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云南省開遠四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9份,答案不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云南省開遠四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9科9份,答案不全)

資源簡介


說明:本卷內容包括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全年級學生必做。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選修1模塊)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2頁,第Ⅱ卷3至4頁,答卷卡5至6頁,共100分??荚嚂r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將答案選項填入答卷卡選擇題答案欄上,答在其它位置無效。
3.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須將答卷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F-19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K-39 Ba-137 Na-23 Mg-24 Al-27 Ca-40
選擇題(本題包括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目前,很多自來水廠用氯氣殺菌、消毒。下列關于氯氣的性質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無色 B. 有毒 C. 黃綠色 D. 有刺激性氣味
是較為安全的高效核聚變反應原料, 原子核內中子數是( )
A. 1 B. 2 C. 3 D. 5
下列物質中,只含離子鍵的是( )
A. H2 B. NaCl C. H2O D. HCl
下列物質中,不屬于電解質的是( )
A. 蔗糖 B. NaCl C. NaOH D. H2SO4
常溫下,下列溶液可用鋁制容器盛裝的是( )
A. 稀鹽酸 B. 稀硫酸 C. 濃硝酸 D. 氫氧化鈉溶液
下列各組內的兩種物質互為同位素的是 ( )
A. 16O和18O B. O2和O3 C. 乙酸和甲酸甲酯 D. 乙烷和丙烷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稀 H2SO4與鐵粉反應:2Fe+6H+=2Fe3++3H2
B. 氯化銅溶液與鐵粉反應:Cu2++Fe=Fe2++Cu
C. 氫氧化鋇溶液與稀 H2SO4 反應:Ba2++SO42-=BaSO4↓
D. 碳酸鈣與鹽酸反應:CO32-+2H+=H2O+CO2
當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時,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的是( )
A. 蒸餾水 B. 稀H2SO4 C. CuSO4溶液 D. Fe(OH)3 膠體
下列物質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但不放出氣體的是( )
A. Al B. NaHCO3 C. Al2O3 D. NH4Cl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2g氫氣所含的原子數為NA B. 1mol氫氣所占的體積約為22.4L
C. 1mol氫氣的質量是2g/mol D. H2的摩爾質量是2g/mol
下列物質的性質比較,不正確的是( )
A. 堿性:NaOH>Mg(OH)2 B. 金屬性:K>Na
C. 氣態氫化物穩定性:HF>HCl>H2S D. 原子半徑:Cl>S
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H+ Na+ CO32- Cl- B. Zn2+ Na+ Cl- SO42-
C. Fe2+ Al3+ OH- H+ D. K+ NH4+ HCO3- OH-
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
A. 氯化鈉的電子式: B. NH3的結構式:
C. S2-的結構示意圖: D. 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如果要除去Na2CO3 固體中少量的NaHCO3,則應選擇的最佳方法是( )
A. 加入適量鹽酸 B. 加入NaOH溶液 C. 加熱灼燒 D. 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下列反應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
A. Mg與鹽酸反應 B. Ba(OH)2·8H20與NH4C1反應
C. CH4燃燒 D. NaOH溶液與CH3COOH溶液反應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
A. 降低溫度 B. 升高溫度 C. 減小壓強 D. 降低反應物濃度
下列實驗操作或事故處理正確的是( )
A. 實驗結束后,用嘴吹滅酒精燈 B. 金屬Na著火,立即用水撲滅
C. 皮膚上不慎沾上濃NaOH溶液,立即用鹽酸沖洗
D. 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只用一種試劑就能將KCl、FeCl3、AlCl3三種溶液區分開,這種試劑是( )
A. NaOH B. HCl C. H2SO4 D. BaCl2
下列各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碘和四氯化碳 C. 水和四氯化碳 D. 食鹽水和糖水
下列各溶液中,Na+ 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是( )
A. 1 L 1.5mol/L的NaOH溶液 B. 1 L 0.4mol/L的NaNO3溶液
C. 1 L 0.3moI/L的NaCl溶液 D. 1 L 0.2mol/L的Na2SO4溶液
有關右圖所示裝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銅是負極,銅片上有氣泡產生 B. 電流從鋅片經導線流向銅片
C. 銅片質量逐漸減少 D. 氫離子在銅片表面被還原
下列物質中,可以跟甲烷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
A. 氯氣 B. 稀鹽酸 C. 燒堿溶液 D. 高錳酸鉀溶液
只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的氣體是( )
A. O2 B. NO2 C. NO D. Cl2
某元素的一價陰離子,核外有10個電子,質量數為19,則中子數為( )
A. 9 B. 10 C. 11 D. 12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32分)
二、填空題(共2道題,共28分)
25、(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回答有關問題: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1)表中化學性質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 ,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是 。
(2)表中能形成兩性氧化物的元素是 ,寫出該元素的單質與⑨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3)③⑦⑧三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③⑤⑥三種元素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4)⑧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
(5)③⑦⑧三種元素形成的氫化物的穩定性大到小順序為 。
26、(16分)如圖為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裝置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⑴指出圖中的兩處明顯的錯誤并用文字描述加以更正:
、 。
⑵A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_,B儀器的名稱是 。
三、計算題(共1題,共4分)
27、Fe和CuSO4溶液反應,若反應后溶液的體積為1L,生成的銅的質量為32g。求:
(1)反應消耗的Fe的質量; (2)反應后溶液中FeSO4的物質的量濃度。
選修1模塊卷(共20分)
四、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28、糖類、油脂、蛋白質是食物中的常見有機物。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糖類是儲存機體代謝所需能量的主要物質 B.油脂在人體中發生水解的產物是氨基酸
C.蛋白質主要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 D.糖類物質都有甜味
29、蛋白質發生的下列變化屬于可逆的是( )
A.變性? B.鹽析?? C.加入濃硫酸?? D.滴入甲醛溶液中
30、下列藥品中,屬于抗酸藥的是( )
A.阿司匹林 B.胃舒平 C.環丙沙星 D.青霉素
31.人體內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攝入不足而導致骨質疏松的是( )
A.K B.Na C.Fe D.Ca
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32分)
二、填空題(共2道題,共28分)
25、 (12分)(1) Na , F 。(各1分)
(2) Al ,(1分)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2分)
(3) O>Cl>F 。 F- > Mg2+ >Al3+ 。(各2分)
(4) HClO4 。(1分)
(5) HF>HCl>H2O 。(2分)
三、計算題(共4分)27、(1) 28g ;(2) 0.5mol/L
四、選擇題(共8分)
28、 C 29、 B 30、 B 31、 D
五、填空題(共12分)
32、 C6H8O6 ;(3分)
抗壞血酸 ;(2分)
酸 ;(2分)
藍色褪去 ;(3分)(說明現象即可)
還原 。(2分)

說明: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7頁,第Ⅱ卷8至10頁,答卷卡11至12頁,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將答案選項填入答卷卡選擇題答案欄上,答在其它位置無效。
3.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須將答卷卡收回。
選擇題(本題包括40小題,1-20題每小題1分,21-4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會和諧的內容,儒家強調天人和諧、人我和諧、矛盾和諧、君民和諧以及身心和諧。其中體現“人我和諧”的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貴君輕
D.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講政治時大多站在民眾一邊,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與其他各家不同,為君主作參謀,專替君主打算。這一家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右圖是考古工作者在甘肅放馬灘漢墓發現的“紙質地圖”經
考證屬于西漢早期,這表明中國
A.西漢之前就有了紙
B.西漢時紙是最主要的書寫工具
C.西漢時已經有了紙
D.西漢時蔡倫發明了紙
4、公元1500年左右,歐洲出版了大約4萬
冊圖書,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求知欲。
此種情形直接得益于
A.新教翻譯出版圣經的需求
B.活字印刷術在歐洲的傳播
C.人文學者傳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學發展對圖書需求量的增加
5、 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對密切世界各地的聯系影響最大的是
A.指南針 B.造紙術
C.印刷術 D.火藥
6、《紅樓夢》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成就最高的長篇小說,該著作的思想核心是
A.反映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和敢于斗爭的精神
B.揭露科舉制的腐敗和官場的黑暗
C.贊美英雄好漢形象,歌頌農民的斗爭精神
D.鞭撻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歷史史實
7、戊戌變法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
A.促進思想啟蒙??? ?
B.挽救民族危亡
C.推動政治改革?? ??
D.發展社會經濟 8、十月革命勝利后,中國第一位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是
A陳獨秀 B胡適
C李大釗 D梁啟超
9、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其正式提出于
A. 興中會成立時 B. 中國國盟會建立時
C.《民報·發刊詞》中 D. 臨時總統誓詞中
10、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標志是
A.走俄國人的路
B.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 ,
C.在實踐中找到了一條帶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
D.《新民主主義論》的發表
11、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是
A. 鄧小平的南方談話 B. 中共十四大
C. 十一屆三中全會 D. 中共十五大
12、1956年,毛澤東兩次觀看昆曲名劇《十五貫》,之后《人民日報》首次為一場戲劇演出刊發社論,稱贊其“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當時昆曲復興的主要原因是
A.“雙百”方針的貫徹?? B.昆曲名劇的涌現
C.大眾輿論吹捧宣傳??? ?D.“教育大革命”的推動
13、電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如果讓你來設計考試場景,可能出現的是
A.內景:考場中張貼有“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標語
B.外景:考場門口懸掛著“改革開放送春風”的橫幅
C. 背景音樂:反映粉碎“四人幫”的歌曲
D.特寫:作文題目“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14、以人為本的西方人文主義精神起源于
A 、普羅塔戈拉 B、智者運動
C、斯多亞學派 D、文藝復興
15、《十日談》 中有一則故事:“一個從小與世隔絕的青年,跟父親下山進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問父親這是什么東西,虔誠信教的父親答道:她們全都是禍水,叫綠鵝。他囑咐兒子別去看她們。兒子卻說:爸爸,讓我帶一只綠鵝回家吧?!北≠で鹩眠@則故事想要說明:
A人的自然天性是無法阻擋的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將女人比作禍水很愚蠢
D青年人從來不盲從盲信
16、“牛頓的發現,給人類帶來從未有過的自信。曾經匍匐在上帝腳下的人類,終于大膽地抬起頭來,開始用自已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边@主要說明牛頓的發現
A.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 B.促進了人類的思想解放
C.使人類徹底擺脫了神學的影響 D.使人類開始關注現實世界
17、在20世紀30年代,人們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A.坐著蒸汽輪船去旅游
B. 城市的夜晚因為有了電燈亮如白晝
C. 打電話問候遠方的親人
D.坐在電腦前上網看世界
18、“使人類克服了經典物理學的危機,對微觀世界的基本認識有了革命性的進知”指的是
A. 量子論 B.進化論
C.自由落體定律 D.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
19、“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長久以來的依賴。”這是對哪一發明的描述
A.發電機 B.蒸汽機
C.電動機 D. 紡紗機
20、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下列對其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高潮時代的產物
B、對資產階級“理想王國”的失望
C、資本主義內部矛盾和弊端開始暴露
D、是資本主義社會充分發展的產物
21、儒家學說在秦朝受到沉重打擊,在漢代上升為國家的統治思想。這種變化同它自身的與時俱進有密切關系。同先秦儒學相比,經過董仲舒改造之后的儒學
A.堅決排斥了陰陽五行之說
B.從批判時政轉變為維護現實統治
C.提出了“為政以德”的觀點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華
22、10.秦始皇泰山封禪時留下了《泰山刻石》,相傳其稿本為秦丞相李斯所書,唐人稱頌其“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絕妙?!睋茢?,該刻石使用的是
A.篆書 B.隸書
C.楷書 D.草書
A. ①生 ②凈 ③旦 ④丑 B.①凈 ②生 ③旦 ④丑
C. ①旦 ②生 ③丑 ④凈 D.①生 ②凈 ③丑 ④旦
24、下列文學藝術作品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25、英國大炮轟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一些愛國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驚醒,新思想萌發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
A、 改革內政,振興清朝
B 、向西方學習,尋求救國御辱之道
C 、學習新技術發展資本主義
D 、啟迪人們擺脫封建思想束縛
26、如果讓你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你選擇的主題是毛澤東思想在中共開創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新局面時期的發展,你應該借助的歷史資料是 
A.《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義論》
D.《論人民民主專政》
27、鄧小平曾公開評價某次會議,“雖然過去我們已經進行了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但是我們仍然有足夠的理由說,這是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的開端?!边@次會議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
28、鄧小平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闭f這明
A、中國科學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B、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C、“兩彈一星”是新中國生存的前提
D、“兩彈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國際地位
29、國人有人說:“到21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16億,那時誰來養活這么多人?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食危機?”用自己行動來回答上述問題的科學家是
A錢學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D華羅庚
30、實施科技興國的理論基礎是
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B.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C.向科學進軍 D.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31、蘇格拉底在70歲時,被雅典法庭判處死刑。他在受審時申辯說:“打一個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處叮住你們不放,喚醒你們,說服你們,指責你們……我要讓你們知道,要是殺死像我這樣的人,那么對你們自己造成的損害將會超過對我的殘害?!边@段話表明蘇格拉底是
A、維護公民生存權利
B、反對貴族專權暴政
C、抗議雅典司法不公
D、捍衛思想自由原則
32、右圖是米開朗琪羅創作的大理石
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說明了圣
母瑪利亞抱著死去的兒子無比悲痛。
作者意在
A 、刻畫耶穌的英雄形象
B、歌頌真實自然的人性
C 、倡導靈魂得救的觀念
D 、宣揚上帝的精神權威
33、恩格斯說:“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把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br/>其含義是
A它沒有將古希臘羅馬文化完全復興出來
B它把古文化古為今用
C它打著復興古典文化的旗號
D它沒有準確地揭示這場運動的實質
34、1945年,當愛因斯坦得知美國的原子彈給廣島、長崎人民帶來的災難后,痛心疾首,悔恨自己當初的一大理論研究。這一理論是
A、落體定律 B、量子假說的提出
C、相對論中質能轉換的原理 D、經典力學的創立
35、英國科學家斯賓塞認為,人類社會沿著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發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A、日心說 B、進化論 C、量子論 D、相對論
36、“隨著19世紀的過去,科學成為西方社會的一個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為久以建立的工業做出基本貢獻的19世紀中期,它正在孕育全新的工業?!毕铝心苷f明這一觀點的是
A.伽利略開創了近代科學
B.達爾文建立起生物進化論
C.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力學三定律
D.法拉第電磁感應理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20世紀60年代互聯網問世以來廣泛普及,互聯網的優勢是
①集報紙、廣播、電視的優勢于一體
②雖然快捷迅速,但費用較之打電話要昂貴多了
③可以高度互動,雙向傳授
④可以更主動、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9、1911年意大利著名詩人和電影先驅喬托·卡努杜發表的一篇論著宣稱電影是“第七藝術”。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融文學、音樂、舞蹈、建筑、服飾等藝術于一身
B.具有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綜合性
C.蒸汽時代的產物
D.體現了各種藝術的創新性
40、有一次,愛因斯坦與卓別林共同出席一個宴會,他們都受到了熱烈歡迎。卓別林對愛因斯坦開玩笑說:“大家歡迎我是因為他們都理解我,大家歡迎你是因為他們都不理解你”。卓別林所要表達的是 D
A.絕大多數人盲目歡迎愛因斯坦 B.相對論有悖于人們的常理
C.經典物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很近 D.科學家與藝術家一樣受人尊敬
第Ⅱ卷(選擇題 共40分)
二、非選擇題(41題12分,42題16分,43題12分,共40分)
41、閱讀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極星),居其所而眾星拱(環繞)之?!訛檎?,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義)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患,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董仲舒
材料三:新文化運動時期,吳虞以言詞激烈而名噪一時。他在文章中公然稱呼孔子為“盜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中國近代史》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觀點。(2分)
(2)據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核心主張。(4分)這一主張對儒學產生了什么影響? (2分)
(3)你是否同意吳虞的觀點?簡要說明你的理由?(4分)
42、閱讀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藝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
材料二:“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狂人日記》
材料三:《新青年》受到廣大青年知識分子的普遍歡迎,被譽為“青年界之金針”和青年的“良師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聞鐘,如當頭一棒。
材料四:
材料五:“他們拋棄了自家的文化傳統……要與中國傳統徹底絕裂,不僅要‘打倒孔家店’,而且連孔家店的文化地基都要挖掉?!瓱o疑是‘邯鄲學步’,人家的步法沒有學到,自家的步法也給忘掉了,最后連路也不會走,只好在地上爬了”。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賽兩先生”具體指的什么?2分
(2)依據材料一和教材的知識,概括新文化運動的具體內容。4分
(3) 材料二的作者是誰?其主要內容是什么? 2分
(4) 材料四對中國民主革命產生的意義是什么? 2分
(5)根據材料二、三、四的信息指出新文化運動在當時有何積極意義?6分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貴!在才能上多么無限!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大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應該避免把權力委托給一個人、幾個人,因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為此,提出一條原則,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用權力來約束權力,形成一種能聯合各種權力的政體,其各種權力既調節配合,又相互制約,即權力要分開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鳩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
材料五:如果我僅僅考慮強力,以及強力所得出的結果,我就要說:“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的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擺脫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擺脫它時,他們就做得更對?!鐣刃蚰耸菫槠渌磺袡嗬峁┝嘶A的一項神圣權利。然而這項權利決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 。”
——盧梭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3分)
(2)根據材料三、四、五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啟蒙運動主要思想主張。(6分)
(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孟德斯鳩學說產生了什么影響?(2分)請以近代美國為例加以說明。(1分)
開遠市第四中學2012-2013學年上學期期中考
高二歷史答案
二、非選擇題(41題12分,42題16分,43題12分,共40分)
41 12分
(1)提出“仁”,提倡“為政以德”。2分
(2)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6分
(3)(本問只要言之有理即給分) 4分
同意。以孔子和儒學為代表的舊禮教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打倒孔家店”是宣傳民主和科學的需要。
不同意:孔子創立的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不能一概否定。
①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
②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得到弘揚,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③也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
④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43、12分
1)、智者運動、文藝復興、啟蒙運動 3分
2)、三權分立、社會契約、天賦人權說、人民主權說(任答3點各2分) 6分
3)、分權制衡的思想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2分
美國1787年憲法以三權分立的政治學說為基本政治原則。1分


說明: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答題卡及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8頁,第Ⅱ卷9至12頁,共100分??荚嚂r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將答案選項填入答卷卡選擇題答案欄上,答在其它位置無效。
3.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須將答卷卡收回。
選擇題(本題包括50小題,每題1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關于天體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天文學上把銀河系以外的天體系統稱為總星系
B.河外星系是由銀河系以及與銀河系規模相當的恒星集團組成
C.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主體,其質量占銀河系總質量的99.86%
D.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組成的天體系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
2.風、霜、雨、雪等天氣過程發生在 ( )
A.對流層 B.平流層 C.高層大氣 D.臭氧層
3.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煙幕來防御霜凍的原理是( )
A.增強太陽短波輻射 B.增強大氣逆輻射作用
C.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 D.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
4.出現世界性水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有( )
A.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分布均勻 B.冬季風控制區水循環活躍
C.人口劇增,生產發展迅速 D.可用淡水資源數量有限
6.關于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洋流對全球熱量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促進高、低緯度間熱量輸送和交換
B.有些洋流對沿岸氣候影響很大,有些洋流對沿岸氣候影響很小,甚至可以忽略
C.北大西洋暖流對東北歐氣候影響很大,使沿岸變得炎熱干燥
D.秘魯寒流使南美大陸西岸氣候變得更溫和濕潤
7.青藏地區的城市和村鎮多分布在( )
A.鐵路和公路沿線的經濟發達地區 B.山麓和湖畔水草較為肥美的地區
C.盆地邊緣或山麓有水灌溉的綠洲上 D.海拔比較低的河谷兩岸
8.北京和廣州兩地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相比較, 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北京大于廣州
C.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北京小于廣州 D.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相同
10.下列分異規律以水分為基礎的是( )
A.沿京九鐵路坐火車沿途看到植被景觀的變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瑪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車從烏魯木齊到連云港看見植被景觀的變化
D.珠穆朗瑪峰從山麓到山頂自然帶有明顯的更替變化
下表是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江蘇某市遷入人口年齡及性別統計表”。據此完成11~12題。
年齡(歲)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萬人)
5.14
25.14
14.68
4.94
1.76
女生人口(萬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11.該市遷入人口的特征有(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遷移主要受自然環境因素影響
C.以青壯年人口比重最大 D.與該市原有人口年齡構成相似
12.遷入人口對該市的影響有( )
A.緩和了當地就業緊張局面 B.制約了該市的經濟發展
C.減少了該市的被撫養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壓力
讀下表,完成13-14題。
13.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數據是 ( )
某島國環境與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養的人口數量
45萬
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25萬
2006年實際供養的人口數量
30萬
預測2010年供養的人口數量
35萬
A.25萬 B.30萬
C.35萬 D.45萬
14.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資源狀況   
C.人口文化素質
D.生活消費水平
讀下圖,完成15-16題。
15.該城市中適宜建設高級住宅區的是 ( )
A.b??????? B.a?????
C.d?????? D.c
16.下列圖中能夠反映上圖中沿“A→B”虛線地租水平變化特征的是( )
下圖中甲是我國某地四種農產品產值百分比的扇面示意圖,乙表示農產品市場開拓的
一般模式圖,讀圖完成17~18題。
17.影響該地農業地域類型的主導因素是( )
A.交通 B. 氣候
C.政策 D. 市場
18.若該地農業發展到階段三,其農業發展的最顯著特征是 ( )
A.大農場生產 B.精耕細作
C.專業化生產 D.高度機械化
讀“亞洲水稻主要分布區圖”,回答19~20題。
19.關于亞洲水稻種植業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田地規模小,機械化水平高
B.科技水平高,水利工程量大
C.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
D.人均耕地少,以農場經營為主
20.要大幅度提高亞洲水稻產量,必須加大( )
A.勞動力投入 B.耕牛投入
C.科技投入 D.耕地投入
讀右圖,根據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對某工業部門的影響程度,分析判斷21題。
21.圖中數字代表的工業布局,可能都正確的是 ( )
A.①有色冶金 ②石化 ③電器裝配 ④水產加工
B.①電器裝配 ②水產加工 ③石化 ④有色冶金
C.①石化 ②有色冶金 ③水產加工 ④電器裝配
D.①水產加工 ②電器裝配 ③有色冶金 ④石化
下圖是四種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特征比較示意圖。據此回答22~23題。
22.兩圖中交通運輸方式配對正確的是 ( )
A.甲——② B.乙——①
C.丙——③ D.丁——④
23.下列貿易中,選擇的運輸方式合理
的是( )
A.天然橡膠:泰國→中國選甲
B.集成塊:硅谷→日本選③
C.鮮花:荷蘭→美國選②
D.鐵礦: 巴西→中國選丁
被稱為中國東部沿海越江跨省“黃金通道”的崇啟大橋于2011年12月24日正式通車。右圖為崇啟大橋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24-25題。
24.興建崇啟大橋的主導因素是 ( )
A.政治 B.自然 C.科技 D.經濟
25.崇啟大橋的通車將進一步 ( )
A.完善南通的商業網點
B.改善南通的交通區位 
C.縮小上海都市圈半徑   
D.加快上海人口的外遷
26.關于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間的地區,有明顯的界限
B.區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脈和河流為界
C.區域可以有不同等級不同類型,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
D.區域是人為劃分的,因而區域與區域之間差異不大
27.夏季旅客喜歡到西藏旅游而冬季喜歡到海南旅游,這說明區域之間有( )
A.階段性特點 B.差異性特點 C.整體性特點 D開放性特點
28.以上兩地所反映的農業景觀差異很大,其分界線大致是下列中的( )
A.200mm等降水量線  B.1月份0℃等溫線 C.太行山脈 D.大興安嶺
29.造成兩地農業景觀差異最主要的區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土壤    D.市場
30.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區②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③都位于第三階梯④雨熱同期(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下列區域,屬于功能區的是( )
A.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B.天津濱海新區  C.青藏高寒區  D.粵方言區
32.美國五大湖工業區主導工業早期發展的條件是:①五大湖西部的鐵礦②阿巴拉契亞山脈西側的煤③豐富的勞動力資源④五大湖和河流廉價的水運(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3.讀某城市在不同發展時期的城鎮和交通分布示意圖,其中表示其發展水平處于初期階段的是( )
34.下列三種論述,同人地關系演變的三個階段(地理環境決定論,人類中心論,人地伙伴論)順序相對應的是:①輪作,間種,生態種養 ②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 ③“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禮記·王制》)(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35. 下列關于“西氣東輸”工程影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積極推動新疆及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B.西氣東輸工程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因而無不利影響
C.改善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緩解能源緊張的矛盾
D.改善我國東部城市的大氣污染狀況,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36.發展中國家較之發達國家更容易引發環境問題,尤其是生態環境破壞,其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分布不均 ②人口數量大,增長快 ③經濟技術水平低 ④環保法規不完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7.下列各種地形地勢的表述中,最符合圖示地區的是( )
A.山河相間,山高谷深 B.危崖聳立,地勢險要
C.遠看是山,近看成川 D.地表破碎,溝谷發育
38.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黃土為粉砂質土,質地疏松②黃土高原地區夏季多暴雨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④植被破壞嚴重⑤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脆弱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9.關于圖示地區的表述,正確的是( )
A.該地區河流落差大,應該筑壩蓄水,開發水能資源
B.圖中的堤壩有些為淤地壩,有蓄水攔沙,固溝的功能
C.圖中的堤壩都是水壩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低濕地、鹽堿地廣布
麗江地處西南橫斷山區,山河相間,山高谷深,地形復雜,降水主要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年降水量約為980mm,夏秋多,冬春少,閱讀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25-26題。
40.麗江所在地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A.水污染嚴重 B.水土流失 C.大氣污染 D.酸雨危害
41.防治這一生態環境問題應采取的措施是:①建設污水處理廠②保護天然植被,植樹造林③禁止陡坡開荒④退耕還林⑤在農村大力推廣沼氣( )
A.① B.②③④⑤ C.⑤ D.①②③④⑤
42.關于德國魯爾區工業發展區位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歐洲中部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運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豐富的鐵礦資源 D.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43.下列工業區與德國魯爾區相似的是( )
A.美國硅谷 B.日本太平洋沿岸
C.中國珠江三角洲工業區 D.美國五大湖工業區
44.20世紀50年代以后,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所占比重逐漸減少的原因是:( )①石油和天然氣廣泛使用;②世界能源消費量減少;③煉鋼耗煤量逐漸下降;④煤炭資源逐漸枯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5.關于我國水資源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總量世界第一,人均不多 B.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年際變化大
46.我國建設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決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問題 B.連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系以發展航運
C.利用流域間落差發電 D.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問題
47.下列南水北調選擇從長江調水的原因中,不確切的表述是( )
A.長江徑流量大,且流量較穩定
B.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區,中下與嚴重缺水的華北平原相鄰
C.長江流域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多
D.長江水質優良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來自19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召開峰會,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稱“哥本哈根協議”。這次會議的焦點是責任共擔。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48-49題。
48. 《京都議定書》和“哥本哈根協議”體現的可待續發展原則是( )
A.持續性原則 B.公平性原則 C.階段性原則 D.共同性原則
49.“責任共擔”成為這次會議的焦點問題,下列關于“責任共擔”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抑制全球變暖趨勢的責任應該平均分擔給地球上每一個人;
B.全球變暖的責任應由世界所有國家平均承擔;
C.發達國家處于可持續發展的高級階段,應承擔更多的責任;
D.一些還沒有擺脫貧困的發展中國家,可以免除責任。
50.上海世博會于2010年5月-10月在黃浦江畔舉行。上海夏季氣候炎熱,為體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為改善世博園區旅客露天場所活動時的環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建筑、樹木保留間隔通風道 ②適當增加水面面積和噴泉
③地面盡可能鋪設低吸熱材料 ④采用大功率設備降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1)圖中A、B兩位置代表的節氣名稱及日期分別是:A ,日期是 ;B ,日期是 。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轉線速度最快的是 ,角速度最慢的是 。
(3)甲、乙分別處于A、B、C、D四點中的哪一點附近?甲圖 點,乙圖 點。在甲圖中該日極夜范圍是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 。
52.如圖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人口“金字塔”圖。讀圖,回答問題:(6分)
甲國 乙國
(1)圖甲為______________國家,人口增長模式屬于_____________。
圖乙為__________ ____國家,人口增長模式為__________ ____。(4分)
(2)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此,我國采取了
政策。(2分)
53.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9分)
(1)圖中A、B、C為農業區,分別布局小麥區、花圃、奶牛場,布局均合理。小麥區應布局在 ,花圃應布局在 ,奶牛場應布局在 。(每空1分)
(2)圖中D、E、F為工業企業,將各字母填在相應的橫線上:鋼鐵廠 ,自來水廠 ,服裝廠 。(每空1分)
(3)該城市擬建一座化工廠,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在H、G兩地中較合理的是 (填字母,1分)
(4)在市場經濟競爭環境下,城市的每一塊土地用于哪種經濟活動,取決于各種活動的( )(1分)
A.規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決策
(5)土地租金高低取決于下列因素:①距離市中心的遠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達度④企業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1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4.讀甲、乙、丙三圖,完成下列各題。(11分)

(1)、圖甲中字母 所示區域位于西北地區,圖甲所示劃分反映出區域的 性
圖乙所示結構反映出區域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區域的 性。
(2)、圖甲中A地區目前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___ ;B地區目前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___ ,該生態問題除引起生態環境惡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外,還可以引發_ ___ (自然災害)。
(3)從可持續發展著眼,解決B地區農業生產惡性循環的首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人類還采取了退耕還林、還草,整修梯田、整修灌溉等一系列措施,其宗旨是謀求
_________________。
(4)請參考圖乙,根據圖甲中C區域特征,判斷圖丙中數字所表示的含義。
① ,② ,③ 。
55、下圖為德國圖,讀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C為德國重要的傳統工業區 區(填名稱), 該區地理位置優越,又被稱為歐洲的

(2)該工業區的優勢是:(3分)
(3)20世紀60年代以后,C工業區發展陷入困境,遇到的主要問題是:(2分)
(4)為了擺脫困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是(2分):

(5)在區域發展中與該區面臨類似問題的工業區還有很多,如中國的_______________工業區。(1分)
56、日前《中國環境報》有一篇報道,題為:吃燒烤等于“吞綠蔭”,少年呼吁不能“為嘴傷林”。報道中介紹了兩名小學生針對大街小巷到處分布燒烤羊肉串攤點的現象進行調查,算了一筆細賬,于是向社會公眾呼吁:“口下留情救樹林?!睋嘶卮鹣铝袉栴}:(4分)
(1)炭火燒烤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有哪些(1分)?
  
(2)如何既能保留燒烤這種被大眾歡迎的飲食習慣,同時又能減輕對環境的污染(1分)?
(3)在目前的餐飲業中,還有哪些對環境保護有嚴重危害的現象?請列舉一例。(1分)
(4)上述調查屬于 類型(專題型,綜合型)。(1分)

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答案
綜合題(共50分)
51.(10分)
(1)冬至日  12月22日   春分日   3月21日 (2)A  C
(3)A  D  66°34/N——90°N(或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 23°26/S(或南回歸線)
52. (6分)
(1)發展中 “高-低-高”或傳統型 發達 “低-低-低”或現代型
(2)“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計劃生育
53. (9分)
( 1)C A B (2)F D E (3)H (4)C (5)B

55.(10分)
(1)魯爾 十字路口 (2)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煤炭資源豐富。
(3)傳統產業的衰落,生態與環境惡化.(4)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扶持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 治理環境污染,加強環境管理,營造綠色空間。(5)遼中南
56. (4分)
(1)污染空氣,破壞林木。(2)利用電烤或其他熱源烤制。(3)略(4)專題型

說明: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及答卷卡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及答卷卡5至7頁,共100分??荚嚂r間10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將答案選項填入答卷卡選擇題答案欄上,答在其它位置無效。
3.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須將答卷卡收回。
選擇題(本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現象屬于物質范疇的是
①“神七”太空漫步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③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狀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被推翻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曾經哀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
A.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 B.哲學為歷史進步提供物質動力
C.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D.哲學是人類社會變革的先導
3、“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與“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共同之處是肯定
A.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是統一的發展著的物質世界
B.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
C.人生歷程體現出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D.運動是相對的,靜止是絕對的
4、荀子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边@句話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 規律具有客觀性 B. 在規律面前人是無能為力的 C. 人可以認識和創造規律 D. 一切事物的變化都是發展 5、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以下成語中,違背客觀規律,必將受到懲罰的有
①循序漸進 ②揠苗肋長 ③實事求是 ④竭澤而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浙江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原因之一是“浙江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穿的鞋”。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A.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B.要使客觀符合主觀
C.要發揮意識的決定作用 D.要以全局觀點看問題
7、《三國演義》寫盡了十八般兵器,但沒有寫到手槍;《封神榜》寫盡商紂宮廷的奢華,卻沒有提到互聯網、高爾夫。這是因為
  A.意識活動沒有主動創造性 B.人們的意識無法反映未來
  C.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存在 D.人的意識無法把握事物的本質
8、“畫餅充饑”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這兩個成語都強調
A.物質的決定作用 B.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C.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D.實踐的重要性
9、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主要說明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D.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10、在過去10年里格陵蘭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斷加快??茖W家警告說,這一現象將會導致海平面升高,并導致世界各地出現更多嚴重的洪澇災害和暴風雨,而且也會影響到動植物的生長、珊瑚礁的形成、颶風的威力、干旱現象、氣流變化以及區域性氣候等。上述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
B.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
C.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聯系 
D.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無條件的
11、下列詩句中蘊含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一哲學道理的是
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②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③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下列體現了矛盾觀點的有
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② 失敗是成功之母
③ 塞翁失馬 ④ 刻舟求劍
⑤ 夜郎自大,目中無人 ⑥ 相反相成,相輔相成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13、古有一父,為解決家中鼠患,買了一只貓。貓抓老鼠的同時,卻也偷吃雞,其子甚怨。父道上:“寧無雞也不能無貓,因無雞不會挨凍受餓,而無貓,則會挨凍受餓。”遂其子不再怨。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處理和解決問題時要注意
A.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B.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C.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14、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這表明
  A.科技創新推動著人類文化的進步   B.創新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動力
  C.發現問題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D.創造性想象是理論創新的基礎
15、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切實做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從哲學上看,“以人為本”體現了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③唯物史觀的要求   ④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沒有否定,人類歷史就會變成停滯不動的臭水坑?!边@句話對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 否定一切就能促進事物發展 B. 辯證的否定是實現事物發展的根本途徑 C. 徹底拋棄舊事物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 D. 辯證的否定就是要簡單地否定一切
17、胡錦濤同志指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辈牧媳砻髯鳛轳R克思主義政黨必須
  A.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B.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
  C.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18、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主要看 A. 他的社會地位 B. 他獲得的勞動報酬 C. 他為社會和人民作出的貢獻 D. 他是否有實現自身價值的能力
19、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經說過:“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而逼使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動?!睆娜松鷥r值觀的角度來看,這樣強調的原因是
A.實踐能決定認識 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C.勞動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 D.實現人生價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20、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的主流媒體,報道和宣傳感動中國人物的感人事跡,其目的在于
A.大力宣傳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 B.發揮正確價值觀對人生的指導作用
C.實現全社會價值選擇的高度統一 D.鼓勵人們獻身生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文化是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詞匯?!拔幕币辉~具有多義性。我們所講的“文化”既不同于廣義的“文化”,也不同于狹義的“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
21、我們所講的“文化”包括
①語言和文字 ②自然科學和科技
③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 ④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
⑤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 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⑤⑥
22、北京大學“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校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國歷史進步的洪流中發揮先鋒作用。這說明
①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②文化對個人成長產生深刻影響
③文化決定著社會發展的方向 ④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講誠實誠信源自心靈美,看財豐財茂只因名聲高”,這幅橫額為“信用是金”的春聯道出了東營市許多農民的心聲。近年來,東營市實施農村文明信用工程,涌現出了一大批“文明信用鄉鎮、村”和文明信用戶。人們認為“信用是金”,近70%的農村文明信用戶靠誠信致了富。依據材料,東營市實施農村文明信用工程并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一事實表明
A.優秀文化能促進社會發展 B.優秀文化決定著社會發展方向
C.優秀文化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D.優秀文化來源于人們的美好心靈
24、一個國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從根本上決定著其綜合國力
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
A.大力發展先進文化
B.把文化建設做為全部工作的中心
C.把思想道德建設做為全部工作的中心
D.以先進文化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25、京劇是通過不斷吸收地方戲曲的精粹和其它藝術形式的特長豐富發展起來的。這給我們的啟示是:要維護藝術的長盛不衰,關鍵在于能否
A.全面吸收各種藝術的特色 B.不斷推陳出新、博采其它藝術精華
C.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D.保持傳統藝術不受其他藝術的沖擊
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泵糠曛星锛压?,海峽兩岸都會慶祝這一傳統節日。這體現了
①中華民族有共同的傳統習俗 ②海峽兩岸同根同種,血脈相通
③海峽兩岸人民對祖國統一大業的認同 ④海峽兩岸社會制度相同
A.① B.① 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民族?!兑讉鳌分姓f:“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業?!苯陙?,“憂患意識”一詞頻繁出現在黨和政府的文件及領導人的講話中。這表明,中國傳統思想
A.即將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B.影響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中國的發展道路
C.是當代中國人的精神財富,應當毫無保留地繼承
D.是最優秀的傳統文化,應當成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28、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這說明
A.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
C.中華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
D.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29、“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卻猶如浩浩蕩蕩的黃河、長江奔流不息,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這說明 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A. 源遠流長 B. 博大精深 C. 異彩紛呈 D. 民族凝聚力
30、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團結統一 B. 愛好和平 C. 勤勞勇敢 D .愛國主義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在古代社會,自然是人類的主宰,人們把自然神化,對自然頂禮膜拜,認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龍王降雨,遇事求神靈保佑。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機器轟鳴田野,衛星遨游太空,人們認為自然是人類征服的對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隨著人類活動規模的擴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空洞、洪水肆虐、物種減少……正嚴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到自然是人類的朋友,人和自然應該和諧相處,強調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31、請運用所學哲學常識的知識說明人為什么要與自然和諧相處?(6分)
大凡那些在事業上達到巔峰而后來跌入低谷的人,其失敗之由往往并非短處所致,而恰恰是長處為他挖掘了人生的“陷阱”。
32、請運用矛盾的觀點簡述這一觀點的合理性。(6分)
33、“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住在農家的炕頭上,收獲的不止是建議;我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讀懂你,為了你,依靠你?!边@是中央電視臺某欄目的開卷語,這一開卷語通俗的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
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是什么?(4分)
群眾路線的唯物史觀依據是什么?(2分)如何理解?(6分)
34、當今世界,各種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甚至相互滲透、相互對抗。特別是西方某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文化上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對世界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包括我們社會主義中國不斷進行文化侵略,推行他們的價值觀和民主發展模式,企圖用它們的文化來統治世界,實現其獨霸世界,建立單極世界的政治野心。這不僅引起了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警惕,甚至連美國的盟國也憂心忡忡。法國朝野內外紛紛指出:“來自美國的文化潮流,正在威脅法國的電影和音樂行業,以至整個法國的文化生活”,“如此下去,我們的子孫將不再是歐洲人?!?br/>(1)文化在國際競爭中起著怎樣的作用?(2分)
(2)我國應怎樣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5分)
在我國國內游中,紅色旅游是個亮點。在今年“五一”期間,山西省委宣傳部、旅游局提出,黃金周期間,運用抗日戰爭的生動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帶動紅色旅游,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5、弘揚民族精神具有什么重要意義?(9分)

說明: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3頁,第Ⅱ卷3至4頁,答卷卡5至6頁,共100分??荚嚂r間10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51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將答案選項填入答卷卡選擇題答案欄上,答在其它位置無效。
3.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須將答卷卡收回。
選擇題(本題包括17小題,每小題3分,共51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在等差數列3,7,11…中,第5項為 ( )
A.15 B.18 C.19 D.23
2.△ABC中,∠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若a=3,b=4,∠C=60°,
則c的值等于 ( )
A.5 B.13 C. D.
3.數列中,如果(n=1,2,3,…) ,那么這個數列是 ( )
A.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 B.公差為3的等差數列
C.首項為3的等比數列 D.首項為1的等比數列
4.如果,那么 ( )
A. B. C. D.
5.等差數列中,,,那么它的公差是 ( )
A.4 B.5 C.6 D.7
6.如果為遞增數列,則的通項公式可以為 ( )
A. B. C. D.
7.等差數列中,已知,,,則的值為 ( )
A.50 B.49 C.48 D.47
8 在等差數列中,若,則的值為 ( )
A B C D
9.不等式的解集是 ( )
A. B. C. D.
10. 已知實數、滿足則的最小值等于 ( )
A. 0 B. 1 C. 2 D. 3
11.△ABC中,如果,那么△ABC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邊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鈍角三角形
12.數列0,1,0,-1,0,1,0,-1,…的一個通項公式是 ( )
A. B. cos C. cos D. cos
13.如果實數滿足,則有 ( )
A.最小值和最大值1 B.最大值1和最小值
C.最小值而無最大值 D.最大值1而無最小值
14.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第項滿足,則 ( )
A.9 B.8 C.7 D.6
15.△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a、b、c成等比數列,且,則等于 ( )
A. B. C. D.
17.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已知 ( )
A.1 B. C.2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8.已知x是4和16的等差中項,則x= .
19.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為 .
20.等差數列中,,則________
21.函數f(x)=x(1-x),x∈(0,1)的最大值為 .
22.變量x, y滿足條件設, 則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3、24、25小題每題8分,26題10分,共34分, 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23.已知等差數列{an}中: ,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4.△ABC中,BC=7,AB=3,且=.
(1)求AC; (2)求∠A.
25.已知數列的前項和,求
26.某工廠修建一個長方體無蓋蓄水池,其容積為4 800立方米,深度為3米.池底每平方米的造價為150元,池壁每平方米的造價為120元.設池底長方形長為x米.
(1)求底面積,并用含x的表達式表示池壁面積;
(2)怎樣設計水池能使總造價最低?最低造價是多少?

開遠市第四中學2012-2013學年上學期高二數學期中考答案
二、填空題:
18. 10 19. 20. 700 21. 22. 33
24.解:由正弦定理及已知條件有,又所以
.
由余弦定理有,即,
所以,所以.
25.解:當
.
當,
所以.

說明:本試卷分為第Ⅰ卷(客觀題),和第Ⅱ卷(主觀題)含答卷卡,第Ⅰ卷1至3頁,答卷卡及第Ⅱ卷4至6頁,共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46分)
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體積很小的物體都可看成質點
B.質量很小的物體都可看成質點
C.不論物體的質量多大,只要物體的尺寸跟物體間距離相比很小時,就可以看成質點
D.只有低速運動的物體才可看成質點,高速運動的物體不可看做質點
2.下列關于參考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一江春水向東流” 和鐘表的時針在轉動的參考系分別是江岸和表盤
B.太陽東升西落和地球的公轉分別是以地球和太陽為參考系的
C.參考系是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定為不動的那個物體
D.參考系必須是正在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或是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
3.下列現象中,機械能守恒的是(不計空氣阻力)
A.沿斜面勻速下滑的物體   B.拋出的鋼球作平拋運動
C.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降   D.氣球在平衡力作用下勻速豎直上升
4.當汽車通過圓拱橋頂點的速度為10m/s時,車對橋頂的壓力為車重的3/4,如果要使汽車在粗糙的橋面行駛至橋頂時,對橋頂沒有壓力作用,則汽車通過橋頂的速度應為
A.15m/s B.20m/s C.25m/s D.30m/s
5.萬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體間一種基本相互作用的規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重力不是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引起的
B.人造地球衛星離地球越遠,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越大
C.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運動的向心力由地球對它的萬有引力提供
D.宇宙飛船內的宇航員處于失重狀態是由于沒有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
6.某運動物體的動能為Ek,若將其質量和速度均變為原來的2倍,則物體的動能變為
A.2Ek B.4Ek C.8Ek D.16Ek
7.兩個共點力的大小分別為F1=8N和F2=15N,則這兩個共點力的合力不可能等于下列哪個值
A、4N  B、8N  C、16N  D、20N
8.在加速上升的電梯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梯中的人處于超重狀態  B、電梯中的人不受重力作用
C、電梯中的人處于失重狀態  D、電梯中的人對電梯地板的壓力數值上小于自身重力
9.關于曲線運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在時刻改變,故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B.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一定不共線
C.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圓心
D.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它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力
雙項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少選得一半分,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B.速度越大,物體的慣性越大
C.質量越大,物體的慣性越大 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12、小球從空中自由下落,與水平地面相碰后彈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由圖可知(g=10m/s2)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為5 m/s
B.小球能彈起的最大高度為0.45 m
C.小球第一次反彈初速度的大小為5 m/s
D.小球能彈起的最大高度為1. 25 m
13、質量為2kg的小鐵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經2s到達地面,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則
A.2s末重力的瞬時功率為200W B.2s末重力的瞬時功率為400W
C.2s內重力的平均功率為200W D.2s內重力的平均功率為400W
14、行星繞太陽的運動可以近似看作勻速圓周運動。關于行星的向心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可知,向心力與r2成反比,與行星和太陽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
B.根據可知,向心力與r成反比
C.根據可知,向心力與r成正比
D.根據可知,向心力與r無關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4分)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每空2分,共30分)
15.用打點計時器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律”實驗.如圖(3)是采用正確的實驗手段,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跡圖.0,1,2,3,4是選取的五個計數點,圖中數值是各計數點對應的以厘米為單位的尺的讀數.
(1)(4分)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 _ 電源(填“交流”或“直流”),該紙帶上如圖每隔四個打出點取了一個計數點,則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是 S.
(2)(2分)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和讓紙帶開始運動,這兩個操作之間的時間順序關系是 ______ (填序號)
A.先接通電源,后讓紙帶運動 B.先讓紙帶運動,再接通電源
C.讓紙帶運動的同時接通電源 D.先讓紙帶運動或先接通電源都可以
16.(8分)開普勒第三定律指出:所有的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____________,所有行星的軌道的____________三次方跟____________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其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某正弦交流電的電流的最大值為2A,則它的有效值等于 A,若此交流電流通過阻值為3Ω的電阻,這個電阻的發熱功率等于 ____ W。
18.(4分)如圖所示,線圈為100匝,在2s內穿過線圈的磁通量
由0.04Wb均勻增大到0.08Wb,這2s時間內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為
V,如果線圈回路的總電阻為10Ω,則感應電流是 A。
19.(4分)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3m/s的速度勻速移動了5s,則拉力對物體做了 J的功,拉力的功率為 W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3小題,每題8分,共24分)
21.從0.8m高的地方用玩具手槍水平射出一顆子彈,初速度是3m/s,不計空氣阻力求:這顆子彈射出至落地飛行的時間和水平距離。(g=10m/s2)
22.有一金屬棒放在圖示的勻強磁場中,當棒中通5A的電流時,棒能水平導軌上勻速運動,此時棒受到的摩擦力為12N。已知導軌間距為2m。求:
(1)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2)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選擇題 共46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4分)
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每空2分,共30分)
15、(1) 交流 、 0.1 (2) B (3) 4.8 、 0.42
16、 橢圓焦點 、 半長軸 、 公轉周期 、
17、、 6
18、 2 、 0.2
19、 150 、 30
計算題(本題包括3小題,每題8分共24分)

說明: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6頁,第Ⅱ卷7至8頁,答卷卡9至10頁,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將答案選項填入答卷卡選擇題答案欄上,答在其它位置無效。
3.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須將答卷卡收回。
選擇題(本題包括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不是內環境概念要素的是( )
A.細胞內液 B.主要組成為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C.細胞外液 D.體內細胞賴以生存的液體環境
2.血細胞、肌細胞和淋巴細胞所處的內環境依次是( )
A.血漿、體液和體液 B.血液、體液和淋巴
C.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D.血液、細胞外液和體液
3.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機制的現代觀點是( )
A.神經調節 B.體液調節
C.神經—體液調節 D.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5.一個人的手掌觸到裸露的電線(110 V)會立即反射性地緊握電線,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電線,會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縮回。對這兩個反射的正確敘述是( )
A.兩個反射中樞都在脊髓
B.兩個反射中樞都在大腦
C.前一個反射中樞在脊髓,后一個反射中樞在大腦
D.前一個反射中樞在大腦,后一個反射中樞在脊髓
6.現有一幼鼠,先天無胸腺,此鼠的免疫狀況是( )
A.有全部的細胞免疫能力 B.喪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體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體液免疫能力
7.病毒侵入人體后,血液中會出現相應的抗體??贵w的基本組成單位及合成抗體最初的細胞器分別是( )
A.氨基酸和核糖體 B.氨基酸和高爾基體
C.核苷酸和核糖體 D.核苷酸和高爾基體
8.農業生產上應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植物難以奏效的是( )
A.處理扦插的枝條促進生根 B.獲得無籽果實
C.除殺田間的雙子葉植物雜草 D.促進果實成熟
9.關于效應B細胞產生途徑的敘述,不準確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分化而成
B.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B細胞分化而成
C.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促進B細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記憶細胞分化而成
11.當某植物頂芽比側芽生長快時會產生頂端優勢,其主要原因是( )
A.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其生長受抑制
B.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較低,其生長受抑制
C.頂芽附近的脫落酸濃度較高,其生長被促進
D.側芽附近的細胞分裂素濃度較高,其生長受抑制
12.某同學在對一塊5 000 m2的野生草坪進行野外調查時,選取了5個樣點,每個樣點4 m2,發現5個樣點中某種草藥的株數依次為12、15、14、17、12??晒浪愠鲞@塊草坪中這種草藥株數為( )
A.15 000 B.16 250 C.17 500 D.70 000
13.下列屬于競爭實例的是( )
A.螞蟻取食蚜蟲分泌的蜜露
B.以葉為食的菜粉蝶幼蟲與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細菌與其體內的噬菌體均利用培養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養瓶中生活的兩種綠藻,一種數量增加,另一種數量減少
14.在一陰濕山洼草叢中,一堆長滿苔蘚的腐木上聚集著螞蟻、蚯蚓、蜘蛛、老鼠等動物。它們共同構成一個( )
A.生態系統 B.生物群落 C.種群    D.食物網
15.一個完整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
A.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
B.生產者、消費者
C.物質循環、能量流動
D.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無機物環境
16.生長著各種動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態學分類,草地、草地中的各種生物及草地中的東亞飛蝗,可依次稱為( )
A.生態系統、群落、種群 B.種群、群落、生態系統
C.群落、生態系統、種群 D.種群、生態系統、群落
17.甲、乙、丙是同一物種的三個種群,其年齡組成見下表。三個種群年齡結構的類型為( )
年齡期
個體數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長型,乙是穩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穩定型,乙是增長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長型,乙是增長型,丙是衰退型
18.演替過程中灌木逐漸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較強 B.草本植物壽命較短
C.草本植物較為低等 D.灌木較為高大,能獲得更多的陽光
19.右下圖中是以每個營養級生物的數量多少而繪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別代表第一、二、三個營養級的生物,下面哪條食物鏈與金字塔相符( )
①草 ②樹 ③昆蟲 ④兔 ⑤鳥 ⑥狼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0.有一種生態農業模式是在水稻田中養鴨,利用鴨控制稻田中的雜草和害蟲,鴨糞用作肥料。下列關于該模式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雜草和水稻是生產者
B.鴨與害蟲的種間關系為捕食關系
C.雜草和水稻的種間關系為競爭關系
D.水稻、鴨、害蟲和雜草組成了一個農田生態系統
21.右下圖為某一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Ⅰ是初級消費者
B.Ⅳ為分解者
C.E1為太陽能,E2為熱能
D.能量可在食物鏈中循環利用
22.下列關于人口與可持續發展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實施戰略的重要條件
B.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質量,要把計劃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C.目前我國人口太多,不可能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D.專家預測,到21世紀中葉,我國將出現人口高峰,將達到15億人左右
23.在一個農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農作物,農民除草就是調整( )
A.作物和雜草間的關系 B.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A.環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業化階段環境問題會自已解決
C.保護環境至關重要,必須杜絕興建大量排污的工業
D.可采取措施減少或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5.下圖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關于體液免疫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抗體是由T淋巴細胞分泌的
B.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細胞
C.抗體一般可以直接殺死入侵的細胞
D.記憶B細胞經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應T細胞
27.右圖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試判斷注射的藥品最可能是( )
A.胰島素
B.胰高血糖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28.抗原進入人體以后,被體液中相應抗體消滅的過程是( )
①大多數抗原經吞噬細胞的攝取和處理
②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B細胞,再由B細胞呈遞給T細胞
③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
④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
⑤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并產生抗體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
29.吲哚乙酸是( )
A.植物生長素 B.垂體生長素
C.性激素 D.腦激素
30.人劇烈活動后,隔一段時間血漿的pH會( )
A.大于7.35~7.45 B.遠小于7.35~7.45
C.維持在7.35~7.45 D.穩定在3~4
31.若某種病毒已侵入人體細胞,機體免疫系統對該靶細胞發揮的免疫作用屬于( )
A.體液免疫 B.細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導性免疫
32.某病原體第一次感染人體,人體不會產生相應的( )
A.漿細胞 B.記憶細胞 C.過敏反應 D.免疫反應
33.根據生態學原理,要使能量流經食物鏈的總耗量最少,人們應采取下列哪一種食物結構( )
A.以禽類、蛋類為主 B.以淡水養殖的魚蝦為主
C.以谷類和植物蛋白為主 D.以豬肉等家畜肉類為主
34.乙肝疫苗的接種需在一定時期內間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機體積累更多數量的疫苗
B.使機體產生更多種類的淋巴細胞
C.使機體產生更多數量的抗體和淋巴細胞
D.使機體產生更強的非特異性免疫
35.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 )
A.營養級與能量的關系 B.各營養級能量利用率的關系
C.食物鏈中各營養級捕食量的關系 D.生物種類與能量的關系
36.與植物頂端優勢有關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長素 B.赤霉素 C.脫落酸 D.乙烯
37.毀林造田、大面積砍伐森林不會直接造成的嚴重后果( )
A.水土流失加劇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減少 D.空氣污染嚴重
38.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侵入了人體深部的組織細胞并大量繁殖,下列關于該菌的細胞呼吸類型和消滅該菌首先要通過的免疫途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無氧呼吸和體液免疫 B.無氧呼吸和細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體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細胞免疫
39.下列關于種群數量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種群數量的變化包括增長、波動、穩定和下降等
B.種群數量的變化主要是由遷入和遷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種群的增長一般是“J”型曲線
D.在自然界中,種群的增長一般是“S”型曲線
40.在氣候條件合適的條件下,從裸露的巖石開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過程是( )
A.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B.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森林階段
C.地衣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
D.森林階段、灌木階段、草本植物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每空1分)
(3)人體內的細胞只有通過_______才能與外界環境間接地進行物質交換,而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對新陳代謝起著________作用。
2.請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 的形式進行。驅動整個生態系統運轉的能量主要來源于 的太陽能。
(2)分解者通過 和 的方式將有機物分解成CO2等釋放到無機環境中。
(3)右圖所示的食物網中共有 條食物鏈,其中初級消費者是 。次級消費者是 。

(1)該細胞為__________細胞,它是由______________分化而來的。
(2)抗體的化學本質是 ,它能消滅 ??贵w從合成到分泌出細胞,經過的細胞結構依次是(用標號) 。抗體的分泌過程說明細胞的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 ,并以[ ]_________的形式轉變的。
4.右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圖中D為大氣,請據圖回答問題:
(1)此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 )_________固定太陽能開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氣與A、B、C之間的流動是以_________形式進行的,
在生態系統的各成分中,A為__________,B為__________。
(3)圖中D→C過程是通過_________作用實現的,C→D過程是通過_________作用實現的,B→D過程是通過_________作用實現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氣中,而另一部分則以_________形式儲存在地層中,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環。
(5)碳循環的同時一定伴隨著__________。
5.春天日照逐漸延長時,鳥類大多進入繁殖季節。調節鳥類繁殖活動的圖解如下。
請回答:
(1)鳥類的繁殖活動是通過機體的 和 兩種調節方式完成的。機體中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細胞位于 (下丘腦、垂體、性腺)。
(2)上面圖解中的A、B、C分別代表由下丘腦、垂體和性腺分泌的物質,則它們分別是 、 和 。
(3)據圖判斷,若要驗證B的生理作用, (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鳥作為實驗動物。

開遠市第四中學2012-2013學年上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卷生物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1、(1) _細胞外液___, B___組織液______,C______血漿_____, D___淋巴_____。
(2) _內環境___。
(3) ____內環境________,_____調節_______。
2、(1) ______二氧化碳______ , 生產者所固定 。
(2) _有氧呼吸____ , 無氧呼吸 。
(3) ___3_____ , 兔、鼠 , 鷹、蛇 。
3、(1) ___效應B(漿)_________ , B細胞或記憶細胞 。
(2) ____蛋白質__ , 抗原 。_3、4、2、7、1___ 。 一定得連續性 ,
[ 7 ]___囊泡______ 。
5、(1) 神經調節 和 體液調節 。 下丘腦 (下丘腦、垂體、性腺)。
(2)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 促性腺激素 和 性激素 。
(3) 不能 (能、不能).

說明: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以及答題卡三個部分,第Ⅰ卷1至8頁,第Ⅱ卷8至9頁,答卷卡10至11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滿分70分)
第一部分:英語知識運用
第一節:單項填空(每小題1分 滿分30分):
1. --- Can you give some advice on what I said just now ?
--- Sorry . My mind ________ .
A. is wandering B. was wandering
C. has wandered D. had wandered
2. --- Would you mind if I turned on the radio and listened to some music ?
--- ________ . In fact , I also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in my car .
A. No , you can’t . B. Yes , I do .
C. No , go ahead . D. Yes , no problem .
3. ______ we were worried about was _______ they could manage to control the pollution .
A. That , how B. That , whether
C. What , that D. What , whether
4. People in Chongqing are proud of ______ they have achiev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how
5. The reason for his success is _______ he worked very hard .
A. why B. that C. because D. how
6. After losing $ 20,000 on my last business , I am not ______ this time .
A. taking a chance B. taking away
C. taking on D. taking off
7. ______ the English examination , I would have gone to the concert last Saturday .
A. But for B. As for C. In spite of D. Because of
8. The worker earned little money a month , so he had to ______ only fast noodles .
A. exist on B. exist in C. lie in D. lie on
9. The Chinese culture has ______ many important inventions in its long history .
A. given birth to B. sung praise for
C. given a reward to D. keep records of
10. ______ the universe began with the “ big bang ”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
A. Whether B. Why C. That D. What
11. _______ made the parents proud was _________ their son had been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
A. What , because B. What , that
C. That , what D. That , because
12. Please keep your word ______ you have promised to come .
A. since then B. now that C. only if D. so long
13. After fighting with his illness many years , the patient ______ finally .
A. pulled out B. pulled through
C. pulled up D. pulled down
14. In order to _____ the sunshine , the students had many books piled high .
A. block up B. block out C. break out D. break up
15. Please ______ the ship quickly . There is only 10 minutes left .
A. go aboard B. go board C. go abroad D. go broad
16. As we all know , the government is taking ______ to prevent the river being polluted .
A. efforts B. effects C. measures D. performances
17. He came all the way to China for learning it better ______ for making money .
A. 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better than D. rather than
18. We all agree to his suggestion _____ we organize a football club .
A. which B. whether C. that D. what
19. Although the family is very poor now , the members of it all hold the belief ______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ill improve .
A. when B. which C. in which D. that
20. It was the fact ______ he had to find another job ______ made him worried much .
A. which , that B. which , which
C. that , which D. that , that
21. The girl singer ______ the judges with her beautiful voice .
A. impressed B. caused C. helped D. preferred
22. The family ______ to visit us soon for Christmas and we’ll meet them at the airport .
A. are coming B. is coming C. have come D. has come
23. This kind of work _______ for time and patience .
A. ask B. asks C. call D. calls
24. Neither he nor I _______ the experiment .
A. have finished B. has finished C. had finished D. finishes
25. It is reported that many a new house _______ at present in the disaster area .
A. are being built B. were being built
C. was being built D. is being built
26. Barbara is easy to recognize as she’s the only one of the women who _________ evening dress .
A. wear B. wears C. has worn D. have worn
27. Dr. Smith , together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s , ________ visit Beijing this summer .
A. is going to B. are going to
C. was going to D. were going to
28. The teacher together with the students ______ discussing Reading Skills that ________ newly published in America .
A. are , were B. is , were C. are , was D. is , was
29. --- Why does the lake smell terrible ?
--- Because large quantities of water _______ .
A. have polluted B. is being polluted
C. has been polluted D. have been polluted
30. --- Did you go to the show last night ?
--- Yes . Every boy and girl in the area _______ invited .
A. were B. have been C. has been D. was
第二節:完形填空 (每小題1分 滿分10分)
閱讀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并從各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格的最佳選項。
By the time that a student reaches his senior year in high school ,he is likely to believe that he is an expert in reading . No matter how 31 he is , he can still improve . How do you read an article in a textbook ? Do you have a certain way of doing it or do you just 32 at the beginning and keep reading until you come to the end ?
33 students say that they use the “ slow and sure ” method . By this they mean they read every sentence slowly and carefully . Every time they come to an 34 word they stop 35 what it means and , if necessary , 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 . In this method a person probably has no time left for reviewing what he has read , for he has used all his 36 in trying to get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to be sure that he 37 everything .
Other students use what has been called the review method . Here a person tries to arrange his time 38 he can read his lesson at least twice . This type of reading is 39 than the “ slow and sure ” method , for the lesson must be read rapidly or there will not be 40 time left for a second reading . Which method do you think is better ?
31. A. high B. weak C. good D. well
32. A. stop B. read C. do D. start
33. A. Few B. Some C. No D. All
34. A. useful B. important C. unknown D. old
35. A. to explain B. to think C. to understand D. to know
36. A. time B. energy C. mind D. money
37. A. wants B. remembers C. forgets D. understands
38. A. because B. but C. as D. so that
39. A. shorter B. faster C. nicer D. more imortant
40. A. some B. no C. little D. enough
第三節:閱讀理解:( 共15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
閱讀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根據各篇文章的具體要求,將有關答案填入答題卡內相應位置。
A
Galileo Galilei was born near Pisa in 1564---the same year in which Shakespeare was born and the year in which Michelangelo and Calvin died . He entered Pisa University as a medical student in 1581 , and became a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t Padua (1592 --- 1610) , where he improved the telescope and was the first to use it for astronomy .
At the time that Galileo arrived at the University of Pisa , some argument had started up on one of Aristotle’s “ laws ” of nature , which heavier objects fall faster than lighter ones . Imagine Aristotle at the top of a building , dropping two balls , one twice as heavy as the other . According to his words , the heavier one should fall faster than the lighter one . At that time Aristotle’s words had been accepted as a truth , and there had been few attempts to actually test Aristotle’s conclusion by actually conducting an experiment !
However , Calileo decided to have a try. He needed to be able to drop the objects from a great height . The perfect building was right at hand --- the Tower of Pisa , 54 meters tall . Galileo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carrying a variety of ball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weights , and dropped them from the top . They all landed at the base of the building at the same time ( it was said that the experiment was witnessed by a huge crowd of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 . It proved that Aristotle was wrong . No matter what the difference is in weight , objects will fall at the same speed .
根據文章大意,判斷下面各題的正誤:
41. Galileo and Shakespeare were born at the same year .
42. It was in Pisa University that Galileo improved the telescope .
43. In Aristotle’s opinion , heavier objects fell faster than lighter ones .
44. Galileo did an experiment to prove that Aristotle was right .
45. There were only few people watching Galileo’s experiment .
B
Greenland is the largest island in the world , measuring 2,670 km from north to south , but with the population of only about 56,000 , one-quarter of which lives in the captial , Nuuk . It lies just south of the Arctic Circle , so its summer temperatures are from just 0’C to 15’C . Despite its name , Greenland is anything but green . Eighty-five percent of its area is covered with a huge ice cap , which holds 9% of the world’s fresh water . If all this ice were to melt , the world’s oceans would rise by six to seven meters .
The Inuit people ( previously known as Eskimos ) were the first people of this land . Then around 980 AD , Eric the Red , a Norwegian , came to the island and founded a colony . He named the island “ Greenland ” , so as to attract settlers . In 1721 , the Danish established a settlement there , and ruled for over 200 years , until 1979 , when Greenland was declared an autonomous nation within the Kingdom of Denmark . Nowadays Greenlandic , or East Inuit language , has become the first language , and Danish the second . And here are more Inuit signs than Danish ones . However , most of the money is provided by denmark and everything in the supermarket is Danish .
In Greenland , it is likely to see polar bears . These dangerous , man-eating creatures are feared but also loved as the symbol of the human spirit in a desert land .
根據文章大意,從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
46. Who were the first settlers of Greenland ?
A. The Inuit . B. The Norwegians .
C. The Danish . D. The Greenlandic .
47. Why was Greenland so named ?
A. To show its characteristics . B. To attract settlers .
C. To encourage tourism . D. To make a joke .
4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Greenland ?
A. Greenland is warm in summer .
B. Greenland has a small population .
C. Most of the Greenland is covered by forests .
D.Danish is the first language used in Greenland .
C
I am a student at Leeds University , completing a degree in history . As a member of the Student Union , I am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day-to-day running of student life . The Student Union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organizing student events such as concerts and sports days , as well as fund-raising activities . I play a large part in organizing these events . These responsibilities test my leadership as well as my organizational skills .
For many years , I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journalism . While I was at school , I helped to run the school magazine , and in my first year at university I often contributed articles to the Student Magazine , “Juice ” . Running and writing a magazine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produce interesting , topical articles while working under pressure and meeting tight deadlines . The success of the school magazine shows that I managed to develop these abilities as a high standard .
In my free time I enjoy watching films . I am a member of a local community film club and helped organize a short film festival last year . I contributed my own short video about student life to the festival , which was very well received .
I believe I have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university life , as well as to the local community . I am confident and competitive , but also a good team worker . My natural enthusiasm has often helped me inspire others and achieve excellent results .You have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 I am able to do the job well .
根據文章大意,從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49.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written to _________.
A. introduce the Student Union B. raise money for a project
C. apply for a job D. describe university life
5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author ?
A. He is a history major .
B. He is the chief editor of the school magazine .
C. He acts in movies in his spare time .
D. He is too busy in his studies .
5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 the author ——— .
A. is good at singing and sports .
B. is easy-going and humorous .
C. has some experience of leadership .
D. enjoys working with children .

D
Australia is largely a nation of immigrants , with one in four of Australia’s 21 million population born overseas . But immigarant hoping to become Australia citizens will soon have to take a test examining their knowledge of the country’s history and institution .
While Australia prides itself on its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 the government wants newcomers to “ integrate ” more fully . From later this year , new immigrants will have to show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 They will also be required to answer 20 questions from a list of 200 . Anyone who gives fewer than 12 correct responses will not be accepted
Immigrants will also have to accept what the government considers to be ten important Australian values , including “ mateship ” and “ giving people a fair go ” . Other important Australian values are said to include tolerance , compassion , gender equality and freedom of speech .
The new citizenship application procedures are detailed in a 40-page booklet . It describes Australia as “ a nation at ease with the world and itself ” but says that newcomers are expected to respect its values . The booklet sums up “ mateship ” as voluntarily helping and receiving help from others , especially in difficult times . The Immigration Minister said they aimed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ethnic divers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 穩定 ) , “ particularly as we now draw people from so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o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 .
Critics have attacked the English language requirement , pointing out that many immigrants could not speak English when they arrived . But the minister said , “ We are trying to encourage people to learn English, because we think that is the way they will achieve their dreams in Australia .”
根據文章大意,從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52. What’s the new in Australia’s immigration policy ?
A. New immigrants will have to take a test .
B. New immigrants should speak perfect English .
C. New immigrants must bring enough money .
D. New immigrants must be healthy .
53.Those who want to move to Australia have to answer _______ questions right .
A. 20 B. 12 C. 200 D. 10
54. The word “ mateship ”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 .
A. equality B. freedom C. fairness D. friendship
55. Which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of application ?
A. To encourage new immigrants .
B.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
C. To promote Australian values .
D. To teach the English language .
第II卷(非選擇題 滿分30分)
第一節:單詞拼寫:(共5小題,每小題1分 滿分5分)
根據下列句子的結構和所給漢語的意思,寫出這一單詞的正確形式。
56. I opened the _______ (信封) and took out the letter from my parents .
57. If weather ________ (允許), we’ll go out to climb the hill .
58. This _______ (理論) is helpful to explain how the universe began .
59. Smoking is _______ (有害的) to health ,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picking it up .
60. He likes ______ (聊天)about the things with his friends on the Internet .
第二節:單句改錯:(共5小題,每小題1分 滿分5分)
仔細閱讀下列句子,每句中均有一個錯誤,請找出并在橫線上改正,請按下列情況改正:
該行多一個詞:把多余的詞用斜線( )劃掉,然后在該行右邊的橫線上面寫出該詞,也用斜線劃掉。
該行缺一個詞: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 ), 然后在該行右邊的橫線上面寫出該加的詞。
該行錯一個詞:在錯的詞下面畫一條橫線(——),然后在該行右邊的橫線上面寫出正確的詞。
61. He came to our house unexpectedly , that made us very happy .
62. He has some doubt if we agree with what he said .
63. I have no idea that the stranger came from .
64. I have no impression when he went home , perhaps by bike .
65. Japan is in the east of China .
第三節:書面表達:(滿分20分)
新學期你到一所新學校上學。這里的一切和你原來的學校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學校環境優美,有很好的教學設施,還有足球場等。請你以“ My New School” 為題,用英語寫一篇介紹學校的文章。
注意:詞數80---100個。
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英語試卷
答題卡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考號、姓名等項目認真填寫在密封線內的指定位置。
2.請將答案填寫在答卷卡內,填寫在答卷卡密封線內答案無效,考試結束后只交答卷卡,試卷請妥善保存。
第一節:單詞拼寫
56. ______________ 57. _______________ 58. ____________
59. ______________ 60. 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單句改錯
仔細閱讀下列句子,每句中均有一個錯誤,請找出并在橫線上改正,請按下列情況改正:
該行多一個詞:把多余的詞用斜線( )劃掉,然后在該行右邊的橫線上面寫出該詞,也用斜線劃掉。
該行缺一個詞: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 ), 然后在該行右邊的橫線上面寫出該加的詞。
該行錯一個詞:在錯的詞下面畫一條橫線(——),然后在該行右邊的橫線上面寫出正確的詞。
61. He came to our house unexpectedly , that made us very happy .
___________
62. He has some doubt if we agree with what he said . __________
63. I have no idea that the stranger came from . ___________
64. I have no impression when he went home , perhaps by bike .
___________
65. Japan is in the east of China . ____________
第三節:書面表達:
My New Sc

說明: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及答卷卡三部分,試題部分1至8頁,答卷卡部分9至12頁,共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22分)
注意:1.請考生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2.將答案填入答卷卡上。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分)
1、下列詞語中,字音字形有錯誤的一項是 ( ?。?
A. 檢點 沽酒  襜帷(wéi) 咬文嚼字(jiáo)
B. 尷尬 縈回 涸(hé)轍 煢煢孑立(qióng)
C. 央浼 增惡 玷(zhān)辱 載欣載奔(zǎi)
D. 窈窕 睢園 鄴(yè)水 遙襟甫(fǔ)暢
2、 下列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們?!睆S長嚴肅地說。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橋的消息傳出后,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座立交橋將怎么建?那里近千株樹木怎么辦?
C.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蜿蜒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
D.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 市場經濟的概念雖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在人才配置中市場的充分作用。
B.一篇文章,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結構完整,是衡量其好壞的重要標準。
C.我離開母校已經五年了,也沒能回去看看,對母校的思念時常在我的腦海里翻卷。
D. 通過“機遇”號火星車對一塊火星巖石的分析,科學家發現了硫酸鹽等一些必須在有液態水存在的條件下才會形成的礦物質。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
城市不是鄉愁的產地,城市只是埋葬鄉愁的場所。我們周游在后現代的城市,難覓經典永恒的鄉愁 , , 。 , 。
①鄉愁生發在遼闊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離了都會
③因為鄉愁萌芽在樸素的地方
④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令人一見傾心的鄉愁
⑤偷偷生長在被現代人遺忘的高山之巔的鄉舍與內陸身處的村莊
A.③①⑤④② B. ③①④②⑤ C. 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③①⑤
二、(論述類、實用類文章)閱讀,完成5~7題( 6分 )
生命源泉的枯竭——水污染
水與空氣、食品是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人體的水分占體重的50%到60%,兒童體內的水分多達體重的80%,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只占地球水資源總量的3%,這3%的淡水中,可直接飲用的又只有0.5%。所以說,水是寶貴的資源,是生命之泉。
但目前水污染相當普遍而又嚴重。“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這些物質包括農藥、重金屬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致病微生物、各種廢棄物和放射性物質等。水污染的來源主要是未加處理的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和醫院污水。
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我國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長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達200億噸,部分支流出現藻類大量繁殖的“水華”現象,沿岸的一些城市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標準的飲用水。環保專家發出警告,如果再不及時保護,十年內長江就可能變成第二條黃河。今年年初,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組織專家組,對黃河水污染的狀況進行了量化分析,發現黃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劣五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此外,湖泊和海灣的污染也相當嚴重,就是地下水也難逃厄運。
水污染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以引起傳染病的蔓延。醫務人員曾經發現,江蘇省興化縣患傷寒病的人竟占全縣總人數的萬分之一,患者多是中小學生和青壯年。據調查,其中因喝生水而引起傷寒病傳播的人占75%以上。這一事例說明,水污染可以導致傷寒這一類疾病的產生和傳播。污水中的汞、鎘、鉻、鉛等金屬化合物更危險,它們進入人體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發現就無法遏止。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衛生的飲用水?,F在世界上每年有1500萬5歲以下的兒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與飲水有關。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每天有2.5萬人由于飲用污染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水污染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損失和影響。2004年沱江被四川化工廠排放的污水污染。下游內江市停水持續26天,逾百萬人受影響,經濟損失高達數億元;2005年吉林石化發生爆炸,危害人體健康的苯類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質污染;2006年二三月間,白洋淀再次發生大面積死魚事件,當地漁民損失慘重,“華北明珠”白洋淀風光不再,游客寥寥。
現在,治理水污染已成了人類生死攸關的大問題。治理水污染,一定要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
5、下列不能作為“水污染相當普遍而又嚴重”依據的一項是 ( )
A.水是人類生命和健康的要素,然而占地球水資源總量3%的淡水資源中,只有0.5%可以直接飲用,比例很低。
B.包括農藥、重金屬及其化合物等在內的大量污染物排人河流,導致我國目前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
C.長江部分支流出現藻類大量繁殖現象。專家警告,長江將有可能變成第二條污染嚴重的黃河。
D.經過對黃河水污染狀況的分析,發現黃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劣五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未加處理的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和醫院污水大量排人長江,沿岸城市已不能直接取到符合標準的飲用水。
B.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以引發傳染病,導致傷寒這一類疾病蔓延。
C.污水中的金屬化合物進入人體后造成的慢性中毒很難發現,發現時已經無法治愈了。
D.據調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了受到污染的水,致使每天有2.5萬人得病或死亡。
7、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長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達200億噸,已經喪失了自身水體功能。
B.受河流污染的影響,海灣和湖泊的污染也相當嚴重,有的地方連地下水都不能飲用。
C.水污染相當普遍而又嚴重,原因之一是人們片面追求經濟效益。
D.水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長此以往,許多地方優美的自然風光將不復存在。
三、文言文閱讀,完成8—11題(8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在故老,猶蒙矜育,( )臣孤苦,特為尤甚。( )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8、文中括號內應填的虛詞正確的一組是 ( )
A、全 且 而 但 B、凡 況 且 但
C、全 但 而 況 D、凡 但 且 況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更嚴重)
B.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提拔,提升)
C.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共同審察)
D.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差不多)
10、對下面兩句話運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②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A.①比喻②比喻 B.①比喻②借代
C.①對比②比喻 D.①對比②借代
1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李密在這之前很少做官,顯示了他無意以名譽節操來炫耀。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強烈的感情,在述說自己和祖母相依為命的深厚親情時,是通過敘事來表達的。
C.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鏗鏘有力,感情熱切,具有說服力;運用“烏鳥私情”“結草”等故事來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D.作者在文字中多寫孝道,但并沒有把孝情一瀉到底,而是用理性對感情加以節制,使它在不同的層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現。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78分)
四、詩文積累。(13分)
1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1)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3分) 譯:___
(2)烏鳥私情,愿乞終養。(2分) 譯:_______
13、補寫名句。(5分)
(1)木欣欣以向榮,________________。(《歸去來兮辭》)
(2)___________,彩徹區明。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
(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____________。煢煢孑立,___________。(《陳情表》)
14、詩歌鑒賞(3分)
錢鐘書先生在《談中國詩》一文里說:“中國詩人要使你從‘易見’里望見了‘無垠’?!闭埦拖旅嬉皇自妼Υ思右哉f明。
回鄉偶書(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答: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17分)
感悟春天(朱國良)
①江南的春天,總是在浙淅瀝瀝的春雨中悄悄來臨的,“杏花春雨江南”,這是上了名詩之頁的。數落我經歷的幾十個春天,總是乍暖還寒,反反復復需要沖破凜冽的西風和反攻的寒潮才降臨人間。因此春光很金貴,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窺視,總在不經意中,只一眨眼,便進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難覓的感慨。
②珍愛春天,是熱愛生活的一種執著,這也是對照冬天的歲月,有比較而有鑒別的一種實際行動。雖然說,冬天的寒冷對于世界,是凈化,是考驗,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這也是一種反襯和折射:沒有堅冰,誰去認可紅梅的爛漫?沒有白雪,誰去判定青松的高潔?沒有嚴寒,誰去仰視喬木的聳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學的命題和詩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眾的,才是為偉人和凡人、詩人和農人共同承認和贊美的。
③誰不承認春天是美好的?“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詩人白居易就是這樣說的,擁翻一部唐詩吧,那里面盡有李白、杜牧、韓愈、李賀們對春的感慨。擺著道學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詠唱春天呢?北宋理學家程顥寫下了《春日偶成》,還成了《選本千家詩》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對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春日》詩。和尚是講究四大皆空的佛門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動“凡心”。宋朝的志南和尚寫下了這樣的名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痹谥袊墓旁娭?,可以看出詩人們從各個角度歌唱春天,從春風、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鳥、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來盡情歌唱,進而從欣賞春天寫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 目送春鳥、沐浴春風,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嘆世事,感謝生活。這可以說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如果這位生在封建時代的女子奈何不了這種生活,這位女子可謂是個貴婦,但從一縷春色中感悟到人倫之樂才是大樂。那么現代的那位美國哲人桑塔耶那則更有想得破,甘愿為春天俘虜的意味了。這先生長期在哈佛教書,50歲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講臺上,偶有知更鳥飛來,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又一個春天的到來。他回過頭來,向學生們說,我與陽春有約!沖出教室,開始了他云游歐洲大陸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們每個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開啟人們的感情之源,心靈之泉。英國詩人拜倫有一年春天看見一位盲人在沿街乞討,旁邊還有一牌子寫著八個字:“自幼失明,沿街乞討?!钡柚兄挥邢∠÷渎鋷讉€錢。拜倫同情之下,馬上給他改了八個字:“春天來了,我看不見!”哪里還有比看不見春天更痛苦的呢!路人一見之下,紛紛給以施舍。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春天的魅力!難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聲字就是“春”,難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語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萬和春住”。居住在大觀園中的湘云更是大聲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可是事實上春光難永駐,有來必有去,誰也擋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結局。不管是落花有意,還是流水無情,都是表現了時間之易逝的自然跡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進取中的春光,則當常駐于有志人和奮斗者的歲月年華里!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有改動)
15、從全文看,作者對春天有哪些感悟?請概括作答。(5分) 答:_____
16.第①段寫江南春天,請用三個詞語來概括江南春天到來和離去的特點.(3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但是那似乎是哲學的命題和詩人的想象”一句中,“哲學的命題”“詩人的想象”在文中分別指什么?作者這樣說的用意是什么?(6分)
(1)哲學的命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的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請簡要說明第⑤段中加點處的引文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____
六、語言表達。(8分)
19、在橫線處仿寫兩個句子。要求所寫句子運用比擬的修辭方法,并與開頭的一句話構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語意完整。(4分)
沒有大海的粗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輕盈從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向每一個人敞開胸懷,我們總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價值。
20、在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評委們對有關人物的評述多用精彩生動、極富個性化的語言概述他們的事跡,對他們做出準確的評價。如評述劉翔時寫道:12秒91,他就實現了一次偉大的跨越,100年來的記錄成了身后的歷史,十重欄桿不再是東方人的障礙,因為中國有劉翔!這個風一樣的年輕人,他不斷超越,永不言敗,代表著一個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國旗,一躍站在世界面前。請從下面人物形象中選出一個,參照上例又不拘泥于上例寫一段話,全段100字以內。(4分) 林沖 劉蘭芝 翠翠 別里科夫
七、(40分)
21、應用文寫作。(10分) 請你代替學生會寫一份請柬,邀請學校工會主席蘭麗麗出席“我與紅十字”演講比賽,時間定于2012年10月10日上午九時,地點定于學校禮堂。(注:不設計封面,只寫內容。)
22、作文(30分)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一種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以“最前與最后”為話題,根據你的親身經歷或感受,自擬標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參考答案
3、D(A語序錯誤 充分意識到市場在人才-- B一面對兩面錯誤 C主次關系顛倒 ) 4、C
5、A(A項說明可直接飲用的淡水資源稀缺而寶貴,并非污染所致,答非所問。)
6、B(A項中應是“一些”城市;C項中“很難發現”的信息與原文不符;D項中“得病或死亡的原因并非都是喝了受污染的水”)
7、A(A項推斷不正確,原文信息不能推知長江“已經”喪失水體功能;B項由地下水難逃厄運推知;C項由治理水污染要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推知;D項由“華北明珠”白洋淀已經污染等信息推知)
8、B 9、D 10、C 11、A(錯在“李密在這之前很少做官”,應是他年輕時就任蜀漢官職。)
12、(1)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樣子,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樣。 (2)烏鴉有反哺之情,我希望奉養祖母到最后。 13、略
14、提示要點:三四句寫富于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是重重的一擊,引出了無窮感慨,久客傷老,反主為賓的悲哀都包含在這一“問”中。并且,兒童天真活潑、淳樸無邪的笑貌,與詩人鬢毛疏落、老邁衰頹的滄桑形象呼之欲出,在對比之中強化了這種感慨傷懷。全詩在這有問有答處悄然作結,給讀者無窮的想象與回味。
15、①春光難覓,值得珍惜;②珍愛春天就是熱愛生活;③春天是美好的,是大眾的;④春天可以感召人性(或“感受浮生”“感嘆世事”“感謝生活”);⑤春天可以開啟心靈,永葆精神的青春。(答出3點即得5分,意思相近即可)
18、①內容上更加突出了作者對春天的感悟:a.春天是有魅力的;b.春天易逝。 ②結構上引出了作者對人生應永葆青春的感慨。 ③增添了文采。
19、略 20、事跡概括2分,人物評價2分,酌情給分
21、謹定于2012年10月10日上午九時,在學校禮堂舉行“我與紅十字”演講比賽,敬請蘭麗麗主席屆時光臨
學生會敬邀
或:
送呈蘭麗麗主席臺啟
茲定于2012年10月10日上午九時,在學校禮堂舉行“我與紅十字”演講比賽,敬請屆時光臨
學生會敬邀
(注:稱呼頂格寫;不能打冒號;結尾處不打句號;落款要正確;語序凌亂、不簡潔,酌情扣分。)
22、[思路點撥]
 角度一:正面立意。這里所說的正面立意,就是指你同意材料中的觀點,走在最前與最后是痛苦的。因為走在最前的人要面臨各種從未見過的艱難險阻,他們在身體上和心理上承受著壓力,他們是痛苦的。走在最后面的人則要面對別人鄙棄的眼光,面對強者欺凌的危險,他們也是痛苦的。然后舉事例論證,分析時要言之有理。比如林則徐“第一個開眼看世界”,屢遭排擠、迫害。哥白尼創立“日心說”,被燒死在羅馬廣場。
角度二:從反面立意。即不贊成材料中的觀點。走在最前面的人和最后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幸福的。他們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他們是偉大的人。可贊頌他們的開創精神。他們發現了真理,創造了歷史,改變了世界??少澠湓诤蠓綖榍懊娴娜俗龊煤蠖?,同樣可貴。比如譚嗣同是為變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懷著為進步而現身的熱望而死,他是幸福的。袁隆平、鐘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為全人類造福;劉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臺的最前端,他面帶自信的笑容;居里夫人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她并不為自己柔嫩的雙手變得粗糙而痛苦,也不為歲月在她光潔的額頭上刻下了絲絲皺紋而痛苦,她為了科學,為了國家,為了全人類而快樂地工作著。陶淵明、李白,走在蠅營狗茍謀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過著自得其樂的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們何來痛苦?牛頓、愛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結前人的理論,發現不足,不斷改進,能夠獲得驕人的成就。
角度三:辯證立意。可辯證分析,多贊頌他們是物質上的最后者,卻是精神上的最前者。他們有痛苦的一面 ,但最主要的是享受快樂的等。
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比如屈原始終站在政治斗爭的前沿,他為國家的衰敗而痛苦著,但最后能以死報國,他也是幸福的。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永遠都是一個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魯迅走在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
(評分標準:
1、切合題意:一等(30—26)
2、符合題意:二等(25—19)
3、基本符合題意:三等(18—14)
4、偏離題意:四等(13—8)
5、結構不完整或紊亂,書寫潦草,未成文,給7分以下的“筆墨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克什克腾旗| 常山县| SHOW| 武威市| 株洲县| 阿荣旗| 京山县| 大关县| 肃北| 和静县| 连平县| 阿坝县| 密山市| 兴文县| 德保县| 门源| 同江市| 高陵县| 西华县| 临泉县| 钟祥市| 随州市| 沾化县| 宜川县| 黄骅市| 阜康市| 前郭尔| 来宾市| 嵊泗县| 子长县| 舟山市| 贵南县| 都昌县| 新平| 郁南县| 天等县| 平果县| 什邡市| 桃园市|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