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北省荊門市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北省荊門市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全科)

資源簡介

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
地 理 試 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25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
而是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產(chǎn)生初霜的現(xiàn)象。根據(jù)我國日歷反映的
信息,回答1~3題。
1.日歷中霜降時,太陽直射點的經(jīng)度約為
  A.176°30′E B.176°30′W
C.56°30′E D.3°30′W
2.關于此時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及地球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動
B.在赤道以南并向北移動
  C.地球公轉速度在變快
D.地球公轉速度在變慢
3. “防霜在于早先知”。防霜的辦法正確有:
①澆水,因為干土比濕土散熱快;
②熏煙,可在小范圍內形成保溫云層,減輕凍害;
③鋤地,“鋤頭有火”,可提高地溫;
④最根本是植樹造林,它可調節(jié)氣溫,徹底改變環(huán)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右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4~6題
4.圖示地區(qū)有一段長城遺址,其位置最有可能位于( )
A.A—B段 B.C—D段
C.E—F段 D.G—H段
5.人們在甲乙丙丁地最有可能看不到古長城遺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圖中陡崖的最大高差 ( )
A.450 B.449 C.200 D.199
損失率是指受災區(qū)域各類財產(chǎn)的損失值與災前(正常)值之比,影響損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災害的強度、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地區(qū)抗災能力等。讀“中國自然災害損失率(‰)等值線局部示意圖”,完成7~8題。
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自然災害損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內陸逐漸增大
B.因為經(jīng)濟發(fā)達,甲地區(qū)損失率最大
C.乙地區(qū)損失率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災能力差
D.丙地區(qū)損失率較小,其原因是災害種類單一,強度小
8.根據(jù)“中國自然災害損失率(‰)等值線局部示意圖”,推測上海及其周邊地區(qū)自然災害損失率最接近下圖中的 ( )
右圖為某國(①區(qū)域不屬于該國領土)玉米主產(chǎn)區(qū)和玉米種植、收獲的時間。該國制造業(yè)、采礦業(yè)是其經(jīng)濟支柱。讀圖回答9~10題。
9.該國玉米主產(chǎn)區(qū)7~10月為農閑時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稀少,水源條件差
B.為冬春季節(jié),氣候寒冷不適合玉米生長
C.氣候過于炎熱干燥
D.降水過多,多洪澇災害
10.7月,一艘輪船把該國礦產(chǎn)品從甲港口經(jīng)澳大利亞西岸運往上海,沿途大多 ( )
A.逆風順水 B.逆風逆水
C.順風順水 D.順風逆水
右圖為我國東部氣溫隨緯度變化的曲線。讀圖,回答11~12題。
11.圖中能正確反映我國東部1月、7月氣溫隨緯度變化的曲線分別是 ( )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① D.④和②
12.影響我國東部地區(qū)冬季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太陽輻射差異 ②距海遠近不同
③大氣環(huán)流影響④地形差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讀下圖,回答13-14題。
13.下列對于兩條河流的共同點判斷正確的是 ( )
A.都位于盆地地區(qū) B.都位于平原地區(qū)
C.都位于溫帶草原氣候區(qū) D.都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qū)
14.下列關于甲河、乙河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乙河入海口處形成土壤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B.乙河的流量比甲河的流量要小
C.甲河的汛期出現(xiàn)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現(xiàn)在春季
D.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乙河水流平緩,航運便利
右圖為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15-16題。
15.該游牧活動
  A.需要穿越熱帶雨林
B.易受臺風災害侵擾
  C.向南可至南非
D.隨著雨季南北移動
16.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曼哈頓懸日”是指在美國紐約曼哈頓(40°N,70°W)出現(xiàn)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由于曼哈頓街道為嚴格的棋盤式布局,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前后,日出時陽光會灑滿曼哈頓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呈現(xiàn)出壯觀的景象。據(jù)此完成17~18題。
17.出現(xiàn)“曼哈頓懸日”現(xiàn)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 ( )
A.正東—正西 B.東北—西南
C.正南—正北 D.西北—東南
18.每年的某些日期,這些街道在日落時也會出現(xiàn)“懸日”景觀。當日落“懸日”景觀出現(xiàn)時,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 )
右圖為經(jīng)緯網(wǎng)圖。圖中A點位于南緯68度,AB為晨昏線的一段;此刻,北京處于白晝;近期,C地日出時刻越來越早。據(jù)題設條件回答19~20題。
19.此刻,與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
A.圣保羅 B.華盛頓 C.開普敦 D.莫斯科
20.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該日, 大約在7月中旬
B.該日,C地太陽從東南方向升起
C.該季節(jié),正值尼羅河枯水期
D.該季節(jié),馬達加斯加島白晝比塔斯馬尼亞島長
讀某沿海地區(qū)的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據(jù)圖回答
第21~22題。
21.若①為落葉闊葉林帶,則該山可能位于(  )
A.山東半島 
B.歐洲西部
C.澳大利亞東南部 
D.圭亞那高原.
22.該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帶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
   A.北坡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且地處迎風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處陰坡和迎風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蓋率比南坡高
   D.北坡相對高差大,地處陽坡和迎風坡,水分條件好
右圖反映單位體積空氣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汽量與氣溫的關系。
23.根據(jù)上圖,氣溫在10℃時。1m 空氣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汽量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氣溫應達到
A.15℃ B.25℃ C.30℃ D.35℃
24.通過上述實驗可以推知,相對濕度的變化主要取決于氣溫,其一般規(guī)律是
①氣溫高,相對濕度小
②氣溫低,相對濕度小
③清晨相對濕度最大
④午后相對濕度最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右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
25.圖中數(shù)碼所代表的地球圈層正確的有
  A.①為大氣對流層
B.②為巖石圈的一部分
C.③不能傳播橫波
D. ④為下地幔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綜合題(50分) 
26.地質工作者在我國下列各地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1)a-b-c之間的地質構造為___________,依據(jù)是_________ (3分) 。
(2)a-b-c-d-e之間的地質構造總稱為_______,它是由于巖層受_______而造成的。(2分)
(3)按成因分類,該地區(qū)的地表巖層多屬于________巖。(1分)
(4)若要在該地鉆探石油,則應選在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什么?(3分)
27.讀我國某區(qū)域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各題。(16分)
(1)描述圖示地區(qū)降水量的分布規(guī)律(2分)
(2)圖中A地區(qū)日照時數(shù)不及B地區(qū),而積溫卻高于B地區(qū),試分析其原因(8分)
(3)B地區(qū)是我國典型的生態(tài)脆弱區(qū),試分析造成該地生態(tài)脆弱的原因。(6分)
28.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2011年暑假對我國西南某地區(qū)進行了野外綜合考察。下圖是他們考察地區(qū)的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圖中C處有一石碑“X河源”。請在圖中畫出發(fā)源于該處的小河。該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圖示區(qū)域內該河的上游段和下游段水流較急,而中游段水流緩慢,你是否能解釋其中的原因。(6分)
(2)該小組的幾位同學在山上玩起了“躲貓貓”游戲,其中一位同學站在C處、另一位同學站在E處,如果不考慮樹木等物體的影響,請問站在D處昀同學能否看到上述兩位同學?為什么?(4分)
(3)該小組的兩位同學分別畫了DE、GH -線的剖面圖,出現(xiàn)了圖示右側①②兩種情況,你認為正確反映GH剖面的是 (1分)。請在剖面圖①②中畫出DE、GH線的交點。(2分)
29.讀全球離岸風和迎岸風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稱為離岸風,反之為迎岸風。下圖中指向陸地的單箭頭表示迎岸風,反之為離岸風,↗↙表示季風。
(1)南半球的①②③④地區(qū)和北半球的⑤⑥地區(qū)迎岸風盛行季節(jié)的氣候特點是______。(2分)
(2)離岸風為終年信風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風向在北半球為________風,南半球為________風。(4分)
(3)當南亞和東南亞盛行迎岸風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2分)
A.氣壓帶、風帶向南移
B.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動
   C.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
D.地球位于公轉軌道近日點附近
(4)⑦風盛行的地區(qū)與同緯度其他地區(qū)相比,簡述該地區(qū)氣溫和降水的特征和原因?(4分)
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地理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A A C D C A A C D B D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D A B D C D D C B
26
27.【答案】(1)由東南向西北遞減(2分)
甲地區(qū)地處四川盆地,地表水系發(fā)達,夏季蒸發(fā)旺盛,多陰雨天氣,日照時數(shù)少,但云層厚,大氣保溫作用強,因而積溫高。(4分)乙地區(qū)為云貴高原,海拔較高,空氣稀薄,日照時數(shù)較多,但云層薄,大氣保溫作用喲,積溫較低。(4分)
(3)喀斯特地貌廣布,全年降水量大,傛水侵蝕強烈。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貧瘠。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頻頻發(fā)生。(6分)
28、
29
2012年10月23日
今日霜降(八時十四分)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
化 學 試 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第Ⅰ卷 選擇題(共42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2分)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
B.純凈的硅單質是制造光導纖維的基本原料
C.高空臭氧層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低空臭氧是污染氣體,對人體有危害
D.發(fā)酵粉中含有蘇打,能使焙制出的糕點疏松多孔
2.化學方程式可簡明地體現(xiàn)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已知:
氧化還原反應:
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OH)2 + I2 + 2KOH = 2Fe(OH)3 + 2KI; 3I2 + 6KOH = 5KI + KIO3 + 3H2O
復分解反應:
2HSCN + K2CO3 = 2KSCN +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熱分解反應:
4NaClO 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說法不正確是: ( )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 I2
B.還原性(堿性溶液):Fe(OH)2 > I2 > KIO3
C.熱穩(wěn)定性:NaCl > NaClO4 > 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 HCN
3.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c(OH-)/c(H+)=1010的溶液:K+、Fe3+、Cl-、NO3-
B.能生成Al(OH)3的溶液中:Na+、K+、ClO-、SO32-
C.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Na+、Ba2+、NO3-、I-
D.澄清透明的無色溶液:NH4+、K+、MnO4-、SO42-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3mol NF3與水完全反應生成HF、HNO3和NO,轉移電子數(shù)2NA
B.4.4g 14CO2含中子數(shù)2.4 NA
C.常溫下,5.6g鐵釘與足量濃硝酸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3NA
D.標準狀況下22.4L丙烷所含共用電子對數(shù)為8NA
5.中學常見物質A、B、C、D、E、X,存在下圖轉化關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略去)。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
A.若D是一種白色沉淀,在空氣中最終變?yōu)榧t褐色,則A可能是鐵
B.若D是一種強堿,則A、B、C均可與X反應生成D
C.若D為NaCl,且A可與C反應生成B,則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種強酸,則A既可以是單質,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與銅反應生成B或C
6.A、B、C和D都是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已知A的陽離子和C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能形成組成為AC的化合物;C和D屬同族元素,其中C中核外電子數(shù)是D中核內質子數(shù)的2倍。B和D同周期且B的同素異形體之一是原子晶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D元素處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族
B.AD2中可能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C.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A>C>D>B
D.BCD分子一定是直線型非極性分子
7.已知氯氣、溴蒸氣分別跟氫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Q 1、Q 2均為正值):
H2(g)+Cl2(g) = 2HCl(g) △H1=-Q1 kJ·mol-1
H2(g)+Br2(g) = 2HBr(g)  △H2=-Q2 kJ·mol-1
有關上述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Q 1< Q 2
B.生成物總能量均高于反應物總能量
C.1 mol HBr(g)具有的能量高于1 mol HBr(l)具有的能量
D.生成1 mol HCl氣體時放出Q 1熱量
8.下列離子方程式表示正確的是 ( )
A.AgNO3溶液中加入Cu:
Cu + Ag+ = Cu2+ + Ag
B.FeCl2溶液中滴加NaClO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淀:
2Fe2+ + ClO- + 5H2O = 2Fe(OH)3↓+Cl- + 4H+
C.甲酸溶液滴到大理石臺板上有氣泡產(chǎn)生:
2H+ + CaCO3 = CO2↑+ Ca2+ + H2O
D.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
HCO3- + Ba2+ + OH- = BaCO3↓+ H2O
9.通過實驗、觀察、類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確的結論是化學學習的方法之一。對下列反應的推斷或解釋正確的是 ( )
操作 可能的實驗現(xiàn)象 解釋
A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淀粉KI溶液中不斷通入C12 溶液變藍后褪色 C12先表現(xiàn)氧化性后表現(xiàn)漂白性
C CO還原Fe2O3得到的黑色固體加入鹽酸溶解后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不顯紅色 黑色固體沒有Fe3O4
D 將SO2通入BaCl2溶液中 沒有白色沉淀生成 BaSO3可溶于酸
10.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實驗室采用圖①所示裝置收集SO2
B.可用圖②所示裝置比較KMnO4、Cl2、S的氧化性強弱
C.實驗室制取的溴乙烷中常含有少量溴,加適量的苯,振蕩、靜置后分液,可除去溴乙烷中的溴
D.稱取0.40 g NaOH,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線,可配制0.10 mol/L NaOH溶液
11.下列各項操作中,不發(fā)生“先產(chǎn)生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現(xiàn)象的是 ( )
①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
②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硫酸
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過量的氨水
④向硅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鹽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CuSO4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關制備途徑及性質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途徑①所用混酸中H2SO4與HNO3物質的量之比最好為3:2
B.相對于途徑①、③,途徑②更好地體現(xiàn)了綠色化學思想
C.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氣體X中O2可能為0.75mol
D.Y可以是葡萄糖
13.在T ℃時,將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設該溶液的密度為ρ g·cm-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w,其中含NH的物質的量為b mol。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w=×100%
B.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0.5w
C.溶液中c(OH-)= mol·L-1
D.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 mol·L-1
14.將一定量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硫酸和稀硝酸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金屬粉末有剩余,下列有關推斷正確的是 ※【本資料、全品中考網(wǎng);全品教學網(wǎng)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學資源。】※( )
A.反應過程中不可能產(chǎn)生H2
B.剩余的金屬粉末一定有銅
C.往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會變血紅色
D.往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則金屬粉末的質量一定會減少
第Ⅱ卷 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共58分)
15.(10分)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新型、高效、多功能綠色水處理劑,比C12、O2、C1O2、KMnO4氧化性更強,無二次污染,工業(yè)上是先制得高鐵酸鈉,然后在低溫下,向高鐵酸鈉溶液中加入KOH至飽和,使高鐵酸鉀析出。
(1)干法制備高鐵酸鈉的主要反應為:
2FeSO4 + a Na2O2 = 2Na2FeO4 + b X + 2Na2SO4 + c O2↑
①該反應中物質X應是 ,a與c的關系是 。
②簡要說明K2FeO4作為水處理劑時,在水處理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2)濕法制備高鐵酸鉀(K2FeO4)的反應體系中有六種數(shù)粒:Fe(OH)3、C1O-、OH-、FeO42-、C1-、H2O。
①寫出并配平濕法制高鐵酸鉀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
②每生成1mol FeO42-轉移 mo1電子,若反應過程中轉移了0.3mo1電子,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的量為 mo1。
③低溫下,在高鐵酸鈉溶液中加入KOH至飽和可析出高鐵酸鉀(K2FeO4),說明什么問題 。
16.(8分)氮化硅(Si3N4)是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用石英與焦炭在高溫的氮氣流中反應制得:
SiO2+ C+ N2 Si3N4+ CO
根據(jù)題意完成下列各題:
(1)配平上述化學反應方程式。
(2)為了保證石英和焦炭盡可能的轉化,氮氣要適當過量。某次反應用了20mol氮氣,反應生成了5mol一氧化碳,此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 。
(3)分析反應可推測碳、氮氣的氧化性:C N2(填“>”“<”“=”)。
(4)氮化硅陶瓷的機械強度高,硬度接近于剛玉(A12O3),熱穩(wěn)定性好,化學性質穩(wěn)定。以下用途正確的是 。
A.可以在冶金工業(yè)上制成坩堝、鋁電解槽襯里等設備
B.在電子工業(yè)上制成耐高溫的電的良導體
C.研發(fā)氮化硅的全陶發(fā)動機替代同類型金屬發(fā)動機
D.氮化硅陶瓷的開發(fā)受到資源的限制,沒有發(fā)展前途
17.(10分)已知A、B、C、D、E五種主族元素分屬三個短周期,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C同主族,可形成離子化合物CA;B、D同主族,可形成DB2、DB3兩種分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B、C、D、E五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書寫)。
(2)A、B兩種元素能形成兩種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化合物M、N,具有強氧化性的化合物M的電子式可表示為 ;化合物N在同主族元素形成有具有相同結構的物質中,具有較高的沸點,其原因是 。
(3)在上述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寫化學式,下同),非金屬氣態(tài)氫化物還原性最強的是 。
(4)A、B、C、D中的三種或四種元素能形成多種離子化合物,其中水溶液呈酸性的有 (寫出所有化合物,用化學式表示,下同),能與稀鹽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有 。
18.(10分)現(xiàn)有A、B、C、D、E、F六種物質,已知它們的陽離子有:H+、K+、NH4+、Ca2+、Ba2+、Al3+,陰離子有:OH-、Cl-、ClO-、NO3-、CO32-、SO42-。將上述六種物質溶于水均配成0.1mol/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①僅A、C、D三種溶液顯酸性,且酸性強弱順序為A>D>C。
②D與E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的E沉淀量減少但不消失。
③向F中加入A有無色氣體生成。
④B的濃溶液與A的濃溶液混合產(chǎn)生有色且有刺激性氣體。
(1)根據(jù)以上信息,填寫下列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C ________ E ________
(2)書寫D與過量的E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書寫實驗④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向100mLA溶液中慢慢滴加入75mLF溶液和向75mLF溶液中慢慢滴加入100mLA溶液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____________。
19.(10分)下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夾持設備已略)。
(1)制備氯氣選用的藥品為:漂粉精固體和濃鹽酸,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同時裝置B亦是安全瓶,監(jiān)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fā)生堵塞,請寫出發(fā)生堵塞時B中的現(xiàn)象 。
(3)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 。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條 干燥的有色布條 濕潤的有色布條 濕潤的有色布條
II 堿石灰 硅膠 濃硫酸 無水氯化鈣
III 濕潤的有色布條 濕潤的有色布條 干燥的有色布條 干燥的有色布條
(4)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的非金屬性。當向D中緩緩通入足量氯氣時,可以看到無色溶液逐漸變?yōu)樯钭丶t色,說明氯的非金屬性大于溴。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該現(xiàn)象
(填“能”或“不能”)說明溴的非金屬性強于碘,原因是 。
20.(10分)用黃銅礦煉銅按反應物和生成物可將總反應可以寫成:
aCuFeS2 + bSiO2 + cO2 → dCu +e FeSiO3 + fSO2
(1)配平上述化學反應方程式:a =___ b=___ c=___ d=___ e=___ f=___
(2)若2.5噸黃銅礦(含CuFeS280%)發(fā)生上述反應,計算生成的S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m3)。
(3)若將標準狀況下的SO2 280mL通入100mL碘水中充分吸收后,多余的碘用0.182mol/LNa2S2O3溶液滴定(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用去Na2S2O3溶液5.50mL。寫出SO2通入碘水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計算(3)中碘水的物質的量濃度。
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十月月考化學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C A C A A B C
8 9 10 11 12 13 14
D D B C C D B
15. (1) ①Na2O (1分) a=4+2c (2分)
②高鐵酸鉀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消毒過程中自身被還原為Fe3+,F(xiàn)e3+水解生成Fe(OH)3膠體能吸附水中懸浮雜質而沉降(2分)
(2) ①2Fe(OH)3 + 3ClO- + 4OH- = 2FeO42- + 3Cl- + 5H2O (2分)
②3(1分) 0.15(1分)
③該溫度下K2FeO4比Na2FeO4的溶解度小(1分)
16. (1) 3 6 2 1 6(2分)
(2) 28(2分)
(3) < (2分)
(4) AC(2分)
17. (1)第三周期ⅦA族(1分) H(2) (1分) 水分子間存在氫鍵(1分)
(3)HClO4 (1分) H2S(1分)
(4) NaHSO4、NaHSO3(2分) Na2S2O3 (2分)
18. (1) C: NH4NO3 (2分) E: Ba(OH)2 (2分)
(2) 2Al3+ + 3SO42- +8OH- + 3Ba2+ = 2AlO2- + 3BaSO4↓+ 4H2O(2分)
(3) Cl- + ClO- + 2H+ = Cl2↑+ H2O(2分)
(4) 2:1(2分)
19. (1)Ca(ClO)2 + 4HCl(濃)=== CaCl2 + 2Cl2↑+ 2H2O(2分)
(2)除去Cl2中的HCl(1分) 錐形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2分)
(3)d (1分)
(4)E中溶液分為兩層,上層(苯層)為紫紅色(2分)
不能(1分) 過量的Cl2也可將I-氧化為I2(1分)
20. (1) 225224(2分)
(2) 2.5×106g×80%÷184g/mol×2×22.4×10-3m3/mol = 487m3(3分)(無過程不得分,)
(3) SO2 + I2 +2H2O = 4H+ + SO42- +2I-(2分)
(4) (0.182mol/L×5.50×10-3L×1/2+0.280L÷22.4L/mol)÷0.100L = 0.130mol/L
(3分,無過程不得分,答案為0.13mol/L扣1分)龍泉中學高三年級2013屆10月月考
生 物 試 題
出卷人:熊娘軍 審卷人:戴立軍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20每小題1分,21-30每小題2分,共40分)
1、關于下列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細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③⑤上進行的反應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C.觀察活細胞中的②常用健那綠染液進行染色
D.①與③之間的轉化能體現(xiàn)生物膜的流動性
2、下列關于人體中水和無機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膝跳反射的興奮傳導離不開水 B.自由水的比例越高,人體細胞的代謝活動越旺盛
C.無機鹽在細胞內含量很少,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具有維持滲透壓、酸堿度及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功能
D.人體內Na+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K+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血液中Ca2+缺乏時會導致肌無力
3、下列有關細胞核的說法,除哪項外都是錯誤的( )
A.原核細胞的擬核除沒有核膜外,其他方面與真核細胞的細胞核沒有差別
B.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多種大量的酶,有利于多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
C.在顯微鏡下觀察分裂間期的真核細胞,可以看到細胞核的主要結構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
D.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4、下列關于人體內的有機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糖存在于RNA分子中 B.脫氧核糖、半乳糖含六個碳原子,屬于單糖
C.生物體內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最終都是由DNA分子決定的
D.人體過剩的葡萄糖可以轉變成淀粉儲存于肝臟或肌肉中
5、右圖為不同化學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示意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①為某種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則①被初步水解產(chǎn)物
為多肽,徹底水解產(chǎn)物為氨基酸
B.若②大量積累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則②較之糖原為更
好的儲能物質
C.若③為構成細胞膜基本骨架的分子,則③為磷脂
D.若④在低血糖時分解補充血糖,則④可能是肌糖原和肝糖原
6.紅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不溶于水),但紅薯吃起來比土豆甜。為探究其原因,某興趣小組在溫度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處于休眠期的紅薯塊根與土豆塊莖處理30 min,取等量紅薯塊和土豆塊,分別加等量的蒸餾水制成提取液,加入斐林試劑后加熱至60℃顏色變化如圖所示。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淀粉不是還原性糖,是無甜味的糖
B.休眠的紅薯塊莖中含有淀粉酶,休眠的
土豆塊莖中不含淀粉酶
C.加入斐林試劑時應先加入斐林試劑甲液,
再加入斐林試劑乙液
D.由圖中曲線可知,60℃時紅薯中淀粉酶
活性最高
7.甲、乙兩圖是紅楓葉肉細胞和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圖均為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結構示意圖
B.做質壁分離的實驗應選擇甲為材料,圖中結構2起重要作用;做植物有絲分裂的實驗應選擇乙為材料,主要觀察結構3的有關變化
C.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2、4、5;標號6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D.一般情況下,甲細胞中細胞核DNA能轉錄不復制,乙細胞中細胞核DNA既能轉錄也能復制
8.用完全培養(yǎng)液在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培養(yǎng)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設兩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yǎng)液中各種離子與實驗開始時各種離子之比如圖所示。該實驗的結果不能說明(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對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
B.與番茄比,水稻對Si4+需要量大,對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細胞膜上載體種類和數(shù)量是不同的
D.植物對各種離子的吸收速率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有關
9、1個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釋放能量為m,其中40%用于ADP轉化為ATP,若1個高能磷酸鍵所含能量為n,則1個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過程中產(chǎn)生ATP分子數(shù)為 ( )
A.2n/5m B. n/5m C. 2m/5n D.m/5n
10、右下圖是線粒體內膜的結構示意圖,其中F0和F1兩部分構成ATP合成酶。F0鑲嵌在膜中,則F1位于( )
A.線粒體內外膜之間
B.細胞質基質中
C.線粒體基質中
D.線粒體外膜中
11、某種植物細胞在濃度分別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質溶液中,細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對此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 )
A.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自由擴散 B.細胞吸收M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
C.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D.所需能量供應不足
12、右圖為某同學在研究離體小鼠肝臟細胞物質輸入和輸出時所作的曲線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如果橫坐標代表時間,則縱坐標可代表細胞內某物質的積累量,
到達P點的原因可能是該細胞已經(jīng)積累了足夠的該物質
B.如果橫坐標代表底物濃度,則縱坐標可代表某物質通過協(xié)助擴
散進入細胞的速率,到達P點的原因可能是細胞膜上載體數(shù)量有限
C.如果橫坐標代表O2濃度,則縱坐標可代表某物質通過主動運輸
進入細胞的速率,到達P點的原因可能是催化有氧呼吸的酶活性達到最高
D.如果橫坐標代表底物濃度,則縱坐標可代表某物質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的速率,到達P點的原因可能是細胞提供的能量有限
13.為了驗證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下圖所示。在37℃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后,l、2中加入適量雙縮脲試劑,3、4不加任何試劑,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實驗② B.實驗① C.實驗①、實驗②都能 D.實驗①、實驗②都不能
14.用某種大小相似的綠色植物輪藻葉片分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已知實驗前葉片質量相等,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 h,測其質量變化,立即光照1 h(光照強度相同),再測其質量變化。得到如下結果:
組別 一 二 三 四
溫度/℃ 26 27 28 29
暗處理后的質量變化/mg –2 –3 –4 –4.5
光照后與暗處理前的質量變化/mg +4 +3 +3 +1
據(jù)表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該輪藻進行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是26℃
B.光照時,第二、三組輪藻產(chǎn)生的氧氣量相等
C.光照時,第二組輪藻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D.光照時,第四組輪藻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總量為10 mg
15.下圖曲線Ⅰ表示農田中晝夜溫度變化;Ⅱ表示光照強度晝夜變化;Ⅲ表示植物吸收CO2的晝夜變化變化,請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Ⅲ曲線與時間軸交點c和e時,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和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相等。
B.a(chǎn)點的形成是由夜間的低溫造成的
C.在從時間軸上的c點開始合成有機物,到e點有機物的合成終止。
D.增大曲線Ⅲ與時間軸所圍成的正面積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強度、CO2濃度和充足的水分供應等
16.某同學在夏季天氣晴朗的一天,分別于清晨、正午、傍晚、深夜4個時間從同一棵綠色植物各取一片綠葉,并從每片葉子上取下同樣大小的圓片,再將這4個圓片放入酒精中加熱脫色,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加碘染色,染色最深的應是( )
A.清晨的葉 B.傍晚的葉 C.深夜的葉 D.正午的葉
17. 大象和老鼠的個體差異不是細胞體積大小,而是細胞數(shù)目多少,大多數(shù)高等動、植物細胞的直徑一般在20~30m之間,原因不包括( )
A.酶促反應和核糖體需要占有細胞一定空間
B.相對表面積越小,越有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和交換
C.細胞核DNA是不會隨細胞體積擴大而增加
D.細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圍有關
18、下圖A表示某哺乳動物的一個器官中一些處于分裂狀態(tài)的細胞圖像,圖B表示相關過程中細胞核內DNA含量變化曲線示意圖,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圖中Ⅰ、Ⅱ、Ⅲ細胞分別對應圖B中的i、d、m區(qū)段
B.—個細胞經(jīng)過圖B曲線所示過程,最多可產(chǎn)生8個子細胞
C.圖A中有4個染色體組的是Ⅱ和Ⅲ,曲線a和f對應的區(qū)段中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
D.在圖A和圖B中,只有Ⅰ細胞和曲線g、i對應的區(qū)段中才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
19、顯性基因決定的遺傳病患者分成兩類,一類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另一類位于常染色體上,他們分別與正常人婚配,總體上看這兩類遺傳病在子代的發(fā)病率情況是:( )
A.男性患者的兒子發(fā)病率不同 B.男性患者的女兒發(fā)病率不同
C.女性患者的兒子發(fā)病率不同 D.女性患者的女兒發(fā)病率不同
20.水稻的非糯性(W)對糯性(w)是一對相對性狀。含W的花粉遇碘變藍,含w的花粉遇碘不變藍,把WW和ww雜交得到的F1種子播下去,長大開花后取出一個成熟的花藥,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花粉( )
A.全部變藍 B.全不變藍 C.1/2變藍 D.3/4變藍
21、下列與細胞內物質運輸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葉綠體合成的ATP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B.氫離子可以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液泡內
C.溶酶體內的酶由內質網(wǎng)形成的小泡(囊泡)運入
D.內質網(wǎng)的膜結構成分可以轉移到細胞膜中
22、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一種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細胞中的脫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動運輸機制有助于維持細胞內元素組成的相對穩(wěn)定
D細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極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23、細胞衰老和凋亡對維持個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及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普遍衰老會導致個體衰老
B.效應T細胞可誘導靶細胞發(fā)生凋亡
C.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
D.衰老細胞內染色質固縮影響DNA復制和轉錄
24、下列有關豌豆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萌發(fā)初期,種子的有機物總重量增加
B.及時排澇,能防止根細胞受酒精毒害
C.進入夜間,葉肉細胞內ATP合成停止
D.葉片黃化,葉綠體對紅光的吸收增多
25、下列關于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膜載體蛋白 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運輸不需要載體蛋白
C.線粒體外膜與內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變形蟲和草履蟲的細胞膜基本組成成分不同
26、蛙的受精卵發(fā)育成原腸胚的過程中,下列行為在細胞內不能發(fā)生的是( )
A.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B.DNA的半保留復制
C.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D.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開
27、將有關生物材料直接制成臨時裝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菠菜葉片下表皮保衛(wèi)細胞中具有多個葉綠體
B.花生子葉細胞中存在多個橘黃色脂肪顆粒
C.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數(shù)目較多
D.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細胞核清晰可見
28、小麥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隨外界CO2濃度的變化而變化(如右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小麥的CO2固定量與外界CO2濃度呈正相關
B.CO2濃度在100mg·L-1時,小麥幾乎不固定CO2
C.CO2濃度大于360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D.玉米比小麥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濃度CO2
29、右圖為某族甲(基因為A、a)、乙(基因為B、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其中一種為紅綠色盲癥。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Ⅱ6的基因型為BbXAXa
B.Ⅱ7和Ⅱ8如果生男孩,則表現(xiàn)完全正常
C.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乙病為紅綠色盲癥
D.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發(fā)病率高達2/3
30. 正常雙親產(chǎn)下,頭矮生雄性牛犢。以下解釋不可能的是( )
A.雄犢營養(yǎng)不良
B.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C.雄犢攜帶X染色體
D.雙親都是矮生基因的攜帶者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50分)
31.(8分)下圖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下圖乙表示人的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情況,圖丙中A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為1mol/L的乳酸溶液,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雙層的原因是: 。
(2)圖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運輸?shù)墓餐c是都需要 ,如果將圖乙所示細胞放在無氧環(huán)境中,圖中 的跨膜運輸不會受到影響,原因是 。
(3)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側液面;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 右側液面;如果此時用圖乙的蛋白質②替換蛋白質①,再進行試驗,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 ------右側液面。
(4)某些藥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細胞吸收,但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則更容易進入細胞,此實例可說明細胞膜具有 性。
32.(11分)下圖1、2分別為植物和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3為某生物體內細胞分裂示意圖,圖4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據(jù)圖回答:
(1)若圖1為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有 ---------(填標號),藍藻與圖1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差別是 。
(2)圖2細胞是由 細胞增殖分化而成。該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在合成和分泌過程中,依次經(jīng)過的生物膜為 (填標號)。
(3)若圖2細胞發(fā)生癌變,則該細胞易擴散轉移的主要原因是 。
(4)圖3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有 ,具有染色單體的有 (填字母),D細胞的名稱為 。
(5)觀察圖2活細胞中的⑤常用的染色劑是________。
(6)圖4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該過程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 期。圖4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33、(12分)請回答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問題。
在一定濃度的CO2和適當?shù)臏囟葪l件下,測定某雙子葉植物葉片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結果如右表。表中負值表示二氧化碳釋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光照強度(千勒克斯) 光合作用速度(CO2mg/100cm2葉﹒小時)
1.0 -2.0
3.0 +2.0
5.0 +6.0
7.0 +10.0
8.0 +12.0
10.0 +12.0
(1)在右側坐標系上繪出光照強度與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速度的關系圖。
(2)該植物葉片的呼吸速度是________(CO2mg/l00cm2葉·小時)。
(3)在光照強度為________千勒克司時,該植物葉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將該植物葉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時,其余時間置于黑暗中,則每l00cm2葉片產(chǎn)生的葡萄糖中有________mg將轉化為淀粉。(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5)據(jù)圖分析,在0~8千勒克司范圍內,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影響;超過8千勒克司時,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__________ 因素影響。
34 .(10分)雜種優(yōu)勢是指兩個遺傳組成不同的親本雜交產(chǎn)生的 F1在生活力、抗逆性、產(chǎn)量和品質等方面都優(yōu)于雙親的現(xiàn)象。顯性假說和超顯性假說都可以解釋雜種優(yōu)勢。
(1)顯性假說認為雜種優(yōu)勢是由于雙親的各種顯性基因全部聚集在 F1 引起的互補作用。如豌豆有兩個純種(P1和P2)的株高均為1.5~1.8米,但其性狀不同,親代 P1 多節(jié)而節(jié)短,親代 P2少節(jié)而節(jié)長,雜交后F1集中雙親顯性基因,多節(jié)而節(jié)長,可達2.1~2.4米,表現(xiàn)雜種優(yōu)勢。請利用遺傳圖解和必要文字解釋這一現(xiàn)象(多節(jié)與節(jié)長基因分別用A和B表示)。
(2)超顯性假說則認為等位基因的作用優(yōu)于相同基因,可以解釋雜種優(yōu)于純合親本。例如:豌豆染色體某一位點上的兩個等位基因(A1、A2)各抗一種銹病,兩個只抗一種銹病的純合親本雜交后代抗兩種銹病,請根據(jù)基因和蛋白質的關系來分析雜合體抗銹病能力高于顯性純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設豌豆高產(chǎn)與低產(chǎn)由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與a和B與b控制,且A和B 控制高產(chǎn)。現(xiàn)有高產(chǎn)與低產(chǎn)兩個純系雜交的 F1,F(xiàn)1自交得F2,F(xiàn)2里出現(xiàn)了高產(chǎn)、中高產(chǎn)、中產(chǎn)、中低產(chǎn)、低產(chǎn)五個品系。
①該育種結果支持以上的哪種假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2中,中產(chǎn)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中,高產(chǎn)、中高產(chǎn)、中產(chǎn)、中低產(chǎn)、低產(chǎn)五個品系性狀分離依次比為____________。
④若對 F2的所有中產(chǎn)豌豆進行測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其生物活性就會喪失,這稱為蛋白質的變性。高溫、強堿、強酸、重金屬等都會使蛋白質變性。現(xiàn)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請你設計實驗,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質變性。
材料用具:質量分數(shù)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質量分數(shù)為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蒸餾水、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無水乙醇、燒杯、試管、量筒、滴管、溫度計、酒精燈。
(1)實驗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編號A、B,向A、B兩試管中各加入1 mL新鮮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試管加 ,向B試管加5滴無水乙醇,混勻后向A、B兩試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將兩支試管搖勻后,同時放入適宜溫度的溫水中維持5 min;
③取 溶液和 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試劑;
④從溫水中取出A、B試管,各加入1 mL斐林試劑搖勻,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 min,觀察試管中出現(xiàn)的顏色變化。
(2)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 ,說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質)變性;
② ,說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質)變性。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 ,對照組是 。
龍泉中學高三年級2013屆10月月考
生物參考答案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20每小題1分,21-30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D C B D C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D C B B C B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B C C A C C C
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50分)
31、(8分)(1)磷脂分子有親水的頭部和疏水的尾部
(2)載體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紅細胞吸收葡萄糖是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能量而紅細胞主動運輸排出乳酸所需能量由無氧呼吸提供
(3)等于 低于 低于
(4)一定的流動
32、(12分) 【答案】(1)②⑧ 藍藻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2)B細胞或記憶細胞(缺1不得分) ③⑦①(順序答錯不給分)
(3)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 (4)ABCE BCE 極體或次級精母細胞(5)健那綠(6)DNA分子的復制 間 著絲點分裂
33、(12分)(1)見右圖 
(2)4 
(3)2 
(4)43.6 
(5)光照強度 溫度和CO2濃度
34、
35、(8分)(1)①5滴蒸餾水 ③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
(2)①A試管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試管不出現(xiàn) ②A試管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B試管也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3)乙醇的有無 A、B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A試管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
英 語 試 卷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共兩節(jié),30分)
第一節(jié)(共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完每段對話后,你將有10秒中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There are no seats available B. The woman has to stand in line for tickets
C. He had heard that the room was very small.
2.What had the woman thought
A. She had plenty of time to make the appointment
B. The man had given her the message C. Her message didn’t reach the man
3.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o the man
A. He should make the room bright B. He should put a new light in the room
C. He should wait a little while before he decides
4.When does the news begin
A. At 6:30 B. At 7:00 C. At 7:30
5.Who won the tennis match yesterday
A. Mark B. Sally C. Sally’s brother
第二節(jié)(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6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道小題,從每題所給的A. B. 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5秒鐘的時間閱讀每小題。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 – 8 題。
6.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sell her old bike
A. It’s very old B. It’s in bad condition C. She wants to buy a new one
7.How much does the woman want to sell her bike for
A.130 yuan B. 140 yuan C. 150 yuan
8.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should do
A. raising the price B. Lowering the price C. Not buying a new one
聽第7段材料,回答 9 – 11題
9.What watched the football game last night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The man’s wife
10.Who saw the complete film
A. The man B. The man’s wife C. Nobody
11.Who read a book last night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The man’s wife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 – 14 題
12.Why does the man decide to give up eating meat
A. He realizes meat is bad for his health B. He loves to eat vegetables
C. He wants to lose weight
13.Why did the man stop jogging(慢跑) to work
A. He felt too tired to keep doing so B. He was always late for work
C. He hurt himself in the leg
14.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an
A. He is not perseverant(持之以恒的) B. He isn’t humorous C. He isn’t strong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 – 17題
15.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A. To the cinema B. To the library C. To her dorm(宿舍)
16.Which best describes the man’s feelings about his classes
A. Lab experiments are easier than term paper B. He has a lot of essay exams
C. Term papers are easy for him
17.What kind of movi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see
A. Comedy B. Murder mystery C. Chinese martial arts(武術)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 – 20 題
18.Where might this story come from
A. A school biology book B. A doctor’s notebook C. A magazine
19.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Colds are always dangerous B. Nothing can help get rid of colds
C. Colds are often unpleasant
20.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ext
A.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catch cold in the winter
B. Even the strongest person can’t avoid catching cold
C. Old people are likely to catch cold because they are unpleasant
第二部分:詞匯知識運用(共兩節(jié),滿分30分)
第一節(jié):多項選擇(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To our disappointment, her cancer failed to ______ to our treatment but got worse.
A. answer B. appeal C. attach D. respond
22.Can you imagine how lucky we were We had a narrow ______ when a tree fell just in front of our car.
A. appearance B. escape C. exit D. entrance
23.3,000 dollars a month He ______ better than this since he has been working so hard for the company.
A. claims B. contains C. deserves D. declares
24.At the conference, there was ______ agreement among the experts on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A. detailed B. unique C. universal D. separate
25.The overall ______ of the Chinese Shooting Team at London Olympics was quite disappointing, losing several gold medals that they should have won.
A. feature B. performance C. devotion D. style
26.The police suspected that the man was the bank robber because he was seen to visit a fancy restaurant _______ though he had been out of work for almost two years.
A. frequently B. conventionally C. entirely D. personally
27.I saw Simon shortly before his ______ for Australia but have never heard from again since then.
A. arrival B. departure C. thirst D. reservation
28.I used to ______ him regularly for three years, but later I lost touch with him.
A. associate with B. fascinate with C. correspond with D. deal with
29.Hearing that all the employees had come back safe and sound, the manager said ______ he could finally have a good night’s sleep.
A. in charge B. in trouble C. in peace D. in relief
30.You know what Your name ______ in our conversation once or twice last week.
A. took part B. came up C. turned out D. came into being
第二節(jié) 完型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When my twin sons, Chad and Brad, were born, I was concerned about everything. Five years later, our little girl, Becky, 31 our family. I wanted everybody to be healthy and happy. I worked hard to see that they 32 .
As the kids grew older, I worried about headaches, throat infections and many other 33 childhood illnesses. I didn't like it when the boys spent time "warming the bench(板凳)" during Little League football games. I worried about Becky when she 34 the ball while playing softball. Before long, the teen years were upon us. I stayed 35 late at night waiting for the boys to return home. Many times the 36 crossed my mind that I would call the police if they weren't home on time. __37_, they always arrived home safe and sound 38 I had to take such measures.
"Please don't ever call the police," one of the boys said when I 39 him after a late arrival. The day the boys moved away to college was a 40 day indeed. I worried about their being able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Would they starve
A few months after the boys left college, our 41 rang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It startled(驚醒)us when we looked at the clock. It was 3 o'clock in the morning. " 42 must be wrong," I shouted to my husband, Roy, as we both jumped up. We ran to the door, opened it, and there 43 a police officer.
"You need to 44 your sons," he seriously announced. I picked up the telephone, but unfortunately, it was 45 . A line outside had been accidentally cut. Roy and I jumped into the car and 46 to the nearest telephone. My stomach ached. My husband was 47 so badly that he could hardly dial the number.
On the first 48 , Chad answered the telephone. "What's wrong " Roy shouted into the receiver.
"We were worried about you," Chad told him. "We've been trying to call you all night, but you didn't 49 . We called the police and asked them to go and check on you."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lives, the boys were worried about us. And they were the ones who 50 had to call the police.
31.A.completed B.visited C.tested D.a(chǎn)ppreciated
32.A.did B.had C.would D.were
33.A.serious B.unusual C.common D.incurable
34.A.missed B.threw C.got D.hit
35.A.down B.out C.up D.in
36.A.plan B.thought C.worry D.a(chǎn)dvice
37.A.Strangely B.Probably C.Luckily D.Exactly
38.A.a(chǎn)fter B.when C.before D.since
39.A.reminded B.told C.surprised D.threatened
40.A.nice B.embarrassing C.happy D.sad
41.A.phone B.clock C.a(chǎn)larm D.doorbell
42.A.Something B.Anything C.Everything D.Nothing
43.A.turned B.call C.stood D.came
44.A.greeted B.email C.see D.educate
45.A.gone B.useless C.dead D.stolen
46.A.rushed B.headed C.went D.moved
47.A.looking B.shaking C.suffering D.seeing
48.A.night B.a(chǎn)rrival C.try D.ring
49.A.talk B.a(chǎn)nswer C.wake D.care
50.A.a(chǎn)ctually B.suddenly C.frequently D.rarely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題2分,滿分40分)
讀閱下列短文,從每篇短文后所給各題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Even at school there had been an unhealthy competition between George and Richard.
I’ll be the first millionaire in Coleford!” Richard used to boast(吹牛).
“And you’ll be sorry you knew me,” George would reply “because I’ll be the best lawyer in the town!”
George never did become a lawyer and Richard never made any money. Instead both men opened bookshops on opposite sides of Coleford High Street. It was hard to make money from books, which mad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m worse.
Then Richard married a mysterious girl. The couple spent their honeymoon on the coast --- but Richard never came back. The police found his wallet on a deserted beach but the body was never found. He must have drowned.
Now with only one bookshop in town, business was better for George. But sometimes he sat in his narrow, old kitchen and gazed out of the dirty window, thinking about his former rival(競爭對手). Perhaps he missed him
George was very interested in old dictionaries. He’d recently found a collector in Australia who was selling a rare first edition. When the parcel arrived, the book was in perfect condition and George was delighted. But while he was having lunch, George glanced at the photo in the newspaper that the book had been wrapped in. He was astonished --- the smiling face was older than he remembered but unmistakable! Trembling, George started reading.
“Bookends have bought ten bookstores from their rivals Dylans. The company, owned by multi-millionaire Richard Pike, is now the largest bookseller in Australia.”
51.George and Richard were ______ at school.
A. roommates B. good friends C. booksellers D. competitors
52..How did George feel about Richard after his disappearance
A. He thought of Richard from time to time B. He envied Richard’s marriage
C. He felt lucky with no rival in town. D. He was guilty of Richard’s death.
53.George got information about Richard from ______.
A. a dictionary collector in Australia B. the latter’s rivals Dylans
C. the wrapping paper of a book D. a rare first edition of a dictionary
54.What happened to George and Richard in the end
A. Both George and Richard became millionaires
B. Richard became a millionaire while George had no great success
C. Both of them realized their original ambitions
D. George established a successful business while Richard was missing
B
In some children who go blind, certain parts of the brain that normally control vision appear to switch jobs and focus instead on sound, a new study has found.
The study, b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involved 7 adults who could see and 12 adults who had lost their vision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Each participant sat in a room with 16 loudspeaker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he room was designed so that there were no echoes(回聲)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speakers irregularly produced sounds. Participants had to point to where the sounds were coming from. Meanwhile, the researchers monitored blood flow in the brains of the participants to see which brain structures were working during the tas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of the blind participants were very good at pointing to where sounds were coming from. In these people, blood flow increased in the visual cortex --- an area at the back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This part of the brain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vision.
The other seven blind participants showed no increase in activity in the visual cortex. These people didn't do very well at picking out where sounds were coming from. Now, the researchers are looking at whether these people have gained an enhanced(加強的) sense of touch instead of sound to replace their lost vision.
The scientists say that their study shows how adaptable parts of the brain can be.
55.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is to find whether ______.
A. blood flow in the brains of blind people is slower B. blind people have a better sense of sound
C. the sense of touch is better among blind people D. blind children can regain their sight
56.The participant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asked ___.
A. to identify the direction the sound came from B. to take down the time each sound lasted
C.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16 sounds 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the loudspeakers.
57.During the experiment, blood flow in the brains of the participants was measured in order to _____.
A. find out which parts of the brain were functioning
B. look for the way of enhancing hearing ability
C. learn about the way they react to echoes
D. exp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ing and touching
5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Most blind people have a well-developed sense of touch
B. People go blind because of the breakdown of their visual cortex
C. Human brains can adjust themselves after the loss of a certain function
D. Most blind people have a better sense of sound than normal people
C
SYDNEY (AFP) Nick Bryant reports:
“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introduce the new caretaker of the island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Ben Southall.”
A global recruitment(招聘) drive with the trappings of a TV reality show made it truly a tourism marketing campaign.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s competition finally has a winner, Ben Southall, a 34-year-old charity worker from Britain. He beat 34,000 candidates from 200 countries in an online competition that became something of an Internet phenomenon.
“To go away now as the island caretaker for Tourism Queensland and the Great Barrier Reef is an extreme honour. I hope I can fill the boots as much as everybody is expecting, my swimming hopefully is up to standard and I look forward to all of the new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at the task involves.” [Ben Southall]
For a disappointing Australian tourism industry currently in the doldrums, this has been an unexpected encouragement. Tourism Queensland deliberately chose the middle of winter of the northern globe to launch the campaign back in January, but didn’t expect anywhere near the global response. They think the only countries where people didn’t visit their website was North Korea and a few African nations.
What’s said to be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 comes with a $110,000 (about 750,000 yuan) contract for six months’ work, a luxury beachside home and a plunge pool.
In return, the island caretaker will be expected to stroll(溜達) the white sands, enjoy the sun, diving and taking care of the reef, “maybe clean the pool”-- and report to a global audience via weekly blogs(博客), photo diaries and video updates.
For the losers meanwhile, there’s the worst of long journeys home.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recruitment started in winter in Australia
B. Ben Southall got the job in January
C. The global recruitment mostly took place online
D. The organizers knew the activity would attract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60. The caretaker of the islands is expected to be good at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
A. swimming B. acting C. photographing D. writing
6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report that ______.
A. it’s the easiest job in the world
B. The journey home of the losers of the competition will be dangerous
C. the organizers of the activity knew North Koreans would never be interested in the job
D. you need to surf the Internet regularly to know what Ben Southall is doing there
62. The underlined word “doldrums”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recovery B. development C. depression D. promotion
D
Fred Michel is one of 7.2 million Americans who moonlight.
Once a week, after his day job as medical director of a mental health center, the 40-year-oldpsychiatrist(精神科醫(yī)生) heads to a part-time job at a treatment center for young people. Twice a month,he travels three hours to another teenage treatment center.
Last year, 5.4 percent of the American workforce held second jobs,according to the US Labor Department, and that looks set to increase this year.
Many workers like the safety that moonlighting provides, says Carl Hausamn, the writer of “Moonlighting: 148 Great Ways to Make Money to the Side”.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US Labor Department shows that 40 percent of US moonlighters in 1997 took a second job to meet household expenses or pay off debts. Others save money or buy some special things.
People also take second jobs with an eye to the future --- wanting to try out a new field or gain experience.
Michel started moonlighting when medical systems were unstable(不穩(wěn)定的). He wanted to make sure he wasn’t tied to one system that ended up failing.
Just as the purposes for moonlighting vary, the moonlighters cross all age and racial groups. And they work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 no longer just service,office and sales jobs.
“Technology just affects your ability to make money,” Hausman says. “That makes a frequent change in moonlighting.”
As its name means, moonlighting still occurs mostly at night. And that results in some pressures. Chief among them is time.
Full-time employers could misunderstand, too. Some companies do not allow after-hour work because they fear it will affect their employees’ 9-to-5 performance.
“The primary employer is saying, ‘Wait, I’m paying you for the sharp, fresh, energetic you,’” says Tom Gimbel, president and founder of LaSalle Staffing in Chicago. “If you’re burning yourself at both ends, it’s going to show.”
Still, the good done to the moonlighters can be great. Besides extra income, moonlighters enjoy variety, freedom and chance to do something new. They also may find their part-time jobs strengthen what they do full time.
Besides, “it’s fun,” Michel says. Not only do his part-time jobs offer a chance to network, stretch hi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make more money, but they also give him the variety he wouldn’t find just in a full-time job.
“It’s a way of pulling from the spice cabinet,” he says, “and offering a little variety throughout the day.”
63.What i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A. The ways of moonlighting. B. The reasons for moonlighting.
C. The problems with moonlighting. D. The kinds of people who moonlight.
64.The reason why Fred Michel began to moonlight is that ______.
A. he felt more and more pressure from his employer
B. he needed to make ends meet with more money
C. he feared he would lose his present job one day
D. he found it exciting to do a part-time job
65. Some companies don’t allow their workers to moonlight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______.
A. their workers will be too tired to try their best at work
B. their workers cannot do extra-hour work for them
C. their workers will one day turn to some other different jobs
D. their workers will not get to work and be off work on time
66.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t’s a way of pulling from the spice cabinet.”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______.
A. moonlighting gets you away from the job you don’t enjoy
B. moonlighting offers you freedom to make extra money
C. moonlighting brings you chances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D. moonlighting strengthens your professional skills
E
Fo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at American universities, Old is suddenly in. The reason is obvious: the graying of America means jobs. Coupled with the aging of the baby-boom (生育高峰) generation, a longer life span(壽命) means that the nation’s elderly population is bound to expan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next 50 years. By 2050, 25 percent of all Americans will be older than 65, up from 14 percent in 1995. The change brings many problems for government and society, of course. But it also creates career opportunities in medicine and health professions, and in law and business as well. “In addition to the doctors, we’re going to need more sociologists, biologists, urban planners and specialized lawyers,” says Professor Edward Schneider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 (USC) School of Gerontology (老年學).
Lawyers can specialize in “elder law” which covers everything from trusts(信托) and estates to nursing-home abuse and age discrimination. Businessmen see huge opportunities in the elder market because the baby boomers, 74 million strong, are likely to be the wealthiest group of retirees(退休者) in human history. “Any student who combines an expert knowledge in gerontology with, say, an MBA or law degree will have a license to print money,” one professor says.
Margarite Santos is a 21-year-old senior at USC. She began college as a biology major but found she was “really bored with bacteria.” So she took a class in gerontology and discovered that she liked it. She says, “I did volunteer work in retirement homes and it was very satisfying.”
67.“…Old is suddenly in” (Line 1, Para. 1)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
A. America has suddenly become a nation of old people
B. more elderly professors are found on American campuses
C. gerontology has suddenly become popular
D. American colleges have realized the need of getting older students
68.Why can businessmen make money in the emerging elder market
A. The elderly possess an enormous purchasing power
B. They can employ more gerontologists
C. Retirees are more generous in spending money
D. There are more elderly people working than before
69.Who can make big money in the new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Retirees who are business-minded
B. The volunteer workers in retirement homes
C. Professionals with a good knowledge of gerontology
D. College graduates with an MBA or law degree
70.It can be seen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expansion of America’s elderly population ______.
A. will provide good job opportunities in many areas
B. will cause a heavy burden on society
C. may lead to nursing home abuse and age discrimination
D. will create new fields of study in universities
第四部分:書面表達(滿分40分)
第一節(jié):完成句子(共1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0分)
根據(jù)括號內的漢語提示,用句末括號內的英語單詞完成句子。將答案填入答題卡上相應位置。
71.I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twenty years ago a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ver since. (teach)
我二十年前大學畢業(yè),從此以后我一直在教書。
72.If you find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d better go where there are many people. (follow)
如果你發(fā)現(xiàn)有人在跟蹤你,你最好去人多的地方。
73.I really appreciate ___________________ such a good opportunity. I won’t let you down. (give)
我十分感激給我這么好的機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74.Handwrit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sn’t drawn enough attention of the students. (attach)
書寫還沒引起學生足夠的注意,老師們很重視書寫。
7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that they are both good at math but weak in English. (common)
他們的共同點是他倆都擅長數(shù)學但英語薄弱。
76.Though we used to write to each other regularly but rarely 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letters now. (respond)
盡管我們過去經(jīng)常通信,但他現(xiàn)在很少回我的信。
77.That was the last time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lympic Games. (part)
那是他最后一次參加奧運會。
78.Was it because of murd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ntence)
他是因為謀殺才被判處死刑的嗎?
7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fore you go to college. (long)
過不了多久你們就會上大學了。
80.Though the couple quarrel a lot, I’d rather their marriag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eak)
雖然他們兩口子經(jīng)常吵架,我但愿他們的婚姻不會破裂。
第二節(jié): 短文寫作 (30分)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較為復雜的,其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 家庭、學校、社會、朋友、書籍、名人等。假如《二十一世紀英文報》向你約稿,了解至今哪些因素對你的成長影響最大。請你以Tracking My Growth為題,按以下要求寫篇英語短文:
1. 選擇并陳述對你的成長起著很大影響的家庭、學校、社會、朋友、書籍、名人等諸多因素中的兩個或三個;
2. 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注意:詞數(shù)120左右,文章的標題已給出(不計入詞數(shù))。
Tracking My Grow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答案
1 – 10 ACAAC – CCBBC 11 – 20 CACAB – AACAB
21 – 30 DBCCB – ABCDB
31 – 40 ADCADC -- BCCDD 41 – 50 DACBC -- ABDBA
51 – 54 DACB 55 – 58 BAAC 59 – 62 CBDC
63 – 66 BCAC 67 – 70 CACA
71.have been teaching
72. are being followed
73.being given/having been given
74.to which the teachers attach (much/great) importance/significance
75.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76.does he respond to
77.had taken part in
78.that he was sentenced to death
79.It won’t be/take long
80.didn’t break up
第二節(jié): 短文寫作(one possible version)
Tracking My Growth
A is known to all, one’s character is shaped by many factors. As for me, what has influenced me most in my growth are my family and friends.
I used to be a selfish boy who wasn’t willing to share my toys with others. My parents told me I would have no friends if I didn’t learn to share. Every time they brought home a toy, they wouldn’t give it to me unless I promised to share it with my friends. When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struck Whenchuan, my parents donated a large sum of money and some clothes to the people there. Influenced by them, I became a caring boy, too.
I was weak in math in the past. Fortunately my friend Xiao Jun came to my aid. Every weekend, he would come to my house and help me with my math. Thanks to his help, I finally caught up with the others. Now I also do whatever I can to help others just like Xiao Jun.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
政 治 試 卷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1.假定2011年某國一單位W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42.35元。受多種因素影響,2012年該國貨幣價值上升了10%,且W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chǎn)率降低了20%。從理論上看,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2012年W商品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較前一年的變動幅度約為
A.-9.09%  B.13.6%    C.12.4%   D.-15.2%
2.中國人民銀行于2011年9月30日發(fā)行了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對于該套紀念幣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套紀念幣是由國家發(fā)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②這套紀念幣的面額和發(fā)行量是由國家規(guī)定的
③這套紀念幣可以儲藏且具有流通手段 ④這套紀念幣的本質是商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2012年3月份至今,各地玉米收購價格不斷攀升,農民普遍存在惜售心理,企業(yè)面臨收糧難困境,很多企業(yè)只好抬價“搶”玉米,不少玉米深加工企業(yè)處于微利或虧損運行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政府只有增加種糧補貼,才能控制玉米價格 ②玉米價格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③農民待價而沽違背了價值規(guī)律 ④企業(yè)優(yōu)勝劣汰,促進資源向優(yōu)勢企業(yè)集中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 ②④
4.評價原則之間常存在矛盾。一般說來,要提高產(chǎn)品的性能,就要增加成本,導致產(chǎn)品價格上升;要考慮經(jīng)濟性,就制約了產(chǎn)品性能的提升。右圖中,體現(xiàn)性能與價格的這種關系的曲線是( );為了使價格與性能關系體現(xiàn)為另一曲線,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 )。
A.曲線① 資本   B.曲線① 技術
C.曲線② 技術 D.曲線② 勞動力
5.國家在《食品標簽通用標準》中規(guī)定,食品命名“必須采用表明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某女士購買了“銀耳燕窩百合泥”罐頭食品,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其主要配料為蘋果、銀耳和百合,而燕窩根本就沒有。企業(yè)的這種做法
①既違反了國家有關規(guī)定,又違背了企業(yè)道德要求
②既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又損害了企業(yè)財產(chǎn)權益
③既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又破壞了企業(yè)自身的形象
④既損害了社會的長遠利益,又減少了企業(yè)的近期收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在“兩會”十大熱點詞候選項中,“社會保障”連續(xù)三年蟬聯(lián)網(wǎng)上調查熱度排行榜榜首,反映了廣大網(wǎng)民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期待。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有利于
①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 ②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優(yōu)化配置資源,增強企業(yè)社會責任 ④提升消費預期,提高社會消費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為了切實減輕小型微型企業(yè)負擔,促進小型微型企業(yè)健康發(fā)展,財政部會同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通知,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起,對小型微型企業(yè)免征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yè)性收費。這是因為
①小型微型企業(yè)與國有大型企業(yè)是地位不同的市場主體
②小型微型企業(yè)可以提供就業(yè)機會,促進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
③扶持小型微型企業(yè)發(fā)展有利于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④扶持小型微型企業(yè)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生產(chǎn)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穩(wěn)中求進是2012年我國經(jīng)濟工作的總基調,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是其戰(zhàn)略基點。之所以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戰(zhàn)略基點,主要是基于
A.消費有利于刺激生產(chǎn),拉動投資和出口
B.消費是經(jīng)濟增長和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的動力
C.消費對經(jīng)濟增長的拉動快于投資和出口
D.消費對經(jīng)濟的拉動作用更具有可持續(xù)性
9.各具優(yōu)勢的甲、乙兩家公司,通過協(xié)議進行資源整合,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下列行為屬于資源整合的是
①甲公司利用乙公司的生產(chǎn)技術力量,投資新項目
②甲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出售乙公司股份,獲得高額利潤
③乙公司把自有資產(chǎn)抵押給銀行,用貸款來購買甲公司的產(chǎn)品設備
④乙公司產(chǎn)品通過甲公司的銷售網(wǎng)絡迅速進入國際市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物聯(lián)網(wǎng)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把物品與互聯(lián)網(wǎng)連接,以實現(xiàn)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的網(wǎng)絡。當司機出現(xiàn)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物聯(lián)網(wǎng)的推廣和使用將會
①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②創(chuàng)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者的職業(yè)技能 
③帶動某些產(chǎn)業(yè)的調整和升級   ④較快降低恩格爾系數(shù),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我們原本可能只需要16GB容量的電腦就足夠了,但是加100美元就可以把容量加倍,再加100美元就變4倍,這下子我們內心的聲音又要響起了:“會不會我以后需要很大容量啊,這么劃算不買實在是可惜”。于是很多人買了64GB的iPad,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卻不到一半。材料告訴我們A.人們在購買商品的時候能完全理性選擇  B.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得到產(chǎn)品的性價比
C.抓住人們的消費心理是品牌營銷的關鍵  D.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都存在攀比心理
12.在我國農業(yè)產(chǎn)業(yè)化的發(fā)展過程中,許多地區(qū)將一家一戶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采取生產(chǎn)、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經(jīng)營方式,通過對初級農產(chǎn)品的加工和轉化,延長農業(yè)產(chǎn)業(yè)鏈條,促進了農戶增收。農業(yè)產(chǎn)業(yè)化能夠促進農民增收,是因為
①通過分工和協(xié)作,提高了農業(yè)生產(chǎn)率   ②形成產(chǎn)業(yè)局部壟斷,提高了農產(chǎn)品價格
③拓寬農產(chǎn)品流通渠道,擴大了農產(chǎn)品需求  ④發(fā)揮規(guī)模經(jīng)營的優(yōu)勢,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12年5月11日,湖北省舉行了居民階梯電價聽證會。全省居民階梯電價按照每戶每月用電量分三檔,電價實行分檔遞增,保證八成居民用電價格不變。用電較多的約20%的居民電價適當上調。居民生活試行階梯電價方案的經(jīng)濟學道理有
①利用需求對價格的影響,發(fā)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性作用
②政府自覺利用價值規(guī)律,促進電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③國家運用經(jīng)濟手段來影響和調節(jié)經(jīng)濟活動的表現(xiàn)
④行政機構通過行政手段來調節(jié)和管理經(jīng)濟的表現(xiàn)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目前,我國實體經(jīng)濟尤其是中小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資金緊張更是困擾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瓶頸。要擺脫當前的困境,既需要政府的扶持,也需要中小企業(yè)
①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優(yōu)化企業(yè)的產(chǎn)品結構
②建立適應現(xiàn)代金融要求的產(chǎn)權制度和企業(yè)治理機制
③完善金融機構信貸體制改革,建立多層次的融資體系
④調整“走出去”戰(zhàn)略,積極擴大內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隨著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職業(yè),如“以睡覺為生”的酒店試睡員,與人討價還價的“砍價師”,專事呼朋喚友,聚眾群 “購”的團購師。從經(jīng)濟生活的角度看,這些新職業(yè)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A.市場經(jīng)濟催生和細化了社會分工 B.市場需求在不斷地擴大和膨脹
C.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就業(yè)呈現(xiàn)多元化 D.勞動者的就業(yè)觀念發(fā)生顯著變化
16.“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推進信息化和工業(yè)化的高層次深度結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以工業(yè)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為此,我國將支持各微觀主體在“兩化”方面的經(jīng)濟活動。下列說法符合各微觀主體在“兩化”方面經(jīng)濟活動的是
①各類企業(yè)要制定符合信息化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②企業(yè)應淘汰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全力占領國際信息高端市場
③我國要進一步加強國家間信息技術的交流與合作
④傳統(tǒng)企業(yè)應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數(shù)字化、信息化改造力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經(jīng)國務院批準,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fā)債試點。關于政府債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發(fā)行政府債券是政府財政支出的重要方面  ②發(fā)行政府債券會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
③發(fā)行政府債券會形成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  ④政府發(fā)行債券所得收入屬于債務收入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18.具有指標意義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紀錄低點。北京時間2012年5月31日,美國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1.60%,這已觸及該收益率數(shù)據(jù)的歷史新低。美國通過“寅吃卯糧”的發(fā)債行徑,將部分負擔轉嫁到全球市場,為全球經(jīng)濟埋下了巨大隱患。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在這場債權人與債務人的世紀大博弈中,損失無疑首當其沖。為此,我們必須
①增加國債購買,調整匯率      ②加強防范意識,維護經(jīng)濟安全
③調整經(jīng)濟結構,發(fā)展實體經(jīng)濟    ④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共同主導世界經(jīng)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如果經(jīng)過法定程序證明政府權力的行使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利,那就應該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給予賠償。這一作法體現(xiàn)了行政管理體制的要求是
A.高效便民 B.執(zhí)行順暢 C.權責一致 D.監(jiān)督有力
20.近來,一些地方連續(xù)出現(xiàn)令人痛心的重大校車事故。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2012年4月5日出臺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力求使校車成為學生安全的流動校舍,為孩子們建立起安全無憂的綠色通道。國務院此舉
①完善政府建設,做到有法可依 ②參與校車運營,強化政府責任
③堅持以人為本,實現(xiàn)依法執(zhí)政 ④健全校車法規(guī),推進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杭州市政府“讓民意領跑政府”,即用杭州市政府的官方表述就是——構建黨政、市民、媒體“三位一體”的“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機制,政府通過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市民列席政府常務會議、與市民在線交流等形式,共同討論重大決策。杭州這一“開放式?jīng)Q策”的做法有利于
①保證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寬公民民主監(jiān)督的渠道
②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
③避免政府決策的盲目性,方便市民直接參與城市管理
④推進了服務型政府建設,保障市民的參與權和表達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2.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發(fā)揚人民民主。人民民主被視為社會主義的生命,其原因是
①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政治保障
②只有堅持國家專政職能,才能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③只有充分發(fā)揚民主才能調動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④ 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3.2012年初新出臺的《民政部關于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qū)的意見》指出,要切實保障農民工參與社區(qū)自治的權利。農民工參與社區(qū)自治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礎 ②是農民工參與管理國家的基礎和標志
③能夠提高農民工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④有利于農民工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小丁經(jīng)營的超市因違規(guī)經(jīng)營被工商管理部門責令停業(yè),小丁認為對自己的行政處罰過重。你認為小丁應向國家機關申請
A.行政強制執(zhí)行 B. 勞動仲裁 C. 行政裁決 D. 行政復議
25.“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社會”,微博已成為公民參政問政的重要方式。很多政府官員、人大代表也開始通過微博,搭建與群眾溝通的平臺,通過微博參與政治生活
A.開辟了公民直接參與行使國家權力的有效途徑
B.有利于上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C.有利于公民通過多種民主形式和渠道實現(xiàn)有序的政治參與
D.是公民有序參與管理國家、社會的基礎和標志
二、問答題。
26.2012年2月15日出臺的《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指出,要構建現(xiàn)代文化產(chǎn)業(yè)體系,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的文化產(chǎn)業(yè)格局,要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文化企業(yè)的服務和管理,引導它們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要加快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推動文化產(chǎn)業(yè)成為國民經(jīng)濟支柱性產(chǎn)業(yè)。
運用經(jīng)濟生活有關知識,說明構建現(xiàn)代文化產(chǎn)業(yè)體系,為什么要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文化企業(yè)的服務和管理。(10分)
27.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于2011年1月29日全文發(fā)布,這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中共中央首次系統(tǒng)部署水利改革發(fā)展全面工作的決定。文件強調,水利是現(xiàn)代農業(yè)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tǒng),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zhàn)略性。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不僅事關農業(yè)農村發(fā)展,而且事關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全局;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jīng)濟安全、生態(tài)安全、國家安全。文件提出,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要不斷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發(fā)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
從經(jīng)濟生活的角度看,分析為什么要“發(fā)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12分)
28.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以來,社會各階層廣泛但程度不同地分享到經(jīng)濟發(fā)展的成果。
材料一:
材料二:分配是社會再生產(chǎ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我國實行單一化的分配方式——平均主義,嚴重壓抑了人們的積極性。如今的20年經(jīng)濟發(fā)展,得益于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各類生產(chǎn)要素效率的提高。
材料三:構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的職責。政府要根據(jù)改革發(fā)展的進程和實際情況,不斷對收入分配制度作出調整,最大限度地運用好收入分配這個政策杠桿,保持社會整體利益格局的大體平衡,防止由于政策失誤或者政策反應遲緩,激化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只有這樣,政府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公共責任承擔者和公共利益維護者,政府才能得到民眾的信任和擁護,才能保證社會經(jīng)濟沿著健康的軌道發(fā)展。
(1)材料一中的曲線圖反映了一國居民消費和公共物品支出之間的關系。概括從A點移動到B點所反映的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的積極變化;并運用《經(jīng)濟生活》中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二,從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我國20年來經(jīng)濟發(fā)展的原因。(10分)
(2)結合材料三,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說明在構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政府應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公共責任承擔者和公共利益維護者。(10分)
29.當前,“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已成為各地“十二五”規(guī)劃的高頻詞。人民網(wǎng)等聯(lián)合推出“您認為影響老百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調查,廣大網(wǎng)民積極參與,調查結果見下圖。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請你從 “社會參與、價值實現(xiàn)”方面談談怎樣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8分)
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政治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C D B D D C C C B C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D B C D C A B D B
26.①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chǎn)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決定的,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文化企業(yè)的服務和管理,有利于促進我國文化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2分)②非公有制文化企業(y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文化企業(yè)的服務和管理,有利于產(chǎn)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升級,實現(xiàn)國民經(jīng)濟又好又快發(fā)展。(2分)③非公有制文化企業(yè)的發(fā)展,對擴大就業(yè)、活躍市場、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等發(fā)揮重要作用。(3分)④市場調節(jié)有其固有的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文化企業(yè)的服務和管理,以保障我國文化產(chǎn)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引導他們自覺履行社會責任。(3分)
27.①市場調節(jié)不是萬能的,市場不能解決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水利建設屬于公共物品,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必須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3分)
②在我國,國有經(jīng)濟控制國民經(jīng)濟命脈,對經(jīng)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大型水利設施建設屬于提供重要公共物品的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政府必須起主導作用。(3分)
③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水利設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風險大,離不開國家財力的大力支持。(3分)
④政府加大對水利設施的投入,統(tǒng)籌人與自然、經(jīng)濟和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必然要求。(3分)
28.(1)變化:經(jīng)濟增長提高了居民消費水平,改善了人民生活(1分);同時也為增加公共支出奠定了物質基礎。(1分)
原因 :①分配是連接生產(chǎn)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對生產(chǎn)有著重要影響,合理的分配方式能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2分);②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這一制度體現(xiàn)了社會公平,能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生產(chǎn)發(fā)展(2分);③實行生產(chǎn)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能調動各方面創(chuàng)造財富的積極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2分)
(2)①政府應該認真組織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文化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為構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提供有效管理和服務。(3分)②構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要求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信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工作態(tài)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2分)③構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要求政府堅持依法行政,處理好權力與責任的關系,審慎行使權力,科學民主決策。(3分)④健全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完善行政監(jiān)督體系,防止濫用權力和以權謀私。(2分)
29.①公民要增強社會參與意識,提高社會參與能力,堅持有序參與,以便更好地實現(xiàn)價值。②公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統(tǒng)一、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③公民要依法通過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jiān)督、民主管理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實現(xiàn)價值。④政府要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形式和機制,拓寬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的渠道和方式,為公民參與社會管理、實現(xiàn)價值提供保障。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
歷 史 試 卷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8分)
1.臺灣學者許倬云在描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說:“帝國時代延續(xù)兩千年的奧秘即在于,君主專制的剛性與官僚高度流動的柔性相結合。”這一論斷說明了中國封建時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A.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 B.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相結合
C.宗法制與分封制結合 D.“家天下”與“公天下”共存
2.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其思想理論中,法、術、勢是其主要核心,在右圖中寓意“法”的應該是
A.車輪 B.車架 C.馬鞭 D.馬匹
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作者馬漢麟在該書中寫道:“姓名、禮俗、宗法——這是社會一系的內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時代真實面貌的卻是廣大民眾。”據(jù)此可以得知他強調研究
A.物質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社會文明
4.古代中國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諺語,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
A.國家推行土地輪休政策 B.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C.農民經(jīng)營無方土地拋荒 D.社會動蕩朝代更迭頻繁
5.“中書所出詔敕,頗有意見不同,或兼錯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書、門下本擬相防過誤。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須滅私徇公,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材料反映的制度應在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史記 貨殖列傳》載:“《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財匱少則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馬遷認為
A.西周實行“工商食官” B.秦漢采取重農抑商
C.耕種、開采、加工、交換本末有別 D.農工皆本,經(jīng)濟民生
7. 史書載:“(東漢)立春之日………… 京師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和人)與門外,以示兆民,”這一隆重儀式說明了
A.統(tǒng)治者重視春耕生產(chǎn) B.鐵犁牛耕始于東漢
C.立春乃統(tǒng)治者祭祖之日 D.東漢時期制瓷業(yè)發(fā)達
8.“估客無住著,有利身則行。出門求伙伴,入戶辭父兄……”唐代元稹這首《估客樂》主要描述了
A.商人生活困難,沒有固定的住址 B.商人按地域結成商幫
C.商人為求利而奔走于東南西北 D.商人喜歡外出旅游
9.宋代的商業(yè)與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變化,有一位學者專門為此寫了一本書,請你為這本專著選擇一個合適的名稱
A.《坊墻倒塌以后》 B.《汴河兩岸》
C.《長安城的落日》 D.《宋代東京城的輝煌》
10.有人認為,黃宗羲是傳統(tǒng)社會一心一意專事“補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傳統(tǒng)政治體系的所謂的“掘墓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黃宗羲并沒有從根本上否定儒家學說的統(tǒng)治地位
②他的政治哲學依然是服務于傳統(tǒng)王權的正統(tǒng)政治哲學
③其思想依然根源于中國的自然經(jīng)濟
④其思想對近代中國社會有很大變革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從經(jīng)濟的角度看,明清時期中國已經(jīng)處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夠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A.租佃制經(jīng)營方式的推廣
B.制瓷、礦冶等手工業(yè)技術均有較大進步
C.蘇州絲織業(yè)“小戶聽大戶呼織”“計日取值”
D.世界白銀的一半流人中國,市面上大量使用
12.“在天之變,日月薄蝕。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數(shù),不在政治。百變千災,皆同一狀,未必人君政教所致。”這一觀點
A.闡釋了佛教的“生死輪回”
B.宣傳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駁了董仲舒的“君權神授”
D.與“天人感應”說針鋒相對
13.《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將每戶足夠食用以外的糧食歸入國庫,有婚娶彌月、疾病荒災等開支,全由國庫支給。兒童讀圣書,居民聽教化等則在禮拜堂進行。這可以用來說明太平天國
A.提出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思想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主張移風易俗的社會改革 D.滿足了農民最迫切的愿望
14.王韜認為:“當默深先生時,與洋人交際未深,未能洞見其肺腑,然‘師長’一說,實倡先聲。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A.林則徐 B.魏源 C.曾國藩 D.李鴻章
15.上海機器織布局籌建時,李鴻章呈請批準“該局用機器織布,事屬創(chuàng)舉,自就酌定十年以內只準華商附股搭辦,不準另行設局。”這體現(xiàn)了
A.洋務企業(yè)抵制西方經(jīng)濟侵略 B.洋務企業(yè)誘導民族工業(yè)產(chǎn)生
C.封建官僚已有專利保護意識 D.封建壟斷阻礙民族工業(yè)發(fā)展
16.陳獨秀說:“1911年10月10日的中國革命,不過是宗法式的統(tǒng)一國家及奴才制的滿清宮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會式的儒士階級的思想,經(jīng)院派的誦咒書符教育,幾乎絲毫沒有受傷”。他關于辛亥革命的評價
A.代表了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認知水平
B.對思想啟蒙方面的局限性認識不足
C.肯定了反對專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歷史事實
17.民國初期的一則報紙廣告中有“敬告全國同胞樂用人人必需之國貨”等字樣。作為直接證據(jù),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資企業(yè)出現(xiàn) B.洋務運動興起 C.工人運動高漲 D.實業(yè)救國熱潮
18.法幣100元在1937年可以買兩頭黃牛,到了1947年卻只能買一個煤球。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國商品的涌入 B.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
C.繁重的苛捐雜稅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19.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反映了中國民族工業(yè)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fā)展歷程。下面敘述不正確的是
A.洋務運動中誕生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yè)
B.張謇倡導“ 實業(yè)救國”,創(chuàng)辦了大生紗廠
C.“一五計劃”完成,我國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
D.改革開放后,中國工業(yè)創(chuàng)新水平不斷提高
20.有軌電車初入上海之時,上海人都說電車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觸電,電車公司即在車旁標著“大眾可座、穩(wěn)快價廉”字樣,以資號召,且婦女可出三等車資而坐頭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漸接受了方便而價廉的電車。這段材料說明
A.有軌電車最早進入上海 B.廣告推動出行方式變化
C.婦女社會地位十分低下 D.傳統(tǒng)交通工具遭到拋棄
21.“番菜爭推一品香,西洋風味睹先嘗。刀叉耀眼盆盤潔,我愛香檳酒一觴。”這種情況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現(xiàn)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國 D.新中國
22.英國記者杰克﹒貝爾登在《中國震撼世界》一書中說:“一般的美國人都認為,中國戰(zhàn)爭主要是一場民主與共產(chǎn)主義之間的戰(zhàn)爭……似乎沒有人認識到,那么多中國人支持共產(chǎn)黨,支持著抗日戰(zhàn)爭期間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權。”他的看法
A.帶有強烈的殖民主義色彩 B.揭示了中國政局變動的本質
C.是冷戰(zhàn)思維的體現(xiàn) D.反映了抗日政權的社會主義性質
23.近現(xiàn)代歷史上的中日關系一波三折,曲折復雜。下列有關兩國關系的史實,不正確的是
A.甲午戰(zhàn)爭和《馬關條約》簽訂后,遠東國際局勢巨變
B.戊戌變法是對日本的全面學習,只不過沒有成功
C.抗戰(zhàn)勝利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D.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開啟了中日關系的新篇章
24.閱讀1850-194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表,對下表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年份 1850年 1887年 1914年 1936年 1949年
人口數(shù)(千人) 414699 377636 455243 510789 541670
人均收入(元) 43.8 35.9 41.22 50.51 34.98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與西方侵略、太平天國運動有關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與實業(yè)救國、收回利權運動、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以及辛亥革命有關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與民國成立、一戰(zhàn)爆發(fā)有關
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與日軍侵華、官僚資本膨脹和“三面紅旗”有關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25.(21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啟蒙時代,中國形象變?yōu)榱藛⒚伤枷爰沂种械囊粋€武器,啟蒙思想家普遍認為,用道德治理國家是中國的一大特征。道德與宗教、法律、禮儀、民俗為合一體,成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國家因而長必久安。
材料二:伏爾泰認為,……“(中國)皇帝自古以來便是首席大祭司,由他來祭天,祭祀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他可能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哲學家(注:在18世紀的法語中,“哲學家”一詞含義大體上是賢能的智者,并不一定是嚴格意義上的對哲學有專門研究的學者。),最有權威的預言者,皇帝的御旨幾乎從來都是關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訓。” ……中國的法律與倫理道德融為一體,因而深入人心,成為民眾自覺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從而減低了法律的嚴酷冷峻,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懲治罪惡,中國法律還褒揚善行。
材料三:(孟德斯鳩)后來改變了看法,毫不猶豫地把中國歸入專制主義的行列。……中國沒有強大的教會能與皇帝抗衡,所以中國的皇帝實際上集政權和教權于一身,可以憑借其雙重權力為所欲為。……中國的法律往往與習俗相混,判斷是否違法并無嚴格的依據(jù),罪與非罪、重罪與輕罪,最終都取決于皇帝的意志,具有極大的隨意性。這就是說,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長官,同時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長官。……因此結論只能是:“中國是一個專制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
材料四:絕大多數(shù)歐洲學者只能通過出版物分享傳教士提供的有關中國的信息,僅有少數(shù)有緣結識在華或曾經(jīng)赴華的傳教士,向他們索取更多有關中國的信息,與他們共同探討有關中國的種種問題。這類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對面的交談,主要形式是信件往來。
——以上材料均出自許明龍著《歐洲18世紀“中國熱”》
(注:18世紀歐洲“中國熱”由興起到衰落的百余年間,大體相當于中國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期(1661-1799年))
閱后請回答:
(1)概述材料一中所說的“中國形象”是什么?(2分)說明法國啟蒙思想家將“中國形象”作為武器的目的?(2分)
(2)依據(jù)材料二、三歸納指出伏爾泰、孟德斯鳩眼中的“中國形象”分別是什么?并說明他們的各自依據(jù)。(6分)
(3)結合所學知識,你更認可他們哪個人的看法?請簡要說明你的理由。(3分)
(4)根據(jù)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伏爾泰、孟德斯鳩對“中國形象”看法不同的原因。
(6分)
(5)伏爾泰和孟德斯鳩對“中國形象”的不同看法這一現(xiàn)象,給你何種認識或啟示?(2分)
26.(19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早在殷商之時,中國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傾倒垃圾的規(guī)定,并視其為犯罪;管仲則明確提出以法律手段保護生物資源,設置相應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環(huán)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詔的方式重申環(huán)境保護禁令,命令基層官吏捕拿違反禁令的人。 西漢桑弘羊主持的鹽鐵官營,在各郡設鹽鐵官署,嚴禁私人生產(chǎn)“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鈦左趾,沒入其器物”。北宋對礦課控制較松,但仍禁止民間私自交易。這種做法,不僅保證了國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開采。 ……中國在史前,已設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國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為“天府”的富庶源泉;漢以來,“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
材料二 隋文帝、隋煬帝擴建長安與洛陽兩京,窮極土木之工,大片砍伐森林。進入唐代,土木之興依舊不止。到唐德宗年間,為修建神龍寺,同州山谷中的古松幾乎被砍伐一空。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破壞高原植被,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嚴重后果。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滿目瘡痍,導致黃河頻繁泛濫。天災加上人禍,使黃河流域經(jīng)濟漸趨衰落,等到安史之亂之后,田地荒蕪,水利失修,人口大量死亡和南移,使黃河流域社會經(jīng)濟開始衰落,我國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也開始向長江流域轉移。
——引自《隋唐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與環(huán)境問題》
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后的50年中,經(jīng)歷了三次人口資源環(huán)境惡化:一是1958年,二是“文化大革命”,三是改革開放之初。
——引自《中國近代現(xiàn)代歷史教學參考資料》
材料四 1953~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因石油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人們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魚、蝦、貝類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樞神經(jīng)中毒,死亡率達38%,汞中毒者達283人,其中60余人死亡。1955~1972年日本富山縣神痛川流域,因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達258人,死亡128人。
——引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yè)現(xiàn)代化及環(huán)境污染問題》
材料五 人類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1974年聯(lián)合國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huán)境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導全球合作。
閱后回答:
(1) 閱讀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主要措施。(4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隋唐時期黃河泛濫的社會原因和自然原因。(6分)
(3)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后的三次人口資源環(huán)境惡化的主要原因。(3分)
(4)比較材料三與材料四中,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日兩國環(huán)境污染的不同原因。(2分)
(5)結合材料五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推出全球合作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歷史條件。(4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 上海當南北航線之要點,東西洋貿易之樞紐,新學輸入,風氣之開,較他處先。是上海者,誠陶冶人才之淵藪也。
——《民立報》1911年7月3日
材料二 :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摘自《上海檔案》
材料三: “四圍馬路各爭開,英法花旗雜處來。悵觸當年叢冢地,一時都變作樓臺。”
——19世紀70年代竹枝詞
材料四:“19世紀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總局創(chuàng)辦,70年代以后,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等洋務企業(yè)的設立,1882年英國人立德爾開設的上海電光公司創(chuàng)立,……1908年吳淞與崇明兩地使用無線電通報。”              ——摘自《上海檔案》
材料五: 火樹千株照水明,終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鐵管通街市,真?zhèn)€銷魂不夜城。
——《申江百詠》
材料六:“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社會風尚轉變過程中,最明顯的莫過于閱報風氣的形成。報紙比書籍在傳播知識方面具有更大的時效性……”“同一時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趨西化,住洋樓,著洋服,吃洋菜,乘洋轎,點洋燈,‘莫不以洋為尚’,西洋話劇、電影、歌舞乃至賽馬場、夜總會、舞廳等等進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變軌跡》
回答:上海近代化是一個復雜的歷史現(xiàn)象,請依據(jù)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要評述上海的近代化。
高三十月月考歷史參考答案
1-5 DADBB 6-10 DACAC 11-15 CDCBD 16-20 ADBCB 21-24 BBBD
25.(1)“中國形象”是:用道德治理國家。(注重以道德、宗教、法律、禮儀、風俗作為自身的行為準則)(2分)目的:主張以人為本,以法治國;反對封建天主教會和君主專制。(2分)
(2)伏爾泰:開明專制國家。(1分)皇帝的英明、睿智(或賢能的君主);法律與倫理道德相結融合。(2分)孟德斯鳩:專制獨裁國家。(1分)君主集政權和教權于一身;法律取決君主意志,君主掌控最高立法和司法權。(2分)
(3)伏爾泰:康乾時期政治清明,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出現(xiàn)了“康乾盛世”;崇尚儒家文化,恢復開科取士,緩和了階級、民族矛盾;康熙加強與蒙、藏民族的團結。
(其他相關史實也可以,只要史實正確、符合題意即可給分)(3分)
孟德斯鳩:康乾時期軍機處的設立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推行八股取士(或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文化控制;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或重農抑商政策)。(3分)
(評分說明:如學生答題不認可任何一人,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但不超過3分。)
(4)信息來源途徑有限,對中國的了解不全面,其看法容易受到有限的不同信息的影響。(2分)(或伏爾泰、孟德斯鳩對中國形象的看法受傳教士提供信息的影響,并非自己的親身體會,而傳教士受個人因素影響對中國的描述可能并不一致。) 政治主張:伏爾泰主張“開明專制”。(1分)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學說。(1分)伏爾泰了解的中國政治狀況符合他的開明專制,因此對中國制度大為贊頌。孟德斯鳩了解的中國政治狀況背離了他的權力制約與平衡原則,因此對中國制度提出批判。(2分)(或兩人政治主張的差異造成了他們對中國的不同看法。)
(5)、要全面客觀地看待不同國家、文化;(1分)加強交流展示中國真實形象。(1分)
(評分說明:其他言之成理符合題意的亦可相應給分。)
26.(1)措施:嚴格立法,加強行政管理;對重要資源加強國家壟斷;興修水利。(4分)
(2)社會原因:統(tǒng)治階級為統(tǒng)治需要,大興土木,大片砍伐森林,破壞了植被和自然環(huán)境。唐朝后期安史之亂,戰(zhàn)亂破壞了黃河流域的社會安定。(4分)自然原因:黃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壞后,水土流失嚴重,加上天災等因素的影響。(2分)
(3)第一次:黨的“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和“大躍進”運動對環(huán)境的破壞。第二次是“左”傾錯誤上升到以階級斗爭為綱,錯誤的人口政策,人口急增,圍湖造田,亂砍濫伐,導致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第三次是人口慣性增長,粗放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造成。(3分)
(4)中國的污染是決策失誤造成的,是人口劇增造成的。日本是由于工業(yè)現(xiàn)代化的迅速發(fā)展,導致了工業(yè)排放物的污染。 (2分)
(5)經(jīng)濟全球化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lián)系;科技的發(fā)展為共同解決環(huán)境問題提供了物質條件;世界政治的多極化有利于各國協(xié)商解決環(huán)境問題。(4分,任答兩點即可)
27.答題時注意:
(1)所歸納的結論語言簡明扼要,結論清晰,具有科學性。
(2)所列舉事例與結論具有邏輯聯(lián)系,注重史論結合。
(3)引用材料,可以是部分引用,也可以是歸納概括式的引用,但不可以照抄,必須自己重新進行組織。
(4)語言通順流暢,邏輯合理,結構清晰。
附:上海城市近代化歷程要點提示:
(1)原因:歷史原因,地理因素,社會因素,列強侵略因素,移民因素
(2)表現(xiàn):政治——租界
經(jīng)濟——列強工商業(yè);洋務企業(yè);民族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文化生活——中西交融,華洋雜處,領先國人
具體:上海是外國資本主義最早侵略的地區(qū)之一;外資企業(yè)、洋務企業(yè)、民資企業(yè)相繼在上海設立,技術先進,工業(yè)(經(jīng)濟)基礎較好;近代企業(yè)使資產(chǎn)階級、無產(chǎn)階級產(chǎn)生和發(fā)展;報刊的發(fā)行和閱報風氣形成,有利于資產(chǎn)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開拓人們的視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上海人思想觀念大變化,社會生活方式(習俗)近代化(西化);上海成為一座具有鮮明西方色彩的近代化城市。
(3)影響:進步: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
(4)問題:畸形,西方控制,魚龍混雜,沒有完成
(5)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具有雙重性—破壞性和建設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或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近代化是中國歷史(社會)發(fā)展的主流,具有進步性。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數(shù)學(理)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若集合,,則
A. B. C. D.
2.已知復數(shù),映射,則的原象是
A. B. C. D.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命題“若,則”的逆命題是真命題
B.命題“,使得”的否定是:“,都有或”
C.命題“或”為真命題,則命題“”和命題“”均為真命題
D.已知,則“”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4.若函數(shù),又,且的最小值為,則正數(shù)的值是
A. B. C. D.
5.已知三點的坐標分別是,,,,若,則的值為
A. B. C.2 D.3
6.已知向量、不共線,,如果,那么
A.且與同向 B.且與反向
C.且與同向 D.且與反向
7.已知函數(shù)在其定義域上單調遞減,則函數(shù)的單調增區(qū)間是
A. B. C. D.
8.已知函數(shù)是的導函數(shù),則過曲線上一點的切線方程為
A. B.
C. D.
9.在點測量到遠處有一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開始時該物體位于點,一分鐘后,其位置在點,且,再過二分鐘后,該物體位于點,且,則的值等于
A. B. C. D.
10.已知定義在上的函數(shù)是奇函數(shù)且滿足,,數(shù)列滿足,且,(其中為的前項和)。則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已知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集合,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
12.已知等差數(shù)列的公差為,項數(shù)是偶數(shù),所有奇數(shù)項之和為,所有偶數(shù)項之和為,則這個數(shù)列的項數(shù)為 ;
13.在平行四邊形中, 點是的中點, 與相交于點,
若, 則的值為 ;
14.設= ;
15.已知函數(shù)與函數(shù)的圖象關于對稱,
(1)若則的最大值為 ;
(2)設是定義在上的偶函數(shù),對任意的,都有,且當時,,若關于的方程在區(qū)間內恰有三個不同實根,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 (本題滿分12分)
已知集合,,.
(1)求, ;
(2)若,求的取值范圍.
17. (本題滿分12分)
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滿足,.
(1)求的面積;
(2)若,求的值.
18. (本題滿分12分)
某風景區(qū)有40輛自行車供游客租賃使用,管理這些自行車的費用是每日72元。根據(jù)經(jīng)驗,若每輛自行車的日租金不超過6元,則自行車可以全部租出;若超出6元,則每超過1元,租不出的自行車就增加3輛。為了便于結算,每輛自行車的日租金(元)只取整數(shù),并且要求出租自行車一日的總收入必須高于這一日的管理費用,用(元)表示出租自行車的日凈收入(即一日中出租自行車的總收入減去管理費用后的所得)。
(1)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其定義域;
(2)試問當每輛自行車的日租金定為多少元時,才能使一日的凈收入最多?
19. (本題滿分12分)
已知是一個公差大于的等差數(shù)列,且滿足.數(shù)列,,,…,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
(1) 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2) 若,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20. (本題滿分13分)
已知函數(shù)是上的偶函數(shù).
(1)求的值;
(2)設,若函數(shù)與的圖象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21. (本題滿分14分)
設函數(shù)
⑴當且函數(shù)在其定義域上為增函數(shù)時,求的取值范圍;
⑵若函數(shù)在處取得極值,試用表示;
⑶在⑵的條件下,討論函數(shù)的單調性。
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數(shù)學(理)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B D D C C A
二、填空題: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題:
16. 解:(1), ………………………………………………………………2分
因為, ………………………………………………………………………4分
所以. …………………………………………………………6分
(2)由(1)知,
①當C=時,滿足,此時,得; …………………………………………8分
②當C≠時,要,則解得. ………………………………………11分
由①②得, ……………………………………………………………………………………12分
17. 解:(1)因為,所以,又,所以.……………3分
由,得所以.
故 . …………………………………………………………………6分
(2)由,且,解得或 ………………………………………………9分
由余弦定理得,故. ……………… ………………12分
18. 解:(1)當
……………………………………………………2分
………………………………………4分
, …………………………………………………………………………6分
故 ……………………………………………………7分
(2)對于,
顯然當(元), ………………………………………………………………9分
………………………………………………11分
∴當每輛自行車的日租金定在10元時,才能使一日的凈收入最多。 …………………………12分
19. 解: (1) 解: 設等差數(shù)列的公差為, 則依題知 ,
由且 得
; ……………………………………………………………………4分
(2) 由(1)得: ().
b1=1,當n≥2時,,
因而,. ,…………………………7分

令 ①
則 ②
①-②得:
……………………………10分
∴. ∴. …………………………………………………………12分
20. 解:(1)由函數(shù)是偶函數(shù)可知:
……………………………………………………2分
即對一切恒成立 ……………………………………4分
………………………………………………………………………………………5分
(2)函數(shù)與的圖象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即方程有且只有一個實根 …………………………7分
化簡得:方程有且只有一個實根
令,則方程有且只有一個正根 …………………………9分
①,不合題意; ……………………………………………………………10分
②或 ………………………………………………………………………11分
若,不合題意;若 ……………………………………12分
③一個正根與一個負根,即
綜上: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13分
21. 解:(1)當時,函數(shù),其定義域為。
。函數(shù)是增函數(shù),
當時,恒成立。 ……………………………………2分
即當時,恒成立。
當時,,且當時取等號。
的取值范圍為。………………………………………………………………4分
(2),且函數(shù)在處取得極值,
此時 ………………………………………………6分
當,即時,恒成立,此時不是極值點。
………………………………………………………………………8分
(3)由得
①當時,當時,
當時,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10分
②當時,當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③當時,當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13分
綜上所述: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14分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
語 文 試 卷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寬宥 優(yōu)渥 良莠不齊 黝黑昏暗
B.稔知 發(fā)軔 光陰荏苒 戰(zhàn)亂頻仍
C.腈綸 粳稻 不脛而走 噤若寒蟬
D.擯棄 并吞 彪炳千古 文質彬彬
2.下列各組語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擔綱 蕃薯 霄壤之別 和顏悅色
B.飆升 履新 徑情直遂 含英咀華
C.峰會 紋身 惠風和暢 揄揚大義
D.飄紅 突顯 雍容大度 歪門斜道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br/>對北大校長周其鳳創(chuàng)作的《化學歌》,網(wǎng)友們從專業(yè)角度評析倒也無可非議,但通過 這首歌曲去指責周其鳳本人,甚至推測“權力無所不能” 反應太過激烈。我們豈能去 身為化學家的周其鳳同時又是一位 作歌詞的文學家呢?
A.質疑 不免 強求 善于
B.質疑 未免 苛求 擅長
C.置疑 未免 苛求 擅長
D. 置疑 不免 強求 善于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蛟龍?zhí)柹顫撛囼灥某晒Γ绕涫堑谝凰液娇漳概灐斑|寧號”的成功研造展現(xiàn)出我國高精尖科技力量的發(fā)展是有目共睹的。
B.武當山是道教文化圣地,起伏的山巒,古老的寺觀,一條條古老而又逼仄的小道蜿蜒其間,將一個個神奇的傳說編織成武當?shù)纳衩亍?br/>C.在蛇山上傲立的黃鶴樓,伴白云悠悠,送江流滾滾,氣勢非凡;它精美的建筑形式,厚重的文化底蘊,無不使游人為之傾倒。
D.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給喬布斯的悼詞中說:“喬布斯將互聯(lián)網(wǎng)裝進了我們的口袋里,他讓人們不但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改變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近體詩對格律要求嚴格,形式上注重對仗,聲韻方面講求平仄和押韻。唐代是近體詩成熟的時期,王勃的《滕王閣詩》、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王維的《山居秋暝》等就是成熟的近體詩
B.現(xiàn)代作家表現(xiàn)自己感情的方式各有不同:魯迅在雜文中用冷峻的文字包裹著不能遏止的憤怒;郭沫若用詩歌展現(xiàn)狂飆突進般的青春激情;巴金用小說坦誠、真率地敘述,表現(xiàn)對舊世界的反叛意識;沈從文則將對人性的愛融入了湘西世界的風情畫中。
C.《三國演義》中的很多故事情節(jié),諸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zhàn)呂布”“大鬧野豬林”“火燒連營”“水淹七軍”“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群英會蔣干中計”“赤壁之戰(zhàn)”“夷陵之戰(zhàn)”“敗走麥城”“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都是膾炙人口的名段。
D.英國小說家伍爾芙的意識流小說《墻上的斑點》描寫了主人公面對墻上的斑點展開的自由流動的意識,散漫飄忽,有幻覺式的深刻的意味。而西班牙作家博爾赫斯的《沙之書》中展示的幻覺則是對世界的象征性的理解。
二、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紅樓夢》和中華文化
周汝昌
《紅樓夢》以前的章回體“稗官”“野史”絕無如此弘廣深厚的文化內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過像他這般才情靈慧的大手筆:兩者湊泊,形成了誕生這部偉大的文化小說的歷史條件,正所謂前無史例,后繼為難。
那么,這部小說究竟繼承和發(fā)展了中華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簡要而言,有兩條主脈,貫串了全書。這兩條主脈,并非我輩讀者的臆想創(chuàng)說,實由作者自己明文題醒,即:一干裙釵、幾個異樣女子的“小才微善”。一部大書的主題眼目,豁然盡展于此。作者的文風,語淡而意蘊,然其含蘊至豐。
吾人須知: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對我中華文化這精髓命脈的最經(jīng)濟的簡括和深識。
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為是指“文才”、“詩才”,在《紅樓夢》而言更是如此“無疑”的事意。其實這是看錯了。試看:
一、“無才可去補蒼天”——石頭;二、“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三、“都知愛慕此生才”——鳳姐;四、“試才題對額”——寶玉;五、“才選鳳藻宮”——元春;六、“才華阜比仙”——妙玉。
這些例中,只有寶玉所試之“才”實指文才,其余諸人,皆非此一狹義可限。最明顯的是探、鳳二例,鳳是今之所謂“文盲”,其才與詩文了無干涉。元春入選,明言是由“賢德”。妙玉的才,以仙為喻亦非僅指能詩而已。這樣一說,則《紅樓夢》所重之才,所包甚為廣博。
原來,“才”是中華大文化中的一項至關重要的節(jié)目,是中華民族對客觀世界的一種高層次的認識感悟。在《易經(jīng)》的《說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謂“三才”的理念。三才概括了宇宙萬物和人類的體性功能、生機動力,而人居三者之中,為“天地之心”,獨占“性靈”之位。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邏輯形式。
天之才,表現(xiàn)為風云雷電,節(jié)序光陰。地之才,表現(xiàn)為山川動植,品類眾生。人之才,則表現(xiàn)為智慧聰明,情思才干。所謂“天人合一”,實即“天人本一”,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華體現(xiàn)。
所以,在《紅樓夢》中原始根由是女媧煉石,石乃“通靈”——是為天人一體可以互感互通這中華哲思的“藝術解說”。
“才”,從漢字造字學來講,它是植物生長而未成待展的意象——有如“半木”之形。而“華”即生命的升華,在植物表現(xiàn)為開花,在人則表現(xiàn)為“才華”。而才華者,在農工則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為詩圣文宗——在婦女亦必心靈手巧,針黹zhǐ皆能。此在古時,勢所定才,“貴”“賤”分途,男女異致,而“才”的本質(體性)卻是“其致一也”。
《紅樓夢》首標一字曰“才”,其故在此。
有才者,必有情,“才情”一詞,緊系兩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書“大旨談情”。 那“微善”的善,又當何解呢?
“善”的包容量也十分廣博,但,通俗地講,它的主意義在于品德——品德與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標明的兩大主脈。兩者并駕而方軌,成為中華民族對于“人”的基本要求,亦即“鑒定”人的超標準尺度。
簡單地“區(qū)分”:才屬情,善屬性。
孟子主性善。《三字經(jīng)》“人之初,性本善”,是為舊時啟蒙教材的第一義。《四書·大學》開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在曹雪芹書中竟兩次分引過,堪稱特例。賈寶玉公然宣稱:除“明明德”外無書!
從這一點來看,曹雪芹所稱于那些“閨女”(一干裙釵,異樣女子)者,也應是“善”在性地心田——至少是以品德為主,而其他材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紅樓夢》,主旨為的是給女兒傳神寫照,闡發(fā)幽光,而其所傳,不離“才”“善”兩端。即此一條主旨要義,亦足以可曉悟,這是中華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說”,名實相副,當之無愧,何用謙虛。
(節(jié)選自《新華文摘》,有刪改)
6.下面對文中“小才微善”的“才”的概念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才”就是指人的智慧聰明、情思才干,它包括文才、詩才、理家才等。
B.“才”是中華民族對客觀世界的一種高層次的認識感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
C.“才”是“天之才”、“地之才”、“人之才”的統(tǒng)稱,它概括了宇宙萬物和人類的體性功能、生機動力。
D.“才”指的就是與“天之才”、“地之才”相對并列的“人之才”。它融“天之才”“地之才”之精華為一身而具“性靈”特點,其常表現(xiàn)為人的智慧聰明、情思才干。
7.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作家曹雪芹弘廣深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和杰出的才情靈慧融匯聚合,促成了他的偉大“文化小說”《紅樓夢》的誕生。
B.《紅樓夢》中的“才”包含廣博,但因書中寫的多為“文才”“詩才”,所以人們很容易把“才”等同于“文才”“詩才”,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C.《紅樓夢》中女媧所煉“無材補天”的“通靈”之石,就是后來賈寶玉佩戴的“通靈寶玉”,這是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藝術表現(xiàn)。
D.在《紅樓夢》中,“才”與“情”緊密相聯(lián),有“才”必有“情”,如林黛玉集才與情于一身,而“善”則屬“品性”,是人的品德的主要內容,如賈寶玉對晴雯、襲人。
8.下面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推理正確的一項是( )
A.因為深厚弘廣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靈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之前未產(chǎn)生偉大的“文化小說”;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這兩個素質,就必定能創(chuàng)作出類似《紅樓夢》的偉大“文化小說”。
B.作家曹雪芹不但深諳中華文化之精髓“才”與“善”,而且在其作品《紅樓夢》中,非常鮮明地以此為主題,從而使讀者很容易看出小說“才”與“善”這一貫穿全篇的主題思想。
C.小說《紅樓夢》表面只寫“一干裙釵、幾個異樣女子”的“小才微善”,實際全書深蘊豐厚廣大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稱其“文化小說”,名實相符。
D.除《紅樓夢》外,中國古典小說再無第二部“文化小說”,原因就是那些小說既無多少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子,更沒有扣住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來寫。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三國曹馬①收人心
曹操自擊烏桓,諸將皆諫,既破敵而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操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僥幸,雖得之,天所佐也,顧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后勿難言之。”
魏伐吳,三征②各獻計,詔問尚書傅嘏③,嘏曰:“希賞徼功,先戰(zhàn)而后求勝,非全軍之長策也。”司馬師不從,三道擊吳,軍大敗。朝議欲貶出諸將,師曰:“我不聽蘭石,以至于此,此我過也,諸將何罪?”悉宥之。弟昭時為監(jiān)軍,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陳泰求敕并州,并力討胡,師從之。未集,而二郡胡以遠役遂驚反,師又謝朝士曰:“此我過也,非陳雍州之責。”是以人皆愧悅。
討諸葛誕于壽春,王基始至,圍城未合,司馬昭敕基斂軍堅壁。基累求進討,詔引諸軍轉據(jù)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遷移依險,人心搖蕩,于勢大損。”書奏報聽。及壽春平,昭遺基書曰:“初,議者云云,求移者甚眾,時未臨履,亦謂宜然。將軍深算利害,獨秉固心,上違詔命,下拒眾議,終于制敵禽賊,雖古人所述,不過是也。”
然東關之敗,昭問于眾曰:“誰任其咎?”司馬王儀曰:“責在元帥。”昭怒曰:“司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斬之。此為謬矣!
操及師、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際,以善推人,以惡自與,并謀兼智,其誰不歡然盡心悉力以為之用?袁紹不用田豐之計,敗于官渡,宜罪己,謝之不暇,乃曰:“吾不用豐言,卒為所笑。”竟殺之。其失國喪師,非不幸也。
(選自《容齋四筆》,有刪改)
【注】①馬:指司馬師、司馬昭等司馬氏。②三征:即征南大將軍王昶、征東大將軍胡遵、鎮(zhèn)南大將軍毋丘儉。③傅嘏:字蘭石,魏雍州人。
9.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萬安之計,是以相賞 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
B.師又謝朝士曰 謝:謝絕
C.詔引諸軍轉據(jù)北山 引:率領
D.誰任其咎 咎:罪過
10.下列五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夠表現(xiàn)司馬氏善“收人心”的一項是(3分)
①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
②我不聽蘭石,以至于此,此我過也,諸將何罪
③此我過也,非陳雍州之責
④雖古人所述,不過是也
⑤司馬欲委罪于孤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伐吳失敗后,出征的軍隊中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寬宥,沒有人受到處罰。
B.陳泰率領雍州與并州的聯(lián)軍討伐胡人,結果戰(zhàn)敗。
C.王基討伐諸葛誕時,軍隊“人心搖蕩”,但他憑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終取得了勝利。
D.作者認為曹、馬固然奸詐,但他們用兵之時能夠籠絡人心,讓將士樂于為其效力。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希賞徼功,先戰(zhàn)而后求勝,非全軍之長策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議者云云,求移者甚眾,時未臨履,亦謂宜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紹不用田豐之計,敗于官渡,宜罪己,謝之不暇。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給下面的文段沒有標點的文字斷句。(3分)
獨昌黎之文理蓄于中文肅其外篇同而局不復則先后處置之適宜也語激而詞不囂則吐吞研練之出于自然也。或千旋百繞,而不病其繁細。或東伏西挺,而愈見其奇。
(選自林紓《中學國文讀本》)
(二)古代詩歌鑒賞(8分)
14.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惠山烹小龍團
蘇 軾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石路縈回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
孫登①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①【孫登】三國魏隱士。
寒 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從兩首詩的內容看,在古代文人眼里,“茶”已經(jīng)不僅僅是飲品,還有更多的寄托。這種寄托是什么?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4分)
(2)兩首詩都寫到月,蘇詩中寫到“天上小團月”,杜詩寫到“尋常一樣窗前月”,它們在詩中的作用分別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5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選其中的5個小題作答)(5分)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詩經(jīng)·采薇》)
(2)十二門前融冷光, 。(李賀《李憑箜篌引》)
(3)叢菊兩開他日淚,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4)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5)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6)山原曠其盈視, 。(王勃《滕王閣序》)
(7)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8)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李密《陳情表》)
五、現(xiàn)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20分,共4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桃 沖
賈平凹
從商洛進入關中,本來只有一條正道:過武關,涉五百里河川,仰觀山高月小,俯察水落石出,在藍田縣的峪口里拐六六三十六個轉角彎兒才掙脫而去。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西岳華山的腳下竟有了一條暗道,使這個保守如瓶的商洛從此開了后門:這就是由北而南的石門河了。
天地永遠平行,平行使它們天長地久,日月相隨相附,日月使圓缺盈虧;河流肆流,總會交合,所以本來很偉大的,很有個性的河道水流,便大的納了小的,濁的混了清的。這石門河原來是一流瑩亮的玻璃,河底的一顆石子都藏不住,偏偏在一處叫尖角的地方,就與混濁不堪的洛河相遇了。清濁交匯,流量驟然增大,又偏偏右有石崖,左有石崖,相搏相激的水聲就驚濤裂岸,爆發(fā)出極大的仇恨。先是一邊清,一邊濁,再是全然混混,那一尺多厚的白沫、枯枝、敗葉、死貓臭狗,就浮在兩邊石崖根下,整日整夜,撲上來,又退下去,吃水線一層一層蝕在那崖壁上,軟的東西就這么一天一天將硬的石崖咬得坑坑洼洼。而靠近水面的地方,暗洞就淘成了,水在里邊醞釀、激蕩,發(fā)出如甕一樣嗡嗡韻聲,冬日,或天旱之夏,水落下去,那石洞就全然裸露,像一間一間房屋,沿河邊過往的人,有雨在那里避淋,有日在那里歇涼。一到漲水,遠近的人就站在石洞頂上突出的地方,將粗長麻繩一頭系在身上,一頭拴在石嘴,探身在那里撈取上游沖下來的原木、柴草,或者南瓜、紅薯。此時節(jié),女人是禁止到那里去的。男人皆脫個精光,一身上下的青泥。常常有粗大木料漂下來,有人就沉浮中流,騎在木料上向岸邊劃游。結果就有發(fā)了橫財?shù)模灿袕拇嗽贈]有上岸的,使老婆、兒女沿岸奔跑哭嚎,將大量的紙錢、燒酒拋在水中。
但是,到了初夏,或者秋末,水勢大卻平穩(wěn),上游七里地的地方,洛河面架有幾十丈長的雙木綁成的板橋,石門河則以石頭支成六十多個的列石,"緊過列石慢過橋",一般老人、婦女、孩子是不能勝任的,那下游就從這邊石崖上到那邊石崖上拉一道鐵絲,一只渡船就牽著鐵絲悠悠往返。擺渡的是一個老漢,因此掙了好多零錢,等這一帶人都還沒有穿上凡立丁布的時候,老漢就第一個穿了,見風就飄,無風也顫;他的一個兒子,一個小女,甚至連那個紅眼老婆,也都穿上了燈芯絨衣褲。并且沒事一家人都到船上來,一邊擺渡,一邊將最稀罕的收音機放在船頭,咿咿呀呀地唱。沒有不熱羨老漢的,"他怎么就這般好過呢?!"
老漢是桃沖人,活該要發(fā)財。他身體很好、能吃能睡,還能喝酒。河里漲大水了,就收了船去,系在門前的一株彎身老桃樹下,要么父子抬起來。
桃沖就在兩河相匯處。這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兩水交合的中間竟夾出一個小小的兩頭尖的灘。灘四邊很平,中間才突然隆起一個高地,周圍用石頭砌了,成一個平臺。老漢的家就住在平臺上。先是房屋并不多,三間"五檁四椽"明檐上廳,兩邊各兩間茅草廈舍,門前是一個土場,堆一座兩座麥草,蹲三個四個碌碡。后來就有了兩戶本家,借著老漢父輩的交情也搬住過來,橫七豎八地也蓋了些房,那場地就移在平臺下的灘上。這臺上臺下,灘里灘外,都種植了桃花。三月天里,桃花開得夭夭的,房子便只能看出黑的瓦頂,到了桃花敗的時候,紅英墜落,河里就一道一溜紅的花瓣兜著漩渦向下流去。環(huán)境如此美好,自然都是主人日月寬綽所致。而且到了后來,為了使這塊地方常年有顏色,又在桃林中植了竹子。這方圓竹子是極稀少的,但在這里卻極快繁衍開來,幾年光景,一片碧綠,一片清韻,桃花也顯得更紅更艷得可愛了。
1983年
16.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寫石門河和洛河是為了引出桃沖擺渡的老漢,作者介紹清澈的石門河和渾濁的洛河相互交融是寫實筆法,但是虛實結合,其中也蘊含著天地大道。
B.桃沖在石門河與洛河交匯的地方,這里種滿桃樹和竹子。作者以景襯人,用桃樹象征桃沖百姓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態(tài),用竹子烘托老漢不與世俗紛爭的情懷。
C. 文章前半部分介紹了商洛地區(qū)的山川風物、世俗人情,描摹出樸素自然又充滿野性活力的民情風俗圖景,富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生活縮影。
D.風俗畫卷中也表現(xiàn)出商洛文化的封閉和落后的一面,人們生活貧困,按照古老的生活方式生存死亡,他們熱羨老漢,卻沒有去努力開拓富裕的道路。
E.桃沖老漢是作者謳歌的對象,他能干,安分,自在,懂得享受生活,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簡潔勾勒出人物與時俱進的神采,是一個有進取精神的形象。
17.“桃沖”這個地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答:
18.請概括本文行文技巧方面的特點,并簡要分析。(4分)
答:
19.比較本文和沈從文《邊城》中老人形象的異同,并探究形成差異的原因。(8分)
答:
五、語言文字應 用(12分,每題4分)
20.文學作品中有眾多的女性形象,例如“我”(《氓》)、劉蘭芝(《孔雀東南飛》)、竇娥(《竇娥冤》)、林黛玉(《紅樓夢》)、祥林嫂(《祝福》)、劉和珍(《紀念劉和珍君》)、素芭(《素芭》)、娜塔莎(《娜塔莎》)、華連卡(《套中人》)。她們既有共性,又在不同的時代和文化環(huán)境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性格特征。請選擇一個角度,概括出你對她們命運或個性的認識。
要求:①用對偶對式;②語言準確,鮮明;③不超過40字。
21.目前,我省多地設立了圖書漂流點,啟動圖書漂流活動。這一活動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歐洲,該活動是指書友將自己不再閱讀的書貼上特定的標簽投放到公共場所,無償提供給拾取到的人閱讀。拾取的人閱讀之后,根據(jù)標簽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將該書投放到公共環(huán)境中去。
假如你所在的村鎮(zhèn)、社區(qū)即將啟動圖書漂流活動,請你為它擬一條宣傳語,表現(xiàn)活動的意義和其獨特的魅力。
要求:①表達準確,鮮明,生動;②字數(shù)不超過40字。
22.欣賞豐子愷先生的漫畫《取蘋果》,配一段詩歌或者文字,表現(xiàn)畫面的旨趣。
要求:①符合畫面情景;
②表達鮮明生動;
③字數(shù)不超過40字。
六、寫作(60分)
23.閱讀“記者采訪李開復的摘要”,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采訪對象介紹:李開復,48歲,畢業(yè)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系,先后任職美國蘋果、微軟、谷歌等公司。2009年9月在北京創(chuàng)立創(chuàng)新工場。
  記者:李先生,我們中國人往往有一句俗話,說地球缺了誰都轉,但是這和您剛才所說的,世界因我不同,似乎是完全不同兩種形容,您怎么看有您這樣一種信念
  李開復:我覺得確實世界會轉,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不是讓世界繼續(xù)地轉人生的目的是讓世界更美好,是讓有世界上有更多,比如說有更多美好的產(chǎn)品,讓人的生活過得更快樂,讓人能夠節(jié)省能源,讓人能夠有更多的和平,更少的戰(zhàn)爭,這些就是讓世界更美好,那么這美好的世界和不美好的世界都在轉,但轉不是目的,它只是一個行動,是一個我們不可抗拒,不可改變的行動。所以我更希望把我們有限的時間,不是在去觀察一個行動,而是在創(chuàng)造一個差別。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語文參考答案
1. D。A莠黝yǒu B稔荏rěn C腈粳jīng
2. B。A蕃-番,C紋-文,D斜-邪。
3. B。
4. C。A項語病是句式雜糅和成分殘缺,去掉“是有目共睹的”,并在“發(fā)展”后面加上“水平”;B結構混亂,將“蜿蜒其間”提至“古老”前;D語序不當,改為“他不但讓人們”。
5.B。A項《夢游天姥吟留別》是古體詩; C項“大鬧野豬林”是《水滸》中的情節(jié)。D項,博爾赫斯是阿根廷的作家。
6. D。A項“智慧聰明、情思才干”是“才”的表現(xiàn);B項是對“才”的評說,無內涵。C項依據(jù)文意及“一干裙釵,幾個異樣女子的‘小才微善’”可知此處的“才”僅指“人之才”。
7. B。 文中說“只有寶玉所試之‘才’實指文才,其余諸人,皆非此一狹義可限”,而選項中說“所寫人物之才多為‘文才’‘詩才’”,與文意不符。
8. C。A項,兩大條件是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偉大作品產(chǎn)生的原因極為復雜。B項,“才”與“善”只是主題眼目,并非主題思想。 D項,原因表述過于絕對。
9. B 。謝:道歉。
10. B 。①是曹操所說,表現(xiàn)曹操善“收人心”;⑤是司馬昭所說,但不能表現(xiàn)其善“收人心”。
11. D 。A.“沒有人受到處罰”錯,原文是“弟昭時為監(jiān)軍,唯削昭爵”;B.“結果戰(zhàn)敗”錯,原文為“未集,而二郡胡以遠役遂驚反”;C.“軍隊‘人心搖蕩’”錯,原文是王基上奏章說“若遷移依險,人心搖蕩”
12. (1)(將士們)希望得到賞賜,求取戰(zhàn)功,先去作戰(zhàn),然后才想辦法取得勝利,這不是保全軍隊的長久計策。(得分點:“徼”、“全”,句意)
(2)起初,議論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請求轉移軍隊的人很多,當時我沒有親自前往,也認為應該這樣。(得分點:“臨履”、“謂”,句意)
(3)袁紹不聽田豐的建議,在官渡被打敗了,這應該歸罪于他自己,他向田豐道歉都來不及。(得分點:“敗”、“謝”、“不暇”,句意)
13. 獨昌黎之文/理蓄于中/文肅其外/篇同而局不復/則先后處置之適宜也/語激而詞不囂/則吐吞研練之出于自然也
14.(1)蘇詩中作者借品“茶”表達寄情自然山水的個性和灑脫飄逸的情懷;杜詩以茶待友,既寓君子之交淡而有韻的特點,又表達清寒之中自守的心聲。
(2)蘇詩中用“小團月”來比喻“小龍團茶”,形象傳神地寫出名泉泡茶的清澈寧靜的韻味;杜詩用“窗前月”營造一種寧靜而又雅潔的氛圍,烘托飲茶的情境,映襯出友情的恬淡而高潔。
15.(1)雨雪霏霏(2)二十三絲動紫皇(3)孤舟一系故園心(4)登臨意(5)見賢思齊焉(6)川澤迂其駭矚(7)黃發(fā)垂髫(8)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16.BE。B項對桃樹和竹子作用的敘述分寸把握不夠,超越了歷史時間限制和老漢身份、性格特點;E項評價老漢“與時俱進”,有“進取精神”,不妥,老漢只是得地利擺渡船而已,至于享受生活不必然就是與時俱進。
17.(1)為人物活動提供場景:有桃沖特殊的地勢才有擺渡的人物——老漢,桃沖一帶特殊的風土人情是老漢生長的文化環(huán)境;(2)用桃沖的桃、竹折射人物心態(tài),種桃栽竹表現(xiàn)出樸素的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給分)
18.(1)層層鋪墊;文章從石門河寫起,寫到它與洛河的會合,引出河畔特殊的人情風物,再托出桃沖和老漢,環(huán)環(huán)相扣;(2)烘托映襯;文中兩條河流,一清一濁,互相映襯,河流的狂暴又和老漢的恬淡形成映襯;鄉(xiāng)土樸素的貧苦自在,作者借自然景物描寫表現(xiàn)出的浪漫情懷,互相映照。(答“詩情畫意”“語言優(yōu)美”等可酌情給分)
19.相同點:都生活在偏僻的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環(huán)境中,都有安分知足,恬淡寧靜,順應自然人事的品性。
不同點:時代不同,桃沖老人有了商品經(jīng)濟的基本意識,擺渡收錢,懂得享受;而邊城老人只是堅守一種職責,擺渡不收錢,更有傳統(tǒng)意義;
家庭情況不同,桃沖老人有老伴、子女,所以生活更幸福;邊城老人只有孫女翠翠,而且年事已高,要替翠翠操心婚事,又沒有收入,所以日子更艱難。
(其他合理回答可酌情給分)
20.千紅同哭,看皇權族權夫權似風刀霜劍狂舞;萬聲共訴,聽自由平等解放如江吟海嘯抗爭。
21.(1)知識在漂流中傳播,文化在漂流中傳承;提升全民文化素養(yǎng),從讀書開始。(2)知識在漂流中聯(lián)通你我,你我在漂流中傳承文明。
22.沒有什么能夠難住一個孩子。桌上的蘋果啊,你怎會想到拉開的抽屜就是到達你的天梯?(詩或文要突出童趣)
參考譯文:
曹操(想要)親自(率兵)攻打烏桓,他的部下都勸阻,(曹操)打敗烏桓歸來之后,查問當時勸阻他的人,將領們不明白曹操這樣做的緣故,個個都提心吊膽。曹操都重賞了他們,并對他們說:“這次我率兵前往,是冒著很大的危險而僥幸勝利的,雖然最后取得了勝利,這是由于上天幫助,但這不可當做常例。諸位的諫言,才是萬全之計,因此重賞你們,今后(有建議)不要有所顧忌不說出來。”
魏國(準備)攻打吳國,征南大將軍王昶、征東大將軍胡遵、鎮(zhèn)南大將軍毋丘儉紛紛獻計獻策,天子下詔征求尚書傅嘏的意見。傅嘏說:“(將士們)希望能得到賞賜,求取戰(zhàn)功,先去作戰(zhàn),然后才想辦法取得勝利,這不是保全軍隊的長久計策。”司馬師不聽從(傅嘏的建議),分三路進攻吳國,結果軍隊大敗。朝廷上下議論,要將出征的將領貶出朝廷,司馬師說:“我沒有聽從傅嘏的建議,才到這種地步,這是我的過錯,諸位將領有什么罪呢?”(于是)都寬宥了他們。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當時擔任監(jiān)軍,唯獨他被削去了爵位。
雍州刺史陳泰請求司馬師給并州下命令,合力討伐胡人,司馬師采納了他的建議。隊伍還沒有集合起來,有兩個郡的胡人因為要到遠方打仗,驚恐萬分,都逃了回去。司馬師又給朝中士大夫道歉:“這是我的過失,不是陳泰的責任。”因此人人都感到既慚愧而又高興。
司馬昭到壽春去討伐諸葛誕,王基領兵剛到,還未把城包圍起來,司馬昭就命令王基收攏兵力,堅守營地。王基多次請求攻城,司馬昭卻下令讓他率領駐軍轉移到北山據(jù)守。王基根據(jù)實際情況,上奏章說:“如果把軍隊轉移到(北山),依靠險要的地勢,勢必會動搖人心,這對形勢有很大的損害。”奏報得到準許。等到壽春被攻克后,司馬昭寫信給王基,說:“起初,議論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請求轉移軍隊的人很多,當時我沒有親自前往,也認為應該這樣。將軍你權衡了轉移的利弊得失,獨自懷著堅定的信心,對上違背天子的詔書,對下拒絕眾人的建議,最終制服了敵人,捉住了賊寇,即使是古人所稱述的人,也不過這樣罷了。”
然而東關之敗后,司馬昭問眾人:“誰應該承擔打敗仗的責任?”司馬王儀說:“責任在元帥。”司馬昭十分憤怒地說:“司馬王儀你想把罪責推在我的身上嗎?”把王儀推到帳外殺了。這件事就做錯了!
曹操和司馬師、司馬昭的奸詐,本來就不必說了。但是他們在用兵的時候,把美名推給別人,把惡名留給自己,善于吸收別人的計謀和智慧,還有誰能不盡心竭力為他們效力呢?袁紹不聽田豐的建議,在官渡被打敗了,這應該歸罪于他自己,他向田豐道歉都來不及,而他卻說:“我沒有采用田豐的建議,(打了敗仗)結果被他譏笑。”竟然把田豐殺了。袁紹失去了國家,葬送了軍隊,并不是由于不幸運。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數(shù)學(文)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若集合,,則
A. B. C. D.
2.已知復數(shù),映射,則的原象是
A. B. C. D.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命題“若,則”的逆命題是真命題
B.命題“,使得”的否定是:“,都有或”
C.命題“或”為真命題,則命題“”和命題“”均為真命題
D.已知,則“”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4.若函數(shù),又,且的最小值為,則正數(shù)的值是
A. B. C. D.
5.已知三點的坐標分別是,,,,若,則的值為
A. B. C.2 D.3
6..已知平面上直線l的方向向量=,點O(0,0)和A(1,-2)在l上的射影分別是O1和A1,若,則λ=
A. B.- C.2 D.-2
7.已知函數(shù)在其定義域上單調遞減,則函數(shù)的單調增區(qū)間是
A. B. C. D.
8.對于滿足0≤p≤4的所有實數(shù)p,使不等式都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 )
A. B.
C. D.
9.在點測量到遠處有一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開始時該物體位于點,一分鐘后,其位置在點,且,再過二分鐘后,該物體位于點,且,則的值等于
A. B. C. D.
10.已知定義在上的函數(shù)是奇函數(shù)且滿足,,數(shù)列滿足,且,(其中為的前項和)。則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11.已知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集合,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
12.已知等差數(shù)列的公差為,項數(shù)是偶數(shù),所有奇數(shù)項之和為15,所有偶數(shù)項之和為25,則這個數(shù)列的項數(shù)為 ;
13.在平行四邊形中, 點是的中點, 與相交于點,
若, 則的值為 ;
14.已知變量,滿足約束條件。若目標函數(shù)(其中)僅在點處取得最大值,則的取值范圍為 。
15 設為銳角,若,則的值為___ _.
16.數(shù)列{an}中,a1=1,an,an+1是方程x2-(2n+1)x+=0的兩個根,則數(shù)列{bn}的前n項和Sn等于________.
17.已知函數(shù)與函數(shù)的圖象關于對稱,
(1)若則的最大值為 ;
(2)設是定義在上的偶函數(shù),對任意的,都有,且當時,,若關于的方程在區(qū)間內恰有三個不同實根,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12分)解關于x的不等式ax2-(a+1)x+1<0。
19. (本題滿分12分)
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滿足,.
(1)求的面積;
(2)若,求的值.
20. (本題滿分13分)
某風景區(qū)有40輛自行車供游客租賃使用,管理這些自行車的費用是每日72元。根據(jù)經(jīng)驗,若每輛自行車的日租金不超過6元,則自行車可以全部租出;若超出6元,則每超過1元,租不出的自行車就增加3輛。為了便于結算,每輛自行車的日租金(元)只取整數(shù),并且要求出租自行車一日的總收入必須高于這一日的管理費用,用(元)表示出租自行車的日凈收入(即一日中出租自行車的總收入減去管理費用后的所得)。
(1)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其定義域;
(2)試問當每輛自行車的日租金定為多少元時,才能使一日的凈收入最多?
21. (本題滿分14分)
已知是一個公差大于的等差數(shù)列,且滿足.數(shù)列,,,…,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
(1) 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2) 若,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22. (本題滿分14分)
設函數(shù)
⑴當且函數(shù)在其定義域上為增函數(shù)時,求的取值范圍;
⑵若函數(shù)在處取得極值,試用表示;
⑶在⑵的條件下,討論函數(shù)的單調性。
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
數(shù)學(文)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B D D A A A
二、填空題: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解答題:
18.
解:當a=0時,不等式的解為x>1;
當a≠0時,分解因式a(x-)(x-1)<0
當a<0時,原不等式等價于(x-)(x-1)>0,不等式的解為x>1或x<;
當0<a<1時,1<,不等式的解為1<x<;
當a>1時,<1,不等式的解為<x<1;
當a=1時,不等式的解為。 …………………………………………………………12分
19. 解:(1)因為,所以,又,所以.…………3分
由,得所以.
故 . ……………………………………………………………6分
(2)由,且,解得或 …………………………………………9分
由余弦定理得,故. …………… ………………12分
20. 解:(1)當
………………………………………………2分
…………………………4分
, ………………………………………………………………6分
故 ……………………………………………7分
(2)對于,
顯然當(元),…………………………………………………………9分
………………………………………11分
∴當每輛自行車的日租金定在10元時,才能使一日的凈收入最多………………………13分
21. 解: (1) 解: 設等差數(shù)列的公差為, 則依題知 ,
由且 得
; ………………………………………………………………5分
(2) 由(1)得: ().
b1=1,當n≥2時,,
因而,. ,…………………9分

令 ①
則 ②
①-②得:
…………………12分
∴. ∴. ……………………………………………………14分
22. 解:(1)當時,函數(shù),其定義域為。
。函數(shù)是增函數(shù),
當時,恒成立。 ……………………………………2分
即當時,恒成立。
當時,,且當時取等號。
的取值范圍為。 ………………………………………………………………4分
(2),且函數(shù)在處取得極值,
此時 …………………………………………6分
當,即時,恒成立,此時不是極值點。
…………………………………………………………………8分
(3)由得
①當時,當時,
當時,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10分
②當時,當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③當時,當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13分
綜上所述: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當時,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單調遞增區(qū)間為。
………………………………………………………………14分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年級10月月考
物 理 試 卷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或不選的得0分。)
1.在同一平面內有三個互成角度的共點力,F1=5 N,F(xiàn)2=8 N,F(xiàn)3=6 N,它們恰好平衡,那么其中
A.F1和F2的合力最大 B.F2和F3的合力最小
C.F1和F2的合力最小 D.F1和F3的合力最大
2.甲乙兩車某時刻由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開始做直線運動,若以該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得到兩車的位移——時間圖像(x-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時刻乙車從后面追上甲車
B.t1時刻兩車相距最遠
C.t1時刻兩車的速度剛好相等
D.0到t1時間內,甲車的加速度小于乙車的加速度
3.一初速度為6m/s做直線運動的質點,受到力F的作用產(chǎn)生一個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為2m/s2的加速度,當它的位移大小為3m時,所經(jīng)歷的時間可能為
A. B. C. D.
4.一條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質量可忽略不計的定滑輪,繩的一端系一質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靜止于地面上,有一質量m=10kg的猴從繩子另一端沿繩向上爬,如圖所示,不計滑輪摩擦,在重物不離開地面條件下,(重力加速度g=10m/s2)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為
A. B. C. D.
5.平拋物體的初速度為v0,當水平方向分位移是豎直方向分位移的兩倍時
A.運動的時間 B.瞬時速率
C.水平分速度與豎直分速度大小相等 D.位移大小等于
6.如圖所示,傾角 =30 的斜面上,用彈簧系住一重20 N的物塊,物塊保持靜止,已知物塊與斜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12 N,那么該彈簧的彈力不可能是
A.2 N B.10 N C.20 N D.24 N
7.豎直平面內有兩個半徑不同的半圓形光滑軌道,如圖所示,A、M、B三點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D分別為兩軌道的最低點,將兩個質量不相同的小球分別從A、B處同時無初速釋放,則
A.通過C、D時,兩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通過C、D時,兩球的機械能大小相等
C.通過C、D時,兩球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通過C、D時,兩球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相等
8.地球同步衛(wèi)星離地心的距離為r,運動速度為v1,加速度為a1;地球赤道上的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為a2;第一宇宙速度為v2,地球半徑為R,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9.如圖是某科技小組制作的利用太陽能驅動小車的裝置.當太陽光照射到小車上方的光電板,光電板中產(chǎn)生的電流經(jīng)電動機帶動小車前進.若小車在平直的水泥路上從靜止開始加速行駛,經(jīng)過時間t前進距離s,速度恰好達到最大值vm,設這一過程中電動機的功率恒為P,小車所受阻力恒為F,那么
A.這段時間內小車先加速運動,然后勻速運動
B.這段時間內阻力所做的功為Pt
C.這段時間內合力做的功為
D.這段時間內電動機所做的功為
10.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圓環(huán)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直桿上,環(huán)與桿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給環(huán)一個向右的初速度v0,如果在運動過程中還受到一個方向始終豎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已知力F的大小F=kv(k為常數(shù),v為環(huán)的運動速度),則環(huán)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假設桿足夠長)不可能為(  )
A.mv B . mv+ C. 0 D .mv-
11.如圖所示為運送糧袋的傳送裝置,已知AB間長度為L,傳送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工作時運行速度為,糧袋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正常工作時工人在A點將糧袋放到運行中的傳送帶上,關于糧袋從A到B的運動,(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糧袋到達B點的速度可能大于、可能相等或小于
B.糧袋開始運動的加速度為,若L足夠大,則以后將以速度做勻速運動
C.若,則糧袋從A到B一直做加速運動
D.不論大小如何,糧袋從A到B一直做勻加速運動,且
12.如圖所示,兩質量相等的物塊A、B,A通過一輕質彈簧與一豎直的墻面連接,B足夠長,并放置在水平面上,A與B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且μ1<2μ2。彈簧開始時處于原長,運動過程中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在物塊A上施加一個較大的水平恒力F作用后,物塊A從靜止開始向右運動,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物塊A向右做變加速運動,物塊B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當物塊A的速度最大時,水平恒力F與彈簧的彈力不相等
C.當物塊A速度最大時,由彈簧、物塊A和物塊B所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最大
D.在物塊A從開始運動到速度再次為零的過程中,水平恒力F所做的功等于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與物塊A的動能增加之和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2分)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按要求作答,共14分。)
13.(6分) 因為手邊沒有天平,小王同學思考如何利用一已知勁度系數(shù)為k的彈簧和長度測量工具來粗測一小球的質量,他從資料上查得彈簧的彈性勢能 (其中x為彈簧形變量)后,設計了如下實驗:將彈簧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緊靠小球,彈簧原長時小球恰好在桌邊,然后壓縮彈簧并測得壓縮量x,釋放彈簧,小球飛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測出桌高h以及落點到桌邊沿的水平距離s.
(1)小球質量的表達式為: .(4分)
(2)如果桌面摩擦是本次實驗誤差的主要因素,那么小球質量的測量值將 (2分)(填“偏大”、“偏小”或“準確”).
14.(8分)某興趣小組為了測一遙控電動小車的功率,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a)用天平測出電動小車的質量為0.5kg
(b)接通電動小車的電源,使小車在水平桌面上從位移傳感器處(O點)開始遠離傳感器,小車在接通電源時電動機的輸出功率保持恒定不變;
(c)小車在運動過程中,接通位移傳感器,測量小車與位移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每隔0.04s用位移傳感器測量小車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一次,小車與位移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分別是OA、OB、OC……
(d)使小車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一段時間后關閉小車電源,待小車停止運動后再切斷傳感器的電源,(在運動過程中,小車所受的阻力f恒定不變),通過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OA OB OC OD OE OF OG OH OI OJ OK
cm 75.00 81.00 87.00 93.00 99.00 104.78 110.30 115.50 120.38 124.94 129.18
通過對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知:
①該電動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為_________m/s;(2分)
②小車所受的恒定阻力為_________N;(2分)
③該電動小車的功率為_________W;(2分)
④接通位移傳感器之前,小車已經(jīng)運動了_________s.(2分)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8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10分)“嫦娥奔月”的過程可以簡化為:“嫦娥一號”升空后,繞地球沿橢圓軌道運動,遠地點A距地面高為h1 ,在遠地點時的速度為v,然后經(jīng)過變軌被月球捕獲,再經(jīng)多次變軌,最終在距離月球表面高為h2的軌道上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
(1)已知地球半徑為R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0,求“嫦娥一號”在遠地點A處的加速度a;
(2)已知月球的質量為M.半徑為R2,引力常量為G,求“嫦娥一號”繞月球運動的周期T。
16.(12分)甲車以加速度a1=3m/s2由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乙車落后t0=2s鐘在同一地點由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2=4m/s2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兩車的運動方向相同,求:
(1)在乙車追上甲車之前,兩車距離的最大值xm是多少?
(2)乙車出發(fā)后經(jīng)多長時間t可追上甲車?此時它們離開出發(fā)點x多遠?
17.(12分)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A=3kg、mB=1kg的物塊A、B置于足夠長的水平面上,F(xiàn)=13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由靜止開始向右做勻加速運動,已知A、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素分別為μA=0.1、μB=0.2,取g=10m/s2.則
(1)物塊A、B一起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a為多大?
(2)物塊A對物塊B的作用力FAB為多大?
(3)若物塊A、B一起運動的速度v=10m/s時,撤去水平力F,求此后物塊B滑行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18.(14分)如圖所示,質量為m可看作質點的小球從靜止開始沿斜面由A點滑到B點后,進入與斜面圓滑連接的豎直圓弧管道,管道出口為C,圓弧半徑R=15cm,AB的豎直高度差h=35cm.在緊靠出口C處,有一水平放置且繞其水平軸線勻速旋轉的圓筒(不計筒皮厚度),筒上開有小孔D,筒旋轉時,小孔D恰好能經(jīng)過出口C處.若小球射出C口時,恰好能接著穿過D孔,并且還能再從D孔向上穿出圓筒,小球返回后又先后兩次向下穿過D孔而未發(fā)生碰撞.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問:
(1)小球到達C點的速度vc為多少?
(2)圓筒轉動的最大周期T為多少?
(3)在圓筒以最大周期T轉動的情況下,要完成上述運動圓筒的半徑r必須為多少?
龍泉中學2013屆高三10月月考題
物理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D AD AB D C D C B C B AC B
二.實驗題答案:
13. ⑴;⑵偏大
解析:⑴由題意知:,
平拋過程有:
聯(lián)立三式解得:
⑵桌面摩擦使得小球飛出速度偏小,據(jù),
知的測量值偏大.
14. ①1.5m/s; ②1N; 1.5W; ④0.875s
三.解答題答案:
15. (1)設引力常量為G,地球質量為M1,“嫦娥一號”衛(wèi)星
的質量為m,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 ③
(2)“嫦娥一號”繞月球運行時,有:

解得: ⑤
評分標準:本題共10分。其中,①②③④⑤每式2分。
解:(1)設兩者達速度相同時,乙運動的時間為,則甲運動
的時間為

兩者的最大距離為

設乙運動時間后追上甲
得:
X=
17. 解:(1)設物塊A、B一起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則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2)設物塊A對物塊B的作用力大小為,則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4N
撤去水平力F后,物塊A、B一起做減速運動,設滑行
距離為,B滑行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則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18. 解:(1)對小球從A→C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代入數(shù)值解出vc=2m/s
(2)小球向上穿出圓筒所用時間為t
(k=1,2,3……)②
小球從離開圓筒到第二次進入圓筒所用時間為2t2.
2t2=nT(n=1,2,3……)③
對小球由C豎直上拋的上升階段,由速度公式得:

聯(lián)立解得⑤
當n=k=1時,
(3)對小球在圓筒內上升的階段,由位移公式得:

代入數(shù)值解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磴口县| 德庆县| 波密县| 乌鲁木齐市| 莱芜市| 永春县| 旌德县| 平泉县| 泾源县| 海口市| 瑞昌市| 封丘县| 鄯善县| 苏尼特右旗| 荥经县| 和政县| 贵德县| 玉田县| 台北县| 车致| 乐东| 杂多县| 仪陇县| 沙坪坝区| 九寨沟县| 连州市| 颍上县| 天镇县| 弥渡县| 萍乡市| 安多县| 昔阳县| 恩施市| 双江| 宿迁市| 白银市| 台州市| 永新县| 洪泽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