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封建時代的歐洲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知識與技能了解東羅馬帝國的基本狀況,了解東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 《查士丁尼法典》編纂的目的,能正確評價《查士丁尼法典》;知道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對維系羅馬帝國統治的作用;知道拜占庭帝國滅亡的經過及時間;通過閱讀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史實;歸納總結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國對中西方文化的貢獻過程與方法分析拜占庭帝國衰亡的原因和歷史啟示,從中總結出文明發展的經驗;辯證地分析《羅馬民法大全》的進步性和局限性;通過多媒體教學利用地圖、圖片、文字等資料,創設學習情境,設置相關問題,組織學生利用材料研究歷史問題,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中體會論從史出、辯證看待問題等歷史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羅馬法律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影響;認識羅馬法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并且對古代西方社會和近代文明產生都有重要影響。理解和尊重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拜占庭帝國的歷史悲劇昭示人們:開放寬容導致文明繁榮,保守狹隘致使文明衰落。通過拜占庭帝國興亡歷史的學習,樹立文明需開放的價值觀。《查士丁尼法典》的內容和作用探討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及啟示上新課之前我們進行一場歐洲之旅,來欣賞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美麗風光。(播放視頻)剛才我們欣賞國際大都市伊斯坦布爾異國風情。可是在1600多年前,這里曾經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東羅馬帝國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這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0課: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知識點1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 掌握東羅馬帝國的版圖包括地方,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的影響教師提問:東羅馬帝國為什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現在請同學進行時光之旅為我們揭開迷團。學生回答.教師:拜占庭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稱拜占庭,所以東羅馬帝國稱為拜占庭帝國教師設問:東羅馬帝國的版圖包括哪些地方?學生回答(希臘以及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這些地區有農業比較發達的埃及,有許多大都市和國際貿易港口。)教師過渡:通過版圖我們看出東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東西文明交匯,農業發達,有許多國際貿易港口,那么有利的戰略和地理位置對拜占庭帝國發展有什么影響?學生回答(經濟比較活躍,社會比較穩定。)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則延續下來,并且進入一個“黃金時代”。是誰帶領東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代?(查士丁尼)2查士丁尼及展示查士丁尼的資料查士丁尼什么時間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527)多媒體展示查士丁尼,請同學介紹一下查士丁尼,讓我們近距離的了解這位皇帝的事跡。3《查士丁尼法典》教師過渡:查士丁尼最大的功績是頒布《查士丁尼法典》現在我們就一起了解法典的基本知識。(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48頁內容,并思考以下問題,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2)結合材料課下搜集的資料及所學知識如何辯證地看待《羅馬民法大全》的進步性和局限性?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并選一名代表辯論辯論。學生分組討論后教師歸納總結:教師小結:六位同學回答的十分精彩。《羅馬民法大全》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它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為維護羅馬帝國統治而存在。對于被統治者來說,只能承擔義務,受到不公正的處罰。羅馬民法大全是羅馬統治的支柱,對于維系和穩定龐大的羅馬帝國的統治起到重要的作用。(3)《漢謨拉比法典》歷史地位: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羅馬民法大全》歷史地位: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法律文獻,對后世的立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教師過渡:同學門回憶以前知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什么?《漢謨拉比法典》《羅馬民法大全》有什么歷史地位: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法律文獻,對后世的立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知識點2 拜占庭帝國的滅亡1.講述拜占庭帝國的滅亡過程(1)過渡: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帶領下進入黃金時代,那么它又是如何走向滅亡?接著學習這節課的第二部分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同學們閱讀頁第一二自然段,一位同學朗讀,另一位同學繪制拜占庭帝國的滅亡示意圖。通過示意圖教師進行知識梳理。教師過渡:我們一起看一下同學繪制拜占庭帝國的滅亡的示意圖。我們知道查士丁尼通過大規模的征戰基本恢復了羅馬帝國的疆域,造成國庫空虛。他去世后,7世紀誰進攻拜占庭帝國?阿拉伯人為抵御外族入侵,皇帝采取什么措施?(行省改為軍區,自由農民編入軍隊,軍事將領成為地方行政長官)(2)過渡:這種措施改變拜占庭帝國的困境嗎?(沒有)它又面臨什么挑戰?(9世紀以后,拜占庭帝國又面臨外部多個軍事勢力的進攻,帝國版圖不斷被蠶食,11世紀僅剩希臘半島和愛琴海地區)(3)長期的對外戰爭導致帝國財政枯竭,面臨四面八方的敵人,拜占庭皇帝是怎么做的?(求助于西歐封建主的軍事援助)為什么求助他們?因為西歐封建主信仰天主教與信仰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同根同源,因宗教糾紛,利益之爭,西歐封建主背信棄義,順手牽羊,結果怎么樣?(東征的十字軍不僅沒有給拜占庭以軍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國,占領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領土)。這種局面的拜占庭皇帝沒有想到,自己的引狼入室使拜占庭帝國一度滅國,雖復國,但領土縮小,國勢日漸衰微。(4)那么最終誰給窮途末路的拜占庭帝國以致命打擊,滅亡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拜占庭帝國最終滅亡。(多媒體展示圖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怎么攻破堅固的君士坦丁堡?我們一起看古老帝國是走向悲劇找同學介紹一下。2.為什么拜占庭帝國走向滅亡?通過示意圖及課本知識學生回答出拜占庭帝國走向滅亡的原因外族勢力入侵;長期對外戰爭,國庫空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原因?課下請同學搜集資料,來談談其他的見解3.從拜占庭帝國的滅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分小組討論。教師過渡:同學們回答的非常精彩。我認為拜占庭帝國的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拜占廷帝國的統治者無視西歐城市出現之后悄然興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持續了若干世紀之后,拜占廷帝國文明終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國最終滅亡于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之中。中國清朝首先“閉關”政策,導致中國與世界幾乎完全隔絕、逐漸在世界上落伍;。總之,封閉保守導致落后、衰敗,歷史的教訓值得反思拜占庭帝國的滅亡給我們哪些啟示呢?學生可分組討論。啟示一:不能滿足于已有的成績,故步自封。啟示二:要善于處理內部矛盾,鞏固政治基礎。啟示三:要善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啟示四:既要繼承祖先的文明,還要善于創新。一種文明是否能夠健康發展,主要取決于它是否能夠接受外來文明的啟迪,是否能夠以一種開放的心態與外界的文明進行交往。文明不分國界,只有落后和先進之分。保持虛心的態度,積極向先進的文明學習,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開放寬容使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4.(展示圖片)談談拜占庭帝國對文化的影響。過渡:拜占庭帝國雖然滅亡了,但融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特色的(圣索非亞大教堂)依然向世人展示它昔日的輝煌。那么拜占庭帝國對文化有什么影響。拜占庭帝國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請完成本節課相關習題,《少年班》P26-P2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