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寧夏中衛中學2013屆高三第一次月考試題(8科8份,答案不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寧夏中衛中學2013屆高三第一次月考試題(8科8份,答案不全)

資源簡介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量:H-1 N-14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Cl-35.5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每題2分,共計5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垃圾資源化的主要途徑是衛生填埋
B.在日常生活中,化學腐蝕是造成鋼鐵腐蝕的主要原因
C.推廣使用新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D.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和光導纖維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概念分類標準正確的是(  )
A.強堿和弱堿:每個分子能電離的OH-數目
B.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強弱
C.濁液、膠體、溶液:分散劑粒子直徑大小
D.還原劑、氧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降
3.下列有關貯存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濃硝酸用棕色瓶盛放,貯存在陰涼處
B.氫氧化鈉溶液貯存在帶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試劑瓶中
C.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揮發
D.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鐵粉的試劑瓶中
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離子結構示意圖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B.電子式H可以表示羥基,也可以表示氫氧根離子
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也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D.三氯化磷的電子式
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7.8 g過氧化鈉與足量二氧化碳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
B.標準狀況下,a L的氧氣和氮氣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數為(a/11.2)nA
C.6.2g氧化鈉中含有的離子數為0.2nA
D.200 mL1 mol·L-1Fe2(SO4)3溶液中,Fe3+和SO42-離子數的總和是nA
6.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CO和CO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數之比等于1︰1 B.原子數之比等于3︰2
C.質量之比等于7︰11 D.質子數之比等于7︰11
7. aAn+、bB(n+1)+、cCn-、dD(n+1)-電子層結構相同。關于A、B、C、D四種元素敘述正確的是( )
A.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D > C 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單質的還原性:B > A D.原子序數:B > A > C > D
8.某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辨析以下說法:① 粗鹽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 沼氣和水蒸氣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 冰和干冰既是純凈物又是化合物;④ 不銹鋼和目前流通的硬幣都是合金;⑤ 鹽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
又是酸;⑥ 純堿和熟石灰都是堿 ⑦ 豆漿和霧都是膠體。上述說法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⑦ D.③⑤⑥⑦
9.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有NO3-存在的強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D.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10.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用鐵棒作陽極、炭棒作陰極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
B.用Na2O2與H2O反應制備O2:2Na2O2+ 2H2O= 4Na++ 4OH―+ O2↑
C.向Fe(NO3)2溶液中加入過量的HI溶液:
2+8H+ + 6I―=2NO↑ + 4H2O +3I2
D.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時發生反應:
HCO3- + Ba2+ + OH- == BaCO3↓+ H2O
11.下列相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海輪外殼上鑲入鋅塊,可減緩船體的腐蝕速率
B.、、S都能直接與氧氣反應,生成兩種相應的氧化物
C.人造剛玉熔點很高,可用作高級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Al2O3
D.清潔能源所用光電池的生產材料主要是用高純度的硅
12.關于下列圖示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④裝置可以用來除去SO2中的HCl
B.用圖②所示實驗裝置排空氣法收集CO2氣體
C.圖③表示可逆反應CO(g)+H2O(g) CO2(g)+H2(g)的ΔH大于0
D.圖①所示實驗可比較硫、碳、硅三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13.下列實驗中,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A.用過濾法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
B.用25mL量筒量取20. 10mLNa2CO3溶液
C.將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可證明SO2具有漂白性
D.欲鑒別AlC13溶液和AgNO3溶液,向2種待測液中分別滴加足量氨水
14.依據離子反應:1N2H5++4Fe3+===4Fe2++aY+……(a是配平后Y的系數),在水溶液中N2H5+將Fe3+還原
為Fe2+,則N2H5+被氧化后的產物Y可能是 ( )
A.N2 B.H2 C.NH3 D.NO
15.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的是 (  )
①Fe+Cu2+===Fe2++Cu  ②OH-+H+=== H2O
③Cl2+H2OH++Cl-+HClO ④CO+2H+===CO2↑+H2O  ⑤Ag++Cl-===AgCl↓
A.②③ B.只有③ C.③⑤ D.①④
16.以下物質間的轉化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的是(  )
A.HCl →Cl2→HClO→NaClO B.Na→Na2O2→Na2CO3→NaHCO3
C.Si→SiO2→H2SiO3→Na2SiO3 D.Al→NaAlO2 →Al(OH)3→Al2O3
17.下列操作不能實現實驗目的的是(  )
18.常溫常壓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中和PH與體積都相同的鹽酸與醋酸,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B.0.1mol/LNaHSO4溶液中:C(H+)=C(SO42-)+C(OH-)
C.pH=3的鹽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電離的C(H+)相等
D.0.1mol/L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19.一種基于酸性燃料電池原理設計的酒精檢測儀,負極上的反應為:
CH3CH2OH – 4e- + H2O = CH3COOH + 4H+。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檢測時,電解質溶液中的H+ 向負極移動
B.若有0.4mol電子轉移,則在標準狀況下消耗4.48L氧氣
C.正極上發生的反應為:O2 + 4e- + 2H2O = 4OH-
D.電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 + O2 = CH3COOH + H2O
20.關于濃度均為0.1 mol/L的三種溶液:①CH3COOH、②NaOH、③CH3COONa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
A.c(CH3COO-):①>③
B.水電離出的c(OH-):②>①
C.①和②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 c(OH)=c(H+)+ c(CH3COOH)
D.①和③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 c(Na+)>c(CH3COO-)>c(H+)>c(OH-)
21.用鉑電極電解CuSO4和KNO3的混合溶液500 mL,經過一段時間后,兩極均得到標準狀況下11.2 L的氣體,則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
A.0.5 mol/L B.0.8 mol/L C.1.0 mol/L D.1.5 mol/L
22.鎂鋁合金5.1g完全溶于過量的熱濃硝酸中,反應中共產生11.2 LNO2(標準狀況),若在反應后溶液中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則生成沉淀的質量最多為 ( ) A.13.6 g    B.7.8g     C.5.8g     D.4g
23.已知2Fe2+ +Br2=2Fe3++2Br-。向10mL0.1mol·L-1 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01mol Cl2,反應后的溶液中,
除含有Cl- 外還一定(  )
A.含Fe2+,不含Fe3+ B.含Fe3+,不含Br-
C.含Fe3+,含有Br- D.含Fe2+,含有Fe3+
24.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224 mL(標準狀況)的氣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無紅色出現,若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
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的鐵的質量為(  )
A.11.2 g B.2.8 g
C.5.6 g D.無法計算
25.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濃度的稀硝酸0.5L,固體物質完全反應,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時溶液呈中性。金屬離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質量為39.2g。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u與Cu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Cu、Cu2O與硝酸反應后剩余HNO3為0.2mol
C.產生的N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L D.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3.6mol/L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非選擇題:(50分)
26.(14分)A、B、C、D、E是中學化學常見單質,且D、E是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兩種金屬,構成它們的元素的原子序數分別為α、b、 c、d、е;且3 (a+b) = 2 (a+c) = 3 (d-a);X、Y、Z、M、N、W、H、K是常見化合物,X是B和C的化合產物,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圖中反應物和產物中的H2O已略去):
(1)Y的電子式為 ,構成E單質的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2)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
(3)E的氧化物與D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在實驗室中,引發該反應的實驗操作為
(4)已知常溫下,1gA的單質與C的單質在點燃條件下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為92.3 kJ,寫出W分解生成A和C的熱化學方程式
(5)X電解生成1moIY 時轉移電子的數目約為
(6)固體N常溫下即揮發,183℃升華,幾乎溶于所有的有機溶劑和H2O中,據此判斷N
為 晶體。
27.(16分)某化學研究小組探究無水三草酸合鐵酸鉀K3[Fe(C2O4)3]受熱分解的產物,并對所得氣體產物和固體產物進行驗證,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
(1)連接好裝置后,加入藥品前,應該進行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
(2)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氮氣,過一段時間以后,加熱反應管A和E ,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通氮氣,直到反應管冷卻。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B的連接處和E、F的連接處?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觀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氣體產物中有 (寫化學式)。
能證明分解產物中有CO氣體生成的實驗現象是 。
(4)該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后得知,固體產物中不存在+3價Fe元素,而鹽類物質只有K2CO3。
① 驗證固體產物中鉀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現象是 。
②研究小組為探究鐵元素的存在形式,取A中充分反應后所得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過濾、洗滌、干燥得到黑色粉末,取4.4g黑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硝酸中,收集到標準狀況下NO氣體1.12L通過計算判斷黑色粉末的成分為 (寫化學式)。寫出黑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硝酸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8.(20分)某化學研究小組對Cu的常見化合物的性質進行實驗探究,研究的問題和過程如下:
①在周期表中Cu和Al位置比較接近,Al(OH)3具有兩性,Cu(OH)2是否也有兩性?
②通常情況下,+2價Fe不如十3價Fe穩定,十l價Cu也一定不如+2價Cu穩定嗎?
③CuO有氧化性,能被H2、CO還原,CuO也能被NH3還原嗎?
(I)為探究問題①,除Cu(OH)2外必須選用的試劑為____(填序號):
a、稀H2SO4 b、濃的NaOH溶液 c、濃氨水 d.濃的Na2CO3溶液
(II)為探究問題②,進行如下實驗:
(1)將CuO粉末加熱至以上完全分解成紅色的Cu2O粉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說明:在高溫條件下,十l價的Cu比十2價Cu更 (填“穩定”或“不穩定”)。
(2)向Cu2O中加適量稀硫酸,得到藍色溶液和一種紅色固體,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1價Cu比+2價Cu更 (填“穩定”或“不穩定”)。
(III)為解決問題③,同時測定Cu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夾持裝置未畫):
(1)裝置C中說明CuO能夠被NH3還原的現象為 ,NH3和CuO反應生成銅,同時生成一種無污染的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測定反應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質量(m(CuO)、m(H2O)),列出計算Cu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表達式 ;裝置D (填“可以”或“不可以”)換成裝置E;
裝置E的作用: 。
(3)下列情況將使測定結果偏大的是 。
(a)CuO未全部還原為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
三.附加題:(10分)
29.(3分)含SO2:8%、O2:10%和N2:82%的混合氣體(體積比)進入接觸室后,總體積變為原來的97.2%,則SO2的轉化率為( ) 
A.50%    B.60%  C.70%   D.75%
30.(7分)如圖:V(NO):V(O2)==3:1。當抽去NO和O2之間的隔板后,NO和O2反應后成NO2,部分NO2聚合成N2O4(N2O4此時為氣態)。當體系達到平衡后,U形毛細管兩端汞面高度差由反應前10cm變為7.1cm。假設溫度不變,且隔板及U形毛細管的體積都忽略不計,求此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本試題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時量120分鐘,滿分100分。其中第II卷第33、34題為選考題,其它題為必考題。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班級等信息填寫在密封線內。
2.選擇題答案填到答案欄內,不填者視為自動放棄;答案一律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保持卷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
4.試卷只交第二大業。
第I卷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等描述人生的軌跡。“技進乎道,庶幾不惑;名副其實,何慮無聞”與“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兩幅壽聯所賀壽主當時的年齡分別為
A.20歲、30歲 B.30歲、40歲 C.40歲、50歲 D.50歲、60歲
2.下列文獻中,有較多反應西周時期平民社會生活內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辭 C. 《詩經》 D. 《楚辭》
3.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在該省安陽縣安豐鄉兩高穴村發掘的一座東漢大墓,被確認為曹操的陵墓。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封“魏王”,死后謚號“武王”。你認為在確認曹操墓的下列證據中,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是
A.考古學家根據史書記載,得出曹操陵墓位于今河南安陽一帶的結論
B.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物品具有漢魏特征年代相符
C.墓中出土的一批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
D.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據鑒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
4.“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從治國理念來看,此材料選自
A.《道德經》 B.《孟子》 C.《韓非子》 D.《墨子》
5.據史載:微子開(因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故改“啟”為“開”),是殷朝帝乙的長子,帝紂的庶兄。紂王即位后,統治黑暗、殘暴。……周武王伐紂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著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謝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時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權,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啟于宋地,建立宋國,管理商族遺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孫,以原國名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該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確的有:①殷商末期,嫡長子繼承制可能已確立 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國,諸侯國對中國百家姓的形成影響巨大 ③避諱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專制加強對思想文化的影響 ④神權與王權結合是商周時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在影視作品中,人們經常把皇帝稱為“陛下”,“陛下”本來是指宮殿的臺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臺階。“陛”的兩側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測,群臣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轉達。“陛下”稱謂的由來從本質上反映了
A.專制皇權不容逾越 B.皇帝安危國之大事 C.封建等級制度森嚴D.皇帝顯示自己威風
7. 17世紀西方人認為:“(中國)這一制度提供了這樣一種保障,即政府以個人的才能為基礎,而非歐洲那樣——為世襲權力所支配,故該制度不失為一種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該制度是
A.軍功爵制 B.郡縣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
8.材料一:柳宗元《封建論》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國,以郡縣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已之私”,卻成就了“天下之公”。
材料二: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批評皇帝是“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以滿足君主“一已之私”。柳黃二人同樣是針對皇帝這個制度發言,卻作出完全相反的評論.關于這個差異,以下解釋不合理的是
A.柳宗元的說法是為帝制辯護,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B.黃宗羲對帝制的批判,符合明代廢相后皇帝專權的史實
C.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時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實質內涵
D.二說恰好相反,所以兩種說法中應該有一個是錯誤的
9.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還有正義,在力量之上還有良心,在權力之上還有“天”在臨鑒。這反映了知識階層
A.積極倡導“君權神授” B.希望權力受到制約
C.喜歡空談綱常倫理 D.為“獨尊儒術”不擇手段
10. 客家民謠:“龍田墟,二五八(注:農歷,即當地趕集的日子)。”這里的“墟”在宋代應屬于
A.曉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11.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城市興起。據《管子》載:“(臨淄)凡仕者近宮,不仕與耕者近門,工賈近市。”材料表明。臨淄城市建設的主要特點是
A.按人與自然親近的理念設立居住區 B.嚴格區分官營和私營手工業作坊區
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設立居住區 D.嚴格區分貴族與平民的居住區
12.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利克里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伯利克里時代,“希臘內部極盛”的主要原因是
A.對外交流的頻繁 B.法律體系的完備C.民主政治的發展 D.人文思想的盛行
13. 鴉片戰爭期間,廣東按察使王廷蘭寫給家人的信中說:“各處調的兵……毫無紀律。互斗殺人……夷兵搶奪十三行,官兵雜入其中,肩挑擔負,千百成群,競行遁去……從不聞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A.丑化了清朝軍隊 B.因是家書而無史料價值
C.反映了英軍紀律嚴明 D.能說明清軍戰敗的原因
14.《中國近代經濟史》記載1922年一民族資本家言:“我之廉價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豐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購買,就地制造,就地賣出,運費既省,關稅無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況彼來者皆該國一流工廠,資本較吾雄厚,技術較吾高深,對工廠之管理經營,亦皆養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將何術以善后。”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你選擇解決這種形勢采取的方法為
A.必須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B.建立民國,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
C.倡導創辦實業,進行實業救國 D.發動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抵制洋貨
15.史載,上海輪船招商局每年結賬后,均在《申報》和《北華捷報》等媒體上公布信息;開平煤礦章程規定,“進出煤鐵銀錢數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結,每年有總結,(股東)可以隨時查核。”上述材料折射出洋務派民用企業與軍事工業的主要不同點是
A.產品投放面向社會市場 B.建立起股份制企業管理制度
C.注重降低成本以追求利潤 D.吸納了部分民間資本
16.《中國近代國家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一書指出:領土、人民、主權是構成國家的三要素;主權則是近代國家觀念的核心,它包括對外捍衛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對內實現主權在民。以下口號體現了近代中國人國家觀念日漸覺醒,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①“打倒列強,除軍閥” ②“外爭主權,內懲國賊” ③“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7.下表是抗戰時期西部地區創辦的“34所國立中學”歷年學生情況統計,不能說明的是
學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第一學期
在校生數
10605
16244
22617
22141
44452
56684
62374
60595
26636
畢業生數
4100
5884
6317
6758
7493
7460
7356
A.日本侵華戰爭使我國的教育事業遭受到巨大的摧殘
B.“國立中學”為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C.“國立中學”充實了民族的有生力量,同時為高校培養了人才
D.日本侵華戰爭使我國中等教育早期現代化中斷了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指出:“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材料表明新中國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貧富不均、消滅地主階級 B.鞏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政權
C.建立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D.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
19.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的西方“選擇了海洋”,中國“選擇了陸地”。“選擇了陸地”是指中國
A.重視塞防忽視海防 B.積極培育國內市場C.奉行“閉關鎖國”政策 D.加強發展陸路交通
20.我國學者羅榮渠教授認為:“從表面上看,帝國主義侵略論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論的,但如果只承認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各種變化的主導因素,忽視了中國的歷史特點和國情特點,把內部問題簡單地歸之于封建主義對帝國主義的屈服投降,而排除這一復雜歷史過程中的多樣性選擇,實質上仍是一種隱蔽的西方中心論。”下列對該學者觀點的解讀,不恰當的是
A.帝國主義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國社會變化的主導因素之一
B.近代中國社會的變化是多種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
C.“帝國主義侵略論”掩蓋了中西方文明之間復雜的矛盾運動
D.反帝反封建斗爭是推動近代中國社會進步的主要原因
21.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①規定了國家的性質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③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④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歷史學家湯因比說:“文明不會彼此隔絕,而是不斷地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互相碰撞。在這種碰撞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6世紀西方文明和新世界的碰撞。”這種碰撞開始時所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A.沖擊了東西方傳統的朝貢貿易體制 B.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起資本的原始積累
C.西歐國家民族國家意識的增強 D.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
23.《從法國大革命看法蘭西民族的一種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說:“法國革命者在談人權的‘人’字時是非常抽象的,不帶任何種族、宗教、國家乃至階級的差異。不長時間就給包括新教徒、猶太人在內的幾乎所有法國人公民權……在不太長一段時間里實現了普選制和人民大眾的政治參與權,并且徹底的摧毀了封建大地產而讓廣大農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塊土地。”據此判斷,該文作者認為法國人在革命的價值取向上更側重于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24.《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這里將“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的最主要手段是  
A.資本輸出   B.武力威逼   C.人口流動   D.商品輸出
25.某學者進行了一場學術演講,演講提綱如右圖所示,
你認為該學者演講的主題是
A.重大科學理論的出現是科技革命的先導
B.歐洲是當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偉大的科技革命造就偉大的科學家
D.偉大的歷史人物推動歷史進程的大發展
26.美國作家維爾斯第一次到蘇聯對社會主義所持的是懷疑態度,而1934年第二次來到時,他對斯大林說:“現在資本主義應該向你們學習,理解社會主義的精神。”維爾斯說這句話的主要著眼點是
A.蘇聯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B.西方世界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
C.從蘇聯建設中看到了計劃經濟的力量 D.蘇聯與西方暫時處于和平共處狀態
27.福斯特在《美國共產黨史》中說:“若是羅斯福沒有這些綱領,工人們在這個時期一定會擊破兩黨制度而建立一個他們自己的政黨。”這說明羅斯福新政
A.維護了美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B.解決了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
C.從根本上維護了無產階級的利益 D.證明了兩黨制度是最好的制度
28. 世貿組織的成立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但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的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 “半球化”,其主要原因是
A.不結盟運動興起 B.經濟互助委員會成立 C.兩極格局的存D.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
29.美國大學教授羅伯特·佩普說:“在21世紀頭十年,美國的相對實力不斷下降,而中國的相對實力卻一直在增強。單極秩序正在變得過時,其他國家正在崛起為可以與美國實力抗衡的力量,美國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戰略自由。”對這段話理解準確的是
A.中國的崛起構成了對美國的霸主地位的嚴峻挑戰
B.美國實力相對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極化開始出現
C.美國實力相對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增強
D.美國已經放棄推行建立單極格局的政策
30.歷史學家波普爾說:“總之,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實表現過去’的歷史,只能有對歷史的解釋,而且沒有一種解釋是最后的解釋,因此,每一代都有權作出自己的解釋”。作者試圖強調
A.對歷史的解釋可以隨心所欲 B.研究統一的歷史規律沒有意義
C.歷史不能復原,故無法證偽 D.歷史研究應體現鮮明時代特色
第II卷( 共40分)
二、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1、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必須做答。第33、34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31.(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按生產方式,歷史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可劃分為封建主義經濟模式、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和社會主義經濟模式,見下表。
形成時間
經濟發展模式
特點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
封建主義經濟模式
農民以戶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
耕織結合,自給自足
19世紀末20世紀初
資本主義經濟模式
以科技為先導、以提高生產率為主要競爭手段、以壟斷為組織形式
20世紀30年代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模式
優先發展重工業,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和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否定了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過多剝奪農民和限制居民生活
(1)結合封建主義經濟模式的特點,分析商鞅變法對封建主義經濟模式形成的影響。(2分)

(2)據材料及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形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主要原因。(6分)
(3)十月革命后,蘇俄(蘇聯)的經濟體制作了哪些調整?導致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僵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對比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的特點,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方面的內涵。(3分)
32.(10分)閱讀下表內容,回答問題
《封建王朝興亡表》(部分)
王朝
起訖時間與換代方法
享年

前211年—前207年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被秦末農民大起義推翻,二世而亡
15年
西漢
前206年—公元8年 由王莽禪代
215年
新莽
9年—23年 亡于西漢末年農民大起義
15年
東漢
25年—220年
為黃巾農民大起義瓦解,由曹魏禪代
196年
三國
220年—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
魏由西晉禪代(265) 吳亡于西晉(280)
61年
西晉
265年—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漢
52年
東晉
十六國
南北朝
317年—589年
北周禪代于隋(581),陳亡于隋
273年

589年—618年 亡于隋末農民大起義中江都兵變,二世而亡
30年

618年—907年 為黃巢農民大起義瓦解,由朱溫后代取代
290年
五代
907年—960年 趙匡胤借兵變禪代后周
54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
168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
153年
有人據表內容得出的歷史結論是王朝更替是簡單的重復,而有人則認為是螺旋式上升。評關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種觀點(請結合唐宋有關史實評價)。(10分)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請考生在第33、34兩道歷史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33. (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沒有人會預料到,在這樣一片看似一無所有的廢墟上,日本僅僅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就實現了經濟的崛起。在1955年至1964年間,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9%以上。從1965年到1970年,這一增長率更是超過10%。對于這個奇跡般的速度,人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而無論從哪個角度去分析,人們都無法忽視其中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明治維新打下的基礎開始發揮作用。
——《大國崛起》解說詞
材料二 19世紀70年代,陳啟沅創辦繼昌隆繅絲廠,當地人群起而攻之,說是高煙筒有傷風水,男女同廠有傷風化等。……慈禧太后有一輛法國使館贈送的轎車,因為司機無法為他跪著開車而置之不用。
材料三 1853年7月8日,美國“黑船”艦隊闖入日本橫須賀港,在炫耀武力之余,還用電報機、望遠鏡、鐘表、蒸汽機向日本人展示了工業革命的成果,當一部小型機車在專門搭建的軌道上開起來的時候,圍觀的日本官員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與西方的差距。一天夜里,一個日本青年偷偷爬上黑船,要去美國學習。后來,他前往歐洲,詳細考察了各國的產業發展和經濟制度,回國后,他參與了明治政府的幾乎所有經濟政策。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日本明治維新從哪些方面給二戰后的日本經濟的崛起打下了基礎?(6分)
(2)依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近代面對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中日兩國在認識上有何差別?(4分)這一差別對19世紀下半期兩國的發展進程產生了什么影響?(5分)
44.(15分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材料一 當德國于1940年橫掃低地國家和阿登高原時,是在3034架飛機、2580架坦克、1萬門大炮和4000輛卡車的配合掩護下進行的。但在法國崩潰后短短幾年內,美國卻制造出
軍用飛機
296429架
坦克
102351輛
大炮
372431門
卡車
2455964輛
軍艦
87620艘
貨船
5425艘
飛機炸彈
5822000噸
小武器彈藥
44000000000發
1943年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元帥舉杯祝酒時說:“為美國的生產干杯,沒有美國的生產,這場戰爭就會失敗!”
材料二 1946年8月6日,毛澤東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指出著名的論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斯特朗又反問了毛澤東一句:“如果美國政府決定使用原子彈干涉呢?"毛澤東回答:"原子彈也是紙老虎,決定戰爭勝利的是人民,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當時美國為什么能夠獲得斯大林如此高的評價?(6分)
(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綜合分析影響戰爭勝敗的因素有哪些。(9分)
中衛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三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答案
31(15分)(1)廢井田開阡陌,從法律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1分)強制推行小家庭政策。(1分)
(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科技的進步;壟斷組織(或大企業集團)的形成。(每點2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不得超過6分)。
(3)調整: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計劃經濟體制)。(每點1分,不得超過3分)
32. (10分)參考答案一:我認為王朝更替只是簡單的重復,下面就以唐宋更替為例加以說明:政治上,都延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經濟上,自然經濟仍然占統治地位;思想上,仍然是傳統的儒家、佛教、道教思想流行。
參考答案二:我認為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下面就以唐宋更替為例加以說明:政治上,宋代成功地解決了藩鎮割據的問題,從而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出現過大的分裂割據時期;經濟上,商品經濟得以較快發展,如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的出現等;思想上,儒學、道教、佛教三家融合形成了新儒學——理學。
33.(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明治維新過程中,政治上,逐步確立起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2分);經濟上,殖產興業的政策構建了國家工業化的基礎,儲備了技術,積累了市場經濟的管理經驗(2分);文化上,學習西方,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了國民素質,形成了西化和開放的思維,(2分)。
(2)差別:中國人視西方近代文明為洪水猛獸,竭力排斥,維護封建等級秩序(2分)。日本人被西方近代文明成果所吸引,主動學習(2分)。
影響:中國被動挨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屈辱。日本迅速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成為亞洲強國。(5分)

一、選擇題(30*2分)
讀右圖,完成1-2題
1.若圖中陰影部分為某月21日的范圍,則甲點的時刻為
A.0:00 B.4:00 C.18:00 D.20:00
2.若一架飛機以1000千米/小時的勻速沿經線低空飛行,則
從甲點到乙點的飛行時間約為
A.9小時 B.10小時 C.12小時 D.20小時
某城市是環形放射狀道路,讀下圖回答3-4題。
3.圖中能正確表示城市從市中心到外緣地租水平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
A.a曲線 B.b曲線C.c曲線 D.d曲線
4.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區是( )
A.住宅區 B.工業區
C.商業區 D.文化區
5.如右圖,丹麥及周邊地區海岸線曲折,陸地上有許多湖泊。這主要與下列哪個外力作用有關
A.流水侵蝕B.冰川侵蝕
C.海浪侵蝕D.風力侵蝕
下圖是40°N附近菜地等高線地形圖和
海平面以下地層示意圖,回答6-7題
6.下列關于A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正處于枯水期 B.此時正處于汛期C.河流北岸泥沙淤積較多 D.徑流量比較穩定
7.下列關于圖示地區地質、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向斜成谷,背斜成嶺 B.①處可找到石油和天然氣
C.③處可能為變質巖層 D.①處比②處更容易被侵蝕
讀南北半球鋒面氣旋示意圖回答8~9題。
8.鋒面L1和鋒面L3形成的分別是
A.冷鋒 暖鋒 B.暖鋒 冷鋒 C.冷鋒 冷鋒 D.暖鋒 暖鋒
9.圖中各點能形成降水的有
A.A、D、A1、D1 B.B、C、Bl、C1 C.B、C、Al、Dl D.A、D、Bl、C1
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有一公路沿河興建。請據圖回答10--12題。
10、就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圖中河流的流向是
A.西北向東南流  B.東南向西北流  C.東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東北流
11、若河水暴漲,最可能被水沖毀,使行車受阻的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若要安排戲水和露營活動,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斷,最不適宜的選點是
A.W  B.X  C.Y  D.Z
下圖6是我國東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區分布示意圖。A、B、C是三種不同的功能區。
該城市是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形成的。讀圖完成13—14題。
13、圖中三種功能區分別是商業區、工業區和
居住區。A、B、C分別代表的功能區是
A.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
B.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
C.工業區、商業區、居住區
D.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
14、下列敘述不屬于功能區C布局的主要區位優勢的是
A.濱江臨海,水運條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勢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區,對城市的污染較小 D.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右圖表示某區域的三個發展階段,讀圖完成15-16題。
15.由甲至丙,城市周邊農業類型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
A.自然條件 B.市場
C.農業技術 D.交通
16.下列關于該區域從甲到丙地理環境變化 的說法,錯誤的是
A.城區下游河段流量季節變化減小 B.生物多樣性減少
C.環境污染加劇 D.城區年平均氣溫升高
17.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部分地區的自然環境也出現了一系列反常現象。下列現象中,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的是
①天山博格達峰雪線上升 ②東海出現南海的魚種
③華北地區樹枝提前抽芽 ④我國西部山地冰雪總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自然界中某種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變化,例如青藏高原積雪面積減小,會引起該地域自然環境的連鎖變化。這種變化包括
①羊八井地熱溫度升高 ②山地針葉林帶海拔高度上升
③風化加速導致巖崩現象加劇 ④地表溫度年變化減少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圖1為“某大陸自然帶分布圖”,圖2為“該大陸R河干流某河段處的景觀”。讀圖回答19-20題。
19.圖中傳統民居建在高地的主 要原因是
A.就近獲得水源
B.降低居室氣溫
C.避免洪水災害
D.向外擴大耕地
20.沿R河自然帶的變化體現了
A.經度地域分異規律
B.緯度地域分異規律
C.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非地帶性現象
讀不同氣候區世界人口容量測算表,回答21—22題.
氣候區
人口合理容量(億)
人口合理密度(人/平方千米)
熱帶雨林氣候
28.00
200
沙漠氣候
0.18
1
地中海氣候
2.25
90
亞熱帶季風氣候
9.30
100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2.19
30
苔原氣候
0
0.01
2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測算,考慮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地形 B.生物資源 C.社會經濟 D.生產技術
22.目前,下列氣候類型所在地區遠沒有達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苔原氣候
下圖為我國沿26°N緯線1月平均氣溫曲線圖。讀圖回答23~24題。
23、⑤地比④地氣溫高的原因是( )
A.⑤地海拔低,氣溫高
B.⑤地受暖氣團控制時間長
C.⑤地受副熱帶高氣壓
控制,晴天多
D.⑤地降水多,大氣的保溫效應好
24、有關圖中各地氣溫的說法,
正確的是( )
A.①地汽溫日較差大于③地
B.7月,②地等溫線向南凸出
C.⑤ 地氣溫年較差小于③地
D.1月,②地等溫線向北凸出
下圖為位于42°N附近的我國某山地北坡自然帶譜分布圖。讀圖回答25~27題。
25、該山地為( )
A.天山 B.小興安嶺
C.長白山 D.陰山
26、關于a、b兩地理事物的說法,正確
的是( )
A.a湖的形成原因與貝加爾湖相同
B.b河流經沙漠地區,流量小
C.b河的補給水源主要來自a湖
D.b河有春汛與夏汛
27、該山地所在區域國土整治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
A.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B.水土流失的治理
C.中低產田的治理 D.農林資源的永續利用
讀蘇、川、隴、黑四省人口及部分自然資源統計表(2006年),回答28~30題。
省份
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耕地面積
(萬公頃)
水資源總量
(億立方米)
木材總蓄積量
(億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28、下列有關四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省西部是該省種植業最集中的地區 B.②省東部有我國著名的商品棉基地
C.④省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黃河水 D.③省南部農業耕作制度是一年兩熟
29、③省南部近年來耕地面積不斷減小,糧食減產,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量耕地轉變成城市建設用地
B.不合理的開墾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地生產力下降
C.亂砍濫伐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D.退耕還林造成耕地面積減小
30、按照蘇、川、黑、隴四省的綜合經濟實力估算,它們的人口合理容量由大到小
排序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③②①④
二、綜合題(40分)
31、讀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在呈現下降的折線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造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要提高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在土地利用方面要________,在人口政策方面,對________不可掉以輕心。
(3)在呈現增長的折線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增長幅度最小的________,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是________。
(4)C折線在70年代以后,增長幅度變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E折線在60年代前后下降幅度最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2、近二十年北半球某地區土地資源利用情況變化較大,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0分)

(1)圖一反映了該地區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問題?這樣會導致什么環境問題?(4分)
(2)根據圖二和圖三回答,該地區植被覆蓋情況的變化:_____ __ ___
_ _。(2分)
(3)結合圖三談談植被覆蓋率增加后對地區小氣候的影響:________ ____
_ _。(2分)
(4)反映了森林的_________ ___
作用。(2分)
33.讀世界兩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對比分析甲、乙兩圖比例尺的大小,簡要說明A國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比較A所在國家①、②兩地氣候特征的不同點及成因。(3分)
(3)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圖乙中B山脈的形成原因。并說明B山脈兩側的自然
帶名稱。(2分)
(4)乙圖中C洋流的方向是 ,該洋流的名稱是 。(2分)
34、(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區域等高線(單位:m)示意圖。
材料二 上圖為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單位:mm)月分配圖。
(1)圖中A、B兩地相對高度為 ,河流剖面圖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
次為 ,M處發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3分)
2)據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該地6、7、8三個月降水量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幾十年來,丁處0m等高線向遠離大陸方向凸出,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3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案卷相應的位置上,寫在其它地方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只將答案卷交回。
1.莊子和惠施有一次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橋上,莊子看見一條條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就說:“魚從容出游,是魚之樂也。”惠施則回答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莊子反問道:“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魚之樂耶?”惠施馬上說:“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非魚,固不知魚之樂也。”惠施的觀點屬于(  )。
A.唯物主義 B.唯心主義
C.不可知論 D.可知論
2.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萬物皆備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這兩種思想的共同點(  )。
A.都承認客觀事物及整個世界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B.都承認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都否認思維決定存在
D.都否認存在決定思維
3.從哲學上看,“心想事成”與“天命難違”的區別在于(  )。
A.前者是積極的觀點,后者是消極的觀點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卻是不可違抗的
C.前者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后者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D.兩者都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
4.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文明的活的靈魂”。這是因為,真正的哲學 (  )。
①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 
③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④都是站在人民的利益立場上的經驗總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關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的爭論,在哲學和科學等許多領域都已經持續了千百年。2012年7月15日,英國科學家宣稱已經破解了這個一直困擾著人類的謎題,他們經過研究得出結論,只有先有了雞,才能夠有第一個蛋的產生。上述材料說明 ( )
A.真理總是與謬誤相斗爭而存在
B. 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C.物質世界的發展總是超出人的意識之外
D.人的認識是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的
6.34.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專家指出,“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變暖逆轉”等頗為吸引眼球的詞語,會使人誤解氣候變化的真相,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012年歐洲寒氣襲人,同屬北半球、尚處冬季的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卻連日出現反常高溫。如果看北美的天氣,恐怕人們只會想到全球氣候變暖。專家的分析蘊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 ②要樹立全局的觀念
③要用綜合思維的方式來認識事物 ④事物聯系的客觀性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多次發生特大自然災害,自然界再次向人類敲響了警鐘,人類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依據是(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 
②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③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④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根本出發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對芝諾的“飛矢不動”說評價正確的是 (  )。
①承認了事物包含相對靜止的一面 
②承認了事物處于絕對運動之中 
③否認了飛箭在同一瞬間離開這一點向新的一點運動的趨勢 
④陷入了形而上學的不動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人們按照元素有規則的變化進行推論,發現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這表明 (  )。
A.有的規律也是可以創造的
B.有些規律也是可以改變的
C.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D.自然規律是主觀對客觀的映象
10.小張在日記里寫道:“放學時,鈴聲是悅耳的;考試時,鈴聲是緊張的。”這說明
A.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B.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C.正確的意識對個人活動具有決定作用
D.價值觀是在個人主觀選擇基礎上形成的
11.一位速滑高手說:“一般情況下,速滑轉彎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間為最佳,這樣滑跑起來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經濟發展上的“彎道”超越,也不是蠻跑,同樣要講方法、重技巧。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
A.創造性思維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B.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
C.良好的精神狀態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促進作用
D.在實踐中人們總是能夠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12.下列活動中不屬于實踐活動的是 (  )。
A.張某對果樹進行整枝修剪
B.科學家進行科學實驗
C.文藝工作者到革命老區演出
D.某同學認真思考數學題
13.我國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視實踐和認識之間的關系。漢代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說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這句話表明(  )。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認識對象不會“自言其明” 
③實踐就是每件事都親力親為 
④實踐水平越高,人的認識能力就越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 9月1日,在全國中小學開學之際,教育部要求教育部門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書本。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表明 (  )。
①認識的途徑是親身實踐 
②必須反對用形而上學的觀點對待書本知識 
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④要堅持用辯證否定觀對待書本知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古詩云:“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下列選項中與此詩句所蘊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B.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6.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就是說 (  )。
①真理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②只要敢于反對權威,就能樹立創新意識 
③要敢于否定,樹立革命批判精神 
④要不唯書、不唯上、拋棄舊有知識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7.據報道,為了坐上教室里“人氣寵兒的最佳風水方位”,河南商丘市一名14歲的中學生在網上占卜后,纏著老師給自己調換座位,理由是這樣能提高自己日益下降的學習成績。這種思想(  )。
A.否認了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B.否定了事物聯系的客觀性
C.沒有把握事物的整體聯系
D.沒有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
18.金秋時節某地農民采摘柿子時,最后總要在樹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農民們說這是留給喜鵲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鵲都在果樹上筑巢過冬,到春天也不飛走,整天忙著捕捉果樹上的蟲子,從而保證了來年柿子的豐收。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 (  )。
①人們可以利用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為自己服務 
②人們可以發現并利用規律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③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 
④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9.“開車時打開空調油耗會增加”,這是很多開車人堅信的“真理”。其實,這一理論并不完全正確。有關專家表示,在氣溫適宜、時速小于60公里時,通過開窗通風會比打開空調更省油,但當時速高于80公里時,開窗會增加車輛風阻,此時,關窗開著空調反而更為省油。這反映了 (  )。
A.聯系的條件性 B.聯系的普遍性
C.聯系的主觀隨意性 D.聯系的不可改變性
20.對于中國而言,煙草業實際上已成為“賠本買賣”。一項最新報告表明,相對于煙草制品帶來的巨額利稅,它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更為巨大,兩者的差值達618億元。上述認識(  )。
①堅持了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②體現了事物之間聯系的多樣性 
③體現了新事物的發展過程是曲折的 
④是對客觀事物的最終認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統一體的穩定狀態,是事物發展也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下列說法中,最能體現矛盾同一性的是(  )。
A.量體裁衣 B.因材施教
C.積勞成疾 D.居安思危
22.作為發展環節和聯系環節之統一的辯證否定,用黑格爾的話說,就是“揚棄”。所謂“揚棄”就是(  )。
①肯定與否定、克服與保留的統一 
②對舊事物的一切全盤否定 
③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④包含著肯定因素的否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特色美食。但專家指出,月餅高糖、高熱量,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有時還是“健康殺手”。月餅要想成為一種健康食品,關鍵要從工藝和配料方面進行改良,否則口味再好,也不符合現代人對營養方面的要求。這表明。 ( )
①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 
②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③推動復雜事物發展就必須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轉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從前,有一家農戶種出了一只大葫蘆。這么大的葫蘆,做什么用呢?用來裝酒水,恐怕會綻裂;如果把它鋸成兩半,用來做舀水的瓢,又沒有這么大的缸。農戶左右為難。一位哲學家聽說這件事后,說了這樣一句話,把水放在葫蘆的外面,讓葫蘆放在水上當舟用,這不是很好嗎?這告訴我們
A.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要敢于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
C.一定的行為方式決定思維方式
D.哲學能給人們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25.亞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稱為“最博學的人”,也被奉為物理學的絕對權威,他認為“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觀點,統治了西方將近兩千年。1590年伽利略作了著名的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證明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的重量無關,進而動搖了亞里士多德長期在物理學中的統治地位,引起了極大的震動。這告訴我們。 ( )
①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敢于懷疑權威,立足實踐,不斷創新
②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③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就要敢于顛覆前人的一切成果 
④堅持辯證的否定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有個孩子去池塘摸魚。他父親叮囑他:摸魚時不要弄出聲,否則,魚會嚇得往水深處跑,就捉不到魚了。孩子剛開始摸魚時縮手縮腳,一條也沒逮到。后來,他突發奇想,先在池塘中央挖個深水坑,再向池塘四周扔石子,魚就會跑進深坑,他用這個辦法竟捉到了半桶魚。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A.要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B.要正確認識物質與運動的辯證關系
C.要具有革命的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
D.科學思維方法是我們做事成功的源泉
27.人們在展望2012年的國際形勢時,用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動蕩”。歐洲債務危機進一步加劇和蔓延;西亞和北非內外矛盾錯綜復雜、戰亂不斷;伊朗核問題愈演愈烈,矛盾沖突可能進一步升級;美國、法國、韓國、墨西哥等國面臨大選,政府換屆必然導致各種政策的調整……人們對2012年國際形勢的展望,體現了意識( )
①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②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想象
③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④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伴隨神九飛船安全返回的還有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種子。航天育種,是指利用空間環境中宇宙輻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場等多種因素,誘使農業生物遺傳變異,再通過嚴格的地面選育,獲得優良農作物品種的過程。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 )
①對真理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循環過程
②真理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的反復性
④認識只有不斷超越歷史條件才能成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 D.③④
29.右邊的漫畫圖《無題》(作者薛宏)蘊含的哲理是( )
①量的積累是質的變化的前提
②否定是聯系與發展的環節
③部分總是整體中的部分
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下列成語與哲理對應正確的是 (   )
①白璧微瑕——看問題要分清主次矛盾
②葉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聯系,
③掩耳盜鈴——發揮意識能動作用
④過猶不及——矛盾的對立統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題(共40分)
31.(14分)在寧夏,曾幾何時,過度開荒,過度放牧,是這塊土地上的常態。深陷貧窮的人們希望通過向自然的索取來擺脫貧困,然而這種方式并沒有帶來富裕,反而陷入貧困——開荒——生態破壞——貧困蔓延的惡性循環。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寧夏人終于認識到,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他們開始大規模地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通過這些措施,森林和草原覆蓋率增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沙化面積減少,實現了治理速度大于擴展速度的歷史性轉變。
(1)上述材料說明了生活與哲學的什么道理?(8分)
(2)我們從上述材料中應得到什么啟示?(6分)
32.(16分)2012年安徽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材料一 安徽省立足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大力向世界推廣中醫。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與西醫藥同臺競技中,某些西方人士認為中醫藥不科學、難驗證,甚至因此持懷疑、抵制的態度。現代科學無法解釋中醫藥,并不等于中醫藥不科學。幾千年來華夏子孫繁衍生息,中醫藥屢立奇功。近年來,隨著西醫藥局限性凸顯,中醫藥的獨特療效引起世界矚目。
結合材料一,說明材料體現了認識論哪些哲理。(9分)
材料二 “入世”十年,安徽企業征戰海外,成績卓越。獲得“入世十年安徽十佳外向型貢獻企業”殊榮的安徽江淮汽車,把握發展機遇,優化出口產品和業務結構,加大全球化資本運作力度,鞏固發展核心業務,全力發展出口事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打造自主品牌,形成核心業務和戰略業務協同發展的格局。2011年,江淮汽車出口行業排名第四;其中輕卡出口連續11年第一,乘用車出口增速第一,出口量居行業第二。
(2) 請結合材料二,分析江淮汽車發展之路所蘊含的辯證法道理。(7分)
33.(10分)材料一: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表述語——“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2012年1月18日,天津市正式發布“天津精神”表述語——“愛國誠信 務實創新 開放包容”。?2012年1月20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等主辦的新時期“廣東精神”表述語最終征集討論,正在全省鋪開。“廣東精神”的四組候選方案,在網上引起熱議。“三字經”句式的表述語表達方式簡潔、新穎、獨特,特別是“納百川”、“重實干”充分體現了廣東嶺南文化長期積淀而成的獨特品質。”它是廣東人長期發展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精神財富的概括和總結,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體現了廣東歷史文化的特征,體現了廣東人的精神文化追求。有人認為,城市精神表述語的提煉、確定,就是一次文化元素的創新。
根據材料一,運用唯物辯證法,說明北京精神、天津精神、廣東精神都包含“愛國、包容”等共同的成分,同時又各有新內涵的原因。(10分)

滿分100分 期望值:75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1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某人估測一豎直枯井深度,從井口靜止釋放一石頭并開始計時,經2s聽到石頭落地聲,由此可知井深約為(不計聲音傳播時間,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B )
A.10m B. 20m C. 30m D. 40m
2.質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x = 5t + 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則該質點( D )
A.第1s內的位移是5m
B.前2s內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鄰1s內的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內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3.一物體自t=0時開始做直線運動,其速度圖線如圖所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BC)
A.在0~6s內,物體離出發點最遠為30m
B.在0~6s內,物體經過的路程為40m[
C.在0~4s內,物體的平均速率為7.5m/s
D. 5~6s內,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4.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被水平細繩拉著處于靜止狀態,則(BD )
A.繩對A的拉力和對B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A對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
C.繩對A的拉力小于A所受桌面的摩擦力
D.A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5.如圖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為球心,一質量為m的小滑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P點。設滑塊所受支持力為FN。OP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
A. B.F =mgtanθ
C. D.FN=mgtanθ
6.如圖,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所掛的砝碼和托盤的總質量為0.6kg.彈簧秤此時的讀數為2N,圖中的滑輪摩擦不計,取.若輕輕取走盤中的部分砝碼,使砝碼和托盤的總質量減少到0.3kg,那么此裝置將會出現的情況( B )
A.彈簧秤的讀數將減小 B.木塊仍處于靜止狀態
C.木塊對桌面的摩擦力不變 D.木塊所受的合力將要變大
7.一質量為m的帶正電的物塊恰好靜止在傾角為的斜面上。圖中虛線MN左側有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現給物塊一定的初速度從斜面頂端開始勻速下滑,如圖所示。當物塊進入MN左側,物塊將( A )
A.仍勻速下滑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沿斜面減速下滑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8.如圖所示,將兩相同的木塊a、b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間用一輕彈簧連接,兩側用細繩固定于墻壁。開始時a、b均靜止。彈簧處于伸長狀態,兩細繩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b所受摩擦力,現將右側細繩剪斷,則剪斷瞬間 (AD )
A.大小不變 B.方向改變
C.仍然為零 D.方向向右
9、水平面上放一質量m=2kg的物體,在開始的第一秒內,它受到一個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的作用,當t=1s時把拉力撤去,物體在2s內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g取10m/s)(AD )
A、拉力的最大值為6N,
B、拉力的最大值為4N,
C、在0到0.5秒內,拉力逐漸增大
D、物體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因素為0.1
10.如圖,輕繩兩端分別與A、B兩物體相連接,A、B兩物體的質量均為m.物體B的上表面光滑,B與地面問的動摩擦因數為,輕繩與輕質滑輪間的摩擦忽略不計.若要用力將B物體以水平向左的加速度拉動,則作用在B物體上水平向左的拉力F為( A )
A. B. C.2 D.
11.如圖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質量分別為m和M(m∶M=1∶2)的物塊A和B用輕彈簧相連,兩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當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兩物塊共同向右加速運動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1;當用同樣大小的力F豎直加速提升兩物塊時(如圖乙所示),彈簧的伸長量為x2,則x1∶x2等于 ( A )
A.1∶1 B.1∶2 C.2∶1 D.2∶3
12.三個木塊質量相同,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也相同,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a,現去掉一個木塊,其他不變,則加速度的大小:( )
A.可能等于1.5a B.可能小于a
C.可能等于2a D.可能等于3a
二.填空與做圖題(共20分)
13.(4分)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使用兩條不同的輕質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象如圖所示。原長a的 b的;勁度系數a的 b的(填>,=,<)
14.為了測量某一彈簧的勁度系數,將該彈簧豎直懸掛起來,在自由端掛上不同質量的砝碼。實驗冊除了砝碼的質量m與彈簧長度l的相應數據,七對應點已在圖上標出。(g=9.8m/s2)
(1)作出m-l的關系圖線;(2分)
(2)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N/m. (2分)
15.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中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a)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1分)
(b)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2分)
A. 理想實驗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變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16、Ⅰ.為了用彈簧測力計測定兩木塊A和B間的動摩擦因數μ,甲、乙兩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
(1)為了用某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表示A和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你認為方案 更易于操作(1分)。
(2)若A和B的重力分別為100N和150N,當甲中A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a示數為60N,b示數為110N,則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2分)
17.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為了平衡小車與木板間的摩擦力,應適當抬高木板 端(填“左”或“右”)。
(2)在此實驗中,要求鉤碼的質量 小車的質量(填“遠大于”或“遠小于”)
(3)若有一位同學按要求打出一條紙帶,已知計數周期T=0.1s,如圖乙所示,計數點4的速度 ,小車的加速度是 。(1分+1分+2分+2分)
三.計算題(共32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給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應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8、質量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與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拉雪橇,力的大小為100N,雪橇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sin37°=0.6,cos37°=0.8 ,g=10m/s2)
(1)雪橇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2)從靜止運動10秒末撤去拉力,還能跑多遠?
19.在海濱游樂場有一種滑沙的娛樂活動.如圖所示,人坐在滑板上從斜坡的高處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點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離到C點停下來,斜坡滑道與水平滑道間是平滑連接的,滑板與兩滑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
(1)若斜坡傾角,人和滑板的總質量為,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
(2)若斜坡高H=30m,傾角,人和滑板的總質量為,斜坡,則人和滑板在BC面上的滑行的位移有多大?
20.如圖所示,質量M=kg的木塊A套在水平桿上,并用輕繩將木塊A與質量m=kg的小球相連。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0角的力F=N,拉著球帶動木塊一起向右勻速運動,運動中M、m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取g=10m/s2。求:
(1)運動過程中輕繩與水平方向夾角θ;
(2)木塊與水平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1.在消防演習中,消防隊員從一根豎直的長直輕繩上由靜止滑下,經一段時間落地。為了獲得演習中的一些數據,以提高訓練質量,研究人員在輕繩上端安裝了一個力傳感器,并與數據處理系統相連接,用來記錄消防隊員下滑過程中輕繩受到的拉力與消防隊員重力的比值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已知某消防隊員在一次演習中的數據如圖所示,求該隊員在下滑過程中的最大速度和落地時的速度分別是多少?取g=10m/s2。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 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共60分)
1、下列關于限制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限制酶廣泛存在于各種生物中,但微生物中很少
B、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都會形成黏性末端
D、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氫鍵
2.下圖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發生的變化,圖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內切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確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3.在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抗除草劑的轉基因煙草過程中,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A.用DNA連接酶連接經切割的抗除草劑基因和載體
B.將重組DNA分子導入煙草原生質體
C.用含除草劑的培養基篩選轉基因煙草細胞
D.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
4 用農桿菌轉化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時
A.農桿菌菌體進入了受體細胞
B.Ti質粒進入了受體細胞
C.T-DNA(可轉移DNA)轉移至受體細胞,并整合到染色體上
D.T-DNA(可轉移DNA)轉移至受體細胞,并存在于細胞質中
5.金茶花是中國特有的觀賞品種,但易得枯萎病。科學家在某種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過下圖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種。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②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達載體、目的基因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連接酶
C.由④培育至⑤過程中,依次經歷了脫分化、再分化過程
D.在⑤幼苗中檢測到抗枯萎病基因標志著成功培育新品種
D.在⑤幼苗中檢測到抗枯萎病基因標志著成功培育新品種
6.下列敘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細胞與腫瘤細胞融合,雜交瘤細胞中含有B淋巴細胞中的抗體基因
B.將人的干擾素基因重組到質粒后導入大腸桿菌,獲得能產生人干擾素的菌株
C.用紫外線照射青霉菌,使其DNA發生改變,通過篩選獲得青霉素高產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體自行感染細菌后其DNA整合到細菌DNA上
7.關于現代生物技術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細胞雜交技術可用于克隆動物和制備單克隆抗體
B.蛋白質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質
C.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可用于植物莖尖脫毒
D.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可用于轉基因動物的培育
8. 下面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流程圖解,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上述過程中脫分化發生在b步驟,在此過程中植物激素發揮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發生在d步驟,是愈傷組織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過程
C.從葉組織塊到種苗形成的過程說明植物葉片細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種子可以解決有些作物品種繁殖能力差、結子困難或發芽率低等問題
9.如下圖是人工種子的結構簡圖,對其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工種子的胚乳中含有胚狀體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還可以添加農藥和植物激素
B.人工種子可以工業化生產,播種人工種子可節省大量糧食
C.人工種子克服了有些作物品種繁殖能力差、結子困難或發芽率低等問題
D.人工種子胚狀體還未分化出胚芽、胚軸和胚根等結構
10、某同學列表比較了動植物細胞工程的有關內容,你認為錯誤的是( )
 
比較內容
植物體細胞雜交
動物細胞融合
A.
特殊處理
酶解法去除細胞壁
用胰蛋白酶處理分離出單個細胞
B.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學方法
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
C.
典型應用
種間雜種植物
培養克隆動物
D.
培養基區別
固體培養基,
含蔗糖和植物激素
液體培養基,含葡萄糖,
一般含有動物血清
11、下列關于生物工程相關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為了獲得重組質粒,必須用相同的限制性內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不相同
②只要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瘤細胞,就能產生單克隆抗體
③若要生產轉基因抗病水稻,可將目的基因先導入到土壤農桿菌中,再轉入水稻細胞中
④植物體細胞雜交,能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培育出的新品種一定是單倍體
⑤基因治療主要是對具有缺陷的身體細胞進行全面修復
⑥誘導細胞融合之前,需將抗原反復注射給實驗小鼠,目的是獲得相應的B淋巴細胞
A.③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⑥
12.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和組織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生長。下圖為獲得抗蟲棉的技術流程。請據圖回答,敘述正確的是( )
①A過程需要的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 
②C過程為脫分化過程,培養基中只需加入營養物質
③B過程需要加入卡那霉素進行選擇培養 
④D過程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熒光分子)標記的抗蟲基因作為探針進行分子水平的檢測 
⑤D過程可以用蟲感染植株進行個體水平的檢測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3.為了研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產的干擾素對癌癥的治療效果,有人計劃進行如下實驗:( )
(1)從癌癥患者身上取得癌細胞,并培養此種細胞;
(2)給培養中的癌細胞添加干擾素;
(3)觀察干擾素是否對癌細胞的生長帶來了變化。
上述的實驗計劃中存在不足。下列可供選擇的改迸方法中,正確的是:
① 將培養的癌細胞分兩組,一組加干擾素,一組不加干擾素,分別觀察生長情況
② 直接給癌癥患者注射干擾素,進行臨床實驗
③ 設置一系列不同質量分數的干擾素,分別添加給培養中的癌細胞,觀察生長情況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4、在進行組織培養時,由根尖細胞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哪些事件( )
①細胞分化 ②細胞脫分化 ③染色體變異 ④基因重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哪項不是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的區別
A.人工授精能更有效地發揮公畜的優良特性
B.體外受精能更有效地發揮母畜的繁殖潛能
C.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的本質不同
D.人工授精的精卵結合在母畜體內,而體外受精的這一過程在母畜體外
16.關于受精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獲能后的精子與卵子相遇后,釋放頂體酶穿過透明帶進入放射冠
B.透明帶反應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與卵黃膜相互融合,精子頭部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時,卵子完成第二次減數分裂
17.下列關于胚胎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外受精是指獲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應溶液中受精
B.早期胚胎培養與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C.受精卵發育到原腸胚階段才能進行胚胎移植
D.試管嬰兒技術主要包括體外受精、早期胚胎培養和胚胎移植技術
18下列有關胚胎發育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囊胚時期的細胞尚未分化,所有細胞都有發育的全能性
B.卵裂期的每個細胞核中,染色體數進行著2N→4N的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化
C.精子和卵細胞表面有相互識別的糖蛋白
D.胚胎移植是獲得“試管嬰兒”的必需技術手段
19、下列有關胚胎移植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沖卵指的是從卵巢中沖出胚胎,而非沖出卵子
B.只有供、受體生理環境高度一致,移入受體的胚胎才能被接受
C.供體和受體要進行免疫檢查,防止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D.不同動物胚胎移植的時間相同
20、13.下列有關胚胎干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形態上,表現為體積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
B.功能上具有發育的全能性,可誘導形成各種組織細胞
C.是由早期的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
D.可用于治療各種疾病,如帕金森綜合癥、癌癥、HIV等
21、下列對動物核移植技術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哺乳動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細胞核移植和體細胞核移植,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難度明顯高于胚胎細胞核移植
B. 體細胞核移植的過程中可通過顯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細胞中的核
C. 體細胞核移植過程中通常采用MⅡ期卵母細胞作為受體細胞
D. 通過體細胞核移植方法生產的克隆動物是對體細胞供體動物進行了100%的復制
22.下列生物實踐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工程是細胞水平上對生物的基因進行定向改造和重新組合,生產出人類所需要的基因產物的生物工程技術
B.蛋白質工程是分子水平上直接對生物的蛋白質進行操作,生產出人類所需要的自然界原本沒有的蛋白質
C.單克隆抗體是動物細胞工程產物,在單克隆抗體上連接抗癌藥物制成生物導彈,可以將藥物定向帶到癌細胞所在部位,既消滅了癌細胞,又不會傷害健康細胞
D.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得到的植株,所產生的變異來源于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23.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據基因重組原理進行的是( )
① 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超級水稻
② 我國科學家將蘇云金桿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體內,培育出抗蟲棉
③ 我國科學家通過返回式衛星搭載種子培育出的太空椒結出的果實較平常的大一倍以上
④ 我國科學家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培養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下圖是“白菜-甘藍”雜種植株的培育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已經能使雜種植物按照人們的需要表現出親代的優良性狀
B.愈傷組織的代謝類型是自養需氧型
C.上述過程中包含著有絲分裂,細胞分化和減數分裂等過程
D.“白菜-甘藍”雜種植株具有的性狀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25.生物工程的興起標志著人們從認識生命活動的奧秘,到按照人們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飛躍。下列選項中能正確說明生物工程技術應用的是( )
A.植物組織培養是指離體的植物器官或細胞進行脫分化形成新個體
B. 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的最重要用途是培養具有雙親優良性狀的經濟動物
C. 人工誘變、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對微生物進行定向改造
D. 基因治療目前正處在初期的臨床試驗階段
26.在現代生物科技的應用中,不需要進行檢測與篩選的是( )
A.對植物的離體組織進行培養,大規模培育優良品種
B.將鼠的骨髓瘤細胞與B淋巴細胞融合,制備單克隆抗體
C.利用植物細胞工程技術培育“白菜一甘藍”
D.將抗蟲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培育具有抗蟲特性的新植株
27關于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應用的安全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對待生物武器的態度應明確而堅定,即堅決禁止生物武器。
B.中國對于克隆人的態度是不反對治療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進行克隆人的實驗
C.對轉基因植物外源DNA要進行認真選擇,避免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或過敏的蛋白質
D.一旦發現轉基因生物出現了安全性問題,要馬上停止試驗,并銷毀重組生物
28“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中注意了以下兩個問題:(1)考慮到樹種的生態適應性問題;(2)考慮到樹種多樣性問題。這分別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哪些原理(  )
A.系統學原理和物種多樣性原理
B.協調與平衡原理和物種多樣性原理
C.整體性原理和物種多樣性原理
D.物種多樣性原理與整體性原理
29、根據右圖說明我國現有的生產模式嚴重違反了什么生態工程原理(  )
A.整體性原理
B.協調與平衡原理
C.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
D.物質循環再生的原理
30 設計生態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給食物鏈(網)“加環”,下圖就是一種“加環”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用殘渣來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
B.用玉米的副產品玉米芯生產木糖醇,可增加經濟效益
C.用蛆蛹糞便作有機肥還田,運用了能量循環再生原理
D.在離開人的管理條件下,該生態工程仍可以正常運轉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題 共40分)
1.(8分)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可以獲得人們需要的生物新品種或新產品。請根據資料和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蜘蛛絲(絲蛋白)被稱為“生物鋼”,有著超強的抗張強度,可制成防彈背心、降落傘繩等。蜘蛛絲還可被制成人造韌帶和人造肌腱。科學家研究出集中生產蜘蛛絲的方法——培育轉基因蜘蛛羊。
材料二:注射疫苗往往會在兒童和部分成年人身上引起痛苦,將疫苗藏身于水果蔬菜中,人們在食用這些轉基因植物的同時也獲得免疫力,因而無需免疫接種,這一新概念將引起疫苗研究的一場革命。
(1)過程①⑤所需要的工具有
(2)過程⑤是乙肝表面抗原蛋白基因插入重組Ti質粒的
(3)將目的基因導入大腸桿菌需要運載體的幫助。作為運載體需具備的條件有 。
A.能夠在宿主細胞內復制并穩定保存 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點
C.具有與目的基因相同的堿基片斷 D.具有某些標記基因
資料三:PCR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下圖表示合成過程,請據圖分析回答:
(3)從圖中可知,催化C過程的酶是   ,它與正常細胞內的酶區別是   ;PCR反應除提供酶、DNA模板、通過控制溫度使DNA復制在體外反復進行外,還需要滿足的兩個基本條件是 。
(4)如果把模板DNA的兩條鏈用15N標記,游離的脫氧核苷酸不做標記,控制“94℃-55℃-72℃”溫度循環3次,則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標記的DNA占 。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對,其中含有胞嘧啶m個,則該DNA復制2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個。
2長期以來優良種畜的繁殖速度始終是限制畜牧養殖業發展的瓶頸,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細胞工程技術和胚胎工程技術為優良種畜的快速繁殖帶來了無限生機。下面是科學家快速繁殖良種奶牛的兩種方法,請據圖回答:
(1)在試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過程中都必須用到的兩項技術是動物細胞培養和 。
(2)成熟的精子必須經過 過程才具有受精能力。 作用激活次級卵母細胞完成減數第二次分裂。
(3)科學家將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轉入上圖的重構卵中,發現克隆牛G的乳汁中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其原因是 。
(4)克隆牛G的性別是 ,試管牛E的性別是 。
(5)培育試管牛E時需對母牛B和母牛D注射激素,其目的是 ,以便將胚胎移至母牛D的子宮內。
3下列甲圖表示牛的胚胎早期發育的部分過程,據圖完成下列各題。
(1)①代表的細胞是 ;⑦代表的胚胎是 。⑨、⑩代表的結構依次是 、 。
(2)②、⑥代表的細胞所處分裂時期依次是 、 。
(3)④和⑤相向移動,③的核與④同時生成。則③、⑤ 依次代表 、 。
(4)⑧將發育成 。
4某城市在建設過程中,更加注重生態文明的建設。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濕地公園對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凈化系統,還可以利用藻類蛋白養魚、養鴨等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下面是利用人工濕地凈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簡圖。請據圖回答問題:(6分 )
(1)輸入人工濕地的能量源頭為______________。
(2)人工濕地中的蘆葦屬于挺水植物,綠藻屬于浮游植物,黑藻屬于沉水植物,這一現象體現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_結構。該人工濕地的建設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該人工濕地中的蘆葦、藻類等植物生長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生物興趣小組在實地調查了該人工濕地后,在大力贊賞利用濕地對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的同時,還向相關部門提出了應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控制這一合理的建議,其依據的生態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9分)現有甲、乙兩種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學物質,實驗室研究人員欲通過動物細胞培養的方法來鑒定它們是否有毒性,并比較二者毒性的強弱。請你以一個研究人員的身份參與此項研究,完成下列實驗報告并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原理】有毒物質能誘導細胞產生變異,根據這種變異細胞占全部培養細胞的百分數(以下稱Q值),可判斷該化學物質的毒性。?
【實驗材料】活的小白鼠胚胎。?
【藥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動物細胞培養液、動物細胞固定液、適宜濃度的龍膽紫溶液、滴管、培養皿、剪刀、錐形瓶、培養瓶、恒溫箱、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小白鼠正常體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高倍顯微照片。?
【實驗步驟】?
(1)制備細胞懸浮液: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養皿中剪碎,轉入錐形瓶中,加入 處理,使胚胎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再加入動物細胞培養液,制成細胞懸浮液。?
(2)進行細胞培養:?
①取A、B、C三個潔凈的培養瓶, ,加入等量的細胞懸浮液。
②向A培養瓶中加入化學物質甲,向B培養瓶中加入 ,向C瓶內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并將培養瓶搖勻。?
③在實驗中,C培養瓶起什么作用? 。
(3)制作臨時裝片?
①當細胞增殖到大約第8代左右時,同時從恒溫箱中取出三個培養瓶,用胰蛋白酶液處理,使培養的細胞 ,再加入動物細胞固定液以便迅速殺死細胞并固定細胞。?
②靜置一段時間后,分別從各培養瓶底部吸取適量的細胞懸浮液,滴在與培養瓶有相同編號的載玻片的中央,用 染色,3~5 min后,蓋上蓋玻片。?
(4)鏡檢和統計?
把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先用低倍鏡后用高倍鏡,尋找處于 期的細胞,并與C組對比以確認發生變異的細胞,同時統計 。
【結果與結論】?
經研究人員實驗得知:A、B、C三個培養瓶的Q值依次為:QA=1.3%、QB=12.5%、QC=0.1%,由此可知該實驗的結論是

第一卷(共115分)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 、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 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When should the woman go to the zoo according to the man?
A. On Sunday afternoon. B. On Saturday afternoon. C. On a week day.
What will happen to Ted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Ben will apologize to him.
B. Ted's mother will punish him.
C. Ben' mother will apologize to him.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lake?
A. It's beautiful. B. It's badly polluted. C. There are many fish in it.
Where is the book?
A. On the newspaper. B. On the coffee table. C. Under the coffee table.
How long does the woman work every day?
A. Eight hours. B. Nine hours. C. Ten hours.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6至8題。
Where does the woman work?
A. In Italy. B. In Japan. C. In America.
When does the woman read newspapers?
A. At night. B. During the day C. While shopping.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Journalist and passer-by.
C. Editor and newspaper-seller.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9至11題。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s father?
A. He had an accident.
B. He was too old to do the job.
C. He had an operation.
How soon will the man go back to his work?
A. In a week. B. In three days. C. In a month.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Doctor and patient. B. Colleagues C. Classmates.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2至14題。
What kind of music is the woman's favorite?
A. Pop music. B. Country music. C. Classical music.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Go to a concert. B. Go out for a Walk. C. Go to the cinema.
How will the man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A. By making a call. B. By asking a friend. C. By reading the newspaper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5至17題。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Cold. B. Windy. C. Snowy
How do the students know whether the classes are cancelled or not?
A. By reading a notice.
B. By receiving messages.
C. By listening to the radio.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cancelling the classes?
A. Happy. B. Worried. C. Angry.
聽下面一段獨白,回答第18至20題。
What makes the rent of houses increase in London?
A. The economic crisis. B. The 2012 Olympic Games. C. The scenery spots.
How much does the seven-bedroom house in Mayfair district ask for?
A. 433,000 pounds per month.
B. 43,300 pounds per month.
C. 4, 330 pounds per month.
How much will the total Olympic rental market for flats, apartment or houses be?
A. 11 billion pounds. B. 34 million pounds. C. 314 million pounds.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What about seeing the new movie at the theatre tonight?
—Sounds great, but I ____ work extra hours to finish a report.
A. have got to B. am able to C. am glad to D. am willing to
22. Mr. Bill Clinton was elected ____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____ 1990s.
A. the; the B. a; the C. 不填; the D. the; 不填
23. The stranger shook me by the hand warmly ____ he were to say he knew me well.
A. even if B. when C. if D. as if
24. If you stand here, you'll get a better of the river.
A. sight B. view C. scene D. scenery
The old man was the only person on the spot, so the policeman asked him to _____ the
facts as he remembered them.
A. set up B. set down C. dig out D. keep out
Hearing this, the little boy _____ into tears and asked his mother, “Did I do it wrong? Is
God mad at me?”
A. burst B. came C. feared D. expressed
The reason _____ he refused to attend the meeting was that they didn't give him an
invitation earlier.
A. how B. which C. why D. because
28. Though she changed much, I _____ her at first sight.
A. knew B. recognized C. told D. realized
29. They became friends again that day. Until then, they _____ to each other for
nearly two years.
A. won't speak B. hadn't spoken C. haven't spoken D. haven't been speaking
The boy insisted that he old enough, and the right to make his
own choice.
A. was; be given B. was; was given C. be; give D. is; given
31. Listen! Someone is ringing the doorbell. Go and see ____.
A. who is he B. he is who C. who is it D. who it is
32. Ann talked about the people and things ____ moved her greatly during her stay there.
A. that B. who C. which D. what
33. All the guests disliked the salted fish, _____?
A. did they B. didn't they C. were they D. weren't they
34. —Jenny had to give a speech in front of 500 people yesterday.
—Whew! That's a big audience. She ______ have been nervous.
A. must B. would C. might D. could
35. you get there, please be there in time, because is late won't
be admitted into the meeting hall.
A. No matter how; no matter who B. However; no matter who
C. However; whoever D. No matter how; whomever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A poor boy Howard Kelly was trying to make some money for school by selling goods. He found that he had only one coin left. He was so 36 that he decided to beg for a meal at the next house. However, he lost his courage(勇氣) when a lovely young 37 opened the door. Instead of asking for a meal, he asked for a drink of 38 . She smiled understandingly and brought him a 39 glass of milk. He drank it slowly and then asked, “How much is it?”
“You need pay nothing.” she replied. “Mother has 40 me never to accept pay for a 41 .” As Howard 42 that house, he not only felt stronger 43 , but it also made him believe in God and the human beings more. He was about to give up before this.
44 later, the young woman became very ill. She was sent to the big city, 45 Dr Howard Kelly, now famous, was called in for the treatment(治療). When he heard the name of the 46 she came from, a 47 light filled his eyes. Immediately, he rose and went down through the hospital hall into her room. He 48 her at once. From that day on, he gave 49 attention to her case and 50 to do his best to save her life.
After a long time, she recovered. The bill was sent to her room. She was 51 to open it because she knew it would 52 the rest of her life to pay it off. Finally she looked at the bill and saw these words on one side of it,
"Paid in full with 53 ."
Dr Howard Kelly
Tears of 54 ran out of her eyes as she cried, "Thank you, 55. Your love has got around through human hearts and hands. "
36. A. worried B. upset C. hungry D. ill
37. A. lady B. gentleman C. doctor D. mother
38. A. water B. milk C. soup D. wine
39. A. hot B. cold C. large D. small
40. A. said to B. ordered C. allowed D. taught
41. A. happiness B. kindness C.food D. milk
42. A. went in B. stayed in C. left D. ran from
43. A. in body B. in mind C. in hand D. in health
44. A. Days B. Weeks C. Months D. Years
45. A. when B. where C. then D. that
46. A. city B. room C. town D. house
47. A. silent B. angry C. familiar D. strange
48. A. treated B. realized C. recognized D. saved
49. A. special B. small C. little D. large
50. A. wished B. decided C. made D. ordered
51. A. afraid B. excited C. unable D. certain
52. A. need B. spend C. take D. cost
53. A. all her money B. my pay C. love D. a glass of milk
54. A. comfort B. joy C. surprise D. sadness
55. A. Doctor B. Mother C. Boy D. God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兩節,滿分40分)
第一節(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如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A
A good way to pass an examination is to work hard every day in the year. You may fail in an examination if you are lazy for most of the year and then work hard only a few day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If you are taking an English examination, do not only learn rules of grammar.
Try to read stories in English and speak English whenever you can. A few day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you should start going to bed early. Do not stay up late at night studying and learning things. Before you start the examination, read the question paper over carefully. Try to understand the exact meaning of each question before you pick up your pen to write. When you have at last finished your examination, read your answers over. Correct the mistakes if there are any and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not missed anything out.
56. A few day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you should ________.
A. go to bed early B. stay up late
C. get up late D. work far into the night
57. Before you begin to write in the examination paper, you should ________.
A. read the examination paper over carefully
B. try to understand the exact meaning of each question
C. correct the mistakes you may have made
D. pay attention to the rules of grammar
58. The underlined phrase “miss out” here means ________.
A. your examination paper is missing
B. you want to go out of the classroom
C. the examination has already been finished
D. you forget to answer some of the questions

B
Linda Evans was my best friend—like the sister I never had. We did everything together: piano lessons, movies, swimming, horseback riding.
When I was 13, my family moved away. Linda and I kept in touch through letters, and we saw each other on special times—like my wedding(婚禮) and Linda's. Soon we were busy with children and moving to new homes, and we wrote less often One day a card that I sent came back, stamped "Address(地址) Unknown" I had no idea about how to find Linda.
Over the years, I missed Linda very much. I wanted to share(分享) happiness of my children and then grandchildren. And I needed to share my sadness when my brother and then mother died. There was an empty place in my heart that only a friend like Linda could fill.
One day, I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when I noticed a photo of a young woman who looked very much like Linda and whose last name was Wagman—Linda's married name. "There must be thousands of Wagmans."I thought, but I still wrote to her.
She called as soon as she got my letter. "Mrs. Tobin!" she said excitedly, "Linda Evans Wagman is my mother."
Minutes later I heard a voice that I knew very much, even after 40 years, laughed and cried and caught up on each other's lives. Now the empty place in my heart is filled. And there's one thing that Linda and I know for sure: We won't lose each other again!
59. The writer went to piano lessons with Linda Evans ________.
A. at the age of 13 B. before she got married
C. after they moved to new homes D. before the writer’s family moved away
60. They didn't often write to each other because they ________.
A. got married B. had little time to do so
C. didn't like writing letters D. could see each other on special time
61. There was an empty place in the writer’s heart because she ________.
A. was in trouble
B. didn't know Linda’s address
C. received the card that she sent
D. didn't have a friend like Linda to share her happiness and sadness
62. The writer was happy when she ________.
A. read the newspaper
B. heard Linda’s voice on the phone
C. met a young woman who looked a lot like Linda
D. wrote to the woman whose last name was Wagman
C
I have a rule for travel: Never carry a map. I prefer to ask for directions.
Foreign visitors are often puzzled in Japan because most streets there don't have names. In Japan, people use landmarks in their directions instead of street names. For example, the Japanese will say to travelers, "Go straight down to the corner. Turn left at the big hotel and go past a fruit market. The post office is across from the bus stop."
In the countryside of the American Midwest, usually there are not many landmarks. There are no mountains, so the land is very flat(平坦的). In many places there are no towns or buildings within miles. Instead of landmarks, people will tell you directions and distance. In Kansas or Iowa, for example, people will say, "Go north two miles. Turn east, and then go another mile."
People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have no idea of distance on the map: They measure distance by means of time, not miles. "How far away is the post office?" you ask. "Oh," they answer, "It’s about five minutes from here." You say, "Yes, but how many miles away is it?” They don’t know.
People in Greece sometimes do not even try to give directions because visitors seldom understand the Greek language. Instead of giving you the direction, a Greek will often say, “Follow me.” Then he’ll lead you through the streets of the city to the post office.
Sometimes a person doesn't know the answer to your question. What happens in this situation? A New Yorker might say, "Sorry, I have no idea." But in Yucatan, Mexico, no one answers, "I don't know." People in Yucatan think that "I don't know" is impolite. They usually give an answer, often a wrong one. A visitor can get very, very lost in Yucatan!
One thing will help you everywhere — in Japa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Greece, in Mexico, or in any other place. You might not understand a person’s words, but maybe you can understand his body language. He or she will usually turn and then point in the correct direction. Go in that direction, and you may find the post office!
63. The passage says, "In Japan, people use landmarks in their directions." The word "landmarks" means __________.
A. building names B. street names
C. hotels, markets and bus stops D. buildings or places which are easily recognized
64. In which place do people tell distance by means of time?
A. Japan   B. American Midwest C. Los Angeles, California D. Greece
65. In the passage, __________ countries are mentioned by the writer.
A. seven   B. four C. eight  D. five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Travelers can learn about people’s customs by asking questions about directions.
B. A person’s body language can help you understand directions.
C. People in some places give directions in miles, but people in other places give
directions by means of time.
D.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always give directions in the same way: They use street
Names.
D
I once thought that outer beauty is the only factor to become a great person. When I was young, I read many kinds of books, most of which described characters who are handsome or beautiful. So I think that being beautiful is the only way to become a success.
As I grew up, the story of my best friend made me realize that outer beauty was not so important to make a person successful. She is so beautiful a girl that every classmate liked to chat with her, but she was very arrogant. In her opinion, she could get all she wanted because of her beauty, but all of her friends left her one by one! Only then did she come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beauty in a person's heart, which changed her attitude and she made friends again.
Turning on TV, we can see many advertisements, most of which seem to give us a feeling that,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ere seems to be a boom in plastic surgery. It is surprising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especially girls and women, try it like the first man-made beauty in China, Hao Lulu. It is a common sense that attractive people can easily find work. Most good looking guys, usually get higher scores in the job interviews. But, what is real beauty? I want to say that is inner beauty because those who have beauty in their soul are really beautiful persons.
As is known, the beauty judged with eyes is temporary, so we should concentrate on inner beauty. And if we make the efforts to make our minds beautiful, we’ll live a happier life.
67. Why did the writer refer to her friend’s story?
A. To show flow important outer beauty is.
B. To show how terrible to be a beautiful girl.
C. To prove that outer beauty is temporary, which is not the key factor to become a great
person.
D. To show how beautiful her friend was.
6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third paragraph mean?
A.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outer beauty.
B. Surge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C. The price of doing plastic surgery is becoming lower and lower, making more and
persons afford it.
D. The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improved over the past years.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vers the passage best?
A. How do attractive persons become successful?
B. Plastic surgery is the best way to make a person become more beautiful and
successful.
C. The key factor to find a good job is being attractive.
D. Inner beauty is the real beauty.
70.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If you are too beautiful, all your friends will leave you out of envy.
B. If you have a good appearance, you must get higher scores in the job interviews.
C. Without the TV advertisements, there wouldn't have been a boom in plastic surgery.
D. Those who have good appearances should also develop the beauty in their hearts.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In the 60s, people asked about your astrological (about star) sign. In the 90s, they want to know your website. 71 Your website is an electronic meeting place for your family, friends and potentially,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Best of all, you may not have to spend a cent. The web is filled with all kinds of free services and all it takes is some time and creativity.
72 Like the table of contents of a book or magazine, the home page is the front door. Your site can have one or more pages, depending on how you design it.
While web pages vary greatly in their design and content, most use a traditional magazine layout(版面設計). At the top of the page is a banner(橫幅). Next comes a greeting and a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site. Pictures, text, and links to other websites follow.
73 Think about whom the site is for and what you want to say. Next, gather up the material that you want to put on the site.
While there are no rules you have to follow, there are a few things to keep in mind: 74 If you are too much at the beginning, you may never get the site off the ground. You can always add to your site.
Less is better. Most people don’t like to read a lot of long text online. 75
Smaller is better. Since it can take a long time to download large image files, keep the file sizes small.
Have the rights. Don’t put any material on your site unless you are sure you can do it legally. Always remember to get the permission from the writer first.
Now it’s time to roll up your sleeves and start building
A. Start simply.
B. Break it into small pieces.
C. Draw a rough layout on a sheet of paper.
D. Many websites are considered very interesting.
E. Before you start building your site, do some planning.
F. Think of your home pa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your website.
G. These days, having a web address is almost as important as a street address.
中衛中學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綜合考練
高三英語試題
出題人:袁擁霞 韓麗娟
第二卷(共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 滿分35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共10 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同學相互修改作文。假設以下作文為你同桌所寫,請你對其進行修改。共有10處錯誤,每句最多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詞符號(∧),并在此符號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 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 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記分。
3 必須按答題要求做題,否則不給分。
One rainy day while I was walking home with one of my friend, a truck came to a stop besides us. The driver put the window down and offered us a umbrella because he found we were wet through. I stood there and couldn't believe in that a complete stranger is so thoughtful. The man insisted, so I grateful accepted the offer, thanked him and watched the truck disappear down the road. This man might need the umbrella himself, and he preferred to give it to everyone else. It was a lesson to us that it was possible give without expect anything in return.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高考在即,高三學生目前正處在緊張復習迎考的氛圍中。假如你叫李華,某中學高三學生,面對目前的壓力,想和父母說說知心話,請你用英文在你的博客上用書信形式表達出來。主要內容如下:
知心話
感恩
關切鼓勵,傾注愛心
對父母的期望
1. 多交流,使自己保持良好狀態
2. 創造條件,給自己提供適時幫助
學習打算
考生自擬(至少寫兩點)
注意:1. 短文須包括所有內容要點,可適當發揮。
2. 詞數:120左右。開頭和結尾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 感恩be thankful 交流communicate with )
Dear Mom and Dad,
The annu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around the corner. On this special occasion, how I wish I could have a heart-to-heart talk with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am quite confident of my future life and I do wish you good health and a happy life.
        Yours,
Li Hua
聽力
改錯
1.【答案】friend-friends 。---中的多數才能用one of ,one of 后用名詞復數形式,改為friends.
2.【答案】besides----beside,在---旁邊,用beside.
3.【答案】a----an;umbrella 的發音可知。
寫作
Dear Mom and Dad,
The annu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around the corner. On this special occasion, how I wish I could have a heart-to-heart talk with you.
Through those years of my growing up, I always feel grateful to you for your unselfish help, care and love for me. Thanks to you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I have been making remarkable progress in my studies. It will be a few months before I tak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hich makes me under great pressure. I need frequent support. You know, good studying conditions and timely help will do me a lot of good.
注意事項:作選考題時,請按照題目要求作答,并把所選題目對應的標號涂黑。
第Ⅰ卷 (閱讀題,共72分)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詩歌自身的調節功能
中國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種調節功能,其語言形式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從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隨著漢語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形成新的節奏。二二節奏的四言詩是詩歌的早期形式,隨著《詩經》時代的結束而趨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詩,如曹操《短歌行》那樣的佳作實在不多。中國詩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節奏的五言和四三節奏的七言。四言詩一句分成均等的兩半,節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個音節,寓變化于整齊之中,節奏活潑。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為中國詩歌的主要形式。為什么七言沒有繼續加長,發展為九言呢?我想這是因為一句詩七個音節已經達到讀起來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長到九言讀起來呼吸急促。這樣的詩行不容易建立起來。
在音節變化的同時,格律也在逐漸嚴密化。中國詩歌是從自由體(古詩)走向格律體(近體詩),但格律體確立之后自由體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體并存著,各有其特長。就一個詩人來說固然有的擅長自由體,有的擅長格律體,但兩方面的訓練都是具備的。在自由體與格律體之間始終沒有分成派別。它們互相補充又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國詩歌的繁榮發展。
從深層考察,詩歌的發展乃是性情與聲色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從重性情到重聲色,是中國詩歌史的第一個轉變,這個轉變發生在晉宋之際,具體地說是在陶謝之間。這恰好也正是近體詩的各種技巧被自覺加以運用的時候。明代的陸時雍說:“詩至于宋,古之終而律之始也。體制一變,便覺聲色俱開。謝靈運鬼斧默運,其梓慶之鑢乎?”具體地說,這個轉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從重寫意轉到重摹象,從啟示性的語言轉向寫實性的語言。《文心雕龍·明詩篇》說:“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指出了轉變后的狀況。從陶到謝的轉變,反映了兩代詩風的嬗迭。正如沈德潛《說詩晬語》所說:“詩至于宋,性情漸隱,聲色大開,詩運轉關也。”重聲色的階段從南朝的宋延續到初唐,一方面豐富了表現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嚴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與聲色完美地統一起來,遂達到了詩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與聲色的統一畢竟不能維持多久。盛唐半個世紀一過,二者便又開始分離。重性情的,聲色不足;求聲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統一的詩作雖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統一維持一個時代的再也沒有了。中國詩歌史總的看來是絢麗多彩的,但其最引人矚目的頂峰也不過只有這么一個盛唐,半個世紀而已。
1.下列對中國詩歌自身“調節功能”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 語言形式的調節功能還體現在格律的逐漸嚴密化:格律體取代了自由體。
B. 其語言形式的調節功能體現在不斷形成新的詩句節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為主流。
C.“調節功能”是指歷久不衰的中國詩歌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求變的一種特性。
D. 調節功能還體現在性情與聲色的交互作用,從而使中國詩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隨著人們對《詩經》興趣的降低,《詩經》的時代結束了,人們由此感覺到二二節奏的四
言詩越來越僵化。
B.中國詩歌沒有從五言七言發展成九言,是因為五言七言寓變化于整齊之中,節奏更為活
潑的緣故。
C.明代的陸時雍和《文心雕龍·明詩篇》都指出了兩代詩風的嬗迭發生在陶淵明和謝靈運之間。
D.晉宋之間,詩歌轉變主要表現在從重寫意到重摹象,從啟示性語言轉向寫實性語言兩個
方面。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中國詩歌能歷久不衰,是因為人們在詩歌創作中總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調節的狀態。
B.中國詩歌的發展是從自由體走向格律體,后來出現各種技巧被自覺運用的重聲色的特點
也就不足為奇了。
C.古詩與近體詩的長期并存,說明在中國詩歌史上對詩歌語言形式層面的追求意義不大。
D.從詩歌的發展來看,性情與聲色兩者只有完美統一起來,才能真正成就詩歌的燦爛輝煌。
二、古代詩文閱讀(38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小題。
臧盾字宣卿,東莞莒人。父未甄,博涉文史,有才干,少為外兄汝南周颙所知。宋末,起家為領軍主簿,所奉即齊武帝。高祖平京邑,霸府建,引為驃騎刑獄參軍。丁所生母憂,三年廬于墓側。服闋,除廷尉卿。出為安成王長史、江夏太守,卒官。
盾幼從征士瑯邪諸葛璩受《五經》,通章句。璩學徒常有數十百人,盾處其間,無所狎比。璩異之,嘆曰:“此生重器,王佐才也。”初為撫軍行參軍,遷尚書中兵郎。盾美風姿,善舉止,每趨奏,高祖甚悅焉。
盾有孝性,隨父宿直于廷尉,母劉氏在宅,夜暴亡,左手中指忽痛,不得寢。及曉,宅信果報兇問,其感通如此。服制未終,父又卒,盾居喪五年,不出廬戶,形骸枯悴,家人不復識。鄉人王端以狀聞,高祖嘉之,敕累遣抑譬。
服闋,除丹陽尹丞,轉中書郎,復兼中書舍人。還除少府卿,領步兵校尉,遷御史中丞。盾性公強,居憲臺甚稱職。中大通五年二月,高祖幸同泰寺開講,設四部大會,眾數萬人。南越所獻馴象,忽于眾中狂逸,乘轝羽衛及會皆駭散,惟盾與散騎郎裴之禮嶷然自若,高祖甚嘉焉。
俄有詔,加散騎常侍,未拜,又詔曰:“總一六軍,非才勿授。御史中丞、新除散騎常侍盾,志懷忠密,識用詳慎,當官平允,處務勤恪,必能緝斯戎政。可兼領軍,常侍如故。”大同二年,遷中領軍。領軍管天下兵要,監局事多。盾為人敏贍,有風力,長于撥繁,職事甚理。天監中,吳平侯蕭景居此職,著聲稱。至是盾復繼之。
五年,出為仁威將軍、吳郡太守,視事未期,以疾陳解。拜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七年,疾愈,復為領軍將軍。九年,卒,時年六十六。即日有詔舉哀。贈侍中,領軍如故。謚曰忠。 (選自《梁書·臧盾傳》,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盾處其間,無所狎比 比:親近
B.隨父宿直于廷尉 直:當值
C.高祖嘉之,敕累遣抑譬 累:多次
D.高祖幸同泰寺開講 幸:幸運
5.下列各句全能表明臧盾為“重器”“王佐才”的一組是(3分) ( )
①博涉文史,有才干 ②左手中指忽痛,不得寢
③盾性公強,居憲臺甚稱職 ④惟盾與散騎郎裴之禮嶷然自若
⑤長于撥繁,職事甚理 ⑥視事未期,以疾陳解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臧盾曾因母親暴亡而左手中指疼痛,不能入眠。后為父母守喪五年,不出草廬,形容枯槁,如此孝順之德,顯然受到其父臧未甄的影響。
B.臧盾自幼跟隨諸葛璩學習“五經”,精通章句,表現不凡,很受老師諸葛璩的賞識,甚至被贊為將來能夠承擔重任、輔佐帝王的重要人才。
C.臧盾風度瀟灑,儀表俊美,聰明敏捷,見多識廣,很有魄力,善于處理繁雜的政務,因此其職責范圍內的事務都處理得很有條理。
D.大同七年,臧盾病愈之后,又任領軍將軍。大同九年去世,他去世的當天皇帝就下詔舉行哀悼儀式,臧盾被追封為侍中,謚號“忠”。
7.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及曉,宅信果報兇問,其感通如此。(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年,出為仁威將軍、吳郡太守,視事未期,以疾陳解。(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 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點絳唇 林逋
金谷①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②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注】①金谷園,指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的一座奢華別墅。因征西將軍祭酒王詡回長安時,石崇曾在此為其餞行,因而此地成為送別、餞行的代稱。②本是古代對貴族公子的尊稱,后代指出門遠游之人。
8.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贊這首詞為“詠春草絕調”,詞中借詠春草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結合上下片簡要賞析。(5分)
9.這首詞運用了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請選擇兩種結合具體詩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①角聲滿天秋色里, 。(李賀《雁門太守行》)
② ,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
③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④浩蕩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己亥雜詩》)
⑤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相見歡》)
⑥傷心秦漢經行處,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⑦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千騎卷平岡。(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⑧我欲乘風歸去, ,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
乙 選考題
請從以下三、四兩道大題中任選一題作答,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考生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的標號涂黑。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夢里有你
羅威剛要出門,接到一個電話:“羅威啊,我是李臺陽。好,我馬上就過來。”
  羅威想:和李臺陽這么多年沒聯系了,自己剛升職,莫不是……
  門鈴響了,門開處,伸進一個亂蓬蓬的腦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嗵”地放在地板上。
  羅威說:“是臺陽啊,快請進。”
  坐在沙發上,羅威遞煙給李臺陽。李臺陽抽出一支,湊在鼻子上聞聞,說:“羅威,你混得不錯啊。”
  “聽說你要來,特地去超市買的。”羅威用打火機給他點煙。
  李臺陽嘻嘻一笑,放下煙,說:“那么破費干嗎?我早戒了,那東西耗錢。”
  羅威說:“那就吃些水果吧。”
  李臺陽也不客氣,抓了個蘋果,邊吃邊環顧房子,說:“你這房子夠氣派啊。”
  羅威說:“我是‘負翁’一個,現在每月還在還房貸呢。”
  李臺陽說:“你們夫妻倆都是白領階層,這錢來得容易,債也還得快。哪像我們,能吃飽飯,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學,就上上大吉了。”
  羅威想,這像是要借錢的開場白吧。他說:“是啊,現在,誰都活得不容易。”
  李臺陽說:“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打小就知道,你將來肯定比我活得有出息。”
  羅威說:“哪里哪里,也是混口飯吃吧。”
  李臺陽正色道:“你這樣說就不對了,人要知足,對吧?”然后,又開起玩笑:“你可不要犯錯誤啊。”
  兩人聊起童年時的事兒,說到小時候的鄰居誰離婚了,誰出國了,誰還是那么一副臭脾氣,一聊聊到快中午,李臺陽還是沒說他來的目的。
  羅威說:“臺陽,咱們去外面館子吃吧,邊吃邊聊。”
  李臺陽說:“今天肯定不吃了,我答應老婆回家吃飯的,”仍然繼續剛才的話題。
  羅威見他一直不提正事,又沒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還有個會,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便有些七上八下起來,心想可能李臺陽不好意思自己提出來,便說:“臺陽,你還在擺地攤嗎?不如找個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強啊。”
  李臺陽說:“我不喜歡做保安,我倒是想過自己租個門面,這樣總比被城管趕來趕去強。”
  羅威說:“城管大隊的人我倒是認識,你今后有什么麻煩的話,我可以幫忙。”
  李臺陽拍了一下羅威的肩膀,說:“兄弟,有你這句話,說明我沒有白惦記你。十多年了啊,你還是這般熱心腸。好,我高興,真是高興啊。”邊說邊站了起來。
  羅威說:“吃了飯再走。”
  “老婆還在家等著我呢。好,我走了啊。”
  聽著李臺陽“嗵嗵”的腳步聲一路下去,羅威低頭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打開來一看,原來是自己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魚籽干。
  羅威不知說啥好,忽然覺得自己特俗。
  樓梯口又傳來“嗵嗵”的腳步聲,好像是李臺陽的。羅威想:可能剛才他沒勇氣說出口,就沖這一袋子魚子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辦法。
  打開門,果然是李臺陽,尷尬的臉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他不好意思地說:“你們這個小區像個迷宮,我繞來繞去總找不到大門。”
  羅威說“瞧我這粗心,應該陪你下樓去的。”說著,便和李臺陽下了樓。走到樓下,李臺陽去開自行車鎖,那輛車和李臺陽一般灰不溜秋、塵頭垢面。
  羅威問:“你是騎車來的?”他知道李臺陽住在西城,從那騎車到他這兒,起碼要一個小時。
  李臺陽說:“是啊,騎慣了。”
  羅威說:“臺陽,你有啥困難只管開口,我能幫的一定幫你。”
  李臺陽說:“沒啥事,就想來看看你。”
  羅威說:“多年咱都沒聯系了,你今天上門一定有事。你只管說,別開不了口。”
  李臺陽看看羅威,似下了決心說:“我說出來你可別生氣。”
  見羅威點頭,李臺陽說:“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圍著你哭。這一醒來,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連地攤都不想擺了。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攪你了。可這夢攪得我難受,連我老婆都催我來看看你,看你氣色這么好,我就放心了。唉,夢唄,我這人還真迷信。”
  羅威的眼睛紅了,他一把抱住李臺陽,說:“兄弟。”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羅威一直猜李臺陽來訪是有求于自己,因為他剛升了職,而且自己的生活水平比李臺陽高,他有些嫌棄李臺陽,想趕快打發他走,而李臺陽卻渾然不知。
B、李臺陽和羅威是童年時的好朋友,李臺陽給羅威帶來他“小時候最愛吃的魚籽干”,可以看出李臺陽雖然與羅威多年沒有聯系,可是一直沒有忘記他。
C、羅威想知道李臺陽來訪的原因,可是李臺陽只是和他敘舊事閑談,于是羅威就故意說如果有困難,可以幫忙,目的就是弄清真相。
D、羅威喜歡用功利的心理和別人交往,文章中關于羅威的心理描寫無一不生動地表現出他多疑事故、優柔寡斷的一面,細膩地刻畫出羅威微妙復雜的心理。
E、小說以“夢里有你”為題,既在情節上照應李臺陽夢見羅威這件事,也在主題上暗示人們對純真的人性、情誼的懷念與渴盼,可謂言淺意深。
(2)“羅威不知說啥好,忽然覺得自己特俗。”這句話在內容和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6分)
(3)小說中的李臺陽具有怎樣的性格?請簡要概括分析。(6分)
(4)小說的語言、結局很有特色。請在語言和結局中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原文進行分析。(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懷念孫犁先生
鐵凝
  在秋日的一個下午,那天黃豆剛剛收過,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會神地撿豆子。我看到他的側面,已猜出那是誰。看見來人,他站起來,把手里的黃豆亮給我們,微笑著說,“別人收了豆子,剩下幾粒不要了。我撿起來,可以給花施肥。丟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溫厚,語調洪亮,夾雜著淡淡的鄉音。說話時眼睛很少朝你直視,你卻時時能感覺到他的關注或說觀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褲,當他騰出手來和我握手時,我發現他戴著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著他引我們進屋,高聲詢問我的寫作、工作情況。我很快就如釋重負。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會不茍言笑的,戴著套袖的作家給了我一種親近感。這是我與孫犁先生的第一次見面。
  我再次見到孫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著大風。他剛裁出一沓沓粉連紙,和保姆準備糊窗縫。見我進屋,孫犁先生迎過來第一句話就說:“鐵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見老?我這兩年老得特別快。”當時我說:“您是見老。”也許是門外的風、房間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縫用的粉連紙加強了我這種印象,但我說完很后悔,我不該迎合老人去證實他的衰老感。接著我便發現,孫犁先生兩只襖袖上,仍舊戴著一副干凈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著一種干練的活力,一種不愿停下手、時刻準備工作的情緒。這樣的狀態,是不能被稱做衰老的。
  我第三次見到孫犁先生,是和幾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沒撿豆粒,也沒糊窗縫,他坐在寫字臺前,桌面攤開著紙和筆,大約是在寫作。看見我們,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別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見了那副套袖。記得那天他很高興,隨便地和大家聊著天,并沒有摘去套袖的意思。這時我才意識到,戴套袖并不是孫犁先生的臨時“武裝”。一副棉布套袖到底聯系著什么,我從來就說不清楚。聯系著質樸、節儉?聯系著勤勞、創造和開拓?好像都不完全。?
  當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贈我的幾函宣紙精印的華箋寄給孫犁先生時,曾收到他這樣的回信,他說:“同時收到你的來信和惠贈的華箋,我十分喜歡。”但又說:“我一向珍惜紙張,平日寫稿寫信,用紙亦極不講究。每遇好紙,筆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紙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見過習慣戴套袖的孫犁先生,或許我會猜測這是一個名作家的“矯情”,但是我見過了戴著套袖的孫犁,見過了他寫給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紙不是《天津日報》那種微黃且脆硬的稿紙就是郵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則永遠是印有紅色“天津日報”字樣的那種。我相信他對紙張有著和對棉布、對衣服同樣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勞動的尊嚴與德行,是人生的質樸和美麗。?
  我第四次與孫犁先生見面是去年10月16日。這時他已久病在床,住醫院多年。我知道病弱的孫犁先生肯定不希望被頻頻打擾,但是去醫院看望他的想法又是那么固執。感謝《天津日報》文藝部的宋曙光同志和孫犁的女兒孫曉玲女士,他們滿足了我的要求,細心安排,并一同陪我去了醫院。病床上的孫犁先生已是半昏迷狀態,他的身材不再高大,他那雙目光溫厚、很少朝你直視的眼睛也幾近失明。但是當我握住他微涼的瘦弱的手,孫曉玲告訴他“鐵凝看您來了”,孫犁先生竟很快做出了反應。他緊握住我的手高聲說:“你好吧?我們很久沒有見面了!”他那洪亮的聲音與他的病體形成的巨大反差,讓在場的人十分驚異。我想眼前這位老人是要傾盡心力才能發出這么洪亮的聲音的,這真摯的問候讓我這個晚輩又難過,又覺得擔待不起。在四五分鐘的時間里,我也大聲說了一些問候的話,孫犁先生的嘴唇一直嚅動著,卻沒有人能知道他在說什么。在他身上,蓋有一床藍底兒小紅花的薄棉被,這不是醫院的寢具,一定是家人為他縫制的吧,真的棉布里絮著真的棉花。仿佛孫犁先生仍然親近著人間的煙火,也使呆板的病房變得溫暖。
這是我最后一次見到孫犁先生。 (有刪節)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 作者第一次去拜訪孫犁先生時,看見他正在別人剛剛收過的黃豆地里撿黃豆。這段描寫說明孫犁先生節儉的品質,看不慣浪費行為。
B. 因為戴套袖的作家能給作者一種親切感,所以作者第一次去拜訪孫犁先生,發現孫犁先生戴著一副青色棉布套袖后,便如釋重負。
C. 作者第三次去孫犁先生家中拜訪后才知道:原來孫犁先生平素就是時時戴著套袖的,并不是因為要去干什么事情才臨時戴上去的。
D. 作者認為,孫犁先生在用紙張、穿衣服上的不講究,說明了孫犁先生以此表明他自己珍重的是勞動的尊嚴和德行,是人生的質樸和美麗。
E. 第⑥段“很快作出了反應”、“緊握住我的手”、“高聲”與后文他嘴唇蠕動卻沒人能知道在說什么對比,表現了孫犁先生對作者的深切關懷。
(2)在“我”與孫犁的三次見面中,分別寫了孫犁的哪些事情?請概括回答。(6分)
(3)文中反復提及孫犁先生的套袖,請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4)孫犁先生是抗日老戰士,是我國著名作家。本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可敬、栩栩如生的孫犁形象。聯系現實,談談孫犁身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是什么。為什么?(8分)
第Ⅱ卷(表達題,共7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18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A.風骨不僅是文藝批評的一個標準,也代表著文藝作品的品質,但遺憾的是,近些年來,風骨不再成為多數作家的自覺追求,風骨之說頗有些大音希聲。
B.一代偉人毛澤東深受湖湘文化的影響,而湖湘文化中經世致用的哲學思想對毛澤東青年時期的世界觀影響尤為深刻。
C. 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師們的作品也是參差不齊的,某些篇章語言繁冗乏味,格調低下庸俗,真讓人不忍卒讀。
D.聯通版iPhone 4S正式首發銷售,盡管蘋果零售店已經宣布銷售告罄,但站在蘋果專賣店門口的果粉們卻樂此不疲,久久不愿離去。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
A、地王大廈是中國當時超高層鋼結構工程的代表作,全過程采用計算機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稱先進。
B、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和重視臨港產業經濟,應當成為解決我市經濟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C、在2月6日的那個夜晚,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兩大保險巨頭在春節晚會上的拜年字幕此起彼伏,遠遠超過同樣在春晚砸下重金的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業兄弟的商業廣告。 D、由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加劇,使全世界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各國政府不得不出臺各種干預措施來穩定金融市場。
15、把下列句子組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① 但是這個估算值仍然只達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縮的臨界質量的百分之十左右。
② 這樣,我們如果僅僅依據觀測證據,就可預言宇宙會繼續無限的膨脹下去。
③ 它會腫脹成一顆紅巨星,直到它把地球和其他更臨近的行星都吞沒。
④ 我們可以對星系和星系團中得暗物質的量進行一個相當可靠地估算。
⑤ 再過五十億年左右太陽將耗盡它的核燃料。
A. ⑤③②①④ B ⑤③②④① C ④⑤①②③ D ④①②⑤③
16. “2011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級城市)”第一名是廣州市,上榜理由如下:
廣州是一個極富浪漫氣息、充滿快節奏的城市,被人稱為“第三世界首都”,南中國的“購物天堂”。高速發展的經濟,風光旖旎的環境,古韻十足的騎樓,唱腔多變的粵劇,琳瑯滿目的美食……讓你深切地享受到“玩在廣州”“食在廣州”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這里的生活是快節拍的,但每一個人的匆忙都是激情四射、斗志昂揚的,忙碌過后的生活更充滿了輕松閑適感。試想,閑暇時,與友人一起K歌,購物,喝早茶,逛花市,看粵劇,嘗粵菜,觀羊城……多么愜意爽快的事情。它讓你把工作中的繁雜和生活里的瑣碎全拋到九霄云外,盡情地陶醉在這幸福快樂的時光里。
請依據這段文字,概括廣州市成為“2011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級城市)”的四點理由(每點不超過10個字)。(5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把下面的長句,改寫成四個語意連貫的短句。
世貿組織總干事穆爾對世貿組織最不發達的國家小組委員會最近通過的在多哈宣言有關條款基礎上制定的旨在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加快發展對外貿易的經濟合作發展規劃表示歡迎。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泄露了諸神之父宙斯的秘密,甚至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西西弗斯因之遭受了天譴,諸神命他日夜無休地推滾巨石上山。到了山頂之時,巨石會自動滾落下來。諸神認為,沒有比這種徒勞無功和毫無指望的勞役更為可怕的刑罰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西西弗斯每一天都還是那副不屈的姿態。
終于有一天,西西弗斯卻在這種孤獨、荒誕、絕望的生命過程中發現了新的意義——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動下散發出一種動感的宏大的美妙,他與巨石的較量所碰撞出來的力量,像舞蹈一樣優美。他沉醉在這種幸福當中,以至于再也感覺不到苦難了。當巨石不再成為他心中的苦難之時,諸神便不再讓巨石從山頂滾落下來。
三百年前,德國哲學家康德為他的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時說:“西西弗斯的命運就是人類生活的隱喻。這不是一個哀嘆命運的故事,而是一個贊美英雄的故事。”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高三語文月考一 答案
2.D (A項中“隨著人們對《詩經》興趣的降低,《詩經》的時代結束了”與原文意思不符;B項中“中國詩歌沒有從五言七言發展成九言,是因為五言七言寓變化于整齊之中,節奏更為活潑的緣故”與原文第二段中“一句詩七個音節已經達到讀起來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長到九言讀起來呼吸急促”不符;C項“兩代詩風的嬗迭發生在陶淵明和謝靈運之間”這一結論在明代的陸時雍和《文心雕龍·明詩篇》能推斷出,但并不是由明代的陸時雍和《文心雕龍·明詩篇》“指出”的。D項正確,可從文章第三段概括出來。)
3 C(C項中“在中國詩歌史上對詩歌語言形式層面的追求意義不大”與原文不符。)
臧盾字宣卿,東莞莒人。他的父親臧未甄,廣泛地涉獵文史,很有才能,年少時就深得表兄汝南周颙的賞識。劉宋末年,臧未甄從家中被征召出來任領軍主簿,侍奉的就是齊武帝。高祖平定京城,建立王府,選用臧未甄為驃騎刑獄參軍。臧未甄為生母服喪,在墓地旁筑草廬住了三年。服喪期滿,他被任命為廷尉卿。臧未甄出京任安成王長史、江夏太守,在任上去世。
臧盾有孝順的品性,一天,他跟隨父親在廷尉值夜班,母親劉氏在家中,半夜突然暴病身亡。當晚臧盾左手中指突然劇痛,不能入睡。等到天亮,家中信使果然報告了母親的死訊,他和母親的心靈相通竟到了這種程度。臧盾為母親服喪未滿,父親又去世了,臧盾守喪五年,不出草廬,形容憔悴,骨瘦如柴,連家里人都認不出他了。同鄉人王端把這個情況呈報朝廷,高祖對他十分贊賞,下令多次派人寬慰勸說他。
不久皇上下達詔令,加授咸盾為散騎常侍,咸盾還沒有受任,高祖又下詔令說:“統領六軍的職務不能授給沒有才干的人。御史中丞、剛任命的散騎常侍臧盾,胸懷大志,忠誠謹慎,知人善任,謹慎周密,擔任官職公平允當,處理政務勤勉恭謹,他一定能很好地處理軍機大事。可讓他兼任領軍,常侍的職位不變。”大同二年,臧盾遷任中領軍。領軍掌管國家的兵權,主管的事務繁多。臧盾為人機敏多智,有氣概和魄力,善于處理繁雜的政務,因此其職責范圍內的事務都處理得很有條理。天監年間,吳平侯蕭景曾擔任這一職務,聲名卓著。到這時臧盾又繼蕭景獲得了這樣的聲譽。
8.借詠春草抒發離愁別緒。(2分)上片寫荒園、暮春、殘花、細雨,無一字寫草,卻令人自然聯想到草:園既無主,草必與花爭春;花隨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蕪之狀渲染了濃郁的離別氛圍。下片“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一句描繪了草接天涯、蔓連阡陌的情景,表現了綿綿不盡的離愁。(3分)
9.前兩句用典,寫人去園空、草木無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誰為主”設問,點明園的荒涼無主,蘊含著詞人對人世滄桑的慨嘆。三、四句渲染烘托,雖寫雨中落花,卻含草盛人稀、無可奈何的惆悵,為寫離別奠定感情基調。“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句情景交融,詞人抓住特定時刻,刻畫出黯然銷魂的長亭送別畫面。結尾以景結情,烘托了無限惆悵和依依惜別的感情,給人留下無窮的想象。(手法答出其中任兩點2分,能分別結合具體詩句作賞析,各2分。)
11、參考答案:
答案:BE。【解析:A項“自己的生活水平比李臺陽高,他有些嫌棄李臺陽,想趕快打發他走”表述不確切。C項“羅威就故意說如果有困難,可以幫忙,目的就是弄清真相”表述有誤,有原文可知,羅威是在李臺陽委婉地拒絕當保安,說出自己想租個門面的想法之后說:“今后有什么麻煩的話,我可以幫忙”的,其目的只是想幫助李臺陽一下。D項中羅威“優柔寡斷”的判斷,文中無依據。
答案:①內容上,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2分)李臺陽沒有提出任何要求,這不僅出乎羅威的意料,而且令他很慚愧。(1分)②結構上,為情節的進一步發展蓄勢,(說承上啟下也可)。(2分)作者這里令羅威反思自己對李臺陽的庸俗猜想,然后在李臺陽揭曉來意時,羅威的感動就更加順理成章。(1分)(意思對即可)
答案:①重情義。例如因為夢到朋友得了重病,就不顧路途遙遠前往看望。②真誠淳樸,例如對朋友能過上好日子獻上由衷的祝福。③踏實淳樸,對生活從不奢求,例如明知朋友可以幫助自己改善生活處境,卻絕不提要求。(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2、(1)(5分)B(概括不全) D(說明了孫犁先生以此表明他自己珍重的是……,說法欠妥)
(2)答案詳解(6分)
第一次:滿分2分。
“撿黃豆”、“詢問‘我’的工作、寫作情況”各1分(按采分點給分)。
2分答案(答齊兩個采分點)示例:
孫犁戴著袖套在撿黃豆,見了我,與我交談
孫犁在撿豆,看見我,與我握手,并詢問我的寫作、工作情況,給我一種親切感
寫作和與眾人聊天。
孫犁坐在桌臺前寫作,見到“我們”后立刻熱情招呼客人。
(3)(6分)(1)結構上的線索作用,文中寫了作者同孫犁的四次見面,通過對套袖的描寫,使前三次見面與全文串成一個整體。(3分)(2)通過戴套袖這一細節,豐富了人物的形象特征,突出了孫犁勤勞、節儉、質樸的勞動者本色。(3分)
(4)(8分)示例:答:富貴而不驕的品質。(2分)孫犁先生在文壇上德高望重,但在生活中卻平易近人,衣著樸素、帶套袖、拾豆、糊窗,保持著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永遠值得我們敬仰、懷念。但當今社會中卻有著那么一批人,居高位而不自重,斂巨財而不自持,抽著“天價煙”,吃著“黃金宴”,在自己與群眾之間,劃下鴻溝,這種人,終究會被人民鄙視,被歷史唾棄。(6分)
13.B(A大音希聲: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即達到極致的東西是不可捉摸的。與句子要表達的語意不符。C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多形容文章悲慘動人。不指文章的好或差。C項樂此不疲:因為酷愛做某事而不覺疲倦。形容對某事酷愛而沉浸于其中。與句子要表達的語意不符。)
16、①高速發展的經濟;②風光旖旎的環境;③底蘊深厚(豐富多樣)的文化; ④激情而又愜意的生活。(答案不分先后。第①點1分;第②點1分;第③點2分,只答文化的表現1分,概括為底蘊深厚或豐富多樣的文化2分;第④點2分,只答激情或愜意一面1分,兩面都答才2分)
17、答案(1)世貿組織最不發達國家小組委員會最近通過了一項經濟合作發展規劃。(2)這一規劃是在多哈宣言有關條款的基礎上制定的。(3)其目的是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加快發展對外貿易。(4)世貿組織總干事穆爾對該規劃的通過表示歡迎
立意舉隅:
關于命運:你屈從命運,命運就主宰你;你反抗或戰勝命運,命運就被你主宰,你也就超越了命運。
關于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不在于活著本身,而是怎樣活著,有意義、有尊嚴、的幸福感地活著。
關于拯救:笛卡爾說過,你不救人,也不能被救,但你尚可自救。
關于正確的人生態度(積極心態):承認命運,直面命運,但要蔑視命運,反抗命運,戰勝命運。如果西西弗斯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進行著的,那么這個工作也可以在歡樂中進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洋县| 宣城市| 禹城市| 开阳县| 新竹县| 工布江达县| 宁强县| 共和县| 东城区| 柏乡县| 苍南县| 遂溪县| 永川市| 廉江市| 邵武市| 汉沽区| 延庆县| 自贡市| 滦平县| 西乡县| 泰州市| 大荔县| 吴江市| 巴青县| 丹寨县| 巍山| 灌云县| 余江县| 马山县| 筠连县| 鄯善县| 买车| 绥中县| 北宁市| 新疆| 英超| 洞口县| 清水县| 施秉县| 穆棱市|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