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技術的未來》教學設計課型:新授課(45分鐘) 教師: 教學對象:【教材分析】本節課內容選自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必修)第一章《走進技術世界》第三節《技術的未來》。本教學案例共1個課時。1、本節課的作用和地位《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中對于本章節的內容的要求是:“技術意識——理解技術與人類文明的有機聯系,形成對技術文化的理解與適應。”本節內容是有關“技術及其性質”中“技術的未來”的學習,力求以通過透徹的“案例分析”、“閱讀材料”和“討論”為主線,從一個個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中的先進技術實例出發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參與討論和分析,去了解相關新技術,在“案例分析”、“閱讀材料”和“討論”的過程中,形成對于未來技術的正確的態度。是學生繼續學習和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前一節《技術的性質》中主要通過學生熟悉的事例,展開對于技術的性質的探索。本節是本章最后一節,為下一章《技術世界的設計》學習打下基礎。2、主要內容通過展開“人體冷凍技術”和“未來玻璃世界的一天”內容,引發學生思考、并基于技術的兩面性張開該技術正反面的思考,從而歸納對于未來技術應持有的態度。另外,本節還注意引導學生形成結合課堂問題進行學習探究、討論的模式。【學情分析】知識基礎:高二的學生通過各個學科的學習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對許多先進的技術新手年來,并且熟悉技術的基本性質;但是對于技術的未來的態度比較模糊、容易受到生活中、科幻電影中技術不良因素的影響,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認知特征:此階段的學生的形象思維逐漸轉變為抽象邏輯思維,能將各種經驗材料進行規律性的概述,進行一般性探究。這也為“案例分析”、“閱讀材料”和“討論”打下基礎。但缺乏對事物的理性認識能力。只要引導方法得當,相信學生可以很快建立相關概念。大部分學生對于小組交流、探究有濃厚的興趣,思維的火花可以由此產生。非智力因素:由于環境與生活經驗的制約,部分學生只是對具體技術了解皮毛,沒有全面的了解,因此教師在材料選擇時多角度的闡述尤為重要。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掌握知識技能差異較大。針對此種情況,注重材料選擇的多角度、教師的引導、同伴探究時的融合交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特別是人體冷凍技術以及未來人類生活。2、過程與方法通過“人體冷凍技術”和“未來玻璃世界的一天”的探究,能進行有關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的案例分析。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初步形成選擇技術、使用技術、管理技術的理性態度,初步形成建立美好技術世界奮斗的意識。2)培養學生形成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和理性的態度。【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進行有關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的案例分析。2、教學難點:進行有關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的案例分析。【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1、教學方法:為充分體現教師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題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講述式、師生互動探究式學習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本節課的內容以案例閱讀分析和師生互動交流為主,如果單純的口頭語言講授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觀圖片和教具、詳實的技術資料的使用可以輔助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技術的抽象程度,加快節奏,增大課容量,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3、教學媒體:多媒體一體機、黑板4、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錄播教室、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1、新課引入 展示4張圖片——1900年巴黎人暢想2000年的生活:1遠航的飛船;2巴黎到北京的電動火車;3飛翔的救火員;4可視電話問題:現在已經2018年,這些技術是否已經實現? 學生思考齊聲作答 課件P1(更加生動的闡釋前人的生活暢想)引出本堂課內容為學習新知鋪墊引起學生興趣2、提出目標,引起注意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同學們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未來的技術:有哪些2)技術的未來:對于這些技術,我們應該持怎樣的觀點 學生思考,明確本節課學習目的 課件P2、3旨在引導學生端正態度,明確本節課學習目的與態度3、新課講授:案例一人體冷凍技術 師:人體冷凍技術是一項正在快速發展的技術。我們通過篇文章中對于人體冷凍技術的描述來具體了解。P4 頭部的儲存(說明頭部是該技術的關鍵部位) 1)學生依次起立出聲朗讀PPT上內容 課件P4-17本案例選自《看客:人體冷凍公司》每張案例從不同角度進行闡述,便于學生客觀、全面地進行分析探究。共同討論,分析問題 P5 液氮的補充(用于存儲的材料)P6 冷凍人體的花費(金額高)P7 僅冷凍大腦P8 該技術的合法性P9 生命與死亡的定義P10目前的客戶群體師:實際上,這項技術并非紙上談兵,17年我國完成了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書,引發了大量關注。P11 展文蓮的人體冷凍P12 人體冷凍的操作(1)P13 人體冷凍的操作(2)師:展文蓮的人體冷凍的引發未來擔憂的各種各樣的討論,我們來了解了解。P15 P16P17 倫理 階層 生命角度[活動]小組討論要求:了解了以上信息,5-10分鐘時間 請同學們就這項技術進行小組討論。從技術的正反面入手(因為我們說技術具有——兩面性 學生齊聲回答)小組充分討論,結束后發言并上臺完成關鍵詞教師請學生說明觀點并請學生上臺板書。(引導正反面都涉及) 2)閱讀完成后總結關鍵詞學生朗讀小組討論:學生結合P17倫理、階層、生命等角度進行小組討論。組內熱烈討論學生發言上臺板書關鍵詞 設計意圖:只有對于該技術進行充分理解,學生才能夠客觀、全面的對其進行分析、探究,從而得出態度。同學們的朗讀與發言有利于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參與討論和分析,去了解相關新技術,在“案例分析”、“閱讀材料”和“討論”的過程中。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板書補充3、新課講授:案例二未來生活暢想 師:了解了未來的人體冷凍,同學們是否想過,當30年或者50年后你們未來的生活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舉手發言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想象為視頻做鋪墊3、新課講授:案例二未來生活暢想共同討論,分析問題 觀看視頻:《未來玻璃世界的一天A Day Made of Glass》[活動]觀看要求:觀看并思考一下問題:1)視頻中,未來生活中的人們如何使用玻璃制品?有哪些玻璃制品?2)對于未來玻璃世界,你有哪些暢想或者擔憂?[活動]小組討論要求:了解了以上信息,5-10分鐘時間 請同學們就這項技術進行小組討論。從技術的正反面入手小組充分討論,結束后發言并上臺完成關鍵詞教師請學生說明觀點并請學生上臺板書。(引導正反面都涉及) 學生仔細觀看并認真思考學生聆聽明確要求組內熱烈討論學生發言上臺板書關鍵詞 課件P18板書補充4、鞏固升華 教師提問:充分討論了兩個案例,對未來技術的態度,同學們能否利用黑板的板書進行總結。比如:正面應該—— 學生嘗試回答5、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有沒有同學愿意主動分享自己本堂課學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予肯定與鼓勵。閱讀PPT上知識總結 學生舉手回答學生齊聲朗讀 通過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小結,使得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課件P195、本章指數知識梳理 第一章內容進行知識梳理 學生回顧 課件P20 21展示知識框架6、課后鞏固布置作業 閱讀書上知識梳理;完成一份你對未來世界的暢想 學生課后完成 利用任務完成教學評價7、寄語 教師寄語:最后,老師希望同學們選擇技術、使用技術、管理技術的理性態度,為建立美好未來技術世界不懈奮斗。 學生聆聽、反思 進一步引發學生探究技術的興趣【板書設計】【教學反思】通過本次活動學生們對未來的技術更加有興趣。學生們初步形成選擇技術、使用技術、管理技術的理性態度,初步形成建立美好技術世界奮斗的意識;培養學生形成對技術的積極情感和理性的態度。因此,本次活動的教育目的基本達成。本節課主要亮點有以下幾點:在教學設計和實施時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重視他們的參與和表達,活動中要充分的留給學生們思考的時間、表達的空間,創造交流的機會,讓思想在碰撞中豐富且深刻。我要在傾聽中適時的引導,降低技術的抽象程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課凸顯了通用技術學科的特點,活動設計多樣,課堂氛圍有張有弛。本課主要設計了通過“人體冷凍技術”和“未來玻璃世界的一天”的探究,對有關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的案例分析,內容貼近學生知識水平、靈活豐富。活動設計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關注學生對生命、生活理解的加深。總體上講,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氛圍輕松愉悅、民主和諧,思想火花的碰撞在課堂上展現。3、板書設計環環相扣,將板書總結交給學生,緊緊抓住了團員們的注意力,提升了學習興趣,讓團員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教學是一門藝術,為了讓通用技術課更加具有生機,我認真思考分析了本課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內容:因考慮到高二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學設計中引用的案例主要是老師搜集的,若能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搜集未來技術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并在自主展示中交流搜集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在參與中體驗技術的未來。這會讓課堂更有深度。總之,我要在通用技術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該年齡段、學習需求的學生的有效教學形式,為不斷落實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而不斷奮斗。1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