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全科試題(5科6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省亳州市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全科試題(5科6份)

資源簡介


安徽省亳州市
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
數學(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考生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卷規定填寫自己的姓名、座位號.
2.答第I卷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把對應題目的答案寫在答題卷上的答題方格內。
3.答第Ⅱ卷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卷上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方框內作答,超出答題方框書寫的答案無效。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復數的=
A. B. C.2—4i D.2+4i
2.下列函數是奇函數的是
A.y=x2 B.y= C.y=—x D.y=|x|
3.橢圓的離心率是
A. B. C. D.
4.設的大小關系是
A. B.
C. D.
5.某程序框圖如圖所示,該程序運行后輸出的k的值是
A.4 B.5
C.6 D.7
6.樣本中共右五個個體,其值分別為a,2,3,4,5,若
該樣本的平均值為3,則樣本方差為
A. B. C. D.2
7.命題“對任意的”,的否定是
A.不存在 B.存在
C.存在 D.對任意的
8.設m、n是不同的直線,α、β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個命題:
①若m⊥α,n⊥α,則m∥n; ②若;
③若m上α,m⊥n,則n∥α; ④若
其中,真命題的序號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函數的圖象上所有的點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再把所得圖象上所有點的橫坐標伸長到原來的2倍(縱坐標不變),得到的圖象所表示的函數為
A. B.
C. D.
10.某中學舉行的電腦知識競賽,滿分100分,80分以上為優秀,現將高一兩個班參賽學生的成績整理后分成五組,繪制頻率分布直方圖,已知圖中從左到右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小組頻率分別為0.30、0.05、0.10、0.05。第二小組頻數為40,則參賽的人數和成績優秀的概率分別為
A.100,0.15 B.100,0.30
C.80,0.15 D.80,0.30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0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25分。
11.設實數x,y滿足,則的最大值為 。
12.三視圖如下的幾何體的體積為 。
13.已知向量共線,
則等于 。
14.設數列
則等于 。
15.已知圓C的圓必是拋物線的焦點。直線4x-3y-3=0與圓C相交于A,B兩點,且|AB|=8,則圓C的方程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75分.解答須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和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以,的周期為4π.
(1)求f(x)的單調遞增區間;
(2)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是a、b、c滿足,求函f(A)的值域.
17.(本小題滿分12分)
某校高一年級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1)班和(2)班報名參加的人數分別是18和27。現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中抽取若干名學生組成研究性學習小組,已知從(2)班抽取了3名同學。
(I)求研究性學習小組的人數 ;
(Ⅱ)規劃在研究性學習的中、后期各安排1次交流活動,每次隨機抽取小組中1名同學發言,求2次發言的學生恰好來自不同班級的概率
18.(本題滿分12分)
如圖,一空間幾何體的一個面ABC內接于圓O,AB是圓O的直徑,四邊形DCBE為平行四邊形,且DC⊥平面ABC
(I)證明:平面ACD⊥平面ADE;
(Ⅱ)若AB=2,BC=1,,試求該空間幾何體的體積V。
19.(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
(I)若函數f(x)的圖象在(2f(2))處的切線斜率為l,求實數a的值;
(Ⅱ)求函數f(x)的單調區間;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橢圓右頂點到右焦點的距離為,短軸長為.
(I)求橢圓的方程;
(Ⅱ)過左焦點F的直線與橢圓分別交于A、B兩點,若線段AB的長為,求直線AB的方程.
21.(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等差數列
(I)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寫出它的前n項和;
(II)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III)若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A
D
B
B
C
C
二、填空題
11.2 12. 1 13. 14. 6 15.
三、解答題
16. (本小題滿分12分)
(1)

∴的單調遞增區間為
(2),



17. (本小題滿分12分) (Ⅰ)解:設從()班抽取的人數為,
依題意得 ,所以,
研究性學習小組的人數為.
(Ⅱ)設研究性學習小組中()班的人為,()班的人為.
次交流活動中,每次隨機抽取名同學發言的基本事件為:
,,,,,
,,,,,
,,,,,
,,,,,
,,,,,共種.
次發言的學生恰好來自不同班級的基本事件為:
,,,,,,,,,
,,,共種.
所以次發言的學生恰好來自不同班級的概率為.
18. (本小題滿分12分)
解:(1)證明:∵ DC平面ABC ,平面ABC ∴
∵AB是圓O的直徑 ∴且
∴平面AD C.
∵四邊形DCBE為平行四邊形 ∴DE//BC
∴平面ADC
又∵平面ADE ∴平面ACD平面
(2)所求幾何體的體積:
∵,,
∴,


∴該幾何體的體積
19.(本小題滿分13分)
解:(Ⅰ)
由已知,解得.
(II)函數的定義域為.
(1)當時, ,的單調遞增區間為;
(2)當時.
當變化時,的變化情況如下:
-
+
極小值
由上表可知,函數的單調遞減區間是;
單調遞增區間是.
20.(本小題滿分13分)
解:(Ⅰ)由題意,
解得.
即:橢圓方程為
(Ⅱ)當直線與軸垂直時,,
不符合題意故舍掉;
當直線與軸不垂直時,設直線的方程為:,
代入消去得: .
設 ,則
所以 ,由,
所以直線或.
21.(本小題滿分13分)
解:(I)設,由題意得,,
所以,;
(II),,所以,,…… ()
又時,所以數列的通項;
(III)



安徽省亳州市
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
數學(理)試題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考生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卷規定填寫自己的姓名、座位號.
2.答第I卷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把對應題目的答案寫在答題卷上的答題方格內。
3.答第Ⅱ卷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卷上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方框內作答,超出答題方框書寫的答案無效。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復數的的共軛復數是
A. B.— C.i D.—i
2.下列函數是奇函數,在區問(0,+∞)上又是增函數的是
A.y=-2x B.y= C.y=x2 D.y=|x|
3.橢圓的離心率是
A. B. C. D.
4.某程序框圖如圖所示,該程序運行后輸出的K的值是
A.4 B.5
C.6 D.7
5.樣本中共右五個個體,其值分別為a,2,3,4,5,若
該樣本的平均值為3,則樣本方差為
A. B.
C. D.2
6.設Rt△ABC的三邊長分別為a,b,c(a A.充分非必要條件 B.必要非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條件
7.設m、n是不同的直線,α、β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個命題:
①若m⊥α,n⊥α,則m∥n; ②若;
③若m上α,m⊥n,則n∥α; ④若
其中,真命題的序號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的展開式中x3的系數為10,則實數a為
A.-2 B.-1 C. 1 D. 2
9.已知函數的圖像分別交于M、N兩點,則的最大值是
A.1 B. C. D.
10.從10名大學生村官中選3個人擔任鄉長助理,則甲、丙至少有1人人選,而乙沒有人選的不同選法的種數位為
A. 85 B. 56 C. 49 D. 28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0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25分。
11.設實數x,y滿足,則的最大值為 。
12.三視圖如下的幾何體的體積為 。
13.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面積為____.
14.已知向量的最小
值是 。
15.已知圓C的圓必是拋物線的焦點。直線
4x-3y-3=0與圓C相交于A,B兩點,且|AB|=8,則圓C的方程
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75分.解答須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和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以,其相鄰兩個最值點的橫坐標之差為2π.
(1)求f(x)的單調遞增區間;
(2)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是a、b、c滿足(2a-c)cosB=bcosC,求函f(A)的值域.
17.(本小題滿分12分)
某中學在高三開設了4門選修課,每個學生必須且只需選修1門選修課。對于該年級的甲、乙、丙3名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求這3名學生選擇的選修課互不相同的概率;
(2)某一選修課被這3名學生選修的人數的數學期望.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底面ABCD為菱形,PA1平面ABCD,∠ABC=60°,E,F分別是BC,PC的中點.
(1)證明:AE⊥PD‘
(2)若H為PD上的動點,EH與平面PAD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為求二面角E-AF-C的余弦值
19.(本小題滿分13分)
數列為正項等比數列,且滿足;設正項數列的前n項和為Sn,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的前項的和Tn.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
(1)若函數f(x)的圖象在處的切線斜率為3,求實數m的值;
(2)求函數f(x)的單調區間;
(3)若函數在[1,2]上是減函數,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21.(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橢圓的離心率為,定點M(1,0),橢圓短軸的端點是B1,B2,且
(1)求橢圓C的方程;
(2)設過點M且斜率不為0的直線交橢圓C于A,B兩點.試問x軸上是否存在定點P,使PM平分∠APB?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D
C
B
A
B
C
二、填空題
11.2 12.1 13. 14. 6 15.
三、解答題
16.(1)

∴的單調遞增區間為
(2)∵



17.解:(1) 3名學生選擇的選修課互不相同的概率: ;
(2)設某一選修課被這3名學生選擇的人數為,則,
,,.
所以的分布列為
0
1
2
3
數學期望
18.(1)證明:由四邊形ABCD為菱形,∠ABC=60°,可得△ABC為正三角形.
因為 E為BC的中點,所以AE⊥BC.
又 BC∥AD,因此AE⊥AD.
因為PA⊥平面ABCD,AE平面ABCD,所以PA⊥AE.
因為PA∩AD=A,所以 AE⊥平面PAD,又PD平面PAD.
所以 AE⊥PD.
(2)解:設AB=2,H為PD上任意一點,連接AH,EH.
由(1)知 AE⊥平面PAD,
則∠EHA為EH與平面PAD所成的角.
在Rt△EAH中,AE=,
所以 當AH最短時,∠EHA最大,
即 當AH⊥PD時,∠EHA最大.
此時 tan∠EHA= (第18題圖)
因此 AH=.又AD=2,所以∠ADH=45°,
所以 PA=2.
解法一:因為 PA⊥平面ABCD,PA平面PAC,
所以 平面PAC⊥平面ABCD.
過E作EO⊥AC于O,則EO⊥平面PAC,
過O作OS⊥AF于S,連接ES,則∠ESO為二面角E-AF-C的平面角,
在Rt△AOE中,EO=AE·sin30°=,AO=AE·cos30°=,
又F是PC的中點,在Rt△ASO中,SO=AO·sin45°=,

在Rt△ESO中,cos∠ESO=
即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解法二:由(1)知AE,AD,AP兩兩垂直,以A為坐標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又E、F分別為BC、PC的中點,所以
E、F分別為BC、PC的中點,所以
A(0,0,0),B(,-1,0),C(C,1,0),
D(0,2,0),P(0,0,2),E(,0,0),F(),
所以
設平面AEF的一法向量為,

因此
取,則
因為 BD⊥AC,BD⊥PA,PA∩AC=A,
所以 BD⊥平面AFC,
故 為平面AFC的一法向量.
又 =(-),
所以 cos<m, >=
因為 二面角E-AF-C為銳角,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19.解:(1)設數列的公比為,由得所以由條件可知 故由得所以
故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2)又由得:
當時,


數列為等差數列,且公差
又,

由得,



①-②得:

20.(本小題滿分13分)
解:(1)
由已知,解得.
(2)函數的定義域為.
①當時, ,的單調遞增區間為;
②當時.
當變化時,的變化情況如下:
-
+
極小值
由上表可知,函數的單調遞減區間是;
單調遞增區間是.
(3)由得,
由已知函數為上的單調減函數,
則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令,在上,
所以在為減函數. ,
所以.
21.(本小題滿分13分)
(1)解:由 , 得 .
因為,所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
所以橢圓的方程是.
(2)解:設,,直線的方程為.
將直線的方程與橢圓的方程聯立,
消去得 .
所以 ,.
若平分,則直線,的傾斜角互補,
所以.
設,則有 .
將 ,代入上式,
整理得 ,
所以 .
將 ,代入上式,
整理得 .
由于上式對任意實數都成立,所以 .
綜上,存在定點,使平分.

安徽省亳州市
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
文 綜 試 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1 32分)
本卷共33小題,每小題4分,共1 3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一文中指出,2012年,要繼續“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國家可能采取的擴大內需措施有
①促進就業創業 ②減少財政支出
③提高銀行利率 ④培育消費熱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右圖描述的是2012年5月至8月某市豬肉價格走
勢,對此,下列正確的是
①該種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②該種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③該種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④該種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1年,某國生產M商品的單位商品價值用貨幣表示為26元。2012年生產該產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通貨膨脹率為20%,其他條件不變,該商品2012年的市場價格為
A.24元 B.19.4元 C.26元 D.20元
4.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行政機關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方式公開。這有利于
①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維護和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③擴大政府公共服務職能 ④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在新的歷史時期和盤根錯節的國際大棋局中,如何“協和萬邦”,成為中國外交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從政治生活角度看,應對這一挑戰需要我國
①既維護自身利益,又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家利益②把維護各國共同利益作為對外活動的目的③尊重別國人民選擇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生活方式④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12 年9月7日11時19分,云南省昭通市和貴州省畢節市交界發生5.7級地震:12時16分,昭通市彝良縣再次發生5.6級地震。地震發生后,正在俄羅斯出席APEC會議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高度重視,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關方面迅速組織力量投入抗震救災,確保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6.胡錦濤總書記高度重視抗震救災工作表明
①中國共產黨履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③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行政、執法必嚴 ④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堅持以人為本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端午的龍舟,中秋的月餅,重陽的登高,春節大門上貼的紅春聯;那成雙的“喜”字,那倒貼的“福”字,那前額突出的老壽星,那戲臺的臉譜……所有這一切都喚起海外游子們濃郁的鄉愁。材料表明
①民族文化具有區域性的特點 ②傳統文化是推動民族走向繁榮的動力
③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④中華兒女對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2年4月16日,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反復多次檢測確認,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的藥品,所用膠囊的重金屬鉻含量超過國家標準規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標最多的達90多倍。鉻超標膠囊事件折射出社會信用制度的缺失,今天在全社會加強減信意識
①是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②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③是貫徹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公民道德規范的要求④必定會推動人們科學文化修養的提高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9.下列成語和典故與漫畫《公雞下蛋》所體現的哲學道
理相同的是
A.對癥下藥 B.拔苗助長
C.飛矢不動 D.守株待兔
10.愛因斯坦曾說: “在真理的認識方面,任何以權威者自居的人,必將在上帝的嬉笑中垮臺!”對此句理解正確的是
①人類無法真正掌握真理②真理的形式是客觀的,內容是主觀的 ③告訴人們真理不是絕對的永恒的,是不斷發展變化的4提醒人們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過程公雞下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當代雷鋒傳人”郭明義、“板凳媽媽”許月華、 “索道醫生”鄧前堆、“最美媽媽…吳菊萍、 “最美女孩”孟佩杰等全國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廣為傳頌,他們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充分發揮了道德模范的榜樣引領作用。這啟示我們
A.價值觀對人生價值選擇和實現具有決定作用
B.人們的價值觀念會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改變
C.人生價值不能用榮譽衡量,但要通過榮譽來體現
D.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奉獻中實現價值
12.亳州被譽為中華藥都,享譽全國,下列“亳”字字體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13.讀《北宋賦稅結構變化表》,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北宋農業生產不斷削弱 B.北宋稅收結構日趨合理
C.北宋工商業不斷的發展 D.重農抑商政策不再實施
14.1884年兩廣總督張樹聲臨終之際在給清政府的《遺>中說: “圣人萬物為師,采西入之體(西方議會制度)以行其用,中外臣工同心圖治,勿以游移而誤事,勿以浮議而隳功,盡窮變通久之宜,以尊國家靈長之業,則微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矣。”這表明張樹聲
A.本質仍然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B.徹底放棄了“中體西用”的主張
C.意識到洋務運動已徹底失敗 D.認為民主潮流已無法阻擋
15.1943年1月1 1日,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和英國大使薛穆在重慶簽署了《中英新約》,其內容包括廢除1901年的《辛丑條約》;撤銷英國政府及其人民或公司在華享有的種種特權等八條。這說明
A.中國國際地位在此時有所提高 B.英國尊重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C.中國半殖民地社會性質的改變 D.中國的外交努力獲得決定性勝利
16.下列三幅圖片是不同時期使用的語文教材的封面。回首和透視小學語文教材變遷的背后,是中華民族現代化定位的頑強努力。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7.下表反映了1953-2008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變化情況。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
A.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保持平穩快速發展 B.最低點的出現與政策的失誤密切相關
C.新時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無明顯變化 D.最高點的出現體現了經濟結構的優化
18.羅馬帝國全盛時期,假設一個貴族垂涎另一個貴族的財產,而后者碰巧在帝國家庭中失寵,此時前者就可作為控方揭發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財產。這反映了
A.貴族之間的矛盾已經影響到帝國的穩定 B.羅馬法的不足使其成為貴族斗爭工具
C.羅馬法不利于調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 D.羅馬法無法有效的解決財產糾紛問題
19.“春秋筆法”是中國史學家常用的書寫歷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文字來表達態度,不發議論而將褒貶寓于敘事之中。因此,不少主要的歷史概念實際已隱含著作者的某種傾向性判斷。下列歷史概念中具有這種特色的是
A.光榮革命 B.柏林墻 C.斯大林模式 D.巴黎公社
20.右圖是一副政治諷刺漫畫,
標題為“別爭了,我們都一樣
以下選項與作者觀點相一致的是
A.“黨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險的敵人”
B.“兩黨只是同一個錢幣的正反兩面。”
C.“如果非同一個政黨一起就不能進天堂,我寧愿永不進天堂。
D.“在共和黨選區,我是民主黨人;在民主黨選區,我是共和黨人”
21.一位史學家認為“20世紀是有史以來整個人類接受同一政治觀念即民族主義觀念的第一個時期,它推動了眾多國家擺脫外來壓迫走向民族獨立。”而另一位史學家認為“民族主義思潮本質上具有強烈的情感性與激情性,像一把干柴,很容易被某一極端主義煽動與利用而走偏”。下面哪一事件證明了后一結論
A.美國的獨立戰爭 B.不結盟運動的發展
C.歐洲聯盟的成立 D.近代日本的對外擴張
22.有學生在研究晚清的歷史演進時發現了這樣一些著作:《動蕩時代的知識分子》、《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從邊緣走向中心——晚清社會變遷中的軍人集團》。這些著作研究的共同視角是
A.社會變遷 B.近現代化 C.社會群體 D.社會思潮
讀某地各類居民居住的環境因子權重示意圖,完成23~24題。
23.影響該地住宅區分化的主導因素是
A.歷史 B.種族 C.收入 D.宗教
24.偏好居住在環境質量、公共設施及教育資源權重較大區域的居民是
A.中低收入居民 B.低收入居民
C.中等收入居民 D.高收入居民

讀下圖,完成25~26題。
25.據圖推測,與a河相比,b河
A.徑流量小 B.水能豐富 C.含沙量大 D.結冰期短
26.a河進入枯水期時,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黃 B.華北平原小麥金黃
C.東非高原羊群南遷 D.長江流域炎熱干燥
下表表示我國三個地區的氣候資源.讀表完成27~28題。
27.表中①、②、③分別表示
A.西北地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B.東北平原、西北地區、華北平原
C.華北平原、西北地區、東北平原
D.東北平原、華北平原、西北地區
28.與①地區相比,②地區有些地方積溫大于3700℃的原因主要是
A.海拔高,氣溫日較差大
B.緯度高,夏季晝長較長
C.晴天多,太陽輻射較強
D.距海近,年降水量較大
讀“大西洋部分海區年平均海洋輸入大氣的熱量分布圖(單位:W/m2)”,完成29~30題。
29.甲海區年平均輸入大氣的熱量是
A.大于125W/m2 B.介于100~ 125W/m2
C.小于100W/ m2 D.等于125W/m2
30.圖中甲、乙兩海區輸入大氣的熱量有差異,主要是因為
A.洋流性質不同 B.太陽輻射不同 C.人類活動不同 D.大氣環流不同
31.下圖為某河段示意圖,箭頭表示河流流向,①②連線處河流斷面的剖面最可能是

下圖為某地住宅建筑冬至日正午太陽光照示意圖。讀圖回答32~33題。
32.該地可能位于
A.三江平原 B.華北平原 C.巴西高原 D.南非高原
33.傾斜的絕熱窗戶利于
A.減輕熱島效應 B.夏季室內降溫 C.削弱太陽輻射 D.冬季室內增溫
第II卷(非選擇題共168分)
34.閱讀下列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24分)
材料一:在海河流域中,天津的水資源占有量很少,年人均只有160立方米,屬于嚴重的缺水地區:近年來,天津市區的工業不斷向東部的濱海新區和西部鐵路沿線遷移,同時濱海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城市功能分區不斷優化。
材料二:天津市行政區劃圖
(1)分析市區工業向外遷移對天津市區發展的有利影響。 (12分)
(2)分析濱海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12分)
35. (32分)閱讀下列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圖示區域有色金屬礦產、森林、生物、藥材、水能等資源豐富,近年來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材料二 某流域河流水系圖(見下圖)
(1)簡述圖示區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10分)
(2)結合圖文信息,分析甲河流域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 (12分)
(3)指出圖示區域易發生的地質災害類型,分析其成因。 (10分)
36.(26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優秀的文明成果往往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閱讀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城邦即城市國家( ciry -state),通常由一個中心城市和周圍的鄉村構成: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上產生過不同形態的城邦。中國春秋以前的諸侯國也可以視為一種城邦形態。結合所學,比較中國古代城邦和古希臘的雅典城邦,完成下表。 (6分)
材料二 (近代中國)18世紀末葉以后,華夏文明日益感受到從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現代工業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壓力。這種壓力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則以商業的滲透.繼則以赤裸裸的殖民主義武力,迫使中華文明不得不經常地在“生存或滅亡”之間彷徨。……西方文明贏得世界不是通過其思想、價值觀或宗教的優勢,而是依靠它運用有組織的暴力優勢,這在西方文明與華夏文明——兩個強勢文明的猛烈撞擊中表現得尤為充分。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中國近代前期為例,概括近代西方文明在經濟領域是如何猛烈撞擊華夏文明的,并分析其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 (12分)
材料三 (20世紀后半葉,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自由的全球貿易體系以及穩定而靈活的匯兌體系為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快速增長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外國投資和外國貸款等形式的資本流動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也組建了區域性經濟團體,如“東南亞國家聯盟”,致力于消除地區間的貿易壁壘。
——摘自沈漢主編《資本主義史》
(3)依據材料三,概括20世紀后半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與經濟全球化之間的關系。 (8分)
37.(30分)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的發展會對國家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其中的變化又受到了社會發展的推動。結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故必制田里,薄賦稅,以富之;富而不教,則近于禽獸.故必立學校,明禮義,以教之。
邦國如果忽視教育,其政制必將毀損。一個城邦應常常教導公民們使能適應本邦的政治體系。……那么,他們在作為一個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須先行訓練和適應而后才能從事公民所應實踐的善業。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1)根據材料一分別概括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教育觀,分析指出古代東西方先哲對教育的作用有何共同認識。 (8分)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頒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它對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改革:第一,各科教科書,務合乎共和民國宗旨;第二,小學讀經課一律廢止;第三,明令初等小學可以男女同學;第四,強調注重小學手工科。中學校以普通教育,健全國民為宗旨.開設的科目有修身、國文、外國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制、經濟、圖畫、手工、樂歌、體操。
——摘編自裘士京《中國文化史》
(2)根據材料二指出南京臨時政府教育改革的特點,這些改革措施有何意義? (14分)
材料三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各國加快了課程改革的步伐。 《美國2000年教育戰略》提出,要開發有關自然科學學科的全國統一標準,將數學和自然科學列入5門核心課程(另外三門是英語、歷史和地理)中。1986年,法國國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課程改革計劃,規定必修課設物理和自然科學。各國在課程的設置上,把人文科學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原聯邦德國和英國都把人文科學作為重要的課程內容。這其中,為了重建精神價值.恢復道德教育,各國都對道德價值觀念和教育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越來越把道德價值觀念結合進“課程設計”和“校外教育設計”之中 。
——摘編自卜玉華《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3)材料三反映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課程改革的什么發展趨勢,并簡要分析發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 (8分)
38.(28分)材料一:近五年我國財政收入狀況(單位:億元)
材料二:近五年我國財政支出(部分)狀況(單位:億元)
(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材料一、二之間的聯系并分析材料一數據變化的原因。(8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政府逐年增加財政收入的合理性: (12分)
材料三:近年來,我國財政支出不斷增加,全國財政支出對中西部地區財政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預計內蒙古、云南、西藏、新疆、貴州、青海等省區今年財政投資增速在20%以上。2012年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在云南昆明召開。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放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的優先地位,這是著眼全局做出的重大決策,也是由西部地區特殊的區情決定的,深刻地揭示了西部大開發的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3)運用矛盾的觀點說明黨和國家重視西部大開發的哲學依據。 (8分)
39.(28分)喜迎十八大走基層·行進中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新藏公路,簡稱:新藏線,即國道219線,是進藏公路中海拔最高、路段最艱險的,也被稱為云端上的生命線。2010年,這條有著50年歷史的新藏公路開始全線修整改建,改建后的新藏公路,對于鞏固國防,加強民族團結,改善交通條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使旅游業成為沿路村莊的支柱產業。在高原上修筑公路,最大的難題是凍土層,而整個新藏線80%都是凍土層。面對這種情況,科研人員及施工人員在保護生態環境的條件下,結合國內外先進技術,克服重重困難,采用了新技術,如溫拌溫鋪劑、L型熱棒等高新技術,攻克一系列世界性難題,彰顯出當代中國人的改革創新精神,為新藏線改造逐漸提速。同時也使建成后新藏線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國道。
(1)請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說“新藏線”的改建對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積極影響。 (8分)
(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說在解決“凍土層”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揚中華民族精神的;(12分)并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意識的能動作用的。 (8分)
參考答案
選擇題
12-16 D C A A C 17-21 B B A B D 22 C
36.(1)①城邦的全體公民②土地國有的井田制③工商業發達(每點2分,6分)
(2)撞擊:西方列強通過侵略戰爭強行打開中國市場,從中國掠奪原料、傾銷商品,并進行資本輸出。(4分)
影響: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日益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洋務經濟和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出現;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等。(8分)
(3)表現:國際貿易和貨幣體系的發展;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區域性經濟組織成立。(4分,寫出兩點即可)
關系:經濟區域集團化是實現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步驟和途徑(即“現實表現”),經濟全球化則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最終歸宿。(4分;如寫出兩者的對立關系也可得2分。)
37.(1)孔子:統治者要使民富強,并通過教育讓百姓懂得禮義。(2分)
亞里士多德:通過教育提高公民的參政素質,維護雅典政治體制。(2分)
共同認識:教育要服務于社會;教育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4分)
(2)改革特點:倡導共和、民主,廢止傳統封建經學教育;男女平等;注重實踐和自然科學知識教育;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等。(8分)
意義: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利于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人才;促進了教育等領域的近代化等。(6分)
(3)趨勢:在課程內容上科學技術與人文學科并重(結合)。(2分)
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國家間科學技術競爭加劇。同時,在作為基礎的物質世界與作為人類追求的的精神價值觀之間建立平衡。(言之有理即可)(6分)
【2013高三地理部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23.C 【解析】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不同收入居民在選擇居住環境時,不同的環境因子權重是不同的,因此影響該區住宅區分化的主導因素是收入。
24.D 【解析】表中的權重越大,表明居民在考慮住宅區時,該環境因子占的比重越大。由表中數據可知高收入居民在選擇住宅區時,環境質量、公共設施及教育資源所占權重較大。
25.B 【解析】由圖中40°S知,b河比a河年降水量大,兩河1月均溫大于0℃,無結冰期;b河流經地區等高線密集,水能豐富;據圖無法知道植被情況,不能判斷河流含沙量。
26.C 【解析】a河進入枯水期時,南半球為夏季,巴西高原為熱帶草原氣候,進入雨季,草木蔥綠;東非高原為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以北部分為干季,以南部分為雨季,水草豐美,羊群南遷;北半球為冬季,B和D選項錯誤。
27.B 【解析】由表中數據判斷,② 區域降水最少,結合選項可知其為西北地區;再由積溫數值可判斷③為華北平原、①為東北平原。
28.C 【解析】①、②分別為東北平原和西北地區,②地區降水少,多晴朗天氣,太陽輻射強,有些地方積溫大于3700℃。
29.B 【解析】相鄰等值線之間相差25,再根據等值線數值變化趨勢,可判斷甲海區年平均輸入大氣的熱量介于100~125W/m2 。
30.A 【解析】20°N~40°N大西洋西岸為暖流,東岸為寒流,因此大洋東岸輸入大氣的熱量較少,大洋西岸為暖流,輸入大氣的熱量較多。
31.A 【解析】 ②位于河道凹岸,侵蝕較為嚴重,坡度較陡;①位于凸岸,泥沙堆積,坡度較緩。
32.B【解析】由圖可獲取信息:冬至日,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向,說明該地位于南回歸線以北,由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30°判斷應位于南回歸線以北60個緯度,即36.5°N。結合四個選項,可知只有B選項符合條件。
33.D【解析】由上題分析知,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絕熱窗戶設計成傾斜樣式,主要是在冬季可加大窗戶與正午太陽光線的夾角,利于室內增溫。
二、綜合題
?34.【精析】
(1)市區工業外遷有利于增加城市的商業用地、綠化用地面積,減少市區的人口、產業,從而緩解了交通、土地、用水、用電的壓力,進一步優化了城市功能分區。
(2)從天津市的教育、科技、工業基礎、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方向。
?【答案】
(1)有利于優化城市功能分區,提高土地使用效益;(4分)有利于增加城市生態用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4分)有利于緩解市區交通、用水、用電、用地的壓力。(4分)
(2)離天津市區較近,工業基礎雄厚,協作條件好;(3分)科技和教育發達,人才眾多;(3分)有發達的陸海空交通體系(或交通便捷);(3分)國家政策支持。(3分)
35.【解析】
(1)從經緯度可判斷圖示區域位于我國西南橫斷山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從這個大背景去分析圖示區域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從流量、水位、水能、含沙量、汛期、結冰期等方面描述。
(2)由圖可知圖示區域地形落差大,降水豐富,徑流量大,礦產和生物等資源豐富。因此在流域綜合開發的基礎上,可以發展水電、冶金、木材加工、制藥、旅游和養殖等。
(3)由經緯度位置,可判斷氣候特點和板塊位置,結合題目材料中的信息,植被破壞,可判斷圖示區域易發生的地質災害類型,進一步分析其成因。
【答案】(1)水量豐富(或徑流量大);(2分)水位(或流量)季節變化大;(2分)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2分)汛期長;(2分)含沙量較大;(2分)無結冰期。(2分)(答對其中5點即得10分)
(2)水電開發;(2分)有色金屬冶煉;(2分)林產品加工;(2分)藥材加工(或制藥);(2分)水產養殖;(2分)旅游開發。(2分)
(3)地震、滑坡、泥石流(2分) 成因: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2分)地處山區,地勢起伏大;(2分)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2分)植被遭到破壞。(2分)
政治部分答案
1-5 CAACB 6-10 BDDBC 11 D
38、(1)材料一、二說明隨著我國財政收入的增長,我國財政支出也在不斷地增加。(3分)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根本性的。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財政收入逐年增長。(3分)財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實施了合理的分配政策,國家財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2分)
(2)①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國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依法行政。(4分)②我國政府積極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國家不斷加大國防支出,提高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能力。(2分)③我國政府積極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國家通過加大對“三農”的投入,促進經濟的發展。(2分)④我國政府積極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職能。國家對教育支出的增長,有利于提高全體公民的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2分)⑤我國政府積極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政府加大醫療和社會保障支出,使人民的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的改善。(2分)
(3)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國既要重視東部經濟的發展,又不能忽視西部經濟的發展。(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新時期西部經濟發展有其新的特點,要給予足夠的重視。(3分)③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在著眼全局的前提下,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放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的優先地位。(3分)
39、(1)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有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有利于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2)①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最主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在解決凍土層的過程中,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理念。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為攻克凍土層難題科研人員及施工人員發揚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為攻克凍土層難題,科研人員及施工人員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結合實際終于研究出新技術。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必須與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相結合,科研人員及施工人員在新藏線改造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攻克一系列世界性難題,彰顯出當代中國人的改革創新精神,為新藏線改造逐漸提速。
①能動地認識世界。結合國內外先進技術,采用了新技術解決凍土層問題體現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和主動創造性。②能動地改造世界。通過運用新技術,攻克一系列世界性難題,為新藏線改造逐漸提速,也改善了交通條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③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立足于保護生態環境和凍土層實際問題,遵循自然規律,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安徽省亳州市
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
理科綜合能力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126分)
本卷共20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題目要求的。
以下數據可供解題時參考:
相對原子質量(原子量):H—1 C—12 O—16 S—32 pb—207 N—14 Mg—24 Si—28
Mn—55
1.現有氨基酸1500個,其中氨基總數為1510個,羧基總數為15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3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分別為 ( )
A.1497、3和3 B.1497、13和1 1 C.1499、2和2 D.1498、10和8
2.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與細胞的整體的功能密切相關,下列關于細胞和細胞器的功能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工業硅肺是因為吞噬細胞不能吞噬硅塵造成的
B.尿毒癥是因為肝細胞不能將含氮廢物轉化為尿素形成的
C.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激素的加工合成,都需要內質網的參與
D.垂體細胞分泌生長激素不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就能完成
3.下圖表示芍藥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過程中CO2和[H]的變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發生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過程④發生在線粒體的內膜
B.過程⑦發生在線粒體中
C.過程⑤,⑥均需要[H]和ATP提供還原劑和能量
D.過程①、③產生的[H]是相同的物質,過程⑧在線粒體中進行
4.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敘述正確的是 ( )
A.激素是調節生物新陳代謝的物質,可以起催化作用
B.在一次反射完成的過程中,傳入神經興奮時,Na+內流,傳出神經興奮時,Na+外流
C.體液調節的主要內容是激素調節,CO2通過體液傳送調節生命活動,屬于體液調節
D.體溫調節的中樞在垂體,與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有關
5.甲圖表示某植物生長素濃度與作用的關系;乙圖表示將一株燕麥幼苗水平放置,培養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丙圖表示燕麥胚芽鞘。正確的是 ( )

A.圖乙中a、b兩點的生長素濃度應大于10-8 (mol/L)
B.丙圖A段產生生長素,只能向B段極性運輸而不能橫向運輸
C.甲、乙圖示都說明了植物生長素具有兩重性
D.某小組在探究促進扦插生根的最適生長素濃度時,預設了I、Ⅱ兩個濃度,結果都沒有生根,建議該小組在I、Ⅱ兩濃度之間設置梯度濃度,即可找到促進扦插生根的最適濃度范圍。
6.下列有關育種說法正確的是 ( )
A.多倍體育種過程中,秋水仙素作用于細胞有絲分裂的間期
B.用輻射的方法進行誘變育種,誘變后的植株一定比誘變前的具備更多的優良性狀
C.用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進行單倍體育種,所育的種自交后代約有1/4為純合子
D.用雜合子AaBb的植株自交,從Fl中選雙隱性者即可獲得純合子(aabb)
7.化合物A是近年來采用的鍋爐水添加劑,其結構簡式如圖,A能除去鍋爐水中溶解的氧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A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A分子中N的化合價為-3價
C.A分子中含有10個鍵和1個鍵
D.1molA在足量O2中燃燒生成CO2、N2、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3
8.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O.lmol·L-1HBr溶液中:Na+、Fe2+、、Br2
B.O.lmol·L-1NaOH溶液中:K+、Ba2+、、HCOOH
C.含有O.lmol.L-1Fe3+的溶液中:Na+、、SCN-、Cl-
D.含有O.lmol.L-1Ba2+的溶液中:K+、Mg2+、Cl-、
9.下述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
編號
實驗內容
實驗目的
A
將CO2(含HC1雜質)通人飽和NaHCO3溶液中
除去HC1
B
向做完銀鏡反應后的試管中加入稀氨水
除去試管內殘留物
C
向食鹽溶液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
鑒別真假碘鹽
D
將少量FeC12試樣加水溶解,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檢驗FeCl2試樣是否變質
10.電解尿素[CO(NH2)2]的堿性溶液制氫氣的裝置如圖所示(電解池中隔膜僅阻止氣體通過,a、b極均為惰性電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時,b極發生氧化反應
B.溶液中OH一逐漸向b極移動
C.電解時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CO(NH2)2+ 80H―― 6e- =十N2↑+6H2O
D.若在b極產生標況下224MlH2,則消耗尿素2g
11. 已知:CO2 (g) +3H2 (g)CH3OH (g) +H2O (g) △H=-49.OkJ· mol-1 一定條件下,向體積為11的密閉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o1H2,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升高溫度平衡常數K增大
B.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CO2的平衡轉化率為75%
C.3min時,用CO2的濃度表示的正反應速率等于用
CH3OH的濃度表示的逆反應速率
D.從反應開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應速率
v (H2)= 0.075 mol·L-1·min-1
12.下列各項表述與示意圖一致的是 ( )
A. 圖①表示向A1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沉淀質量的變化
B. 圖②表示合成氨反應,N2和NH3的物質的量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關系
C. 圖③表示向Na2CO3稀溶液中滴入稀鹽酸,產生氣體的體積隨加入鹽酸的變化關系
D. 圖④表示室溫時,用00lmol·L-1HC1溶液滴定20mL 0.0lmol ·L-1NaOH溶液,溶液的
pH隨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
13.常溫下,將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實驗信息如下:
實驗編號
c(HA)/ mo1·L-l
c(NaOH)/ mol·L-1
反應后溶液pH

0.1
0.1
pH =9

c1
0.2
pH =7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Cl 一定大于0.2
B.HA的電離方程式是HA H++A-
C.乙反應后溶液中:c(Na+)=c(HA)+c(A一)
D.甲反應后溶液中:c(Na+)>c(A一)>c(OH一)>c(H+)
14.我國東海為期三個半月的暑期休漁期于九月十六日正式結束,福建沿海漁民駕駛三艘漁船從某港口同時出發,同時到達我國釣魚島黃尾嶼海域捕魚。三船運動的位移時間(x-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O—t1時間段內,乙物體做勻加速運動
B.在O—t1時間段內,甲物體的速度方向一直保持不變
C.在O—t1時間段內,三者的平均速度v甲=v乙=v丙
D.在O—t1時間段內,三者的路程L甲>L乙>L丙
15.2012年倫敦奧運會體操男子吊環比賽,中國選手陳一冰有一個高難度的動作,就是先雙手撐住
吊環(設開始時兩繩與肩同寬),然后身體下移,雙臂緩慢
張開到如圖所示位置。吊環懸繩的拉力大小均為T,它們的
合力大小為F,則在陳一冰兩手之間的距離增大過程中( )
A.T增大,F增大
B.T減小、,F增大
C.T增大,F不變
D.T減小,F減小
16.如圖所示,為赤道上隨地球自轉的物體A、赤道上空的近地
衛星B和地球的同步衛星C的運動示意圖,若它們的運動都
可視為勻速圓周運動,則比較三個物體的運動情況,以下判
斷正確的是 ( )
A.三者的周期關系為TB B.三者向心加速度大小關系為aA>aB>aC
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關系為
D.三者線速度的大小關系為VA17.如圖所示,讓平行板電容器帶電后,靜電計的指針偏轉一定角度,若不改變A、B兩極板帶
的電量而減小兩極板間的距離,同時在兩極板間插入電介質,那么靜電計指針的偏轉角度( ) A.一定減小
B.一定增大
C.一定不變
D.可能不變
18.如圖所示質量為1kg的滑塊從半徑為50cm的半圓形軌
道的邊緣A點滑向底端B,此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為3J。
若滑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則在B點時滑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為(重力加速度g取l0m/S2) ( )
A.3.6N
B.2N
C. 1.6N
D.0.4N
19.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的阻值為50,在ab間加上圖乙所示的正弦交流電,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交流電壓的有效值為
B.電流表示數為
C.交流電的頻率為0.02Hz
D.交流電的表達式為
20.如圖,絕緣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彈簧與斜面平行且初始為自然長度,帶電小球Q(可視為質點)固定在光滑斜面的M點,處于通過彈簧中心的直線ab上.現將小球P(也視為質點)從直線ab上的N點由靜止釋放,設小球P與Q電性相同,則小球從釋放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球P的速度一直增大
B.小球P的速度最大時所受合力為零
C.小球P的重力勢能與電勢能的和一直不變
D.小球所受重力、彈簧彈力和庫侖力做功的代數和等于電勢能的變化量的大小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1 80分)
21.I.(7分)圖是某同學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
①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A、B、C、D是紙帶上四個計數點,每兩個相鄰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從圖中讀出A、B兩點間距s_____cm;C點對應的速度是 m/s.(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②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實際是f=51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II.(11分)在一次實驗探究中,小明同學要測量某導電材料棒的電阻。
①首先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檔(倍率為×100)粗測其電阻,指針位置如圖(a)所示,其讀數為____。
②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盡可能精確地測量其電阻:
A.電流表:量程為0—5mA—25mA,5mA內阻約為l0,25mA內阻約為2
B.電壓表:量程為0—3V—15V,3V內阻約為7.2k,15V內阻約為36k
C.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額定電流1A
D.低壓直流電源:電壓4V,內阻可以忽略
E.電鍵K,導線若干
按提供的器材,要求測量誤差盡可能小,在下面實物圖(b)上連接完整的實驗電路。
③根據實驗的測量數據在坐標系中描點,如圖(c)所示。請在圖(c)中作出該導電材料棒的伏安特性曲線,則其阻值為 。

22.(14分)在近期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訪華期間,我國又公布了
一款由沈飛研發的殲-31的隱形戰斗機,彰顯軍事保島決心。
假設飛機試飛著陸后以大小為5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
動,其著陸速度大小為60m/s,求:
(1)飛機著陸后14s內滑行的位移x的大小;
(2)飛機靜止前4s內飛機滑行的位移的大小。
23.(16分)有人設計了一種帶電顆粒的速率分選裝置,其原理如題23圖所示。兩帶電金屬板間有勻強電場,方向豎直向上,其中PQNM矩形區域內還有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一束比荷(電荷量與質量之比)均為l/k的帶正電顆粒,以不同的速率沿著磁場區域的中心線O'O進入兩金屬板之間,其中速率為V。的顆粒剛好從Q點處離開磁場,然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到達收集板。重力加速度為g,PQ=2d,NQ=d,收集板與NQ的距離為,不計顆粒間相互作用,求
(1)電場強度E的大小
(2)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
24.(20分)如圖所示,一高h=0.8m的光滑曲形槽底端B與水平傳帶平滑相接,傳送帶的運行速度為v0=6m/s,長為L=0.9m,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0.5,DEF為固定于豎直平面內的一段內壁光滑的中空方形細管,EF段被彎成以O為圓心、半徑R=1.0m的一小段圓弧,管的D端彎成與水平傳帶C端平滑相接,O點位于地面,OF連線豎直。一質量為M=0.2kg的物塊a從曲面槽頂端A點無初速釋放,經B點滑到傳送帶上,過后滑塊被傳送帶送入管DEF,管內頂端F點放置一質量為m=0.2kg的物塊b,。已知a、b兩物塊均可視為質點,a、b橫截面略小于管中空部分的橫截面,重力加速度g取l0m/s2。求:
(1)滑塊a到達底端B點時的速度大小vB;
(2)滑塊a剛到達管頂F點時對管壁的壓力;
(3)滑塊a滑到F點時與b發生正碰,之后兩者粘在一起,飛出后落地。求滑塊a、b的首次落地點到0點的水平距離x(不計空氣阻力)。
25.(15分)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編號
相關信息
X
X的一種核素質量數為14,中子數為7
Y
Y的過氧化物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可用作供氧劑
Z
Z的基態原子M層電子數比L層少2個
W
W的基態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104sl
(1)X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_ ___族;元素X與Y形成的簡單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鍵的類型是 ,常溫下形成的晶體類型是 晶體。
(2)Y、Z兩種元素中原子半徑較小的是____ (填元素符號),Y元素所在周期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符號是____。
(3)W的單質與足量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濃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氣體11.2L,則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 mol。
(4)已知:Ksp(ZnZ)>>Ksp(WZ),則向含有等物質的量濃度的Zn2+外和W2+的稀溶液中滴加Y2Z溶液,最先沉淀的化合物的名稱是____。
(5)已知: △H=-905kJ·mo1-1
△H=-1268kJ·mo1-1
則: 的△H kJ·mo1-1。
26.(1 5分)一種新刑解熱藥物,可由下列路線合成:
(1)A的結構簡式為 。
(2) 寫出B→C的化學方程式 ,D→E的反應類型是 。
(3) E→F屬于取代反應,其另一種生成物G能與乙醇反應,寫出G與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 。

(4)下列關于F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分子式為
③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 ④能發生銀鏡反應
(5)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H的結構簡式為 ,H的名稱(系統命名)是 。
C有滿足下列條件的兩種同分異構體,其結構簡式為 和 。
①能使F eCl3溶液呈現紫色;
②核磁共振氫譜顯示分子中有4種H原子。
27.(15分)MgSO4·7H2O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利用菱鎂礦石(主要成分是MgCO3,并含有MnCO3,SiO2雜質)制取MgSO4·7H2O的實驗,工藝流程如下:
(1)笫①步研磨的目的是 ,所得濾液主要含 , 等溶質。
(2)第②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第③步濃縮結晶后,要經過 、洗滌、干燥等步驟才可得到MgSO4·7H2O洗滌沉
淀的基本操作是 。
(4)若制得MgSO4·7H2O的質量為82.00克,測得MnO2的質量為1.74克,且測得第①步濾
渣質量為4.70克,忽略各物質在溶液中的溶解損失,可計算出菱鎂礦石中MgCO3的質量分數為 。
28.(13分)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質、摩擦劑、甘油等物質。牙膏中的摩擦劑一般由CaC03、Al(OH)3、SiO2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劑的成分,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做了以下實驗:取適量牙膏樣品,加水充分攪拌、靜置、過濾。在濾渣中加入足量鹽酸后,發現沉淀減少但仍有少量不溶物。為進一步探究牙膏中摩擦劑的成分,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假設】根據題目信息同學們提出了如下假設:
假設一:牙膏磨擦劑的成分為Al(OH)3、SiO2和CaCO3 ;
假設二:牙膏磨擦劑的成分為Al(OH)3,和SiO2;
假設三:牙膏磨擦劑的成分為 。
【實驗驗證】
該小組同學擬通過實驗檢驗假設一是否成立。
請你幫助該小組完成以下實驗報告。(限選試劑:稀鹽酸、6mol·L-1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
實驗步驟
預期現象和結論
步驟1:取適量牙膏樣品,加水充分攪拌、過濾。
步驟2:取適量沉淀于試管中,
步驟3:
【交流提高】
該小組同學了解到一些牙膏中的摩擦劑使用了納米級碳酸鈣。查閱資料:工業上常將電石渣進行處理.得到Ca(OH)2懸濁液,再不斷通入CO2,即可制得納米級碳酸鈣。
通過傳感器測得反應過程中溶液pH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
試回答: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內,pH變化很小的原因是 。
29.(10分)入侵物種往往會對當地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產生災難性影響。某課外探究小組的同學在一塊荒地中,對某種入侵植物和幾種本地植物的種群密度進行了連續五年的調查,調查的結果如下表所示:(單位:株/m2)
植物年份
A植物
B植物
C植物
D植物
E植物
2005年
10.0
3.0
0.3
3.5
3.2
2006年
9.2
2.1
0.6
2.6
2.8
2007年
8.0
1.1
1.1
0.4
1.7
2008年
6.8
0.3
1.5
0
1.3
2009年
5.5
0.1
2.3
0
0.5
請根據上表回答:
(1)在所調查的五種植物中,你認為人侵物種是____植物。
(2)通過調查分析知道,入侵種群在原產地時,AA個體占24%,aa個體占4%,入侵種群在原產地時,種群在發生自由交配時的配子比例為____ 。A的基因頻率為 。
侵入該地區若干年后,Aa個體占48 %,aa個體占16%。A基因的基因頻率____(填“增
大”、 “減小”或“不變”)。
(3)入侵種群在侵入該地區若干年后是否發生進化?為什么? 。
30. (20分)
I.(10分)如圖表示人體內特異性免疫的
過程,圖中數字分別代表相應的生理活動,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虛線所表示的箭頭是
時所引起的免疫反應。
(2)圖中的“某物質”指的是____。
(3)下列細胞中,能處理并呈遞抗原的
是 __,不能識別抗原的是____
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的是 __。(填下
列代號)
A.吞噬細胞 B.T細胞
C.B細胞 D.記憶細胞
E.漿細胞 F.效應T細胞
(4)被效應T細胞攻擊致死的靶細胞的死亡屬于 (壞死/凋亡)
Ⅱ.(10分)
1.在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時,取洋蔥根尖的 mm,經過解離、 等步驟。先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的細胞,該區細胞的特點是: ,再換高位鏡下觀察。
2.某同學看到了如下的圖像,該同學根據視野中的細胞數目估算出分裂期約占細胞周期的13%,請指出該估算的明顯不科學之處: 。
3.另一同學畫了如圖的按順時針方向表示的4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b→a→b)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的一個細胞周期
B.甲圖的b→a與丙圖的b →a所用的時間可能一樣長
C.從a→b,由于DNA的復制使染色體數目增加一倍
D.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最好是選植物甲
31.(24分)
I.(14分)下圖為甲種遺傳病(基因為D、d)和乙種遺傳病(基因為E、e)的家系圖。其中乙病為伴性遺傳病。請回答以下問題(概率用分數表示)。
(1)甲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__ __,遺傳特點主要有 。
(2)Ⅱ-5的基因型為____ 。Ⅲ—14為雜合體的概率是 。
(3)如果Ⅲ—11與Ⅲ—13結婚,生女孩表現同時患甲乙兩種遺傳病的概率是 。
(4)Ⅲ8是一個21三體綜合征患者,21三體綜合征屬于_ __變異。
(5)下列哪些原因可形成21三體綜合征 ( )
A.精子在減數第1次分裂時異常
B.精子在減數第Ⅱ次分裂時異常
C.卵子在次數第1次分裂時異常
D.卵子在減數第Ⅱ次分裂時異常
Ⅱ.(10分)
自70年代遺傳工程(又稱基因工程)發展起來以后,人們開始采用這種高新技術生產胰島素,其操作的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
參考答案
物理試題參考答案
1 4.C 15. C 16.A 17.A 18.A 19.D 20.B
21.I①0.70cm 0.100m/s;(每空2分) ②偏小(3分)。
II① 或900Ω(2分)
②如答圖b所示。(共5分,其中分壓2分,內接2分,量程選擇1分)
③特性曲線如答圖c所示,(2分),800Ω(770Ω-830Ω均給2分);
22.(14分)答案 (1)360 m (2) 90m
【解析】
(1)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有a=-5 m/s2
飛機在地面滑行最長時間t== (4分)
所以飛機14 s內滑行的位移等于12s內滑行的位移
由v2-v02=2ax可得x== (4分)
(2)可看成反向的勻加速
x′=at2=×5×62 m=90 m. (6分)
23.⑴設帶電顆粒的電量為q,質量為m ,因帶電顆粒做勻速運動,
故 有
(3分)
將q/m=1/k代入得 (3分)
⑵如答23圖所示,因帶電顆粒在矩形空間PQNM中做勻速圓周
運動,有
(4分)
由幾何關系得:
(4分)
得 (2分)
24.(20分)
解析:(1)設滑塊到達B點的速度為vB,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2分)
=4m/s (2分)
(2)滑塊在傳送帶上做勻加速運動,受到傳送帶對它的滑動摩擦力,
由牛頓第二定律Mg =Ma ,a=5m/s2 (2分)
滑塊對地位移為L,末速度為vC,設滑塊在傳送帶上一直加速
由速度位移關系式
得vC=5m/s<6m/s,可知滑塊與傳送帶未達到共速 ,假設成立。(2分)
滑塊從C至F,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得 (2分)
在F處由牛頓第二定律
得FN=-1.0N ,即管下壁對a滑塊有向上的支持力。(2分)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管下壁受壓力大小為1.0N, 壓力方向豎直向下(1分)
(3)由題意知碰后物塊a、b共速,設速度為,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得

得 (2分)
離開F點后物塊a、b一起做平拋運動
(2分)
(2分)
(1分)
化學參考答案
選擇題:D D A C B B C
25.(15分)(1.)二, V A (各1 分) 離子鍵 離子 (各1分)
(2)S Cl (各1 分)
(3) Cu + 4HNO3(濃) = Cu(NO3) 2+ 2NO2↑ + 2H2O 0.5mol ( 各2分)
(4)硫化銅 ( 2分)
(5)-181.5 (3分)
26.(15分)(1)
, 還原(各1分)
(2)
(3)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 (2分)
(4) ③(2分)
(5) 2,3-二甲基苯酚
(每空2分)
27.(本題共15分)
(1)使溶解充分并加快溶解速率,(2分) MgSO4,MnSO4(2分)
(2)Mn2++ClO-+H2O=MnO2↓+Cl-+2H+(3分)
(3)過濾(1分) 將沉淀置于過濾器中,加蒸餾水(1分)至剛好浸沒沉淀(1分),待水流盡,重復2-3次(1分)(共3分)
(4)80%(4分)
28.(本題共13分)
【提出假設】假設3: SiO2 和CaCO3 (2分)
【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預期現象和結論
步驟2:滴加過量稀鹽酸。(2分)
若無氣泡產生,說明無CaCO3,則假設一不成立;(1分)若產生氣泡,則繼續進行步驟3。(1分)
步驟3:取步驟2的上層清液,逐滴加入6 mol·L-1 NaOH溶液至過量(2分)
若先生成白色膠狀沉淀,后沉淀逐漸溶解,說明含有Al(OH)3,則假設一成立。(1分)若無明顯現象,,則假設一仍然不成立。(1分)
(其他合理表述也給分)
【交流提高】
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中的Ca(OH)2逐漸被消耗,而消耗的這部分又被溶解的Ca(OH)2所補充,整個溶液中的Ca(OH)2濃度無明顯變化,故pH變化很小。(3分)
2012-2013亳州市聯考理綜試題(生物)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
1.B 2.C 3.A 4.C 5.C 6.D
二、非選擇題
29.(每空2分)
(1) C
(2) 雄配子(或雌配子)A:雄配子(或雌配子)a=3:2 60% 不變 
(3)沒有發生進化,入侵種群在侵入該地區若干年后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發生變化。 
30.
Ⅰ. (除注明外,每空2分)
(1)二次免疫(再次免疫)(1分)
(2)淋巴因子(1分)
(3)A E B、C、D、F(答全給分)
(4)凋亡
Ⅱ.(每空2分)
(1)2~3 漂洗、染色、制片 細胞排列緊密,呈正方形,有些正在分裂。 
(2)統計的細胞數目少,取樣的范圍小。
(3)B
31.(每空2分)
Ⅰ.(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患者后代發病率高,代代相傳,男女發病率相等
(2)ddXEXE或ddXEXe(用“和”、答不全不給分) 0
(3)1/12
(4)染色體(數目)
(5)ABCD
Ⅱ.(每空1分)
(1)C 
(2)環形DNA TTAAG GAATT
(3)顯微注射法 農桿菌轉化法 Ca2+ 感受
(4)DNA分子雜交 抗原-抗體雜交法

安徽省亳州市
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
英 語 試 題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115分)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回答聽力部分時,先將答案劃在試卷上。錄音內容結束后,你將有兩分鐘的時間將試卷上的答案轉涂到答題卡上。
第一節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What is the woman's problem?
A.She overcharged the man.
B.She brought the wrong coffee.
C.She took other's receipt by mistake.
2.What has the man decided to do this weekend?
A.Visit a museum.
B.Attend a Karate lesson.
C.Show his nieces around the city.
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a travel agency.
B.At a coffee shop.
C.At an airport.
4.What's the main reason the woman wants to move?
A.The rent is too high.
B.The house is far from her office.
C.The area is dangerous.
5.How will the man leam to restore a car?
A.By reading a book
B.By watching a video.
C.By taking classes.
第二節 (共15小題;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6至第8三個小題。
6.Who is the woman probably?
A.A landlady.
B.A tourist clerk.
C.A policewoman
7.What can the man do?
A.Use the fireplace
B.Keep pets in the house.
C.Lend the house to others.
8.Where is the man forbidden to park?
A.In the garage.
B.In the backyard.
C.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9至第11三個小題。
9.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A.Making preparations for a party.
B.Making invitations for a party.
C.Making plans for the upcoming holiday.
10.When will the cakes be delivered?
A.On the 12th.
B.On the 18th.
C.On the 19th.
11.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Call the bakery.
B.Go down the street.
C.Confirm the number of people.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2至第14三個小題。
12.Where do the speakers agree to meet?
A.By the lake.
B.At the entrance to the lake.
C.Outside a restaurant.
13.What does the woman have to do before going out?
A.Do the dishes.
B.Wash her clothes.
C.Finish her homework.
14.What will the man do?
A.Ask for a table first.
B.Meet the woman at 7:30
C.Pick up the woman.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5至第17三個小題。
15.What is the man's problem?
A.He doesn't know about the incident.
B.He can't write an incident report.
C.He can't finish his report on time.
16.Why is the man's boss dissatisfied with the report?
A.It's not concise (簡潔的) .
B.It's not accurate.
C.It's very informal (非正式的) .
17.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t last?
A.Describe the incident from every aspect.
B.Finish a sentence with a full stop.
C.Write the report in the past tense (時態) .
聽下面一段獨白,回答第18至第20三個小題。
18.How long does the dinner last?
A.Two hours.
B.Two and a half hours.
C.Three hours.
19.What should one do if he wants to have breakfast at 8 in his room?
A.Tell the Reception the previous evening .
B.Call the room service at 7:30 am.
C.Contact the dining room.
20.What does the speaker suggest the listeners should do?
A.Bring the towels in their bathrooms to the swimming pool.
B.Pay a small extra charge to lock their valuable items away.
C.Leave the rooms by ten in the morning on the day of their departure.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 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The WTO can't be called _____ "world" organization without ____ world’s largest nation-Russia.
A.the; a B.a; a C.the; the D.a; the
22.—I got promoted a few days ago.
—You did? _____!
A.Thank you B.Never mind C.Congratulations D.Don't worry
23.If our time is usefully employed, it will _____ some useful and important products.
A.turn out B.refer to C.look up D.carry on
24.My father _____ away for two months.I want to do something special for him when he comes back next week.
A.will be B.has been C.was D.had been
25.____ such a chance, why don't you have a try ?
A.To give B.Given C.Having given D.Giving
26.The people's government took good care of the children, four fifths of _____ parents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which B.whom C.whose D.them
27.Friends have to learn to _____ annoying habits and to bear differences of opinion.
A.put up with B.come up with
C.keep up with D.end up with
28.____ we get on well with a number of people , we are usually friends with only a very few.
A.As B.Once C.Before D.While
29.I was standing behind a tall man.When the man looked _____, I recognized him at once.
A.up B.down C.forward D.about
30.—How was the journey?
—Tiring! I caught the train at the last second but all the seats _____.I stood all the way.
A.would occupy B.had occupied
C.had been occupied D.would be occupied
31.____ is clear ____ the Diaoyu islands have been China's inherent territory (固有領土)both from historical and legal aspects since ancient times.
A.That; that B.This; this C.It; that D.What; what
32.A survey of China's citizens found that some smokers are unwilling to kick the habit because they aren't fully ____ of the harm it does to health.
A.fond B.ashamed C.worthy D.aware
33.—Conductor, can I get to Market Street on this train?
—Of course.The train is leaving._____, please.
A.Step lively B.Mind your step C.Look out D.Walk slowly
34.She _____ your birthday party, but she had to look after her mother in hospital.
A.should attend B.ought to have attended
C.can have attended D.must have attended
35.—How are you, Jack?
—_____, I'm rather sick.
A.In addition B.As a matter of fact C.On the other hand D.On the contrary
第二節 完型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涂黑。
It was on a summer burning afternoon in Denver.The sky was blue and the wind was blowing slightly.A man from a big 36 with a new wagon (馬車) and a beautiful pair of horses was 37 along a country road.He did not 38 much attention to 39 he was going.Pretty soon he realized that he was 40 , but he continued to drive, 41 to find his way or to meet someone who could tell him how to 42 to the town.
It was a long 43 road.For several hours he kept on driving. 44 it was almost dark, he saw in a cornfield a tall farmer plowing (犁) the land.He stopped his 45 team of horses near the fence and called out, "Hello, farmer"
"Hello, yourself" the farmer replied, 46 plowing.
"Where does this 47 go ?"
"I haven't ever seen it go anywhere.It always 48 right where it is " , said the farmer, without stopping his work.
"How far is it 49 the next town?" said the stranger, speaking a little louder.
"Don't know, never 50 it " replied the farmer.
By this time the city man was getting 51 , "What do you know? You're the biggest 52 I ever saw"
The farmer 53 the plow and turned and looked for a long time at the city man.Then he said scornfully (輕蔑地) , "Maybe I don't know much. 54 I am a fool.But 55 I'm not lost!"
36.A.enterprise B.city C.farm D.company
37.A.driving B.exploring C.escaping D.resting
38.A.fix B.give C.recommend D.provide
39.A.which B.that C.where D.what
40.A.gone B.missing C.lost D.discouraged
41.A.managing B.expecting C.refusing D.forgetting
42.A.take back B.bring back C.look back D.get back
43.A.lonely B.busy C.crowded D.proper
44.A.If B.After C.When D.Though
45.A.tired B.exited C.bored D.disappointed
46.A.already B.still C.thus D.merely
47.A.horse B.town C.field D.road
48.A.trains B.lives C.stays D.stands
49.A.in B.to C.inside D.from
50.A.built B.imagined C.overlooked D.measured
51.A.annoyed B.ridiculous C.concerned D.content
52.A.farmer B.businessman C.fool D.driver
53.A.undertook B.continued C.began D.stopped
54.A.Perhaps B.Luckily C.Exactly D.Indeed
55.A.in turn B.at least C.sooner or later D.at most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I'm fat, I'm too skinny.I'd be happy if I were taller, shorter, had curly hair, straight hair, a smaller nose, bigger muscles, longer legs.
Do any of these statements sound familiar? Are you used to putting yourself down? If so, you' re not alone.As a teen, you're going through many changes in your body.And as your body changes, so does your image of yourself.Lots of people have trouble adjusting, and this can affect their self-esteem (自尊) .
If you have a positive body image, you probably like and accept yourself the way you are.This healthy attitude allows you to explore other aspects of growing up, such as developing good friendships, growing more independent from your parents, and challenging yourself physically and mentally.Developing these parts of yourself can help boost (提升) yourself-esteem.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a healthy lifestyle (such as exercising and eating right) are a great combination for building good self-esteem.
Some people think they need to change how they look or act to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 But actually all you need to do is change the way you see your body and how you think about yourself.
The first thing to do is recognize that your body is your own, no matter what shape, size or color it comes in.If you are very worried about your weight or size, check with your doctor to verify (核實) that things are OK.But it is no one's business but your own what your body is like—ultimately, you have to be happy with yourself.
Next, identify which aspects of your appearance you can realistically change and which you can't.Everyone has things about themselves that they can't change and need to accept—like their height, for example, or their shoe size.
When you hear negative comments coming from within yourself, tell yourself to stop.Try building your self-esteem by giving yourself three good things every day.By focusing on the good things you do and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your life, you can change how you feel about yoursel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get help if you feel like your body image and self-esteem are affecting your life.
56.If we have a positive body image, we will_____.
A.concentrate on our body image only B.not develop strong self-esteem
C.like and accept ourselves as we are D.be less independent of our parents
57.______ can NOT help to boost your self-esteem.
A.Growing independent from your parents
B.Accepting your own body as it actually is
C.Having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a healthy lifestyle
D.Improving your body image as much as you can
58.To improve our body image, we have to _____.
A.think about ourselves B.be happy with ourselves
C.change the shape, size or color of one's body
D.check with our doctor to verify that our body is OK
59.Which is probably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Importance of Body Image B.Effects on a Person's Self-esteem
C.Tips for Improving Body Image D.Self-esteem and Body Image
B
60.Where can we most probably read this text?
A.In a newspaper. B.In a magazine.
C.In traveling guide. D.In a history textbook.
61.The business hours of Cook's Cottage on Saturday in the summer are _____?
A.11:00 am—2:00 pm B.5:00 pm—10:30 pm
C.9:00 am—5:30 pm D.9:00 am—5:00 pm.
62.The Anchorage Restaurant is ____.
A.in Williamstown B.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C.in Anchorage D.in Port Philip Bay
63.Where can you spend the night in a tour?
A.Cook's Cottage. B.Sovereign Hill.
C.Sydney Tower. D.Westfield Counterpoint.
C
In an age dominated (控制的) by new media and the Internet, there are so many alternative ways of learning.Gone are the days when, if we couldn't make it into a classroom, the only real option was to pick up a book, or when audio materials consisted of bad quality cassettes or sporadic(時有時無的) radio and TV programmes.With the appearance of broadband access to the web, we have a whole new learning domain (統領) at our fingertips.Sophisticated learning materials in the form of text or high-quality audio are now available at the touch of a button, and tests and assignments can be submitted (進行) and marked online.Questions and learning, studying away from the classroom has never seemed easier.Yet many teachers would argue that face-to-face contac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Enter the concept of blended (融合的)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education which seeks to combine the best of new technology and actual human contact.
Advocates of blended learning argue that an approach to study which combines the benefits of new technology with the best aspects of face-to-face (often abbreviated to F2F) teaching, will achieve better results.For example, there are some aspects of study, like practical sessions, dealing with more subjective questions, or meeting the needs of an individual student, which require face-to-face human interaction, whereas the more mechanical aspects of learning, such as answers to clear-cut questions, can be managed simply and effectively in a remote environment using new technology.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es have proven especially appropriate in language learning.For example, in an ELT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environment, a simple scenario (劇情概要) might be a classroom session where a teacher asks a group of students to use a wiki to create a text. Students then go away and compose and edit the text remotely.During the next F2F session, the teacher express his opinion about their work.
64.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Blended 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learning approach.
B.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use Internet-based learning materials,
C.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ways of learning for people to choose in today's world.
D.Blended learning methods have proven to be effective except in language learning.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study doesn't require face-to-fac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Practical sessions.
B.Tackling the needs of an individual student.
C.Dealing with more subjective questions.
D.Providing answers to clear-cut questions.
66.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the radio and TV in the past were of poor quality
B.people do not get audio materials through cassettes nowadays
C.it was not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leam outside a classroom in the past
D.it was difficult to find a classroom with good learning conditions in the old days
67.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best describe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blended learning?
A.Critical. B.Objective (客觀的) .
C.Supportive. D.Neutral (中立的) .
D
Botany (植物學) , the study of plants, occupies a particular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knowledge.For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it was the one field of awareness about which humans had anything more than the vaguest (模糊的)) of insights.It is impossible to know today just what our Stone Age ancestors knew about plants, but from what we can observe of pre-industrial societies that still exist, a detailed learning of plants and their properties must be extremely ancient.This is logical.Plants are the basis of the food pyramid for all living things even for other plants.They have always been enormously important to the welfare of people not only for food but also for clothing, tools, medicines, shelter, and a great many other purposes.Tribes living today in the jungle of the Amazon recognize hundreds of plants and know many properties of each.To them, botany has no name and is probably not even recognized as a special branch of "knowledge" at all.
Unfortunately, the more industrialized we become, the farther away we move from direct contact with plants, and the less distinct our knowledge grows.Yet everyone comes unconsciously on an amazing amount of botanical knowledge, and few people will fail to recognize a rose or an apple.When nor Neolithic ancestors, living in the Middle East about 10,000 years ago, discovered that certain grasses could be harvested and their seeds planted for richer fields the next season—the first, great step in a new association of plants and humans was taken.Grains were discovered and from them flowed the wonder of agriculture: cultivated crops.From then on, humans would increasingly take their living from the controlled production of a few plants, rather than getting a little here and a little there from many varieties that grew wild, and the accumulated knowledge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experience with plants in the wild would begin to fade away.
68.What does the writer mean when he says "This is logical"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Human knowledge of plants is well organized and very detailed.
B.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early humans had a detailed knowledge of plants.
C.There is no clear way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our ancestor's knowledge of plant.
D.It is reasonable to assume our ancestors behave much like people in pre-industrial societies.
69.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general knowledge of botany begun to fade away because ____.
A.people no longer value plants as a useful resource
B.direct contact with a variety of plants has decreased
C.botany is not recognized as a special branch of science
D.research is unable to keep up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lants
70.We learn that the first great step toward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e is____.
A.the changing diets of early humans
B.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 of names for plants
C.the invention of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工具) and machinery
D.the discovery of certain grasses that could be harvested and replanted
71.Human would depend on the controlled production of a few plants for living with
A.the knowledge of plants B.the discovery of certain grasses
C.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D.the appearance of agriculture
E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an infant under three who is cared for outside the home may suffer because of the separation from his parents.The British psychoanalyst John Bowlby believes that separation from the parents during the sensitive "attachment" period from birth to three may scar (留下疤痕) a child's personality and incline to emotional problems in later life.Some people have drawn the conclusion from Bowlby's work that children should not be sent to day care before the age of three, and many people do believe this.But there are also arguments against such a strong conclusion.
Firstly, anthropologists (人類學家) point out that the hidden love between children and parents found in modem societies does not usually exist in traditional societies.For example, we saw earlier that among the Ngonis the father and mother of a child did not raise their infant alone.But traditional societies are so different from modern societies that comparisons based on just one factor are hard to understand.
Secondly, common sense tells us that day care would not be so widespread today if parents and caretakers found that children had problems with it.But Bowlby's analysis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early day care has delayed effects.The possibility that such care might lead to more mental illness or crime 15 or 20 years later can only be noticed by the use of statistics.Statistical studies of this kind have not yet been carried out, and even if they were, the results would be certain to be complicated and controversial.
Thirdly, in the last decade,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careful American studies of children in day care, and they have reported that day care had a neutral of slightly positive effect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But tests that have had to be used to measure this development are not widely enough accepted to settle the issue.
72.This passage is mainly talking about________.
A.children's personality B.advantages of infants' early care
C.infants' education D.negative effect of infant school
73.The phrase "day car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_____.
A.nursing school B.baby-sitter
C.boarding school D.primary school
74.According to Bowlby,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three______.
A.should not be sent to school
B.should be cared for outside the home
C.will not suffer fro m parental separation
D.don't mind who will look after them
75.The argument against Bowlby's conclusion shows that___.
A.children have problems with day care
B.there is no negative effect on infants who go to school before three
C.there is a long-term effect on infants who go to school before three
D.children who are sent to school before three are sent to mental illness
第Ⅱ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任務型讀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閱分讀下面短文,根據所讀內容在表格中的空白處填入恰當的單詞。
注意:每個空格只填一個單詞。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eople in the world.Although they have equal degrees of health and wealth and the other comforts of life, one becomes happy, the other becomes miserable.This arises from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they consider things, persons, and events, and the resulting effects upon their minds.
The people who are to be happy fix their attention on the conveniences of things, the pleasant parts of conversation, the well-prepared dishes, the goodness of the wines, and the fine weather.
They enjoy all the cheerful things.Those who are to be unhappy think and speak only of the contrary things.Therefore, they are continually discontented (不滿意的) .By their remarks, they soar (提升) the pleasures of society, offend (冒犯 ) many people, and make themselves disagreeable everywhere.If this turn of mind were founded in nature, such unhappy persons would be the more to be pitied.
The tendency to criticize and be disgusted (厭惡) is perhaps taken up originally by imitation. It grows into a habit, unknown to its possessors.The habit may be strong, but it may be cured when those who have it are convinced of its bad effects on their interests and tastes.I hope this little warning may be of service to them, and help them change this habit.
Although in fact it is chiefly an act of the imagination, it has serious consequences in life, since it brings on deep sorrow and bad luck.Those people offend many others, nobody loves them, and no one treats them with more than the most common politeness and respect, and scarcely that.This frequently puts them in bad temper and draws them into arguments.If they aim at obtaining some advantage in rank or fortune, nobody wishes them success.Nor will anyone speak a word to favor their hopes.If they bring on themselves public disapproval, no one will defend or excuse them.
These people should change this bad habit.If they do not, it will be good for others to avoid any contact with them.
Title: Two Types of People
第二節書面表達(滴分25分)
假設你是李華,你的澳大利亞朋友Dick寫信給你,詢問你校有關減輕中學生學習負擔的情況。請你寫一封回信,談一談減負給你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的變化。
注意:1.開頭和結尾已為你寫好,不計人總詞數;
2.詞數120左右;
3.短文中不能出現與本人相關的信息。
參考詞匯:減輕學習負擔:reduce learning load
Dear Dick,
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again.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參考答案
聽力
1-5 CACBB 6-10 ABCAB 11-15 ACABB 16-20 ACBAC
單項選擇
21-25 DCABB 26-30 CADDC 31-35 CDABB
完形填空
36-40 BABCC 41-45 BAACA 46-50BDCBD 51-55 ACDAB
閱讀理解
56-60 CBBDC 61-65 CABAD 66-70 CDBBD 71-75 DCAAB
任務型讀寫
76. comfortable 77. consider 78. affects 79. highly/ much/ well
80. contrary 81. Attitudes 82. obtain 83. disapproved
84. excused 85. otherwise/ or
書面表達
Possible version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my studies. Before the learning load was reduced, I used to have classes at weekends and do endless homework till 11:30 at night. I was exhausted as most of Chinese students were.
Things have changed now, however. With less learning load, I have much more time to do other things such as visiting museums, attending computer classes, and learning drawing. In the evening, I read books and newspapers and watch TV. Although I do not have so many classes and so much homework compared with the past, I have learned much more, which are never taught in textbooks.
In short, I am quite satisfied with my life now.

安徽省亳州市
2013屆高三摸底考試
語 文 試 題
本試卷分第1卷(閱讀題)和第II卷(表達題)兩部分,共1 50分,考試時間1 50分鐘。
請在答題卷上作答。
第Ⅰ卷 閱讀題(66分)
一、(9分)
微力量:微博彰顯影響力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國快速地發展和普及,大量傳統媒體、政府機構、
公私企業、公眾人物入駐微博。隨著微博對社會生活的日益滲透,微博充分彰顯了它對中國社
會的影響力。
長期以來,傳統媒體一直身兼雙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議題主導者。受眾作為信息傳播
的終端,對新聞信息的處置是完全被動的。微博的興起徹底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專業主義壁
壘”,為普通公眾提供了一個更為便捷的話語平臺。這是一個“人人都能發聲,人人都可能被關
注”的時代。任何人只要擁有一定的技術知識和設備,都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甚至成為“公
民記者”。微博關于突發事件的報道已達到“秒互動”地步,它可在幾秒鐘內向用戶報道事件實
況,用戶甚至可以在1分鐘內就做出反饋,其實時性、現場感以及快捷性,超過了傳統媒體。
微博帶來的改變已經不只是媒介傳播方式的改變,而且是新聞傳播主體的移位。現代社會
快速發展,信息瞬息萬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涌現;受人力、物力等條件
的限制,任何傳統媒體不可能在全國各地都設立分支機構,更不可能將觸角延伸到社會的每個
角落。數量龐大的微博則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無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
每一個角落,以一種旁觀和參與兼備的姿態,注視和記錄著身邊發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為多
元化的觀點和方式對事件進行傳播和詮釋。
微博在直接發掘新聞議題的同時,也從傳統媒介那里“搶”走了部分議題設置權。目前國
內正在形成一種新的輿論機制,即微博率先報道,傳統媒體不斷跟進,通過議題互動,共同掀
起輿論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某教授設立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
微博,僅開通10余天,粉絲達到16萬多人,有1000余張網友拍攝的乞討兒童照片被發布在微
博上。截至3月8日,通過網上照片辨認,已發現被拐賣兒童6個,目前他們已被解救。
作為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的媒介節點,微博在用“微力量”改變中國媒介生態的同時,也
見證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目前,微博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數據中心調
查報告顯示,微博用戶使用微博發布信息、記錄心情、消磨時光、結交朋友、拓展知識、討論
同感興趣的話題、關注有興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網絡,重塑了社會關系的總
和。它甚至聚集民眾的智慧與力量,通過關注來改變社會,微博的社會救助和社會公益就充分
體現了這一點。
透視中國的“微博熱”,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變式的傳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決
定了微博的影響力及其發展趨勢。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和深化,越來越多的機構與個人
入駐微博,微博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將更為顯著。
(摘自《現代傳播》 有刪改)
1.下列有關微博的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3分)
A.微博的興起可讓普通公眾從新聞信息的受眾變為信息的傳播者。
B.微博對于突發事件的報道比傳統媒體更快捷更易搶得報道先機。
C.微博可以一種更為多元化的觀點和方式對事件進行傳播和詮釋。
D.微博具有強大的直接發掘議題的能力并決定著公共輿論的走向。
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微博直接對傳統媒體的權威地位形成挑戰,獨特的優勢使受眾不再是信息傳播的終端。
B.“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事件說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輿論機制且對社會有所改變。
C.微博成為了公眾新的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它促進了社會的交往,對社會關系的總和進
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傳播方式決定了其影響力和發展趨勢,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綜觀全文,微博的“微力量”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請分條概括。 (3分)
二、 (3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袁滋,字德深,陳郡汝南人也。弱歲強學,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結有重名,往來依焉。每讀
書,玄解旨奧,結甚重之。無何,黜陟使趙贊以處士薦,授試校書郎。何士干鎮武昌,辟為從
事,累官詹事府司直。部有邑長,下吏誣以盜金,滋察其冤,競出之。御史中丞韋絳聞之,薦
為侍御史,轉工部員外郎。
貞元十九年,韋皋始通西南蠻夷,酋長異牟尋貢琛請使,朝廷方命撫諭,選郎吏可行者,
皆以西南遐遠憚之。滋獨不辭,德宗甚嘉之,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持節充入南詔使。未行,遷
祠部郎中,使如故。來年夏,使還,擢為諫議大夫。俄拜尚書右丞,知吏部選事。出為華州刺
史、兼御史中丞、潼關防御使、鎮國軍使。以寬易清簡為政。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給地以居,
名其居曰義合里。專以慈惠為本,人甚愛之。然百姓有過犯者,皆縱而不理。擒盜輒舍,或以
物償之。征拜金吾衛大將軍,耆耋鰥寡遮道不得進。楊于陵代其任,宣言謂百姓曰:“于陵不
敢易袁公之政。”然后羅拜而訣。
上始監國,與杜黃裳俱為相,拜中書侍郎、平章事。會韋皋歿,劉辟擁兵擅命,滋持節安
撫。行及中路,拜檢校吏部尚書、平章事、劍南西川節度使,百姓立生祠禱之。征拜戶部尚書,
連為荊襄二帥,改彰義軍節度、隨唐鄧申光等州觀察使。逆賊吳元濟與官軍對壘者數年,滋競
以淹留無功,貶撫州刺史。未幾,遷湖南觀察使卒,年七十,贈太子少保。
滋工篆籀書,雅有古法。因使行,著《云南記》五卷。嘗讀劉暉《悲甘陵賦》,嘆其褒善懲
惡雖失《春秋》之旨,然其文不可廢,因著《甘陵賦后序》。
(摘自《后唐書·良吏下》)
4.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結有重名 重:慎重
B.轉工部員外郎 轉:轉任
C.擢為諫議大夫 擢:提拔
D.然其文不可廢 廢:廢棄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結有重名,往來依焉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B.然后羅拜而訣 學而不思則罔
C.竟以淹留無功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D.因使行,著《云南記》五卷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袁滋少年時善于治學,每每讀書,都能夠深刻地解說精微的旨意,他的表兄元結很看重他.
B.朝廷里很多官員認為西南邊陲太遙遠而害怕去,袁滋為了獲取德宗的贊許,表示愿意出使。
C.劉辟聚集軍隊擅發號令不受朝廷節制,袁滋不顧危險前往安撫,百姓們都立生祠為他祈禱。
D.劉暉的《悲甘陵賦》雖失《春秋》的旨意,但袁滋感嘆其揚善懲惡而寫了《甘陵賦后序》。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 )
(1)部有邑長,下吏誣以盜金,滋察其冤,竟出之。
譯文:
(2)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給地以居,名其居曰義合里。
譯文:
(3)滋工篆籀書,雅有古法。因使行,著《云南記》五卷。
譯文: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鷓鴣天
陸游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①行穿竹,卷罷《黃庭》②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注】乾道二年(1166年)陸游四十二歲,以言官彈劾謂其“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隆興通判,始卜居鏡湖之三山。
①玉瀣,一種美酒。②《黃庭》,是道經的名稱。
8.這首詞上闋描寫了哪些生活畫面? (4分)
9.這首詩體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4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 (任意選做六小題) (6分)
(1)見賢思齊焉, 。 (《論語·里仁》
(2) ,則知明而行無過也。 (荀子·勸學》)
(3) ,煙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閣序》)
(4)叢菊兩開他日淚, 。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5) ,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千呼萬喚始出來, 。 (白居易《琵琶行》)
(7)小楫輕舟, 。 (周邦彥<幕遮》)
(8)濁酒一杯家萬里, 。 (范仲淹《漁家傲》)
三、 (24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
逃 跑
鐵凝
①二十多年前,老宋從北部山區來到這個城市,這個劇團。
②老宋在團里的任務是傳達、收發,兼燒一個開水鍋爐。水燒開,老宋站在當院,亮起大
嗓喊:“水開了!”喊是有稱謂的。為了這稱謂,老宋還頗費了心思:將全團干部演員職工家屬
統稱為老師,這個稱謂誰都不反感,無親疏遠近之嫌,無厚此薄彼之意。
③份外的事老宋也沒少做。五樓的人們說,老宋,幫我把這罐煤氣扛上去吧。三樓的人們
說,老宋,我買的沙發來了,你給搭把手吧。一樓的婦女喜歡織毛衣,就喊,老宋,給我架著
毛線。
④老宋沉默寡言的時候居多。唱小生的老夏算是他的好友,老宋只向老夏說一些家事。他
的閨女,嫁的是一個更窮的地方的懶人。前幾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閨女以及一個剛滿月的孩
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閨女的日子很難,處處得老宋接濟。
⑤光陰像箭一樣。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他開始出錯,但這團的人們念著他的為人
和孤單,沒有辭退他。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爭氣地真出了大毛病。老夏用自行車馱著老宋
去醫院,醫生檢查后說盡快手術吧,保腿要緊。老宋問得多少錢,醫生說,一萬五左右。老宋
對老夏說,咱們回去吧。
⑥老夏走家串戶,挨門斂錢,為老宋籌集到一萬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人民幣。老宋激動得說
不出話來,身子像墜入云中。老宋數了一夜錢,即便一張兩塊的舊票,壓在掌上也沉甸甸的。
老宋數完錢就開始想心事,難道真的要把剛剛數過的這些東西都扔給醫院嗎?他決心不再相信這
條腫得檁梁似的左腿是條病腿,為了證實自己的見解,他做起了演員練功的高難動作,形態雖
然怪誕,卻是悲壯。這些動作將老宋折騰得激動不已,直到他稀哩嘩啦摔在地上。
⑦傳達室的燈亮了一夜。
⑧第二天,老宋從這個劇團和這個城市消失了。
⑨老夏終于氣憤起來,團里的老師們也氣憤起來,老宋的不辭而別顯然是愚弄了他們。老
夏想起當年老宋來是靠了一個親戚的介紹,那親戚住本市。親戚說,不瞞你說,他回老家第二
天就去縣醫院把腿鋸了,那兒便宜,兩千不到。剩下一萬多又有什么不好?一個鄉下人,又是窮
閨女,又是窮外孫。老夏沒有再矯情,只是憤怒難平,疑惑難平。
⑩不久,團里有人從北部山區演出回來,告訴老夏說在新開發的一個旅游景點看見老宋了,
老宋坐在一個小鐵皮房子里賣膠卷。老夏決心去親眼目睹那逃逸的老宋的現狀,用這親眼目睹
來刺激起對方的尷尬、難堪和愧疚。
⑩他很快就發現,在一個小鐵皮屋子旁邊,老宋拄著雙拐,正指揮一個健壯的年輕人卸
貨,左腿那兒空著。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澀,一時競想不好到底該不該去和老宋打招呼。
⑧老宋也看見了老夏,木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間,老宋撒腿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
拖動著全身,拖動著雙拐奮力向前;他佝僂著身子在游人當中沖撞,如一只受了傷的野獸;他
的奔跑使老夏眼花繚亂,恍惚之中也許跟頭、旋子、飛腳全有,他跳躍著直奔一條山間小路而
去,眨眼之間就沒了蹤影。
11.依據小說的相關內容,概括老宋形象的特點。 (6分)
12.小說第②段到第④段對全文情節展開有什么作用?請具體說明。 (6分)
13.小說第⑨段說“老夏沒有再矯情,只是憤怒難平,疑惑難平。”請用簡明的語言分析老夏的“憤怒”與“疑惑”。 (4分)
14.老宋的兩次逃跑發人深思,請結合文本探究老宋逃跑背后的辛酸。 (8分)
第Ⅱ卷 表達題(84分)
四、(24分)
15.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瀆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3分)
A.重聽(zhòng) 魚鰾(biào) 嚼舌頭(jiáo) 濯濯童山(zhuó)
B.模樣(mú) 機械(xiè) 結果實(jiē) 大雨滂沱(páng)
C.下載(zǎi) 噱頭(xué) 應屆生(yīng) 倉滿囤流 (dùn)
D.褻(xiè)瀆 落枕(lùo) 倒春寒(dào) 令人咋舌(zé)
16.下面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A.暑期電商價格戰愈戰愈烈,但隨后消費者感受到這場價格戰是“雷聲大、雨點小”,所得到的讓利實在不多,網絡誠信成為電子商務領域最突出的問題。
B.2012年日本羽毛球超級賽開賽,國羽臨時取消日本之行,面對日本的不情之請,主帥李永波坦稱退賽與政治事件無關,并對此深表遺憾。
C.目前,希臘政局風雨飄搖,歐元區其他成員國的不安全感和脆弱性將會增加不穩,歐債危機不斷惡化,未來歐元區還將面臨一系列的考驗。
D.香港大公報近日發表評論稱,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危言危行,不僅重創中日關系,
嚴重傷害兩國人民情感,而且會危及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1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3分)
A.徽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精華,徽州“三雕” (木雕、磚雕、石雕)的制作技藝,都已經被列入到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收錄了。
B.有媒體人士表示,眾多網友對“給力”的熱捧,反映了受眾對語言的新期待。親切、平民、通俗易懂的語辭,都是被今天的受眾喜聞樂見的。
C.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讓可拆卸的奧運會場館“倫敦碗”成為了海內外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它的美麗身姿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蟻族”,是對“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特別稱謂,這個詞可能會像“知青”“農民工”一樣成為理解中國社會變遷的詞語之一。
18.讀下面語段,在橫線上補寫兩個與畫線句子句式相同、語意連貫的句子。 (4分)
找到自己的位置,確定了自己的人生坐標,我們才能把握人生前進的方向,才能順利地穿過迷霧抵達人生的彼岸。陶淵明找到了,他雖貧窮卻辭官歸隱,“不為五斗米折腰”。王勃找到了, , 。莊子找到了, , 。
19.下面是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依次填入銜接最恰當序號為 (5分)
11月2日,胡錦濤等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參加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登記結束時, ,____ 。____ ,____ ,____ 。___ _,請這兩位普查員轉達對全國廣大普查員的親切問候。
①胡錦濤對兩位普查員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②普查員告訴總書記③并關切地了解這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的情況④目前整個登記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⑤從昨天開始,全國共有600多萬名普查員深入到各家各戶進行人口普查登記⑥總書記聽后感到滿意
20.高考不僅是十二年知識學習的總檢閱,更是一種體力和毅力的挑戰和考驗,是意志品質
的自我較量。在即將召開的高考勵志班會上,你作為學生代表發言,面對家長、老師、同學們,你會各說些什么? (6分)
對家長說 ;
對老師說 ;
對同學說 。
五、作文(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位教授在實驗室為即將畢業離開他的學生演示了水的三種狀態:冰、液態和水蒸氣。然后對學生說:“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溫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也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溫度是0度以下,那么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世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熾熱,那么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云朵,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將和宇宙一樣大。”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
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參考答案
1.D “并決定著公共輿論的走向”錯。文章談到國內新的輿論機制時說:“微博率先報道,傳統媒體不斷跟進,通過議題互動,共同掀起輿論高潮”故應是微博對公共輿論有影響,但并不意味著決定。
2.C A“直接對傳統媒體的權威地位形成挑戰”錯,為外加信息;“受眾不再是信息傳播的終端”有違事實。B“已形成了新的輿論機制”不合文意。未然當成已然。D“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錯,不能必然地推斷。
3.突破媒介傳播方式,改變新聞傳播主體。
②具有設置議題的能力,影響公共輿論。
③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產生了影響。(每條1分,不概括最多2分,若概括為打破傳統媒體的專業壁壘可得1分)
4.A(重:重大)
5.C(A.代詞;語氣詞B.而,表修飾;表轉折。C.以:連詞,表因果關系。D.因:因為;通,由。)
6.B(袁滋是因為愿意出使而獲得了德宗的贊許)
7.(1)他部署里有一個邑長,(被)一個小吏誣陷盜竊銀子,袁滋察明了他的冤情,最終把他解救了出來。(4分,“察”“出”“竟”各1分,句意1分。)
(2)從其他地方來到他管轄的境內的百姓,他都給地方讓他們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為義合里。(3分,“至”“名”各1分,句意1分。)
(3)袁滋擅長篆書、籀文等書法,很有古人法度。因出使之行,著有《云南記》五卷。(3分,“工”“雅”各1分,句意1分。)
8.描寫了詩人飲酒、竹林漫步、讀書、臥榻看山等生活畫面。(4分,每畫面1分)
9.抒情主人公隱居“蒼煙落照”之間,絲毫不理“塵事”,終日與美酒、《黃庭經》相伴,以及“貪嘯傲,任衰殘”的所謂隨處開顏的舉止,貌似輕松灑脫,實際上是一種無奈;“老卻英雄”四字更明顯地道出了詩人對統治者徒使英雄垂暮、無所作為的滿腔悲憤(壯志難酬的憤慨)。(4分,每點2分)
10.(1)見不賢而內自省也(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3)潦水盡而寒潭清(4)孤舟一系故園心(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6)猶抱琵琶半遮面(7)夢入芙蓉浦(8)燕然未勒歸無計
11.(6分)劇團的老臨時工(開水工),處境艱難,為人小心謹慎,沉默寡言,勤勞善良,樂于助人,對子女充滿愛心,為了生存而不惜損害做人的尊嚴。(每點1分,得滿為止)
12.(6分)表現老宋穩重勤快,為下文團里不辭退他以及捐款作鋪墊(2分)交代他和老夏友誼,為下文老夏幫助他及設法尋找他作鋪墊。(2分)交代閨女的困難,為下文逃跑提供情節依據(2分)
13.(4分)老夏為自己的好心換來老宋不辭而別的愚弄而憤怒;為老宋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質量而感到疑惑。(2分,每點1分)老夏的憤怒與疑惑推動情節發展,同時突出了小說“生存與尊嚴相扭結”的深意所在。(2分)
14.(8分)第一次逃跑,是為了省錢接濟閨女和外孫,但愧對團里的人,是痛苦的抉擇。(3分)第二次逃跑,是逃避老朋友,是良心的極端自責以及自尊受到極大傷害后的本能行為。(3分)對他而言,重要的是吃飯,是他與女兒及外甥的生存問題,而不是自己的一條腿和自己的尊嚴。文中兩次寫到老宋的逃跑,是小人物在生存窘境下的無奈選擇。(2分)
15.A(B“滂”應為pānɡ? C項“載”應為zàì D項“落”應為lào)
16.C(A.“雷聲大、雨點小” 比喻做起事來聲勢造得很大,實際行動卻很少,與讓利語境不符。 B.不合情理的請求(稱自己提出請求時的客氣話)。不符合語境。C.在風雨中飄蕩不定。比喻局勢動蕩不安,很不穩定。符合語境。D.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不符合語境)
17.D(A、句式雜糅,刪去“列入到”或“收錄”B、“被”多余。C、成分殘缺,缺少主語,應刪去“在……上”或“讓”。)
18.①他雖憤郁卻不甘沉淪,②“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③他雖孤獨卻逍遙自在,④“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19.(5分)
①③②⑤④⑥
(按一般邏輯,登記結束時,胡錦濤應表示感謝。其后是普查員匯報。最后是總書記滿意。如有三句連續排對給2分。)
20.對家長說:請父母放心,我們一定努力拼搏,永不言棄,用優異的成績回報您的養育之恩。
對老師說:請老師放心,我們一定不驕不躁,決不后退,用辛勤的汗水為母校增光。
對同學說: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一定要用最燦爛的方式詮釋生命的精彩。
(注意對象和勵志主題,言之成理即可)
21.依據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參考立意:①心靈的溫度高低決定你擁有世界的大小。②心態決定人生高度。③熱愛生活,才能擁抱世界。④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
附【參考譯文】
袁滋字德深,陳郡汝南人,少年時善于治學,因表兄道州刺史元結有很大的名聲,常過從往來依附他。每每讀書,能夠深刻地解說精微的旨意,因而元結很看重他。沒多久,黜陟使趙贊把他作為處士予以推薦,應試授官教書郎。何士幹鎮守武昌時,征召他為從事,后任詹事府司直。他部署里有一個邑長,被一個小吏誣陷盜竊銀子,袁滋察明了他的冤情,最終把他解脫了出來。御史中丞韋縚聽說后,推薦他做了侍御史,后轉任工部員外郎。
貞元十九年,韋皋開始打通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酋長異牟尋進獻珍寶給朝廷,并請求派大使去。朝廷下令前往撫慰曉諭,正挑選可以勝任大使的郎官,結果都認為西南邊陲太遙遠害怕去。唯獨袁滋不辭荒遠,德宗很贊賞他,即讓他以本官兼御史中丞之職,持節充任前往南詔的使臣。還沒有出發,遷任祠部郎中,依舊為使臣。第二年夏天出使歸來,提升為諫議大夫。不久授官上書右丞,主管吏部的銓選事宜。出京為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潼關防御使、鎮國軍使,為政寬簡清廉。從其他地方來到他管轄的境內的百姓,他都給地方讓他們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為義合里。他專以慈惠為行事根本,有時還賞給他們東西。后征召授官吾衛大將軍,他離任赴京時年老壽高的人及鰥夫寡婦攔住道路挽留他,使他不能前行。楊于陵代替了他的原任職務,大聲對百姓們說:“于陵我不敢改變袁公的政令。”人們這才圍繞著袁滋下拜與他告別。
憲宗開始代為處理國政時,袁滋與杜裳都任宰相,授官中書侍郎、平章事。適逢韋皋辭世,劉辟聚集軍隊擅發號令而不受節制,袁滋持節前往安撫。走到半路,授官檢校吏部上書、平章事、劍南節度使,百姓們為他立了生祠為他祈禱。后征召授官戶部尚書,連任荊州、襄州兩地主將。后改任彰義軍節度使,隨、唐、鄧、申、光等州觀察使。叛軍首領吳元濟與官軍對壘了好幾年,袁滋終因長久無功被貶為撫州刺史。不久,轉任湖南觀察使直至去世。享年七十歲,追贈太子少保官職。
袁滋工于篆書、籀文等書法,很有古人法度。因出使之行,著有《云南記》五卷。曾讀讀劉暉《悲甘陵賦》,感嘆其揚善懲惡雖有失于《春秋》的旨意,然其文不可廢棄,因此寫了《甘陵賦后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宁都县| 大名县| 连城县| 岳西县| 灵台县| 托里县| 泾阳县| 开远市| 翁源县| 万载县| 新闻| 旺苍县| 济宁市| 秀山| 闽侯县| 兰州市| 江西省| 长武县| 柞水县| 介休市| 东辽县| 东方市| 怀化市| 宜城市| 上杭县| 姜堰市| 北宁市| 苏尼特右旗| 奉新县| 哈尔滨市| 芮城县| 乐至县| 信丰县| 拜城县| 东丰县| 宜章县| 临桂县| 崇州市| 昭觉县|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