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三明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階段質量檢測試題全科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三明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階段質量檢測試題全科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化學文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
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K 39
第Ⅰ卷(共計46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物質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因漂白而褪色的是( )
A.氫氧化鈉 B.活性炭 C.氯水 D.鹽酸
2.下列鈉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是 ( )
A.氧化鈉 B.氯化鈉 C.硝酸鈉 D.碳酸鈉
3.下列各組中的兩物質作用時,反應條件或反應物用量的改變,對生成物沒有影響的是( )
A.NaOH和HCl B. Na和O2 C. NaOH和CO2 D. C和O2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NaCl的摩爾質量是58.5g
B.64g氧氣中含有2mol氧
C.標況下,22.4L水的物質的量為1mol
D.0.1mol二氧化碳含有6.02×1022個CO2分子
5.金屬鈉應保存在( )
A.棕色瓶中    B.細砂中   C.煤油中   D.硫酸銅溶液中
6.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7.除去Na2CO3 固體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
A.加入適量鹽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熱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8.實驗室要用固體氯化鈉試劑準確配制0.5 L 0.2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哪種儀器不是必須使用的( )
A.500 mL容量瓶 B.膠頭滴管
C.試管 D.托盤天平
9.關于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鈉是銀白色金屬,硬度很大
B.將金屬鈉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后,金屬鈉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火焰,
生成淡黃色固體
C.金屬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鈉
D.金屬鈉的熔點很高
10.下列對Na2CO3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屬于電解質 B.屬于鈉鹽 C.屬于堿 D.屬于碳酸鹽
11.下列金屬單質中,不能從溶液中置換出銅的是( )
A.Zn B.Al C.Na D.Fe
12.下列實驗方案不可能獲得成功的是 ( )
A.欲制備少量過氧化鈉,可將鈉在空氣中加熱獲得
B.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固體可借助加熱方法區分
C.碳酸鈉和硫酸鈉可利用鹽酸鑒別
D.欲除去小蘇打中所含的少量蘇打雜質,可將固體混合物充分灼燒
13.將鈉投入滴有石蕊的水中,下列有關現象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鈉浮在液面上     B.有氣體產生
C.水溶液變為紅色     D.鈉熔成小球并在水面四處游動
14.下列關于氯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氯氣是一種有毒的氣體      B.氯氣、氯水、液氯是同一種物質
C.氯氣能與水發生反應       D.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15.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液潤洗
C.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固體,把稱好的試樣用紙條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刻度線1-2cm處,用滴管滴加蒸餾水到刻度線
D.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液體,用量筒量取試樣后直接到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刻度線1-2cm處,用滴管加蒸餾水到刻度線
16.下列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
A.CO2+H2O==H2CO3 B.H2CO3==CO2↑+H2O
C.CaCO3+2HCl==CaCl2+H2O+CO2↑ D.CO2+C === 2CO
17.潮濕的氯氣、新制的氯水、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條褪色,這是由于它們含有或能生成( )
A.氯氣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氫
18.氯氣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 )
A.褪色 B.變成紅色 C.先褪色后變紅 D.先變紅后褪色
19.下列各溶液中,Na+濃度最大的是( )
A.4L 0.5mol.L-1NaCl溶液 
B.1L 0.3mol.L-1Na2SO4溶液 
C.3L 0.4mol.L-1NaOH溶液 
D.2L 0.15mol.L-1Na3PO4溶液 
20.下列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21.鈉著火時可以用于滅火的是
A、水 B、砂 C、干粉滅火器 D、泡沫滅火器
22.對于物質的量相同的硫酸和磷酸(H3PO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總數不相同 B.氧原子數相同
C.分子數相同 D.氫原子數相同
23.下列關于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操作,錯誤的是( )
A.導氣管口剛有氣泡冒出時,立即收集氣體
B.用排水法收集難溶于水的氣體
C.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應伸進集氣瓶底部
D.某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盛滿該氣體的集氣瓶應倒放在桌面上
24.久置的氯水中不含有的微粒是( )
A.Cl- B.HClO C.H+ D.H2O
25.常溫下能發生反應的一組物質是( )
A.Cl2 與鈉 B.水與HClO C.鈉與氧氣 D.H2O與C
26.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試劑瓶盛裝的溶液是( )
A.硫酸銅 B.氫氧化鈉 C.硝酸銀 D.氯化鈉
27.只用一種試劑即能把濃度均為1mol/L的NaCl、Na2CO3、BaCl2溶液加以區別,這種試劑是( )
A.HCl B. H2SO4 C.AgNO3 D.KOH
28.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不必考慮氣體的( )
A.密度 B.顏色 C.在水中的溶解性 D.能否與空氣、水反應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化學理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量:H-1 C-12 O-16 Cl-35.5 S-32 K-39 N-14 Cu-64 Mg-24 Al-27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只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B.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C.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一定很容易發生
D.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要看舊鍵斷裂時吸收的能量和新鍵形成時釋放的能量的大小
2.家用炒菜鐵鍋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現紅棕色的銹斑,在此變化過程中不發生的化學反應是(  )
A.4Fe(OH)2+2H2O+O2=4Fe(OH)3↓
B.2Fe+2H2O+O2=2Fe(OH)2↓
C.2H2O+O2+4e=4OH-
D.Fe-3e=Fe3+
3.某同學為了使反應2HCl + 2Ag2AgCl + H2↑能進行,設計了下列四個實驗,
如下圖所示,你認為可行的方案是 ( )
4.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Zn(s)+O2(g)=ZnO(s);△H=-351.1kJ/mol
Hg(l)+O2(g)=HgO(s);△H=-90.7kJ/mol,由此可知反應:
Zn(s)+HgO(s)=ZnO(s)+Hg(l)的△H為( )。
A.△H =-1141.8kJ/mol B.△H =+260.4kJ/mol
C.△H =+441.8kJ/mol D.△H =-260.4kJ/mol
5.25℃、101 kPa下,2g氫氣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kJ熱量,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2H2(g)+O2(g) == 2H2O(1) △H = ―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 = +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 = ―571.6 kJ/mol
D.H2(g)+O2(g) == H2O(1) △H = ―285.8kJ/mol
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產實際的是 ( )
A.電解熔融的氧化鋁制取金屬鋁,用鐵作陽極
B.電解法精煉粗銅,用純銅作陰極
C.電解飽和食鹽水制燒堿,用涂鎳碳鋼網作陰極
D.在鍍件上電鍍鋅,用鋅作陽極
7.人造地球衛星用到一種高能電池—銀鋅蓄電池,它在放電時的電極反應為:
Zn+2OH--2e- = ZnO+H2O Ag2O+H2O+2e- = 2Ag+2OH- 。據此判斷氧化銀是 ( )
A.負極,被氧化 B.正極,被還原
C.負極,被還原 D.正極,被氧化
8.下列各圖所表示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的是 ( )
A B C D
9.A、B、C是三種金屬,根據下列①、②兩個實驗,確定它們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 )
①將A與B浸在稀硫酸中用導線相連,A上有氣泡逸出,B逐漸溶解
②電解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A、C鹽溶液時,陰極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電極)
A.A>B>C B.B>C>A C.C>A>B D.B>A>C
10.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 ( )
A.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的熱量多
B.由C(金剛石)→C(石墨)ΔH= -1.9KJ/mol 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C.在101Kpa時,2g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KJ熱量,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53.7KJ/mol ,若將含0.5 molH2SO4的濃溶液與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大于53.7KJ
11.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把銅片和鐵片緊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銅片表面出現氣泡
B.用銅片做陽極,鐵片做做陰極,電解氯化銅溶液,鐵片表面出現一層銅
C.把銅片插入三氯化鐵溶液中,在銅片表面出現一層鐵
D.把鋅粒放入盛有鹽酸的試管中,加入幾滴氯化銅溶液,氣泡放出速率加快
12.下列關于電解池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電子從電源的負極沿導線流入電解池的陰極
B.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是電解池的陰極
C.與電源負極相連的是電解池的陰極
D.在電解池的陽極發生氧化反應
13.下圖是電解CuCl2溶液的裝置,其中c、d為石墨電極。則下列有關的判斷正確的是( )。
A.a為負極、b為正極
B.a為陽極、b為陰極
C.電解過程中,d電極質量增加
D.電解過程中,氯離子濃度不變
14.下列事實不能用電化學理論解釋的是( )
A. 輪船水線以下的船殼上裝一定數量的鋅塊
B. 鋁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C. 純鋅與稀硫酸反應時,滴入少量硫酸銅溶液后加快反應速率
D. 鍍鋅鐵比鍍錫鐵更耐用
15.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性能電池,總反應為2 H2 + O2 = 2 H2O,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下列有關該電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H2通入負極,O2通入正極
B.負極反應:2H2 +4OH-→4H2O + 4e-
C.工作時電解質溶液的PH不斷增大
D.正極反應:O2 + 4e- +2 H2O→4OH-
16.如圖所示,關于該裝置的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鐵棒是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B.銅棒上有氣體放出
C.稀硫酸的pH值不斷減小
D.電池總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Fe+2H+=Fe2++H2↑
17.鎳鎘(Ni—Cd)可充電電池在現代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它的充放電反應按下式進行:
Cd(OH)2+2Ni(OH)2 Cd+2NiO(OH)+2H2O
由此可知,該電池放電時的負極材料是 ( )
A.Cd B.Ni(OH)2 C.Cd(OH)2 D.NiO(OH)
18.某學生設計了一個“黑筆寫紅字”的趣味實驗。濾紙先用氯化鈉、無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濕,然后平鋪在一塊鉑片上,接通電源后,用鉛筆在濾紙上寫字,會出現紅色字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鉛筆端有少量的氯氣產生 B.a點是正極,b點是負極
C.鉑片端作陽極,發生氧化反應 D.鉛筆端作陽極,發生還原反應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歷史文試題
滿分:100分 時間:6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中國思想的源頭基本起自先秦時期,后世各種思想潮流都可以從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 )
A 原始社會??? B 夏商時期????? C 諸子百家???? D 六經
2.一位先秦思想家這樣評論兩位政治人物:齊桓公致力聯系諸侯,設法合作維系傳統統治秩序,是個執守正道的國君。晉文公雖協助周王定亂,卻僭越禮制,想仿行天子的禮儀,是個詐謀的國君。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
A.克己復禮 B.兼愛非攻 C.無為而治 D.以法治國
3.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淵退位,李世民違反了( )
① 孔子的“禮” ② 董仲舒的三綱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天人感應”,認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張“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對其內涵理解最準確的是( )
A.融合了黃老之學、法家主張,充滿了迷信,沒有多大價值
B.新儒學從根本上摒棄了“為政以德”的先秦儒學民本思想
C.強化君主專制的同時主張人君“行仁政以順天道”
D.“順天命”與“大一統”的政治思想符合漢高祖的統治需要
5.秦朝實行“焚書坑儒”,西漢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兩者共同根本著眼點是( )
A 壓制知識分子 B 區別對待古文化 C 完善法制機制 D 加強君主專制統治
6.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標志是( )
A 科舉制創立 B 漢代地方教育系統初步建立 C 太學生議政運動興起 D太學建立
7.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不同階段的命運不同,主要取決于( )
? A思想內容變化? ?B社會環境變化? C統治階級觀念的變化? D人民群眾態度的變化
8.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孰知今日之清談,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這段論述表明顧炎武( )
A.痛恨孔孟學說清談誤國 B.正確指出了明朝滅亡的根源
C.認為佛學不能經世致用 D. 主張經世致用反對理學空談
9.下列有關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張表述正確的是( )
??A 顧炎武為反對封建禮教提出 “童心說”????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王夫之提出??
C黃宗羲說“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李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10.下表是《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情況( )
項目
數學
天文、歷法、氣象
地學
化學
農學
機械
水利
輕工
兵器
數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形成表格所示這種局面的原因有( )
①統治階級的重視和支持 ②發展農業的需求
③傳統科學注重應用學科 ④科舉取士的促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 B 最初的指南儀器稱做“司南”
C 畢升創造木活字印刷技術 D 唐末開始使用火藥箭
12.在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對密切世界各地的聯系影響最大的是( )
A造紙術 B 指南針 C 火藥 D 印刷術
13.鄭燮的《墨竹圖》,寫修竹數竿,顧盼有情,疏爽飛動,濃淡相映,虛實相照,傲氣風骨讓人感慨。這種借物抒情,表現自我屬于什么繪畫的特點:( )
??A 原始巖畫? B 漢代帛畫? C 中國文人畫? D 民間繪畫
14.在中國書法中,把寫意性發揮到極致的是 ( )
A 楷書 B 行書 C 隸書 D草書
15.與城市經濟和工商業發展無關的是( )
A 古代散文的發展 B 宋代話本和詞的出現
C 描繪市井風情的繪畫作品出現 D 明清小說的繁榮
16.說到人生追求,我們也許會吟誦,“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里依次引用的文學形式分別是:( )
??A 楚辭、漢賦、唐詩?? B 楚辭、唐詩、宋詞
C 宋詞、唐詩、楚辭? D 唐詩、宋詞、元曲
17.2010年11月16日,經由在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五次會議24個成員國共同審議,中國京劇成功入選2010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下列關于京劇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它的形成和發展與當時統治階級的喜好密不可分
B.它以北京地方戲為母體而成,故名京劇
C.“文化大革命”中一統天下的“樣板戲”大多是現代京劇
D.可以用“乾嘉落戶、同光揚名、民族瑰寶”概括它
18.鴉片戰爭出版的《海國圖志》和《瀛環志略》對開闊人們眼界、重新認識世界起了積極作用。它們的主要內容是介紹( )
A西方各國政治制度 B 西方歷史地理知識
C 西方兵器制造知識 D 西方先進科學知識
19.“故自昔惟意大利亞足以綱紀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為數國,教雖存而富強不競,于是佛郎機(法蘭西)英吉利代興。而英吉利尤熾,不務行教而專行賈,且佐行賈以行兵,兵賈相資,遂雄島夷。”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觀點是( )
A.重視商業 B.重視宗教的作用
C.重視軍事實力 D.重視向西方學習技術
20.康有為、孫中山思想的相同點( )
A 主張推翻清政府 B 主張君主立憲
C 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D 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1.前期新文化運動與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 傳播了資產階級民權平等思想 B 較為徹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
C 絕對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進步性 D 深入研究和傳播了馬克思主義
22.中華民族使用的漢字,經歷了數千年演變過程。新文化運動時期,有人提出漢字是舊時代的舊文化,應予廢除。這種觀點產生的原因是( )
A 白話文運動的興起 B 新文化運動中的偏激行為
C 社會主義思潮的傳播 D“詩界革命”的負面影響
23.五四運動后,在中國思想界形成強大潮流的是:( )
A 民主共和思想 B 民主科學思想 C社會主義思想 D 馬克思主義思想
24.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人把當時中國的三個政治派別概括為“主保中國,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國”、“只保中國,不保大清”,這三個派別依次是( )
A.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 B.維新派,頑固派,革命派
C.保皇派,革命派,維新派 D.洋務派,革命派,保皇派
25.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說:“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義和團運動后,中國又遭到列強的報復,這終于使中國的有識之士看到中國的當務之急是要有一個更好的更現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個瀕于崩潰的帝王之家。”這里的有識之士應該是( )
A.洋務自強的踐行者 B.維新圖強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實踐者 D.民主科學的倡導者
二、非選擇題(31題10分,32題11分,33題11分,34題18分,共50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論語》
作為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偉大學者,他(亞里士多德)試圖找到自然界和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的秩序。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依據材料一,比較孔子、亞里士多德在教育內容方面的差異。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這些差異所形成的教育傳統對東西方近代科學發展的影響。(6分)
材料二: 日本學者藪內清在《中國·科學·文明》中說:“北宋時代……儒學方面興起了后來被稱作宋學或朱子學的新儒學。” 新儒學講究由心而發,格物致知,在文學藝術和社會生活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材料三: 蘇軾認為:“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強調書法的精神氣度。他還認為,“我書意造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趙信以畫鳥擅長,不僅建立了皇家畫院,而且有考試制度。如一次出考題“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獲得第一名的卻畫著船夫躺在船尾,獨自吹著笛子,是“非無舟人,只無行人”。
(2)根據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新儒學的產生對宋代文人書法、繪畫特點的影響。(2分)
材料五: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
1956年,中國組建0038部隊,由錢學森擔任院長,開始謀劃發展獨立的航天事業;1960年,中國自制的第一枚導彈1059發射成功;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1973年,中國第一次衛星(長空1號衛星)發射失敗;1990年,中國自行研制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把美國制造的“亞洲l號”通信衛星送入預定的軌道,中國進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1996年,中國第一次發射外國衛星(“國際星7A'’)失敗;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升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3)依據材料五,概括指出1956年~2003年中國航天科技發展的特點。(2分)
3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外國利器,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材料二 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職。
材料三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的一切黑暗。
請回答
(1)材料一所體現的核心主張是什么?屬于近代中國那一派別的觀點?(3分)
(2)材料二的觀點屬于那一派別?為實現其變官制的理想,該派提出了怎樣的政治主張? (4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誰?“兩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
(4)據上述材料,試說明中國向西方學習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3分)
33.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回望歷史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近代百年的艱辛探索歷程。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有學者認為:辛亥革命是過激主義的結果。而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汪林茂則認為辛亥革命并非“英雄革命”,也不是過激主義,而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序》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對“辛亥革命是過激主義的結果”這一觀點進行反駁。(3分)
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縱使有些可以從國外移來,也必然先與其本國傳統有一番融合溝通,才能真實發生相當的作用。否則無生命的政治,無配合的制度,決然無法長成。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序》
(2)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從“國外移來”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試概括該制度沒能“真實發生相當作用”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自北京大學學生發生五四運動以來,一般愛國青年,無不以革新思想,為將來革新事業之預備,于是蓬蓬勃勃,抒發言論。國內各界輿論,一致同倡。……雖以頑劣之偽政府,猶且不敢攖其鋒。……推其原始,不過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覺悟者從事提倡,遂至輿論大放異彩,學潮彌漫全國,人皆激發天良,誓死為愛國之運動。……吾黨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賴于思想之變化,……故此種新文化運動,實為最有價值之事。
——孫中山《致海外國民黨同志函》(1920年)
(3)根據材料三,指出孫中山是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的?(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以后新文化運動發生了怎樣的重大變化?(2分)
34.婦女地位的變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風氣的折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 《大明律》中還首次明確規定了:“若命婦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奪并離異。”明清統治者基于維護自身業已腐朽的制度的需要,不斷強化對婦女守節的推崇和提倡。《內訓》、《古今列女傳》、《規范》等所謂女教讀物鋪天蓋地,明清帝王都曾下過不少諸如此類的詔書、制文。民間那密布的貞節牌坊和各地方志中守節一生、甚至殉夫從死的婦女大量的涌現。
——方圓《淺論我國古代女子之社會地位》
(1)依據材料一,概括明清時期婦女地位低下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分析婦女地位低下的原因。(8分)
材料二 清末民初,近代中國第一部論述婦女問題的專著《女界鐘》將婚姻自由與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結合起來,認為“曾是區區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奪,而乃對萬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無成”。所以,在清末隨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高漲,婚姻變革的浪潮洶涌而起。
——陳旭麓《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三 1912年4月上海女子參政同志會等聯合其他各省的婦女政治團體組成女子參政同盟會。宣布宗旨為:“普及女子之政治學識,養成女子之政治能力,期得國民完全去安于政權。”其期,以吳木蘭為會長的女子同盟會也宣布:“本會之設以民國存進共和,發達女權參預正事為宗旨。”
——陳旭麓《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2)依據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紀中葉到20紀初期婦女的地位發生變化的表現。(不得摘抄原文)(2分)并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婦女地位的變化折射了怎樣的歷史發展趨勢?(2分)
【試題結束,請同學們認真檢查】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歷史理試題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
1.全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會,討論新世紀世界的前途,他們竟然得出——致的結論,認為在21世紀,人類如果要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應該回到2500年前中國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他們從孔子那里去尋找的“智慧”是 (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C.“兼愛非攻,節用尚儉” D.“制天命而用之”
2.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不包括 ( )
A.促進了思想學術的活躍和繁榮 B.引發了社會大變革局面的出現
C.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基礎 D.對后來的中國政治和文化影響深遠
3.“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一主張應出自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莊子
4. 西漢董仲舒對先秦儒學進行解釋發展而形成的新儒學,有利于國家鞏固.專制統治,其主張被漢武帝采納,從此,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 ( )
A.仁者愛人???? B.民貴君輕???? C.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5.著名儒學大師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發展歷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創立儒家學派 B.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C.將儒家思想提升到“天理”高度 D.主張確定儒學獨尊的地位
6. 宋朝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 )
A.孔子、孟子、荀子?? B.程顥、程頤、朱熹 ?
C.陸九淵·、王守仁、李贄??? D.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
7.朱熹是繼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學思想家,是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世界萬物的本原???B.社會發展的規律?
C.封建道德規范和等級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8.學者對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敘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頤)、二程種種意見都包容和會通,再加上通諸孔孟先秦 儒,兼及道釋,而且組織一大系統……。”請問這位古人是
A.李贄 B.朱熹  C.王陽明  D.王夫之
9.文天祥抗元被俘,寧死不屈,以正氣歌明志。他這種氣節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主要思想是 ( )
A.道學 B.佛學 C.理學 D.史學
10.2005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喜讀黃宗羲著作,在于這位學問家的許多思想有著樸素的科學性和民主性。”能體現黃宗羲“科學性”和“民主性”的主張有 ( )
①“童心說” ②建立“天下之法” ③實行“眾治” ④工商皆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這說明他 ( )
A.反對私有制 B.反對重農抑商政策
C.主張建立資本主義社會 D.反對君主專制制度
12.以下觀點哪一項最有可能是明代思想家李贄的主張( )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孔子之是非不是判別是非的標準
C.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D.人倫道德的價值內涵在于“三綱五常”
13.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君權神授”,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釋正確的是 ( )
A.孟子和黃宗羲都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 B.三種主張都與當時社會狀況密切相關
C.三種主張都遭到當時統治集團的輕視? D.三種主張都反映社會轉型時期的劇變
14. 古代中華兒女曾經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西歐有一名諺:“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西人的手。”結合古代科技史的相關史實,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中國人利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的作用
C.歐洲人善于使用但不會創造新技術
D.歐洲人吸收和借鑒中國科技成就,并將之用于生產與社會實踐
15. 下列有關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蔡侯紙”是現在一般公認的最早的紙
B.隋唐時期已經有了活字印刷的書籍
C.唐末至宋初的戰爭中,已經開始使用火藥箭
D.唐朝時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針
16.書法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其作者號稱“書圣”,該書法家是 ( )
A.王羲之????? B.蘇軾???? C.歐陽詢???? D.懷素
17.圖9是2008年奧運會的部分體育圖標。這些圖標是以我國漢代以前就出現的一種書法字體為基本形式設計的。這種筆畫園勻、賦予圖案美的書法字體應該是
A. 楷書 B. 篆書 C.行書 D.草書
18.說到人生追求,我們也許會吟誦“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里依次引用的文學形式分別是 ( )
A.楚辭、漢賦、唐詩?? B.楚辭、唐詩、宋詞 C.宋詞、唐詩、楚辭????? D.唐詩、宋詞、元曲
19.“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這是后人為紀念一位豪放派著名詞人而作的楹聯。這位詞人是
A.李白 B.柳永 C.辛棄疾 D.曹雪芹
20.京劇的“京”指的是下列哪個朝代的京城 ( )
A.漢 B.唐 C.宋 D.清
21.《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是 ( )
A.鑒真 B.老子 C. 法顯 D.玄奘
22.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這反映新文化運動高揚的兩面旗幟是 ( )
A.人文、浪漫 B.民主、科學 C.科學、理性 D.民主、法制
23.促使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不斷傳人中國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國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現 B.民族危機不斷出現
C.對西學的認識不斷加深 D.洋務運動的失敗
24.把進化論介紹到中國,并整整影響了一代人的世界觀的思想家是( )
A.嚴復 B. 林則徐 C. 魏源 D.康有為
25.魯迅的短篇小說《狂人日記》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封建禮教吃人本質,呼吁人們推翻人吃人的制度。魯迅的這篇小說發表于 ( )
A.太平天國運動期間 B.維新變法運動期間
C.新文化運動期間 D.抗日救亡運動期間
26.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說:“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的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不可。”這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運動( )。
A.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B.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了思想準備
C.要在中國建立共和政體 D.主張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縛
27.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如此普遍地閱讀到白話文,新文化運動中的兩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們是
A. 《海國圖志》和《狂人日記》 B. 《文學改良芻議》和《文學革命論》
C.《庶民的勝利》和《文學革命論》 D.《孔子改制考》和《文學改良芻議》
28.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現在( )
①猛烈沖擊傳統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政治意識,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
②民主科學的思想得到弘揚,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對東西方文化的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
④推動了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29.五四運動后,在中國思想界形成強大潮流的是 ( )
A.民主共和思想? B.?維新變法思想 C.?馬克思主義思想 D. 民主科學思想
30.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不包括 ( )
A.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B.在此影響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誕生
C.中國人民把自己的命運和世界人民的命運聯系起來考察
D.受此影響,中國傳統文化被徹底顛覆
第Ⅰ卷(非選擇題部分 共40分)
二、非選擇題
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 某中學歷史探究課上,學生從“穿衣”的角度表達他們對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說:“穿衣服應合乎大自然四季的變化來穿衣,天氣冷多穿一點,天氣熱少穿一點;乙生說: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種地位,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丙生說;講究衣服的穿著是一種浪費,穿得簡單、甚至破爛的衣服也未嘗不好;丁生說:何必麻煩,由上面規定,大家都穿一樣的制服不就好了嗎?”
材料二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則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朝,易服色,制禮樂,一統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宋明時期的儒學是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統治、經濟和階級斗爭、民族矛盾在哲學中的反映,又對封建專制制度起到巨大的維護作用;在理論思維水平方面,這一時期達到了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新高度。
——《中國哲學史通覽》
材料四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學生甲乙丙丁的描述各代表哪一家觀點?請列舉其中兩家觀點的核心內容是什么?(6分)
(2)概括材料二的思想主張并分析作者為什么會提出這一主張?(6分)
(3)材料三中提到:宋明時期的理學“達到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新高度”。請說出,與宋以前相比,宋明理學最主要的特點是什么?(2分)
(4)近代以來儒家思想受到了不同的對待。請說明材料四中兩位人物對儒家思想的不同態度(或措施)及其主要目的。(6分)
32.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材料一 《中國的世界紀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數學
天文歷法
地學
化學
農學
機械
水利
輕工
兵器
項數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中說:“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材料三 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用火藥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中國古代領先于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3分)
(2)應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內容? (2分)
(3)材料三中,魯迅揭露了當時巾國社會的什么問題? (3分)
(4)中國的重大發明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么? (2分)
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分明掛了共和招牌,而國會議員居然大聲疾呼,定要尊重孔教……這腐舊思想布滿國中,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將這班反對共和的倫理文學等等舊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凈凈不可。否則不但共和政治不能進行,就是這塊共和招牌,也是掛不住的。
--1917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號
材料二 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亂,把中國弄成一個制造順民的大工廠”。 ——吳虞
材料三 那(孔教)其實是“吃人的禮教”。 一一魯迅
材料四 孔子是歷代專制之護符。 ——李大釗
(1)材料一中的“共和招牌”指什么?國會議員大聲疾呼“尊重孔教”的真實意圖是什么? (5分)
(2)上述材料中,作者對孔子以及孔教持什么態度?分析其原因。(5分)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地理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讀圖1,回答1-2題。
1.圖中能正確反映的區域特征是(??? )
A.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B.區域內部的特征相對一致
C.大的區域可劃分為若干下一級區域 D.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2.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放牧區,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耕作區,這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
A.發展水平 B.生活特點
C.發展方向 D.發展條件
3.我國東南沿海廈門、汕頭一帶及臺灣的騎樓,往往從二樓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 )
A.體現當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層次感,體現建筑美
C.節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遮陽
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通過自己的衛星,它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對全球范圍內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種商品的庫存、銷售量全部盤點一次,為高效的配送系統提供保證。沃爾瑪的物流配送系統可以保證任何一家賣場的配送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使它可以維持極少的庫存甚至零庫存,但可以保證正常銷售,節約了大量的儲物空間和費用。據此完成4-6題。
4.目前,沃爾瑪在中國53個城市開設了102家商場。沃爾瑪總部要查詢在中國的分布情況,需要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 RS B.GIS C. GPS D. WPS
5.沃爾瑪的物流配送中心與其運輸車隊的合作密切,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有 ( )
①遙感技術 ②地理信息系統 ③全球定位技術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①②③
6.同學們擬分析家鄉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在GIS數據庫中,須調用的專題圖層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圖層 ②土壤圖層 ③氣候圖層 ④人口圖層 ⑤商業網點圖層 ⑥農業圖層 ⑦工業圖層⑧城市圖層⑨交通圖層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⑧
7.在我國西北干旱氣候條件下,由于耕作技術落后,灌溉措施不當,可能出現的荒漠化現象是( )
A.次生鹽漬化 B.水土流失
C.裸巖 D.土地沙化
土地荒漠化是指風沙侵蝕和水土流失的發展,最終導致土地生產力長期喪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觀。右圖是我國內陸某地區圖,讀圖完成8-9題。
8.形成圖中地區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內陸,氣候干旱 B.地球變暖,氣候異常
C.地球運動,地形上升 D.過度開發,水土流失
9.20世紀50年代以來,該地區荒漠化加劇的主要原因是( )。
A.農業灌溉 B.人口壓力和人類活動不當
C.礦產資源開發 D.氣候異常
讀“我國北方地區農耕發展過程示意圖”,完成10-11題。
10.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  )
A.過度放牧、過度樵采、水資源利用不合理、過度農墾
B.水資源利用不合理、過度放牧、過度樵采、過度農墾
C.過度樵采、水資源利用不合理、過度農墾、過度放牧
D.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農墾、水資源利用不合理
11.防治西北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保塬、護坡、固溝 B.跨流域調水
C.恢復自然植被 D.秸稈還田
下圖為我國東南地區某地土地基本狀況圖,分析完成12~13題。

12.該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鹽堿化 D.溫室效應
13.解決該地區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現階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質量 B.退耕還林、還草
C.加大科技投人,建立商品性農業基地 D.開發利用土地的后備資源
14.有關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弱、生物生長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態系統中養分儲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氣層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氣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來,同時又向大氣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熱帶雨林具有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15.熱帶雨林遭破壞后,可能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 )
A.海平面上升 B.物種滅絕的速率加快
C.某些地區降水異常 D.紫外線增多
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回答16-17題。
16.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圖中的( )
A.A B.B C.C D.D
17.上圖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對應正確的是( )
A.生物 B.土壤 C.枯枝落葉 D.淋洗養分
濕地包括沼澤、河湖、沿海灘涂等,與森林、海洋被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其在防洪、抗旱、調節氣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態系統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譽為地球之“腎”。據此完成18-19題。
18.下列地理事物中屬于濕地的是( )
①洞庭湖 ②灘涂 ③閩江 ④渤海 ⑤水稻田?⑥三峽水庫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9.針對濕地的生態功能和效益,下列利用方式正確的是( )
A.變“北大荒”為“北大倉”,建商品糧基地
B.“圍湖造田”,發展果疏、花卉生產
C.“耕海牧漁”,擴大水產養殖
D.“退田還湖”,發展旅游
讀右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0-22題。
20.圖中三條以運輸煤炭為主的鐵路線中,由北向南依次為( )
A.大秦線、神黃線、膠濟線
B.大秦線、神黃線、焦(作)日(照)線
C.神黃線、焦日線、膠濟線
D.神黃線、大秦線、焦日線
21.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及其解決措施是( )
A.水—南水北調 B.天然氣—西氣東輸
C.電—西電東送 D.煤—西煤東運
22.關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設,敘述正確的有 ( )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優越條件是煤炭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適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發達,水資源豐富
③修建鐵路大秦線、神黃線,目的是為了增加煤的外運量
④擴大煤田面積,提高煤炭的開采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閱讀下面兩圖,完成23-25題。

23.該省作為能源基地,其經濟發展的關鍵是( )
A.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 B.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的產業鏈
C.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D.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
24.右圖所示的是“該省通過產業結構升級,構筑了三條依賴本地的自然資源的產業鏈”
示意圖。請問,該省的自然資源除了煤炭之外還有( )
A.銅礦石 B.石油 C.鋁土礦 D.石灰石
25.該省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后,明顯的成效是( )
①改善了環境質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
③使產業結構多元化 ④減輕了交通運輸的負擔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4小題,共50分。)
26.圖是長江中下游局部地區與東北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圖中①地是我國主要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其名稱是_______________。該基地糧食單產很高但商品率卻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圖中A、B、C、D、E五地中,牧場景觀最典型的是________ (填字母),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該濕地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7.讀下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二: 塔里木河相關數據對比表
  下游河段
年代    
水量(立方米)
地下水位(米)
胡楊林(公頃)
20世紀50年代
14.6億
3~5
5.4萬
20世紀90年代
2.5億
11~13
0.7萬
(1)說明該區域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2分)
(2)指出圖中綠洲分布特點,說明本區域農業發展主要制約因素。(3分)
(3)材料二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區存在著什么問題?分析產生上述問題的人為原因。(5分)

(4)根據所學過的地理知識,分析我國是如何建設新疆能源基地的?(3分)
28.下圖為朗多尼亞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的關系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9分)
(1)從兩幅圖中可看出人口增長與森林砍伐呈____________關系。根據二者的關系可推斷出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人口的增長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造成的,促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9.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6分)
材料一 在山西省,從價格看,2002年1噸煤的平均價格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發電煤耗400克/千瓦時測算,1噸煤可發電2500千瓦時.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輸電的價格為245元/千千瓦時。
材料二 圖10時山西省煤炭外運線路圖,圖11是山西省能源調出結構的變化圖。
圖10 圖11
(1) 1990年至2002年,山西煤炭調出量增加緩慢,主要原因可能是:( ) (2分)
A.全省煤炭生產量下降 B.交通運輸能力有限
C.省政府控制煤炭調出 D.省內煤炭消耗大量增加
(2)山西的煤主要靠鐵路運輸和海上運輸,圖中兩條與海港相連的運煤鐵路干線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材料中,除輸煤外,將山西能源輸出的另一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輸煤和發電各有利弊,試從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兩個方面分析當地輸煤和發電的利弊。(8分)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地理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區域是客觀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圍和界線。請結合右圖根據所學知識,
回答:與右圖所示區域A的邊界類型相同的是( )
A.三江平原 B.熱量帶
C.東部季風區 D.福建省和龍巖市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由于目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也不同。讀黃河流域圖回答2-3題。
2.黃河流域作為一個區域,其劃分的方法是 ( )
A.利用單一指標劃分 B.利用綜合指標劃分
C.以行政區劃為指標 D.利用氣候、地形等指標
3.甲湖泊面積不斷縮小,要及時獲取湖泊面積變化情況,最快捷的途徑是( )
A.RS技術 B.GPS技術 C.GIS技術 D.實地考察
沃爾瑪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通過自己的衛星,它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對全球范圍內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種商品的庫存、銷售量全部盤點一次,為高效的配送系統提供保證。沃爾瑪的物流配送系統可以保證任何一家賣場的配送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使它可以維持極少的庫存甚至零庫存,但可以保證正常銷售,節約了大量的儲物空間和費用。據此完成4-6題。
4. 目前,沃爾瑪在中國53個城市開設了102家商場。沃爾瑪總部要查詢在中國的分布情況,需要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 RS B.GIS C.GPS D. WPS
5.沃爾瑪的物流配送中心與其運輸車隊的合作密切,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有 ( )
①遙感技術 ②地理信息系統 ③全球定位技術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①②③
6.同學們擬分析家鄉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在GIS數據庫中,須調用的專題圖層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圖層 ②土壤圖層 ③氣候圖層 ④人口圖層
⑤商業網點圖層 ⑥農業圖層 ⑦工業圖層 ⑧城市圖層 ⑨交通圖層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⑧
下圖表示遼寧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變化,將該區域分為25個方格,每個方格中的兩個數字按左右順序分別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類型,完成7~8題。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3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7.圖示區域土地利用變化會導致( )
A.土地次生鹽漬化加劇 B.空氣濕度明顯增加
C.干旱、洪澇頻率減小 D.水生生物物種增加
8.目前有利于促進圖示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舉措是( )
A.推廣蔗基魚塘 B.推廣水稻種植
C.發展節水灌溉農業 D.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種植被景觀,荒漠化是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現象.據此回答9-10題。
9.下列荒漠的分布與其主要成因的對應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
A.拉丁美洲南端東岸地區的荒漠——地形
B.阿拉伯半島上的荒漠——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下
C.南美洲西海岸的熱帶荒漠逼近赤道地區——地形
D.我國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內陸
10.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國塔里木盆地地區,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積植樹造林 B.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體系
C.擴大綠洲農業的種植面積 D.退耕還草
土地荒漠化是指風沙侵蝕和水土流失的發展,最終導致土地生產力長期喪失,形成如同
荒漠般的景觀。右圖是我國內陸某地區圖,讀圖完成11-12題。
11.形成圖中地區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內陸,氣候干旱
B.地球變暖,氣候異常
C.地球運動,地形上升
D.過度開發,水土流失
12.20世紀50年代以來,該地區荒漠化加劇的主要原因是( )
A.農業灌溉
B.人口壓力和人類活動不當
C.礦產資源開發
D.氣候異常
下圖為我國東南地區某地土地基本狀況圖,分析完成13-14題。
13.該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鹽堿化 D.溫室效應
14.解決該地區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現階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質量 B.退耕還林、還草
C.加大科技投人,建立商品性農業基地 D.開發利用土地的后備資源
15.有關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弱、生物生長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態系統中養分儲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氣層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氣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來,同時又向大氣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熱帶雨林具有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16.熱帶雨林遭破壞后,可能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 )
A.海平面上升 B.物種滅絕的速率加快
C.某些地區降水異常 D.紫外線增多
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回答17-18題。
17.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圖中的( )
A.A B.B C.C D.D
18.上圖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對應正確的是( )
A.生物 B.土壤 C.枯枝落葉 D.淋洗養分
濕地包括沼澤、河湖、沿海灘涂等,與森林、海洋被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其在防洪、抗旱、
調節氣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態系統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譽為地球之“腎”。據此完成19-20題。
19.下列地理事物中屬于濕地的是( )
①洞庭湖 ②灘涂 ③閩江 ④渤海 ⑤水稻田?⑥三峽水庫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針對濕地的生態功能和效益,下列利用方式正確的是( )
A.變“北大荒”為“北大倉”,建商品糧基地
B.“圍湖造田”,發展果疏、花卉生產
C.“耕海牧漁”,擴大水產養殖
D.“退田還湖”,發展旅游
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1—22題。
21.圖中三條以運輸煤炭為主的鐵路線中,由北向南依次為( )
A.大秦線、神黃線、膠濟線
B.大秦線、神黃線、焦(作)日(照)線
C.神黃線、焦日線、膠濟線
D.神黃線、大秦線、焦日線
22.關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設,敘述正確的有 ( )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優越條件是煤炭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適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發達,水資源豐富
③修建鐵路大秦線、神黃線,目的是為了增加煤的外運量
④擴大煤田面積,提高煤炭的開采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閱讀下面兩圖,完成23~25題。

23、該省作為能源基地,其經濟發展的關鍵是( )
A.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 B.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的產業鏈
C.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D.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
24、右圖所示的是“該省通過產業結構升級,構筑了三條依賴本地的自然資源的產業鏈”
示意圖。請問,該省的自然資源除了煤炭之外還有( )
A.銅礦石 B.石油 C.鋁土礦 D.石灰石
25、該省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后,明顯的成效是( )
①改善了環境質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
③使產業結構多元化 ④減輕了交通運輸的負擔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4小題,共50分。)
26.圖是長江中下游局部地區與東北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圖中①地是我國主要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其名稱是_______________。該基地糧食單產很高但商品率卻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圖中A、B、C、D、E五地中,牧場景觀最典型的是________ (填字母),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該濕地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7.讀下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
材料二: 塔里木河相關數據對比表
  下游河段
年代    
水量(立方米)
地下水位(米)
胡楊林(公頃)
20世紀50年代
14.6億
3~5
5.4萬
20世紀90年代
2.5億
11~13
0.7萬
(1)說明該區域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2分)
(2)指出圖中綠洲分布特點,說明本區域農業發展主要制約因素。(3分)
(3)材料二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區存在著什么問題?分析產生上述問題的人為原因。(5分)

(4)根據所學過的地理知識,分析我國是如何建設新疆能源基地的?(3分)
28.下圖為朗多尼亞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的關系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9分)

(1)從兩幅圖中可看出人口增長與森林砍伐呈____________關系。根據二者的關系可推斷出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人口的增長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造成的,促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9.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6分)
材料一 在山西省,從價格看,2002年1噸煤的平均價格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發電煤耗400克/千瓦時測算,1噸煤可發電2500千瓦時.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輸電的價格為245元/千千瓦時。
材料二 圖10時山西省煤炭外運線路圖,圖11是山西省能源調出結構的變化圖。
圖10 圖11
(1) 1990年至2002年,山西煤炭調出量增加緩慢,主要原因可能是:( ) (2分)
A.全省煤炭生產量下降 B.交通運輸能力有限
C.省政府控制煤炭調出 D.省內煤炭消耗大量增加
(2)山西的煤主要靠鐵路運輸和海上運輸,圖中兩條與海港相連的運煤鐵路干線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材料中,除輸煤外,將山西能源輸出的另一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輸煤和發電各有利弊,試從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兩個方面分析當地輸煤和發電的利弊。(8分)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政治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答案填寫在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60分)
1、下列活動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
? ①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②參加學校運動會 ③參加演講會、辯論賽
④參加合唱團、舞蹈隊 ⑤參加文學社、書畫協會、讀書俱樂部
⑥某國議員競選 ⑦購買蔬菜水果
?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
2、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中央高度關注文化是因為( )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物質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在都市,有繁華的文化景觀;在鄉鎮,人們利用農閑時間、集市和民間傳統節日,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文化活動更具有特有的鄉土氣息。這說明( )
? A、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自然環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環境
? B、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 C、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 D、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4、東晉畫家顧愷之物《廬山圖》,以藝術形式形象展現了廬山的自然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廬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種文化
B、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C、文化是人所創造的、為人所特有的一種現象
D、《廬山圖》的創作屬于文化活動
5、150多年以來,《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件,被譯成20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對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實踐,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說明( )
A、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物質力量
B、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C、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產生影響
D、文化一旦產生,就會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
6、中國電影票房從2002年的9.5億元發展到2011年的131.15億元,在2012年這一勢頭繼續加強。2012年上映的電影《畫皮2》7.26億元刷新了國產影片票房,超過了2010年《讓子彈飛》的6.76億元,并且在2012年有多部國產電影票房過億。除此之外一些好萊塢進口大片進一步刺激我國的電影市場,《泰坦尼克號3D》、《碟中諜4》、《復仇者聯盟》、《敢死隊2》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中國電影市場全面繁榮有利于( )
①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②提高文化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
③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來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A.① ② ③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① ② ③ ④
7、有人認為:“經濟塔臺,文化唱戲”或“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早已屢見不鮮。一項知識產權、一個著名品牌、一種電腦軟件、一座科幻游樂園等,都是典型的經濟文化現象。以上觀點說明( )
A、文化決定了經濟的發展 B、經濟決定了文化的發展
C、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D、經濟文化現象豐富多彩
8、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跨國公司,通過向世界各國輸出產品、以產品為載體的文化和附加條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軟征服”,以達到影響或改變其他國家國民價值觀的目的。該材料告訴我們( )
①文化與經濟、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極化發展充滿了矛盾斗爭
③必須警惕國際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 ④跨國公司促進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人的文化素養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處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會科學素養 B、自然科學素養
C、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D、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
10、某校通過舉辦“青春風采”校園文化藝術節,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這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
B、文化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中心環節
C、文化決定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類全部物質活動及其產品
11、2012年9月7日在云南省彝良縣與貴州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交界發生5.7級地震,截止10日,已造成81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40億元。溫家寶總理在 8日凌晨1點鐘抵達救災現場進行指揮救援工作,廣大武警戰士、消防官兵、黨員同志不顧自身安危戰斗在第一線,充分體現了“頑強拼搏,萬眾一心、同舟共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的抗震救災精神。這種先進文化給災區人民的作用是( )
A.給人以無窮的物質力量 B.給人有限的精神力量
C.給人以無窮的精神力量 D.給人有限的物質力量
12、“親,你還在猶豫什么,趕緊下手吧!”這是京東等網上商城用當下流行的網絡語言打出的廣告語。不僅如此,更多的網絡語言在我們生活中正被廣泛使用。這說明( )
①網絡語言正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生活  ②網絡語言對人們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③人們接受文化的影響往往是被動的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某中學在學生中開展“三名”活動,引導學生讀名著、賞名畫、聽名曲。這一活動( )
①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②產生的精神力量能激勵學生有更高的追求和發展
③必定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④能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世博會主題,上海市在全市上下大力開展普及文明禮儀系列活動。廣大市民在活動中受到熏陶,逐漸樹立了“當好東道主,文明迎世博”的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這說明( )
①文化決定政治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③文化促進人的發展 ④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文化如水,潤物無聲”。文化氛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這表明文化對人具有( )
A、潛移默化的影響 B、積極促進作用
C、深遠持久的影響 D、消極阻礙作用
16、2010年8月3日,中國丹霞被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 ( )
A、精神的火炬 B、情感的集中表達
C、消除文化的差異重要載體 D、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17、借助互聯網平臺,麻省理工、耶魯、哈佛、劍橋、牛津等世界名校的網絡公開課已在中國掀起了陣陣旋風,部分網民實現了與世界名校公開課的“親密接觸”。這表明( )
①大眾傳媒的發展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②教育已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③大眾傳媒的發展是實現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
④教育在文化傳播中的影響日益擴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文化傳播的高度和深度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開放以來,世界各國的文化涌入中國,大大開闊了國人的眼界。對待文化傳播的正確態度應該是( )
A、歡迎世界一切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B、防止外域文化沖擊中華文化的傳統
C、文化傳播有其自身規律,不用加以干涉
D、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主動學習先進文化
19、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許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博愛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見賢思齊”等,在今天仍然是人們修身養性的基準。這說明( )
A.傳統文化在今天仍然是正確的 B.教育對文化傳承有著重要作用
C.文化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繼承 D.傳統思想對當代人的價值觀念有深刻影響
20、微博,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微博是繼E-mail、BBS、ICQ之后的新的網絡交流方式。從文化傳播與交流的角度看,下列對包括微博在內的網絡交流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A、意味著舊的文化傳播方式的徹底消失
B、能夠日益顯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C、網絡是文化傳播的唯一手段
D、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網路等發展階段
21、文化交流與融合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選項能體現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②近水樓臺先得月
③孤芳獨美,不如集眾芳以為美 ④己所欲,盡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③④
22、《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在清代順治年間遭火焚,斷為兩截,現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該畫首次在臺北合璧展出。此次歷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蕩起兩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懷。這表明( )
①兩岸同胞對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認同 ②民族精神體現了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質
③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④優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近年來,中國民樂在歐洲的主流音樂廳多次上演,為歐洲聽眾帶去了充滿中國韻味的音樂享受,受到了較高的評價。這表明( )
A、不同國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國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4、有一部分國人不懂得欣賞、珍惜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遺物大拆大毀,而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樓大廈來代替。這一做法( )
A、是錯誤的,因為對傳統文化就要全部保存
B、是正確的,因為這樣有利于摒棄傳統文化,發展新文化
C、是正確的,因為這樣做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D、是錯誤的,因為沒有處理好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25、中央電視臺開播《百家講壇》以后,一些艱澀高深的傳統經典經過現代詮釋變得通俗易懂,富有時代氣息,為大眾所接受。這說明( )
A、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能夠因時而變 B、傳統文化對人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C、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具有認同感 D、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26、下面不屬于漢族傳統習俗的是( )
①中秋節賞月 ②波水節
③那達慕大會 ④元宵節看花燈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海洋文化是福建文化最大的特色。在漫漫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福建曾蘊育出曇石山文化、海絲文化、媽祖文化、船政文化等一大批底蘊厚重的海洋文化類型,形成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體系。進入新世紀,在原有海洋文化的基礎上,福建海洋文化事業日趨繁榮。這說明( )
A、文化對政治、經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B、文化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
C、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D、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28、在傳統文化中被稱為“凝固的藝術”的是( )
A、傳統習俗 B、傳統文藝 C、傳統建筑 D、傳統思想
29、我們在電視上贊嘆日本的“織巧節”和韓國的“孟蘭盆節”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傳統,卻忽視了禮儀之邦的中國才是它們的起源之地;在艷羨西方載歌載舞數日不眠的狂歡節時,卻不知“東風夜放花千樹,一夜魚龍舞”的元宵節恰恰是我國的狂歡節。這說明( )
A、外國節日比中國節日更科學更優秀
B、中國節日比外國節日更優秀更科學
C、我國民族傳統節日繼承的重要性
D、民族節日傳播的重要性
30、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有( )
①自然環境 ②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
③科學技術 ④思想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注意:請將選擇題答案填入答題卡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政治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答案填寫在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60分)
1、下列活動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
? ①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②參加學校運動會 ③參加演講會、辯論賽
④參加合唱團、舞蹈隊 ⑤參加文學社、書畫協會、讀書俱樂部
⑥某國議員競選 ⑦購買蔬菜水果
?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
2、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中央高度關注文化是因為( )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物質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在都市,有繁華的文化景觀;在鄉鎮,人們利用農閑時間、集市和民間傳統節日,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文化活動更具有特有的鄉土氣息。這說明( )
? A、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自然環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環境
? B、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 C、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 D、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4、東晉畫家顧愷之物《廬山圖》,以藝術形式形象展現了廬山的自然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廬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種文化
B、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C、文化是人所創造的、為人所特有的一種現象
D、《廬山圖》的創作屬于文化活動
5、150多年以來,《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件,被譯成20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對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實踐,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說明( )
A、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物質力量
B、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C、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產生影響
D、文化一旦產生,就會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
6、中國電影票房從2002年的9.5億元發展到2011年的131.15億元,在2012年這一勢頭繼續加強。2012年上映的電影《畫皮2》7.26億元刷新了國產影片票房,超過了2010年《讓子彈飛》的6.76億元,并且在2012年有多部國產電影票房過億。除此之外一些好萊塢進口大片進一步刺激我國的電影市場,《泰坦尼克號3D》、《碟中諜4》、《復仇者聯盟》、《敢死隊2》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中國電影市場全面繁榮有利于( )
①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②提高文化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
③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 ④抵御外來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A.① ② ③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① ② ③ ④
7、有人認為:“經濟塔臺,文化唱戲”或“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早已屢見不鮮。一項知識產權、一個著名品牌、一種電腦軟件、一座科幻游樂園等,都是典型的經濟文化現象。以上觀點說明( )
A、文化決定了經濟的發展 B、經濟決定了文化的發展
C、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D、經濟文化現象豐富多彩
8、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跨國公司,通過向世界各國輸出產品、以產品為載體的文化和附加條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軟征服”,以達到影響或改變其他國家國民價值觀的目的。該材料告訴我們( )
①文化與經濟、政政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極化發展充滿了矛盾斗爭
③必須警惕國際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 ④跨國公司促進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人的文化素養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處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會科學素養 B、自然科學素養
C、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D、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
10、某校通過舉辦“青春風采”校園文化藝術節,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這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
B、文化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中心環節
C、文化決定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類全部物質活動及其產品
11、2012年9月7日在云南省彝良縣與貴州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交界發生5.7級地震,截止10日,已造成81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40億元。溫家寶總理在 8日凌晨1點鐘抵達救災現場進行指揮救援工作,廣大武警戰士、消防官兵、黨員同志不顧自身安危戰斗在第一線,充分體現了“頑強拼搏,萬眾一心、同舟共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的抗震救災精神。這種先進文化給災區人民的作用是( )
A.給人以無窮的物質力量 B.給人有限的精神力量
C.給人以無窮的精神力量 D.給人有限的物質力量
12、“親,你還在猶豫什么,趕緊下手吧!”這是京東等網上商城用當下流行的網絡語言打出的廣告語。不僅如此,更多的網絡語言在我們生活中正被廣泛使用。這說明( )
①網絡語言正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生活  ②網絡語言對人們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③人們接受文化的影響往往是被動的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某中學在學生中開展“三名”活動,引導學生讀名著、賞名畫、聽名曲。這一活動( )
①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②產生的精神力量能激勵學生有更高的追求和發展
③必定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④能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世博會主題,上海市在全市上下大力開展普及文明禮儀系列活動。廣大市民在活動中受到熏陶,逐漸樹立了“當好東道主,文明迎世博”的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這說明( )
①文化決定政治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③文化促進人的發展 ④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文化如水,潤物無聲”。文化氛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這表明文化對人具有( )
A、潛移默化的影響 B、積極促進作用
C、深遠持久的影響 D、消極阻礙作用
16、2010年8月3日,中國丹霞被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 ( )
A、精神的火炬 B、情感的集中表達
C、消除文化的差異重要載體 D、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17、借助互聯網平臺,麻省理工、耶魯、哈佛、劍橋、牛津等世界名校的網絡公開課已在中國掀起了陣陣旋風,部分網民實現了與世界名校公開課的“親密接觸”。這表明( )
①大眾傳媒的發展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②教育已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③大眾傳媒的發展是實現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
④教育在文化傳播中的影響日益擴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文化傳播的高度和深度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開放以來,世界各國的文化涌入中國,大大開闊了國人的眼界。對待文化傳播的正確態度應該是( )
A、歡迎世界一切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B、防止外域文化沖擊中華文化的傳統
C、文化傳播有其自身規律,不用加以干涉
D、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主動學習先進文化
19、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許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博愛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見賢思齊”等,在今天仍然是人們修身養性的基準。這說明( )
A.傳統文化在今天仍然是正確的 B.教育對文化傳承有著重要作用
C.文化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繼承 D.傳統思想對當代人的價值觀念有深刻影響
20、微博,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微博是繼E-mail、BBS、ICQ之后的新的網絡交流方式。從文化傳播與交流的角度看,下列對包括微博在內的網絡交流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A、意味著舊的文化傳播方式的徹底消失
B、能夠日益顯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C、網絡是文化傳播的唯一手段
D、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網路等發展階段
21、文化交流與融合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選項能體現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②近水樓臺先得月
③孤芳獨美,不如集眾芳以為美 ④己所欲,盡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③④
22、《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畫在清代順治年間遭火焚,斷為兩截,現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該畫首次在臺北合璧展出。此次歷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蕩起兩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懷。這表明( )
①兩岸同胞對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認同 ②民族精神體現了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質
③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④優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近年來,中國民樂在歐洲的主流音樂廳多次上演,為歐洲聽眾帶去了充滿中國韻味的音樂享受,受到了較高的評價。這表明( )
A、不同國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國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4、有一部分國人不懂得欣賞、珍惜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遺物大拆大毀,而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樓大廈來代替。這一做法( )
A、是錯誤的,因為對傳統文化就要全部保存
B、是正確的,因為這樣有利于摒棄傳統文化,發展新文化
C、是正確的,因為這樣做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D、是錯誤的,因為沒有處理好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25、中央電視臺開播《百家講壇》以后,一些艱澀高深的傳統經典經過現代詮釋變得通俗易懂,富有時代氣息,為大眾所接受。這說明( )
A、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能夠因時而變 B、傳統文化對人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C、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具有認同感 D、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26、下面不屬于漢族傳統習俗的是( )
①中秋節賞月 ②波水節
③那達慕大會 ④元宵節看花燈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海洋文化是福建文化最大的特色。在漫漫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福建曾蘊育出曇石山文化、海絲文化、媽祖文化、船政文化等一大批底蘊厚重的海洋文化類型,形成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體系。進入新世紀,在原有海洋文化的基礎上,福建海洋文化事業日趨繁榮。這說明( )
A、文化對政治、經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B、文化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
C、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D、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28、在傳統文化中被稱為“凝固的藝術”的是( )
A、傳統習俗 B、傳統文藝 C、傳統建筑 D、傳統思想
29、我們在電視上贊嘆日本的“織巧節”和韓國的“孟蘭盆節”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傳統,卻忽視了禮儀之邦的中國才是它們的起源之地;在艷羨西方載歌載舞數日不眠的狂歡節時,卻不知“東風夜放花千樹,一夜魚龍舞”的元宵節恰恰是我國的狂歡節。這說明( )
A、外國節日比中國節日更科學更優秀
B、中國節日比外國節日更優秀更科學
C、我國民族傳統節日繼承的重要性
D、民族節日傳播的重要性
30、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有( )
①自然環境 ②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
③科學技術 ④思想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注意:請將選擇題答案填入答題卡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數學文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總分150分  
參考公式:方差: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算法的三種邏輯結構是 ( )
A.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 B.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嵌套結構
C.順序結構;流程結構;循環結構 D.流程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
2.高二年級的14個班中,每個班都有50名同學并有相應的座號,為了交流學習經驗,要求每班座號
為14的同學留下來進行交流,這里運用的是 ( )
A.分層抽樣 B.抽簽抽樣 C.隨機抽樣 D.系統抽樣
3.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事件是 ( )
A.三角形內角和為180° B.三角形中大邊對大角,小邊對小角
C.銳角三角形中兩個內角和等于90° D.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4.如圖,是某算法流程圖的一部分,其算法的邏輯結構為 ( )
A.嵌套結構 B.判斷結構 C.循環結構 D.條件結構
5.根據圖中的算法,如果輸出的,那么輸入的n應該是 ( )
A. 0 B. 1 C. 2 D.3
6.下圖是某校舉辦演講比賽上,七位評委為某位選手打出的分數對應的莖葉圖,去掉一個最高分
和一個最低分后,所剩數據的中位數和平均數分別為 ( )
A.85;87 B.84;86 C.84;85 D.85;86
7.將一枚均勻硬幣先后拋三次,恰好有一次出現正面的概率為 ( )
A. B. C. D.
8.氣象臺預報“本市明天降雨的概率為80%”,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 )
A.本市明天將有80%的地區降雨 B.本市明天將有80%的時間降雨
C.明天出行不帶雨具肯定會淋雨 D.明天出行不帶雨具淋雨的可能性很大
9.把標號為1,2,3,4的四個小球隨機地分發給甲、乙、丙、丁四個人,每人分得一個.
事件“甲分得1號球”與事件“乙分得1號球”是 ( )
A.互斥但非對立事件 B.對立事件 C.包含事件 D.相等事件
10.甲校有3600名學生,乙校有5400名學生,丙校有1800名學生,為統計三校學生某方面的情況,計劃采用分層抽樣法抽取一個容量為90的樣本,應在這三校分別抽取學生 ( )
A.30人,30人,30人 B.30人,45人,15人  
C.20人,30人,10人      D.30人,50人,10人
二.填空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1.將二進制數1101(2)化為十進制數結果為 ;再將所得的十進制數化為三進制數的
結果為( )(3).
12.四個數 -3,-1,1,的平均數是0,則 ;這四個數的方差是 .
13. 200輛汽車通過某一段公路時的時速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則時速在[50,60)的汽車
有________輛.
14.假如一只貓在如圖所示的地板上自由的走來走去,并隨意停留在某塊方磚上,則它最終停留在
黑色方磚上的概率是 .(圖中每一方磚除了顏色外完全相同)
15.某程序框圖如下圖所示,該程序運行后輸出的k的值是__ ___.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數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要求).
1.下列給出的賦值語句中正確的是:( )
A.3=A B.M=-M C.B=A=2 D.x+y=0
2.把89化成五進制數的為 ( )
A.321(5)   B.322(5)     C.323(5)    D.324(5)
3.10名工人某天生產同一零件,生產的件數分別是15,17,14,10,15,17,17,16,14,12.
設其平均數為a,中位數為b,眾數為c,則有
A.a>b>c B.b>c>a C.c>a>b D.c>b>a
4.下邊框圖表示的算法的功能是(  )
A.求和S=2+22+…+264
B.求和S=1+2+22+…+263
C.求和S=1+2+22+…+264
D.以上均不對
5.從編號為的50件最新研制的某種產品中隨機抽取5件來進行檢驗,若采用每部分選取的號碼間隔一樣的系統抽樣方法,則所選取5枚導彈的編號可能是 ( )
A.5,10,15,20,25; B.3,13,23,33,43;
C.1,2,3,4,5; D.2,4,8,16,32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數據4、6、6、7、9、4的眾數是4
B.一組數據的標準差是這組數據的方差的平方
C.數據3,5,7,9的標準差是數據6、10、14、18的標準差的一半
D.頻率分布直方圖中各小長方形的面積等于相應各組的頻數
7.已知x、y之間的一組數據如下:
x
0
1
2
3
y
8
2
6
4
則線性回歸方程所表示的直線必經過點 ( )
A.(0,0) B.(1.5,5) C.(4,1.5) D.(2,2)
8.以下關于線性回歸的判斷,正確的有________個.(  )
①若散點圖中所有點都在一條直線附近,則這條直線為回歸直線;
②散點圖中的絕大多數點都線性相關,個別特殊點不影響線性回歸,如圖中的A,B,C點;
③已知回歸直線方程為=0.50x-0.81,則x=25時,y的估計值為11.69;
④回歸直線方程的意義是它反映了樣本整體的變化趨勢.
A.3個     B.2個    C.1個    D.0個
9.數據5,7,7,8,10,11的標準差是( )
A.2      B.4        C.8        D.1
10.從裝有兩個紅球和兩個黑球的口袋里任取兩個球,那么互斥而不對立的兩個事件是( )
A.“至少有一個黑球”與“都是黑球” B.“至少有一個黑球”與“至少有一個紅球”
C.“恰好有一個黑球”與“恰好有兩個黑球” D.“至少有一個黑球”與“都是紅球”
11.從甲、乙、丙三人中任選兩名代表,甲被選中的概率是(  )
A. B. C. D.1
12.下面有三個游戲規則,袋子中分別裝有球,從袋中無放回地取球,問其中不公平的游戲是( )
游戲1
游戲2
游戲3
3個黑球和一個白球
一個黑球和一個白球
2個黑球和2個白球
取1個球,再取1個球
取1個球
取1個球,再取1個球
取出的兩個球同色→甲勝
取出的球是黑球→甲勝
取出的兩個球同色→甲勝
取出的兩個球不同色→乙勝
取出的球是白球→乙勝
取出的兩個球不同色→乙勝
A.游戲3 B.游戲1 C.游戲2 D.游戲1和游戲3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一個社會調查機構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調查了10 000人,并根據所得數據畫了樣本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右圖).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與年齡、學歷、職業等方面的關系,要從這10 000人中用分層抽樣方法抽出100人作進一步調查,則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應抽出 人.
14.下列程序運行結束后輸出結果為3,則從鍵盤輸入的x值為________.
程序:INPUT“x=;”x
 IF  x<=0  THEN y=-x
 ELSE
     IF x>0 AND x<=1 THEN
        y=0
     ELSE y=x-1
     END IF
 END IF
 PRINT y
 END.
15.下列說法:
①設有一批產品,其次品率為0.05,則從中任取200件,必有10件次品;
②做100次拋硬幣的試驗,有51次出現正面.因此出現正面的概率是0.51;
③隨機事件A的概率是頻率值,頻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④隨機事件A的概率趨近于0,即P(A)→0,則A是不可能事件;
⑤拋擲骰子100次,得點數是1的結果是18次,則出現1點的頻率是;
⑥隨機事件的頻率就是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其中正確的有_______________
16.某籃球學校的甲、乙兩名運動員練習罰球,每人練習10組,每組罰球40個.命中個數的莖葉圖如右.則罰球命中率較高的是 .
三、解答題:
17.(本小題12分)解答下面兩個小題(要有解答過程否則扣分)
(1)將二進制數10101(2)化為十進制數為 _____ ,再化為八進制數為 _____ .
(2)用輾轉相除法求81和135的最大公約數,并用更相減損術驗算。
18. (本小題12分)將一顆正方體型骰子投擲2次,求:
(1)向上的點數之和是8的概率;
(2)向上的點數之積是12的概率。
19.(本小題12分)下面是調查某校學生身高的數據:
分組
頻數
頻率
頻率/組距
156.5—160.5
3
160.5—164.5
4
164.5—168.5
12
168.5—172.5
12
172.5—176.5
13
176.5—180.5
6
合計
50
(I)完成上面的表格;
(Ⅱ) 根據上表估計,數據在164.5—176.5范圍內的頻率是多少?
(Ⅲ)根據上表,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與折線圖,并根據直方圖估計出數據的眾數。
20.(本小題12分)下表提供了某廠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后生產甲產品過程中記錄的產量(噸)與相應的生產能耗(噸標準煤)的幾組對照數據.
3
4
5
6
2.5
3
4
4.5
(1)請畫出上表數據的散點圖;
(2)請根據上表提供的數據,用最小二乘法求出關于的線性回歸方程;
(3)已知該廠技改前100噸甲產品的生產能耗為90噸標準煤.試根據(2)求出的線性回歸方程,預測生產100噸甲產品的生產能耗比技改前降低多少噸標準煤?
(參考數值:)
(用最小二乘法求線性回歸方程系數公式:,)
21. (本小題12分)市體校準備挑選一名跳高運動員參加全市中學生運動會,對跳高運動隊的甲、乙兩名運動員進行了8次選拔比賽.他們的成績(單位:m)如下:
甲:1.70 1.65 1.68 1.69 1.72 1.73 1.68 1.67
乙:1.60 1.73 1.72 1.61 1.62 1.71 1.70 1.75
(1)甲、乙兩名運動員的跳高平均成績分別是多少?
(2)哪位運動員的成績更為穩定?
(3)若預測,跳過1.65m就很可能獲得冠軍,該校為了獲得冠軍,可能選哪位運動員參賽?若預測跳過1.70m才能得冠軍呢?
22.(本小題14分)某電視臺在一次對收看文藝節目和新聞節目觀眾的抽樣調查中,隨機抽取了100名電視觀眾,相關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文藝節目
新聞節目
總計
20至40歲
40
18
58
大于40歲
15
27
42
總計
55
45
100
(1)由表中數據直觀分析,收看新聞節目的觀眾是否與年齡有關?
(2)用分層抽樣方法在收看新聞節目的觀眾中隨機抽取5名,大于40歲的觀眾應該抽取幾名?
(3)在上述抽取的5名觀眾中任取2名,求恰有1名觀眾的年齡為20至40歲的概率.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物理文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I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
卷(Ⅰ)
單項選擇題。
1.下列哪些措施是為了防止靜電產生的危害
A.靜電復印 B.在高大的建筑物頂端裝上避雷針 C.在高大的煙囪中安裝靜電除塵器
D.靜電噴漆
2.如圖所示,在電荷為Q的電場中,有a、b兩點。一電子從a向b運動,那么,該電子所受的電場力將
A.減小 B.增大 C.不變 D.無法判斷
3.下列哪個是電場強度的單位
A. B. C. D.
4.關于電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場是電荷周圍空間實際存在的物質
B.電場是為了便于研究電荷的運動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C.電荷周圍分布的電場線就是電場
D.電荷間的相互作用不是通過電場作媒介產生的
5.下列關于電場線的說法中正確
A.電場線是從正電荷出發,終止于負電荷的曲線
B.一對正、負點電荷的電場線不相交,但兩對正、負點電荷的電場線是可以相的
C.電場線是電場中實際存在的線
D.電場線就是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軌跡
6.真空中甲、乙兩個固定的點電荷,相互作用力為F,若甲的帶電量變為原來的2倍,乙的帶電量變
為原來的8倍,要使它們的作用力仍為F,則它們之間的距離變為原來的
A.2倍 B. 4倍 C.8倍 D.16倍
7.關于點電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有體積很小的帶電體才能看成是點電荷
B.體積較大的帶電體一定不能看成是點電荷
C.當兩個帶電體的大小形狀對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影響可忽略時,這兩個帶電體均可看成點電荷
D.當帶電體帶電量很少時,可看成點電荷
8.下列關于磁感應強度大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通電導線受磁場力大的地方,磁感應強度一定大
B.一小段通電導線放在某處不受磁場力作用,則該處的磁感應強度一定為零
C.磁感線的指向就是磁感應強度減小的方向
D.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和方向跟放在磁場中的通電導線受力的大小無關
9.關于磁感線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感線是磁場中客觀存在、肉眼看不見的曲線
B.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N極指向磁體的S極
C.磁感線上各點的切線方向與該點的磁場方向一致
D.兩個磁場疊加的區域,磁感線就有可能相交
10.如圖所示,在通電螺線管的磁場中,放有一個小磁針,當小磁針靜止時,在下列各圖中N極指向
正確的是
11.關于電荷所受電場力和洛倫茲力,正確的說法是 ( )
A.電荷在磁場中一定受洛倫茲力作用
B.電荷在電場中一定受電場力作用
C.電荷所受電場力一定與該處電場方向一致
D.電荷所受的洛倫茲力不一定與磁場方向垂直
12.如圖是電場中某區域的電力線圖,電場中的三個點A、B、C的電場強度分別為EA、EB、EC,,則
關于、、大 小的判斷,正確的是:
A.>> ?? B.>> ?? C.>> ?? D.>>
13.某同學畫的表示磁場B、電流I和安培力F的相互關系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14.將面積為0.50m2的線圈放在磁感應強度為2.0×10-3T的勻強磁場中,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垂直,
則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是
A.1.0×10-3Wb B.0.50×10-3Wb C.0. 25×10-3Wb D.0
15.發現電流的磁效應的科學家是
A.庫侖 B.奧斯特 C.法拉第 D.安培
16.下列各圖表示電流及其產生的磁場,其中正確的是( )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物理理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 17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68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 使帶電的金屬球靠近不帶電的驗電器,驗電器的箔片張開。下列各圖表示驗電器上感應電荷的分布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
2.下列關于電容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電容器是儲存電荷和電能的容器,只有帶電的容器才稱為電容器
B.任何兩個彼此絕緣而又相互靠近的導體,就組成了電容器,跟這兩個導體是否帶電無關
C.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是指每個極板所帶電荷量的絕對值
D.電容器充電過程是將其他形式能轉變成電容器的電能并儲存起來;電容器放電過程,是將電容器儲存的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3.有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A、B(它們的大小可忽略不計),A帶電荷量為7Q,B帶電荷量為-Q,當A、B在真空中相距為r時,兩球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庫侖力為F;現用絕緣工具使A、B球相互接觸后再放回原處,則A、B間的相互作用的庫侖力是( )
A.F B.F C.F D.F
4.由電場強度的定義式E=F/q 可知,在電場中的同一點( )
A.電場強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B.無論檢驗電荷所帶的電量如何變化,F/q始終不變
C.電荷在電場中某點所受的電場力大,該點的電場強度強。
D.一個不帶電的小球在P點受到的電場力為零,則P點的場強一定為零
5.如圖所示MN是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的場強一定比b點的場強大
B.a點的場強一定和b點的場強相等
C.a點的電勢一定比b點的電勢高
D.b點的電勢可能比a點的電勢高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沿著電場線移動電荷,電場力一定要做正功
B.電荷沿電場線移動,其電勢能一定減少
C.同一電荷在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勢能大
D.同一電荷在電場線密的地方受電場力大
7.將電量為1×10-6C的負電荷,放在電場中A點,受到的電場力大小為6×10-3N,方向水平向右,則將電量為2×10-6C的正電荷放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為( )
A.1.2×10-2N,方向水平向右 B.1.2×10-2N,方向水平向左
C.1.2×102N,方向水平向右 D.1.2×102N,方向水平向左
8.如圖所示,M、N兩點分別放置兩個等量種異電荷,A為它們連線的中點,B為連線上靠近N的一點,C為連線的中垂線上處于A點上方的一點,在A、B、C三點中 ( )
A.場強最小的點是A點,電勢最高的點是B點
B.場強最小的點是A點,電勢最高的點是C點
C.場強最小的點是C點,電勢最高的點是B點
D.場強最小的點是C點,電勢最高的點是A點
9.如圖所示,在O點置一點電荷Q,以O為圓心作一圓。現將一電荷從A分別移到圓上的B、C、D三點,則:( )A.移到B的過程電場力做功最少
B.移到C的過程電場力做功多少介于移到C點和D點之間C.移到D的過程電場力做功最多
D.三個過程電場力做功一樣多
10.如圖所示,一帶電液滴在重力和勻強電場對它的作用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由b沿直線運動到d,且bd與豎直方向所夾的銳角為45°,則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此液滴帶負電
B.液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合外力對液滴做的總功等于零
D.液滴的電勢能減少
11.如圖所示,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場強為E,在電場中的同一豎直線有A、B兩點相距為h,用外力F將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微粒從A點勻速運動到B點,則:( )
A.外力F的方向為豎直向上 B.外力F的方向為水平向左
C.外力F的大小為mg+qE D.外力F做的功為mgh
12.一帶電粒子從電場中的A點運動到B點,徑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圖中實線為電場線,不計粒子所受重力,則( )
A.粒子帶正電 B.粒子加速度逐漸減小
C.A點的場強小于B點場強 D.粒子的速度一定在不斷增大
13.某電場中將一電荷量為4×10-2C的負電荷由A點移到B點,其電勢能增加了0.2J,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為( )
A 5V B -5V C 2V D -2V
14.如圖所示,Q為一帶正電的點電荷,P為原來不帶電的枕形金屬導體,a、b為導體內的兩點.當導體P處于靜電平衡狀態時( )
A.a、b兩點的場強大小Ea、Eb的關系為Ea>Eb
B. a、b兩點的場強大小Ea、Eb的關系為Ea〈Eb
C.感應電荷在a、b兩點產生的場強大小Ea′和Eb′的關系是Ea′>Eb′
D.感應電荷在a、b兩點產生的場強大小Ea′和Eb′的關系是Ea′=Eb′
15.如圖所示,兩根細線拴著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A、B,上、下兩根細線中的拉力分別是TA、TB,現在使A、B帶同種電荷,此時上、下細線受力分別為TA′、TB′,則( )
A.TA′=TA,TB′>TB B.TA′=TA,TB′C.TA′TB D.TA′>TA,TB′二、計算題:
16.如圖所示,一個掛在絲線下端的帶電的小球B,靜止在圖示位置;若固定的帶正電的小球A電荷量為Q,B球的質量為m,帶電荷量q,θ=30°,A和B在同一水平線上,整個裝置處于真空中
(1)分析小球B的帶電性質
(2)B受到的電場力大小為多少
(3)A、B兩球之間的距離為多少?
17.如圖所示,一個可忽略重力不計的帶電量為q微粒,從兩偏轉極板的中間點O垂直進入一個偏轉電場。偏轉電場兩個極板所加電壓為U,偏轉板板的長度為L,兩極板間的距離為d。求:
(1)若微粒能穿出偏轉電場,帶電微粒穿過偏轉電場所用的時間是多少?
(2)若微粒能穿出偏轉電場,帶電微粒的偏轉位移y是多少?
(3)要使微粒能穿出偏轉板,偏轉電壓U至少為多少?
18.如右圖所示,一絕緣細圓環半徑為r,其環面固定在豎直面上,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與圓環平面平行,環上穿有一電荷量+q,質量為m的小球,可沿圓環做無摩擦的圓周運動,若小球經A點時速度vA的方向恰與電場垂直,且圓環與小球間沿水平方向無力的作用.
(1)求小環運動到A點的速度vA是多少?
(2)當小球運動到與A點對稱的B點時,小球對圓環在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FB是多少?
(3)若E=mg/q,小球最大動能為多少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生物文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 在森林公園里有一群畫眉,它們是這個森林公園里馬尾松的“保護神”,這一群畫眉稱之為一個( )
A.群落 B.生態系統 C.種群 D.生物圈
2.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A.生物圈 B.陸地生態系統 C.海洋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
3. 病毒、藍藻、酵母菌都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A.細胞膜 B.細胞壁 C.核糖體 D.核酸
4. 下列四種生物中,哪一種生物的細胞結構與其他3種生物的細胞有明顯區別(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蘑菇
5.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A.蛋白質 B.核酸 C.細胞 D.器官
6.下列事實中,沒有支持“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觀點的是( )
A.HIV病毒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B.乙肝病毒依賴人體肝細胞生活
C.草履蟲會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親通過精子和卵細胞把遺傳物質傳給下一代
7.乳酸飲料中的一個乳酸菌屬于生命系統的( )
A.細胞 B.器官 C.種群 D.生態系統
8.觀察細胞中DNA的分布情況,應選擇的試劑是 ( )
A.甲基綠 B.斐林試劑 C.吡啰紅 D.雙縮脲
9.下列各項不屬于生命系統的是( )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B.表皮細胞中的水和蛋白質分子
C.青蛙的表皮細胞 D.池塘中的水、陽光等因素以及在池塘中生活的青蛙等各種生物
10. 綠色開花植物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是( )
A.細胞—組織—器官—植物 B.細胞—組織—系統—植物體
C.細胞—器官—系統—植物 D.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1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是因為( )
A.構成細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構成細胞的無機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構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陳代謝的功能
12.組成玉米和人體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 )
A.氫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碳元素
13.在肌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
A.水 B.脂肪 C.蛋白質 D.糖類
14.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明顯的區別在于( )
A.有無核物質    B.有無細胞壁   C.有無核膜  D.有無細胞膜
15. 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和生長迅速時,通常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 )
A.會升高 B.會降低 C.不變化 D.波動不大
16.下列化學元素中屬于組成生物體的微量元素的是 ( )
A.K B.P C.B D.Ca
17.下列關于蛋白質功能的舉例合理的是 ( )
A.催化——抗體 B.運輸——唾液淀粉酶
C.調節——胰島素 D.免疫——血紅蛋白
18.下列哪項不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
A. B.
C. D.
19.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動蛋白結構不同的原因是( )
A.所含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B.所含氨基酸的數目不同
C.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D.所含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肽鍵的空間結構都不同
20.下列核苷酸不可能屬于DNA初步水解產物的是( )
21.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22.生物的遺傳物質和生命活動的承擔者分別是( )
①核酸 ②核糖核酸 ③脫氧核糖核酸 ④蛋白質 ⑤脂質 ⑥糖類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②④
23.蛋白質和多肽的主要區別是( )
A.蛋白質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 B.蛋白質的氨基酸比多肽多
C.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比多肽大 D.蛋白質能水解成多種氨基酸
24.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形成二肽,脫去一分子水。這個水分子中氫來自( )
A.羧基(- COOH ) B.氨基(- NH2 ) C.連在碳原子上的氫 D.氨基和羧基
25.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 )
A.顫藻、水綿、香菇 B.煙草、草履蟲、大腸桿菌
C.小麥、番茄、大豆 D.酵母菌、乳酸菌、噬菌體
26.某一條肽鏈中共有 151 個肽鍵,則此多肽鏈含有— COOH 和— NH2的數目至少是( )
A.152 和 152 B.151 和 151 C.1 和 1 D.2 和 2
27.在洋蔥根尖細胞中,組成核酸的堿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種?( )
A.5 、 2 、 8 B.4 、 2 、 2 C.5 、 2 、 2 D.4 、 4 、 8
28.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核酸由 C 、 H 、 O 、 N 、 P 等元素組成 B .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
C .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DNA 和 RNA D .核酸能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29.某同學在上體育課時突然暈倒,醫生在其靜脈內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供給水分 B.供給全面營養 C.供給能源 D.維持細胞滲透壓
30.植物細胞中特有的多糖( )
A.蔗糖 B.麥芽糖 C.糖原 D.纖維素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0分)
31.(共6分,每空1分)材料:在一陰濕山洼叢中,有一堆長滿葫蘆蘚的腐木,其中聚集著細菌、真菌、螞蟻、蜘蛛、老鼠、蟬等生物。請根據材料,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上試分析各自對應于哪個層次。
(1)腐木中的一個腐生細菌_________或_________。屬于_____核生物。
(2)這一陰濕山洼叢中的所有葫蘆蘚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一陰濕山洼叢中的苔蘚、螞蟻、蜘蛛、老鼠等所有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4)這一陰濕山洼叢中,長滿苔蘚的腐木,以及聚集著螞蟻、蜘蛛、老鼠等動物,它們共同構成 。
32. (共8分,每空1分)生物組織中有機物的鑒定
需鑒定的物質
用于鑒定的試劑
反應發生的現象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紫色
淀粉
橘黃色
蘇丹IV
33.(共11分,每空1分)下列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式,請回答有關問題:
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該化合物由_________種氨基酸組成,化合物名稱是 。
(2)該化合物是由_____個氨基酸分子失去_ __水分子而形成的,這種反應叫做_____ __。
(3)圖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___________,表示肽鍵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
(4)圖中有________個肽鍵,肽鍵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有_______個氨基和______個羧基。
44. (共15分,每空1分)
(1)糖類由 三種元素組成,可以分為單糖、二糖和 。
(2)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 ,它的結構通式是 。
(3)核酸包括 和 兩大類,的基本單位是 ,核酸的基本單位是由一分子 、一分子 和一分子 組成。
(4)水按照存在形式可分為 和 , 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5)脂質包括脂肪、 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膽固醇、 和維生素D。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生物理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 命題人:歐陽俊 審核人:鄭曉花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1分,共50分)
1.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或在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也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構成有機體的基本單位
D.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2.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是因為 ( )
A .構成細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 .構成細胞的無機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 .構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 .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陳代謝的功能
3.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分析,下列屬于種群的是( )
A.池塘中的一群魚
B.培養基被污染后除大腸桿菌外,又滋生了別的細菌和真菌
C.培養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
D.在一棵枯樹枝上生活著螞蟻,長滿了苔蘚
4.大豆根尖所含有的核酸中,含有堿基 A 、 G 、 C 、 T 的核苷酸種類數共有( )
A.8 B.7 C.5 D.6
5.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6.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清晰,換上高倍鏡后模糊不清,此時應該( )
A.移動裝片 B.調節反光鏡
C.調節粗準焦螺旋 D.調節細準焦螺旋
7.用化學分析法測得某有機物的化學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質 D.糖類
8.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該氨基酸的R基是 ( )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
9.把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熱時,如果觀察到紅色沉淀,說明該尿液中含有( )
A.乙醇 B.氨基酸 C.葡萄糖 D.蛋白質
待檢物質
試劑
顏色反應
蛋白質
雙縮脲

脂肪

紅色

斐林試劑
磚紅色
10. 下面是一組探究生物體內主要有機物存在與否的鑒別實驗,按表中數字順序下列各選項表示正確的是( )
A.葡萄糖、蘇丹III、紫色
B.蔗糖、蘇丹IV、紫紅色
C.還原糖、蘇丹IV、藍紫色
D.果糖、蘇丹IV、紫色
11.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 )
A.水 B.脂質 C.糖類 D.蛋白質
12. 如圖表示細胞中各種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排列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蛋白質、水、脂質、糖類,C、O、N、H
B.蛋白質、糖類、脂質、水,N、H、O、C
C.水、蛋白質、脂質、糖類,H、O、N、C
D.水、蛋白質、糖類、脂質,N、H、C、O
13.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主要由下列哪種物質來體現?( )
A.脂肪   B.核酸   C.蛋白質 D.水 
14.人體的某些組織的含水量雖然相近,但形態卻不相似。如心肌含水量約為79%而呈現出堅韌的狀態;血液的含水量約為82%卻為流動的液體狀態,對這種差異的解釋是( )
A.心肌內多是自由水?? B.血液中多是結合水
C.心肌內多是結合水 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15.艾滋病是當今世界上最難治愈的疾病之一,被稱為“超級癌癥”,2005年-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口號都確定為“遏制艾滋、履行承諾”,艾滋病病毒屬于生物的理由是 (  )
A.由有機物組成 B.具有細胞結構 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復制產生后代
16.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是DNA,那么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是( )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17. 在過度肥胖者的心肌細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A.水 B.脂肪 C.蛋白質 D.糖類
18. 下列哪項不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 )
A . B .
C . D .
19. ①②③④⑤是有關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如圖所示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何圖形,要將圖1轉化成圖2,所列A、B、C、D四種操作順序中,正確的應是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玻片
A.①③④⑤ B.④③②⑤ C.⑤④③② D.①④⑤③
20.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形成含2條肽鏈的蛋白質時,相對分子量減少了900,由此推知,此蛋白質分子中所含的氨基酸數和肽鍵數分別是 ( )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21. 古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下列有關“蠶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組成蠶絲的基本單位是葡萄糖 B.蠶絲的形成過程一定有水產生
C.蠶絲服裝可以用熱水浸泡 D.蠶絲中一定含有化學元素C、H、O、N、P
22. 在“鑒定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甘蔗莖、甜菜的塊根等都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進行還原性糖的鑒定
B.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植物組織材料
D.馬鈴薯塊莖中淀粉含量較高,是進行淀粉鑒定的理想材料
23.在觀察裝片時,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細胞大小、細胞數目、視野亮度的變化( )
A.變大、變少、變暗 B.變大、變多、變亮
C.變小、變多、變暗 D.變小、變多、變亮
24. 土壤缺鋅時,植物會表現一定的病癥。在患病的植株葉面噴灑一定濃度的含鋅溶液后該病癥消失,說明鋅是該植物體的(????) A?. 必需元素,大量元素????????????????? ? B?. 非必需元素,大量元素?? C. 非必需元素,微量元素????????????????? D. 必需元素,微量元素
25. 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視野中被相連的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為(????) A .2個 B.4個 C.8個 D.16個
26.噬菌體、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A.核酸 B.細胞壁 C.細胞膜 D.線粒體
27.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 )
A.核糖體和線粒體 B.細胞膜和葉綠體
C.內質網和中心體 D.細胞膜和核糖體
28. 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根本區別是( ) A、新陳代謝類型 B、有無細胞壁 C、大小 D、有無核膜
29. 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蟲 ④小球藻 ⑤SARS病毒
⑥念珠藻 ⑦葡萄球菌 ⑧霉菌 ⑨紫菜
A.①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⑥⑧ C. ①⑥⑦⑧ D. ①⑥⑦
30. 組成玉米和人體的最基本元素是( ) 
A.氫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碳元素 
31.右圖為生物種類的概念圖,對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a—原核生物、b—細菌、c—流感病毒
B.a—原核生物、b—細菌、c—乳酸菌
C.a—真核生物、b—植物、c—藍藻
D.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腸桿菌
32.仙人掌和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珊瑚魚,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含量 ( )
A.差異很大 B.大體相同 C.很難確定 D.沒有一定標準
33.如下圖所示,a、b、c、d為物鏡和目鏡長度,e、f為觀察時物鏡與標本其切片距離大小。如
獲得最大放大倍數的觀察效果,其正確組合是( )
A.ace
B.bdf
C.bce
D.bde
34.細胞學說主要闡明了( )
  A.細胞的多樣性 B.細胞結構的復雜性  C.生物結構的統一性 D.生物界的多樣性
35. 在玉米細胞中,含量最多的4種元素是 ( )
A. C、N、O、P B. Fe、Cu、Zn、Mo
C. O、N、P、S D. C、H、O、N
36.下列關于“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用于檢測可溶性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B.脂肪的檢測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微粒.
C.檢測可溶性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檢測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的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混現用
37.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45N17S2的蛋白質化合物中,最多含有( )肽鍵
A.63個; B.62個; C.17個; D.16個
38.不屬于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的是( )
A.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及其代謝產物所構成
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是具有生命體的有機體
C.細胞是一切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39. 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B. 建立者主要是施萊登和施旺
C. 它揭示了動植物細胞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D. 證明了生物彼此間存在著親緣關系
40.關于生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體內參與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是自由水
B.植物吸收的無機鹽PO-4是合成DNA、RNA和纖維素等物質的原料
C.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無機鹽還是大分子的組成成分
D.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隨生物個體代謝的強弱而變化
41.用n個氨基酸,合成1條多肽鏈,其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a,則蛋白質的分子量最
大為 ( )
A.na B.na-18n C.na一18(n-1) D.na一18
42.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的含N堿基是 ( )
A.鳥膘呤 B.腺膘呤 C.尿嘧啶 D.胸腺嘧啶
43.煙草、和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中具有核酸和核苷酸的種類分別是 ( )
A.1.4種和2.8種 B.2.8種和1.4種
C.2.8種和2.8種 D.1.4種和l.4種
44.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
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依次是 ( )
A.核酸、蛋白質、細胞、糖類 B.糖類、蛋白質、細胞、核酸
C.蛋白質、核酸、細胞、糖類 D.核酸、蛋白質、糖類、細胞
45.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時,生物體內 ( )
A.結合水/自由水的值與此無關 B.結合水/自由水的值會升高
C.結合水/自由水的值會降低 D.結合水/自由水的值不變
46.下列哪項不是水在生物體中的作用 ( )
A.參與新陳代謝 B.參與營養物質、代謝廢物的運輸
C.良好的溶劑 D.貯藏能量
47.廣告中有很多關于補Zn的內容,而鋅是構成與記憶力息息相關的核酸和蛋白質不
可缺少的元素,兒童缺鋅就會導致大腦發育不良,這說明無機鹽離子 ( )
A.對維持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 B.對維持細胞形態有重要作用
C.對調節細胞內的滲透壓有重要作用 D.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48.在植物葉肉細胞中由A、G、C、T四種堿基組成的核苷酸種類是( )
A.4種 B.8種 C.7種 D.6種
49. 醫生常常給病人輸液,常把藥劑溶解于生理鹽水(0.9%的NaCl溶液)中,而不是溶解于蒸餾水中。這是因為(  )
A.無機鹽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
B.蒸餾水不含營養物質
C.蒸餾水可增大細胞中自由水比例,使細胞代謝加快,加劇病情
D.生理鹽水能維持人體內環境滲透壓的穩定,防止細胞過度吸水
50.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動植物和微生物細胞中的一種重要的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縮合而成,則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為( )
A.C3H3O2NS B.C3H3NS C.C3H7O2NS D.C3H5NS
二、非選擇題(共50分,其中54和55題為選做題,每位學生必需選其中一題來答題)
51.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又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據圖回答(共4分):
(1)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最主要區別是看其有無
(2)以上圖中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的是的是(填代號) 。藍藻是 (填代號)其能進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52.下面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請根據此化合物的結構分析回答:。(12分)
(1)該化合物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
(2)該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失去 分子水而形成的,這樣的反應叫做 ,該化合物叫 肽。
53.有一條多肽化合物,其分子式為C55H70O19N10,已知將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12分):
(1)寫出以上氨基酸的通式:
(2)四種氨基酸的不同由 基團決定
(3)氨基的化學式 羧基的化學式
(4)谷氨酸中含 個羧基 個氨基
53.下圖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圖,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請分析回答(12分):
(1)物質a是     ,在動物細胞內,與物質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 ;若物質A在動植物細胞中均含有,并作為細胞內的最理想的儲能物質,則A是    ,可以用      鑒定。
(2)物質c共有   種,C是 。
(3)若要觀察大分子物質C在細胞中的分布可用 染色,結果發現細胞核被染成 色。
(4)鑒定生物組織中B用的試劑是 , 實驗現象呈 色。
(5)與d同屬于一類的還有 , 。
54.(10分)如圖是真核生物體內某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構成示意圖,已知M和N為生物大分子物質,A和B分別是兩者的組成單位。請回答:
(1)X、Y元素分別是 、 。
(2)A的結構通式是 ,連接A形成M的化學鍵是 。
(3)N為生物體遺傳物質,化合物B水解后的產物是一分子 、一分子 和一分子 。
(4)M在細胞中承擔多種功能,試舉例說明其中的三種:
① ② ③
55.某校生物興趣小組想設計兩個實驗:(10分)
(1)探究尿液中含不含葡萄糖;
(2)證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現提供:葡萄糖、新取尿液樣品、加有檸檬酸鈉(防止血液凝固)的雞血、清水、試管、離心機、三腳架、大燒杯、火柴、酒精燈、石棉網等。
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過程中還需要的一種試劑是 。
(2)寫出實驗(2)的實驗步驟、觀察到的現象。
步驟:a.取加有檸檬酸鈉的雞血5 mL,用離心機離心(紅細胞沉淀在底部),獲得上清液。
b.取兩支干凈的試管,分別標號1、2
c.在1號試管中加入2ml葡萄糖溶液,2號試管中加入等量的___ ______。
d.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剛配制好的 2ml。振蕩試管,使溶液混合均勻。
e.將試管 。實驗過程中隨時觀察實驗現象。
f.結果:
1號試管內 ,2號試管內 。
(3)寫出實驗(1)可能出現的現象和結論。
如果_____________ ________ 則_______ 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 _______ 則_________ __________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英語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總分:100分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注意事項:
1. 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學校、班級、考號填寫在答題卡及第二卷相應位置。
2. 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檫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除第二卷的題目外,答案不能直接填涂在試卷上。
第一卷 (共80分)
I. 聽力理解(共二節,滿分2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選出最佳選項, 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re is the woman’s husband now?
A. In Tokyo. B. In London. C. In Paris.
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urse and patient.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Waiter and customers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Cars. B. Traffic. C. Driving.
4. Why does the man suggest taking a bus?
A. The bus is cheap. B.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taxi. C. No taxis work during rush hours.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will pay $2,000 for her vacation
B. She will get less than $2,000 a month.
C. She will have one week’s paid vacation a year.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分, 滿分1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6至7題
6. What was the coin made of?
A. Iron. B. Gold. C. Silver.
7. How did the woman get the coin?
A. She bought it in a shop .
B. She traded two stamps for it.
C. Her friend gave it to her.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8至9題
8.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 bus stop. B. On the way to the zoo. C. At the zoo.
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takes the bus by mistake.
B. The man has been to the zoo before .
C. The bus is crowded with passengers.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now?
A. To eat something. B. To call their friend. C. To walk around the town.
11.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Howard?
A. A little before 1:00. B. At 1:00. C. At 12:30.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Howard?
A. He is a funny man. B. He is a hotel manager. C. He is leaving the town soon.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hotel. B. At a light shop. C. At the woman’s home.
14.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A. Move her things. B. Get her a brighter light. C. Buy her some medicine.
15.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 Thirsty. . B. Sleepy. C. Cold.
16.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 Buy a new blanket. B. Fetch some hot water. C. Turn off the air-conditioning.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y are many roads closed in the north?
A. There is a heavy rain.
B. There are strong winds.
C. There are fallen stones from mountains.
18. Where are the fifty flooded houses located?
A. In the east. B. In the north C. In the south.
19. What happened in the east?
A. Many boats were washed away.
B. Four people drowned in a river.
C. Two villages were under water.
20. Why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ings are worst in the west.
B. There will be no storms tomorrow.
C. Two houses have been flooded in the south.
Ⅱ. 單項選擇(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21. Don’t say any more; we all believe the facts than your words. What you have explained doesn’t make _____.
A. sense B. fun C. use D. meaning
22. As soon as she entered her own room, she caught sight of the gift _____ by her father.
A. buying B. bought C. was bought D. being bought
23. The results of the medical checkup suggested that my father _____ in poor health, so the doctor suggested that he _____ smoking and take more exercise.
A. was; gave up B. be; should give up C. should be; gave up D. was; give up
24. In the following two hours he was _____ the performance,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s wonderful as he had expected.
A. tired of B. absorbed in C. annoyed with D. concerned about
25. My grandfather is too old to care for himself, so my aunt is looking for someone to _____ him.
A. treat B. cure C. attend D. examine
26. As a war reporter in Iraq, Shui Junyi is _____ to many dangers.
A. showed B. prevented C. exposed D. selected
27. Officials believe that more than one person _____ for the big fire.
A. is to be blamed B. should blame C. should be blaming D. is to blame
28. Having never met with such a _____ problem, he felt _____ and didn’t know how to solve it.
A. puzzling; puzzled B. puzzled; puzzling C. puzzling; puzzling D. puzzled; puzzled
29.-Is there anything you want from the town?
-No thank you, I would like to get ______.
A. those letters mailed B. to mail these letter
C. those letters mail D. to mail those letter
30. Last night Bill returned from his office to find his sister______ unconsciously beside the sofa.
A. lying B. laid C. laying D. to lie
31. Do you think _____ true that _______is hard work that leads to success?
A. it; it B. it ; what C. that; it D. what which
32. The United Kingdom_______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 make up B. consisted of C. consist in D. consists of
33. The _____ on her face suggested that she was greatly shocked at the news.
A. introduction B.impression C. description D. expression
34. They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ten years, but they still keep in _____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 constant B. instant C. content D. consistent
35. Considering that you have no _____ experience, it’s doubtful that you’ll get the job.
A. efficient B. previous C. original D. unusual
36. I watched the plane go higher and higher until I lost _____ of it.
A. view B. scene C. vision D. sight
37. _____ in thought, he didn’t notice his teacher coming into the classroom at all.
A. Losing B. Having lost C. Lost D. To lose
38. _______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the city takes the round shape with a flowing river through it.
A. Viewing B. To be viewed C. Viewed D. To be viewing
39. _______ all the inventions have in common is _____they have succeeded.
A. What; what B. That; that C. What; that D That; what
40.-------__________?
-------No,please go ahead.
A.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hand? B. Shall we go home now
C.Would you like to see a film with me D.Do you mind if I use your computer for a while
Ⅲ.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It was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4, the day before Christmas, but I had to stay to tidy the office. The only thing that 41 my day was the beautifully decorated 42 in our waiting room and a 43 sent to me by a fellow I was dating—a dozen long-stemmed(長干的)red roses.
Suddenly, our receptionist came and said there was a lady outside that urgently needed to speak with me. As I stepped out, I noticed a young 44 woman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standing there. 45 , she explained that her husband—a prisoner in a nearby prison—was my next patient. She told me she wasn’t 46 to visit her husband in prison and 47 he had never seen his son. So she 48 me to let her wait here ahead of time. I agreed. 49 , it was Christmas Eve.
A short time later, her husband arrived—with chains on his feet, cuffs on his hands, and two armed guards 50 him. The woman’s tired face 51 when her husband took a seat beside her. I watched them laugh, cry, and share their 52 . He seemed like a gentle and honest man.
At the end of the 53 , the man had to go back and I 54 him a Merry Christmas. He smiled and thanked me and said he felt saddened by the 55 that he hadn’t been able to get his wife 56 for Christmas. On hearing this, I was 57 with a wonderful idea.
I’ll never forget the 58 on both their faces as the prisoner gave his wife the beautiful, long-stemmed red roses. I’m not sure who 59 the most joy—the husband in giving, the wife in receiving, or myself in having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in this 60 moment.
41. A. enjoyed B. brightened C. relaxed D. presented
42. A. office B. Christmas Father C. Christmas tree D. furniture
43. A. gift B. regards C. message D. package
44. A. ordinary-looking B. good-looking C. tired-looking D. frightened-looking
45. A. Happily B. Quietly C. Excitedly D. Nervously
46. A. going B. determined C. expected D. allowed
47. A. why B. how C. that D. when
48. A. persuaded B. demanded C. begged D. pleased
49. A. After all B. In all C. All in all D. Above all
50. A. near B. around C. behind D. before
51. A. turned pale B. went red C. lit up D. turned away
52. A. child B. tears C. joy D. sorrows
53. A. meeting B. appointment C. discussion D. conversation
54. A. said B. showed C. wished D. hoped
55. A. words B. fact C. idea D. scene
56. A. something B. nothing C. anything D. everything
57. A. encouraged B. struck C. provided D. inspired
58. A. sadness B. happiness C. look D. smiles
59. A. experienced B. received C. gave D. accepted
60. A. unforgettable B. sad C. happy D. special
Ⅳ. 閱讀理解 (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People travel for a lot of reasons. Some tourists go to see battlefields or other historic remains. Others are looking for culture, or simply want to have their pictures taken in front of famous places. Most European tourists are looking for sunny beach to lie on.
Northern Europeans are willing to pay a lot of money for the sun because they have little of it. People of cities like London, Copenhagen and Amsterdam, spend much of their winter in the dark because the days are so short, and much of the rest of the year in the rain.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 Mediterranean(地中海) has always attracted them. Every summer many people travel to Mediterranean resorts and beaches for their vacation. They all come for the same reason: sun!
The huge crowds mean lots of money for the economics of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Italy’s 30 000 hotels are booked without a break every summer. And 13 million people camp out on French beaches, parks, and roadsides. Spain’s long sandy coastline attracts more people than anywhere else. 37 million tourists visit there yearly, or one tourist for each person living in Spain.
But there are signs that the area is getting more tourism than it can deal with. The Mediterranean is already one of the most polluted seas on earth. None of these, however, is ruining anyone’s fun. Obviously, they don’t go there for clear water. They allow traffic jams and seem to like crowded beaches. They don’t even mind the pollution. No matter how dirty the water is, the coastline still looks beautiful. And as long as the sun shines, it’s still better than sitting in the cold rain in Berlin, London, or Oslo.
61. The writer seems to imply that Europeans travel mostly for the reason that .
A. they want to see historic remains
B. they wish to escape from cold, dark and rainy days
C. they would like to take pictures in front of famous places
D. they are interest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and social customs
6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attracts more tourists than others?
A. Spain B. Greece C. France D. Italy
63.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graph 3 “one tourist for each person living in Spain”
means_______.
A. all the 37 million people living in Spain are tourists
B. every person living in Spain has to take care of a tourist
C. every family in Spain is visited by a tourist every year
D. every year almost as many tourists visit Spain as there are people living in that country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ruin(毀壞) the tourists’ fun at Mediterranean resorts and beaches?
A. Polluted water. B. Rainy weather. C. Crowded buses. D. Traffic jams.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Mediterranean is welcomed by many Europeans living in the dark all the year around.
B. 3,700,000 tourists visit the Mediterranean every year.
C. The Mediterranean is always fascinating(迷人的) to most European visitors.
D. The Mediterranean is now the only place polluted most on earth.
B
The summer I was ten, my mother decided to bring us to the world of art. My brother and I were not very excited when we realized what my mother meant. What she meant was not that we could take drawing classes or painting classes but that we would have to spend one afternoon a week with her at the Fine Arts Museum. Before each visit to the museum, she made us read about artists and painting styles. It was almost as bad as being in school. Who wants to spend the summer thinking about artists when you could be with your friends at the swimming pool?
First we had to read about ancient Egyptians(古埃及人) and their strange way of painting faces and then go to look at them at the museum. My 12-year-old brother thought this was so funny, but I was not interested. Later we had to learn about artists in the Middle Ages who painted people wearing strange long clothing. We had to look at pictures of fat babies with wings and curly (鬈曲的) hair and with no clothes on flying around the edges of paintings. I certainly couldn't see what was so great about art.
On our last visit to the museum, something happened when I saw a painting by a woman called Mary. In it, a woman was reading to a child. The colors were soft and gentle, and you could tell by the mother’s expression how happy she was just to be with the child. I couldn't stop looking at this painting! I wanted to see every painting Mary had ever made! It was really worth looking at so many paintings to find a painter who could interest me so much.
66. The aim of the mother’s plan was to _________.
A. take them to visit the museum B. introduce them to the world of art
C. ask them to read about artists D. show them different painting styles
67. What was the writer’s experience in the museum before the last visit?
A. She came to feel her mother’s love. B. She liked many paintings.
C. She hardly enjoyed herself. D. She could understand the pictures of fat babies.
68. What made the writer go through a change that summer?
A. One of Mary's paintings. B. A strange way of painting.
C. Artists in the Middle Ages. D. Her mother’s instruction.
69. From the text, we can see _________.
A. the importance of curiosity B. the effect of art
C. the value of learning D. the power of family education
70. The writer and her brother had thought that they could ___________ in their summer vacation.
A. visit some art museums B. go to Egypt for a visit
C. take drawing or painting classes D. play with their friends.
C
 A man accused of failing to return more than 700 children’s books to five different libraries in the county was released from prison after a book publisher agreed to post his bond(保釋金)of $1,000.The publisher said.“There’s a story here. This is a man who loves books. He just can’t let go of them.He hasn’t stolen a single book.So what’s the crime ? We think that Mr. Banish has story to tell.We plan to publish his story.”
He continued,“Books are people, too! They talk to you, they take care of you and they enrich you with wisdom,humor and love.A book is a guest in my home.How could I kick it out? I repaired torn pages.I dusted them with a soft clean cloth. I turned their pages so they could breathe and get some flesh air.”
“Every week I reorganized them on their shelves so they could meet new friends, My books were HAPPY books. You could tell just by looking at them. Now they’re all back in the libraries, on the lower shelves, on the floors, at the mercy of all those runny-nosed kids I can hear them calling me. I need to rescue them. Excuse me. I have to go now.”
71. Why was the man put into prison?
A. Because the book publisher persuaded the police to do so.
B. Because he stole 700 children’s books from the five different libraries.
C. Because he refused to return the books that he had borrowed.
D. Because he wanted to publish his story.
72. How did the man treat books?
A. He treated them as real people.
B. He treated them as his own children.
C. He treated them as his furniture.
D. He treated them as his job.
73. From the passage we call learn that the man is_______.
A. a thief B. a writer C. crazy about books D. unfortunate
74. What might happen after the man was set free?
A. He might stop borrowing books.
B. He might start a library of his own.
C. He might go on borrowing books from libraries.
D. He might return all his books.
75. What is mainly talked about in this passage?
A. A funny thief who loves stealing books.
B. A person who refuses to return borrowed books and wants to look after them.
C. A person who is crazy about books so he keeps stealing them from the library.
D. A person who may have some mental problems.
D
Cancer researchers urged people on Wednesday to take more vitamin D to lower risk of cancer, saying studies showed a clear link. “Our suggestion is for people to increase their intake (吸入,攝入), through diet or a vitamin supplement,” Dr. Cedric Garland said in a telephone interview.
Garland's research team reviewed 63 studies, including several large long-term on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D and certain types of cancer worldwide between 1966 and 2004. “There's nothing that has this ability to prevent cancer,” he said, urging governments and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to do more to fortify (增強) foods with vitamin D. Garland is part of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Moores Cancer Center team that published its findings this week online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Vitamin D is found in milk, as well as in some fortified orange juice, yogurt and cheeses, usually at around 100 international units(IU)a serving. “People might want to consider a vitamin supplement to raise their intake to 1000 IUs per day” Garland said, adding that it was well within the safety guidelines established by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authors said that taking more vitamin D could b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people living in northern areas, which receive less vitamin D from sunshine.
“African Americans, who don't produce as much of the vitamin because of their skin colour, could also benefit significantly from a higher intake,” the authors said.
7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eople are advised to take more Vitamin D, because__.
A. it can lower cancer risk B. it can’t harm people’s health
C. it is nutritious D. it is not taken enough every day
77.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not help people get more Vitamin D?
A. Have some sunshine B. Have more fortified cheese
C. Have more meat D. Have a vitamin supplement
78.Who can Garland probably be?
A. A health researcher B. A doctor
C. A scientist D. A public health official
79.Which of the following food can lower people‘s chance of getting cancer?
A. Milk B. Fortified orange juice
C. Fortified yogurt D. All of the above
80.People from which area should take more Vitamin 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Asian people B. European people
C. American people D. African people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英語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第一卷(共75分)
I. 聽力理解(共二節,滿分2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選出最佳選項, 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re is the woman’s husband now?
A. In Tokyo. B. In London. C. In Paris.
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urse and patient.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Waiter and customers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Cars. B. Traffic. C. Driving.
4. Why does the man suggest taking a bus?
A. The bus is cheap. B.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taxi. C. No taxis work during rush hours.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will pay $2,000 for her vacation
B. She will get less than $2,000 a month.
C. She will have one week’s paid vacation a year.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分, 滿分1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6至7題
6. What was the coin made of?
A. Iron. B. Gold. C. Silver.
7. How did the woman get the coin?
A. She bought it in a shop .
B. She traded two stamps for it.
C. Her friend gave it to her.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8至9題
8.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 bus stop. B. On the way to the zoo. C. At the zoo.
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takes the bus by mistake.
B. The man has been to the zoo before .
C. The bus is crowded with passengers.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now?
A. To eat something. B. To call their friend. C. To walk around the town.
11.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Howard?
A. A little before 1:00. B. At 1:00. C. At 12:30.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Howard?
A. He is a funny man. B. He is a hotel manager. C. He is leaving the town soon.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hotel. B. At a light shop. C. At the woman’s home.
14.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A. Move her things. B. Get her a brighter light. C. Buy her some medicine.
15.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 Thirsty. . B. Sleepy. C. Cold.
16.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 Buy a new blanket. B. Fetch some hot water. C. Turn off the air-conditioning.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y are many roads closed in the north?
A. There is a heavy rain.
B. There are strong winds.
C. There are fallen stones from mountains.
18. Where are the fifty flooded houses located?
A. In the east. B. In the north C. In the south.
19. What happened in the east?
A. Many boats were washed away.
B. Four people drowned in a river.
C. Two villages were under water.
20. Why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ings are worst in the west.
B. There will be no storms tomorrow.
C. Two houses have been flooded in the south.
II.選擇填空:(共20小題,每題1分,滿分2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I don't know how to deal with my family problem. Can you give me some ?
A. advice B. messages C. information
22. –The CCTV reported that Premier Wen Jiabao played basketball with some students on Children's Day.
– ! And Premier Wen always encourages us to study hard and do more sports. A. What amazing news B. How amazing news C. What an amazing news
23. He was _______ for the accident in Broad Street.
A. blame B. blamed C. to blame
24. I Believe I Can Fly is a nice song by R. Kelly. This song tells us that believing in is very important. A. themselves B. ourselves C. itself
25. –Which one do you want to buy, an ipod touch 4, an ipad 3 or an iphone 5 ?
– . They are too expensive.
A. All B. None C. Neither
26.When you read, don't every new word in the dictionary. Try to guess its meaning.
A. look up B. work out C. give up
27. – did Prince William's wedding last?
– It lasted for about 5 hours.
A. How far B. How long C. How soon
28. –Do you know ?
–Yes. At about twelve. I was just about to go to bed.
A. when he came back B. when he will come back C. whether he goes to bed late
29. Some students are so that they often make mistakes in their homework.
A. careful B. carefully C. careless
30. As everyone knows, rubbish everywhere.
A. need be thrown B. mustn’t be thrown C. can’t throw
31. –Were you at school when he came to see you?
–Yes, I ______ a math class.
A. was having B. had C. am having
32.John is the boy legs were badly hurt in the accident.
A. whose B. that C. who
33. –How about going to the Disneyland together?

A. Enjoy yourself! B. Good luck! C. Sounds like a good idea!
34.----I didn’t know you go to school by taxi.
----Oh, I __________ take a taxi to school, but my bike needs repairing.
A. always B. sometimes C. often D. seldom
35.----Why did you vote for Maggie?
----Because she is very _______________. She always shares things with others.
A. practical B. active C. generous D. energetic
36. The volunteers sent _______ books to a mountain village school on Children’s Day.
A. two hundreds of B. two hundred of C. two hundreds D. two hundred
37. —Must I do my homework now, Mum?
—_______. You can do it tomorrow.
A. No, you needn’t B. No, you mustn’t C. Yes, you need D. Yes, you must
38. The meat smells _______. Throw it away.
A. well B. good C. badly D. bad
39. —Your English is good
—Thank you. I _______ it for three years.
A. learn B. learned C. have learned D. had learned
40.The water companies were instructed not to expose people to ________ water any more.
A. pollute B. polluted C. polluting D. pollutes
III.完型填空:(共15小題,每題1分, 滿分15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Once there was a poor little girl living near a forest. She had no family and no one to love her. So she often 41 sad and lonely
One day, when she was walking in the forest, she found that a small 42 was trapped unluckily in a bush. The butterfly tried to fly away 43 failed. The kind little girl saved the butterfly with great care. Instead of flying away, the butterfly turned 44 a beautiful fairy (仙女). The little girl was very 45 .
“Thank you for 46 me. You are so kind. I will make any of your dreams come true.” said the fairy.
The little girl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then said, “I want to be 47 !”
The fairy said, “Very well. I will help you.” And she said something in the little girl’s ear. Then the fairy disappeared.
As the kind little girl grew up, she was 48 ready to help people in need and was popular among the villagers. No one in the village was as happy as she was. Everyone asked her the 49 of ther happiness. She always smiled and 50 , “The secret of my happiness is that I listened to a kind 51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When the kind girl became a very old woman and was dying, the neighbours in the 52 all gathered (聚攏) around her bed because they were 53 that her secret of happiness would die with her. They asked, “Please tell us what the kind fairy said.”
The lovely old woman still 54 and said, “She told me that everyone needed me, no matter how safe they seemed, no matter how rich or poor, no matter how old or 55 . She said that helping others would make me happy all my life.”
41. A. thought B. found C. sounded D. felt
42. A. butterfly B. bird C. snake D. squirrel
43. A. so B. or C. but D. as
44. A. on B. up C. into D. down
45. A. surprised B. tired C. mad D. angry
46. A. catching B. beating C. killing D. saving
47. A. active B. happy C. energetic D. humorous
48. A. always B. never C. seldom D. hardly
49. A. success B. secret C. power D. lesson
50. A. asked B. hoped C. answered D. refused
51. A. witch B. fairy C. ghost D. princess
52. A. village B. town C. city D. world
53. A. excited B. pleased C. glad D. afraid
54. A. shouted B. cried C. smiled D. jumped
55. A. young B. great C. nice D. quiet
IV. 閱讀理解: (共20小題,每題1分,滿分20分)
A
In the last few years, some researchers have decided to study why kids lie(撒謊),So they made up a special team of 12students,all under the age of 21.
Each student was given 36 cards, and each card listed a topic that teens sometimes lie about to their parents ,The researchers worked through the cards with the teens, learning what things the kid was lying to his parents about ,and why.
By the end of the interviews, the kids saw for the first time how much they were lying and how many of family’s rules they had broken. It was reported that 98% of the teens had lied to their parents.
Out of the 36 topics, the average(平均) teen was lying to his parents about 12 of them. The teens lied about what movie they went to, and whom they went with .They lied about how they spent their afternoons while their parents were at work, and something like that.
Most parents hear their child lie and think he’s too young to understand what lies are or that lying’s wrong. They believe their child will stop, when he gets older .Many books also advise parents to just. let lies go—they’ll grow out of it .But the truth is that kids grow into it. In studies where children are observes(觀察) in their natural environment, a 4-year-old child will lie once every two hours ,while a 6-year-old child will lie about once every hour and a half.
56. The researchers started the project by
A. playing cards B. free talking C. doing a survey
57. The topics on 36 cards are mostly between kids and .
A. parents B. teachers C. researchers
58. From this passage, the teens lied on about of the 36 topics as an average.
A. 12% B. 33% C. 98%
59. On this topic, the advice from many books for the parents is that they .
A. needn’t worry about it too much
B. should take it serious enough
C. had better do something to stop it
60.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children tell lies as they get older.
A. less B. more C. no
B
There are many TV programs on Chinese cuisines(烹飪、美食),but few are like A Bite of China. It tries to bring something new by introducing more cultural features related to dishes, such as eating habits and wonderful stories about food.
It’s said that more than 100 million Chinese people are watching the program .Most Chinese people see this program as more than just the regular food shows. They see it as an amazing documentary providing a special view of Chines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food and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documentary also stimulates(刺激)Chinese people’s consumption. Taobao, one of China’s biggest online shopping sites, reports that the search(搜索) on food items that were introduced by the documentary has increased to 4 million times within one week, and sales have increased to 5.82 million, or 20%.
To get enough good stories, the production team spent three months doing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in about 60 cities before they started making the documentary last July. Filming lasted about nine months.
Liu Wen, the director, says “As CCTV-9 serves as a window. allowing the world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a, the documentary aims to help the world not only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Chinese cuisines ,but also learn Chinese customs.”
61. A Bite of China is a .
A. film B. TV show C. book
62. This program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food shows because it has more features of .
A. culture B. cuisine C. news
63. The main idea of the 3rd paragraph is that the program brings a new opportunity on .
A. Internet communication B. film making C. food business
64. It took the production team about to complete the whole program.
A. 3 months B. six months C. a year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Most people watch the program because they want to learn how to cook.
B. There’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about Chinese cuisines in “A Bite of China”.
C. You can buy some food that’s more delicious and cheaper through the program.
C
There was an American writer who often told such a story to his friends and readers:
It was an exhibition of the artists’ works organized by the Red Cross. I was invited as a special guest to take part in the exhibi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wo cute girls of 16 or 17 years old came to me and asked for my signature(簽名)。
“I haven’t brought my pen. It the pencil okay?” I asked. In fact I knew they wouldn’t refuse. I just wanted to show a well-known writer’s good manners to the common readers.
“Certainly,” the young girls readily agreed. I could see they were very excited. Of course, their excitement also made me more pleased with myself. One of the girls handed her notebook to me. I took out my pencil, wrote a few words of encouragement, and signed my name. The girl read my signature, frowned(皺眉), looked at me carefully and asked, “Aren’t you Robert Charboss?”
“NO,”I told her proudly, “I’m the author of Alice Adams, the winner of two Pulitzer Prizes.”
The young girl turned to another one, and said, “Mary, lend your eraser to me.”
At the moment, all my pride turned into a bubble immediately. Since then, I always warn(告誡)myself:Don’t think too highly of yourself even though you are so outstanding.
66. The writer went to the exhibition because he .
A. would put out his new book B. got a special invitation C. wanted to meet his fans
67. The writer the girl.
A. signed his name for B. borrowed a pen from C. lent the pencil to
68. We can infer that the two girls were the fans of .
A. the writer B. Alice Adams C. Robert Charboss
69.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All my pride turned into a bubble immediately” means
That the writer .
A. had realized that he was too proud of himself
B. felt very angry when he heard the girl’s words
C. was so polite to the girls and helped them a lot
70. This story teaches us to be a(an) person.
A. careful B. outstanding C. modest
D
Think of life as a game in which you are playing with five balls in the air. You name them work, family, health, friends and spirit (精神) and you keep all of them in the air. You will soon understand that work is a rubber ball. If you drop it, it will bounce (彈跳) back.
But the other four balls, family, health, friends and spirit, are made of glass. If you drop one of these, they will be broken. They will never be the same. You must understand that and try to have balance in your life. How?
Don’t look down on your worth by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 It is because we are different and each of us is special.
Don’t let other people set goals for you. Only you know what is best for yourself.
Don’t give up when you still have something to give. Nothing is really over until the moment you stop trying.
Don’t be afraid of difficulties. It is by taking chances that we learn how to be brave.
Don’t shut love out of your life by saying it’s impossible. The quickest way to receive love is to give it; the fastest way to lose love is to hold it too tightly (緊緊地); the best way to keep love is to give it wings.
Don’t run through life so fast that you forget not only where you’ve been, but also where you are going.
Don’t be afraid to learn. Knowledge is a treasure (珍寶) you can always carry easily.
Don’t use time or words carelessly. You can’t get them back.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秘密), and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 “the present”. Life is not a competition, but a trip, step by step.
71. The passage tells us not to _________ because everyone is special.
A. be afraid of difficulties B. be afraid to learn
C. run through life so fast
D. compare yourself with others to look down on your worth
72. The sentence “Nothing is really over until the moment you stop trying.” means that _______.
A. Nothing is possible B. If we don’t give up, there is always hope
C. You should learn to give up D. Although you try, nothing will change.
73.Why can’t we use time carelessly? ___________
A. Because time is too expensive. B. Because time never returns.
C. Because we are too poor. D. Because times will get back.
74. If you run through life so fast, you will ____________.
A. lose your own treasure that you can always carry easily
B. lose love by holding it too tightly
C. forget not only where you’ve been, but also where you are going.
D. not afraid of the difficulties
7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___________
A. Nothing is impossible. B. Glass balls are easy to be broken.
C. Things you can’t do. D. Treat your life in a right way.

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階段質量檢測語文試題
時間120分鐘 分值150分
一.古代詩文閱讀:
(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10分)
1.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① ,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② ,鳥倦飛而知還。(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③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形影相吊。(《陳情表》)
④ ,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⑤ ,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⑥引壺觴以自酌,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⑦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李密《陳情表》)
⑧臣 ,死當結草。(李密《陳情表》)
(二)課內文言文(2-5每小題2分,第6題7分,共15分)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乃瞻衡(通“橫”)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逮(及,至)奉圣朝 誰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閔兇(不幸)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阻塞)者
D.彩(色彩)徹區明 是以區區(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廢遠
3.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語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C.問征夫以前路 D.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訪風景于崇阿
A.遂見用于小邑 B.農人告余以春及
C.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D.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5.下列各種說法中有誤的一項是( )
A.“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是詩人陶淵明發自內心的呼喊,它表明詩人歸隱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無人收拾,同時也說明他是一個熱愛勞動,反對不勞而獲的人。
B.“辭”是介于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歸去來兮辭》雖然采用了楚辭的體式,但作者能自出機杼,不受楚辭中怨憤、悲傷情調的影響,而表現出一種淡遠瀟灑的意旨。
C.《滕王閣序》作為一篇贈序文,借登高之會感懷時事,慨嘆身世,其中“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閣所處的雄偉地勢。
D.莊子認為要達到“逍遙”之境,則應“無所待”,這反映了道家消極避世的思想,同時也是作者既無法解決社會矛盾,又不愿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理反映。
6.翻譯下列句子:(共 7分 )
①.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②.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③.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二)課外文言文閱讀(15分)
與元微之書(1)
四月十日夜,樂天白:
微之微之!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書欲二年矣,人生幾何,離闊如此?況以膠漆之心,置于胡越(2)之身,進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牽攣乖隔(3),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實為之,謂之奈何!
仆初到潯陽時,有熊孺登來,得足下前年病甚時一札,上報疾狀,次敘病心,終論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際,不暇及他,唯收數帙文章,封題其上曰:“他日送達白二十二郎,便請以代書。”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聞仆左降詩云:“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
且置是事,略敘近懷。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載。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無恙。長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來。頃所牽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饑飽,此一泰也。江州風候稍涼,地少瘴癘。乃至蛇虺蚊蚋,雖有,甚稀。湓魚頗肥,江酒極美。其余食物,多類北地。仆門內之口雖不少,司馬之俸雖不多,量入儉用,亦可自給。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廬山,到東西二林(4)間香爐峰下,見云水泉石,勝絕第一,愛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喬松十數株,修竹千余竿。青蘿為墻援,白石為橋道,流水周于舍下,飛泉落于檐間,紅榴白蓮,羅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殫記。每一獨往,動彌旬日。平生所好者,盡在其中。不唯忘歸,可以終老。此三泰也。計足下久不得仆書,必加憂望,今故錄三泰以先奉報,其余事況,條寫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舉頭但見山僧一兩人,或坐或睡。又聞山猿谷鳥,哀鳴啾啾。平生故人,去我萬里,瞥然塵念,此際暫生。余習所牽,便成三韻云:“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后欲明天。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里曉燈前。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樂天頓首。
注釋:(1)選自《白氏長慶集》。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書言事,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元微之,即元稹(779-831),微之是他的字,河南洛陽人,支持白居易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多有唱和。詩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元和十年,元稹也被貶為通州(現在四川省達川市)司馬。
(2)胡越:胡在北,越在南,形容相距遙遠。
(3)牽攣乖隔:牽攣,牽掣。乖隔,隔離。指各有拘牽,不得相見。
(4)東西二林:指廬山的東林、西林二寺。
7.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得足下前年病甚時一札 札:信
B.人生幾何,離闊如此 闊:久遠
C.司馬之俸雖不多 雖:即使
D.大抵若是,不能殫記 殫:盡,全
8.下列文中句子,能表現白居易與元稹相互關心和互相信任的一組是( )(3分)
①牽攣乖隔,各欲白首 ②天實為之,謂之奈何
③終論平生之交分 ④他日送達白二十二郎,便請以代書
⑤瞥然塵念,此際暫生 ⑥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A. ③④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9.下列對原文及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白居易多次吟誦元稹病重時寫來的“聞君謫九江”詩,難消悲傷感慨之意,既有對元稹關心自己的感激,也有掛念元稹的憂傷,正體現出二人是患難相扶的知己。
B.白居易深夜不寐,贈詩元稹,以往昔榮貴意氣風發反襯今日之淪落,以“籠鳥檻猿”比喻自己和好友的困頓處境,流露出宦海浮沉的失意抑郁之情。
C.雖然置草堂于香爐峰下,似乎“平生所好,盡在其中”,但猿、鳥的哀鳴讓我意識到“平生故人,去我萬里”,因此心中思念微之您的情感就油然而生了。。
D.白居易寫這封信和寫《琵琶行(并序)》應當同時。《琵琶行(并序)》有“謫居臥病”的傷感,這封信所敘卻無病苦。詩、信感懷不一,原因是作者更愿意將琵琶女引為知己。
10.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 上報疾狀,次敘病心,終論平生交分。
②計足下久不得仆書,必加憂望,今故錄三泰以先奉報。
(三)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又酬傅處士次韻
顧炎武①
愁聽關塞遍吹笳,不見中原有戰車。 三戶已亡熊繹國②,一成猶啟少康家③。
蒼龍日革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 待得漢廷明詔近,五湖同覓釣魚槎 。
  [注]①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詩人。明亡后,奔走南北,從事反清活動。②語見《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楚法三戶,亡秦必楚也。”③少康奔虞氏,依靠一成土地、一旅武裝與同姓部落的幫助,恢復了夏朝的統治。
11.(1)下列的詩句跟這首詩中的頸聯意思最為相近的一項是(2分)( )
  A.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定風波》)
  B.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觀滄海》)
  C.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D.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
(2)全詩所表達的內容,首聯與后三聯形成一個強烈的反差,你是如何理解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經典與名著閱讀 (16分)
(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
12.(5分)下列各項中,對《三國演義》故事情節敘述有誤兩項的是( )( ):
A.袁紹出兵助劉備伐曹時,令書記陳琳起草檄文,陳琳援筆立就。檄文歷數曹家幾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檄文傳至許都,曹操正患頭瘋,臥床,看了檄文毛骨悚然,出了冷汗,不覺頭風頓愈。
B.轉過土坡,忽見荊棘中趕出一只大鹿。帝連射三箭不中,顧謂操曰:卿射之。操就討天子寶雕弓,金篦箭,扣滿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將校只道天子射中,都踴躍呼“萬歲”。曹操縱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曹操在許田打圍時故意對漢獻帝有怠慢的舉止,目的是試探眾人的心,其行為略似趙高指鹿為馬。
C.董卓聽說華雄被殺便派呂布駐守虎牢關。袁紹派八路大軍前去攻打,卻被呂布連殺數將。情急之下,張飛沖殺上去,連戰五十回合。劉備見張飛不敵呂布前去助戰,廝殺三十回合,仍不敵。關羽見狀飛馬掣劍斜刺過來,三人輪流廝殺呂布,呂布難以招架,便朝劉備虛晃一戟,拍馬沖出包圍圈,逃回虎牢關。
D.十七路諸侯討伐董卓,董卓派華雄率兵迎戰,華雄連斬聯軍數將,各路諸侯驚慌,關羽請求上陣,袁紹起初不同意,但袁術和曹操贊同為關羽壯行,袁紹才同意。
E.董承做夢遭遇曹操,口中大罵“曹賊休走”不料被身邊的太醫激平得知,便將實情告訴吉平。吉平發誓效命漢獻帝,不料被家奴告發,消息走漏,于是,曹操詐患頭風,令吉平為之用藥。吉平下毒害曹操未成,反被毒打。
13.簡答題。(任選一題)(5分)
(1)建安五年,_____________(人名)在袁紹不用其計策后投靠曹操,曹操聽取其建議,在__________(地名)用火攻打了一場勝戰。這場戰斗后果如何,請簡潔說明。《三國演義》 )
(2)簡述“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
14、閱讀下面選自《孟子》的文言文語段,回答問題。(6分)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①,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②;西喪地于秦七百里③;南辱于楚④。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⑤,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梁惠王》上·五)
【注】 ①晉國天下莫強焉當年天下沒有一個諸侯國比晉國強大。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建立諸侯國。魏獨得晉國的故都,所以梁惠王還自稱其國為晉國。 ②東敗于齊長子死焉在東方,于馬陵之戰被齊國打敗,我的長子魏申被俘虜而殉國。 ③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在西方,被秦國襲擊,割去河西七百方里的土地給秦國。 ④南辱于楚在南方,又于襄陵被楚國打敗,失去八座城池,飽受侮辱。 ⑤比,音bì,為、替。一,全部。灑,音xǐ,洗也,洗雪。
(1)下面各項對原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3分)
A粱惠王再三戰敗,一心一意只想雪恥復仇,“愿比死者一灑之”體現了其愛民之心。
B在文中,孟子認為只有法治清明,刑期無刑;降低稅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努力稼穡,增加生產。這體現了其“養民”的政治思想。
C人民飽食暖衣之余,就要提高其教育水準,為此孟子提出“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這體現了其“仁政”思想的另一個主要方面“教民”。
D孟子通過對“彼奪其民時”一針見血的分析,得出結論:只有采取愛民的行為方式的人才無敵于天下。這不僅是指秦、楚、齊等國,其實也直指梁惠王。
(2)結合文本并聯系歷史簡要說明你對戰爭的看法。(3分)
答: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
提 琴
□ (美)保·瓊斯
從我幼年時一直到長大離開家上大學,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邁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視為家中的珍寶。它已成為某種象征。
我還記得邁克舅舅第一次讓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開陳舊的黑盒子,里面襯墊著鮮艷華麗的綠天鵝絨,那把琴靜靜地平臥其中。“現在你可看見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語調莊重地告訴我,并且讓我透過琴面的人形音孔觀看里面褪了色的標記。是他父親給了他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輩從意大利帶來的。
我父親是一位面包師傅,在愛塞克斯大街新開辟的鋪面是他從事的一樁最大的冒險事業。下面打算作為面包房,背面將辟為冷飲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貼面。當父親頭一次告訴母親這個計劃時,他心里異常興奮。
“我告訴你,瑪麗,根本不會有危險,”看見母親臉色不對頭,父親說道,“你只要在這份三千元的借貸申請書上簽個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貸款,”她嗚咽地說道,“他們可以把我們一家子攆到街上,我們要成為叫花子的,卡爾。”
“我想稍微講幾句。”舅舅說。他站起來從陳列柜頂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從報上讀過,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賣了五千元。把它拿去賣了,卡爾。”
“哦,邁克!”母親很吃驚。
“我可不愿那么做,邁克。”父親說道。
“如果你趕快的話,”邁克舅舅告訴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關店之前趕到他那里。”他的雙手微微顫抖,可他的語調卻異常平靜。于是我父親腋下夾著提琴盒出門了。
過了一陣子父親從前門進來,他吹著口哨,腳步輕捷,可是仍然夾著那只提琴盒。他做的頭一件事便是將琴盒放回到陳列柜頂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經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門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個念頭,”父親解釋道,“我們干嗎要賣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嗎?這就像我們有了一只保險箱,里面放著嶄新的五十張一百元面額的票子。有了這筆錢,我們就用不著為那筆三千元的貸款擔驚受怕了。你說是嗎,瑪麗?如果我們要還的話,只消穿過三條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親顯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興,卡爾。”
“一個很明智的主意,”邁克舅舅裁決道,“另外,我自愿把這把琴留給小瑪麗,供她在大學里念書的費用。”
那筆貸款并沒有給家里造成麻煩。我進中學后,上午上課,下午就在店里幫忙。
在我即將上大學的那年夏天,邁克舅舅溘然長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傳給了我。
“他們難道沒有讓你們勤工儉學的方案嗎?”一天晚上,父親問我。
我告訴他確實有。
“我想那樣最好。”他突然說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屜里放了一個信封,里面有兩百元,應該夠繳你開始的那些費用了。你母親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親確實是這樣。不過她不再憂心忡忡,這把琴已經屬于我了。
在我離家的頭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著,我提著這把琴來到埃雷特的樂器店。這位老人從后房走出來,眼睛像貓頭鷹般一眨一眨。
我打開琴盒:“它值多少錢?”
他拿起琴來:“賣二十五元,也許能賣到五十元,這就要看誰愿意要它了。”
“可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說。
“不錯,這上面確實有他的標記,”他彬彬有禮地說道,“許多小提琴上都有這種標記,可并不是真的,這也絕不會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視著我,“我以前見過這件樂器,你是不是卡爾?恩格勒的女兒?”
“是的。”我簡短地回答道。當然,這把琴我沒有賣掉,我把它帶回家,放到樓上自己的房間去了。
在我離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親偶然朝陳列柜頂上瞟了一眼。“琴呢?”她問道,一面把手貼在自己胸口,“你們把它賣了?”
父親顯得很憂慮,直到我搖搖頭。“在樓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訴她,“我想把它放到學校我的房間里,平時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親高興起來,顯得很滿意。“此外,”我繼續說道,“那樣的話,如果發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錢用,你們就用不著為我擔心了。這就像我擁有了一個裝得滿滿的錢匣子,是這樣嗎,爸爸?”
“是這樣,瑪麗,是這樣的。 ”父親一面回答,一面避開了我的目光。
15.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這篇小說以一件特定的物品為標題,圍繞提琴展開了一系列故事,提琴可以說是這篇小說的線索。。
B.小說第二段為舅舅決定忍痛賣琴、父親去賣琴、舅舅把它作為財產送“我”、母親舍不得賣琴、我去賣琴等情節提供了依據。
C.這篇小說通過舅舅和父親兩個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偽善,而“我”為了不揭穿親人的謊言,又以善意的謊言隱瞞了事實。
D.雖是平常的故事,作者敘述起來很講究藝術構思:第一次父親賣琴的經過并沒有寫出來,而第二次詳細寫了賣琴的經過,這才揭開謎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E.這篇小說以人物心理描寫見長,為讀者展示了不同時期兩代人物的復雜情感,行文含蓄。
16.文中畫線的兩處,分別表現了人物怎樣復雜的心理?(每小題2分,共4分)
①他的雙手微微顫抖,可他的語調卻異常平靜。
②父親一面回答,一面避開了我的目光。
17.小說第一段說:“它已成為某種象征。”請結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詞的豐富內涵。(6分)
四、語用題(3分)
18.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3分)
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縣楚墓一號的“越王劍”全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
劍寬4.6厘米①。劍身裝飾著菱形花紋,劍格(劍柄與劍刃相接處)兩面也用藍色琉璃鑲嵌著精美花紋②。中間靠近劍格處 ③ juān刻著八個錯金鳥篆體銘文“越王鳩潛,自乍(作)用劍”。而劍主人就是“臥薪嘗膽”最終滅吳的越王勾踐④。因此考古學家也稱此劍為“勾踐劍”。 ⑤ 就勾踐劍的外形研制,還是質料搭配,這口劍都無疑是我國青銅短兵器中難得一見的罕見珍品⑥。
⑴在③處根據拼音填寫正確漢字。 ⑵在⑤處填上一個恰當的關聯詞。
⑶在①②④⑥中有兩處錯誤,請指出并訂正:
第 處(填序號)改為
第 處(填序號)改為
五、(70分)作文:
在生活中,有的人沒有覺察到已經擁有;有的人滿足于己經擁有;有的人仍不滿于已經擁有……
請以“已經擁有”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議論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娄烦县| 榆中县| 天祝| 漠河县| 开封市| 乌拉特后旗| 郸城县| 长海县| 陇川县| 沾化县| 苍溪县| 内乡县| 德清县| 赣榆县| 铜陵市| 台中市| 吉首市| 龙里县| 仙居县| 新巴尔虎右旗| 二连浩特市| 怀柔区| 天门市| 高雄市| 平原县| 子长县| 灯塔市| 湘阴县| 宣汉县| 广平县| 金坛市| 江西省| 开原市| 句容市| 泗水县| 成安县| 海南省| 闻喜县| 来凤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