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試題(5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試題(5科9份)

資源簡介

(考試限時60分鐘 滿分100分)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0分。)
1.環境污染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要威脅, 各種污染數不勝數。下列各詞匯與環境污染無關的是: ( )
A. 赤潮 B. 酸雨 C. 臭氧層空洞 D. 潮汐
2.近年來,加“碘”食鹽中較少使用碘化鉀,因其口感苦澀且在貯藏和運輸 中易變化,目前代之加入是( )
A.I2 B.KIO C.NaIO D.KIO3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廢紙、金屬、玻璃、塑料屬于可回收利用垃圾
B、空氣質量報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SO2、NO2和可吸入顆粒物
C、應用離子交換樹脂既可以軟化硬水,又可殺菌消毒
D、裝飾材料是居室空氣污染的源頭之一
4.在蔬菜生長過程中, 常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據有關專家介紹, 用堿性溶液或清水浸泡, 可使殘留在蔬菜上的農藥的毒性降低。因此,我們浸泡蔬菜時應加適量的( )
A. 白酒 B. 白糖 C. 食醋 D. 純堿
5.下列做法對人體健康無害的是: ( )
將含有甲醇(CH3OH)的工業酒精兌水配制成白酒飲用
食鹽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鉀(KIO3)制使用含碘鹽。
工業用鹽(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用于烹調
用福爾馬林(35%~40%甲醛水溶液)浸泡海產品,防腐保鮮
6.地球大氣臭氧層集中在離地面20~30km以上的平流層,它消耗太陽向地球輻射的紫外線能量的99%。近年來,臭氧不斷減少,在兩極出現了臭氧空洞,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患者明顯增加,海洋生物減少。這是由于過量紫外線照射
A.引起空氣發生化學變化 B.產生殺菌消毒作用
C.誘發動植物的基因突變 D.造成病毒感染
7.葡萄糖作為營養劑供給人體能量,在體內發生主要的反應是( )
A.氧化反應 B.取代反應 C.加成反應 D.聚合反應
8.下列物質中的主要成分不屬于糖類的是 ( )
A.棉花 B.木材 C.豆油 D.小麥
9.蘋果汁是人們喜愛的飲料,由于此飲料中含有Fe2+,現榨的蘋果汁在空氣中會由淺綠色變為棕黃色。若榨汁時加入維生素C,可有效防止這種現象發生。這說明維生素C具( )
A、氧化性 B、還原性 C、堿性 D、酸性
10. 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氨基酸 C.葡萄糖 D.乙酸
11.要使蛋白質從膠體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變蛋白質的性質,應加入的試劑是
A.乙醇 B.福爾馬林 C.(NH4)2SO4濃溶液 D.(CH3COO)2Pb濃溶液
12.廢電池必須集中處理的首要原因是( )
A.不使電池滲泄的電解液腐蝕其他物品 B.回收其中的石墨電極
C.防止電池中汞、鎘、鉻、鉛等重金屬元素形成的有毒化合物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 D.回收其中的各種金屬及塑料包裝等
13.某地區空氣污染物指數為:SO2 78, NO2 43,可吸入顆粒物15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該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53 B.該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為274
C.該地區空氣質量等級為重度污染 D.首要污染物為SO2
14.下列敘述中,你認為科學的是( )
A.某廣告語:本飲料純屬天然物質,不含任何化學成分
B.到城鄉結合處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環境
C.在地球上分布很廣,淡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D.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15.在食品中的一些元素含量偏高會引起毒性反應,食品衛生法對它們的含量最高標準有極嚴格規定,這些元素是①Na ②Mg ③As砷 ④Cd鎘 ⑤Ca ⑥Zn ⑦Hg ⑧Pb ⑨Cu ⑩K中的( )
A.⑥⑦⑧⑨⑩ B.②④⑥⑧⑨ C.③④⑦⑧⑨ D.②④⑥⑦⑧
16.硬水和軟水的本質區別是 ( )
A.硬水渾濁、軟水澄清 B.硬水含有雜質、軟水含雜質少
C.硬水是不純凈水,軟水是純凈水
D.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軟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17. 下列大氣污染物中,能與人體中血紅蛋白結合而引起中毒的氣體是 ( )
A.SO2 B.CO2 C.NO2 D.CO
18、醫院里檢查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方法是檢測其尿液中( )
A、脂肪的含量 B、食鹽的含量 C、蛋白質的含量 D、葡萄糖的含量
19、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而水污染卻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目前,水污染主要來自 ( )
①工業生產中廢渣、廢液的任意排放 ②雨水和土壤接觸 ③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生活垃圾和廢舊電池的隨意丟棄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市場上銷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標簽上有如下的敘述:①本品為無色溶液,呈堿性。②使用時加水稀釋。③可對餐具、衣物進行消毒,可漂白淺色物質。根據以上描述,你認為該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
A.SO2 B.Na2SO4 C.KMnO4 D.NaClO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60分)
21、引起大氣污染的氧化物主要是 和 ,城市中氮氧化物的來源主要是 。
22、裝飾材料揮發出的 、 等有害物質可對室內空氣造成污染。
23、從A、甲醛,B、葡萄糖,C、乙醇,D、乙酸,E、油脂五種有機物中選擇合適的,并將其標號填在空格內。
(1)工業上制備肥皂的主要原料是
(2)能用于除去熱水瓶膽水垢[主要成分:CaCO3、Mg(OH)2的是
(3)家居裝修材料中散發出的有毒物質是
(4)常用做燃料和醫藥上消毒劑的是
(5)糖尿病人通常是指病人的尿液中 含量高
24、(5分) 食物的主要營養素有蛋白質、維生素、油脂、 、 、
六大類,某品牌脫脂奶粉包裝袋上標出的配料如下:①脫脂乳,②白砂糖,③乳酸亞鐵,④維生素A,⑤維生素D等。請寫出:
(1)配料中能產生能量的物質是 ,
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該奶粉中 可以補充鐵元素
25、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過(2個途徑)
途徑一: , 。
途徑二: , 。
26、維生素可根據其溶解性的不同分為 性維生素和 性維生素兩大類。維生素D屬于 性維生素,維生素C屬于
性維生素
27.某肉制品包裝上印有相關配料:精選瘦肉、食鹽、亞硝酸鈉、苯甲酸鈉。其中屬于調味劑的是_______,屬于發色劑的是_______,屬于防腐劑的是_________。
28.下表是某食品包裝袋上的說明,從表中的配料以及生活常識回答下列問題。
品名
×××
配料
鮮雞蛋、精面粉、白砂糖、精煉植物油、檸檬汁、苯甲酸鈉
保質期
一年
生產日期
標于包裝上
(1)富含蛋白質的是 ,富含油脂的是 ,富含維生素C的是 。
(2)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砂糖、冰糖和紅塘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 B.葡萄糖 C. 蔗糖 D.果糖
(3)當蛋白質發生下列過程中,屬于可逆的是( )
A.變性 B.煮熟 C.加入濃硫酸 D.鹽析
(4)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物質是 ( )
A. 蛋白質 B. 油脂 C. 微量元素 D. 糖類
29.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溫室效應”,人類應采取的防止“溫室效應”的措施有 (只要求寫出一種措施)
(2)居室裝修完畢,要通風一段時間才能入住,其原因是:
(3)請說明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加入下列物質的目的及所利用的原理。
明礬
活性炭
臭氧
(4)用自來水(Cl2消毒)來配置AgNO3溶液,時常出現白色渾濁,原因是
(5)醫院里消毒醫療器械常用高溫蒸煮、紫外線照射等方法,其消毒殺菌的原理是
30、下邊是濟南08年9月某日的空氣質量日報
污染指數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
質量狀況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顆粒物
12
33
66
2

(1)、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 (2)、污染指數是___________,
(3)、能引起光化學煙霧的是___________, (4)、能引起酸雨的是___________,(從表中選)
31、某次采集酸雨樣品,每隔一段時間測定一次PH,得到數據如下表:
時間
開始
8h
16h
24h
32h
40h
48h
PH
5.0
4.8
4.5
4.3
4.2
4.0
4.0
簡答:
(1)該酸雨最有可能是“硝酸型”還是“硫酸型” ___________
(2)放置時,雨水樣品PH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3)PH變化的離子方程式為
20121-2013學年平潭翰英中學高二(文科)化學月考試卷
答案卷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60分)
21、 、 , 。
22、 、
23、(1) (2)
(3) (4)
(5)
24、 、 、
(1) ,
25、途徑一: , 。
途徑二: , 。
26、 、 。 ,
27、 _____ __, ___ _, _____ ____。
28、(1) , , 。
(2)( )
(3)( )
(4)( )
29、(1)
(2)
(3)明礬
活性炭
臭氧
(4)
(5)
30、(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31、(1)___________
(2)
(3)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Zn- 65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堿完全反應所放出的熱量,叫做中和熱
B.在101kPa時1mol物質燃燒時的反應熱叫做該物質的標準燃燒熱
C.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前的化學計量數不表示分子個數
D.如果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則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2.已知熱化學方程式:H2O(g)=H2(g) + 1/2O2(g) △H = +241.8kJ/mol
H2(g)+ 1/2O2(g) = H2O(1)△H = -285.8kJ/mol當1mol液態水變為水蒸氣時( )
A.吸熱88kJ B. 吸熱2.44KJ C.放熱44kJ D. 吸熱44KJ
3、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瘜W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拆開)1mol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現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kJ·mol(1):P—P:198 ; P—O:360; O=O:498;
則反應P4(白磷)+3O2= P4O6 的反應熱△H為( )
A.-1638 kJ·mol(1 B.+1638 kJ·mol(1
C.-126 kJ·mol(1 D.+126 kJ·mol(1
4、25℃、101 kPa下,碳、氫氣、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燒熱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
890.3 kJ/mol、2800 kJ/mol,則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s)+1/2O2(g)=CO(g) △H= ―393.5 kJ/mol
B.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
D.C6H12O6(s) +6O2(g)=6CO2(g)+6H2O(l) △H= ―2800 kJ/mol
5.將純鋅片和純銅片按圖示方式插入同濃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時間,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兩燒杯中銅片表面均無氣泡產生
B.甲中銅片是正極,乙中銅片是負極
C.兩燒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產生氣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6.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把銅片和鐵片緊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銅片表面出現氣泡
B.銅鋅原電池工作時,電流沿外電路從銅電極流向鋅電極
C.把銅片插入三氯化鐵溶液中,在銅片表面出現一層鐵
D.為加快鋅粒與鹽酸反應的速率,可以向溶液中加入幾滴氯化銅溶液
7.阿波羅宇宙飛船上使用的是氫氧燃料電池,其電池反應為:2H2+O2=2H2O,電解液為KOH,反應保持在較高溫度,使H2O蒸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此電池能發出藍色火焰
B.H2為正極,O2為負極
C.工作時,電解液的PH不斷減小
D.電極反應為:負極2H2+4OH--4e-=4H2O;正極O2+2H2O+4e-=4OH-
8.已知蓄電池在放電時起原電池的作用,充電時起電解池的作用。鉛蓄電池在放電和充
電時發生的化學反應可用下式表示:Pb+PbO2+2H2SO42PbSO4+2H2O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放電時負極電極反應式為:PbO2+4H+ + SO42-+2e-=PbSO4+2H2O
B.充電時陰極電極反應式為:PbSO4+2e-=Pb+SO42-
C.充電時,若要使1molPbSO4轉變為Pb和PbO2,則需要通過2mol電子
D.放電時,H+向負極移動
9.甲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氣轉化為氫氣的兩種反應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 △H=-192.9 kJ·mol-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H3OH的燃燒熱為192.9 kJ·mol-1
B.反應①中的能量變化如右圖所示
C.CH3OH轉變成H2的過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據②推知反應: CH3OH(l)+1/2O2(g)=CO2(g)+2H2(g)的△H> -192.9kJ/mol
10.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時產生蒼白色火焰。在反應過程中,破壞1mol H2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為Q1 kJ,破壞1molCl2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氫中的化學鍵釋放的能量為Q3 kJ。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A. Q1+Q2>Q3 B. Q1+Q2>2Q3 C. Q1+Q2<Q3 D. Q1+Q2<2Q3
11. 已知:(1)Zn(s)+1/2 O2(g)=ZnO(s),ΔH=-348.3kJ/mol
(2)2Ag(s)+1/2 O2(g)=Ag2O(s),ΔH=-31.0kJ/mol
則Zn(s)+Ag2O(s)=ZnO(s)+2Ag(s)的ΔH等于( )
A.-317.3kJ/mol?? ? B.-379.3kJ/mol???
C.-332.8kJ/mol??? D.+ 317.3 kJ/mol
12. 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剛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
?? C(金剛石)+O2(g)=CO2(g)??△H=-395.41kJ·mol-1
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等質量時,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
  B.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吸熱反應;等質量時,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
 C.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等質量時,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低
 D.由石墨制備金剛石是放熱反應;等質量時,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高
13.下列反應不可用于設計原電池的是( )
A.NaOH + HCl = NaCl + H2O B.2CH3OH + 3O2 = 2CO2 + 4H2O
C.Zn +2HCl = ZnCl2 + H2 D.4Al + 3O2 + 6H2O = 4Al(OH)3
14.有A、B、C、D四種金屬,當A、B組成原電池時,電子流動方向A →B ;當A、D組成原電池時,A為正極;B與E構成原電池時,電極反應式為:E2-+2e-=E,B-2e-=B2+則A、B、D、E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
A、A﹥B﹥E﹥D B、 A﹥B﹥D﹥E
C、 D﹥E﹥A﹥B D、 D﹥A﹥B﹥E
15.已知熱化學方程式:SO2(g)+ 1/2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 和1mol 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為 ( )
A. <196.64kJ B. 196.64kJ/mol
C. 196.64kJ D. >196.64kJ
16.原電池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該反應的原電池的組成是 ( )
A
B
C
D
正極
Zn
Cu
Zn
Fe
負極
Cu
Zn
Ag
Zn
電解質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CuCl2
17.強酸和強堿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熱可表示為:
H+(aq)+OH-(aq)=H2O(l); △H= -57.3k kJ·mol(1,又知在溶液中反應有: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H=-Q1kJ·mol(1, H2SO4(濃)+NaOH(aq)=Na2SO4(aq)+H2O(l) ; △H= -Q2 kJ·mol(1
HNO3(aq)+KOH(aq)KNO3(aq)+H2O(l) ; △H= -Q3 kJ·mol(1,則Q1、Q2、Q3的關系正確的是 ( )
A. Q1 = Q2 = Q3 B.Q2 > Q1 > Q3 C. Q2 > Q3 > Q1 D. Q2 = Q3 > Q1
18.有關如右圖所示原電池(鹽橋中裝有含瓊膠的KCl飽和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銅片上有氣泡逸出
B.取出鹽橋后,電流計依然發生偏轉
C.反應中,鹽橋中的K+會移向CuSO4溶液
D.反應前后銅片質量不改變
19.野外作業時,可用原電池反應放出的熱量來加熱食品。由鐵屑.炭粒.食鹽.水.空氣組成的原電池中,鐵屑作(  )
  A.正極,發生還原反應??????????????B.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C.陰極,發生還原反應????????? ?D.陽極,發生氧化反應
20.以Mg片和Al片為電極并用導線連接,同時插入NaOH溶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g片作負極,電極反應:Mg-2e-===Mg2+
B.Al片作負極,電極反應:Al+4OH--3e-===AlO+2H2O
C.電子從Mg電極沿導線流向Al電極
D.Al片上有氣泡產生
第Ⅱ卷 (選擇題 共60分)
填空題 :
21.(7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在盛有水的燒杯中,鐵圈和銀圈的相接處吊著一根絕緣的細絲,使之平衡。小心地從燒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1)片刻后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 (指懸吊的金屬圈)。
A.鐵圈和銀圈左右搖擺不定 B.保持平衡狀態不變
C.鐵圈向下傾斜 D.銀圈向下傾斜
(2)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22.(12分)
(1)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1= a kJ·mol(1
3Fe2O3(s)+CO(g)=2Fe3O4(s)+CO2(g) △H2= b 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H3= c kJ·mol(1
試計算 FeO(s)+CO(g)=Fe(s)+CO2(g)的反應熱△H=
(用a、b、c表示)
(2)鍵能是斷裂1mol共價鍵所吸收的能量。已知H—H鍵能為436 KJ/mol,H—N鍵能為391KJ/mol,根據化學方程式:N2(g) + 3H2(g) 2NH3(g) ΔH = —92.4 KJ/mol,
則N≡N鍵的鍵能是 。
(3) 25℃,1.01×10Pa時8 g甲烷完全燃燒,當恢復至原狀態時,放出445 kJ熱量,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 ___________.
(4)1 mol的乙醇完全燃燒生成氣態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放出1366.8kJ的熱量。寫出此反應的標準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23.(3分)
已知H2 (g) + 1/2O2 (g) = H2O (l) ;△H= ─285.8KJ/moL可通過兩種途徑來完成


分步進行的熱效應如下: ⑴H2 (g) = 2H △H1= +431.8KJ/moL
⑵1/2O2 (g) = O (g) △H2= +244.3KJ/moL
⑶2H (g) +O (g) =H2O (g) △H3=
⑷H2O (g) →H2O (l) △H= — 44kJ/moL
24.(13分)
有甲、乙兩位同學均想利用原電池反應檢測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兩人均用鎂片和鋁片作電極,但甲同學將電極放入6mol/L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學將電極放入6mol/L的NaOH溶液中,如 下圖所示。
(1)寫出甲池中正極的電極反應式: 正極:                          
(2)寫出乙池中負極的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負極:                           
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如果甲與乙同學均認為“構成原電池的電極材料如果都是金屬,則構成負極材料的金屬應比構成正極材料的金屬活潑”,則甲會判斷出    活動性更強,而乙會判斷出
     活動性更強(填寫元素符號)。
(4)由此實驗可以得出的下列結論,正確的有( ?。?br/>A.利用原電池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介質。
B.鎂的金屬性不一定比的金屬性強
C.該實驗說明金屬活動順序表已過時,沒有實用價值了。
D.該實驗說明化學研究對象復雜、反應受條件影響較大、因此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實驗題
25.(16分) 50ml0.50mol·L-1鹽酸與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圖所示的
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
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
是 。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 。
(3)若大燒杯上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值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實驗中該用60mL0.50mol·L-1鹽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或“不相等”),簡述理由: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數值會 ;用50mL0.50mol/L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數值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四.計算題:
26. (9分)由銅片、鋅片和200mL稀H2SO4組成的原電池中,若鋅片發生電化學腐蝕,則當銅片上放出3.36L(標態)氣體時,硫酸恰好全部作用完。試計算:
(1)產生這些氣體消耗了多少克鋅
(2)有多少mol電子通過了導線
(3)200mL稀H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2012-2013平潭翰英中學高二年段化學
第一次月考試卷
(理科)答案卷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Ⅱ卷 (選擇題 共60分)
填空題 :
21.
(1) 。
(2)________

22.
(1)△H=
(2) 。
(3) ____ ___________.
(4)
23.
△H3=
24.
(1)                           
(2)                            
                            
     ,      。
(   )
三、實驗題
25.
(1) 。
(2) 。
(3)
(4) , ,

(5) ; 。
四.計算題:
26.
說明:本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滿分100 分,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會方案的主張是
A.以法律制度規范社會 B.以強權政治規范社會
C.以倫理道德規范社會 D.以道法自然規范社會
2.春秋時期,“學在官府”逐漸向“學在民間”發展,為此做出突出貢獻的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子
3.《論語?雍也第六》載“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段記載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啟發誘導 B.循序漸進 C.因材施教 D.有教無類
4.荀子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廣泛吸收各學派思想的精華。下列各項中,屬于荀子提出的主張是
A.“弱者道之用” 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5.春秋戰國時期的某學派代表人物認為:萬物是沒有界限和差別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該學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6.戰國時期,主張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7.“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边@一主張屬于
A.儒家“仁愛”思想 B.墨家“兼愛”思想 C.儒家“禮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8.“竹帛煙銷帝業虛, 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 劉項原來不讀書?!?在這首詩中諷刺的歷史事件是(??? )
A.統一六國、焚書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東
C.焚書坑儒、農民起義 D.農民起義、統一六國
9.下列對中國古代儒家發展演變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孔子創立了“仁”為核心的儒學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權
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說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
D.顧炎武繼承了“仁、義”觀念,提倡“經世致用”
10.太學是中國古代國家培養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學校,標志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漢代太學中教學的主要內容有
①《詩》  ②《書》  ③《墨子》 ?、堋洞呵铩?br/>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段褰浲x》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報群神之功。”這表明,帝王泰山封禪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統治 D.報答天地之恩
12.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理論由先秦法家奠定,經漢朝儒生發展而成。這兩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韓非子、董仲舒
13.《漢書·元帝紀》載:宣帝曾經訓斥太子與儒士們的關系過于密切:“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說的“自有制度”的實質是
A.仁政愛民 B.無為而治 C.嚴刑竣法 D.儒表法里
14.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下列屬于宋明理學代表人物的是
①程顥、程頤 ②朱熹 ③陸九淵、王守仁 ④李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③ D.①③④
15.有這樣一種思想,將“天理”和“人欲”對立起來,強調片面的重義輕利觀念;將個人、社會和宇宙聯系起來,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它是
A.早期儒學 B.黃老學說 C.董仲舒的新儒學 D.宋明理學
16.朱熹在理學發展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他是宋明理學的開創者         B.他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
C.他將理學發展到“心學”階段      D.他反對君主專制倡導言論自由
17.下面是朱熹為湖南岳麓書院的題字,這些題字反映了 ① 儒家思想有人自身修養的重要內容????????????? ② 書院注重個人品德的養成 ③ 儒家傳統道德是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工具? ④ 理學的偽善和欺騙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一個書生攜帶了《四書章句集注》、《五經正義》等一大箱書籍進京趕考,這種情景最早會出現于
A.西漢 B.北宋 C.南宋 D.明清
19.錢乘旦《現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中這樣評價理學:“它的豐富性與普遍性使中國統治者與士大夫相信儒家學說已窮盡世界一切真理。中國既是天下中心,并有著輝煌的、無與倫比的歷史與成就,那么中國之外的‘夷務’就不在中國人關心的范圍之內?!庇纱丝梢娎韺W
A.排斥儒學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閉性
C.使儒家學說發展到頂峰 D.探索到了世界的真正本源
20.據史料記載,明朝重臣海瑞五歲的女兒因為從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塊餅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親”為由關以禁閉,直至餓死。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海瑞治家嚴謹 B.儒學地位衰落 C.理學摧殘人性 D.世風每況愈下
21.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歷史人物表,據信息判定此人是
姓名
稱號
思想家
籍貫
福建泉州
主要思
想主張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抨擊道學,反對禮教
生卒年
1527—1602年
A.黃宗羲 B.顧炎武 C.王夫之 D.李贄
22.右圖中的條幅是2008年5月27日時任國民黨主席的吳伯雄拜謁南京中山陵后的題詞,其觀點應與“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一脈相承,提成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李贊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23.明清時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傳統的社會生產關系發生了變化。黃宗羲的思想反映了這種變化,下列觀點出自黃宗羲的是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宇宙便是吾心”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4.李贄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善擇佳偶”,自由戀愛;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政治家…… 這反映了他
A.主張男尊女卑 B.反對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禮教
C.迷信孔子的思想 D.主張“工商皆本”
25.右圖是日本明治東都樂善堂刊巾箱本《日知錄集釋》封面。在明朝思想家顧炎武所著《日知錄》中,梁啟超概括出的名句有(??? ) A.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C.仁愛愛人
D.知行合一
26.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擊“孤秦”“陋宋”。這一思想的歷史價值主要在于
A. 反對禮教的虛偽與官場的欺詐 B.開清代考據學之先河
C.抨擊了歷代帝王把天下當私產的做法 D.提出了為君之道和治國之道
27.儒家思想在中國的發展演變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仁者愛仁 ②存天理,滅人欲 ③天人感應 ④民貴君輕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28.“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長于先生。”這是中國對聯藝術中非常典型的雙關聯。對“朱子高于孔子”喻義的最佳解釋是
A.朱熹建立了系統的心學理論 B.朱熹繼承和發展了儒家學說
C.朱熹對儒家學說的貢獻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學說比孔子更科學
29.下列思想最能體現繼承和發展關系的是
A.克己復禮---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天人感應
C.格物致知—-致良知 D.人倫者,天理也—-穿衣吃飯即是天理
30.顧炎武決心做到:“凡文之不關乎六經之旨、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由此可見他
A.強調實地調查 B.反對君主專制 C.維護儒家正統 D.主張經世致用
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其中21題12分,22題12分,23題8分,24題8分,共40分。)
31.閱讀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有教無類”,整理《詩》、《書》、《禮》、《樂》、《易》、《春秋》。 材料二:“有”和“無”、“難”和“易”、“美”和“丑”、“?!焙汀暗湣倍际窍嗷ヒ来?,可以相互轉化的。 材料三:“兼相愛、交相利”、“非攻”、“尚賢”、提倡節儉,反對浪費。 請回答: (1)提出材料一、二、三思想的歷史人物分別是誰?他們分別創立了什么學派?(6分) (2)這些思想和學派出現在哪一歷史時期?他們之間的爭論形成的局面稱之為什么?(4分) (3)聯系所學知識,簡要談一談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2分)
3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仲舒復對曰”……《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支,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又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主口 所從矣。” ——摘自《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二 至論天下之理,則要妙精微,各有攸當;亙古豆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為能盡之,而其所行所言,無不可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摘自朱熹《行宮便殿奏札》
材料三 前三代,吾無論矣;后三代,漢、唐、宋是也。中問千百余年而獨元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摘自李李贄《藏書》
(1)根據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這一主張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分)
(2)根據材料二、三分析朱熹與李贄的不同觀點。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6分)
(3)你認為我們今天應如何對待儒家文化? (2分)
33.閱讀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蘭芝被休(強迫離婚)后: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薄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⑿值寐勚瑦澣恍闹袩e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時期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節選
材料二 “閩中少婦喪夫,不能存活,則遍告之親戚,言將以某日自裁(自殺),而為之親戚者,亦引為榮,則鳩(籌)資為之治槥(音慧,意為小棺材)。前三日,彩輿鼓吹,如迎神人。少婦冠帔袞服,端坐輿中,游歷坊市,觀者如堵,有力者設宴飲之,……三日游宴既盡,當路結彩棚,懸彩繩其上,少婦辭別親戚,慨然登臺,履小凳,以頸就繩而歿,萬眾拍手稱美。
——林紓《畏廬瑣記》
材料三 《古今圖書集成》統計的烈女節婦人數
唐代 51人 宋代 267人 明代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 ──《朱子語類》
明清時代,《內訓》、《古今列女傳》、《規范》等女教讀物鋪天蓋地,明清帝王都曾下過不少諸如此類的詔書、制文。”
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依據材料一回答,人們(南北朝時期)對婦女再婚持何態度?(2分)
(2)依據材料二,概括寡婦殉難的原因。(4分)
(3)依據材料三,分析“烈女節婦”唐代少而宋朝至明清增多的原因。(2分)

34. 閱讀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黃宗羲說:“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 顧炎武說:“人君之于天下,不能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 材料三 唐甄說:“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薄皻⒁蝗硕∑淦ゲ级匪?,尤謂之賊;殺天下之人而盡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謂之賊乎?” 回答問題 (1)上述三人生活的時代都在何時?(2分) (2)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觀點?(2分) (3)據上述材料,指出三位作者的共同主張。為什么有這樣的一致性?(4分)
( 提示: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卡上 )
平潭翰英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年上學期第一次月考
歷史試卷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 分,共60分)
題號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 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

、單項選擇題
1.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指
A.“百家爭鳴”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維新思想的傳播 D.新文化運動
2.有人認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繼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這一觀點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
C.認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動搖。
D.認為人君要愛護百姓,如果殘暴,天將降災禍于他
3.明清時期產生帶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趨沒落之外,還在于( )
A.儒家“民重君輕”思想的影響 B.抗清斗爭的高漲
C.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傳入 D.商品經濟的發展
4.顧炎武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一思想的深遠影響在于
A.動搖了宋明理學的統治地位 B.激發了中華民族的社會責任感
C.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D.推動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5.(2010年11月淄博一中高三期中6題)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五經通義》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報群神之功?!边@表明,帝王泰山封禪的主要用意在于( )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統治 D.報答天地之恩
6.儒家思想能夠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 ②封建統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沒有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 ④封建官辦教育對儒家思想的大力傳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2010年9月廣州市海珠區高三測試20題)“自宋以降,仗義死節之士遠軼(超過)前古,論者以為程朱講學之效?!辈牧媳砻鞒讨炖韺W對宋代以后中國社會的影響突出表現為
A.促進文化教育普及 B.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
C.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信仰 D.壓抑了人的個性發展
8.下列對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闡述,有誤的是
A.春秋戰國時期產生了我國的早期儒學
B.漢武帝時期儒家學說開始定于一尊
C.兩宋時期產生的理學實現了儒學的更新
D.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家們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9.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講政治時大多站在民眾一邊,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與其他各家不同,為君主參謀,專替君主打算。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0. “開始把世界本原、社會、人生融為一體,使中國傳統思維中有了更強的思辨色彩,這是一個了不得的成就,對后世有重大影響?!边@評價的應是( )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學 C.宋明理學 D.維新思潮
11.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正統的孔孟學說?
C.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 D.儒家學說與權術?
12.荀子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廣泛吸收各學派思想的精華。下列各項中,屬于荀子提出的主張是
A.“弱者道之用”
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C.“天行有?!薄ⅰ爸铺烀弥?br/>D.“不期修古,不法??伞?br/>13.(2012年1月蘇北四市一模21題)(12分)《漢書·董仲舒傳》說:“(董)仲舒遭漢承秦滅學之后,六經離析,下帷發憤,潛心大業,令后學者有所統一,為群儒首?!遍喿x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仁、誼(義)、禮、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五者修飭,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靈,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四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贍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漢書·食貨志》引董仲舒語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張。為此,漢武帝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4分)
(2)據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樣的主張?這些主張在當時有何作用?(4分)
(3)據材料四,概括實現“善治”的主要途徑。這一途徑體現了孟子的什么治國理念?(2分)
(4)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董仲舒歷史地位的認識。(2分)
(1)大一統理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重用儒生;設置太學及地方教育系統;表彰六經。(任2點2分) (2)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和三綱五常理論。(2分)加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2分)(3)主張限田,反對土地兼并。仁政。(2分)(4)改造傳統儒學,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是儒學大師。(2分)
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思想家“二程”認為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主張先有理而后有物,繼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認識論,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自有貫通處”。明朝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繼而提出“致良知”的認識論,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去掉人欲,恢復良知的本性。
——《中國儒學史論》
材料二 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顧炎武認為“王(陽明)學末流不習六藝,不綜當代之務,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終至“神州蕩覆,宗社丘墟”。
——《中國儒學史論》
請回答:
(1)宋明理學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2分)材料一中兩位思想家的觀點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二中顧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一中思想的?(2分)綜合材料一、二,說明明清時期儒學發展有何特點。(2分)
(1)佛腳和道教的思想,(2分) (2)反對理學空談義理,強調經世致用。(2分)儒學逐漸走向極端,出現反傳統儒學,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2分)
15.(2012年3月荊州市質檢41題)(13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尚儒學,是儒學的發展基地;齊地學術較為龐雜,陰陽五行學、道家之學、儒學都相當發達,楚地道學與詞賦最具特色;三晉以法家與游說之士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晉學術。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論,則以關東的齊魯三晉鄭衛周等地最為興盛。
——摘自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據張瀚《松窗夢語》載:“吳會、金陵,.擅名文獻,刻本至多,巨軼類書,成薈萃焉。海內商賈所資,二方十七,閩中十三,燕、越弗與也。至薦紳博雅、勝士韻流,好古之稱藉藉海內,其藏蓄當甲諸方矣?!泵魅松虻路度f歷野獲編》載:“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樂,以其聰明寄之剩技,吳中縉紳,則留意聲律。又如案頭清玩、幾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為尚,尚古樸不尚雕鏤,寄物有雕鏤,亦皆商、周、秦、漢之式,海內僻遠皆效之?!?br/> ——摘自陳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
(1)依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主要特點并指出這一現象在中國古代學術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7分)
(2)依據材料二,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文化現象的地域特點并指出該文化現象的主要 社會推動階層。(4分)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具有的社會轉型的共同特征。(2分)
16.(1)特點:具有多樣性和具有地域差異性(3分,回答其中l點可得2分,回答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可得2分)。 發展地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國文化發展的地域風格;開創了中國文化“百家爭鳴”的先例;為中國古代治國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論依據。(4分,回答其中1點可得2分,回答其中2點即可3分,回答其中3點可得4分)。 (2)文化現象特點:著書、刻(印)書、藏書之風(或崇尚學問學術之風或重視教育之風)盛行和注重休閑雅玩文化(2分,各1分)。 主要推動階層:城市工商業者和知識階層士大夫。(2分,各1分) (3)共同特征:新的經濟因素和新的社會階級(階層)的出現。(2分,各1分)
17.(2011年1月寧波市高三調研28題)(19分)中國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簡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8分)
材料二 熹平四年,東漢靈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隸書書寫《易》、《書》、《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刻于碑石上,作為官方教材,立于太學,史稱“熹平石經”。
(2)根據材料二,概括漢代教育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代教育的發展對當時社會的作用。(6分)
26.(1)教育成就:開創私學;不僅要將學生培養“成人”,而且要培養成“君子”;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張;整理和修訂六經,接續了古典文化。(4分) 影響:打破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培養了一批懂得“政事”和治國本領的人才;奠定了中國古代的教育傳統;六經奠定了古代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4分) (2)特點:官府重視教育;官方以儒學經典作為教材。(2分) 作用: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適應了國家統一的形勢;儒家思想成為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4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我國十一五”規劃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4類主體功能區。據此,回答1~2題
1、關于所劃分功能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各區域都有一定的面積和范圍 B.各區域內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區域優勢特色完全相同 D.各區域開發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樣
2、劃分區域的主要目的是( )
A.進一步了解區域的差異,因地制宜地對區域加以開發利用
B.引導人口有序流動
C.有計劃地施加影響,使其趨于一致
D.劃定區域的界線,明確區域的歸屬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民居,可以反映當自然環境的某方面的點。據此回答3~5題。
3、我國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圍墻很高的原因是( )
A 平原廣大 B 太陽輻射強 C 降水少 D 冬季風力強
4、我國少數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腳樓反映了當地的( )
A 氣候環境 B 地形條件 C 水文環境 D 土壤特征
5、我國北方有些居民沒有后窗,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光照較強 B.風沙大 C.冬季寒冷 D.雨水多
田曉同學在《 我的家鄉》 作文中這樣寫道:“四月的早晨,一望無盡的田野,綠油油的稻苗在清風中起舞,桑林叢中不時傳來姑娘們的笑語歌聲。船兒在密如蛛網的河流穿梭搖過,魚兒在水面上跳躍。塘邊上蔗苗茁壯,果樹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據此完成6~7題。
6、田曉的家鄉位于下列哪個地區( )
A.黃淮海平原 B.東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7、該地的氣候類型和耕作土壤分別是( )
A.溫帶季風氣候、黃土 B.溫帶季風氣候、黑鈣土
C.亞熱帶季風氣候、紅壤 D.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稻土
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結合所學的知識,完成8~10題
8、下列關于地理環境對其它生產活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長江三角洲的輕工業發展依托于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
B.長江三角洲發展重工業依托于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
C.松嫩平原發展重化工業依托于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
D.長江三角洲商業貿易發達依托于優勢的地理位置
9、下列因素中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由開發早期的限制因素轉變為現在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10、下列關于長江下游平原地區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產規模大 B.機械化程度高 C.全國“糧倉”的地位下降 D.糧食商品率極高
圖3—1—3為某地區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完成11~13題。
11、圖中所示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脈
12、圖中所示地區的自然條件可重點發展的經濟作物是( )
A.天然橡膠 B.棉花 C.茶葉 D.甜菜
13、與松嫩平原相比,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是( )
A.熱量豐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人少地多
讀我國四個地區的簡圖,據此回答14~15題。
14、有關圖中四地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長,降水較少 B.乙地氣溫年較差大,年降水量變率大
C.丁地雨季長,降水豐富 D.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15、有關圖中四地農業發展著眼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澤地,擴大農耕用地 B.乙地改造鹽堿地,提高糧食產量
C.丙地發展季風水田農業利于改善環境 D.丁地因地制宜發展棉花生產
現代遙感技術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下圖為不同泥沙含量的水體對太陽光反射的波譜圖,讀圖完成16~17題。

16、以此作為理論依據,可以監測流域內( )
A.植被生長狀況 B.水體營養化狀況 C.水土流失狀況 D.空氣污染狀況
17、遙感所選取的最佳波段是( )
A.0.4μm~0.5μm B.0.6μm~0.7μm C.0.9μm~1.0μm D.1.0μm~1.1μm
GIS中不同類型的地理空間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關系。據此回答18~20題。
18、下列敘述屬于GIS系統的是( )
A 需要航天傳感器 B 其運載工具有飛機、衛星、火箭等
C 運用計算機建立空間模型和數據模型 D 確定某地精確的經、緯度
19、城市地域結構圖層與城市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應用的項目最好是( )
A 城市交通道路網的布局 B 預測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
C 預測城市降水變化趨勢 D 估算城市工農業生產總值
20、對1995年與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圖層進行分析,最可能出現的變化是( )
A 城市交通流量的變化 B 城市商品零售價格的變化
C 城市地域結構的變化 D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變化
GIS可以像傳統地圖一樣,解決“地點”、“狀況”有關查詢,但GIS系統能進行勢態分析,復雜的“模式分析”和用“虛擬模擬”進行預測分析……結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21—22題:
21、兩顆衛星同時運行,每隔9天可以覆蓋地球一遍,說明遙感技術( )
A.受地面條件限制少 B.測量范圍大
C.手段多,獲取的信息量大 D.獲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22、有的漁民已經利用GPS新技術來尋找魚群,如果在漁民中廣泛推廣應用這一新的捕魚技術,可能會出現的后果是( )
A.可能會導致過度捕撈,使漁業資源日趨枯竭
B.可能會使漁民的魚獲量日益持續增長,獲得長久的高經濟效益
C.可能會增加漁業的生產成本,使漁民獲利更少
D.可能會促進漁業生產,加大對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使漁業資源更加豐富
材料一 從1999年3月24日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以南聯盟科索沃自治問題為借口,對南斯拉夫進行了大規模的空襲,給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
材料二 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了一系列恐怖主義襲擊事件,過后美國在阿富汗進行了一場反恐怖主義戰爭,摧垮了塔利班證券。據此回答23~25題。
23、在南斯拉夫,盡管美國空軍飛行員對此飛抵,但由于地面目標確認不好導致最初的轟炸效果不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是( )
A.南斯拉夫地形復雜,便于地面目標隱藏 B.地中海式氣候,冬半年多陰雨天氣
C.飛行員的技術水平和傳感器的質量不好 D.南斯拉夫地下軍事防御工事多
24、對南斯拉夫大規模轟炸的信息資料主要應用了( )
①遙感技術  ②地理信息系統 ?、廴蚨ㄎ患夹g  ④多媒體合成技術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5、在地面部隊的配合下,美國對塔利班政權大到軍事設施小到主要組織成員居處的打擊異常精確,其信息資料的準確性主要依靠( )
A.全球定位系統 B.美國聯辦特工的偵察
C.地理信息技術 D.遙感技術
二、綜合題(共3小題,共50分)
26下面是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的研究課題。(20分)
課題名稱:認識身邊的地理區域。
研究對象:“海峽西岸經濟區’’(圖3—1-6)。
研究思路:
友情幫助:請你按要求與他們一起開展并完成下列課題的研究。
(1)階段I:觀察海峽西岸經濟區,說出區域內部的區位特征。(6分)
(2)階段II:比較、分析改革開放前后海峽西岸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條件。(4分)
(3) 構建海峽西岸城市群面臨著很多問題,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4分)
(4)階段Ⅲ:,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分析福建省實施“對外開放,對內聯結,山海協作”戰略的重要意義。(6分)
27.下圖中的甲圖和乙圖為我國的兩個區域,讀圖回答有關問題。(19分)
(1)比較兩區域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10分)
區域
位置優勢
政策優勢
在全國農業中的地位
主要開發
能源
主要環境
問題


(2)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以來,兩區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試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上的差異。(2分)
(3)甲、乙兩區域內都有我國的著名河流,但它們對各自區域經濟發展所發揮的主要作用卻有很大不同,試說明之。(2分)
(4)從兩區域的合作基礎來看,兩區域最適合合作的工業部門應當是 工業和
工業,與之相關的國家重大工程是工程 。(3分)
(5)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兩區域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分析兩區域在外貿活動中貨物運輸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2分)
28、李甲同學在判讀某地區衛星影像后,用透明紙蒙在上面準確地繪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莊、河流的位置和范圍(如下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1分)
(1)原衛星影像圖上李甲同學區分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譯標志有①____________(1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根據直接解譯標志B處為道路還是河流________________(1分)
(2)在原衛星影像圖上村莊為不規則的點狀或星狀,那么城市為________狀(1分),道路、河流為_________狀。(1分)
(3)A處為一道路,C處為一河流,在原衛星影像圖上間接解譯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2004年3月和2004 年8月的衛星影像圖上D處的色調是否一致?_______(1分)
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翰英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
高中 二 年級 地理(文科)科答題卷
完卷時間: 90 分鐘 滿分: 100 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綜合題(共50分)
26(20分)
(1)(6分)
(2) (4分)
(3) (4分)
(4)(6分)
27(19分)
(1).(10分)
區域
位置優勢
政策優勢
在全國農業中的地位
主要開發
能源
主要環境
問題


(2)(2分)
(3)(2分)
(4)(3分)
、 、
(5)(2分)
28(10分)
(1). 、 、
、 (4分)
(2). 、 (2分)
(3) (2分)
(4) (1分)
(2分)

高中 二 年級 地理(理科)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圖1為我國部分干濕地區及農業生產區示意圖,讀圖完成1~4題。
1、該圖能正確表達出的區域特征是( )
A.各區域都有一定的面積和范圍
B.各區域內部特征完全一致
C.區域可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D.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2、半干旱區多是草原放牧區,濕潤、半濕潤區多是種植業區,這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
A.開發利用發展方向
B.生活特點
C.經濟發展水平
D.生活條件
3、以下敘述可以反映我國地理環境差異的是( )
①農業發展方向上東農西牧 ②傳統運輸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馬(馬車)
③糧食生產種類上南稻北麥 ④糖料作物種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4、導致圖1區域農業發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環境差異,最主要是( )
A氣候條件 B交通條件 C土地條件 D歷史條件
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結合所學的知識,完成5~7題。
5、長江中下游平原譽稱“魚米之鄉”,但漢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濕,丈夫早夭”,農業經濟落后。古代不利開發的自然條件是 ( )
①水系分隔 ②土質黏重 ③氣候潮濕 ④交通落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東北平原取代長江三角洲平原成為全國的“糧倉”,原因是( )
A.人少地多,沃野千里 B.水網密集,河湖眾多
C.人多地少,精耕細作 D.地球變暖,熱量充足
7、長江三角洲的上海寶鋼取代東北地區的鞍鋼成為全國的“鋼都”,原因是( )
A.大型鐵礦的發現和開發腔 B.高質廉價的勞動力充足
C.便利的海陸交通條件 D.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
圖2為某地區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完成8~10題。 8、圖中所示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脈
9、圖中所示地區的自然條件可重點發展的經濟作物是( )
A.天然橡膠 B.棉花 C.茶葉 D.甜菜
10、與松嫩平原相比,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是( )
A.熱量豐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人少地多
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對自然演化過程和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捕捉、監測、描述、表達的能力迅速提高,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據此回答11~13題。
11.關于全球定位系統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車輛跟蹤 B.降低能耗 C.合理分配車輛 D.提高運營成本
12.國家氣象局每天為電視新聞提供的衛星云圖主要使用了( )
①遙感技術 ②地理信息技術 ③數字導航技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3.臺風是福建沿海地區的主要災害,要對臺風進行及時監測的最佳地理信息技術是( )
A.遙感技術(RS) B.地理信息系統(GIS) C.全球定位系統(GPS) D.氣象預報
荒漠化已成為當今全球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讀圖3,結合有關地理知識完成14~15題。
14. 我國荒漠化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是( )
A.東北地區 B.西北地區 C.華北地區 D.西南地區
15. 為防止荒漠化的進一步擴大,我國在風沙危害較嚴重的地區建設的大型林業生態工程是( )
A.“三北”防護林 B.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C.東南沿海海防林 D.西南巖溶地區生態林
圖4是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擴大的人為因素示意圖,讀圖完成16~19題。
16.內蒙古一些草原地區昔日“風吹草低見年羊”的風光,如今變為“老鼠跑過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過度放牧,草場資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場的季節變化
D.草場載畜量可繼續增加
17.導致西北荒漠化擴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
A.過度樵采 B.過度放牧 C.過度開墾 D.水資源利用不當
18.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人口大量外遷,以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
③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開發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
⑤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放牧,積極營造防護林網
⑥擴大植被覆蓋率,設置沙障,封育固沙,構筑防護體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9.關于西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
B.氣候干旱,地表水豐富,河流發育良好
C.大風日數多,地表沙質沉積物多,為風沙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D.這里的高山地區冰川作用顯著,河流的侵蝕作用強烈
圖5是怒江大峽谷示意圖,讀圖結合有關地理知識完成20~22題.
20.圖示地區地理環境比較脆弱,人們面臨最嚴重的生態問題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地震
21.最可能直接導致大峽谷生態破壞的常見原因是( )
A.人類開發 B.氣候變暖
C.季風強弱 D.構造運動
22·兼顧怒江大峽谷的開發與保護,正確的做法是( )
A.邊采伐邊造林,使青山永在
B.只采伐森林,不開發礦產
C.設立自然保護區,適當開發旅游觀光
D.封山育林,建設大型水電站
圖6是亞馬孫開發計劃示意圖,讀圖完成23~25題.
23.關于亞馬孫雨林開發計劃及其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類的開發是導致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壞的背景是當地人口素質低下
C.遷移農業是亞馬孫地區破壞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亞馬孫公路從大西洋沿岸貫通太平洋沿岸
24.如果亞馬孫雨林被毀,將可能造成的影響有( )
①大氣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氣候變暖
②全球水循環和水量平衡將受到重大影響
③當地生態環境將可能惡化
④雨林地區物種滅絕速率將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在無林地區20 cm厚的土層,只需40年就可以沖刷殆盡,而有林地區則需75年以上,這說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凈化空氣 B.保持水土 C.調節大氣成分 D.含蓄水源
翰英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
高中 二 年級 地理(理科)答題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綜合題(共3小題,共50分)
26.圖7是我國兩大商品農業生產基地,其中甲地所在的城市古稱“長安”,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都城。讀圖回答問題。(共13分)
(1) 下表反映甲、乙兩區域農作物的差異性,試分析這一差異產生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區域
主要糧食作物
主要經濟作物

小麥
棉花等

水稻
油菜等

(2)從地理環境考慮,主要影響甲、乙兩區域農業發展的自然災害有什么不同?該如何解決?(4分)
(3)分析乙區域糧食單產高但商品率較低的主要原因。(2分)
(4)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甲地成為世界著名古都的原因。(4分)
27. 下圖中的甲圖和乙圖為我國的兩個區域,讀圖回答有關問題。(14分)
(1)比較兩區域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8分)
區域
位置優勢
政策優勢
主要開發能源
主要環境問題


(2)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兩區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試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上的差異。(4分)
(3)甲、乙兩區域內都有我國的著名河流,但它們對各自區域經濟發展所發揮的主要作用卻有很大不同,試說明之。(2分)
28.某省地處黃土高原,是全國荒漠化監測與防治地區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較嚴重,耕地減少、質量下降,草地退化,影響著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讀下圖完成下列原因問題。(共15分)
(1)從成因上說出該省荒漠化的類型。(3分)
(2)說明該地區荒漠化的主要表現和危害。(6分)
(3)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可能導致該地區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指出因地制宜的防治對策。(6分)
29. 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共8分)
雨林植物是如何參與陸地水循環的?(2分)
(2)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中,A表示 ,B表示 ,C表示 。(3分)
(4)結合上圖分析說明熱帶雨林是“長著森林的沙漠”的原因。(3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狗的長毛與卷毛 B.豬的毛色與體重?
C.貓的白毛與藍眼 D.兔的白毛與黑毛?
2、 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稱為?
A.顯性基因 B.隱性基因 C.等位基因 D.相同基因
3、下列表示純合子基因型的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4、下列屬于減數分裂特有現象的是?
A.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B.聯會? C.DNA分子復制 D.著絲點分裂
5、 下列人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
A.次級精母細胞 B.精細胞? C.卵細胞 D.口腔上皮細胞
6、 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A.DNA B.RNA C.蛋白質 D.脂質
7、 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過程稱為?
A.轉錄 B.翻譯 C.復制 D.脫水縮合 ?
8、 下列堿基組合中,可表示密碼子的是?
A.CAT B.GTA C.TAC D.AUG ?
9、下列變異中,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A水肥充足時水稻穗多粒大 B經常鍛煉使四肢肌肉發達
C經生長素處理后獲得的無子番茄 D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10、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
A.染色體結構變異 B.染色體數目變異 C.基因突變 D.基因重組
11、 能引起基因突變的化學因素是?
A.紫外線 B.X射線 C.γ射線 D.亞硝酸?
?12、下面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親代的突變基因一定能傳遞給子代
B.子代獲得突變基因一定能改變性狀
C.突變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誘發
D.突變基因一定有基因結構上的改變
13、一種果蠅的突變體在21℃的氣溫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當氣溫上升到25.5℃時,突變體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這說明 ( )
A突變是不定向的 B突變是隨機發生的
C突變的有害或有利取決于環境條件 D環境條件的變化對突變體都是有害的
14、某個嬰兒不能消化乳類,經檢查發現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個氨基酸改換而導致乳糖酶失活,發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缺乏吸收某種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攝取足夠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個堿基替換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個堿基缺失了
15、基因重組發生在 ( )
A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 B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中
C有絲分裂形成子細胞的過程中 D嫁接后木和接穗愈合的過程中
16、下列關于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一個體細胞中任意兩個染色體組之間的染色體形態、數目一定相同?、谝粋€染色體組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垡粋€染色體組中各個染色體的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互稱為非同源染色體?、荏w細胞含有奇數個染色體組的個體,一般不能產生正??捎姆N子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17、基因型為AAaaBBBb內含幾個染色體組
A.2個 B.3個 C.4個 D.0個
18、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低溫處理 B 秋水仙素處理 C 花藥離體培養 D 雜交
19、下列關于單倍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單倍體生物的細胞中只有一條染色體
B、沒有經過受精作用的配子,所發育成的個體是單倍體
C、單倍體生物的體細胞中只有一個染色體組
D、以營養生殖形成的個體不可能是單倍體
20、關于多倍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多倍體不能產生可育的配子
B.八倍體小黑麥是用基因工程技術創造的新物種
C.二倍體植株加倍為四倍體后,營養成分必然增加
D.多倍體在植物中比在動物中更為常見
21、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病(T)小麥與矮稈(d)易染銹病(t)小麥,用單倍體育種方法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如下。下列有關此育種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高稈抗銹病小麥×矮稈易染銹病小麥F1雄配子幼苗選出符合要求的品種
A.過程①需要經過雜交 B.過程②為減數分裂
C.過程③經過花藥離體培養 D.過程④必須使用生長素處理
22、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疾病
B.人類遺傳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C.21三體綜合征患者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47條
D.單基因病是指性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控制的疾病
23、某生物興趣小組對某種皮膚病遺傳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以下說法正確的
A.在調查該皮膚病的發病率時,選取的樣本要足夠大,誤差就小
B.在調查該皮膚病的發病率時,選取的樣本越多,誤差越小
C.在調查該皮膚病的遺傳方式時應注意隨機取樣
D.在調查該皮膚病的發病率時應選取患者家庭進行調查
24、優生學是利用遺傳學原理改善人類遺傳素質、預防遺傳病發生的一門科學。以下屬于優生的措施是
①避免近親結婚 ②提倡適齡生育 ③選擇剖腹分娩④鼓勵婚前檢查⑤進行產前診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25、雜交育種所依據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交叉互換 D染色體結構變異
26、據你所知道雜交育重新品種外,雜交的另一個結果是獲得
A純種 B雜種表現的優勢 C基因突變 D染色體變異
27、改變原有基因結構的育種方法是
A誘變育種 B 雜交育種 C 單倍體育種 D 多倍體育種
28、下列屬于基因工程應用的是
A.轉基因抗蟲棉的培育 B.三倍體無籽西瓜的培育?
C.誘變培育青霉素高產菌株 D.雜交培育高產水稻?
29、在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是
A.質粒 B.紫外線
C.DNA連接酶 D.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30、基因工程的步驟順序是
① 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③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④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③② D. ④③①②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 下圖是某家庭紅綠色盲遺傳圖解,請據圖回答。(5分)
(1)請將此遺傳圖解補充完整。?
?????
(2)紅綠色盲是 (填顯性/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遺傳病。若該家庭子代女性(XBXb)與一色覺正常的男性(XBY)婚配,則他們的女兒會不會患紅綠色盲?
32、果蠅是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右圖表示某只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請據圖回答。(10分)
(1)該果蠅為 (填“雌”或“雄”)性。
(2)圖中有 對同源染色體,含 對常染色體,
含 對性染色體,有 個染色體組。
其中一個染色體組包括 或 染色體(填編號)
(3)圖中1、1′、2、2′、3、3′號染色體屬于 (填“?!?
或“性”)染色體;4與4′染色體屬于 (填“常” 或“性”)。
(4)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在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 遺傳。
33、完成下列可遺傳變異的概念圖(4分)
34、(10分)將基因型為AA和aa的兩個植株雜交,得到F1,再將F1作如下處理:

AA xaa F1 x
試分析完成問題:
(1)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2分)
(2)F1的基因型 , 甲植株的基因型 ,乙植株的基因型
(3)甲植株屬于 倍體,乙植株屬于 倍體
(4)用乙植株的花粉直接培養成的植株屬于 倍體
(5)乙植株的培育技術稱為 育種
(6)丙植株的體細胞內含有 個染色體組
35、(11分)
1993年,生物學家利用太空搭載的常規水稻種子做“太空條件下植物突變類型”的課題研究。當年,科學家將這些遨游太空后的種子播種后長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現與眾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種植培養過程中,這株水稻的后代發生了變異,有糯化早熟型、長粒型、高粗稈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個品種,有的植株高達1.8米左右。
(1)實驗結果表明該變異類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 _,屬于_______ _(此空填可遺傳變異或不可遺傳變異)。
(2)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現與眾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發生變異形成了十多個品種,說明突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3)通過太空搭載獲得新的水稻品種,這種育種方法是_______ _。其實現處理方法有
因素(常見的有 、 、 、 )和 因素(常見的有亞硝酸、硫酸二乙酯)。與之相比,傳統雜交育種的時間較長,但此育種方法具有
缺點。

完卷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
1、基因突變常發生在細胞周期的 ( )
A.分裂間期 B.分裂期前期
C.分裂期后期 D.在分裂期的各個時期都有可能
2.突變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對的,下列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是: ( ) A.突變的有利與有害可因生物的不同生存環境而異
B.突變的有利與有害可因人類的需求不同而異
C.有的突變對生物生存有害,但對生物進化有利
D.有的突變對生物生存有利,對生物的進化也有利
3.在北京培育出優質甘藍品種,葉球最大的只有3.5kg,當引種到拉薩后,由于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葉球可重達7㎏左右,但再引種回北京后,葉球又只有3.5kg,從甘藍引種過程看出
A.甘藍具有遺傳性,而不具有變異性
B.僅由環境條件引起的變異不遺傳
C.環境改變可引起可遺傳變異
D.甘藍在生殖過程中無基因重組發生
4. 基因型為 AAbb 和 aaBB 的植株雜交得 F 1 ,對其幼苗用適當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所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和染色體倍數分別是
A.AAaaBBbb,二倍體 B.AaBb,二倍體
C.AAaaBBbb,四倍體 D.Aabb,二倍體
5.極少數雄果蠅的性染色體只有1條染色體,沒有繁殖能力。果蠅的這種變異屬于(  )
A.基因重組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數目變異 D.染色體結構變異
6.某種鼠中,黃鼠基因A對灰鼠基因a顯性,短尾基因B對長尾基因b顯性。且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是獨立遺傳的。現有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所生的子代表現型比例為
A.2:1 B.9:3:3:1
C.4:2:2:1 D.1:1:1:1.
7.將基因型為AABbCc和 aabbcc的植株雜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后代基因型比為
A.9∶3∶3∶1    B.4∶4∶2∶2   
C.3∶1 D.1∶1∶1∶1
8.下圖是同種生物4個個體的細胞示意圖,其中哪兩個圖代表的生物的雜交可得到兩種表現型、六種基因型
A、圖1、圖4 B、圖3、圖4
C、圖2、圖3 D、圖1、圖2
9.下列個體屬于雜合子的是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10.等位基因A與a的最本質的區別是
A、A控制顯性性狀,a控制隱性性狀 B、在減數分裂時A與a分離
C、兩者的堿基序列不同 D、A對a起顯性的作用
11.下列性狀中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人的雙眼皮和單眼皮 B.豌豆的高莖和矮莖
C.兔子的白毛和黑毛 D.人的身高和體重
12.如圖表示果蠅的一個細胞,其中數字表示染色體,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從染色體情況上看,該果蠅只能形成一種配子?
B. e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雌雄個體中出現的概率相等?
C. 形成配子時基因A、a與B、b間自由組合?
D. 只考慮3、4與7、8兩對染色體時,該個體能形成四種配子,并且各種配子數量相等
13.基因型為AaBbCC的玉米,用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玉米植株的基因型種類有
A. 1種 B. 2種 C. 4種 D. 9種
14.孟德爾遺傳定律中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事件發生的時期是
A. 受精作用
B. 有絲分裂后期
C.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15. 水稻的高稈、矮稈是一對相對性狀,粳稻、糯稻是另一對相對性狀?,F有一高稈粳稻品種與一矮稈糯稻品種雜交,F1全是高稈粳稻,F1自交得F2試問:上述兩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及F2中的重組類型個體占總數的比例分別是 ( )
A. 高稈粳稻,3/8 B. 高稈粳稻,5/8?
C. 矮稈糯稻,3/8 D. 矮稈糯稻,5/8?
16.誘變育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用射線或激光照射 B.花藥離體培養 C.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 D.人工雜交
17..下面有關基因重組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
B.基因重組產生原來沒有的新基因
C.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
D.基因重組能產生原來沒有的新性狀
18.21三體綜合征患者比正常人
A.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 B.少了一條21號染色體
C.少了21個基因 D.多了21個基因
19.八倍體小黑麥的花粉培育成的植株是
A.單倍體 B.二倍體 C.四倍體 D.八倍體
20.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因是
A.誘導染色體多次復制
B.抑制細胞有絲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
C.促進細胞融合
D.促使染色單體分開,形成染色體
21.冠心病是否遺傳目前醫學上尚無定論,但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可能具有家族傾向。某校生物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探究臨床資料的可靠性并了解該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科學的方法是
A.在人群中調查并計算該病在一個家族中的發病率
B.在每個家族中隨機抽樣調查一人,研究該病的家族傾向
C.僅在患者家族中調查并計算該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
D.調查多個家族研究該病的家族傾向,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并計算該病的發病率
22.多指癥由顯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聾啞由隱性基因控制,這兩種遺傳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一對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婦,婚后生了一個手指正常的聾啞孩子。這對夫婦再生下的孩子為手指正常、先天性聾啞、既多指又先天性聾啞這三種情況的可能性依次是(  )
A.1/2、1/4、1/8 B.1/4、1/8、1/2 C.1/8、1/2、1/4 D.1/4、1/2、1/8
23.用花藥離體培養出馬鈴薯單倍體植株,當它進行減數分裂時,觀察到染色體兩兩配對,形成12對,據此現象可推知產生花藥的馬鈴薯是( )
A.二倍體 B.三倍體 C.四倍體 D.六倍體
24.下面有關單倍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成的個體
B.花藥經過離體培養而形成的個體
C.凡是體細胞中含有奇數染色體組的個體
D.普通小麥含6個染色體組,42條染色體,它的單倍體含3個染色體組,21條染色體
25.下列有關染色體組和單倍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有 ( )
①一個染色體組內不含等位基因
②一個染色體組應是來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體
③一個染色體組應是配子中的全部染色體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單倍體
⑤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
⑥生物的精子或卵細胞一定都是單倍體
A.三項 B.四項 C.五項 D.全部
26.下圖為人體某一基因部分堿基序列及其編碼蛋白質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圖。該基因發生突變后,導致1 169位賴氨酸變為谷氨酸。則該基因發生的突變是
A. ①處插入堿基對G—C
B. ②處堿基對A—T替換為G—C
C. ③處缺失堿基對A—T
D. ④處堿基對G—C替換為A—T
27.一種果蠅的突變型在21℃的氣溫下生活能力很差,但當氣溫升高到25.5℃時,突變型的生活能力大大提高。這說明
A.突變是隨機發生的 B.環境條件的變化對突變型都是有利的
C.突變是不定向的 D.突變的有利和有害取決于環境條件
28.—個初級精母細胞在減數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時,有一對同源染色體不發生分離,所形成的次級精母細胞減數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個初級精母細胞減數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減數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時,在兩個次級精母細胞中,有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1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開。上述兩個初級精母細胞減數分裂的最終結果應當是
A.兩者產生的精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產生全部不正常的精子,后者只產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
C.兩者都只產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
D.前者產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后者產生的精子都不正常
29.我國人群中高度近視的發病率為1%,某班級的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下面的方法中哪種是不正確的 (  )
A.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并計算發病率
B.保證被調查的群體足夠大
C.在患者家系中調查并計算發病率
D.在患者家系中調查研究遺傳方式
30.下列哪一項不是孟德爾遺傳實驗成功的原因( )
A.選用豌豆作實驗材料
B.首先只針對一對相對性狀進行研究.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C.最先采用人工雜交的實驗方法
D.科學地設計實驗程序,提出假說并進行驗證

第II卷(非選擇題)
31.(5分)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小麥和矮稈(d)易染銹病(t)小麥品種作親本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品種,其過程是:
(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過程B和C分別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經C過程培育的幼苗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過程D常用的藥物是______________。
32.Ⅰ、(4分)下圖是某一動物體內5個不同時期細胞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屬于有絲分裂的是: (填字母)。
(2)不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分裂圖像有 (填字母)。
(3)圖中D細胞的名稱是 。
(4)與正常體細胞相比,染色體暫時加倍的細胞有 (填字母)。
Ⅱ、(5分)右圖是一個甲病和乙病的家族遺傳系譜,其中一種疾病為伴性遺傳。
(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為B、b表示)。據圖回答:
(1)甲病是 遺傳病,4號個體的基因型為 。
(2)A、a和B、b的遺傳遵循的規律是 。
(3)7號完全不攜帶這兩種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2分)
33.(8分)下圖表示利用某二倍體農作物①、②兩個品種培育④、⑤、⑥三個新品種的過程,Ⅰ—Ⅴ表示育種過程,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分析回答:
(1)由圖中 Ⅰ→Ⅱ獲得④的過程稱為 育種,其原理是 。
(2)由圖中Ⅰ→Ⅲ→Ⅳ 獲得④過程稱為 育種,其中Ⅲ表示
技術。
(3)由圖中Ⅰ→Ⅲ→ Ⅳ獲得④時,AAbb所占比例為 。
(4)圖中Ⅳ、Ⅴ過程常用的方法是 。
(5)品種⑥為 倍體,它接受④花粉后結 (有、無)籽果實。
34.(8分)如圖所示為某生物生活周期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下列過程的細胞分裂方式分別是:
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A過程細胞中染色體發生的主要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A、B過程的意義是_________ 。
(3)若圖中的成體為21三體綜合征患者,其患病原因是___________,若其與正常人結婚,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35.(10分)下圖甲表示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乙是在一個家族中該病的遺傳系譜圖(控制基因用B、b)。已知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GAG,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甲中①過程發生的時間是 ,主要場所是 。
(2)β鏈堿基組成 。
(3)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屬于 性遺傳病。
(4)圖乙中,Ⅱ6的基因型是 ,要保證Ⅱ9婚配后代不患此病,從理論上說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須為 。
(5)若正?;蚱沃械腃TT突變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狀是否可能發生變化? ,原因是: 。
(2分)
答 卷
第I卷(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31、(5分))(1) _ (2)
(3) (4)
32、Ⅰ(4分)(1) _ (2)
(3) (4)
Ⅱ(5分)(1)_______ ____
(2) (3) (2分)
33、(8分)(1)
(2) (3)
(4)
(5)_______ ___
34. (8分)(1) _ __ ____ __
(2)_______ _____

(3)_____ _ _
35.(10分)(1) (2)
(3) (4)
(5)_______ ___ (2分)
參考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2013屆高三9月月考地理試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永定县| 亚东县| 泰顺县| 广宗县| 黎城县| 托里县| 临清市| 泰和县| 德清县| 秀山| 临潭县| 大英县| 永嘉县| 乌什县| 绥宁县| 通辽市| 舞钢市| 嘉义市| 辽宁省| 吉安县| 昭平县| 舟曲县| 若羌县| 双辽市| 德格县| 延庆县| 富平县| 成都市| 霍山县| 廊坊市| 泸溪县| 塘沽区| 舒城县| 镇沅| 东台市| 铜山县| 娄烦县| 清水河县| 湖北省|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