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生物復習提綱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一、基礎知識梳理:1.生物有什么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是生物)2.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并及時記錄下來。對于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和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3.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有普查和抽樣調查兩種。人口普查和森林資源調查屬于調查法。調查首先要有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并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4.生物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可分為動物、植物、其他生物三大類;按照生活環境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5.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環境的總和叫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6.環境中影響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陽光,溫度,水分等)。7.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叫生物因素,生物之間的關系有捕食、競爭、合作、寄生、 共生等。8.例舉一些非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的例子。①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溫度)② 干旱使農作物減產(水分)③ 動物晝伏夜出(陽光) ④ 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現綠洲(水分)9.例舉一些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例子。①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適應寒冷環境 ②仙人掌的葉子變成了刺 ③動物冬眠 ④大雁南飛 ⑤旗形樹 ⑥變色龍、竹節蟲 ⑦駱駝刺的根系很發達10.例舉一些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的例子。①蚯蚓疏松土壤 ②大樹底下好乘涼 ③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④山羊啃食草根使草場退化 ⑤森林能進化空氣,調節氣候。11.探究實驗的步驟:①提出問題 ②做出假設 ③制定計劃 ④實施計劃 ⑤得出結論 ⑥表達交流 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遵循單一變量原則。12.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生態系統。如一片森林。13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約的關系。14.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和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15.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生產者,后面要有消費者,不需要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16.一條食物鏈中,生產者的數量最多,數量最少的是最高級消費者,所有生物體內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17.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 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物網18.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9.生物圈的范圍包括 大氣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巖石圈的表面。其中巖石圈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的立足點,生物種類也最多。20.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第二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一.觀察細胞結構1.顯微鏡的構造(指認圖14個結構,簡述功能)1:目鏡 2:鏡筒 3:轉換器(安放物鏡) 4:物鏡 5:通光孔6:載物臺 7:反光鏡(反射光線) 8:鏡座 9:粗準焦螺旋(升降鏡筒幅度大)10: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1:鏡臂 12:壓片夾 13:遮光器 14:鏡柱2、顯微鏡的使用4個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清潔收鏡(1)取鏡:右手握鏡臂,左手托鏡座。安放:放距臺邊緣7cm,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低倍物鏡。(2)對光:如何對光?總結三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選擇一個較大的光圈。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光線強時,平面鏡,小光圈;光線弱時,凹面鏡,大光圈;目鏡、物鏡、通光孔、光圈在一條直線上。對光成功: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3)觀察:用顯微鏡觀察時,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眼睛要看著物鏡,避免物鏡壓壞玻片標本。再一只眼看向目鏡,同時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最后為了使物象看的更清晰,應轉動細準焦螺旋。(4)收鏡維護:用擦鏡紙擦拭目鏡和物鏡,把物鏡偏轉到兩旁,把鏡筒下降到最低處。3、要點:(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2)放大倍數大,細胞個體大,數目少,視野暗;觀察的視野范圍就越小。放大倍數小,細胞個體小,數目多,視野亮;觀察的視野范圍就越大。(3)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距離玻片越近(4)移片問題:物像在哪里玻片標本就往哪里移(同向法)(6)光線入眼的途徑:反光鏡→光圈→通光孔→載玻片→物鏡→鏡筒→目鏡(7)材料必須薄而透明;不透光的材料是看不到內部結構的。(例如頭發)(8)顯微鏡視野中的污點可能出現在目鏡、物鏡、玻片標本上。(9)左眼觀察,右眼畫圖。(10)低倍轉高倍分4步:①移片;②放大(轉動轉換器,轉換高倍物鏡);③調節更大光圈;④細準焦螺旋(11)玻片標本有:切片,涂片,裝片。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臨時的。二、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實驗1、實驗步驟:擦→滴→撕→展→蓋→染→吸2、擦:用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 清水(洋蔥表皮實驗) 目的:保持細胞形態撕:撕1厘米大小一層內表皮。展:將表皮在清水中展平,目的:防止細胞重疊,便于觀察蓋:一側先接觸水滴,另一側緩緩放下 目的: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染、吸:一側滴加稀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染色的目的:便于觀察(染色最深的部位是細胞核)三、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1、實驗步驟:擦→滴→刮→涂→蓋→染→吸滴: 0.9 %的生理鹽水(口腔上皮實驗) 目的:保持細胞形態。涂:目的:防止細胞重疊,便于觀察四、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1.植物細胞的結構和作用: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細胞膜: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入;細胞核:遺傳信息庫+細胞控制中心;細胞質:活細胞內能緩緩的流動;液泡:含細胞液,溶解多種物質;能量轉換器:(植物一般2個,動物1個)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場所,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場所,釋放化學能)2.植物體內的能量轉化器是葉綠體和線粒體。動物體內的能量轉化器是線粒體。3.葉綠體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線粒體則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生物所需的各種能量。4.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細胞核是控制中心。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DNA.5.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它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細胞外,細胞內產生的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質也要通過細胞膜排出。細胞膜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核細胞質:有線粒體。5.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動物細胞沒有植物細胞有的結構:細胞壁,葉綠體,液泡。水果的酸甜的汁液:是細胞液,來自液泡。給細胞染色時染色最深的是細胞核。植物的葉表皮細胞,根尖細胞中沒有葉綠體。6.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7.細胞的生活名稱 特征 舉例無機物 分子比較小、一般不含碳 一般不燃燒 水、無機鹽、氧、二氧化碳有機物 分子比較大、一般含有碳 一般可燃燒 糖類、脂質、蛋白質、維生素、核酸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信息變化的統一。四.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1、由親代傳下來能指導子代身體發育的信息,叫做遺傳信息。2、染色體: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3、克隆羊“多莉”長的和提供細胞核的母羊(供核母羊)相像,說明細胞核是遺傳控制中心。五、生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1、生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細胞的生長和細胞分裂。(A)(1)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2)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3)細胞分化:使細胞的形態、功能發生變化,形成組織。2、細胞分裂過程:(1)細胞核一分為二→細胞質分兩份→新細胞壁和細胞膜形成 (記順序:核→質→膜壁)(2)變化:染色體變化最明顯,先加倍后均分;最終分成形態和數目都相同的兩份。(3)結果:新細胞形態和數目 = 原細胞形態和數目新細胞和原細胞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兩個新細胞內遺傳物質也相同六、組織1、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組織。2、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的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細胞分化。3、人體的4種組織:(1)上皮組織:保護、分泌 (例:人的口腔上皮、腺體、肺泡)(2)結締組織:連接、支持、營養、保護 (例:骨、血液、肌腱、關節囊)(3)肌肉組織:收縮、舒張 (例:骨骼肌、心肌)(4)神經組織:感受刺激,產生傳導興奮 (例:神經細胞)4、植物的5種組織:(1)保護組織:保護功能 (例:葉的上下表皮)(2)營養組織:儲藏營養 (例:番茄果肉)(3)分生組織:具有分裂能力 (例:根尖分生區,莖的形成層,莖的芽)(4)輸導組織:運輸養料 (例:導管、篩管)。(5)機械組織:支撐和保護。例如:皮膚是器官,血液是組織。葉表皮是組織,而葉片是器官。“藕斷絲連”中的絲來自植物體的輸導組織,橘子上的白色筋絡屬于輸導組織橘子瓣是營養組織,橘子皮屬于保護組織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方向從下往上,位于里面的木質部5、植物體的輸導組織篩管:運輸有機物,方向從上往下,位于外面的韌皮部七、生物體結構的層次1.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系統:由不同的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2.綠色開花植物結構層次: 細胞→ 組織 →器官→ 植物體人體和動物的結構層次: 細胞 → 組織 → 器官 → 系統 → 動物或人體動物或人體比植物多了系統。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營養器官是 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八、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1.單細胞生物: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纖毛——運動; 表膜——呼吸;收集管伸縮泡——排泄;食物泡——消化;草履蟲在水中依靠纖毛擺動旋轉前進,食物從口溝進入,在食物泡中隨著細胞質的流動食物逐漸被消化,食物殘渣從胞肛排出,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2.常見的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真菌(酵母菌) 單細胞植物(衣藻)單細胞動物(草履蟲、眼蟲、變形蟲)3.多數單細胞生物生活在水中,是浮游生物,是魚類的餌料。4.草履蟲能凈化污水(有益);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有害)赤潮是因為大量的含氮、含磷的無機鹽排入海洋中,而導致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從草履蟲培養液的表層吸一滴培養液是因為表層氧氣多,有利于草履蟲呼吸,草履蟲就多,有利于采集。6.在草履蟲培養液中放棉花纖維是為了限制草履蟲的運動,有利于觀察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一、綠色植物的分類藻類植物:無根、莖、葉。例如:水綿、衣藻。孢子植物:苔蘚植物:莖、葉,無輸導組織(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根是假根。例如:地錢蕨類植物:根、莖、葉,體內有輸導組織,如:卷柏、貫眾、滿江紅。裸子植物:根、莖、葉、種子例如:松、杉、柏、蘇鐵、銀杏(卷柏蕨類)種子植物 被子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綠色開花植物)單子葉植物:平行脈,玉米、水稻、小麥、高粱、竹雙子葉植物:網狀脈,大豆、花生等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無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適應陸地生活,分布更廣泛,種類更多。果實由果皮和種子組成。二.種子的結構1.雙子葉植物(菜豆種子)的結構種皮:保護作用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根莖連接部胚根→發育成根子葉→出土后凋落(1)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2)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體。(3)雙子葉植物:2片子葉,一般無胚乳(蠶豆、花生、大豆)2.單子葉植物(玉米種子)的結構1片子葉,有胚乳(水稻、小麥、高粱、玉米等)果皮和種皮:保護作用胚芽玉米種子 胚 胚根胚軸子葉:把胚乳中的營養轉運給胚芽,胚根,胚軸。胚乳:貯存營養物質。3.我們吃的大米主要來自水稻種子的胚乳部分;我們食用的豆類主要食用子葉這一部分。玉米種子中遇碘變藍的部位是胚乳,說明胚乳中含有淀粉,所以遇碘變藍。4.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共同點是都有種皮和胚。三.種子的萌發1.萌發的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2.萌發的自身條件:①胚是完整的、具有活性;②種子渡過休眠期的。3.種子的萌發不需要:光照和無機鹽。種子萌發時的營養來自自身的子葉(雙子葉植物)或胚乳(單子葉植物)。4.萌發的過程:種皮吸水膨脹→子葉轉運營養→胚根最先突破種皮→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四、植株的生長幼根的生長:(1)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吸水的部位是根毛成熟區。(2)根尖的結構和功能:成熟區: 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輸導組織)(此區的標志:有根毛,增大了吸水面積,導管和篩管形成)伸長區:根生長最快的部位;細胞不斷長大;分生區: 分裂產生新細胞;(分生組織)根冠:保護根尖(保護組織)(3)根的生長既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數量,又靠伸長區細胞體積增大。2.枝條是芽發育成的(1)芽中有分生組織,形成新枝條。莖能加粗生長是莖中形成層的細胞不斷分裂和分化的結果。(2)肥料是給植物提供無機鹽,需要最多的是氮、磷、鉀的無機鹽。氮——枝葉繁茂 磷——碩果累累 鉀——莖桿健壯(3)給植物輸液輸入的液體主要是水和無機鹽 ,可以使植物更容易成活,或更好的生長。針頭應該插入莖中木質部中的導管。3.生產意義無土栽培:根據植物所需要無機鹽的數量和種類,按比例配成營養液來栽培。帶濕土團移栽苗:保護幼根和根毛; 過度施肥會使造成根部細胞失水造成“燒苗”。4.開花和結果(1)花是由花芽發育而來的;(2)花的主要部分:雄蕊 花藥:花粉內有精子花絲 :支持花藥柱頭:接受花粉雌蕊 花柱:連接子房 子房壁胚珠(3)傳粉是花粉從花藥散發出來,落到柱頭上。有 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兩種。受精指精子與卵細胞融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頭,都會紛紛凋落,只有子房會繼續發育成果實。(4)受精的過程:花粉落到雌蕊柱頭上后,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 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著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5)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壁 果皮珠被 種皮卵細胞 受精卵 胚受精極核 胚乳例如:桃子的果肉屬于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 我們吃的西瓜瓤也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麻屋子”“紅帳子”里頭住著個“白胖子”是描繪花生的謎語,“麻屋子”指果皮,“紅帳子”種皮,“白胖子”指胚。西瓜里有許多種子是因為西瓜的子房里有多個胚珠。我們吃的桃肉是果實中的果皮,它是由花的子房壁發育而來的。(4)生產意義:陰雨天氣,玉米癟粒原因:傳粉不足,應人工輔助授粉;果實——玉米、花生、葵花子、綠豆莢、西瓜;種子——花生米、葵花子仁、綠豆、西瓜籽。五、水分的運輸途徑1.根適于吸水的特點: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面積2.運 輸:從根尖的成熟區進入→成熟區的導管→莖中導管→葉脈中的導管3.形成層:(1)具分裂能力,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2)木本植物有形成層,莖可逐年長粗,草本植物無形成層,莖不能長粗。4.導管位于莖中的木質部,向上輸送水、無機鹽。篩管位于韌皮部,向下輸送有機物;割樹皮采集橡膠:割 斷 篩管; 環剝樹皮樹死亡原因:切斷了所有篩管,有機物運不到根;輕敲樹皮則果實更大:篩管向下運輸受阻,有機物更多地留在果實中;紅墨水插枝條:染紅的是木質部。5. 莖的木質部中有導管,它是由許多死細胞構成的,這些細胞沒有細胞質和細胞核,上下細胞間的細胞壁已經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6. 莖的樹皮中有韌皮部,韌皮部中有篩管,是有許多活細胞構成的,“樹怕剝皮,不怕空心”。六、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植物體內99%的水分通過 葉的蒸騰作用散失。2.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圍成,保衛細胞內有葉綠體。氣孔的關閉由保衛細胞控制。陸生植物:氣孔數下表皮>上表皮;水生植物相反,例如:睡蓮。3.葉片的結構表皮 表皮細胞:無葉綠體,保護保衛細胞:含葉綠體,控制氣孔葉肉 柵欄組織:含葉綠體多海綿組織:含葉綠體少葉脈:內有導管和篩管運送營養3. 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片。水分是通過葉片上的氣孔散失的。水分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蒸騰作用。4.蒸騰作用意義:參與水循環,降溫降雨;促進根吸水,促使水和無機鹽運輸。5.移栽植物時根部總是帶一個土團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6.蒸騰作用在生產上的應用:樹木剪去部分葉后移栽; 選擇陰天或傍晚時分移栽;遮陽處理。七、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1.實驗步驟: 暗處理→遮光并光照→水浴加熱 →去掉黑紙片→漂洗滴碘→沖洗觀察(1)暗 處 理:目的是將植物體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2)部分遮光:形成對照,唯一變量是光。(3)光照目的:進行光合作用(4)葉片放入酒精的目的:脫去葉綠素。水浴加熱:防止酒精燃燒。(5)檢驗淀粉:見光部分變藍(進行了光合作用);遮光部分不變藍(沒有光合作用)(6)結論:一、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淀粉二、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八.光合作用1.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釋放出氧的過程。2.反應式葉綠體實質: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3.能量的轉化:光能 化學能4.意義:為自身提供有機物;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能量來源;消耗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碳-氧平衡。5.環境的影響:一定范圍內,二氧化碳濃度越高,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6.指導生產:通過控制光合作用的條件,達到增產目的。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單位面積上的光照;溫室大棚——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氣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7. 探究實驗: 金魚藻實驗(課本P123),證明: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的作用: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條件(課本P117),還能促進植物體內葉綠素的形成;檢驗氧氣方法:使快要熄滅的木條復燃;氫氧化鈉溶液(課本P123):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因缺少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基本不能進行。九.呼吸作用1.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2.反應式:實質: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3.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特征,釋放能量,滿足生命活動需要,一部分以熱的形式散失。4.指導生產:·低溫保存菜果 降低呼吸作用(一定范圍內,溫度高而加強)·糧食入倉要曬干 降低呼吸作用,防止萌發(含水量高而加強)·保存果菜降低含氧量 降低呼吸作用(氧濃度高而加強)·栽植物常松土(排澇) 促進根的呼吸作用(氧濃度高而加強)·地窖瓜菜發熱 呼吸作用釋放熱能·新疆葡萄更甜 夜間溫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少植物——生產者生物部分 動物——消費者生態系統的組成 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長細胞分裂分化菜豆種子胚傳粉花蕊蕊果實種子子房胚珠光能有機物 + 氧氣二氧化碳 + 水(儲存著能量)有機物 + 氧氣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