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學案內容標準(1)從應用的角度理解系統的含義。(2)通過簡單的系統的案例分析,理解系統的基本特性,初步掌握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3)理解系統優化的意義,能結合實例分析影響系統優化的因素。(4)通過簡單的系統設計案例的分析,初步學會簡單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5)確定一個生活或生產中的簡單對象,根據設計要求完成系統的方案設計。二、知識結構:(一)系統的結構什么是系統?系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構成系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至少要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組成系統;第二,要素(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具有的功能是各個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沒有的。P66 子系統的劃分。系統的類型系統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多種多樣的。根據需要,可以對系統進行不同的分類。自然系統:自然系統是自然形成的系統(如生態系統)人造系統:人造系統是由人工制造加工而成的系統(如計算機系統和機械傳動系統)實體系統:實物形態的系統(如生物系統、機械系統)抽象系統:是非實物形態的(如哲學系統)動態系統:學校是一個動態系統,有建筑物、教師、學生。靜態系統:大橋、公路、房屋。3、系統的基本特性系統的基本特性主要有:整體性:系統最基本的特性,觀察和分析系統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相關性:各要素之間或整體與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目的性:區別不同系統的標志。動態性:任何系統都處在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環境適應性:系統必須具有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復系統原有的特性。(二)系統的分析1、什么是系統分析?系統分析是指為了發揮系統的功能,實現系統的目標,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系統加以周詳的考察、分析、比較、試驗,并在此基礎上擬訂一套有效的處理步驟和程序,或對原有的系統提出改進方案的過程。一般步驟:(1)明確問題 設立目標 (2)收集資料 制定方案 (3)分析計算 評價比較 (4)檢驗核實 做出決策 基本原則:系統分析應遵循整體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綜合性原則。系統的優化是指在給定的條件(或約束條件)下,根據系統的優化目標,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統的目標值達到 。(三)系統的設計含義:是對各種各樣的系統進行調查分析、籌劃研究、評價實施、運行改善等,直到完成一個能協調工作的實際系統的過程。系統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問題:系統設計的目的和要求系統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系統設計方案的優化系統設計的步驟包括: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子系統,確定各子系統的目標、功能及其相互關系,對子系統進行技術設計和評價,對系統進行總體技術設計和評價等。基本訓練一、選擇題1、某些動物在天熱的時候要退毛,天冷的時候毛又長厚了,這個現象說明了系統的什么特性?( )A.整體性 B.相關性 C.環境適應性 D.動態性2、在下列關于系統相關性的理解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A.一個系統往往存在多個目標,這些目標還常常不一致,需要進行協調。B.系統通常都是由若干部分組成的C.系統各組成元素之間,部分和整體之間不僅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而且任何一個組成部分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其它部分和整體任務的完成D.系統包含子系統,它又是更大系統的子系統。3、2003年10月我國自行研制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飛入太空。飛船和運載火箭共有幾百萬個零部位,這些零部件本身都很一般,但是它們按照一定的結構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性能優異的航天飛船,從而體現了系統的( )A、動態性 B、目的性 C、整體性 D、相關性4、合金鋼材料中,碳含量的高低影響著鋼的強度、硬度和韌性,從而影響鋼的耐磨性。碳含量高,則硬度高、韌性差;碳的含量低、則硬度低、耐磨性差。這反應了系統的什么基本特性( )A、相關性 B、環境適應性 C、動態性 D、整體性5、臺式計算機的CPU上安裝的小風扇有時轉的快,有時轉的慢,這個現象說明了系統的什么基本特性( )A、整體性 B、相關性 C、環境適應性 D、動態性6、“丟卒保車”、“一招不慎,全盤皆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言,它們主要反映了系統基本特性中的(?? )A、整體性?? ?? B、相關性 ??? ?C、動態性???? D、目的性7、下列說法中不屬于系統分析的是( )A、著眼全局規劃城市發展 B、中西醫結合攻克頑癥C、眉毛胡子一把抓 D、先整體后部分8、小強的父母因地制宜采取了“麥、棉、瓜、紅薯”的套種模式,在正常天氣條件下,按照套種的技術要領操作,夏季可收小麥400千克/畝,紅薯2500千克/畝,秋季產籽棉225千克/畝,平均每畝收入超過3000元,比原先提高了近五成,這是運用了( )A、系統分析 B、系統優化 C、系統設計 D、技術創新9、現代醫學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攻克了許多難題,它采用了系統分析中的原則是( )A、 整體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 C、綜合性原則用系統的觀點分析下列問題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三個小皮匠頂個諸葛亮。春捂秋凍綜合題1、(課本p69)案例分析:巴爾扎克的塑像2、(課本p74)木桶理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