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北省承德市2011-2012學年高一12月月考試題(打包5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北省承德市2011-2012學年高一12月月考試題(打包5份)

資源簡介

河北省存瑞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第二次月考
歷史試題
命題人 袁野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共60分)
1.據說周公東征以后,“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材料中的“封建”,準確地說是指( )
A.進行分封 B.嚴密監視 C.委任官職 D.將他們變為地主
2.上題材料中的“蕃”是指( )
A.西周軍隊 B.少數民族 C.周邊國家D.諸侯國
3. 君權和相權是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的一對基本矛盾,封建統治者為加強皇權削弱相權采取的措施是( )
①秦朝三公九卿制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設三司使④元朝行省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漢武帝統治時期,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制度較秦始皇統治時期有了發展,主要表現在( )
A.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諸卿 B.讓身邊工作人員等參與軍國大事
C.實行察舉制度 D.實行郡縣制
5.自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制度以后,歷代王朝都設置宰相作為皇帝的助手,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處理全國政務。延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最終被哪位帝王廢除? ( ) A.漢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康熙帝
6.下列機構或官職,曾經負責全國軍事的有( )
①秦朝時期的太尉②隋唐時期的兵部 ③唐朝的節度使 ④宋元時期的樞密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 )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內閣制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8.下列不屬于宋初中央集權加強特點的是( )
A.集中相權 B.百官權力分散 C.重文輕武 D.軍事上內重外輕
9.康熙帝統治時期,清朝中央機構出現三足鼎立狀態,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 )
A.議政處、六部、內閣 B.議政處、內閣、南書房
C.軍機處 、議政處、內閣 D.議政處、軍機處、南書房
10.唐朝有人評價科舉制度“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其主要是指科舉制度( )
A.加強了思想控制 B.選拔了大量人才 C.提高了庶族地位 D.阻礙了學術進步
11.7—9世紀末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來唐.接待這些人的唐朝政府機構是 ( ) A.工部 B.戶部 C.禮部 D.吏部
12. 1840~1860年英國連續兩次發動侵華戰爭的動力來自于( )
A. 資本主義的本質 B. 資本主義制度 C. 工業革命 D. 第二次工業革命
13.下圖是簽訂《南京條約》時的情景圖,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現的歷史情景是( )
A. 消息傳到英國,英國商人為中國全境通商舉杯祝賀
B. 中國皇帝認為《南京條約》影響很壞而一直不批準它
C. 清朝官員普遍為政府放棄“閉關鎖國”政策而慶幸
D. 中國政府派出專員與英國商定進出口貨物的稅率
14. 1852年英國駐廣州代辦米切爾驚異地說:“經過和這么一個大國開放貿易10年之久,并且雙方都已廢除了一切獨立制度,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的中國,其消費我們的制造品竟不及荷蘭一半……這好象是一個奇怪的結局?!背霈F這一結局的根源是( )
A. 清政府繼續實行閉關政策 B. 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的抵制
C. 英國商品傾銷僅限于五口及東南沿海地區D. 鴉片輸入驟增削弱國人購買外國商品能力
15.一個侵略者曾經在日記中寫道:“莊嚴華貴之區,且曾為高貴朝覲之殿,經此吞滅一切的火焰,都化為云煙了?!瓐@門和那些小屋,也一個不留……我們已經完畢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心晟钊站?、精美絕倫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齊犧牲了?!睋朔治?,他參加的侵華戰爭應該是( )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戰爭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6.歷史課上,吳老師組織學生探討“甲午戰爭是近代前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課題,下列可以支持其觀點的有:列強的侵略( )
①由沿海深入內地 ②由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 ③由軍事侵略為主轉變為經濟侵略為主 ④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17. “對歐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國,……一場針對外國勢力的仇恨和惡作劇以一種古老的形式爆發出來?!保℉·G·韋爾斯《世界史綱》)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 太平天國運動 B. 義和團運動 C. 五四運動 D. 辛亥革命
18. (2009·鎮江模擬)近代前期中國有份《盟約書》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國土是( )
A. 香港 B. 臺灣 C. 東北 D. 南京
19.下圖為七七事變后,我國著名畫家張光宇所作漫畫《“七七”與“切切”》。對這幅漫畫理解比較準確的是( )
①認為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自取滅亡 ②堅信中國抗戰必將取得勝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對戰爭 ④日本軍人對發動的侵華戰爭感到悲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0.某本書中有這樣一個場景,林彪在一次遛馬時,被國民黨一士兵誤傷,閻錫山命令將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醫院去治療,還把這件事向延安做了解釋。該場景最有可能發生在( )
A. 國民大革命時期 B. 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C. 抗日戰爭時期 D. 解放戰爭時期
21下圖是《南京大屠殺》照片(略),這一照片反映的悲慘景象發生在( )
A. 1935年12月 B. 1937年12月 C. 1936年12月 D. 1938年12月
22.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期間,東條英機對日本議院作年度軍事總結報告說:“昭和十五年度,敵軍訖未進行主力的反攻,只有共產軍于去年在華北舉行大規模的出擊。”“大規模的出擊”指( )
A. 平型關戰役 B. 臺兒莊戰役 C. 棗宜會戰 D. 百團大戰
23、中國近代史中經常提到中國“近代化”一詞,從生產力的角度說,近代化是指采用機器生產;從政治方面說,是要求民主政治;從思想文化來說是主張天賦人權,要求民主權利。
下列哪一歷史運動沒有推動中國的近代化 ( )
A、洋務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辛亥革命
24.中國國民黨黨史館為迎接大陸觀光客,與廠商制作一系列歷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蔣介石與毛澤東“歡笑言和版”。歷史上蔣介石與毛澤東“歡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 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B. 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C. 簽署了《雙十協定》 D. 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
25.從下面兩幅圖中,可以看出( )
A. 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B. 中共革命道路的變化C. 中國革命對象的變化 D. 中國軍隊性質的變化
26.戰爭題材電影在我國電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戰爭電影所反映的史實,其先后順序是( )
①《南京大屠殺》 ②《南昌起義》 ③《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 ④《甲午風云》
A. ④③②①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27. 1938~1944年,我國科技人員在大后方注冊的專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國的總和增長了157%,其中機器、電器、交通工具、化學藥品類居多。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人員的內遷 B. 軍工企業的激增 C. 民營工業的發展 D. 戰時需求的刺激
28.沈同衡作于1938年《“武運”豈能長久》的漫畫反映了( )
①日本統治者企圖以武力征服世界 ②日本民眾存在厭戰心理 ③日本侵略面臨失敗境地 ④日本法西斯是中日人民共同敵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9. 電視劇《亮劍》成功塑造了八路軍獨立團團長李云龍和國民黨晉綏軍某部團長楚云飛的形象。右圖是劇中李云龍和楚云飛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認為出現該情景的原因是( )
①國共兩黨的階級立場相同 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③國共兩黨堅持的抗戰路線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30. 在某學校的德育展室的宣傳欄上,張貼著下面一幅珍貴圖片。在圖片旁邊的解說詞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A. 中國近百年來首次取得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 B. 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C.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 D. 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
二、填空題(每空1.5分、共15分)
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公及職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侵華日軍的罪行:1937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軍違反國際公法,
用活人做實驗并實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對占領區實行所謂的________________
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權,實行殖民統治。
三、簡答題
1、《天朝田畝制度》內容、目的和評價?(8分)(要求條理清晰,否則不給分)
2、《資政新篇》的目的和評價?(6分)(要求條理清晰,否則不給分)
四、閱讀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抗戰。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后的勝利。
——《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
材料二 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越粦鹨詠?,……戰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穗匏燥喠畹蹏邮苈摵瞎嬲咭病?br/>——《日本天皇停戰詔書》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貿促團體在中國舉辦了三次工業展覽會?!袊Q促會先后在東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舉辦了兩次綜合性的經濟建設成就展覽會?!マk展覽會對于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這么多人的互相參觀,實際上是一個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階層的群眾性交流。
——林連德《當代中日貿易關系史》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一的觀點。(4分)
(2)材料二中日本對美英兩國宣戰的原因是否是真實原因?如果不是,真實原因是什么?(3分)
(3)依據材料一、二,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高一第二次月考答案
三、材料解析
1、政治上: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軍事上: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共產黨的敵后戰場共同抗日。
2、不真實。日本發動戰爭是為了爭奪霸權。
3、主要原因:中國的全民族抗戰。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蘇聯出兵東北,美國投放原子彈等)。
河北省存瑞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第二次月考
英語試題
第一節:聽力(10’)
請聽第七段材料,回答下面兩道題:(注意:聽力材料中的8,9兩題,對應在卷面上的1,2兩題)
1..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Canada ?
A. Modern B. Big C. Good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
A. He has decided to stay with his family .
B. He loves travelling . C. He is now a graduate student .
請聽第八段材料,回答下面三道小題。(注意:聽力材料中的10,11,12題,對應在卷面上的3,4,5題)
3.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
A. To the movie theatre B. To the library C. To the lab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
A. He finds doing lab experiments easier than writing term papers .
B. He has a lot of reports to write this term .
C. Term papers are easy for him .
5. What kind of movie would the woman like to watch ?
A. Comedy B. Murder mystery C. Romance .
單項選擇:(15’)
6. My sister seems to prefer ___________ music to __________ me .
A. listening to / talking to B. to listen to / talk
C. listening to / talk to D. to listen to / talking to
7. I’d like to take _________ of this chance to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
A. advantage B. case C. use D. care
8. It must be ________ great fun to play chess on the Internet .
A. a B. the C. / D. an
9. I insist that a doctor __________ immediately .
A. has been sent for B. sends for C. will be sent for D. be sent for
10. There are _______ many people in ______ a small room that it is crowded now .
A. such / so B. so / such C. such / such D. too / so
11. Although I hurried , ________ I was late for the train .
A. but B. so C. yet D. that
12. It’s time you changed your attitude _______ women now , Tom ; they hold up half the sky , you know .
A. towards B. from C. with D. in
13. The country life he was used to ________ greatly since 1992.
A. change B. changing C. has changed D. have changed
14. She can’t help _______ when she heard the bad news .
A. burst into tears B. to burst into tears
C. bursting out tears D. bursting into tears
15. ________ from the number of cars , there were not many people at the club yet .
A. To judge B. Judged C. Judging D. Judge
16. I agree with most of what you said , but I don’t agree with _________ .
A. everything B. anything C. something D. nothing
17. He talked as if he ________ to Beijing , but I knew he hadn’t .
A. went B. were C. had been D. would have been
18. We could not eat in a restuarent because _______ of us had ______ money on us .
A. all / no B. none / any C. every / no D. no one / some
19. This is the factory _______ we visited the other day .
A. there B. in which C. / D. whom
20. Anything _______ could be fond has been used to repair the bridge .
A. which B. that C. whose D. /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I was 10 the year my cousin Marley’s parents gave her a(n) 21 Christmas surprise: they were getting a divorce (離婚). My aunt 22 California, but my uncle decided to get her back. There was one matter: 23 to put his young daughter. 24 , my mother loved Marley, giving her more attention than her family ever did.
On that Christmas Eve, my 25 arrived on our doorstep 26 an old blue suitcase. Before she stepped 27, Marley said, “It doesn’t matter. When my parents come back, we’ll have a bigger 28 than this.”
Late on the night Marley arrived, my mom came into my room, her arms 29 with packages.
I knew they were my Christmas presents. “I know how you love surprises but we have to 30 which ones to give to Marley.”
My mother carefully 31 the gifts. Wow! I saw ice skates, red leather gloves and a dollhouse. The last present was the 32 we’d asked the lady at the local store to take down and play for us over and over again.
“Which ones?”my mother asked. “She can 33 the ice skates,” I said reluctantly (勉強地). “That’s good,” my mother said. She began to 34 the pack-ages up again. Then she stopped and asked, “Are you sure about these?” At that moment, I realized she expected 35 from me than I had already 36 . So I gave her the music box, too, and she hugged me.
The next morning, Marley’s eyes were resolute (堅定的). She expected nothing and wanted us to know she didn’t 37 . But when she saw her name on the biggest box, she couldn’t hide her 38 . I thought my happiness would be cut in half. Instead it was 39 .
Over the last 40 years, Marley and I have grown apart. But the love we felt for each other that day still
40 . Today Marley says, “They were the best presents I ever got.”
21. A. comfortable B. painful C. interesting D. wonderful
22. A. came to B. arrived in C. went to D. dreamed of
23. A. when B. how C. where D. why
24. A. Fortunately B. Surprisingly C. Unluckily D. Successfully
25. A. aunt B. uncle C. sister D. cousin
26. A. following B. carrying C. keeping D. owning
27. A. inside B. outside C. away D. down
28. A. present B. suitcase C. matter D. Christmas
29. A. filled B. taken C. brought D. supplied
30. A. offer B. choose C. afford D. decide
31. A. listed B. divided C. served D. opened
32. A. gloves B. dollhouse C. ice skates D. music box
33. A. have B. play C. try D. use
34. A. pick B. tape C. hang D. put
35. A. less B. little C. more D. many
36. A. asked B. given C. received D. accepted
37. A. care B. agree C. want D. think
38. A. movement B. encouragement C. disappointment D. excitement
39. A. reduced B. increased C. doubled D. added
40. A. remains B. happens C. appears D. moves
IV. 閱讀理解(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第一節閱讀下面短文,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Everyone needs friends. We all like to feel close to someone. It is nice to have a friend to talk, laugh and do things with. Surely, there are times when we need to be alone. We don't always want people around. But we would feel lonely if we never had a friend.
No two people are the same. Sometimes friends don't get along well, which doesn't mean that they no longer like each other. Most of the time they will go on being friends. Sometimes friends move away, then we feel very sad. We miss them much, but we can call them and write to them. Maybe we would never see them again, and we can make new friends. It is surprising to find out how much we like new people when we get to know them. Families sometimes name their children after a close friend. Many places are named after men and women, if they are friendly to people in a town. Some libraries are named this way. So are some schools. We think of these people when we go to these places.
There's more good news for people, if they have friends. These people live longer than those people if those don't have friends. Why? It could be that they are happier. Being happy helps you stay well. Or it could be just knowing that someone cares, if someone cares about you, you take better care of yourself.
41. 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us __________.
A. none needs friends B. we always need friends around us
C. making friends is the need in people's life D. we need to be alone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hat the writer doesn't say in the passage?
A. People are happy when their friends leave them.
B. People may never see their friends after their friends move away.
C. People can know their friends in different ways.
D. People like their friends very much if they get to know them.
4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probable place people name after friendly people?
A. A house. B. A room. C. A library. D. A village.
44. If people have friends, they would live longer, because __________.
A. they feel happier and healthier B. they get a lot of help from their friends
C. they take better care of themselves D. both A and C
45. This passage tells us __________.
A. that people are all friends B. that people need friends
C. how to get to know friends D. how to name a place
B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s using it.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is talking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Sometimes you'll get your words mixed up (混合) and people will not understand you. Sometimes people will say things too quickly and you can't understand them. But if you keep your sense of humor , you can always have a good laugh at the mistakes you make. Don't be unhappy if people seem to be laughing at your mistakes. It's better for people to laugh at your mistakes than to be angry with you, because they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learning English is: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because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46.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you to learn a language is___________.
A. reading B. practising C. talking about it D. listening
47. What should you do in learning English?
A. Try to make some mistakes. B. Avoid making any mistakes.
C. Remember as many new words as you can. D. Use it as often as you cam
48. If people laugh at the mistakes you make, you should ___________.
A. be angry with them B. be angry with yourself
C. not care D. believe you are right
49. When you make a mistake, you should___________.
A. never make any mistakes again B. tell others not to make the same mistake
C. punish yourself for making it D. keep your sense of humor
50. The story tell us:" ___________."
A. It is normal (正常的) that we make some mistakes in learning English
B. Everyone must make mistakes
C. We can avoid making mistakes in learning a language
D. Laughing can help one learn English well
C
Can you remember the day when you spoke your first word? If you can, you are unusual. Try to imagine what first few months of your life were like. I am sure you just spent most of your time eating, sleeping and crying. As you grow older, you were awake more of the time. It took your parents more time to play with you and talk to you. You watched and listened curiously. You began to know that people made certain sounds to go with certain things.
Then you began to try making the sounds you heard. And step by step you were able to make the right sound for one thing.
On that day you came to understand the secret of language. The secret is that a certain sound means a certain thing. One sound might be as good as another. But it is no good as a word unless everybody agrees on its meaning. Only when a group of people use the same set of sounds of things, can they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en, and only then do these people have a LANGUAGE.
After you found the secret of language, you learned words. Some of the words meant things, such as BOOKS, CHAIRS and SHOES. Some words meant doing things, such as GO and SWIM. And other words describe things, such as GOOD and DIRTY. Soon you learned to put words together to express one's idea, such as "1 want to go out and play with my friends." This is language. By means of language people can communicate. So we say languages ar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51. can remember the day when___________.
A. One; he spoke his first word B. No one; he spoke his first word
C. Most people; they spoke their first words D. None; they spoke their first words
52. When you were a little baby, you_________.
A. made sounds to let people know that you wanted to eat
B. spent most of your time playing with your parents
C. could not hear any sound around you
D. spent most of your time eating, playing and crying
53. The secret of language is that____________.
A. one sound might be as good as another
B. people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C. a certain sound is for a certain thing
D. there is a special sound for each person
54. You could learn words_____________.
A. before you knew what the language was
B. after you knew what the language was
C. if you knew the secret of the language
D. when you were a baby
55. The aim in using language is .
A. to get everything one wants from others
B. to say what one wants to know
C. to share ideas, opinions, news, etc with one another
D. to make oneself understood by others
第二節;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處多余的選項。(10’)(把所選項目涂在答題卡相應的題號71-75中)
Last night when Jim was going over his lessons, his Grandma came into his room and chatted with him for a while. 71__.But suddenly she fell down to the ground. Jim was very frightened. ___72__ ___73____ ____74___. _____75_
A.Knowing her heart trouble must have come again, he quickly phoned the nearest hospital for help
B. But his grandma felt uncomfortable
C. Then she got up from the sofa and wanted to go to her bedroom.
D.Soon help came and his grandma was sent to hospital at once
E.Before the doctors came, he helped his grandma lie on her back and comforted her, which made her feel better
F. He sent his grandma to the hospital
G. One doctor said Jim had done the right thing and actually saved her life.
第II卷
第一節:短文改錯 (10’)
I went shopping with my wife. We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buy them. We drove to
the center of the city and stopped our car in front of the shop. An hour late, we came
back to the car. But it was strange that we can’t open the door. So we asked policeman
for help. He was glad to help us. A few minute later, he got the door open. Just then a
man came up and shouted angrily. “How are you doing with my car?” We were
surprising and went to see the number of the car. What you think we did then? We had
to speak sorry to the man again and again.
第三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設你叫Jessie,你的加拿大筆友James 想了解一下你將要參加的2007年全國中學生英語冬令營的有關信息,請你根據下面的海報給他寫一封信,談談有關情況和活動意義,并邀請他參加你們的活動?;匦诺娜掌冢?007-12-10
Welcome to our winter camp 2007
營址:大連
活動時間:2007年12月底,共4天
參加人員:來自全國各地的英語愛好者
中國,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英語老師
活動內容:舉行英語演講比賽
觀看學生表演;游覽大連風景名勝;
交流學習英語的經驗;
注意:1.書信必須包括以上提供的內容要點,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使內容連貫;
2.詞數:100字左右; 參考詞匯:表演 : performance n.
December 10, 2007
Dear James,
Nice to hear from you aga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Jessie
Dear James,
河北省存瑞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第二次月考
語文試題
卷Ⅰ選擇題 (共15分,)把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命題人:黃志超
一、基礎知識(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立仆(pū) 解剖(pōu) 涕泗(sì) 殞身不恤(xù)
B婆娑(suō) 裝載(zài) 撰寫(zhuàn) 按劍而跽(jì)
C秈米(xiān) 拎著(līn) 揩油(kǎi) 一椽破屋(chuán)
D瞥見(piē) 裊娜(nuó) 夾襖(jiá) 恪守不渝(kè)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透露 慢慢征途 乾坤 朝陽輝映
B九霄 嫦娥奔月 型譜 輕歌慢舞
C關鍵 摘星攬月 借鑒 預訂軌道
D醞釀 連戰連捷 泄露 保障系統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 但是中外的殺人者卻——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
(2) 據說藝術家住在一個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養了小狗,它和藝術家相處很好,藝術家——用吃的東西款待它。
(3) 經過世代的篩選,——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陸珍奇,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A 居然 常常 留傳
B 居然 往往 流傳
C 竟然 往往 流傳
D 竟然 常常 留傳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這次校園網絡建設,我們盡管想盡了辦法,但還是屢試不爽,不得不推遲開通的時間。
B全篇不斷地使用排比和重復的修辭方法,在反復地吟詠中,更使詩人的感情凝重雋永,意猶未盡。
C著名歌唱家劉歡演唱的蜀軍為諸葛武侯舉哀時響起的那首《贊諸葛》真是長歌當哭,如泣如訴,讓人潸然淚下。
D干這種職務的人,大半是帶工頭的親戚,或者在 “地方上”有一點勢力的流氓,所以在這種地方,他們差不多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英國的告別儀式日期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拉開序幕的。
B 0時40分,剛剛參加了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28任港督登上“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
C 在訪問這里之后,如果不說些什么或者寫些什么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里遇難的人們。
D現在,布熱金卡和奧斯維辛都是很安靜的地方,人們再也聽不到喊叫的受難者 了。
卷‖ (105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14分)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知專諸之能。伍子胥既見吳王僚,說以伐楚之利。吳公子光曰:“彼伍員父兄皆死于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仇也,非能為吳。”吳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殺吳王僚,乃曰:“彼光將有內志,未可說以外事。”乃進專諸于公子光。
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吳王僚欲因楚喪,使其二弟公子蓋余、屬庸將兵圍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晉,以觀諸侯之變。楚發兵絕吳將蓋余、屬庸路,吳兵不得還。于是公子光謂專諸曰:“此時不可失,不求何獲!且光真王嗣,當立,季子雖來,不吾廢也?!睂VT曰:“王僚可殺也。母老子弱,而兩弟將兵伐楚,楚絕其后。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惫庸忸D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br/>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闔閭,闔閭乃封專諸之子以為上卿。 (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6.對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乃進專諸于公子光 進:推薦
B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 客:好客
C公子光詳為足疾 詳:通“佯”,假裝
D既至王前,專諸擘魚 擘:掰,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3分) ( )
A內空無骨鯁之臣
B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
C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
D盡滅之,遂自立為王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 楚平王死后,吳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圍楚。不料楚國出兵斷其回路,導致國內空虛,給公子光奪位造成可乘之機。
B專諸認為,公子光是吳國真正的繼承人,吳王僚欲把王位傳給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專諸才決定幫助公子光奪取王位。
C公子光看到奪位時機已到,一方面解除專諸的后顧之憂,讓其刺殺王僚;另一方面設宴邀請王僚,王僚終于上當被殺。
D公子光依靠專諸多為成功,他沒有忘記自己對專諸的承諾,還是封了專諸的兒子做了上卿。
9.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彼光將有內志,未可說以外事。(2分)
譯文:
(2)此時不可失,不求何獲!且光真王嗣,當立,季子雖來,不吾廢也。(3分)
譯文:
三、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試題 (23分)
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暉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蓋田田,倍添麗色。不過黃昏夕陽中,卻也別有風情。
近來,炎天溽暑,始終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風徐來,綠云自動”的荷池。趁著晚晴時分,全家到了植物園。一路上盡念著姜白石(南宋詞人)的句子“古城野水,喬木參天”、“水佩風裳無數”、“冷香飛上詩句”、“高柳垂蔭,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似乎涼意頓生,溽暑已消。
可是,真正面對滿塘翠葉紅花,卻很想嘆氣!首先,荷葉太擠,擠得每片葉子都不易伸展,很難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謝,就是未開,加上剛下過一場雨,一點荷香也聞不到,自悔尋芳到已遲,“冷香嫣然”只是憑想象得之。再放眼一望,池中間居然一大塊空白,片葉俱無,真像人頭上患上了癬癩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據說是水污染的后遺癥,真是大煞風景??春傻男那?,到此已索然無味,正預備敗興而返。——偏偏一歲半的小女兒面對平生初見的“奇景”,正感動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說“花花開啦”、“蜻蜓來啦!”兩條小腿,繞池急奔,興奮得恨不能縱浪池水中,伴花葉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們也只有繞池一周。這才發覺到池邊樹下,游人如織,觀賞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靜坐,有人閑聊,有人讀書,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驟雨方晴,夕陽燦燦如金,荷風陣陣,拂面生涼,老樹濃蔭,細草柔碧。再細看池中未開的花苞宛如木筆,亭亭擎立,嫣紅如染,荷葉上圓珠的閃爍,晶瑩如玉。此情此景,確也可樂。忽覺心中陰霾頓消,也想著和女兒唱起歌來:“夕陽斜,晚風飄,大家齊唱采蓮謠……”
原來喜樂悲愁,全在一念之間。一年好景,一歲繁華,本無須遠求,只要以不沾不染之心,巨細無遺的眼,真正去領略,就是福氣。
10.文中與“玉立婷婷”同義的詞語是________。(2分)
11.“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3分)
12.“黃昏夕陽中,卻也別有風情”的“風情”是指________(可用文中詞語稍加組織概括作答)(3分)
13.第二節引姜白石詞句,意在表達________。(3分)
14.作者“預備敗興而返”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作答,不要照抄原文)(9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對本文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3分) ( )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的話來說,就是“喜樂悲愁,全在一念之間?!?br/>B.作者對荷池感情的變化可以這樣概括:向往荷池——嘆氣敗興——觀賞得樂。
C.作者寫如織游人怡然自得襯托了荷塘夕照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樂。
D.作者用華美的詞藻和大致整齊的文句描寫荷塘夕照,流露出愉悅之情。
E.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寫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現出對水污染的不滿。
四、背誦默寫。(每空一分,共10分)
(1) , ,誰主沉?。?br/> (2)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3)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 , 。
(4)慘象, ;流言, 。
(5)于嗟鳩兮, !于嗟女兮, !
(6)昔我往矣, 。
五、語言運用。(8分)
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讀書日”,學校準備組織開展一次全校性的讀書活動,請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
1請你給這次活動命一個名,以體現活動主題。(2分)

2請你向活動組織委員會就怎樣開展這次活動提兩點建議。(4分)


中新網9月21日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總設計師王永志21日透露,根據“三步走”戰略規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目前進入第二步第一階段,已成功實施神舟六號多人多天飛行試驗和神舟七號出艙活動飛行試驗,緊接要開展的空間交會對接試驗,任務準備即將邁入正樣研制階段。中國載人空間站等后續工程的實施方案,正在立項審批過程中。
中國工程院當天在北京組織舉辦“中國工程科技六十年成就座談會”,王永志院士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國航天”時作上述表示。他說,載人空間站實施方案一旦確定,再過十年稍多一點的時間,中國將擁有長期在軌運行的載人空間站,屆時,中國人將不僅能進入太空,而且還可以進駐太空,載人航天當然能發揮更大效益。
3請概括上面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2分)
六、作文(50分)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荊斬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塊不可缺少的磨刀石。為了使青春的“刀”更鋒利,讓我們勇敢地面對挫折的磨礪吧!
請以“挫折”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
參考答案
亭亭擎立。
池中一大塊空白,片葉俱無。
荷塘夕陽,確也可樂。
去荷池路上的喜悅之情。(或對荷池的向往之情。)
①荷葉太擠,難有“田田”之感。②聞不到荷香。③因污染而致池中大片空白,大煞風景。
(A)(E)
承德一中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歷史試卷
注意事項:
1.本試題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總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答題前,考生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
3. 選擇題的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跡的簽字在答題卡上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將答題紙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試卷自己保存以備講評。
一、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計80分)
1、《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周王姓姬)獨居五十三?!边@段材料能夠說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對象是
A.平民 B.在戰爭中立功的將士
C.周王的親族 D.商朝的王族和貴族
2、商代統治者凡事都要通過占卜予以決定,這一現象說明我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點是( )
A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B神權與王權的密切結合
C權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決策體現原始民主色彩
3、由于血緣關系的親疏不同,西周貴族集團形成的宗法等級序列應該是( )
A、周王——卿——諸侯——士 B、周王——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4、《詩經》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反映了中國古代制度的沿革,這種制度是( )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井田制度 D世襲制度
5、《史記》記載,劉邦稱帝之后以舊禮尊其父,有人勸說劉父:“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則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禮待劉邦。從文中可以看出( )
A.劉邦違背了綱常倫理 B.宗法關系要服從于君權
C.漢初宗法制趨于崩潰 D.君臣關系等級森嚴
6、“皇帝”制度創立于秦朝,關于這項制度說法錯誤的是( )
A、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于皇帝一個人的意志
B、“主獨制于天下而無所制也”成為中國古代的政治定律
C、歷代官僚體制雖有變化,但都以維護王權、服務于皇帝為基本準則
D、“法令出一”意思是說,皇帝的決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見
7、西漢王朝大體繼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下列哪項制度不是對秦制的沿用 (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縣制度 D、刺史制度
8、在位時期注意從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參與國家政治中樞的主要決策,形成“內朝”和“外朝”政治現象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9、假設唐太宗時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涉及眾多機構,請問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運轉
A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 B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
C .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 D .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工部
10、下面四幅關于中國歷史上皇權勢力的消長圖,哪一幅是正確的( )

11、小華找來《康雍乾三朝實錄》、《論軍機處與極權政治》、《“文字獄”的研究》三本書,計劃寫一篇小論文。下列最可能成為這篇論文題目的是( )
A、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B、明清的君主專制
C、淺議焚書坑儒 D、清代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
12、下列是有關加強我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順序排列的是( )
①設置參知政事 ②廢丞相、設內閣 ③設立軍機處?、軇摿⑷×恐?br/>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3、中國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與民間最推崇的。有史料記載,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減食于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薦舉為孝廉。這一史料反映的是 ( )
A、分封制 B、編戶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
14、清朝為近代中國版圖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貢獻,下列說法符合史實的是------( )
A、其邊疆政策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
B、主管邊疆民族事務的機構是御史臺
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發展到清代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邊疆的統治
D、土爾扈特部的回歸是清政府實施“改土歸流”的結果
15、清光緒帝曾發布《罪己詔》:“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后追思,慚憤交集?!蔽闹小白h約”是指( )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16、1840、1856年英國連續兩次發動侵華戰爭的動力來自于( )
A. 資本主義的本質 B. 資本主義制度 C. 工業革命 D. 第二次工業革命
17、當《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朝官員董宗遠上奏反對。他說:“國威自此損矣,國脈自此傷矣,亂民自此生矣,邊境自此多事矣?!彼磳灱s的主要出發點是( )
A. 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B. 維護民族利益 C. 維護國家獨立自主 D. 學習西方技術
18、1852年英國駐廣州代辦米切爾驚異地說:“經過和這么一個大國開放貿易10年之久,并且雙方都已廢除了一切獨立制度,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的中國,其消費我們的制造品竟不及荷蘭一半……這好象是一個奇怪的結局。”出現這一結局的根源是( )
A. 清政府繼續實行閉關政策 B. 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的抵制
C. 英國商品傾銷僅限于五口及東南沿海地區
D. 鴉片輸入驟增削弱了國人購買外國商品的能力
19、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代表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普遍要求。這里的“要求”是指( )
A、實施“以華治華”策略 B、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
C、阻止英國勢力獨霸中國 D、展開對中國長江流域的爭奪
20、一個侵略者曾經在日記中寫道:“莊嚴華貴之區,且曾為高貴朝覲之殿,經此吞滅一切的火焰,都化為云煙了。……園門和那些小屋,也一個不留……我們已經完畢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心晟钊站?、精美絕倫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齊犧牲了?!睋朔治?,他參加的侵華戰爭應該是( )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戰爭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1、某條約規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定進口稅。此條約是( )
A. 《南京條約》 B. 《北京條約》 C. 《馬關條約》 D. 《辛丑條約》
22、近代前期中國有份《盟約書》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國土是( )
A. 香港 B. 臺灣 C. 東北 D. 南京
23、“對歐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國,……一場針對外國勢力的仇恨和惡作劇以一種古老的形式爆發出來?!保℉·G·韋爾斯《世界史綱》)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 太平天國運動 B. 義和團運動 C. 五四運動 D. 辛亥革命
24、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廂南門外出現了租界與天津地方當局均不實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榮的地區,俗稱“三不管”,這本質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 封建落后性 B. 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 建設的散亂性
25、下圖為七七事變后,我國著名畫家張光宇所作漫畫《“七七”與“切切”》。對這幅漫畫理解比較準確的是( )
①認為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自取滅亡 ②堅信中國抗戰必將取得勝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對戰爭 ④日本軍人對發動的侵華戰爭感到悲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6、某本書中有這樣一個場景,林彪在一次遛馬時,被國民黨一士兵誤傷,閻錫山命令將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醫院去治療,還把這件事向延安做了解釋。該場景最有可能發生在( )
A. 國民大革命時期 B. 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C. 抗日戰爭時期 D. 解放戰爭時期
27、下圖是一幅關于抗日戰爭的漫畫。對此漫畫所表達的主題,理解最準確的是 ( )
A. 中國經濟實力強于日本 B. 全民族抗戰是抗戰勝利的重要保證
C. 中國抗戰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D. 日本侵略勢力付出了沉重代價
28、從下面兩幅圖中,可以看出( )
A. 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B. 中共革命道路的變化
C. 中國革命對象的變化 D. 中國軍隊性質的變化
29、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目的是
A.為了獲得中國政府的感激 B.承認列強在華權益,緩和與列強的矛盾 C.為了與列強“機會均等”,“利益均沾” D.不再追隨西方列強,實行獨立侵華政策
30、1937年,中國共產黨曾致電國民黨保證:“共產黨領導的陜甘寧革命根據地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軍事委員會指導。”這表明 ( )
①中共放棄了對特區和紅軍的領導權 ②中共放棄了與國民黨敵對的政策 ③中共有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誠意 ④中共以讓步換取和國民黨合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1、在某學校的德育展室的宣傳欄上,張貼著下面一幅珍貴圖片。在圖片旁邊的解說詞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A. 中國近百年來首次取得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 B. 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C.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 D. 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
32、在太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中含有可貴的“抗災救災”思想,下面摘自這一文件的內容中能夠體現“抗災救災”思想的是( )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 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
C. 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
D. 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此處荒,則移彼豐處
33、有人稱“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準備階段”,其主要依據應是( )
A. 太平天國在近代中國首次提出向西方學習的主張
B.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深受洪秀全及其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
C. 太平天國運動在近代中國首次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革命任務
D. 太平天國運動是歷次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并顯示出向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的特征
34、有專家認為:“由于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逼渲小半A級局限”是指( )
A.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過于強大 B. 封建主義的勢力過于強大
C. 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 D. 農民階級缺乏科學的革命理論
35、《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能夠反映20世紀中國面臨著兩種形勢的史實是( )
A. 《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 B. 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
C. 《辛丑條約》和戊戌變法 D. 《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
36、20世紀初期,當時剛成立的中國政府曾把下列歌詞作為國歌廣泛傳播:“東亞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這個政府“揖美追歐”的表現有( )
①實行三權分立 ②實行內閣責任制 ③實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勵發展工商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7、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里有這樣一段描述:“(趙秀才和假洋鬼子)他們想了又想,才想出靜修庵里有一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龍牌是應該趕緊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靜修庵里去革命?!h大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了什么,而且舉人老爺也做了什么官。這些名目,未莊人都說不明白。帶兵的還是先前的老把總。”這段描述揭示了( )
A. 辛亥革命深入人心,地主和官僚積極主動地參加革命
B. 辛亥革命從城市向農村擴展,動搖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
C. 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潛伏著失敗的危機
D. 除少數人外,未莊人對辛亥革命的真正意義了解不清
38、我國漢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漢字就更加獨特有趣。近代史上“國”字的傳統寫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國的文獻中“國”字卻少了一點,口中是個“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卻又有人將“國”寫為“囻”,口中是個“民”字。對兩次修改所表達的不同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
A. 前者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認為沒有統一全國,故“國”不完整;
后者說明中華民國已取得民族獨立
B. 前者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未擺脫專制思想的束縛;
后者說明主權在民思想在《臨時約法》中得到體現
C. 前者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認為國中無財富;
后者說明辛亥革命體現了孫中山的民權主義
D. 前者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時時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
后者說明孫中山把民生主義放在革命的首位
39、革命黨人陳天華說:“國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個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資本的東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辦事,東家一定要把這些舵工,水手換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這一言論體現的觀念是(???)
A.天賦人權??? B.主權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貴君輕
40、20世紀初,有人預測“清王朝必將被一個新的王朝所取代”,但歷史的車輪并未重蹈王朝循環的覆轍。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有(??? ) ①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
③救亡圖存意識的增強????????? ④資本主義國家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1題,計20分)
41 、一百年前,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了辛亥革命,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中國近代內在矛盾發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抉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傳統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二? 1911午在中國建立起美國共和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驗樗谥袊臍v史、傳統、政治經歷、制度、天性、信仰、觀念或習慣中毫無根基。它是外國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國之上的?!@種共和政體悲慘地結束了,即悲慘地失敗了。然而,失敗的并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代人。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中國人向西方學的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民國”為中國帶來的“前無古人的變化”。(6分)
(2)材料一、二對“民國”的評價有何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同?(6分)
(3)結合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應如何理解“失敗的并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4分)
(4)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又出現了新一輪的辛亥革命研究熱。結合對以上材料的理解,以辛亥革命為例,談談你對歷史研究重要性的認識。(4分)
承德一中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歷史試卷
參考答案:
1-5 CBBAB 6-10 DDBBB 11-15 DDCAD 16-20 CABBB
21-25 CBBCA 26-30 CBCCC 31-35 DDCDD 36-40CCBBA
41、 (1)政治上,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確立了共和政體;(2分)
法制上,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民主精神的約法;(2分)
經濟上,頒布了發展實業的法令(或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2分);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社會生活上,禮儀習俗發生了重大變化。(2分)
(8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得滿分6分)
(2)材料一認為民國的建立為中國社會帶來了重大變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分)
材料二認為民國在中國缺乏根基,失敗是必然的。(2分)
分析評價的著眼點不同。(2分) (3)共和政體符合時代潮流,辛亥革命的失敗不能說明共和政體的失敗;(2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軟弱的民族資產階級照搬西方模式,沒有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救亡道路(不能領導中國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2分) (4)把握歷史發展進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實現了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的巨變);
總結歷史發展規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西方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
汲取歷史智慧(體會孫中山的愛國精神)等。(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一中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語文試卷
時間:2011年10月26日
說明:
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題為選考題,其他題為必考題。考生作答時,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
整體卷面整潔、美觀,字跡工整,書寫規范,答題規范,可加5分。
注意事項:
1.答題時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2.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黑色線框)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
3.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
4.做選考題時,考生按照題目要求作答,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的題號涂黑。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一個人不喜歡詩,何以文學趣味就低了呢?因為一切純文學都有詩的特質。一部好小說,或是一部好戲劇,都要當一首詩看。詩比別類文學較嚴謹,較純粹,較精微。如果對于詩沒有興趣,對于小說、戲劇、雜文等等的佳妙處,也終不免有些隔膜。不愛好詩而愛好小說、戲劇的人們,大半在小說、戲劇中只能見到最粗淺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們看小說和戲劇,不問它們的藝術技巧,只求他們里面有趣的故事。他們最愛讀的小說,不是描寫內心生活和社會真相的作品,而是福爾摩斯偵探案之類的東西。如果要真能欣賞文學,我們一定要超過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過對于福爾摩斯偵探案的愛好,去探求藝術家對于人生的深刻的觀照以及他們傳達這種觀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說家不盡是會講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說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只在撐持住一團錦簇燦爛、生氣蓬勃的葛藤花卉。這些故事外的東西,就是小說中的詩。讀小說只見到故事而沒有見到它的詩,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記架上的花。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能欣賞小說、戲劇及其他的文學。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比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或者崔顥的《長干行》:
君家何處?。挎≡跈M塘。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里面也有故事,但是這兩段故事是多么簡樸與平凡!兩首詩之所以為詩,并不在于這兩個“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這種簡單雋永的情趣,用一種恰如其分的簡樸而雋永的語言表現出來的藝術本領。讀詩就要從此種看來容易而實在不容易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學會了解此種地方的佳妙。對于這種佳妙的了解和愛好就是所謂“趣味”。
(朱光潛《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
1.下列對文章開頭提到的“詩的特質”解釋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微。
B.小說和戲劇里面有趣的故事。
C.藝術家對于人生的深刻的觀照和他們傳達這種觀照的技巧。
D.是“花架”上的“花”,即指“這些故事以外的東西”。
2.下列對作者提倡青年讀詩的目的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消除對于小說戲曲的佳妙處的隔膜。
B.超越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從而達到“真能欣賞文學”的境界。
C.從讀詩入手,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
D.能欣賞詩,就能看到小說、戲劇中故事以外的詩。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一個人不喜歡詩,文學趣味就低下的原因是他在欣賞時僅停留在滿足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這一層面。
B.故事只是文學作品中最粗淺的一部分,只不過是搭成花架的枯樹,不值得一讀,喜歡讀故事,就是沒有趣味。
C.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和崔顥的《長干行》兩首詩所寫的故事都很簡單,但語言簡樸而雋永,非常富有詩的情趣。
D.文末的“趣味”是指對于詩中的情趣以及表達這種情趣的藝術方法的了解和愛好。
二.古詩文閱讀(15分,每小題3分)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表椨鸫笈唬骸暗┤震嬍孔洌瑸閾羝婆婀?”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耄吒媾婀?。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弊螅讼荽鬂芍?。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庇谑琼椡跄擞麞|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而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項王自度不得脫 度:估計
B.直夜潰圍 直夜:整個晚上
C.烏江亭長艤船待 艤:使船靠岸
D.未嘗敗北? 敗北:失敗,潰退
?5.?下列各句中,加點字不屬于詞類活用的是: ( )
A.項伯殺人,臣活之
B.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潰圍南出
C.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D.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6.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吾其還也 ,亦去之 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
B.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C.范增數目項王 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
D.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
7.與所給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
A.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B.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C.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D.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窮途末路的項羽已經喪失理智,失去了自己的判斷。他到陰陵后迷了路,便向一個老農夫問路。老農騙了他,使他陷入一片沼澤地中(騎兵無法通過)。
B.項羽性格剛愎自用,一向自負。他至死仍未悟出他失敗的原因,反復說是天意亡他,而不是人為因素。
C.項羽身上具有濃郁的英雄情結。項羽從垓下突圍到烏江自刎,拒絕渡江,羞見江東父老,都表現了他末路英雄的本色,使整個故事充滿了悲壯的色調。
D.項羽崇尚功名利祿。處于末路的他對部下說,他從八歲就開始有建功立業的愿望,以后歷經七十多次戰斗,從來沒有失敗過。?
三.(20分)
9.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4分)
⑴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分)
譯文:
⑵ 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4分)
譯文:
⑶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而見之?(3分)
譯文:
(4)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4分)
譯文: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慘象, ;流言, 。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
(3)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4)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 。
(5)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
乙 選考題
請從以下四、五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并在所選大題號后的口上打“√”作為標記。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做未選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第一大題計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一則通訊,完成11—14題。(25分)
別了,“不列顛尼亞”
在香港飄揚了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這里降落后,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總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這是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
????英國的告別儀式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拉開序幕的。在濛濛細雨中,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四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根據傳統,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四時40分,代表英國女皇統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了港督府。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個半世紀中,包括彭定康在內的許多港督曾對其進行大規模改建、擴建和裝修。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陳跡。
????晚6時15分,象征英國管制結束的告別儀式在距離駐港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東面舉行。停泊在港灣里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臨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
此時,雨越下越大。查爾斯王子在雨中宣讀英國女王贈言說,“英國國旗就要降下,中國國旗將飄揚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國管制即將結束。”
????7時45分,廣場上燈光漸暗,開始了當天港島上的第二次降旗儀式。156年前,是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當然,最為世人矚目的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終結。
????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升起。兩分鐘前,“威爾士親王”軍營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開始接管香港防務。
????0時40分,剛剛參加了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下,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從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港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156年5個月零4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周樹春 胥曉婷 楊國強 徐興堂)
1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
A.第1自然段是這則通訊的導語,有三個重點,一個是點題,二是揭示全文主旨,三是突出時間概念,為新聞主體部分按時序順序組織材料奠定了基礎。
B.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將事件的始末簡略地介紹,通過對四個特定的場景的描述,真實而藝術地再現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這一歷史時刻。
C.文章出色地記錄了英國王查爾斯王子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將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再現在讀者面前。
D.1997年7月1日零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升起,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是中華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E.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歷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對照,深化了主題,鮮明地表達了一種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時的莊嚴與喜悅的心情。
12.本篇通訊的標題叫“別了,‘不列顛尼亞’”,它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4分)
答:

13.結合上下文分析作者為何要突出“蒙蒙細雨”這一自然環境,這樣寫有什么作用。(8分)
答:





14.本文主體部分選取了1997香港回歸,英國撤退時的四個重要場景。試找出這四個場景并加以概括。 (8分)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25分)
不尋常的補償
柯藍
?
①在旅游中,常常特別感動我的,并不一定是什么幽美的自然景色,而是另一種人的“景色”。
②我從洛陽龍門石窟上,沿著臺階下來,已經一身大汗,腿也發酸了。抬頭一看,在臺階下面的平地上,忽然有一個外國朋友,坐著輪椅,在原地轉動。走近時,我才看清楚,這個外國游客是一位殘疾人,他的雙腿……當時第一個感覺,這個不能走路的人,怎么能夠坐飛機,還坐火車出門的呢?接著,又感到,這么一個連路也不能走的人,他出來看什么山水名勝呢?晚上,回到賓館,那位坐輪椅游龍門的外國朋友的影子,又顯現在我的腦海里。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感到(認識到)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感動的一種人的景色。這是一種超常情的“不尋常的補償”。此刻,該輪到我對自己進行反思了。我感到一種羞慚與內疚。我有什么權力用不屑的眼光去看望他?
③這件事情,我后悔了很久??墒菦]有想到,這種同樣的事情,我又重演了。
④那是我和文秋一起參加桂林首屆旅游筆會。桂林山水甲天下。30年前我倆和白楊、蔣君超夫婦同游過漓江,坐著小木船去陽朔,晚上住宿在木船上,江上的明月,水影中的群山,景色之優美,至今令我傾倒。而且現在出現了汽輪游漓江,這種景色已不可能重復看到,令人更覺珍惜。30年后我倆和一同參加筆會的老詩人公木夫婦,又一同游了漓江,也游覽了桂林有名的溶洞——蘆笛巖。這是我第一次來時還沒有發現的一個大溶洞。景色自然優美,但我又看到了比自然景色更優秀的“人的景色”。
⑤我們一行人,已經隨著講解員,在蘆笛巖洞里,在極微弱的暗光中,依次前進。人多極了。暗光中人頭一片。腳底下高低不平的石路,異常潮濕,處處積水,有人在輕輕叮囑:“小心,當心路滑?!蔽译m然不擔心路滑,卻感到光線如此黑暗,仿佛自己成了一個盲人。正在我十分困惑的時候,身邊擠過來兩個拿著竹竿探路的人,湊近一看,原來是兩個瞎子。這太叫我意外了。兩個盲人,怎么來旅游,又怎么來看溶洞?“你們怎么想起要到桂林來旅游?”“聽說山水好,特別是溶洞,中外聞名!”我沒有問出要領,也不好意思再直截了當地說出我的看法。這回,出于對這兩人熱愛桂林山水、熱愛生活的赤誠的敬慕,我敬重他們不辭艱苦,出門旅游的決心和毅力。我沉默下來了。但我的內心卻固執地認為,在龍門遇到的那位失去雙腿的游客,他至少能看個明白,對名勝古跡還可以做到不虛此行。而這兩位盲人,在這黑暗的溶洞中,不是同在他那個不可改變的黑暗世界中一樣嗎?又何必多此一舉。
 ?、尬疫@么想定下來,便跟在這兩位盲人兄弟的后面,隨著人群,隨著講解員一程一程忽上忽下地前進。參觀中叫我奇怪的是,這兩位盲人反應強烈。每到一景,聽到講解員報名,他倆就哈哈大笑起來,好像比誰都看得清楚,領略得又深又快。我對他倆這種異常的對景物欣賞的能力,感到十分震驚。從進口一直到溶洞的出口,在他倆不斷的笑聲中,還夾雜著一些聽不清的對話,看來他倆還在悄悄議論著他們所“看”到的溶洞……
  ⑦在洞口和這兩位盲人告別之后。我坐在返回賓館的汽車上,這回又該輪到我反思了。這兩位盲者充滿著對光明對美的追求的激情。他們充滿著想象。他們已經透過包圍他們的黑暗世界,看到了比我們更光明更美好的東西,至少比我們看到的更要豐富、多樣。這,是他們從另一個方面找到了超額的補償。這是人的生命力的奧秘。盲人失去兩眼,那么,他們聽覺加倍地靈敏,甚至他的手指的感觸,也會在某些方面起到眼睛的作用。至于像他們這樣,居然能夠欣賞山川名勝,說明這種補償能力,已達到了一種驚人的高度。這,不是比任何自然景色更美,更動心的人的景色么?
 ?、嗌钪幸灾了囆g品中,有一種缺陷美。對于有缺陷的現象,在人力進行追求補償時,所呈現出的美,常常被我們忽略,這是很不應該的。龍門石窟和桂林溶洞之游,不僅大自然教會了我勇敢、開闊,而且上述親眼所見的殘疾人所追求的補償,更教會了我如何開拓自己生命力所形成的局限。誰的潛力沖擊發揮得最充分,誰就幸福。
11.下列對散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
A.第②段寫作者自己“一身大汗”“腿也發酸”是為了反襯外國殘疾游客龍門的超于尋常。寫外國殘疾游客游龍門的舉動是為了反襯中國盲人兄弟游溶洞的超乎尋常。
B.作者寫游桂林漓江時,先寫30年前的那次游玩所見到的“至今令我傾倒”的優美景色,這是為后文所寫的“更動的心人的景色”作鋪墊。
C.作者詳細寫盲人兄弟在游溶洞時的表現——寫他們追求的激情,寫他們的追求想象,寫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都是為后文的反思蓄勢。
D.生活中或藝術品中的所謂缺陷美,就是人力對缺陷的現象追求補償時所呈現出的超乎尋常的美,這種美是瞬間存在的。
E.全文重點強調的是“人的景色”特別感動我,在旅游前“我“曾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殘疾人。而“人的景色”多次出現,成為全文的線索。
12.作者在第②段感到“羞慚與內疚”,第③段又說“這件事情,我后悔了很久”,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4分)
答:

13.請簡述“我”對兩位盲人游客的態度的變化過程。(8分)
答:





14.請聯系全文,探究本文的寫作意圖。(8分)
答:





六.語言表達(21分)
15.把下列句子組成前后銜接、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只填序號) (4分)
①有人在演奏《化蝶》,在最后的節奏里,我想起了雪花。
②雪由水汽變成雪花從高空飄落,這是一個凄美的過程。
③二胡凄婉的曲調從中午持續到傍晚,直到月色在地上泛起青光。
④自然景物中與蝴蝶相似的只有雪花。
⑤雪落了,雪化了,茫茫天空再也找不到那些雪花,好像什么也不曾發生過。
答:
16.將下面一段文字概括為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5字)(5分)
中國教育報北京3月23日訊 記者從文化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從5月1日起,全國文化、文物系統各級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要對未成年人集體參觀實行免票;家長攜帶未成年子女參觀的,對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發出的通知強調,公共文化設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會群體免費開放的同時,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開展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活動,將思想道德建設內容融入其中。根據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和教育需求,舉辦多種陳列和展覽,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務。
答:
17.中新網9月29日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準確入軌,發射圓滿成功!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一定有很多的感慨。請你寫兩句祝賀性的話,來表達自己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祝賀。要求:每句不少于5個字。(6分)
答: , 。
1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8月5日,湄公河水域發生了慘絕人寰的中國船員被殺慘案,對此,我們中學生也只能長歌當哭。
B.在國際空間站里,宇航員們眼界大開,他們一會兒俯瞰腳下的行云流水,一會兒舉目眺望綠色地球,指點江山,心潮澎湃。
C.想當初,正值豆蔻年華的卡扎菲以武裝奪取了政權,如今特立獨行的卡扎菲大勢已去,偌大的利比亞再也沒有他容身的地方。
D.在新一輪全球經濟危機的巨大沖擊下,我國部分民營汽車企業盲目崇洋,妄自菲薄自己;但也有一部分民營企業與之相反,夜郎自大,剛愎自用。
19.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表達明確的一項是:(3分) ( )
A.“天宮一號”發射場通過廣泛應用信息一體化、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等現代化技術,研發了新型載人航天測發指揮監控,顯著提高了測發指揮的信息化程度。
B.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從宿遷泗洪“寶馬鄉”的崩盤,到南京太平南路珠寶店老板關門走人,再到宇揚集團董事長楊軍的“跑路”等等,江蘇民間借貸的陰霾正在漫延。
C.楊潔篪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時嚴正地表明了中國的立場——美方必須停止對臺軍售和臺灣軍事聯系,以實際行動維護中美關系大局。
D.面對日益猖獗的“地溝油”非法制售行為,我們到底是一味地采取大規模的查、堵、封策略查堵呢,還是大力推行發達國家的有效做法加以引導并積極借鑒其的成功經驗呢?
七.作文(60分)
2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親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別;獲得成功的時刻、遭遇失敗的瞬間;誤會病逝后的擁抱;絕處逢生后的歡笑……這一幕幕難以忘懷的畫面,請用深情的筆觸記錄下這一幕。
請以 “那一幕,我難以忘懷”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提示:① 寫作之前請精心構思,努力寫出自己作文的亮點。② 請注意自己的書寫,清爽整潔的卷面對自己以及閱卷者都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興隆一中高一年級期中考試試卷
語文(參考答案)
1.【信息篩選】 C
2.【信息篩選】 C
3. 【歸納推斷】 B
4.【文言實詞】 B ( 直夜:當夜 )
5.【詞類活用】 C ( 活:使動用法 南:向南,名詞作狀語 邢:名詞作動詞)
6.【詞義辨析】 B ( 其:表商量語氣,還是;/ 他的 數: shuò ,副詞,多次;
shù 數詞,幾,表示不確定的數目 軍: 動詞,駐軍;/ 名詞,軍隊 )
7.B.與所給例句均為定語后置【A判斷句,C省略句,D狀語后置】
8.【文意理解】 D ( 他從八歲就開始有當兵的愿望,不符合文意 )
9. 評分標準:
⑴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分)
譯文:這是上天要我滅亡,不是用兵打仗的錯誤?。?br/>⑵ 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4分)
譯文:江東雖小,還有方圓千里的土地,幾十萬民眾,也足以稱王的了。
(3)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而見之?(3分)
譯文: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惜我而以我為王,我又有什么面目見他們呢?
(以上加點字各1分,句子大意各1分)
(4)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4分)
譯文:楚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和留侯張良交好。
(判斷句,1分;“素”,1分;“善”,1分;句子大意1分)
10.略
11.【解析】AC(B“簡略地介紹”,應為“詳細地介紹”,“真實而藝術地”應為“真實而客觀地”;D“中國政府”包含“香港特別行政區”,二者不該是并列關系;E“鮮明地”應為“含蓄地”。說明:選A,3分;選C,2分;選D,1分。
12.參考示例:
①從字面上看,參加完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這是現實的場景。(2分)
②倒裝句式(1分),突出“不列顛尼亞”號的離去,即象征(1分)著英國殖民地統治在香港的終結,中國政府即將對香港行使主權。
13.參考示例:
①“蒙蒙細雨中”,是天氣狀況的實寫(2分),烘托出末任港督離開、英國殖民統治結束時沉重心情(2分);
②象征(2分),象征著香港的明天猶如雨過天晴,陰霾終將過去,前途無限光明(2分)。
14.參考示例:
①下午4點30分,末任港督告別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幟;
②晚上6點15分,添馬艦軍營東面廣場舉行象征英國管治結束的告別儀式;
③子夜時分,舉行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答“日落儀式”給1分);
④7月1日零點40分,查爾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
說明:每條2分,共8分。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
11.【解析】E“我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殘疾人”在文中沒有相關表述,屬于以虛代實;A外國殘疾游客和中國盲人兄弟沒有內在的聯系;D這種美不僅僅是瞬間存在的。
說明:答C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
12.因為殘疾人表現出一種“我”所缺乏的令人感動的“人的景色”,“我”曾用不屑的眼光看待殘疾人的這種“不同尋常的補償”。
13.①感到意外,詢問;②敬重,沉默,不理解;③感到奇怪,震驚;④反思,贊嘆。
說明:意思對即可。
14.參考示例:
一.贊美殘疾人,敬重缺陷美。殘疾人游覽山水名勝,他們所追求的補償是不同尋常的生命美德力量,彰顯了生命不同尋常的魅力。
二.呼喚人們突破生命力所形成的局限,找到幸福。人要有勇氣、有能力去突破自己生命力所形成的局限,誰的潛力發揮得最充分,誰就幸福。
15.答案:③①④②⑤
16.答:5月1日起公共物化設施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
17.參考示例:搏擊萬里風云動,天宮一號展雄風/數十載拼搏如一日,航天人夢圓在太空/天宮一號刺長空,中國航天振雄風/
18.【解析】答案A(B望文生義,“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象漂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指點江山”, 指點:批評;江山:指國家。指批評國家大事。C特:獨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豆蔻年華”, 豆蔻:一種花色淡黃、果實含香可入藥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歲的妙齡年代。D“妄自菲薄”, 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妄,過分地,菲薄,小看,輕視?!耙估勺源蟆保?夜郎,漢代我國西南方的一個地方政權;自大,自以為很大,比喻孤陋寡聞,妄自尊大?!皠傘棺杂谩?,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19.B【解析】A成分殘缺,應為“研發了┅┅系統”,搭配不當,應是“提高了┅┅水平”;C表意不明,應為“停止對臺軍售和與臺灣的軍事聯系”;D結構混亂,改為“采取大規模的查、堵、封策略呢”。
20.作文:參考2011年全國課標卷評分標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临朐县| 濮阳县| 东阿县| 宝清县| 株洲县| 大冶市| 广宁县| 潮州市| 德钦县| 太康县| 慈溪市| 和平区| 合作市| 甘南县| 云龙县| 女性| 武隆县| 彰武县| 寿宁县| 周口市| 大化| 抚远县| 沭阳县| 义乌市| 富阳市| 荥阳市| 泰安市| 双鸭山市| 渝北区| 安陆市| 保康县| 菏泽市| 乌恰县| 沂南县| 敖汉旗| 绍兴市| 南澳县| 越西县| 潼南县| 温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