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歷史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導入盡管人類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萬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師: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說真正的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 。是什么事件 讓作者得出這樣的結論。【重難點】重點: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過程。難點: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核心素養】1.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理解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必然性,培育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2.運用文字材料、圖示法,掌握新航路開辟的過程,體悟航海家的探索精神,培育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1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材料一 15世紀末期的歐洲,社會分工不斷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城鎮迅速增多,商品經濟日益發展,貨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 保羅·斯威齊在《再談全球化》中說,“人們要明白,資本主義從最核心的本質上講,是一種對內對外都不斷擴張的體系。一旦生根,就必然要成長和擴大。”——保羅·斯威齊《再談全球化》(1)經濟根源: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要求擴大市場;1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材料三 西歐本身貴金屬就不多,而為數不多的貴金屬在與阿拉伯人進行的香料和奢侈品貿易中又大量流向東方,進一步加劇了嚴重的金銀荒?!霸?5世紀,追求黃金的熱病彌漫全歐洲,其中葡萄牙高燒尤甚”。黃金不足,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王室的收入大受影響,社會矛盾激烈沖突。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黃金,誰就能獲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黃金能為人的靈魂開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哥倫布《致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書》(2)社會根源:西歐社會對金銀財富以及開拓新市場的迫切需求;十四五世紀西歐商人在清點錢幣,流通的金銀錢幣越來越多,人們對金銀的渴望也日益強烈。1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材料四 “東方是金瓦蓋頂,金磚鋪地,門窗都是黃金裝飾,連河道里都有滾動的礦石,東方簡直是一個燦爛輝煌的黃金世界,冒險家的樂園”……秦海(中國南海)中“共有7459座島……其中一切富源,或為黃金寶石,或為一切種類香料,多至不可思議?!薄ぁぁぁぁぁべF金屬黃金成為人人都渴求的東西。哥倫布說過:“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了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馬可·波羅行記》(3)東方誘惑:《馬可·波羅行記》的描繪,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掀起海上探險的熱潮;1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4)社會生活:歐洲對亞洲貴重商品的長期需求(歐洲長期從亞洲進口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丁香黑胡椒肉桂材料五 幾個世紀以來,亞洲一直是歐洲許多貴重商品的主要來源地,其中部分制成品是歐洲無法與之競爭的,例如絲、珠寶、瓷器等,以及部分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藥材和實物,如糖、香料……配藥、保存肉類等,都需要這些香料。—帕爾默等《近現代世界史》1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14世紀前后歐亞主要商路材料六 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后占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控制了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比原價高8—10倍)。奧斯曼帝國建立后,東西貿易的通道受其控制,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西歐人急于從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吳于廑《世界通史》(5)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威脅東西方陸路貿易通道的安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材料七 14-17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人文主義提倡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經驗和理性,提倡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世界近代現代史》(6)精神動力:文藝復興倡導的開拓冒險精神;通過海外擴張對外傳播基督教;材料八 基督教的理想是擴張的凝結劑,使各種各樣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東方來的達·伽馬還是到西方去的哥倫布,都是把宗教目標和現實目標糅合在一起,無法區分。傳播基督教成了探險家們強大的精神來源之一。——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重難點小結新航路開辟(2)條件:經驗積累、王室支持、 地理知識、技術提高(1)動因:經濟根源、社會根源、東方誘惑、商業危機、精神動力1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2.新航路開辟的條件材料一 從13世紀開始,伊比利亞半島的居民就嘗試從大西洋中的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島等島嶼獲取木材、糧食和糖等資源。他們不斷取得成功,邁向海洋的步伐隨之加快。(1)航海經驗:西歐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恩里克王子送航海家出行2.新航路開辟的條件(2)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1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2.新航路開辟的條件多桅帆船(3)科技條件:當時很多航海家相信大地是球狀的;季風和洋流等知識;造船技術不斷提高;指南針(星盤)的使用。1497—1498年,達·伽馬率船隊繞過好望角駛達印度。從此,繞道非洲到達印度和東方的新航路逐漸成為歐亞貿易的主干道之一。1二、新航路的開辟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在航行中因遭遇大風而意外繞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1492年,哥倫布率3艘帆船啟錨西航,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以后,哥倫布又3次進行橫渡大西洋的往返遠航。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5艘帆船出航。他們繞過南美洲,經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1521年,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本人在干預當地人的內訌中被殺死。1二、新航路的開辟1二、新航路的開辟航路方向 支持者 時間 率領船隊的航海家 開辟的航路 特點向東航行向西航行葡萄牙西班牙1487年迪亞士開辟繞過好望角,到達東海岸的航路第一次繞過好望角1497—1498年達·伽馬開辟繞過好望角駛達印度的航路第一次開辟繞道非洲到達印度和東方的航路1492年哥倫布開辟歐洲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的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開辟了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開辟繞過美洲南端海峽,橫渡太平洋,經南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返回歐洲的航路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1三、其他航路的開辟卡伯特父子發現新島卡蒂埃發現拉布拉多巴倫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哈得遜探索北冰洋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合恩角1三、其他航路的開辟國家 航海家 時間 成果英國 卡伯特父子 1497年 發現了紐芬蘭島德雷克 1578年 到達美洲南端合恩角荷蘭 巴倫支 16世紀 三次航行北冰洋哈得遜 17世紀初 探索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塔斯曼 1642-1643年 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法國 卡蒂埃 16世紀 到達拉布拉多半島俄羅斯 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課堂總結全球航路的開辟一 開辟動因與條件二 新航路開辟進程三 其他航路的開辟(2)條件:經驗積累、王室支持、地理知識、技術提高麥哲倫:環球航行對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的探索:卡伯特、卡蒂埃、巴倫支、哈德遜對南半球的探索:德雷克、塔斯曼(1)動因:經濟根源、社會根源、東方誘惑、商業危機、精神動力迪亞士:第一次繞過好望角達·伽馬:繞過非洲到達印度哥倫布:開辟從歐洲到美洲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1.(2015·新課標全國卷Ⅱ,32)17世紀60年代,茶葉在英國只是上流社會的消費品;到18世紀末,茶葉已成為普通民眾的日常消費品。這反映了當時的英國 ( )A.等級觀念明顯淡化 B.崇尚東方的生活方式C.貧富差距日益縮小 D.擴大了與東方的貿易應用探究D2.(2015·廣東文綜,19)一位哥倫比亞學者在“紀念美洲發現——兩個世界文明匯合5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說,“黃金和白銀的作用只是使兩個大陸之間的距離更加遙遠了”。由此可知A.該學者關注殖民掠奪的后果B.“兩個大陸”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黃金和白銀阻礙了世界市場的形成D.該會議討論的是英國人登陸美洲的意義A3.在東方,鄭和航海的船上,有羅盤,信奉“天圓地方”;在西方,當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先后駛向萬頃波濤的時候,為他們導航的,不僅有指南針,還有“地圓說”。這從本質上反映了東西方航海A.硬件條件相同 B.思維觀念一致C.科學前提不同 D.航行方向各異C1討論:分析中國明清時期的遠航事業與西方的差異鄭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開辟目的性質影響 積極消極1、揚國威 2、獲得外國的珍寶特產3、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等1、掠奪財富;2、擴張領土,占有市場3、傳播基督教等政治行為朝貢貿易經濟行為資本主義的海外殖民造成亞、非、拉美的長期貧困落后歐洲:開始崛起世界:走向會合國力不堪重負遠洋航海業衰落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交流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教學設計【課程標準】1. 了解新航路開辟的背景,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2. 了解新航路開辟的過程,掌握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船隊等開辟的主要航線及其成就。3. 了解其他航路的開辟,知道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重難點】重點: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過程。難點: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核心素養】1.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理解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必然性,培育時空觀念、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2.運用文字材料、圖示法,掌握新航路開辟的過程,體悟航海家的探索精神,培育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關于新航路的開辟的歷史學生在初中多有接觸,但只是對具體的史實有所了解。因此,本堂課在初中的基礎上做到進一步加深,開拓學生的視野。不僅知道一件事是什么,更要知道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教學工具】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以輔助教學,內容包含這一時期相關史料、板書設計等;本課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導入:盡管人類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萬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師: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說真正的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 。是什么事件讓作者得出這樣的結論。生:新航路的開辟講授新課:師:解讀課標:根據課標,本節課需要大家重點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并了解新航路開辟的過程。新航路的開辟絕非偶然,它有著深刻的經濟根源和社會根源,還有一定的宗教根源和思想根源,且主客觀條件已經完全具備。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師: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并閱讀下面材料,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材料一 15世紀末期的歐洲,社會分工不斷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城鎮迅速增多,商品經濟日益發展,貨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 保羅·斯威齊在《再談全球化》中說,“人們要明白,資本主義從最核心的本質上講,是一種對內對外都不斷擴張的體系。一旦生根,就必然要成長和擴大?!?br/>——保羅·斯威齊《再談全球化》材料三 西歐本身貴金屬就不多,而為數不多的貴金屬在與阿拉伯人進行的香料和奢侈品貿易中又大量流向東方,進一步加劇了嚴重的金銀荒?!霸?5世紀,追求黃金的熱病彌漫全歐洲,其中葡萄牙高燒尤甚”。黃金不足,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王室的收入大受影響,社會矛盾激烈沖突。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黃金,誰就能獲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黃金能為人的靈魂開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哥倫布《致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書》材料四 “東方是金瓦蓋頂,金磚鋪地,門窗都是黃金裝飾,連河道里都有滾動的礦石,東方簡直是一個燦爛輝煌的黃金世界,冒險家的樂園”……秦海(中國南海)中“共有7459座島……其中一切富源,或為黃金寶石,或為一切種類香料,多至不可思議。”······貴金屬黃金成為人人都渴求的東西。哥倫布說過:“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了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馬可·波羅行記》材料五 幾個世紀以來,亞洲一直是歐洲許多貴重商品的主要來源地,其中部分制成品是歐洲無法與之競爭的,例如絲、珠寶、瓷器等,以及部分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藥材和實物,如糖、香料……配藥、保存肉類等,都需要這些香料。— —帕爾默等《近現代世界史》材料六 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后占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控制了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比原價高8—10倍)。奧斯曼帝國建立后,東西貿易的通道受其控制,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西歐人急于從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吳于廑《世界通史》材料七 14-17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人文主義提倡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經驗和理性,提倡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世界近代現代史》材料八 基督教的理想是擴張的凝結劑,使各種各樣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東方來的達·伽馬還是到西方去的哥倫布,都是把宗教目標和現實目標糅合在一起,無法區分。傳播基督教成了探險家們強大的精神來源之一。——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生: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必要性)(1)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根本原因)(2)社會根源:西歐社會對金銀財富以及開拓新市場的迫切需求;(3)東方誘惑:《馬可·波羅行記》的描繪,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掀起海上探險的熱潮;(4)社會生活:歐洲對亞洲貴重商品的長期需求(歐洲長期從亞洲進口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5)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威脅東西方陸路貿易通道的安全;(6)精神動力:文藝復興倡導的開拓冒險精神;通過海外擴張對外傳播基督教。師:過渡:有了以上的動力并不意味這新航路就能夠開辟,因為還需要一些條件,新航路開辟的條件有哪些?材料一 從13世紀開始,伊比利亞半島的居民就嘗試從大西洋中的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島等島嶼獲取木材、糧食和糖等資源。他們不斷取得成功,邁向海洋的步伐隨之加快。航海經驗:西歐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拓展:開展大規模的航海探險活動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作為支撐。材料二 展示西葡兩國王室的航海支持者圖片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已經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和中央集權的過程,專制王朝和社會各階層都渴望開辟新航路。政府為了發展貿易、改善經濟狀況和擴大版圖,大力支持開辟新航路的活動,不少封建貴族成為探險者。材料三 展示一組圖片,說明新航路開辟需要滿足的客觀條件。中國發明的羅盤針,經阿拉伯人西傳后于14世紀時在歐洲普遍使用,使航行不致迷失方向。歐洲的造船技術當時有了很大進步,出現了新型的多桅多帆、輕便快速的大船。此外,當時歐洲流行地圓學說,繪制地圖的技術很先進。所有這些,構成了開辟新航路的客觀條件。同時開辟新航路的主觀條件也已經具備。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已經完成政治上的統一和中央集權的過程,專制王朝和社會各階層都渴望開辟新航路。政府為了發展貿易、改善經濟狀況和擴大版圖,大力支持開辟新航路的活動,不少封建貴族成為探險者。總結:主觀條件:經驗的積累;(西班牙、葡萄牙支持)君主強化王權,積極擴張。客觀條件:造船、航海技術(指南針、星盤等)地理、航海知識(地圓說、洋流、季風等)二、新航路的開辟師:在這種情況下,歐洲的航海家開始啟帆遠航。在這一時期,有哪些航海家,開辟了那些路線呢?大家閱讀教材,完成下面空白的地方?1.向東開辟的新航路(1)1487 年,葡萄牙航海家_________在航行中因遭遇大風而意外繞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2)1497—1498 年,___________率船隊繞過好望角駛達印度。從此,繞道非洲到達印度和東方的新航路逐漸成為歐亞貿易的主干道之一。2.向西開辟的新航路(1)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相信“_________”,1492 年,哥倫布率三艘帆船西航,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2)1519 年,葡萄牙航海家_________率5艘帆船出航。他們繞過南美洲,進入太平洋,1521 年,到達_________群島。麥哲倫本人在干預當地人的內訌中被殺死,但他的同伴們駕駛“維多利亞號”經南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1522年回到_________,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生:閱讀教材,回答之。師:新航路的開辟,不僅指葡萄牙和西班牙開辟的從歐洲繞過非洲到達東方、從歐洲到美洲、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還包括當時與后來的意大利人、英國人、荷蘭人等開辟的其他航線。其他航路的開辟師:新航路已經開辟,為什么還要開辟其他航路呢?生:新航路開辟后,西葡占據通往亞洲和美洲的最有利的路線,英荷為發展海上貿易,開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尋找通往亞洲的航路。師:又開辟了那些航線?生:1947年 英國卡波特父子 紐芬蘭島16世紀 法國 卡蒂埃 拉布拉多半島荷蘭 巴倫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17 世紀初,效力于荷蘭的英國人哈德遜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俄羅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1578 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 年,荷蘭人塔斯曼環航澳大利亞,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師:這些航線的開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生:開辟影響: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在主要航線外,開辟了眾多重要新航線,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課堂小結】【課堂作業】【板書設計】新航路開辟:動因 條件新航路的開辟過程其他航路的開辟學生討論:分析中國明清時期的遠航事業與西方的差異鄭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開辟目的性質 影響 積極消極【教學反思】本課重點講述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和條件,同時通過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著重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為了更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課通過問題教學,師生合作的方式,完成了本節課的課標要求。但是課堂教學形式相對比較單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 》教學設計(word版).doc 第6課新航路開辟.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