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1-3課生活與哲學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4-5課第7課第6課社會歷史觀第11課價值觀、人生觀第12課哲學總論:哲學、哲學的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聯系觀發展觀矛盾觀創新意識第8課第9課第10課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論【探索世界】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物質觀)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秘(意識觀)因此,唯物論有四大關系: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運動與物質的辯證關系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 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唯物論的邏輯線: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但是我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核心概念1:物質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強調物質的客觀性,與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強調物質的可知性,與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物質的唯一特性宇宙間客觀存在的萬事萬物的共同本質(唯一共性)物質和意識的唯一區別,與舊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注意1:哲學上講的物質概念 具體的物質形態區 別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除客觀實在性以外,還有其自身的個別屬性存在狀態 不生不滅、永恒存在 有生有滅聯系 ①物質是對萬事萬物即具體的物質形態的概括抽象;物質依賴于具體的物質形態,離開具體的物質形態,就沒有了物質。②不能用物質代替具體的物質形態,否則就看不到世界的豐富多彩。同樣,也不能用具體的物質形態代替物質,否則又會抹殺世界的物質性。③二者是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抽象與具體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客觀實在客觀存在人的思維人類社會自然界①客觀實在≠客觀存在,②客觀存在包括客觀實在③物質的唯一特性≠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客觀實在性) ( 運動)既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精神、意識現象它不包括精神、意識現象注意2:節氣【2021全國乙卷】著名書畫家黃賓虹觀察自然深有領悟,以自然之理來詮釋筆法.如“平”似風吹水動、一波三折;“圓“如行云流水、宛轉自如;“變”像山有起伏顯晦、水有緩急動靜。在藝術實踐中感情自然,令黃賓虹藝術精進。這表明( )①藝術之理與自然之理相契合②悟出自然之理就能提升人的藝術造詣③藝術造詣水平取決于主體的感知能力④效法自然是提升藝術造詣的重要方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真正的長津湖戰役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3個軍,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愿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由于從東南沿海緊急入朝,這場戰役打的極其慘烈,究其原因:1、天氣寒冷,我軍部分隊伍裝備不足。當時長津湖地區中午的基本氣溫在-20℃到-25℃之間,夜晚在-28℃到-45℃之間。志愿軍第9兵團此役戰斗傷亡19202人,凍傷28954人,凍死4000余人,有一個連凍成了冰雕。就連配有標準伙食以及軍官餐伙食,配有酒精爐,有防寒服、防寒鞋、鴨絨睡袋,甚至還有防彈衣的美軍,也凍傷7000余人,凍死數百人。2.美軍的武器裝備、工兵能力、后勤供應和海陸空協同作戰能力太強大。為了撤出主打長津湖戰役的第10軍,一支有193艘艦艇組成的龐大艦隊集合起來,其中包含7艘航空母艦。我們從美軍撤離的最后階段就能看出美國的軍事實力:2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和3艘火箭發射艦在距離岸邊數百碼的地方排成一線,向這座被放棄的城市傾瀉了猛烈的炮火——近34000發炮彈和12800發火箭彈,還引爆了400噸凝固甘油炸藥和500枚1000噸的炸彈,把興南港炸成一片火海。可想而知,能拿下這場戰爭的勝利,我人民志愿軍靠的什么?通過以上材料,運用物質的相關內容分析長津湖戰役慘烈的兩點原因;并據此談談對我們學習工作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方法論啟示?原理 方法論 應用自然界的物質性 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都是組成物質世界的一部分。神創論是根本錯誤的。 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和自然和諧相處。(注意:人不能創造物質,但可以創造物質具體形態) 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和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人類社會的產生: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 存在和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 構成要素:人類社會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其構成的基本要素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承認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尊重順應社會規律,充分利用客觀的社會條件,學會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反對主客觀唯心史觀 (注意:人既不能隨意選擇生產力,也不能隨意選擇生產關系)人的意識是社會的產物 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總結 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反對主觀主義和各種神創論 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從具體國情出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世界的物質性原理【2014·全國2】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介紹了我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的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該片在電視臺播放后引起了極大關注,產生了廣泛影響。通過《舌尖上的中國》,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有美食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鄉的味道,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們從美食中體味深厚的文化意蘊,表明( )①物質的東西與觀念的東西總是融合在一起②物質的東西與觀念的東西統一于人的實踐③物質的東西與觀念的東西沒有固定界限和本質差別④物質的東西與觀念的東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2020年海南16)在距地球5.6億光年的類星體“馬卡良231”內,中外科學家聯手首次發現了氧氣,這次銀河系外氧氣的發現,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宇宙物質組成的認識。這一科學發現進一步佐證了( )①世界是物質的世界②物質依賴于人的感覺而存在③物質是由人的意識產生的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核心概念二:意識從意識的 起源看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①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是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生物的反應形式(刺激感應、感覺和心理)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前提。②意識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一開始就是勞動的產物、社會的產物。勞動和社會交往促進了意識的物質器官——人腦的生成,促進了意識的表達手段——語言的產生,提供和豐富了意識的內容;從意識的 生理基礎看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特有的、獨有的)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組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只有人腦,才能產生意識。并不意味著有了人腦一定就有意識。從本質上看,電腦、人工智能是對人腦某些思維功能的模擬,是人工智能的物化,但它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本身并不會產生意識)從意識的 內容看 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但有了人腦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識,意識的內容來源于客觀存在。不管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節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意識體現了主觀形式與客觀內容的統一。)意識的內容與形式內容的客觀性 無論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無論深刻的意識還是淺顯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節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形式的主觀性 ①從意識的主觀形式上看,意識是由知識、情感、意志等各種反映形式共同組成的完整體系;②從意識的主觀差別上看,不同的人由于社會地位、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差異,對同一客觀事物會產生不同的反映;③從意識的主觀特征上看,意識作為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既可能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的、如實的反映,也可能是對客觀存在的歪曲的、虛幻的反映1.反映 ≠ 反應 ≠ 直觀的等同 ≠ 照鏡子2.意識只是人腦的特有機能,動物的大腦不會產生意識。(人腦不等于大腦)3.意識不是人腦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沒有人腦,就沒有意識;但有了人腦,不一定就會產生意識。人腦雖然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但其不會自行產生意識,只有通過社會實踐,使人腦與客觀存在相結合才能產生意識。4.意識的起源: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的根源:根源于客觀存在; 意識的來源:人類的社會實踐;意識產生的決定性因素是:勞動。5.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意識是對物質的被動反映,也不意味著意識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6.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是二者的統一。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特別提醒:全面正確理解意識(2021年八省聯考遼寧卷,)古琴名曲《胡茄十八拍》反映了蔡文姬流落匈奴時對故鄉的思念,以及還鄉之喜與骨肉離別之痛的矛盾心情。這首曲子被郭沫若稱為“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這表明①音樂作品是客觀存在移入大腦的主觀映象②音樂作品是社會生活的表達與情感的升華③音樂作品是抽象概念轉變為藝術形式的結果④音樂作品給聽眾的感受受個體認知等主觀因素的影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2020·浙江】新冠疫情出現后,內容不同、風格各異的條幅亮相各地街頭:有醒目的抗疫方針,有簡潔的防疫要領,也有幽默的防疫注意事項。它們都表達了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關愛,既提高了民眾的防疫意識,又促使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說明( )①意識可以指導實踐 ②意識是社會的產物 ③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④意識能夠調節人體的生理活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意識能動性的特點目的性 人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時候,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動之前還要確定目標、行動方式和行動步驟等。自覺 選擇性 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不是簡單的“復制”,并不是客觀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不同時代的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反映客觀對象。主動 創造性 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①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不僅能夠反映當前的對象,還能追溯過去、推測未來,能夠創造一個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③意識活動的主動創造性,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16課標II23)《《韓非子·說林上》記載:一年春天,管仲跟隨齊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時迷失了路。管仲說:“老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們讓老馬在前面走,軍隊在后面跟著,果然順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老馬的識圖功能的客觀實在性取決于人的發現②正確認識老馬識途的功能是解決迷路問題的關鍵③用老馬找到返回的路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④老馬之“智”與人之“智”歸根到底都源于實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14全國)心理學家將一條饑餓的鱷魚和許多小魚放在同一個大水箱里,中間用透明的玻璃隔開。最初,鱷魚毫不猶豫地向小魚發起進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進攻無果后,它放棄了努力。后來心理學家取走玻璃擋板,小魚在鱷魚身邊游來游去,但鱷魚始終無動于衷,最后餓死了。“鱷魚試驗”進一步佐證了①動物心理沒有能動性,不能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 ②動物心理沒有適應性,不能根據環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 ③動物心理沒有創造性,不能通過行動改變環境以滿足生存的需要 ④動物心理沒有主觀性,不能創造現實世界所沒有的幻想的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能夠反映客觀事物)目的性,人在認識客觀世界的時候,總是抱有一定目的;自覺選擇性,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主動創造性,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不僅能“復制”當前的對象,而且能夠追溯過去,推測未來。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人們在意識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觀念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意識能動性的表現(意識的作用)意識的反作用 意識的能動作用 主觀能動性內涵 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 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具有的積極主動自覺的反映 又叫自覺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和活動表現 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能動的反映 和能動的反作用 “想”“做”“精神狀態”聯系 意識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識的能動作用,是能動作用的第二方面。 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觀能動性,是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意識的反作用 < 意識的能動作用 < 主觀能動性知識拓展原理: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反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不僅能夠“復制”當前的對象,而且能夠追溯過去、推測未來,能夠創造一個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反作用)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意識只能指導人們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意識活動依賴于人體的生理活動,又對生理活動有著能動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方法論】①重視意識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意識、科學意識。②反對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機械唯物主義;反對片面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在……理論、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導下實施…戰略、計劃、方案,貫徹…精神 堅持…方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關系一: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原理】①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a.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主動創造性b.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c.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阻礙作用。【方法論】①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②重視意識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思想意識,克服錯誤思想意識判斷: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物質和意識相互決定、相互依賴、不可分割。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特別提醒】 ①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②物質的決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識的能動作用受物質決定作用制約,是第二性的。③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意識依賴于物質)不能認為物質和意識不可分割,相互依賴,相互決定、相互制約④從范圍看: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想、做)【2021·全國甲·22】 習近平指出,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上述論斷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把握規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②只有把握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才能推動實踐發展③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④社會歷史中的事物的聯系是人有意識地建構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2019·課標·21】 漫畫(下圖)主要諷刺了( )①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現象②脫離生活實際而拘泥于書本知識的現象③否認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標準的現象④書本知識不符合客觀實際的現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核心概念3:運動含義: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形式:有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命運動、社會運動和思維運動等;運動和物質的關系 原理 理解 強調 誤區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任何運動都有自己的承擔者或載體脫離物質載體的運動是不存在的運動離不開物質物質離不開運動離開物質談運動會導致唯心主義仁者心動離開運動談物質會導致形而上學刻舟求劍任何具體的物質形態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節氣【原理】①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脫離物質的運動也是根本不存在的。【方法論】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變的,要善于在運動中把握事物,不能靜止地看問題,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堅持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既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又反對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關系二:運動和物質的關系原理核心概念4:靜止1.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①事物在它發展的一定階段和一定時期,其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②物體相對于某一參照系來說沒有發生某種運動,或者說物體在一定條件和范圍內沒有進行某種特殊運動;2.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絕對的,3.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形而上學的不變論芝諾:飛矢不動《呂氏春秋》:刻舟求劍僧肈:P32相對主義、詭辯論“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克拉底魯“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原理】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中,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絕對的;②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③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方法論】①既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又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②反對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形而上學不變論,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和詭辯論。關系三: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并且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觀看視頻思考:1.億萬荒灘變良田,是不是違背了客觀規律?2.怎樣才能荒灘變良田?核心概念5:規 律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①規律是一種聯系,但并非所有的聯系都是規律。只有事物內部的、本質的和必然的聯系才是規律。②規律不是主觀想象的、現象的、偶然的、多變的聯系。固有的——不是主觀賦予或是上帝創造的(客觀性);本質的——不是表面的、現象的、外在的;必然的——是確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不是偶然的;穩定的——具有重復性,不是多變易逝的;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③規律≠規律的現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現。如:蘋果落地、水往低處流、春夏秋冬四季更替;④規律≠具體規律(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原理】①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②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的客觀性突出地表現在它是不可違抗的。③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④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沒有規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方法論】①我們必須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必然會受到規律的懲罰。②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③反對否認規律客觀性和企圖創造或消滅規律的唯心主義觀點;反對不講科學,不顧客觀規律的冒險盲干的主觀主義作風。原理: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知識拓展1:1.規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不管人們是否承認它、喜歡它,它都客觀地存在著。2.規律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規律是永恒不變的,規律存在和發生作用是有條件的;當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存在時,規律就必然起作用;當條件不存在時,規律就不起作用。3.規律具有客觀性,但規律本身并無好壞之分;4.規律是客觀的,但規律可以被認識和利用,但不能被發明、改變、創造或消滅;5.要在物質運動中把握規律,規律的客觀性根源于物質的客觀實在性,肯定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與肯定世界的客觀實在性是一致的。6.思維是主觀的,但思維的規律卻是客觀的。7.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不是相互制約的, 規律的客觀性制約著人的主觀能動性。8.規律≠聯系。 規律是一種聯系,但并非任何聯系都是規律。9.規律≠ 定律、規則、法律、規定等,前者是客觀的,后者是主觀的,是對前者的反映。規律 規則含義不同 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人們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性質不同 是客觀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廢除 是主觀的,可以制定、修改、補充或廢除聯系 一個正確的、合理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規律制定的,是對客觀規律的反映全面把握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 規律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①哲學上的規律概念,是對各種具體規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總結,絕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具體規律。②哲學上的規律概念和具體規律兩者之間是共性和個性系,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穩定性 ①規律的穩定性指的是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內在的、本質的聯系,而不是表面的、現象的聯系。②從哲學上看,規律是一種本質的聯系,它雖然總是隱藏在現象之中,并且通過現象表現出來,但本質、規律絕不等同于現象,本質、規律相對于現象來說是穩定的。必然性 規律是物質運動過程中的必然聯系,這種聯系一定是要反復出現、確定不移的,而不是偶然聯系。客觀性 規律是物質運動過程中固有的聯系,這種聯系不是人主觀賦予的,也不是神創的,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種客觀性根源于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可知可用性 :規律雖是客觀的,但不等于說人們在規律面前無能為力,人們能夠認識規律,利用規律。多樣性 指的是不同事物、不同物質的運動形式,有不同的規律。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永恒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因此,任何運動過程中的規律都是隨著事物存在的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因而規律具有多樣性。條件性 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有條件的,只要條件存在,規律就存在,就起作用;一旦規律存在和發生作用的條件不存在了,規律就不起作用了。知識拓展2:全面把握規律的“七性”【原理】①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既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改造和消滅規律。②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③規律的客觀性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方法論】①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②反對“宿命論”:夸大規律的客觀性,認為人在規律面前無能為力;反對“唯意志論”: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規律的客觀性。關系四: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含義 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哲學依據 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②規律客觀性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具 體 要 求 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②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③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意義 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核心概念6: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注意:①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是要做到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前者是唯物的,后者是唯心的。②從實際出發≠從事實出發。因為實際往往是多個事實的有機統一。③從實際出發中的實際,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要在動態中把握。【2016·全國2·22在長征途中,毛澤東非常重視情報工作,及時掌握敵方的部署與動向,根據敵我雙方力量的變化,尋找敵方薄弱環節,靈活調動軍隊,四渡赤水,終于擺脫了敵兵的圍追堵截。毛澤東用兵如神的奧秘在于( )①重視調查研究,依據不斷變化的情況決定軍事部署②把對戰爭規律的真理性認識作為軍事行動的出發點③善于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中掌握和利用戰爭規律④認識到紅軍將士的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B【2020·課標2·21】 習近平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尊重規律,摒棄征服水、征服自然的沖動思想。“禹之決瀆也,因水以為師。”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規律。這說明( )①認識規律就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掌握和尊重規律才能避免主觀盲動③根據規律特點利用規律才能造福人類④按規律辦事就不能改變其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C意識物質運動唯物論根本屬性本質:起源、生理基礎、內容能動作用能動作用認識世界—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改造世界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自然界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意識依賴于物質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符合客觀要重視意識的作用、精神的力量。反對只承認物質否認運動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反對只承認運動否認物質的唯心主義;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反對詭辯論和形而上學不變論物質和運動運動和靜止普遍性客觀性規律決定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知識歸納【2020·山東卷】近年來,中國科幻作家兩次獲得國際科幻界頂級榮譽——雨果獎,國產科幻電影也收獲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越來越多的“未來感”不斷涌現。科幻作品的未來感,恰恰是來自當下的現實感。太空漫游、人工智能,外星家園等科幻作品中許多看似天馬行空的設定,或多或少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其源頭活水。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世界級未來學家、科技作家頻繁造訪中國,他們踏上中國的土地,更多的是為了尋找一種未來發展的可能,因為中國在許多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億萬人民追逐夢想的腳步中,可以聽到時代的脈動,看到潮水的方向。“科幻作品的未來感,恰恰是來自當下的現實感。”結合材料,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①物質決定意識,每個時代的意識都是對當時客觀現實的反映;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能夠在把握事物本質和規律的基礎上推測未來;科幻作品基于現實感,在合理想象中創造幻想世界。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今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脫貧攻堅難在精準、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如期完成脫貧攻堅歷史性任務,要求各地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堅持精準施策,狠抓落實,有效提升脫貧質量,以非常之力、關鍵之舉實現全面勝利。對于能夠通過發展生產脫貧的地區,必須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盡快培育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穩固脫貧的產業基拙和長效機制;對 于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地區的貧困人口,應加快制定和落實整體搬遷計劃;對于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通過各類扶貧開發措施難以脫貧的貧困人口,應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并使其精準覆蓋這一群體。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結合材料,分析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如何體現一切從實際出發的。(12分)①脫貧攻堅難在精準、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必須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在運動變化中把握實際,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3分)②脫貧攻堅中根據不同的地區,制定不同的脫貧政策,體現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3分)③堅持精準施策,狠抓落實,有效提升脫貧質量,以非常之力、關鍵之舉實現全面勝利,說明打贏脫貧攻堅戰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3分)④各地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打贏脫貧攻堅戰,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3分)【2014·全國·39】被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的錢學森認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學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憶自己的中學生活:化學教師特別重視化學實驗和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化學實驗室隨時開放,學生進出自由,我那時做了許多實驗。生物教師常帶領學生去野外采集標本,教學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標本。學校組織各種課外小組,開設無機化學、詩詞、音樂、倫理學等選修課。師生常常一起討論數學、物理、化學等問題,大家都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大家都不怕考試,沒有人為考試而開夜車,更沒有人死背書。有一位數學教師在給學生的測驗評分時獨出心裁,出5道題,學生都答對了,但解法平淡,只給80分;如果答對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給100分,還另加獎勵。民主、開拓、創新的學校文化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學生。進入新世紀,素質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圍繞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各地進行了新的探索:課程超市、創意集市、探究性學習、名家講壇、才藝拓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中學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錢學森的中學學習經歷可以為我們提供啟迪。有人從錢學森的經歷中得出結論:“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么樣的學生。”你如何評價這種觀點?請運用意識作用的原理說明理由。①示例一意識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不同教學觀念指導下的教學,對學生成長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進的教學觀念指導教學,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于落后教學觀念的教學,往往使學生知識結構不合理,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強。當然,學生的成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學觀念不是唯一的因素。該觀點具有合理性。②示例二。意識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導作用的發揮是需要條件的。意識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變為現實,教學觀念如果不轉化為教學實踐,就不能發揮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觀念如果不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動力等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學生的成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把教學觀念視為影響學生成長的唯一因素。該觀點存在片面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mp4 習近平時間|中國力圖讓億畝荒灘變良田,時事,地區發展,好看視頻 截取視頻.mp4 辯證唯物論 - 副本.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