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江西省四校2012-2013學年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江西省四校2012-2013學年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全科

資源簡介

2012年秋季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化學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項答案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8分)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H>0表示放熱反應,△H<0表示吸熱反應
B.M與N是同素異形體,由M=N;△H=+119KJ/mol可知,M比N穩定
C.l mol H2SO4與1mol Ba(OH)2反應生成BaSO4沉淀時放出的熱叫做中和熱
D.1 mol H2與0.5 mol O2反應放出的熱就是H2的燃燒熱
2.物質的水溶液能導電,且該物質是非電解質,溶于水時化學鍵被破壞的是(  )
A.液溴       B.干冰 C.蔗糖 D.硫酸鋇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H4NO3溶于水吸熱,說明其溶于水不是自發過程
B.同一種物質氣態熵值最大,液態時次之,而固態時熵值最小
C.不借助于外力能自發進行的過程,其體系的能量趨向于從高能狀態轉變為低能狀態
D.由焓判據和熵判據組合而成的復合判據,更適合于所有的過程
4.已知: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 =-49.0 kJ?mol-1。一定條件下,向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升高溫度能使 增大
B.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CO2的平衡轉化率為75%
C.3 min時,用CO2的濃度表示的正反應速率等于
用CH3OH的濃度表示的逆反應速率
D.從反應開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應速率
υ(H2)=0.075 mol?L-1?min-1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任何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的過程中,能量變化均相同
B.同溫同壓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H不同
C.已知:①2H2(g) +O2(g) =2H2O(g) △H=-a kJ·mol-1,
②2H2(g)+O2 (g)= 2H2O(1) △H=-b kJ·mol-1,則a>b
D.已知:①C(s,石墨)+O2 (g)=CO2(g) △H=- 393.5kJ·mol-1,
②C(s,金剛石)+O2(g)=CO2 (g) △H=- 395.0 kJ·mol-1,
則C(s,石墨)=C(s,金剛石)△H= + 1.5 kJ·mol-1。
6.根據碘與氫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i)I2(g)+ H2(g) 2HI(g)ΔH =-9.48 kJ·mol-1
(ii) I2(S)+ H2(g)2HI(g)ΔH =+26.48 kJ·mol-1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應放熱9.48 kJ
B.1 mol固態碘與1 mol氣態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應(i)的產物比反應(ii)的產物穩定
D.反應(ii)的反應物總能量比反應(i)的反應物總能量低
7.據報道,科學家開發出了利用太陽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劑。下列有關水分解過程的能量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 )
8.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2mo1N2和8mo1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25%,則平衡時的氮氣的體積分數接近于( )
A.5% B.10% C.15% D.20%
9.可逆反應aA(?)+2 B(g)2C(g)+D(g),其中a為正整數。反應過程中,當其它條件不變時,C的百分含量(C%)與溫度(T)和壓強(P)的關系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達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劑則C%增大
B.達到平衡后,若升高溫度,平衡向右移動
C.a可以為任意的正整數
D.達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
10、?向四個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開始反應時,按正反應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甲:在500℃時,SO2和O2各10 mol反應
乙:在500℃時,用V2O5做催化劑,10 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丙:在450℃時,8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丁:在500℃時,8mol SO2和5 mol O2反應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11、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容器中,分別充有等物質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溫度下發生反應:2SO2+O22SO3并達到平衡。在這過程中,甲容器保持體積不變,乙容器保持壓強不變,若甲容器中SO2的轉化率為p%,則乙容器中SO2的轉化率為(????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無法判斷
12、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A、B氣體可建立如下平衡:2A(g)+2B(g) ?C(g)+3D(g)現分別從兩條途徑建立平衡:I.A、B的起始量均為2mol;Ⅱ.C、D的起始量分別為2mol和6mol。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I、Ⅱ兩途徑最終達到平衡時,體系內混合氣體的百分組成相同
B.I、Ⅱ兩途徑最終達到平衡時,體系內混合氣體的百分組成不同
C.達到平衡時,途徑I的 和途徑Ⅱ體系內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相同
D.達到平衡時,途徑I的氣體密度為途徑Ⅱ密度的1/2
13、關節炎的病因主要是在關節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鈉晶體,主要反應為:Ur-+Na+ NaUr(s);第一次關節炎發作往往在冬季,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B.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C.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14、在某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A(g)+B(g)xC(g),符合下列圖象(Ⅰ)所示關系.由此推斷對圖(Ⅱ)的正確說法是 (  ).
A.p3>p4,Y軸表示A的質量??????
B.p3<p4,Y軸表示B的百分含量 C.p3>p4,Y軸表示混合氣體密度??
D. p3>p4,Y軸表示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量
15、反應aA(g)+bB(g) ?cC(g) 有如下性質:v正=K1〔c(A)〕a?〔c(B)〕b,v逆=K2?〔c(C)〕c,K1、K2在溫度一定時為常數,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當壓強增大一倍則
v正應為原來的(??? )
A.a倍?????????B.b倍?????????? C.2a倍?????? D.2a+b倍
16、取5等份NO2 ,分別加入溫度不同、容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NO2(g) N2O4(g),△H<0 反應相同時間后,分別測定體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隨反應溫度(T)變化的關系圖。下列示意圖中,可能與實驗結果相符的是( )
二、非選擇題(52分)
17.(3分)氨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請參與下列探究。
(1)生產氫氣:將水蒸氣通過紅熱的炭即產生水煤氣。
C(s)+H2O(g)H2(g)+CO(g)
ΔH=+131.3 kJ,ΔS=+133.7 J/K
該反應在低溫下能否自發反應__________(填“能”或“否”)。
(2)已知在400℃時,N2(g)+3H2(g)2NH3(g)的K′=0.5。
①2NH3(g)N2(g)+3H2(g)的K=__________(填數值)。
②400℃時,在0.5 L的反應容器中進行合成氨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N2、H2、NH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2 mol、1 mol、2 mol,則此時反應v(N2)正__________v(N2)逆(填“>”、“<”、“=”或“不確定”)。
18、(6分)一定條件下,將SO2和O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2SO2(g)+O2(g)2SO3(g),△H<0。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 若降低溫度,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 ??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該反應處于平衡狀態的時間段為 ?????????? ??????????????。
(3)反應進行至20 min時,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是??????????? ?????? ?(用文字表達)。10 min到15 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填寫編號)。
a.加了催化劑??????????? b.縮小容器體積
c.降低溫度???????????? d.增加SO3的物質的量
(4)維持容器體積不變,向該反應的平衡體系中充入氮氣 , 則平衡? ?? ???( 填“向左”或“向右”或“不”)移動;維持容器體積不變,向該反應的平衡體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氣體 , 則平衡????? ?? ( 填“向左”或“向右”或“不”) 移動。
19.(6分)氯氣在298K、100kPa時,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實驗測得溶于水的Cl2約有三分之一與水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算該離子反應的平衡常數__________
(3)在上述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將向____反應方向移動;
(4)如果增大氯氣的壓強,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將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平衡將向_____反應方向移動。
(5)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實驗室將氨水放在低溫處密封保存
B.對于2HI(g)H2(g)+I2(g);ΔH>0,縮小容器的體積可使顏色變深。
C.在實驗室可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D.冰鎮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20.(14分)某課外興趣小組對雙氧水(H2O2水溶液)做了如下實驗探究。
(1)將質量相同但聚集狀態不同的MnO2分別加入5mL 5%的雙氧水中,并用帶火星的木條試之。測定結果如下:
催化劑(MnO2)
操作情況
觀察結果
反應完成所需的時間
粉末狀
混合不振蕩
劇烈反應,使木條復燃
3.5分鐘
塊狀
反應較慢,火星紅亮但木條未復燃
30分鐘
①寫出H2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實驗結果說明催化劑作用的大小與 有關。
(2)取三份含有等量H2O2,但質量分數不同的雙氧水,分別向其中加入1克MnO2粉末。測定結果如下:
雙氧水體積
操作情況
反應完成所需的時間
收集到氣體體積
反應后液體溫度
a1%的150mL
11分鐘
539mL
24℃
a2%的15mL
混合不振蕩
1分20秒
553mL
56℃
a3%的7.5mL
9秒
562mL
67℃
請簡要說明:
①反應完成所需的時間不同的原因 。
②反應后液體溫度不同的原因 。
③收集到氣體體積不同的原因 。
(3)向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入10%的雙氧水,紅色褪去。
①已知雙氧水顯弱酸性,試寫出H2O2的電離方程式: 。
②小組討論紅色褪去的原因時,甲同學認為是雙氧水顯酸性所致;乙同學認為是雙氧水有較強氧化性所致。請你設計一個簡單實驗來說明是甲對還是乙對。(簡要文字說明)
21.(23分)工業上一般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用H2和CO生產燃料甲醇,反應方程式為
CO(g)+2H2(g)CH3OH(g)△H
(1)下表所列數據是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K)。
溫度
250°C
300°C
350°C
K
2.041
0.270
0.012
①由表中數據判斷△H???? ?? 0(填“>”、“=”或“<“)
②某溫度下,將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CO)=0.2mol/L,則CO的轉化率為??????? ?????? ,此時的溫度為???? ?? 。
(2)在100℃ 壓強為0.1 MPa條件下,容積為V L某密閉容器中a mol CO與 2a?mol H2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達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50%,則100℃該反應的的平衡常數K=?????? ????????(用含a、V的代數式表示并化簡至最簡單的形式)。此時保持溫度容積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a mol CH3OH(g),平衡 (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再次達到新平衡時,CO的體積分數??????? ????。(減小、增大、不變)
(3)要提高CO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升溫?? B.加入催化劑??? C.增加CO的濃度
D.恒容充入H2????? E.恒壓充入惰性氣體????? F.分離出甲醇
(4)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依據是(填字母序號,下同)?????? ????? 。
???A.生成CH3OH的速率與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 C.混合氣體的相對平均分子質量不變?
D.CH3OH、CO、H2的濃度都不再發生變化
(5)300°C,在容積相同的3個密閉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測得反應達到平衡的有關數據如下:
容器



反應物投入量
1molCO、2moL H2
1molCH3OH
2molCH3OH






CH3OH濃度(mol/L)
c1
c2
c3
反應的能量變化
akJ
bkJ
ckJ
體系壓強(Pa)
p1
p2
p3
反應物轉化率
α1
α2
α3
請選擇正確的序號填空(不定項選擇)
①c1、c2、c3的關系表達正確的為 ??
A.c3>2c1????? B.c1②a、b、c的關系表達正確的為
A.c<2|△H|?? B.a+b=|△H|? ?C.c=2b??
③p1、p2、p3的關系不正確的為
A.p1=p2????? B.p22p2??
④α1、α2、α3的關系表達不正確的為
A.α1=α2?????? B.α3<α2 ??? ??C.α1+α2=1 ??
2012—2013第一學期高二四校第一次月考答題卡(化學)
時間:100分鐘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非選擇題(52分)
17、 (3分)
(1)
(2)① ②
18、(6分)
(1)
(2)
(3)
(4)
19、(6分)
(1)
(2)
(3)
(4)
(5)
20、(14分)
(1)①

(2)①


(3) ①

21、(23分)
(1) ① ②
(2)
(3)
(4)
(5) ① ② ③ ④

2012年秋季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詩經·大雅》上說:“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意思是說,諸侯是國家的屏障,大宗是國家的主干,懷德是國家平安的保證,同姓是國家的城壘。這段詩歌說明了( )
A.分封的目的 B.分封對象的主體
C.分封的依據 D.國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2、秦時實行郡縣兩級行政制度。山東地域上主要有齊、瑯邪等郡,當時煙臺屬齊郡管轄。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當時郡守的職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襲
B.郡守是齊郡最高的行政長官
C.齊郡無權任免轄區內的縣令
D.煙臺是齊郡郡守的封地
3、有學者指出:(西漢)首先遇到的第一大問題是帝國跨地過廣,不能全部由中央集體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種“斑馬式”的省級組織。體現這種“斑馬式”省級組織的制度是( )
A.郡國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縣制
4、恩格斯說,羅馬法“是商品生產者社會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A.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B.羅馬法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法律
C.羅馬法主要保護商人利益 D.羅馬法是一部分商業活動法
5、古羅馬《民法大全》中規定:“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這說明( )
A.羅馬法在實際生活中形同虛設 B.皇帝的敕令是法律的組成部分
C.除皇帝外,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所謂法律,就是皇帝頒布的敕令
6、《英國政治制度史》中說:“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歷史變化聯系起來看,誰也無法否認它是英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變為形式的革命,而且視野拉得越長,其革命性就越明顯。”這種革命性主要表現為( )
A.國家權力的重心決定性地自國王轉至議會
B.推翻了封建專制王權,建立了議會制共和國
C.實現了從傳統社會向近代民主社會的轉變
D.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
7、一學者這樣評價某國政治制度演講:“較少的腥風血雨,較少的聲色懼厲,較少的深思高論,只有一路隨和,一路感覺,順著經驗走,繞著障礙走,怎么消耗少,怎么發展快就怎么走,……溫和中包含著剛健,漸進中累積著大步。”他評價的是( )
A.英國君主立憲制 B.德國君主立憲制
C.美國總統共和制 D.法國共和制
8、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英德的議會制度都得到發展,但英美的議會政治遠比德國的成熟,形成這種局面的關鍵因素是( )
A.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同 B.資產階級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途徑不同 D.思想文化的歷史淵源不同
9、17~18世紀歐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革命過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質特征是( )
A.推翻君主制 B.徹底解放土地問題
C.向法治化國家過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10、“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積妊,多治麻絲葛緒捆布繆,此其分事也。”材料所述生產方式形成于( )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隋唐時期
11、據史書記載:唐朝后期長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輻輳,遂傾兩市,晝夜喧嘩,燈火不絕,京中諸坊,莫之與比。”材料反映出的現象包括( )
①長安商業發展突破了時間限制 ②崇仁坊成為長安城中最繁華的住宅區
③崇仁坊成為唐朝政府新設立的商業區 ④長安商業發展突破了兩市范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對中國發展造成的影響不包括( )
A.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妨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
B.堵塞了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渠道
C.造成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
D.阻止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13、有的學者認為“從1492年哥倫布遠航美洲使東西兩半球會合之日起,全球化進程已經開始了。”他所說的“全球化進程已經開始”在當時主要是指( )
A.歐洲與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 B.英國迅速發展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
C.美洲與歐洲出現區域性的經濟集團 D.歐洲殖民勢力逐漸擴張到世界各地
14、下列技術發明中,對改變工業生產面貌和人類生活方式最具有突出意義的是( )
A.內燃機技術的發明和應用 B.電力的廣泛應用和一系列電氣的發明
C.電訊技術的發明和推廣 D.煤、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和應用
15、1881年開平煤礦投產后,所產之煤行銷各地,外國煤進口銳減,這說明( )
A.洋務派的民用企業能夠使中國達到富強
B.開平煤礦給附近地區提供廉價燃料
C.洋務企業的經營方式較為先進
D.洋務企業的興辦抑制外國的經濟侵略
16、近代有一煙草公司生產的香煙名為“紅金龍”,其外包裝煙盒上有一廣告語:今有煙二種,一為國貨,其一則否。君購國貨,可為國家挽回少許利權,否則為國家增漏厄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唯諸君實圖利之。此廣告語反映了( )
①近代民族工業有了一定的市場開拓意識 ②體現了民族資本家的愛國精神③說明資本家為獲取利潤進行欺騙宣傳 ④民族煙草公司的開辦一定程度上抑制外國的經濟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1958年一些農村吹哨上工,農民聽到后,“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這一順口溜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農村的生產關系中已經出現了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
B.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C.這是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形式
D.經濟建設的速度超載了客觀規律
18、電視劇《當家的女人》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村長帶人搜查各家各戶私養的羊、兔,“割資本主義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說:“都說上邊政策已經放寬了,你們怎么還這樣做呢?”該情節反映的歷史時期大致處于( )
A.20世紀50年代初 B.農業創作化時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紀70年代末
19、進入近代社會以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密切,社會化程度大大加強,需要有一種大眾化、傳播速度快的媒介,作為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的渠道,適應這種需要,近代中國最先出現的媒介是( )
A.電報電話 B.報紙雜志 C.鐵路交通 D.電影電視
20、羅斯福實施新政后,有人說美國的經濟中心已華爾街轉移到華盛頓。其含義是( )
A.計劃經濟取代了市場經濟 B.金融巨頭在危機中破產
C.私人資本主義受到限制 D.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加強
21、二戰后,美國等主要經濟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第三產業繁榮。第三產業的繁榮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
A.促進了經濟競爭力的提高 B.拓展經濟活動領域,增加了就業
C.擴大了市場,改善了資源配置 D.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22、20世紀20年代初,在蘇維埃俄國出現了美國人辦的哈默文具店,在這個店里有各種各樣的文具和好玩的東西。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A.表明當時的蘇俄各種經濟成分并存
B.文具店豐富了俄國人民的生活
C.新經濟政策是要向資本主義靠攏
D.新經濟政策允許外國資本家來投資
23、布雷頓森林體系對世界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不包括( )
①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 ②為世界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③美國由此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命脈 ④美國掌握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大約1/3的決定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南宋《夢梁錄》記載:“風雨冥晦時,惟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毫厘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針盤”在歐洲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是( )
A.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 B.加速了文化進程
C.誕生了地理大發現 D.引發了工業革命
25、南宋的馬遠、夏圭的畫作被稱“殘山剩水”,他們也被后人稱為“馬一角”“夏半邊”,這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
A.國家一統的安靜心態
B.灰漿桶近百姓,漠勢權勢的傲骨
C.山河殘破,偏安一隅的郁悶心情
D.救亡圖存的壯志情懷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4分,第27題16分,第28題20分,共50分。
26、(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對美國總統羅斯福說:“總統先生,人們關心的是你在程度上不經國會批準而能采取行動,而你不必為內閣所困擾;另一方面,我從不為議會所困擾,但我事事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得到內閣的支持。”
材料二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國實質上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并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
材料三 西方國家的代議制,是一種間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經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議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由于各國的政體不同,議會在國家政權組織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從兩國政府首腦與議會、內閣的關系中,指出丘吉爾言論的依據。(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德國政體的什么特點?這一特點給人類歷史帶來了什么影響?(5分)
(3)以英、美、德為例,分別指出三國議會在國家政權體系中的地位。(6分)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遠在清代開國之初,洪承疇就對順治帝說“:南夷(從南部沿海地區入境的西方人)之通商,不異西戎(中國西部和西北的少數民族)之馬市。夷人貪而無親,求而不厭,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則數十年后又議通商中夏(中原內地)矣;假令姑允通商中夏,則數十年后又議通商朝市(京城一帶)矣。”
——童書業《中國手工業商業發展史》
材料二 為了加強對中外貿易的控制和管理,當時設“粵東之澳門,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寧波府,江南之云臺山”四關,作為對外貿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又規定,對外貿易由廣州的“公行”進行統一管理。這種政府與商人合辦的“公行”掌有對外貿易的特權。征收稅課、議定價格、督察違禁,甚至外商“具稟事件”也要經過“公行”的行商轉達。總之,一切必須經過“公行”,非經“公行”, :“不許私相授受”,“民間私售,即違禁例”。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關閉三關,僅留廣州一關通商。
——鄂世鏞等著《清史簡編》
材料三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帛為西洋各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以使)日用有資,并沾余潤。
——梁廷楠《粵海關志》卷23
材料四 漢唐……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毫不介懷。一到衰弊陵夷之際,神經可就衰弱過敏了,每遇外國東西便覺得仿佛彼來俘我一樣,推拒惶恐,逃避退縮。 ——《魯迅全集》第一卷《看鏡有感》
請回答:
(1)結合有關材料概述清朝管理對外貿易的措施,并說明這種措施的實質。(5分)
(2)結合有關材料分析清朝采取這種對外貿易政策的原因。(6分)
(3)說明清朝這種對外貿易政策的結果如何?(4分)
28、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現過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智者運動、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在這三次思想解放運動中,西方的人文主義思想經歷了萌芽、復興、成熟的發展過程。
材料一 大約公元前5世紀中葉,希臘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展,公民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思想活躍,孕育出一個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學派。普羅泰格拉是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人是萬物的尺度”是他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世紀時,意大利人對古希臘羅馬文化非常熱愛,這是(右圖)匠人在修復挖掘出的殘破雕塑……1535年,某畫家寫道:“許多湮沒的事物將要再生。”
材料三 18世紀啟蒙學者高舉理性與科學的大旗,猛烈抨擊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主義,宣揚自由、平等、博愛、人權和法制,強調發展科學、張揚個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國”。不難看出,啟蒙運動實質上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延續,是人文精神的繼續弘揚。
——高九江《啟蒙推動下的歐洲文明》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普羅泰格拉名言的意義和作用的認識。(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一種什么樣的文化現象?試分析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及其實質。(8分)
(3)材料三中“新的歷史條件”指的是什么?啟蒙運動時期的人文主義比文藝復興時期有了什么顯著的發展?(6分)
2012—2013第一學期高二四校第一次月考答題卡(歷史)
時間:100分鐘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5分)(1)(4分)
(2)(5分)
(3)(6分)
27、(15分)(1)(5分)
(2)(6分)
(3)(4分)
28、(20分)(1)(6分)
(2)(8分)
(3)(6分)
高二文科零班歷史參考答案
二、非選擇題
2012年秋季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完成1~2題。
1.ab段河流流向是(  )
A.由東北向西南 B.自東向西 C.由西南向東北 D.由南向北
2.②處修建了水泥廠,其原料主要來自③處采石場,為了運輸原料,計劃修建一條公路,比較合理的線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俄羅斯航天部門于北京時間2012年8月7日3時33分,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用“質子-M”運載火箭順利完成了一次“一箭雙星”發射。這次搭乘“質子”火箭升空的兩顆地球同步衛星是俄羅斯的“特快列車-MD2”和印度尼西亞的“電信-3”。回答3-4題:
3.這次“一箭雙星”發射時,以下地點離太陽直射點最近的是:
A(12°N 67°E) B(10°S 105°E)
C (12°N 97°W) D(12°S 97°E)
4.此后一個月內(  )
A.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越來越大 B.太平洋高壓越來越強盛
C.澳大利亞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 D.全球晝夜長短差別越來越小
下圖為某處地層未曾倒置的地質剖面圖,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層的成巖作用。據此回答5-7題。
5.下列有關該處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最正確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6.丙侵入巖脈應為何種巖石
A.沉積巖 B.巖漿巖 C.變質巖 D.資料不足,無法判斷
7.圖中⑤處巖石發生了變質,形成的巖石最可能是
A.石灰巖 B.大理巖 C.花崗巖 D.玄武巖
讀世界局部地區圖完成8-10題。
8.下列關于②地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西風帶控制全年溫和多雨
B.1月溫和多雨,7月炎熱干燥
C.1月受副熱帶高壓控制,7月受西北風控制
D.位于地形迎風坡全年降水豐富
9.①、②、③三地自然環境
A.主要受地形影響植被出現東西差異
B.主要受洋流影響自然景觀出現狹長分布
C.主要受熱量影響自然景觀出現南北差異
D.主要受海陸位置影響自然景觀出現東西差異
10.④地自然景觀為
A.溫帶荒漠 B.溫帶草原
C.溫帶落葉闊葉林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圖中箭頭表示洋流,①、②分別表示該海域不同季節洋流的流向。讀圖完成11~12題。
11.關于圖中洋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洋流②反映出該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洋流③①的性質都是寒流
C.洋流③為受東南信風影響形成的洋流
D.洋流①使沿岸地區形成了溫帶荒漠
12.當圖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為①所示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開普敦正值溫和多雨的季節 B.南極地區科考繁忙
C.華北平原正值小麥收割的時候 D.亞歐大陸等溫線向高緯凸出
下圖是我國人口增長走勢及預測圖。讀圖,完成13~14題。
13.關于圖中a.b.c三條曲線判斷正確的是( )
A.a表示的是死亡率 B.b表示的是出生率
C.b表示的是自然增長率 D.c表示的是自然增長率
14.根據圖中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中國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約出現在2027年左右
B.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C.2015年之后由于我國人口的基數大,死亡率開始回升
D.現階段我國人口的增長模式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
下圖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三家境外投資工廠的原料地.加工地和產品市場示意圖。讀圖回答15~17題。
15.三家企業在中國投資建廠的共同目的是 ( )
A. 跨國公司的更快發展 B.占有更大的市場
C.技術的交流與合作 D.追求更高利潤
16.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的紡織廠,最有可能是 ( )
A.棉紡織廠 B.毛紡織廠
C.合成纖維紡織廠 D.麻紡織廠
17.三家企業在中國投資建廠,共同考慮的主要區位條件是( )
A.勞動力價格低廉 B.交通便利
C.原料豐富 D.水源充足
河北省張北縣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海拔1 000米的內蒙古高原的南緣。近年來成“河北省蔬菜之鄉”,無公害.無污染的錯季蔬菜,近銷京.津.冀.魯,遠銷日本.韓國.加坡和新西蘭等國。讀下圖回答18~19題。
18.關于張北縣發展蔬菜生產的正確敘述是( )
A.張北縣距京.津大城市市場近,公路交通運輸便利
B.張北縣蔬菜通過空運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
C.張北縣沒有大氣污染.水污染,所以所種植蔬菜為
無污染.純綠色食品
D.張北縣海拔高,光照不足,不利于錯季蔬菜生長
19.張北縣發展蔬菜生產,需要防御的氣象災害是 ( )
A.臺風 B.洪澇 C.伏旱 D.霜凍
下圖為我國長三角地區某城市人口密度、土地價格、交通通達度、夏季平均氣溫變化圖,讀圖回答20--21題。
20.圖中四條曲線中,表示夏季平均氣溫變化的是( )
A.a曲線 B.b曲線 C.c曲線 D.d曲線
21.b曲線在距市中心2千米附近出現高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距城市中心最近 B.市內兩條交通干線交匯處
C.交通通達度最好 D.該處入口最稠密
“廣佛都市區”指以廣州中心城區與佛山中心城區及其外圍的次級城鎮中心共同構成的核心區域。讀下圖 “1957—2008年廣佛都市區路網發展方向圖”(中心點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完成22-23題。
22.由圖中可知該區( )
A.東南方向上路網發展最快
B.東北方向上的路網密度最大
C.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網發展最快
D.1995-2008年,正東方向上路網發展最慢
23.下列事實中,對該區路網的發展影響較小的是( )
A.城市綠化帶的建設 B.廣州城市空間擴展
C.次一級城鎮中心的分布 D.地形、河流和行政邊界的限制
葡萄酒用新鮮葡萄或葡萄汁釀造而成。近年來,我國葡萄酒產量及消費量快速增長。據圖文材料,回答24-25題。
24.據圖文材料分析,影響葡萄酒產業布局最主要的一組區位因素是
A.原料、勞動力 B.原料、市場 C.技術、市場 D.交通、能源
25.對圖中葡萄酒產業特點的描述,符合圖文信息的是
A.以工業為基礎,產業部門單一 B.地域文化決定了葡萄酒的產量
C.工業產品間都有“上下游”聯系 D.產業結構體現了可持續發展觀念
二、綜合題(50分)
26.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4分)
材料一: 太平洋中兩區域示意圖。
材料二: 氣候變化在2007年成為眾多國際重要會議的主題詞,溫室氣體減排因涉及各國發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島“世界氣候變化大會”談判中成為爭論的焦點。
(1)甲、乙兩圖比較,比例尺較大的是_____________圖(1分)。說出判斷依據(2分)(2)簡述A國冬、夏季降水的空間分布差異。(2分)
(3)說出B國陰影區域的氣候類型及成因。(4分)
(4)全球變暖對上述兩國會產生什么影響?(2分)
(5)A國狹窄的國土聚集著大小2萬余處溫泉,試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7.讀“世界六大板塊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3分)
(1)③板塊周圍主要為_________(生長、消亡)邊界,簡要說明這類邊界對該板塊的影響。(3分)
(2)簡述安第斯山脈的形成。(2分)
(3)紅海位于__________板塊與__________板塊交界處(填圖中數字),分析其形成原因及發展趨勢。(5分)
(4)世界四大著名漁場中,位于大西洋東部海區的是__________漁場,簡要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28.天津濱海新區是我國發展最快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讀圖和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3分)
材料:2007年5月,“空中客車”公司在歐洲之外的首個飛機總裝線合作項目落戶天津濱海新區,并于2008年8月開始組裝第一架空客A320飛機。
每一架大型飛機有上百萬個部件,涉及70多個學科和工業領域大部分產業,需要龐大的配套產業群支撐。
濱海新區通過對國內外招商引資,促使大批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同時,也吸引了大量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在天津的總裝線上,“中國制造”的比例將從開始的15%逐年上升,并以此為契機,逐步加快國家民航高科技產業化基地建設。
到2015年底,該總裝線生產的飛機將全部銷往國內,以后再考慮出口到周邊國家和地區。
(1)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空客”公司在天津選址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而中方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空客”公司這類工業各零配件生產企業工業之間適宜 布局,以便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 ,同時也加強了不同區域間的 。(3分)
(3)與傳統工業相比,航空工業等高技術工業通常具有哪些特點?(4分)
(4)簡述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新興工業的優勢區位因素。(3分)
29.下圖是一個市鎮的平面略圖,該市鎮冬季常吹偏北風,夏季常吹東南風。請從該市鎮建設的合理布局考慮,完成下列問題。
(1)描述圖中河流的流向。(2分)
(2)說出影響圖中城市地域形態的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在A、B、C三地中,適宜建化工廠的是________地,闡述你的理由。(3分)
(4)在D、E兩地中,適宜建衛生防護綠化帶的是___地,闡述你的理由。(3分)
高二文科零班四校聯考地理答題卡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4分)(1)(3分)
(2)(2分)
(3)(4分)
(4)(2分)
(5)(3分)
27、(13分)(1)(3分)
(2)(2分)
(3)(5分)
(4)(3分)
28、(13分)(1)(3分)
(2)(3分)
(3)(4分)
(4)(3分)
29、(10分)(1)(2分)
(2)(2分)
(3)(3分)
(4)(3分)

2012年秋季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政治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25小題,計50分)
1、1991年我國發表第一份《中國人權狀況》白皮書,2004年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2012年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我國人權發展的事實表明( )
①人民民主的主體和權利不斷擴大 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民主權利日益得到充分實現 ③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逐步發展完善 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等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某村村民在參加鄉人大代表選舉的時候,村里干部暗示他一定要選某位候選人,他感到自己的民主權利受到侵犯,就把這件事情反映給上級人大部門并要求答復。在上述事件中涉及的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有( )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監督權 B、被選舉權 監督權
C、示威自由 監督權 D、選舉權 維護國家利益
3、某高中生的下列行為中,屬于參與政治生活的有( )
①幫助居委會管理社區衛生 ②為班級患病同學捐款 ③向消協投訴電腦質量問題 ④在網上參與交通管理問題討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高二學生希望市政府有關部門在地鐵站附近設置自行車停車點或租賃點,以方便市民出行。他表達這一意愿的方式可以是( )
①通過人大代表轉達 ②給“市長信箱”留言 ③撥打市民熱線④向《新民晚報》反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在我國,村長到底是什么“官”,又是如何產生的?下列選項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A、村長是村人大常委會主任,由村民代表選舉產生
B、村長是村黨支部書記,由村黨支部黨員直接選舉產生
C、村長是基層行政組織負責人,由村級人大會議選舉產生
D、村長是村民委員會主任,由村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
6、時下很多文化產品存在這樣的現象:高投入,大場面,高票房,但故事荒謬,價值混亂,嗜血成性,宣揚赤裸裸的暴力、權謀等,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該履行( )
①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②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加強市場監管 ③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營造健康文化氛圍 ④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溫總理這句話體現了( )
①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②政府是全能的政府 ③政府關注民生,體察民情 ④政府不能作出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有人對現實生活中的“太平官”做了這樣的描述: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樣子。要消除這種“太平官”,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 )
①把人民利益與謀求自身利益統一起來 ②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③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④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有錯是過,無為也是過;有錯要問責,無為也要問責。”湖南岳陽市推行無為問責制近6年來,嚴厲處理了“亂作為,不作為,緩作為”的行為,有力整肅了干部作風,提高了行政效能。這表明( )
A、政府執政必須符合法律程序
B、我國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監督體系
C、每個公民都有監督權和質詢權
D、領導干部的權力和責任是統一的
10、目前,我國已經根據憲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選擇適當選項完成下圖( )
①監察監督 ②人大監督 ③政協監督 ④審計監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政府在網民的“罵聲”中聽取讒言,在“咒語”中體察民情,在“板磚”中提高公信力,在網民監督下做好工作,這有利于( )
①提升共產黨依法治國的水平 ②解決網民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③政府官員保持“公仆”的本色 ④樹立政府的權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在歷屆全國及地方人民代表大會上,一些代表提出了一些雷人的提案,這些代表的提案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①作為人大代表不能站在個人的立場上發表意見 ②人大代表在人大會議上具有自由發言而不受追究的權利 ③人大代表的提案在共識之外更需要不同見解的火花碰撞 ④雷人提案違背人民意愿,應撤銷其人大代表的資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下列選項中,體現民主集中制原則的是( )
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③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大常委會負責 ④人大決定的事情由其他國家機關貫徹執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建黨以來,尤其是建國以來的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證明了中國共產黨( )
A、聯合各民主黨派共同執政適合中國國情
B、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
C、重視在政治生活中發揮社會主義民主
D、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15、黨和政府設立信訪局,就是要給老百姓提供一個講話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說,信訪部門是最能體現執政黨執政特色的部門,這里的執政特色主要是指( )
A、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B、中國共產黨堅持民主執政
C、執政為民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要求
D、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實行政治領導
16、2011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就當前經濟形勢和2012年經濟工作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充分發揮特長暢所欲言,為推動“十二五”規劃深入實施貢獻智慧和力量,這說明( )
①中國共產黨發揚黨內民主,推動科學發展 ②中國共產黨接受黨外監督,推進政府公開 ③各民主黨派發揮自身優勢,服務發展大局 ④各民主黨派積極參政議政,參與政治協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17、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來,各族人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見( )
①我國已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②我國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權利 ③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8、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單一制國家結構下的一種自治形式,任何主張“獨立”“半獨立”“變相獨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民族區域自治( )
A、主張讓少數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權
B、是以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的
C、符合少數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
D、可以讓少數民族自由地管理本地區內部事務
19、由國家宗教事務局公布的《藏傳佛教寺廟管理辦法》規定,寺廟事務不受境外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干涉和支配,這表明( )
A、我國允許和鼓勵群眾信仰宗教
B、國家支持宗教界的對外友好往來
C、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D、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20、2012年3月16日,由中國海監50·66船組成的中國海監定期巡航編隊,抵達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附近海域進行巡航。在這里,中國政府主要行使了( )
A、獨立權 B、平等權 C、自衛權 D、管轄權
21、2012年9月25日,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艦在完成建造和試驗工作后,正式交付海軍。發展和建設航母既可以展示我國國防科技水平,又是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必然要求,中國發展和建設航空母艦( )
①增強了維護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的能力 ②是應對當今時代主題轉變的戰略選擇 ③意味著中國和平外交政策發生轉變 ④是維護和實現我國國家利益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但隨著國際能源危機的加劇,越南、菲律賓等國相繼提出所謂的“主權訴求”,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大國攪局,使南海由“平靜之海”變為“復雜之海”。某班同學就此展開討論,最切合討論主題的觀點有( )
①國家間的利益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 ②發展中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 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④世界的發展問題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溫家寶總理在第六屆東亞峰會上強調:南海爭議應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溫總理的上述言論表明( )
①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③我國積極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④走和平發展道路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嶺南民居歷史悠久,由于對外交流頻繁,促使其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民居形式。有潮汕民居,客家民居,僑鄉民居等。由于嶺南氣候炎熱,風雨常至,這里的居民便形成了“小天井大進深”的特點,便于通風散熱,嶺南民居豐富多彩的現象是嶺南文化多元性的縮影,這說明( )
①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 ③文化在交流中繼承和發展 ④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5、杭州西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后,杭州旅游業得到進一步發展。2011年杭州接待入境旅游人數突破了300萬大關,國內總旅游人數7180.9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19億元。這說明( )
①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③文化生產力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④文化對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50分)
26、有助于決策更趨民主和科學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公眾對公共事務關注度提高,積極主動地向決策者提供關于自身利益的信息,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也日益重視公眾自主提供的信息。二是“專家理性”。由于專家受過專業訓練,他們的決策值得信賴,俗稱“專家治國”。
“決策機關在進行決策時,要更多地傾向于參考專家的意見而不是民意。”結合上述材料評析這一觀點。(13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會期五天半,共有八項議程: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審議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書面);審議市201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2年全市及市級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聽取和審議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選舉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委員、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通過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和財政經濟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其他事項。
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你對上述八項議程的認識。(15分)
28、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在處理國際事務方面更加靈活主動。在利比亞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時,我國政府在最短時間內安全有序地從利比亞撤出3.5萬多名中國公民;面對美國就人民幣匯率向我國施壓時,我國明確表示人民幣匯率屬于主權問題,完善匯率機制是中國自主的選擇;在黃巖島、釣魚島問題上,我國政府堅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在發展理念上,中國承諾決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并將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我國政府是如何維護國家利益的。(12分)
29、人們常說“倉廩實而知禮節”,但倉廩不實未必不知禮節,經濟不發達國家也可以有富足的文化。至于可以以經濟建設代替文化建設、經濟的發展能夠自然地解決文化危機的說法,則更屬無稽之談。
請運用經濟與文化的關系分析上述材料。(10分)
2012年秋季四校零班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答題卡
試卷滿分分:100分 考試時間:10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25小題,計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3分)
27、(15分)
28、(12分)
29、(10分)
2012年秋季四校零班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試題答案
27、(15分)
(1)該市人大的議程表明,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是本行政區域內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本行政區域內的一切重大問題,都由其討論決定(3分)
(2)審議市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及其他事項體現了地方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法定程序決定本行政區域內重大事項(3分)
(3)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體現了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對地方“一府兩院”具有監督權,監督“一府兩院”的工作(3分)
(4)選舉市人大常委會以及“一府兩院”領導人員體現了地方人大對地方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及其他組成人員具有任免權(3分)
(5)聽取和審議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體現了人大常委會是人大的常設機關,在人大閉會期間代行人大的部分職權,對人大負責(3分)

2012年秋季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數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M={x|x2-px+6=0},N={x|x2+6x-q=0},若M∩N={2},則p+q值為( )
A.21 B.8 C.7 D.6
2.要完成下列兩項調查:①從某社區125戶高收入家庭、200戶中等收入家庭、95戶低收入家庭中選出100戶,調查社會購買能力的某項指標;② 從某中學的5名藝術特長生中選出3名調查學習負擔情況.宜采用的方法依次為( )
A.①簡單隨機抽樣調查,②系統抽樣 B.①分層抽樣,②簡單隨機抽樣
C.①系統抽樣,② 分層抽樣 D.①② 都用分層抽樣
3.已知直線Ax+By+C=0(其中A2+B2=C2,C≠0)與圓x2+y2=4交于M、N,O是坐標原點,則 =( )
A.-2 B. -1 C. 1 D. 2
4. 由一組樣本數據(x1,y1),(x2,y2),…,(xn,yn)得到的回歸直線方程y=bx+a。那么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直線y=bx+a必經過點()
B.直線y=bx+a至少經過(x1,y1),(x2,y2),…(xn,yn)中的一個點
C.直線y=bx+a的斜率為b=
D.直線y=bx+a與各點(x1,y1),(x2,y2)…,(xn,yn)最接近
5.關于三角函數,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
A.的最小正周期是,在區間是增函數
B.的最小正周期是,最大值是2
C.的最小正周期是,最大值是
D.f(x)的最小正周期是π,在區間)是增函數
6.已知函數,且,則a1+a2+a3+…+a100=( )
A.0   B.  C.100   D.10200
7.已知對數函數是增函數,則函數的圖象大致是( )
A B C D
8. 在△ABC中,三個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則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但不是等腰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但不是等邊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9.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2,動點E,F在棱A1B1上,動點P,Q分別在棱AD,CD上,若EF=1,A1E=x,DQ=y,DP=z(x, y, z大于零),則四面體PEFQ的體積( )
A、x, y, z都有關
B、與x有關,與y, z無關
C、與y有關,與x, z無關
D、與z有關,與x, y無關
10.關于的方程的兩實根為,若,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5小題,25分)
11.已知向量夾角為45o,且||=1,,則||=
12.已知點A(-3,-4),B(6,3)到直線l:ax+y+1=0的距離相等,則a=
已知函數f(x)滿足,f(1)=,4f(x)f(y)=f(x+y)+f(x-y)(x,y R),則f (2010)=
14. (文)若且x+y的最小值是16,則a=
(理)設a>b>c>0,則的最小值是
15.在正方體上任意選擇4個頂點,它們可能是如下各種幾何形體的4個頂點,這些幾何體是 (寫出所有正確結論的編號)
①矩形 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邊形 ③有三個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個面為等邊三角形的四面體 ④每個面都是等邊三角形的四面體 ⑤每個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體
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
16.(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設函數
(Ⅰ)當,求函數的的值域;
(Ⅱ)當時,若=8, 求函數的值;
(Ⅲ)將函數y=f(x)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后,再將得到的圖象上各點的縱坐標向下平移5個單位,得到函數y=g(x)的圖象,求函數的表達式并判斷奇偶性.
17. (本小題滿分12分)算法框圖是關于n個數據的樣本a1,a2,…,an的一個統計算法。
(1)寫出程序框圖中輸出框t的表達式并指出t所表示的樣本數字特征是什么?
(2)當n=6時且a1=5,a2=7,a3=7,a4=8,a5=10,a11=11時求該樣本的標準差。
18. (本小題滿分12分)有一種商品,A、B兩地均有售,且兩地價格相同,某地區的居民從兩地購買此種商品后往回販運時,單位距離的運費A地是B地的3倍。已知A、B兩地的距離是10km,顧客購買這種商品選擇A地或B地的標準是:包括運費在內的總費用比較便宜,求A、B兩地的售貨區域的分界的曲線形狀,并指出在曲線上、曲線內、曲線外的居民如何選擇購貨地點。
19.(本小題滿分12分)在如圖的多面體中,EF⊥平面AEB,AE⊥EB,AD∥EF,EF∥BC,BC=2AD=4,EF=3,AE=BE=2,G是BC的中點。
(1)求證:AB∥平面DEG;
(2)求證:BD⊥EG;
(3)(文科生不做)求二面角C-DF-E的余弦值。
20.(本小題滿分13分)已知函數(為常數,且),且數列是首項為4,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
(Ⅰ)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
(Ⅱ) 若,當時,求數列的前項和。
21. (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g(x)=ax2-2ax+1+b(a≠0,b<1),在區間[2,3]上有最大值4,最小值1,設f(x)=
(1)求a, b的值
(2)不等式f(2x)-k·2x≥0在x∈[-1,1]上恒成立,求實數k的范圍。
(3)(文科生不做)方程f(|2x-1|)+k( )=0有三個不同的實數解,求實數k的范圍。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10小題,40分)
1、因“光纖之父”高錕的杰出貢獻,早在1996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就將一顆于1981年12月3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463”的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假設高錕星為均勻的球體,其質量為地球質量的 倍,半徑為地球半徑的 倍,則“高錕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2、某同學設計了一個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系著小物體m1、m2的細線繞過光滑小滑輪與系著小物體m3的細線連接在O點,當系統達到平衡時繞過滑輪的兩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分別為37o和53o,則三個小物體的質量之比m1:m2:m3為(sin37o=0.6,sin53o =0.8)
A、3:4:5
B、4:3:5
C、4:5:3
D、3:5:4
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車上用細線懸吊一質量為m的小球,M>m。現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當小球和車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運動時,細線與豎直方向成α角,細線的拉力為T;若用一力Fˊ水平向左拉小車,當小球和車一起以加速度aˊ向左運動時,細線與豎直方向也成α角,細線的拉力為Tˊ。則( )
A、aˊ=a,Tˊ=T
B、aˊ>a,Tˊ=T
C、aˊD、aˊ>a,Tˊ>T
4、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四個木塊放于水平地面上,在大小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發生了相同的位移。關于力做功,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因為木塊與地面間沒有摩擦力,所以力F做的功最少
B、乙圖中,力F做的功等于摩擦力對木塊做的功
C、丙圖中,力F做的功等于木塊重力所做的功
D、丁圖中,力F做的功最少
5、如圖所示,A、B兩個帶同種電荷小球用等長絕緣細線懸掛于O點,A球固定,因A、B兩球間的庫侖力作用,細線間成一定的夾角θ,若其中一個小球由于漏電,電荷量緩慢減小,則關于B球細線的拉力和庫侖力的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拉力減小,庫侖力增大
B、拉力和庫侖力都減小
C、拉力不變,庫侖力減小
D、拉力減小,庫侖力不變
6、如圖所示,A、B、C、D、E、F為勻強電場中一個邊長為10cm的正六邊形的六個頂點,A、B、C三點電勢分別為1.0V、2.0V、3.0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10V/m
B、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為20/3 V/m
C、電荷量為1.6×10-19C的正點電荷從E點
移到F點,電荷克服電場力做功為1.60×10-19J
D、電荷量為1.6×10-19C的負點電荷從F點移到D點,電荷的電勢能減少3.20×10-19J
7、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邊長為l的正方形區域處在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中,電場方向與正方形一邊平行。一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小球由某一邊的中點,以垂直于該邊的水平初速v0進入該正方形區域。當小球再次運動到該正方形區域的邊緣時,具有的動能可能為( )
A、0
B、
C、
D、
8、如圖所示是一火警報警器的部分電路示意圖。其中R3為用半導體熱敏材料(它的阻值會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制成的傳感器。值班室的顯示器為電路中的電流表,a、b之間接報警器。當傳感器R3所在處出現火情時,顯示器的電流I、報警器兩端的電壓U的變化情況是( )
A、I變大,U變大
B、I變大,U變小
C、I變小,U變大
D、I變小,U變小
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炮A和燈泡B原來都是正常發光的,現在突然燈泡A比原來變暗了些,燈泡B比原來變亮了些,則電路中出現的故障可能是( )
A、R3斷路
B、R1短路
C、R2斷路
D、R1,R2同時短路
10、如圖所示,電流表A1(0-3A)和A2(0-0.6A)是由兩個相同的電流計改裝而成,現將這兩個電流表并聯后接入電路中,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下列說法中( )
A、A1,A2的讀數之比為1:1
B、A1,A2的讀數之比為5:1
C、A1,A2的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1
D、A1,A2的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5
二、填空題(共17分)
11、(8分)(1)在“驗證重錘自由下落過程時機械能守恒”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驗時,應先接通打點計器,等打點穩定后再釋放紙帶
B、必須用天平稱量所用重錘的質量
C、為了方便,應在打下的紙帶上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進行測量和計算
D、本實驗的系統誤差,總是使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
(2)某學生用螺旋測微器在測定某一金屬絲的直徑時,測得的結果如下左圖所示,則該金屬絲的直徑d= mm。另一位學生用游標尺上標有20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一工件的長度,測得的結果如下右科所示,則該工件的長度L= cm。
12、(9分).在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小何同學所用電路圖和測得的數據如下:
1
2
3
4
5
6
U/V
1.42
1.36
1.18
1.21
1.14
1.07
I/A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1)在右邊的坐標系中用測得的數據畫出U-I圖線(橫、縱坐標的起點已經規定好),從圖線中可以發現該同學記錄的第 組數據有誤。
求得電動勢E= V(保留兩位有效數字,下同),內電阻r= Ω。
(2)該實驗的系統誤差主要是由 引起的。由于系統誤差,實驗得到電動勢的測量值E測 真實值E真,內電阻的測量值r測 真實值r真。(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誤差有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兩種,用畫U-I圖線求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優點在于可以盡量減小實驗的 (填“系統”或“偶然”)誤差。
三、計算題(共43分)
13、(8分)吳菊萍徒手勇救小妞妞,被譽為“最美媽媽”。設妞妞的質量m=10kg,從離地h1=28.5m高的陽臺掉下,下落過程中空氣阻力約為本身重力的0.4倍;在妞妞開始掉下時,吳菊萍立刻從靜止開始勻加速奔跑水平距離s=9m到達樓下,張開雙臂在距地面高度為h2=1.5m處接住妞妞,緩沖到地面時速度恰好為零,緩沖過程中的空氣阻力不計。G取10m/s2。求:
(1)妞妞在被接到前下落的時間;
(2)吳菊萍跑到樓下時的速度;
14、(8分)小明家有一臺電風扇,內阻為20Ω,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功率為66W,將它接上220V的電源后,發現因扇葉被東西卡住不能轉動,此時電風扇消耗的電功率和熱功率各是多少?經小明修理后能正常運轉,此時它的工作效率是多大?
15、(12分)如圖所示,不可伸長的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小球(可視為質點)。現讓小球從與豎直方向成θ角的A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擺,擺到懸點正下方B處時細線突然斷裂,接著小球恰好能沿光滑豎直固定的半圓形軌道BCD內側做圓周運動。已知細線長l=2.0m,軌道半徑R=2.0m,擺球質量m=0.5kg。不計空氣阻力和細線斷裂時能量的損失(g取10m/s2)
(1)求夾角θ和小球在B點時的速度大小;
(2)假設只在軌道的1/4圓弧CD段內側存在摩擦,其余條件不變,小球仍沿BCD做圓周運動,到達最低點D時的速度為6m/s,求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16、(15分)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AB間的距離d=0.1m,板長L=0.3m,在金屬板的左端豎直放置一帶有小孔的擋板,小孔恰好位于AB板的正中間。距金屬板右端x=0.5m處豎直放置一足夠大的熒光屏。現在AB板間加如圖(b)所示的方波形電壓,已知U0=1.0×102V。在擋板的左側,有大量帶正電的相同粒子以平行于金屬板方向的速度持續射向擋板,粒子的質量m=1.0×10-7kg,電荷量q=1.0×10-2C,速度大小 均為v0=1.0×104m/s。帶電粒子的重力不計。求:
(1)在t=0時刻進入的粒子射出電場時豎直方向的速度;
(2)熒光屏上出現的光帶長度;
(3) 若撤去擋板,同時將粒子的速度均變為v=2.0×104m/s,則熒光屏上出現的光帶又為多長?
高二零班物理參考答案
一、 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D
C
AD
ABC
D
C
BC
2012年秋季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生物試題
第I卷 選擇題 共50分
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下列有關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細菌,且都能進行有絲分裂,遺傳都遵循遺傳規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細菌都不含葉綠素,且都能進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細菌、藍藻都是原核生物,都有細胞壁,體內都含有DNA和RNA
D.乳酸菌、硝化細菌都是異養型生物,在電鏡下觀察到核糖體附著在內質網上
2. 將從同一新鮮馬鈴薯塊莖上取得的形狀質量相同的薯條分為等量的四組,分別浸入I-Ⅳ四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溶液的質量變化百分率如下表一。從四個不同的新鮮馬鈴薯塊莖上,取得形狀質量相同、數量相等的薯條①-④組,分別浸入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薯條的質量變化百分率如下表二。則表一所列的四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開始時濃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組不同薯條中細胞液開始時濃度最低的分別是( )
A.I、① B.I、④ C.Ⅳ、① D.Ⅳ、④
3.下列有關酶與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藍藻和綠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形成ATP,但形成的場所不同
B.若選擇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適溫度,檢測時應選擇斐林試劑
C.酶之所以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是因為它們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D.若人體靜脈滴注ATP注射液來治療心肌炎,則ATP到達心肌細胞內至少要穿越3層細胞膜
4. 下面是四幅關于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圖,有關敘述中正確的( )
A.甲圖中氧氣濃度為a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的強度相同
B.乙圖中如果再提高CO2濃度,則b點一定上移
C.丙圖中,溫度為 t4 ℃時,植物凈光合作用最大
D.丁圖代表兩類色素的吸收光譜,則e代表類胡蘿素
5. 在一定濃度的CO2和適當的溫度條件下,測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呼吸速率,結果如下表。據表中數據判斷,當光照強度為3千勒克司時,A植物與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的差值為( )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照強度(K1x)
光飽和時光照強度(K1x)
光飽和時CO2吸收量(mg/100cm2葉·小時)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mg/100cm2葉·小時)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A. 1.5 B. 4 C. 10.5 D.11.5
6. 下列關于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有幾項是( )
①韭菜葉含豐富的還原糖,因此可用作還原糖的鑒定的實驗材料
②脂肪的鑒定、 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均需使用顯微鏡觀察
③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橙黃色的色素帶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近
④鑒定還原糖時斐林試劑甲液與乙液一起混合使用,加熱呈磚紅色;
⑤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制作的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裝片發現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最多
⑥將肝臟研磨液煮沸冷卻后,加入到過氧化氫溶液中立即出現大量氣泡
⑦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細胞吸水能力逐漸增加再置于清水中細胞吸水能力逐漸下降
A.1項 B.2項 C.3項 D.4項
7. 下圖為人體某細胞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各個階段示意圖,圖中①~⑦為不同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與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強,分化能力減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但細胞內的mRNA和蛋白質種類有差異
C.②③④的形成過程中發生了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
D.進入c過程的細胞,酶活性降低,代謝減慢細胞體積增大,核體積減小
8. 下圖是某生物的細胞正常分裂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已知圖I中的1和4表示一對同源染色體,則此圖表示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
B. 圖II中③中位點有基因B,則②上可能含有其等位基因
C. 圖II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量分別為2、0、4
D. 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最多有16條
9. 右圖為基因組成為Aa的動物在形成精子過程中某一時期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
A.2號染色單體上與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該細胞分裂過程中有一對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離,則可能出現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后代
C.1個該細胞經過兩次連續分裂,最終可能形成4種類型的精細胞
D.該細胞中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
10. 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分配紊亂,產生了一個AAaB的精細胞,則另外三個精細胞的基因型分別是:(??? )
A.aB,B,B?? B.aB,aB,B????? C.AB,aB,B???? D.AAaB,B,B
11 . 動物的精細胞中有染色體16條,則在該動物的初級精母細胞中存在的染色體數、四分體數、染色單體數、DNA分子數分別是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32、16、0、32
12. 蘇格蘭牛的耳尖V形與非V形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蘇格蘭牛耳尖性狀遺傳的家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V形耳尖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
B.由III2的表現型可推定III1為雜合子
C.III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來自I1
D.III2與III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為1/3
13. 對下列各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生物自交后產生基因型為Aadd個體的概率為1/6
B.乙圖細胞一定是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該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8條
C.丙圖家系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該病最有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
D.丁圖表示某果蠅染色體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 、aY四種
14. 報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黃色(含黃色錦葵色素)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顯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為前體物合成黃色錦葵色素的代謝過程,但當顯性基因B存在時可抑制其表達。現選擇 AABB 和 aabb 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F2, 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黃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 F1的表現型是白色
C.F2中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是7種 D.F2中黃色:白色的比例是3:5
15. 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規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提出問題是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的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
C.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
D.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解釋的是有性生殖生物核基因的遺傳現象
16. 某種哺乳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b)為顯性,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基因型為BbCc的個體與“個體X”交配,子代表現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們之間的比例為3:3:1:1。則“個體X”的基因型為(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17. 在小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黃色(Y)和灰色(y) ,尾巴有短尾(D)和長尾(d),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任取一對黃色短尾個體經多次交配,F1 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 : 2 : 2 : 1 。實驗中發現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現象(胚胎致死)。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黃色短尾親本能產生4種正常配子 B. F1中致死個體的基因型共有4種
C.表現型為黃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種
D.若讓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則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2/3
18. 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一個紅綠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兒子,下列示意圖中,b是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a為白化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該夫婦體內的細胞是(不考慮基因突變)( )
19.下列有關遺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父親通過兒子將染色體傳至孫子體細胞中最少可能為0條,最多可能有23條
B. 父親色覺正常,母親患紅綠色盲,生一個色覺正常的克萊菲爾特癥(XXY)患者,這是由父方減數第一次分裂異常導致的。
C.讓雜合體Aa連續自交三代,則第四代中雜合體比例為1/8
D.囊性纖維病是基因直接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性狀
20. 某雙鏈DNA分子含有200個堿基,一條鏈上A∶T∶G∶C=1∶2∶3∶4,則該DNA分子( )
A. 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
B. 連續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10個
C. 四種含氮堿基A∶T∶G∶C=3∶3∶7∶7
D. 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種
21.用15N標記細菌的DNA分子,再將它們放入含14N的培養基中連續繁殖四代,a、b、c為三種DNA分子:a只含15N,b同時含14N和15N,c只含14N,則下圖所示這三種DNA分子的比例正確的是 ( )

22. 如圖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某兩個階段的示意圖,圖丙為圖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圖。對此分析合理的是(  )
甲 乙      丙
A.圖甲所示過程主要發生于細胞核內,圖乙所示過程主要發生于細胞質內
B.圖中催化圖甲、乙所示兩過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圖丙中a鏈為模板鏈,b鏈為轉錄出的子鏈
D.圖丙中含有兩種單糖、五種堿基、五種核苷酸
23. 已知一個由兩條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分子,共有肽鍵198個,翻譯該蛋白質分子的mRNA中A和U占25%,則轉錄該mRNA的DNA分子中,C和G應有(  )
A. 600個 B.700個 C. 800個 D.900個
24.如圖代表細胞中發生的某一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過程表示的是翻譯過程
B.該過程合成的產物可能不是酶
C.該過程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轉運每種氨基酸的工具只有一種
25下圖為人體對性狀控制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可得出(  )
A.M1和M2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個細胞中
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非必需氨基酸)會使皮膚變白
C.過程①、②都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
D.老年人細胞中不含有M2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26.(15分)果蠅是常用的遺傳學材料,下面甲圖表示果蠅的染色體組成;乙圖表示果蠅某細胞分裂圖;丙圖表示果蠅的一對性染色體簡圖。丙圖中X染色體和Y染色體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圖中II片斷),該部分基因互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圖中的I、III片斷),該部分基因不互為等位。
?
(1) 若乙圖、是甲圖果蠅細胞分裂中的細胞圖,則乙圖細胞名稱是__ _____,根據乙圖中①染色體上的基因組成,說明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了__________現象。
(2) 設基因A(長翅)對a(殘翅)為顯性,基因D(紅眼)對d(白眼)為顯性,用甲圖代表的果蠅與另一果蠅雜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殘翅與長翅各占一半,雌蠅均為紅眼,那么與甲圖果蠅進行雜交的果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摩爾根利用果蠅群體中出現的一只白眼雄性果蠅設計了下列雜交試驗:
根據上表中的實驗一過程可以排除白眼基因位于丙圖III片段,理由是__________
②上表中實驗______________驗證了摩爾根關于果蠅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假設。
③僅由實驗一、二不能確定白眼基因位于丙圖I片段還是II片段,摩爾根又設計了一個實驗,選取實驗二中的白眼雌性果蠅和純合的紅眼雄性果蠅雜交(設紅眼基因為D,白眼基因為d),請利用一次雜交實驗來推斷紅、白眼基因是位于丙圖性染色體的I片段還是II片段,請寫出遺傳圖解,并用文字簡要說明你的推斷過程。
27.(12分)、某生物興趣小組在野外發現一種植物的花色由淺到深有白色、淺紅色、粉紅色、大紅色和深紅色五種,小組成員推測這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編碼的產生色素的酶所決定的,請回答以下三種情況:
(1)若已確定花色由等位基因R1(產生粉紅色色素)、R2(產生淺紅色色素)和r(不產生有色色素)控制,且R1和R2對r顯性,R1和R2共顯性及色素在表現花色時有累加效應(即R1R1表現為深紅色、R1R2表現為大紅色、R2R2表現為粉紅色)。兩株花色為粉紅色的植株雜交,子代的表現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寫出花色及比例)
(2)若兩株花色為粉紅色的植株雜交,子代中花色表現為1白色:4淺紅色:6粉紅色:4大紅色:1深紅色,則可以確定花色由___________對獨立分配的等位基因決定,并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
(3)若兩株花色為深紅色的植株雜交,子代中花色為深紅色的植株占81/256,花色為白色的植株占1/4,可以確定花色由________對獨立分配的等位基因決定,子代中花色為大紅色、粉紅色和淺紅色的植株分別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下圖表示某DNA片段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①~⑤表示物質或結構。a、b、c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可能用到的密碼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賴氨酸、UUC—苯丙氨酸、UCU—絲氨酸、UAC—酪氨酸)
(1)代表遺傳信息表達的是________(填字母)過程,a過程所需的酶有 。
(2)圖中含有核糖的是________(填數字);由②指導合成的多肽鏈中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_ 。
(3)該DNA片段第三次復制需游離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數目為________個。
(4)若在AUG后插入三個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鏈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個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沒有變化。由此證明 。
(5)苯丙酮尿癥是由控制某種酶的基因異常引起的,這說明基因和性狀的關系是 。
29. (16分)果蠅的眼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僅B、b位于X染色體上。A和B同時存在時果蠅表現為紅眼,B存在而A不存在時為粉紅眼,其余情況為白眼。
⑴一只純合粉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白眼雄果蠅雜交,F1代全為紅眼。
親代雌果蠅的基因型為 。
② 將F1代雌雄果蠅隨機交配,使得F2代粉紅眼果蠅中雌雄比例為 ,在F2代紅眼雌果蠅中雜合子占的比例為 。
⑵ 果蠅體內另有一對基因T、t,與基因A、a、B、b不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當t基因純合時對雄果蠅無影響,但會使雌果蠅性反轉成不育的雄果蠅。讓一只純合紅眼雌果蠅與一只白眼雄果蠅雜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2代雌雄比例為3:5,無粉紅眼出現。
親代雄果蠅的基因型為 .
② F2代雄果蠅中共有 種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體的個體所占比例為 。
③ 用帶熒光標記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的序列作探針,與F2代雄果蠅的細胞裝片中各細胞內染色體上B、b基因雜交,通過觀察熒光點的個數可以確定細胞中B、b基因的數目,從而判斷該果蠅是否可育。在一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若觀察到 個熒光點,則該雄果蠅可育;若觀察到 個熒光點,則該雄果蠅不育。
2012年秋季四校零班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B
D
A
C
B
A
C
A
A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A
B
D
A
C
D
C
D
D
A
二、非選擇題 26題(15分).
2012年秋季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英語試題
第I卷 選擇題(共115分)
第一部分:聽力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e take place?
A. At a hotel B. At the station C. At the airport
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Mary won’t come B. Mary seldom talks C. Mary is sure to come
3. 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w speakers?
A. Mother and son B. Doctor and patient C. Teacher and student
4. How much does each ticket cost?
A. 20yuan B. 40yuan C. 100yuan
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enjoys juice B. The woman dislikes beef C. The woman is on a diet
第二節 (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6. What did the woman buy yesterday morning?
A. An air conditioner B. An electric fan C. A washing machine
7. What did the woman buy yesterday morning?
A. It isn’t effective B. It’s convenient C. It wastes energ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at did the woman buy for her daughter?
A. A new skirt B. A new shirt C. A new T-shirt
9.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parents should do?
A. Buy fashionable clothes for their children
B.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follow others
C. Educate their children to save money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y did the man take a day off yesterday?
A. He was ill B. He was tired C. He had to repair his bike
11. What didn’t the man do yesterday?
A. Going shopping B. Look after a baby C. Do some house cleaning
12. What did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with her last night
A. Attend an evening party B. Have dinner C. See a film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at was the woman doing when the man met her?
A. Going to work B. Going back to school C. Going back home
14. What is the woman’s duty at the supermarket?
A. Cleaning the place
B. Weighing fruits and vegetables
C. Taking care of customers’ babies
15. Where does the man work?
A. In the garden B. In the garage C. On the farm
16. Why must the two speakers work?
A. To get some pocket money
B. To help support their families
C. To earn money for their education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y is the Tokyo government excited at the IOC’s decision?
A. Tokyo has beaten Madrid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B. Tokyo has moved to the final stage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C. Tokyo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host city of the 2020 Summer Olympic Games
18. How many cities bid to host the 2020 Summer Olympic Games in the beginning?
A. Three B. Four C. Five
19. What’s Japan’s purpose of bidding to host the 2020 Summer Olympic Games?
A. To make money from tourism
B. To recover from disaster
C. To raise it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20. What should Tokyo do urgently?
A. Raise public awareness
B. Win international support
C. Make a good financial budget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共15分)
21. Some researchers are finding that daydreaming may be important to mental health .Daydreaming ,they say, is good means of relaxation.
A. the; / B. /; the C. /; / D. /; a
22. It’s reported that some wild animals were found in a big cave in the mountain.
A. to hide dead B. hidden dead C. hiding dead D. hidden death
23. What like to like on the soft beach enjoying the summer sun?
A. do you B. does it C. are you D. is it
24. ----You failed again in the maths exam yesterday.
----Don’t tell Dad about it; if he knows that ,I’m dead.
as well as B. as good as C. as possible as D. as far as
25. You’d better write down the phone number of that restaurant for future .
A. purpose B. reference C. progress D. memory
26. My friend, who on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all his life, is retiring next month.
A. served B. is serving C. had served D. has served
27. ----The 7:30 plane hasn’t turned up yet.
----It has gone off its to keep away from the sudden storm
journey B. course C. flight D. direction
28. It was already lunchtime, so we sat down there was a nice nice and ate something.
A. before B. unless C. that D. where
29. ----Would you mind if I turned the TV on?
---- .
Yes, thanks B. No, you’d better not C. No, not in the least D. Yes, go ahead
30. ----How long in hospital?
----One more week at most. He is quickly recovering.
does your father stay B. has your father stayed
C. is your father staying D. did your father stay
31. Across North China in the world, namely the Great Wall.
A. the longest wall runs B. runs the longest wall
C. does run the longest D. does the longest wall run
32. He was the last man I wanted to meet, but I managed to smile at him.
A. therefore B. however C. besides D. somehow
33. If you keep on working hard, you are sure to in your career.
A. go away B. get off C. go ahead D. get ahead
34. , the sun was rising in the east.
A. Arriving there B. We arriving there C. Having arrived there D. We arrived
35. The girl hid herself under the table she could see everything taking place in the room.
A. after which B. from where C. from which D. in where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 每小題1.5分,共30分)
Mickey was a nice, cheerful, optimistic boy. No one could remember ever having seen him 36;it seemed he didn’t 37 whatever people said to him. Even his teachers admired his good 38. It was so unusual that a story was going around that Mickey’s 39 must be due to some special secret. They asked Mickey so much that, one afternoon, he 40 his favorite teacher, Mr. Anthony, to tea. When they had finished, Mickey 41 Mr. Anthony around the house. When Mickey opened his bedroom door, the teacher 42 . The huge wall was a unique collage (拼貼畫) of thousands of colors and shapes! It was the loveliest 43 Mr. Anthony had ever seen.
“Some people at school think I 44 think badly of anyone,” Mickey started to explain, “and that 45 at all bothers me, but that’s not true at all. I’m just like anyone else. I used to get angrier than all the other kids. 46 years ago, with the help of my parents, I started a small collage. With every little piece I stuck on I added some bad thought or act.”
It was 47. The teacher looked closely at the wall. In each one of the small 48 he could read, “fool”, “silly”, “pain”, “bore”, and a thousand other 49 things.
“This is how I started 50 all my bad times into an opportunity to 51 to my collage. Now I like the collage so much that, each time someone makes me angry, I couldn’t be 52 . They’ve given me a new piece for my work of 53 .”
That day, the teacher was impressed by Mickey’s secret to having an optimistic character. Without telling anyone, on that very day, Mr. Anthony 54 his own collage. He would often 55 it to his students. Years later, each house contained its own beautiful works of art, made by those cheerful and optimistic children.
36. A. angry B. lonely C. excited D. calm
37. A. understand B. accept C. forget D. mind
38. A. character B. decision C. method D. dream
39. A. cleverness B. goodness C. anxiety D. worry
40. A. introduced B. helped C. invited D. followed
41. A. promised B. drove C. moved D. showed
42. A. relaxed B. appeared C. froze D. escaped
43. A. photo B. decoration C. door D. color
44. A. never B. often C. ever D. almost
45. A. something B. nothing C. everything D. anything
46. A. As B. But C. Because D. Though
47. A. reasonable B. crazy C. true D. difficult
48. A. books B. walls C. boxes D. pieces
49. A. negative B. strange C. clever D. small
50. A. turning B. throwing C. cutting D. packing
51. A. belong B. get C. add D. lead
52. A. quicker B. happier C. more careful D. more friendly
53. A. literature B. movie C. science D. art
54. A. left B. began C. missed D. bought
55. A. limit B. lend C. send D. recommend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Group buying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trends in South Africa today. Industry leaders are confident the growth potential remains strong since group buying is location-specific. Start-up costs are low and profit room remains high, so many sites continue to receive invested money despite widespread criticism and Facebook’s decision to phase out of deal business due to privacy concern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ll industries, some companied fail because they cannot compete with stronger companies in difficult economic conditions. To deal with difficult conditions, an alarming number of businesses are developing group buying websites in places like China and India, so the increase of group buying in South Africa is nothing more than a natural progression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The group buying concept is fairly new and consumers have accepted this concept because they can now make full use of the rich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Group buying is convenient and easy so it works. Anyone can view a site, join a mailing list, subscribe to RSS or print out a coupon(優惠券). The current group buying structure offered by the industry leaders works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challenges to overcome.
Perhaps, the future of group buying is tied to the joining together of social media and mobile devices. Mobile devices are with us wherever we go and almost everyone is using some type of social media site like Facebook or Twitter to stay informed. Using GPS and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to provide real time location-specific promotions would be beneficial to every consumer looking for the best deals in town.
Pause for a moment and think about it! What is better than signing on to your phone while having fun in town and you receive a real time information that your favorite shop across the street is offering a killer dial?
The future of the group buying in South Africa is bright and we can expect to see more advanced approaches to this concept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to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consumers will see the range of promotions expand to include new products and services.
56.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phase out of” mean in the passage?
A. Gradually stop B. Gradually increase C. Begin to develop D. Continue to enlarge
57. The author sets China and India as examples to show that .
A. China and India are powerful countries
B. China and India are in difficult economic conditions
C. group buying is successful worldwide
D. group buying is an international trend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People have accepted group buying because it’s a new concept
B. Social media and mobile devices have been joined
C. GPS and social media technology will be helpful in group buying
D. Shops usually offer a killer deal when their customers are having fun
59.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future of group buying is .
A. pessimistic B. optimistic C. objective D. subjective
60.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ell us?
A. The history of group buying
B. Group buying in South Africa
C. The feature of group buying
D. The group buying concept
B
Kelly Reeves was getting ready for a trip when her phone slipped into a sink full of water. Panic moment! She quickly picked up the wet phone and tried to turn it on, but nothing worked. Her first reaction? She got dressed, drove to the nearest store, and bought a new mobile at full price.
A new study finds that fear of losing your phone is a common illness. About 66 percent of those surveyed suffer from nomophobia or “no mobile phone phobia”. Interestingly, more women worry about losing their phone than men.
Fortunately, there’s a solution.
The first step is to figure out if you have nomophobia. Checking your phone too often is one thing, but the true sign of a problem is that you can’t conduct business or go about your routine when the fear becomes so severe.
Do you go to unusual lengths to make sure you have your phone? That’s another sign of a problem. If you find you check your phone plenty of times per hour, or a total of an hour per day, there may be a problem.
Some of the treatments are similar to those for treating anxiety attacks: leaving the phone behind and not checking e-mail or text messages, and then learning to tolerate the after anxiety. Even if this leads to a high level of worry and stress, the solution is to push through the fear and learn to deal with not having your phone.
Of course, there are also technological alternatives. Luis Levy, a co-founder at Novy PR, says he uses an application called Cerberus that can automatically track the location of his phone. To find it, he can just go to a website and see the phone’s location.
He also insures his phone through a service called Asurion. The company’s description of its product reads like a prescription for anxiety:”60 million phones are lost, stolen or damaged each year. You’ll have complete peace of mind knowing that your phone is protected and you can quickly reconnect with family, friends and work, as soon as the very next day!”
61. Why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Kelly’s experi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 To introduce the topic for discussion.
B. To inform us that mobile phones are useful.
C. To warn us that we should be careful.
D. To tell us we should get phones ready for a trip.
62. The underlined word “nomophobia” in Paragraph 2 means “ ” .
A. habits of using mobile phones B. fear of losing mobile phones
C. eagerness for new mobile phones D. independence of mobile phones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way to treat nomophobia?
A. Avoiding using a phone for some time
B. Learning more about modern technology
C. Protecting one’s phone against any damage
D. Not using a mobile phone in one’s daily work
64. Why can the service called Asurion help to treat nomophobia?
A. It lets you know other people also lose their phones.
B. It will give you a new phone through insurance.
C. It enables you to reconnect with your acquaintances.
D. It gives you a prescription to treat nomophobia
65.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Attitude toward mobile phones B. New mobile phone technology
C. Disadvantages of mobile phones D. Solutions to nomophobia
C
Moving to a new town or even a new neighborhood is stressful at any age, but a new study shows that frequent moves in childhood are related to poorer well-being(幸福) in adulthood, especially among people who are more introverted(內向的) or neurotic(神經癥的).
The researchers tes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childhood moves and well-being in a sample of 7108 American adults who were followed for 10 years.
“We know that children who move frequently are more likely to perform poorly in school and have more behavioral problems,” said the study’s lead author Shigehiro Oishi. “However,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moving on well-being in adulthood have been overlooked by researchers.”
The study’s participants, who were between the ages of 20 and 75, were contacted in 1994 and 1995 and were surveyed again 10 years later. They were asked how many times they had moved as children, as well as about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type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 more times people moved as children, the more likely they were to report lower life satisf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t the time they were surveyed. The research also showed that those who moved frequently as children had fewer quality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adults.
The researchers also looked to see if different personality types affected frequent movers’ well-being. Among introverts, the more moves participants reported as children, the worse off they were as adults. “Moving a lot makes it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keep long-term close relationships.” Said Oishi. “This might not be a serious problem for outgoing people who can make friends quickly and easily.”
The findings showed neurotic people who moved frequently reported less life satisfaction and poore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an people who did not move as much and people who were not neurotic. However,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neurotic people’s relationships had no effect on their well-being, no matter how often they had moved as children. In the article, Oishi thinks this may be because neurotic people have more negative reactions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in general.
“We can guess that moving often creates more stress,” Oishi said. “But we need more research on this link before we can conclude that moving often in childhood can, in fact, be dangerous to your health in the long-term.”
66. What can be learnt about the new study from the passage?
A.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 It was carried out in two periods of time.
C. The participants were mostly old people.
D. The participants had poor health.
67.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ving and performance in school
B.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ving and well-being
C. To investigate Americans’ well-being in general
D. To research the personality types of Americans
68. According to Oishi, .
A. moving a lot is a serious problem for outgoing people
B. moving probably makes some people feel worried and tense
C. moving frequently is likely to help people make more friends
D. moving often is dangerous to people’s health in the long-term
69. The fifth and sixth paragraphs mainly talk about .
A. the process of the study
B.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D. the theory of the study
70.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adults should take more care over their kids
B. neurotic people are likely to move frequently
C. children who move frequently behave well in school
D. personality types are related to frequent movers’ happiness
D
Peter Rabbit is a character in various children’s stories written by Beatrix Potter(1866-1943). Peter Rabbit made his first appearance in 1902 in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Peter doesn’t obey his mother’s orders and goes away. Mr.McGregor spots him and runs after him. Peter manages to escape, but not before losing his jacket and shoes, which Mr.McGregor uses to dress a scarecrow(稻草人). Peter returns home tired and ill.
In the Tale of Benjamin Bunny, first published in 1904, Peter’s cousin Benjamin Bunny brings him back to Mr.McGregor’s garden and they get back the clothes Peter lost in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But after they gather onions to give to Peter’s mother, they are caught by Mr.McGregor’s cat. Benjamin’s father arrives and rescues them, but also blames Peter and Benjamin for going into the garden. In this tale, Peter displays fear about returning to the garden.
In the The Tale of the Flopsy Bunnies, first published in 1909, Peter has a small role and appears only briefly. He is grown up and his sister Flopsy is now married to Benjamin Bunny. The two are the parents of six little Flopsy-Bunnies. Peter and his mother keep a nursery garden and the bunnies come by asking him for spare cabbage.
In the Tale of Mr. Tod, first published in 1912, Benjamin and Flopsy’s children are taken away by Tommy Brock. Peter helps Benjamin run after Brock, who hides out in the house of the fox Mr. Tod. Mr. Tod finds Brock sleeping in his bed and as the two get into a fight, Peter rescues the children.
Peter makes cameo appearances(客串出場) in two other tales. In The Tale of Mrs. Tiggy-Winkle, first published in 1905, Peter and Benjamin are customers of Mrs. Tiggy-Winkle, a hedgehog(刺猬) washerwoman. In The Tale of Ginger and Pickles, first published in 1909, Peter and other characters from Potter’s previous stories make cameo appearances.
71. In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Peter .
A. is caught by Mr. McGregor’s cat B. gathers onions to give to his mother
C. runs into a scarecrow when escaping D. loses his clothes in Mr. McGregor’s garden
72. In paragraph 4, the underlined part “the two” refers to .
A. Benjamin and Brock B. Peter and Benjamin C. Mr. Tod and Brock D. Peter and Mr. Tod
73. What do we know about Benjamin Bunny?
A. He’s a father of six children
B. He keeps a nursery garden with Peter
C. His mother passes away when he’s little
D. He saves Peter in The Tale of the Flopsy Bunnies
7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eter Rabbit .
A. hates Benjamin Bunny’s father a lot
B. appears briefly in The Tale of Mrs. Tiggy-Winkle
C. was worked into a story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D.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Tale of the Flopsy Bunnies
75. The author wrote the passage to .
A. introduce the character Peter Rabbit in Potter’s stories
B. describe the various characters in Potter’s books
C. show the influence of the Peter Rabbit series on children
D. discuss Potter’s changes in her writing styles
第II卷 (共35分)
第四部分: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閱讀表達(共5小題; 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閱讀下面短文,并根據短文后的要求答題(請注意問題后的字數要求)。
[1]Canadian culture was heavily influenced by British culture and traditions. Now one can also notice 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Over the years, lots of people have moved to Canada. There has been a healthy change of Canadian’s ideas that has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ertain special features in Canada. There people of Canada have always been proud of their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2]Art: Canada has some of the most wonderful classical works of art. In the year of 1930, artists began developing their own personal style. The “Group of Seve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group of native artists to create their own style.
[3]Language and religion: Because of its diverse cultures, Canada has two official languages, English and French. There is . A number of people in Canada have confirmed that they have no religious belief, though there are many other groups that follow Protestantism as a religion.
[4]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of Canada basically shows the different cultural influ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Some of the early works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of Canada from which the author came, but there were also authors who gave a humorous touch to serious contents. A number of authors have been awarded for their literature works.
[5]Music: Music in Canada has seen many developments in styles along the way. Many Canada musicians have earned worldwide fame. From folk music to rock, Canadian music continues to entertain people. In recent years, music from Asia and Africa has found quite a fan following in Canada.
76.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no more than 3 words)

77.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3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3 words)

78. What does the word “ their” ( Line 7, Para. 1 ) refer to? ( no more than 2 words)

79. Canadian culture has been influenced by many other countries. List all of them mentioned in the text. ( no more than 10 words)

80.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5 words )
Recently, music from Asia and Africa has become in Canada.
第二節:書面表達(25分)
假如你是李華,你的澳大利亞朋友David發來e-mail說,他想利用暑假來中國學習漢語和武術,可是父母不同意,他對此事拿不定主意。請你給他回一封e-mail,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注意:1、詞數120—150
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高二聯考英語答案
范文
Dear David,
I am glad to hear from you. In your e-mail you say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and wushu and want to study in China . But your parents disagree and you have no idea about it.
I think you should come to China. Firstly,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cultures. You can experience them by yourself. Secondly, you can improve your Chinese spoken ability by talking with Chinese people, because people here are warm-hearted, Thirdly, wushu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items, so come to China, and you will really appreciate the spirit of wushu.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Li Hua

2012年秋季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
語文試題
一、選擇題(18分,每題3分)
1、選出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 )
A.躑躅(chú) 潺湲(yuán) 勁健(jìng) 迤邐(yǐ)
B.南浦(pǔ) 澹然(dàn) 棲息(qī) 雨霽(jì)
C.星宿(sù) 窺視(kuī) 燎原(liáo) 羅褥(rú)
D.肯綮(qìng) 垓下(gāi) 麾下(huī) 橫檻(kǎn)
2、選出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 )
A.慷概悲歌 垓下之圍 鉤心斗角 躊躇滿志
B.滄海桑田 鐘鼓撰玉 通宵達旦 沉湎酒色
C.罄竹難書 黃粱美夢 知人論事 同舟共濟
D.望風披靡 錐心泣血 鼎鐺玉石 錙銖必較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老校長在校會上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是明日黃花,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請大家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努力進取,千萬不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B、評論一篇作品總是著眼于思想性、社會效果、情節結構等方面,本來無可厚非,但好像其中的語言運用全然無足輕重,不值一提,這就不對了。
C、新產品的試驗已到了極其關鍵的時刻,希望大家盡心盡力做好準備,因為功敗垂成就在此一舉了。
D、登上黃山光明頂,你會看到:起伏的群山一座挨著一座,鱗次櫛比,延伸到遠方,并消失在迷茫的天際。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請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著青銅器,上面整齊地排列著身披鎧甲、手持盾牌的秦軍戰士。
B.生活是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賞,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發現。
C.厚道有如參天大樹,替你遮擋暑熱炎涼;厚道有如母親的懷抱,替你撫慰喜怒哀樂。
D.當地造紙廠偷排未經處理的廢水,嚴重污染環境,導致魚蝦絕跡,各種水生物大量減產和絕產。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一件事發生時立即讓你聯想到一些套語濫調,而你也就安于套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他們,并且自鳴得意,---------------------------。---------------------------。-------------------------------;---------------------------。-----------------------------。
①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師傾向于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
②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所說的“套版反應”
③就讀者說,它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情趣
④因為就作者說,“套板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仇敵
⑤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離不掉“套版反應”,在運思布局方面,甚至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
A ①③②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①④⑤③② D ②①③⑤④
6.下列有關作品《堂吉訶德》的說明,不正確的是( )
A堂吉訶德沉迷于其騎士小說,并信以為真,成天想著小說中那些荒誕的故事。
B.堂吉訶德選中了家中一匹瘦得皮包骨的馬作為自己的坐騎,并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駑駿難得”。
C.堂吉訶德選中了鄰村的一位富農家姑娘作為自己意中人,并給他起名“杜爾西內婭”。
D.堂吉訶德纏著客棧老板,要求其為他舉行授封騎士的儀式,客棧老板就當真演起“長官”的角色,為堂吉訶德舉行了授封儀式。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9分)
極光是天空中一種特殊的光,是人們能用肉眼看得見的唯一的高空大氣現象,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長期以來,極光的成因機理未能得到滿意的解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一直認為極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種原因形成的。一種看法認為極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為北極區臨近地球的邊緣,所以能看到這種大火。另一種看法認為,極光是紅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來的輝光。還有一種看法認為,極地冰雪豐富,它們在白天吸收陽光,貯存起來,到夜晚釋放出來,便成了極光。眾說紛紜,直到20世紀60年代,將地面觀測結果與衛星和火箭測到的資料結合起來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極光的物理性描述。
現在人們認識到,極光一方面與地球高空大氣和地磁場的大規模相互作用有關,另一方面又與太陽噴發出來的高速帶電粒子流有關,這種粒子流通常稱為太陽風。由此可見,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太陽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們的周圍,也會產生極光,這已被實際觀察的事實所證明。
地磁場分布在地球周圍,被太陽風包裹著,形成一個棒槌狀的腔體,它的科學名稱叫做磁層。磁層好似一個巨大無比的電視機顯像管,它將進入高空大氣的太陽風粒子流匯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極區,極區大氣就是顯像管的熒光屏,極光則是電視屏幕上移動的圖象。在電視顯像管中,電子束擊中電視屏幕,因為屏上涂有發光物質,會發射出光,顯示成圖像。同樣,來自空間的電子束,打入極區高空大氣層時,會激發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導致發光,人們便見到了極光的圖像顯示。在電視顯像管中,是一對電極和一個電磁鐵作用于電子束,產生并形成一個活動的圖像。在極光發生時,極光的顯示和運動則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層中電場和磁場變化的調制造成的。
極光不僅是個光學現象,還是個無線電現象,可以用雷達進行探測研究,它還會輻射出某些無線電波。有人還說,極光能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極光不僅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它還直接影響到無線電通信,長電纜通信,以及長的管道和電力傳送線等許多實用工程項目。極光還可以影響到氣候,影響到生物學過程。當然,極光也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解開的謎。
7.有關“極光”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極光這種特殊的光是一種高空大氣現象,人們逐步能夠解說此現象的成因機理。
B.地球高空大氣和地磁場的大規模相互作用便產生了極光。
C.極光的形成需要大氣、磁場和太陽風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
D.極光的形成與電視屏幕圖像顯示有著相似的過程和結果。
8.對極光形成的原理,下列解說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
A.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被進入地磁極區高空大氣層的電子束激發而發光。
B.太陽噴發的高速帶電粒子流被磁場匯集成束而從大氣層顯現出來。
C.粒子束受到磁層中電場和磁場變化的調制從而形成極光。
D.由太陽風粒子流形成的電子束受到電磁鐵的作用而顯示極光圖象。
9.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人們用雷達進行探測研究可以在較短時期內解釋極光的輻射現象。
B.人們已經認識到,極光對許多實用工程項目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利與弊。
C.極光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與極光對氣候、生物學過程等方面都有影響相關。
D.揭開極光發出聲音的謎底已經得到科學界人士的重視,不遠的將來就會真相大白。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小題。
周訪字士達,本汝南安城人也。漢末避地江南,至訪四世。吳平,因家廬江尋陽焉。訪少沉毅,謙而能讓,果于斷割,周窮振乏,家無余財。為縣功曹,時陶侃為散吏①,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于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烈將軍,討華軼。所統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遂平江州。
帝以訪為振武將軍,命訪與諸軍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距之,桔槔不得為害。訪復以舟師造湘城,軍達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訪步上柴桑,偷渡,與賊戰,斬首數百。賊退保廬陵,復圍弘于廬陵。弘大擲寶物于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奔于臨賀。帝又進訪龍驤將軍。
訪既在襄陽,務農訓卒,勤于采納。王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智勇過人,為中興名將。性謙虛,未嘗論功伐。或問訪曰:“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訪曰:“將士用傘,訪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選自《晉書·周訪傳》,有刪改)
????[注]①散吏:閑散的官員。②海昏:地名。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窮振乏,家無余財??????振作 ?B、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收留 ?C、訪復以舟師造湘城????????前往 ?D、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愉快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因家廬江尋陽焉??????弘因陣亂突圍而出 B、時有與訪同姓名者????與賊戰,斬首數百 C、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訪作長岐棖以距之 D、弘大擲寶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臨賀 12、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斷句。(3分) 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四、(28分)
13、翻譯下面的句子。(12分) ①?時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
③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秋夜懷吳中①
(宋)陸游
秋夜挑燈讀楚辭,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臨水登山處,正是浮家泛宅時。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報歸期。
灞橋煙柳知何限,誰念行人寄一枝.
〔注]①這首詩寫于淳熙元年(1174)陸游離蜀州通判任后.“吳中”,今江蘇吳縣一帶,亦泛指吳地。②灞橋:橋名,在長安東三十里的灞水上.
(1)首聯中的“挑燈”、“句句”看似尋常,其實卻是理解全詩的關鍵。請你結合課本節選的《離騷》的內容和你所了解的屈原的遭遇,談談你對陸游夜讀楚辭心境的理解。(4分)
答:

(2)尾聯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這兩句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4分)
答:

15、默寫(每空1分,共8分) (1) ,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引壺觴以自酌,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 ,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4)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5)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李密《陳情表》) (6) ,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7)臣無祖母, ;祖母無臣, 。(李密《陳情表》)
五、(2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濕濕的想念
七十年前,爺爺①沿著一條沅水,走出大山,走進那所無法畢業的人生學校,讀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書。后來,因為肚子的困窘和頭腦的困惑,他也寫了許多本小書和大書,里面有許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畫卷,這些文字與畫托舉的永遠是一個沅水邊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尋到沅水的上游,尋找爺爺一生都離不開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還處處蔥蘢青翠,與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鮮明對比。山還是那座山,灣依舊是那道灣,但橋已不是那座橋,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鳳凰城里風味獨特的吊腳樓,也被速生的鳳頭磚瓦樓漸漸替代,這片土地已悄悄變了模樣。
看不到了,爺爺,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夢想。你筆下的那種種傳說、風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們曾經在這山地水域中發生過,流動過,輝煌過,閃耀過?而眼前的這支清流,亦負載,亦推托,一點也不動聲色。
而我回到這里,并不是要尋找你七十年前的起點,有多少風景將永遠不能回來,我只想讀一讀你的天地,這里有著無須刻意維護而能留存下去的東西。
在水邊長大、水邊懂事,爺爺的第一所學校就是這條沅水。他在自傳中說:“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校可以說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系。”
水給爺爺三樣東西:
水給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爺爺認識字,是從私塾小學校開始,而他認識課本上無從寫出的豐富人生,卻是在校園外,在老街店鋪、橋頭渡口、水上人家……沒有誰來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機敏的鼻子接受水邊的光色、聲音和氣味給予一顆小小心靈的感覺,把各種事物的內容和意義在游戲中融會,豐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終凝聚為他對生活對世界的獨特思索。
水給了他堅忍柔韌的性格。爺爺曾說過:“水的德性為兼容并包,從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范;其實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使涓涓細流,也能滴水穿石,無堅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爺爺一生處世方式的寫照。他是那么溫和,又是那么倔,倔得從從容容。
水激發他對人世懷抱虔誠的愛與希望。正如爺爺說過的那樣:“水教給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并作橫海揚帆的美夢。”“美夢”中蘊含著他的人生熱望。他執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編織樸實單純的理想。雖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會理想,但是他熱切地希望能為百病纏身的民族喚回一些健康的記憶、美好的夢想。
爺爺曾說:“值得回憶的哀樂人事常是濕的。”此時我的眼睛也是濕的了。誰能體會他那熱情洋溢之中的憂慮,幽默后面的隱痛,微笑之間的悲涼,悲涼之外的深重的愛!很多年,我們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們不懂。水邊學校水邊書,我是否來得太晚?
盡管爺爺從二十歲起就離開了家鄉,但這一片水土上的光輝,在爺爺生命中終生不滅。我記得爺爺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過去的風景里。
爺爺,有一天我要送你回來,輕輕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風景里。那風里雨里,透明的陽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濕濕的想念,永遠永遠。
(取材于沈紅《濕濕的想念》)
注釋:①本文中的“爺爺”指作家沈從文(1902—1988)。
1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本文側重描述故鄉的風景和水邊的生活對沈從文一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B.文中的“書”有的地方指爺爺的創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豐富人生。
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強韌的品德賦予了爺爺溫和而倔強的性格。
D.結尾一段表達了作者在爺爺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鄉的熱切憧憬。
E.文章通過回到爺爺故鄉的所見所想,集中表達了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
17.文章第一段指出“這些文字與畫托舉的永遠是一個沅水邊形成的理想”,說說這“理想”是什么?(5分)
18.結合“濕”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義,說說為什么沈從文認為“值得回憶的哀樂人事常是濕的”?(6分)
19.沈從文從二十歲起就離開了家鄉,有位評論家卻說“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結合本文,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理解。(5分)
六、(15分)
20.擴展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句子“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要求:①用第一人稱手法
②運用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
③運用適當的景物描寫來烘托人物的心理
④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2012年3月8日,著名作家馮驥才在全國政協分組討論會上說了兩段引起關注的話:①就像一個人一樣,是一個人富裕起來是容易的,給一個人100萬就富裕起來了。但是,使一個人有文化、有氣質是很難的。②有人文價值觀到底是什么?我覺得這不是一句話可以說出來的,所謂的民族價值觀一定不能有“錢”這個字,一個只為錢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一個民族必須有精神。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思考、建議,就請寫一篇700字的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得脫離材料的內涵范圍寫作。
9、C(A、從原文中無法推斷出“較短時間”和“輻射現象”的說法,B不能從原文中的“影響”推斷出“利與弊”兩個方面,D原文說“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解開的謎”,所以說“真相大白”推斷武斷)
10.C(A應為“賑濟”;B應為“抓獲、扣留、收監”;D應為“高興地降服”) 11.A(A于是、就;趁機。B跟、同。介詞。C來、用來。連詞。D到。介詞。) 12.訪練兵簡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撫納士眾 / 皆為致死 / 聞敦有不臣之心 / 訪恒切齒 / 敦雖懷逆謀 / 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0.5分/個)
15、(1) 悟已往之不諫 (2)眄庭柯以怡顏 (3)落霞與孤鶩齊飛 (4)聲斷衡陽之浦 (5)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6)煢煢孑立 (7)無以至今日 無以終余年 (每處1分,有錯、漏、添的該處不給分。)
16、【答案】DE
【解析】D項中“在爺爺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鄉”的理解不當。本文為沈從文先生去世后所寫,第⑿段中“我記得爺爺最后的目光”可證。E項“集中表達了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的理解不當。所謂“物是人非”,指景物依舊,人事更改;或自然永恒,人生無常。本文有“物是人非”的因素(如“山水依舊,但爺爺已然逝去”),但談不上“集中”表達。文章主要表達的是:爺爺對水的深情和對理想的篤定伴隨其一生。這不能簡單地概括為“物是人非”。
【參考譯文】
周訪字叫士達,原本是汝南安城人。漢末時期逃避戰亂到了江南地區,到周訪已經是第四代了。吳地平定后,就在廬江尋陽安家(因:于是,就。家:名詞做動詞,安家。)周訪年輕時沉穩堅毅,謙遜而且禮讓,行事果斷,周濟窮困的人(振:本意,救濟,賑濟),家里沒有剩余的財產。做了縣衙的功曹(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記錄功勞。)當時陶侃是個閑散的官吏,周訪推薦他做了主簿(省略句,薦之。),與他結為好友(相:代詞,他),把女兒給了陶侃的兒子陶瞻做妻子(妻:名詞做動詞)。周訪被察舉為孝廉,然后被任命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等到元帝渡過長江,命令周訪參與鎮東的軍事。當時有一個與周訪同姓名的人,犯罪應當處死,獄吏誤會扣留周訪,周訪奮起還擊扣留他的人,幾十人都逃散了,然后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沒有怪罪他(倒裝句)。不久任命他做揚列將軍(尋:不久。省略句。),討伐華軼。周訪統領的厲武將軍丁乾與華軼統領的武昌太守馮逸勾結。周訪逮捕丁乾并殺了他。馮逸來攻打周訪,周訪率領軍隊迎擊打敗了他。華軼的將領周廣燒毀城池來響應周訪,華軼軍隊潰敗,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任命周訪為振武將軍,命令周訪和各路軍隊共同征伐杜弢。杜弢制作桔槔(“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的一種工具。也泛指吊物的簡單機械)攻打官軍的戰船,周訪制作長岐棖(棖 chéng 木柱)來抗拒他(“距”通“拒”),桔槔不能夠成為禍害。周訪又率小戰艦前往湘城,軍隊抵達富口,于是杜弢派遣杜弘出軍海昏。周訪徒步登上柴桑,偷偷渡江,與敵人交戰,斬掉首級幾百個。敵軍退守廬陵,又在廬陵包圍了杜弘(倒裝句)。杜弘扔到城外許多寶物,士兵爭著撿寶物,杜弘趁陣前混亂突圍逃出城。周訪率領軍隊追趕他,獲得鞍馬鎧甲武器不可勝數。杜弘逃入南康,太守率領士兵迎面痛擊,又打敗杜弘,杜弘逃向了臨賀。元帝又一次晉升周訪為龍驤將軍。
周訪到了襄陽以后,致力于農業生產和訓練士卒,勤于選拔人才接納諫言。王敦以之為患(患:意動用法),但是害怕他的強大,不敢有異心。周訪的威嚴風范樹立之后,遠近的人都愿意歸附(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智慧勇氣超人,成為中興名將。性格謙虛,從不談論戰功。有人問周訪:“別人做了一點好事,很少不自我宣傳的。您功勛卓著,卻不說一句,為什么呢?”周訪說:“將士們沖鋒在前,周訪有什么功勞!”(倒裝句)將士因此更敬重他。
周訪訓練兵馬,精簡士卒,想進攻中原,慷慨激昂而有平定河洛之志。他善于安撫招納軍民,眾兵士都愿意為他赴死。他聽說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訪一直對他切齒痛恨。王敦雖然有叛亂的心思,但在周訪去世前都不敢為非作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安图县| 全椒县| 北碚区| 新龙县| 陆河县| 陆良县| 河东区| 开阳县| 禹州市| 乌兰浩特市| 临颍县| 井陉县| 潮州市| 平罗县| 凤城市| 利津县| 京山县| 个旧市| 承德市| 河北省| 云阳县| 德庆县| 江都市| 宝清县| 托克托县| 安吉县| 伊宁市| 蒲城县| 凤翔县| 岳阳县| 锡林郭勒盟| 海盐县| 南宁市| 临泉县| 舟山市| 交城县| 涿州市| 和静县| 小金县|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