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二章 區域發展第三節 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大同大慶克拉瑪依鄂爾多斯資源型城市資源枯竭型城市玉門孝義資源枯竭型地區是指原來依靠本地自然資源作為發展根基,后來因為資源消耗殆盡或資源價值下降而衰落的地區。資源枯竭型地區課標要求學習目標1、能夠通過資源枯竭地區——德國魯爾區創新轉型發展的成功案例,了解資源型城市(地區)的前期發展模式和存在的問題,說明該類地區在面對資源枯竭困境時可以采取的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和措施2、學會搭建資源枯竭型地區可持續發展措施和途徑的思維框架,能解決現實中其他同類問題以某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分析該類城市發展的方向。魯爾區的前世今生魯爾區概況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萊茵河及其支流利伯河和魯爾河之間,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區之一,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形成于19世紀中葉,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土地面積4953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1.3%;人口約530萬(2018年),占全國總人口的7%。魯爾區由50多個大小城鎮組成,較大城市有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魯爾區的繁榮魯爾區的衰落魯爾區的再次繁榮19世紀上半葉—20世紀中葉20世紀50年代—70年代中期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20世紀60年代后至今結合課本圖2-25,圖2-26,思考下面問題。(1)魯爾區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其發展的優勢有哪些 (2)根據魯爾區的發展條件,想一想魯爾區可以發展哪些工業部門。(3)分析魯爾區的工業結構特點及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魯爾區的繁榮魯爾區有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及4條運河,又有縱橫交織的鐵路、公路網絡,構成了高效率的綜合交通系統。便利的水陸交通,為本區發展“移鐵就煤型”工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發展鋼鐵工業所需要的鐵礦,可從法國、瑞典、荷蘭、俄羅斯等國獲得。萊茵河縱貫魯爾區,可通行7000噸級海輪和8000噸級頂推船隊,并與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保持緊密聯系。魯爾區鐵路營運里程9850千米,占全國近1/5,哈根是德國最大的貨運編組站。(1)魯爾區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其發展的優勢有哪些 魯爾煤田,儲量大,品質高公路、鐵路、河運等便捷德國、西歐法國東北部洛林鐵礦,后來自瑞典、荷蘭、俄羅斯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①豐富的煤炭資源②充沛的水源③便利的水陸交通④廣闊的市場⑤離鐵礦區較近(2)根據魯爾區的發展條件,想一想魯爾區可以發展哪些工業部門?(3)分析魯爾區的工業結構特點及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工業結構特點:偏重化工業,工業結構比較單一。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嚴重依賴煤炭資源,環境污染嚴重等。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廠不斷冒著黑煙,鑄造廠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還有飄浮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層黑灰。潔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為灰色。紅瓦白墻,綠草如茵的家園,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沿岸化學工廠林立的萊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萬多種不同化學藥品調成的雞尾酒。 ——德國作家海因里希·伯爾1958年形容魯爾區魯爾區的衰落讀課本55頁,總結20世紀50年代——魯爾區衰落的原因。出現“煤炭危機'”①海外廉價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輸入:②相對單一的重化工業結構,逐漸成為區域發展的障礙;③長期發展重化工業,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趨嚴重“鋼鐵危機”隨著其他國家鋼鐵業的不斷發展,德國鋼鐵業在成本上逐步喪失優勢,而歐洲戰后恢復重建高峰期已過,鋼鐵市場需求萎縮。鋼鐵行業的危機令采煤業處境進一步惡化由于其他國家競爭力的增強和新材料的出現。20世紀70年代中期20世紀60年代20世紀50年代魯爾區的衰落魯爾區衰落的內外成因※※外因: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的鋼鐵過剩(供大于求,替代品出現)新技術革命的沖擊(根本原因)內因:產業結構單一煤炭資源枯竭,開采成本上升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趨嚴重魯爾區的衰落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閱讀教材P56—58教材圖文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魯爾區全面轉型發展經歷了哪三個階段?總結魯爾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具體措施?魯爾區經歷的三個轉型發展階段20世紀60年代改造傳統產業改善基礎設施發展汽車、石油、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引進發展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20世紀70年代20世紀80年代至今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重視第三產業發展新興產業改造傳統產業(1)產業結構調整近原料地原則采取平衡策略新企業傳統產業(鋼鐵)核心地區的邊緣地帶“移鐵就煤”模式沿萊茵河港口(2) 調整工業布局整治前的發電廠—黑色魯爾整治后的發電廠—綠色魯爾同時,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使區內人均綠地面積超過130平方米。嚴格控制工廠廢氣、廢水等的排放,并建立完善的廢棄物回收裝置和污染處理(3)治理污染美化環境(4)建立發達的交通網絡歐洲最稠密的交通網魯爾區道路網絡和機場魯爾區水運航道和港口(5)發展科技,繁榮經濟杜伊斯堡大學多特蒙德大學魯爾區的轉型效果(1)魯爾區原先的煤炭、鋼鐵工業多已全面改造,電力、化學、石油、軍事等工業部門在歐洲占據突出地位。(2)魯爾區已成為以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為引領、多行業協調發展的綜合經濟區。(3)環境污染得到治理,環境優美宜人。德國魯爾工業區興起的區位優勢主要工業部門衰落的主要原因整治措施豐富的煤炭資源離鐵礦比較近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陸交通廣闊的市場鋼鐵工業(主導)煤炭工業(基礎)電力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生產結構單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新技術革命沖擊污染嚴重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發展科技,繁榮經濟消除污染,美化環境1.一般來說,資源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歷程,可分為開發期、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或再生期)。結合自己所學知識,分析每個階段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以及如何實現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開發期:資源開發程度低,生態環境良好。成長期:資源開發規模擴大,生態環境遭到較大破壞。穩定期:資源開發規模最大,生態環境惡化。衰退期:資源趨于枯竭,生態環境嚴重失衡。資源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歷程實現資源枯竭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①在資源型城市發展的穩定期,利用資源開發積累下來的資源、技術、人才等選擇替代性產業,培育非資源支柱產業,減少對資源產業的過度依賴;②對傳統產業進行清理改造,對落后企業進行歸并整合;③積極發展新興產業,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多元化:④治理環境污染、美化環境等閱讀教材59-60頁德國工業4.0相關材料,完成相關任務。(1)德國制造業已經具備很強的競爭力,為什么還要推行工業4.0戰略計劃?(2)魯爾區作為德國工業4.0戰略的核心區域,其規劃發展對于我國工業基地的改造提升有哪些啟示?(1)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從外部環境來看,多數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緩慢,德國制造業出口增長乏力,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競爭力增長迅速;從德國自身來看,也面臨著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和競爭力下降的雙重壓力,以及制造業規模相對萎縮的現實等。(2)由創新驅動實現轉型升級,從資源依賴型、環境破壞型、勞動力與資本密集型的傳統制造業發展模式,轉變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驅動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提升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和國際競爭力等。閱讀教材60頁焦作產業轉型活動材料,完成相關任務。(1)查閱資料,分析焦作因煤而興的資源條件,并指出其主要的傳統產業。(2)焦作打造山水旅游城市有哪些優勢條件?(1)資源條件: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煤田面積廣(東起修武、西至博愛、南接武跋),儲量大(保有32.4億噸),品位高(單一優質無煙煤);耐火黏土、石灰石、鐵礦石等資源豐富。傳統產業:煤炭開采和洗選、金屬/非金屬礦產采選、金屬冶煉加工、火力發電等(2)焦作周邊山水自然景觀壯美,人文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旅游客源市場廣闊;旅游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通達度高;由政府主導,樹立城市旅游品牌等。(3)焦作產業轉型、城市轉型所采取的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析魯爾區的振興對我國焦作市的發展有何啟示?(3)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產業,培育新的產業集群;以旅游開發為龍頭,推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加強政府主導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4) 加大科技投入,優化產業結構; 發展交通; 實行清潔生產,消除污染; 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合理布局工業等等。課堂小結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第三節 資源枯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以德國魯爾區為例.ppt 魯爾:煤都鋼城的前世今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