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一章 認識區域第三節 區域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課程標準: 2.2 結合實例,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區域關聯的角度,比較不同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結合現實中不同區域協調發展的實例,能夠從人地關系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對區域協調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綜合思維:能夠在認識不同區域發展差異的基礎上,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角度,歸納不同區域在合作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采取的措施。區域認知:能夠分析不同區域在合作中的優勢條件與限制性因素,為其協調發展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 地理實踐力:能夠獨立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及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能夠結合已有資料,對區域協調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在地理實踐中表現出較強的行動能力。粵港澳大灣區主題探究: 灣區是由一個海灣或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浉郯拇鬄硡^包括廣東省的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九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珠江三角洲擬改變以往“前店后廠”的經貿格局,強化廣州、深圳的創新引領,發揮香港、澳門的特有優勢,建設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港珠澳大橋連接深港、廣佛、珠澳三大經濟圈,溝通珠江口東西兩岸。作為“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樞紐所在,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加強與亞太地區的經貿合作。1. 說一說,粵港澳各自發展的優勢條件分別有哪些?【參考答案】廣東: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廣闊的市場、產業升級空間大,經濟增長速度快等。香港:世界級金融中心和港口、優質的高端服務業、科技研發中心等。澳門: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對葡語系國家的商貿服務中心。主題探究: 灣區是由一個海灣或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東省的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九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珠江三角洲擬改變以往“前店后廠”的經貿格局,強化廣州、深圳的創新引領,發揮香港、澳門的特有優勢,建設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港珠澳大橋連接深港、廣佛、珠澳三大經濟圈,溝通珠江口東西兩岸。作為“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樞紐所在,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加強與亞太地區的經貿合作。2. 說一說,粵港澳大灣區最終建設的目標是什么?【參考答案】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 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港珠澳大橋在2018年10月24日已正式運營。3、分析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意義。【參考答案】完善區域交通,縮短港珠澳之間的交通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 加強區域內、外聯系,擴大交流; 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加快區域發展; 促進資源整合、產業聚集和人才匯聚。主題探究: 主題探究: 4、與其他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簡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區位優勢條件。【參考答案】土地面積大,發展空間大;人口數量多,勞動力充足;貨運吞吐量大,交通便捷,運輸能力強。主題探究: 灣區是由一個海灣或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浉郯拇鬄硡^包括廣東省的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九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珠江三角洲擬改變以往“前店后廠”的經貿格局,強化廣州、深圳的創新引領,發揮香港、澳門的特有優勢,建設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港珠澳大橋連接深港、廣佛、珠澳三大經濟圈,溝通珠江口東西兩岸。作為“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樞紐所在,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加強與亞太地區的經貿合作。5. 加強粵港澳之間的區域聯系,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有哪些重要意義?【參考答案】有利于實現港澳與內地特別是珠三角的深度融合,使其成為世界級大灣區;加強粵港澳之間的區域聯系,助力城市群協調發展,對內地城市群的建設能夠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粵港澳大灣區東接海峽西岸經濟區和臺灣,南連東南亞、南亞,北接長江經濟帶,西到北部灣經濟區,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對于我國區域經濟有效利用國內,國際兩種空間資源,實現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戰略價值。閱讀課本P25頁,思考以下問題1、區域聯系的定義?2、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哪些因素?它們之間有何關系?3、區域人文地理環境包括哪些方面?4、目前,區域聯系的主要表現方式有哪些?空白演示單擊輸入您的封面副標題一、區域聯系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閱讀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呢?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意義有什么呢?你知道哪些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呢?你能畫出思維導圖展示經濟全球化嗎?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呢?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意義有什么呢?在區域內部,各成員國為了維護共同的經濟利益,增強各成員國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降低商品的生產成本,提高商品的質量,并挖掘各成員國各自的區位優勢,實現由區位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3.你知道哪些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呢?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歐洲聯盟二十國集團東盟自由貿易協定4.你能畫出思維導圖展示經濟全球化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科學技術、國際貿易、跨國公司、國家政策等發達國家歐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亞等發展中國家亞、非、拉美等產品、資本、技術原料、燃料初級產品活動P26: 1. 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長 2 700 多千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讀圖 1-27,完成相關任務。(1)想一想,隋朝大運河對加強當時我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的交流聯系有哪些重要作用?【參考答案】有利于南方與北方之間的物資運輸,提高運輸總量,降低運輸成本;有利于加強南方和北方之間的人口流動,實現文化交流與融合。活動P26: 1. 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長 2 700 多千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讀圖 1-27,完成相關任務。(2)議一議,隋朝大運河對我國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參考答案】有利于商品的運輸,加速了商業的發展,使商業的銷售范圍和銷售量得到了提高;降低了運輸成本,從而使商品的成本下降,亦加速了商品的售賣;有利于部分人員的就業??傮w上繁榮了當時的社會經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活動P26: 1. 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長 2 700 多千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讀圖 1-27,完成相關任務。(3)有人說,該運河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和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繁榮。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參考答案】贊同。活動P27: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秘魯伊基托斯市位于亞馬孫河南岸熱帶雨林區,終年高溫多雨,平均海拔 104米,城區周圍都是河流。2018 年人口 43.76 萬,為洛雷托省省會。這里原為印第安人的一個漁村,1863 年設市,為周邊地區橡膠等農產品的主要集運港,對外交通主要依靠亞馬孫河航運和航空。盡管距離亞馬孫河河口有 3 700千米,但小型海輪還是可以溯流抵達。伊基托斯的發展與橡膠有著不解之緣。20 世紀初期,該市抓住發展橡膠產業的契機,迅速躋身為亞馬孫地區的商業中心。“橡膠熱”之后,該市經歷過一段蕭條時期。為了推動當地發展,秘魯政府從 20 世紀60 年代起在這里實行特殊經濟政策,1980 年辟為自由港,約4 000 種商品免稅進口,經濟再度得以繁榮。目前該市建有煉油、木材、造紙、橡膠等工業。令人好奇的是,該市至今仍未修建高速公路和鐵路與外界相連。許多伊基托斯人甚至一輩子都沒邁出過這座城市,難以理解外面的世界。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當地獨特的亞馬孫民居和習俗很好地保存下來。一些繪有壁畫的歐式建筑,如今尚保留著當年的風姿。這里熱帶雨林風光絢麗,旅游業興盛。從機場到市內的馬路上,各種摩托車川流不息。游覽碼頭停滿了各種船只,可載游客去水上觀光。伊基托斯活動P27: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1)歸納伊基托斯市的地理環境特點。【參考答案】伊基托斯市位于低緯度地區、亞馬孫雨林區,平原地形,終年高溫多雨,河流密布,盛產橡膠,對外交通以水運和航空為主。活動P27: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2)橡膠產業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礎,該市依托橡膠產業發展是否明智?說出你的理由。【參考答案】不明智。橡膠產業屬于初級工業產品,利潤較低;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膠制品的運輸,運費較高;橡膠產業技術門檻較低,不利于產業的持續發展。活動P27: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3)該市為何不修建鐵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彰顯特色是否合理?人們稱伊基托斯為“與世隔絕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內涵?【參考答案】伊基托斯市西部為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難以跨越,進行道路工程建設技術難度大、成本高;東部距海遙遠,且為亞馬孫熱帶雨林區,沼澤河流密布,需要建設大量橋梁,道路建設的總體投資大,技術難度大。“與世隔絕”是指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與外部的聯系較少;“天使之城”是指由于地理環境的封閉性,當地具有風俗特色的民居與異域風情的歐式建筑交相呼應,熱帶雨林地區的風光特色十足,游客可以依據當地具體情況選擇摩托或者乘船觀賞這些風光,而這座城市也將變為美不勝收的旅游勝地。閱讀教材P27-29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原因是什么?區域協調發展有什么意義呢?西部大開發有何社會經濟意義?人才,資金,技術,管理資源,能源,勞動力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原因: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國家或地區內部普遍存在,國家內部發達區域與欠發達區域長期并存。區域協調發展的意義: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差距,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二、區域協調發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閱讀我國實施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哪些呢?閱讀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取得的成效,總結東、西部地區之間經濟合作的意義?1.我國實施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哪些呢?四大板塊三大戰略老少邊窮地區發展城市群建設陸海統籌2.閱讀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取得的成效,總結東、西部地區之間經濟合作的意義?1.對口幫扶成效明顯,西部落后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都有了明顯增長。2.西部地區招商引資發展較快,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合作項目不斷增多,西部地區實際引進的資金逐年上升。3.在東、西部地區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聯系日益密切。4.東、西部地區在合作中實現了相互發展。活動P29: 1. 我國在“七五”期間,依據地理位置、經濟建設條件和當時的經濟技術水平所存在的地區差異等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經濟地帶。在“十一五”期間,又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以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查閱有關資料,完成相關任務。(1)我國從三大經濟地帶到四大板塊經濟區域的調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據是什么?【參考答案】目的:為科學反映我國不同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為黨中央、國務院制定域發展政策提供依據。依據: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國務院發布關于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以及黨的十六大報告的精神,將我國的經濟區域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地區。活動P29: 1. 我國在“七五”期間,依據地理位置、經濟建設條件和當時的經濟技術水平所存在的地區差異等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經濟地帶。在“十一五”期間,又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以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查閱有關資料,完成相關任務。(2)比較我國四大板塊經濟區域發展的優勢條件和限制性因素。【參考答案】活動P29: 2. 江蘇省地處我國東部沿海,有長江、淮河流經,京杭大運河縱貫其境。歷史源遠流長,經濟文化繁榮,教育科技發達, 2016 年南京市和省內 12 個地級市皆進入了全國百強城市行列。但總體來看,蘇南發展水平較高,蘇中發展水平居中,蘇北發展水平較低。江蘇省明確提出,加強蘇南對蘇中和蘇北的帶動,尤其是加大對蘇北地區的發展投入。這些年來,江蘇省修建了多條鐵路和公路,尤其是徐(州)宿(遷)淮(安)鹽(城)高鐵、連(云港)淮(安)揚(州)鎮(江)高鐵的修建,大幅度增強了蘇南、蘇中和蘇北的發展聯系,顯著促進了江蘇省經濟社會的相對均衡發展。讀圖 1-30,完成相關任務。(1)分析蘇南、蘇中和蘇北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參考答案】蘇南:屬于長三角經濟圈核心地帶,受上海輻射帶動作用明顯,交通便利,產業基礎好,教育科技發達,經濟發展水平高。蘇中和蘇北:農業基礎好,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發展空間大,土地資源豐富,可以承接蘇南的產業轉移。活動P29: 2. 江蘇省地處我國東部沿海,有長江、淮河流經,京杭大運河縱貫其境。歷史源遠流長,經濟文化繁榮,教育科技發達, 2016 年南京市和省內 12 個地級市皆進入了全國百強城市行列。但總體來看,蘇南發展水平較高,蘇中發展水平居中,蘇北發展水平較低。江蘇省明確提出,加強蘇南對蘇中和蘇北的帶動,尤其是加大對蘇北地區的發展投入。這些年來,江蘇省修建了多條鐵路和公路,尤其是徐(州)宿(遷)淮(安)鹽(城)高鐵、連(云港)淮(安)揚(州)鎮(江)高鐵的修建,大幅度增強了蘇南、蘇中和蘇北的發展聯系,顯著促進了江蘇省經濟社會的相對均衡發展。讀圖 1-30,完成相關任務。(2)徐宿淮鹽高鐵和連淮揚鎮高鐵的修建,對促進江蘇省內區域均衡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參考答案】完善江蘇鐵路網,推動區域經濟協調快速發展;使蘇北、蘇中、蘇南地區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強物資與人員的流通效率。活動P30: 3.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國土面積 1 708 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以烏拉爾山脈為界,俄羅斯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俄羅斯東西部的發展差異明顯。西部經濟發達,現代化水平高,擁有全國近 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業和高科技發達,工農業生產總值占全國的 4/5。東部地廣人稀,城市較少,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森林、水能等資源極為豐富。為了縮小區域發展差異,2007 年俄羅斯出臺了《俄羅斯聯邦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戰略構想》,通過交通運輸的聯網,發展電力等基礎設施,在國土北部、東部和南部開發能源項目,改變傳統能源基地的單一結構,規范勞務移民,促進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經濟的平衡與多樣化發展,完善區域發展政策,培育地區增長極等,實現東西兩大地帶的協同發展。(1)俄羅斯東部與西部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舉例說明。【參考答案】地形:俄羅斯西部是以平原為主的地區,東部地區有平原、山地和高原。氣候:俄羅斯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溫暖濕潤。活動P30: 3.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國土面積 1 708 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以烏拉爾山脈為界,俄羅斯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俄羅斯東西部的發展差異明顯。西部經濟發達,現代化水平高,擁有全國近 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業和高科技發達,工農業生產總值占全國的 4/5。東部地廣人稀,城市較少,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森林、水能等資源極為豐富。為了縮小區域發展差異,2007 年俄羅斯出臺了《俄羅斯聯邦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戰略構想》,通過交通運輸的聯網,發展電力等基礎設施,在國土北部、東部和南部開發能源項目,改變傳統能源基地的單一結構,規范勞務移民,促進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經濟的平衡與多樣化發展,完善區域發展政策,培育地區增長極等,實現東西兩大地帶的協同發展。(2)從人口數量、城市分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對比分析俄羅斯東部與西部的特點。【參考答案】俄羅斯西部地區人口數量多,城市密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自然資源稀缺;俄羅斯東部地區人口數量少,城市稀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自然資源豐富。活動P30: 3.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國土面積 1 708 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以烏拉爾山脈為界,俄羅斯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俄羅斯東西部的發展差異明顯。西部經濟發達,現代化水平高,擁有全國近 4/5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業和高科技發達,工農業生產總值占全國的 4/5。東部地廣人稀,城市較少,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森林、水能等資源極為豐富。為了縮小區域發展差異,2007 年俄羅斯出臺了《俄羅斯聯邦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戰略構想》,通過交通運輸的聯網,發展電力等基礎設施,在國土北部、東部和南部開發能源項目,改變傳統能源基地的單一結構,規范勞務移民,促進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經濟的平衡與多樣化發展,完善區域發展政策,培育地區增長極等,實現東西兩大地帶的協同發展。(3)俄羅斯縮小區域差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參考答案】通過交通運輸的聯網,可以發展東部以電力產業為代表的能源項目,規范勞務移民,促進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經濟發展,完善區域發展政策,培育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極,實現東西部協同發展。課堂小結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mp4 秘魯:探訪雨林腹地小城伊基托斯.mp4 第一章 第三節 區域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ppt 粵港澳大灣區.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