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聚落”教學反思《人類的居住地——聚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三節的內容,是繼《人口與人種》、《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之后,進一步探究人類的居住地――聚落。本文通過圖文的形式,形象生動,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敘述了“鄉村與城市”“聚落與環境”、“聚落的發展與保護”,突出“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新課標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第一,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第二,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第三,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所以本節課要求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閱歷,對身邊地理事物的進行描述、分析、歸納、總結,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課堂第一部分部分采用了中山市的城鄉圖片,引出聚落的概念(人類的集中居住地),聚落與居所的差別,鄉村與城市的不同,這三個環節主要是同學們根據課本和自己的生活體驗、經驗來描述、歸納,教師只要稍加引導、總結就可以了,學生的看圖說話、知識提煉能力也很強。通過了解世界各地的鄉村聚落有不同的景觀特征,將內容過渡到本節課的第二部分。考慮到初一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新知的能力,在教學中以活動為主陣地,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大量精選圖片,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走進聚落,在角色體驗中、在合作探究中聽、看、說、寫;選擇、探究、比較,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已知探究未知的能力。這一部分,主要的活動有兩個,一是通過“尋找理想的家園”,讓同學們總結出聚落的形成和發展條件;二是“傳統民居與環境的關系”,通過參觀各地傳統民居的建筑特點,請同學們根據前面學習的氣候的相關知識,說出聚落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最后總結得出不同的溫度帶、不同的氣候,有不同的聚落形式。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聚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昔日特色鮮明的民居正在逐步消失,課堂內容自然過渡到聚落的發展和保護。本節課的第三部分內容是知識的衍生和感情的升華,首先通過圖片的對比,使同學們先有感官的認識,再讓大家就聚落的開發與保護問題進行交流,同學們可以相互取長補短,互相啟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自己學到的地理知識,去解析身邊的事物,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危機感,使其樹立保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統聚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的思想,增強其主人翁意識,樹立人地關系協調發展的思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5張PPT)勞動生產社會活動聚落>居所聚落,人類的集中居住地。它不僅是人們生活的地方,還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地方,包括房屋、道路、樹木、農田、工廠等。聚落的分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點擊圖片觀看更多資料)BCDA鄉村:人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活動城市聚落1猜一猜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們主要從事什么勞動或從事什么工作?聚落的分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農村牧村漁村林場(點擊圖片觀看更多資料)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觀差異人口密度 居民職業構成 經濟結構特點 房屋結構 交通方式 聚落規模 …城市 …鄉村 …大小簡單復雜以工商業為主以農業為主以樓房為主以平房為主多種多樣簡單大小先有城市聚落還是鄉村聚落 想一想同樣是鄉村,景觀不同提示:亞洲鄉村人口眾多,村落中的房屋較密集;歐洲和北美洲鄉村人口較少,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村落中的房屋較分散;非洲許多地方保留了較為原始的村落。歐洲亞洲非洲ABC如果你是幾千年前的一個原始部族的首領,帶領人們尋找一個理想的居住地,你會選擇哪里?請說明理由。 ●丙●乙●甲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條件?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適于耕作地形平坦自然資源豐富讀圖分析:早期的世界文明有著名的四大發祥地,其中有三大發祥地在亞洲,圖中綠色的區域就是這三大文明發祥地。 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的分布地區有什么共同點?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工農業比較發達,交通便利等,聚落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交通不便,地形不平等,少有或沒有聚落你認為最能體現聚落特色的是哪一種景物? 熱帶雨林氣候不同氣候,你會選擇哪種房子?熱帶沙漠氣候AB1324。寒帶地區,寒冷多冰雪北極地區因紐特人冰屋干燥多黃土,就地取材,冬暖夏涼黃土高原——窯洞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炎熱,夏季多雨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架屋熱帶沙漠氣候竹樓西亞村莊溫帶窯洞黃土高原寒帶寒帶冰原氣候冰屋聚落與環境(溫帶大陸性氣候 )貴州西江苗寨,被譽為“千戶苗寨"云南——麗江古城江蘇——蘇州古典園林圖片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安徽皖南古村落山西平遙古城 澳門歷史城區水城威尼斯柬埔寨的吳哥窟法國塞納河岸北京——四合院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類的居住地——聚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能夠說出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的差別理解聚落的形成發展條件和聚落與環境的關系知道中外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2、能力目標:能夠通過讀圖或者舉例說明聚落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討論交流,理解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1、鄉村和城市的景觀差異2、聚落與環境的關系3、聚落的發展與保護 教學難點聚落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教學方法啟發式談話法、討論法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與交流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幻燈片放映)中山市城市景觀圖片師: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城市的景觀圖片嗎?生:中山市師:對了。這些美麗的圖片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中山市。像中山這樣,人們集中居住的地方,我們把它稱為聚落。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關于聚落的知識。首先,請同學們看書P78,思考,什么叫聚落?聚落分為哪些類型?(板書)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二、自主學習:鄉村和城市1、聚落(幻燈片呈現問題:什么叫聚落?聚落等不等于居所?)師: 什么叫聚落?(板書:聚落)生: 人類的集中居住地師: 聚落等不等于居所?(生——不等于)師: 除了居住,還可以做什么?(生——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師: 聚落,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它不但是人們生活的地方,還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社會活動的地方,包括道路、房屋、樹木、農田、工廠等。2、聚落的分類(幻燈片呈現問題)師:聚落分為哪些類型?(板書:分類)生: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師:鄉村聚落又具體分為哪些不同類型?生:農村、牧村、漁場、林場)師: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什么工作 生:工商業和服務業師:聚落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它們的居民從事的工作有所不同,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活動,城市聚落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3、討論:出示表格,讓學生從環境狀況、發展程度、建筑物與道路密度等方面分析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的差異。 人口密度 居民職業構成 經濟結構特點 房屋結構 交通方式 聚落規模 …城市 …鄉村 …4、想一想:先有鄉村聚落還是先有城市聚落?為什么?(請學生回答)5、說一說:各大洲鄉村聚落不同的景觀特征。(請學生回答)三、活動:尋找理想的家園1.幻燈片展示:地形、河流、植被素描圖,突出甲、乙、丙三地的自然環境差異。師:如果你是幾千年前的一個原始部族的首領,帶領人們尋找一個理想的居住地,你會選擇哪里?請說明理由。 生:……(多選擇乙地,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副板書)地形、氣候、河流、資源、土壤等。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這些說明一個聚落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比如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資源等等。一個聚落形成以后,還要發展,還需要哪些條件呢?(板書)聚落的形成和發展條件生:經濟、政策、社會穩定……師:回答很準確。再讓我們用歷史來驗證一下。呈圖: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 幻燈片呈現問題:早期的世界文明有著名的四大發祥地,其中有三大發祥地在亞洲,圖中綠色的區域就是這三大文明發祥地。 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的分布地區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交通條件好,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都在溫帶,資源豐富等。師:早期人類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較低,因此,他們多居住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再請大家總結,現在聚落的疏密與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呢?生: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工農業比較發達,交通便利等,聚落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交通不便,地形不平等,少有或沒有聚落。過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生產水平的提高,人類的足跡遍布到世界各地,你認為最能體現聚落特色的是哪一種景物? 生:房屋。師:下面讓我們一起到世界各地去參觀傳統聚落,看看傳統民居與環境的關系。四、聚落與環境(板書)1. 說一說:不同氣候,你會選擇哪種房子?(呈現熱帶兩種氣候和兩幅圖片,請大家選擇,并說明理由)圖片A:高架屋──熱帶雨林氣候 圖片B:厚墻小窗房──熱帶沙漠氣候過渡: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準確。這只是熱帶的其中兩種氣候區的情況,那氣候區又是怎樣的呢?2. 分組討論: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圖片1: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圖片2:我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圖片3: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給同學們時間討論后請同學回答,最后教師總結,得出“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聚落形式”的結論)3,請你欣賞:各地傳統聚落過渡:這些傳統的聚落非常的漂亮,聚集了人類的智慧,但是這些聚落現在還很多嗎?(不多)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聚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昔日特色鮮明的民居正在逐步消失。五、聚落的發展和保護(板書)以北京的四合院為例,就北京市城市建設中關于四合院的不同觀點和做法,談談你的看法。(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六、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溫帶熱帶寒帶聚落的發展與保護聚落與環境聚落的形成與發展條件聚落分類:鄉村和城市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學習效果評估一、選擇題1.下列屬于鄉村聚落主要從事工作的有( )。A.紡織工業 B.飲食服務業 C.耕作業 D.郵電業2.下列屬于城市聚落景觀的有( )。A.農田 B.牧場 C.池塘 D.高樓3.目前依然保留了較多原始村落的大洲是( )。A.亞洲 B.歐洲 C.北美洲 D.非洲4.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高山、荒漠 B.肥沃的平原 C.豐富的資源 D.便利的交通5.有關北極地區因紐特人住冰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因紐人特別耐寒B.是為了體現民居特色C.建造冰屋是因紐特人適應環境的結果D.因紐特人喜歡標新立意二、填空題1.一般來說,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2. 洲鄉村人口眾多,村落中的房屋較密集。3.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有:地形 ,土壤 ,水源 ,交通 ,自然資源 。4.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 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 。5.在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 而異。三、讀圖題1.讀下面的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圖 4.3-1(1)A為 聚落,B為 聚落。(2)觀察圖中景觀,填寫下表:聚落 范圍 建筑物特征 道路 植被 自然景觀改變大小鄉村 城市 (3)鄉村聚落主要從事 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主要從事 等工作。2.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讀下圖,回答問題:圖 4.3-2(1)重慶市的發展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2)分析重慶市發展的有利條件: 。(3)根據以上知識,分析下圖中的A、B、C三個聚落,最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的是(填字母)。為什么? 。圖 4.3-3 參考答案 一、1.C 2.D 3.D 4.A 5.C二、1.鄉村 城市 2.亞 3.平坦 肥沃 充足 便利 豐富 4.工農業 密集 5.環境三、1.(1)鄉村 城市(2)鄉村:大 密度小 高度低 窄 少 農田 果園 小城市:大 密度大 高度高 寬多 草秤 道旁樹 大(3)耕作 放牧 捕魚 工業 服務業2.(1)河流 (2)長江與嘉陵江在這里交匯,水運便利,有大量人流物資在這里聚集、中轉。 (3)B 此處位于河流干支流交匯處,交通便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類的居住地——聚落》課堂實錄一、新課導入師:今天我們學習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聚落,首先請大家看一組圖片(幻燈片放映)中山市城市景觀圖片師:請大家猜一猜這是什么城市的景觀圖片?生:中山市師:對了。這些美麗的圖片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中山市。像中山這樣,人們集中居住的地方,我們把它稱為聚落。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關于聚落的知識。首先,請同學們翻到P78,根據課題思考,什么叫聚落?(板書)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二、自主學習:鄉村和城市1、聚落師: 什么叫聚落?生: 人類的集中居住地師:對了,請坐。聚落,指人類集中居住的地方。一座房子叫不叫聚落?生:不叫師: 除了居住,還可以做什么?(生——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師: 聚落,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它不但是人們生活的地方,還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社會活動的地方,包括道路、房屋、樹木、農田、工廠等。(板書:聚落)2、聚落的分類(幻燈片呈現問題)師:聚落分為哪些類型?(板書:分類)生:鄉村聚落、城市聚落(板書:鄉村、城市)師:鄉村聚落主要從事什么工作?生:農耕、放牧、捕魚、伐木師:對了。據此,鄉村聚落又具體分為哪些不同類型?生:農村、牧村、漁場、林場師: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什么工作 生:工商業和服務業師:聚落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它們的居民從事的工作有所不同,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活動,城市聚落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3、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的差異師:鄉村和城市除了從事的工作不同以外,其他方面也有所不同,比如人口,下面就請同學們來說鄉村和城市有哪些不同?討論:出示表格,讓學生從環境狀況、發展程度、建筑物與道路密度等方面分析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的差異。(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 人口密度 居民職業構成 經濟結構特點 房屋結構 交通方式 聚落規模 …城市 …鄉村 …4、想一想:先有鄉村聚落還是先有城市聚落?為什么?(學生回答)5、說一說:各大洲鄉村聚落不同的景觀特征。(學生回答)三、活動:尋找理想的家園師:如果你是幾千年前的一個原始部族的首領,帶領人們尋找一個理想的居住地,你會選擇哪里?請說明理由。(幻燈片展示:地形、河流、植被素描圖,突出甲、乙、丙三地的自然環境差異。) 生:……(多選擇乙地,并說明選擇的理由)。 (副板書)地形、氣候、河流、資源、土壤等。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這些說明一個聚落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比如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資源等等。一個聚落形成以后,還要發展,還需要哪些條件呢?(板書)聚落的形成和發展條件生:經濟、政策、社會穩定……師:回答很準確。再讓我們用歷史來驗證一下。呈圖: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 幻燈片呈現問題:早期的世界文明有著名的四大發祥地,其中有三大發祥地在亞洲,圖中綠色的區域就是這三大文明發祥地。 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的分布地區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在河流中下游地區,交通條件好,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都在溫帶,資源豐富等。師:早期人類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較低,因此,他們多居住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再請大家總結,現在聚落的疏密與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呢?生: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工農業比較發達,交通便利等,聚落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交通不便,地形不平等,少有或沒有聚落。過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生產水平的提高,人類的足跡遍布到世界各地,你認為最能體現聚落特色的是哪一種景物? 生:房屋。師:下面讓我們一起到世界各地去參觀傳統聚落,看看傳統民居與環境的關系。四、聚落與環境(板書)1. 說一說:不同氣候,你會選擇哪種房子?(呈現熱帶兩種氣候和兩幅圖片,請大家選擇,并說明理由)圖片A:高架屋──熱帶雨林氣候 圖片B:厚墻小窗房──熱帶沙漠氣候過渡: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只是熱帶的其中兩種氣候區的情況,那其他的氣候區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2. 分組討論: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圖片1: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圖片2:我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圖片3: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給同學們時間討論后請同學回答,最后教師總結,得出“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聚落形式”的結論)3,請你欣賞:各地傳統聚落過渡:這些傳統的聚落非常的漂亮,聚集了人類的智慧,但是這些聚落現在還很多嗎?(不多)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聚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昔日特色鮮明的民居正在逐步消失。五、聚落的發展和保護(板書)以北京的四合院為例,就北京市城市建設中關于四合院的不同觀點和做法,談談你的看法。(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六、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地理優質課展示上冊《人類的居住地——聚落》_人教版_孫老師.flv 人類的居住地--聚落課件.ppt 教學反思.doc 教學實錄.doc 教學設計.doc 測試題與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