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堅持新發展理念教學設計【課標要求】1.闡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闡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學業要求】1.通過學習,深刻領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指揮棒,從而增強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2.培養學生用全面的觀點理解新發展理念的基本內涵,正確認識其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科學精神。3.通過積極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為議題的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公共參與意識和能力。【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探究發展思想和發展理念,相信黨和國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2.科學精神:分析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內涵和具體要求,知道新發展理念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科學地認識和理解新發展理念3.公共參與:學生自行查詢資料、列舉案例、感悟以人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培養合作意識【教學重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教學難點】創新的原因、舉措【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讓人民的幸福感更強,離不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堅持新發展理念總議題:堅持新發展理念議題1:不忘初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展示視頻:播放視頻《牽掛》探究活動一:牽掛【問題導引】(1)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人是誰?(2)最牽掛的“心事”是什么?吃飽肚子、穿暖衣裳、有學上、有房住、有醫保、擺脫貧困實現人民幸福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核心要義(是什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為民),發展依靠人民(靠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惠民)。2.具體內容(怎么辦)以人民為中心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意義(為什么)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確立了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議題2: 破浪前行:貫徹新發展理念展示資料:《進入新時代 出現新問題》并結合視頻總結為什么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探究:新時代我國發展遇到哪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樹立什么樣的發展理念?為什么?貫徹新發展理念1、必要性(為什么)(1)時代需要——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2)國情需要——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議題3: 逐夢遠航:為新發展理念發聲理念我發聲分成四組,每組推舉一名候選人,描述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具體事例或相應政策。(5分鐘)學生討論交流并舉例教師總結歸納:貫徹新發展理念2.新發展理念(是什么)新理念 注重問題 具體措施創新 發展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是發展的基點。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協調 發展不平衡 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綠色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綠色發展,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和綠色社區。開放 發展內外聯動 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共享 社會公平正義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不斷邁進。3、新發展理念的地位和內在聯系(1)地位: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2)內在聯系: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3)如何做: 我們要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一貫穿、一構建、一轉變、三變革、一實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