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第19課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知識與能力了解法國大革命的過程、《人權宣言》的內容和拿破倉帝國興亡的基本情況,認識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分析、比較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能力。過程與方法識讀《人權宣言》等材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說明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作用和影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法國大革命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拿破侖與拿破侖帝國。法國大革命的世界意義;評價拿破侖對外戰爭。說到法國大家會想到哪些歷史景點?巴黎圣母院、凱旋門、盧浮宮、凡爾賽宮……這兒大家知道是哪兒嗎?這是協和廣場,說起“協和廣場”這個名字,有著一段并不和協的歷史,甚至是血腥的歷史。協和廣場原名為“路易十五廣場”,是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路易十五建造的。法國自路易十四開始就建立了絕對君主制的封建制度來統治法國人民,我們稱之為舊制度。這個廣場是路易十五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集權統治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1789年到1794年,法國人民發動了一場推翻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舊制度的大革命。而這個廣場后來會被法國人民改名為革命廣場,當作摧毀王權的舞臺,他的繼任者孫子路易十六也在這個廣場被送上斷頭臺。路易十六被處死一、舊制度的危機(法國大革命的背景)1.背景: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相關史事①法國封建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根本原因),18世紀開始,法國封建制度進入腐朽沒落的時期。國王路易十五通過加重稅收等方式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路易十五2.法國啟蒙思想:18世紀開始,以法國為中心、波及歐洲其他國家的反對舊制度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這場運動被稱為“啟蒙運動”,它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伏爾泰 盧梭 孟德斯鳩二、法國大革命1.根本原因:法國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過程:①革命的導火線:三級會議的重新召開。支持美國獨立戰爭使法國政府債臺高筑,財政危機更加嚴重。為此,國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開三級會議,討論征稅問題;②開始標志——攻占巴士底獄(1789年7月14日);③發展——《人權宣言》的頒布: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1789年8月;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處死國王路易十六;第一條 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條 法律是公眾意志的表現,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第三條 任何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于保護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人權宣言》處死國王路易十六,群情激昂封建君主制退出歷史舞臺是民心所向。1794年7月,羅伯斯庇爾在政變中被送上斷頭臺,雅各賓俱樂部解散,法國大革命結束。④高潮——雅各賓派專政:成立救國委員會,采取一系列嚴厲措施,平息了國內叛亂,打退了反法聯軍。雅各賓派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打擊面過寬,搞得人人自危;⑤1794年7月,羅伯斯庇爾在政變中被送上斷頭臺,結束雅各賓俱樂部解散,法國大革命結束。羅伯斯庇爾3.意義: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三、拿破侖帝國1.拿破侖組成新政府的時間霧月政變1799年11月,拿破侖·波拿馬發動政變,組成了一個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國家機器。2.《拿破侖法典》《拿破侖法典》封面為了整理革命以來的立法成果,拿破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3.拿破侖帝國1804年,經公民投票,法國改為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稱拿破侖一世,法國進入了帝國時代。拿破侖對外戰爭:初期:是具有正義性質的民族解放戰爭。后期:變為軍事侵略性戰爭。所以拿破侖的對外戰爭既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同時也對當地人民壓榨和掠奪。1812年,拿破侖率軍遠征俄國失利,元氣大傷。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流放中的拿破侖四、本課小結法國大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一次規模大、范圍廣、比較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從根本上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它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人權宣言》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平等。啟蒙思想為法國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動員。拿破侖對外戰爭具有雙重性質。完成本課相關習題,倍速P151-152頁。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1.背景2.法國啟蒙思想二、法國大革命1.根本原因2.過程3.意義三、拿破侖帝國1.拿破侖組成新政府的時間2.《拿破侖法典》3.拿破侖帝國我在這一課中,采用圖片作為主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力圖通過圖片把歷史更直觀、透徹地呈現給學生,使相對簡單的課文變得更加有血有肉,在帶給學生一節生動的歷史課的同時,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學習歷史的方法,培養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