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高考: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一、國內“三重壓力”、國際環境“不確定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同時也清醒地指出,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會議強調,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堅持多邊主義,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會議強調,明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二、“穩中求進”,用“七大政策”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一)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力度,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1、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嚴肅財經紀律。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①財政政策可持續應該是指財政赤字融資的可持續,比較相關的指標就是公共部門的杠桿率。穩定公共部門杠桿率有兩種辦法,一是降低分子,即降低赤字率,二是擴張分母,即提高GDP的增速。②“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這里所指的基礎設施投資,與傳統的“鐵公雞”和房地產基建項目有明顯區別,主要是面向數字經濟和智能經濟等新經濟形態的“新基建”,構筑發展新動能。2、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①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 ②應通過降低基準利率引導全市場利率下降,用更低的利率降低私人部門的債務壓力,提升私人部門的資產估值,擴大市場自發的投資和消費水平。(二)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政策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針對“三重壓力”之“預期轉弱”,明確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同時提出了“兩個強化”:一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各類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二是強化契約精神,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三)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①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暢通國內大循環。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增強供應鏈韌性。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②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四)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①要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②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作用,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科研院所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產學研結合。完善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形成扎實的科研作風。繼續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③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五)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穩步推進電網、鐵路等自然壟斷行業改革。調動地方改革積極性,鼓勵各地因地制宜、主動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多措并舉穩定外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制度型開放,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六)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七)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①要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②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③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④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三、正確認識和把握五大“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1、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①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又要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②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③要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2、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必然會有各種形態的資本,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也就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②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3、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近兩年全球大宗初級產品漲價造成的通脹。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我國原材料的進口比重高,一旦初級商品大幅漲價,自然傳導到我國制造業,使之成本大幅承壓,對中下游中小實體企業沖擊尤甚。因此需要多管齊下,確保初級產品供給,守住產業安全底線。①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在生產領域,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在消費領域,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②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加快油氣等資源先進開采技術開發應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4、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①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原則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力維護國家經濟金融穩定和人民財產安全。②要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③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壓實地方、金融監管、行業主管等各方責任,壓實企業自救主體責任。④要強化能力建設,加強金融監管干部隊伍建設。⑤要有充足資源,研究制定化解風險的政策,要廣泛配合,完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5、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①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②要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科學考核,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③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深入推動能源革命,加快建設能源強國,確保能源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