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教學目標:知道人生價值創造和實現的途徑和條件;理解勞動和奉獻的重要意義、學會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體會自我砥礪在個人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學會運用辯證的方法分析個人成長成功的各種因素,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教材分析:本框題是《生活與哲學》模塊的最后一課時內容,既是第四單元的落腳點,又是哲學模塊教學的最終歸宿。除了知識目標的達成以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學情分析:本課時在湖州市南潯中學借班上課,學生已經學完哲學模塊,具備了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同時南潯有很多本土人文資源可以開發和利用,本課教學就從南潯人顧乾麟的事跡引入。教學過程:導入: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來到古鎮南潯,走進百年潯中,跟大家一起學習一堂哲學課。南潯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有很多為眾人所熟知的人和物。比如,曾經獲得過世博會金獎的輯里湖絲,絲商巨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四象之首劉鏞的孫子孫劉承干所建的嘉業堂藏書樓,小蓮莊,又比如曾經就讀于南潯中學著名詩人徐遲等。其實,還有一個人,他的事業或者說精神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影響著許許多多在校學生,那就是顧乾麟先生。新課教學:請學生了解的關于叔蘋獎學金和顧乾麟先生的事跡。叔蘋獎學金由顧乾麟先生于1939年在上海創辦,面向貧寒、優秀中學生,是我國近代以來歷史最為悠久的民間獎學金之一。70余年來,叔蘋獎學金以“得諸社會,還諸社會”為宗旨,不但獎學而且育人,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請大家觀看叔蘋獎學金的介紹視頻,并思考兩個問題:1、短片中最打動你的是什么?2、請你用一個句話來評價顧乾麟先生的人生價值 教師總結:叔蘋獎學金“得諸社會,還諸社會”的宗旨正可以成為顧乾麟先生人生價值的最好寫照。教師追問:顧先生得到了什么?還了什么?他“還”的僅僅是金錢嗎?顧先生得到了有形的物質財富和無形的社會認可。又通過創辦獎學金,將財富還之于社會。更重要的是顧先生鼓勵貧寒學生通過求學來改變命運,不懈追求,永不放棄的精神至今仍然鼓舞著我們。獎學金。僅僅是金錢嗎?鼓勵貧苦學生求學,改變命運。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的一句名言,耐人尋味啊!其實,人這個字很有意思。一撇一捺寫個“人”字。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支撐、相互扶持。少了任何一邊,這個人都會倒下去。我們每個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那么,個人創造的價值由誰享受?個人享受的價值由誰創造?人和人之間有價值的交集,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共享價值。下面我們再來看一段視頻,進一步討論顧先生是如何得,如何還的。請觀看視頻顧乾麟先生經歷(顧先生17歲喪父,20歲喪母,獨自挑起家庭和工廠的重擔,通過十年的努力實現了工廠的扭虧為盈。在日本占領上海期間,顧夫人還變賣首飾支持叔蘋獎學金的發放。1986年顧先生回到祖國,續辦獎學金。)3、你認為,顧先生身上哪種品質最可貴?對你有什么啟示?師總結:我們每天走進校門的時候,有幾個字會映入眼簾,那就是我們南潯中學的校訓“誠、毅、勤、樸”,這是1933年版的南潯中學校訓原件(出示圖片)。請大家齊聲朗讀。在此,我愿與大家分享我所在的湖州二中的校訓——“誠、愛、勤、毅”,誠以立身、愛己及人、勤懇治學、毅然行遠。誠信是立身的根本,由愛自己到愛別人,天道酬勤,勤懇是學習不可或缺的品質,有毅力才能走得更遠。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讓我們感受到人的成長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用哲學的語言來說,就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1、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2、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3、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請大家思考:4、你認為個人的“得”與“還”是什么關系?“得”與“還”是辯證統一的。人的價值不同于物的價值。比如一件衣服的價值是它對于人的有用性,而人的價值既是個人從社會得到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更是指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所以我們說,物的價值是單向度的;人的 價值是雙向度的。佛祖釋迦牟尼曾問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融入江河湖海。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可以比作是水滴與大海的關系。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1)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2)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價值。議一議:“我”(中學生)能為“我們”(社會)做點什么呢?學生小組討論后發言。教師總結:參加一次青年志愿者活動。參加一次義務勞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達到要求后獻一次血。給需要幫助的人捐一點零用錢。幫同學一次忙。……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有的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小結: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一)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從創造的角度)(二)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客觀條件)(三)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觀條件)放飛理想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充滿幻想的,許多成功從這里起步,許多理想從這里起飛。你如何過好高中生活 你打算怎樣去創造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