:兩個實根,(是自然對數的底數)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 ,是數列的前項的和,當時,求的值;
(3)對于(2)中的,設: ,而 是數列的前項和,求的
最大值,及相應的的值。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5×3分=45分
1. 下面四個選項是四位同學在學習過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以后,聯系化工生產實際所發表的看法,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速率理論可指導怎樣在一定時間內快出產品
B.化學平衡理論可指導怎樣使用有限原料多出產品
C.化學反應速率理論可指導怎樣提高原料的轉化率
D.正確利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都可提高化工生產的綜合經濟效益
2.下列反應中生成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總能量的是( )
A.碳酸鈣受熱分解 B.乙醇燃燒 C.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 D.氧化鈣溶于水
3.下列關于焓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的焓變與反應的方向性無關 B. 化學反應的焓變直接決定了反應的方向
C.焓變為正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D.焓變為負的反應都能自發進行
4.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列原理解釋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時,溶液的酸性增強
B.加催化劑,使N2和H2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NH3
C.可用濃氨水和氫氧化納固體快速制氨氣
D.增大壓強,有利于SO2與O2反應生成SO3
5.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H+(ap)+OH-(ap)==H2O(l) △H=-57.3kj·mol-1,分別向1L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濃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的熱效應分別為、、,它們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6.N2+3H22NH3反應中,自反應開始至2s末,氨的濃度由0變為0.4mol/L,則以氫氣的濃度變化表示該反應在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是( )
A.0.3mol/(L·S) B.0.4 mol/(L·S) C.0.6 mol/(L·S) D.0.8 mol/(L·S)
7.對于N2O4(g)2NO2(g)在溫度一定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
分數V(NO2)%隨壓強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a.b.c.d.e各狀態中,
是( )
A.abc B.e
C.cd D.d
8.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應,當條件改變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生成物的體積分數一定增大 ②生成物的產量一定增加 ③反應物的轉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應物濃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應速率一定大于逆反應速率 ⑥一定使用催化劑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 D.②④⑤
9.某溫度下對于反應2NO2(g)N2O4(g);△H<0,在一定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加壓時(容器體積減小),正反速率增大
B.保持壓強不變,加入N2,正反速率變小
C.保持壓強不變,加入少許N2O4,再達到平衡,顏色變深
D.保持體積不變,升高溫度,再達到平衡時,顏色變深
10.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2SO3(g)。已知反應進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mol·L-1、0.1mol·L-1、0.2 mol·L-1。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據是( )
A.SO2為0.4mol·L、O2為0.2mol·L-1 B.SO3為0.25 mol·L-1
C.SO2、SO3均為0.15 mol·L-1 D.SO3為0.4 mol·L-1
11.在密閉容器中,對于可逆反應A+3B2C(氣),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若正反應方向的△H<0,則T1>T2
B.壓強增大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一定減小
C.B一定為氣體
D.A一定為氣體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101kPa時,1mol物質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的燃燒熱
B.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C.等物質的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的熱量多
D.由單質A轉化為單質B,△H=+119KJ/mol,可知單質A比單質B穩定
13.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反應:N2(g)+3H2(g)2NH3(g),下列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狀態標志的是( )
A.斷裂1molN≡N鍵,同時生成6molN—H鍵
B.V(H2)=V(NH3)=3:2
C.混合氣體的密質不再發生改變
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發生改變
14.沼氣是一種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生成CO2和液態H2O時放出445kJ熱量,則下列熱化學議程式中正確的是( )
A. 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
B.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
C.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
D. CH4(g)+O2(g)=CO2(g)+H2O(g); ΔH=-445kJ/mol
15. 某同學在三個容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研究三種不同條件下化學反應2X(g)Y(g)+W(g)的進行情況.其中實驗I、II控溫在T1,實驗III控溫在T2,它們的起始濃度均是,C(X)=1.0mol·L-1,C(Y)=c(W)=0,測得反應物X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與實驗I相比,實驗II可能使用了催化劑
B. 與實驗I相比,實驗III若只改變溫度,則
溫度,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C. 在實驗I、II、III中,達到平衡狀態時X的
體積百分含量相同
D. 若起始濃度,,
其余條件與實驗I相同,則平衡濃度
二、填空題:共55分
16.(7分)
在下列事實中,什么因素影響了化學反應的速率?
(1)集氣瓶中H2和Cl2的混合氣體,在瓶外點燃鎂條時發生爆炸 。
(2)黃鐵礦煅燒時要粉碎成礦粒 。
(3)Kl晶體和HgCl2晶體混合無明顯現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紅色HgI2 。
(4)熔化的KClO3,放出氣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產生氣體 。
(5)同濃度、同體積的鹽酸中放入同樣大小的鋅粒和鎂塊,產生氣體有快有慢 。
(6)同樣大小的石灰石分別在0.1mol·L-1的鹽酸和1mol·L-1的鹽酸中反應速率不同 。
(7)夏天的食品易霉變,而在冬天就不易發生該現象 。
17.(7分)
在一定溫度下。有a.鹽酸;b.硫酸;c.醋酸三種酸:下列情況下,請用“>”“<”或“=”將a.b.c.連接起來
(1)當三種酸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c(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2)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三種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3)若三者c (H+)相同時,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4)當三者c (H+)相同且體積也相同時,分別放入足量的鋅,相同狀況下產生氣體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5)當三者c (H+)相同、體積相同時,同時加入形狀、密度、質量完全相同的鋅,若產生相同體積的H2(相同狀況),則開始時反應速率有大小關系為 。反應所需時間的長短關系是 。
(6)將c (H+)相同的三種酸均勻加水稀釋至原來的100倍后,c (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18.(8分)
實驗室用50mL0.50mol·L-1鹽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和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測定和熱的實驗,得到表中的數據:
試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時用環形玻璃攪拌棒攪拌溶液的方法是?????????????????????????,不能用銅絲攪拌棒代替玻璃棒的理由是???????????? ?????????????????????。
(2)經數據處理,t2-t1=3.4℃,則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 = ?????????????。[鹽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計算,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比熱容(c)按4.18J·(g?℃)-1計算]。
(3)若用50mL0.50mol·L-1 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并測得中和熱為△H1,則△H1 △H(填(“>”“<”或“=”)
19.(9分)
(1)由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1mol水蒸氣放熱241.8kJ,則水蒸氣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熱化學議程式:
。若1g水蒸氣轉化成液態水放熱2.444KJ,則反應2H2(g)+O2(g)=2H2O(l)的△H=________KJ·mol-1.氫氣的燃燒熱為____KJ·mol-1.
(2)NH3(g)燃燒生成NO2(g)和H2O(g)。已知:
①H2(g)+O2(g)=H2O(g) △H1 =-241.8 kJ·mol-1
②N2(g)+O2(g)=NO2(g) △H2 =+33.9kJ·mol-1
③N2(g)+H2(g)=NH3(g) △H3 =-46.0kJ·mol-1
試預測NH3(g)的燃燒熱 。(3分)
20.(8分)
一定溫度下,向裝有固體催化劑且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N2和4molH2,使之發生如下反應:N2(g) + 3H2(g) 2NH3(g);ΔH=-92.4KJ·mol-1。平衡時容器內氣體壓強為起始時的80%
⑴通入1molN2和4molH2,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 ;
⑵保持同一反應溫度,在相同的容器中,將起始物質的量改為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
①達到相同的平衡,⑴與⑵放出的熱量值 (填序號)
A.一定相等 B.前者一定小 C.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D.不能確定
②a、b、c必須滿足的關系是(一個用a、c表示,另一個用b、c表示)
③欲使起始時反應表現為向正反應方向進行,a的取值范圍是
21.(6分)
(1)將足量的Zn投入一定量的稀H2SO4中,若要使產生H2的速度減慢而又不影響H2的產量,可向稀H2SO4中加入一定量的 (填序號)
①水 ②CH3COONa固體 ③Na2SO4溶液 ④NaNO3溶液
(2)下列物質中屬非電解質的是 ,既能導電又是電解質的是 。(均填序號)
① Cu ②食鹽晶體 ③溶化的NaCl ④SO2
⑤CuSO4·5H2O ⑥純CH3COOH ⑦蔗糖 ⑧酒精溶液
22.(10分)
在容積1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A(g)+2B(g)C(g)+D(g),不同溫度下,D的物質的量n(D)和時間t的關系如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700℃時,0~5min內,以B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2)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多選扣分)     。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A)不變
  C.        D.c(A)=c(C)
(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圖中數據計算800℃時的平衡常數K= ,該反應為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4)800℃時,某時刻測得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則此時該反應______________(填“向正方向進行”、“向逆方向進行”或“處于平衡狀態”)。  


(范圍:必修三第1至12課。考試時間9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題60分)
1.朱熹說:“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于天地間者,有各得之以為性(本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這段話表明程朱理學的主要作用是
A.為封建倫理道德尋求理論依據,從而規范人的言行,維護封建統治
B.尋求天地和人世間萬事萬物的本性,闡明“理”的本質
C.闡述“天理”的真諦,讓人們理解自然界運行規律和人際關系的法則
D.宣揚客觀唯心主義思想
2.李贄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卓文君“善擇佳偶”,自由戀愛,贊揚寡婦再嫁,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贊頌商鞅,肯定封建社會揭竿起義的農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贄
A.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 B.反對“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禮教
C.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學家的虛偽
3.“君子之為學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這一言論體現的觀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統 C.心外無理 D.經世致用
4.下列兩幅圖片反映了古希臘神話的主要特點。這一特點突出表明了
A.古希臘文化的人文主義色彩
B.古希臘人對神的敬畏和崇拜
C.古希臘哲學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質
D.古希臘城邦制度的高度發達
5.我們把智者運動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主要是因為
A.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清楚地意識到人才是社會舞臺的主角
B.認為奴隸制度不符合人性
C.經常使用各式各樣的狡辯的語言和方法
D.提出“美德即知識”的觀點
6.馬克思稱蘇格拉底是“哲學的創造者”,是“智慧的化身”。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對客觀世界進行哲學思考 B.強調個人利益,創立詭辯學派
C.把討論的重點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 D.開始了對人本身的哲學認識
7.一位法國思想家說:“《圣經》上聲稱,婦女觸犯上帝遭到懲罰,所以分娩時必遭痛苦。但是,母豬生崽的時候也無一個不痛,不知道它們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
A.虔誠信仰上帝   B.實行三權分立
C.反對盲目信仰 D.要求婦女解放
8.觀察右圖,圖1反映的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圖2的內容
相比,最突出的特點是
A.反皇權專制 B.反封建禮教
C.反殖民侵略 D.反教會壓迫
9.某中學研究性學習課上,針對教師提出的“對比宋明理學和文藝復興的不同之處”,某學習小組得出下列四個結論: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壓制個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農耕經濟為基礎,后者以工業經濟為基礎 ③前者服務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務于新興的資產階級 ④前者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后者遭到封建專制王權的壓制。上述觀點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上海世博會意大利館的展品中,以最高的保險價值展出了著名畫家米開朗琪羅的兩幅杰作《水果籃》和《捧果籃的男孩》。這兩幅畫體現的時代思想是
A.理性主義 B.人文主義 C.自由主義 D.現代主義
11.《九十五條論綱》指出:“教皇的財富今日遠超過最富有者的財富,他為了建筑一個圣彼得教堂,為何不用自己的錢,而要用貧窮信徒的錢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態度是
A.反對天主教會的經濟掠奪 B.天主教徒應該忠于信仰
C.贊同教會建造教堂 D.認可教皇搜刮財富
12.關于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于是借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之后,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材料反映了這場宗教改革
A.主張廢除教階制度與宗教儀式 B.挑戰教會權威
C.宣揚《圣經》至高無上 D.否定信仰上帝
13.著名理論家蔣方震曾說,歐洲近代史之曙光,發自兩大潮流,其一是希臘思想之復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復活。這“兩大潮流”的核心是
A.城邦文明 因信稱義 B.人文主義 因行稱義
C.民主政治 蒙昧主義 D.人文主義 因信稱義
14.某人從文物市場購買了一張發黃的宣紙,上邊用甲骨文印制了一首詞。對其年代大家有不同的猜測,你認為下列哪個最準確
A.商代文物 B.漢代文物 C.唐代文物 D.當代臆造文物
15.下圖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
(部分摹本),它可用來研究中國古代的
A.小篆 B.隸書
C.行書 D.草書
16.公元751年,唐朝軍隊在中亞打了一場敗仗,
被俘的士兵中有不少技術工匠,造紙術隨之傳入
A.新羅 B.高昌 C.天竺 D.大食
17.觀察右面兩幅繪畫作品,它們的共同點是
A.都注重色彩的運用和變化
B.都追求對客觀對象的準確描述
C.都反對理性的壓制和傳統的束縛
D.都著重表達作者的主觀感受
18.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沒有一個顯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這里所說的影響主要是指
A.促進了西歐社會制度的轉型 B.奠定了中國古代文明古國的地位
C.推動了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
19.下表是16-17世紀中國著名科學家及其成就簡表,從中能夠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李時珍
1518-1593
《本草綱目》
徐光啟
1562-1633
《農政全書》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游記》
宋應星
1587-?
《天工開物》
①中國傳統科技進入總結階段 ②當時中國科技成就與社會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
③當時中國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總結經驗的方法
④當時中國科學家缺乏勤奮研究精神,沒有產生近代自然科學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異彩紛呈,絢麗多姿,以其獨特的意蘊與風格,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①隸書把書法的寫意性發揮到極致,最能表現和抒發情感
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是傳統文人畫的特點
③“同光十三絕”是當時京劇藝術各行當的代表人物
④楚辭奠定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基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王國維曾說:“蓋自唐宋以來,士之競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廢之,彼其才力無所用,而一于詞曲發之。……適雜劇之新體出,遂多從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劇之作,遂為千古獨絕之文字。”這一材料實質上揭示出
A.唐代傳奇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B.話本是宋代小說的主要形式
C.京劇藝術進入第一個繁盛期 D.元朝雜劇興盛的直接原因
22.古代中國人在生產火藥時,發現硝石在溶于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于是,酷熱時節商人們用硝石做冰,再把糖加到冰里,賣給揮汗如雨的過路客。這種現象最早可能出現于
A.唐朝 B.宋朝 C.18世紀末 D.19世紀末
23.15世紀時梵蒂岡一個圖書管理員說:“過去稀有而索價上百金幣的書籍,現在只要二十金幣,不論古今,罕有人類發明之重要堪與媲美。”這里說的“發明”是指
A.造紙技術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裝訂書籍
24.宋人邢昺上疏稱:“臣少時業儒,觀學徒能具經疏者百不一二,蓋傳寫不給,今(雕)板大備,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時之幸也。”這說明
A.藏書成為人們追求的時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發展 D.儒學得到廣泛傳播
25.古語云:“潮者,據朝來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對這一自然現象作出科學解釋的是
A.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 B.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  
C.普朗克的量子理論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26.古代歐洲人一直將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當成真理,牛頓力學體系建立后,也一度被看做絕對權威的理論,相對論出現后,解決了經典力學無法解決的難題。這說明
A.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會否定更多的真理
B.人類永遠無法找到真理
C.社會不斷進步,促進社會發展的自然科學理論也不斷進步
D.經典力學體系已經過時,被徹底拋棄
27.“宗教神秘主義的面紗和覆蓋真相的無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開一角,傳統的權威受到撼動,人類第一次從對自然恐懼的陰影下走出來,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和能力。”材料所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
28.量子論與物理學界幾百年來信奉的某些原則發生沖突后,物理學史上出現的現象不包括
A.物理學界開始打開原子的大門 B.愛因斯坦利用量子論解釋光電效應
C.物理學家玻爾進而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論 D.許多物理學家反對
29.下圖所示是在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島上的發現。這四種雀類的喙適合不同的覓食技術。這一覓食技術的差異性,使發現者相信:
A.同一生物物種是由細胞構成的
B.同一生物物種后天獲得的特性有可能遺傳下去
C.同一生物物種有逐漸變異的可能
D.生物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進化的
30. 在中世紀的歐洲,人類把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創造
的一切幾乎都視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項中,
最先對這種認識帶來沖擊的是
A.雅典智者學派的闡釋 B.西方人文主義的復蘇
C.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 D.理性主義思潮的涌動
二、非選擇題(共3題40分)
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 西漢初年,黃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導思想,在社會上居于支配地位。黃老之學的基礎是早期道家理論,同時它又兼采陰陽、儒、墨、名、法等各家學說,它強調“無為而無不為”,既尊重自然規律,反對盲目行動,又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倡導“待時而動”、“因時制宜”,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
——摘編自《岳麓版·文化發展歷程》
(1)請回答:漢初黃老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影響是什么?(6分)
材料二 漢武帝時,兩座宮殿先后失火。董仲舒附會當時的政治,寫了一篇文章,認為這些災異都是天在表達它的意志,應該誅殺不法諸侯和不法大臣。文章上奏前,被主父偃告發。武帝召集大臣進行討論。董仲舒的建議引起了許多重臣的憤怒,建議把他定為死罪,但武帝赦免了他。
——摘編自《岳麓版·文化發展歷程》
(2)請回答:材料說明了什么?(3分)
材料三 漢興,接秦之敝,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同一顏色的四匹馬),而將相或乘牛車。
——《漢書·食貨志》
材料四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邊境)廩庾(糧倉)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計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擯而不得會聚。守閭閻者食梁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
——《漢書·食貨志》
(3)根據材料三、四分析社會經濟的變化與漢初統治者思想的變化有什么關系。(6分)
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一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禮記·樂記》
(1)請回答:儒家學者認為音樂和政治是相通的。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7分)
材料二 《論語》上記載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左傳》中記載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曹丕在《典論·論文》中也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2)請回答:這幾段話都指出了會詩能文的重要性。你認為這些重要性有哪些?(6分)
33.閱讀下列材料 (12分)
啟蒙運動時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張
時期
國家
思想家
主要著作
思想主張
17世紀
英國
霍布斯
《利維坦》
反對君權神授,認為個人都有天賦的自然權利;國家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建立起來的。
17世紀
英國
洛克
《政府論》
反對君主專制,認為君主和政府的權利來源于人民,提出立法權、行政權和外交權應分屬不同部門掌握
18世紀
法國
伏爾泰
《哲學通信》
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神權,認為自然賦予人類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
18世紀
法國
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
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天賦人權,認為政權屬于全體人民,系統地提出三權分立的原則。
18世紀
法國
盧梭
《社會契約論》
反對封建王權,倡導“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論述了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18世紀
法國
以狄德羅為代表的百科全書派
《百科全書》
宣揚理性和科學,反對迷信和專制,認為人人享有與生俱有的自然權利,包括財產權,生命權和自由權威人民是主權所有者。
讀上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啟蒙運動中,眾多的啟蒙思想家的共同思想主張是什么?他們之間有何繼承和發展關系?



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
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研究小組,沿圖甲所示A、B、C、D四地進行生態調查,圖乙是他們調
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邊景觀示意圖。據圖回答1~3題。

1.圖乙所示生態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種人類活動引起的( )
A.濫采礦產 B.過度農墾 C.過度樵采 D.過度放牧
2.圖乙所示生態現象最可能出現在圖甲所示哪一地區(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若B地要發展種植業,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應注重發展( )
A.綠洲農業 B.河谷農業 C.節水農業 D.高效農業
下圖是植被、風速與輸沙率的關系圖。讀圖,回答4~5題。

4.圖中反映出( )
A.同一植被條件下,輸沙率與風速呈負相關
B.同一風速條件下,輸沙率與植被呈負相關
C.在植被覆蓋度為10~20%時,風速對輸沙率的影響較小
D.輸沙率與植被、風速的關系不明顯
5. 由圖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資源 B.保護和恢復天然植被、植樹種草
C.設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綜合治理
資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礦產資源開發進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階段,其累計采出儲量已達到可采儲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據資源產業與資源型城市發展的規律,資源型城市必然要經歷建設—繁榮—衰退—轉型—振興或消亡的過程。因此,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經濟轉型是個世界性的難題,資源枯竭型城市都面臨著如何尋找新出路的問題。據此回答6~8題。
6.以下城市可能會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
A.大慶、西安、玉門、克拉瑪依 B.大慶、撫順、阜新、匹茲堡
C.多特蒙德、伊春、鄭州、長沙 D.玉門、撫順、鄭州、西安
7.資源枯竭型城市尋找新出路,下列舉措不正確的是( )
A.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升級
B.禁止開采煤炭、石油,尋找綠色替代能源
C.堅持經濟發展和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
D.大力發展投資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產業
8.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資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會隨著資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遷往其他城市或郊區就業
D.因地制宜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新興產業
讀“黃河主要支流年輸沙量2004年統計表”,回答9~10題。
9.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是( )
A.涇河 B.渭河 C.汾河 D.無定河
10.黃河中游地區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 )
A.改良鹽堿地 B.保持水土 C.解決農村燃料不足 D.治理風沙
不同區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區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結合中國政區圖,回答11~13題。

11.甲區域和乙區域相比,氣候的差異是( )
A.甲區域作物生長期較長 B.甲區域降水較少 C.乙區域大陸性較強 D.甲區域高溫多雨
12.符合乙區域土地特點的是( )
A.廣泛分布在此地區的水稻土是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較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13.丁省與丙省相比( )
A.勞動力資源豐富 B.陸地交通便捷 C.第一產業比重小 D.第三產業比重小
2008年9月6日11時2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簡稱“環境減災”)A、B衛星送入太空。據此回答14~15題。
14.“環境減災”衛星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動態監測,直接應用的技術是( )
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C.全球定位系統技術 D.數字地球
15.“環境減災”衛星不能直接監測的自然災害是( )
A.臺風 B.洪澇 C.地震 D.森林病蟲害
GIS是用于空間分析的計算機系統,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將它作為課題研究。據此完成16~
17題。
16.下列四圖,是同學們為家鄉所作的自然、社會經濟方面的資料分析圖,在手中沒有普通地圖的情況下,其中只適宜用GIS數據庫軟件制作的是( )


17.同學們擬分析家鄉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在GIS數據庫中,須調用的專題圖層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圖層 ②土壤圖層 ③氣候圖層 ④人口圖層 ⑤商業網點圖層
⑥農業圖層 ⑦工業圖層 ⑧城市圖層 ⑨交通圖層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⑧
18.關于亞馬孫開發計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亞馬孫地區地廣人稀,適合于大規模的移民開發
B.受“戰爭的影響”,大量巴西難民遷移到亞馬孫地區
C.借助外資、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也是巴西政府拓疆計劃的一部分
D.“人口均衡”的發展政策同樣適用于我國的國情
19.2005年上海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要比2004年增加近1平方米,達到11平方米,綠化整體覆蓋率超過37%。目前,上海人均綠地面積已超過了東京、大阪等城市。關于綠地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為市政建設提供木材 B.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C.調節氣候,減緩城市熱島效應 D.美化城市環境,樹立國際大都市形象
20.據報載,我國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出現了大片的“紅色荒漠”。據此判斷“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風化作用 B.風蝕作用 C.水蝕作用 D.沉積作用
21.2005年2月10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公布,中國森林覆蓋率18.21%。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的是( )
①繼續營造防護林體系 ②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③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 ④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圖表示世界能源消費構成的變化。讀圖,回答22~24題
22.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
A.煤、石油、天然氣、水電和核電 B.石油、天然氣、煤、水電和核電
C.天然氣、石油、煤、水電和核電 D.煤、水電和核電、石油、天然氣
23.在本國能源消費構成中,該圖所示能源①居首位的國家是( )
A.瑞士 B.法國 C.中國 D.英國
24.山西省工業結構,按其優先重點發展的順序是( )
A.有色金屬冶煉、煤化學工業、電力、煤炭
B.煤化學工業、煤炭、有色金屬冶煉、電力
C.煤炭、煤化學工業、電力、有色金屬冶煉
D.煤炭、電力、有色金屬冶煉、煤化學工業
25.田納西河流域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關于其降水季節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終年濕潤、降水分布均勻 B.夏秋多、冬春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
二、綜合題 (50分)
26.(8分)讀“世界森林資源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E所表示的森林帶是________________林帶。與其相應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氣候。
(2)圖中字母________________所表示的林帶是目前世界森林遭受破壞最為嚴重的一個林帶,其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林帶。
(3)世界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是________________,該國的森林主要是_____________林。
(4)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地帶性森林是________________林。圖中表示該森林帶的字母為________________。
27.讀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長江三峽工程壩址位于西陵的三斗坪處,即圖上字母 。
(2)三峽地區最豐富的兩種資源是-- 和 。
(3)三峽工程帶來的巨大綜合效益有 。
(4)三峽工程建設,帶動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試列舉其名稱。(至少二種)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缺林!缺水!缺土!缺糧!缺錢!1 000多萬廣西石漠化地區的群眾面臨著共同的生存挑戰。據最新監測結果,廣西有石山面積85.33萬平方千米,占該區國土面積的35.43%,比臺灣和海南兩省國土面積總和還多。其中,已經石漠化的土地達3 500多萬畝、潛在石漠化土地2 700多萬畝。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不和諧因素,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跨越的鴻溝。
(1)廣西是我國石漠化問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結合區域自然特征試分析產生石漠化的原因。(8分)
(2)石漠化對地區生態、社會經濟發展有何危害?(4分)
(3)結合對荒漠化問題的理解,你認為應如何遏制廣西地區石漠化的蔓延?(4分)
29.下圖是1月某時地面天氣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問題。(16分)

(1)圖甲中天氣系統引起的主要災害性天氣對圖乙陰影區域的農業生產有何危害?(2分)
(2)圖乙陰影區域是我國21世紀重點建設的能源基地,說明該能源基地建設的有利區位條件。(3分)
(3)下圖為能源基地某產業鏈示意圖,填出E、F處的工業部門。此產業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思想,請說明理由。(5分)
(4)與20世紀初期的魯爾區比較,該能源基地所在地區面臨哪些不同的主要環境問題?簡要
回答導致這些環境問題的主要人為因素。(6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分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為了更好地傳統徽州文化,黃山市啟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有關專家指出,這樣做不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居民的“筋、骨、肉”,還可以傳承徽州文化的“精、氣、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傳后世。這說明( )
A.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 B.社會文化離不開物質載體
C.傳統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D.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2.下表是某地不同群體喜愛的文化活動的選擇情況:
群體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少年
喜愛文化活動
聽戲曲、打太極拳……
看電視、閱讀書報……
上網、聽音樂……
某班同學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議,你認為合理的是( )
A.倡導高雅文化,引領人們的精神生活 B.提高文化素養,縮小人們鑒賞水平的差異
C.發展大眾文化,滿足人們不同的文化需求 D.增加經濟收入,改變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選擇
3.圖書漂流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的歐洲,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隨意放在公共場所,撿獲這本書的人可取走閱讀,讀完后再將其放回公共場所,讓下一位讀者閱讀,繼續進行圖書漂流。圖書漂流活動( )
A.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B.超越了時空對文化傳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D.促進了文化傳播與交流
4.下列關于文化與經濟、政治的聯系,表述正確的是( )
A.任何文化都促進經濟、政治的發展 B.一定的經濟、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決定的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經濟、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文化的基礎,經濟是文化的集中表現
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法國巴黎作出決議,同意將中國申報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回答5~6題
5. 杭州西湖有著美麗的自然景觀。“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有《望海潮》形象地描繪出杭州天堂般的勝境。這說明( )
A.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 B.文化中包括自然現象
C.文化是人類的靈感和想象 D.文化是對客觀現象的反映
6.聯合國通過文化遺產名錄的形式,持續進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合國這樣做( )
A.以“取其精華,丟其糟粕“的態度繼承傳統文化
B.將改變傳統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C.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進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D.利于改造傳統文化中的消極因素,繁榮世界文化
7.在澳門,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幾百年來和睦相處,中式建筑與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禮與西式婚禮、中餐與西餐相映成趣,這表明( )
①澳門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多樣性 ②澳門文化的性質是由其地理環境決定的
③澳門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以西方文化為輔 ④澳門文化具有包容性、開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高鐵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在廣州喝早茶,到長沙聽笑話,再到武漢賞櫻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饃,下午到嵩山看少林“。這說明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 )
①改變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們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 ④擴展人們的文化視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北京越來越多的中餐館開始提供英文菜單,但一些菜單的譯法鬧出不少笑話。近來有關部門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將2158道中餐菜名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此舉有助于( )
A.豐富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 B.促進中西飲食文化的傳播
C.展現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 D.減少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優秀城市雕塑體現了城市的精神品質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間將新建一批呈現北京歷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10~11題。
10.優秀城市雕塑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為( )
①顯示城市的文化底蘊 ②活躍城市的文化市場
③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優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優秀城市雕塑作為公共環境藝術作品( )
①體現了城市環境對雕塑風格的依賴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與城市環境的統一
③體現了城市環境是時代精神的產物 ④反映了歷史情懷與時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雷鋒精神激勵了幾代 國人,并傳播到世界多個國家,被稱贊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這體現了文化( )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實踐、引導實踐的發展
③能對社會發展生產深刻影響 ④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文化環境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杜甫是“本地的詩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視著吾土吾民。他對公正的關切,對天下蒼生的關懷,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體驗。杜甫活著,他依然行走于大地……這表明( )
A.以人為本,維護人民利益始終是中華文化的價值追求
B.立足實踐,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聲才能獲得藝術的永恒
C.中華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華民族仁愛、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華傳統美德以先進性推動中華文化從歷史走向未來
14.隨著文化產業的興起,精神文化生產日益走出上社會經濟生活的前臺,在思想文化和經濟生活兩個方面都構成國家和社會的“核心競爭力”這一事實說明( )
A.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B.文化產業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C.文化的力量是綜合國力的唯一標志 D.文化是人類創造的全部財富的總和
15.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對此正確的是( )
①文化是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③思想道德建設決定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向
④人享受文化、優秀文化塑造人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一切受人民歡迎、對人民有深刻影響的藝術作品,從本質上說,都必須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須在人民的偉大中獲得藝術的偉大。可見,優秀的文化( )
A.彰顯時代的精神,創造時代的未來 B.反映時代的潮流,決定時代的走向
C.源于時代的實踐,引導時代的發展 D.源于時代的智慧,推動時代的前進
17.一位老人問:“珠算是什么?”孩子回答說:“不知道。”老人認為孩子的知識太少。可是當孩子打開電腦,上網搜索,屏幕上馬上顯示出一系列相關知識:珠算是哪個朝代發明的,最開始是幾個珠子,用什么材料制造的,運算原理是什么,等等。這件事說明了( )
A.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B.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C.現代信息技術在文化的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D.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提高民族的素質
18.由我國著名藝術家楊麗萍領銜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亞演出,引起轟動。這個蘊涵現代文化觀念、充滿美麗安寧意境、具有濃郁民族的歌舞劇,在澳大利亞觀眾中產生了認同感和親切感。該劇引發澳大利亞觀眾共鳴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構成的 B.中華文化與澳大利亞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國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懷 D.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認可
19.100年來,中華書局以出版古籍和經典為特色。如今他們把自身的定位從“傳承者”擴展為“傳播者”,既出版古籍學術著作,又出版面向大眾的“解讀經典”式圖書,豐富了文化市場,受到了讀者的廣泛歡迎。由此可見( )
A.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載體 B.文化發展要兼收并蓄
C.文化融合離不開博采眾長 D.文化繁榮要銳意創新
20.為鼓勵本土原創音樂的創作,中國音樂家協會組織“中國音樂家深圳行”采風創作活動,力爭用5年時間把深圳打造為“中國原創音樂的大本營”,讓今天的原創成為明日的經典,這種做法的依據是( )
A.文化創新必須立足于社會實踐 B.文化創新的目的就在于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C.否定傳統文化才是真正的發展 D.大眾文化真正需要的是原創作品
21.近年來,我國建設了一批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為依托的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開展了“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等活動,人們的生態文明觀念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這表明( )
①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中國自行研制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距地球313千米的軌道實現自動對接,為建設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天宮”是中華民族對未知太空的叫法,以“天宮一號”命名目標飛行器,很快得到了國人的共鳴。這表明中國傳統文化具有( )
A.相對的穩定性 B.特有的包容性 C.鮮明的民族性 D.獨特的地域性
23.孔子學院是推廣漢語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目前在世界許多地區“生根發芽,并有茁壯成長”的趨勢。這一趨勢有利于( )
①中華文化向外輻射,為世界文化發展作出貢獻
②加強中外文化交流,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③中華文化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
④增進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繼承了辛亥革命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們學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件大事的完成啟示我們( )
①先進健康的文化決定了社會發展方向 ②文化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向前
③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要因時而變 ④中華民族精神需要添加新的時代內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
25.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當前,我國文化“走出去”的行動不斷加強,但還存在較多問題。如某些國產電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藝粗糙、營銷手段落后等,在國際電影界備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國交響樂團在德國演奏了改編創作的交響京劇《貴妃醉酒》,以德國人喜愛的形式充分展現了中國京劇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應“走進去”。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交流與文化創新的相關知識,談談對中國文化要“走出去”,更應“走進去”的認識。(8分)
26.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對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作出了部署,強調要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進一步深化改革機制,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全會提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擴大文化消費。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作用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振興文化產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依據。(10分)
27.山東省教育廳下發的《關于規范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實施和專題教育活動內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學開展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時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對誦讀活動的內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校,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引起社會和家長的強烈關注。為此,要求中小學要認真甄別和篩選優秀傳統文化,原則上應以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規定的學習篇章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結合材料,從文化傳承與創新角度,說明由山東省教育廳這一舉措的合理性。(10分)
28.材料一 近年來,我國社會普遍存在“外語熱,母語冷”、漢語歐化、網絡語言不規范等語言現象,母語及母語文化處于邊緣狀態。這一現象引起了教育部、國家語委的重視,為此教育部提出要加強“漢語能力測試”,希望能夠“以考促學,以評促學,推進漢語學習和應用”。
材料二 與國內漢語遭受“冷淡”鮮明對比的是,“漢語熱”的浪潮席卷在全球其他國家據估計,世界上不包括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和地區,學習漢語的人數已達4000萬,在這股“漢語熱”中,不少國家的中小學開設漢語課,大量的外國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漢語和中華文化。數據顯示,1978年在華外國留學生僅為1236人,2011年在華外國留學生則突破26萬人,分別來自194個國家。
(1)運用“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的知識,說明我國“推進漢語學習和應用”的必要性。(6分)
(2)結合材料二,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漢語熱”席卷全球的原因有哪些?(6分)
29.2012年2月15日,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材料一 《綱要》指出,面對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社會結構深刻調整的新形勢,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任務更加緊迫。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明顯、斗爭尖銳復雜的新形勢,增強我國文化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抵御國際敵對勢力文化滲透,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任務更加緊迫。我們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加快文化改革創新。
材料二 《綱要》指出,要讓創新精神貫穿文化創作。要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學習借鑒國外文化創新有益成果,增強文化產品時代感和吸引力;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的體制機制,充分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對優秀文藝作品進行市場化開發、建立完備的產業鏈和完整的價值鏈;要敏銳反映社會實踐的新領域,表現主體的新變化和受眾的新要求,催生新的文藝品種。
(1)結合材料一,分析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加快文化改革創新。(6分)
(2)運用“文化創新”的有關知識,對材料二進行評析。(6分)
高二政治第一次段考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2分×24=48分)
化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繁榮的客觀要求。(2分)


一、選擇題(4×10=40分)
1.接同一電源的甲、乙兩電阻絲,材料相同,長度之比為1∶3,截面積之比為2∶1,則兩電阻絲中電子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之比為( )
A.2∶1 B.3∶1 C.1∶3 D.2∶3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可知,導體的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
B.由可知,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C.導體的電阻率由導體本身的物理條件決定,與溫度無關
D.歐姆定律,不僅適用于純電阻電路,對于非純電阻電路也適用
3.用兩個相同的G表改裝成量程不同的電流表A1和A2,其中A1的量程是A2的2倍,現將它們接入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兩表串聯,則指針偏角θ1<θ2,兩表示數相等
B.若兩表串聯,則指針偏角θ1=θ2,A1示數大于A2示數
C.若兩表并聯,則指針偏角θ1=θ2,兩表示數相等
D.若兩表并聯,則指針偏角θ1>θ2,兩表示數相等
4.有關電壓與電動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與電動勢的單位都是伏特,所以電動勢與電壓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叫法
B.電動勢是電源兩極間的電壓
C.電動勢公式中W與電壓中的W是一樣的,都是電場力做的功
D.電動勢是反映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強弱的物理量
5.下述關于用多用表歐姆擋測電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測量電阻時,如果指針偏轉過大,應將選擇開關S撥至倍率較小的擋位,重新調零后測量
B.測量電阻時,如果紅、黑表筆分別插在負、正插孔,則會影響測量結果
C.測量電路中的某個電阻,應該把該電阻與電路斷開
D.測量阻值不同的電阻時,都必須重新調零
6.某同學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時,誤將電流表和電壓表接成如圖所示電路,接通電源后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電流表燒壞 B.電壓表燒壞
C.小燈泡燒壞 D.小燈泡不亮
7.小燈泡通電后其電流I隨所加電壓U變化的圖線如圖10所示,P為圖線上一點,PN為圖線的切線,PQ為U軸的垂線,PM為I軸的垂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大,小燈泡的電阻增大
B.對應P點,小燈泡的電阻為R=
C.對應P點,小燈泡的電阻為R=
D.對應P點,小燈泡的功率為圖中矩形PQOM所圍“面積”
8.如下圖所示,額定電壓都是110 V,額定功率PA=100 W,PB=40 W的兩燈泡,接在220 V電路上使用,使電燈能夠正常發光,且電路中消耗電能最小的電路是哪一個( )
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動過程中,兩表的示數情況為( )
A.電壓表示數增大,電流表示數減小
B.電壓表示數減小,電流表示數增大
C.兩電表示數都增大
D.兩電表示數都減小
10.用圖7-6-7中甲所示的電路測出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電阻 r,對A、B兩個電池測得的實驗圖線如圖7-6-7乙所示.則( )
A.EA>EB
B.rA>rB
C.電流都為I0時,它們的內壓降相等
D.路端電壓都為U0時,它們的輸出功率相等
二、填空題(4+4+12=20分)
11.有一游標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上有20個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測量一小球的直徑,如圖a所示的讀數是 mm。如圖b,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根金屬絲的直徑,如圖所示的讀數是 mm。
12.測量電阻方法的很多種:①現有一只標有“220V、40W”的燈泡,它正常工作時的電阻為 Ω,用多用電表歐姆擋來測量這只燈泡的電阻,則測出的電阻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值。
②若用伏安表測未知電阻,已知AB接在恒定電壓兩端,
當K接a時,電壓表示數為10V,電流表示數為0.2A。當
K接b時,電壓表示數12V,電流表示數0.15A,那么為了
較準確測定,開關應接 ,未知電阻的實際值
是 Ω。
13. 使用多用電表測量電阻時,多用電表內部的電路可以等效為一個直流電源(一般為電池)、一個電阻和一表頭相串聯,兩個表筆分別位于此串聯電路的兩端。現需要測量多用電表內電池的電動勢,給定的器材有:待測多用電表,量程為60mA的電流表,電阻箱,導線若干。實驗時,將多用電表調至×1擋,調好零點;電阻箱置于適當數值。完成下列填空:
(1)儀器連線如圖1所示(a和b是多用電表的兩個表筆)。若兩電表均正常工作,則表筆a為______(填“紅”或“黑”)色;
(2)若適當調節電阻箱后,如圖1中多用電表、電流表與電阻箱的示數分別如圖2(a)(b)(c)所示,則多用電表的讀數為??? Ω;電流表讀數為____mA;電阻箱的讀數為???? Ω;
?
(3)將圖1中多用電表的兩表筆短接,此時流過多用電表的電流為_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數字)
?(4)計算得到多用電表內電池的電動勢為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數字)
三、計算題(8+10+10+12=40分)
14.如圖所示,。當開關處于位置1時,
理想電源表讀數;當開關處于位置2時,電流
表讀數。求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電阻r。㎏
15.為了落實“綠色節能”的理念,2010年上海在各世博會
場館之間使用新型節能環保電動車。這種環保電動車總
質量,驅動電機線圈內阻。當它在水
平路面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時,若驅動
電機的輸入電流,電壓,求汽車此時所
受阻力(不計其它機械損耗)。
16.如圖:電源電動勢,內阻,,為長的均勻電阻絲,
總阻值為,電容器的電容,為理想電壓表,表頭量程
很小,電容器原來不帶電。求
①閉合,斷開時,電壓表示數和電容器C1所帶電荷量?
②斷開,閉合時,當滑頭P以速度從a到b勻速滑動時,P與R3始終接觸良好。則表頭示數多大?
17.如圖所示電路,已知,閉合電鍵,安培表讀數為0.75A,伏特表讀數為2V,經過一段時間,一個電阻被燒杯(斷路),使安培表讀數為0.8A,伏特表讀數變為3.2V,問:
(1)哪個電阻發生斷路故障?
(2)的阻值是多少?
(3)能否求出電源電動和內阻r?如能,求出結果;
如果不能,說明理由。


一、選擇題(50分)
1.連續分裂的細胞,相鄰的兩個細胞周期可表示如圖,對此敘述正確的是(  )
A.對同一種生物的同一種細胞來說,a、c時長必相等,b、d時長必相等
B.b到c為一個細胞周期
C.b和d段有染色體的出現
D.a、c階段完成后,細胞中染色體和DNA的數目都加倍
2. 根據每個細胞中DNA相對含量不同,將某種連續增殖的動物細胞歸為甲、乙、丙三組,每組細胞數如下圖l所示。根據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在細胞周期中的變化繪制曲線,如下圖2所示。下列有關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l中的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AB段
B.圖l中的甲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DE段
C.圖l中的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BC段
D.用藥物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會導致丙組細胞數增多
3. 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癌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細胞分化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逐漸減少
B. 衰老的細胞內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減慢
C. 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脫落屬于細胞凋亡
D. 癌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導致癌細胞容易分散和轉移
4.通過顯微技術破壞玉米根尖分生區細胞中的高爾基體。培養幾天后,再觀察該根尖細胞,預測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  )
A.細胞停止分裂 B.產生多核細胞或多倍體細胞
C.正常分裂 D.不能形成紡錘體
5.孟德爾利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進行植物雜交實驗,成功地發現了生物的遺傳規律。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豌豆作為遺傳實驗材料的優點的是 (  )
A.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 B.豌豆在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合的
C.豌豆具有許多明顯的相對性狀 D.雜種豌豆自交后代容易發生性狀分離
6.下列各種遺傳現象中,不屬于性狀分離的是 (   )
A.F1的高莖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莖豌豆,又有矮莖豌豆
B.F1的短毛雌兔與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長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現綠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種茉莉花
D.黑色長毛兔與白兔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現一定比例的白色長毛兔
7.通常人類眼睛的顏色是可遺傳的,褐色由顯性遺傳因子控制,藍色是由隱性遺傳因子控制的。假定一個藍眼的男人和一個褐眼的女人婚配,而該女人的母親是藍眼,則理論上其孩子眼睛為褐色的概率是(  )
A.1/2 B.3/4 C.1/4 D.1
8.正常人對苯硫脲感覺味苦(B),對苯硫脲沒有感覺叫味盲(b),若幾對夫婦子代味盲率分別是25%、50%、100%,則雙親的遺傳因子最大可能組成依次是(  )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
A.①③④ B.④②⑤ C.⑤④② D.④⑤②
9.將基因型分別為AA和aa的個體雜交得F1,F1自交得F2,再將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現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                 
A.3∶2∶3 B.3∶4∶3 C.5∶2∶5 D.1∶2∶1
10.“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現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狀是遺傳因子決定的
B.由F2出現了“3:1”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C.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比例接近1: 1
D.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F2中三種基因個體比接近1:2:1
11.牽牛花中葉子有普遍葉和楓形葉兩種,種子有黑色和白色兩種。現用普通葉白色種子純種和楓形葉黑色種子純種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F1為普通葉黑色種子,F1自交得F2,結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對F2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F2中有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
B.F2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1:2:1
C.F2中與親本表現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
D.F2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與楓形葉白色種子個體雜交將會得到兩種比例相同的個體
12.對某生物進行測交實驗得到 4 種表現型,數目比為58:60:56:61,則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假設三對基因獨立遺傳)(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13. 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兩種,顯性基因C和P同時存在時開紫花。兩個純合白花品種雜交,F1開紫花;F1自交,F2的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白花=9: 7。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兩個白花親本的基因型為CCPP與ccpp B.F1測交結果紫花與白花的比例為1:1
C.F2紫花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16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種
14.某種群中,AA的個體占25%,Aa的個體占50%,aa的個體占25%。若種群中的雌雄個體自由交配,且aa的個體無繁殖能力,則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
A. 3∶2∶3 B. 4∶4∶1 C. 1∶1∶0 D. 1∶2∶0
15.將純種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得到F1(黃色圓粒),F1自交得F2。將F2中的黃色圓粒豌豆自交,子代中黃色圓粒豌豆所占的比例為(   )
A.1/9 B.11/36 C.25/36 D.9/16
16.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了三個單眼皮和一個雙眼皮的孩子,對這種現象最好的解釋是(   )
A.單:雙=3:1,符合基因的分離規律
B.該遺傳不符合基因的分離規律
C.這對夫婦每胎都有出現單眼皮的可能性
D.單眼皮基因和雙眼皮基因發生了互換
17.蘿卜的根形是由基因決定的。現用兩個圓形塊根蘿卜做親本進行雜交,結果如下圖。下列正確的是( )
A.蘿卜根形涉及兩對基因,但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兩個親本是雜合子
C.只有扁形塊根是顯性性狀
D.F2圓形塊根蘿卜的基因型有4種,其中雜合子占2/3
18.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現為大花瓣,Aa的為小花瓣,aa的無花瓣。花瓣顏色受另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為RR和Rr的花瓣是紅色,rr的為黃色,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
A.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 B.子代共有5種表現型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為2/3 D.子代的紅花植株中,R的基因頻率為2/3
19.基因D、d和T、t是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況下,下列敘述符合因果關系的是( )
A.進行獨立遺傳的DDTT和ddtt雜交,則F2雙顯性性狀且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1/16
B.后代的表現型數量比為1:1:1:1,則兩個親本的基因型一定為DdTt和ddtt
C.基因型為DDtt的桃樹枝條嫁接到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上,自花傳粉后,所結果實的基因型為DdTt
D.基因型為ddTt的個體,結果產生的配子中有4種
20.若觀察到一個動物細胞中正處于染色體兩兩配對。你認為正確的判斷是(  )
A.這個細胞可能來自肝臟
B.此時細胞的染色體上含有染色單體
C.此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DNA分子數均為體細胞的二倍
D.染色單體的形成和染色單體變成染色體發生在同一個細胞中
21.生物體的生長離不開細胞的增殖,下列與細胞增殖有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減數分裂中兩兩配對的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也存在
B.玉米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經過減數分裂后,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變為5對
C.幼齡個體的細胞增殖旺盛,但并不是所有的細胞都處于細胞周期中
D.不是所有增殖的細胞都與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有關
22.下圖表示發生在某動物精巢內形成精子的過程中每個細胞中(不考慮細胞質)DNA分子數量的變化。下列各項中對本圖解釋完全正確的是(  )
A.a~e表示初級精母細胞,f~g表示精細胞形成精子
B.b點表示初級精母細胞形成,g點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結束
C.e~g細胞中一般不存在等位基因,f點表示減數分裂結束
D.d~e過程同源染色體分離,e~f過程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23.圖一表示某動物精原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該對同源染色體發生了交叉互換,結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個精細胞:
這四個精細胞中,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
A.①與② B.①與③ C.②與③ D.②與④
24.假定某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目2N=4,圖中對②③④⑤⑥細胞
所處時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不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為③⑤⑥
B.②③④為減數分裂,分別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
C.④⑥分別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D.②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④⑤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25.正常人的體細胞染色體數是46條,下列細胞中,肯定或可能存在兩條X染色體的是(  )
①精原細胞 ②卵原細胞 ③初級精母細胞 
④初級卵母細胞 ⑤次級精母細胞 ⑥次級卵母細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
二、非選擇題(50分)
26. (11分)圖1表示某動物精巢內細胞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目的比例,圖2表示同種動物體內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請據圖分析回答下面的問題:
(1) 圖1中a、b、c柱表示染色體的是________,甲中染色體和DNA分子數目的比例關系說明細胞核內曾經發生的分子水平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圖2中,A圖細胞內含有_____條染色單體,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_,其細胞名稱為_____________。
(3) 圖2中,c圖分裂后產生的子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_,相當于圖1中的_________圖。
(4) 圖甲可以表示圖2中細胞圖像是____________。
27.(8分)在進行“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甲~戊五位同學在剪取洋蔥根尖后立即進行的操作步驟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觀察到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乙觀察到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丙觀察到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請從下列序號選擇)
A.染色體未著上顏色,無法看清 B.細胞重疊,看不到染色體
C.染色體著上顏色,清晰可見 D.染色體著色很淺,模糊不清
(2)戊同學觀察到了許多呈長方形的細胞,但未找到有絲分裂各時期的圖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關于實驗過程的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
①解離的目的是用藥液使組織細胞相互分離 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鹽酸,以利于染色時堿性染料著色 ③用龍膽紫染液可將細胞核中的染色質染成紫色 ④壓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細胞充分分散,形成單層 ⑤當看到一個處于中期的細胞時,注意觀察它如何進入后期、末期,以理解從中期到末期的變化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⑤ D.①②③④
28.(12分)下圖是人類某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6號和7號為同卵雙生,即由同一個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兩個個體,8號和9號為異卵雙生,即兩個受精卵分別發育成的個體。請據圖作答:
(1)該病是由常染色體上的____控制。
(2)若用A、a表示控制該相對性狀的一對等位基因,
則3號和7號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3)6號是純合子的幾率是________,9號是雜合子的幾率是________。
(4)7號、8號再生一個孩子有病的幾率是________。
(5)如果6號和9號結婚,則他們生出有病孩子的幾率是________,如果他們生出的第一個孩子有病,則再生一個孩子有病的幾率是________,正常的幾率是________。
29.(5分)一個正常的女人與一個并指(Bb)的男人結婚,他們生了一個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
(1)其再生一個孩子出現只并指的可能性是______。
(2)只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3)生一個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
(4)后代只患一種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5)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30、(14分)小麥的毛穎和光穎是一對相對性狀(顯隱性分別由P、p基因控制),抗銹和感銹是另一對相對性狀(顯隱性分別由R、r基因控制),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以純種毛穎感病(甲)和純種光穎抗銹(乙)為親本進行雜交,F1均為毛穎抗銹(丙)。再用F1與丁進行雜交,F2有四種表現型,對每對相對性狀的植株數目比例做出的統計結果如下圖:
(1)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 。
(2)親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別是 ;丁的基因型為 。
(3)F1形成的配子種類有 。產生這幾種配子的原因是F1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 。
(4)F2中基因型為ppRR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光穎抗銹所占的比例是 。
(5)F2中表現型不同于親本(甲和乙)的個體占全部F2的 。
(6)寫出F2中抗銹類型的基因型及比例: (只考慮抗銹和感銹一種對相對性狀)。
31.某單子葉植物的非糯性(B)對糯性(b)為顯性,抗病(R)對(r)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現提供以下4純合親本:
親本
性 狀

非糯性
抗病
花粉粒長形

非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圓形

糯性
抗病
花粉粒圓形

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長形
(1)若采用花粉形狀鑒定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可選擇親本甲與親本 雜交。
(2)若采用花粉粒鑒定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雜交時可選擇的親本組合有 。將雜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載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顯微鏡下觀察,統計花粉粒的數目,預期花粉粒的類型及比例為:

(3)利用提供的親本進行雜交,F2能出現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圓形植株的親本組合有 ,其中F2出現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圓形植株比例最高的親本組合是 ;在該組合產生的F2表現型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圓形的植株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


第一卷(選擇題部分 滿分115分)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做題時,先將答案標在試卷上,錄音內容結束后,你將有兩分鐘的時間將你的答案轉涂到客觀題答題卡上。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
A.£19.15. B.£9.15. C.£9.18. 答案是B.
1.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
A. £7.5. B. £15. C. £50.
2. Which is the right gate for the man's flight?
A. Gate 16. B. Gate 22. C. Gate 25.
3.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going to school by bike?
A. Happy. B. Tired. C. Worried.
4. When can the man get the computers?
A. On Tuesday. B. On Wednesday. C. On Thursday
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shirt for the party?
A. The size is not large enough. B. The material is not good. C. The color is not suitable.
第二節 (共15小題;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Mr. Brown?
A. He is in his office. B. He is at a meeting. C. He is out for a meeting.
7.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next?
A. Call back. B. Come again. C. Leave a message.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題。
8. What kind of room does the man want to take?
A. A single room. B. A double room. C. A room for three.
9. What does the man need to put in the form?
A. Telephone and student card numbers.
B. Student card number and address.
C.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Fellow clerks.
B. Boss and secretary.
C. Customer and salesperson.
11. 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his job?
A. Living close to the office.
B. Chances to go abroad.
C. Nice people to work with.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likes traveling.
B. She is new to the company.
C. She works in public relations.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en will the visitors come?
A. In March. B. In April. C. In May.
14. How many visitors are coming?
A. 8. B. 10. C. 12.
15 What will the visitors do on the second day?
A. Go to a party. B. Visit schools. C. Attend a lecture.
16. Where will the visitors go on the final day?
A. To London B. To Scotland C. To the coast.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at is the first word the baby tried to say?
A. Truck. B. Ok. C. Duck.
18. How old was the baby when he learned to say that word correctly?
A. About 18 months. B. About 21 months. C. About 24 months.
19. What did the father do when the baby screamed that word at the airport?
A. He corrected the baby.
B. He tried to stop the baby.
C. He hid himself somewhere.
20. Why did the mother pretend not to know the baby?
A. She got angry with the father.
B. She was frightened by the noise.
C. She felt uneasy about the noisy baby.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應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None of the travelers paid attention to the advice _____ by the villager and got lost in the forest.
A. put away B. put up C. put forward D. put out
22. According to the driver’s explanation, it was not his carelessness but the bad road conditions that ______ for the accident.
A. was to blame B. was to be blamed C. were to be blamed D. were to blame
23. ---- What should I do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on the employer?
---- Keep a _______ attitude and believe yourself.
A. coutious B. scientific C. severe D. positive
24. I had not been asked to the party, so I felt ______ and a bit hurt.
A. left out B. left behind C. left alone D. left off
25. When ____ to danger and conflict, men tend to increase blood pressure, ______ nervous and anxious.
A. exposed; felt B. exposed; feeling C. exposing; feeling D. exposing; felt
26. ---Will we be late for the meeting?
--- _______! If only there were no traffic jams.
A. No wonder B. Most likely C. No at all D. I hope so
27. Teachers often use simple examples to _______ language points that are _______ the students.
A. handle; puzzled B. express; puzzling
C. clarify; puzzling D. conclude; puzzled
28. -----When will ______contest take place?
---- Oh, it will be on ______ Sunday in October, as far as I can remember.
A. the; a B. the; the C. a; the D. a; a
29. ---- What a smell!
----- The air is in ______ motion here, so the smell will disappear soon.
A. positive B. proper C. constant D. efficient
30. Mr. Brown bought a painting _______ from Vincent van Gogh, which was used to decorate his new flat.
A. copying B. being copied C. to copy D. copied
31. The well dressed lady was caught stealing in the fashion shop. Strangely enough,she ________have done such a thing.
A. would B. must C. should D. might
32. ---Hurry, John!
---Oh, damn! Both my legs are nearly to give out. I ____for hours.
A. had walked B. walked C. have been walking D. am walking
33. _______ less homework, the students would have more time to play and have fun.
A. Giving B. To give C. To be given D. Given
34. The books are not sold at the moment; they are still in _____
A. use B. press C. sale D. settlement
35. Several scientists are 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______ they hope will be the cheapest form of energy in the 21st century.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o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When my mom came home from the hospital with twins, I was excit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I couldn’t 36 to play with them and be the best big sister ever.
Everyone was coming over to our house to hold the babies and 37 presents to the babies and talk nonstop how 38 the babies were. Then they’d pull out their cameras, and just 39 I was about to say “cheese”, they’d run over to my perfectly perfect little brothers and take 40 of them. At that time I was thinking, “Why can’t I be little again so I can be the one getting all the 41 ?”
When my aunt Camille got 42 , my mom spent forever finding the perfect clothes for them. On the day of the 43 , my twin brothers had the cutest and prettiest clothes. And then there was me, just sitting and watching in my 44 dress.
After the ceremony, all I 45 was how sweet and lovely the twins were.
I definitely 46 that they were wonderful, but I couldn’t help feeling 47 and invisible (看不見的).
There was a big 48 after the wedding. Aunt Camille and her nice new 49 had the first dance, and then everyone started 50 like crazy including me. I 51 my uncomfortable dress shoes, and I danced and danced and danced! It ? 52 one of the most fun times I’ve had in my entire life.
The very 53 part was when my aunt and I took my twin brothers by the hands and 54 them some dance moves. Teaching them was such a cool thing. I 55 then what a huge waste of time feeling jealous is when you can kick off your shoes and enjoy life!
36. A. go B. wait C. stand D. help
37. A. make B. create C. give D. show
38. A. lovable B. smart C. active D. strong
39. A. since B. after C. before D. as
40. A. care B. photos C. advantage D. measures
41. A. support B. attention C. impressions D. opportunities
42. A. married B. praised C. elected D. promoted
43. A. performance B. celebration C. wedding D. concert
44. A. ugly B. attractive C. new D. regular
45. A. thought B. heard? C. remembered D. reminded
46. A. agreed B. ignored C. forgot D. expected
47. A. satisfied B. foolish C. unimportant D. excited
48. A. cake B. party C. surprise D. gift
49. A. friend B. husband C. baby D. partner
50. A. singing B. drinking C. dancing D. chatting
51. A. took off B. took over C. took up D. took in
52. A. encouraged B. became C. wasted D. appeared
53. A. nervous B. curious C. best D. quietest
54. A. taught B. passed C. lent D. warned
55. A. imagined B. calculated C. announced D. realized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I couldn’t not do it even if I never got anything published,” Gregg Cusick says. “I do it for myself. And writing helps me figure things out.”I’ m talking with Gregg about his short story “Gutted”. It’s the first-place winner in the recent Lorian Hemingway Short Story Competition.
Gregg thinks a literary gene(基因) must have passed down from his father. “My dad wrote short stories as well as working in management at AT&T. He always wanted to try to make a living at writing, so he took a year off and became a full-time writer. My mom went to work in a department store to support us. At the end of the year, he went back to AT&T, but he’d sold a couple of stories and won an award.”
Gregg’s own early fiction featured a horse named Nag. He went on to receive a master’s in English-Creative Writing from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in 1990. He once worked as a construction worker. “I couldn’t sit down to be a writer like John Cheever did, where you do it six, eight hours a day.” He says. “Today, I work as a bartender(酒吧侍者). That’s proven to be a real good job. It leaves plenty of time to write. And you get a lot of story ideas.”
Gregg and his wife, Katie, live in Durham, North Carolina. However, he mostly grew up in New York. “It’s a place I’ve used a lot for settings in stories,” he says, “Writing is so solitary,” although his dog Jeepers often keeps him company.
Gregg has had a number of stories published in small journals like Chelsea, The Alchemist Review, Inkwell, and The Bellevue Literary Review. He’s twice won The Robert Ruark Foundation Fiction Prize, and placed first in the Ernest Hemingway Festival fiction contest, the E.M. Koeppel Short Fiction Awards, and the Alligator Juniper Fiction Contest.
56. Who had a great effect on Gregg’s writing?
A. His mother. B. His wife C. His dog. D. His father
57. The work in the bar offers Gregg ________.
A. some fresh topics B. a quiet place to write
C. John Cheever’s experience D. six hours a day to write
58.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John Cheever ________.
A. was a writer B. once worked as a bartender
C. worked in management D. had rich imagination
59. The underlined word “solitary” in Paragraph 4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
A. exciting B. disappointing C. alone D. risky
60. What is the last paragraph mainly about?
A. Gregg’s hard work. B. Gregg’s works
C. Gregg’s achievements D. Gregg’s future
B
American cooking, as we know, is a hybrid of cuisines(烹飪). Since our earliest days as a nation, we’ve adopted and adapted cooking styles from every nation. So is there anything that could be called really American food?
Writing a century ago, Irvin Cobb believed our cuisine was based on the crops of Native Americans. From them we got the original idea of the shore dinner (a meal consisting chiefly of seafoods) and the barbecue. By following in his footsteps, we learned about corn bread, fried corn and roasting ears; also their pumpkin and sweet potato—then the pumpkin pie of the North and the sweet-potato pie of the South.
Waves of settlers adopted these native foods and began creating the New World dishes: baked beans, smoked ham, pancakes, fried chicken, and apple pie. But other countries borrowed our native foods too. Can you imagine the menus of Ireland and Germany without the American potato?
Many of America’s great cooking creations share a characteristic besides local flavors: outdoor preparation. Early American cooks all their meals in open country. When meal time arrived, pioneer mothers, fishermen, trappers, and cowboys grabbed what they could find and worked it into a meal over a campfire or inside a rock oven.
In 1932, when food expert George Rector wrote about the best American food he’d known, he focused on open-air cuisine: the roast pig, barbecue, and roasted corn—all American, all outdoors. Cobb’s love of alfresco cooking began in his youth. Released on weekends from his boarding school, he and his friends used to search the countryside for food. “We were particularly fond of lifting a hill of potatoes, building a fire in a secret spot so the farmer wouldn’t see the smoke. When the fire had burned down enough, we buried the potatoes in the hot ashes.”
Any discussion of American food, Mr Rector realized, should at least mention the hot dog, another food created for outdoor dining.
61. What was American cuisine based on according to Irvin Cobb?
A. Early Americans’ outdoor cooking.
B. Cuisines brought by waves of settlers.
C. The menus of Ireland and Germany.
D. The crops of Native Americans.
62. We can learn from Paragraph 3 that ________.
A. the American potato is popular on Irish menu
B. fried chicken is not a New World dish
C. one cannot see American potatoes on a German menu
D. New World dishes were created by Native Americans
63. According to the text, alfresco cooking is probably a way of cooking ______.
A. done in a secret place B. loved by children
C. done out in the open D. using hills of potatoes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①=Paragraph 1 …)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65. The writer wrote the text in order to tell us _______.
A. how American food is cooked B. what is the real American food
C. where American food can be found D. the best way to cook American food
C
Television will turn 86 years old on September 7, 2013, and it never looked better. In its youth, television was a piece of furniture with a tiny, round screen showing unclear pictures of low-budget programs. In spite of its shortcomings, it became popular. Between 1950 and 1963, the number of American families with a television jumped from 9% to 92%.of the population
As the audience got larger, the technology got better. Television sets became more reliable through the 1960s. The reception(接收效果) improved. The picture improved. The major networks started broadcasting programs in color.
Even greater improvements were coming according to Sanford Brown, who wrote an article for the Post in 1967. Surprisingly, just about every prediction he made in the article became a reality. For example: All sets in the not-distant future will be color instruments. He also predicted that TV sets would become smaller, simpler, more reliable and less expensive, and may forever put the TV repairman out of work. Smaller sets do not, of course, mean smaller screens. TV engineers expect screens to get much bigger. However, today’s 3-D TV is even farther away, if it is coming at all. There is some doubt whether the public would be eager to pay for it, in view of people’s cold reception given to 3-D movies.
But the technology with the greatest potential, according to Brown, was cable television(有線電視), which wa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then. As he predicted, the future of cable television was highly interactive(互動的). It wasn’t cable television that gave Americans their electronic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however. It was the Internet. He even foresaw the future office: using picture phones, big-screen televisions for conferences, and computers providing information at the touch of a button.
Brown ever said,” The future of television is no longer a question of what we can invent. It is a question of what we want.”
66.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elevision sets in the 1960s?
A. They were very popular with Americans. B. The reception showed no improvement.
C. They showed black-and-white pictures. D. They were out of order now and then.
67. According to Sanford Brown, the television of the future would be _______.
A. larger and larger B. more complex C. cheap to repair D. less expensive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s did Sanford Brown fail to predict?
A. Television’s good quality. B. The invention of 3-DTV
C. The future office’s model. D. The potential of cable TV.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elevision was invented in1927.
B. It took around 13 years for television to get popular.
C. TV repairmen won’t be busy in the future.
D. People like to watch 3-d movies very much.
70.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 The shortcomings of television. B. The bright future of television
C.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D. The invention of television
D
Heidemarie Schwermer’s unbelievable story began 22 years ago, when she, a middle-aged teacher breaking away from a difficult marriage, took her two children and moved to the city of Dortmund, in Germany’s Ruhr area.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she noticed was the large number of homeless people, and this shocked her so much that she decided to actually do something about it. She had always believed the homeless didn’t need actual money to be accepted back into society, they only needed a chance to make themselves useful, so she opened a shop called “Give and Take”.
It was a place where anyone could trade stuff and skills for other things and skills they needed. The idea didn’t really attract many of Dortmund’s homeless people. Instead, her small shop was popular with many of the city’s unemployed folk who were eager to trade their skills and old stuff for something they needed.
Heidemarie Schwermer’s shop eventually became somewhat of a phenomenon in Dortmund and even cause its creator to ask herself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life she was living.She started to realize she was living with a lot of stuff she didn’t really need and decided not to buy anything else without giving something away.
By 1995, the shop had changed her life so much that she was spending almost nothing, as everything she needed seemed to find its way into her life. So in 1996, she took the biggest decision of her life: to live without money. Her children had moved out so she sold the apartment in Dortmund and decided to live nomadically, trading things and services for everything she needed. It was supposed to be a 12-month experiment, but she found herself loving it so much that she just couldn’t give it up.
15 years later, she still liv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Give and Take, doing various chores for?accommodation(膳宿) and loving every minute of it.
71. What is Heidemarie Schwermer’s unbelievable story about?
A. A strong woman who brought up two young children.
B. A generous woman who helped the homeless people.
C. A smart woman who opened a shop independently.
D. A special woman who has given up using money for 15 years.
72. Schwermer thought what the homeless actually needed was _______.
A. donations to improve their lives
B. chances to show their abilities
C. money to buy necessities
D. houses to live in
73. The underlined word “nomadically” in Paragraph 5 can be replaced by “________”.
A. difficultly B. happily C. freely D. fixedly
74. What effect did Schwermer’s shop eventually bring about?
A. The increase of the employment rate. B. Her children’s dissatisfaction.
C. Huge profits and fame. D. The change of her lifestyle.
75. In which year did Schwermer finally decide to live her life without money?
A. In 1989. B. In 1995. C. In 1996. D. In 2011
第二卷(非選擇題部分 滿分35分)
第一節: 閱讀表達(共5小題; 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閱讀下面的短文,請根據文后的要求答題 (請注意問題后的詞數要求).
[1]Everybody is familiar with Christmas music; it’s played everywhere. Whether it's the music from a grocery store or random songs on the radio,holiday music remains to flood in the air from the day after Thanksgiving to the beginning of December. Christmas music gets extremely over- played through the Holiday season. “I think the common seasonal Christmas music is annoying because it keeps being played over and over.” said junior Devin McFarland.
[2]The Christmas music still played today is what she heard in her childhood. Some famous Christmas songs have never been changed. The original music is played so much that in some cases people dream about or even sing Christmas music__________. She wishes that there was a wider variety of songs. She likes the newer Christmas songs that bands either re- make or write themselves. "They have a fresher sound to Christmas songs, and they ad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o them so that they are more like their own songs. ” McFarland explained.
[3]Christmas is known as a happy and homecoming festival, so the holiday season is meant to be spent happily with your family.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music media wants to get the point across and add to the festival atmosphere. But isn't the music being pushed to the public too much?
[4]Most grocery stores play the music non-stop, Christmas song after Christmas song, disgusting the customers who don't like that kind of music. You can walk through stores and attempt turning off the music, but sometimes it's impossible to do so. On the other hand, almost everyone has witnessed random persons walking along happily and either singing or whistling to the tune of the song that's played throughout the store.
76.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Why is the common seasonal Christmas music annoying? (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What does the music media hope to tell the public? (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2 with proper words.(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What does the word “them” (Line7 Paragraph 2) 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2062年國慶長假,修水一中2012屆高二的學生同學聚會。同學們從四面八方回到一中母校。那時的母校會是怎樣的樣子呢?校園環境,教學設施,教學方式等等會有哪些變化呢?請發揮想象,以Xiushui No. 1 Middle School in 50 Years’ Time 為題,寫一篇有關五十年后的修水一中的英文短文,向校廣播站投稿。詞數:120左右


第Ⅰ卷(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一、(18分,每小題3分)
1.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A. 赍發jī 央浼miǎn 萬里平疇chóu 命途多舛chuǎn
B. 庇護bì 叨擾tāo 窮愁潦倒lǎo 不省人事xǐnɡ
C. 大腕 wàn 埋怨mán 喟然長嘆kuì 數見不鮮shuò
D. 灑饌zhuàn 憎惡zènɡ 孝悌忠信tì 踹開房門chuài
2.選出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 劃船 接壤 安時處順 死而后已
B. 掂量 拌倒 逝者如斯 走投無路
C. 莞爾 噩夢 形將就木 涸轍之鮒
D. 抉擇 陶冶 挺身而出 恭逢盛世
3.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 )
A. 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沸沸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
B. 中國農民離過上“種糧不納稅,上學不交費,看病不太貴”的生活不遠了,但建設社
會主義新農村還任重道遠。
C. 現在市場上漂亮而有個性的車型越來越多,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他們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正好可以擇善而從。
D. 我們要老實說:埋葬別里科夫那樣的人,是一件讓我們大塊人心的事。
4.選出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 )
A. 孔子的人生目標非常明確,這就是改變天下無道,使它向著有道的境界前進。
B. 圍繞以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發展需要為中心,積極吸引創新創業人才,是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徑。
C. 孔子說,志士仁人沒有不因為貪求生命而損害仁的,卻有犧牲生命以成就仁的。
D. 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才能保障全體公民共享社會發展成果,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5.將下列各句組成一段語意連貫的文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孔子說過“禮以行義”的話,意思是禮用來推行義。
②不過仁和禮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孔子說管仲有仁德卻不知禮,就說明了這一點。
③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④行義需要遵循的根本依據也是禮。
⑤孔子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是義。
⑥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復禮”,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視、聽、言、動都符合禮的規定。
A. ①③⑤②⑥④ B.③⑥②⑤④① C.①⑤②③④⑥ D.③②⑥⑤①④
6.下列對有關名著的分析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
A. 陸謙設計將林沖騙進白虎節堂,于是林沖便被以帶刀擅闖軍機重地之罪名判處刺配青州,在途經野豬林時,由于魯智深的暗中保護,林沖才免遭被害。(《水滸傳》)
B.孔子對弟子們充滿了關愛,顏回操行卓越,卻身患惡疾,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口伸進手握
住顏回的手,哀嘆不已。(《論語·雍也》)
C.曹操親率八十萬大軍南下,在赤壁與東吳水軍對陣,開戰之前,曹操橫槊賦詩,吟唱出“秋
風蕭瑟,洪波涌起”這樣慷慨蒼涼的詩句。(《三國演義》)
D.賈政的長女元春被冊封為妃,皇帝恩準她回家省親。榮國府為了迎接這場大典,修建了極其
奢華的省親別院,又采辦了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遁入空門的妙玉也進了榮國府。
(《紅樓夢》)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9分)
前景誘人的記憶移植
郭德才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記憶移植已經不再是夢。
1965年,美國心理學家麥康納爾曾經做過這樣的蝸蟲實驗。他反復開關電燈并用微弱電流刺激蝸蟲,迫使這些蝸蟲最終形成觸電避光記憶。然后再將它們處死后碾成漿液,并將漿液喂給其他的蝸蟲。結果發現那些沒有受過訓練的蝸蟲在食用后,同樣獲得了觸電避光的記憶。
1966年,麥康納爾又用哺乳動物做了類似實驗。他首先對籠子底部的大白鼠進行電擊,此時大白鼠就會立即逃到籠子的架上躲避。過一會兒等它跳下來時再行電擊,大白鼠又會逃上架子。如此反復訓練幾次,大白鼠又會逃上架子。如此反復訓練幾次,大白鼠就會記住這個“教訓”再也不肯從籠架上下來。麥康納爾同樣把這些大白鼠處死后將它們的大腦磨碎,從中提取出含有核糖酸的物質。然后將這些物質注射到未經實驗的大白鼠體內,結果后者也像嘗過電擊的滋味一樣待在籠架上不肯下來。
除了腦液移植以外,還有一種實驗叫“切割移植”,即將動物大腦的一部分切割下來,移植到另一個動物的身上。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記憶切割移植手術是于1997年4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動物神經研究所進行的。輸出記憶的是一條經過嚴格訓練,名叫“天才”的牧羊犬。它對主人異常忠誠,能記住并執行主人的近百個口令。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排異性,輸入記憶的狗是“天才”的親弟弟,名叫“白癡”。為能讓實驗效果具有最大的可比性,“白癡”一生下來就被關了起來,不讓它與任何人接觸,也不對它進行任何形式的訓練。這次互換移植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當它們蘇醒后奇跡終于出現了:“白癡”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主人,并對主人的指定一一照辦,而 “天才”則對主人漠然置之、視而不見。
當今世界進行過的記憶移植大體上分為直接移植和間接移植。以上提到的幾種方式,都屬于直接移植。隨著電腦芯片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又試圖采用一種新的芯片移植技術進行記憶移植。在這方面比較典型的實驗是1996年春天,在美國國防部生理研究中心進行的“運動記憶移植”。這次實驗輸出記憶的是一只海豚,輸入記憶的是一只美洲大棕熊。科學家首先對一只游泳最出色的海豚頭腦中的動作記憶區域,進行了深入全面的探測。然后將這些信息儲存在一塊如紐扣般大小的芯片上,再將芯片植入美洲棕熊大腦的運動記憶區。大家都知道美洲大棕熊是不會游泳的,當一開始將它投到水里時,它有些驚慌,可是幾十秒后很快就適應了。幾分鐘后,這只大棕熊就能“無師自通”地輕松游泳了。
動物的記憶可以移植,那么人的某些記憶是否也能夠移植呢?隨著現代電腦芯片技術的日新月異,科學家們已經在這方面做過大膽嘗試。1999年,這項實驗在美國亞拉巴馬大學進行。輸出記憶的是一名體操運動員西尼爾,輸入記憶的是一名中學生凱利,他因車禍損害了大腦,走路時身體歪歪扭扭。手術進行得相當順利。當凱利外傷恢復能下床活動時,人們首先發現他能站得住,走起路來顯得十分平穩,同以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專家們將他帶到戶外一塊草坪上,然后讓他做一套體操動作。只見凱利以優美的動作伸展了幾下腰腿,接著向前跑了幾步便縱身一跳,竟奇跡般地完成了一個漂亮的空中翻轉。
可是僅僅過了幾天,凱利的運動記憶就因芯片電池電壓下降開始迅速減退。一星期后,他覺得自己已不會做任何體操動作;而那只美洲大棕熊也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了原樣,再也不會在河中開心地游泳、嬉水;另外做過大腦切割移植手術的兩只牧羊犬,也在一個月后死于一種原因不明的腦病。雖然直接移植在某些動物或昆蟲身上獲得了初步成功,但科學家是絕不可能去做從一個人的腦中取出一些物質,再移植到另一個人腦中的實驗,況且,它還涉及倫理和道德問題。記憶移植似乎遇到了難經逾越的鴻溝。
然而,記憶移植是“最富挑戰性”,同時也是“最富吸引力”的前沿科技。盡管記憶移植目前困難重重,但科學家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和探討。記憶移植,意義重大。通過研究這個課題,人們會對神秘的大腦有更深入的了解。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對自身的不斷了解,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記憶不但可以移植,而且還可以在實驗室中人工合成。
(選自《教師博覽》,有刪改)
7.下列關于“記憶移植”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記憶移植指的是把一個有記憶能力的生命體的腦中的記憶轉移到另一個生命體的腦中。
B.記憶移植包括直接移植和間接移植;腦液移植和切割移植屬于直接移植,電腦芯片移植屬于間接移植。
C.人類不適合進行切割移植,除了有人類自身記憶原理復雜的緣故,還因為其間涉及倫理和道德問題。
D.記憶移植讓人類記憶轉移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由一個書本知識的共享時代進入一個腦資源共享的嶄新時代。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記憶移植最初是由昆蟲實驗開始的,進而轉向哺乳動物,終極目標是人類。
B.科學家在大白鼠身上進行實驗時發覺,核糖酸是哺乳動物記錄細胞信息的載體。
C.記憶切割移植實驗時選用兩只血緣關系親近的牧羊犬,初衷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排異性。D.電腦芯片技術的迅速發展,使記憶移植由簡單的直接移植跨入復雜的間接移植。
9.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相對于哺乳動物,昆蟲是一種低級動物,記憶原理更加簡單;而在所有哺乳動物中,人類的記憶原理最為復雜。
B.做過大腦切割移植手術的兩只牧羊犬在一個月后死于一種原因不明的腦病,有可能是動物本身的排異性所引發的。
C.芯片電池電壓下降是人類記憶移植中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科學家圍繞這一問題提出了大量新的設想與模式。
D.若記憶移植及人工合成成功,那許多知識甚至能像工廠生產光盤與錄音一樣,通過一定的手段輸入到我們的大腦中。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9分)
劉昌言字禹謨,泉州南安人。少篤學,文詞靡麗。本道節度陳洪進辟功曹參軍,掌牋奏。洪進遣子文顯入貢,令昌言偕行,太祖親勞之。
太平興國三年,洪進歸朝,改鎮徐州,又辟推官。五年,舉進士不弟,改授歸德軍掌書記。八年,復舉得第,遷保信、武信二鎮判官。宰相趙普鎮南陽,重昌言有吏干。錢俶帥鄧,表薦之。移泰寧軍節度判官。淳化初,趙普留守西京,表為通判,委以府政。普疾,屬昌言后事。普卒,昌言感普知己,經理其家事。太宗以為忠于所舉,拜起居郎,賜金紫、錢五十萬。連對三日,皆至日旰。昌言捷給詼詭,能揣人主意,無不稱旨。太宗謂宰相曰:“昌言質狀非偉,若以貌取,失之子羽矣。”遷工部郎中,未百日,遷同知樞密院事。
昌言驟用,不為時望所伏,或短其閩語難曉,太宗曰:“惟朕能曉之。” 又短其委母妻鄉里,十余年不迎侍,別娶旁妻。太宗既寵之,詔令迎歸京師,本州給錢辦裝,縣次續食。
昌言自以登擢非次,懼人傾奪。會誅兇人趙贊,昌言與贊素善,前在河南嘗保任之,心不自安。因太宗言及近侍有與贊交者,昌言蹶然出位,頓首稱死罪。太宗慰勉之,然自此惡其為人。以給事中罷,出知襄州。上言:“水旱民輸稅愆期。舊制六月開倉,臣令先一月許所在縣驛輸納以便民。獲盜當部送闕下,臣恐吏柔懦不能制,再亡命,配隸軍籍。此二事,臣從聽便,不如詔書,慮讒慝因而浸潤,愿陛下察之。”太宗下詔責其不循舊章,斂怨于民,自今敢背棄詔條,譴責不復恕。
至道二年,徙知荊南府。真宗即位,就拜工部侍郎。咸平二年,卒,年五十八,贈工部尚書。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令昌言偕行 偕:一同 B. 普疾,屬昌言后事 屬:通“囑” 囑咐
C. 無不稱旨 稱:稱贊 D. 昌言與贊素善 素:向來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委以府政 太宗以為忠于所舉
A. B.
奚以知其然也 將有事于西疇

不為時望所伏 太宗既寵之
C. D.
既自以心為形役 王將軍之武庫
1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劉昌言得到皇帝賞識重用的一組是( )
①表為通判,委以府政 ②詔令迎歸京師 ③拜起居郎,賜金紫、錢五十萬
④辟功曹參軍 ⑤惟朕能曉之 ⑥頓首稱死罪。太宗慰勉之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4分)
四、(30分)
13.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①宰相趙普鎮南陽,重昌言有吏干。(3分)
②普卒,昌言感普知己,經理其家事。(4分)
③昌言驟用,不為時望所伏,或短其閩語難曉。(5分)
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按要求答題(8分)
宮 詞
武 衍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沈沈鎖建章。
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
①“春色沈沈鎖建章”一句中“春色”一詞一語雙關,請簡要分析其雙關意義(4分)
②三、四句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
15.課文名句默寫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引壺觴以自酌, 。 ,審容膝之易安。
② ,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 。
③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形影相吊。
④ ,孟學士之詞宗; ,王將軍之武庫。
⑤子曰:“不憤不啟, 。 ,則不復也。”
五、閱讀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6—19題(19分)
信 仰
下午兩點半,下著細雨,天陰得有點發冷。我剛打開辦公室的門,他也跟進來了。我沏了一杯茶,坐定,自顧喝茶,沒理他。?
  他沒有像以往一樣,毫不客氣地在沙發上坐下來,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間,抖瑟著。我沒叫他坐,他也不坐。?
  他姓蔡,70多歲了,是上訪專業戶,我們都叫他蔡老頭。辦公室的人陸陸續續地來上班了,看見他,都樂了,都說,蔡老頭,又到北京回來了呀?見到某某了嗎??
  某某指的是中央的一個大人物。?
  他說,回來了。又給每個人都敬上煙。?
  抽的是大中華。老頭今天有喜事了??
  我不問,其他人也不問,都去忙自己的事,把老頭一個人撂在屋中間。他有話自然會說。?
  他果然就說了,他說,解決了,我的問題解決了。?
  我們都將頭抬了起來,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又都一齊看著蔡老頭。?
  老頭高興了,自個兒搬了個凳子,坐了下來,猛吸了一口煙,說,解決了,我的問題解決了。?
  我說,這么說,他們認定你是1940年入黨的了??
  老頭說,不,他們說我是1949年入黨的。?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幾個人差點笑出了眼淚。?
  只有老頭不笑,像看著怪物一樣看著我們。我們也看著怪物一樣看著他。?
  蔡老頭真是個怪物。就為到底是哪一年入黨的問題,十幾年來,他一直在上訪。本來,不管是1940年還是1949年入黨的,他都享受離休待遇。可是他固執得很,死認定自己是1940年入的黨,十幾年里,他跑廣州跑北京,幾個工資都倒貼進去了。這一次,他去北京,是去找一個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蔡老頭說,是真金,就不怕烈火燒。?
  我對他說,這么說,蔡老頭,這一次你沒有找到你那位戰友??
  不,找到了。老頭說,他也說我是1940年入的黨,我確實是1940年入的黨。就是那一年,日本鬼子的炸彈炸傷了我的左腿。老頭說著就卷起他的褲腿,把那一個碗口大的疤指給我們看。?
  老頭的固執勁又來了。屋子里的幾個人又都笑了起來。按慣例,老頭接下來會呈上他那一疊厚厚的材料。那一疊材料里有上至中央下至村委會的公章,老頭每到一個地方申訴,就一定叫人家蓋上公章,明明那公章一點也不管用,可老頭信它。那一疊材料里,就有我親自給他蓋上的十九個公章。我拿出公章來,準備給他蓋上第二十個公章。?
  可這次老頭沒帶材料來,見我們都笑,老頭張開的嘴又閉上了。?
  我說,蔡老頭呀,你這次來,到底想干什么呀??
  老頭搓搓手,說,嘿,我要干什么呀?突然又說,你們都是黨員吧??
  辦公室里幾個年輕小伙子打趣道,蔡老頭,黨員又有什么用呀?你還是先弄清自己是哪一年入黨的吧。?
  老頭激動起來了,滿臉通紅,牙齒格格地響。他大聲說,我告訴你,小子,我是1940年入黨的,我是老黨員了。入黨沒用,干啥有用?你說說,你說說。泡歌廳、包二奶,這些就有用了嗎?你們這些人,還是共產黨員嗎??
  老頭幾乎要跳起來了。他說,我這次去北京,我那位戰友死了,他死了,我突然想開了,他干了一輩子革命,死了還將遺體捐獻給國家,我還在哪一年入黨的問題上爭什么,我還算個共產黨員嗎?!老頭突然"啪"地一巴掌打在自己臉上。?
  清脆的一巴掌,像打在辦公室每個人的臉上。大家都不說話,老頭臉色發紫,我脫下一件衣服,披在他身上。?
  我的心里,流著長長的淚。?
16.小說開頭劃線的句子有何作用?(4分)
17.概括蔡老頭這一人物形象。(4分)
18.蔡老頭為弄清哪一年入黨的問題,到處奔波上訪,把幾個工資也例貼進去了。有人說,他太傻了,不值得。請談談你的看法。(7分)
19.選出對這篇小說內容分析概括正確的兩項(4分)
A.小說以“信仰”為題,旨在告訴人們,人不能只靠物質而活著,應該有信仰,有精神的追求,這樣才會充實,才能無悔。
B.最后一次蔡老頭沒有拿出那疊厚厚的材料,那是因為他已經明白,那些東西都是假的,是騙人的把戲。
C.小說通過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等方法,刻畫了蔡老頭這位抗日老戰士的鮮明形象。
D.小說從“我”的視角展開,“我”既是全文的線索人物,又是蔡老頭行為的見證者,這樣寫,能增強親切感與真實性。
E.小說結尾說:“我的心里,流著長長的淚”。說明“我”已被老頭的一巴掌打醒了,為此前錯怪老頭子而感到深深的自責和無比的悔恨。
六、(15分)
20.“落霞與孤鶩齊白,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騰王閣序》中情景交融的名句。請你將其擴展成一段完整的文字,再現詩句所描繪的美好景象。
要求:⑴以描寫為主,兼以抒情。
⑵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⑶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1.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樹上有兩枚果子,一枚青澀的,一枚成熟的。
“成熟是不是很可怕呢?”青澀的果子問。
“成熟只會讓我們內心充滿甜蜜和幸福,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成熟的果子說。
“那為什么我看到有些成熟的人,一個個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煩惱呢?”青澀的果子感到不解。
“那是因為有些人成熟后,學會了計較,而我們果子則不同,成熟讓我們懂得了奉獻。”成熟的果子說,“計較,使他們痛苦;奉獻,讓我們快樂。”
請以“計較的痛苦”或“奉獻的快樂”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不少于700字。
高二語文第一次段考參考答案
15.①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
②披繡闥、川澤紆其駭矚
③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
④騰蛟起風、紫電青霜
19.AD(B“他已經明白,那些東西都是假的,是騙人的把戲”錯。C“心理描寫、外貌描寫”錯E“為此前錯怪了老頭而感到深深的自責和無比的悔恨”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伊川县| 彭州市| 聂荣县| 苏尼特左旗| 高阳县| 南溪县| 鲁山县| 南宫市| 靖西县| 府谷县| 尚义县| 藁城市| 康乐县| 桦甸市| 资溪县| 北宁市| 巴林右旗| 辰溪县| 宁阳县| 墨玉县| 波密县| 凌源市| 丹江口市| 门头沟区| 长宁县| 平舆县| 花垣县| 叶城县| 澎湖县| 大石桥市| 汤阴县| 砀山县| 乌拉特后旗| 福安市| 临夏市| 聂拉木县| 正阳县| 雅安市| 唐河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