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東晉建立與滅亡的基本史實,了解南朝政權的更替情況。2.知道東晉、南朝的統治對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3.知道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主要表現及意義。【重難點】教學重點:政權更替及江南地區的開發。教學難點: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丹陽(今南京)舊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販,君子資于官祿,市廛列肆,埒于二京(長安和洛陽),人雜五方,故俗頗相似。京口東通吳、會,南接江、湖,西連都邑,亦一都會也。……然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并湊。……南海……一都會也……并所處近海,多犀牛玳瑁珠璣,奇異珍瑋,故商賈至者,奪取富焉。——【唐】魏征等:《隋書》卷三十一《地理志下》材料中的南京、京口、余杭、會稽、南海等都是具有相當規模和特色的商業都會。城市的興起和繁榮,既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亦促進了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繁榮。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二、新課講解模塊一、東晉的滅亡1.東晉建立: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317年,司馬睿重建晉王朝,以建康為都城,史稱東晉。司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東晉開國皇帝(318年-323年在位)。晉宣帝司馬懿的曾孫,瑯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瑯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2.政治特點:司馬睿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導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馬睿舉行即位大典時,邀請王導共坐御床,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王與馬,共天下”是一種以家族集團利益為基礎的長期發展起來的相互為用的政治關系,開啟了東晉百年門閥政治的格局,奠定了東晉一朝政局的基礎,影響是深遠的。3.東晉北伐:東晉初期,多次進行北伐,曾收復了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由于東晉朝廷對北伐將領心存疑慮,多方牽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終未能恢復中原。祖逖(266——321),東晉名將。字士雅,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士族出身,任西晉司州主簿,東晉初期著名的北伐將領。值大亂前夕,懷抱報國之志,曾留下了“聞雞起舞”的佳話。經過4年多的苦戰,祖逖率領的北代軍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失地。大興四年(321),祖逖因朝廷內明爭暗斗,國事日非,憂憤而死。前秦統一北方前秦是哪個民族于何時建立的?誰領導前秦走向富強,并統一了北方?351年建立;382年統一;394年滅亡氐族符氏苻堅建立的前秦政權,任用王猛為相,統一了黃河流域。他們整頓吏治,厲行法治,加強集權,招撫流民,減賦禁奢;大力興辦學校,提倡儒學。使得前秦境內的胡漢矛盾有所緩和。4.興盛: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解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統治局面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有所發展,江南出現了“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5.滅亡:淝水之戰為東晉恢復中原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但東晉統治者并沒有乘勝逐北收復中原的大志。他們滿足于偏安局面,熱衷于內部斗爭,結果使得淝水之戰后收復的失地先后丟失。此后,政治更加腐敗,統治階級內部斗爭愈演愈烈,農民起義不斷發生,東晉政權逐步落入武將手中。模塊二、南朝的政治視頻:八王之亂1.南朝: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國南方政權更迭頻繁,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宋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時間里,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出示人物圖片及地圖)齊齊是南朝存在時間最短的朝代。(出示人物圖片及地圖)梁南朝時,鎮守地方的貴族和將領勢力很大。梁武帝蕭衍從地方起兵奪取帝位后,放縱皇室成員和官僚大地主盤剝百姓,政治日益敗壞。后致叛亂,江南涂炭,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處于明顯劣勢。(出示人物圖片及地圖)陳陳朝(557年—589年),史稱南陳或南朝陳,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后一個朝代,為陳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交趾以北的地區。(出示人物圖片及地圖)視頻:南京 古都兩晉、南朝簡表2.繁榮: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3.衰敗:①南朝時,鎮守地方的貴族和將領勢力很大。②梁武帝蕭衍從地方起兵奪取帝位后,放縱皇室成員和官僚大地主盤剝平民百姓,政治日益敗壞。③后來發生了大規模的叛亂,建康失守,江東最富庶的地區遭到燒殺搶掠,導致千里絕煙,人跡罕見。④從此,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處于明顯劣勢。南朝四個朝代政治經濟的相同之處:①宋、齊、梁、陳都在建康建都,都是偏安的朝廷。②宋、齊、梁、陳的更替都是由軍事將領奪取政權來完成的。③各朝存在的時間都很短。最短的齊朝僅存在了23年。④疆土越縮越小。到陳時縮至最小,力量也很弱小,終至滅亡。模塊三、江南地區的開發1.秦漢時期:黃河流域經濟發達,是全國經濟重心,江南地區地廣人稀,農業生產落后。2.西晉之后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經濟迅速發展起來(1)原因:①北方人民為躲避戰禍南下。北方人的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②自然條件優越。③社會比較安定。④南下移民和南方當地民眾的共同努力。(2)表現微拓展對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認識(1)社會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戰亂會破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安定的社會局面是經濟發展的基礎。(2)勞動力和生產技術是根本動力。①北方人的南遷,補充了南方地區經濟發展所需的大量勞動力,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②地區之間經濟技術交流,可以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得到推廣,促進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③經濟發展要符合當時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三、課堂小結四、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視頻:江南地區的開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