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 ”教學設計課題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 授課時間課型 新授課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教材分析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是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第二單元第四課的第一框。本框所在的第二單元主要講述財富的生產創造和財富的分配知識,是全書的落腳點。與第一單元呼應,重在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從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第二單元的標題為“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其中第三課“我國的經濟發展”是本框所在第四課“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社會進步)的基礎,第四課正確社會進步又能反過來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其中第三課主要闡述的是通過堅持新發展理念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側重的是做大蛋糕,提倡的是效率;而第四課主要講述了通過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從而實現社會公平,側重的是分好蛋糕,提倡的是公平。兩課側重點雖有不同,但卻都堅持和展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中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大蛋糕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從宏觀上對第二單元兩課的分析之后可以發現,本框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是分好國民收入大蛋糕,促進社會公平的落腳點,是實現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經濟思想的重要部分。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有利于全面系統理解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此外,學生的學習從興趣出發,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增強學生的體驗,避免灌輸說教。育人目標 1.政治認同:結合生活實際和具體案例,能區分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能背會堅持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意義,堅定制度自信。2.科學精神:能結合不同家庭收入情況,正確辨析對待勞動的不同態度,樹立在實踐勞動中增長才干,用勞動創造自己的財富的觀念。學習重難點 課標要求:理解國家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會評析我國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分配政策。1.重點:勞動分配、完善個人收入分配2.難點: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區分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教師】展現勞動人民和他們創造的國民收入大蛋糕圖片: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會創造出國民收入這塊大蛋糕,而這塊國民收入的蛋糕要在政府、企業、個人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分別形成政府收入、企業收入和個人收入,以滿足不同的社會需要。這里的國民收入是指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包括居民、企業、政府等)所獲得的收入。【教師】呈現材料并讓學生區分哪些是按勞分配哪些是按生產要素分配:小政的爸爸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每月有工資,年終還有獎金。小政的媽媽是一家外資企業的總經理,除年薪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紅。家庭投資理財由媽媽負責,銀行存款和國債都有收益。小政的叔叔是農民,除了轉讓自家承包地的經營權獲得的一定收入,還自己經營“農家樂”收入增加了很多。小政是私營企業的普通員工,除了工資,課余時間喜歡搞小發明,通過轉讓自己的發明專利,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教師】總結:(1)勞動重要性: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我們獲取的任何收入歸根結底都來自勞動創造。(2)個人獲取收入的要求:①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②要鼓勵全體勞動者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1.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課堂總結展現教學板書,帶領學生回顧本課知識點教學板 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