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六章第一節《亞洲的自然環境》第2課時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復雜的氣候七年級上冊引領學生走入地理世界,激發學生學習的地理興趣,同時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地理知識與地理技能,本學期以上冊為鋪墊,進行分區地理學習,以實現學生地理知識的升華和地理技能的提升及對社會、環境的正確態度和價值取向。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設計本節課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的終身發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實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我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陶行知語),引入開發相關的教學資源,設置恰當的活動課題,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我認為基本上實現了預期的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我成為了一個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本節課我精選了幾段MTV《亞洲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成因》,我觀察到學生們很投入地觀看著,我順勢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你知道季風氣候形成的原因嗎?為什么會在亞洲東部形成世界最顯著的季風氣候區?)課堂立即活躍起來,學生流露出來了對新知識的渴求,很自然地進入到學習狀態。 2、課堂上能夠從多角度關注學生 本節課在與學生交流研究的過程中不僅關注了學生對知識目標的認知和追求,我還關注了學生的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了學生個體的差異 班級六七十名學生在個體上是存在差異的,我在本節課問題的設置上難易結合,分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讓學困生也能體會到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很有可能一個簡單的問題會讓一個學生產生強大的自信心,成就了一個人材。 (2)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在與學生共同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在分析亞洲復雜氣候特點時,引導學生從亞洲的緯度位置(0度——北緯80度)結合以前學習的五帶知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學生很快答出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這一結論是應是分析亞洲復雜氣候的基礎.學生真正地發現了地理位置、氣候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體會到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特征。很自然地在以后的地理學習中,會由一個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推測當地的氣候特點。從而知識成體系,綜合分析能力不斷提高。 (3)課堂我注重了活動教學活動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課程區別于傳統課程的一大特色。其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同參與探究,聽、看、說、思、做有機配合,使學生學會探究和體驗,提高學習能力。本節課的活動設計我對教科書和當地的課程資源進行了重新組合。選取了教科書中的第8頁的第1題的2個小問題及第9頁第2題,學生的氣候相關知識進一步加強,讀圖析圖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師適時做出鼓勵性的評價,學習更有動力。3、課堂教學中強化了地圖的重要性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它可將知識化繁為簡,能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獲取新的地理知識。 在分析亞洲氣候時,對亞洲氣候類型圖及相關地區的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的正確分析、把握是很關鍵的。由氣候類型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顏色的種類及不同顏色面積的大小,從而得到了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及大陸性氣候分布廣,進一步讓學生觀察圖并強調亞洲東部季風氣候顯著的特點。由孟買和雅庫茨克的溫度的明顯差異引導學生結合上已掌握的知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緯度因素)學生分析出這個因素后,立即追問,哈爾濱和烏蘭巴托緯度相當,為什么降水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觀察圖并分析得到結論(海陸因素)這樣學生從分析圖到得到結論的過程,真正體驗到了圖對地理問題分析解決的重要性。并逐步地學會了讀圖。 不足: 一、在分組引入競賽機制操作中,應引導本組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而不能只顧本組一兩名主動性強的同學參加,使課堂上的學習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學,真正實現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獲、有興趣、有動力。 二、在組織學生自主分析問題時,感覺到有點易放難收。給了學生一個探究性的問題,學生的發散思維極強,氣氛也很熱烈,不能很適時地做出總結、點撥。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亞洲自然環境》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歸納出亞洲氣候的特點。2. 認識季風氣候的形成過程及季風的利弊。3. 舉例說明影響氣候的因素。4. 利用所學的亞洲氣候知識來分析非洲的氣候分布特征。【教學重點】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教學難點】用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造成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教學過程】【導入】師:上次課我們學習了亞洲自然環境的前半部分,這次課我們繼續學習亞洲自然環境的后半部分,內容是“亞洲的氣候”。在今天學習亞洲的氣候內容前,我們先復習一下上節課的知識。下面我們通過搶答的形式來完成這幾道復習題。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對舊知識進行復習。【拓展訓練】展示“亞洲大陸沿30°N的地形剖面”圖和“北美洲沿40°N的地形剖面”圖。師:上面這幅“亞洲大陸沿30°N的地形剖面”圖是我們上節課學到的,亞洲地勢中間高,東西低。我們現在用我們學過的方法來判斷一下北美洲的地勢特征。生:北美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間低,東西高,和亞洲相反。【溫故知新】師: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要內容是亞洲的氣候,在分析亞洲氣候特點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關于氣候的兩個問題。1、氣候的兩大要素是?2、影響氣候的三個因素是?生:氣候的兩大要素是:氣溫和降水;影響氣候的三個因素是: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過度】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一下亞洲的氣候情況。【授課】出示“亞洲的氣候類型“圖,讓學生找出亞洲氣候有幾種類型。生:亞洲氣候主要有九種類型。師:我們再看看北緯30度緯線穿過亞洲的哪些氣候類型?生:北緯30度緯線穿過亞洲的氣候類型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等。師:通過剛才學習的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我們可以得出亞洲的氣候類型特點嗎?生: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板書】三、亞洲的氣候特點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師:同學們觀察下,亞洲這么多的氣候類型中,哪種氣候分布的范圍最廣?生: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師:所以亞洲氣候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板書】2、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師:亞洲東部和南部什么氣候比較顯著?生:季風氣候顯著。師:因此亞洲氣候的第三個特點就是季風氣候顯著。【板書】3、季風氣候顯著【授課】師:現在我們通過看一段視頻來了解季風氣候的形成。【討論】讓學生討論后復述季風氣候的形成過程。生:冬天陸地溫度低于海洋,風從陸地吹響海洋。生:夏天海洋溫度低于陸地,風從海洋吹響陸地。師: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成為全球最典型的季風氣候的原因是?生:亞洲面臨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亞歐大陸,海陸的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從而形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活動】讓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季風氣候的利弊。生:利——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弊——夏季風不穩定導致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水災和旱災。師:我們現在可以總結一下亞洲氣候的三個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顯著【練習】完成有關亞洲氣候的練習題。【拓展】師:我們剛剛學習了亞洲氣候的分布和特點,利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讀圖總結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生: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1、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生: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2、氣候類型單一,以熱帶氣候為主生: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3、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過度】師:我們剛剛已經學習了亞洲氣候的分布及特點,那為什么不同地方不由不同的氣候呢?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著亞洲氣候的分布?【授課】師:這幅圖上的雅庫茨克和孟買的氣溫為什么差別那么大呢?什么因素導致的?生:緯度位置差異。【板書】四、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 1、緯度位置差異師:這幅圖上的烏蘭巴托和哈爾濱的降水為什么差別也很大呢?什么因素導致的?生:海陸位置差異。【板書】2、海陸位置差異師:圖上的這兩個地方緯度相同,距海洋的遠近也差不多,但氣候卻不同。影響的因素又是什么?生:地形因素。【板書】3、地形因素【小結】通過課堂鞏固練習來進行小結。【小結】通過課堂鞏固練習來進行小結。【小結】通過課堂鞏固練習來進行小結。【課后作業】學生課后通過繪制“亞洲的氣候類型圖”來鞏固亞洲的氣候相關知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第一節 《亞洲自然環境》(第2課時)課堂教學文字實錄石岐中學 唐杰【導入】師:上次課我們學習了亞洲自然環境的前半部分,這次課我們繼續學習亞洲自然環境的后半部分,內容是“亞洲的氣候”。在今天學習亞洲的氣候內容前,我們先復習一下上節課的知識。下面我們通過搶答的形式來完成這幾道復習題。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對舊知識進行復習。【拓展訓練】展示“亞洲大陸沿30°N的地形剖面”圖和“北美洲沿40°N的地形剖面”圖。師:上面這幅“亞洲大陸沿30°N的地形剖面”圖是我們上節課學到的,亞洲地勢中間高,東西低。我們現在用我們學過的方法來判斷一下北美洲的地勢特征。生:北美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間低,東西高,和亞洲相反。【溫故知新】師: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要內容是亞洲的氣候,在分析亞洲氣候特點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關于氣候的兩個問題。1、氣候的兩大要素是?2、影響氣候的三個因素是?生:氣候的兩大要素是:氣溫和降水;影響氣候的三個因素是: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過度】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一下亞洲的氣候情況。【授課】出示“亞洲的氣候類型“圖,讓學生找出亞洲氣候有幾種類型。生:亞洲氣候主要有九種類型。師:我們再看看北緯30度緯線穿過亞洲的哪些氣候類型?生:北緯30度緯線穿過亞洲的氣候類型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等。師:通過剛才學習的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我們可以得出亞洲的氣候類型特點嗎?生: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板書】三、亞洲的氣候特點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師:同學們觀察下,亞洲這么多的氣候類型中,哪種氣候分布的范圍最廣?生: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師:所以亞洲氣候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板書】2、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師:亞洲東部和南部什么氣候比較顯著?生:季風氣候顯著。師:因此亞洲氣候的第三個特點就是季風氣候顯著。【板書】3、季風氣候顯著【授課】師:現在我們通過看一段視頻來了解季風氣候的形成。【討論】讓學生討論后復述季風氣候的形成過程。生:冬天陸地溫度低于海洋,風從陸地吹響海洋。生:夏天海洋溫度低于陸地,風從海洋吹響陸地。師: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成為全球最典型的季風氣候的原因是?生:亞洲面臨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亞歐大陸,海陸的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從而形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活動】讓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季風氣候的利弊。生:利——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弊——夏季風不穩定導致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水災和旱災。師:我們現在可以總結一下亞洲氣候的三個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顯著【練習】完成有關亞洲氣候的練習題。【拓展】師:我們剛剛學習了亞洲氣候的分布和特點,利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讀圖總結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生: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1、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生: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2、氣候類型單一,以熱帶氣候為主生: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3、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過度】師:我們剛剛已經學習了亞洲氣候的分布及特點,那為什么不同地方不由不同的氣候呢?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著亞洲氣候的分布?【授課】師:這幅圖上的雅庫茨克和孟買的氣溫為什么差別那么大呢?什么因素導致的?生:緯度位置差異。【板書】四、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 1、緯度位置差異師:這幅圖上的烏蘭巴托和哈爾濱的降水為什么差別也很大呢?什么因素導致的?生:海陸位置差異。【板書】2、海陸位置差異師:圖上的這兩個地方緯度相同,距海洋的遠近也差不多,但氣候卻不同。影響的因素又是什么?生:地形因素。【板書】3、地形因素【小結】通過課堂鞏固練習來進行小結。【小結】通過課堂鞏固練習來進行小結。【小結】通過課堂鞏固練習來進行小結。【課后作業】學生課后通過繪制“亞洲的氣候類型圖”來鞏固亞洲的氣候相關知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7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復習訓練1.世界上面積最大和跨緯度最多的洲是 ( )A. 亞洲 B. 歐洲C. 大洋洲 D. 南極洲 2. 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A. 中間高、兩邊低 B. 中間高、四周低C. 東西低、南北高 D. 中國高、伊朗低 3.亞洲的地形以什么為主? ( )A. 以高原、山地為主B. 以平原為主C. 以丘陵為主D. 以盆地為主ABA4.四大洋中,亞洲沒有瀕臨的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C .北冰洋 D .印度洋5.亞洲和非洲的地理分界線是 ( )A.尼羅河 B.烏拉爾河C.蘇伊士運河 D.紅海6.下列河流中,最終注入印度洋的是( )A.鄂畢河 B.葉尼塞河C.勒拿河 D.印度河BCD7.從亞洲地形圖上看,下列海拔最高的一組是( )A .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B .伊朗高原、蒙古高原C .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D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8.下列平原不屬于亞洲的是 ( )A.印度河平原 B.西西伯利亞平原C.華北平原 D.亞馬孫平原ADABCD9. 亞洲河流的分布形態可以用下列哪個簡單圖示代表A亞洲之最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青藏高原死海里海貝加爾湖最深的湖泊最高的山脈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陸地最低點最大的湖泊地名10.亞洲大陸沿300N地形剖面圖它反映了亞洲地勢東西方向變化的哪些特點?中間高,東西低它反映了北美洲地勢東西方向變化的哪些特點?北美洲沿400N地形剖面圖練一練東西高,中間低溫故知新1、氣候的兩大要素是?2、影響氣候的三個因素是?氣溫和降水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亞洲的自然環境 (氣候部分)1、亞洲氣候類型有幾種?分別是哪些?說明了什么?30北緯30度看看北緯30度線穿過亞洲的哪些氣候類型?說明了什么?歸納亞洲氣候的特點:1、氣候類型復雜多樣2、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是哪種氣候?該氣候主要分布在哪里?歸納亞洲氣候的特點:2、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3、 亞洲東部和南部什么氣候比較顯著?歸納亞洲氣候的特點:3、季風氣候顯著1、什么是季風?一年中,隨季節的變化而改變風向的風,就是季風。2、什么是季風氣候?季風控制區域的氣候就屬于季風氣候。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3、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成為全球最典型的季風氣候的原因是?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過程陸地海洋一月(冬季)降溫陸地降得快陸溫 <海溫陸地高壓海洋低壓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冬季風)高氣壓低氣壓低氣壓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過程陸地海洋七月(夏季)增溫陸地增的快陸溫 >海溫陸地低壓海洋高壓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夏季風)低氣壓高氣壓高氣壓3、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成為全球最典型的季風氣候的原因是?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面臨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亞歐大陸,海陸的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從而形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季風氣候的利弊利: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 的生長。弊:夏季風不穩定導致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水災和旱災。亞洲氣候的特點1、氣候復雜多樣2、大陸性氣候分布廣3、季風氣候顯著(1)亞洲氣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氣候顯著和________氣候分布廣的特點。(2)亞洲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夏季的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洋上帶來的________多,________也多;反之則少。復雜多樣 季風大陸性東 南水汽 降水練一練與亞洲氣候相比較,說明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1、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2、氣候類型單一,以熱帶氣候為主非洲氣候分布的特點3、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緯度位置不同冬冷夏涼,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高溫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海陸位置不同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少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這兩個地方緯度相同,距海洋的遠近也差不多,但氣候卻不同。影響的因素是什么?地形因素鞏固練習1.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C. 熱帶雨林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2.下列氣候類型亞洲沒有的是A.寒帶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高原山地氣候AB3 .以下氣候類型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A.溫帶大陸性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A4.關于亞洲的氣候特點描述錯誤的是A.氣候復雜多樣 B.季風氣候顯著C.以寒帶氣候為主 D.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5.亞洲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是亞洲的北部 B. 亞洲的西部C. 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D. 亞洲的中部6.青藏高原形成高原山地氣候的主要原因是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CCC7、A沿線全部是 氣候,從低緯到高緯氣候類型依次是 氣候、 氣候和 氣候。A季風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8、B沿線降水由 向 逐漸減少,氣候類型由 氣候向 氣候過渡。B東西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9、C線東部分布在回歸線大陸東岸,應該是 氣候,西部分布在回歸線大陸西岸,屬于 氣候。C熱帶季風熱帶沙漠10、動手繪制“亞洲的氣候類型圖”,熟悉亞洲的氣候類型分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地理優質課展示下冊《復雜的氣候》_人教版.flv 第一節 亞洲自然環境(復雜的氣候) 教學設計.doc 第一節 亞洲自然環境(復雜的氣候) 文字實錄 .doc 第一節 亞洲自然環境(復雜的氣候) 課件.ppt 第一節自然環境(復雜的氣候)教學反思 .doc 東亞季風的利弊.mp4 季風的成因.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