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試題(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試題(9科10份)

資源簡介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化學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46g金屬鈉在空氣中充分燃燒得到淡黃色粉末,該粉末與足量的水反應放出氣體的體積是(標準狀況下)  (    )
A.44.8L      B.11.2L C.22.4L      D.5.6L
2.下列實驗與物質粒子大小無直接關系的是( )
3.自來水可用氯氣消毒,某學生用這種自來水去配制下列物質溶液,會產生明顯的藥品變質問題的是( )
A.NaNO3?? ? B.FeCl2 ??????? C.Na2SO4?? ????? ?? D.AlCl3
4. 下列實驗操作中,溶液里無固體析出的是( )
A. 水中加入Na的小顆粒
B. 飽和Ca(OH)2溶液中加入Na的小顆粒
C. KNO3稀溶液中加入Na的小顆粒
D. MgCl2溶液中加入Na的小顆粒
5.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標準狀況下,4.48L氦氣和重氫氣(D2)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為0.4NA
B.常溫下,0.1molCl2與過量稀NaOH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為0.2NA
C.10.6gNa2CO3固體中,所含CO的數目為0.1NA
D.足量銅與0.1L18.4mol·L-1”濃硫酸反應,生成SO2的分子數一定小于0.92NA
6.以下是分離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的流程圖,圖中圓括號內填入適當的試劑,方括號內填入適當的分離方法,方框內是有關物質的名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為NaOH溶液,①為蒸餾 B.②、 ③均為蒸餾,①為分液
C.②為分液,C中含有醋酸鈉 D.b可以是硫酸,也可以是鹽酸
7.全釩液流儲能電池(VRB)廣泛應用于風能、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儲能系統。電池反應為 VO2++V2++2H+ VO2++V3++H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電池屬于一次電池
B.電池工作時,H+由正極流向負極
C.電池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為VO2++H2O=VO2++2H++e-
D.電池充電時,陰極的電極反應為V3++e-=V2+
8.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陽離子的濃度相同(不考慮水解),且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6mol·L-1,則此溶液最多溶解鐵粉的質量為( )
A.5.6 g B.11.2g C.22.4g D.33.6g
9.下列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①風化 ②變色 ③燃燒 ④爆炸 ⑤白磷轉變成紅磷 ⑥工業制氧氣 ⑦久置氯水變成無色 ⑧分餾 ⑨ NO2氣體冷卻后顏色變淺 ⑩潮解
A.①②③④⑦   B.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⑦⑩  D.①③⑤⑦⑨
10.用N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2 g 晶體中陽離子和陰離子的總數為0.03 N
B.100 mL 18.4 硫酸與足量銅反應,生成的分子數為0.92 N
C.1 L 1 的溶液中離子總數小于3N
D.室溫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為3N
11.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圖2 圖3 圖4 圖5
A. 用圖2 所示裝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 用圖5 所示裝置分離,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層的有機層和水層
C. 用圖4 所示裝置制取少量純凈的CO2氣體
D. 用圖3 所示裝置蒸干NH4Cl飽和溶液制備NH4Cl晶體
12.在T ℃時,將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設該溶液的密度為ρ g·cm-3,溶質的質量分數為w,其中含NH4+的物質的量為b mol。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溶質的質量分數為w=×100%
B.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 mol·L-1
C.溶液中c(OH-)= mol·L-1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0.5w
13.向10mL 0.1mol·溶液中,滴加等濃度溶液x 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x=10時,溶液中有、、,且
B.x=10時,溶液中有、、,且
C.x=30時,溶液中有、、,且
D.x=30時,溶液中有、、,且
14.下列表示對應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向含有Fe2O3懸濁液中通入HI: Fe2O3 + 6H+ = 2Fe3+ + 3H2O
B.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2H++ SO42-+Ba2++2OH—=BaSO4↓+2H2O
C.醋酸溶液與水垢中的CaCO3反應:CaCO3+2H+=Ca2++H2O+CO2↑
D.將1 mol/L NaAlO2溶液和1.5 mol/L HCl溶液等體積互相均勻混合:6AlO2-+9H++3H2O=5Al(OH)3↓+Al3+
15.下圖所示是驗證氯氣性質的微型實驗,a、b、d、e是浸有相關溶液的濾紙。向KMnO4晶體滴加一滴濃鹽酸后,立即用另一培養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對實驗現象的“解釋或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現象
解釋或結論
A
a處變藍,b處變紅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處先變紅,后褪色
氯氣與水生成了酸性物質
C
d處立即褪色
氯氣與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質
D
e處變紅色
還原性:Fe2+>Cl-
16.下列離子或分子組中能大量共存,且滿足相應要求的是 ( )
選項
離子
要求
A
K+、NO3-、Cl-、HS-
c(K+)B
Fe3+、NO3-、SO32-、Cl-
逐滴滴加鹽酸立即有氣體產生
C
Na+、HCO3-、Mg2+、SO42-
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產生
D
NH4+、Al3+、SO42-、CH3COOH
滴加NaOH濃溶液立刻有氣體產生
17.最近,美國Lawrece Liermore國家實驗室(LINL)的V·Lota·C·S·Yoo和H·cynn成功地在高壓下將轉化為具有類似結構的原子晶體,下列關于的原子晶體說法,正確的是( )
A.的原子晶體和分子晶體互為同分異構體
B.在一定條件下,原子晶體轉化為分子晶體是物理變化
C.的原子晶體和分子晶體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D.在的原子晶體中,每一個C原子周圍結合4個O原子,每一個O原子跟兩個C原子相結合
18.在含有、、、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固體,充分反應后,再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完全反應后,離子數目沒有變化的是( )
A.    B.    C.    D.
19.已知苯環上由于取代基的影響,使硝基鄰位上的鹵原子的反應活性增強,現有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下:
1mol該有機物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并共熱,充分反應后最多可消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a(不考慮醇羥基和硝基與氫氧化鈉的反應,下同),溶液蒸干得到的固體產物再與足量的干燥堿石灰共熱,又消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b,則a,b分別是( )
A.5mol,10mol         B.6mol,2mol
C.8mol,2mol         D.8mol,4mol
20.X,Y,Z三種氣體,把a molX和b molY充入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X+2Y2Z達到平衡時,若它們的物質的量滿足:n(X)+n(Y)=n(Z),則Y的轉化率為( )
A.        B.
C.      D.
21.人類探測月球發現,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質量數為3的氦,它可以作為未來核聚變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該種同位素應表示為( )
A.    B.    C.     D.
22.將硝酸銨溶液跟氫氧化鋇溶液混合,則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是( )
A.
B.
C.
D.
23.某溫度下向100g澄清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應后恢復原來的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沉淀物的質量為5.6g
B.沉淀物的質量為7.4g
C.飽和石灰水的質量大于98.2g
D.飽和石灰水的質量小于98.2g
24.控制城市空氣污染源的方法可以采用( )
A.使用燃油機         B.綠化城市
C.出門戴口罩         D.開發使用太陽能
25.在一定條件下,將X和Y兩種物質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閉容器中反應,平衡后測得X,Y的轉化率與起始時兩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的關系如圖所示,則X,Y的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 )
A.2X+Y3Z         B.3X+2Y2Z
C.X+3YZ         D.3X+YZ
26.紫杉醇是一種新型抗癌藥,其分子式為,它是由如下的A酸和B醇生成的一種酯,A酸結構簡式為:則 B醇的分子式為( )
A.     B. C.    D.
27.白磷易溶于形成溶液,磷元素在該溶液中存在的形式是( )
A.分子    B.磷原子 C.分子   D.或分子
28.若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滿足此條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     B.   
C.      D.   
29.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A.用碳酸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B.金屬鋁溶于鹽酸中:
C.硫化鈉溶于水中:
D.碳酸鎂溶于硝酸中:
30.用惰性電極實現電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稀硫酸溶液,實質上是電解水,故溶液pH不變
B.電解稀氫氧化鈉溶液,要消耗,故溶液pH減小
C.電解硫酸鈉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電解氯化銅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
31.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每小題3分,共18分)
(1)小蘇打與燒堿溶液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鈉和水反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過量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NH4HCO3溶液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大理石(CaCO3)與稀HNO3反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Al與NaOH溶液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2.(15分)某銀白色金屬單質A在空氣中加熱燃燒時發出黃色火焰,得到淡黃色固體B,A露置在空氣中足夠長時間變為C,B和酸性氣體D能生成C,A和B都能與水生成E,E和D也能生成C。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C???????????? ,D???????????? ,E????????????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A和水生成E:??????????????????????????????????????? ????????????????? 。
②B和D生成C:?????????? ????????? ???????????????????????????????????
③Cl2與E的水溶液:????????????????????????????? ???????????????????????
33.(15分)A—J是中學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產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種高熔點物質,D是一種紅棕色固體。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的晶體類型為___________,K的化學式為 。
(2)C與D在高溫下的反應在冶金工業上稱為 反應,引發該反應的實驗操作是_____ ______。
(3)G→J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_____。
(4)A→H的離子方程式為 。
(5)I的水溶液pH_____7(填“>”、“<”或“=”),原因是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4.(本題共14分)5—氨基酮戊酸鹽是一種抗腫瘤藥,其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
(1)已知A分子結構中有一個環,A不能使溴水褪色,且核磁共振氫譜圖上只有一個峰,則A的結構簡式為 。
(2)5—氨基酮戊酸鹽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C→D的反應類型為 。
(3)G是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能與NaHCO3溶液反應,能發生銀鏡反應,1molG與足量金屬Na反應能生成1molH2,且G分子中不含甲基,寫出一種符合上述條件的G的結構簡式 。
(4)寫出D→E的反應方程式 。
(5)已知,請結合題中所給信息,寫出由CH3CH2COOH、為原料合成單體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任選)。
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

三、實驗題
35.(15分)某實驗需要100 mL、1 mol/L的Na2CO3溶液,現通過如下操作配制:
① 把稱量好的固體Na2CO3放入小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溶解。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 ?? ??????(填儀器名稱)攪拌
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卻到室溫后,小心轉入???? ?????? (填儀器名稱)
③繼續加蒸餾水至液面至刻度線1~2cm處,改用? (填儀器名稱)小心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切
④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玻璃棒和燒杯2~3次,每次洗滌的溶液都小心轉入容量瓶,并輕輕搖勻
⑤將容量瓶塞緊,充分搖勻。
(1)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填序號)。
(2)若沒有操作④,則所配溶液的濃度會 (填“偏高”或“偏低”)。
(3)若所配溶液的密度為1.06 g/mL,則該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
(4)若取出20 mL配好Na2CO3的溶液,加蒸餾水稀釋成c(Na+) =0.01 mol/L的溶液,則稀釋后溶液的體積為?? mL
(5)在配制100 mL、1 mol/L的Na2CO3溶液時,下列操作中的 會導致結果偏低(請用序號填寫)
①用拖盤天平稱量時砝碼放在左盤
②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時不慎灑到容量瓶外
③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④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⑤干凈的容量瓶未經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36.(11分)現有某金屬硝酸鹽化學式為M(NO3)2,為了探究其熱分解產物,某化學小組開展探究性學習:
[查閱資料]金屬活潑性不同,其硝酸鹽分解產物不同。如,2KNO32KNO2+O2↑,
2Cu(NO3)22CuO+2NO2↑+O2↑,4AgNO34Ag+4NO2↑+O2↑
[提出猜想]猜想1 M(NO3)2M(NO2)2+O2↑
猜想2 2 M(NO3)22MO+4NO2↑+O2↑
猜想3 。
[設計實驗]為了探究上述猜想,設計如下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①連接儀器;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取一定量樣品裝于大試管,并重新連接好儀器;④加熱;⑤……
(1)寫出猜想3的化學方程式: ;
(2)測定氣體體積應選擇 (填A或B);不選另一個裝置的理由是 ;
(3)實驗收集到一定量氣體,為了檢驗收集氣體的成分,其操作方法是 ;
(4)在實驗后的水里加入適量碳酸氫鈉粉末,溶液中產生大量氣體,說明 正確(填:猜想1.猜想2或猜想3);
(5) 該小組測得兩組數據:①實驗前樣品質量為Wg,收集到氣體體積為V L;
②實驗前樣品質量為Wg,完全分解后測得固體產物質量為m g;
請你選擇其中一組數據,計算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37.(本題共10分) 堿式碳酸銅【Cu2(OH)2CO3】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實驗室以廢銅屑為原料制取堿式碳酸銅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廢銅屑制硝酸銅: 如圖,用膠頭滴管吸取濃HNO3緩慢加到錐形瓶內的廢銅屑中(廢銅屑過量),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硝酸銅溶液。
步驟二:堿式碳酸銅的制備:向大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和硝酸銅溶液,水浴加熱至70℃左右,用0.4 mol/L的NaOH溶液調節pH至8.5,振蕩,靜置,過濾,用熱水洗滌,烘干,得到堿式碳酸銅產品。
完成下列填空:
①.上圖裝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 _。反應結束后,廣口瓶內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還有__ __(填寫化學式)。
②步驟二中,水浴加熱所需儀器有__ __、_ _(加熱、夾持儀器、石棉網除外);
洗滌的目的是__ __。
③.步驟二的濾液中可能含有CO32-,寫出檢驗CO32-的方法。
④.若實驗得到2.42 g樣品(只含CuO雜質),取此樣品加熱至分解完全后,得到1.80 g固體,此樣品中堿式碳酸銅的質量分數是__ __。
四、計算題
38.(10分)科學家通過不斷地努力,找到了CO合成甲醇的新方法.CO和在443K~473K溫度下鈷作催化劑,可生成碳原子數為5~8的烷烴.在390℃,300個大氣壓下,利用水煤氣為原料,可以合成甲醇:.當CO和的比例不同時,對CO的轉化及平衡混合物中甲醇的含量都有影響.以m表示和CO物質的量之比,a為CO的轉化率,y為平衡混合物中的體積分數,試推導出m,a,y之間的關系式.
參考答案
1.B
【解析】46g鈉是2mol,生成1molNa2O2,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生成0.5mol氧氣,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11.2L,答案選B。
2.C
【解析】萃取適合于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離的一種方法,與粒子大小無關,其余都是有關系的,答案選C。
3.B
【解析】用氯氣消毒后,溶液中含有氯化氫、氯氣和次氯酸。由于氯氣和次氯酸都有氧化性,能氧化氯化亞鐵,生成氯化鐵,所以選項B會變質,其余沒有變化,答案選B。
4.AC
【解析】鈉時活潑的金屬,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沒有固體析出,A正確;B中溶劑減少,且OH-濃度增大,所以析出氫氧化鈣固體;C中硝酸鉀的是不飽和溶液,因此不會析出晶體;D中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所以答案選AC。
5.B
【解析】在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中,氯氣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反應中轉移1個電子,所以選項B中轉移的電子總數為0.1NA,B不正確。AC正確,濃硫酸和銅的反應中,濃硫酸的濃度逐漸變小,稀硫酸和銅,所以D正確,答案選B。
6.B
【解析】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要除去乙酸和乙醇,需要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然后分液即得到乙酸乙酯,即A是乙酸乙酯。B中含有乙醇、碳酸鈉和乙酸鈉,通過蒸餾得到乙醇,即E是乙醇。C中含有碳酸鈉和乙酸鈉,然后加入硫酸,生成乙酸,最后再通過蒸餾得到乙酸,答案選B。
【答案】D
【解析】該電池可以充電,屬于二次電池,A不正確。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B不正確。原電池中負極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所以選項C不正確,應該是V2+-e-=V3+。充電相當于電解池,陰極得到電子,D正確,答案選D。
8.C
【解析】設溶液中陽離子的物質的量都是x,則根據電荷守恒可知,2x+3x+x=0.6×2mol,解得x=0.2mol。由于反應后銅生成銅析出,氫離子生成氫氣,所以溶液是硫酸亞鐵,物質的量是0.6mol,亞鐵離子也是0.6mol,其中原溶液生成的亞鐵離子是0.2mol,所以溶解的鐵是0.4mol,質量是22.4g,答案選C。
9.D
【解析】有新物質生成的反應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物理變化,所以①③⑤⑦⑨是化學變化,②④不一定是化學變化,⑥⑧⑩是物理變化,答案選D。
10.D
【解析】硫酸氫鈉中晶體中陰離子和陽離子的個數之比是1︰1,1.2g硫酸氫鈉是0.01mol,陽離子和陰離子的總數為0.02 N,A不正確。濃硫酸在反應過程中,濃度逐漸變小,稀硫酸和銅不反應,所以選項B中生成SO2的分子數小于0.92 N,B不正確;根據方程式可知CO32-+H2OHCO3-+OH-,每消耗1個CO32-則生成2個陰離子,所以選項C中溶液中離子總數大于于3N,C不正確;乙烯和丙烯的這就是相同都是CH2,所以選項D正確,答案選D。
11.B
【解析】A不正確,因為也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應該用飽和食鹽水;圖4中生成的CO2氣體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所以選項C不正確;氯化銨在加熱過程中,會分解生成氯化氫和氨氣,所以選項D不正確,因此正確的答案選B。
12.B
【解析】溶液的質量是Vρg,所以質量分數是,A不正確;氨氣的物質的量是a/17g,所以濃度是c= mol/L,B正確;根據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可知NH3·H2ONH4+OH-、H2OH++OH-,溶液中c(OH-)> mol/L,C不正確;由于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所以選項D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于0.5w。D不正確,答案選B。
13.A
【解析】加入氫氧化鋇,OH-首先和Al3+結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然后在與NH4+結合生成一水合氨,最后在生成AlO2-。Al3+、NH4+的物質的量分別都是0.001mol,SO42-是0.002mol。所以如果氫氧化鋇的體積是10ml,則Al3+過量,SO42-恰好反應,A正確,B不正確。如果氫氧化鋇是30,則氫氧化鋇是過量的,但c(OH-)>c(AlO2-),CD都是錯誤的,答案選A。
14.D
【解析】A不正確,鐵離子能氧化碘離子,生成單質碘和亞鐵離子;B不正確,應該是H++ SO42-+Ba2++OH—=BaSO4↓+H2O;醋酸是弱酸,應該用化學式表示,C不正確,所以正確的答案選D。
15.D
【解析】氯氣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化鉀和溴化鈉分別生成單質碘和單質溴,所以現象是正確的,但結論不正確,A不正確;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所以現象B中結論不正確,B不正確;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C不正確;所以正確的答案選D。
16.C
【解析】A中NO3-、HS-不能大量共存;B中加入鹽酸沒有氣體生成;C和加入氨水生成氫氧化鎂沉淀;D中加入氫氧化鈉首先和醋酸反應,D不正確,所以答案選C。
17.D
【解析】同分異構體的研究對象一般是單質;CO2的不同晶體類型之間的轉變過程中,化學鍵發生了改變,故為化學變化;CO2的不同晶體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CO2的原子晶體結構類似于SiO2,故每個碳原子結合4個氧原子,每個氧原子結合2個碳原子。所以正確的答案選D。
18.C
【解析】過氧化鈉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進而生成氫氧化鐵和氫氧化亞鐵沉淀,偏鋁酸鈉和一水合氨。又因為過氧化鈉還具有氧化性,所以能把氫氧化亞鐵氧化生成氫氧化鐵。最后加入過量的鹽酸,又生成氯化鐵、氯化鋁和氯化銨,所以減少的是亞鐵離子,答案選C。
19.C
【解析】根據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個羧基、1個酯基和3個鹵原子。由于酯基水解又產生1個酚羥基,鹵素原子水解產生2個酚羥基,所以共需要8mol氫氧化鈉。生成物中含有2個-COONa,因此又需要2mol氫氧化鈉,答案選C。
20.B
【解析】考查可逆反應的有關計算,一般采用三段式,即
X+2Y2Z
起始量(mol) a b 0
轉化量(mol) x 2x 2x
平衡量(mol) a-x b-2x 2x
所以有a-x+b-2x=2x
解得x=1/5(a+b)
因此Y的轉化率是
答案選B。
21.B
【解析】考查原子的組成及表示方法。在表示原子組成時元素符號的左下角表示質子數,左上角表示質量數。He的質子數是2,所以氦的該種同位素應表示為,答案選B。
22.B
【解析】NH4NO3的物質的量為:0.02×0.4=0.008mol,Ba(OH)2的物質的量為:0.05×0.1=0.005mol,OH-為0.01mol。首先兩溶液混合要考慮下列反應:NH4++OH-=NH3·H2O,OH-剩余0.002mol。由上述分析可得:,答案選B。
23.D
【解析】向100g澄清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反應如下:CaO+H2O=Ca(OH)2
5.6g 1.8g 7.4g,生成的7.4gCa(OH)2不能溶解,反應中消耗1.8g水,故與1.8g水對應的原溶質也要析出,
所以正確的答案選D。
24.D
【解析】只有開發使用太陽能可以減少污染源,綠化城市可以減少一些空氣污染,但與污染源沒有關系,所以正確的答案選D。
25.D
【解析】在化學反應中,只要反應物和生成物起始量按照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沖入,反應物的轉化率才是相同的,所以根據圖像可知,選項D正確,答案選D。
26.B
【解析】根據,并借助于質量守恒定律可知,B為,答案選B。
27.A
【解析】白磷和CS2都是非極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所以在該溶液中白磷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的,答案選A。
28.B
【解析】離子間如果發生化學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反之可以。由水電離產生的時,說明溶液中水的電離是被抑制的,即溶液可能是強酸溶液或強堿溶液,A中、D中在堿性條件下不能共存,C中在強酸中不能共存,故B正確,因此答案選B。
29.A
【解析】B中方程式電荷沒配平,C選項中水解水解應以第一步水解為主,用“”表示。D中方程式中是難溶性物質,應寫分子式,所以正確的答案選A。
30.D
【解析】A中稀H2SO4濃度增大,pH應變小。B中電解氫氧化鈉溶液,實際電解H2O,故pH增大。C中電解Na2SO4溶液,實際電解水,陰極放出H2,陽極放出O2,物質的量之比為2∶1。D中陰極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陽極氯離子放電生成氯氣,物質的量之比為1∶1,故答案D正確。答案選D。
31.(1)HCO+OH-===H2O+CO (3分)
(2) 2Na + 2H2O ===2Na+ + 2OH-+ H2↑ (3分)
(3)CO2 + OH-=== HCO3- (3分)
(4)NH4+ + HCO3- + 2OH-=== NH3↑+ CO32- + 2H2O (3分)
(5)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 (3分)
(6)2Al+2OH-+2H2O===2AlO+3H2↑ (3分)
【解析】本題考查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書寫離子方程式關鍵是準確判斷哪些物質用化學式表示,哪些物質用離子符號表示。只有同時滿足溶于水和易電離才能用離子表示,其余的都是用化學式表示。
32. (1) Na2CO3,CO2,NaOH(各2分)
(2) ①2Na+2H2O==2NaOH+H2↑ ②2Na2O2+2CO2==2Na2CO3+O2;③2NaOH+Cl2==NaCl+NaClO+H2O (各3分)
【解析】根據火焰的顏色可知,A是鈉。鈉燃燒生成過氧化鈉,即B是Na2O2。鈉在空氣中長時間放置,最終生成碳酸鈉。過氧化鈉和CO2反應可以生成碳酸鈉,所以D是CO2。鈉和過氧化鈉和水反應都有氫氧化鈉生成,因此E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可以吸收氯氣,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
33.(1)離子晶體 …… (2分) Al(OH)3 ………………(2分)
(2)鋁熱反應………………(2分),在混合粉末上插上鎂條,周圍撒上少量KClO3,然后點燃鎂條………………(1分)
(3)4Fe(OH)2+O2+2H2O=4Fe(OH)3………………(2分)
(4)Al2O3+2OH—=2AlO2—+H2O………………(2分)
(5)< (1分) Al3++3H2OAl(OH)3+3H+………………(2分)
【解析】本題屬于無機框圖題,關鍵是找準突破點。D是一種紅棕色固體,所以D是氧化鐵,則J是氫氧化鐵。又因為A是一種高熔點物質,所以A是氧化鋁,B是氧氣,C是Al,E是鐵,F是氯化亞鐵,G是氫氧化亞鐵,H是偏鋁酸鈉,I是氯化鋁,K是氫氧化鋁。氯化鋁由于是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方程式為Al3++3H2OAl(OH)3+3H+。
34.(1)(2分)
(2)羰基、酯基(全對得2分,寫一個且正確得1分,出現錯寫得0分),取代反應(2分)
(3)(任寫一個,2分)
(4)(2分)
(5)
(4分,第一步錯全錯,條件錯不得分)
【解析】(1)根據A的性質可知,A的結構應該是對稱的,所以結構簡式為。
(2)根據5—氨基酮戊酸鹽的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羰基、酯基;根據CD的結構簡式可知,生成物還有HCl,即相當于是氨基的氫原子被取代,所以應該是取代反應。
(3)能與NaHCO3溶液反應,能發生銀鏡反應,所以還有羧基和醛基。又因為1molG與足量金屬Na反應能生成1molH2,所以還還有1個羥基,因此可能的結構簡式為。
(4)根據原子守恒可知,反應的方程式為

(5)考查有機物的合成,一般采用逆推法。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且是甲聚產物,其單體是,所以合成路線是

35. ① 玻璃棒(1分) ② 100mL 容量瓶 (1分,沒有寫規格,不給分,漢字寫錯,不給分)
③ 膠頭滴管 (1分)
(1)①②④③⑤(3分)(2)偏低(2分)(3)10%(2分)(4)4000(2分) (5)①②④(3分)
【解析】考查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①為了加快溶解,需要利用玻璃棒進行攪拌;準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主要儀器是容量瓶,即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③定容時需要膠頭滴管。
(1)根據實驗要求可知,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①②④③⑤。
(2)如果沒有洗滌,則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少,則根據c=n/V可知,濃度偏低。
(3)根據可知,質量分數是,即為10%。
(4)由于在稀釋過程中,溶質是不變的,原溶液中鈉離子濃度是2mol/L,所以稀釋后的體積是。
(5)根據c=n/V可進行誤差分析。由于需要碳酸鈉的質量是10.6g,即需要使用游碼,所以用拖盤天平稱量時砝碼放在左盤,則實際稱量的質量小于10.6g,因此濃度偏低;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時不慎灑到容量瓶外,則溶質減少,濃度偏低;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則容量瓶中溶液體積偏少,濃度偏高;相反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濃度偏低;容量瓶不需要干燥,所以不影響,答案選①②④。
36.(1)M(NO3)2M+2NO2↑+O2↑(3分)(2)B (2分) 裝置A不應長導管進氣,這樣不能排水集氣;導水管口應伸入量筒中下部,以便讀數前調平液面(2分)
(3)用玻璃片在水槽里蓋好量筒口,用食指摁緊玻璃片,將量筒從水槽里拿出來,正放在實驗臺上,移開玻璃片,用帶火星木條接近量筒口,若木條燃燒更旺,說明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2分)(4)猜想3(2分)(5)(3分)
【解析】(1)根據已知的3個反應可知,猜想3的化學方程式為M(NO3)2M+2NO2↑+O2↑。
(2)由于裝置A中長導管插入到溶液中,這樣不能排水集氣;其次導水管口應伸入量筒中下部,以便讀數前調平液面,所以應該選擇B裝置。
(3)檢驗氧氣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進行檢驗,即用玻璃片在水槽里蓋好量筒口,用食指摁緊玻璃片,將量筒從水槽里拿出來,正放在實驗臺上,移開玻璃片,用帶火星木條接近量筒口,若木條燃燒更旺,說明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
(4)加入碳酸氫鈉能產生氣泡,說明溶液還顯酸性,即在收集過程中還產生了硝酸,所以猜想是正確的。
(5)由于反應的方式無法確定,所以①中數據無法使用,但最終的固體一定是M,所以選擇②中數據。根據M原子守恒可知,解得MA=。
37.吸收氮氧化物(合理即給分);NaNO3、NaNO2(2分)
燒杯、溫度計;除去產品表面吸附的硝酸鈉
取樣,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說明有CO32-。
0.92(2分)
【解析】①由于濃溴水和銅反應會生成氮的氧化物NO2或NO,所以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氣。NO2和NO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硝酸鈉和亞硝酸鈉,因此廣口瓶中還含有NaNO3、NaNO2。
②水浴加熱小于燒杯,又因為還需要控制溫度,因此還需要溫度計;洗滌的目的是除去產品表面吸附的硝酸鈉。
③CO32-能和鹽酸反應生成CO2,據此可以檢驗,即取樣,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說明有CO32-。
④最后所得固體是氧化銅,如果設樣品中堿式碳酸銅的質量分數是x,則2.42×x×160/226+2.42-2.42x=1.8,解得x=0.92。
38.設CO為1mol,H2為m mol,則
起始量(mol) 1    m    0
轉化量(mol a 2a a
平衡量(mol)     a

【解析】考查可逆反應的有關計算,一般采用三段式。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歷史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王國維在評論西周取代商時說:“自其表言之,不過一姓一家之興亡與都邑之移轉;自其里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下列最符合該評論解讀的是:
A、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 B、私學取代官學
C、權力繼承制度發生變化 D、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發展到10000人。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快速發展主要是由于:
A、共產國際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興起 D、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3.1949年,前美國駐北平總領事柯樂柏曾以“總領事”身份寫信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動的退回。這表明:
A、美國承認新中國為合法政府
B、新中國不承認美國與國民黨政府建立的外交關系
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國承認
D、新中國要清除帝國主義的殘余勢力
4.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絲織技術出現于原始社會,元代黃道婆對內地絲織技術進行了全面革新
B、從漢代的犁壁到唐代的曲轅犁,我國犁耕技術日益成熟
C、青花瓷出現于漢代,青瓷出現于元代
D、南北朝時期灌鋼法的出現,標志我國已經掌握了煉鋼技術
5.史料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間接史料。凡是未經中間人修改或轉寫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經中間人修改或轉寫的是間接史料。要研究先秦時期的農業生產狀況,應收集的直接史料是:

A B C D
6.小明搜集了下列圖片:《瓦特改良蒸汽機模型》、《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漢陽鐵廠》、《貽來牟機器磨坊》。請為他選定一個最恰當的研究課題:
A、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C、中國受到工業革命的沖擊和影響 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7.下表為“19世紀西歐主要國家與中國農村和城市人口統計表”
此表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中國城市化開始起步?????????????? B、工業革命推動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緩了城市化???????????? D、東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8.觀察下圖,這是清朝“光緒十七年”發行的“開平礦務局股份票”。下列對其體現的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A、中國最早的股票,開風氣之先
B、當時中國已經成為市場經濟國家
C、當時中國經濟近代化的一種表現
D、中國金融證券業發達,大量企業上市
9.據統計:1931年歐美在華投資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則集中了歐美在華投資的79.2%,不久上海還一度成了歐美在華投資的唯一中心。導致歐美列強對上海投資變化的客觀原因是
A、紅軍戰略轉移完成,占領了廣大農村地區
B、日本擴大對華侵略,擠壓了列強投資空間
C、蘇伊士運河開通,歐美與上海的距離縮短
D、列強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資力度加大
10.下表為1956----1964年我國工業與農業發展趨勢示意圖。根據該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960年工業出現峰值的原因是“二五計劃”的順利實施
B、自然災害是導致農業產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優先發展農業使1961年后的農業產值增加
D、國民經濟的調整使工農的發展趨于平衡
11.從圖中反映的歷史事件中我們應該吸取的歷史教訓有:
①科學判斷國內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②經濟建設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③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
④國民經濟各部門協調發展;
⑤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國情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A、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②④⑤
12.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之后,蘇聯只用了8天時間就動員了53萬人入伍,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基本完成了軍事工業的東移。這主要表明:
A、蘇聯對德國的入侵有準備 B、高度集中的體制有很高的動員能力
C、蘇聯人民萬眾一心抗擊侵略者 D、斯大林模式只試用于戰爭狀態
13.有人評價赫魯曉大“是徘徊在新時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腳跨進了新時代,而另一只腳又由于歷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舊時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這里“跨進了新時代”的主要含義是:
?A、改變了農業水平落后的局面??? ? B、改革在理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進了蘇聯重工業的發展??? ? D、沖擊了斯大林模式
14.下列示意圖,比較符合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特點的是:
15.伊朗兒童和未成年人知識發展研究院主任馬杰德·格蘭設計出薩拉娃娃以擊敗德黑蘭商店櫥窗美國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國文化影響。他認為:“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馬,腹中藏著西方文化,它一旦進入我們的社會,就會對我們我們的孩子施加影響。”下列對此材料認識正確的是:
A、芭比娃娃尚未進入伊朗市場
B、經濟利益是本次對抗中雙方角逐的核心
C、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國家堅持本國傳統文化
D、薩拉娃娃代表第三世界的文化傳統
16.“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議),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這反映作者:
①主張重農抑商
②倡導以法治國
③力求社會穩定
④維護農民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17.從19世紀90年代起,德國出現了建立巨型企業的趨勢。到20世紀初,占全國企業總數0.9%的3萬多家大型企業占有3/4以上的蒸汽動力和電力,其中586家巨型企業幾乎占有蒸汽動力和電力總數的1/3。上述現象說明
A、軍國主義政策推動了生產集中 B、能源革新成為生產集中的主要動力
C、生產集中有利于新興工業的發展 D、生產集中根本改變了輕重工業比例
18.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為一種很重要的古漢字資料。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于殷墟。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現在已知,殷商時期,國王在處理大小事務之前,都要用甲骨進行占卜,商朝的地方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的稱號,中央處理國家事務的官員,以尹為長,另有卜(中央負責占卜的官員),作冊,亞服等各種名目。從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歷史信息是:
A、中國早期的制度中王權具有神秘色彩
B、殷墟是商朝的政治中心
C、商朝時期中央集權神化并加強
D、初步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19.關于羅馬早期的習慣法,表述正確的是
A、因是習慣法,沒有法官 B、維護的是羅馬帝國的利益
C、平民和奴隸不享受法律保護 D、屬于羅馬公民法的范圍
20.美國的政府首腦是
A、總統 B、國務卿 C、總理 D、參議員議長
2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二條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建立中華民國 B、規定民主共和政體
C、否定君主專制制度 D、確立資本主義制度
22.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下圖中最能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由弱到強發展變化的示意圖是:
23.抗戰勝利后,上海滬江大學對學生進行了關于中國內戰的相關調查。結果如下:
意向
不可避免
可獲得政治解決
應該絕對避免
可獲得速戰速勝
無回答
人數
170
110
423
244
20
?
這不能說明
A、學生的政治預見能力有限??? ??? ?
B、和平是當時人民的最大愿望
C、國統區民眾對南京國民政府抱有一定的幻想??
D、國共內戰是違背民意的非正義戰爭
24.軍旗和臂章是一支軍隊的象征,下列軍旗或臂章代表的軍隊按名稱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④③
25.我國某部憲法將國家性質表述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這一表述說明當時:
A、資產階級已被消滅 B、人民公社體制已經建立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經濟基礎十分薄弱
26.該圖中甲、乙所指的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兩個頂點,其涉及的事件分別是:
A、里昂工人起義、憲章運動
B、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第一國際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第一國際
D、《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巴黎公社
27.丘吉爾曾說:“未能通過一種或另一種手段將當初已屈服了的俄國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這一失敗如今成為我們的沉重負擔。”對“這一失敗”的準確理解是
A、《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B、蘇聯“二五”計劃后工業超過英國
C、俄國十月革命勝利 D、美蘇爭霸導致世界長期動蕩不安
28.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歐盟與它的主要區別在于
A、促進了地區經濟政治一體化????????????
B、都推動了區域內政治、經濟間的交流合作
C、加強了區域內經濟合作?????????????? ??
D、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
29.據朱成虎、趙子聿等著的《當代美國軍事》,該圖是1950年到1980年美國軍費開支變化。導致a、b兩階段軍費急劇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A、美國實行戰略收縮政策????????????? ??
B、美蘇爭霸轉向空間領域
C、美國結束一些侵略戰爭????????????? ??
D、美蘇冷戰局勢日益緩和
30.1974年,德國外長謝爾說:“在九國商談有關政治行動、組織結構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張談判桌上,我們不能保證都有美國的席位。”這段話反映的時代背景是
A、西歐國家經濟實力超過美國,開始挑戰其霸主地位
B、西歐經濟實力增強,試圖擺脫美國的控制
C、冷戰形勢下,西歐國家開始走向聯合
D、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失去主導地位
31.《荀子·富國》記載:“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歲而再獲之。”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A、這表明我國是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 B、古代中國土地兼并嚴重
C、通過精耕細作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D、鐵農具和牛耕被廣泛推廣
32.明朝遷都北京之后,運河漕運發達,天津“糧艘商舶,魚貫而進,迨無虛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繪說:“百寶都從海舶來,……怪怪奇奇洋貨街。”能夠涵蓋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歷史發展的表述是
A、明、清時期天津經濟持續繁榮
B、運河漕運使天津商貿不斷發展
C、水運通道便捷保證了天津商貿不斷發展
D、海上運輸興起促成了天津商貿持續繁榮
33.“清明過了谷雨邊,背起包袱走福建……茶葉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賽過雞。采茶可憐真可憐,三夜沒有兩夜眠。茶樹底下冷飯吃,燈火旁邊算工錢。武夷山上九條龍,十個包頭九個窮。年輕窮了靠雙手,老來窮了背竹筒 。”這是清朝民間《武夷山采茶歌詩》,據此可說明
① 清代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廣大,形成專業生產區域
②清朝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③ 清代福建茶業主要從江西外銷海外
④ 制茶葉以手工勞動為主,勞動者生活艱苦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4.辛棄疾說:“北方之人,養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農,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矣,”這種現象表明當時
A、北方農業比南方發達 B、商業是貧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業比北方發達 D、北方社會比南方更穩定
35.“中國”一詞在出土文物中最早出現于西周初年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薛(義)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從這里統治人民。對此銘文理解正確的是:
A、銘文表明西周開始出現國家 B、銘文說明西周強調秩序和等級觀念
C、銘文說明西周實行分封制 D、“中國”一詞西周與現代的意思一樣
36.柳宗元認為,秦末農民起義”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漢七國之亂“有叛國而無叛郡……奉制之得亦明亦”。下列哪種說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縣制與秦末農民戰爭沒有關系 B、七國之亂因漢初分封而爆發
C、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 D、郡縣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統治
37.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審判法庭上說:“國王是世襲的,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訴我究竟是什么權威傳我來的……我愿擁護下議院的公平的權利。不敢后于在場的任何人……必須有貴族,才能構成議會,但是貴族在哪里呢?”這反映了當時英國
A、貴族地位開始沒落 B、傳統議會制度瓦解
C、議會擁有絕對權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8.1923年12月1日,陳獨秀在《前鋒》雜志上撰文認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會階級固然一體幼稚,然而資產階級的力量究竟比農民集中,比工人雄厚”。這一認識
A、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B、推動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C、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 D、科學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特點
39.英國文學家菲爾丁(1707~1754)描述當時的英國時說:“當貴族在與君主進行華麗的競爭時,鄉紳們翹首企盼獲得貴族那樣的地位,而商人們則從柜臺后面步出,擠入鄉紳空出的行列。”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貴族階層日趨沒落 B、階級斗爭空前加劇
C、商業資本發展迅速 D、產業革命成效顯現
40.19世紀晚期一西方報紙稱“甲午以后,中國有三黨:守舊黨……意在保現存之局面;中立黨……意在保國以變法;維新黨……意以犯上作亂為自振之機”。材料中所指 “維新黨”的代表是:
A、李鴻章 B、康有為 C、孫中山 D、陳獨秀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
41.交通為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提供了便利。古今中外,人們都十分重視交通建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1分)
材料一
從公元前220年開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陽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東北、東面和東南輻射的一批稱為馳道的帝國道路。在漢代,隨著帝國的擴張,道路系統大為擴大。(摘編自《劍橋中國秦漢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學家在宜賓縣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來,該處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專家認為這段約350米長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備了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據《華西都市報》2009年5月5日第12版)
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朝修建道路的影響。(3分)
材料二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噸位數(單位:百萬凈噸)
(根據劉宗緒《世界近代史》相關數據編制)
(2)根據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運業發展狀況。(2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圖11所呈現趨勢的原因。(2分)
材料三
1876年—1894年近20年的時間里中國境內修建約400多公里鐵路。1894年——1911新建鐵路約9000多公里。其中帝國主義直接修建經營的約占41%;帝國主義通過貸款控制的約占39%;由中國人自己修建的僅占20%左右。
——摘編自[中國動力新時速 - 新鐵百科]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894~1911年中國鐵路迅速發展的原因及其對中國社會進步產生的影響。(6分)
材料四:


(4)根據材料四,較之1938年鐵路示意圖,2007年的鐵路示意圖有何明顯變化。(3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變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5)通過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交通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2分)。
4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2分)
材料一:據《唐律疏議》卷一“十惡”條一曰謀反(謂謀危社稷);二曰謀大逆(謂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閣);三曰謀叛(謂謀背國從偽)……“諸謀反及大逆者皆斬”。
——張晉落《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內容,并指出中國封建社會法律的本質特征。(2分)
材料二:古代羅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證“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為任何人不能剝奪的一些基本權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人的標準。
(2)、據材料二歸納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 2 分)
(3)和材料一對比,兩則材料的主要差別是什么?(2分)
材料三:1804年制定的《法國民法典》,就繼承了古羅馬《法學階梯》的人法、物法、訴訟法的體例;而1900年實施的《德國民法典》則是以古羅馬《學說匯纂》為藍本的,形成了總則、債法、物法、親屬法、繼承法。法、德兩國的民法體系,又為瑞士、意大利、丹麥、日本等眾多國家直接或間接的加以仿效。
(4)依據材料三,說明羅馬法與近代西方國家法典的關系。(1分)并結合史實指出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法制建設的態度。(2分)
材料四:
(5)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四中的兩部法典有何相同之處。(3分)并說明它們實施的結果及其原因。(4分)
材料五: 新中國成立之初,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形成新中國法律體系的雛形。當時黨內高層,認為法律的主要功能是對敵專政、懲罰犯罪分子。比如,1957年7月,中央規定地方司法機關向地方黨委負責。辯護制度、律師制度被批判為“替壞人說話,敵我不分,為階級敵人開脫、掩護”。
材料六: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注重法制建設,已制定憲法和現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保護改革開放和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僅以1982—1992年為例,我國頒布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修正)、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專利法、著作權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繼承法、工會法、殘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礦山安全法、傳染病防治法、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礦產資源法、水法、草原法、漁業法、森林法等。
 ——摘編自趙惜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展歷程的全景回顧”
(6)根據材料五,六,概括建國初期和改革開放時期法律建設的基本特點和形成這些特點的主要原因?(6分)
43.近代以來,中國在變,世界在變,中國對世界的認識(即狹義的“世界觀”)也在變。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9分)
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爾國王(指英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天朝撫有四海……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
——摘自《清實錄》
(1)根據材料一,概括鴉片戰爭前清朝統治者的“世界觀”,并結合具體史實,說明這一世界觀對中國社會的影響。(2分)
材料二:
隨著西學東漸,近代中國人逐漸認識到與外國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戰敗之后,中國讀書人逐漸被戰勝者改變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強弱分文野的新觀念。這類因對抗性互動而產生的概念轉移,急劇而徹底的改變了對西方的認知:從“夷務”到“洋務”再到“時務”,由貶義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說是天翻地覆的轉變,也不為過。
——羅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國》
(2)對比材料一,材料二中鴉片戰爭后中國人對于世界的認知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8分)
材料三 :
過去60年,中國對于世界的看法,……是沿著一條螺旋軌跡不斷向前邁進,由相對簡單逐漸走向相對成熟。具體而言,中國的“世界觀”的發展與變化可以清晰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世紀50~60年代,……對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個階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對外開放;第三個階段是世紀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諧世界”的理念。
——江涌《從對立到統一:中國世界觀60年劇變》
(3)與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第三階段中國政府對外部世界的作法有什么區別?(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第三階段中國政府在“和諧世界”理念的指導下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4)綜合上述材料,歸納近代以來中國 “世界觀”的變化軌跡。(4分)
參考答案
1.C
【解析】略
2.D
【解析】略
3.B
【解析】略
4.B
【解析】略
5.C
【解析】略
6.C
【解析】略
7.B
【解析】略
8.C
【解析】略
9.B
【解析】略
10.D
【解析】略
11.A
【解析】略
12.B
【解析】略
13.D
【解析】略
14.A
【解析】略
15.C
【解析】略
16.D
【解析】略
17.C
【解析】略
18.C
【解析】略
19.D
【解析】略
20.A
【解析】略
21.C
【解析】略
22.B
【解析】略
23.D
【解析】略
24.B
【解析】略
25.C
【解析】略
26.D
【解析】略
27.C
【解析】略
28.A
【解析】略
29.C
【解析】略
30.B
【解析】略
31.C
【解析】略
32.C
【解析】略
33.C
【解析】略
34.C
【解析】略
35.B
【解析】略
36.D
【解析】略
37.B
【解析】略
38.B
【解析】略
39.C
【解析】略
40.C
【解析】略
41.(1)影響: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經濟發展;加重人民的負擔,激化矛盾。(3分)
(2)發展概況:航運業迅速發展;汽船運輸超過帆船運輸,逐漸占據主導;(2分)
原因:世界市場的擴大;交通運輸業的發展。(2分)21世紀教育網
(3)原因:帝國主義的資本輸出;清政府支持鐵路修建;中國人對鐵路修建認識的提高和愛國熱情。(3分)
影響:加速中國工業化;推動國內各地區的交流;加快自然經濟的解體;(3分)
(4)變化:外國控制路權到路權國有; 集中于東部到形成全國范圍的鐵路系統;鐵路運輸迅速發展。(3分)
原因:政府注重發展鐵路事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科技的發展;獨立自主(3分)
(5)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社會穩定,推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解析】略
42.(1)對危害統治的行為給予嚴懲。(1分) 維護君主專制統治。(1分)
(2)平等;人權;理性;法律至上;正義;保護私有財產等(2分)(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
(3) 材料一表現了法律是維護專制統治的工具;(1分)21世紀教育網
材料二則表現為法律是維護人的基本權利的工具。(1分)
(4)關系:羅馬法是近代西方國家立法與司法提供了法律藍本。(1分)
態度:各國政府十分重視法律的制定(1分);在英國出現了1689年《權利法案》、美國的1787年憲法、法國的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國的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
(5)相同之處:都體現了啟蒙思想(自由平等、主權在民等);都反對君主專制;實行共和制度;都實行三權分立;(任意三點得3分)
結果及原因:《臨時約法》遭到破壞(1分);不適合中國國情,袁世凱掌握實權。(1分)
1787年憲法成功實施(1分); 資產階級力量強大,并掌握國家實權。(1分)
(6)建國初期重在維護社會秩序,階級斗爭色彩濃厚。(1分)
原因:A、新中國政權剛剛建立,社會矛盾較為復雜。B、階級斗爭觀點的影響。C、兩極格局的影響。(任意兩點得2分)
改革開放后重在促進改革開放順利進行;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或公民權益的保護);保護人們的持續發展。(任意一點得1分)
原因:A、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經濟發展為中心;(1分)
B、國際形勢主要表現為和平與發展。(1分)
【解析】略
43.(1)以“天朝上國”自居;(1分)
這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重要原因。(1分)
(2)放棄以自我為中心,逐漸形成近代 “世界觀”;對西方從鄙視到平等對待再到尊崇;(4分)
原因:近代戰爭戰敗,民族危機加深;開眼看世界,對西方了解的深入(4分)
(3)主動開放,積極融入世界。(2分)
以聯合國為中心展開多邊外交;推動地區內交流合作;發展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3分)
(4)從以世界中心自居到向西方學習(2分)
從被動開放到積極主動對外開放。(2分)
【解析】略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地理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該圖中,甲、乙、丙、丁四幅圖分別是我國東部季風區四個平原地區的年降水量柱狀圖和年氣溫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問題。
1.四圖中反映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氣溫和降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圖中適合甘蔗和甜菜生長的分別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丙、甲
讀我國某生態環境問題分布統計資料,完成問題。
3.該生態環境問題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樣性減少
4.為了避免該生態環境問題在我國西北地區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積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
B.解決當地群眾生活能源,嚴禁亂砍濫伐
C.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攀枝花是我國著名的鋼鐵工業中心。據此完成問題。
5.攀枝花市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區位因素是( )
A.自然條件優越 B.資源豐富 C.交通便利 D.市場廣闊
6.攀枝花對外聯系主要以鐵路為主,經過攀枝花的鐵路是( )
A.寶成鐵路 B.成渝鐵路 C.川黔鐵路 D.成昆鐵路
7.攀枝花發展的同時,城市環境問題日漸突出,下列改善城市環境的措施中適合攀枝花的是( )
A.在周圍地區建立衛星城,疏散城市中心人口
B.大規模擴大城區面積,減輕人口過多的壓力
C.嚴格控制工廠“三廢”排放標準,積極開展“三廢”回收利用
D.將工礦企業遷往城市遠郊區
我國的黃河流域存在著嚴重的生態問題,其中水土流失是頭號問題。因此,我國也加強了黃河流域的綜合治理。讀“黃河流域水系圖”,回答問題。
8.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措施,對黃河流域的綜合治理有借鑒意義的地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防洪
B.發電,提高水質
C.土地合理利用
D.可以防洪、發電、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沒有提高水質
9.黃河流域流經的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資源,是我國西電東送的北線。你認為在發電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應該注意保護土地資源 B.應該注意保護大氣環境
C.應該注意保護水質 D.應該只注重發電效益,不必管環境保護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為當地的工業化對城市化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據此回答問題。
10.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對城市化的推動表現在( )
A.郊區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規模迅速擴大 D.涌現出大量衛星城
11.下列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在外貿的推動下不斷發展的
B.20世紀90年代以來,支撐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的動力在減弱
C.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D.珠江三角洲地區各城市分工明確,結構差異大
讀我國南方某地等高線地形,回答問題

12.圖中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 320米 B. 397米 C. 412米 D.506米
13.關于圖示地區說法可信的是 ( )
A. 在N地看不到甲村
B. 該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山地為主
C. 該地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D. 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則乙村處的河段自北向南流
讀圖,回答問題
14.若圖示為兩條緯線,P點晝長小于Q 點晝長,那么該圖所在位置和月份分別為( )
A.北半球、6月 B.南半球、6月
C.北半球、12月 D.南半球、4月
15.若圖所示是地球側視圖,PQO為赤道,圖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將越來越短,則此時北京時間為( )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如圖為不同緯度四地正午太陽高度季節變化玫瑰圖,讀圖回答問題。
16.圖示四地緯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17.冬至日圖中四地白晝時間由長到短依次是( )
A.①④③②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如圖為某河段示意圖,箭頭表示河流流向。讀圖回答問題。
18.流水侵蝕作用最活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符合①②連線處河流斷面的剖面是( )
如圖示意一天內不同時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層(指路面最上層)深度的溫度變化狀況,讀圖回答問題。
20.關于圖示信息的解讀,正確的是( )
A.水泥混凝土面層溫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遞減
B.14:00時在10cm深度處溫度最高
C.表層溫度逐漸向下傳遞,其最大深度為20cm
D.水泥混凝土面層溫度日變化隨深度增加而遞減
21.分析圖示信息所得出的結論中,可以確定的是( )
A.水泥混凝土比熱容小,不適宜作路面建設材料
B.表層劇烈的溫度變化會導致路面開裂,鋪設水泥混凝土路面應做防裂處理
C.鋪設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有效方法
D.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面層表面增溫最快,應進行灑水降溫
22.下面左圖是北半球某區域850hPa等壓面上的等高線分布圖(單位:m),右圖是沿左圖XY方向畫出的空間位置圖。下列對圖中a、b兩點對應的近地面甲、乙兩地的氣溫和氣壓差異的判斷,正確的是( )
①氣溫:甲地大于乙地 ②氣壓:甲地小于乙地
③氣溫:甲地小于乙地 ④氣壓:甲地大于乙地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②
如圖為北半球某海域某時刻的海平面氣壓狀況圖,圖中a、b、c分別代表各自所在等壓線的氣壓值。讀圖,完成問題。
23.若圖中等壓線的數值aA.Ⅰ B.Ⅱ C.Ⅲ D.Ⅳ
24.若圖形中等壓線的數值a>b>c,則此島嶼甲和島嶼乙中的②③④⑤四處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
A.②與③ B.④與⑤ C.③與⑤ D.②與④
該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問題

25.圖示地區有一段長城遺址,其位置最有可能位于( )
A.A—B段 B.C—D段 C.E—F段 D.G—H段
26.人們在甲乙丙丁地最有可能看不到古長城遺址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7.圖中陡崖的最大高差 ( )
A.450 B.449 C.200 D.199
損失率是指受災區域各類財產的損失值與災前(正常)值之比,影響損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災害的強度、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地區抗災能力等。讀“中國自然災害損失率(‰)等值線局部示意圖”,完成問題。
2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自然災害損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內陸逐漸增大
B.因為經濟發達,甲地區損失率最大
C.乙地區損失率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災能力差
D.丙地區損失率較小,其原因是災害種類單一,強度小
29.根據“中國自然災害損失率(‰)等值線局部示意圖”,推測上海及其周邊地區自然災害損失率最接近該圖中的 ( )
該圖為我國東部氣溫隨緯度變化的曲線。讀圖,回答問題。
30.圖中能正確反映我國東部1月、7月氣溫隨緯度變化的曲線分別是 ( )
A.③和①? ???? B.③和②
C.④和①? ???? D.④和②
31.影響我國東部地區冬季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太陽輻射差異 ②距海遠近不同 ③大氣環流影響④地形差異
A.①②? ?????? B.①③ C.①④? ?????? D.②③
讀世界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32.圖中主要山脈的大致走向是? ( )
A.東--西走向?????? B.東南--西北走向
C.東北—西南走向???? D.南--北走向
33.圖中,西部海灣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 )
A.波浪侵蝕作用?????? B.冰川侵蝕作用
C.流水侵蝕作用?????? D.斷裂下陷作用
該表示意某區域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單位:公頃)。據此完成問題。
?
耕地
園林
林地
牧草地
水域
1996?年
1?268?798.5
27?951.8
266?176.3
2?467?943.4
63?801.4
2000?年
1?293?944.?6
71?783.8
442?971.3
2?237?528.4
66?413.4
2010?年
1?353?176.6
141?685.8
691?081.3
1?870?195.4
73?019.4
34.1996—2000年該區域 ( )
A.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B.退耕還林、退耕還草
C.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D. 草地退化顯著
35.?進入新世紀以來,該區域 ( )
A.氣候持續干旱? B.林果業發展迅速
C.?大力發展畜牧業 D.種植業發展減緩
36.該區域位于我國 ( )
A.西北地區 ?B.東北平原 C.青藏地區? D.華北平原
讀“某年世界橄欖油生產國產量比例比較圖”,完成問題。
37.由此推斷橄欖樹理想的生長環境 ( )
A.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多雨
B.終年高溫多雨
C.夏季高溫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D.終年溫和多雨
38.圖中所列國家中位于非洲北部,且橄欖油生產量最多的國家,其南部地區的植被類型主要是 ( )
A.草原????B.荒漠????C.常綠硬葉林?????D.落葉闊葉林
讀某地區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回答問題。
39.圖中①地降水豐富的原因是 ( )
A.位于沿海地區,且有暖流經過
B.冷、暖氣團長期在此交匯,多鋒面雨
C.處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D.處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40.根據等值線的分布規律和該地地形,判斷A點等值線的數值是 ( )
A.50? ?????B.200 ???C.400? ??????D.800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
41.根據我國五個農業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從地形上看,C地區是_______平原,D地區是________平原(不能填三大平原名稱,填次一級地形區的名稱);從氣候上看,C地是________氣候,E地是________氣候;從農業用水來看,主要不是引用河水進行灌溉的是________地區。
(2)A、D兩地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區淡水養殖、水產品加工業布局的有利條件主要有(雙選)( )
A.氣候條件優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邊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市場廣闊
D.能源泉充足
(4)C地區糧食產量比B地區低,但糧食商品率卻比B地區高的原因有哪些?
(5)E地區農作物具有________特點,該地區發展農業最主要的水源是_____________。
42.(14分)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三峽工程蓄水后,峽江急流變成“平靜湖水”。承受著大壩的建成運行,庫區環境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據國家環保局通報,目前庫區水質較好。但庫區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鎮的廢水、固體廢棄物非達標排放現象仍然嚴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承受流水進入庫區,某縣曾在4天內撈起漂浮物體100多噸。
(1)上圖中,某支流上A、B兩處水質較差的是哪處?如果該現象具有一定普遍性,試說明原因。
(2)漂浮物對庫區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從源頭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環境管理措施可以解決庫區漂浮物問題?
43.(12分)圖甲、圖乙分別是“我國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示意圖”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簡析兩經濟區發展經濟共同的區位優勢:
(2)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較高,是我國重要的兩大城市群。
(以下答題中如果是填城市填圖中代號,省市填簡稱。)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______和_________兩個特大城市為龍頭,以一批大中城市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鎮為依托,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城鎮體系,并加強與香港、_______兩個特區的協調,打造一個大珠江三角洲經濟區。
b.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核心,地跨__________三省市,龍頭城市上海市定位為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該城市群目前特大城市有_______,不久這里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3)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經濟成為全國經濟增長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資的熱點地區,試分析其區位優勢。
(4)兩個區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面臨能源緊張的狀況,國家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
44.圖1和圖2分別是甲島7月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和乙島水系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甲、乙兩島面積較大的是 島;圖2中a、b兩小島之間最短距離約為 千米。(4分)
(2)圖1中所示的甲島200C等溫線彎曲明顯,主要影響因素是 (2分)
(3)根據圖2中信息,描述乙島地形特征.(4分)
(4)甲、乙兩島7月都盛行相同方向的風向,但成因不同,乙島此風形成原因是: (2分)
(5)甲圖中Ⅰ、Ⅱ兩地,每逢元旦時日出時刻相同,則一年中Ⅱ地比Ⅰ地日出時刻早的時間大約有( )(2分)
A.3個月 B.1個半月 C.半個月 D.1星期
參考答案
1.D
2.D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東部地區的氣候差異。
1.華北地區最低月溫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7、8月,故D圖符合。
2.甘蔗適宜生長于我國南方沿海地區;丙圖符合,而甜菜為我國北方中溫帶的主要作物,故甲地符合。
3.A
4.B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生態環境問題。
3.根據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該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故可能是荒漠化。
4.由于我國西北地區水資源少,不適宜大面積植樹造林,選項A錯誤;選項C、D很容易排除。
5.B
6.D
7.C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鋼鐵工業中心。
5.攀枝花是我國著名的鐵礦基地。
6.攀枝花位于四川省西部,經過攀枝花的鐵路只有成昆鐵路。
7.城市環境的治理主要從原因入手,該城市環境問題突出的主要原因與其產業結構有關,故應從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控制企業的污染排放分析環境的治理。
8.D
9.D
【解析】本題考查河流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
8.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治理,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主要表現在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游和土地利用等方面。
9.由于火力發電產生的大氣環境污染嚴重,故在發電過程中需要注意保護大氣環境,故D項不正確。
10.C
11.D
【解析】本題考查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
10.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對城市化的推動,一方面使許多鄉村地區迅速變成城鎮,使城鎮數量猛增,呈現出城市與鄉村交錯分布的景觀;另一方面使城市的規模迅速擴大。兩方面綜合的結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人口比重逐步升高,成為我國城市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11.珠江三角洲在發展過程中,各城市分工不明確,結構逐漸趨同。
12.C
13.A
【解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分析。
12.圖示海拔最低位于東南側,海拔為0---50米,海拔最高位于西北部的山峰,海拔450—500米,故高差可能為400---500米。
13.圖示N地與甲村之間有一山脊,故N地不能看到甲村。
14.A
15.B
【解析】本題考查晨昏線的綜合分析。
14.若位于北半球,P點晝長小于Q點,說明越往北晝越長,則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故A項正確,若位于南半球,P點晝長小于Q點,說明越往南晝越長,說明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B、D項都不符合。
15.夜半球與西半球重合,判斷為春分或秋分日,且北京正午人影越來越短,判斷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判斷為春分日,西半球與夜半球重合,則160°E與昏線重合,即時間為18時,則計算北京時間為15時20分。
16.B
17.A
【解析】本題考查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6.根據四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季節變化判斷,①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判斷位于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②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0,判斷該地為北極圈上;③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90°,判斷位于北回歸線;④在北半球冬半年,有兩次正午太陽高度為90°,判斷該地位于赤道到南回歸線之間。
17.結合上題結論。冬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故全球晝長越往南越長。
18.B
19.A
【解析】本題考查河流地貌。
18.②位于河道凹岸,受慣性影響,侵蝕最為嚴重。
19.①位于河流凸岸,故泥沙淤積嚴重,河岸較平緩,而②位于河流凹岸,故流水侵蝕嚴重,河岸較陡。
20.D
21.B
【解析】本題考查氣溫周日變化及讀圖分析能力。
20.圖示反映表層路面晝夜溫差大,而地下深處則晝夜溫差較小。故D項正確。
21.結合上題分析,水泥路面的表層氣溫變化大于路面深處,故不同程度的溫度變化導致的不容程度的熱脹冷縮會使路面開裂。
22.B
【解析】本題考查等壓線的綜合分析。根據高空850hpa等壓面的分布高度,判斷b處等壓面向上凸,判斷b處氣壓較高,則近地面對應的乙地氣壓較低,說明乙地盛行上升氣流,氣溫較甲地高,故③④正確。
23.C
24.D
【解析】本題考查天氣系統的影響。
23.若a24.若圖中等壓線的數值a>b>c,說明圖示的氣壓中心為高壓中心,島嶼中的②④為山地迎風坡,降水量豐富,③⑤為山地背風坡,故降水量較少。
25.A
26.C
27.D
【解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綜合判讀。
25.長城主要建于山脊地帶,故A—B段等高線“凸低為高”為山脊。
26.圖示丙處到A—B處有一山脊阻擋,故可能不能看到長城遺址。
27.陡崖相對高度的計算公式為(n-1)d≤h<(n+1)d。
28.C
29.A
【解析】本題考查自然災害及讀圖分析能力。
28.從圖中數值可以看出乙地災害損失率較大,主要原因是乙位于黃土高原上,自然災害較多且災害程度較大,加上該地區經濟水平較低,抗災能力較低。
29.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災害易損性就越低,而欠發達地區的人們往往是自然災害的首要受害者。
30.D
31.B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氣候。
30.我國夏季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但仍是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溫差較大,最北端在零下20℃以下,南部海南島為熱帶氣候,溫度在15℃以上。故④和②曲線符合。
31.我國東部是季風氣候,北部離冬季風源地近,比南部太陽高度角小,白晝時間短,所以南北氣溫差異大。
32.C
33.B
【解析】本題考查世界區域地理和地質作用。
32.根據圖示河流的分布(東側自西北向東南流,西側自東南向西北流)判斷山脈走向與河流流向相垂直,故選C項。
33.根據圖示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輪廓判斷,該地區位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圖示西部地區為挪威的峽灣,是歷史時期冰川侵蝕而形成的。
34.D
35.B
36.A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地理和資料綜合分析能力。
34.根據圖示可以看出,從1650年到1780年該地區原始林地大面積減少,耕地不斷增加,表示這里原始林地被開墾成耕地,由此推斷這里存在移民開墾現象。
35.20世紀后,該地區的耕地有所減少,次生林地面積增加,該地區實行了退耕還林,故選B項。
36.根據該地區的土地利用以草地和耕地為主,判斷該地區為我國西北地區。
37.A
38.B
【解析】本題考查世界區域地理。
37.根據世界橄欖油生產國的主要分布來看,主要集中于地中海沿岸,反映橄欖樹的生產應適宜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
38.圖示位于非洲北部,橄欖油生產量最多的國家是敘利亞,其南部受熱帶沙漠氣候影響,故植被為荒漠。
39.D
40.C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地理和等值線的綜合分析。
39.圖示①地位于雅魯藏布江谷地,由于位于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故為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40.根據圖示的等值線分布,A等值線與200、400的等值線相鄰,且結合當地的地形,該位為祁連山區,多地形雨,故判斷A等值線數值為400mm。
41.(1)三江 河套 溫帶季風 溫帶大陸性 E
(2)低溫(熱量條件) 灌溉水源
(3)BC
(4)C地區耕地面積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占有量比B地區多
(5)耐旱 冰川融水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農業生產。(1)據圖中的重要地理事物,判斷出各農業區的名稱和所在位置,并分析各農業區生產的條件。(2)A地區位于青藏高原,地勢高,光照充足而熱量不足;D地區位于內蒙古河套平原,屬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發展農業需解決水源問題;(3)B地區是太湖平原,既是商品糧基地又是淡水魚養殖基地,人口稠密,建水產品加工廠,不僅原料充足且市場廣闊;(4)C地為三江平原,地廣人稀是其商品率高的原因;(5)E地為哈密盆地,地處內陸,氣候干旱,故水資源不足,主要的河流水源為冰川融水補給。
42.(1)B處。原因:庫區兩巖支流地區城鎮工業、生活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庫水頂托,水流相對變緩,致使污水富集,水質變差。
(2)危害三峽工程安全;影響旅游景觀;阻礙航運。
(3)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利用各種手段(法律、行政、經濟)制止亂倒垃圾行為;對城鄉垃圾進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種技術進行分類處理、利用。
【解析】本題以三峽庫區環境問題為切入點,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第(1)題要從自然原因(水流速度)和人為原因(城鎮排污)兩方面加以分析。第(2)題要結合庫區的航運、旅游、養殖、防洪、發電等功能,有選擇性地作答。第(3)題要根據“原因”找“措施”,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漂浮物問題,對癥下藥,找出解決措施——公眾意識和行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43.(1)共同優勢:兩區都處于河流三角洲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網密布,降水充沛,土壤比較肥沃,勞動力資源豐富;發展農業生產的水熱條件優越,農作物可以一年兩熟到三熟。
(2)a.A G F b.⑤ ⑥ ⑧ 滬、蘇、浙 ⑤⑥③⑧①
(3)位于我國東南沿海,靠近東南亞,毗鄰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優越;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土地價格低廉;是著名的僑鄉之一;地處改革開放前沿,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
(4)積極發展核電,建設了秦山、大亞灣核電站;加快“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建設。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1)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區位條件主要從自然條件(地理位置、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會經濟條件(礦產資源、市場、交通、科技、政策、勞動力、工農業基礎等)方面分析,注意與當地的實際相結合。(2)讀圖了解珠三角和長三角主要的城市分布。(3)改革開放以來影響珠三角經濟發展的區域優勢主要從地理位置、政策、交通、勞動力、地價、歷史條件等方面分析。(4)考查我國的能源問題,解決區域能源短缺的主要措施可從開源、節流兩方面分析。
44.(1)甲(2分) 56(±5)(2分) (2)地形(2分)
(3)中東部山地、南北縱列;西部平原;地勢東高西低(4分)
(4)乙島處在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7月亞歐大陸增溫快,形成低壓,
來自太平洋高壓的偏東風右偏形成東南風。(2分)
(5)C(2分)
【解析】本題考查世界區域地理的比較分析和地圖。(1)圖示甲圖跨經度約5°,而乙圖跨經度約2°,反映甲圖的實際面積大于乙圖。圖示a、b兩小島之間跨緯度約0.5°,故距離約0.5*111KM。(2)圖示甲島嶼的20°C等溫線向低緯方向凸,反映氣溫較低,結合該島嶼的實際,馬達加斯加島中部為山地。(3)圖示乙島的額河流多位于西部,自東向西流,判斷該島嶼東部以山地為主,西部為平原,地勢東高西低。(4)甲位于南半球的低緯地區,受東南信風影響,而乙為臺灣,夏季由于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形成東南季風。(5)材料反映元旦時兩地的日出時間相等,而Ⅱ地比Ⅰ地日出時刻早的時間為元旦到冬至日(約一周)和冬至日之前的一周,故約半個月。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政治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
1.2011年5月19日,河南省漯河市南街村黨委書記、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宏斌做客強國論壇,以南街村——一個樣板村的新夢想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在回答網友提問時,王宏斌談到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一個帶頭村,當時南街村也積極學習它的發展經驗,但是后來實踐證明小崗村的經驗并不適合南街村的發展,考慮到南街村的實際情況,南街村還是選擇了不同于小崗村的集體化發展道路。這說明( )
①經驗對事物發展具有阻礙作用 ②應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 ④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發展既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也面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諸多挑戰,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特別是物價上漲壓力和資產泡沫風險不容忽視,需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提高經濟效益和質量,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上述材料主要體現的矛盾分析法是( )
①全面客觀看問題
②把握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科學家認為,全球氣候變暖90%以上是人類自己的責任,而人類今日所作的決定和選擇,對未來氣候變化的走向具有重要意義。“節能減排”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今天人們的普遍共識和共同行動。這說明( )
①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基礎上作出的
②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應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性
③價值觀對改善全球氣候具有促進作用
④人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應與自然和諧相處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
4.進入2011年,新一輪遍及全國的"民工荒"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但據統計和調查,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在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的2010年并沒有呈現好轉,甚至比以往還有所降低。分析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因素,關鍵是其就業技能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相脫節。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必須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B.必須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和處理問題
C.必須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D.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5.日本核泄漏事件發生后,網絡盛傳“吃碘鹽能防核輻射”以及“日后食鹽供給將受影響”。自3月16日起,中國大部分地區出現搶購食鹽現象,盡管價格飆升,但許多商場的食鹽還是被搶購一空。兩天后,隨著新貨源的增加和部分民眾恐慌心理的逐漸消失,各地食鹽價格開始趨于穩定。“搶鹽”事件中蘊含的經濟生活道理有( )
①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
②物價水平影響消費水平
③消費心理影響消費行為
④食鹽需求量與其價格成反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1年5月22日《人民日報》報道,一向以大國企占優勢的湖北,如今民營經濟占據了“半壁江山”,占GDP比重達48.5%。上午,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為7666.88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5%,湖北私營企業稅收同比增長41.6%,成為全省稅收收入增長的主要力量。民營經濟的收入在居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由2005午的4.5%提高到上年的7.9%,成為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材料表明( )
①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居于主體地位
②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非公有制經濟已實現對國民經濟命脈的控制
④非公有制經濟對于促進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有著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中國人民銀行于2011年9月30日發行了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如圖)。材料中紀念幣的價值
A.是由國家規定的,因為它是由國家發行的
B.是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的,因為它有收藏價值
C.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因為它對人們有用
D.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因為它是商品
8.“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選項中具有縮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準
②上調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
③擴大財產性收入
④個人工薪所得實行超額累進稅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1年8月13日在印尼召開了東盟與中日韓(10+3)經貿部長會議和東亞峰會(10+6)經貿部長非正式會議。據此回答6—7題。
9.在會上,中國和日本提出了加快“東亞自貿區”(10+3)和“東亞全面經濟伙伴關系”(10+6)的聯合提案,建立亞洲區域范圍自由貿易區的倡議再度被提上日程。亞洲區域范圍自由貿易區建立
①有利于推動中國一東盟經濟貿易發展,改變經濟全球化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現狀
②促使我國經濟由自我發展向依靠國際社會發展轉變
③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機遇
④會進一步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0.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
①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
②有利于促進各國結盟
③標志著世界向多極化發展
④有利于提高各國的經濟、政治地位,增強綜合國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2011年1月至4月,浙江省有86人因在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等自治組織換屆選舉中賄選被查處。從政治生活角度看,查處賄選有利于
①保證人民群眾依法有序的政治參與
②維護人民群眾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
③保證村民參與國家公共事務意愿的真實表達
④維護村民參與直接選舉的權利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面對目前敘利亞日益惡化的形勢,中國大使館為了保證在敘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一方面做到保持時刻聯絡,另一方面中國也在與敘利亞政府交涉申請為中國公民提供特別的保護。這是繼利比亞撤僑行動后,中國政府對海外公民的高度關切和強大的行動能力又一重要體現,贏得了海外媒體的高度評價。這表明我國
①在外交領域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
②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
③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④積極承擔國際義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十二五”規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這是因為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引導者
②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是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
③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④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一觀點所蘊含的哲理是
A.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B.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C.對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個整體
15.2011年1月,《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向社會公布并施行。條例的施行,規范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活動,維護了公共利益,保障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和諧進步。之所以會產生如此積極效果,原因在于我國政府正確處理了
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
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
③價值創造與價值享受的關系
④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A. ①②③???B. ②③④ ? C.①③④???D.①②④
16.某國由全民公決通過了新憲法草案,核心內容是國家政體由總統制過渡到議會制。為此,該國新憲法草案中修改的內容應該包括
①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
②總統和政府分享行政權
③議會行使最高行政權
④總統只是國家權力象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2011年,中歐高層進行了多輪會晤。下列選項中,可能成為中歐領導人會晤的話題有
①加強合作,努力解決歐債危機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反對霸權主義
③加強聯合國作用,反對恐怖主義
④國際關系民主化,倡導多邊貿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美國國會于2011年4月12日公布了聯邦政府2011財政年度預算案,指明政府削減開支的項目,避免了政府在8日因預算到期關門。近二十年來,由于國會與行政機關相互扯皮,美國政府曾六次面臨關門的尷尬境地。上述材料表明
①國會擁有立法權,是美國的最高權力機關
②美國總統的行政權受國會的制約
③美國總統必須對國會負責
④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導致效率低下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法國總統府于2010年11月13日宣布,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已接受總理弗朗索瓦·菲永遞交的內閣辭呈。菲永內閣辭職標志著法國新一輪內閣改組拉開帷幕。14日,菲永被總統薩科齊再度任命為總理,并將負責組建下一屆新政府。這說明在法國
A.總理由總統任命,內閣只對總統負責
B.總統占主導地位,總理聽命于總統
C.多黨制是政體的特點,目前主要表現為兩大黨對峙
D.總統的施政重點是內政經濟,總理的施政重點在國防外交
20.某企業生產甲產品,價值人民幣19元,出口到M國,人民幣與M國貨幣的比率為1:10。一年后,國內人民幣貶值5%;同期,人民幣與M國貨幣的比率變為1:12。如果不考慮其它因素,此時,M國居民用本國貨幣購買甲產品比過去多付
A.38貨幣單位 B.50貨幣單位 C.46貨幣單位 D.49.4貨幣單位
21.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11月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165元。下列主體中,最有可能希望人民幣升值的是
A.安徽省某出口企業
B. 一位即將赴美國留學的中國大學生
C.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D. 一家準備到中國投資辦廠的美國公司
22.日前,經國務院批準,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關于政府債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發行政府債券是政府財政支出的重要方面??
②政府發行債券所得收入屬于債務收入??
③發行政府債券會形成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
④發行政府債券是政府籌集資金的重要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 ?D、①③④
二、選擇題
23.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以下屬于哲學層面的意識現象是( )
A.民間的“實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綱目》的思想
24.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 )21世紀教育網
A.聯系的觀點 B.發展的觀點 C.實踐的觀點 D.矛盾的觀點
25.“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鄭板橋的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是( )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B.意識活動具有客觀實在性
C.意識活動具有生動形象性 D.意識活動具有主觀隨意性
26.漫畫《愛鳥工程》給我們的啟示是( )
A.人能夠認識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變現狀
C.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D.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7.“地球一小時”活動節約的能源雖然有限,但是當環保意識深入人性并化為自覺保護環境的實踐,就會對全球節能減排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這說明( )
①實踐是主觀見于客觀的能動的物質性活動
②實踐是按照主觀的內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動
③實踐具有能動性,社會性和客觀性的突出特點
④實踐是人類應對環境的有效合理的適應性活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決定這桶酒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匙污水。一匙污水壞了一桶酒的原因是( )
①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次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②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可以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
③事物的聯系存在于具體的條件中,并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④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美國科研人員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觸電般立即竄逃出去;又將青蛙放入涼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溫度的變化,確沒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漸喪失逃生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青蛙效應”。
29.“青蛙效應”說明的關于事物發展狀態的哲理是( )
①事物變化發展的實質是引起質變的量變
②事物的質變是由漸進的量變引起的
③事物的質變就發生在無形的量變之中
④事物的不顯著的量變可以向質變轉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人可以避免“青蛙效應”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學道理是( )
①認識“危”的條件、根源和前景是實現“安”的必要前提
②認識“危”的必然性,則可以安之若素、泰然處之
③認識“安”與“危”的依存、貫通關系,順應和迎接安危轉化的趨勢
④認識“安”與“危”的包含、轉化關系,努力實現轉危為安的趨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新時期我國農村改革是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展開、遞次推進的,它經歷了從“大包干”到稅費改革,再到包括鄉鎮機構和管理體制等在內的綜合改革過程,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農村改革帶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包含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有( )
①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狀況
②生產方式變革社會性質的變化
③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
④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就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解決當前物價問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控制過多貨幣投放量,從而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基礎。這種做法的理論依據是
A.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B.過度發行紙幣會引起物價上漲
C.穩定物價是宏觀調控的目標
D.貨幣具有流通手段職能
33.《富貴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在清代同治年間遭火焚,斷為兩截,現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該畫首次在臺北合璧展出。此次歷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蕩起兩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懷。這表明
①兩岸同胞對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認同
②民族精神體現了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質
③文化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
④優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假定去年某國待售商品價格總額為4000億元,貨幣流通次數為8次。今年該國待售商品價格總額增加了20﹪,而實際紙幣發行量為900億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去年售價50元的商品今年的售價應為
A.90元 B.80元 C.75元 D.60元
35.2010年12月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為1:6.6,2011年5月12日為1:6.49。上述現象對我國經濟所帶來的影響中,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人民幣升值—若出口商品外幣價格不變、則本幣價格降低——企業利潤減少
②人民幣升值—若出口商品本幣價格不變、則外幣價格上升——出口需求減少
③人民幣升值——購買力提高——物價全面下跌——通貨緊縮——經濟滯緩
④人民幣升值——本幣對外支付能力增強——進口增加、企業對外投資擴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36.2011年4月,保監會公布了2010年全國農業保險數據,2010年全年農業保險支付賠款100.69億元,共有約2100萬戶次的受災農戶得到保險補償。其中,種植業保險賠款68.5億元,森林保險賠款1.8億元,養殖業保險賠款30.4億元。由此可見
①農業保險已成為農民災后恢復生產的重要資金來源
②我國社會保障水平在不斷提高
③購買商業保險就能獲得賠償
④這是規避風險的投資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該圖橫向箭頭顯示的是人民幣不斷升值給我國某出口企業帶來的連鎖反應,縱向箭頭顯示的是針對連鎖反應中各環節相應的對策。從長計議,該企業應采用的對策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8.小王和他的幾個朋友開辦了一家合伙企業,由于經營管理不善而破產。對于企業債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王應以以個人財產承擔無限責任
B.小王和朋友以注冊資本為限承擔責任
C.小王和朋友以法人資本為限承擔責任
D.小王和朋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39.某企業某年利潤1.2億元,稱之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居民的經濟損失約0.4億元,這樣社會收益約0.8億元。由于政府新頒布了環境保護條例,在同樣情況下,該企業為避免可能面臨的0.4億元的罰款,投入0.2億元解決了污染問題,此時社會收益為1.0億元。這一過程表明
A.法律法規是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須由政府治理
C.市場在政府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D.市場調節具有滯后性的弊端
40.降低生產成本是企業兼并的基本動機之一。某行業一家年產量為200萬噸的企業正在對四個兼并方案進行討論。從最能降低平均生產成本看,根據該圖,該企業應該
A.兼并一家年產量為200萬噸的同行
B.兼并一家年產量為100萬噸的同行
C.兼并一家年產量為300萬噸的同行
D.兼并一家年產量為400萬噸的同行

第II卷(非選擇題)
三、綜合題
41.2011年4月至5月,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蔬菜價格的迅速下跌。針對蔬菜“賣難”現象,商務部5月23日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采取多項措施維護菜價穩定和市場平穩運行,同時要求商務部門與農業等部門建立密切協作機制,千方百計緩解蔬菜“賣難”。菜價隨著季節漲落是正常的,但暴漲暴落就不正常了。
運用有關規律的知識回答:
(1)為什么說菜價隨著季節漲落是正常的?(5分)
(2)如何看待商務部的上述行為?(5分)
42.我國工業用水量從1980年的508億m3增長到2010年的1397億m3,其中60%以上的工業用水集中在火力發電、鋼鐵、石化、紡織和制造等行業。2010年,我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16 m3,約為發達國家的3-7倍;工業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廢水總量的40%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約為52%,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水平;工業水費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不足1.5%,也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1)我國政府承諾在"十二五"期間將工業部門用水率提高30%。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常識,分析政府會采取哪些經濟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10分)
(2)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工業用水量快速增長,受水資源短缺制約,供水難以同步增加,工業用水矛盾突出。運用矛盾主次方面相關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在"十二五"規劃中強調既要提高工業部門用水效率,又要提高水資源儲備能力。(9分)
43.(18分)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部分省市區GDP的“十一五”增速和“十二五”目標圖:
注:我國在經歷了多年高速增長之后,傳統發展模式在人、資源、環境等方面遭遇瓶頸,許多省(市、區)政府面對客觀實際主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
材料二 怒江曾經被譽為世界第二大峽谷,其自然景觀頗為壯觀,其魚類資源中土著魚種數量之高在全國少有,可以說,是一個特殊的魚類基因庫。它是目前我國僅存的兩條尚未開發的河流之一,圍繞著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壩,有關部門一直持謹慎態度,多次邀請生態、農業、林業、地質、地理、遺產保護、水利電力、環境科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及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專家進行研討。
(1)有人認為:“降低GDP預期目標會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請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評析這一觀點。(9分)
(2)結合材料二,請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有關部門在怒江開發問題上持謹慎態度的原因。(9分)
參考答案
1.D
【解析】略
2.C
【解析】略
3.A
【解析】略
4.D
【解析】略
5.C
【解析】略
6.D
【解析】略
7.D
【解析】略
8.D
【解析】略
9.C
10.C
【解析】略
11.C
【解析】略
12.C
【解析】略
13.D
【解析】略
14.B
【解析】略
15.D
【解析】略
16.D
【解析】略
17.C
【解析】略
18.C
【解析】略
19.B
【解析】略
20.B
【解析】略
21.B
【解析】略
22.C
【解析】略
23.B
【解析】略
24.C
【解析】略
25.A
【解析】略
26.C
【解析】略
27.B
【解析】略
28.B
【解析】略
29.C
30.D
【解析】略
31.A
【解析】略
32.A
【解析】略
33.B
【解析】略
34.C
【解析】略
35.D
【解析】略
36.B
【解析】略
37.A
【解析】略
38.D
【解析】略
39.C
【解析】略
40.B
【解析】略
41.(1)事物運動時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受供求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2)菜價隨季節漲落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1)
(2)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但是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2)人們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2)商務部的上述行為是自覺利用價值規律的表現。(1)
【解析】略
42.(1)
①加快工業部門的結構調整,鼓勵節水工業企業的發展,限制或淘汰高耗低效用水工業的發展。(2)
②對節水企業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分攤節水成本,促進企業加強節水管理。(2)
③對工業企業的節水技術改造提供信貸資金支持,促進企業更新用水設備。(2)
④對污水排放征重稅,促使工業企業加強污水治理和循環利用,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2)
⑤調高工業用水水價,增加用水成本,促使工業部門節約用水。(2)21世紀教育網
(2)[來源:21世紀教育網]
①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對立統一的。(2)在水資源供給有限的情況下,工業用水快速增長,凸顯了工業用水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工業用水供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1)
②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解決事物的矛盾需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2)我國政府提出提高工業部門用水效率,相對壓縮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來緩解工業用水矛盾。(1)
③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解決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2)我國政府強調提高水資源儲備能力,就是要處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進工業用水矛盾的解決。(1)
【解析】略
43.(1)①這種觀點是片面的。(1分)
②降低GDP預期目標、調整經濟結構,這對于投資、就業等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從眼前看,會影響到經濟發展的速度。(3分)
③以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不可持續,降低GDP預期目標、主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有利于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3分)
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舉措。(2分)
(2)①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大壩的修建跟周圍的生態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所以要態度謹慎。(3分)
②聯系具有多樣性,這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討論,是基于對聯系多樣性的慎重考慮。(3分)
③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要求我們既樹立全局觀念,尋求最優目標,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來推動整體發展。是否修建大壩,要通盤考慮,多方論證。(3分)
【解析】略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數學文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若一個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與另一個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互相垂直,則這兩個二面角的大小 ( )
A.相等 B.互補 C.相等或互補 D.無法確定
2.設函數,若實數使得對任意實數恒成立,則的值等于( )
A. B. C. D.
3.集合,則的子集共有( )
A.6個 B.8個 C.10個 D.12個
4.下列函數中,即是偶函數又在單調遞增的函數是( )
A. B.
C. D.
5.函數的單調增區間是
A. B. C. D.
6.下列命題錯誤的是
A. 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為“若中至少有一個不為,則”;
B. 若命題,則;
C. 中,是的充要條件;
D. 若向量滿足,則與的夾角為鈍角.
7.函數(其中)的圖象如圖所示,為了得到的圖象,只需把的圖象上所有點
A.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
B.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
C.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
D.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
8.若不重合的四點,滿足,,則實數的值為
A. B. C. D.
9.已知集合,則等于 ( )
A. B. C. D.
10.設函數,則函數是 ( )
A.最小正周期為的奇函數 B.最小正周期為的偶函數
C.最小正周期為的奇函數 D.最小正周期為的偶函數
11.如圖,是一個幾何體的正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左視圖)、俯視圖,正視圖(主視圖)、側視圖(左視圖)都是矩形,則該幾何體的體積是( )
A.24 B.12 C.8 D.4
12. 函數的值域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
13.若方程的各個實根所對應的點均在直線的同側,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14.△ABC中B=120°,AC=2,AB=2,則△ABC的面積為_________.
15. 某單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人,青年人人,為調查身體健康狀況,需要從中抽取一個容量為的樣本,用分層抽樣方法應分別從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中應各抽取
16.對函數,現有下列命題:
①函數是偶函數;
②函數的最小正周期是;
③點是函數的圖象的一個對稱中心;
④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增,在區間上單調遞減。
其中是真命題的是
三、解答題
17.(本小題滿分10分)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已知曲線的參數方程為(為參數),曲線的極坐標方程為
.
(Ⅰ)將曲線的參數方程化為普通方程,將曲線的極坐標方程化為直角坐標方程;
(Ⅱ)曲線,是否相交,若相交請求出公共弦的長,若不相交,請說明理由.
18.已知平面上三個向量的模均為1,它們相互之間的夾角均為。
(I)求證:;
(II)若,求的取值范圍。
19.(本題滿分14分)
如圖所示,在正三棱柱ABC -A1B1C1中,底面邊長和側棱長都是2,D是側棱CC1上任意一點,E是A1B1的中點。
(I)求證:A1B1//平面ABD;
(II)求證:AB⊥CE;
(III)求三棱錐C-ABE的體積。
20.(本題滿分14分)
已知橢圓C:(a>b>0)的離心率為,短軸一個端點到右焦點的距離為3.
(1)求橢圓C的方程;
(2)過橢圓C上的動點P引圓O:x2+y2=b2的兩條切線PA、PB,A、B分別為切點,試探究橢圓C上是否存在點P,由點P向圓O所引的兩條切線互相垂直?若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1.(本題滿分14分)
設函數
(1)求函數極值;
(2)當恒成立,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1.D
【解析】解:如果兩個二面角的半平面分別對應垂直,那么這兩個二面角角相等或互補”(面與二面角的性質)但是這個命題不一定正確,如下圖就是一個反例.
正方體ABCD-A1B1C1D1中,二面角D-AA1-F與二面角D1-DC-A的兩個半平面就是分別對應垂直的,但是這兩個二面角既不相等,也不互補.故選:D.
2.C
【解析】解:令c=π,則對任意的x∈R,都有f(x)+f(x-c)=2,于是取a=b=,c=π,則對任意的x∈R,f(x)+f(x-c)=1,由此得=-1,選C
3.B
【解析】,所以P的子集共有8個
4.D
【解析】偶函數是A,B,C。因為當時,是增函數
5.D
【解析】,應選D
6.D
【解析】與的夾角為時,,但與的夾角不是鈍角,所以D錯。
7.A
【解析】,又因為,
所以,因而只需將f(x)的圖像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
8.B
【解析】,,
,所以m-2=1,所以m=3
9.C
【解析】集合,則1是它們的公共元素,因此等于,選C
10.A
【解析】因為原函數可以化為單一函數,因此可知是奇函數,并且周期是,故選A
11.B
【解析】因為由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為一個長方體挖去了一個直三棱柱,其底面為俯視圖,高為3,其體積等于長方體體積減去直三棱柱體積.長方體體積等于3×2×4=24,挖去的直三棱柱體積等于×3×2×4=12所求的體積為24-12=12,故選B
12.D
【解析】因為函數
因此可知利用,結合二次函數性質可知,函數的值域為,選D
13.
【解析】解:方程的根顯然x≠0,原方程等價于x3+a=,原方程的實根是曲線y=x3+a與曲線y=的交點的橫坐標,而曲線y=x3+a是由曲線y=x3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而得到的,若交點(xi,)
)(i=1,2,…,k)均在直線y=x的同側,
因直線y=x與y=
交點為:(-2,-2),(2,2);所以結合圖象可得a>0且x3+a>-2且x<-2
或者a<0且x3+a<2且x>2,解得a的范圍是
14.
【解析】
15.6人、12人、18人;
【解析】解:∵總體的個數是162人,要抽一個36人的樣本,
∴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是∴27×=6, 54×=12,81×=18
故答案為:6、12、18.
16.①④
【解析】解:對于①,由于f(-x)=-xsin(-x)=xsinx=f(x),故函數f(x)是偶函數①正確;
對于②,由于f(x+2π)=(x+2π)sinx≠f(x),故函數f(x)的最小正周期是2π,②不正確;
對于③,由于f()+f()=-=-π≠0故點(π,0)不是函數f(x)的圖象的一個對稱中心,故③不正確;
對于④,由于f'(x)=sinx+xcosx,在區間[0,]上f'(x)>0,在區間[-,0]上f'(x)<0,由此知函數f(x)在區間[0,]上單調遞增,在區間[-,0]上單調遞減,故④正確.
故答案為:①④
【答案】(I);(II)公共弦長為。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圓的參數方程,以及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屬于基礎題.
(1)根據同角三角函數關系消去參數θ,即可求出曲線C1的普通方程,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兩邊同乘ρ,根據極坐標公式進行化簡就可求出直角坐標方程;
(2)先求出兩個圓心之間的距離與兩半徑和進行比較,設相交弦長為d,因為兩圓半徑相等,所以公共弦平分線段C1C2,建立等量關系,解之即可.
解:(I)由得,
∴曲線的普通方程為---------------------2分
∵,∴,
∵,,∴,
即,
∴曲線的直角坐標方程為-------------------5分
(II)∵圓的圓心為,圓的圓心為,
∴,∴兩圓相交------------------8分
設相交弦長為,因為兩圓半徑相等,所以公共弦平分線段,
∴,∴,所以公共弦長為--------------10分
18.(Ⅰ)證明略
【解析】(I)根據向量垂直的條件可證即可.
(II) 不等式
然后再把給的數據代入即可得到關于k的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圍
19.(Ⅰ)證明:見解析;(Ⅱ)見解析;
(Ⅲ) 。
【解析】本題給出所有棱長都相等的正三棱柱,求證線面平行并求三棱錐的體積,著重考查了線面垂直的判定與性質、線面平行的判定和柱體錐體的體積公式等知識,屬于中檔題.
(I)根據三棱柱的側面ABB1A1是平行四邊形,得A1B1∥AB,再結合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1B1∥平面ABD;
(II)取AB中點F,連接EF、CF.根據線面垂直的性質證出EF⊥AB,結合正△ABC中,中線CF⊥AB,所以AB⊥平面CEF,從而可得AB⊥CE;
(III)由三棱錐E-ABC與三棱柱ABC-A1B1C1同底等高,得三棱錐E-ABC的體積等于正三棱柱ABC-A1B1C1體積的 ,求出正三棱柱ABC-A1B1C1體積,從而得出三棱錐E-ABC的體積,即得三棱錐C-ABE的體積.
解:(Ⅰ)證明:由正三木棱住的性質知∥AB,
因為,
所以∥平面ABD.……………………………………4分
(Ⅱ)設AB中點為G,連結GE,GC。
又EG∥,

而…………………………9分
(Ⅲ)由題意可知:
………………………14分
20. (1) . (2)橢圓C上存在四個點,分別由這四個點向圓O所引的兩條切線均互相垂直.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圓與圓錐曲線的綜合問題.解決第二問的關鍵在于根據條件分析出AOBP為正方形,|AO|=|AP|,得到關于點P坐標的等式.
(1)直接根據條件列出 a2=b2+c2,a=3,e=,解方程求出b,c即可得到橢圓C的方程;
(2)先根據條件分析出AOBP為正方形,|AO|=|AP|,得到關于點P坐標的等式;再結合點P在橢圓上即可求出點P的坐標.
解:(1)設橢圓的半焦距為c,依題意, ∴b=2, ---------2分
∴所求橢圓方程為. ---------------4分
(2)如圖,設P點坐標為(x0,y0), -------5分
若∠APB=90°,則有|OA|=|AP|. ---------6分
即|OA|=,
有2=,
兩邊平方得x02+y02=8 ①
又因為P(x0,y0)在橢圓上,所以4x02+9y02=36 ②
①,②聯立解得 ---------9分
所以滿足條件的有以下四組解
-----------12分
所以,橢圓C上存在四個點,分別由這四個點向圓O所引的兩條切線均互相垂直. --------14分
21.(1)f極大=f(—1)=—4. f極小=f(—)=;(2)a的范圍為。
【解析】本題考查利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極值以及由函數恒成立的問題求參數的取值范圍,求解本題關鍵是記憶好求導的公式以及極值的定義,對于函數的恒成立的問題求參數,要注意正確轉化,恰當的轉化可以大大降低解題難度.
(Ⅰ)先求出函數的導數,再令導數大于0求出單調增區間,導數小于0求出函數的減區間,再由極值的定義判斷出極值即可;
(2)設F(x)=f(x)—g(x)=x3+(2—a)x2+4
利用不等式恒成立構造新函數,求解函數的最值得到結論。
解:(1)∵f(x)=x3+2x2+x—4
∴=3x2+4x+1,…………………………2分
令=0,得x1= —1,x2= —.
x
(-∞,-1)
-1
(-1,-)

(-,+∞)
+
0

0
+
極大
極小
∴f極大=f(—1)=—4. f極小=f(—)=…………………………6分
(2)設F(x)=f(x)—g(x)=x3+(2—a)x2+4

解得a≤5 ∴2∴a的范圍為…………14分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數學理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設是實數,且,則實數( )
A. B.1 C.2 D.
2.若一個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與另一個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互相垂直,則這兩個二面角的大小 ( )
A.相等 B.互補 C.相等或互補 D.無法確定
3.的外接圓的圓心為,,則等于( )
A. B. C. D.
4.某三棱錐的三視圖如圖所示,該三梭錐的體積是( )
A. B. 10 C. D.

5.在函數的圖象上有一點,此函數圖象與軸及直線圍成圖形(如圖陰影部分)的面積為,則關于的函數關系的圖象可以是( )

A. B. C. D.
6.設函數,若實數使得對任意實數恒成立,則的值等于( )
A. B. C. D.
7.集合,則的子集共有( )
A.6個 B.8個 C.10個 D.12個
8.下列函數中,即是偶函數又在單調遞增的函數是( )
A. B.
C. D.
9.函數的單調增區間是
A. B. C. D.
10.下列命題錯誤的是
A. 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為“若中至少有一個不為,則”;
B. 若命題,則;
C. 中,是的充要條件;
D. 若向量滿足,則與的夾角為鈍角.
11.函數(其中)的圖象如圖所示,為了得到的圖象,只需把的圖象上所有點
A.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
B.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
C.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
D.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
12.若不重合的四點,滿足,,則實數的值為
A. B. C. D.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
1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圓的方程為,若直線上至少存在一點,使得以該點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與圓有公共點,則的最大值是 ;
14.若方程的各個實根所對應的點均在直線的同側,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15.在區間上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6.△ABC中B=120°,AC=2,AB=2,則△ABC的面積為_________.
三、解答題
17.(本題分12分)
從裝有2只紅球,2只白球和1只黑球的袋中逐一取球,已知每只球被抽取的可能性相同.
(Ⅰ)若抽取后又放回,抽取3次,求恰好抽到2次為紅球的概率;
(Ⅱ)若抽取后不放回,設抽完紅球所需的次數為,求的分布列及期望.
18.(本題分12分)
如圖,斜率為1的直線過拋物線的焦點,與拋物線交于兩點A、B, 將直線按向量平移得到直線,為上的動點,為拋物線弧上的動點.
(Ⅰ) 若 ,求拋物線方程.
(Ⅱ)求的最大值.
(Ⅲ)求的最小值.

19.(本小題滿分10分)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已知曲線的參數方程為(為參數),曲線的極坐標方程為
.
(Ⅰ)將曲線的參數方程化為普通方程,將曲線的極坐標方程化為直角坐標方程;
(Ⅱ)曲線,是否相交,若相交請求出公共弦的長,若不相交,請說明理由.
20.已知平面上三個向量的模均為1,它們相互之間的夾角均為。
(I)求證:;
(II)若,求的取值范圍。
21.設為奇函數,為常數。
(I)求的值;
(II)證明在區間內單調遞增;
(III)若對于區間上的每一個的值,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1.B
【解析】因為,選B
2.D
【解析】解:如果兩個二面角的半平面分別對應垂直,那么這兩個二面角角相等或互補”(面與二面角的性質)但是這個命題不一定正確,如下圖就是一個反例.
正方體ABCD-A1B1C1D1中,二面角D-AA1-F與二面角D1-DC-A的兩個半平面就是分別對應垂直的,但是這兩個二面角既不相等,也不互補.故選:D.
3.C
【解析】由AB,AC及BC的長,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三角形ABC為直角三角形,即A為直角,可得BC為圓的直徑,O為BC中點,利用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根據BC的長求出AO及CO的長都是,再由AC的長,在三角形AOC中設出∠AOC=α,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osα的值,然后利用平面向量的數量積運算法則表示出所求的式子,利用誘導公式化簡后,將各自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為,選C
4.C
【解析】根據圖示可知該三棱錐的高為4,底面是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為5和4,那么利用體積公式可知為V=,故選C
5.C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函數的圖象上有一點,此函數圖象與軸及直線圍成圖形(如圖陰影部分)的面積為可以用定積分表示并且可知面面線變大在變大,而且變化先快,后慢,選C
6.C
【解析】解:令c=π,則對任意的x∈R,都有f(x)+f(x-c)=2,于是取a=b=,c=π,則對任意的x∈R,f(x)+f(x-c)=1,由此得=-1,選C
7.B
【解析】,所以P的子集共有8個
8.D
【解析】偶函數是A,B,C。因為當時,是增函數
9.D
【解析】,應選D
10.D
【解析】與的夾角為時,,但與的夾角不是鈍角,所以D錯。
11.A
【解析】,又因為,
所以,因而只需將f(x)的圖像向右平移個單位長度
12.B
【解析】,,
,所以m-2=1,所以m=3
13.
【解析】由于圓C的方程為(x-4)2+y2=1,由題意可知,只需(x-4)2+y2=4與直線有公共點即可,利用圓心到直線的距離小于等于半徑即可,得到的最大值是0
14.
【解析】解:方程的根顯然x≠0,原方程等價于x3+a=,原方程的實根是曲線y=x3+a與曲線y=的交點的橫坐標,而曲線y=x3+a是由曲線y=x3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而得到的,若交點(xi,)
)(i=1,2,…,k)均在直線y=x的同側,
因直線y=x與y=
交點為:(-2,-2),(2,2);所以結合圖象可得a>0且x3+a>-2且x<-2
或者a<0且x3+a<2且x>2,解得a的范圍是
15.2
【解析】由,所以當x=0時,f(x)取極大值,也是最大值f(0)=2。
16.
【解析】
17.(Ⅰ);(Ⅱ)。
【解析】本題考查排列組和、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問題,同時考查利用概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取球試驗中注意是否有放回
(1)抽取后又放回,每次取球可看作獨立重復試驗,利用獨立重復試驗求解即可.
(2)抽取后不放回,ξ所有可能的取值為2,3,4,5,分別求出其概率即可.
解: (Ⅰ)抽取一次抽到紅球的概率為--------------2分
所以抽取3次恰好抽到2次為紅球的概率為-----------4分
(Ⅱ)-------------------5分
,,
,.-------------9分
的分布列為
所以---------------------------12分
18.(1). (2) .
(3)當時, 的最小值為.
【解析】此題考查拋物線的定義,及向量坐標運算
(1)根據拋物線的定義得到|AB|=x1+x2+p=4p,再由已知條件,得到拋物線的方程;(2)設直線l的方程及N點坐標和A(x1,y1),B(x2,y2),利用向量坐標運算,求得
的以N點坐標表示的函數式,利用二次函數求最值的方法,可求得所求的最小值.
解:(1)由條件知,則,消去得:①,則,由拋物線定義,
又因為,即,則拋物線方程為.-------------3分
(2)由(1)知和,設,則到距離:
,因在直線的同側,所以,
則,即,
由①知
所以,則當時, ,
則.----------------------8分
(3) 設,,
則,

由①知,,,,則,即,當時, 的最小值為.
(其它方法酌情給分)-------- ------12分
【答案】(I);(II)公共弦長為。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圓的參數方程,以及簡單曲線的極坐標方程,屬于基礎題.
(1)根據同角三角函數關系消去參數θ,即可求出曲線C1的普通方程,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兩邊同乘ρ,根據極坐標公式進行化簡就可求出直角坐標方程;
(2)先求出兩個圓心之間的距離與兩半徑和進行比較,設相交弦長為d,因為兩圓半徑相等,所以公共弦平分線段C1C2,建立等量關系,解之即可.
解:(I)由得,
∴曲線的普通方程為---------------------2分
∵,∴,
∵,,∴,
即,
∴曲線的直角坐標方程為-------------------5分
(II)∵圓的圓心為,圓的圓心為,
∴,∴兩圓相交------------------8分
設相交弦長為,因為兩圓半徑相等,所以公共弦平分線段,
∴,∴,所以公共弦長為--------------10分
20.(Ⅰ)證明略
【解析】(I)根據向量垂直的條件可證即可.
(II) 不等式
然后再把給的數據代入即可得到關于k的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圍
21.(Ⅰ)。(Ⅱ)略(III)
【解析】(I)根據f(-x)+f(x)=0恒成立,可求得a值。
(II)根據復合函數的單調性在(I)知道a值的情況下,可以研究內函數它在上是減函數即可。
(III) 解本小題的關鍵是把原不等式轉化為,然后
令,則對于區間上的每一個都成立進一步轉化為在上的最小值大于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物理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如圖所示,足球運動員已將足球踢向空中,足球在向斜上方飛行過程某時刻的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G為重力,F為腳對球的作用力,F阻為阻力)( )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B.平均速度大的物體,其位移不一定大
C.在車內并與車保持相對靜止的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D.酒后駕車對反應距離無影響
3.機場常用傳送帶為顧客運送行李或貨物,在傳送帶運送貨物過程中主要有水平運送和沿斜面運送兩種形式,如圖所示,a為水平傳送帶,b為傾斜傳送帶.當行李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時,下列幾種判斷中正確的是

A.a情形中的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
B.a情形中的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
C.b情景中的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
D.b情形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4.曉宇和小芳同學從網上找到幾幅照片,根據照片所示情景請您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火藥爆炸炮彈還沒發生運動瞬間,炮彈的加速度一定為零
B.轎車緊急剎車時速度變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的加速度可能為零
D.根據圖中數據可求出110m欄比賽中任一時刻的速度
5.為了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許多交通標志.如圖所示,甲圖是限速標志
(白底、紅圈、黑字),表示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是110 km/h;乙圖是路線指示標志,表
示到泉州還有100 km.上述兩個數據的物理意義是(  )

A.11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
B.11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
C.110 km/h是瞬時速度,100 km是位移
D.110 km/h是瞬時速度,100 km是路程
6.在電梯中,把一重物置于臺秤上,臺秤與力傳感器相連,電梯從靜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勻速運動一段時間,最后停止運動,傳感器的屏幕上顯示出其受到的壓力與時間的關系(N-t)圖象如圖所示,則(  )
A.電梯在啟動階段約經歷了3.5s的加速上升過程
B.重物的重量為50N
C.電梯的最大加速度約為6.7 m/s2
D.電梯的最大加速度約為16.7 m/s2
7.一條足夠長的淺色水平傳送帶自左向右勻速運行。現將一個木炭包無初速地放在傳送帶
的最左端,木炭包在傳送帶上將會留下一段黑色的徑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黑色的徑跡將出現在木炭包的左側
B.木炭包的質量越大,徑跡的長度越短
C.傳送帶運動的速度越大,徑跡的長度越短
D.木炭包與傳送帶間動摩擦因數越大,徑跡的長度越短
8.2011年8月18日,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
成5000米級海試回國。“蛟龍號”采用常用的“深潛器無動力下潛上浮技術”。潛水器兩
側配備4塊壓載鐵,重量可以根據不同深度與要求調整。當潛水器兩側配備4塊壓載
鐵時,潛水器下潛一定深度后按恒定速度下潛;當潛水器到達一定深度時,可操作拋
載其中兩塊壓載鐵,使潛水器懸停在指定深度上實現作業,包括航行、拍照、取樣等;
當任務完成,再拋棄另外2塊壓載鐵,使潛水器上浮,到達水面,設潛水器在水中受
到的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潛水器受到的浮力恒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潛水器兩側配備4塊壓載鐵時,向下做勻加速運動
B.潛水器兩側配備4塊壓載鐵時,先向下做加速度逐
漸減小的加速運動,然后做勻速運動
C.潛水器拋棄其中2塊壓載鐵時,潛水器將做勻減速
運動
D.潛水器拋棄所有壓載鐵時,潛水器向上做勻加速運
動至浮出水面
9.一宇宙飛船繞地心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飛船艙內有一質量為m的人站在可稱
體重的臺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徑,g表示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宇宙飛
船所在處的地球引力加速度,FN表示人對秤的壓力,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g′=0 B.g′=g C.FN=0 D.FN=mg
10.如圖所示,用一根長桿和兩個定滑輪的組合裝置來提升重物M,長桿的一端放在地上通過鉸鏈聯結形成轉軸,其端點恰好處于左側滑輪正下方O點處,在桿的中點C處拴一細繩,繞過兩個滑輪后掛上重物M.C點與O點距離為l.現在桿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時針勻速轉動,由豎直位置以角速度ω緩緩轉至水平位置,(過了90°)此過程中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重物M做勻速直線運動
B.重物M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在起始位置的速度為ωl

第II卷(非選擇題)
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
評卷人
得分
二、填空題(題型注釋)
11.宇宙中存在一些離其它恒星較遠的、由質量相等的三顆星組成的三星系統(假設三顆星的質量均為m,引力常量為G),通常可忽略其它星體對它們的引力作用。已觀測到穩定的三星系統存在兩種基本的構成形式:第一種形式是三顆星位于同一直線上,兩顆星圍繞中央星在同一半徑為R的圓軌道上運行,則兩顆運動星體的運動周期為 ;第二種形式是三顆星位于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并沿外接于等邊三角形的圓形軌道運行,周期與第一種形式相同,則三顆星之間的距離為 。
12.土星周圍有美麗壯觀的“光環”,組成環的顆粒是大小不等、線度從1μm到10 m的巖石、
塵埃,類似于衛星,它們與土星中心的距離從7.3×104 km延伸到1.4×105 km.已知環的外
緣顆粒繞土星做圓周運動的周期約為14 h,引力常量為6.67×10-11 N·m2/kg2,則土星的質
量約為 。(估算時不考慮環中顆粒間的相互作用)
評卷人
得分
三、實驗題(題型注釋)
13.(9分)某同學在家中嘗試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他找到三條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鉛筆、細繩、白紙、釘子,設計了如下實驗:將兩條橡皮筋的一端分別掛在墻上的兩個釘子 A、B 上,另一端與第三條橡皮筋連接,結點為 O,將第三條橡皮筋的另一端通過細繩掛一重物.
如圖所示.
①(6分)為完成實驗,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測量細繩的長度 B.測量橡皮筋的原長
C.測量懸掛重物后橡皮筋的長度 D.記錄懸掛重物后結點 O 的位置
②(3分)釘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現有器材,改變條件再次驗證,
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4.(18分).(1)(9分)某同學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時,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幾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并在紙帶上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即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將每條紙帶上的計數點都記為0、1、2、3、4、5……,如圖所示甲、乙、丙三段紙帶,分別是從三條不同紙帶上撕下的.
①根據已有的數據,計算打A紙帶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②在甲、乙、丙三段紙帶中,屬于紙帶A的是 .
③打1點時,紙帶的速度V1= m/s(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5.如圖甲是利用激光測轉速的原理示意圖,圖中圓盤可繞固定軸轉動,盤邊緣側面上有
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當盤轉到某一位置時,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層所反
射的激光束,并將所收到的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在示波器顯示屏上顯示出來(如圖乙
所示).

(1)若圖乙中示波器顯示屏上橫向的每大格(5小格)對應的時間為2.50×10-3 s,則圓盤的轉速為________r/s.(保留3位有效數字)
(2)若測得圓盤直徑為10.20 cm,則可求得圓盤側面反光涂層的長度為________cm.(保留3位有效數字)
評卷人
得分
四、計算題(題型注釋)
16.(18分)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7°的固定斜面上,有一個質量為5 kg的物體靜止放在斜面上,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8。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2)物體所受的摩擦力;
(3)若用原長為10 cm,勁度系數為3.1×103 N/m的彈簧沿斜面向上拉物體,使之向上勻速運動,則彈簧的最終長度是多少?
17.(10分)如圖所示,質量m=2.0kg的物體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運動,物
體和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05,已知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坐標與時間的關系為
,g=10m/s2.根據以上條件,求:
(1)t=10s時刻物體的位置坐標;
(2)t=10s時刻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t=10s時刻水平外力的大小.
18.(12分)如圖甲所示,一豎直平面內的軌道由粗糙斜面AD和光滑圓軌道DCE組成,
AD與DCE相切于D點,C為圓軌道的最低點,將一小物塊置于軌道ADC上離地面高
為H處由靜止釋放,用力傳感器測出其經過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N,改變H的大小,
可測出相應的N的大小,N隨H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折線PQI所示(PQ與QI兩直線相
連接于Q點),QI反向延長交縱軸于F點(0,5.8N),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求出小物塊的質量m;圓軌道的半徑R、軌道DC所對應的圓心角θ;
(2)小物塊與斜面AD間的動摩擦因數μ。
(3)若要使小物塊能運動到圓軌道的最高點E,則小物塊應從離地面高為H處由靜止釋放,H為多少?
(甲)
參考答案
1.B
【解析】足球在向上飛行的某一時刻,球已經離開腳,不再受到腳對球的彈力F,空氣阻力Ff與球運動 方向相反,即斜向下,另外,球還受重力G
2.AB
【解析】當車內的人隨著車子一起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人所受合力不為零,C錯;酒后駕車人的反應時間增大,勻速行駛距離增大,D錯;
3.AC
【解析】a情形中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受合力為零,水平方向不受外力,A對,B錯;B情形中的物體沿斜面方向所受合力為零,所以物體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C對;D錯;
4.BC
【解析】當火藥爆炸炮彈還沒發生運動瞬間,炮彈受一反沖力的作用,加速度不為零,A錯;根據圖中數據只能求出110m欄比賽中的平均速度,不能求得瞬時速度,D錯;
5.D
【解析】由題意可知 110 km/h指的是瞬時速度,距離泉州還有100km,由此可知100km為路程,D對
6.C
【解析】t=0時刻,電梯靜止,臺秤對重物的支持力F與重物重力相等,∴G=30 N
0~4 s內臺秤示數大于G,重物處于超重狀態,電梯加速上升,A、B錯.當F=50 N或F=10 N時,電梯有最大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a==6.7 m/s2,C正確D錯
7.D
【解析】由于木炭無初速度放在傳送帶上,所以傳送帶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于木炭的速度,故兩者會發生相對滑動,即木炭相對傳送帶向右運動,故黑色的徑跡出現在木炭包的左側,A錯誤。設他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傳送帶的速度為v,木炭是從靜止開始運動的,當速度達到和傳送帶的速度相同時,兩者之間相對運動消失,根據公式可得,所以傳送帶的速度越大,徑跡越長,動摩擦因數越大,徑跡越小, D正確
8.BD
【解析】牛頓動力學問題是高考考查的重點,而與中國科技進步相關的高科技問題更能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本題借助最新的物理情景,考查了牛頓動力學問題,解題的關鍵是會將實際問題轉換為物理模型。潛水器兩側配備4塊壓載鐵時,對潛水器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當速度增大時,加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潛水器做勻速運動,A項錯誤,B項正確;潛水器拋載其中2塊壓載鐵時,對潛水器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潛水器將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C項錯誤;潛水器拋棄所有壓載鐵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潛水器將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D項正確
9.BC
【解析】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所受重力近似等于物體所受萬有引力,有;對飛船所在處存在,聯立解得g′=g,所以A錯誤、B正確;當“神舟七號”在繞地球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時,飛船以及宇航員都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所以宇航員對臺秤的壓力FN=0,C、D均錯誤
10.C
【解析】由題知,C點的速度大小為vC=ωl,設vC與繩之間的夾角為θ,把vC沿繩和垂直繩方向分解可得,v繩=vCcosθ,在轉動過程中θ先減小到零再反向增大,故v繩先增大后減小,重物M做變加速運動,其最大速度為ωl,C正確
11. ;
【解析】以其中一顆星為研究對象,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設三顆星的距離為r,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為,萬有引力為,有
12.6.4×1026 kg
【解析】由萬有引力作用提供向心力得,所以6.4×1026 kg
13.BCD
【解析】①本實驗中,結點O受三個拉力處于靜止狀態,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沿OA、OB、OC方向求出三條橡皮筋的伸長量,并按等比例縮放為三條線段(代表三個拉力的大小),以OA、OB方向的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只要該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與OC方向的橡皮筋在一條直線上,與表示其拉力的線段相等,即驗證了平行四邊形定則,故實驗要測量橡皮筋的原長、懸掛重物后橡皮筋的長度,才能算出橡皮筋受力后的伸長量.為了確定拉力的方向,必須記錄結點O的位置
②由于釘子位置固定,可改變的條件只能是所懸掛的重物的質量,即可采用方法是更換不同的小重物
14.(1)(9分) ①3.11m/s2 (3分) ②丙 (3分) ③ 0.456m/s (3分)
【解析】①
② 和丙最接近。
③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15.90.9 r/s、1.46cm
【解析】兩次經過的時間差為22個小格,周期,n=1/T=90.9 r/s,
反光凃層經過的時間為1個小格,對應角的弧度數為,所以反光凃層的長度為
16.(1) 40N 方 向:垂直斜面向下(2) 30 N 方 向:沿斜面向上
(3) l=12 cm
【解析】(1)(5分)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受力分析如右圖所示,則
物體受到斜面的支持力為:N=mgcos37°=40 N (2分)
方 向:垂直斜面向上 (1分)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物體對斜面的壓力為40N (1分)
方 向:垂直斜面向下 (1分)
(2) (3分)根據二力平衡,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為:
f=mgsin37°=30 N (2分)
方 向:沿斜面向上 (1分)
(3)(10分)當物體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時,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設彈簧彈力為F,伸長量為x,有:
F=kx (2分)
F=mgsin37°+f′ (2分)
f′=μN (2分)
彈簧的最終長度:l=l0+x (2分)
聯立以上各式,把N=40 N代入得:
l=12 cm (2分)
本題考查受力平衡問題,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摩擦力,重力垂直斜面的分力為正壓力,把重力分解即可,施加一個彈力之后,物體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沿著斜面方向受力平衡,彈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摩擦力的合力
17.(1) (30,20) (2) a=0.4m/s2,沿y軸正方向 (3) 1.7N
【解析】(1)由于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坐標與時間的關系為,代入時間t=10s,可得:x=3.0t=3.0×10m=30m y=0.2t2=0.2×102m=20m.
即t=10s時刻物體的位置坐標為(30,20).
(2)由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坐標與時間的關系為,比較物體在兩個方向的運動學公式:可求得:v0=3.0m/s a=0.4m/s2,
當t=10s時,vy=at=0.4×10m/s=4.0m/s v==m/s=5.0m/s,
方向與x軸正方向夾角為arctan (或滿足tanα=;或53°)
在x軸方向物體做勻速運動,在y軸方向物體做勻加速運動.a=0.4m/s2,沿y軸正方向.
(3)如圖所示,因為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外力與摩擦力的合力使物體加速. Ff=μmg=0.05×2×10N=1.0N
Ffx=Ff×0.6=0.6N,Ffy=Ff×0.8=0.8N,
根據牛頓運動定律:Fx-Ffx=0,解出:Fx=0.6N
Fy-Ffy=ma,解出:Fy=0.8N+2×0.4N=1.6N
F==N=N=1.7N
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把時間t=10s帶入坐標軸方程可求得坐標,根據坐標與時間的關系可以判斷x軸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y軸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并且根據y軸方向的方程求得加速度大小,把t=10s帶入v=at公式可求得y軸方向分速度
18.(1)m=0.5 kg.R=1 mθ=37°. (2)μ=0.3.(3) H=15.1m
【解析】(1)如果物塊只在圓軌道上運動,則由動能定理得mgH=mv2解得v=;
由向心力公式FN-mg=m,得FN=m+mg=H+mg;
結合PQ曲線可知mg=5得m=0.5 kg.
由圖象可知=10得R=1 m.顯然當H=0.2 m對應圖中的D點,
所以cos θ==0.8,θ=37°.
(2) 如果物塊由斜面上滑下,由動能定理得:mgH-μmgcos θ=mv2
解得mv2=2mgH-μmg(H-0.2)
由向心力公式FN-mg=m得FN=m+mg=H+μmg+mg
結合QI曲線知μmg+mg=5.8,解得μ=0.3.
(3) 如果物塊由斜面上滑下到最高點速度為v,
由動能定理得:mg(H-2R)-μmgcos θ=mv2 (1)
設物塊恰能到達最高點:由向心力公式:mg=m (2)
由(1)(2)式可得:H=15.1m
本題考查圓周運動,首先根據動能定理可求得運動到最低點的速度大小,在最低點由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此可得支持力與高度H的關系式,結合PQ曲線可知mg=5得m=0.5 kg,帶入圖像中D點坐標可求得角度θ,物塊沿斜面滑下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列式可求得最低點速度,同理再由支持力和重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生物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亮氨酸的R基為-C4H9,纈氨酸的R基為-C3H7,它們縮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的原子比例為( )
A.11:24 B.9:18 C.11:22 D.10:22
2.處于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動物細胞,某一時期細胞內的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
分子三者的數量比是1︰2︰2,此時細胞內可能發生著 ( )
A.細胞膜向內凹陷 B.著絲點一分為二
C.中心體移向兩極 D.DNA正在進行復制
3.細胞內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生物膜上進行的,如圖表示真核細胞中4種生物膜上發生的化學變化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與抗體的加工有關 B.破壞根尖分生區的②,將會形成多核細胞
C.③是葉綠體內膜 D.④中蛋白質的含量較多
4.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人長時間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分解每摩爾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與安靜時相等
②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與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不是同一物質
④人在饑餓時,細胞中ATP與ADP的含量難以達到動態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某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測定果蠅幼蟲的呼吸速率。實驗所用毛細管橫截面積為1mm2,實驗開始時,打開軟管夾,將裝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關閉軟管夾,隨后每隔5min記錄一次毛細管中液滴移動的位置,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圖中X為NaOH溶液,軟管夾關閉后液滴向右移動
B.在20min~30min內氧氣的平均吸收速率為6.5mm3/min
C.如將X換為清水,并將試管充入N2即可測定果蠅幼蟲無氧呼吸速率
D.若增設對照實驗,只要將裝置中的X換成清水,并將裝置置于相同的環境中
6.在許多生物實驗中都需要細胞作實驗材料。下列處于生活狀態的細胞有( )
①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
②解離后的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
③放在9%的NaCl溶液中的人的紅細胞
④放在清水中的黑藻葉片細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7.下圖為翻譯過程,所示的哪一種物質或結構徹底水解后產物 種類最多(  )
A.① B.② C.③ D.④
8.有一個隨機交配的種群,在沒有遷移等條件下,兩年內該種群的基因型頻率
變化如下表,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判斷該種群在兩年內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種群將朝著Aa增多的方向進化
B.該種群沒有表現出生物進化
C.該種群的生活環境有較大變化
D.該種群將較容易發生基因突變
9.下列有關孟德爾遺傳規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葉綠體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B.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這是得出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條件之一
C.孟德爾發現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的過程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D.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子代一定出現4種表現型和9種基因型
10.一個家庭中,父親是色覺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控制)患者,母親的表現型正常,他們卻生了一個手指正常卻患紅綠色盲的孩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孩子的色盲基因來自祖母
B.父親的基因型是雜合的
C.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只患紅綠色盲的男孩的幾率是1/8
D.父親的精子不攜帶致病基因的幾率是1/2
11.科學研究發現,P53基因是一種遏制細胞癌變的基因。科學家發現幾乎所有的癌細胞中都有P53基因異常現象。現在通過動物病毒轉導的方法,將正常的P53基因轉入到癌細胞中,發現能引起癌細胞產生“自殺現象”,這為癌癥治療又提供了一個解決的方向。對于該基因療法,從變異的角度分析屬于( )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結構變異 D.染色體數目變異
12.蘿卜的根形由基因決定的。現用兩個圓形塊根蘿卜作親本進行雜交,結果如下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蘿卜根形涉及兩對基因,但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B.兩個親本是雜合體
C.扁形塊根是顯性性狀
D.F2圓形塊根蘿卜的基因型有4種,其中雜合體占2/3
13.下圖為真核細胞內某基因(15N標記)結構示意圖,該基因全部堿基中A 占2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DNA 解旋酶作用于①②兩處
B.該基因的一條核苷酸鏈中( C + G ) /( A + T )為 3 : 2
C.若 ① 處后T變為 A ,則該基因控制的性狀一定發生變化
D.將該基因置于14N 培養液中復制 3 次后,含15N 的DNA分子占1/8
14.下圖為人體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圖,虛線框中代表神經中樞,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刺激a點不能引起c處電位變化
B.b處的液體中可能含氧氣、神經遞質等
C.c的末端膨大形成突觸小體
D.a、b、c任何一處的細胞膜外測得負電位,則表明其處于興奮狀態
15.下列四個圖中,能正確反映生長素濃度與芽位置關系的是(側芽1、側芽2、側芽3分別表示距頂芽的距離由近到遠) (  )
16.下列對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通常以標志重捕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B.NaOH溶液中的瓊脂塊的體積越小,NaOH在其內的擴散速率越快
C.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插條不能帶有芽與葉
D.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可用培養皿蓋住小燒杯以避免層析液揮發
17.下圖表示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①②表示有關過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②過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發生
B.產生抗體的細胞既可由b分化形成,也可由記憶細胞分化而來
C.只有a、b、c三類細胞能識別抗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18.實驗室內有一群基因突變的老鼠,這些老鼠只要按時喂食并且不讓它們運動,它們就能維持正常。當它們進食后,它們的血糖濃度會輕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個恒定狀態,然而只要讓老鼠運動或禁食一餐,它們的血糖濃度就會迅速下降,進而昏迷。這些突變老鼠出現上述狀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島B細胞受損
B.甲狀腺被切除
C.無法將血糖轉換成肝糖原
D.體內細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體
19.為了檢測激素對植物生命活動的影響,用六盆相同植物幼苗做實驗,先測其重量,然后噴灑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讓植物在理想環境中生活四周后,再次測其重量。作為本實驗的適宜對照組的應是 (  )
A.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噴灑同種植物
B.兩周后,將三盆植物的生長素洗去
C.向同種植物的幼苗噴灑生長素,并置于黑暗處四周
D.種植另外六盆植物幼苗,相同條件下培養,只噴灑蒸餾水
20.下圖表示某綠色植物在生長階段內物質的轉變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④過程產生ATP最多,過程②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ATP中
B.進行②過程的CO2都來自大氣,產生的有機物存在于液泡中
C.進行③過程時,需要水參與,產生少量的ATP
D.給植物澆H218O后,根細胞會產生少量C18O2,過程④不會產生H218O
21.如圖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含義,M代表相關指標的高低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若M表示基因多樣性,a至d表示不同種類的植物,則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②若M表示物種豐富度,a至d表示不同生態系統,則a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最強
③若M表示種群密度,a至d表示同種生物的四個種群,則種內斗爭b最激烈
④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同一條食物鏈中的四個種群,則a是最高營養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無絲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D.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23.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殘基4個,現去掉其中的丙氨酸殘基得到4條長短不等的多肽(如圖),這些多肽中肽鍵總數為   (   )
A. 31 B. 32
C. 34 D. 35
24.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類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B.ATP、磷脂、抗體、DNA的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蛋白質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堿基中
D.存在于葉綠體而不存在于線粒體中的糖是葡萄糖
25.右圖是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曲線,圖中A、B兩點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酶處于t1溫度時的壽命比處于t2溫度時長
B.酶處于t1溫度時的壽命比處于t2溫度時短
C.處于t2溫度時,酶可能開始發生蛋白質變性
D.處于t1溫度時,酶分子結構可能比處于t2溫度時穩定
26.下面各圖表示在一定范圍內,不同環境因素與水稻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其中錯誤的是                 (   )
27.下列關于人體血糖平衡調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血糖平衡的調節是在神經、激素的共同調節作用下完成的
B.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過載體并消耗ATP完成的
C.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調節過程中起拮抗作用  
D.甲狀腺激素促進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8.關于人體內環境中pH調節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人體血液pH通常在6~7之間
B.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過多時,就與H2CO3結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過多會刺激神經中樞,促進呼吸活動將CO2排出
29.在“果醋制作過程”中,獲得較多的醋酸桿菌菌種的最簡便方法是(  )
A.從變酸的葡萄酒表面獲得菌膜,再培養、分離
B.不必人為加入菌種在葡萄等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醋酸桿菌
C.從泡菜壇蓋邊沿的水槽中的表面獲得菌膜,再培養、分離
D.從土壤中分離提取
30.下列對果膠酶的作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果膠酶是一種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速度
B.在果汁中加入果膠酶后可使果汁變得澄清
C.果膠酶能將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D.果膠酶能瓦解植物的細胞壁及胞間層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
31.(16分)Ⅰ。下圖甲是某種動物體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乙是該動物產生的一個卵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甲圖與葉肉細胞相比較,區別在于__________ 。若這是人的大腿肌細胞,在進行長跑時,大腿肌肉會感到酸痛,這是由于葡萄糖在細胞的[ ](填序號)結構中產生了乳酸的結果。
(2)如果乙是甲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參與這一過程的無膜結構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及名稱)。
(3)根據乙圖在方框中繪出形成該細胞的次級卵母細胞(中期)的示意圖,并注明染色體上的基因。
Ⅱ。下圖表示植物體內的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部分過程,據圖回答:
(1)圖中A過程除了表示出來的反應之外,還應該有的一個反應是 。
(2)C過程表示的是細胞呼吸,圖中所示過程進行的場所是 。
(3)將植物培養在各種條件都很適宜的情況下,突然撤去光照,圖中C3的含量將會突然 。
(4)在適宜條件下,長滿蔬菜的密閉的溫室大棚內經過一晝夜后,CO2濃度將會 。
32.(16分)回答下列有關生物生命活動調節的相關問題:
(1)若在上圖中C和D兩點的細胞膜表面安放電極,中間接記錄儀(電流左進右出為+),刺激B點,B點膜電位變為 ,而記錄儀檢測到的結果是下圖中的( )。
(2)科學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慮、緊張等的心理變化)會使T細胞活性下降,對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對腫瘤細胞的監控能力下降,還間接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右圖表示神經、免疫、內分泌三大系統相互調節的部分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①如果該圖中的免疫細胞代表T細胞,則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質是 。精神因素能使T細胞活性下降,從而導致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降低的原因是 。
②由圖可知,神經系統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 ,直接調節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還可通過有關激素間接調節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這充分說明 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內環境
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3)某同學認為一種植物(N植物)的提取液對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小白鼠為研究材料設計了下面的實驗進行證明。
實驗步驟:①選擇一只健康的小白鼠,讓小白鼠感染SARS病毒。
②在喂養小白鼠的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N植物提取液,觀察小白鼠是否出現患病癥狀。
我們認為該同學的實驗存在明顯的不科學之處,請指出兩點:
ⅰ ;
ⅱ 。
33.(8分)下面甲圖為某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乙圖為甲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發生的生化反應,丙圖為某高等動物分泌細胞。請據圖回答。

(1)設甲圖細胞為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多畫的結構有 (填圖中標號):藍藻與甲圖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差別是 。
(2)圖乙中的兩種生物膜分別存在于圖甲的 和 (填標號)中,兩種生物膜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的物質是  。
(3)圖丙中的分泌蛋白質⑥首先是由附著在[ ] 上的[ ] 合成的。圖中②是 ,在細胞內被形象地稱為深海中的潛艇。
34.(10分)下列是有關細胞分裂的問題。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2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請據圖回答:
(1)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該過程發生于細胞分裂________期,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中________細胞處于圖1中的BC段,圖2中________細胞處于圖1中的DE段。
(3)就圖2乙分析可知,該細胞含有________條染色單體,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該細胞處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5.(10分)I、人的眼色是由兩對等位基因(A、a;B、b)(二者獨立遺傳)共同決定的。在一個個體中,兩對基因處于不同狀態時,人的眼色如下表。
個體的基因組成
性狀表現(眼色)
四顯基因(AABB)
黑色
三顯一隱(AABb、AaBB)
褐色
二顯二隱(AaBb、AAbb、aaBB)
黃色
一顯三隱(Aabb、aaBb)
深藍色
四隱基因(aabb)
淺藍色
若有一對黃眼夫婦,其基因型均為AaBb。從理論上計算:
(1)他們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 種,表現型共有 種。
(2)他們所生的子女中,與親代表現型不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
(3)他們所生的子女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
(4)若子女中黃眼女性與另一家庭的淺藍色眼男性婚配,該夫婦生下淺藍色眼女兒的機率為 。
II、薺菜的果實形狀有三角形和卵圓形兩種,該性狀的遺傳涉及兩對等位基因,分別是A、a,B、b表示。為探究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規律,進行了雜交實驗(如圖)。
(5)圖中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F2表現型比例判斷,薺菜果實形狀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
(6)F1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選兩種基因型的親本雜交,F1和F2的性狀表現及比例與圖中結果相同,推斷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解析】氨基酸通式可以用C2H4O2N—R表示,而脫水縮合過程中,失去了一分子的水,所以C土包子的個數是11,H的個數是22,所以C選項正確。
2.C
【解析】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分子三者的數量比是1︰2︰2,通常處于有絲分裂的前、中期,中心體移向兩極是中期的特征,細胞膜凹陷是末期、著絲點一分為二是后期,DNA復制是間期,所以C選項正確。
3.C
【解析】合成肽鏈的是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多糖纖維素的是高爾基體,將水分解的是葉綠體類囊體薄膜,合成水的是線粒體內膜,所以C選項錯誤。
4.B
【解析】人長時間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分解每摩爾葡萄糖生成ATP的量比安靜時少,原因是骨骼肌無氧呼吸產生能量少,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ATP中的“A”是腺苷,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是堿基,不是同一物質,人在正常狀況時,細胞中ATP與ADP的含量動態平衡,所以B選項正確。
5.B
【解析】檢驗起點的通常用死的生物,氫氧化鈉將CO2吸收后,液滴右移,無氧呼吸不產生CO2,在20min~30min內氧氣的平均吸收速,(130-65)×1÷10=6.5mm3/min,所以B選項正確。
6.B
【解析】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實驗均為活細胞,所以B選項正確。
7.B
【解析】①是信使RNA,②是核糖體,③轉運RNA,④是多肽,構成多肽的氨基酸約20種,RNA組成的基本單位是四種,而核糖體既有RNA也有蛋白質,所以核糖體水解產物最多,所以B選項正確。
8.B
【解析】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的頻率改變,而經計算其基因頻率沒有改變顯、隱性基因頻率均為50%,所以B選項正確。
9.D
【解析】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子代一定出現4種表現型和9種基因型是錯誤的,前提是兩對等位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且每對等位基因控制完全顯性的一對性狀的遺傳,所以D選項符合題意。
10.A
【解析】正常夫婦的小孩患X染色體上隱性遺傳病,其致病基因只能來自其母方,所以A選項是錯誤。
11.B
【解析】科學家是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把一個目的基因導入到其他生物體內細胞中的,屬于基因工程,應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所以B選項正確。
12.D
【解析】根據雙合子自交后代出現的9:3:3:1可知,單顯性表現為同一表型,而單顯性中雜合子均為2/3,所以D選項正確。
13.B
【解析】DNA解旋酶作用于氫鍵②處,配對堿基之和的比例一條鏈和互補鏈及雙鏈中均相等,且在雙鏈這G=C,T=A,所以B選項正確。
14.A
【解析】可以看神經之間的那個像個"Y"的東西..那是神經突觸..它的開口方向便是神經的傳導方向..也就是說該圖的神經傳導方向應該是a→b→ce所以a連接感受器..c連接效應器,所以A選項是錯誤。
15.B
【解析】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輸到側芽,使側芽的生長素濃度高而抑制側芽的生長,遠離藏匿頂芽的側芽生長素濃度相對較低,生長快,所以B選項正確。
16.D
【解析】通常以取樣器取樣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NaOH溶液中的瓊脂塊擴散速率越快是相同的,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插條帶有部分芽與葉讓其產生生長素促進生根,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可用培養皿蓋住小燒杯以避免層析液揮發,所以D選項正確。
17.C
【解析】記憶細胞也能識別抗原,產生抗體的細胞可由b或記憶細胞分化形成,c、d的核DNA是相同的,因基因選擇性表達導致了功能的不同,識別抗原的細胞有記憶細胞B細胞、T細胞、吞噬細胞和效應T細胞,所以AC錯誤。
18.D
【解析】審題要點是“讓老鼠運動或禁食一餐,它們的血糖濃度就會迅速下降,進而昏迷”,胰高血糖素受體是胰高血糖素正常作用所必需的。所以D選項正確。
19.D
【解析】所噴灑的生長素 是蒸餾水和生長素類似物勾兌的 實驗時要設空白對照 證明 蒸餾水不會產生影響,所以D選項正確。
20.C
【解析】從圖可知,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②是光合作用的反應階段,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階段,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①過程產生的ATP最多,②中的CO2來自外界和細胞呼吸產生的,③過程有水的參與,產生少量能量,給植物澆H218O后,根細胞會產生少量C18O2,過程④長時間也會產生H218O,所以C選項正確。
21.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種群密度與種內斗爭的關系、豐富度與生態系統穩定性之間的關系及能量流動的特點等知識,難度中等。基因多樣性越豐富,生物適應環境的能力就越強,就越不容易被淘汰;一般情況下,抵抗力穩定性越強,表明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生物數量多生物種內斗爭激烈,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營養級越高,所含能量越少。所以C乖巧?。
22.D
【解析】藍藻是原核生物,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原核細胞進行二分裂,無絲分裂是高等生物特有的快速增殖的方式,具細胞結構的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所以D選項正確。
23.A
【解析】35個氨基酸形成四條多肽鏈,至少含有的肽鍵數為31個,
24.D
【解析】脂肪分子中含C、H比糖類多,是主要的儲存能源物質,ATP、磷脂、DNA的組成元素中都有C、H、O、N、P,抗體中不含P元素,蛋白質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堿基中存在于葉綠體而不存在于線粒體中的糖是葡萄糖,所以D選項正確。
25.B
【解析】酶處于t1溫度時的壽命比處于t2溫度時長,在t2時酶已經變性失活了,所以B選項正確。
26.A
【解析】白光的光合速率比紅光強,所以A選項不正確。
27.D
【解析】血糖平衡的調節是在神經、激素的共同調節作用下完成的,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過載體并消耗ATP完成的,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調節過程中起拮抗作用,甲狀腺激素促進糖的氧化,但不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D選項錯誤。
28.A
【解析】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血液中Na2CO3過多時,就與H2CO3結合形成NaHCO3,血液中CO2過多會刺激神經中樞,促進呼吸活動將CO2排出,人體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間,所以A選項正確。
29.A
【解析】從變酸的葡萄酒表面菌膜中含有醋酸菌,獲得菌膜,再培養、分離,所以A選項正確。
30.C
【解析】果膠酶是一種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速度,在果汁中加入果膠酶后可使果汁變得澄清,果膠酶能瓦解植物的細胞壁及胞間層,果膠酶不能將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因為酶具有專一性。所以C選項錯誤。
31.(16分)Ⅰ。(1)有中心體,沒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3
(2)[9]核糖體[10]中心體(缺一不給分)
(3)見右圖
Ⅱ。(1)水的分解
(2)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缺一不給分)
(3)升高 (4)下降
【解析】從圖可知,1是細胞膜,2是高爾基體,3是細胞質,4是細胞核,5是核仁,6是核膜,7是核孔,8是內質網,9是核糖體,10是高爾基體,11是內質網,12是線粒體,葉肉細胞是高等植物細胞,無中心體,肌肉酸痛是肌細胞在細胞質基質中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的結果,細胞分裂過程中參與細胞分裂的無膜結構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和中心體。A是光反應階段的水的光解和光合磷酸化過程,B是暗反應階段,C是細胞有氧呼吸過程,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突然停止光照,則原子氫和ATP供給減少,C3還原減少,CO2固定正常,C3增多,在適宜條件下,長滿蔬菜的密閉的溫室大棚內經過一晝夜后,由于植物表現出生長現象,所以CO2濃度將會下降。
32.(16分)(1)外負內正 D
(2)①淋巴因子 淋巴因子的分泌量減少,影響了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
的過程,使抗體的生成量減少。
②神經遞質 神經—體液—免疫
(3)ⅰ沒有對照實驗 ⅱ用于實驗的小白鼠數量太少
【解析】神經纖維在沒有受到刺激之前是外正內負,受刺激后電位發生變化為外負內正,靈敏電流計記錄時有兩次相反方向的偏轉,所以D選項正確。神經細胞與免疫細胞間通過神經遞質傳導興奮,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通過突觸間隙作用于鋼細胞。精神因素使T細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的分泌量減少,淋巴因子能促進抗原的呈遞,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成效應B細胞進而產生大量的抗體。激素、神經遞質、淋巴因子都通過體液與靶細胞結合。所以調節屬于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通過細胞間的接觸來實現信息交流。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組織和器官屬于自身免疫病。初次免疫產生抗體吸附在細胞的表面,同一種抗原再次刺激引起的反應屬于過敏反應。實驗設計就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原則,實驗生物數量要多設置平行對照,防止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所以不科學之處為
沒有對照實驗,用于實驗的小白鼠數量太少。
33.(8分)(1) 3   藍藻沒有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3 、4 ATP
(3)⑤內質網 ④核糖體   囊泡
【解析】甲圖中有形成細胞核5有葉綠體3,4是線粒體,所以為高等植物綠色部位的細胞,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無葉綠體,藍藻是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細胞核,乙圖中膜上有色素分子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是葉綠體內囊體的薄膜,乙進行的反應是有氧呼吸的敏感階段,所以是線粒體內膜,共同產生的物質是ATP和原子氫,圖丙中與分泌蛋白質合成分泌有關的結構是在⑤內質網的④核糖體合成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進一步加工為成熟的蛋白質形成囊泡,與細胞膜融合,經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細胞外部,整個過程需線粒體提供能量。 
34.(10分)答案(1)DNA復制(或染色體復制) 間 染色體著絲點分裂
(2)乙,丙 甲(3)8 1∶2 減數第一次 后 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解析】圖1中AB段表示在細胞分裂間期的DNA復制,導致DNA加倍,每條染色體含有兩個DNA分子,BC段含有染色單體,通常為有絲分裂前、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全過程,減數第二次分裂前、中期,CD段表示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成為染色體,每條染色體只含有一個DNA分子,為有絲分裂的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甲圖移向一極的染色體無單體有同源,為有絲分裂的后期,乙圖移向一極染色體無同源有單體,且細胞質不均分,為雌性動物初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產生的子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和極體。丙圖中的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無同源,為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35.(10分)答案:(1) ?9 ???? 5??????????? (2)5/8
(3)黑眼∶黃眼∶淺藍眼=1∶2∶1? (4)1/12 (2分)
(5)AABB和aabb 自由組合    (6)三角形:卵圓形=3:1 AAbb和aaBB
【解析】(1)他們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9種,表現型有5種。(如題目給出的信息)
(2)Aa×Aa→AA 2Aa aa;
Bb×Bb→BB 2Bb bb,不同對基因自由組合,與親代表現型相同的個體是:
二顯二隱(AaBb、AAbb、aaBB) 黃色
所占比例AaBb:2/4 × 2/4 = 4/16
AAbb: 1/4 × 1/4 = 1/16
aaBB:1/4 × 1/4 = 1/16
與親代表現型不同的個體所占比例:1-以上之和=10/16=5/8
(3) 所生的子女中,
純合子的個體的基因型:AABB=1/4*1/4=1/16 黑色
AAbb+aaBB = 1/4*1/4+1/4*1/4 =2/16 黃色
四隱基因aabb: 1/4*1/4=1/16 淺藍色
(4) 黃色可能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 與另一家庭的淺藍色眼男性aabb婚配,
生下淺藍色眼孩子 ,只有AaBb,
在所有子代中該女性是AaBb 可能性是 2/4 × 2/4 = 4/16
在子代中黃眼占(第2題)6/16,故該女子已知肯定黃眼睛了,是AaBb 可能性是4/6
AaBb×aabb 分枝: Aa×aa→Aa aa; Bb×bb→Bb bb
生下淺藍色眼女孩子概率=4/6×1/2×1/2×1/2=1/12
P:三角形果實×卵圓形果實

F1 三角形果實

F2 三角形果實 卵圓形果實
(301株) (20株)
F2三角形:卵圓形=301:20=15:1。說明由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控制。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F1:AaBb。F2:9A_B_ 3A_bb 3aaB__ 1aabb。只要有一個顯性基因就表現為三角形。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F1測交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三角形:卵圓形=3:1。
選兩種基因型的親本雜交,F1和F2的性狀表現及比例與圖中結果相同,推斷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F1:AaBb。F2:9A_B_ 3A_bb 3aaB__ 1aabb。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英語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
1.— Lend me some more money, will you?
— Sorry, I’ve got ____ at hand myself. You know the MP3 player cost me all I had just now.
A. nothing B. no C. none D. not
2.I’ve always ____ Deng Xiaoping for his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to push China forward.
A. looked down upon B. looked forward to C. looked around for D looked up to
3. — What on earth happened to that woman selling newspapers?
— I don’t know. She ____ around here for a long time.
A. hasn’t seen B. didn’t see C. hasn’t been seeing D. hasn’t been seen
4.— I’m thinking of the test tomorrow. I’m afraid I can’t pass this time.
— __________! I’m sure you’ll make it.
A. Take it easy B. Never mind C. Take your time D. No problem
5.— You should have prepared your speech for the meeting, Mr. Smith.
— Yes, I know. But how could I _____ the meeting date fixed so soon?
while B. as C. after D. with
6._____ shoulder to shoulder with a girl, I felt very embarrassed.
A. Spotting shopping B. Spotted shopping
C. Having spotted to shop D. Spotted to shop
7.It was not until Mum agreed to take her to KFC, ____was her favorite, ____the spoiled girl stopped crying.
A. that; that B. which; which C. that; which D. which; that
8.In ______ eyes of my parents, a knowledge of English is ______ must in the world today.
A. the;不填 B. the; a C.不填; a D.不填;不填
9.It is reported that China will not buy the Euro debt until some thorough research ______.
A. will be done B. had been done
C. has been done D. will have been done
10.— Jack, take more clothes when going camping. It ______ be very cold in the mountains.
— Thank you, Mum. I will.
can B. should C. shall D. must
二、完型填空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This is a real life story of the engineers building the Brooklyn Bridge in New York, USA back in 1870. The bridge was completed in 1883, after 13 years. In 1869, a creative engineer named John Roebling was 16 by an idea to build a spectacular bridge 17 New York with the Long Island. 18 , bridge-building expert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ought that this was impossible and told Roebling to forget the idea.
Roebling could not ignore the vision he had in his mind of this bridge. After much discussion and persuasion he 19 to convince his son Washington, an up and coming engineer, that the bridge 20 could be built. The project started well, but when it was only a few months underway, a tragic accident took the life of John Roebling. Washington was also injured and left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brain damage, which 21 him not being able to talk or walk.
22 his handicap, Washington was never discouraged and still had a burning 23 to complete the bridge and his mind was still as 24 as ever. He didn’t want to 25 . Suddenly an idea 26 him. All he could do was move one 27 and he decided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it. By moving this, he 28 developed a code of communication with his wife.
For 13 years Washington tapped out his 29 with his finger on his wife’s arm, until the bridge was finally completed. Today the spectacular Brooklyn Bridge stands for his determination not to be 30 by circumstances. It stands too as a monument to the love and 31 of his wife who for 13 years long 32 decoded(解碼)the messages of her husband and told the engineers what to do.
Perhaps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a never-say-die attitude that overcomes a terrible physical handicap and achieves a(n) 33 goal. Often when we face obstacles in our day-to-day life, our hurdles(障礙) seem very small in comparison to what many others have to face. The Brooklyn Bridge shows us that 34 that seem impossible can be realized with determination and persistence(堅持), no matter what the 35 are.
11.A. inspired B. promoted C. awarded D. presented
12.A. collecting B. connecting C. contacting D. combining
13.A. Therefore B. Instead C. However D. So
14.A. tried B. persuaded C. managed D. demanded
15.A. in fact B. in turn C. in need D. in general
16.A. brought in B. resulted in C.put in D. took in
17.A. In case of B. Because of C.In terms of D. In spite of
18.A. desire B. emotion C. feeling D. impression
19.A. enthusiastic B. sharp C. eager D. aware
20.A. break down B. make out C. give up D. take up
21.A. hit B. beat C. knocked D. patted
22.A. hand B. arm C. finger D. foot
23.A. slowly B. swiftly C. quickly D. gently
24.A. descriptions B. introductions C. instructions D. explanations
25.A. controlled B. affected C. harmed D. hurt
26.A. contribution B. devotion C. responsibility D. attention
27.A. patiently B. hopefully C. thankfully D. occasionally
28.A. practical B. beneficial C. particular D. impossible
29.A. ideas B. choices C. dreams D. challenges
30.A. difficulties B. conditions C. situations D. positions
三、閱讀理解
You are busy filling out the application form for a position you really need; let’s assume you once actually completed a couple of years of college work or even that you completed your degree. Isn’t it tempting to lie just a little, to claim on the form that your diploma(畢業文憑) represents a Harvard degree? Or that you finished an extra couple of years back at State University?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turning to an utter deception(欺騙) like this to land their first job or to move head in their careers. For personnel officers, like most Americans, value degrees from famous schools. A job applicant may have a good education anyway, but he or she assumes that chances of being hired are better with a diploma from a well-known university. Registrars(注冊主任)at most well-known colleges say that they deal with dishonest claims like these at the rate of about one per week.
Personnel officers do check up on degrees listed on application forms. If it turns out that an applicant is lying, most colleges are unwilling to accuse the applicant directly. One lvy League school refers to them as “special cases”, One well-known West Coast school, in perhaps the most delicate phrase of all, says these claims are made by “no such people”.
To avoid complete lies, some job seekers claim that they “attended” or “were associated with”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After careful checking, a personnel officer may discover that “attending” means being dismissed after one semester. It may be that “being as sociated with” a college means that the job-seeker visited his younger brother for a football weekend. One school that keeps records of false claims says that the practice dates back at least to the turn of the century—that’s when they began keeping records, anyhow.
If you don’t want to lie or even stretch the truth, there are companies that will sell you a fake diploma. One company, with offices in New York and on the West Coast, will put your name on a diploma from any number of non-existent colleges. The price begins at around twenty dollars for a diploma from “Smoot State University”. The prices increase rapidly for a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urdue”. As there is no Smoot State and the real school in Indiana is properly called Purdue University, the prices seem rather high for one sheet of paper.
31.The writer mainly wants to tell us that _______.
A. college degrees can now be purchased easily
B. it is very hard for people to find jobs
C. lying about college degrees is becoming a widespread problem
D. employers a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applicants’ actual performances
32.The underlined word “utter”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______”.
A. thorough B. careful C. incomplete D. spoken
33.Once finding applicants with false diplomas, most colleges would _________.
A. keep the records of them B. drive them out of college
C. avoid direct conflicts with them D. accuse them of such behavior
34.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A. US employers value their job applicants with a degree from top universities
B. University of Purdue and Purdue University are the same school
C. people with fake diplomas can get their first jobs in the US easily
D. people pay the same price for a fake diploma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If cars had wings, they could fly and that just might happen, beginning in 2012. The company Terrafugia, based in Woburn, Massachusetts, says it plans to deliver its car-plane, the Transition, to customers by the end of 2012.
“It’s next ‘wow’ vehicle,” said Terrafugia vice president Richard Gersh. “Anybody can buy a Ferrari, but as we say, Ferraris don’t fly.”
The car-plane has wings that unfold for flying-a process the company says takes one minute-and fold back up for driving. A runway is still required to take off and land.
The Transition is being marketed more as a plane that drives than a car that flies, although it is both. The company has been working with FAA to meet aircraft regulations, and with 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to meet vehicle safety regulations.
The company is aiming to sell the Transition to private pilots as a more convenient and cheaper way to fly. They say it saves you the trouble from trying to find another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o get to and from airports: You drive the car to the airport and then you’re good to go. When you land, you hold up the wings and hit the road. There are no expensive parking fees because you don’t have to store it at an airport-you park it in the garage at home.
The car-plane is designed to fly primarily under 10,000 feet. It has a maximum takeoff weight of 1,430 pounds, including fuel and passengers. Thrrafugia says the Transition reduces the potential for an accident by allowing pilots to drive under the bad weather instead of flying into marginal(臨界的) conditions.
The Transition’s price tag: $194,000. But there may be additional charges for options like a radio, , a transponder or a GPS. Another option is a full-plane parachute.
“If you get into a very awful situation, it is the necessary safety option.” Gersh said.
So far, the company has more than 70 orders with deposits. “We’re working very closely with them,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maining steps,” Brown said.
35.We can learn from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that _________.
A. car-planes will be popular in 2012-4-6
B. people might drive a car-plane in 2012
C. both the Transition and Ferrari can take off and land
D. Richard Gersh is the vice president of Massachusetts
36.It takes the car-plane one minute to _________.
A. fold and unfold its wings B. unfold wings for flying
C. land in the airport D. meet flying safety regulations
37.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car-plane needs a runway to take off and land.
B. To meet aircraft regulations, the company has been working with FAA.
C. The car-plane may fly as high as normal planes.
D. People can park the car-plane in the garage at their home.
Angry survivors demanded answers on Sunday after a terrible stampede(踩踏)at “Love Parade 2010”, a music festival in Germany, killed 19 people and left hundreds hurt.
The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expressed her shock over Saturday’s tragedy in the western city of Duisburg. “This was a very sad day,” Merkel said. “We must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ensure that something like this never happens again.”
Witnesses said that people pushed into the narrow tunnel, the only entrance to the Love Parade festival, from both sides until it was dangerously overcrowded. The panic began as festival-goers began to lose consciousness as they were crushed against the walls and each other. The dead included eight foreigners, from Australia, Italy, the Netherlands, China, Bosnia and Spain. More than 340 people were injured.
After the panic, a lot of emergency vehicles, including helicopters, could be seen parked on the highway leading to helicopters, could be seen parked on the highway leading to the festival site, carrying away the injured people. The festival itself, however, went on. Police were afraid that ending the music altogether could cause further unrest among the crowd.
“The event was a real mess,” Patrick Guenter, a 22-year-old baker, said. “Although the festival was full, they kept letting people in.” he added. “It seems the organizers didn’t plan the route. The road was very narrow, and no one knew what was going on.” Said Taggart Bowen-Gaddy,20,an American from Philadelphia.
Officials said 4,000 police officers and 1,000 security guards provided security for the event, which attracted up to 1.4 million people. The authorities had only given organizers permission for 250,000 people to attend.
“I warned one year ago that Duisburg was not a suitable place for the Love Parade. The city is too small and narrow for such events. It is a pity that…” German police union chief Rainer Wendt told the Bild.
The chief organizer, Rainer Schaller, said the popular event would never be held again, “out of respect for the victims and their families”.
First held in Berlin in 1989 just months before the fall of the Wall, the Love Parade is one of the biggest music festivals in Europe. It left Berlin from 2007 onwards after disagreements with the city authorities over security and has been held in several other German cities in recent years.
38.How did the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feel about the tragedy?
A. Very disappointed. B. Angry and surprised.
C. Very puzzled. D. Touched.
39.According to Patrick Gunter and Taggart Bowen-Gaddy, ________.
A. the event was well-organized
B. the performance was wonderful
C. Duisburg was suitable for the Love Parade
D. the organization was very bad
40.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_.
A. Rainer Wendt’s warning went unnoticed
B. Rainer Wendt was a chief organizer of Love Parade 2010
C. Rainer Wendt is a music lover
D. Duisburg is a famous holiday destination
41.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A. the Love Parade has been canceled forever
B. the Love Parade is a very popular sport event
C. the festival was ended shortly after the panic
D. the Love Parade has a history of over 30 years
Most people watching Jeremy Lin these past two months saw Jeremy Lin, New York Knicks star; but I, watching him, saw someone else. That was my elder brother, Bob, who is athletic and energetic. He could never sit still when he was in second grade; he had to get up every now and then and run around the room. And sure enough, he grew up to be a starting player for an N.C.A.A. championship lacrosse(長曲棍球)team. He was a Nike-endorsed marathoner, too, and reached the top of Mt. Everest, unguided, in his 50s.
And yet my family never watched his lacrosse games. We did watch some of his marathons, but that wasn’t until he was in his 20s. When Bob was in his glory days, our Shanghainese-born parents were bent on getting him into medical school. There was a loving aspect to it: I can remember my father working through math books with him, lesson by lesson, at the big blackboard in the attic. Bob never did become a doctor, though; and neither did I. It wasn’t until my younger sister came along that someone in the family finally wore a white coat.
Bob today could be the fittest 58-year-old on the planet. His doctor estimates his biological age at 35; he’s still climbing big mountains in the Himalayas. And, like Jeremy Lin, he’s charming. No one sees Bob without leaving with a laugh. He sometimes jokes he could be mayor of his building, and it’s true. To know him is to cheer for him.
And yet my parents did not cheer for him. What if my mother had sat on the sidelines with her statistics, like Jeremy Lin’s mother? What if my father had played videos of athletes for my brother to watch and imitate? It’s hard not to wonder.
And how did Jeremy Lin’s parents manage to do these remarkable things? Amy Chua, the tiger mother, recalls her immigrant father beating the kids whenever they mispronounced a Chinese word. How is it that Jeremy Lin’s immigrant father in particular, Gie-Ming Lin, encouraged his son to follow such an untraditional path?
42.Bob’s glory days were those ________.
A. when he was doing well in math
B. when he was in second grade
C. when he was made mayor of his building
D. when he showed his talents in sports
43.From the passage we can tell that Bob is ____________.
A. active and optimistic
B. clever and determined
C. brave and helpful
D. considerate and independent
4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probably TRUE?
A. Bob was always ignored by his parents
B. Bob could also have been a sport star.
C. Bob’s parents often watched his games.
D. Nobody in the author’s family was a doctor.
45.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__.
A. parents should always study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B. parents should know how to educate their children properly
C. children should be punished when they do anything wrong
D. children should try to live up to the hopes of their parents
At 2 p.m. on December 5, 1945, five Navy aircraft took off in perfect flying weather from a naval air installation in southeastern Florida, on a routine training mission over the Atlantic Ocean. Less than two hours later, the flight commander radioed that he was “completely lost”. Then there was silence. A rescue plane was sent to search for the missing aircraft, and it, too, disappeared. Despite one of history’s most extensive search efforts, involving more than 300 planes and dozens of ships, the Navy found nothing, not even an oil stain floating on the water.
This is just one of the many frightening stories told of “the Bermuda Triangle”, a mysterious area of the Atlantic Ocean roughly stretching southwest from Bermuda to the Florida coast and down to Puerto Rico.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the triangle has claimed the lives of some 1,000 sailors and pilots.
Stranger yet are the numerous “ghost” ships that have been found floating crewless within the triangle. On one strange occasion in 1881, the cargo ship Ellen Austin discovered a small sailing ship, sails waving uselessly in the wind. The boat was full of wood with no one on deck. The captain of the Ellen Austin installed a new crew to sail it, but two days later, during a rough storm, the two ships temporarily lost sight of each other. When the captain again boarded the boat, he found his crew had disappeared. After a second crew was assigned, the ship was again lost in a fog bank. This time, no trace of the boat — or the crew — was ever found.
Charles Berlitz, a man with an interest in Atlantis, the legendary lost island, puts forward his theory that a giant solar crystal, which once was the power generator for Atlantis, lies on the ocean floor. From time to time, according to his theory, passing ships and planes set off the crystal, which confuses their instruments and engulfs them into the ocean.
Officially, the U.S. Navy does not recognize the triangle as a danger zone and is convinced that “the majority of disappearances in the triangle can be due to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area’s environment.” These include the swift Gulf Stream current and the unexplored valleys under water of the Atlantic. Also, the triangle is one of only two places on earth where a compass needle points to true north rather than magnetic north, causing problems in navigation.
However, other scientists argue that beings from outer space have established a highly advanced civilization in the unexplored depths of the Atlantic inside the triangle. There, they believe, most of the missing vessels – and their crews – may still be on display for study by these higher intelligences.
46.The author develops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through _______.
A. a series of events described in order of time
B. a general view supported by specific examples
C. a specific incident followed by a general introduction
D. a strange phenomenon followed by cause explanation
47.What did the captain of Ellen Austin do when he discovered a small sailing ship floating crewless?
A. He had all the wood transferred onto his own ship.
B. He had new powerful sails fixed on the small boat.
C. He sent a message that they were in danger and needed help.
D. He asked some of his sailors to get onto the boat to sail it.
48.The underlined word “engulfs” in Paragraph 4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drops B. sucks C. puts D. throws
49.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serve a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The Mysterious Bermuda Triangle
B. The History of the Bermuda Triangle
C. A New Research on the Bermuda Triangle
D. A New Angle to Look at the Bermuda Triangle
For the 17 years my life was very happy. Then the first sad thing happened. My mother became very ill, and soon she knew that she was dying. Just before she died, she asked Elizabeth and me to go to her room. She held our hands and said, “Victor and Elizabeth, my children, I’m very happy because you love each other, and because one day you’ll get married. Everyone in the family loves you, Elizabeth. Will you take my place in the family, my dear? I can die happy if you look after them when I have gone.”
My mother died and we were very sad, because we loved her dearly. Elizabeth was brave and helped us; her sweet smile gave us some happiness in the unhappy days after my mother’s death. The time came for me to go to university. I didn’t want to leave my sad family, but we all knew that I should go. It was hard to leave, too, because the parents of my good friend Henry would not let him go to university with me. So I had gone alone.
On my first day at university I met my teacher, Professor Waldman, who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scientists in the world. He gave a wonderful talk to all the students who were starting at the university. He ended his talk by saying, “Some of you will become the greatest scientists of tomorrow. You must study hard and discover everything that you can. This is why God made you intelligent—to help other people.”
After the professor’s talk, I thought very carefully. I remembered the storm when I was 15; I remembered how the lightning had destroyed the tree. From then on, I wanted to use electricity to help people, and I wanted to discover the secrets of life. I decided to work on these two things.
I started to work the next day. I worked very hard and soon Professor Waldman and I realized that I could learn to be a very good scientist.
The professor helped me very much, and other important scientists who were his friends helped me, too. I was interested in my work and I did not take one day’s holiday during the next two years, I did not go home, and my letters to my family were very short.
After two years, I had discovered many things and I built a scientific machine that was the best in the university. My machine would help me answer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of all. How does life begin? Is it possible to put life into dead thing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bout life I had to learn first about death. I had to watch bodies from the moment when they died and the warm life left them. In the hospital and in the university, I watched the dying and the dead. Day after day, month after month, I followed death, so it was a dark and terrible time.
I built a tall mast about 150 meters high, 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city, to catch lightning and send the electricity down to my machine in the lab. I believed I could use that electricity to give life to things that were dead.
Then one day, the answer came to me. Suddenly I was sure that I knew the secret of life.
50.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Elizabeth married shortly after Victor’s mother died.
B. Elizabeth was a brave girl who loved Victor and gave him much help.
C. Victor’s mother was very angry when she knew he loved Elizabeth.
D. Victor did not want to leave his family because his mother died not long before.
51.Victor did all the following during his research in the university EXCEPT that .
A. he discovered many things and built a scientific machine
B. he learnt much about death both in the hospitals and in the university
C. he worked hard and took only one day’s holiday during the next two years
D. he built a tall mast to catch lightning and send the electricity down to the lab
52.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secret of life is to .
A. give life to things that were dead
B. use electricity to help others
C. build the best machine to learn about death
D. become the greatest scientist of tomorrow
53.Which is the correct order about the life of Victor?
① Victor’s mother passed away.
② Victor got help from the professor and other scientists.
③ Victor went to university and attended the professor’s talk.
④ Victor found the answer to giving life to things that were dead.
⑤ Victor experienced a storm, seeing the lightning destroying the tree.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⑤④ D. ⑤①③②④

第II卷(非選擇題)
四、短文改錯
54.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 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Dear Mr. Brown,
I’m very thankful to you for invite me to stay with you in London in the coming vacation. I have been dreamed of seeing you again so that I can get more help from you in mine English learning. And I’m afraid I can’t go to your place in this summer. Because I have promised my grandmother, she lives in the country, to spend the summer with her. She misses me too much that I find that difficult to refuse her request. I’m busy now preparing for several examinations. I plan to visit you in winter if it convenient to you.
Best wishes.
Li Ming
五、書面表達
55. 假如你叫李華,是一位高中生。隨著科技的發展,iPod 已成為中學生的新寵。用iPod既可聽音樂,閱讀純文本電子書,又可玩電子游戲。請你用英語給某報社寫一封信,談談中學生使用iPod的情況。信的內容須包括以下幾點:
使用iPod對學習的好處;
對課堂紀律和學習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提出自己的建議并說明理由。
注意:1. 詞數:100左右
2. 信的開頭和結尾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Dear Editor ,
I’m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 named Li Hu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sincerely ,
LiHua
參考答案
1.C
【解析】考查代詞。None指人指物,特指。No意為不是,沒有,nothing指物,泛指。Not用語否定,表示不。該句中none特指沒有錢。
2.D
【解析】考查動詞短語辨析。Look down upon 意為看不起,look forward to期待 look around for四處尋找 look up to 尊敬,句意為我總是尊敬鄧小平,因為他推動中國進步的決心和勇氣。
3.D
【解析】考查時態。She 與see之間是被動關系,所以選擇D
4.A
【解析】考查交際用語take it easy 放輕松,別擔心 never mind沒關系 take your time 慢慢來 no problem 沒問題 。句意為--我在想明天的考試呢,我害怕我過不了。----別擔心,我相信你會成功的。
5.D
【解析】考查連詞。根據后面的the meeting date fixed so soon可知,該部分為with的復合結構,while,as,after后面跟的是完整的句子。
6.B
【解析】考查非謂語動詞,根據句子結構可知該部分為狀語,spot意為發現,認出,與主語I之間是被動關系,故排除AC,spot用語同see /watch sb doing sth,意為發現某人干某事。句意為被發現跟一個女孩肩并肩購物,我感到很尷尬。
7.D
【解析】考查從句關系詞的選擇。根據句子結構可知,第一空為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先行詞為KFC,故排除AC。第二孔為強調句,it was …… That……句意為直到媽媽答應帶她去她最喜歡的肯德基,那個被寵壞的女孩才停止哭泣。
8.B
【解析】考查冠詞用法。第一空eyes有定語of my parents修飾,所以是特指,意為在我父母的眼中,第二空a must 作名詞用,意為一件必須做的事情,一件必須看的東西等,此處指的是英語知識在現在世界上是一個必須掌握的語言。
9.C
【解析】考查時態。該句為時間狀語從句,在從句中要用一般現在表將來,所以選擇C,
意為據報道,中國不會購買歐洲的債券,直到做了一些徹底的研究之后。
10.A
【解析】考查情態動詞。Can 可能,表示能力或者理論上的可能性。 Should應當,合乎理想的情況,竟然 shall表示命令,警告,允諾,威脅。法律規范等。
此處can表示可能,意為---Jack, 去露營的時候多帶點衣服,山上可能很冷。------謝謝你,媽媽,我會的。
11.A
12.B
13.C
14.C
15.A
16.B
17.D
18.A
19.B
20.C
21.A
22.C
23.A
24.C
25.B
26.B
27.A
28.D
29.C
30.A
【解析】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工程師雖然身體殘疾,但是還是用一個唯一可以移動的手指來指揮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1.上下文,根據后面的an idea to build a spectacular bridge可知,此處意為他受到了一個建造一座壯觀的大橋的激發/受到了啟示/給予了靈感
12.考查動詞辨析,句意為建造一座連接紐約和長島的大橋,connect意為連接 collect 意為收集,contact意為聯系 combine意為結合
13.上下文,根據后文工程師都認為這不可能可知,此處表示轉折。
14.上下文,根據后文可知他成功地說服了他的兒子,manage意為成功干了某事
15.考查詞組辨析,in fact事實上 in turn 輪流 in need 需要 in general 總之,一般而言。句意為他成功說服他的兒子,告訴他大橋實際上是可以建造的。
16.詞組辨析,result in 導致,bring in 引進,put in提出,提交 take in 接受,理解,欺騙。句意為大腦損傷導致他不能說話,不能走路。
17.句意理解,句意為盡管他殘疾了但是他沒有氣餒,仍然有強烈的完成大橋的渴望。
18.同上
19.考查形容詞辨析,sharp意為敏捷的,此處意為思維敏捷。
20.上下文,根據上文他想完成這個大橋可知,他不想放棄。
21.an idea hit him意為,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
22.上下文,根據29空的With his finger可知
23.上下文,因為他只有一個手指可以動,所以是緩慢地開發出一種交流的密碼。
24.上下文,根據32空后面的told the engineers what to do 可知,這里填的是他的指令,命令
25.上下文,他堅強的決心不受環境的影響。
26.上下文,根據who for 13 years long patiently ……可知,此處意為奉獻。
27.13年耐心的解碼工作
28.上下文,他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29.根據后面的realize可知,此處意為實現夢想。
30.根據上文可知,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都可以用決心和毅力實現他的夢想。
31.C
32.A
33.C
34.A
【解析】文章講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申請工作的時候選擇了學歷方面的造假/欺騙。
31.推理判斷題。根據第二段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turning to an utter deception(欺騙) like this to land their first job or to move head in their careers.可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撒謊關于學歷。
32.猜測詞義題,根據第四段的to avoid complete lies可知,此處utter意為complete
33.事實細節題,根據第三段的 most colleges are unwilling to accuse the applicant directly可知,大部分大學選擇不直接沖突。
34.事實細節題,根據第二段For personnel officers, like most Americans, value degrees from famous schools可知。
35.B
36.B
37.C
【解析】文章講述的是一種新式的汽車,可以飛,并且對其各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35.推理判斷題,根據第一段Massachusetts, says it plans to deliver its car-plane, the Transition, to customers by the end of 2012可知,2012年底即可拿到汽車
36.事實細節題,根據第三段process the company says takes one minute-and fold back up for driving可知,一分鐘是用來折疊機翼的
37.推理判斷題,根據第六段可知,這種飛機飛不到普通飛機的高度,也沒有普通飛機的載重量。
38.B
39.D
40.A
41.A
【解析】文章講述的是踩踏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所產生的影響和后果。
38.事實細節題。根據第二段The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expressed her shock over Saturday’s tragedy in the western city of Duisburg可知,
39.推理判斷題。根據第五段t seems the organizers didn’t plan the route. The road was very narrow, and no one knew what was going on可知,組織者工作不到位。
40.推理判斷題,根據倒數第三段可知,他雖然警告過,但是沒有人聽。
41.事實細節題,根據倒數第二段可知,不會在舉行這個活動了。
42.D
43.A
44.B
45.B
【解析】作者通過描述自己哥哥的成長歷程和性格來說明做父母的應當知道如何教育他們自己的孩子。
42.細節理解題 根據第一段可知,他在體育方面很擅長。
43.細節理解題 根據第三段中“...No one sees Bob without leaving with a laugh..."可知Bob是樂觀的,因此選A
44.細節理解題 根據最后一段可知Bob可以是個很不錯的運動員,因為他擅長很多方面的運動。
45.推理判斷題 根據作者所舉的例子可推斷父母應當知道如何教育他們自己的孩子。
46.C
47.D
48.B
49.A
【解析】文章講述的是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事件。
46.通過第一是對文章的概述,第二段講述了很多事件,所以是概述加事件。
47.事實細節題。根據第三段The captain of the Ellen Austin installed a new crew to sail it可知,他讓他的船員上去了
48.猜測詞義題,根據后面的into the ocean可知,被大海吸進去了。
49.文章講述的是百慕大三角洲的什么事情,所以選擇mysterious。
50.B
51.C
52.A
53.D
【解析】文章講述是主人公在母親去世后發奮讀書,后來夢想實現讓死亡的生命復活,并致力于其中。
50.事實細節題。根據根據第二段Elizabeth was brave and helped us可知。
51.事實細節題,根據第六段I was interested in my work and I did not take one day’s holiday during the next two years, I did not go home, and my letters to my family were very short可知,他并沒有請假。
52.推理判斷題。根據最后的 I believed I could use that electricity to give life to things that were dead.Then one day, the answer came to me. Suddenly I was sure that I knew the secret of life可知。
53.通讀文章可知。
54.Dear Mr. Brown,
I’m very thankful to you for invite me to stay with you in London in the coming
inviting(for 是介詞)
vacation. I have been dreamed of seeing you again so that I can get more help from you in
dreaming(完成進行時)
mine English learning. And I’m afraid I can’t go to yo\ur place in this summer. Because I
my(后面有N) But(轉折)
have promised my grandmother, she lives in the country, to spend the summer with her.
who(定語從句)
She misses me too much that I find that difficult to refuse her request. I’m busy now
so(非常想念我) it(形式賓語)
preparing for several examination. I plan to visit you in winter if it∧convenient to you.
examinations (可數名詞) is(缺少謂語)
Best wishes.
Li Ming
【解析】略
55.Dear Editor
I’m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 named Li Hua .Now many students have iPods and think it’s a fashion to use them . Using an iPod, we can listen to music , download a lot of learning materials and read them on the screen. Apparently , it’s helpful to our study , especially to our English listening .
Some students , however , bring their iPods to classroom and listen to music with earphones , which makes the teacher and other students greatly annoyed. Some of them even waste precious time in class playing video games .
In my opinion , as a student ,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iPods to help achieve academic success . Classroom is a place for students to study ,and therefore concentration is awfully needed for us to learn our lessons . Furthermore . the school should make a rule to guild the students to use iPods in a proper way .
Yours sincerely ,
Li Hua
【解析】這是一篇介紹性文章,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時代性,學生有話可說。文章要求學生對高中生使用IPAD的情況進行介紹,并闡述其產生的影響,并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學生要緊扣主題,做適當發揮,運用高級詞匯和句型,讓文章多樣化。
山東省聊城市堂邑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20分鐘;
題號






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在泰坦尼克號失事100周年紀念日,全球多個地方舉行相關紀念活動,其中包括重走泰坦尼克號當年航線的巴爾莫羅爾號郵輪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地點舉行的紀念儀式。
B.經調查,網民反映情況屬實,根據《南明市城市出租車管理辦法》,我局將對違章出租車駕駛員進行批評教育并作出罰款人民幣200元。
C.小華在昆明站出站口看到手捧鮮花的楊波和他的弟弟,他先是咧嘴一笑,接著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D.自從啟動了“兩元公益電影活動”,一改以前看電影基本是年輕人的狀況,現在該電影院里男女老少、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坐得滿滿的。
2.下列詞語中劃線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契約  書篋   挈帶  ??????鍥而不舍
B.杯勺????船艄??????樹梢??????????稍縱即逝
C.沉湎????緬懷??????靦腆??????????澠池之會
D.高亢????伉儷??????抗爭??????????沆瀣一氣
3.2007年12月29日,溫家寶總理吟誦了自己創作的俳句“常憶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歲,明年春更好”送給到訪的福田康夫首相,表達了中日領導人和中日人民對中日關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與該俳句蘊涵相同哲理的是【 】
A.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B.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D、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語,語意最貼切的一組是【 】
(1)事前有周密的規則,遇事有果敢的決心,就不至于 ?左右為難了。
(2)要創佳績,就必須大膽革新,勇于實踐,克服 ?的保守思想。
(3)青年人在困難面前不應該 ?,而應該勇猛前進。
(4)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應該堅決地舍棄個人利益,決不應該 ?。
A.猶豫不決? 畏首畏尾? 畏縮不前 ?舉棋不定
B.畏首畏尾? 舉棋不定? 猶豫不決? 畏縮不前
C.舉棋不定? 畏首畏尾? 畏縮不前? 猶豫不決
D.畏縮不前 舉棋不定 ? 猶豫不決? 畏首畏尾
5.下列選項是四則“遺失啟事”的主要內容,其中表達通順,得體的一項是?【 】
A.本人昨日在體育館遺失—副紅色羽毛球拍,請您務必聯系鄙人,不勝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丟失《隨想錄》一書于閱覽室,期盼拾得者璧還原物,謝謝喲。
C.本人昨日在圖書館不慎丟失黑框眼鏡一副,希望拾到者與我聯系,不勝感激。
D.昨日本人遺失飯卡于學校飲食服務中心,懇請拾者高抬貴手交還,萬分感激。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1)就此事件,我新華社 發表聲明。?
(2)她就是這部小說中女主人公的 。?
(3)他們兩位素未謀面,還要請你 一下。?
A.?受權 ?原型 ?引見 ?B.?授權 ?原形? 引薦?
C.授權 ?原型? 引見 ?D.受權? 原形? 引薦
閱讀文言語段,完成小題。(15分,每題3分)
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人。徽宗時,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夏人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從種師道進筑茸平砦,敵據塞水源,以渴我師,浩率精騎數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州刺史。欽宗即位,以種師道薦,召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時其半度,可擊也。”會和戰異議,不能用。帝問西事,浩曰:“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已而果攻涇原路,取西安州、懷德軍。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長安,涇州守臣夏大節棄城遁,郡人亦降。浩適夜半至郡,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還,曰:“為語汝將曰,我郭浩也,欲戰即來決戰。”金人遂引去。紹興元年,金人破饒風嶺,盜梁、洋,入鳳州,攻和尚原。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遷邠州觀察使,徙知興元府。饑民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騎十余萬破和尚原,進窺川口,抵殺金平,浩與吳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點刑獄宋萬年陰與敵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與浩意不協,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興軍路經略使。金州殘弊特甚,戶口無幾,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置頒示諸路。他軍以匱急仰給朝廷,浩獨積贏錢十萬緡以助戶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請,得以直達。九年,改金、洋、房州節制。十四年,召見,拜檢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節選自《宋史郭浩傳》)
7.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 冒:貿然
B.奮力大呼,得賊乃己????????? 己:停止
C.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 乞:請求
D. 時其半度,可擊也。???????? 時:等候
8.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奮勇抗擊金人的一組是【 】
①浩手斬二騎,以首還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
⑤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
⑥浩與吳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9.下面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郭浩有膽有勇,屢立戰功。徽宗時,他抗擊夏人曾以少敵多:跟隨種師道征戰,他率領數百精騎奪回被敵軍占據的水源,幾次升官后擔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見識,可惜建議未被采納。欽宗即位后曾照他詢問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戰事,他堅決主戰,提出應對之策,而朝廷舉措失當,國土蒙受損失。
C 郭浩、吳介共同破敵,后感情產生隔閡。紹興年間,金兵屢屢犯宋,兩人連手大敗金兵;吳舉劾宋萬年暗中通敵,郭不同意這一做法,被調往金州。
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狀況好轉。他初到任時,金州極度破敗,百姓流亡,經治理后積有余錢資助戶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給與奏請可以直達的優遇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

(2)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置頒示諸路。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25分)
劉姥姥只聽見咯當咯當的響聲,大有似乎打籮柜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忽見堂屋中柱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砣般一物,卻不住的亂幌。劉姥姥心中想著:“這是什么愛物兒?有甚用呢?”正呆時,只聽得當的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著又是一連八九下。方欲問時,只見小丫頭子們齊亂跑,說:“奶奶下來了。”周瑞家的與平兒忙起身,命劉姥姥“只管等著,是時候我們來請你”。說著,都迎出去了。劉姥姥屏聲側耳默候。忽見周瑞家的笑嘻嘻走過來,招手兒叫他。
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撒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紅氈條,靠東邊板壁立著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鋪著金心綠閃緞大坐褥,旁邊有雕漆痰盒。那鳳姐兒家常帶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平兒站在炕沿邊,捧著小小的一個填漆茶盤,盤內一個小蓋鐘。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手爐內的灰,慢慢的問道:“怎么還不請進來?”一面說,一面抬身要茶時,只見周瑞家的已帶了兩個人在地下站著呢。這才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時,滿面春風的問好,又嗔著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說。劉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數拜,問姑奶奶安。鳳姐忙說:“周姐姐,快攙起來,別拜罷,請坐。我年輕,不大認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輩數,不敢稱呼。”周瑞家的忙回道:“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鳳姐點頭。劉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兒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來作揖,他死也不肯。
這里鳳姐叫人抓些果子與板兒吃,剛問些閑話時,周瑞家的向鳳姐回話道:“太太說了,今日不得閑,二奶奶陪著便是一樣。多謝費心想著。白來逛逛呢便罷,若有甚說的,只管告訴二奶奶,都是一樣。”劉姥姥道:“也沒甚說的,不過是來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親戚們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沒甚說的便罷,若有話,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樣的。”一面說,一面遞眼色與劉姥姥。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臉,欲待不說,今日又所為何來?只得忍恥說道:“論理今兒初次見姑奶奶,卻不該說,只是大遠的奔了你老這里來,也少不的說了……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派頭兒,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說著又推板兒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來?打發咱們作煞事來?只顧吃果子咧。” 鳳姐早已明白了,聽他不會說話,因笑止道:“不必說了,我知道了。”因問周瑞家的:“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飯沒有?”劉姥姥忙說道:“一早就往這里趕咧,那里還有吃飯的工夫咧。”鳳姐聽說,忙命快傳飯來。一時周瑞家的傳了一桌客飯來,擺在東邊屋內,過來帶了劉姥姥和板兒過去吃飯。
劉姥姥吃畢了飯,拉了板兒過來,舔舌咂嘴的道謝。鳳姐笑道:“且請坐下,聽我告訴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論親戚之間,原該不等上門來就該有照應才是。但如今家內雜事太煩,太太漸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況是我近來接著管些事,都不知道這些親戚們。二則外頭看著雖是烈烈轟轟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說與人也未必信罷。今兒你既老遠的來了,又是頭一次見我張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我還沒動呢,你若不嫌少,就暫且先拿了去罷。”那劉姥姥先聽見告艱難,只當是沒有,心里便突突的,后來聽見給他二十兩,喜的又渾身發癢起來,說道:“噯,我也是知道艱難的。但俗語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他怎樣,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周瑞家的見他說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鳳姐看見,笑而不睬,只命平兒把昨兒那包銀子拿來,再拿一吊錢來,都送到劉姥姥的跟前。鳳姐乃道:“這是二十兩銀子,暫且給這孩子做件冬衣罷。若不拿著,就真是怪我了。這錢雇車坐罷。改日無事,只管來逛逛,方是親戚們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虛留你們了,到家里該問好的問個好兒罷。”一面說,一面就站了起來。劉姥姥只管千恩萬謝的,拿了銀子錢,隨了周瑞家的來至外面,仍從后門去了。(選自《紅樓夢》第六回 有刪節)
1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劉姥姥通過周瑞家的進了賈府,在等待鳳姐的時候,只見小丫頭子們齊亂跑,說 “奶奶下來了”。這一描寫體現了鳳姐在賈家的地位、權勢和威嚴。
B.周瑞家的傳達王夫人的意思,要劉姥姥“若有甚說的,只管告訴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劉姥姥卻遲疑再三,言非所想,這是她的謹慎性格所致。
C.劉姥姥家因為生活困窘、衣食不濟,前去賈府尋求經濟幫助,作者設置劉姥姥這個角色進賈府,形象地說明了“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的道理。
D.作者安排劉姥姥進賈府,就是從一個外人的眼光來描寫賈家的奢華,鳳姐滿屋子耀眼爭光的物件,引起這個窮困農婦的無比驚奇,也寫出榮府的豪富奢華。
E.劉姥姥說到為難之處,推出板兒說話,作者刻意安排這個角色使他成為行乞的幌子,緩解了劉姥姥的窘態,可以不覺得她的話語那么突兀。
12.小說中劉姥姥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13.小說第一段寫劉姥姥剛到賈府就見到一個“匣子”的細節,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14.鳳姐接待劉姥姥這門窮親戚時的神態、動作和語言,有人認為傲慢無禮,也有人認為比較得體。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小題。(16分)
奧斯威辛的風
??? 高洪波
??? 2004年的10月,我獨走歐洲,出席第33屆“華沙之秋”詩歌節。
??? 抵達華沙的當天夜里,我就向東道主提出一個要求:明年是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能否到奧斯威辛一看?說這話時,我不知道奧斯威辛距華沙有多遠,更不曉得東道主的具體安排。波蘭作協主席馬列克沉吟著,翻譯胡佩芳大姐也沒接話茬兒。
??? 幾天時間匆匆過去,華沙的秋天留給我極美的印象,在一位演員的莊園里舉行的詩人聚會讓我領悟到老歐洲的獨特魅力,而“華沙之秋”詩歌節在肖邦公園舉行,詩意便愈加濃了幾分。可我仍惦記著300公里以外的奧斯威辛。
??? 10月18日中午12時30分,我終于踏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那一天早晨秋雨綿綿,出門還帶了傘,及至抵達奧斯威辛,卻陡然狂風大作。胡佩方大姐說,奧斯威辛是個奇怪的地方,參觀者常碰到陰雨連綿。她并沒有陪我到奧斯威辛,她說她受不了心靈的折磨!
??? 這是一次奇怪而又匆忙的參觀,毒氣室、焚尸爐、鐵絲網、崗樓、絞刑架,還有一個小院子里壓成方塊狀的7000多公斤的頭發……在27樓展覽館,我見到里面展出的一幅大照片:猶太婦女和兒童在德軍槍口下高舉雙手,一個小男孩的目光中滿是天真和無奈。這一幕極其令人震駭!在焚尸爐前,我和一群中學生共同走過,孩子們默默無語,我不知道他們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我的心底卻陡然出現幾句詩:
??? 此刻,我變成了一塊巨大的海綿,
??? 迅速汲滿了歷史的汁液,
??? 我的指尖也開始流淚,
??? 為人類在那一個年代的無助與悲傷。
??? 天上有巨大的云朵掠過,秋風卷起落葉,風中有一種嚎叫和呻吟,在奧斯威辛,這人類為了消滅人類而手造的地獄里,我感到寒意襲人,是噩夢又是現實。真的可能是因為奧斯威辛長眠著100多萬遇難者的冤魂,才形成了死一般的壓抑、魘一般的恐怖,以及變幻無常的氣候。
??? 風仍在高天咆哮,吹動我的頭發,吹動我的衣衫,我不知道這憤怒的風起于何處又生于何時,只感到腳下的土地也在風中戰栗,鐵絲網和絞刑架在風中搖晃,集中營的游人們,想必心底的風暴更遠勝于自然界的狂風罷!
??? 事后,我在自己的日記中記下這樣一行文字:“歐洲,一個美麗的深秋的中午,在大群中學生的簇擁下,我走在奧斯威辛的土地上,快步疾走,有一種逃亡的感覺。”
??? 當天我見到一位叫何敢的中國女留學生,她說曾經陪同一個代表團參觀過奧斯威辛,然后連續難受了兩個多月,以后再也不愿意去。由何敢聯想到在波蘭生活了半個世紀的胡佩芳大姐,她們對奧斯威辛的拒絕,是出于本能的對自己的保護。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地獄的別稱,正像美國副總統切尼在2004年1月27日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紀念論壇上說的:“在歐洲的死亡集中營里,有人犯下了人類所不能想像的最嚴重的罪行。我們必須向下一代傳遞這樣的信息:我們在這里感謝那些將我們從暴政下解救出來的解放者,同時我們必須有勇氣阻止那些邪惡卷土重來。”
??? 奧斯威辛是個小鎮,建鎮在800年前,二戰前被稱為波蘭的“猶太人城”,因為當時的1.23萬人口中有7000名猶太人。現在小鎮有些不堪歷史重負,因為人們無法想像小鎮如何在一個巨大的公墓旁生存。
這當然僅只是游客的見解,事實上正是由于奧斯威辛的存在,人類的良知才凜然長存。
15.請聯系上下文分析,選文第二段在我提出“能否到奧斯威辛一看?”的要求時,翻譯胡佩芳大姐為什么沒有接話茬?(2分)

16.選文中奧斯威辛的風有什么特點?你是怎么理解這“奧斯威辛的風”的。(6分)

17.第五段中“我的心底”陡然出現的幾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8.文末最后一句話說“正是由于奧斯威辛的存在,人類的良知才凜然長存”,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并舉例說明。(5分)

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①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陽,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其冬,以天子進大號,加恩區內,移刺袁州。袁于南昌為屬邑,私喜幸自語,以為當得躬詣大府,受約束于下執事,及其無事且還,儻得一至其處,竊寄目償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詔以中書舍人太原王公②為御史中丞,觀察江南西道;洪、江、饒、虔、吉、信、撫、袁悉屬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罷行之。大者驛聞,小者立變。春生秋殺,陽開陰閉,令修于庭戶數日之間,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雖欲出意見,論利害,聽命于幕下,而吾州乃無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館人?則滕王閣又無因而至焉矣!
其歲九月,人吏浹和③,公與監軍使燕④于此閣,文武賓士皆與在席。酒半,合辭言曰:“此屋不修,且壞。前公為從事此邦,適理新之,公所為文,實書在壁;今三十年而公來為邦伯,適及期月,公又來燕于此,公烏得無情哉?”公應曰:“諾。”于是棟楹梁桷板檻之腐黑撓折者,蓋瓦級磚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鮮者,治之則已;無侈前人,無廢后觀。
工既訖功,公以眾飲,而以書命愈曰:“子其為我記之!”愈既以未得造觀為嘆,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乃不辭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樂,雖老矣,如獲從公游,尚能為公賦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韓愈記。
【注】①三王:指寫《滕王閣序》的王勃,寫《滕王閣賦》的王緒,寫《重修滕王閣記》的王仲舒。②中書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書舍人,太原人。
③浹和:和睦。④燕:通“宴”。
19.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 壯:認為……豪壯
B.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遂:實現
C.以為當得躬詣大府 詣:見
D.令修于庭戶數日之間 令:美德
20.下列句子中,全都屬于作者“未得造觀”滕王閣原因的一組是(3分)
①系官于朝 ②以言事斥守揭陽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
⑤吾州乃無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則滕王閣又無因而至焉矣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2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滕王閣聞名遐邇,作者從年少時就知道它是江南的第一名勝景觀。
B.王仲舒修繕滕王閣沒有勞民傷財,作者對此務實精神持肯定態度。
C.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長官后,曾經著書呼吁關注滕王閣的修繕問題。
D.本文在寫法上沒有正面描寫滕王閣及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勝。
22.把上文中劃線句子和所學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適及期月,公又來燕于此,公烏得無情哉?(4分)
(2)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逍遙游》)(3分)
(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3分)
四、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樸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③縈紆傍遠村。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①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
23.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24.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系的?(6分)
五、語言表達
25.請根據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畫線處補寫出相應內容。要求: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2個字。(5分)
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一切美術都是“望”、都是欣賞。不但“游”可以發生“望”的作用,② ,
也同樣要“望”。一切亭臺樓閣、都是為了“望”,都是為了得到和豐富對于空間的美的感受。在園林建筑藝術中,③ ,有了窗子,內外就能發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經過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畫。而且同一個窗子,從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 ,于是引發人們不同的聯想。這樣,畫的境界就無限地豐富了。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人從一個小房間“望”到千秋之雪、萬里之船,以小見大,從而獲得了⑤ 。
①、
②、
③、
④、
⑤、
六、作文
2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倫敦奧運會上,劉翔在110米欄比賽中,再次退賽,此舉遭到了大量非議;葉詩文在泳池中斬獲兩枚金牌,兩破世界記錄,卻遭到西方媒體非議。其實并非只有名人才會面對非議,普通人也會如此。
請以“面對非議”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參考答案
1.A
【解析】3分。B.賓語殘缺。句尾加“的決定”。C.指代不明。“他的弟弟”有歧義。 D.主語殘缺和邏輯語病。“一改”句缺主語,“男女老少、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并列不當
2.C
【解析】C都讀miǎn; A項,契(qì)約,其他讀qiè;B項,杯勺(sháo),其他讀shāo;D項,沆(hàng)瀣一氣,其他讀kàng。
3.A
【解析】A與溫總理的詩句都表達了經過了苦難或艱苦的努力,美好的愿望一定可以實現。
4.C
【解析】舉棋不定:比喻臨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畏首畏尾:形容“瞻前顧后”,疑慮重重。?畏縮不前:指畏懼退縮,不敢前進。猶豫不決:遲遲疑疑下不了決心。
5.C
【解析】A項錯在“務必”,B項“璧”敬稱對方的東西,D項錯在“高抬貴手”,這個成語一般指懇求人原諒或饒恕,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過去了。
6.A
【解析】“受權”和“授權”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給別人。原型:原來的類型或模型?原形:原來的形狀。
7.A
8.A
9.C
10.(1)我在任時就聽到警報,擔憂夏人一定會乘機侵犯邊境,希望挑選將領設防。
(2)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開辟耕地,將自己的規劃安排發布各地。
【解析】
7.冒:不顧、頂著
8.①②③為奮勇抗擊金人,④為戰果,⑤為平亂,⑥為戰果。
9.據文意郭、吳產生隔閡在吳舉劾之后。
10.本題考查翻譯能力。關鍵詞為:第(1)題注意實詞“盜:侵占”,古今異義“ 設備:設置守備”的翻譯;第(2)題注意實詞“輯:安撫”,“ 規置:所作所為”,虛詞“以:把”的譯法。
11.答D給3分,答A給2分,答E給1分;答B、C不給分。
12.①貧窮、質樸、沒見過世面;②粗俗;③自尊、知恥。
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13.①為引入正文做鋪墊;②烘托或反襯人物的情感或情緒;③渲染環境氛圍。
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14.觀點一:鳳姐接待劉姥姥傲慢無禮。
①運用了“不接茶”、“不抬頭”等神態描寫,寫出了鳳姐的富貴和傲慢;②運用了“忙欲起身、猶未起身”等動作描寫,顯示了鳳姐的虛情假意;③運用了嗔怪周瑞家的等語言描寫,反襯了鳳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點。
觀點二:鳳姐接待劉姥姥比較得體。
①運用了“滿面春風”的神態描寫,寫出了鳳姐的熱情;②運用了“忙欲起身”的動作描寫,寫出了鳳姐對窮親戚的尊重;③運用了多出語言描寫,寫出了鳳姐的周到和客氣。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
【解析】
11.B這是她的謹慎性格所致錯。是怕人家恥笑。C形象地說明了“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的道理錯。E可以不覺得她的話語那么突兀錯。
12.分析人物形象要從她的語言、動作、神態上分析。例發他來討錢說明家里確實貧困,但她羞于啟齒又說明其是自尊的。從她比喻中又說明其是鄉下人,說話未免粗俗一些。
13.寫她不認識這個稀罕之物,也說明她進了大家戶,為下文設下了伏筆,賈家雖入不敷出,但這點還是有的。再者對人物的情感也有一定的烘托作用,進入大家戶,劉姥姥有點心怯。也可從環境方面分析。
14.本題為開放題,無論答哪種觀點都要從原文入手,具體分析鳳姐神態、動作和語言來分析其性格。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
15.(1)她說她受不了心靈的折磨(2)對奧斯威辛的拒絕是出于本能的對自己的保護。
16.(1)奧斯威辛的風常常是“陡然”來到,狂風大作;寒氣襲人,在高天咆哮;具有“憤怒”、“狂暴”的氣勢;發出“嚎叫”、“呻吟”的聲音。(3分)??? (2)奧斯威辛的風既是自然界的狂風;也是百萬冤魂形成的死一般的壓抑、恐怖的氛圍;也是人們心底的風暴。(3分)
17.“心底”陡然出現的詩句表現“我”目睹悲慘歷史的巨大震撼和為人類的無助與悲傷而無比的痛心的情感。(3分)
18.奧斯威辛的存在使人們正視歷史上的人類曾經犯下的滔天罪行;刺痛良知;并使人們警惕那些邪惡卷土重來。比如中國南京的大屠殺紀念館,能讓國人更團結一致,渴望和平。(理解3分,舉例2分)
【解析】
15.她沒接話茬說明她有苦衷,在正數第四段和倒數第三段都提到她沒什么拒絕到那去。每段中只要提取一句話則可。
16.在文章中間“天上有巨大的云朵掠過”這一段提到這里的風的特點,還要注意,人們在參觀時內心的風則洶涌。
17.為人類在那一個年代的無助與悲傷。這是詩句的最后一句,也是點睛之句,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8.不忘歷史,才能更好的發展未來。歷史是令人痛心的,卻提醒著世人莫再犯下這樣的罪行。歷史在警醒著人們,歷史是一面鏡子。所以答題昌從正視歷史,警惕邪惡入手。
19.C
20.B
21.C
22.(1)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您又來在這里設宴,您怎么能夠沒有感情呢?
(2)因此說,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神明之人順應自然而無所為,不求立功,圣哲的人不追求名利。
(3)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里沒有照管門戶的僮仆,孤單沒依靠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
【解析】
19.詣:到……去
20.②遭到貶官及其原因;④⑥系“未得造觀”滕王閣的結果,而非原因
21.①是撰文而非著書;②撰文時間為三十年前任刺史從事時,而非任南昌地方長官后
22.本題考查翻譯能力。(1)期月譯為一個月,燕通宴,譯為設宴。烏譯為怎么沒有。(2)故譯為因此。至人神人圣人要準確翻譯。(3)期功指比較近的親戚。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為成語,聯合起來翻譯。
【參考譯文】:
我年輕的時候就聽說江南江南多有(宜于)登臨游賞的所在,而滕王閣獨自排在第一位。有瑰麗,雄偉、奇絕、獨特的稱號。等到看到了三王寫的這些文章,覺得他們文章很壯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來閱讀前人的這些文章,以便忘記我的憂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縛,參觀滕王閣的愿望沒有機會實現他。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我因為上諫迎佛骨的事情被貶為潮州刺史,因為想近便,走了捷徑,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夠借經過南昌的機會去看看所聽說的滕王閣。這年冬天,因為皇帝慶祝年號,在國內施加恩德,我轉任袁州刺史。袁州是南昌的附屬地方,我私下里感到高興并僥幸地對自己說,認為(這次)應當能夠親自到南昌府,承受南昌府差役人員的管束,等到沒有事情將要返還的時候,或許可以得到一個機會到滕王閣的所在,私下里注視勝景,滿足我的心愿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時候,詔書下達,把中書舍人太原人王仲舒先生作為御史中丞,任命為江南西道的觀察使;洪州、江州、饒州、虔州、吉州、信州、撫州、袁州都是他所屬管治的地方。八個地方的百姓,以前缺乏便利的事情以及不能滿足的愿望,王公到了之后,(缺乏便利的事情)都停止了,(不能滿足的愿望)都實現了。大的事情通過驛使迅速上報,小的事情立刻處理。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陽氣上升,陰氣閉合。在數日之內百姓就修煉出美好的品德,而您在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中怡然自得。我雖然想提出些意見,談論利益和弊端,在您的府下聽從命令,可是我們袁州沒有一件事情可以借來作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來麻煩您的接待人員?于是滕王閣又沒有機會到達啊!
這年九月,百姓和官員關系融洽,您和監軍派人在這個閣上設宴,文官武將賓客士人都參加宴會。酒宴進行到中途,綜合各種意見說:“這閣子如果再不修整,將會毀壞。以前您在這里任刺史的屬官,有恰當的理由來翻新滕王閣;您所寫的文章,確實還題寫在墻壁上。到如今已過了三十年,您來到南昌擔任地方長官,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您又來在這里設宴,您怎么能夠沒有感情呢?”您回答說:“是的。”因此,腐爛變黑彎曲折斷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欄桿,破敗殘缺的屋蓋瓦片臺階磚子,浸壞模糊不鮮艷的色彩,修治一下就停止。沒有比前人奢侈,沒有損害可供后人觀賞的景觀。
工程完成之后,您和大家喝酒,同時用寫信命令我說:“希望您替我記錄這件事情!”我既因為不能夠到達滕王閣觀賞而嘆息,又私下里高興自己的名字能夠寫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邊,有榮耀啊。于是沒有推辭而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優美,登臨眺望的歡樂,即使我年齡很大了,如果能獲得機會跟著您一起游玩的話,我還能為您做文章。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韓愈寫下這篇閣記。
23.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經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小題1】①詩歌用了觸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②借涇水、春草、古碑、蒼山、殘陽、綠樹、黃沙等凄涼敗落的景物,表達了自己的懷古傷今之情;③在情景處理上,用極富特征的荒涼景物抒發了對唐王朝國勢日衰的悲嘆。頸聯采用擬人,寫景細致入微。
【解析】
23.不堪回首思秦原,表達了作者想起當年的繁盛,如今的凄涼不堪回首。答題時要描繪出作者所描寫的景象,最后點出其懷古傷今之情。
【小題1】詩歌中一般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段表達情感,描寫了凄涼敗落的景物表達了懷古傷今之情。答題時可結合詩句逐條分析。
25.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 ③窗子起著“望”的重要作用。(窗子也很重要。窗子必不可少)④景色都不(盡)相同。⑤豐富的審美感受。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解題要審清題意要求,理解整個語段含意,抓住關鍵詞“可游、可居、可望”之間的關系,注意層次條理,同時還要注意形式的特點,如一些關聯詞“不但、也、都是、而且、從而”等在行文中的提示作用。答題時不能離開“居、望、游”三個關鍵詞。
26.
【解析】非議只是文章限定了你寫作的范圍與對象,而文章的重點應該放在面對上。要寫出為什么要面對,怎樣面對,但也要點出是什么非議。
最佳立意:
① 面對非議,應淡然處之;
② 面對非議,應愈挫愈勇;
③ 面對非議,應據理力爭;
④ 面對非議,應積極自省,擇善而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临西县| 江门市| 彰武县| 筠连县| 淳安县| 肥乡县| 砚山县| 彰武县| 宜都市| 竹北市| 罗源县| 蕉岭县| 西青区| 闸北区| 高淳县| 扶沟县| 汉中市| 扶余县| 泗洪县| 岳阳市| 通许县| 驻马店市| 页游| 皋兰县| 永靖县| 保靖县| 崇明县| 庄浪县| 建始县| 平乡县| 韶关市| 阜城县| 沅江市| 赤城县| 大石桥市| 南溪县| 镇坪县| 靖远县| 梨树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