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南省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全科)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南省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全科)考)

資源簡介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高一第一次考試化學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5頁,總分100分,理化答題時長共80分鐘,請掌握好時間。
2.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
3.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答題卷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注意字跡清楚,卷面整潔。
4、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N:14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答案填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上)
1. 下列實驗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
① 過濾 ② 蒸發 ③ 溶解 ④向容量瓶轉移液體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下列儀器常用于物質分離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3. 進行化學實驗必須注意安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慎將酸濺到眼中,應立即用干布擦,后邊洗邊眨眼睛。
B.不慎將濃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時,用水撲滅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時,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體積的水,再在攪拌下慢慢加入濃硫酸。
4.過濾后的食鹽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雜質,通過如下幾個實驗步驟,可制得純凈的食鹽水:① 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過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鹽酸至無氣泡產生;⑤ 過濾;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5. 用可溶性鋇鹽檢驗SO42-離子的存在時,先在待測溶液中加入鹽酸,其作用是 ( )
A.形成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純度更高
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陰離子及Ag+的干擾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陽離子的干擾
6. 同質量的下列氣體中,所含原子數最少的是 ( )
A.CH4 B.CO2 C.H2S D.N2
7.與50 mL 0.1 mol·L-1 Na2CO3 溶液中 Na+ 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溶液是( )
A.50mL 0.2mol·L-1 的 NaCl 溶液 B.100mL 0.1mol·L-1 的 NaCl 溶液
C.25mL 0.2mol·L-1 的 Na2SO4 溶液 D.10mL 0.5mol·L-1 的 Na2CO3 溶液
8.所含分子數相同的一組物質是:( )
A.1g H2和1g N2 B. 1mol H2O和1g H2O
C.3.2g O2和2.24L的空氣(標準狀況下) D. 44gCO2和6.02×1022個O2
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定溫度、壓強下,氣體體積由其分子的大小決定
B.一定溫度、壓強下,氣體體積由其物質的量的多少決定
C.氣體摩爾體積是指1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為22.4L
D.不同的氣體,若體積不等,則它們所含的分子數一定不等
10. 標準狀況下,mg氣體A與ng氣體B分子數相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氣體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 m:n
B.同質量氣體A與B的分子個數比為 n:m
C.同溫同壓下,同體積A氣體與B氣體的密度比為 n:m
D.相同狀況下,同體積A氣體與B氣體質量比為 m:n
11.在標準狀況下,稱量一個充滿氯氣的容器質量為74.6克,若改充氮氣,其質量為66克,則容器的容積為 ( )
A. 11.2L B. 5.6L C. 4.48L D. 2.24L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 mol H2O的質量是18 g/mol
B.CH4的摩爾質量為16g
C.3.01×1023個SO2分子的質量是32 g
D.標準狀況下,1 mol任何物質體積均為22.4 L
13. 用NA表示阿伏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標準狀況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數為 NA
B.常溫常壓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離子數為0.02 NA
C.通常狀況下,NA 個CO2分子占有的體積為22.4L
D.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個數為 NA
14.已知1.505×1023個X氣體分子的質量為8 g,則X氣體的摩爾質量是( )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 /mol
15.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確的方法是
①將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
②將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釋至100 mL
③將20 mL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釋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6.已知1 g N2含有m個原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為 ( )
A. B.14m mol-1 C.28m D.28m mol-1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4分。請把下列各題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題目的答題位置上)
17.(6分)物質的量相等的 CO 和 CO2 中,分子個數之比為 ____;原子個數之比為 _________;氧原子個數比為 。
18.(10分)(1)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A和B的體積之比為2:1,質量之比為8:5,則A與B的密度之比為 ,摩爾質量之比為 。
(2)在標準狀況下a. 6.72L CH4氣體 b.3.01×1023個HCl氣體分子 c.13.6g H2S氣體 d.0.2molNH3,下列對這四種氣體的關系從大到小的排列是(用上述序號表示)
①四種氣體的物質的量 ,
②標準狀況下四種氣體的體積 ,
③四種氣體的質量 。
19.(5分)對于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常采用的方法有:過濾、蒸發、蒸餾、萃取、加熱分解等。下列各組混和物的分離或提純應采用什么方法?
(1)實驗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懸浮有CaCO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 方法。
(3)除去食鹽溶液中的水,可采用 的方法。
(4)淡化海水,可采用 的方法。
(5)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可用 的方法
20.(17分)實驗室用NaOH固體配制20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200mL 1.25mol/L的NaOH溶液
應稱取NaOH的質量/g
應選用容量瓶的規格/mL
除容量瓶外還需要的其它玻璃儀器
(2)容量瓶上需標有以下五項中的 ;
①溫度 ②濃度 ③容量 ④壓強 ⑤刻度線
(3)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B、用天平準確稱取所需的NaOH的質量,加入少量水(約30mL),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充分溶解
C、將已冷卻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
F、繼續往容量瓶內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處
(4)操作A中,將洗滌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復到室溫,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
A、稱量NaOH時,砝碼錯放在左盤
B、向容量瓶中轉移溶液時不慎有液滴灑在容量瓶外面
C、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線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21.(6分)為除去粗鹽中的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雜質,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步驟如下(用于沉淀的試劑稍過量)
(1)判斷BaCl2已過量的方法是
(2)在第⑥步中,寫出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計算(本大題包括1小題,共8分,請寫出必要的步驟)
22.(8分)實驗室欲使用500 mL 0.3 mol/L的HCl溶液,現用質量分數為36.5%(密度為1.19 g/cm3)的濃鹽酸稀釋,則需原濃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配制時需要取該濃鹽酸多少毫升?
鄢陵縣一高高一年級第一次考試試題化學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4分。)
三、計算(本大題包括1小題,共8分) 22. (8分) 11.9mol/L 12.6 mL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歷史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考試時間為80分鐘,滿分100分。2、單項選擇題的答案請用鉛筆把答案填涂在答題卷相應位置上,寫在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各位同學上交答題卷。
1.“族譜連兩岸,鄉情續五緣”,“客家祖地”上杭縣以客家族譜為載體,深入挖掘內涵,開展族譜文化研究,吸引了海內外客家人特別是臺灣地區客家人前來尋根謁祖,進行族譜對接,增進兩岸人民的文化交流。下列對客家人重視族譜文化研究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A. 古代宗法制的影響 B. 傳統小農經濟的影響
C.古代分封制的遺風??????????????????? D.弘揚傳統美德的需要
2.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請你判斷,在西周的封國──魯國的宗法體系中,處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魯國國君  C.卿大夫  D.士
3.小明喜歡看歷史劇《烽火戲諸侯》。這個歷史典故講述了西周時期諸侯國因信守義務,蜂擁而至勤王的故事。這個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 )   A.分封制??????? ??? ?B.? 宗法制 ??? ?C.郡縣制????? ??? ?D.禮樂制度
4、中國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進言:“臣聞殷周之王千余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 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這位大臣實際上主張( )
A.實行郡縣制 B.實行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權制
5.《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會結構的基本特點是
A.嚴格的等級關系
B.嫡長子擁有繼承特權
C.通過壟斷神權強化王權 D.血緣紐帶和政治關系緊密結合
6.秦朝統一后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關于右圖“秦朝統治機制示意圖”
表述不正確的是
A.秦始皇開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開始在全國實行郡縣制
C.秦律的頒行說明秦朝完全依法治國
D.中央機構分工明確
7.右圖所示為《唐書》所載830名進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見,唐代科舉制
A.為選撥士族子弟而設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縮小了人才選撥的范圍
D.兼顧多個階層但不完善
8. 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謁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隋唐時期,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宋朝,官員上朝必須站著奏事。至明清時,大臣奏事必須跪著。清朝官僚上朝時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于大臣們都備有護膝。以上禮儀變化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封建綱常禮教的強化 B.封建官員成為皇帝的奴仆
C.君主專制統治的不斷強化 D.中央集權的加強
9.《漢書·武帝紀》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從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漢武帝廢除了分封制度 B.分封制強化了西漢的統治
C.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D.梁王和城陽王為西漢最后的封王
10.“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據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這一描述主要說明羅馬法
A.重視法律程序 B.保留習慣舊俗
C.強調法官至上 D.體現人人平等
11. 觀察下面兩種政治體制的圖示,這兩種政治體制的相同點不包括
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門的構成 B.都實行分權
C.都順應了本國歷史發展的需要 D.都具有民主性
12.“輝煌屬于希臘,宏偉屬于羅馬。” 在地中海世界各領風騷、交相輝映的兩大古代文明,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寶貴遺產。你認為下列關于古希臘、羅馬文明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貴族出身的梭倫將雅典引向民主軌道
B.雅典五百人議事會是當時最高的權力機構
C.從《十二銅表法》到《民法大全》,羅馬法日漸完備
D.古希臘、羅馬文明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民主運作方式及法律遺產
13、假如你是古羅馬的一位執政法官,當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時,
①一個奴隸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給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卻不答應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兒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
③某平民擅自將他富裕的大兒子財產的一部分,分給了他的小兒子
④一個擁有100個奴隸的羅馬貴族,在急需勞動力的收割季節,到市場上去賣了20個奴隸,賺取了一大筆錢。
你判為合法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③???? D.②③
14、一個雅典的公民,他身上不會發生的事情是( )
A.它可以因個人小事向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申訴 B.它可能被選舉為執政官
C. 它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參加公民大會 D.它可以對公職人員進行監督
15.羅馬法經歷了一個復雜的發展歷程,它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是適應了
A.維護平民利益的需要 B.維系帝國的需要
C.鞏固貴族統治的需要 D.外來移民的需要
16.雅典民主政治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貢獻在于( )
A、徹底化解了社會矛盾 B、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C、創立了永恒的社會制度 D、使雅典國家最終形成
17、古羅馬《民法大全》規定:“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這反映了古羅馬民法( )
A、注重證據 B、主張重罪輕罰
C、縱容犯罪 D、維護貴族利益
18.古希臘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主要是指
A.希臘是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便于實行民主政治 
B.對外交通閉塞,不易受外來專制制度影響  ?
C.遠古文化繁榮,有遠古繁榮的民主政治作鋪墊  ???  
D.多島嶼形成許多“城邦”或“城市國家”
19.有人認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譽,不是因為她做出了什么轟動的事業,而是因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見,女王在英國
A.無所事事   B.“君權神授” C.掌控議會 D.“統而不治”
20.華盛頓在1787年給友人的一封信中談到:“新英格蘭出現的騷亂,我們商業上的不景氣以及籠罩全國各地的那種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歸咎于最高權力機構的無權。”華盛頓這段話表明美國建國之初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
A.人民起義不斷 B.大州與小州之間的矛盾
C.中央政府軟弱無力 D.南北生產方式的差異
21、2008年10月胡錦濤主席舉行隆重儀式歡迎前來北京參加亞歐峰會的法國總統薩科齊,那么,你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總統是如何產生的( )
A.由選民普遍直接選舉產生 B.由選民間接選出
C.由議會兩院選出 D.由眾議院選舉產生
22.下列表述不符合西方代議制史實的是
A.英國的責任內閣制大致形成于18世紀
B.美國通過聯邦制有效地協調了中央和各州之間的關系
C.法國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
D.德意志帝國議會實際上是德意志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
23.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錘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對此種說法你認為
A.正確,講出了三權分立的實質
B.貼切,道出了三種權力之間的關系
C.不妥,三種權力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單向制約
D.不妥,三權關系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4.近代以來,英、德兩國通過不同方式,先后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以下關于兩國政治制度相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君主為國家最高元首 B.內閣首腦對君主負責
C.議會是國家權力中心 D.帶有鮮明的專制色彩
25.“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并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馬克思這句話描述的是
A.資產階級革命后的英國???B.法蘭西第一帝國 C.德意志帝國?????D.意大利王國
26、?21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楚莊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陳?殺夏征舒。征舒堿其君?故殺之也。已破陳?即縣之。?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 置漢中郡。——《史記》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郡邑?廢侯衛而為守宰?宰?地方官??據天下之雄國?都 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適于掌握之內?此其為得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材料四 中統、至元間??嫌于外重?改為某處行中書省。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 國重事?無不統之。——《元史·百官志》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諸侯的主要對象及其特點。?6分? ?
2?根據材料二?提煉出相關的歷史信息。?4分? ?
3?材料三、四分別反映了我國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這些制度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何共同影響??7分? ?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變的特點。?4分?
27、(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詞最早出現于《尚書》,該書提到:“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于成湯。”這里說的是:暴君夏桀殘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們的制度被稱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里,而是在多數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決他們私人糾紛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價值而言,無論何人以何種方式顯露頭角,優于他人擔任一些榮耀的公職,那不是因為他屬于特殊的階級,而是由于他個人的才能。”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何人”分別是指什么?(6分)
(2)說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義。根據伯利克里的說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6分)
28.(17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國“光榮革命”(實際是一次政變)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這大概是改造專制制度以進行制度創新、擺脫專制的革命循環、走向長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楊小凱《中國政治隨想錄》
材料二
第一條:第一款 本憲法所制定的立法權,屬合眾國國會,國會由一個參議院和一個眾議院組成。第七款 ……經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的法案,在正式成為法律之前,須呈遞合眾國總統,由總統審批。倘若……該議院的議員以三分之二仍然通過法案,該法案成為法案。
第二條:第一款 行政權力賦予總統,總統任期四年……第二款 總統有權締約和約,但須爭取參議院的同意,并須出席的參議員中三分之二的人贊成,他有權提名,并于取得參議院的同意后,任命大使、最高法院的法官……
第三條:第一款 合眾國的司法權屬于一個最高法院以及由國會隨時下令設立的低級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級法院,如果盡忠職守,應繼續任職……
——美國《1787年憲法》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光榮革命”后英國形成了什么政治體制?該政體是如何逐步實現有效控制王權的?(6分)
(2)指出材料二中憲法所反映的原則,并根據材料具體說明這種原則在美國1787年憲法中是如何體現的?(不得照抄原文)(7分)
(3)英國和美國政體都屬于資產階級代議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優點。(4分)
?
高一歷史答案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答案: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地理試題
(時間:80分鐘 滿分:100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每題2分,共60分)
1.天文學家計量“可見宇宙”的大小,通常用的距離單位是 A.米 B.千米 C.納米 D.光年
2.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總星系
B.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總星系
C.地月系→銀河系→總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3.地球所處的最高級天體系統是
A.河外星系 B.總星系 C.銀河系 D.太陽系
4.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太陽 B.月球 C.金星 D.火星
5.關于小行星帶的不正確敘述是
A.位于地球公轉軌道外
B.使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更為安全
C.在地球和木星的公轉軌道之間
D.在火星和木星公轉軌道之間
6.關于八大行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地球軌道相鄰的行星是木星和火星 
B.與地球軌道相鄰的行星都是類地行星
C.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D.從組成特征看巨行星和類地行星類似
7.與地球上存在生命無關的因素是
A.日地距離適中 B.晝夜交替周期不長
C.形成了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D.形成了地轉偏向力
8.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是
A.重力能 B.太陽能 C.風能 D.生物能
9.下列地球能源屬于地質時期儲存的太陽能的是
①煤炭 ②地熱 ③石油 ④水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閱讀材料完成10~13題。
材料一:過去24小時空間天氣綜述:國家天文臺在日面上觀測到兩個活動區,并且觀測到一次C2.0級耀斑。
材料二:2011年8月9日北京時間16:05爆發一次X7.0級的軟X射線耀斑,我國大部分地區短波吸收增加,對短波通信會產生嚴重影響,預計該影響會持續半小時左右。
10.太陽活動的平均周期約是
A.1年????? B.11年???? C.76年??? ?D.60年
11.材料一中,在日面上觀測到兩個活動區的主要判斷依據是
A.黑子? ???? B.耀斑? C.日珥 D.太陽風
12.材料一中,觀測到一次C2.0級的耀斑發生在太陽大氣的
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日珥
13.材料二所述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表現在
A.在地球各地的夜空產生極光
B.使地球極晝極夜現象范圍擴大
C.擾亂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D.使地球兩極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
讀“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變化圖”(甲)和“地球公轉速度變化圖”(乙),回答14~15題。
14.關于地球運動速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②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各處都相等
③地球公轉的線速度是均勻分布的
④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地理試卷(第1頁,共2頁)
15.甲圖M點的緯度、乙圖N點的月份分別是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三年后的6月7日~8日,應是大家信心十足地走進高考考場,為社會、父母和老師交上滿意答卷的不平凡日子,為了這一天的到來,需要大家嚴守紀律,刻苦學習。據此回答16~17題。
16.高考這三天,地球公轉到的位置最接近在上圖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7.第一天第一場考試順利結束時,已近12點,此時的光照圖是下圖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011年8月12日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于今晚8點在深圳開幕。未來12天,來自全世界的八千余名大學生將在中國最年輕的城市聚會、交流,分享他們的快樂。據此回答18~19題。
18.紐約(西五區)大學生觀看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現場直播的當地區時是
A.11日19點 B.12日17點
C. 12日7點 D.11日18點
19.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進行期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自轉角速度在變慢、線速度在變快
B.地球自轉角速度在變快、線速度在變慢
C.地球公轉角速度在變快、線速度在變快
D.地球公轉角速度在變慢、線速度在變快
讀光照圖,陰影表示夜半球,B點緯度為70°S,完成20~22題
20.A點的地方時為
A.2時 B.4時
C.6時 D.8時
21. A點太陽高度為
A.大于0度 B.小于0度
C.等于0度 D.等于90度
22.該日太陽直射點緯度是
A.0 B.20oN C.23.5oN D.23.5oS
23.當全球各地皆為10月1日時,“北京時間”是
A.8點 B.12點 C 20點 D.24點
如圖為我國某年立秋時的日歷圖。據此回答24~25題:
24.有關此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移動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并向南移動
B.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動
C.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動
D.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以北并向北移動
25.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晝長與圖示日期晝長最接近的是
A.10月1日 B.5月4日
C.6月22日 D.2月15日
  世博會歷史源遠流長,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于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奉獻在世人面前。2010年上海世博會于5月1日開始,10月31日結束,歷時6個月。據此回答26~28題:
26.自開幕過后1個月內,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規律是
A.逐漸加快 B.逐漸減慢
C.先加快,后減慢 D.先減慢,后加快
27.自開幕過后1個月內,濟南的晝夜長短變化規律是
A.晝逐漸變短 B.晝逐漸變長
C.晝先變長后變短 D.晝先變短后變長
28.自開幕過后1個月內,濟南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規律是
A.先變小后變大 B.先變大后變小
C.一直變大 D.一直變小
29.如圖是地球圈層構造示意圖,圖中A、B、C分別是
A.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 生物圈、巖石圈、水圈
C. 巖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巖石圈
30.風平浪靜的某海域海底發生地震時,位于該海域的海輪將出現
A.只上下顛簸 B.不產生運動
C.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D.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綜合題(本題共5小題 共計40分)
3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圖中共包括    級天體系統。?
(2)彗星的出現與流星現象在我國古代都被認為與吉兇禍福有關,其實它們都是普通的天體。晴朗的夜空中,我們看到一閃即逝的現象是      ;拖著長尾的是    。?
(3)按結構特征分,木星屬于    行星,屬于該類行星的還有    ;木星軌道以內還有    顆行星,它們屬于    行星。?
32.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
材料一: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
材料二:北半球大氣上界太陽輻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大致的分布規律。
(2)全球太陽輻射總量的緯度分布規律是從________向________遞減。
(3)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響太陽輻射的主要因素。
33.某校(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理課外小組,做了如下實踐活動。如下圖所示,在該校操場上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桿,桿高為h,OP
地理試卷(第2頁,共2頁)
為旗桿正午的影子,OM垂直于OP,測得OP長度為一年中最長
,且為h×cot30°。(8分)
(1)該小組晚上利用望遠鏡測得當地北極星的高度角,該角度應為________。(2分)
(2)M處有一高度為H米的樓房,若在其北面建一新樓,欲使新樓底層全年太陽光不被M樓遮擋,兩樓至少相距多遠?________米。(2分)
(3)若在M樓樓頂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熱水器吸光板(真空管)合理的傾角為________和________之間。(4分)
34.(11分)下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橫線箭頭代表太陽光線。讀圖回答
(1)此時,北半球的節氣為 ,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是 。(2分)
(2)這一天,在①②③④四點中,晝夜等長的是 ,處于極夜的是 點,白晝將變短的是 點。(3分)
(3)圖中①②③④四點,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點。(1分)
(4)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呈 時針方向;圖中①②④三點連線為 線。(晨線或昏線)(2分)
(5)此時,南半球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1分)
(6)下列地理現象中,由地球自轉引起的是(雙選) 。(2分)
A.長江左右兩岸河床不對稱 B.海陸間水循環
C.晝夜更替 D.礦物的形成
35.讀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1—3,回答:(7分)
(1)根據圖中深度,說出各字母表示的地球內部圈層:
A B C D
(2)b1和b2間是 層,這里是 的主要發源地。
(3)組成巖石圈的是圖中的(字母) 。
高一地理答案
選擇題
二、綜合題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政治試題
時間:8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所選答案填入答題卷的相應位置,每小題2分,共50分)
1、新華網2011年1月17日電,1月17日,民政部從中央救災物資昆明和南寧儲備庫緊急調運1萬床棉被、1萬件棉大衣和50噸彩條布幫助云南省做好當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受災群眾安置工作。這里的“救災物資”
A、是商品,因為它是勞動產品 B、是商品,因為它是供人們消費的
C、不是商品,因為它不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 D、不是商品,因為它沒有用于交換
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新的經濟形式,學生小張就是一種叫“換客”的時尚一族。他將自己的閑置物品發布到相關網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網友來交換。據此回答2—3題。
2、“換客”們將自己閑置的物品通過網絡進行交換,“換客”借助信息電子技術讓古老的“物物交換”重新煥發生機。這種交換方式
①是一種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價值量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價值最大化 ④有助于人們進行科學合理的消費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②④
3、“換客”之間的這種行為
①是攀比心理的反映 ②符合勤儉節約的原則
③是換客們具有正確金錢觀的表現 ④符合綠色消費的原則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國人民銀行于2009年9月16日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對金銀紀念幣認識錯誤的是
A、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 B、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職能
C、本質是商品 D、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可以流通
5、王某采用銀行按揭貸款的方式買了售價為30萬元的新房,他首付現金10萬元然后他在20年內付清銀行貸款20萬元及利息16萬元,其中16萬元利息、30萬元房價、10萬元首付現金分別體現了貨幣的
A、支付手段 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職能
B、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職能
C、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職能
D、支付手段 價值尺度 支付手段職能
6、假定某國在一年內,商品的價格總額增長80%,貨幣流通次數增加20%,則該
國一元紙幣的購買力相當于原來( )元的購買力。該國這一年中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4.0 投資增加 B、0.66 物價上漲
C、1.5 物價下跌 D、0.25 投資減少
7、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電子銀行、電子政務正在走進人們的生活。人們在購物和旅游時越來越喜歡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價物,可以作為財富的代表 ②信用卡能夠方便人們購物消費 ③信用卡可以增強消費安全 ④信用卡是商業銀行發給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的一種信用憑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1年10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483,首次突破6.35大關,創出匯改以來的新高。匯改五年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超過30%。據此回答8—9題。
8、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意味著
①每100單位的美元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 ②美元的匯率下降
③美元的匯率上升 ④同樣多的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的美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下列認識符合這種匯率變動的影響的是
① 旅行社:赴美國旅游線路團費報價上漲
② 對外勞務輸出公司:對去美國務工的人來說,就等于漲工資了
③ 留學生:留學生赴美留學成本將減少
④ 海關:我國對美國的出口將減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2011年秋,我國西南四省市發生嚴重干旱,農作物大面積絕產,為了防止因為干旱帶來的糧價上漲,中央政府決定,向市場大面積投入儲備糧。這樣做的依據是
A、生產決定價格 B、價值決定價格
C、供求影響價格 D、供求決定價格
11、在談到某些圖書的價格時,有人認為:“每一分的品質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積起來的,沒有真正物美價廉的東西。”這一觀點蘊含的經濟道理是
A、圖書的價格由其價值決定,它一定要等于其價值
B、圖書的價格由其價值決定,它一定要反映其價值
C、圖書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它不會等于其價值
D、圖書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但它不會偏離價值
12、假設2011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2012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貨幣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2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13、甲集團通過技術創新,成功研發出我國第一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化的數
字視頻處理芯片--“信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平板電視第一品牌。這表明,商品生產者如果率先改進技術設備,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同一時間內生產的
A、單位商品價值量增加,商品價值總量增加,交換中獲利增大
B、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商品價值總量不變,交換中獲利增大
C、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商品價值總量增加,交換中獲利增大
D、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商品價值總量增加,交換中獲利增大
14、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因為
A、產品技術含量的高低決定價格的高低
B、企業降低勞動消耗可以減少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減少個別勞動時間能形成價格優勢
D、采用先進技術能提高產品質量和價值量
15、從長期來看,收藏品的價格是上漲的,這與一般商品價格隨時間的推移而下降是不同的。下面能說明這一現象的是
①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般商品的價值量降低→一般商品的價格降低
②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一般商品的價值量降低→一般商品的價格降低
③收藏品不可能再進行生產→收藏品越來越供不應求→收藏品的價格提高
④個別勞動時間縮短→收藏品的價值量增加→收藏品的價格提高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從哈爾濱去上海的機票原價1700多元,現在降到了500多元,而火車硬臥票價為499元。在這種情況下,原本打算坐火車的人極可能改乘飛機。面對這種新選擇,有乘客表示:“應該會坐飛機,便宜還省時間,主要是性價比吧!”有人選擇坐飛機而不選擇坐火車,說明
A、在互為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導致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B、在互為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導致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C、在互補關系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引起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D、在互補關系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引起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17、甲商品價格(P甲)與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間存在如圖6所示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價格的影響
②甲商品價格上升會使乙商品價格下降
③甲商品價值量降低時,人民對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民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兩種商品都可以滿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快速、省電、超潔凈、衣物保護或成為新的洗衣需求。海爾集團敏銳地捕捉到了洗衣需求的新變化,研究開發出雙動力洗衣機,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A、必須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B、必須要依靠科技、加強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C、要真正發揮中國勞動力資源廉價豐富的優勢
D、要退出市場競爭激烈的商品生產,生產供不應求的商品
19、作為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價格優勢,就要努力
①提高產品的價值量 ②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
③縮短個別勞動時間 ④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自2010年以來,我國消費物價呈快速上漲態勢,出現通貨膨脹預期。2011年3月14日,溫家寶在答中外記者問時指出,今年在政府各項工作中,已把抑制通貨膨脹排在了第一位,消費物價上漲對城鄉居民的影響是
①減少了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 ②提高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費水平
③增加了城鄉居民的生活開支 ④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民幣升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在國家節能家電產品補貼政策的推動下,人們使用節能燈和LED燈的熱情空前高漲。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消費對象來看,購買節能燈屬于有形商品消費
B、從消費的目的來看,購買節能燈屬于錢貨兩清的消費
C、物價水平是影響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
D、從消費原則來看,購買節能燈屬于綠色消費
22、2010年,我國城鄉恩格爾系數有望分別下降到30%和40%,2020年將分別下降到25%和35%。隨著恩格爾系數的降低
①居民的消費結構會不斷改善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不斷提高 ③食品支出的金額會不斷減少 ④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逐漸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受日本“3?11”特大地震、海嘯以及福島核電站核泄漏影響,國內多個省市曾出現搶購食鹽風暴,類似的搶購現象近年來并非個案,非典時期搶購板藍根、甲流時期搶購大蒜等事件與此次搶購風暴如出一轍。這種消費行為屬于(  )
A、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B、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C、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D、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4、2012年五一期間,深圳某商場許多商品實行“滿就減”等打折銷售,使得商場內擠得水泄不通,商品銷售量較平時成倍增長。這說明(  )
①價格變動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②商家利用消費者求實心理來引導其消費行為 ③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的代價太大,社會不認可 ④價格大戰是商家擴大市場占有率的根本手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房價”是近幾年“永恒”的熱門話題。有的人為了買房負債累累,連正常的生活都難以維系,2011年的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更增加了他們的負擔。這啟示我們
A、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B、要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提倡綠色消費
C、要降低生存資料消費,提高發展資料消費
D、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題共50分)
(1)圖一和圖二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8分)
(2)兩圖表明商品生產和交換受什么規律支配?簡述這一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12分)
27、(30分)材料一:近年來,我國汽車特別是轎車的價格將呈不斷下降的趨勢
每年的下降幅度達兩成左右。
材料二:2007年4月12日《華夏時報》報道,短短一個月里已經有十余個廠家的幾十款車型加入價格戰,其中銷量前10名的乘用車企中有8家車企都對旗下主力車型進行了降價。涉及的企業有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奇瑞、東風雪鐵龍、天津一汽、東風標致和東風日產。我國8家主流汽車生產企業卷入價格戰,銷量均比降價前有提升。
(1)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分析說明我國汽車價格不斷下降的原因。(10分)
(2)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評析: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勝,應怎樣做?(12分)
(3)為什么汽油價格的提高使得汽車銷售遭遇尷尬?人們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8分)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數學試題
溫馨提示:1.本場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2.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3.本試卷所有答案都要寫到答題卷指定的位置,否則答題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已知全集,集合,集合則等于 ( )
A. B. C. D.
2.下列對應法則中,可以構成從集合到集合的映射的是( )
A.
B.
C.
D.
3.下列各組函數中表示同一函數的是 ( )
①與;②與;
③與;④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集合,
則陰影部分表示的集合為( )
A. B.
C. D.
5.已知函數,若,則的值為( )
A.-13 B. 13 C.-7 D. 7 6.已知集合滿足,若且,則這樣的集合的個數為( )
A.9 B.10 C.11 D.12
7.如圖所示,當時,函數的圖象是 ( )
8.若函數與在區間上都是減函數,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9.已知函數是定義在上的奇函數,當時,,則當時, (   )
A. B. C. D.
10.若奇函數在[1,3]上為增函數,且有最小值7,則它在[-3,-1]上(   )
A.是減函數,有最小值-7 B.是增函數,有最小值-7
C.是減函數,有最大值-7 D.是增函數,有最大值-7
11.已知偶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增,則滿足不等式的的取值范圍是 ( )
A. B. C. D.
12.若函數是上的減函數,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已知集合,,則 ;
14.已知函數,若滿足,則等于 ;
15.若函數的定義域為,則函數的定義域為 ;
16.函數的值域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17題10分,其余各題均為12分,共7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已知集合,,若,求實數的值.
18.已知函數
(1)當時,求函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2)求實數的取值范圍,使得在區間上是單調函數.
19.某公司要將一批不易存放的蔬菜從地運到地,有汽車、火車兩種運輸工具可供選擇,兩種運輸工具的主要參考數據如下表:
運輸工具
途中速度
(千米/小時)
途中單位費用(元/千米)
裝卸時間
(小時)
裝卸費用(元)
汽車
50
8
2
1000
火車
100
4
4
2000
若這批蔬菜在運輸過程中(含裝卸時間)損耗為300元/小時,設、兩地距離為千米.
(1)設采用汽車與火車運輸的總費用分別為與,求與的解析式;
(2)試根據、兩地距離的大小比較采用哪種運輸工具更合算(即運輸總費用最小).
(注:總費用=途中費用+裝卸費用+損耗費用)
20. 已知函數滿足
(1)求值;
(2)試判斷函數在區間上的單調性,并求在上的值域;
21.已知奇函數;
(1)求實數m的值,并在給出的直角坐標系中畫出的圖象; (2)若函數在區間[-1,||-2]上單調遞增,試確定的取值范圍.
22.已知函數的定義域為,對于任意的,都有,且當時,,若.
(1)求證:為奇函數;
(2)求證:是上的減函數;
(3)求函數在區間上的值域.
數 學 答 案
一、選擇題
二、填空題
19.解:(1)由題意可知,用汽車運輸的總費用為:
;4分
用火車運輸的總費用為:
8分
(2)由 得;由 得
由 得10分
答:當A、B兩地距離小于時,采用汽車運輸好;當A、B兩地距離等于時,采用汽車或火車都一樣;當A、B兩地距離大于時,采用火車運輸好. 12分
20.解:
21.
(1)證明:的定義域為,令,則, 令,則,即.
,故為奇函數. 4分
(2)證明:任取且,

又,,,
即.
故是上的減函數. 8分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
1.下列幾種奧運比賽項目中的研究對象可視為質點的是(  )
A.在撐桿跳高比賽中研究運動員手中的支撐桿在支撐地面過程中的轉動情況時
B.帆船比賽中確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時
C.跆拳道比賽中研究運動員的動作時
D.計算火車通過隧道的時間時
2.在某次鉛球比賽中,某運動員以18.62米的成績獲得金牌。這里記錄的成績是指(  )
A.比賽中鉛球發生的位移大小
B.比賽中鉛球經過的路程
C.既是鉛球發生的位移大小,又是鉛球經過的路程
D.既不是鉛球發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鉛球經過的路程
3.甲、乙、丙三個觀察者,同時觀察一個物體的運動,甲說:它在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說:它是靜止的;丙說:它在做加速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B.三人中總有一人或兩人講錯了
C.如果選同一參考系,那么三人的說法都對
D.如果三人各自選擇不同的參考系,那么三人的說法可能都對
4.F1賽車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運動。F1賽車不僅加速快,而且有很強的制動特性,可以在1.9 s內從200 km/h減速到0,則其制動加速度大小約為(  )
A.10 m/s2      B.20 m/s2
C.30 m/s2 D.40 m/s2
5. 某物體沿一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1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6.一質點始終向著一個方向做直線運動,在前t時間內平均速度為v/2,后t時間內平均速度為2v,則物體在t時間內平均速度大小是(  )
A.3v/4 B.3v/2
C.v D.2v/3
7.如圖2為高速攝影機拍攝到的子彈穿過蘋果瞬間的照片。該照片經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時間內,子彈影像前后錯開的距離約為子彈長度的1%~2%。已知子彈飛行速度約為500 m/s,因此可估算出這幅照片的曝光時間最接近(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8.如圖3所示為A、B兩人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位移圖像,下列關于圖像的分析正確的是(  )

圖3
A.0~2秒內,A、B兩人同向而行
B.0~2秒內,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C.在5 s內,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 s內,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9題5分10題9分共14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或按要求做答)
9.如圖4所示是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研究物體運動規律時得到的一段紙帶,根據圖中的數據,通過計算物體在AB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斷物體運動的性質為______________。
1
10.某同學在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時,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是50 Hz,在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他把某一點記作O,再選依次相鄰的6個點作為測量點,分別標以A、B、C、D、E和F,如下圖所示.

﹙1﹚如果測得C、D兩點相距2.70 cm,D、E兩點相距2.90 cm,則在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是_____m/s.
﹙2﹚該同學分別算出打各點時小車的速度,然后根據數據在v-t坐標系中描點(如圖5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 m/s.
圖5
三、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共38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驟,有數值計算的要注明單位)
11.(12分)一輛汽車從原點O由靜止出發沿x軸做直線運動,為研究汽車運動的規律而記錄下它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和速度,如下表所示。
時刻t/s
0
1
2
3
4
5
6
位置坐標x/m
0
0.5
2
4.5
8
12
16
瞬時速度v/(m·s-1)
0
1
2
3
4
4
4
試求
(1)汽車在3.5 s末的速度;
(2)前4 s內的平均加速度。
12.(12分)如圖6所示是某礦井中的升降機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過程中的運動圖像,試根據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各段的運動情況;
(2)計算各段的加速度。
圖6
13.(14分)某汽車以恒定加速度做變速直線運動,10 s內速度從5 m/s增加到25 m/s,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剎車,2 s內速度減為零,求這兩個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鄢陵縣一高高一年級第一次考試
物理試題答案
選擇題:(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9題5分10題9分共14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或按要求做答)
10、 (1)1.40 (2)5.00
(3)
三、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共38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驟,有數值計算的要注明單位)
11.(12分)解析:(1)從表格可以看出,汽車在前4 s做的是加速運動,4 s后做的是勻速運動。汽車在3.5 s末的速度近似等于第4 s內的平均速度:
v== m/s=3.5 m/s。
(2)汽車在前4 s內的平均加速度
a== m/s2=1 m/s2
12.(12分) 解析:(1)先以大小不變的加速度加速運動2 s。然后勻速運動2 s,最后以大小不變的加速度減速運動1 s。
(2)0~2 s內,a1== m/s=6 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2 s~4 s內,a2=0.
4 s~5 s內,a3== m/s2=-12 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生物試題
分值:100分 考試時間:80分鐘
第Ⅰ卷(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 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美麗富饒的釣魚島和釣魚島周圍海域中所有的巴浪魚,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分別屬于( )
A.生態系統和種群 B.群落和個體
C.群落和種群 D.生態系統和群落
2.下列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的細胞是( )
A.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B.人的紅細胞
C.變形蟲 D.根毛細胞
3.在動物的肝臟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脂肪 B.水 C.蛋白質 D.肝糖原
4.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基本步驟包括:①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轉換高倍鏡;③把分裂中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④將洋蔥根尖永久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5.圖甲中和表示目鏡,和表示物鏡,和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圖乙和圖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比的放大倍數大,比的放大倍數大
B.從圖乙轉為圖丙時,應選用,同時提升鏡筒
C.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大,甲圖中的組合為
D.若標本位于通光孔中心的左上方,為了更好的觀察,應將標本往右下方移動
6.胰島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們的化學本質分別是( )
A.蛋白質和脂肪 B.脂質和蛋白質
C.蛋白質和固醇 D.磷脂和蛋白質
7.下列各項中,都是原核生物的一組的是( )
A.酵母菌,念珠菌,藍藻 B.發菜,菠菜,韭菜
C.枯草桿菌,放線菌,藍細菌 D.顫藻,水綿,放線菌
8.奧運吉祥物福娃外材為純羊毛線,在美國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有霸王龍,有關純羊毛線和霸王龍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組成羊毛線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
B.羊毛線中的羊毛形成過程中一定有水產生
C.在綿羊和霸王龍體內細胞中元素的種類相差很大
D.霸王龍細胞中含有的主要元素是C、H、O、N、P、Mg、Fe、Zn
9. 將面團包在紗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請你選用試劑檢測黏留在紗布上的黏稠物質和洗出的白漿物質,所用試劑分別是 (  )
A.碘液、蘇丹Ⅲ染液
B.雙縮脲試劑、碘液
C.碘液、斐林試劑
D.雙縮脲試劑、斐林試劑
10.下列物質中,屬于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11 .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動植物和微生物細胞中的一種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縮合而成的,則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為????? (?? )
A.C3H3N??????????????????? B.C3H5ONS??????????????? C.C3H7O2NS???????????????????? D.C3H3O2NS
12 .某蛋白質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該蛋白質至少有氧原子的個數為( )
A.2n-m B. n-2m
C.n+2m D.. n+m
13.觀察DNA和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試驗中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染色時先用甲基綠染色,再滴加吡羅紅染液
B.觀察時應選擇染色均勻,色澤較淺的區域
C.將涂片用質量分數為8%的鹽酸處理后,接著用染色劑染色
D.先用低倍鏡找到清晰的細胞后,接著換上高倍鏡觀察
14.下列關于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葡萄糖和麥芽糖均可被水解
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還原性
C.構成纖維素的單體式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腸上皮細胞直接吸收
15.某小兒患佝僂病,發燒時就會抽搐,根據所學知識,建議他平時要補充 ( )
A.新鮮水果和蔬菜 B.蛋白質和糖類
C.谷物種皮和胡蘿卜 D.鈣片和維生素D
16.下列有關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液凝固過程中,部分自由水轉變為結合水
B.植物在冬季,結合水的含量高,有利于植物度過難關
C.單位質量的糖類和脂肪徹底氧化分解,產生水較多的是糖類
D.水在病變細胞中以自由水和結合水形式存在
17.某生物體內能發生如下反應: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屬于多糖,它們徹底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C.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為體內有淀粉
D.淀粉是常見的多糖,不易溶于水
18.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了化合物b,如右圖所示,則敘述正確的是( )

A.若m為尿嘧啶,則DNA中肯定不含b這種化合物
B.若a為核糖,b則為DNA的基本組成單位
C.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D.若由b構成的核酸能被吡羅紅染成紅色,則b為脫氧核糖核苷酸
19.下列選項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組化合物是( )
A.蔗糖和氨基酸 B.核糖核酸和磷脂
C.脂肪酸和血紅蛋白 D.核糖和核苷酸
20.大腸桿菌、玉米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糖( )
A.纖維素 B.淀粉 C.糖原 D.脫氧核糖
21.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 )
A.水螅 B.神經細胞 C.草履蟲 D.卵細胞
22.下面是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示意圖(圖1,其中數字為氨基酸序號)及部分肽鏈放大圖(圖2),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蛋白質中含有兩條肽鏈49個肽鍵
B.從圖2可推知該蛋白質至少含有4個游離的羧基
C.圖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D.從圖1可推知氨基酸形成該蛋白質時分子質量減少了888
23.河邊搖曳多姿的柳樹細胞含有的核酸中,含有堿基 A、G、C、U 的核苷酸種類共有( )種。
  A.6 B.5 C. 8 D. 7
24.英國人塞達尼·任格在進行離體蛙心實驗中發現,用不含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蛙心,其收縮不能維持;用含有少量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時,蛙心可持續跳動數小時。該實驗說明鈣鹽和鉀鹽( ) A.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組成成分
B..對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有重要作用
D.能夠為蛙心的持續跳動提供部分能量
25 .2008年9月11日 “三鹿假奶粉”被暴光,奶粉中被檢測到一種叫做“三聚氰胺”的“假蛋白”化學品,添加后能夠造成蛋白質含量增高的假象。正常蛋白質平均含氮16%,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質的
A.-CO-NH- B.游離的氨基
C.游離的羧基 D.R基
26.大多數無機鹽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是( )
A..化合態 B..離子態
C.分子態 D..原子態
27.下列哪組試劑在使用過程中,必須經過加熱( )
A. 斐林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過程中
B. 蘇丹III和蘇丹IV染液在鑒定動物組織中的脂肪時
C. 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時
D. 碘化鉀溶液鑒定淀粉時
28.牛從草中獲得營養物質,那么牛和草的細胞化學成分在元素的種類以及元素的含量上(   )
A.種類差異很大、含量大體相同
B.種類和含量差異都很大
C.種類和含量都大體相同
D.種類大體相同、含量差異很大
29.在檢測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西瓜汁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還原糖鑒定的替代材料
B. 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
C. 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植物組織材料
D. 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動物材料
30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這個學說的科學價值主要是( )
A. 告訴人們所有的生物均有細胞構成
B. 證明了生物彼此間存在著親緣關系
C. 說明了動植物的細胞是一樣的
D.使人們對生物體的認識進入分子水平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選擇題
31.(10分)關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細胞(干)以及活細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細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細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細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細胞中含量明顯比人細胞(干)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___元素,發生差異的原因是活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這兩種元素在人體細胞干物質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________中。
(2)水在生命活動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細胞內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新陳代謝作用。
①在秋季收獲大豆后,要進行晾曬才能入倉儲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細胞中的________水;如果對大豆爆炒,所失去的水分主要是細胞中的________水。
②從上述現象可以推斷,植物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含量比值變________,則新陳代謝加強,抗性________。
(3)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在玉米細胞(干)中所占比例明顯高于人細胞(干)中的元素是氧,發生這種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組成玉米細胞的化合物中______成分較多,此類化合物主要作為______結構的基本組成成分。
(4)蛋白質和核酸是構成原生質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的元素中,這兩種化合物的元素在組成上最明顯的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7分)下圖是某同學在“目鏡l0×,物鏡40×”時顯微鏡下看到的圖像(1、2、3、4為單個細胞),據圖回答:
(1)下列選項是有關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前一項是操作,后一項是目的,其中正確的是 (多選)
A.轉動轉換器;換用不同放大倍數的目鏡
B.調節細準焦螺旋;調節物鏡與玻片標本之間的距離
C.調節光圈;調節視野的大小
D.調節反光鏡;調節視野的亮度
(2)欲將圖中2所指的細胞移到視野的中央進行觀察,則裝片應向??? 方向移動。
(3)若裝片上的細胞成單層均勻分布,那么該同學在目鏡不變的情況下,換用10×的物鏡去觀察相同部位的細胞,按理論計算,視野內可容納的完整細胞數目為??? 個。
(4)有一架光學顯微鏡的鏡盒里有4個鏡頭,甲、乙一端有螺紋,甲較短、乙較長;丙、丁無螺紋,丙較短、丁較長。則與裝片之間距離最近的物鏡鏡頭是________;放大倍數最大的鏡頭組合是?????????????? 。
(5)觀察玻片標本時,若發現視野左側較暗,右側較亮,則應調節??????? 。
A.目鏡?? ? B.物鏡??? ? C.反光鏡?? D.光圈
(6)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在低倍鏡視野中發現有一異物。當移動裝片時,異物不動;轉動目鏡,異物仍不動。則此異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鏡上???????B.目鏡上???????? C.實驗材料中????????D.反光鏡上
33.(15分)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如有圖所示,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X、Y分別代表什么元素? , 。
(2)圖中a大約有 種, 在人體內不能合成的有 種,其結構通式可表示為 。
(3)A可分A1~A4,其原因從a分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A分析是__________________。
( 4 )A1表示 ; A2表示 ;A3表示 ,存在于 中,含有的特殊元素是 。
(5)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 ,其初步水解產物是 ,其徹底水解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4.(8分) 加熱會使蛋白質變性,在變性過程中肽鍵是否因此而斷裂呢?請設計一個驗證“蛋白質在加熱變性后肽鍵沒有斷裂”的實驗。
材料、用具:0.01 g·mL-1的CuSO4的溶液(雙縮脲試劑B液)、0.1 g·mL-1的NaOH溶液(雙縮脲試劑A液)、蛋清液、清水、酒精燈、試管、滴管等必備用品。
實驗原理:蛋白質中的肽鍵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呈紫色。如果加熱變性的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仍呈紫色,即可證明肽鍵沒有斷裂。
方法步驟:
取兩支試管,分別編號A、B,向兩支試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兩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蛋白質在加熱變性后肽鍵沒有斷裂。
鄢陵縣一高高一年級第一次考試試題
生 物 參 考 答 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二、非選擇題
31. (共10分,每空1分)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英語試題
本試題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生作答時,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題卷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只上交答題卡。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三節,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完每段對話后,你將有10秒鐘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你將聽一遍。
1.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do tonight?
A. Stay indoors. B. Rent an old play. C. Go to the theatre.
2.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buy?
A. Some books. B. A CD. C. A computer.
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next?
A. Prepare for the party. B. Talk with the man. C. Finish her drink.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first tomorrow?
A. To a museum. B. To a garden. C. To a castle.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e arrangement of the furniture.
B. The decoration of the walls.
C. The color of the room
第二節(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聽下面4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幾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每段對話前,你將有5秒鐘的時間閱讀每小題。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你將聽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 What is the man?
A. A student. B. A worker. C. A repairman.
7. 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do in six months?
A. Find a part-time job. B. Buy a motorcycle. C. Pay off his loan.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Find a part-time job. B. Buy a motorcycle. C. Pay off his loan.
9. How much money does the woman give the man?
A. £1.2. B. £1. C,£0. 2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morning. B. At noon. C. In the evening.
11. Why did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invite him to dinner.
B. To change their appointment.
C. To invite him to visit their friends.
12.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Saturday?
A. Attend a wedding.
B. Go to the woman’s house.
C. Go on business in Scotland.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題。
13.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sell the computer?
A. He thinks its memory is small.
B. He doesn’t like its color.
C. He has just bought a new one.
14. What will be sold with the computer together?
A. Headphones. B. A mouse. C. A bag.
15. How much does the man want to sell the computer for?
A. £500. B. £480. C. £425.
第三節 聽取信息(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一段獨白,請根據題目要求,從所聽到的內容中獲取必要的信息,填入標號為16-20的空格中。聽錄音前你將有10秒鐘的閱題時間,錄音讀兩遍。你將有60秒鐘的作答時間。(注意:每空只填寫一個詞)
The Swimming Competition
Time
October 10th,next Saturday
Place
The City Swimming Pool
Where to meet
At the school hall
When to leave
At _______16_____a.m
How to go there
By______17____
What to wear
Sports ____18____and sports shoes
What to bring
The student card,some____19_____and drinks
What to remember
Not to _____20___around
Tell the teacher if you don’t feel well and do not swim if you are sick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 (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語法和詞匯知識(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1. Sarah,hurry up,I’m afraid you don’t have time to__________.
A. get change B. get changing
C. get to change D. get changed
22. You can’t have this football back _________you promise not to kick at my cat again.
A. because B. until C. when D. since
23. The first two services are free,______the third costs£35.
A. while B. whether C. what D. which
24.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andy?
—I’m _____ a bad cold. I think I am dying.
A. recovering from B. suffering from C. catching up with D. getting into
25. Many women can’t stand __________at home by themselves in the deep night.
A. to stay B. staying C. stay D. Stayed
26. I had great difficulty the suitable food on the menu in that restaurant.
A. find B. found C. to find D. finding
The film was so that I was when I saw it.
A. frightening ; frightened B. frightened ; frightening
C. frightened ; frightened D. frightening; frightening
28.It was __________ he took off his dark glasses __________ I realized he was a famous singer.
A. until,that?????????B. not until,that?????????????C. not until,when?????????D. when,then
29.He failed in the exam, made his parents very disappointed.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ose
30.Is this factory some foreign friends visited last Friday?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the one
31.---- I ’m sure Andrew will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final.
---- I think so. He for it for months.
A. is preparing B. was preparing C. had been preparing D. has been preparing
32. The message is very important , so it is supposed ______ as soon as possible .
A. sending B. to send C. being sent D. to be sent
33. Rather than ____ in a restaurant , I usually prefer _____ for myself.
A. eat; to cook B. to eat; to cook
C. eat; cooking D.to eat; cooking
34.It was _____ weather that everyone wanted to go outing .
A. so fine B. such fine C. so a fine D. such a fine
-----Each of the students in No.1 Middle School,YanLing works hard at his or
her lessons, to go to university some day.
------So do I .
A. to hope B. hopes C. hoped D. hoping
第二節 完型填空 (共20小題 , 每小題1. 5分, 滿分30分)
Terry was a middle-aged businessman. He was 36 in career and often complained that he had been fooled (欺騙) by others. One day he told his wife he was 37 disappointed with the city that he had to 38.
So his family moved to another city. It was Saturday 39. When Terry and his wife were busily putting their things in their new home, the lights suddenly 40 and they were forced to stop work. Terry was sorry to have 41 to bring along some candles. Just then he heard light 42 on his door.
“Who is it?” he wondered. Terry knew 43 else in the new city, and this was the moment he especially hated to be 44. He opened the door impatiently (不耐煩地). At the door was a little 45, shyly asking, “Sir, do you have 46? I’m your neighbor.” “No,” answered Terry angrily. He shut the door 47.
After a while the door was knocked again. He opened it and 48 the same little girl outside. But this time she was 49 two candles radiating (放光) red light. She said, “My grandma told me the 50 neighbor downstairs might need candles. She sent me here to51 you these.”
At that moment Terry suddenly realized what 52 his failure in life. It was his indifference (冷漠) and 53 to other people. The person who had fooled him in life was actually nobody else 54 himself, for his eyes had been covered by his 55 mind.
36. A. experienced B. unsuccessful C. interested D. unlucky
37. A. very B. so C. such D. rather
38. A. leave B. travel C. stay D. choose
39. A. morning B. afternoon C. noon D. evening
40. A. went down B. went out C. went by D. went on
41. A. wanted B. decided C. forgotten D. remembered
42. A. knocks B. calls C. strikes D. sounds
43. A. everybody B. anybody C. somebody D. nobody
44. A. troubled B. followed C. liked D. learned
45. A. boy B. girl C. postman D. shopper
46. A. candies B. toys C. lights D. candles
47. A. easily B. worriedly C. happily D. heavily
48. A. found B. met C. touched D. knew
49. A. bringing B. seeing C. holding D. drawing
50. A. poor B. kind C. new D. young
51. A. buy B. give C. borrow D. sell
52. A. made B. caused C. developed D. stopped
53. A. laziness B. sadness C. unkindness D. unhappiness
54. A. besides B. except C. but D. than
55. A. open B. right C. warm D. cold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兩節,滿分40分)
第一節(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 B. 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
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Many teenagers feel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their lives are their friends. They believe that their family members, especially their parents, don’t know them as well as their friends do. In large families, it is often for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figh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they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advi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to have one good friend or many friends. Even when they are not with their friends, they usually spend a lot of time talking among themselves on the phone. This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rowing up, because friends can discuss something difficult to say to their family members.
However, parents often try to choose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them.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The question of “choice” is an interesting one.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choose your friends?
Do you choose your friends or your friends choose you?
Have you got a good friend your parent don’t like? 56.When teenagers stay alone, the usual way of communication is to _________.
A. go to their friends B. talk with their friends on the phone
C. have a discussion with their family D. talk with their parents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DIFFERENT in meaning from the sentence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A. Some parents may even not allow their children to meet their good friends.
B. Some parents may even ask their children to stay away from their good friends.
C. Some parents may want their children to stop to meet their good friends.
D. Some parents may even not let their children meet their good friends.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TRUE?
A. Parents should like everything their children enjoy.
B. In all families, children can choose everything they like.
C. Teenagers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help.
D. Par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better.
59.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___.
A. Friends can give good advice
B.Teenagers need friends
C. Parents often choose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them
D. Good friends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
A man once said how useless it was to put advertisements in the newspapers.“last week, ” said he, “my umbrella was stolen from a London church.As it was a present, I spent twice its worth in advertising, but didn't get it back.”
“How did you write your advertisement?”asked one of the listeners, a merchant.
“Here it is, said the man, taking out of his pocket a slip cut from a newspaper.The other man took it and read, “Lost from the City Church last Sunday evening, a black silk umbrella.The gentleman who finds it will receive ten shillings on leaving it at No.10 Broad Street.”
“Now, ”Said the merchant, “I often advertise, and find that it pays me well.But the way in which an advertisement is expressed is of extreme importance.Let us try for your umbrella again, and if it fails, I'll buy you a new one.”
The merchant then took a slip of paper out of his pocket and wrote:“If the man who was seen to take an umbrella from the City Church last Sunday evening doesn't wish to get into trouble, he will return the umbrella to No.10 Broad Street.He is well known.”
This appeared in the paper, and on the following morning, the man was astonished when he opened the front door.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urs that had been thrown, and his own was among them.Many of them had notes fastened to them saying that they had been taken by mistake, and begging the loser not to say anything about the matter.
60. The result of the first advertisement was that ______________.
A. the umbrella was found somewhere near the church
B. the man got his umbrella back
C. the man wasted some money advertising
D. nobody found the missing umbrella
61. The merchant suggested that the man should _______________.
A. buy a new umbrella
B. write another and better advertisement
C. go on looking for his umbrella
D. report the police
62. “If it fails, I’ll buy you a new one,” suggested that the merchant
_______________.
A. wanted to buy him a new umbrella
B. didn’t know what to do
C. was rich enough to buy one
D. was quite sure of success
63. The story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_________.
A. a useless advertisement
B. how to make an effective advertisement
C. what the merchant did for the umbrella owner
D. how the man lost and found his umbrella
C
For many parents, raising a teenager is like fighting a long war, but years go by without any clear winner. Like a border conflict between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parent-teen war is about boundaries: Where is the line between what I control and what you do?
Both sides want peace, but neither feels it has any power to stop the conflict. In part,this is because neither is willing to admit any responsibility for starting it. From the parents’ point of view, the only cause of their fight is their adolescents’ complete unreasonableness. And of course, the teens see it in exactly the same way, except oppositely. Both feel trapped.
In this article, I’ll describe three no-win situations that commonly arise between teens and parents and then suggest some ways out of the trap. The first no-win situation is quarrel on unimportant things. Examples include the color of the teen’s hair, the cleanness of the bedroom, the preferred style of clothing, the child’s failure to eat a good breakfast before school, or his tendency to sleep until noon on the weekends. Second, blaming. The goal of a blaming battle is to make the other admit that his bad attitude is the reason why everything goes wrong. Third, needing to be right. It doesn’t matter what the topic is—politics, the laws of physics, or the proper way to break an egg—the point of these arguments is to prove that you are right and the other person is wrong,for both wish to be considered an authority—someone who actually knows something—and therefore to command respect. Unfortunately, as long as parents and teens continue to assume that they know more than the other, they’ll continue to fight these battles forever and never make any real progress.
64. Why does the author compare the parent teen war to a border conflict?
A. Both can continue for generations.
B. Both are about where to draw the line.
C. Neither has any clear winner.
D. Neither can be put to an end.
6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graph 2 mean?
A. The teens blame their parents for starting the conflict.
B. The teens agree with their parents on 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
C. The teens accuse their parents of misleading them.
D. The teens tend to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arents.
66. Parents and teens want to be right because they want to__________.
A. give orders to the other B. know more than the other
C. gain respect from the other D. get the other to behave properly
67. What will the author most probably discuss in the paragraph that follows?
A. Causes for the parent-teen conflicts
B. Examples of the parent-teen war
C. Solutions for the parent-teen problems
D. Future of the parent-teen relationship
D
At a meeting, a well-known speaker lifted up a bill of 20 dollars before starting his speech.
Facing 200 people, he asked, “Who wants this 20-dollar bill?” A great many hands were put up. Then he continued to say, “I intended to give it to any one of you, but allow me to do a thing before giving it to you.” Suddenly he crumpled (揉)it into a round mass. Then he asked, “Who wants it? ” Still some hands were lifted up.
He asked again, “Well, how could it be if I do it like this?” he threw the bill onto the ground, stepped on it and twisted it. As he picked it up, the bill had become not only dirty but wrinkled.
“Who still wants it?” Still a few people put up their hands.
“My dear friends, you have had a meaningful class. No matter how I treated this bill, you still want it, because it is worth 20 dollars. On your life road, you may be knocked down(擊垮) or even broken into pieces by your determination(決心) or unfavorable(不利的) situations. We may feel ourselves worth nothing, but, my darling, remember that whatever happens in the future, you should never lose your value(價值) in the God’s heart. You’re particular ---- never forget it.”
68. The underlined word “wrinkled”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 broken B. having small lines or folds in it
C. flat D. having holes on it
69. The speaker did this test in order to _____________.
A. tell the audience that one should never lose one’s own value
B. tell the audience that God values money most
C. test if some of the audience were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money
D. play a trick on the audience
70. What would the speaker probably talk about next?
A. How money can make people crazy.
B. How to avoid being knocked down in one’s life.
C. How to keep one’s value of life.
D. How to give a meaningful class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
多余選項。
The Internet has opened up a whole new online world for us to meet, chat and go where we’ve never been before.
But just as in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some rules of behavior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when on line. 71 Imagine how you’d feel if you were in the other person’s shoes.
For anything you’re about to send: ask yourself, “Would I say this to the person’s face?” if the answer is no, rewrite and reread. 72
If someone in the chat room is rude to you, your instinct (本能) is to fire back in the same manner. But try not to do so. 73 If it was caused by a disagreement with another member, try to fix the situation by politely discussing it. Remember to respect the beliefs and opinions of others in the chat room.
74 Offer advice when asked by newcomers, as they may not be sure what to do or how to communicate. When someone makes a mistake, whether it’s a stupid question or an unnecessarily long answer, be kind about it. If it’s a small mistake, you may not need to say anything. Even if you feel strongly about it, think twice before saying anything. Having good manners yourself doesn’t give you license to correct everyone else. 75 At the same time, if you find you are wrong, be sure to correct yourself and apologize to those that you have offended.
It is not polite to ask others personal questions such as their age, sex and marital status. Unless you know the person very well, and you are both comfortable with sha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don’t ask such questions.
A. Repeat the process till you feel sure that you’d feel comfortable saying the words to the person’s face.
B. Everyone was new to the network once.
C .The basic rule is simple: treat others in the same way you would want to be treated.
D. When you send short messages to a person online, you must say something beautiful to hear.
E. You should either ignore the person, or use your chat software to block their messages.
F. If you do decide to tell someone about a mistake, point it out politely.
G. It’s natural that there some people who speak rudely or make mistakes online.
第Ⅱ卷
注意: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第四部分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I分,滿分10分) 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此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修改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其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十一處起)不計分。
Nowadays many graduat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get employment in big cities, not willing to work in the countryside.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enough chances to satisfy most of the job hunter in big cities, while in the countryside talented people are bad needed but a lot of posts are waiting for you. You can put your abilities to good use and you will able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of building a modern countryside. Therefore, I believe in you can have as bright a future in the countryside as we will have in the cities.

第二節 書面表達(共25分,作文內容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在最近的一次主題為中學生課余時間上網的英語班會上,同學們對上網的利弊爭論不休,意見不 能統一。作為班長,請你根據下列信息,作總結性發言。
大多數同學
少數同學
1. 時間是自己的,提倡多上網
1. 上網可以,但必須限時
2. 網絡使我們的交流方便,可獲得國內外新知識及最新信息
2. 多數人上網是玩游戲、聊天而不是真正學習或查閱資料
3. 網絡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
3. 個別同學甚至沉迷網絡游戲而逃學
要求: 1. 覆蓋以上內容,可作適當發揮;
2. 發言的開頭和結尾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3. 詞數:100左右。
鄢陵縣一高高一年級第一次考試英語答案
短文改錯
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考試語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題為選考題,其它題為必考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 閱讀題(共70分)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題。
冷眼看“熱詞”
“熱詞”是指來源于突發事件或社會現象,經過形象、鮮明和恰當的隱喻性總結,讓人們更深刻地記住關鍵信息的公共焦點詞語。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上流行的“熱詞”已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新潮網絡語言。“打醬油” “俯臥撐”乃至“被××”之類的熱詞從詞語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這些詞語往往不是逐漸擴散,而是瞬間的爆發。顯然這類熱詞不是像以往的許多網絡語言那樣因詞語本身的娛樂性導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發的社會事件傳播得以派生,而且這類熱詞幾乎無一例外具有較多的政治諷刺意味,反映的是社會“杯具”何其多,人們認為這是中國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種方式,是中國網絡政治化的一種體現。
中國的改革開放自90年代末以來進入了深水區,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維艱。在這種現實狀態下,網絡的政治化可以說是公眾表達的常規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話語溢出現象。而網絡的確為當代中國民眾提供了一種新的政治表達可能,有人因此而樂觀地預言網絡將成為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建設進程的重要力量。可實際上,人們上網發表意見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傳播卻完全由不得自己,各類網絡運營者操控著網絡信息的傳播。
熱詞的出現使網絡傳播形勢有了一些改觀。一個本來難以擴大影響的社會信息,由于被人從中提煉出具有諷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隱喻詞語而產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隨即因為網上讀者的關注和分享而成為口頭禪并被強力傳播,進而迅速走紅成為熱詞。顯然,熱詞熱起來的社會學原因在于網民自發形成的積極介入態度。在網絡日益被運營者操控的形勢下,這種對傳播的主動介入可以說是普通網民對“被傳播”現實的一種反抗。
熱詞之所以會“熱”,也和它的接受環境分不開。在媒體自身權威性不夠卻又面對公眾質疑時,許多“專家”和“權威機構”常常會冒出來強化信息的權威性。弱勢的普通民眾當然無法與“專家” “權威機構”對抗,但一些陌生詞語“被××”——“被就業” “被
代表” “被平均”等等,卻憑著機智的反諷破壞了媒體操控者的意圖。
普通民眾對媒體操控者和所謂“權威”的不信任是熱詞走紅的社會環境,但熱詞并非只是消極的拒絕。許多因熱詞而“熱”并最終引起社會重視的案例顯示,網民傳播熱詞的熱情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社會關懷的激情。這種激情來自每個網民個人的直覺和判斷,來自一個人內在的同情心和正義感。當然,信息的不對稱使網民個人的判斷無法完全避免錯誤和偏見,但這并不影響這種社會關懷的輿論價值。這種激情的存在證明,社會上盡管充斥著欲望和不公正,但人們的心靈深處仍然有良知。
無論如何,熱詞的大量出現已成為中國式網絡的特色景觀,熱詞將作為有影響力的社會表情符號構成我們這個時代的記憶。
1.下列關于“熱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網絡“熱詞”是一種新潮網絡語言,它的出現被認為與中國政治走向民主有關。
B.“熱詞”往往不是逐漸擴散,而是瞬間爆發,這與現今社會的傳播媒介無關。
C.“打醬油” “被××”之類“熱詞”的流行,與詞語本身是否有娛樂性無關。
D.一個社會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產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會成為“熱詞”。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人們在網上能自由地發表意見,但由于網絡信息的傳播受各類網絡運營者的操控,這些意見的傳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諷刺意味的“被傳播”,表現出了主動介入傳播的普通網民對網絡運營者操控網絡信息傳播的一種反抗。
C.網民傳播熱詞的熱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熱詞而“熱”并最終引起社會的重視,相關問題最終得到徹底解決,并使人感受到網民社會關懷的激情。
D.傳播熱詞的網民所展現的社會關懷,主要來自個人直覺和判斷,其輿論價值容易因個人判斷出現錯誤和偏見而受到影響。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熱詞的出現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進入深水區和網絡為中國民眾提供一種政治表達可能之間存在著聯系。
B.從熱詞的接受環境看,某些媒體操縱者強化信息權威性的意圖,常常會被隨后出現的熱詞憑著機智的反諷破壞。
C.熱詞的出現和流行說明人心深處仍存社會良知,但其諷刺意味削弱了反映社會“杯具”現實的力量。
D.熱詞在中國互聯網上的流行有著中國特色,是網絡政治化的具體體現,可能會促進政治民主的發展。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于仲文,字次武,少聰敏,髫齔就學,耽閱不倦。及長,倜儻有大志,氣調英拔。起家為趙王屬,尋遷安固太守。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遣將檀讓收河南之地。復使人誘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儀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擊,大破威眾。斬首五百余級,以功授開府。迥又遣其將宇文胄渡石濟,宇文威、鄒紹自白馬,二道俱進,復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棄妻子,將六十余騎,開城西門。潰圍而遁。為賊所追,且戰且行,所從騎戰死者十七八。仲文僅而獲免,達于京師。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見之,為之下泣。進位大將軍,領河南道行軍總管。給以鼓吹,馳傳詣洛陽發兵,以討檀讓。仲文軍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讓擁眾數萬,仲文以羸師挑戰。讓悉眾來拒,仲文偽北,讓軍頗驕。于是遣精兵左右翼擊之,大敗讓軍。檀讓以余眾屯城武,別將高士儒以萬人屯永昌。仲文詐移書州縣曰:“大將軍至,可多積粟。”讓謂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選精騎襲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將席毗羅,眾十萬,屯于沛縣,將攻徐州。其妻子在金鄉。仲文遣人詐為毗羅使者,謂金鄉城主徐善凈曰:“檀讓明日午時到金鄉,將宣蜀公令,賞賜將士。”金鄉人謂為信然,皆喜。仲文簡精兵,偽建迥旗幟,倍道而進。善凈望見仲文軍且至,以為檀讓,乃出迎謁。仲文執之。遂取金鄉。毗羅恃眾來薄官軍。仲文背城結陣,設伏于麻田中,毗羅軍大潰。獲檀讓,檻送京師,河南悉平。勒石紀功,樹于泗上。史臣日:仲文博涉書記,以英略自許,平尉迥之亂,遂立功名。
(節選自《隋書? 于仲文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髫齔就學,耽閱不倦 沉迷
B.仲文軍次蓼堤,去梁郡七里 駐扎
C.毗羅恃眾來薄官軍 輕視
D.給以鼓吹,馳傳詣洛陽發兵 到…… 去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于仲文“謀略”的一組是( ) (3分)
①仲文迎擊,大破威眾,斬首五百余級
②仲文僅而獲免,達于京師
③讓擁眾數萬,仲文以羸師挑戰
④仲文詐移書州縣曰:“大將軍至,可多積粟。”
⑤仲文簡精兵,偽建迥旗幟,倍道而進
⑥獲檀讓,檻送京師,河南悉平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①③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于仲文年青時候就胸懷大志,氣度超凡。尉迥發動叛亂,并派人聯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為所動,予以拒絕。尉迥對此極為憤怒,派遣宇文威對他實施進攻。
B.在平定尉迥之亂中,于仲文出謀劃策,力經數戰,最終生擒檀讓。有鑒于此,朝廷為他勒石紀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濱。從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C.《孫子?計》云:“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于仲文可謂深諳此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賊兵將士一片松懈之時,挑選精銳騎兵,火速出擊,一舉攻占了城武。
D.于仲文受到賊兵兩路合擊,被迫率領六十多個騎兵突圍而逃,而賊兵窮追不舍,十七八個騎兵為阻擊賊兵而戰死,最終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達京師。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讓悉眾來拒,仲文偽北,讓軍頗驕。
譯文:
(2)讓謂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 -9題。
邊城獨望
馬戴
聊憑危堞望,暗起異鄉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霧露生。
河灘胡雁下,戎壘漢鼙驚。
獨樹殘秋色,狂歌淚滿纓。
8.詩歌的首聯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9.這首詩在景物描寫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寄蜉蝣于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
(2)月出于東山之上, 。
(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 。
(4)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記分。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題號后面的方框涂黑。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題。(25分)
零用錢 (美)R?W?威爾
當潛在的雇主翻看他的簡歷時,喬?巴斯托恩坐在那里,盡可能讓自己的雙腿不要發顫。他知道那些記錄對他不利,但他在心里默默祈禱,別讓那些缺點被讀到,畢竟是圣誕節了。
  威斯科特先生停下來,抬起頭問道:“巴斯托恩先生,這里說你曾經因為盜竊被判入獄,是嗎?”
  喬感到喉嚨干澀、胃部收縮,他知道接下去是什么結果,他無力地說:“是的,但是……有環境因素———”。
  “總是有環境因素的,巴斯托恩先生,然而———”又來了……
  “———我們是家庭生意,不需要增加人手了,我希望你好運,早日找到工作。這年頭,大家都不容易。”
  “我知道。”喬說完,站起來握了握威斯科特先生伸出的手。威斯科特先生送喬到門口,好像怕他順手偷走東西似的。
  喬咬著嘴唇,不知道怎樣跟阿貝說,他沒能為她買一份圣誕禮物,因為沒人愿意雇用他,或者跟她說兩年前他在上班的地方偷100美元是為了圣誕節能取暖,說這些都沒有什么意義。阿貝只知道爸爸今年圣誕節沒有給她買禮物。
  走到威斯科特的店門口,喬想再努力一下。他對擋在門口的威斯科特說:“求求你了,今天是圣誕節,我有一個8歲的女兒……”
  “很抱歉,巴斯托恩先生。”威斯科特揮了揮手,打斷了他的話,“你應該知道,沒有人會信一個小偷說的話。”
  喬看了看四周,威斯科特剛才實際上說得很大聲。還好,周圍只有兩個人,一個穿著大衣的人輕快地走過,還有一個老乞丐從街道對面的公園走過來。
  喬大聲說:“你說得對,但我這回改正還不行嗎?”可是,威斯科特不再理他。
  雪開始下了,喬拉起他的衣領,把手插進衣袋里,走過街道對面,跟那老乞丐擦肩而過時,對那老乞丐微笑了一下。
  老乞丐也回了一個微笑,問道:“你可以給我一點零錢嗎,我要買一杯熱咖啡暖暖我這把老骨頭。”
  喬在他的口袋里摸索了一會兒,他的左手沒有摸到什么東西,但他的右手抓出了兩個兩角五分的硬幣、兩個一角的硬幣和五個五分的硬幣、五個一分的硬幣。
  喬把那些硬幣放入老乞丐攤開的雙手中,笑著說:“你運氣好,我想這么多應該夠了。祝你圣誕快樂!”
  那老乞丐說:“年輕人,我也祝你圣誕快樂!”
  那老乞丐走到對面,進了威斯科特先生的店,喬把手放回口袋里,繼續向前走。那個剛才穿大衣走過的人正在人行道邊跟一個老婦人說話。喬看向人行道,看到了一個錢包。喬把它撿起來,發現里面有幾張信用卡和幾百美元現金。他的祈禱靈驗了,他可以用這些錢給阿貝買輛單車,一個玩具屋子,甚至他可以用這些錢去旅社開個房,讓阿貝不用到監獄附近去看他。或許珍尼斯也跟他們在一起,再一次全家人一起過圣誕節。
  不行。如果阿貝知道這錢是撿到的她會怎么想?喬猜得出錢包是誰的,他看看那個穿大衣的人,又看看錢包。在一張信用卡的旁邊有一張證件,喬從上面的相片確認了錢包是那個穿大衣的人的。
喬偷過錢,那時是急了,但他本身不壞。
那個穿大衣的人跟那老婦人說了再見,又開始往前走了,腳步還是那么輕快。
喬慢跑趕上去,喊道:“先生,打擾一下。我想你掉了錢包了。”
那人停下來,轉過身,眼睛睜大了,說:“啊,是,那是我的錢包。”他接過錢包,立即清點里面的東西。
  喬沒有等他點完就走了。他轉向馬洛大街,向監獄附近走去。突然,他看到珍尼斯帶著阿貝走過來,阿貝一看到他就伸開雙臂向他跑來。
  喬抱著她,笑著,眼睛卻濕了,他說:“圣誕快樂,孩子,我很抱歉,沒有為你買什么禮物。”
  阿貝笑得很開心,她撒嬌似的說:“哦,爸爸,別那樣想。媽媽說來帶你回家,我非常高興。”
  喬愧疚地看向珍尼斯,想確認阿貝說的是不是真的。珍尼斯說:“喬,是你回家的時候了。”兩行熱淚從喬的眼里流下來。
  喬的室友邁克拿著個無繩電話跑過來,喊道:“喬,你的電話,是一個叫威斯科特的人打來的。”
喬對電話里說了一聲“喂?”
“如果你愿意,明天來上班吧。”威斯科特先生在電話里說。
  “我愿意。我可以問一下嗎,是什么使你改變主意的?”喬的胸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是我跟我爸爸喝的那杯咖啡。”
(選自2011年7月《文學報》)
(1)下列對這篇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還好,周圍只有兩個人,一個穿著大衣的人輕快地走過,還有一個老乞丐從街道對面的公園走過來。”這里表現了喬緊張不安,怕別人聽到他來找工作的事。
B.“喬沒有等他點完就走了。他轉向馬洛大街,向監獄附近走去。”這寫出了喬把錢包還給失主時并不要求回報的心理。
C.作者以“‘是我跟我爸爸喝的那杯咖啡’”結束全文,出乎喬的意料,也出乎我們的意料,從而使整個故事的情節顯得跌宕起伏,令人回味無窮。
D.從小說,我們可以看出,威斯科特先生為了試探喬,特意設置了穿大衣的人丟錢包和父親扮演的老乞丐乞討零錢這兩個情景。
E.讀了這篇小說后,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不管以前做錯了什么,只要存有一顆善良的心,就會有好報,這是這篇小說揭示的唯一的主題。
(2)在小說的開端部分喬的處境是怎樣的?請簡要分析小說這樣寫的作用。(6分)
(3)文中的喬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4)這篇小說從喬找工作寫起,到他找到工作結束,那么小說的題目可以由“零用錢”改換成“求職”嗎?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題。(25分)
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
張再生
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春天,海濱某軍港,一派嚴肅、緊張的氣氛。原來這里正在進行航天事業的一項重要試驗:衛星回收工程。按照測算,衛星將于2分鐘后落入眼前的水域。人們一個個屏住呼吸,兩眼直瞪著蔚藍的天空。2分鐘后,“飛物”突然從天而降,落入大海,水柱沖天。快艇迅速劈波斬浪,去迎接這“天外來客”。頓時,岸上、船上的官兵和群眾情不自禁地又跳又叫,歡聲雷動。
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人們不會忘記為了測算衛星落點而熬過許多不眠之夜的首功之臣束星北教授。
束星北出生于江蘇邗江。其父束曰璐曾是南通張謇實業集團的知名人士。束星北自幼聰明好學,才智過人,童年入私塾,深得秀才老夫子魏楚翹鐘愛。1924年束星北以優良成績考取三江大學。兩年后又遠渡重洋,入美國拜克大學讀書。身在異邦,束星北克勤克儉,矢志苦讀。當時,他父親是實業巨子,生母家是江都望族,可他卻謝絕長輩們的經濟資助,搬住在美國三藩市同鄉會館內,與工人們一道參加體力勞動,掙得收入以支付學費。
束星北暢游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1929年,他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幾近一年,他屏絕人事,埋首書齋。智慧之樹驟然開放出奇葩——研究“相對論”的兩篇論文脫稿了。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熱望,化開了層層堅冰,“四維時空”的科學課題又如一盞神燈在遠方閃爍,導引他走向新的境界,去尋找當代物理大師愛因斯坦。
此時的愛因斯坦已是如日中天,蜚聲全球。他身材矮小,儀容和藹。對于這個來自東亞的門徒,他一見如故。他們通宵達旦暢談,大師贊譽了束星北的兩篇論文。不久,大師從柏林大學替束星北爭得經費,物理界的巨星和新星合作了。作為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助手,束星北工作一年,進步更快,造詣更深,碩果累累,從多方面發展了“相對論”。更大收益是,束星北繼承了大師“自由平等討論的波爾學風”。由于希特勒排猶之風日盛,愛因斯坦被迫離德,束星北經大師安排,于1929年10月轉到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繼續研究,在天體物理方面頗有創見,獲博士學位。1930年登上美國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學的講臺,開始了他漫長的物理學教學生涯。
身為海外學人的束星北,一直縈懷祖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后,他毅然辭聘而歸,準備投筆從戎,抗日救國。回國后,束星北被浙江大學慕名求聘,請他與王淦昌教授共同研究“衰變”這一尖端課題。
在浙大,束星北譽滿校園。他開的課,學生愛聽,教師也爭相入座,他不照課本宣講,而是聯系實際,深入淺出。乍聽似乎無章,細加揣摩卻句句有著。他認為,物理學是一門很美的科學,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是研究的對象,尋求其中規律,這是十分有趣的。天性率真的束星北有時跳上講臺,有時坐在椅背上,大發宏論,侃侃而談,一條腿還下意識地晃動著。課堂上,一旦哪位學生指出他的疏漏之處,他便肅然靜坐,恭聽學生發言。每當學生講出新的見解,束星北就會情不自禁地捶他一拳,連呼:“妙!”就是這種“波爾”學風,造就了一批物理人才。其中最負盛譽的便是后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當年,束星北特別器重這位學生。李政道一度想輟學參軍,是束星北切意挽留;李政道因車禍傷腿,束星北又特意把他接到重慶,精心安排治療調養。難怪,數十年后,李政道仍念念不忘乃師之恩,曾致書問候:“我物理的基礎……成就歸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升起的時候,束星北教授心潮澎湃。他夜以繼日,勤奮科研。1952年到山東大學任物理系教授,除了正常教學研究外,還兼研氣象學,曾在《中國氣象學報》上發表多篇具有灼見的文章,成了竺可楨、趙如章的好朋友,被聘到中國氣象學會青島研究所負責科研。1980年,他又為航天工業的衛星回收試驗立下了赫赫功勞。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還在指導他的學生做“海洋內波研究”。
一代大物理學家束星北離開了我們,但他的英名卻永戴史冊。誠如其學生李政道的唁函所說:束老師是中國物理學界的老前輩,國際聞名,桃李天下……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束星北家境優越,自幼才智過人,憑著自身的聰明好學、父母的嚴格要求及耳濡目染,他以優異成績考取了三江大學,后來又進入了美國拜克大學讀書。
B.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束星北懷抱一腔熱情,毅然回歸祖國,準備投筆從戎,回國后被浙江大學慕名聘請,從此開始了自己的物理教學與研究生涯。
C.束星北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除了物理教學與研究之外,他還兼研氣象學,并參與了航天工業的衛星回收試驗,準確測算出了衛星的落點,立下赫赫功勞。
D.束星北器重、愛惜人才,他曾鼓勵學生李政道走求學之路,并在其車禍后給予幫助;李政道對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將自己的卓越成就歸功于束星北。
E.本文詳細記述了中國物理大師束星北熱情求學、享譽校園、成就非凡等幾方面的事跡及其科學研究中的真知灼見,展示了一位德才兼備的科學家的感人形象。
(2)作者為什么將束星北比作“中國的愛因斯坦”?請簡要分析。(6分)
(3)在浙大講學期間,束星北深受師生歡迎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6分)
(4)這篇傳記中,束北星先后以學生和老師的角色,與愛因斯坦和李政道有過深厚的師生情誼。你認為師生之間應建立怎樣的關系?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達題(共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A.初學寫作的人往往閉目一想覺得頭頭是道,拿起筆來,卻又阻滯枯澀,心時有東西寫不出來,這大半是由于“詞匯”不夠。
B.對未來城市生活的設計是一項全球性的課題,城市化發展之路正確與否,與世界各國的前途唇齒相依,“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昭示著城市在人類生活中無可替代的作用。
C.最近爆紅的《中國好聲音》的確是個好節目,整個策劃團隊、舞美燈光、流程形式、評委表現都可圈可點。
D.南京“梧桐讓路”風波最終以三號線“移樹”工作全面叫停而畫上句號,但我們更應思考:何時可以不再等問題出現后再被迫補救,放馬后炮了。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3分)
A.日本核危機令國際原油市場雪上加霜,國際原油的不斷攀升迫使各國紛紛尋找替代能源,于是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受到極大關注,國內多晶硅市場空前火爆。
B.繼“瘦肉精”事件之后,近日,北京市消協抽檢中發現多個品牌休閑褲健康質量不合格,這讓我們不禁要追問:欺詐消費者的行為何時能終止?答案是肯定的。
C.在中國男籃隊員與巴西男籃隊員斗毆事件發生后,中國籃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及時抵達首都機場,代表中國籃球協會向巴西道歉。巴西主帥接受了道歉。
D.中國通過多方努力去安撫這個焦慮的世界,不斷承諾崛起會和平進行,平等談判解決與鄰國間的領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參與聯合國維和任務及國際救援。
15.將下列語句依次填人文中的橫線處,使上下文語意連貫。( ) (3分)
科學是美麗的,藝術也是美麗的。然而,大多數人習慣于將這兩種美麗置于界限分明的兩端;其實,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的,它們是人類文化的兩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都會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更高。
①營造更完美的創造空間
②藝術工作者多懂一些科學
③可以有更多靈感
④可以更好地發揮藝術器材的效能
⑤更能充實生活,享受美的熏陶
⑥科學工作者多懂一些藝術
A.⑥④⑤②③① B.⑥③⑤②④① C.②③①⑥④⑤ D.②④①⑥③⑤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思念是一束陽光,讓陰郁的天空明朗起來;
思念是一陣清風,讓平靜的心湖蕩漾起來;
思念是一部詩集,讓枯燥的時光浪漫起來。
17.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種社會現象,請概述這一社會現象,并對此現象進行簡要評論。(6分)
有人說現在知道“周迅”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魯迅”的越來越少了;知道“關之琳”的越來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來越少了;知道“梅艷芳”的越來越多了,知道“梅蘭芳”的越來越少了;知道“景崗山”的越來越多了,知道“井岡山”的越來越少了;知道“馬克”的越來越多了,知道“馬克·吐溫”的越來越少了;知道“比爾”的越來越多了,知道“保爾”的越來越少了。
概述:

評論: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29歲的劉翔,盡管北京奧運會的一“退”和倫敦奧運會的一“摔”,令人扼腕長嘆,也有很多人質疑,但他與姚明一樣仍不失為體育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英雄。32歲因傷病退役的姚明沒有受到任何指責和質疑,姚明自己也認為他的NBA生涯沒有什么遺憾——“總冠軍戒指?每個NBA球員都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生活并不是只有籃球……處處能精彩。”作為關心他們的人,應該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的一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鄢陵縣一高高一年級第一次考試
語文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9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1)B C(選對一項得3分,兩項都對得5分。A.應是“怕別人聽到他以前做過小偷的事”。 D.無中生有,結論武斷。 E.“是這篇小說揭示的唯一的主題”不合適,這是其中的一個主題。)
(2)圣誕節快到了,喬急于想找到一份工作,想賺點錢給8歲的女兒買圣誕禮物,但由于自己的簡歷上有曾因盜竊被判入獄的不良記錄,喬因此遭到拒絕而沒找到工作。(2分)這樣寫的作用:同下文的故事情節形成對比,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小說的主題。(2分)找工作無望,無法給女兒買圣誕禮物,在十分需要錢的情況下,卻能把零用錢施舍給乞丐,拾到錢包歸還失主,在“需要”和“舍得”的對比中,喬善良誠實的本性躍然紙上。(2分)
(3)①富有愛心,樂于助人。疼愛女兒,想在圣誕節為女兒買禮物以盡父親的責任;生活拮據卻能把零用錢施舍給乞丐,始終對那老乞丐微笑著并祝他圣誕快樂。這些都體現出他的愛心和熱心。②善良誠實。拾到錢包后雖有過心理沖突,但能主動歸還失主,并不求回報,體現出他善良又正直的本性。③知錯能改。雖有過盜竊入獄的經歷,但他曾大聲向威斯科特表示要改正;見到妻子時很“愧疚”,表現出對過去犯的錯誤的后悔,覺得對不住妻子。(每答對一點并結合文章分析得2分,答出其它方面,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4)觀點一:不可以改換成“求職”。(2分)因為:①小說構思角度:喬把零用錢施舍給了老乞丐,老乞丐又是雇主的父親,喬因此找到了工作,施舍零用錢的情節推動了故事的發展,結尾出人意料,體現了小說構思的獨具匠心。(3分)②刻畫人物形象角度:小說對喬施舍零用錢這一情節進行了細致的描繪,通過對喬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的描寫,尤其是對硬幣數量的具體交代,突出了喬樂觀的生活態度與熱心助人的性格,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主題也更加鮮明突出。相比之下,對“求職”內容的描寫顯得有些遜色。(3分)
觀點二:可以改換成“求職”。(2分)因為:①情節發展角度:小說主要寫了喬為了給女兒買圣誕禮物而去求職、求職失敗后在街上發生的故事、求職意外成功,所以喬“求職”是小說的主要故事情節。(3分)②體現主題思想角度:喬“求職”成功是他的善良之舉所至,善良的人會有好的結果,小說在贊揚了主人公善良正直本性的同時,也體現社會向善的風尚,用“求職”做標題更能引發讀者對小說主題的深入思考。(3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v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答案】B【解析】應該用“休戚相關”,表示彼此禍福關聯、利害一致的意思;而“唇齒相依”則指像嘴唇和牙齒那樣相依靠,比喻雙方密切,互相依存。本句側重“禍福、利害的關聯。”A項頭頭是道:形容說話、做事很有條理。C項可圈可點:本義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點。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稱道,贊揚。延伸義形容表現好,值得肯定或贊揚。D項放馬后炮:比喻事情已過去才發議論
14.【答案】C(A項搭配不當,應該是“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B項表意不明,“答案是肯定的”,表述不明確;D項,成分殘缺,應為 “解決……領土糾紛。)
15.【答案】B(注意語句的前后照應和標點符號的提示作用)
16.【答案】(5分;每句1分,其中比喻恰當1分,句式與示例相同1分)
[示例]關愛是一陣細雨,讓干涸的原野滋潤起來;
關愛是一支彩筆,讓蒼白的畫布繽紛起來;
關愛是一輪皎月,讓黯淡的夜幕明朗起來。
17.【答案】(其中概述3分、評論3分)
概述:反映了傳統、經典文化遭到冷遇而流行、時尚文化受青睞的社會文化現象。
評論:這是商品經濟沖擊下人們文化價值觀的嚴重失衡,我們應該大力提倡重視傳統文化。
六、作文
【思路導引】 英雄也有遺憾時;不失英雄本色;不應有遺憾;生活處處能精彩;打開另一扇門;理想與現實;感謝他們;心態。
【文言文參考譯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聰明靈活,小時候上學,就沉迷書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長大之后。卓異豪爽,胸懷大志,氣度超凡。從家中被征召出來做官,擔任趙王的屬官,不久升遷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時,尉迥發動叛亂,派遣部將檀讓攻占黃河以南地區。又派人誘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絕了他。尉迥對他不聽從自己非常憤怒,派遣儀同的宇文威進攻他。于仲文迎戰,大破宇文威的軍隊,斬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開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將宇文胄渡過石濟,宇文威、鄒紹從白馬出兵。兩路并進,又進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計自己支撐不住,就扔下妻子兒女,率領六十多個騎兵,打開城池西門,沖破重圍而逃。被賊兵追趕,邊戰邊逃,跟隨的騎兵戰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僅一人死里逃生,到達京師。尉迥于是殺了于仲文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高祖見到于仲文,替他傷心哭泣。提升他為大將軍。兼任河南道行軍總管。把朝廷鼓吹的樂隊給他,讓他乘驛車火速到洛陽去發兵,來討伐檀讓。于仲文的軍隊駐扎在蓼堤,距離梁郡七里,檀讓擁有數萬軍隊.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來挑戰。檀讓全軍出動來抵抗,于仲文假裝失敗逃跑,檀讓的軍隊很驕傲輕敵。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銳部隊從左右兩側夾擊賊兵,使檀讓的軍隊大敗。檀讓率領殘余的軍隊駐扎在城武,部將高士儒率領一萬軍隊駐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發公文到各州縣說:“大將軍來了,應多多聚集糧食。檀讓還認為于仲文不可能馬上就到,正在殺牛犒勞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選精銳的騎兵襲擊他,一天便趕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迥的部將席毗羅,擁有十萬軍隊,駐扎在沛縣,將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兒女在金鄉。于仲文派遣人假稱是席毗羅的使者。對金鄉城的守主徐善凈說:“檀讓明天午時到達金鄉,將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賞賜將士。”金鄉人認為真的這樣,都很高興。于仲文挑選精銳士兵,假豎起尉迥的旗幟,兼程前進。徐善凈望見于仲文的軍隊將要到達,還以為是檀讓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謁見。于仲文捉拿住他,于是奪取了金鄉。席毗羅依仗人馬眾多,來迫近官軍。于仲文背城布陣,在麻田中設下埋伏,席毗羅的軍隊大敗而逃。俘獲了檀讓,用囚車把他送到京師,黃河以南地區全部平定。朝廷為于仲文刻石紀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濱。史臣說:于仲文博覽群書,拿出眾的謀略稱許自己,從平定尉迥之亂起,于是建立功名。
【詩詞賞析】
初秋時節,詩人獨自憑倚著高高城樓的堞墻,眺望塞外風光,不由自主萌發了一股獨客異鄉的感情。
  詩人馬戴,曾從軍大同軍幕,獨在異鄉,面對荒涼的塞外,翻騰著感情波瀾,這是十分自然的。全詩似乎是前后兩聯抒情,中間兩聯寫景,但細細讀來四聯詩又渾然一體,情景互生。
  “聊憑”、“暗起”這兩句詩把讀者帶進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里去。詩人面對當前處境,既無可奈何,又無法排遣心中的郁悶。這樣,就從詩人的內心開始展現詩人的自我形象。
  頷聯、頸聯承首聯之“望”,寫望中所見;也承首聯“異鄉情”,寫出了“異鄉情”暗起的環境。嚴霜凝結,蒹葭一片慘白,使人感受到一陣寒意;遠山昏暗,霧靄在山林中升騰而起,彌漫于山巒峰壑。這是一幅遠景,畫面中突出了蕭索的氣氛。緊接著,詩人又呈現一幅近景。胡天的雁群垂下了翅膀,落在荒涼的河灘上;一陣陣動人心魄的鼙鼓之聲,從軍營里傳出。這幅近景,加強了全詩畫面凄冷蕭瑟的悲涼之感。詩人望中所見,是如此蕭條、冷落,又具有鮮明的異鄉情調,自然會引起萬千思緒,回應了異鄉情暗起的緣由。詩人選取了富有特色、富有感彩的意象來構成望中所見的境界,引發了讀者無限的情思。
  詩人的情緒也隨著所寫步步激蕩。末聯里“獨”樹,“殘”“秋色”,層層遞進,把詩人的情緒“逼” 向了高潮。在孤零零的一棵樹上,幾片黃葉殘留枝頭,蕭瑟的秋色、蕭颯的秋風之中,詩人在樹下徬徨,繼而狂歌、號泣,淚水如雨,灑落衣襟。這樣,詩人就完成了對自我形象的刻畫。
  從獨自一人無可奈何地在城樓憑堞而望,到眼前凄清、悲涼的秋景,到情緒的爆發而狂歌號泣,從敘述、描繪到抒情,從外在動作形態,進入到情緒的深處,很有層次感地完成了詩人自我形象的刻畫。這一形象的塑造,動作性鮮明,感情濃烈,可謂形神兼備,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石林| 汽车| 渭源县| 托里县| 兴文县| 台南县| 色达县| 建平县| 建宁县| 卓尼县| 永春县| 建湖县| 莫力| 界首市| 金山区| 桃江县| 凤庆县| 北碚区| 莱西市| 来宾市| 尉氏县| 安宁市| 巧家县| 怀安县| 石城县| 延边| 灵山县| 敦化市| 正蓝旗| 河津市| 商南县| 二连浩特市| 伊金霍洛旗| 丰宁| 疏勒县| 安西县| 桦南县| 郓城县| 阳高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