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戶數 人口 兵力魏 103萬 443萬 60萬蜀 28萬 94萬 10.2萬吳 52.3萬 230萬 23萬三國實力比較表三國中哪國有條件完成統一?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第十七課學習目標123知道西晉的建立及統一、八王之亂、少數民族內遷的基本史實通過本課學習認識到成由儉,敗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團結對鞏固統一的重要性理解西晉短暫統一的原因一 西晉的建立263魏滅蜀266西晉建立280西晉滅吳統一全國閱讀P85,找出西晉建立及統一的過程西晉洛陽時間建立者都城220年263年280年266年曹丕稱帝國號魏魏滅蜀西晉建立西晉滅吳統一全國分析西晉能夠統一全國的原因有哪些?①北方經濟得到的恢復和發展(根本原因)。②西晉建立,蜀國已滅亡,吳統治者也日益腐朽,國力衰弱。③統一是歷史發展趨勢,符合人民的愿望。閱讀材料,分析西晉的統治:社會風氣?材料一:西晉時期的皇室及許多大臣是大地主、大貴族出身。他們缺乏雄才大略,處處維護自己家族權勢,在生活上以奢侈為榮,追求享樂。如大臣石崇和國舅王愷斗富,王愷用麥糖洗鍋,石崇就用蠟燭當柴燒,王愷用絲綢做成40里步障,石崇用織錦做出更華麗的步障50里。——七上《中國歷史》材料二:“綱紀大壞,貨賂公行,勢位之家,以貴陵物,忠賢路絕,讒邪得志,更相薦舉,天下謂之互市焉。” ——《晉書·惠帝紀》材料三:“錢之為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而入紫闥。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凡今之人,惟錢而已!”還說錢“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晉]魯褒《錢神論》政策上:優待大地主、大貴族社會風氣上:唯錢是圖,道德淪喪政治上:政治腐敗,奢侈腐化,追求享樂二 八王之亂1、西晉初年,晉武帝大封同姓諸王,又派遣諸王據守重鎮,諸王勢力日益強大2、西晉統治腐朽,晉惠帝昏庸無能為了爭奪中央政權晉惠帝時期洛陽一帶八王之亂1、給社會造成巨大傷害,西晉從此衰落。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紛紛逃離。形成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高潮①背景(原因):②時間:③目的:④地點:⑤影響: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內遷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川狩獵圖少數民族--游牧生活羌氐匈奴羯鮮卑鮮卑西晉時,山西陜西內遷的各族人口,已占總人口一半②民族、區域:東漢、魏、晉時期①時期:③結果:民族 遷徙地羌族、氐族 陜西、內蒙古匈奴族、羯族 山西一帶鮮卑族 遼寧、陜西、河套地區1、五胡內遷北方民族遷往中原中原人口遷往江南影響:積:促進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各族間經濟文化交流弊:加劇了北方地區局勢的混亂①時間:②政權:從4世紀初到5世紀前期2、十六國的建立北方主要的15個政權,連同西南成漢,總稱“十六國”。十六國概況地區 民族 政權 數量北方 匈奴 漢(前趙)、北涼、夏 15鮮卑 前燕、后燕、西秦、南涼、南燕 羯 后趙 氐 前秦、后涼 羌 后秦 漢 前涼、西涼、北燕 西南 巴氐 成漢 1(1)政權名稱:(2)民族:(3)人物:(4)時間:前秦氐族苻堅4世紀后期3、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前秦東晉王猛-改革文化上:前秦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意義?政治上:民生上:整頓吏治,厲行法治,加強集權招撫流民、減賦禁奢大力興辦學校,提倡儒學胡漢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有所緩和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三國鼎立西晉統一十六國東 晉南 北 朝北朝南朝本課總結1.以下示意圖反映出( )A.東漢末年軍閥割據 B.三國鼎立局面形成C.魏晉時期政權并立 D.統一趨勢不斷加強D2.下圖反映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面貌,它們能共同體現的信息主要是( )A.文明起源B.移風易俗C.國家統一D.民族交融D3. “漢帝國崩解后,中國陷入一段黯淡無望的長期動亂時代。豪強兼并所引起的社會不安仍未解決;甚至在一連串政治斗爭激化下,導致戰事連綿不斷,胡人入侵,使社會秩序徹底瓦解。”這段“長期動亂時代”是( )A.春秋戰國時期 B.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C.五代十國時期 D.遼宋夏金元時期B4、作為一個剛剛立國的王朝,西晉應該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敗亡,這是開國皇帝司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標志著西晉王朝由盛轉衰( )A.石崇王愷斗富 B.赤壁之戰C.八王之亂 D.七國之亂C5.我國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現出“北麥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晉南北朝時,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還有各類北方面食,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遷和民族融合的影響B.面食的營養價值高C.南方商品經濟的發展D.南方人口增多A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方少數民族內遷.mp4 第十七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