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化學試題命題人:丁美霞 審題人:羅勤說明:本試卷8頁,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選對的得3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有關能源敘述不正確的是A.沼氣是不可再生能源 B.太陽能是新能源C.石油是化石燃料 D.風能是一次能源2.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 kJ·mol-1,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ΔH=2×(-57.3) kJ·mol-1B.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1,則2CO2(g)=2CO(g)+O2(g)反應的ΔH=+2×283.0 kJ·mol-1C.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D.1 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3.下列情況下,反應速率相同的是A.等體積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別與等體積0.2 mol/L NaOH溶液反應B.等質量鋅粒和鋅粉分別與等體積1 mol/L HCl反應C.等體積等濃度HCl和HNO3分別與等質量的Na2CO3粉末反應D.等體積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與等量等表面積等品質的石灰石反應4.對反應A+B=AB來說,常溫下按以下情況進行反應:①20mL溶液中含A、B各0.01mol ②50mL溶液中含A、B各0.05mol③0.1mol?L-1的A、B溶液各10mL ④0.3 mol?L-1的A、B溶液各50mL四者反應速率大小關系是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5.在298K、101kPa時,已知:2H2O(g) = O2(g) + 2H2(g) △H1Cl2(g) + H2(g) = 2HCl(g) △H22Cl2(g) +2H2O(g) = 4HCl(g)+ O2(g) △H3則△H3與△H1和△H2間的關系正確的是A.△H3=△H1+2△H2 B.△H3=△H1+△H2C.△H3=△H1—2△H2 D.△H3=△H1—△H26.下列說法或表示法正確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前者反應速率快,后者放出熱量多B.由C(石墨,s)=C(金剛石,s) ΔH =+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剛石穩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1=-57.3 kJ· mol—1,若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與含1 mol NaOH的溶液的反應熱為△H2,則△H1>△H2D.在101 kPa時,10g 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1429 kJ熱量,氫氣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 O2(g)=2H2O(l) ΔH =-517.6 kJ· mol—17.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化學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拆開)1mol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現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則反應P4(白磷,s)+3O2(g)= P4O6(s)的反應熱ΔH為 A.-1638 kJ·mol(1 B.+1638 kJ·mol(1 C.-126 kJ·mol(1 D.+126 kJ·mol(18.100mL 6mol·L-1 H2SO4與過量鋅粉反應,一定溫度下,為了減緩反應進行的速率,但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向反應物中加入適量A.碳酸鈉溶液 B.水 C.硫酸鉀固體 D.硝酸鈉溶液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活化分子間的碰撞一定能發生化學反應②普通分子有時也能發生有效碰撞③升高溫度會加快反應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數④增大反應物濃度會加快反應速率的原因是單位體積內有效碰撞的次數增多⑤使用催化劑能提高反應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頻率增大⑥化學反應實質是活化分子有合適取向時的有效碰撞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10.某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盛有適量的A和B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A+3B?? 2C。若維持溫度和壓強不變,當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VL,其中C氣體的體積占10%。下列推斷正確的是①原混合氣體的體積為1.2VL ②原混合氣體的體積為1.1VL③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A消耗掉0.05VL ④反應達平衡時氣體B消耗掉0.05V L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④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5分,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1.在一個不傳熱的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mA(g) + nB(g) pC(g) + qD(g),當m、n、p、q為任意整數(不為零)時, 一定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A.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 B.各組分的濃度不再改變 C.反應速率υA : υB : υC : υD = m : n : p : qD.單位時間內消耗m mol A,同時消耗p mol C12.對于反應4A+B=2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某溫度下,化學反應速率無論是用A、B、C何種物質來表示,其化學反應速率的數值相同B.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溫度,一般化學反應速率降低C.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壓強,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數一定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一定增大D.若增大或減少A物質的量,化學反應速率不一定會發生明顯的變化13.右圖是一定條件下N2與H2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3H22NH3 △H=-92kJ·mol-1 B.a曲線是加入催化劑時的能量變化曲線C.加入催化劑,該化學反應的反應熱不變D.在相同溫度的條件下,在體積相同I、II兩個容器中分別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容器I體積恒定,容器II體積可變保持恒壓,則反應過程中兩容器內的反應速率v(I)<v(II)14.在一定溫度下,容器內某一反應中M、N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 3NB.t2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C.t3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D.t1時,N的濃度是M濃度的2倍三、填空題。(5小題,共50分)15.(6分)單斜硫和正交硫轉化為二氧化硫的 能量變化圖如右,回答下列問題:(1)正交硫的穩定性比單斜硫 (填“好”或 “差”);曲線①表示斷裂lmol單斜硫和 lmol O2中的共價鍵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SO2中的共價鍵所放出的能量______(填“多”或“少”)于297.16kJ。(2)寫出單斜硫轉化為正交硫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0分) 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中和熱的測定。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中有兩處實驗用品未畫出,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的準確性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0.50 mol/L的鹽酸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實驗,則實驗中所測出的“中和熱”將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9分)廢舊印刷電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實現資源再生,并減少污染。廢舊印刷電路板經粉碎分離,能得到非金屬粉末和金屬粉末。(1)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電路板金屬粉末中的銅。已知:Cu(S)+2H+(aq)=== Cu2+(aq)+H2(g) ΔH=+64kJ·mol-12H2O2(I)===2H2O(I)+O2(g) ΔH=-196kJ·mol-12H2(g)+ O2(g)===2H2O(I) ΔH=-570kJ·mol-1在H2SO4溶液中Cu與H2O2反應生成Cu2+和H2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控制其他條件相同,印刷電路板的金屬粉末用10%H2O2和3.0 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處理,測得不同溫度下銅的平均溶解速率(見下表)。溫度(℃)20304050607080銅平均溶解速率(×10-3mol·L-1·min-1)7.348.019.257.987.246.735.76當溫度高于 40℃時,銅的平均溶解速率隨著反應溫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3)在提純后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熱,生成CuCl沉淀。制備CuCl的離子方程式是 。18.計算題(需要寫計算過程,共10分)將等物質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下列反應:3A(g)+B(g)=xC(g)+2D(g)。經4 min時測得D的濃度為0.5 mol·L-1,c(A):c(B)=3:5,C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125 mol·L-1·min-1,求(1)x值是多少? (2)4 min 時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3)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多少?19.(15分)某探究小組用HNO3與大理石反應過程中質量減小的方法,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濃度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細顆粒與粗顆粒兩種規格,實驗溫度為298 K、308 K,每次實驗HNO3的用量為25.0 mL、大理石用量為10.00 g。(1)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并在實驗目的一欄中填出對應的實驗編號:實驗編號T/K大理石規格HNO3濃度/mol·L-1實驗目的①298粗顆粒2.00(Ⅰ)實驗①和②探究HNO3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Ⅱ)實驗①和______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Ⅲ)實驗①和______探究大理石規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②③④(2)實驗①中CO2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見下圖:請在圖中畫出實驗②、④中CO2質量隨時間變化關系的預期結果示意圖。 2012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級化學科答卷 座位號____________15.(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 _ __。(3) __________ _ _ _;原因是________ _ _ ___。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9.(1)實驗編號T/K大理石規格HNO3濃度/mol·L-1實驗目的①298粗顆粒2.00(Ⅰ)實驗①和②探究HNO3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Ⅱ)實驗①和______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Ⅲ)實驗①和_______探究大理石規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②③④(2)2012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級化學試題參考答案15、(6分,每空2分)(1)好 少 (2)S(s,單斜硫) = S(s,正交硫) △H = —0.33kJ·mol -1 16、(10分,每空2分)(1)環形玻璃攪拌棒 燒杯上方的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2)提高裝置的保溫效果(3)偏大 固體NaOH溶于水放熱18、(10分,第一、二問各4分,第三問2分。)由4 min內D的濃度變化量為0.5 mol·L-1,可以求出A、B、C的濃度變化量分別為×0.5 mol·L-1、×0.5 mol·L-1、×0.5 mol·L-1。設A、B的起始濃度為n,則可以得到下列關系: 3A(g)+ B(g)= xC(g)+ 2D(g) n n 0 0 0.75 0.25 0.25x 0.5 (n-0.75) (n-0.25) 0.25x 0.5由題意c(A) :c(B)=(n-0.75) : (n-0.25)=3:5,n=1.5 mol·L-1,c(A)=(n-0.75) mol·L-1=0.75 mol·L-1,根據v(B)=或先求v(D),再根據v(B)?v(D)=1?2求得v(B)=0.0625 mol·L-1·min-1,根據v(C)?v(D)=x?2,求得x=2。【答案】2 0.75 mol·L-1 0.0625 mol·L-1·min-1 19、(15分)(1)實驗編號T/K大理石規格HNO3濃度/mol·L-1實驗目的①(每空1分) (Ⅱ) ③ (Ⅲ) ④ (每空1分)②298粗顆粒1.00 ③308粗顆粒2.00 ④298細顆粒2.00 (2)(每條線2分)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歷史試題 命題人:曹濤雪一、單項選擇題。(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只有一個最佳答案,多選、少選或選錯皆不給分。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長者,斂足拱手。尊長在前,不可口唾。”這是在敦煌發現的唐宋時期少兒啟蒙讀物中的句子,它反映當時的教育A.鼓勵兒童活潑機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學相長 D.注重儒家倫理道德2.和諧社會是人類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標,和諧思想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項中,屬于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主張是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②“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入任焉,敏則有助,惠則足以使人”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也”④“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右圖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塑的孔子泥塑像,上傳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原因是孔子被塑成愁眉苦臉、老淚縱橫的樣子。這說明該泥塑的主題是表達A.網絡惡搞孔子,反映了人們的變態心理B.現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沖擊,甚至與其精華背道而馳C.先進的明終要取代落后的文明D.藝術表達的內涵不是人們所能正確理解的4.在評論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默認。”此處孟子的“一個思想”具體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貴君輕”,統治者要實行“仁政”C.兼相愛、交相利 D.加強中央集權,防止人民反抗 5.2008年殘奧會會徽(右圖)的圖形部分是由紅、藍、綠三色構成的“之”字形。紅色,寓意著太陽;深藍色,寓意著藍天;綠色,寓意著大地。3種顏色的3個筆劃綜合起來成為一個運動的人形,即為“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國古代思想家探討過天與人之間的關系,并主張在處理天與人關系時,人應采取積極態度的是A.墨子 B.韓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6.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東西,如果他們相信荀子的理論,可能對小孩采取的態度是A.認為孩子的本性是惡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會改正錯誤B.認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錯誤是一時糊涂C.認為孩子的本性是惡的,必須嚴厲地懲罰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認為孩子犯錯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環境不好,應擇善而居7.戰國秦漢時期,思想界由“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所反映的根本問題是A.中國思想文化出現倒退 B.儒學之外的其他學說被禁絕 C.商品經濟有了很大發展 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加強8.胡適認為“吾意以為諸子自老聃、孔子并于韓非,皆憂世之亂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學皆應時而生”。胡適對社會變化與思想狀況之間關系的分析是A.正確的 B.根本錯誤的 C.片面的 D.表面的 9.孟子曾批判某家學說:“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司馬遷也說它:“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他們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愛”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惡論”思想10.四位學生在討論穿衣服的問題。甲生說:“穿衣服應該合乎季節變化,天氣冷穿多一點,天氣熱穿少一些。”乙生說:“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與地位而定,有什么樣的身份,就穿什么樣的衣服。”丙生說:“講究穿著是一種浪費,穿得簡單,甚至穿得破爛也沒什么不好。”丁生說:“何必麻煩,統一由上級規定,大家都穿一樣的衣服不就好了嗎?”這四人的想法,恰可代表儒、道、法、墨四家思想。請按照甲、乙、丙、丁排列,選出正確選項 A.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D.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11.“夫仁義禮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無本者不立,無末者不成。”這一言論反映出作者對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態度是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內法12.黃老思想作為政治上的指導思想,在社會上居于支配地位的時期是A.從漢高祖到漢武帝即位 B.從西漢建立之前到漢武帝即位C.從漢高祖到漢武帝以后 D.從西漢建立之前到漢武帝以后13.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中說:“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指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并使其成為正統思想②“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權③“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現了大一統A.①②???? B.①???? ?C.②??????D.③14.《漢書·食貨志》記載:“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為改變這種狀況,當時的統治者A.重征賦稅 B.無為而治 C.實現仁政 D.獨尊儒術15.《史記》云:“諸呂作亂,日蝕、晝晦。吳楚七國叛逆,彗星現,天狗過梁野。”上述記載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觀念 ②給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學的寶貴資料 ③體現了迷信對封建史學的影響 ④記載荒誕不經,缺乏科學精神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6.董仲舒說:“國家將有失敗之道,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對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宣揚“天人感應”學說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對儒學的發展 D.君主的地位是可動搖的17.董仲舒在《深察名號》中認為“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對這一思想理解最準確的是A.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認為民性本善,君權天授C.建議以禮入法,以禮入俗 D.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18.隋唐時期儒學家們針對當時的發展趨勢,提出了A.天人感應學說 B.三教合一主張 C.經世致用主張 D.重農抑商思想19.學者對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敘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頤)、二程種種意見都包容和會通,再加上通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釋,而且組織一大系統……。”請問這位古人是A.李贄 B.朱熹 C.王陽明 D.王夫之20.從《宋史》中出現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測他們深受當時哪種思潮的影響?焦守節(卷261)、李克讓(卷270)、陳從信(卷277)、趙安仁(卷287)、錢端禮(卷385)、張忠恕(卷409)。A.佛學 B.法學 C.道學 D.理學 21.下面是朱熹為湖南岳麓書院的題字,這些題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具有自身修養的重要內容 ②書院注重個人品德的養成③儒家傳統道德是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學的偽善和欺騙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2.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疇,在“谷雨”那天與人下棋時,對了一副對聯的上聯:“一局妙棋今日幾乎忘谷雨”;對弈人對下聯為:“兩朝領袖他年何以別清明。”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谷雨和清明是中國傳統歷法中的重要節氣,反映四季變化與中國傳統農業密切相關 ②清明既是我國傳統節令又是國家法定節日 ③清明即指節氣也寓指明清兩朝和士人的氣節 ④下聯作者的思想深受宋明理學的影響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3.“士貴為己,務自適,如不自適而適人之適,雖伯夷叔齊同為淫辟。不知為己,惟務為人,雖堯舜同為塵垢秕糠”。李贄這段言論的核心思想是A.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 B.反對封建專制和封建禮教 C.主張男女平等 D.從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24.李贄從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主要表現在A.否認孔孟學說是萬世至論 B.痛恨道學的虛偽與貪婪C.認為每個人都可順應“自然之性” D.提出人類社會源于矛盾的“陰陽二氣”25.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最能從根本上體現時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B.“嚴以治吏,寬以養民”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工商皆本”26.韓非子主張實行君主專制,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依據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正確的評價是A.都是進步思想 B.前者反動后者進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專制主義統治27.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他所抨擊的是A.先秦儒學的不合時代潮流 B.漢代經學的宗教迷信色彩C.隋唐佛學的欺騙色彩 D.宋明理學的脫離實踐28.西漢太中大夫東方朔上書漢武帝,所寫材料需兩人抬進宮,后來這種情況得到極大改變,其首先得益于 A.造紙技術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術 D.活字印刷29.若由你負責導演武則天時期的著名官員狄仁杰的電視劇《狄仁杰》,你可以選擇①狄仁杰用楷書在紙上抄寫《史記》 ②墻壁上掛著寶劍、火炮、火箭和突火槍③書架上擺放著《論語》、《孟子》及《四書章句集注》等書A.①② B.② C.① D.①②③30.2009年10月29日下午四時許,溫家寶在費縣一中高二(8)班聽取了文言文《張衡傳》這堂課。他說:講這篇傳記文應該抓住張衡的貢獻這個重點。“這個重點”應該是A.最早的天文學專著《甘石星經》 B.關于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C.主持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D.領先1700多年的地動儀31.將“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長征火箭”,中國早期的“火箭”與現在的火箭雖然相差甚遠,但都是運用反沖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藥武器的最早記錄,應該查閱A.《史記》 B.《漢書》 C.《唐書》 D.《宋史》32.《齊民要術·序》說到:“舍本逐末,賢者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這段話A.目的是發展商品經濟 B.反映出作者重農抑商的思想C.告誡統治者應舍本逐末D.反映了《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33.下列各項中,最早記載蕃薯(甘薯)傳入我國的文獻是A.《齊民要術》 B.《農書》 C.《農政全書》 D.《四洲志》34.與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相比,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最能體現首開風氣的是A.我國古代農業的百科全書 B.介紹并傳播西方農學知識C.被譯為多種外文影響廣泛 D.提出了有價值的農學理論35.中醫是中國文明的瑰寶,而奠定中醫學理論基礎的是 A.《神農本草經》 B.《黃帝內經》 C.《傷寒雜病論》 D. 《本草綱目》36.在楚漢之爭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韓信投靠劉邦后,被派去管理雜亂無章的糧倉。但很快韓信就把新谷、陳糧分開,而且新谷、陳糧的多少統計得非常清楚。他的這些智慧最可能記載于 A.《石氏星表》 B.《汜勝之書》 C.《夏小正》 D.《九章算術》37.近年某地發現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銅方鼎,方鼎內壁刻有小篆。對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測正確的是A.據玉面人的年代推算,應為母系氏族時期B.青銅器是商朝標志性器物,故應在商朝C.商朝時期出現青銅銘文,估計在西周時期D.根據文字判斷,墓主最早應是秦朝人38.漢字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是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簡 C.由象形到會意 D.由圖畫到符號39.下列關于書藝發展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秦小篆和漢隸已經是自覺的書法藝術 B.書法顯現了東方審美情趣C.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D.明代書法強調個性化創造40.“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杜甫的這句詩描述了當時一位書法家的創作情景,這位書法家是 A.王羲之 B.張旭 C.顏真卿 D.柳公權41.(共2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子為政,焉欲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論語》材料二: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材料三: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朱子文集》材料四 明清時期……面對理學的漸趨沒落,一部分士大夫轉而尋求新的思想理論,對程、朱理學提出了挑戰,陸續出現了許多進步思想家,成為反理學的先驅。……他們倡揚民族氣節,批判君主專制,反對空談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學發起猛烈的攻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啟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義思想。——《中國通史教程·古代卷》材料五:儒教中包含的這種共同體意識在韓國的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國家的現代化成為主要目標時,全體國民能夠形成集團協力組織,大規模地開展經濟建設。……儒教主張人必須與天奮斗,與人奮斗,提倡力爭。……正是這種剛健有為的性格、自強不息的精神,韓國才能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處變不驚,從容應對,讓經濟穩步復興。 ——王淑臣 《韓國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蘊》 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孔子與董仲舒的思想主張,并指出兩種主張的不同境遇及其原因。(8分) (2)根據材料三指出儒學在宋明時期的新發展。結合所學分析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不同點。(6分)(3)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進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張。(6分) (4)根據材料五,指出儒學對韓國的影響。(4分)42.(共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學者威爾斯說:“(7-9世紀)當西方人的心靈為神學所纏迷而處于蒙昧黑暗之中時,中國人的思想卻是開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也說:“中國在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現在科技賴以存在的發明一半來自中國……”但他也指出:“歐洲16世紀以后,就誕生出現代科學……而中國文明卻沒有能夠在亞洲產生與其相似的現代科學。”材料二:下列是關于中國古代科技發明世界地位變化的統計表年代科技發明(件)中國世界其他國家件%件%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16世紀以前,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世界上占絕對領先地位,特別是隋唐和宋元時期,出現了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科技成果。而16世紀以后中西方科技發展則發生了逆轉。請回答:(1)隋唐以來影響世界的三項偉大科技成果發明是怎樣完成和發展的?(3分)(2)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古代科技高度發達的原因。(6分)(3)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6世紀以后中國科技發展的狀況(2分),并分析出現上述狀況的主要歷史原因有哪些。(5分)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歷史答卷座位號:二、材料解析題(第41題24分、第42題16分,共40分。)41、(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孔子與董仲舒的思想主張,并指出兩種主張的不同境遇及其原因。(8分) 主張: 不同境遇及其原因: (2)根據材料三指出儒學在宋明時期的新發展。結合所學分析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不同點。(6分)新發展: 不同點: (3)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進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張。(6分) 主張: (4)根據材料五,指出儒學對韓國的影響。(4分) 42、(1)隋唐以來影響世界的三項偉大科技成果發明是怎樣完成和發展的?(3分)科技成果: (2)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古代科技高度發達的原因。(6分)原因: (3)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6世紀以后中國科技發展的狀況(2分),并分析出現上述狀況的主要歷史原因有哪些。(5分)狀況: 原因: 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歷史答案單項選擇題。(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二、材料解析題(第41題24分、第42題16分,共40分。)41、(1)孔子提出“仁”學,提倡為政以德。(2分,每點1分)董仲舒主張: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 每點1分)。前者在當時諸侯爭霸、兼并戰爭的背景下不可能實現。(2分)實行大一統,適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需要,被漢武帝采納,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2分)(2)宋代儒學發展成為理學。(2分)不同點:①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2分)②把握“理”的途徑不同: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2分)(3)批判君主專制,倡揚民族氣節;反對空談性理,提倡學以致用;重視工商業發展;反對理學,建立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6分,每點2分)(4)影響:儒學的集體意識和自強不息精神推動韓國的現代化建設,促進韓國經濟的發展。(儒家精神2分,作用2分,共4分)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區域具有明確邊界的是①行政區 ②自然帶 ③熱量帶 ④干濕地區 ⑤三江平原 ⑥山東省青島市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讀中國地理四大區域圖,完成2—4題。2.綜合考慮緯度、地形、氣候等因素,四大區域太 陽年輻射總量最大的是A.a B.b C.c D.d3.有關四大區域農業發展主要制約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a——洪澇災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長積溫4.C區從東往西,植被依次為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綠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5.從世界人口分布趨勢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明顯的A.低緯度指向 B.近海指向 C. 平原指向 D. 溫帶指向6.下列各地區環境敘述不正確的是A.西北草原退化 B.東北草原土壤酸化C.華北平原土壤鹽漬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中國地域遼闊,地域特色鮮明,“各處食性之不同,由於習尚也。則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到清末時,魯菜、蘇菜、粵菜、川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的“八大菜系”。據此材料,完成7—8題。7.不同的飲食文化體現了區域的: A.整體性特征 B.差異性特征 C.開放性特征 D.共同性特征8.“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①地理、氣候、習俗、經濟、交通等諸多條件共同影響的結果 ②是以物產這一自然條件為基礎的③口味的差異是菜系發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調方法的差別,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讀中國漢語言分布圖,完成9~10題。9.我國漢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A.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單一 B.西部語言繁雜,東部語言單一C.北方方言都分布在北方 D.青藏地區分布著藏方言10.形成我國漢語言的地理差異的自然因素是A.氣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11.右圖是某地區的地形圖,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圖示平原地區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A.交通發達 B.單位面積產量高C.人均耕地面積廣 D.水熱條件好12.由于自然條件獨特,青藏高原被聯合國評為“世界無公害超凈區域”,其清潔的環境主要得益于 A.海拔高,受現代工業影響小 B.陡峭的地形C.當地居民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 D.廣闊的面積 區域的發展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階段、成長階段和衰落階段。初期階段主要表現為以傳統農業為主體,成長階段可分為工業化階段和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結合下圖,回答13~14題。13.在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下列關于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及其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產業表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B.傳統農業占有較大的比重,工業化處于起步階段C.工業化起步是源于本階段的科技創新D.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已表現得比較明顯14.圖中A、B、C各點分別代表區域發展不同時期的產業結構特征。從區域發展的過程來看,其正確的順序應該是A.A-B-C B.B-C-AC.C-A-B D.B-A-C我國東南沿海廈門、汕頭一帶及臺灣的騎樓,往往從二樓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據此回答15-16題。15.我國東南沿海廈門、汕頭一帶及臺灣建騎樓而居,主要目的是A.體現當地的民族特色 B.房屋建筑有層次感,體現建筑美C.節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遮陽16.該種騎樓的建筑反映了當地A.夏季高溫少雨的氣候特征 B.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征C.常年降雨平均的氣候特 D.冬季降水較多的氣候特征17.據報道,我國將用無人機監測釣魚島,這將有助于豐富和完善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增強海洋綜合管控能力。其過程主要是應用了A.遙感技術 B.全球定位系統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18.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譜波段上的反射率差異越大,越容易區分。下圖反映了甲、乙兩類植物在生長期內兩個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遙感影像上區分這兩類植物,應該選擇生長期內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適A.①——第30天 B.②——第75天C.③——第100天 D.④——第130天19.為了規劃鳥類自然保護區,在獲取了不同鳥類的覓食半徑等資料后,準確劃定保護區范圍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術手段是A.GIS B.GPS C.RS D.手工繪圖 某調查小組對某地方圓1000米范圍內進行了生態調查,其生態狀況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20~21題。20.要對該地這種生態環境的發展變化進行宏觀監控,宜選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RS B.GPSC.GIS D.人工科學考察21.控制該生態現象的發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A.退耕還林 B.退耕還牧C.規定合理載畜量 D.防止過度樵采22.佛山大力打造“智能公共交通”,通過手機及站臺顯示牌可查詢公交車站分布、公交汽車即時位置等,其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有①遙感技術 ②地理信息系統 ③全球定位系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圖A為某區域的地理信息空間數據地圖,每個小方格表示實際長寬各10米,圖中r表示河流, 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圖B中數據表示相應區域內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單位:米),回答23~24題: s ssssrssssssrsffsssrffffrffffhrffffrrffrffrrssrs84848186807977757781868582868277777577797676777878787775777876767676767675777880767676767675747778807676767674747677818376767574757676818282767674757676778284837575747576767781848675757475767677828586 23.圖A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流 B.自北向南 C.自西南向東北流 D.自東北向西南流24.若將兩層圖加以疊加,可以直接 A.估算出該區域內河流的流域面積 B.計算出該區域內林木的蓄積量 C.計算出該區域內耕地比重和平均海拔 D.預測洪澇災害發生的頻率25.關于數字地球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地理信息技術是構建數字地球的基礎?②數字地球最大的特征是模擬現實③數字地球采取集中的方式存儲信息???④數字地球是把地球信息數字化后由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的技術系統A.①② ?? B.①②③④ C.②③ ??? D.①②④26.在西部開發過程,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我們①對國土整治三峽工程實施進行監控 ②對生態環境和氣象變化進行監控,及時為西部開發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 ③對無人區進行長期監測 ④可以直接為西南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據報載,我國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出現大片“紅色荒漠”,即在亞熱帶濕潤的巖溶地區,土壤遭受嚴重侵蝕,基巖裸露,地表出現出類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據此回答27~28題。27.“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風化作用 B.風蝕作用 C.水蝕作用 D.沉積作用28.“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A.濫伐森林 B.過度放牧 C.開山取石 D.環境污染 讀下圖,完成29~30題。29.圖示區域內,與古代相比,當代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鎮向河流上游遷移C.交通線離山地更遠 D.山地森林覆蓋率更低30.圖示區域城鎮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A.森林破壞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滿分40分)31.讀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略圖和民居景觀圖,完成以下各題。(12分)(1)下圖景觀是在哪個三角洲地區的?其景觀特點反映了該地的什么地理環境特點。(6分)(2)長江三角洲較黃河三角洲經濟發達的原因有哪些?(6分)32.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4分)(1)圖中①地區綠洲退化嚴重,對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測成立的是(多選)(4分)A.人口增長迅速 B.耕作技術落后,灌溉措施不當,出現次生鹽漬化 C.為爭取區域內糧食自給,大力開荒種糧 D.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 E.水資源污染嚴重(2)圖中②地區荒漠化的人為原因是 、 、 。合理利用該處土地資源的措施是: 、 、 。(10分)33. 2008年2月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西起新疆的霍爾果斯,東至上海,南至廣東,將于2011年全線貫通。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有利于推進我國東西部的協調發展。(14分)(1)為了及時了解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的建設情況,需要采用的技術是(單選)(2分)A.RS B.GIS C.GPS D.GIS和GPS(2)從氣候、地形兩個要素,比較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起止點所在省區的地理環境差異。(12分)?? 省區?要素起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終點(珠三角)氣候??地形???2012-2013學年第一次段考高二地理文科答題卷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滿分40分) 31.(1)(6分) 。(2)(6分) 。32. (1)(多選)(4分) (2) 、 、 。措施是: 、 。(10分)33.(1)(單選)(2分) (2)(12分)?? 省區?要素起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終點(珠三角)氣候??地形??第一次段考高二地理文科卷參考答案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滿分40分)31.(12分)(1)長江三角洲;反映了氣候溫暖濕潤;河流多(河網密布);地形平坦。(6分)(2)長江比黃河的航運條件好,長江口位于中國沿海線中間位置,南北聯運;長三角水熱條件比黃河三角洲好,農業發展條件好;(前兩點為必答點)長三角城市密集,人口多,勞動力豐富,市場條件好;長三角人口素質更高;長三角工業基礎好。(6分)32.(14分)(1)ABCD(共4分。選對1個給1分,選5個答案得0分。) (2)過度放牧(2分)、過度開墾(2分)、過度樵采(2分);(2分)制定合理的載畜量,防止過度放牧(2分);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2分)。 33.(14分)(1) A (2分)(2)?(12分) 省區?要素起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終點(廣東省)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溫較低,日較差、年較差大;降水量少;光照充足等。(4分)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較高;降水量豐富;集中在夏季。(4分)?地形?位于第二級階梯,地勢較高;山地、盆地為主。(2分)位于第三級階梯,地勢較低;平原、丘陵為主。(2分)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政治試題 一、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64分)1.佛山某創意城打出“2012年創意春節”口號-----“圣誕、元旦、春節合起來更精彩”,希望以此豐富佛山人民的文化生活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該創意反映了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③中華傳統文化要不斷走向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早年下南洋的廣東人聚居一地,生活習俗和鄉音至今沒有多大改變,粵語講得相當地道。這種現象說明,傳統文化具有A.鮮明民族性 B.絕對穩定性 C.一定繼承性 D.鮮活時代性3.阿拉伯人的服飾特點是:穿長袍,戴頭巾,以白色為主。中國藏族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我們可以憑借包括衣服,鞋帽,頭飾,佩戴等文化體系,大體可知是哪個民族。這表明A.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紐帶 B.文化趨同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C.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 D.民族服飾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丹麥未來學家倫森斷言,在未來25年里,人們從商品中購買的主要是故事、傳奇、感情及生活方式,貧窮將被重新定義為“無力滿足物質需要以外的需要”。據此回答4-6題。 4.他的斷言說明A.人們對文化的需要將代替物質的需要 B.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C.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將越來越顯得重要 D.發展文化事業比發展經濟更為重要 5.在未來25年里,人們從商品中購買的主要是故事、傳奇、感情及生活方式。下列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①人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產品 ②人們對精神的需求高于物質需求 ③人們追求的是物質產品中的文化品位 ④人們只購買精神產品,不需要物質產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上述材料關于貧窮的重新定義中,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 B.只有物質和精神上都富有,才算擺脫貧困 C.精神力量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D.人們在精神或文化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7.一部《泰坦尼克號》影片不知喚起多少人對生命和人類的熱愛,使人們懂得應該好好珍惜一切,包括工作、生活和友情等。這說明 A.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B.文化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C.一個人在物質上可以貧困,但在精神上不能貧困 D.文化的力量主要表現在優秀的文化作品之中 8.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本質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互相代替的。這里著重強調文化的 A.時代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階級性9.愚公移山、臥薪嘗膽、鑿壁偷光的故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的格言警句,是同學們從小就熟悉的,至今仍然影響著同學們去克服困難,磨練意志。這說明 A.中華民族是富有優秀傳統的民族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C.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會塑造人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人民音樂家聶耳在民族危機極為嚴重的時期,以飽滿的革命激情創作了大量的作品,《義勇軍進行曲》正是在此期間創作的,它表達了人民的呼聲、民族的怒吼,極大地鼓舞了革命群眾的斗爭意志。 10.下列對“《義勇軍進行曲》表達了人民的呼聲、民族的怒吼,極大地鼓舞了革命群眾的斗爭意志。”理解不正確的有 A.優秀文化是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 B.一個人的世界觀主要是優秀文化作品影響的結果 C.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D.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11.廣東省發展的戰略目標是“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把文化大省作為發展目標是因為①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 ②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③先進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④社會發展應是經濟、政治與文化的和諧統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這一名言,激勵無數身處逆境的人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前途。對此,我們應該這樣理解A.優秀文化能夠影響人的思維方式 B.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C.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D.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3.在我國,不同地域的人,在性格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人說“東北虎,北京狼,南方人是個大綿羊”。這種性格差異反映了 A.不同地域的氣候差異 B.不同地域的飲食差異 C.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 D.不同地域的人種差異 14.在上海APEC會議上各國領導人穿的都是中國民族服裝,亞洲領導人大多穿紅色,而西方領導人則多選擇了藍色。紅色在整個亞洲文化中都代表著幸運、財富和吉祥如意;藍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冷靜和沉著。各國領導人選擇服飾在顏色上的差異反映了 A.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 B.東西方在風俗習慣上的差異C.各國領導人在傳統思想上的差異 D.各國領導人在民族性上的差異 15.中國古代的中原文化曾經數次受到周邊少數民族文化的“侵略”,成為中國文化興盛的轉折點。“五四”時期是一個西方文化急速涌入中國的時期,對中國的思想界產生了強有力的沖擊,成為中國現代文化生長的起點。這一現象說明 A.只有外來文化的不斷滲透才能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B.文化的交流、融合,一定會促進民族文化的豐富和發展 C.中國文化只有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才能渙發生機 D.文化因為不同而交流,因為交流而豐富、發展并保持個性 16.北京四合院是堪稱最能體現北京特色的建筑,北京現存有大約2000座四合院,其中的600多座已經被掛牌保護。現在四合院的研究和保護也漸漸被關注。這說明A.北京四合院具有很好的考古價值 B.保護古老民族文化是尊重文化多樣性的表現C.這是現代文明與古老文明相交融的需要 D.北京四合院是傳承傳統文化的載體,是東西方文化的凝結 17.2005年7月,廣東南澳島收集發現了鄭和下西洋經過南澳留下的三保公廟遺跡、“三保老爺”石香爐等重要史跡文物。專家稱,“三保老爺”石香爐的發現,為鄭和下西洋經過南澳這一重要史實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物證。這項發現 A.是聯結古代文化與廣東文化的紐帶 B.說明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C.反映了廣東文化的多樣性 D.說明文化遺產對研究中華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18.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 的推廣為標志的。 A.印刷媒體 B.網絡媒體 C.印刷技術 D.口語和文字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早在2005年6月17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的通知。據此回答19——21題。 19.對傳統節日理解正確的是 ①它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 ②它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 ③它反映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④它能激發人們對祖國統一的強烈認同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對傳統文化理解正確的是①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具有鮮明民族性 ③它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凝聚而成的 ④我們應該全部繼承和發揚光大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開展傳統節慶活動有利于①增強人們的民族情感 ②抵制外來文化,增強民族意識 ③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弘揚民族文化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22.我國已將“數字圖書館”納入了“863”計劃和國家重點項目。大量的文化遺產已經轉化為數字化形態。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經有了宣傳網頁。故宮文化遺產數字化應用研究和敦煌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已經啟動。現代信息技術對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 ①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 ②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和發展 ③消除了文化傳播的時空局限 ④它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對文化傳播起了決定作用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3.孔子說的“學而不厭”、“見賢思齊”、“博愛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反映了儒家開放的胸襟和求知精神,對我們年輕人在求知道路上有著深邃的影響。這表明 A.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人類的精神財富 B.傳統文化有保守過時的因素 C.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合理的因素對人的價值觀有積極的影響 D.傳統文化中的那些不合理的因素始終制約著人們的價值取向 24.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歐洲中世紀末的“文藝復興”,l8世紀的“啟蒙運動”都是預示社會大變革的著名思想運動。這說明 A.思想運動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B.思想運動是促進文化發展的決定因素 C.歷史上每次思想運動都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D.我國當前要多搞一些思想運動來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25.感恩節雖然是個“西洋節”,但其中蘊含的感恩的精神,則是呼應了中國傳統的“知恩圖報”精神。其實,“感恩”是無論“東西”的。這一事例表明A.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B.外來文化能否起積極影響取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感情的表達是相同的D.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26.一位企業家為了增進與客戶的感情,感恩節這一天,他給世界各地的客戶都發了郵件表示感謝,沒想到收到的回復特別少。一位希臘的客戶干脆直接告訴他,他們根本不過感恩節。由此可見A.商業貿易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B.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C.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D.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27.不同民族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有著不同的特點,文化具有多樣性。人們常說,法國人浪漫,德國人嚴謹。這種差別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遺傳因素決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D.各民族的經濟、政治、歷史和地理等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28. 宗教作為人類文明史上一種最普遍的社會現象,自它產生以來對人類社會的各個階層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具體來講,各民族的宗教具有協調社會關系的功能、認同功能、凝聚力的功能、調節情感的功能。這說明①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 ②民族文化對社會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④民族文化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9.在西方國家,不僅《周易》的英譯本已有10余種,而且還有專門研究《周易》的著作。由此可見A.《周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B.中華古代文化至今仍然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C.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至今仍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D.我們要更加關注我國的優秀的文化作品,不斷發展文化產業30.溫總理以白居易的詩句“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告戒官員,要時刻惦記老百姓的疾苦。溫總理“以詩言志”表明A傳統文化是現代思想的主要源頭 B傳統文化仍有現實意義 C傳統文化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 D傳統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礎 31.據有關部門透露,蘇南某地正擬將獨具地方特色的“吳歌”申報為聯合同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文化遺產。這里的“吳歌”是 ①是一種文化環境 ②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 ③它屬于意識形態性質的文化 ④是人類創造的精神成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此詩表達了中華民族 A.民族文化的廣泛認同感 B.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C.民族文化的相對穩定性 D.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佛山一中2012學年度(上)高二政治文科試題33.簡答題: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0分) 材料一 中西交往源遠流長。海納百川,廣交朋友,兼收并蓄,這正是中華文化連綿不斷的源泉。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呈現出強勁的交流勢頭,日益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 我國著名人文學家費孝通曾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應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 34.簡析題: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推動著經濟、政治的發展。(10分)35.分析說明。(16分)佛山某重點中學校園環境優美。一進大門,就可見一池碧水,田田的蓮葉。校園還有許多歐洲風格的百年古建筑。更重要的是,該校特別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教學樓廊布置了名人畫像、名人名言、人文警世語等。其中尤為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書畫作品。該校學生課后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如合唱團,管樂團,書畫社,攝影協會,“讀經典”社團,JA社團等。該校還大力建設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并將班級文化納入文明班評比體系中。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結合材料,說明該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的原因。文化生活第一次段考答案二.問答題。答在答卷上。要求觀點鮮明,要點清晰(36分)33.簡答題。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0分) 材料一 中西交往源遠流長。海納百川,廣交朋友,兼收并蓄,這正是中華文化連綿不斷的源泉。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呈現出強勁的交流勢頭,日益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 我國著名人文學家費孝通曾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應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 答案 (①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們對待文化多樣性首先必須有正確的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分)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2分)②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2分)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2分)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世界各國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發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和活力。(2分) 34.辨析題。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推動著經濟、政治的發展。(10分)答:(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的。(4分)(2)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1分)但是,不同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影響是不同的,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1分)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因此籠統地說文化推動著經濟、政治的發展是不正確的。(3分)(3)文化與經濟、政治之間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交融。這種相互交融的特點在今天日益顯著。(1分)35.分析說明。(16分)佛山某重點中學校園環境優美。一進大門,就可見一池碧水,田田的蓮葉。校園還有許多歐洲風格的百年古建筑。更重要的是,該校特別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教學樓廊布置了名人畫像、名人名言、人文警世語等。其中尤為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書畫作品。該校學生課后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如合唱團,管樂團,書畫社,攝影協會,“讀經典”社團,JA社團等。該校還大力建設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并將班級文化納入文明班評比體系中。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結合材料,說明該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的原因。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數學試題命題人:雷沅江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1.建立坐標系用斜二測畫法畫正△ABC的直觀圖,其中直觀圖不是全等三角形的一組是( ) 2.已知幾何體的三視圖(如上圖),若圖中圓的半徑為1,等腰三角形的腰為3,則該幾何體的表面積為( )A.4π B.5π C. 3π D.6π3.點P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PD⊥平面ABCD,PD=AD,則PA與BD所成的角的度數為( )A.30° B.45° C.60° D.90° ( 第2題圖)4.已知a,b,c,d是空間中的四條直線,若a⊥c,b⊥c,a⊥d,b⊥d,那么( )A.a∥b或c∥d B.a,b,c,d中任意兩條都有可能平行C.a∥b,且c∥d D.a,b,c,d中至多有兩條平行5.設α、β、γ為平面,m、n、l為直線,則下列哪個條件能推出m⊥β ( )A.α⊥β,α∩β=l,m⊥l B.n⊥α,n⊥β,m⊥αC.α⊥γ,β⊥γ,m⊥α D.α∩γ=m,α⊥γ,β⊥γ6.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AB⊥BD,沿BD將△ABD折起,使面ABD⊥面BCD,連接AC,則在四面體ABCD的四個面中,互相垂直的平面的對數為( )A.1 B.2 C.3 D.47.給定下列四個命題:①若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與另一個平面都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相互平行;④若兩個平面垂直,那么一個平面內與它們的交線不垂直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也不垂直.其中,為真命題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8.設a、b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A.若a∥b,a∥α,則b∥α B.若α⊥β,a∥α,則a⊥βX k b 1 . c o mC.若α⊥β,a⊥β,則a∥α D.若a⊥b,a⊥α,b⊥β,則α⊥β9.若m、n為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為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以下命題的正確的是( )A.若m∥α,n(α,則m∥n B.若m∥α,n∥α,則m∥nC.若m∥α,m//β,α∩β=n,則m∥n D.若α∩β=m,n∥m,則n∥α10.已知四面體P-ABC中的四個面均為正三角形,D、E、F分別是AB、BC、CA的中點,下面四個結論中不成立的是( )A.BC∥平面PDF B.DF⊥平面PAEC.平面PDF⊥平面ABC D.平面PAE⊥平面ABC第Ⅱ卷 (非選擇 共100分)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1.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P在側面BCC1B1及其邊界上移動,并且總是保持AP⊥BD1,則動點P的軌跡是__________.12.如圖,已知球O的面上四點A、B、C、D,DA⊥平面ABC,AB⊥BC,DA=AB=BC=,則球O的體積等于__________.13.(理科學生做)如圖,二面角α-l-β的大小是60°,線段AB?α,B∈l,AB與l所成的角為30°,則AB與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 (12題圖) (13題圖)13(文科學生做)在邊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A1到平面AB1D1的距離是 。14.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一個側面ABB1A1的面積為4,側棱CC1到側面ABB1A1的距離為2,則三棱柱ABC-A1B1C1的體積為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15.(12分)如圖,在邊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求證:(1)平面BDC1(平面A1ACC1;(2)A1C(平面BDC1;(3)求三棱錐A1—BDC1的體積。16.(12分)已知四邊形ABCD為矩形,AD=4,AB=2,E、F分別是線段AB、BC的中點,PA⊥面ABCD.(1)求證:平面PDF⊥平面PAF;(2)設點G在PA上,且EG∥面PFD,試確定點G的位置.17.(14分)如圖所示,在棱長為2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分別為DD1、DB的中點.(1)求證:EF∥平面ABC1D1;新課標第一網(2)求三棱錐B1-EFC的體積.18.(14分)如圖,四邊形ABCD為矩形,平面ABCD⊥平面ABE,BE=BC,F為CE上的一點,且BF⊥平面ACE.(1)求證:AE⊥BE;(2)求證:AE∥平面BFD.19.(14分)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D垂直于底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DC∥AB,∠BAD=90°,且AB=2AD=2DC=2PD=4,E為PA的中點.(1)如圖,若正視方向與AD平行.請作出該幾何體的正視圖并求出正視圖的面積;(2)證明:DE∥平面PBC;(3)證明:DE⊥平面PAB.20.(14分)如圖所示的多面體ABC-A1B1C1中,三角形ABC是邊長為4的正三角形,AA1∥BB1∥CC1,AA1⊥平面ABC,AA1=BB1=2CC1=4.(1)若O是AB的中點,求證:OC1⊥A1B1;(2)求多面體ABC-A1B1C1的體積。(3)(此問理科學生做)求二面角A—A1C1—B1的余弦值。2012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級數學答卷座位號: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題11. 、12. 、13. 、14. 。三、解答題15.(12分)16.(12分)17.(14分)18.(14分)19.(14分)20.(14分)立體幾何測試答案二、填空題11、線段B1C 12、π 13、(理科) 13、(文科) 14、4三、解答題15、證:(1)在正方形ABCD中,AC(BD又A1A(平面ABCD,且BD(平面ABCD( A1A(BD又A1A,AC(平面A1ACC1,且A1A與AC相交于一點A。( BD(平面A1ACC1 ……… 2分又BD(平面BDC1(平面BDC1(平面A1ACC1 ……4分(2)由(1)知BD(平面A1ACC1又A1C(平面A1ACC1,………6分同理A1C(BC1,又BD與 BC1交于一點B且BD, BC1(平面BDC1( A1C(平面BDC1……….8分(3)三棱錐A1—BDC1的體積為正方體體積減去4個三棱錐C1—BCD的體積(VA1—BDC1=1—4(((1(1(1=…….12分16、解析:(1)連接AF,在矩形ABCD中,∵AD=4,AB=2,點F是BC的中點,∴∠AFB=∠DFC=45°,∴∠AFD=90°,即AF⊥FD,…….2分又∵PA⊥面ABCD,∴PA⊥FD,又∵AF∩PA=A,∴FD⊥面PAF,………4分∵PF(面PAF,∴PF⊥FD……………..6分(2)過E作EH∥FD交AD于H,則EH∥面PFD,且AH=AD…………8分過H作HG∥PD交PA于G.則GH∥面PFD且AG=PA,…………10分∴面EHG∥面PFD,則EG∥面PFD,從而點G滿足AG=PA,即G點的位置在PA上靠近A點的四等分點處.……….12分17解析:(1)連接BD1,在△DD1B中,E、F分別為D1D,DB的中點,則EF∥D1B…………..3分…………6分 (2)∵F為BD的中點,∴CF⊥BD,又∵CF⊥BB1,BB1∩BD=B,∴CF⊥平面BDD1B1,∴CF⊥平面EFB1,xkb1.com………8分且CF=BF=.∵EF=BD1=,………10分B1F===,B1E===3,∴EF2+B1F2=B1E2,即∠EFB1=90°,…….12分∴VB1-EFC=VC-B1EF=·S△B1EF·CF=×·EF·B1F·CF=××××=1…………14分18、解析:(1)∵平面ABCD⊥平面ABE,平面ABCD∩平面ABE=AB,AD⊥AB.∴AD⊥平面ABE,AD⊥AE………….3分∵AD∥BC,則BC⊥AE.又BF⊥平面ACE,則BF⊥AE……….5分∵BC∩BF=B,∴AE⊥平面BCE,∴AE⊥BE……………7分 (2)設AC∩BD=G,連接FG,易知G是AC的中點,∵BF⊥平面ACE,則BF⊥CE…………….10分而BC=BE,∴F是EC的中點.………12分∴AE∥平面BFD……………14分19、解析:(1)正視圖如右:………2分正視圖面積S=×4×2=4(cm2).………4分(2)設PB的中點為F,連接EF、CF,EF∥AB,DC∥AB,……6分8分10分12分14分20、證: 解析 (1)設線段A1B1的中點為E,連接OE,C1E.由AA1⊥平面ABC得AA1⊥AB,又BB1∥AA1且AA1=BB1,所以AA1B1B是矩形.又點O是線段AB的中點,所以OE∥AA1,所以OE⊥A1B1…….2分由AA1⊥平面ABC得AA1⊥AC,A1A⊥BC.又BB1∥AA1∥CC1,所以BB1⊥BC,CC1⊥AC,CC1⊥BC,且AC=BC=4,AA1=BB1=4,CC1=2,所以A1C1=B1C1,所以C1E⊥A1B1. …..4分又C1E∩OE=E,所以A1B1⊥平面OC1E,新 課 標 第 一 網因為OC1?平面OC1E,所以OC1⊥A1B1….6分(2)將此圖補全為一個正三棱柱,則VABC-A1B1C1=16—=……10分(3)設AB1的中點為M,連接C1 M可證C1M⊥平面ABB1A1,連接A1M,可證AB1⊥平面A1C1M過A作AH⊥A1C1,連接B1H,可證(AHB1為二面角A—A1C1—B1的平面角。………12分求得AH=B1H=,AB1=4由余弦定理知cos(AHB1=-……14分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物理(理)試題命題人:佘光輝 審題人:陳升一、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 共9題, 共36分)1.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電場中a,b兩點的電場強度大小分別為和,電勢分別為和,則( )A., B.,C. , D.,2.一負電荷僅受電場力的作用,從電場中的A點運動到B點,在此過程中該電荷作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 )A.A、B兩點電場強度的相同 B.A點的電場強度大于B點的電場強度C.該電荷在A、B兩點的電勢能相等 D.A、B兩點的電勢相等3.下列關于電場線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場線是電荷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而改變運動狀態所運動的軌跡 B.在電場中沒有電荷的空間里,電場線既不中斷也不相交 C.正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速度方向,就是通過這一點電場線的切線方向 D.相鄰兩條電場線間的空白處,電場強度必定為零4.在空間的兩點A和B分別置有點電荷+qA和+qB,且qA>qB.今欲引進第三個點電荷+qC,使qC置于適當位置而能受力平衡,則應將qC置于:( ) A.BA的延長線上 B.AB線段上 C.AB的延長線上 D.AB直線外的某處5.半徑相同的兩個金屬小球A和B帶有電量相等的同種電荷,相隔一定距離,兩球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F,今讓第三個半徑相同的不帶電的金屬小球C先后與A、B兩球接觸后移開。這時,A、B兩球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大小是:( )A. B. C. D. 6.電場分布在有限的空間內,Pl和P2為此區域中的兩點,則關于P1和P2之間的電勢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取決于由Pl點移到P2點的檢驗電荷的電量大小 B.取決于由Pl點移到P2點的檢驗電荷的移動路線 C.取決于Pl和P2兩點電場強度的大小 D.數值上等于單位正電荷由P1點移到P2點時,電場力做的功7.如圖所示,帶箭頭的線段表示某一電場的電場線,在電場力作用下(不計重力)一帶電粒子經過A點飛向B點,徑跡如圖中虛線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A、B兩點相比較,A點電勢高 B.粒子在A點時加速度大 C.粒子帶正電 D.粒子在B點的動能大8.對于點電荷的電場,我們取無限遠處作零勢點,那么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正電荷形成的電場中,各點的電勢均大于零 B.在負電荷形成的電場中,各點的電勢均小于零 C.正電荷在高電勢處,電勢能大 D.負電荷在高電勢處,電勢能大9.在靜電場中,將一個電子由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5焦耳,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場強度方向一定由b指向a B.a、b兩點的電勢差為5伏特 C.電子的動能減少了5焦耳 D.電勢零點未確定,故a、b兩點的電勢沒有確定值二、雙項選擇題(每題6分, 每題有兩個正確答案,共5題)10.根據如圖所示的電場線,可以判定( ) A.該電場一定是勻強電場 B.A點的電勢一定高于B點電勢 C.負電荷放在B點,電勢能比A點大 D.負電荷放在B點,電勢能比A點小11.如圖所示,P、Q是兩個電量相等的正點電荷,它們連線的中點是O,A、B是中垂線上的兩點,,(以無窮遠處電勢為零)則( )A.O點的電場強度為零B.O點的電勢為零C.A的電場強度一定大于B的電場強度D.A的電場強度和B的電場強度方向相同12.如圖所示,一條直線有a、b、c、d四個點,且存在ab=bc=cd的關系,若在b點處放一個負點電荷,則下面選項正確的是( )A.a、c兩點電場強度相同B.a、c兩點電勢相同C.將檢驗電荷q從a點移到d點電場力所做的功與移動路徑有關D. c點的場強是d點場強的4倍13. 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電的質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此可知( ) A.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高B.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Q點大C.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Q點大D.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Q點小14.如圖,O是一固定的點電荷,另一點電荷P從遠處以初速度v0射入點電荷O的電場,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是曲線MN。a、b、c是以O為中心,Ra、Rb、Rc為半徑畫出的三個圓,Rc―Rb=Rb―Ra。1、2、3、4為軌跡MN與三個圓的一些交點。以表示點電荷P由1到2的過程中電場力的功的大小,表示由3到4的過程中電場力做的功的大小,V1、V2分別代表P經過1、2兩點時的速率,a3、a4分別代表P在3、4兩點時的加速度大小,則( )A.>2B.V1>V2 C.a3>a4 D.P、O兩電荷可能同號,也可能異號三、計算題15. (10分 )兩個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小球,質量均為m,各用長為L的細線懸掛,懸掛點00’相距d,平衡時兩球各偏離豎直方向角度為θ,如圖所示,(1)試求小球所帶電量;(2)如果外加一個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后,兩球重新回到懸線呈豎直位置,試確定外加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 16.(10分)某一豎直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兩端電壓是U,間距為d,設其間為勻強電場,如圖所示.現有一質量為m的小球,以速度V0射入電場,V0的方向與水平成450斜向上;要使小球做直線運動,則 (1)小球帶何種電荷?電量是多少?(2)在入射方向上的最大位移是多少?(設粒子達到最大位移前沒有碰到極板或者飛出電場)17、(14分)一束帶電粒子流,在經U1的加速電壓加速后如圖射入一平行金屬板間,金屬板長為L1,在距板右端L2處有一熒光屏P如圖放置。設平行金屬板間電壓為0時打在屏上的O點,當板間電壓為U0時打在屏上A點(圖中未標出)。試求:①帶電粒子射入平行金屬板時的初速度;②帶電粒子打在屏上A點時的速率v;③熒光屏上A、O兩點間的距離。已知帶電粒子加速前的初速度為零,帶電粒子的電荷量為q,質量為m,不計重力,平行金屬板間的距離為d,粒子在通過平行金屬板的過程中不會碰及金屬板。2012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級物理科(理)試題答卷座位號:15. (10分 )16.(10分)17.(14分)答案15、(1) (2)16、(1)帶正電 (2)17、(1) (2) (3)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生物(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4分)1.在下列幾種簡式中,能較確切地說明達爾文進化論的是 A.遺傳變異→生存斗爭→適者生存 B.環境變化→定向變異→去劣留優 C.生存斗爭→用進廢退→適者生存 D.環境變化→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適者生存2.公鹿往往用鹿角作為爭奪配偶的武器。按照拉馬克的觀點,現代的公鹿鹿角發達的原因是A.變異朝著有利于生殖的方向發展的結果 B.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結果 C.變異、自然選擇的結果 D.基因突變引起顯著變異的結果3.自然選擇是指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環境的承受力 B.生物的過度繁殖引起生存斗爭C.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 D.遺傳使微小有利變異得到積累和加強4.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來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長頸鹿經常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上的葉子,因此變得頸和前肢都要很長B.尺蛾工業黑化的現象是因為尺蛾受到煤油煙污染被熏黑的C.北極熊為了適應冰天雪地的環境,所以它們的個體都能產生定向的白色變異D.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目光,是它們相互選擇的結果5.現代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展表現在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②種群是進化的單位 ③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④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 ⑥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⑦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6.昆蟲的保護色越來越逼真,它們的天敵的視覺也越來越發達,結果雙方都沒有取得明顯的優勢。說明 A.自然選擇不起作用 B.生物為生存而進化C.雙方在斗爭中不分勝負 D.雙方相互選擇共同進化7.某工廠有男女職工各200名,對他們進行調查時發現,女性色盲基因攜帶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 人。那么這個群體中色盲基因的頻率為 A.6% B.9% C.5.88% D.8%8.人體劇烈運動時,肌肉產生的大量乳酸進入血液.但不會引起血漿pH發生劇烈的變化。其中發揮緩沖作用的物質主要是A.碳酸氫鈉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鉀離子9.穩態的生理意義是A.使體溫維持相對穩定 B.使體液的pH保持相對穩定C.使內環境的滲透壓處于相對平衡 D.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10.一個人出現組織水腫,其原因可能是A.血漿中尿素過多 B.皮下脂肪時過少 C.血糖含量過少 D.血漿蛋白含量過少11.人體的肌肉細胞直接從下列哪種液體中吸收葡萄糖A.組織液 B.淋巴 C.食糜 D.血漿12.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穩態遭到破壞,必將引起 A.酶促反應速率的加快 B.兒童患佝僂病C.細胞代謝紊亂 D.成年人患肌無力病13.下列各項中,可以看作物質進入內環境的是A.喝牛奶,進入胃中 B.精子進入輸卵管與卵細胞結合C.口服抗菌藥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14.人體內對內環境穩態起調節作用的系統是 A.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 B.循環系統和運動系統 C.排泄系統和生殖系統 D.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15.運動員在長跑比賽中,會出現呼吸極度困難、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頭,但是當聽到震耳的“加油”聲后,卻能加速沖刺,其主要調節過程是 A.聲音→神經系統→心血管活動增強→促進有氧呼吸 B.聲音→神經系統→甲狀腺素增高→促進無氧呼吸 C.聲音→神經系統→甲狀腺素增高→促進有氧呼吸 D.聲音→神經系統→腎上腺素增高→促進無氧呼吸16.如右圖所示,神經纖維MB段距離長于MC段,在M處給以電刺激,在 B,C處用電流計測其電位變化,電流計指針 A.不動 B.向左擺 C.向右擺 D.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擺動17.某人腰椎部因受外傷造成右側下肢運動障礙,但有感覺。該病人受損傷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傳入神經 ②傳出神經 ③感受器 ④神經中樞 ⑤效應器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18.已知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的某種遞質可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該種遞質立即被分解。某種藥物可以阻止該種遞質的分解,這種藥物的即時效應是 A.突觸前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B.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興奮C.突觸前神經元持續性抑制 D.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抑制19.用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連續飼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小白鼠表現為 A.耗氧量增加、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C.耗氧量減少、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 D.耗氧量減少、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20.在人體內,都是因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組疾病是 ①呆小癥 ②糖尿病 ③侏儒癥 ④白化病 ⑤鐮刀型貧血癥 ⑥夜盲癥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21.摘除成年狗的甲狀腺,不會出現的癥狀是: A.食欲不振 B.生殖器官發育不全 C.行為呆笨而遲緩 D.身體臃腫22.在有關神經調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狗在聽到鈴聲后分泌唾液這一反射活動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動的神經末梢一起構成效應器B. 興奮傳導時,往往是從一個神經元的樹突傳給下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或細胞體C. 在人體反射活動過程中,神經元膜內電荷移動的方向與膜外電荷移動的方向相反D. 體內大多數內分泌腺都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23.關于人體內環境中pH調節敘述錯誤的是A.人體血液pH通常在7~7.53之間B.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C.血液中Na2CO3過多時,就與H2CO3結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過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促進呼吸加深、加快,將CO2排出24.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將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動物未出現糖尿病癥狀;一段時間后,將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組織)除去,大白鼠立即出現血糖濃度升高并出現了糖尿病癥狀;隨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該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復正常,且糖尿病癥狀消失。該實驗不能說明A.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 B.胰島素的產生與胰腺有關C.胰島素是蛋白質類激素??? D.胰島素能治療糖尿病二.雙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2分)25.科學家做了下面的實驗:把若干對家蠅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對),再將每組的子代分為A、B兩部分,用DDT處理每組的A部分,B部分則不接觸DDT(如下表所示)。只選擇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組統統淘汰。將保留的部分再重復這樣的實驗過程,并且在實驗中逐代增加DDT的濃度。經過這樣多代的重復,獲得了具有很強抗藥性的家蠅。上述的實驗事實說明 親代組別1組(一對蠅)2組(一對蠅)…… n組(一對蠅)子代分兩份處理A施DDTB無DDTA施DDTB無DDTA施DDTB無DDT結果存活較少全部存活存活較多全部存活存活很少全部存活選擇淘汰淘汰淘汰保留淘汰淘汰A.DDT有誘導家蠅產生抗藥性變異的作用B.由于長期使用DDT,使家蠅的抗藥性逐代增強C.家蠅抗藥性原已存在,與是否使用DDT無關D.家蠅抗藥性形成是長期定向選擇的結果26.當貓看電視時,電視屏幕上的圖像引起貓大腦皮層視覺中樞興奮,經插入貓腦內的電極記錄神經膜電位變化;當興奮產生時,對該電位變化不正確的表述是 A.神經膜離子分布內負外正 B.Na+大量進入神經細胞內C.K+大量進入神經細胞內 D.神經沖動沿神經纖維膜雙向傳導27.1950年,為除去對農作物構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下圖是對此后六年間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變化進行調查的結果。生物學家從上面的結果中得知一種事實,即兔因發生遺傳性的變異而對病毒產生抗性;病毒也因遺傳的變異而毒性減小。以此為根據而得出結論:在較短的期間內,兔和病毒已協同進化了。關于兔子和病毒進化的說明中,恰當的進化原因是 A.隔離 B.自然選擇 C.突變 D.定向進化28.長時間行走使腳掌磨出了水泡,幾天后水泡消失。此時水泡中的液體主要滲入 A.組織細胞 B.毛細血管 C.各級動脈 D.毛細淋巴管29.某病人的胰島B細胞受損,將可能發生的生理現象有 ? A.肝糖元分解加強??????? B.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加強C.非糖物質合成加強????? D.排出的尿量減少30.當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時,參與此過程的高級中樞是 A.語言中樞 B.聽覺中樞 C.軀體運動中樞 D.視覺中樞三.簡答題(每題16分,共64分)31.(16分)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 英國的曼徹斯特地區有一種樺尺蠖,它夜間活動,白天棲息在樹干上。材料2 自然條件下樺尺蠖觸角和足有長的也有短的,體色有深些的也有淺些的。材料3 試驗表明,樺尺蠖之間能進行相互雜交,黑色的樺尺蠖雜交能產生淺色的華尺蠖,而淺色的樺尺蠖之間雜交其下代都是淺色的。材料4 19世紀中葉以前,淺色的樺尺蠖數量較多,到20世紀中葉則是黑色的樺尺蠖成了常見類型。這種現象被稱為樺尺蠖的“工業黑化現象”。材料5 樺尺蠖的黑色是由顯性基因S控制的,淺色是由隱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紀中葉以前的樺尺蠖種群中S基因的頻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紀中葉則上升到95%以上。(1)材料1說明 。(2)材料2說明 。(3)材料3說明 。(4)材料4中樺尺蠖的“工業黑化現象”說明 。(5)材料5中基因S頻率變化的原因是 。(6)生物變異是否是定向的 ;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否是定向的 ;自然選擇是否是定向的 。32.(16分)下圖為體內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此圖表示細胞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其中毛細血管管壁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是 。(填標號)(2)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有多種。以氧氣為例,氧從血液進入組織細胞的方式是 ;紅細胞所攜帶的氧氣至少需要經過 層膜才能被組織細胞①利用,氧氣主要參與有氧呼吸的第 階段。(3)血漿、組織液和淋巴三者之間既有密切關系,又有一定區別。一般情況下,②與③成分上的主要區別是 。(4)②中的化學組成中有HCO3、HPO4等物質,它們對于維持 的穩定有重要意義。(5)如果該圖為肝臟組織局部結構膜式圖,則B端與A端液體相比較,明顯減少的物質有 明顯增加的物質有 。33.(16分)下圖甲示縮手反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甲圖中f表示的結構是 ,乙圖是甲圖中d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乙圖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 。(2)[③]的名稱是_________。為神經興奮的傳導提供能量的細胞器[ ]_________。縮手反射時,興奮從A傳到B的信號物質是 。興奮不能由B傳到A的原因是 。(3)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B細胞產生 ,使突觸后膜的膜電位發生變化。(4)在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 ①處細胞膜膜_______(填內或外)為負電位。34.(16分)右圖為雌性高等動物性激素分泌的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性激素屬于有機物中的_________物質,性激素分泌活動的調節中樞是___________。 (2)促性腺激素可以調節②_________的分泌活動。③是 。(3)雌激素能促進雌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和_________的生成,還能激發和維持________。(4)當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達到一定水平時,反過來會影響下丘腦和① 的分泌活動,這種調節方式稱為 。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理科班生物答卷三.非選擇題(4小題,每空2分,共64分。) 31.(1) (2) (3) (4) (5) (6) 32.(1) (2) (3) (4) (5) 33.(1) (2) (3) (4) 34. (1) (2) (3) (4) 佛山一中2012學年上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理科班生物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4分) 二.雙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2分)25.CD 26.AC 27.BC 28.BD 29. AB 30.AC三.簡答題(每題16分,共64分)31.(16分)(1)說明生物具有應激性和適應性 (2)說明生物存在著變異現象 (3)說明這些樺尺蠖是屬于同一個物種,黑色是顯性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 (4)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環境對生物的生存會產生影響,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的 (5)自然選擇使物種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6)不定向 是定向 是定向 32.(16分)⑴ ②③ ⑵ 自由擴散 6 三 ⑶②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質,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質 ⑷PH值⑸氧氣、營養物質等 二氧化碳,尿素等 33.(16分)(1)感受器 細胞體膜或樹突膜(2)突觸小泡 ②線粒體 遞質 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 (3)興奮或抑制(缺一不給分) (4)內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語文試題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框架/眼眶 籌碼/田疇 胼胝/摒棄 橫槊/溯洄 B、坐禪/封禪 癖嗜/僻靜 僇力/綢繆 圭臬/閨闥C、造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奸宄/軌道D、湍急/遄飛 嘮叨/叨陪 提挈/契約 稗草/裨益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來自民間的“經濟反制”確實給日本在華經濟造成很大沖擊,但如果日本對華經濟完全退回本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拖延,美國就會漁翁得利成為“最大贏家”。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營養,也要適當運動,在戶外鍛煉時一定要量入為出,以步行為宜,時間最好選在傍晚,還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C.中國茶藝與日本茶道各有特點,但異曲同工,都強調“和”的精神。中日兩國青少年也應以和為貴。為中日睦鄰友好多作貢獻。D.北京周邊的旅游勝地,筆者去過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綠樹繁花中仍有冰掛高懸在危崖上,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卻是第一次見到。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對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作者沒有很好地深人生活、體驗生活,憑主觀想象加了一些不恰當的情節,反而大大減弱了作品的感染力。B.煨桑是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著固定的儀式:先把柏樹枝和香草堆在山頭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間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灑上幾滴水,點燃以祭祀神靈。C.我們平時所用的調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被皮膚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膚營養缺乏。D.高速磁懸浮列車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運行時與軌道不完全接觸,列車的懸浮、驅動、導向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4.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它要求一個人應有高尚的道德追求②勇于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義務③是做人的尊嚴、價值和品質的總和④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⑤是指人與動物相區別的內在規定性⑥做到自尊、自愛、自強、自律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二.古詩文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題5-9小題。(5-8題每題3分,第9題10分。)蘇瓊,字珍之,武強人也。幼時隨父在邊,嘗謁東荊州刺史曹芝。芝戲問曰:“卿欲官不?”對曰:“設官求人,非人求官。”芝異其對,署為府長流參軍。除南清河太守。零縣民魏雙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賓,送至郡,一經窮問,知賓非盜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訪,別獲盜者。從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鄰郡富豪將財物寄置界內以避盜,為賊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蘇公矣。”賊遂去。瓊性清慎,不發私書。道人道研為濟州沙門統,資產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縣為征。及欲求謁,度知其意,每見則談問玄理,應對肅敬,研雖為債數來,無由啟口。其弟子問其故,研曰:“每見府君,徑將我入青云間,何由得論地上事?”郡民趙潁曾為樂陵太守,八十致事歸。五月初,得新瓜一雙自來送。潁恃年老,苦請,遂便為留,仍致于聽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競貢新果,至門間,知潁瓜猶在,相顧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災,絕食者千余家。瓊普集郡中有粟家,自從貸粟以給付饑者。州計戶征租,復欲推其貸粟。綱紀謂瓊曰:“雖矜饑餒,恐罪累府君。”瓊曰:“一身獲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陳狀,使檢皆免,人戶保安。遷左丞,行徐州事。舊制以淮禁不聽商販輒度。淮南歲儉,啟聽淮北取糴。后淮北人饑,復請通糴淮南,遂得商估往還,彼此兼濟,水陸之利,通于河北。——《北齊書·循吏·蘇瓊傳》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芝異其對,署為府長流參軍 異:奇異B.研雖為債數來,無由啟口 數:多次C.郡民趙潁曾為樂陵太守,八十致事歸 致事:告老歸家D.雖矜饑餒,恐罪累府君 矜:哀憐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從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B.將財物寄置界內以避盜。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棄。C.人遂競貢新果。 命持馬者去,旦日來。遂臥軍中。D. 一身獲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7.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蘇瓊處事藝術的一組是( )①知賓非盜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訪,別獲盜者。③每見則談問玄理。 ④仍致于聽事梁上。⑤遂上表陳狀。A.①③ B.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⑤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蘇瓊自幼聰明伶俐,言辭機敏。東荊州刺史問他是否想做官,他認為應當先設官職而后求人,個人不應主動求官。曹芝十分欣賞,委任他為參軍。B.蘇瓊重視社會治安,辦案認真細致,治內清明太平。他的這一政績,對賊人起了威懾作用,于是鄰郡有的富豪為免遭搶劫,將財物寄放到南清河郡。C.蘇瓊清正審慎,嚴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來訪的心思,避開話題,使對方無由啟口;他留下趙潁的新瓜卻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饋贈的念頭。D.蘇瓊關心人民的疾苦,敢于為民請命。在治內遭受災害的情況下,他謝絕了善意的勸告,仍然冒著獲罪的危險,革除淮禁舊弊,造福兩岸人民。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句3分,共10分)①研曰:“每見府君,徑將我入青云間,何由得論地上事?”(3分)②潁恃年老,苦請,遂便為留,仍致于聽事梁上,竟不剖。(4分)③舊制以淮禁不聽商販輒度。淮南歲儉,啟聽淮北取糴。(3分)10.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詩后題。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②潮。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臨長江。(1)請概括本詩中詩人抒發的情感。(4分)(2)聯系全詩,賞析“雪”和“朱”的表達效果。(5分)11.名句默寫(6分)⑴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 。(李密《陳情表》)⑵ ,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李密《陳情表》)⑶但以劉日薄西山, , ,朝不慮夕。(李密《陳情表》)⑷于是余有嘆焉。 ,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⑸ ,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⑹ ,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三. 本大題4小題,共16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題。 信仰危機是社會浮躁的根源(節選) 張賢亮上世紀80年代,英國前首相撒切爾曾說“中國不可能成為世界大國。”為什么?她說因為中國沒有一個可以輸出的主流意識形態。你別小看這個“鐵娘子”,這話既尖刻又到位!中國現在的主流意識形態是什么?好像誰也說不清,嘴巴能說清楚的似乎又和現實不一樣,言行不一致。說我們中國還有“階級斗爭”可以輸出,那是毛澤東時代干的事,“輸出革命”,我們搞“文革”時弄的巴黎也出現“紅衛兵造反”。現在有什么思想文化可以輸出?孔子!花了好多錢在世界各國建了許多“孔子學院”,便宜了外國人,原來外國人學中文要花錢,有了孔子學院,外國人找到個免費學中文的地方。其實孔子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是孔孟學說一家可以囊括的。最早翻譯為外文的中國古代經典是老子的《道德經》,外國人都認為老莊思想是哲學而孔孟學說不過是倫理學。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人心皈依的地方。當然,你可以說我信仰共產主義,但共產主義是若干年以后的一種社會形態,正如馬克思說的那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必然結果。那不是信仰而是理想,是要你努力奮斗去實現的。說到信仰,必須是“彼岸”的事情,與現實的政治理念、社會理想有區別,信仰有更深的精神深度。我們現在不僅有“信仰危機”、“信念危機”,連信任都產生危機,社會普遍無誠信。所以,要重建我們的信仰,重建人的價值觀,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難題。如果我們不能重建我們的信仰,構建我們的價值體系,即便GDP超過美國,也不會成為世界大國。就拿電影來說,像美國的《2012》、《阿凡達》,雖然是商業大片,但你會發現它們都有文化內涵,反映英雄主義、環保意識,有一種人文關懷。而我們的大片,看得你眼花繚亂,看完了啥印象也沒留下。雖然國產大片國內的票房收入越來越高,可是走出國門就少有觀眾,很難賣出去,為啥?因為我們的影片缺少世界各國觀眾都能接受的普世價值!這又是我困惑的事情之一。我覺得我們首先要在這個社會建立信任,能信任政府、信任法院、信任稅務。在人們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信念,有信念就會追求信仰。我們現在經濟上已排名世界第二,可說是經濟大國,而老百姓的“幸福度”才排名世界126位,這個差距太懸殊了!就拿稅收來說,據說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長了10.8%,而稅收卻增長了33%,稅收超過經濟增長率,中國成了世界上稅種最多、稅率最高的國家,致使中國政府是世界上的第二富,僅次于美國政府。這恰如古人說的“上下交爭利”,加上政治文化生態有待改善,人們普遍精神惶惑,這是我們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所以我說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重構文化,要按照列寧說的“繼承人類一切文明成果”,在重新整理中華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廣泛汲取全人類創造積累的文化成果。我常說,世界上最低俗的東西在美國,最高尚的東西也在美國;最邪惡的東西在美國,最高雅的東西也在美國。美國人是廣收博納、來者不拒的。而我們不論是對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或外來文化都采取謹小慎微的態度,生怕不良文化如病菌般傳染了我們的機體。能防微杜漸、“擇優錄取”當然最好,但這是理想狀態,真正做到很不可能,倒可能適得其反:“好”的東西學不來,“壞”的東西不學自會。然而,這又是我們過渡時期主流文化的心態,短期內,我們還不能擺脫“姓資姓社”的思辯方式,還不能生成與“大國”相匹配的寬廣胸懷。我對中國文化的重建還是充滿信心的。大勢所趨,政治體制和文化體制的改革已初步啟動,政治文化生態已逐漸改善,人們的自由度空前擴大,在這種生態環境中已出現了能夠獨立思考、敢于說話的知識分子,已具備了產生文化大師的土壤。歷史上的任何變革和進步都是由精英分子帶領的,我料想不久的將來,中國不僅僅是一批、而是各個文化領域都有大量的精英涌現出來。1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A.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主流意識形態缺乏的時代,不僅有信仰危機,而且信任都產生了危機。B.我們要盡快解決重建自己的信仰、重建人的價值觀的難題。否則,即便成為世界大國,GDP也不會超過美國。C.我們的國產大片只要真正具備了世界各國觀眾都能接受的普世價值,就能走出國門,票房收入也會越來越高。D.我們說的重構文化就是要在廣泛汲取全人類創造積累的文化成果的基礎上,重新整理中華文化傳統。E.作者認為,我們現在急需重構文化,改變我們過渡時期主流文化心態,生成一種與“大國”相匹配的寬廣胸懷。1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美國的《2012》、《阿凡達》,雖然是商業大片,但他們都有文化內涵,也可以說是文化大片。B.中國現在已成為經濟上排名第二的經濟大國,而老百姓“幸福度”的排名還相當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人與人、人與政府之間缺乏信任。C.我們應該學習美國人的廣收博納,不必要對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或外來文化過于謹小慎微。D.隨著政治文化生態的逐漸改善,能夠獨立思考、敢于說話的文化大師呼之欲出。14. 作者為什么說信仰危機是社會浮躁的根源?聯系全文回答。(4分)15. 作者認為,要重建我們的信仰,重建人的價值觀,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難題。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閱讀全文,簡要回答。(4分)四.本大題3小題,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雪野里的精靈李存葆東坡居士面對邈遠天昊,曾浩嘆“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我真正體會出這兩句話的奧義,是在多次晉謁了一棵巨樹之后。那是莒縣城西定林寺中的銀杏樹。它蒼勁蔥郁,主枝周逸旁出,狀若碩大無朋的蓮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時,頓被一種強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懾,所征服,所溶解。它那騰游時空的氣魄,吐納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黃謝綠的頑強,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后來,我又多次拜謁它,每每都會對蘇軾的話產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暫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滄海一粟。人類雖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這棵古樹前,仰望著無涯無際的時空,我們便會感到:在宇宙間,地球僅是一粒微塵,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過俄尓一瞬,稍縱即逝。博大與渺小,久遠與短暫,都是相對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銀杏樹無疑是一支巍峨崢嶸的生命進行曲。后來我在雪野中兩次偶然所見,則又領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禮贊。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個暮冬,我到嶗山頂峰的駐軍觀察所采訪。大雪后的嶗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鑄。我與哨長扶石踏雪,拽枝騰挪,來到一向陽處的山坳。這時,我猛然發現,向陽的竹林邊,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這銀色的世界里,織出了一小片綠毯。哨長在這綠毯邊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扒開雪層,并喚我過去觀看。當我走至巨石下,呈現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攢攢擠擠,比肩爭頭。這些小花僅比米粒兒稍大,白的、紫的、藍的、紅的、黃的,五顏六色,星星點點。看到如此眾多的小生命,堅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燦爛起來。我驚異地看著這些小生命,它們也仿佛睜著深情的眼睛凝望著我……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戀、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質。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們也會頑強地舉起美的萌芽,決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輕易降落。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啟明星,正在呼喚著春蕊的艷麗,春樹的繁茂,春蠶的吐絲……前年元宵節前夕,我應長白山林場友人之邀,曾到雪國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驀地,有幾點藍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閃動,一下躍入我的眼簾,燃亮了我的雙瞳。我趨前蹲下細瞧,竟是幾朵藍色的小花。這藍色的小生命,由纖纖的細莖挑著,那吹彈得破的花萼,顯得那樣稚嫩和孱弱。這雪國中的藍色小生命,纖細里充溢著堅韌,孱弱里蘊藏著剛強,微小里含納著博大;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著星的璀璨,月的嫵媚,日的明麗。它們以小小的藍色火焰與巨大的寒流搏擊,它們以火熱的心律終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們是這漫漫雪國里生命的精靈!友人告訴我,這藍色的小花名叫“白頭翁”。定林寺里的銀杏樹,嶗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還有這雪國中的“白頭翁”,都是造物主無與倫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觀……人們慣常喜愛吟詠參天的大樹,喜愛聆聽它們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種境界,寂寞也是一種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與旗幟,寂寞則是春的預告和序曲。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對憧憬著春天卻不能轟轟烈烈、大紅大紫的眾多的小花小草,誰也沒有權利去有意或無意地踐踏它們……?????????????????? 選自《新世紀文學選刊》2002年8月號,有刪改)16.文章把小花稱作“雪野里的精靈”,意在表現小花的哪些特點? (4分)17.請賞析“看到如此眾多的小生命,堅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燦爛起來”這句話。(5分)18文章說“浩歌是一種境界,寂寞也是一種境界”。兩種“境界”分別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點? (6分) 五.本大題兩小題,每題6分,共12分。19. 下面是一份有關嘗試回憶效果的實驗結果材料,試根據這個材料,完成后面兩題(6分)時間分配16個無意義音節回憶百分數5段傳紀文回憶百分數立刻4小時后立刻4小時后全部時間誦讀351535161/5用于嘗試回憶502637192/5用于嘗試回憶542841253/5用于嘗試回憶573742264/5用于嘗試回憶74484226①從表中數據的縱向對比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條帶有普遍意義的識記規律,即???????????? ???? ??????????????????? (20個字以內)②采用“不能……,而應該……”的句式,寫出這份實驗材料給我們的啟示。即????????????????? ???????????????????? (40個字以內) 20. 讀書札記是閱讀書籍、報刊時寫下的文字,可借此加強記憶、加深理解積累資料并進而提高寫作能力。歷代名人、學者都十分重視寫讀書札記,徐特立說:“不動筆墨不看書”,把“看書”和“動筆”相提并論,這對我們今天的中學生不無啟發。 【示例】 十幾年的語文學習生活中,你學習并牢固記住了許多課文。請你仿照示例選擇你記憶最深刻的一篇課文,也寫上幾句札記。 (6分)示例:在平凡的生活里,一個先驅者的使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肩負的,一個勇敢的開拓者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替代的。現實的“山民”有太多太多的夢,卻很少追夢。我喜歡《山民》。六、本大題1小題,60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面對紛繁的生活,我們常常有許多感悟:當看見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與旺盛的生命力;當看見葉子從樹上落下,我們也許會感悟到生命的短暫,而應該珍惜時光,發奮進取;當看見一株青松從泰山的巖縫中長出來,傲立山巔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到逆境與磨難更能造就堅強的性格……你對生活有什么感悟嗎?請就自己的經歷及感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月考高二級語文試題答卷座位號:選擇題1至8題,請填涂在答題卡上(共24分)。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10分)①研曰:“每見府君,徑將我入青云間,何由得論地上事?”(3分) ②潁恃年老,苦請,遂便為留,仍致于聽事梁上,竟不剖。(3分) ③舊制以淮禁不聽商販輒度。淮南歲儉,啟聽淮北取糴。(4分) 10.(1)( 4分) (2)(5分) 11.(6分)(1) , (2) , (3) , (4) , (5) , (6) , 三.12.( ) 13.( )(12與13題各3分)14.(4分) 15.(4分) 四. 16. (4分)答: 17. (5分) 18. (6分) 五、每題6分,共12分。19①(3分) ②(3分) 20(6分) 2012年10月高二上段考一參考答案1.【標準答案】.D【試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字音(A項分別是kuàng chòu/chóu pián/ bìng,shuò/sù;B項chán/shàn pǐ/pì lù/móu guī;C項yì/yì dī/tí mǒ/mā guǐ;D項tuān/chuán dao/tāo qiè/qì bài/bì)2.【參考答案】B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需根據語境和詞義來分析。B項中成語“量入為出”使用不恰當,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量入為出”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根據收入的多少來定開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門”。其他幾項成語使用都是恰當的,A項“漁翁得利”意思是“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C項“異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D項“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們意料之外”。】3.【標準答案】B【試題解析】A“反而”使用不當;C“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后缺增加“情況”;D句式雜糅,“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改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或“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的”。4.標準答案:D5.A 異:感到驚異6. D (但:只管 以:來 遂:于是,就 且:卻/而且,又)7. C(①②⑤都是蘇瓊解決問題的方法)8. D(應是:冒著獲罪的危險貸糧分給挨餓的人)9.①我每次見到蘇府君,他就直接把我帶到青云中,哪有可能談論地上的俗事?(得分點:“徑”,“將”,句意,各1分,共3分。) 答題情況:此題得分率高,得分點“徑”“將”各一分,全級基本上都答對了,滿分3分,均分約為2.8分有些同學語句不通暢的扣了一分。②趙潁仗著自己年紀大,竭力請求蘇瓊收下,蘇瓊于是把瓜留下了,但還是把瓜放到大堂的梁上,竟不切開吃。(恃、致,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答題情況:9②,“恃”字的翻譯落實不到位,很多同學直接翻譯為“恃著”、“自恃”,體現為翻譯語言的表達與原文沒有明顯區別。建議保持一定的區別度。“竟”絕大多數同學翻譯為竟然,此處應譯為“始終、終究、一直”③)舊制以淮禁不聽商販輒度。淮南歲儉,啟聽淮北取糴。先前曾有規定,依照淮河禁令不允許商販渡河貿易。當時淮南發生饑荒,蘇瓊上奏朝廷,請求讓淮南的人到淮北買糧。(“以”,“聽”,“歲儉” “糴”各1分。共4分。) 答題情況:9③“以”字所有同學都沒有翻譯出來,考慮試題難度太大。三分之一同學翻譯不出“聽”字。“歲儉”尤其是“儉”字,翻譯為“歉收”,寫作“欠收”不給分。翻譯作“貧困”、“經濟不發達”的沒有給分。“糴”(dí)字的翻譯有難度,但結合上下文語境可以推斷出來,能準確推斷的同學不到一半,有翻譯作“借米”的勉強算對。譯文:蘇瓊,字珍之,武強郡人。幼年時跟隨父親到邊界去,曾拜見東荊州刺史曹芝。曹芝開玩笑問他說:“你想不想當官?”蘇瓊回答說:“設立官職,選人以充任,并不是由人去找官做。”曹芝對他的回答感到驚異,便讓他做自己將軍府的長流參軍。朝廷任命他為南清河太守。零縣百姓魏雙成丟了一頭牛,懷疑是同村人魏子賓偷的,便把他送到郡上,蘇瓊經過仔細查向,知道魏子賓不是偷牛賊,當即把他放了。蘇瓊暗中下去查訪,另外抓到了偷牛的人。從此以后,南清河郡的百姓放牧牲畜時不加收檢,大都散放在野外,說:“只管放心地交給蘇府君。”有個鄰郡的富豪帶著財物到南清河郡存放以躲避盜賊,被盜賊追得很緊,便對他們說:“我的財物已經交給蘇公保管了。”盜賊便離去。蘇瓊生性清廉謹慎,找他辦私事的信他連拆都不拆。道人道研任濟州沙門統,財產極多,在南清河郡放了不少高利貸,先前常得到郡縣官吏幫他催債。當他來拜見時,蘇瓊猜到他的意圖,每次見到他便談論尋問佛法,言語極其嚴肅恭敬,道研雖因討債多次前來,都沒法說出口。他的弟子問他其中的原由,道研說:“我每次見到蘇府君,他就直接把我帶到青云中,哪有可能談論地上的俗事。”南清河郡人趙穎,曾作過樂陵郡太守,八十歲告老歸家。五月初,他摘了兩只新產的瓜,親自來送給蘇瓊。趙潁仗著自己年紀大,竭力請求蘇瓊收下,蘇瓊于是把瓜留下了,但還是把瓜放到大堂的梁上,竟不切開吃。人們于是爭先恐后地給他送新摘的瓜果,來到門上,才知趙穎送的兩只瓜還放在那兒沒有動,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只好回去。天保年間,南清河郡內發大水,百姓受災,有一千多家揭不開鍋,蘇瓊把郡中有糧食的人家全都召集來,親自向他們貸糧分給挨餓的人。州卻按戶征收租稅,并且想追查蘇瓊向百姓貸糧的事。郡主簿對蘇瓊說:“雖說是哀憐那些饑餓不堪的百姓,恐怕要連累府君得罪。”蘇瓊說:“我一人獲罪,便可救活近千家人,還有什么值得怨恨的呢?”于是給朝廷上表,陳述情況,結果州既沒有派人征收賦稅,也沒有派人查問蘇瓊,受災的人家也平安地度過了困難。升任左丞,代理徐州刺史的職務。先前曾有規定,依照淮河禁令不允許商販渡河貿易。當時淮南發生饑荒,蘇瓊上奏朝廷,請求讓淮南的人到淮北買糧。后來淮北的百姓又受饑荒,他又請求讓讓他們到淮南買糧,于是淮河南北的商販可以南來北往,彼此都得到了好處,淮河兩岸的水陸物產,竟運到了黃河以北。 10.參考答案:(1)(共3 分)本詩抒發了自己省墓時沉痛(或思念死去的親人)的心情(1分)以及變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歸隱漁樵為生的愿望(或做官的不快、抑郁)(1分),以及感慨人生易逝的無奈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答題情況:錯得較多的是答“思鄉之情”;三種情感一般只能答到一種。(2)(共4分)“雪”隱喻了白發(1分)。“朱”隱喻青春的容顏(或紅潤的面容、年輕的面容),產生強烈的色彩對比(1分)。隱含著詩人對過早衰老的感傷之情(1分)。答題情況:很少同學能答到“色彩對比”【解析】王安石雖然是大有作為之人,但他同樣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進取。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為了養家孝親,并非樂意官場,汲汲富貴。由于臨川家中(現江西臨川區)無田園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幾十口人賴其官祿,他根本就沒有條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詩歌中,就表達了“收功無路去無田”的無奈,既然“人間未有歸耕處”,他只得“竊食窮城”、任職地方,但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這首詩中就表達了他的感慨。皇佑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寧(現南京市江寧縣)掃墓時寫下此詩。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損之)曾為江寧通判。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寧牛首山(今江寧縣南)。為父親和長兄王安仁掃墓,不覺悲思萬縷,淚若江潮,白發先出,朱顏早凋,因而發出了軒冕不足樂、終欲老漁樵的感慨。大概是從父兄雖然學問卓越、志節高尚,卻窮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慘淡經歷受到觸動,引發了他潛藏于心中的歸老田園、漁樵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詩抒懷,不能付諸于實際。詩人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抒發了自己省墓時沉痛的心情以及變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歸隱的愿望.語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注釋】 [1]寒食:節令名,在農歷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2]“客思”二句是說客思如春風里的柳條之多。客思:他鄉之思.思:思緒,心事。 [3]冶城:《太平寰宇記》載,江南東道升州土元縣:古冶城在今縣四五里;本吳鑄冶之地,因以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宮附近。 [4]巾:頭巾;雪:白發。 [5]朱:紅色,常形容青春的容顏。 [6]軒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車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祿。[7]老:終老。漁樵:漁人和樵夫,指代隱逸生活。11【試題解析】每題一分,錯一處即不可得分。(1)煢煢獨立,形影相吊(2)猥以微賤,當侍東宮(3)氣息奄奄,人命危淺(4)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5)有志矣,亦不能至也。(6)盡吾志也,可以無悔矣 答題情況:滿分不多,各種問題都有。除了沒有背誦的,比較多的是幾個虛詞出錯。以后背誦要提高準確率。上面描紅的是出錯較多的。12.A.E.(5分)(B項讓步關系不合理,原文是“即便GDP超過美國,也不會成為世界大國”。C項“只要”作為充要條件的連詞,與原文不符。D項“廣泛汲取全人類創造積累的文化成果”不能構成“重新整理中華文化傳統”的基礎)13.C.(3分)( A項“美國的《2012》、《阿凡達》也可以說是文化大片”屬于無中生有。B項老百姓“幸福度”的排名落后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信任,而是缺乏信仰。D項“文化大師呼之欲出”說法夸大,原文是“已具備了產生文化大師的土壤”)14. 作者為什么說信仰危機是社會浮躁的根源?聯系全文回答。(4分)答案:因為信仰具有更深的精神深度,所以信仰出現危機會從根本上影響社會。(2分)信仰危機會令人們的心靈無所皈依,精神惶惑,欠缺信任 (1分);也會導致重視追逐經濟利益,不關注文化內涵,國家不能成為世界大國。(1分)評分標準:第一點回答了為什么是根源的問題。接著從人們的精神狀態和對國家的危害兩個角度回答,也是社會浮躁的具體表現。15. 作者認為,要重建我們的信仰,重建人的價值觀,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難題。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閱讀全文,簡要回答。(4分)15.要點:在社會上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信念,進而追求信仰。 在重新整理中華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廣泛汲取全人類創造積累的文化成果。 改善政治文化生態,建立自由度空前擴大的“生態環境”。評分標準:答對1點2分,答對2點3分,答對3點4分.存在問題:重復性答題。幾個點都是同一角度。過于簡略,例如15題第1條寫成:建立信任。15題第3條寫成:改革體制。表述上不嚴謹。例如15題第2條寫成:吸取精華,剔除糟粕。3.超字數答出劃線區域,或答錯位置。本次未扣分,提醒大家不要答太多,掩蓋了關鍵詞。16小題此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可從文中6-9段提取要點。滿分4分,美麗1分;纖弱、稚嫩1分;頑強、不怕困難1分;充滿活力1分。同學們都能從文章中找到要點,但信息不夠全面。均分約為3分.17.擬人手法1分,小花的堅忍,頑強精神2分,作者為之驚喜感動震撼2分。 問題:學生對手法的判斷出現失誤,把擬人當做比喻或者夸張。不概括小花的具體特點,不出現概括精神特點的關鍵詞,或者把它概括為“數量多,鮮艷嬌麗”等。18.每個點2分。 “浩歌”:博大,浩蕩1分,激蕩人心1分; “寂寞”:默默無聞1分,生命力1分;相同點,生命的奇觀,生命的力量2分。 問題:“浩歌”詮釋為長期的 ,長壽的,“寂寞”詮釋為短暫的 ;學生對“寂寞”的詮釋 經常遺漏“默默無聞”這個方面。而在相同點上,把它總結為做貢獻。【解析】此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理解和對文中信息的概括能力。根據第11段來理解“浩歌的境界”“寂寞的境界”是分別相對于“參天的大樹″和“小花、小草”而言,文章第2段寫了銀杏,第6~9段寫了小花,結合第12段可得出兩種“境界″。兩種境界的相同點,可從第2段提取“一種強大的生命光波”“抽黃謝綠的頑強”,第6段提取“堅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這雪地里″“頑強地舉起美的萌芽,決不肯把生命篷帆輕易降落”概括出一個相同點:展示自己頑強的生命力,第10段是一個小結段,從中提取關鍵詞句:都是生命的奇觀。19.【答案】①用于嘗試回憶的時間越多,背誦效果就越好。②背誦材料不能死記硬背,而應該分配更多的時間用于嘗試回憶,以提高背誦(或識記)效果。請注意:(1)這表格是在談記憶效果這個中心。(2)第一小題,答成回憶為中心的,扣一分。沒有答到時間越多的,扣一分。20.【參考答案】 初讀《阿Q正傳》,覺得阿Q很幽默好笑;再讀《阿Q正傳》,覺得阿Q和無聊下流。阿Q率真、質樸、自尊,任性、愚昧、自賤,幾乎集合了所有中國人身上的奴才特征。多次閱讀,發現《阿Q正傳》就像一面人生的鏡子,從中可以尋找到自己的身影。請注意:(1)6分分配:篇目名1分,基本內容1分。文采2分,感悟2分。(2)多數同學得2分,因為沒有進行文采與感悟的表達。 21. [寫作提示] 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試題,在材料中,給出了多種自然現象及可以參悟的人生哲理,要求考生“就自己的經歷及感悟”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筆者在此特別提醒考生,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越來越注重引導考生貼近現實生活,貼近自己的生活經歷,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這一道作文試題,就很好地體現了這種命題導向。“就自己的經歷及感悟”作文,就要求考生必須寫自己的親身經歷,寫自己的真實感悟,而不能以寫他人為主,不能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泛泛而談。另外,考生要注意寫出感悟,感悟不是一般的酸甜苦辣的淺層感受,而是要在記述經歷的基礎上,層層開掘,參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化學試題.doc 廣東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歷史試題.doc 廣東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地理試題.doc 廣東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政治試題.doc 廣東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數學試題.doc 廣東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物理試題.doc 廣東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生物試題.doc 廣東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語文試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