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導入新課毛澤東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1949.4)渡江戰役導入新課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萬船齊發,百萬雄師橫渡長江,一舉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在短短的三年內,人民解放軍是如何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對解放戰爭的勝利具有怎樣的意義?導入新課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學習目標知道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了解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知道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理解國民黨南京政權覆亡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適時調整了土地政策,將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行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耕者有其田新課講授綱領時間: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______________》。中國土地法大綱內容: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________平均分配土地。農村人口材料研讀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就一般情況來說,占鄉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農,占有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終年勞動,不得溫飽。如何看待當時中國的土地占有情況?當時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土地占有情況不均衡。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________,發展農業生產。土地制度開展情況根據土地改革總路線和《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各個解放區先后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歷時一年多順利完成,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1)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意義:(2)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問題思考解放區是如何進行土地改革的?它對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什么作用?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隨后又制定了土地改革總路線。根據土地改革總路線和《中國土地法大綱》,各個解放區先后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分到土地后喜悅的農民解放區農民踴躍支援前線二.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1.千里挺進大別山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重點南京武漢長春沈陽錦州塔山黑山營口遼寧吉林遼 北安東熱 河河 北2.三大戰役遼沈戰役 時間重點城市指揮參戰部隊殲敵人數意義1948.9—11錦州、長春、沈陽林彪、羅榮桓東北人民解放軍47萬余人解放東北全境遼沈戰役指揮者林彪(中)、羅榮桓(右)等在作戰前線林彪羅榮桓徐州陳官莊碾莊雙堆集江蘇山 東河南安 徽淮海戰役 時間重點城市指揮參戰部隊殲敵人數意義1948.11—1949.1徐州劉伯承、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中原、華東野戰軍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55萬余人淮海戰役淮海戰役粟裕 鄧小平 劉伯承 陳毅 譚震林北平天津張家口新保安傅作義平津戰役 時間重點城市指揮參戰部隊殲敵人數意義1948.11—1949.1北平、天津聶榮臻、林彪、羅榮桓東北、華北人民解放軍52萬余人華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戰役慨況表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時間重要城市指揮意義1948.9—11錦州、長春、沈陽林彪、羅榮桓解放東北全境1948.11—1949.1徐州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劉伯承、鄧小平、粟裕、譚震林1948.11—1949.1北平、天津聶榮臻、林彪、羅榮桓華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戰役勝利的意義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軍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三大戰役勝利的原因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建立了民主政權實行了土地改革毛澤東等人高超的指揮藝術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3.渡江戰役意義: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材料研讀毛澤東為什么強調“宜將剩勇追窮寇”?結合歷史談談你的看法。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49年4月)1949年國共決戰勝負已定,南京政府精銳喪盡。此時此勢,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面對的情況,是“宜將剩勇追窮寇”,解放全中國?還是“沽名學霸王”,滿足于“劃江而治”?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提出要將革命進行到底。有一位海外學者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當時南京國民政府庫存的黃金、白銀、美鈔的價值空前未有,并且擁有400多萬美式裝備的軍隊,配有飛機千架,艦艇如云,但為時不過3年就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共產黨打得落花流水。為什么會這樣奇怪呢?你認為奇怪嗎?為什么?不奇怪。中國共產黨能夠打敗國民黨有以下幾個主要因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等。合作探究討論: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有哪些?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導;③選擇了正確的革命道路,即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革命;④掌握了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并進行武裝斗爭;⑤組成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并獲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課堂小結結果:人民分得了土地,支持革命遼沈戰役人民解放戰爭勝利時間:1947年土地改革三大戰役渡江戰役措施:《中國土地法大綱》 土地改革總路線淮海戰役時間:1949年4月影響: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平津戰役隨堂演練1.1948年9月,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哪次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C.渡江戰役 D.淮海戰役2.1948年冬,陳毅賦詩《淮海前線見聞》:“幾十萬,民工走不通。駿馬高車送糧食,隨軍旋轉逐西東。前線爭立功?!睆牟牧现锌梢钥闯觯? )A.人民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同國民黨主力決戰B.人民群眾為淮海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C.華東與東北解放軍合力進行了淮海戰役D.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黃河以南各省的基礎AB3.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A.天津 B.沈陽C.北平 D.徐州4.三大戰役按開始時間排列正確的是( )①平津戰役②遼沈戰役③淮海戰役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②③①CD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道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了解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知道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理解國民黨南京政權覆亡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視頻“百萬雄師過大江”《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1949.4)人民解放戰爭經過戰略防御、戰略進攻和戰略決戰三個階段,1948年解放戰爭進入了戰略決戰階段。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敵軍150多萬人,國民黨主力基本上被消滅。渡江戰役的勝利,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想一想】人民解放軍是如何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共領導的土地改革,對解放戰爭的勝利具有怎樣的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二.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1.教師引導: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說一說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有什么變化?將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變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教師提問: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在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通過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和制定土地改革總路線,在解放區內進行土地革命。《中國土地法大綱》 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總路線 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教師講述: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老百姓高呼的口號“前方打老蔣,后方挖蔣根”,“支援大反攻,參加勝利軍,打倒蔣介石,拔掉老禍根”。3.教師提問:說一說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學生回答: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課件展示)解放區的農民踴躍支援前線4.教師過渡:那么,廣大人民群眾支持下的解放戰爭,又有哪些發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前線戰況。目標導學二: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教師講述: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率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大別山地處武漢和南京正中間,控制住大別山就意味著西可取武漢;東可取南京,可謂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唾手可得。隨后,各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也相繼轉入反攻,共消滅國民黨軍精銳200多萬,迫使國民黨進入被動防御作戰。教師講述:1948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發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的力量嚴重削弱,共產黨的力量顯著增強,決戰時機來到。教師引導: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完成有關三大戰役基本情況表。4.教師提問: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和力決戰的地點為什么首選東北戰場?①東北是我軍在兵力上唯一超過敵軍的一個戰場;②東北敵軍孤立分散,占領地區狹小,補給困難;③解放區經過土地改革,人民群眾踴躍參軍支援前線;④東北的工業相對發達,可以用它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教師提問: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決北平?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①和平民主是當時大勢所趨、民心所向;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古跡和文物不受破壞;③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進一步瓦解敵人。教師講述: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小結: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時間 1948.9——11 1948.11——1949.1 1948.11——1949.1指揮 林彪、羅榮桓 劉伯承、鄧小平、粟裕 聶榮臻、林彪、羅榮桓參戰部隊 東北人民解放軍 中原、華東野戰軍 東北、華北人民解放軍殲敵人數 47萬余人 55萬余人 52萬余人意義 解放東北全境 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 華北全境基本解放課件展示三大戰役意義和勝利的原因教師出示:《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示意圖》,講述: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軍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8.教師提問:解放南京意味著什么?學生討論,教師歸納:①反動勢力方面:統治全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②革命力量方面:中國共產黨代表勞動人民接管了國家領導權,勞動人民的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9 、材料研讀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49年4月)毛澤東為什么強調“宜將剩勇追窮寇”?結合歷史談談你的看法。1949年國共決戰勝負已定,南京政府精銳喪盡。此時此勢,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面對的情況,是“宜將剩勇追窮寇”,解放全中國?還是“沽名學霸王”,滿足于“劃江而治”?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提出要將革命進行到底。三、合作探究1.有一位海外學者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當時南京國民政府庫存的黃金、白銀、美鈔的價值空前未有,并且擁有400多萬美式裝備的軍隊,配有飛機千架,艦艇如云,但為時不過3年就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國共產黨打得落花流水。為什么會這樣奇怪呢?你認為奇怪嗎?為什么?不奇怪。中國共產黨能夠打敗國民黨有以下幾個主要因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等。2.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有哪些?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歸納總結:中國共產黨: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導;③選擇了正確的革命道路,即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革命;④掌握了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并進行武裝斗爭;⑤組成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并獲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四、課堂總結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開始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了實現人民解放和國建統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軍,發動了戰略反攻,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接威脅著武漢、南京。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的進行,基本上打垮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能在三年多的時間里,打敗國民黨軍隊,用事實再一次向世人證明:得民心者的天下。隨堂練習1.1948年9月,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哪次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 A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C.渡江戰役 D.淮海戰役2.1948年冬,陳毅賦詩《淮海前線見聞》:“幾十萬,民工走不通。駿馬高車送糧食,隨軍旋轉逐西東。前線爭立功?!睆牟牧现锌梢钥闯觯? B )A.人民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同國民黨主力決戰B.人民群眾為淮海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C.華東與東北解放軍合力進行了淮海戰役D.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黃河以南各省的基礎3.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C )A.天津 B.沈陽C.北平 D.徐州4.三大戰役按開始時間排列正確的是( D )①平津戰役②遼沈戰役③淮海戰役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②③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大戰役經典鏡頭,三分鐘時間,看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mp4 千里躍進大別山.mp4 毛澤東:土地改革,農民得到保證.mp4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犧牲最多的一場戰役.mp4 百萬雄師橫渡長江,解放全中國.mp4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pptx 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微課.mp4 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