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人教版

資源簡介

--
--
--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一、地球
第一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赤道)4萬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第二節:地球儀和經緯網
1.地球儀
①地球儀: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地球縮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經線和經度
①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經線是等長的。 指示南北方向。經線也稱子午線。
本初子午線:0度經線。0度經線:國際上規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線。
②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③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④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 
3.緯線和緯度
①緯線:與赤道平行的圓圈。(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指示東西方向。
②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③赤道是劃分緯度的起始線,定為0°。赤道以北稱為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稱為南緯,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④高中低緯度的劃分:緯度0°~30°稱為低緯度,緯度30°~60°稱為中緯度,緯度60°~90°稱為高緯度。
4.經緯網
經緯網:地球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構成經緯網。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點都可用經度和緯度表示。我國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上。
第三節:地球的自轉
1.自轉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轉:地球繞著地軸不停的旋轉。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24小時(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晝夜更替
2.晝夜更替
晝夜產生的原因: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
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轉運動。
3.時間的差異
地球每小時轉過的角度是15°;經度每相差15°,時間相差1小時。國際上規定,經度每隔15°劃分一個時區,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0°經線所在地區為中時區。180°經線所在時區為東西十二區,由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合并而成。
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原則上是180°經線。向東越過日界線,日期要退一天,相反則要進一天。
區時: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
第四節:地球的公轉
公轉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公轉:地球繞著太陽不停的旋轉。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約365天(一年)。地球公轉時地軸始終是傾斜的,地軸北端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晝夜更替,時差。
公轉示意圖:課本第17頁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轉示意圖.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地面獲得的熱量少,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熱帶:地面獲得的熱量多,終年炎熱,有陽光直射現象
第二章.地圖
第一節:地圖基本要素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注記。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如中國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如世界地圖)
第二節:地形圖的判讀
①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②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地形部位及特征:
山峰:中間高,四周低,等高線成閉合狀態。  鞍部:兩個山峰之間的低地。
山谷:兩邊高,中間低,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山脊:中部高,兩邊低,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 陡坡:等高線密集。 緩坡:等高線稀疏。
第三章、海洋與陸地
第一節:海陸分布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東半球。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是一個整體,稱為亞歐大陸,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北美洲、南美洲分布在西半球,還有亞洲的一小部分,大洋洲中的新西蘭。四大洋面積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節:海陸變遷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荷蘭的圍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陸)。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第三節,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四、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某區域的人口數(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該區域的面積(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語言 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 中國
英語 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 俄羅斯
法語 法國、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當地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 
五、發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第二位是加拿大)
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
5.國界主要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
6.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是發達國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二戰后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南”——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數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正式成立于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治县。| 厦门市| 南阳市| 普格县| 榆林市| 湖南省| 石河子市| 稷山县| 麻江县| 泸溪县| 福清市| 嘉禾县| 永济市| 连南| 赤壁市| 桦南县| 阳西县| 岚皋县| 响水县| 朔州市| 镇雄县| 南康市| 南溪县| 乌海市| 阿坝| 视频| 峡江县| 乡城县| 油尖旺区| 望都县| 黑龙江省| 抚顺县| 都兰县| 承德县| 黄陵县| 江永县| 甘泉县| 丹阳市| 建始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