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高考復習之《生活與哲學》易混易錯點整理(一)哲學的基本思想1.哲學與世界觀(1)哲學就是世界觀,世界觀就是哲學 (2)哲學就是科學的世界觀(3)世界觀與方法論相互決定 (4)世界觀體現方法論(反映)方法論;方法論影響世界觀(5)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總和(6)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2.哲學與具體科學(1)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2)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3)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正確的指導(4)哲學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指導(5)哲學與具體科學的研究對象相同。(6)哲學研究某一領域的本質和規律(7)哲學是凌駕于具體科學之上的“科學是科學”(8)哲學是科學研究之母。 (9)哲學能夠為科學提供積極的,有益的指導3.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2)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3)對于哲學的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劃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4)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依據。(5)形而上學和辯證法是哲學上的兩個基本派別。(6)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判斷:下列分別屬于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哪個基本形態?(1)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__ ________(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__ ________(3)氣者,理之依也。__ ________(4)理生萬物。__ ________(5)未有此物,已有此理。__ ________(6)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_______(7)物是觀念的集合__ ________(8)心外無物__ _______(9)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造物__ _______(10)黑格爾的絕對精神_ _______(11)世界是絕對觀念的異化__ ________(1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__ ________5.哲學的基本派別形而上學和辯證法是哲學上的兩個基本派別6.哲學與真正的哲學(1)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2)哲學是社會變革的物質力量。(3)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4)馬哲能夠正確反映所有時代的任務和要求。(5)馬哲能夠正確把握時代脈搏。(6)真正的哲學是所有時代的社會變革的先導。7.馬哲的基本特征(1)馬哲第一次提出了辯證法的思想。 (2)馬哲第一次提出了唯物論的思想。(3)馬哲是指導人們改變世界的科學,說明了它具有科學性。(4)馬哲的所有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5)馬哲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6)馬哲可以給我們改造世界提供具體的方法。(二)唯物論1.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1)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2)物質的具體形態可以消滅。 (3)物質可以消滅、可以創造。(4)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存在。 (5)物質概括了所有物質具體形態的共同本質。(6)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7)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8)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和載體。2.運動與靜止(1)運動是相對的,靜止是絕對、無條件的。 (2)靜止也是一種運動。(3)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 (4)只承認絕對運動不承認相對靜止是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5)只承認相對靜止否認運動是相對主義詭辯論。(6)“飛矢不動”犯了相對主義錯誤。(7)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犯了相對主義的錯誤。(8)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犯了相對主義錯誤。3.規律的客觀性(1)人可以消滅、改變規律。 (2)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3)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成功的關鍵。 (4)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成功的前提。(5)尊重規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6)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條件。(7)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讓水往高處流,是改變規律的表現。(8)人在客觀規律面前無能為力,只能尊重。4.意識(1)意識是大腦的反映。 (2)意識是人腦的產物。 (3)意識具有直接現實性。(4)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5)物質與意識不可分離,相互依賴。 (6)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的(7)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8)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則是人腦主觀自生的(9)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意識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10)意識是大腦特有的機能。 (11)意識具有客觀物質性、直接現實性,能直接改造客觀世界(12)正確的意識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13)物質決定意識,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客觀與主觀相統一。(14)意識是對事物本質的反映。 (15)低等生物沒有反應的特性。(16)一切物質都有反應的特性。(三) 認識論(1)真理是標志客觀與主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 (2)實踐是獲得認識(知識)的唯一途徑。(3)任何真理,都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認識是實踐發展的動力。(5)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唯一動力。 (6)對同一個確定對象有多個真理性認識(7)認識決定實踐。(8)實踐是社會性的活動,因此單個人的社會活動是不存在的(9)科學實驗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10)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因此真理的形式是客觀的(11)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復性(12)認識是一個從認識到實踐,從實踐到認識的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13)獲得認識(知識)的來源有兩個,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14) 隨著實踐的發展,總會發現真理中的錯誤 (15)真理隨著實踐的發展會被推翻。(16)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17)實踐是聯系主觀與客觀的橋梁。(18)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根本標準。(19)真理與謬誤往往相伴而行。(20)真理與謬誤有嚴格的界限。(2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22)真理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 (23)真理與謬誤相互包含。(四)唯物辯證法1.聯系觀(1)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聯系。(2)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3)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因而是無條件的。(4)人們可以根據現實的需要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5)事物的聯系是多變的,穩定的聯系不存在。(6)聯系是客觀的,所以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7)正確認識到挫折和失敗是人生成功的必要前提。(8)人們能夠根據主觀需要建立新的聯系。(9)部分的功能決定整體的功能。 (10)立足關鍵部分,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11)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2)聯系構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13)抓點帶面體現了用局部分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14)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實現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5)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和處理問題,促進系統優化。(16)人工智能預測命運的做法違背了聯系的普遍性。(17)要素之間的關系等于整體。(18)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決定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多樣性。(19)只要重視事物關鍵部分就能促進事物整體的發展。(20)事物內部結構順序的變化也可以引起質變。(21)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人化”的特點。2.發展觀(1)質變是發展。 (2)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3)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4)事物發展的道路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4)事物總是處在漸進和不顯著的變化。(5)質變是一種漸進和平衡的變化。(6)量變必然引起質變。(7)事物的發展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8)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沒有的新形式。(9)社會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10)新事物與舊事物保持絕不相容的對立。(11)社會的發展是新事物和舊事物價值融合的過程。(12)事物發展的狀態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13)事物發展的途徑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14)新出現的事物都具有遠大的前途。(15)任何事物的量變引起的質變都是前進上升的運動。(16)發展的實質是“揚棄”(17)量變引起質變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18)看到道路的曲折性,要“勇往直前”。3.矛盾觀(1)任何事物都有優點和缺點兩個方面。(2)對立統一是矛盾的雙方。(3)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4)矛盾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5)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6)矛盾的斗爭性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7)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體現了矛盾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受同一性的制約。(8)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體現了矛盾的 同一性離不開斗爭性。(9)矛盾的斗爭性是相對的。(10)承認矛盾的特殊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11)承認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解決矛盾的關鍵。(12)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13)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決定的。(1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15)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16)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展。(17)牽牛要牽牛鼻子體現評價和認識事物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18)評價和認識事物要抓關鍵、抓主要矛盾。(19)解決問題、辦事情要抓主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20)矛盾雙方的統一推動事物的發展。(21)在認識矛盾是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2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要堅持二者的辯證統一。(2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要掌握從普遍—特殊---普遍的研究方法。(2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轉化支配著事物的發展變化。(2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26)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確認識事物和處理一切矛盾的關鍵。4.辯證否定觀(1)辯證否定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否定。(2)辯證否定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3)辯證否定是在絕對不形容的對立中思維。(4)辯證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狀態。(5)揚棄就是拋棄。(6)事物經過辯證的否定實現了向自身的回歸。(7)只要創新就能推動事物的發展。(8)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9)只要不斷批判和否定,新事物就能保持質的穩定性。(10)辯證否定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11)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12)科技創新是實踐創新的先導。(13)創新推動社會制度的變革。(14)辯證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15)正確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創新的首要環節。(五)歷史唯物主義1.社會歷史觀(1)社會意識的變化和社會存在的變化是完全同步的。(2)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即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的不完全同步。(3)社會意識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主變化的。(4)社會意識可以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5)實踐的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6)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生產關系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7)我國政府進行工作機制改革,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8)民法總則的修訂,符合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9)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變革。(10)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11)勞動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12)人民群眾是創造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13)一切為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群眾觀點的重要內容。(14)人民群眾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15)人民群眾決定社會的發展。(16)從人民的需要出發,是共產黨人工作的出發點。(17)人民群眾的意愿是衡量社會發展道路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18)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19)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于社會意識的變化。(20)社會意識推動社會存在的變化。(21)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22)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2.價值觀(1)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決定人生的道路。(2)要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3)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4)價值觀作為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決定事物的性質和價值。(5)人生價值的實現取決于正確價值觀的引導。(6)樹立正確價值觀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7)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8)黨和政府的工作應該從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為出發點(9)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10)價值觀對人生選擇起決定作用。(1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會因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