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盛唐氣象【教學目標】1.了解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史實;2.掌握唐朝時期唐朝與西藏的往來歷史;3.掌握唐朝文學方面的成就,重點掌握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教學重點】唐與吐蕃交往的史實;光耀千古的詩壇。【教學難點】藝術性、從歷史角度去理解、欣賞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教學過程】一、經濟的繁榮通讀教材,要求學生從三個方面概括唐朝經濟繁榮發展的表現。(出示幻燈片。)1.農業: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呈現繁榮景象。在農業方面,墾田面積逐漸擴大,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唐王朝非常重視興修水利,在全國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出示幻燈片)在這個時期還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曲轅犁和筒車。曲轅犁由11個部件構成,設計精妙,輕便靈巧,操作時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淺,回轉省力,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出示幻燈片《雨中耕作圖》)(出示幻燈片《材料研讀》)使用筒車的好處:節省人力,晝夜不停。2.手工業:(重點:絲織業、陶瓷業)唐朝手工業發展到很高水平。紡織業品種繁多,尤以絲織工藝水平最高,其中蜀錦以色彩艷麗、紋飾精美冠于全國。陶瓷業生產水平也很高,越窯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窯的白瓷類雪似銀,聞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此外,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等都頗具規模。(出示幻燈片:身著絲綢服裝的婦女形象,蜀錦圖片。)(出示幻燈片:白瓷、青瓷、唐三彩。)(秘色瓷的出處)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出13件越窯青瓷器。(秘色瓷是中國最早的一種專為皇家燒制的瓷器,與一般的越窯青瓷不同,燒制數量極少又不在民間流傳,后世一千多年世人都是只聞其名而不見其物。)3.商業:唐朝的商業十分繁榮,水陸交通發達,貿易往來頻繁,出現了一些繁華的大都市。都城長安規模宏偉,布局嚴整對稱,街道寬敞整齊,商業繁榮,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出示幻燈片《唐朝長安城平面圖》)唐都長安的城市規劃井然有序,城中有東、西兩市,是主要的商業區,這里商鋪林立;城內所建100多個坊,是居民區,居住人口達百萬。當時,國內各族和國外的商人、使者、藝人、學子、僧侶、工匠等云集長安。長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規劃獨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民族交往與交融1.吐蕃統一(多媒體出示問題:吐蕃[bō]人生活在哪里,是哪個民族的祖先?)教師講述:吐蕃族的基本概況?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多媒體出示材問題:簡要介紹一下松贊干布的基本情況。)讀圖結合教材,要求學生概括松贊干布的情況。(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定都邏些。實行了一系列發展生產、改革制度的措施。他還仰慕中原文化。)2.唐蕃和親(多媒體出示問題:簡要介紹一下文成公主遠嫁的基本情況。)讀材料和課本知識,老師引導學生說出文成公主遠嫁的情況及其影響。①情況: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谷物種子、藥材、茶葉、工藝品以及歷法、科學技術方面的書籍。隨行的還有很多手工工匠。②影響: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3.(多媒體出示問題:唐朝民族交融的情況。)讀教材,老師引導學生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現和影響?答案提示: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表現:①漢族和一些北方少數民族雜居、通婚,民族之間的交融進一步發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與唐王朝保持著友好而密切的聯系。④唐太宗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唐太宗被尊奉為各族的“天可汗”。三、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媒體圖片展示“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提出問題:結合圖片和課本知識,說說唐朝社會風氣的特點?總結:當時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社會充滿活力,人們多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受西北少數民族習俗的影響,當時的社會風氣兼容并蓄,人們多剛健豪邁的尚武。四、多彩的文學藝術1.唐朝時期的詩歌(多媒體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畫像。)(多媒體出示:分組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主要描寫哪些方面內容?)總結:①李白的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抒發了昂揚的進取精神,表現出蔑視權貴、超凡脫俗的風骨。②杜甫的很多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抒發悲憤凄婉之情。③白居易的詩直面社會現實,揭示了統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多媒體出示問題:通過朗誦,同學們感受到李白詩歌有哪些特點?)學生分組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有哪些特點?總結:①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②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③白居易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唱,深受大眾歡迎。2.唐朝時期的書法、繪畫、音樂、歌石窟和雕刻唐朝時期,書法、繪畫、音樂、歌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藝術創作成就斐然。看教材填寫唐朝書法和繪畫大家的基本概況:藝術家 代表作 作品特點顏真卿 顏氏家廟碑 端正勁美,雄渾敦厚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碑 方折峻麗,筆力險勁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 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落筆雄勁,風格奔放唐朝書法名家輩出,最著名的是顏真卿和歐陽詢。顏真卿的字端正勁美,雄渾敦厚;歐陽詢的字方折峻麗,筆力險勁。唐朝繪畫的題材和類型廣泛,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以及宗教畫,著名的畫家有閻立本、吳道子等。閻立本的人物故事畫,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吳道子的畫落筆雄勁,風格奔放。當時的音樂、舞蹈吸收周邊民族的藝術精華,多姿多彩,還涌現出一批技藝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樂器演奏家。(出示幻燈片——敦煌莫高窟藝術。)五、課堂總結:我們今天學習了唐朝與邊疆各族的關系,認識到各民族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繁榮。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