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9科10份)

資源簡介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化學科試卷
命題人:徐建江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5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4分,共6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已知 2H2(g) + O2(g) = 2H2O(l) ΔH = - 571.6 kJ/mol
H2O(l) = H2O(g) ΔH = + 44 kJ/mol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H2的燃燒熱為285.8 kJ/mol
B.2H2(g) + O2(g) = 2H2O(g) ΔH = - 483.6 kJ/mol
C.1 mol H2完全燃燒生成氣態水放出的熱量大于285.8 kJ
D.形成1 mol H2O的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大于斷裂1 mol H2和0.5 mol O2的化
學鍵所吸收的總能量
2.對于化學反應方向的確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H <0的反應一定能自發進行 B.△S>0的反應一定能自發進行
C.反應焓變是決定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唯一因素
D.綜合考慮焓判據和熵判據判斷一個化學反應的方向
3.4NH3(g)+5O2(g) 4NO(g)+6H2O(g)是工業制備硝酸的重要反應,此反應在10L密閉容器中進行,半分鐘后,水蒸氣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45mol,則此時間內,若用NO的濃度變化來表示此反應的速率,則v(NO)應為
A. B.
C. D.
4. 對于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改變下列條件,可以提高反應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數的是
①升高溫度 ②加入催化劑 ③增大體系壓強 ④增大反應物濃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一定溫度下將1 mol CO和1 mol水蒸氣在密閉容器中反應:
CO(g)+H2O(g) CO2(g) +H2(g),平衡后測得CO2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氣,達新平衡后CO2的物質的量可能是
A.1.2mol B.1mol C.0.8mol D.0.6mol
6.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 HCl+HClO。加入少量下列物質能使
c(HClO)增大
A.CaCO3 B.NaOH C.CaSO4 D.HCl
7.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CO(g)+NO2(g) CO2(g)+NO(g)ΔH <0的反應,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混合氣體的顏色
A.變深 B.變淺 C.不變 D.無法判斷
8.現有可逆反應A(g)+2B(g)n C(g)(正反應放熱),
在相同溫度、不同壓強時,A的轉化率跟反應時間(t)的
關系如右圖所示,其中結論正確的是
A p1 > p2, n>3 B p1>p2, n=3
C p1 < p2, n<3 D p1<p2, n>3
9.在一定溫度下,下列敘述不是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的是:(1)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2)單位時間內a mol A生成,同時生成3a mol B;(3)A、B、C的濃度不再變化;(4)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5)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6)單位時間消耗amol A,同時生成3amol B;(7)A 、B、C的分子數目比為1:3:2。
A (2)(4)(5) B.(2)(7) C. (1)(3)(4) D.(5)(6)(7)
10.某溫度下,反應N2 (g)+3H2 (g) 2NH3(g);△H <0,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平衡時改變外界條件,使反應再次平衡,新平衡時,c(H2)/c(NH3)與原平衡相比變小了,則改變條件的可能有
A.升高溫度 B. 增大N2濃度 C.減小壓強 D.加入催化劑
11.工業上制備純硅的反應為:SiCl4(g)+2H2(g)Si(s)+4HCl(g) △H=+236kJ/mol,將一定量反應物通入密閉容器進行以上可逆反應,既能提高SiCl4的轉化率又能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的是
A.增大壓強 B.減小氫氣濃度 C.升高溫度 D.加入催化劑
12.對處于化學平衡的體系,以化學平衡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可知:
A、化學反應速率變化時,化學平衡一定發生移動。
B、化學平衡發生移動時、化學反應速率一定變化。
C、正反應進行的程度大、正反應速率一定大。
D、只有催化劑存在下,才會發生化學反應速率變化,而化學平衡不移動的情況。
13.高溫下,某反應達平衡,平衡常數K =。恒容時,溫度升高,H2濃度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焓變為正值
B.恒溫恒容下,增大壓強,H2濃度一定減小
C.升高溫度,逆反應速率減小
D.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O+H2O CO2+H2
14.在25℃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表
物質
X
Y
Z
初始濃度/mol·L—1
0.1
0.2
0
平衡濃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50%
B.反應可表示為X + 3 Y 2 Z,其平衡常數為1600
C.增大壓強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D.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15.對于可逆反應:2A(g)+B(g) 2C(g) △H <0,下列各圖中正確的是

16.在一密閉容器中,反應 aA(g)bB(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加一倍,當達到新的平衡時,A的濃度變為原來的60%,則
A、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了 B、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了
C、物質B的質量分數增加了 D、a<b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36分)
二、填空題(包含3個小題。每空3分,共36分)
17.將0.3mol的氣態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固態三氧化二硼和液態水,
放出649.5kJ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 __。
又已知:H2O(g)=H2O(l) ΔH2=-44.0kJ/mol,則11.2L(標準狀況)乙硼烷完全燃燒生成氣態水時放出的熱量是_____________kJ。
18.在10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請回答:
(1)該反應為 ( 填“吸熱”或“放熱” )反應。
(2)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 。
(3)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 c(CO)不變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溫度下,將CO2和H2各0.10 mol充入該容器中,達到平衡后,測得 c(CO) = 0.0080 mol/L ,則CO2的轉化率為 。
(5)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 ℃。
19. 一定條件下,將SO2和O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
2SO2(g)+O2(g)2SO3(g)(正反應放熱)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降低溫度,SO2的轉化率_______,化學反應速度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反應處于平衡狀態的時間是__ _______。
(3)反應進行至20 min時,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用
文字表達)。10 min到15 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寫編號)。
a. 加了催化劑 b. 縮小容器體積
c. 降低溫度 d. 增加SO3的物質的量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化學科答題卡
第Ⅰ卷(選擇題) (共6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4分,共6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36分)
二、填空題(包含3個小題。每空3分,共36分)
17.
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kJ。
18.(1) 反應。
(2)K = 。
(3) (填字母)。

(4) 。
(5) ℃。
19.(1) , 。
(2) __ _______。
(3) ,_________。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化學科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 (共6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4分,共6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C
A
C
A
B
D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B
A
C
C
B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36分)
二、填空題(包含3個小題。每空3分,共36分)
17. B2H6(g)+3O2(g)=B2O3(s)+3H2O ΔH=-2165 kJ/mol
1016.5kJ。
18.(1)吸熱反應。
(2)K =。
(3)b、c (填字母)。

(4) 8%。 (5)830℃。
19.(1) 增大,減小。
(2) (15—20)min、(25—30)min。
(3) 增大了O2的濃度, a、b 。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歷史科試卷
命題人:韓洪章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卡上,否則不得分。):
1、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貝殼,認為“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卻變而為高,柔者卻變而為剛。”這體現了
A、三綱五常 B、發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經世致用
2、2011年1月,在全國大學生中開展的“中國文化符號調查”結果公布,在270項候選中國文化符號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項依次是:漢語(漢字),孔子、書法、長城、五星紅旗、中醫、毛澤東、故宮、鄧小平、兵馬俑,而周杰倫、韓寒均排在200名之后,這一結果反映
A、中國傳統典范及遺產深刻影響青年一代
B、青年一代的核心價值觀發生根本轉變
C、現代傳媒帶來的“追星”現象已不復存在
D、西方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甚微
3、孫中山說:“在國內,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還要保存。”孫中山對“忠”的理解是
A、弘揚傳統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愛國思想
C、要有犧牲和奉獻精神 D、強調國家民族意識
4、2010年春晚歌曲《龍文》描繪了一種傳統藝術:“一彈戲牡丹,一揮萬重山;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一畫蝶成雙,一撇鵲橋上;一勾游江南,一點茉莉香”。這種藝術形式是
A、繪畫藝術 B、戲劇表演 C、篆刻藝術 D、書法藝術
5、中國古代君主有頒布《罪己詔》的傳統。其內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頒《罪己大赦詔》曰:“天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與上述思想有關的派別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6、某班同學在制作《近代物理學的成就》手抄報時,畫了下面一幅漫畫。他要表達的是
A、伽利略通過對自然的觀察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
B、牛頓在自然現象啟發下開始研究萬有引力定律
C、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基于對自然規律的把握
D、任何科學規律及定律的發現都有其偶然的因素
7、電視連續劇《天仙配》有這樣的情節:唐朝張百勝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齡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學依據最有可能的是( )
A、相對論 B、量子論
C、轉基因理論 D、進化論
8、1879年,一條科技新成果的消息傳到英國后,倫敦證券交易所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該科技成果是
A、西門子發明的發電機 B、本茨研制的汽車
C、愛迪生發明的白熾燈 D、貝爾發明的電話
9、達爾文進化論使人們不再把動物和植物之間,動物和人類之間的區別看做是絕對和神圣的,主要原因是達爾文進化論
A、是時代進步的綜合產物
B、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話
C、說明生物物種是由簡單的物種演化而來的
D、改變了絕大多數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10、智者學派有這樣一段話:關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們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們也不可能感知他們的形狀和相貌是什么。因為有許多感知方面的障礙,人們不可能親身體驗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這表明智者學派認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對社會人生起著超自然作用
C、人要擺脫基督教的統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圍之外
11、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從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鑄成了反對神學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義核心內涵的古希臘名言是
A、求和是人類的本性
B、心靈美比形體美更珍貴
C.人的出類拔萃為城邦增加的榮耀可以超過神
D、健康和聰明是人生的兩大幸福
12、“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 ? ……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 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這段話所體現的思想是
A、主權在于人民 B、權利應當“制約與平衡”
C、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D、社會契約論
二:材料閱讀題(52分):
13、近年來,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數以千計的孔子學院,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傳播。儒學,在當今世界再次煥發出巨大的生命力。(29分)
材料一:孔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論語》
材料二:伏爾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學辭典》中說,我全神貫注地讀孔子的這 些著作,我從中吸取了精華,除了最純潔的道德之外,我從未在其中發現任何東西,并且沒有些許的假充內行式的蒙騙的味道。”,他又說,“在這個地球上曾有過的最幸福的、并且人們最值得尊敬的時代,那就是人們尊從孔子法規的時代。”他宣稱,“在道德上歐洲人
應當成為中國人的徒弟”。
——伏爾泰《哲學辭典》
材料三:儒教中包含的這種共同體意識在韓國的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國家的現代化成為主要目標時,全體國民能夠形成集團,協力組織,大規模地開展經濟建設。……儒教主張人必須與天奮斗,與人奮斗,提倡力爭。……正是這種剛健有為的性格、自強不息的精神,韓國才能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處變不驚,從容應對,讓經濟穩步復興。

——王淑臣《韓國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蘊》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樣的財富觀?(6分)
(2)伏爾泰為什么會對孔子的思想推崇備至?(15分)
(3)根據材料三,指出儒學對韓國民族精神的影響。(8分)
14、閱讀下列材料(23分):
材料一:不管城邦大小,人們的整個生活都是由本性和法律統治的。本性是沒有秩序因人而異的,而法律卻是共同一致的,對所有人都是適用的。──為什么全體公民要參加公民大會?為什么人們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從法律,如果拋棄了法律,每個人都為所欲為,不僅政制遭到破壞,人們的生活也會降低到野蠻的水平。

──(古希臘)《德謨斯提尼演講集》

材料二: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戴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 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

──《伏爾泰語錄》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應該避免把權力單獨委托一個人、幾個人或多數人,因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為此,提出一條原則,要防止濫用權力,權力來約束權力,形成一種能聯合各種權力的政體,其各種權力既調節配合,又相互制約,即權力要分開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鳩《羅馬盛衰原因論》
材料四: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請回答:
概括材料一表達的思想主張,指出其出現的政治背景。(6分)
材料二、三審視“自由”的視角各有何側重?在實現自由的途徑上,兩者的相同主張是什么?(7分)
材料三表達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為什么說材料四是材料三思想主張的繼續和延伸?(7分)
(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四反映的政治主張的積極影響。(3分)

2012——2013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歷史科歷史答題卡
一:選擇題(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材料閱讀題(52分):
13:
(1)財富觀(6分):
(2)原因(15分):
(3)影響(8分):

14:
(1)思想主張(3分):

政治背景(3分):
(2)側重(4分):

相同主張(3分):
(3)核心思想(3分):
原因(4分):
積極影響(3分):


2012——2013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一學期半期歷史答案
一:選擇題(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D
A
B
A
A
C
D
C
C
二:材料閱讀題(52分):
13:
(1)財富觀:重義輕利;安貧樂道。(6分)
伏爾泰是啟蒙思想家的代表(1分);
他主張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反對君主專制(3分);主張實行的開明君主制(2分)。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3分);要求人們相互關愛,體現了“博愛”精神(3分);他還反對苛政,要求統治者實行德治,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3分)。
(3)集體意識;自強不息的精神。(8分)

14:
思想主張:人必須遵守法律。(3分)
背景:希臘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3分)
(2)側重:材料二:要求獲得自由平等等天賦人權;(2分)
材料三:如何保衛自由與人權。(2分)
途徑:通過法律(民主政治)手段。(3分)
(3)思想:權力的“制約與平衡”。(3分)
原因:材料四論述了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三權分立,是分權思想的具體化,因而是繼續和延伸。(4分)

(4)影響:為資本主義確立了一套政治體制的構想。(3分)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文科地理試卷
命題:鄭春 審題:田維勝
一、單項選擇題(4′×11=44′)
1、下列區域屬于包含關系的是( )
A、東北地區、東北平原、松遼平原、松嫩平原
B、長江經濟地帶、西部經濟地帶、中部地帶、東部地帶
C、東亞文化區、華夏文化區、漢文化區、伊斯蘭文化區
D、熱帶、溫帶、亞熱帶、亞寒帶
讀下圖,回答2--4題。

2.甲、乙兩圖所示區域農業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熱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3.甲圖中P平原區域開發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發揮( )
A.氣候資源優勢 B.土地資源優勢 C.勞動力資源優勢 D.動物資源優勢
4.針對甲圖所示區域的特點,該地區將成為全國性的( )
①商品糧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業基地   ④牧業基地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5、要準確快捷統計測算出甲乙兩地災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A.傳感器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遙感技術
6、關于西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
B.大風日數多,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顯著
D.多疏松沙質沉積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7、巴西政府大規模開發亞馬孫流域計劃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正確的是(  )
①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 ②移民亞馬孫平原 ③借助外資,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 ④接納海外移民,開發亞馬孫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讀“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主要循環示意圖”,完成8~9題。?
8.使空氣中CO2含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動植物的遺體分解?
C.燃燒化石燃料?
D.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9.大面積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①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層空洞 ③水土流失嚴重,環境惡化 ④許多物種滅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下圖所示曲線反映城市綠地具有的一項作用是(  )?
A.調節氣溫、改良城市小氣候?
B.減弱噪音、美化環境?
C.吸煙滯塵、凈化空氣?
D.防風固沙、防止沙塵暴發生?
11、就全球氣溫升高對今后100年內地球環境的潛在后果,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山地0 ℃等溫線將上移150~500 m?
B.森林帶將向兩極推移?
C.全球將普遍變得干旱?
D.海平面將上升10~95 cm?
二、非選擇題
1、讀“朗多尼亞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的關系圖”,完成下列問題。?
森林砍伐 人口增長
(1)從兩幅圖中可看出人口增長與森林砍伐呈____________關系(4分)。根據二者的關系可
推斷出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8分)
(2)人口的增長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造成的(4分),促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煤炭是我國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0%以上,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對煤炭的需求也將保持快速增長。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煤炭資源的地理分布特點是:
①以昆侖山—秦嶺一線為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 6分)
(2)我國煤炭的需求主要來自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談談如何進行煤炭資源的合理配置。(12分)
(3)我國能源消費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依據對應關系,填表說明安全隱患的具體表現及其解決措施。(填序號12分)
A、能源供求配置不平衡
B、進行能源的跨區域調配
C、能源消費結構單一
D、大力發展水電、核電等新能源,實現能源消費多元化。
湄潭中學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考試答題卡
選擇題(4′×11=44′)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二、非選擇題
1、(1)



(2)


2、(1)

(2)


(3)
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考試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
1-5:ABBBB 6-11:CACAAC
二、非選擇題
1、(1)正相關; 過度的遷移農業 ;采伐、修路、城鎮建設?(每空4分)
(2)人口遷移(4分) 亞馬孫地區地廣人稀;東北部人口密集;東北部是全國最為干旱和貧困的地區;受“無人之地給予無地之人”的政策驅動?(8分,答對3個滿分)
思路解析:通過比較兩幅圖可知:森林隨人口增長被砍伐的面積不斷增大,因此呈正相關關系。在造成雨林被毀的原因中找出是由人口增長導致的部分。關于人口的增長原因,一是自然增長,二是機械增長。亞馬孫平原人口的增長很明顯是由人口遷移造成的。?
2 (1)北多南少(2分) 分布廣泛,相對集中(或答全國絕大部分省區都分布有煤炭資源,而又相對集中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省區。6分)
(2)實施北煤南運、西煤東調、西電東送等能源跨地區調配工程。(12分)
(3) 如圖(12分)
C D
A B
解析 第(1)題,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煤炭資源的分布特點,通過仔細閱讀地圖,即可總結出正確 。第(2)題,我國煤炭資源的供應和需求存在著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過輸煤或輸電的方式進行合理配置。第(3)題,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的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多元化;另外我國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計劃地進行能源調配。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政治科試卷
命題人:劉大軍
Ⅰ 選擇題(總分48分)

一、單項選擇題(選對一個4分,滿分48分)
中國古人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許多充滿哲學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馬非馬”、“田忌賽馬”、“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這些寓言故事的產生表明哲學的智慧
A.產生于寓言故事 B.產生于哲學家充滿智慧的頭腦
C.源于古典文獻的流傳 D.源于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對世界觀、方法論、哲學三者之間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哲學既是世界觀的學說又是方法論的學說
B.要有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必須認真學習哲學
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世界觀也體現著方法論
D.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的統一
3.哲學自產生以來就存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
A.依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
B.依據對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
C.依據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
D.依據對思維和存在二者有無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
4. 我國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認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這句話所屬的哲學流派是
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 D.樸素唯物主義
5. 被推翻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曾經哀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滅了法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
A.哲學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導社會變革
B.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
C.啟蒙運動使歐洲文化的發展達到了頂峰,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D.哲學為社會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6. 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標志著哲學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斷,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
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②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③第一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④全面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將哲學發展推向更高階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毛澤東說過,我們共產黨內能有100多到200人真正學通了哲學,那么我們就能夠打敗帝國主義。毛澤東這一觀點,我們應當這樣理解
①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②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③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這是唐朝詩人賀知章《回鄉偶書》中的一首。這首詩告訴我們
A.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B.任何事物都是相對運動和絕對靜止的統一
C.在肯定運動絕對性的同時,也應看到相對靜止的存在
D.物質運動的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9. 一些地方發現過“狼孩”、“熊孩”,他們雖為人所生,但沒有人的意識。這說明
①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②意識是本原的,物質是派生的 ③意識是人類社會的產物 ④有了人腦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0. 田徑賽中,4×100接力賽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否充分發揮每個隊員的優勢。第一棒要求反應速度快、爆發力強;第二、三棒要求奔跑速度快、耐力強;第四棒要求心理素質好、沖刺能力強。4×100接力賽的布陣理念告訴我們,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要獲得成功,必須做到
①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②研究并改進規律 ③按客觀規律辦事 ④從客觀實際出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電腦很重要,書本知識也很重要,都是基礎,但是電腦里面,書本里面種不出水稻出來的。”他的話從哲學上說明
A.認識在先,實踐在后 B.書本知識和實踐經驗都是認識的來源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D.掌握的理論越多,實踐活動越有效
12.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具有客觀實在性,這一客觀實在性
①依賴于人的意識 ②是可知的、永恒的 ③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④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Ⅱ 非選擇題(總分52分)
二、簡答題(27分)

13.為什么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14.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發展的哲學,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實踐的觀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是什么?
15.物質和運動大關系是什么?
三、問答題(25分)
16.材料:生物學家童第周對青年朋友說:“我提倡搞生物學要學點科學史,學點辯證法,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哲學很重要,他對自然科學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不懂辯證法就搞不好生物學。”
結合材料,運用相關哲學知識,談談你對哲學和自然科學關系的看法。(12分)

17. 在長期的環保監測中,人們發現PM2.5(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極大。從1997年提出到2010年底為止,只有美國和歐盟一些國家對PM2.5進行強制性限制,而我國一直沒有強制監測。2011年12月5日,我國把強制監測PM2.5納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PM2.5)等項目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這將會大大促進我國大氣質量的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13分)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政治科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選對一個4分,滿分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C
D
A
A
C
C
B
C
C
C
二、簡答題(27分)
1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于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14、毛澤東是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

15、物質與運動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物質離不開運動,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離不開物質,運動時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三、問答題(25分)
16、(12分)
(1)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2)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在正確世界觀的指導下,有利于獲得科學成就,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科學家就會在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失去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

17、(13分)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在長期環保監測實踐中,人們認識到了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隨著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人們對PM2.5的認識不斷深化發展,強制監測PM2.5成為必然。
(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我國制定并有計劃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有利于改善我國大氣質量。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政治科答題卡
題 號



總 分
得 分
一、單項選擇題(選對一個4分,滿分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簡答題(27分)
13、
14、
15、
三、問答題(25分)
16、(12分)
17、(13分)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數學(文)科試卷
一、選擇題
1 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分別是( )
A B C ,不存在 D ,不存在
2.將兩個數交換,使,下面語句正確的一組是 ( )
3 過點且垂直于直線 的直線方程為( )
A B C D
4.把“二進制”數化為“五進制”數是( )
A. B. C. D.
5.若三點共線 則的值為(  )
A.   B.  C.  D.
6.直線與兩直線和分別交于兩點,若線段的中點為,則直線的斜率為( )
A. B. C. D.
7.閱讀如圖所示的程序框圖,則輸出的S=(  )
A.45 B.35 C.21 D.15
8.已知點,則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是( )
A. B. C. D.
9 若方程表示一條直線,則實數滿足( )
A B C D ,,
10.若點P(1,1)為圓(x-3)2+y2=9的弦MN的中點,則弦MN所在直線方程為(  )
A.2x+y-3=0 B.x-2y+1=0 C.x+2y-3=0 D.2x-y-1=0
11.已知直線l1與圓x2+y2+2y=0相切,且與直線l2:3x+4y-6=0平行,則直線l1的方程是(  )
A.3x+4y-1=0 B.3x+4y+1=0或3x+4y-9=0
C.3x+4y+9=0 D.3x+4y-1=0或3x+4y+9=0
12.已知點,若直線過點與線段相交,則直線的
斜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
13.若直線x-y=2被圓(x-a)2+y2=4所截得的弦長為2,則實數a的值為________
14、用秦九韶算法計算多項式 ,當時的值為 _________。
15、若方程表示的曲線是圓,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16.執行如圖所示的流程圖,則輸出的S=________.
三、解答題
17、求經過直線的交點且平行于直線的直線方程
18、求經過點的所有直線中距離原點最遠的直線方程。
19、求與直線相切,圓心在直線上且被 y 軸截得的弦長為的圓的方程.
20、求過點P(4,-1)且與圓C:x2+y2+2x-6y+5=0切于點M(1,2)的圓的方程.
21、已知圓C的圓心與點P(-2,1)關于直線y=x+1對稱,直線3x+4y-11=0與圓C相交于A,B兩點,且|AB|=6,求圓C的方程.
22、寫出求的值的程序框圖及用基本語句編寫的程序.
高二(文)數半期測試答題卡
選擇題(每題5分,共計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填空題(每題5分,共計20分)
13_________ 14_________ 15________ 16_________
解答題(共計70分)
17題:(10分)
18題:(10分)
19題:(12分)
20題:(12分)
21題:(12分)
22題:(14分)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半期試題
高二物理(理)命題人:謝啟紅
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兩個大小相同的小球帶有同種電荷(可看作點電荷),質量分別為m1和m2,帶電量分別是q1和q2,用兩等長的絕緣線懸掛后,因靜電力而使兩懸線張開,分別與豎直方向成夾角和,如圖所示,若,則下述結論正確的是( )
A.q1一定等于q2 B.一定滿足
C.m1一定等于m2 D.必定同時滿足q1=q2,m1=m2
2.某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為C,帶電量為Q,相距為d,今在板間中點放一個電量為q的點電荷,則它受到的電場力的大小為( )
A. B.  C. D.
3.如圖所示,平行線代表電場線,但未標明方向,一個帶正電、電量為10-6 C的微粒在電場中僅受電場力作用,當它從A點運動到B點時動能減少了10-5 J,已知A點的電勢為-10 V,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中的虛線1所示;
B.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中的虛線2所示; C.B點電勢為零; D.B點電勢為-20 V
4. 如圖所示,在某一真空空間,有一水平放置的理想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與電源斷開,若正極板A以固定直線00/為中心沿豎直方向作微小振幅的緩慢振動時,恰有一質量為m帶負電荷的粒子(不計重力)以速度沿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平行板之間,則帶電粒子在電場區域內運動的軌跡是(設負極板B固定不動,帶電粒子始終不與極板相碰) ( )
A.直線
B.正弦曲線
C.拋物線
D.向著電場力方向偏轉且加速度作周期性變化的曲線
兩個分別帶有電荷量和+的相同金屬小球(均可視為點電荷),固定在相距為的兩處,它們間庫侖力的大小為。兩小球相互接觸后將其固定距離變為,則兩球間庫侖力的大小為( )
A. B. C. D.
6.有一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場中A、B兩點的電場強度和電勢分別用EA、EB和ψA 、ψB表示,則有:( )
A、EA>EB , ψA >ψB B、EA<EB , ψA <ψB
C、EA>EB , ψA <ψB D、EA<EB , ψA>ψB
7.如圖所示,A、B、C、D為勻強電場中相鄰的四個等勢面,一個電子垂直經過等勢面D時,動能為40eV,飛經等勢面C時,電勢能為-20eV,飛至等勢面B時動能為20eV,已知相鄰等勢面間的距離為5c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重力不計)(  )
A.等勢面C的電勢為20V
B.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200V/m
C.電子再次飛經D勢面時,動能為10eV
D.電子的運動為勻變速直線運動
8.有一個星球假若是一個均勻帶負電的球體,無空氣,現有一個質量為m帶電荷為q的小球放在離地面h高處恰好能懸浮,若將小球由靜止放在比h更高的位置,則小球將:( )
A.向下運動 B.向上運動 C.仍然靜止 D.無法確定
第Ⅱ卷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16分 )
15. 如圖所示,A為帶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B為半徑為r的不帶電的金屬小球,球心到A的距離為R,則球心處的場強為______________,感應電荷在球心處的場強為_________________.
16. 在真空中兩個帶等量異種的點電荷,電量均為2×10-8C,相距20cm,則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_________________N。在兩者連線的中點處,電場強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____N/C。
17. 質量為m1=2kg的帶電絕緣球A,在光滑水平面上,從無限遠處以初速度10m/s,向另一個固定在水平面上帶同號電荷的絕緣球B靠近,B球的質量為m2=3kg,在它們相距到最近時,總的動能為_________________J,它們具有的電勢能為_________________J。
18. 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兩平行金屬板間距為 d ,電壓大小為U,上板中央有孔,在孔正下方的下板表面上有一個質量為 m、、電量為-q的小顆粒,將小顆粒由靜止釋放,它將從靜止被加速,然后沖出小孔,則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h = 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4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9. (16分)如圖所示,在正的點電荷Q的電場中有a、b兩點,它們到點電荷Q的距離。
(l)a、b兩點哪點電勢高?
(2)將一負電荷放在a、b兩點,哪點電勢能較大?
(3)若a、b兩點問的電勢差為100V,將二價負離子由a點移到b點是電場力對電荷做功還是電荷克服電場力做功?做功多少?
20.(19分)用30cm的細線將質量為4×10-3㎏的帶電小球P懸掛在O點下,當空中有方向為水平向右,大小為1×104N/C的勻強電場時,小球偏轉37°后處在靜止狀態。(1)分析小球的帶電性質(2)求小球的帶電量(3)求細線的拉力
21. (21分)帶電量為Q,質量為m的原子核由靜止開始經電壓為U1的電場加速后進入一個平行板電容器,進入時速度和電容器中的場強方向垂直。已知:電容器的極板長為L,極板間距為d,兩極板的電壓為U2,重力不計,求:(1)經過加速電場后的速度;(2)離開電容器電場時的偏轉量;(3)穿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半期試題
高二物理(理)答題卡
一 、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16分 )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N/C。
17. _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_J。
18. h = 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4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9. (16分)
20.(19分)
21. (21分)
答案
一 、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4分,共56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AC
C
A
B
ABD
C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16分)
15. 0 , 16、., 17. 0, 100
18.
三、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4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9.(16分) 解:(1)由正點電荷的等勢面特點可判斷a點的電勢較高 (4分)
(2)可知Ua>Ub,Uab>0,當把負電荷從a點移往b點,
Wab= qUab<0,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
負電荷在b點電勢能較大 (6分)
(3)若Uab=100V,二價負離子電量q=-2×1.6×10-19C,將該離子從a點移往b點,電場力做功
 Wab= qUab=-3.2×10-17J,
即克服電場力做功 3.2×10-17J   (6分)
20. (19分)解:(1)小球受力如圖,故帶正電。(4分)
   (2)小球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
  ,得 (6分)
   (3分)
如受力圖可知   (6分)
21. (21分) 解:(1)粒子在加速電場加速后,由動能定理得 (3分)
速度為 (2分)
(2)進入偏轉電場,粒子在平行于板面的方向上做勻速運動 (2分)
在垂直于板面的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
    (2分) 因此離開電容器電場時的偏轉。(3分)
由動能定理可得: (4分)
解得: (2分) 方向: (3分)
湄潭中學高二數學(理)半期考試試題
命題人:簡仕揚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
1.右邊程序執行后輸出的結果是( )
A. B. C. D.
2.過點且垂直于直線 的直線方程為( )
A. B.
C. D.
3.已知,則直線通過(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4.若方程表示一條直線,則實數滿足( )
A. B.
C. D.,,
5.若直線被圓所截得的弦長為,
則實數的值為( )
A.或 B.或 C.或 D.或
6.若過定點且斜率為的直線與圓在
第一象限內的部分有交點,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7.若三點共線 則的值為(  )
A.   B.  C.  D.
8.直線,當變動時,所有直線都通過定點( )
A. B. C. D.
9.下列各數a= 、 b= 、 c= 、d= 中最小的數是( )
A,a B,b C,c D,d
10.直線與兩直線和分別交于兩點,若線段的中點為
,則直線的斜率為( )
A. B. C. D.
11,執行右面的程序框圖,如果輸入的n是4,則輸出的P是
(A) 8 (B) 5 (C) 3 (D) 2
12.某企業有職工人,其中高級職稱人,中級職稱人,一般職員人,
現抽取人進行分層抽樣,則各職稱人數分別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
1.根據條件把流程圖補充完整,求內所有奇數的和;
處填
(2) 處填

2.圖中所示的是一個算法的流程圖,已知,輸出的,則的值是____________。
3.點在直線上,則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
4.為圓上的動點,則點到直線的距離的
最小值為_______.
三、解答題
1.如圖,從參加環保知識競賽的學生中抽出名,將其成績(均為整數)整理后畫出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如下:觀察圖形,回答下列問題:

(1)這一組的頻數、頻率分別是多少?
(2)估計這次環保知識競賽的及格率(分及以上為及格)
2.已知點,,點在直線上,求取得
最小值時點的坐標。
3.已知兩圓,
求(1)它們的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2)公共弦長。
4.求直線截圓 得的劣弧所對的圓心角為多少度?
5.已知點,若直線過點(1,5)與線段相交,求直線的
斜率的取值范圍。
6.函數,寫出求函數的函數值的程序框圖和程序。
湄潭中學高二數學(理)半期考試試題答題卡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
1,——,—— 2,——
3,—— 4,——
三、解答題(1題10分,其余每個12分)
1,
2
3
4
5
6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生物試卷
命題人:張磊
一、選擇題(共36分,含6小題,每小題6分,且每題只有一個最確切答案)
1.下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a、b、c、d、e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觸的組成部分),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正常機體內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
B.切斷d、刺激b,不會引起效應器的收縮
C.興奮在結構c和結構b的傳導速度相同
D.Ⅱ處發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2.下列屬于人體內環境的是( )
①胃液 ②血液 ③唾液 ④淋巴液 ⑤細胞間隙液 ⑥淚液 ⑦細胞內液
A.①②③⑥⑦ B.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⑦
3.產生抗體的細胞是( )
A.吞噬細胞 B.效應T細胞
C.靶細胞 D.效應B細胞
4.內環境是指( )
A.體內全部液體 B.細胞內液
C.細胞外液 D.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
5.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的主要細胞是( )
A.吞噬細胞 B.白細胞
C.紅細胞 D.淋巴細胞
6.如圖是人體局部內環境示意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人發生過敏反應,1結構的通透性會升高
B.2結構的細胞所處的內環境為淋巴
C.某人長期營養不良,則會引起C液減少
D.A液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被利用至少要通過3層膜結構
二、非選擇題(共54分,含4小題,每空2分)
1.(10分)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其結構基礎是 ,由 、傳入神經、 、傳出神經、 五部分組成。
2.(8分)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 的形式傳導,具有 性,在神經元之間通過 傳遞,具有 性。
3.(16分)下圖為人體某組織的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指出圖中所指部位體液名稱:②表示___ _;③表示 __;④表示 。
(2)若①表示胰島B細胞,其分泌的____ _可以進入血液,參與物質代謝的調節,該物質的存在,可使血液中血糖濃度 ,與體內胰島A細胞分泌的 相互拮抗,共同維持機體的血糖平衡。
(3)日常生活中,如果飲水過少或吃的食物偏咸,會導致內環境的滲透壓 ,此時 激素釋放增加,最終使內環境的滲透壓保持相對穩定。
4.(20分)下圖代表人體免疫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分別寫出下列細胞的名稱:
細胞Ⅰ ;細胞Ⅱ ;細胞Ⅲ 。
(2)圖中T細胞在過程②中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質是 。
(3)抗體的化學本質是____ ____,其首先在上述 細胞(填具體細胞名稱)中 上合成,經加工后再分泌。
(4)將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膚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發生__ _而脫落。
(5)該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的 免疫。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 HIV主要攻擊人體的 細胞。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生物答題卡
一、選擇題(共36分,含6小題,每小題6分,且每題只有一個最確切答案)
1
2
3
4
5
6
二、非選擇題(共54分,含4小題,每空2分)
1.(10分) 、 、 、

2.(8分) 、 、 、
3.(16分)(1) 、 、
(2) 、 、
(3) 、
4.(20分)(1) 、 、
(2)
(3) 、 、
(4)
(5) 、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生物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36分,含6小題,每小題6分,且每題只有一個最確切答案)
1
2
3
4
5
6
A
B
D
C
D
A
二、非選擇題(共54分,含4小題,每空2分)
1.(10分) 反射 、 反射弧 、 感受器 、
神經中樞 、 效應器
2.(8分) 電信號(神經沖動) 、 雙向 、 神經遞質 、 單向
3.(16分)(1) 血漿 、 組織液 、 淋巴(淋巴液)
(2) 胰島素 、 降低 、 胰高血糖素
(3) 升高 、 抗利尿
4.(20分)(1) 吞噬細胞 、 記憶細胞(記憶B細胞) 、 漿細胞(效應B細胞)
(2) 淋巴因子
(3) 球蛋白(蛋白質) 、 漿細胞(效應B細胞) 、 核糖體
(4) 排斥反應
(5) 體液 、 淋巴(T)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英語科試卷
命題人:廖觀濤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第一卷(選擇題)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1.Why didn’t the man recognize the woman?
A. She has long hair now. B. She lost some weight. C. She is wearing a lot of make-up.
2.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Trying to go to sleep. B. Learning how to sing. C. Writing a paper.
3. Which department did the man use to work in?
A. The Finance Department. B.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C. The Sales Department.
4. What will the man do after graduation?
A. Study abroad. B. Get a job. C. Stay at home.
5. How does the man usually go to work? A. By bus. B. By subway. C. On foot.
第二節(共 15 小題;每小題 1 . 5 分,滿分 22 . 5 分)
聽下面 5 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 C 三個選
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成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
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 5 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 至8題。
6. Where might the boy be?
A. On the lake. B. In a hotel. C. In the kitchen.
7. What is the woman’s wish?
A. To cook some fish. B. To go out with the boys. C. To have a holiday next year.
8.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Neighbors. B. Classmates. C. Husband and wife.
聽第 7 段材料,回答第 9 、10題。
9.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On the beach. B. At school. C. At a party.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next?
A. Eat lunch. B. Go surfing. C. Go to class.
聽第 8 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題。
11. How often does the man usually visit his aunt?
A. Once a week. B. Twice a week. C. Every other day.
12. Where does his aunt live?
A. Far away from the shops. B. Near the shopping center. C. In the countryside.
13. What does the man do for his aunt?
A. Go on walks with her. B. Take her to the hospital. C. Chat with her.
聽第 9 段材料.回答第 14 至 16 題。
14. What are the speakers planning to do at last?
A. Go to Pakistan. B. Bake some cookies. C. Have a fashion show.
15. Why do they want to do that?
A. To help the poor. B. To raise money. C. To become famous.
16. Who might the speakers ask for help?
A. Some local shop. B. Their school. C. The government.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 17 至 20 題。
17. What kind of announcement is this?
A. A training video. B. An advertisement. C. A live speech.
18.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 The customer. B. Looking your best. C. Team spirit.
19. What is the correct temperature for a properly cooked hamburger?
A. 80 degrees. B. 150degrees. C.180 degrees.
20.To whom is this talk addressed?
A.Customers to McDonald’s. B.New staff in McDonald’s C.Visitors to McDonald’s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Oh, help! The pan is on fire!
—___________. I can handle it.
A. Take it easy B. Stop shouting C. Help yourself D. You bet
22. He walked up to cupboard near the wall and reached out for second cup.
A. the ; / B. the ; a C.a; a D./; a
23. The difficulty which we had _______ with the local people has now been removed.
A.communication B.to communicate C.communicated D.communicating
24. It was such a_____ job that I really felt_____.
A. tiring; tiring B. tired; tired C. tiring; tired, D. tired; tiring
25. Some insects ______ the color of their surroundings to protect themselves.
A. take in B. take off C. take on D. take out
26. Only when he returned______ the truth.
A. he found out B. did he find out C. he finds out D. does he find out
27. ______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more free time is suggested by many experts and welcomed by kids in school.
A.What B.Why C.Whether D.That
28. John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a dinner, and with his work____, he gladly accepted it.
A. finished B. finishing C. to finish D .was finished
29. We found______ impossible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A. that B. one C. it D. this
30. I thought Jim would say something about his school report,but he ______ it. A.doesn’t mention??????? B.hadn’t mentioned C.didn’t mention???????D.hasn’t mentioned
31.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telephone rang? —I ______ away my books and ______ to bed. A.had just put;was going????? ?B.was just putting;went
C. just put;had gone???? ??D.have just put;gone
32. The new machine,if _________ properly,will work at least ten years.
A. use   B. using C. being used   D. used
33. _____ all the inventions have in common is ______ they have succeeded.
A. What; what   B. That; what C. What; that   D. That; that
34. We used to work in the same office and we _________ have coffee together.
A. would   B. should C. could   D. might
35. Tom ____his homework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n hospital all day.
A. can’t finish B. couldn’t finish C. couldn’t have finished D. mustn’t finish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On April 11 Lincoln, Mrs Lincoln and two friends were spending night in talk, when Lincoln suddenly began to discuss his dreams. “I had one the other night. About 10 days ago I went to bed very 36 . I had been up 37 for important letters from the White House for a long time. I could not have been 38 in bed when I fell into sleep. I soon began to 39 . There seemed to be a dead silence about me. Then I heard sobs(抽泣), 40 a number of people were weeping. I thought I left my bed and 41 downstairs. There the silence was broken by some pitiful(令人可憐的) sobbing, but the mourners(送葬者)were 42 .I went from room to room, no living person was in sight; but the same mournful sounds of distress(悲痛) met me as I 43 along. It was light in all the rooms; 44 was well known to me,but 45 were all the people who were sobbing as if their hearts would 46 ? I was puzzled and frightened. What could be the 47 of all this? I kept on walking until I arrived at the East Room, which I 48 . Before me was a dead body. Around it were soldiers who were acting as 49 ; there were some people 50 pitifully. ‘‘Who is dead in the White House?” I asked.
“The president,” was the answer.
“It’s 51 !”I said to myself and was surprised. How did he die?”
“He was killed by an assassinator (暗殺者)!” was the answer.
“ 52 came a loud burst of crying from the crowd,which woke me from my dream. I slept 53 that night, and although it was 54 a dream I have been rather angry about it 55 .”
36.A. soon B. late C. quickly D. early
37.A. reading B. answering C. waiting D. paying
38.A. tired B. busy C. excited D. long
39.A. dream B. think C. sleep D. wake
40.A. as if B. even if C. though D. unless
41.A. looked B. waited C.wandered D. listened
42.A. out of sight B. sobbing C. talking D. there
43.A. got B. looked C. passed D. shouted
44.A. everything B. nothing C. the room D. one mourner
45.A. why B. where C. how D. what
46.A. stop B . burst C. break D. die
47.A. result B. wrong C. matter D. meaning
48.A. stood B. stayed C. entered D. wandered
49.A. mourners B. enemies C. servants D. guards
50.A. shouting B. weeping C. mourning D. working
51.A. him B. me C. terrible D. sad
52.A. So B. It C. Then D. Thus
53.A. no more B. more C. excitedly D. calmly
54.A. such B. only C. still D. also
55.A. forever B. at that time C.all along D. ever since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共兩節,滿分44分)
第一節(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A
It is difficult for parents of nearly every family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to be responsible (有責任的)for housework, but with one of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you really can get your children to help at home.
  If you give your children the impression that they can never do anything quite right, then they will regard themselves as unfit or unable persons. Unless children believe they can succeed, they will never become totally independent.
  My daughter Carla’s fifth - grade teacher made every child in her class feel special. When students received less than a prefect test score, she would point out what they had mastered and declared firmly they could learn what they had missed.
  You can use the same technique when you evaluate (評價)your child’s work at home. Don’t always scold and give lots of praise instead. Talk about what he has done right, not about what he hasn’t done. If your child completes a difficult task, promise him a Sunday trip or a ball game with Dad.
  Learning is a process(過程)of trying and failing and trying and succeeding. If you teach your children not to fear a mistake of failure, they will learn faster and achieve success at last.
56.The whole passage deals with ________.
  A. social education        B. school education
  C. family education        D. pre - school education
57.The author thinks that________.
  A. there is no way to get children to help at home
  B. the more encouragement and praise you give, the more responsible and helpful children will become
  C.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make children responsible for housework
  D. children can be forced to help with housework
58.The article gives us a good suggestion about how to evaluate(評價)your child’s work at home. That is to ________.
  A. praise his success        B. promise him a trip
  C. give him a punishment      D. promise him a ball game
59.The author advises readers to________.
  A. learn from himself, for he has a good way of teaching
  B. take pride in Carla’s fifth - grade teacher
  C. do as what Carla’s teacher did in educating children
  D. follow Carla’s example because she never fails in the test
B
America is growing older. Fifty - eight years ago, only 4 out of every 100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ere 65 or older. To day, 10 out of every 100 Americans are over 65.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will affect(影響)American society in many ways—education, medicine, and business. Quietly, the graying of America has made us a very different society—one in which people have a quite different idea of what kind of behavior(行為) is suitable(合適)at various , ages.
  A person s age no longer tells you anything about his/her social position, marriage or health. There’s no longer a particular year in which one goes to school or goes to work or gets married or starts a family. The social clock that kept us on time and told us when to go to school, get a job, or stop working isn’t as strong as it used to be. It doesn’t surprise us to hear of a 29 - year - old university president or a 35 - year -old grandmother, or a 70 year - old man who has become a father for the first time. Public ideas are changing.
  Many people say, “I am much younger than my mother— or my father— was at my age. ”No one says“Act your age” any more. We’ve stopped looking with surprise at older people who act in youthful ways.
60.It can be learnt from the text that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America ________ .
  A. has made people feel younger
  B. has changed people’s social position
  C. has changed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age
  D. has slowed down the country’s social development
61.The underlined word “one” refers to ________ .
  A. a society           B. America
  C. a place            D. population
62.“Act your age” means people should ________ .
  A. be active when they are old
  B. 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age
  C. show respect for their parents young or old
  D. take more physical exercise suitable to their age
63.If a 25 - year - old man becomes general manager of a big firm, the writer of the text would most probably consider it ________ .
  A. normal            B. wonderful
C. unbelievable          D. unreasonable
C
The dream of flying into outer space, cherish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for centuries, will soon come true.
  China launched its fourth unmanned spacecraft (飛船)“Shenzhou Ⅳ” on December 30 at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re in Gansu Province. It was the 27th consecutive(連續的 )and successful launch of China - made rockets since October 1996. This launch has made it more realistic for China to send a person into space on its own following Russia and the USA.
  Qi Faren,leading designer of the spacecraft system, said all the functions (功能) designed for manned flights have withstood (經受住)the test of three previous, successful launches and return landings of the “Shenzhou” spaceships.
  China launched the “Shenzhou Ⅰ ”, “Shenzhou Ⅱ ”and “Shenzhou Ⅲ ”spacecrafts in 1999,2001 and 2002 respectively.
  “Shouzhou Ⅳ” was to make it a more comfortable place in which astronauts can live and work. All parts of the application system for manned flight are aboard the “Shenzhou Ⅳ”craft in all test flights.
  China’s manned flight programme began in 1992. A number of unmanned test flights will be launched before Chinese astronauts are sent into space.
  Leading scientists in charge of China’s manned space programme said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Shenzhou Ⅳ”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untry’s future task of sending Chinese astronauts to outer space.
  The spacecraft returned to the earth on January 5, after completing seven experiments in space.
  Officials at the centre said that“ Shenzhou Ⅴ”, a manned spacecraft, is expected to be launched later this year.
64.How many countries can send a person into space on its own by now?
  A. Not mentioned.   B. 3. C. 4.      D. 2.
65.China’s manned flight programme began in ________.
  A. 1992      B. October 1996. C. 1999     D. January 2003
66.As a matter of fact, ________ .
  A. “Shenzhou Ⅴ ”has been launched
  B. “Shenzhou Ⅳ” was a manned spacecraft
  C. “Shenzhou Ⅲ ”and“ Shenzhou Ⅳ” were not launched in the same year
  D. the dream of man flying into outer space has come true in China
67.Which is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 “Shenzhou Ⅳ ”.
  B. The Landing of “Shenzhou Ⅳ ”.
  C. Chin a’s Manned Flight Programme.
  D. The Third Country Sending a Person into Outer Space.
D
The world is not hungry, but it is thirsty. It seems strange that nearly 3/4 of the earth is covered with water while we say we are short of water. Why? Because about 97% of water on the earth is sea water which we can’t drink or use for watering plants directly. Man can only drink and use the 3% the water that comes from rivers and lakes. And we can’t even use all of that, because some of it has been polluted.
Now more water is needed. The problem is: can we avoid a serious water shortage later on? First, we should all learn how to save water. Secondly, we should find out the ways to reuse it. Scientists have always been making study in this field. Today, in most large cities water is used only once and then runs to the sea or rivers. But it can be used again. Even if every large city reused its water, still there would not be enough. What could people turn to next?
The sea seems to have the best answer. There is a lot of water in the sea. All that needs to be done is to get the salt out of the sea water. This is expensive, but it’s already in us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Scientists are trying to find a cheaper way of doing it. So you see, if we can find a way out, we’ll be in no danger of drying up.
68. The world is thirsty because ___________.
A. 3/4 of the earth is covered with water
B. we have enough sea water
C. we haven’t used all the water in rivers and lakes
D. about 97% of water on the earth can’t be drunk or used for watering plants directly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3% of drinkable water on the earth is from rivers and lakes.
B. 75% of water on the earth is in the sea.
C. 97% of the earth is covered with water.
D. 3% of water on the earth is sea water.
70.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__________.
A. if every city reuses its water, we’ll be in no danger of drying up
B. man can only drink and use about 25% of water on the earth
C. today in most large cities water is used only once
D. water can be used only once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How to Make Friends
Friendship is a very important human relationship and everyone needs good friends. Good friendship has many benefits. It offers companionship, improves self-worth and promotes good health. There are times in our lives such as when we have recently moved into a new town, or changed our jobs or schools. Such changes often leaves us without a friend 71 . But for many of us the process is difficult and requires courage. Below are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and keep friends.
1. Associate with others.
The first step to making friends is associating with other people. You can go to public places to meet new people. Besides, you will need to make yourself known by becoming an active member of such places.
Start a conversation
Starting a conversation i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step in making new friends. 72 You can always start the conversation. Being able to make small talk is a very useful skill in relating with other people.
73
Choosing friends with common interests is important in building friendship as these interests would always bring you and your friend together, Hanging out will always be a pleasant experience.
Let it grow.
It is a good thing to stay in touch. However, try not to press your new friend with calls, messages or visits as this would likely wear him or her out and finally you may lose your friend. 74 . The best friendships are the ones that grow naturally.
Enjoy your friendship
The best way to enjoy your friendship is to allow your friends to be themselves. 75 Try not to change them from who they are to what you want them to be. Become the kind of friend you will want your friend to be to you.
A. Be cheerful.
B. Do things together.
C. Do not wait to be spoken to.
D. Try not to find fault with your friends.
E. Making new friends comes easy for some people.
F. For a friendship to develop you need to stay in touch.
G. So you will need to give your friend time to react to you.

第二卷 (非選擇題)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節, 滿分35分)
第一節 短文該錯 (共10小題; 每小題1分, 滿分10分)
One day, while my friend and I was traveling through Germany, we were not very hungry but we only had a little money. We decided stop at a village market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We choose the cheapest biscuits and ate it under a tree. We thought the biscuits were great. “Let’s got some more,” I said, “They’re cheap and they really taste well.” My friend could read some German, and I couldn’t, so I gave her the biscuit bag to find the name. She looked at it and started to laugh, “How are you laughing?” I asked. “Because of they’re dog biscuits!” She said.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如你是一名中學生,名叫李華。請根據下表內容用英語寫信給某報社欄目主持人Ralph,請求幫助解決一個長期困擾你的問題。
你的情況
1、學習成績好;2、愛父親,但有點怕他。
你父親的情況
1、公司經理,工作勤奮,很少有時間和你說話;2、對你很嚴格,易發脾氣。
需解決的問題
1、很少交流;2、希望相互了解;3、不知如何溝通。
注意:(1)詞數100左右。
(2)參考詞匯:發脾氣:lose one’s temper
Dear Ralph,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英語科試卷
聽力(共30分,每小題1.5 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單項填空(共15分,第小題1分)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答案
完形填空(共30分,第小題1.5分)
題號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題號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答案
閱讀理解(共40分,每小題2 分)
題號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答案
題號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答案
短文改錯(共10分,每小題1分)
One day, while my friend and I was traveling through Germany, we were not very hungry but we only had a little money. We decided stop at a village market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We choose the cheapest biscuits and ate it under a tree. We thought the biscuits were great. “Let’s got some more,” I said, “They’re cheap and they really taste well.” My friend could read some German, and I couldn’t, so I gave her the biscuit bag to find the name. She looked at it and started to laugh, “How are you laughing?” I asked. “Because of they’re dog biscuits!” She said.
書面表達(共25分))
假如你是一名中學生,名叫李華。請根據下表內容用英語寫信給某報社欄目主持人Ralph,請求幫助解決一個長期困擾你的問題。
你的情況
1、學習成績好;2、愛父親,但有點怕他。
你父親的情況
1、公司經理,工作勤奮,很少有時間和你說話;2、對你很嚴格,易發脾氣。
需解決的問題
1、很少交流;2、希望相互了解;3、不知如何溝通。
注意:(1)詞數100左右。
(2)參考詞匯:發脾氣:lose one’s temper
Dear Ralph,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湄潭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英語科答案
聽力
1-5 CCCBA 6-10 ABCAB 11-15 ABCCB 16-20 AAACB
單項填空
21-25 ABACC 26-30 BDACC 31-35 ADCAC
完型填空
35-40 BCDAA 41-45 CACAB 46-50 CDCDB 51-55 CCABD
閱讀理解
56-60 CBACC 61-65 ABADA
66-70 BADAC 71-75 ECBGD
短文改錯
1. was→were 2.去掉not 3. decide后加to
4. choose改為chose 5. it---them 6. got---get
7. well----good 8.and----but 9. how----why 10.去掉of
湄潭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半期測試
高二年級語文學科試卷
命題人:任冬冬
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閱讀題 共70分)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千百戶制度,是一種以千戶、百戶等官吏為主體的藏族基層管理制度。清雍正十年(1732年)夏,應西寧辦事大臣達鼐奏請,西寧、四川、西藏派員勘定界址,三方交界之地的藏民七十九族之中近西寧者歸西寧管轄,近西藏者暫隸西藏。在歸西寧管轄的四十族之內,依據族人多寡,從本族豪酋之中委任土官,令其治理地方,管轄屬民。“其族內人戶,千戶以上,設千戶一員。百戶以上,設百戶一員。不及百戶者,設百長一員……千百戶之下,設散百長數名”。可見,“千戶”、“百戶”的稱謂與他們當初所管轄的屬民戶數直接相關。這里提到的“百長”有兩種:一是管轄屬民不足百戶的土官,《番例》稱之為“管束部落之百長”;一是“散百長”,即并不具體管轄人戶,而是置于千戶或百戶之下,協助其工作,《番例》稱他們為“小百長”。《番例》還常常提到小頭目、十家長等職稱,并規定:“每十戶設立頭目一名”,若不遵行,千百戶要受到處罰。顧名思義,“十家長”只是在十戶左右的屬民中產生影響。在《番例》各條款中,十家長和小頭目從未被同時提及,二者所指很可能是同一職級,只不過稱謂不同而已。《番例》在量刑時,常常把十家長或小頭目與平人相提并論,說明他們的地位與平人相差無幾。《番例》在論及有關職權時,往往沒有提到“散百長”或“小百長”,表明他們在諸多方面沒有權威。這樣,千戶、百戶和管束部落的百長是千百戶中的主要人物。中央王朝通過千百戶對藏族地區實施有效的統治。
千百戶的職位由中央政府分封,并依據其是否管束部落分級管理,千戶、百戶和管束部落的百長“俱由兵部頒給號紙,準其世襲”。其世襲傳承,無疑由西寧辦事大臣呈報有關材料經朝廷審批,換取相應執據,完成權力交替。散百長“由西寧夷情衙門發給委牌”。由于他們不管束部落,其管理權限在西寧辦事大臣衙門。散百長職務不能世襲,因此西寧辦事大臣衙門對其職務任命、人選變動有較大的自主權。其次,朝廷以會盟形式與千百戶保持政治聯系。史書記載,歷史上清廷曾與藏族千百戶實行會盟制,即一年會盟一次,三年后間年會盟一次。會盟是千百戶責無旁貸的義務。清王朝通過會盟顯示出對千百戶的絕對領導和對藏區的嚴格管轄權。千百戶的一般性違法行為與民同罪,當事人職級越高,罰服越重。根據管理權限,處分權應屬清中央政府及其派出機構西寧辦事大臣衙門。根據《番例》規定,千戶、百戶和管束部落的百長均有權處理本部落內的訴訟。但司法管轄權卻屬于清王朝。千百戶調處訴訟所依據的《番例》本身由代表清王朝的西寧辦事大臣衙門所頒行,作為司法和執法人員的千百戶受清王朝的嚴格約束,其違規違法行為無一例外地受到處罰。所以,他們也僅僅是代表清王朝行使司法權。
(節選自何峰《從<番例>看藏族千百戶制度》)
1、下列關于“千百戶制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千百戶制度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應西寧辦事大臣奏請,由中央設置的針對藏民的管理制度。
B、千百戶制度以千戶、百戶等管理為主體,包括百長和散百長等官吏在內的藏族基層管理制度。
C、“千戶”、“百戶”的稱謂與官吏當初所管轄的屬民戶數直接相關,而“散百長”則與管轄人戶無關。
D、千百戶中的主要官吏是千戶、百戶和管束部落的百長,他們由中央政府分封官職并能世襲傳承。
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清朝雍正年間,在西寧、四川和西藏交界處,有七十九族藏民,其中一半以上歸屬西寧,西寧率先采用了千百戶制度。
B、千百戶制度中,所有官吏職級的大小基本上是按照官吏人戶的多少決定的,但無論官職大小,都必須由中央政府分封。
C、千百戶制度在管理上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最高的土官是千戶,最低的是小頭目或十家長,下級要服從上級。
D、小頭目或十家長雖然屬于管理者,但在許多方面沒有權威,幾乎等同于平人,尤其在量刑時,常常與平人相提并論。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清王朝對千百戶的分封與管理采用中央與地方結合的方式,高職級的千戶、百戶和管束部落的百長由兵部“頒給號紙”,而低職級的散百長可以由西寧夷情衙門任命。
B、一年一次或間年一次的會盟是朝廷與千百戶保持政治聯系的形式,也是千百戶責無旁貸的義務;這種制度顯示了清王朝對千百戶絕對領導和對藏區的嚴格管轄。
C、清王朝在給予千百戶權利與地位的同時,也對他們進行著嚴格的管理,在管理上,清中央政府及其派出機構西寧辦事大臣衙門具有處分權,千百戶對于屬戶有處分權。
D、千百戶在轄區內既是司法人員,也是執法人員,既是立法者,也是被監督者。他們立法的依據《番例》由代表清王朝的西寧辦事大臣衙門所頒行。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藥,未嘗廢離。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4、下面句中加點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劉病日篤(病重) 告訴不許(告知) 九歲不行(不能行走)
B、拜臣郎中(授官) 尋蒙國恩(尋求) 當侍東宮(充當、任)
C、逮奉圣朝(及、至) 淋浴清化(蒙受) 夙嬰疾病(繞)
D、供養無主(主人) 辭不赴命(致辭) 實為狼狽(難堪)
5、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①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聞。 ③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⑥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⑦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⑧謹拜表以聞。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⑧
6、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第1段,作者痛說自己童年的不幸遭遇,力陳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處境為不能做官著力鋪墊,寫得凄婉悱惻,令人同情。
B、第2段,作者陳述自己因官府逼迫,使自己處于尷尬境地:“臣之進退,實為狼狽。”從情、理兩個方面陳說,寫得誠摯懇切,讓人感嘆。
C、本文前兩段重在陳情中曉之以理,后兩段重在敘事中動之以真情,成功地將記敘與抒情相結合,打動了晉武帝。
D、最后一段作者用兩個年齡數字作對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5分)
譯:

(2)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5分)
譯: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兩句描寫了怎樣的場面?作用是什么?(5分)
答:

9、本詩題為《行路難》,但縱觀全詩,作者的人生態度是怎樣的?舉例說明。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⑴舟遙遙以輕飏, 。問征夫以前路, 。
⑵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
⑶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 。
乙 選考題
(三、四大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
玩笑
[法]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開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戲弄別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開過玩笑。人們呢,也開過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對啦,我可開過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講一個我經歷過的玩笑。
秋天的時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獵。當然嘍,我的朋友是一些愛開玩笑的人。我不愿結交其他人。我到達的時候,他們像迎接王子那樣接待我。這引起了我的懷疑。他們朝天打槍,他們擁抱我,好像等著從我身上得到極大的樂趣。我對自己說:“小心,他們在策劃著什么。”
吃晚飯的時候,歡樂是高度的,過頭了。我想:“瞧,這些人沒有明顯的理由卻那么高興,他們腦子里一定想好了開一個什么玩笑。肯定這個玩笑是針對我的,小心。”
整個晚上人們在笑,但笑得夸張。我嗅到空氣里有一個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獵物一樣。我既不放過一個字,也不放過一個語調、一個手勢。在我看來一切都值得懷疑。時鐘響了,是睡覺的時候了,他們把我送到臥室。他們大聲沖我喊晚安。我進去,關上門,并且一直站著,一步也沒有邁,手里拿著蠟燭。我聽見走廊里有笑聲和竊竊私語聲。毫無疑問,他們在窺伺我。我用目光檢查了墻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地方。我聽見門外有人走動,一定是有人來從鑰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許我的蠟燭會突然熄滅,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于是,我把壁爐上所有的蠟燭都點著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圍,但還是沒有發現什么。我邁著大步繞房間走了一圈--沒有什么。我走近窗戶,百葉窗還開著,我小心翼翼地把它關上,然后放下窗簾,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東西來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結實的,然而時間在向前走,我終于承認自己是可笑的。我決定睡覺,但這張床在我看來特別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認為是絕妙的預防措施。我輕輕地抓住床墊的邊緣,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墊過來了,后面跟著床單和被子。我把所有的這些東西拽到房間的正中央,對著房門。在房間正中央,我重新鋪了床,盡可能地把它鋪好,遠離這張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燭火都吹滅,摸著黑回來,鉆進被窩里。有一個小時我保持著清醒,一聽到哪怕最小的聲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靜的。我睡著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間我驚醒了,因為一個沉甸甸的軀體落到了我的身上。與此同時,我的臉上、脖子上、胸前被澆上一種滾燙的液體,痛得我怪叫起來。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團東西一動也不動,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我伸出雙手,想辨明物體的性質。我摸到一張臉,一個鼻子。于是,我用盡全身力氣,朝這張臉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記耳光,使我從濕漉漉的被窩里一躍而起,穿著睡衣跳到走廊里,因為我看見通向走廊的門開著。啊,真令人驚訝!天已經大亮了。人們聞聲趕來,發現男仆人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動。原來,他在給我端早茶來的時候,碰到了我臨時搭的床鋪,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點澆在我的臉上。
我擔心會發生一場笑話,而造成這場笑話的,恰恰正是關上百葉窗和到房間中央睡覺這些預防措施。那一天,人們笑夠了!
⑴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小說以“玩笑”為題,記敘了一系列發生在“我”生活中的玩笑事件:“我”開人家的,朋友開“我”的,“我”假想中的。
B、“我”的朋友都是些愛開玩笑的人,所以他們那么熱情的迎接“我”,策劃著在晚上好好開“我”一個玩笑。
C、“我”在臥室里非常小心謹慎,檢查了墻壁、家具、天花板和地板,是想搞明白朋友們會怎樣開自己的玩笑。
D、“我”也覺得自己的高度緊張是“可笑的”,覺得一切都是平靜的,所以最后放松了警惕,睡著了,而且睡得很熟。
E、“我”并沒有逃開被人“笑夠了”的命運,這個結局既讓人覺得滑稽可笑,又充滿悲劇色彩,引發人們笑后的嚴肅思考。
⑵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答:

⑶小說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描寫手法刻畫人物形象?請分別舉例分析這樣描寫的好處。(6分)
答:

⑷小說結尾,“我”認為“造成這場笑話的,恰恰正是關上百葉窗和到房間中央睡覺這些預防措施”。對此你是怎樣認識的?請結合小說內容,具體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⑴~⑷題。
謁從文墓
馬笑泉
不憚于三百里車途的勞頓,披一路風塵,先生,我來到了您的面前。
沱江的水是有些濁了。跟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河流一樣,它正逐步喪失清澈澄明的本相。對面稀疏的幾架吊腳樓,破舊而灰暗,如同瘦黑的小腳女人,可憐地站在江邊;被更多群涌而出的水泥樓房圍困著,愈發顯出堅持的零丁與困窘來。沒有《邊城》里古樸堅實的船,沒有黃永玉筆下紅焰一樣燃燒的花,沒有彩蝶般斑斕的苗裝,沒有天真無邪的翠翠的容顏。那個心中形成的幻象,就如同一只由無數精美碎瓷片小心翼翼合成的絕世無雙的花瓶,在突如其來的一瞬間碎了。我也由此回到了現實中,呆立許久,才開悟似地輕笑一聲:先生,真正的邊城,已被您用醇厚優美的文字,極藝術地保存下來。
上去吧!臺階是順坡砌的,陡陡地盤著。走這樣的路,頭自然是低著的,腳步也有意無意中放輕放慢。是的,以這樣謙恭安靜的姿態走近您,在我,是一種必然。在您,是一種應得。想想吧,讀《邊城》的那些時候,心中是怎樣盈滿一種幾乎接近絕望的感傷的:那么清的意境,那么醇的氛圍,水墨一般行云流水地渲染開來;那不可企及之美,象一位不可追求的遺世獨立的佳人,令人因無望而生不盡的惆悵和無窮的感傷。先生,您只有小學五年紀的學歷,卻貢獻出了漢語文學中的神品。
路往右一斜,又往左一甩,終于有方小小平地了。一塊碑十分勁挺地闖進眼簾,上面的草書豪邁不拘: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這當然是您那位機鋒百出,堪稱一代鬼才的表侄兒黃永玉所題了。永玉先生自稱湘西老刁民,戲王侯,弄公卿,其鋒芒畢露跟您的慈和看似大不一樣,但骨子里那種至情至性倔強進取,卻是一脈相承的。想當年您懷抱文學的夢想孤身入京,一段時間困頓潦倒幾乎凍餓而死,令郁達夫大為感嘆地寫下《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但您硬是咬緊牙關挺過來了,不但挺過來,而且以絕大的天才和不拔的堅韌漸漸打開局面。這里要感謝徐志摩先生。當時如果沒有這位詩界明星的關照和提攜,也許,我們本就單薄的現代文學史,將會損失“湘西”這至為精美的一頁。
再往上去,臺階漸陡,兩旁草木極寧靜地護持著一種平和清靜氛圍。先生,您一步一步引導我上升,而我終于來到您的面前。一大塊天生彩石,渾然古樸,深深扎進湘西的泥土。您棲身其下,已與大地溶為一體。您已不在,而又無處不在。石頭上鑲著碧色的字,是您的手跡: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人”。是的,您的一生,都是在召喚著一個人所應有的善與真,并由此而獲得了美。正如您所說,您畢生只想在一片蒼涼廢墟上修筑一些希臘式的關于人性的小廟。于是便有了《湘西》,有了《從文自傳》,有了《月下小景》,最后上升為神奇的《邊城》。也許在一些人眼中,您僅僅是一個營造世外桃源的田園詩人,可只要深入您那些像湘西一樣深重質厚的文字,是任誰也會感受到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啊!
不禁想起魯迅。他老人家東方式的悲天憫人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懷抱,其實是和您同出一源。
先生,其實我還遠沒有領悟您的精神和苦心。當我久久凝視時,您可在滿刻滄桑中面露慈和微笑看我?您可以溫文質樸的聲調給我一次神光天降的點悟?而我終將告別而且遠去。且讓我扶此石留影紀念罷,并由此深記:大師就是那種,即使躺在你腳下,也一再提升著你的人。
 ???????????????????????????       (原載《散文》2001年第12期)
⑴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讀《邊城》的時候,作者會產生“一種幾乎接近絕望的傷感”,是說讀完《邊城》后人們會意志消沉,使人對現實有一種絕望的傷感。
B、從文中可以看出,翠翠是沈從文先生作品中塑造的人物,這個人物的性格符合作者的審美旨趣。
C、“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人’”,這句話表明沈從文先生充滿自信,個性張揚。
D、從“沱江的水是有些濁了”可以看出,作者對邊城目前的自然環境的狀況甚為不滿,借此引發人們對包括環保問題在內的諸多問題的思考。
E、“也許,我們本就單薄的現代文學史,將會損失‘湘西’這至為精美的一頁”,是對沈從文先生在現代文學史上地位的肯定,也是對其貢獻的贊美。
⑵第一段中,作者寫“心中形成的幻象”和現實的差距,作用是什么?(6分)
答:

⑶第四段中,作者認為沈從文“不僅僅是一個營造世外桃源的田園詩人”,為什么?(6分)
答:

⑷這是一篇贊美追悼沈從文先生的文章,綜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頌揚沈從文先生的?談談你的理解。(8分)
答:

第Ⅱ卷(表達題 共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A、舉辦世界杯能給中國帶來什么?有人說,能給中國足球帶來質的飛躍,這種論調簡直不可理喻。
B、水價上調是近期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然而在聽證會上,供水企業只說虧損,對水價構成始終三緘其口,這讓人們大為不滿。
C、咱們從小在一塊長大,雖然分別了幾年,但是時間并沒有阻斷你我之間的感情,有什么困難你盡管說出來,我一定會鼎力相助的。
D、我們在技術革新時遇到了一個大問題,大家提出了種種解決方案,可屢試不爽,多虧陳總指點,才渡過難關。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A、只要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充分發揮西部地區資源、市場優勢,就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為全面實現現代化提供更大空間。
B、許多有識之士認為,不安全、侵權、不誠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問題,目前已經成為制約互聯網行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瓶頸。
C、上海“11·15”高層住宅火災是過去15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據說此次災難的直接原因是由無證電焊工違規操作引起。
D、2010年11月16日,中國申報的項目“中醫針灸”正式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5、下列六個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恰當的一項是(3分)( )
①一個喜愛荷花的鄰居,天天興致勃勃地數荷花的朵數。
②綠蓋擎天,紅花映日,把一個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滿而又滿,幾乎連水面都看不到了。
③今年夏天,天氣異常悶熱,而荷花則開得特歡。
④但是,我雖然知道他為人細致,卻不相信他真能數出確切的數目。
⑤今天告訴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訴我,有六七百朵。
⑥在荷葉底下,石頭縫里,旮旮旯旯,不知道還隱藏著多少蓇葖,都是在岸邊難以看得到的。
A、③②①⑤④⑥ B、③②⑥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⑥④ D、③②⑥①⑤④
16、英國《太陽報》以“什么樣的人最快樂?”為題,舉辦了一次有獎征答活動,結果從應征的八萬多封來信中評出了四個最佳答案:
①作品剛剛完成,吹著口哨欣賞自己作品的藝術家;
②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兒童;
③為嬰兒洗澡的母親;
④千辛萬苦開刀后,終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醫生。
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四種人的共同特點。(5分)

17、下面這則邀請函有三處語言表達不得體,請找出來并加以改正。(6分)
邀請函
貴校第五屆藝術節將于10月15日~20日舉行。我們向教育系統的各位領導、教師及各位家長、校友發出鼎力邀請。屆時,您會欣賞到花的綻放,舞的優雅;您會聆聽到琴的悠揚,歌的高亢。這里洋溢著青春的激情,激蕩著創造的魅力;這里是心靈馳騁的原野,這里是放飛夢想的藍天。
同行在熱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喚,恭候您的惠顧!
湄潭中學
2012年10月10日
(1)將 改為 ;
(2)將 改為 ;
(3)將 改為 。
六、寫作(60分)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為人不可平庸,平庸則無創造,無發展,無上進;處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則,有鑒識,有堅守。
請以“拒絕平庸”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湄潭中學高二年級語文科答題卡
第Ⅰ卷(閱讀題 共70分)
甲 必考題
1
2
3
4
5
6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5分)


②(5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11分)
8、(5分)

9、(6分)


10、名句默寫(6分)
(1) ,
(2) ,
(3) ,
乙 選考題(25分)
(三、四大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第一大題計分。)
(1)(5分)( )( )
(2)(6分)


(3)(6分)


(4)(8分)



第Ⅱ卷(表達題 共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3分)( )
14、(3分)( )
15、(3分)( )
16、(5分)
17、(6分)
(1)將 改為 ;
(2)將 改為 ;
(3)將 改為 。
六、作文(60分)
題目:














800字


參考答案(高二年級 語文)
1、A“西寧辦事大臣奏請”的內容是勘定界址,劃分歸屬,而不是千百戶制度。
2、B不是所有的官吏“都必須由中央政府分封”,底層的官吏,如散百長不按照管理人戶的多少,“其管理權限在西寧辦事大臣衙門”。
3、D千百戶不是“立法者”,只是執法者。《番例》不是立法的依據,是調處訴訟的依據。
4、C
5、C(②④⑥介詞:用。①⑤連詞:因為。③介詞:憑借。⑦介詞:因為。⑧連詞:表目的,來。)
6、A
7、(1)我想奉命急速上路赴任,但(祖母)劉氏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暫時順應自己的私情(侍奉祖母),向長官申訴,卻不被允許。
(2)我的辛酸悲苦,不單是蜀地的人士和梁州、益州長官所看見和清楚了解的,天地神明實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8、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
9、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信心;如結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對前途仍然充滿信心。
10、(1)風飄飄而吹衣;恨晨光之熹微
(2)響徹彭蠡之濱;聲斷衡陽之浦
(3)三顧頻煩天下計,長使英雄淚滿襟。
11、
(1)C、E【解析】A項“一系列”不合實際,并且小說也沒寫“我”怎樣開別人的玩笑。B項是小說中的“我”的假想。D“放松了警惕”與后文“遠離床”、“保持清醒”等情節相矛盾。
(2)“我”是一個:①開過別人玩笑,卻又怕被人開玩笑,②敏感多疑,③膽小謹慎,④在現實生活中處處感到危機四伏的小人物。(①根據第1段,②根據第2~5段中的多處細節描寫,③根據第5段,④第4、5兩段里“我”對種種生活物品的猜疑可以認為是“現實生活危機感”在這個小人物身上的折射)
(3)①心理描寫,小說以第一人稱為敘事角度,通過內心獨白等方式表現了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準確生動地刻畫出人物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如第三段中寫“我”的小心謹慎);
②動作描寫,小說借助連續的動作描寫推動著人物的命運走向,同時生動的刻畫出人物膽小謹慎的性格特征。(如第四段、第五段中寫“我”的多疑)
(4)①從小說前文鋪墊的情節看,這場笑話的出現的確與“關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關系,這樣寫符合情節的內在邏輯。②“我”之所以鬧笑話有深層的社會性原因,就是當時的時代人們普遍存在空虛無聊、相互愚弄、充滿信任危機的社會弊病。“有什么事情比戲弄別人更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懷疑”、“一切都值得懷疑”等語句就是當時代的社會縮影。③小說結尾這樣寫,恰恰進一步表現了“我”在這樣的社會病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覺醒、難以自拔的可悲,使小說的主題表達得更深刻。(分析合情合理即可)
12、
(1)B、E【解析】A項是對《邊城》創設的意境、氛圍的贊美,因其美不可企及而感傷,而不會“意志消沉”也不是“對現實的絕望”。C項,這句話不是表明他的自信和個性張揚。D項所述的環保問題本文并未涉及,作者主要是想表達那種心中的邊城幻象不再的遺憾。
(2)這樣對比著寫,表現了作者對心中的邊城“幻象”,即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世界的神往和陶醉,為下文頌揚沈從文先生把邊城“極藝術地保存下來”的文學成就做鋪墊。(“心中形成的幻象”在這里是指“邊城”,“現實”是眼前所及的景象,兩者之間構成對比關系,在對比中表現了作者對《邊城》的喜愛,也為贊美沈從文的文學成就做鋪墊。)
(3)沈從文營造世外桃源,是在召喚著一個人所應有的真、善、美,同時更讓人感受到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對這種情懷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理解:他不僅是在構建虛幻的美好世界,更是表明對現實世界的一種不滿,對現實人生的同情。)
(4)①沈從文取得了極其巨大的藝術成就,貢獻出了漢語文學中的神品。②至情至性倔強進取,對文學矢志不渝地追求。③悲天憫人,一生都在召喚真善美,啟迪后人應該怎樣為人為文。(能答出兩點即可)
13、B【解析】A項“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蠻橫或固執,不能用在“論調”上。B項“三緘其口”,形容說話謹慎,也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C項“鼎力相助”,大方幫助,是敬辭。D項“屢試不爽”,多次使用都沒有差錯。
14、D【解析】A項關聯詞語不當,改為“只有……才”。B項否定誤用,“防止文化不受污染”應為“防止文化受污染”。C項句式雜糅,可改為“直接原因是……違規操作”或“此次災難是由……引起”。
15、A(注意時間順序、轉折關系和因果關系。)
16、這四種人都帶著愛心和奉獻精神在從事有創意有情趣的實踐活動而且有成就感。(做富有創造性或奉獻愛心的事情的人最快樂。)(要求:必須是一句話,要有“愛心”或“奉獻”、“創造性”或“成就感”等關鍵詞。)
17、(1)貴校—我校 (2)鼎力—誠摯 (3)惠顧—光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分宜县| 昔阳县| 栾城县| 察隅县| 宁海县| 武穴市| 曲阳县| 连山| 台东市| 塔河县| 南阳市| 宜都市| 娄底市| 墨竹工卡县| 政和县| 仪征市| 景洪市| 乐业县| 沧源| 马公市| 蒙城县| 昭苏县| 中方县| 富顺县| 陵川县| 仙桃市| 洪雅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武乡县| 饶阳县| 右玉县| 肃北| 郁南县| 清镇市| 沂源县| 延长县| 霍林郭勒市| 顺义区| 石屏县|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