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學而優則仕???——漫談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一、金榜題名——讀書人的夢想二、秀才、舉人、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功名三、科舉累人還是人累科舉——惱人的八股文一、金榜題名——讀書人的夢想寒窗十年,金榜題名是人生大喜,科舉落第則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得意詩》: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失意詩》:寡婦攜兒泣,將軍被敵擒,失恩宮女面,下第舉子心。科舉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息息相關的大事。 ?。保旰盁o人問,一朝聞名天下知——得意者的喜悅唐朝時期的進士放榜一般在二月,一般有稱為“春榜”,放榜時間一般在黎明時分。我們可以想象:春寒料峭的長安城,飽受十年寒窗之苦的考生,冒著刺骨的寒風在禮部南院的大墻外等待消息的情景。有詩為證:“喧喧車馬欲朝天,人探東堂榜已懸”(徐夤)“千炬火中鶯出谷,一聲鐘后鶴沖天”(韋莊) 孟郊《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翁承贊(探花)《擢探花使三首》其一 洪崖差遣探花來,檢點芳叢飲數杯。深紫濃香三百朵,明朝為我一時開。 司馬光: 一朝云路果然登,姓名高等呼先輩。室中若未結姻親,自有佳人求匹配。一旦金榜題名尤其是能中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是無上的榮耀。清人楊靜亭《都門雜詠》《傳臚》中寫道:掄材天子重文章,金殿臚傳姓字香。分道紅旗來偈廟,滿街爭看狀元郎。一般情況下,一甲三名立即授予官職:狀元授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進入翰林院是每個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其他進士經過朝考,根據結果分別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六部主事、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以及知縣等官(皆為七品) ?。玻畻壷脧蜅壷茫槿绲秳涞谡叩谋瘺?br/> 孟郊兩次落第,上文是他第一次落第時的心情,第二次落第后,他更是哀嘆:“一夕九起蹉,夢短不到家”,第三次及第后才有了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瀟灑心情。 落第的舉子連家人都不待見: 《范進中舉》中胡屠夫的前踞后恭的態度。 舉子杜羔多次參加科舉未被錄取,在他即將回家時,其妻寄信給他: 良人的的有其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來時近夜來。 落第者中,有些人為金榜題名而矢志不虞道光六年(1826年),廣東舉人陸云從以104歲的高齡參加會試,成為中國科舉史上年齡最大的考生。雖然沒考上,但皇帝特賜國子監司業官職以資鼓勵。其他如乾隆年間的謝啟祚以98高齡考中舉人,99歲參加會試,被恩賜為國子監司業(教育部部長助理)。唐人公乘億,參加科考三十次。妻子誤聽他在京城去世的消息,從河北來奔喪,兩人路上相遇,幾乎不識。宋人蘇仲昌,16歲中舉人,會試屢屢落第,考了30年沒有結果,一直流落京師,不能回家。后來他的兒子蘇紳也從老家福建到京師考試,父子同處一室而不認識,經別人介紹才得以相認。南宋元豐年間,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殿試卷上只寫了:“臣老矣,不能為文也,伏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被实劭雌淇蓱z:“特給初品官,食俸終生。”《儒林外史》倪老爹: 作了37年秀才,一直沒考上舉人。只能替人家修補樂器糊口,直至賣兒賣女。宋人徐夤 “丹桂攀來17春,如今始見茜袍新”。有些人因科舉未成而另走他途: 黃巢《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充滿了落第考生憤懣敵視的情緒。 黃巢《詠菊》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東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張元(宋人):因多次參加殿試被淘汰,一怒之下投奔西夏,為元昊出謀劃策,多次侵略宋朝的邊疆。此后,“進士殿試皆不黜落”。——只排等第。 洪秀全: ?。保硽q中童生,16-31歲科舉不第,走上起義的道路。3.十年寒窗難成夢——金榜題名是少數人的幸運科舉考試是一種競爭激烈的選拔性考試,錄取比例極少。唐代進士科的錄取比例為2%-3%,每年幾乎只錄取30人左右,十分難得。明經科稍顯容易,也達10%-20%。而這些考試已經是經過層層選拔以后獲得解試資格的人數。宋代增加了殿試的錄取指標,但每次錄取人數只有300人左右。各省鄉試錄取人數也只有1000人,在有些地區可能連1%-2%都不到。據統計,北宋共開科考試 81榜,總計錄取了60035人。南宋開科49榜,取士總計49915人,合計109950人,平均每次錄取300多人。而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考生人數就有17000人,到淳熙元年(1174年)更是達到了20000人。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更加規范,對考試名額也加了限制——名額的多少是根據鄉試舉人的錄取名額來定的??滴醵拍辏?690)年規定江南、浙江每一名舉人可以有60名應考者,三十年增加到100名。其他各省基本上都維持在60-80人應考者的水平上。梁啟超《各省舉人上皇帝書》:邑(縣城)聚(聚集)千數百童生,拔(選拔)十數人為生員(秀才);?。ㄊ〕牵┚廴f數千生員,拔百數十人為舉人;天下聚數千舉人,拔百數十人為進士。復于百數十進士,拔十數人于翰林。本目結語: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科舉制度下形成了整個社會良好的學習風氣《神童詩》: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啟蒙以后,家資雖貧,必茹苦含辛,送子學成;天資雖魯,父師必嚴厲撻責,諄諄告誡,俾成可造之材。貧苦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以求一第。即紈绔子弟,亦知苦讀,以獲科第,否則雖富不榮。倘肄業之時,一曝十寒,遇大比之年,名落孫山,則不拘貧富,皆垂頭喪氣,無面見人。……因此之故,前清時代,無分冬夏,幾于書聲遍野,夜靜三更,鉆研制義。是皆科舉之功,有助于今日十萬督學之力也。二、秀才、舉人、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功名(學位)1.科舉功名的發展與完善唐代科舉考試只有發解試與省試兩級,宋代發展成州試、省試和殿試三級。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禮部頒發“科舉程式”,將科舉規定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這成為明清科舉制度的固定模式,直至取消。由于童試只是取得官學的入學和參加鄉試的資格,并不能出仕為官,殿試只排考生名次,不予淘汰(宋代以來如此)。因此,真正決定讀書人命運的是鄉試與會試。2.科舉考試的程式解讀(1)童子試——童生試、童試。考中者為生員——秀才。秀才不能作官,但已有了知識分子的待遇:穿上“青衫”,明朝秀才可以戴上方巾(類似于當今的學士帽),地位高出一般平民百姓——見知縣不必下跪,官府不能隨便對其用刑(有辱斯文);一般人見了秀才要叫老爺;秀才家的房門要比一般人家高出三寸(光耀門楣);可免除部分地丁錢糧和差役徭賦。如《儒林外史》胡屠夫對范進中秀才后的訓斥。童試分縣、府、院三個階段考試??h試由本縣縣官主持,一般在農歷二月舉行,要考四-五場??荚噧热萦袑懳恼?、詩賦、對策,還有口試(講解儒家經典),錄取后送府。府試由知府主考,一般在農歷四月,程序、內容與縣試同,錄取者就獲得童生資格,可以參加院試。 院試是童試中最關鍵的一次考試,由學政(相當于教育廳長或分管教育的副省長,地位僅次于巡撫)主持.一般考兩場:正試考兩篇文章和一首詩,復試寫一篇文章和一首詩.通過院試錄取的考生被稱為生員,也稱為秀才,茂才,文生,相公等,成為官學的學生。特殊情況之下,官府還會選拔一些生員直接入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監生”,可直接參加鄉試。 上述三次考試都能獲得第一名(案首),也稱“小三元”,相當不易。(《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曾中小三元,但此后鄉試,屢試不第) 童試難度已經相當大,由于不能錄取者不管年齡大小都叫“童生”,于是就出現了白發蒼蒼七八十歲的老童生和七八歲的小童生同場考試的情景。 對聯:人生七十還稱童,可云壽考;到老五經猶未熟,不愧書生。 詩:策試歸來日已西,老妻扶杖下樓梯。牽衣附耳高聲問:“未冠今日出甚題?”(描寫一位60多歲的老童生。) 清朝時期彭瑞元主持鄉試,遇到一位60多歲老童生,伏地不起?!澳暝诨淄?,文在理法外,字在紅格外,進在額數外?!碧嘏浫 ?br/> ?。ǎ玻┼l試——鄉闈,每三年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在農歷八月初九、十二和十五三天,又稱秋闈、秋試、秋榜、桂榜。 鄉試由皇帝任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文體一般用八股文,考經文、策問、詩賦等,每一篇文章都有嚴格的字數規定,超過的不能錄取。 鄉試錄取者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如唐伯虎),第二名稱“亞元”,三、四、五名稱經魁,其余都稱文魁,前五名也稱“五經魁”。 舉人不僅獲得參加全國性會試的資格,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一部分人可以擔任知縣或地方官學的學官。但出仕為官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考中舉人身份則又有大變化。如秀才見知縣只能是拜見,舉人則是會見——可以與知縣平起平坐。在清代,知縣在客廳見舉人是不能端茶送客的。舉人犯罪,也必須向學政報告,先革去功名,才能按平民審理。如《范進中舉》中的描述。?。ǎ常嚒诰┏桥e行的全國性考試,由禮部主持,參加者是各省的舉人。一般在鄉試次年的二月初九、十二和十五三天,故又稱春試、春闈、春榜和杏榜。 會試的入場辦法、考試內容與文字限制與鄉試同,錄取后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為了避免考中者高度集中于南方地區的情況一再出現,明代中期以后會試實行分南、北、中三大區域定額錄取的辦法。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后,則實行分省定額錄取的制度。“貢士”參加殿試之前,還要進行一次復試,這種復試始于康熙五十一年,到嘉慶初成為定制。復試結果分一、二、三等,這對于以后授予官職有很大關系。(4)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始于武則天的“殿前試人”,但只不過是武則天代為主持的省試,唐后期多次舉行,但始終未能制度化。宋太祖時期,鑒于權貴子弟中考率高,為了選拔更多的貧寒讀書人,開寶元年(968年)3月,宋太祖親自主持殿試,成為科舉制度中級別最高的考試。殿試體現了皇帝的權威,由于主考官是皇帝,所有的進士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天子門生”。唐宋時期,殿試是要“黜落”的,如傳說的的“鐘馗”以及前面提及的張元,宋中期以后,殿試只排等級,不再黜落。宋代的殿試成績分五等,第一、二等賜為進士及第,第三等賜為進士出身,第四等賜為同進士出身,第五等賜為同學究出身。元代以后,分為三等: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成為慣例。殿試僅考時務策一道,要取得好名次,策文必須寫滿,而且書法要好。嘉慶、道光以后,書法與格式成為決定名次的關鍵因素。龔自珍就因不善小楷而降等,故而有“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慨。曾國藩也因書法不好只列第三甲,一直耿耿于懷。殿試名次的決定有時還與皇帝的喜好、心情有關。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孫日恭,日恭——暴,由狀元降為探花。邢寬(刑寬)——與暴政反,擢為狀元。光緒三十年(1904年),原定朱汝珍為狀元,但珍與珍妃有關,降等。時天下大旱,有考生名劉春霖,十分吉利,擢為狀元——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狀元。考取進士稱為“甲榜”,中舉稱“乙榜”,稱作“兩榜出身”,是十分不易的。如能成為“解元”“會元”“狀元”,稱為“連中三元”,十分難得。明代只有洪武年間的許觀(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he,杭州三元巷即他住所),清代只有乾隆年間的錢 和嘉慶年間的楊繼昌兩人。 清代112科殿試中,共產生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342名,其中江蘇占了117名,浙江占了75名。結語:學而優則仕——科舉給讀書人躋身政壇機會,雖然歷程非常艱辛學而優不一定能仕——專制皇權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正選拔三、科舉累人還是人累科舉——惱人的八股文1.八股的來源又稱制藝、時藝、巴比文。形成于明代,但其淵源可追溯到唐代的試帖詩和宋代的經義。唐代進士科考試的五言八韻試帖詩,首聯既破題,次聯有如承題,然后有頜比、頸比、腹比和后比,講究對仗的工整,結構布局與八股文類似。宋元時期的經義考試已經逐漸演化成破題到結尾的十個固定段落,成為八股文的前身。明初八股文成為首要的考試文體,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年)最后定型。顧炎武《日知錄》“股者,對偶之名也。”2.八股文的格式由八個部分組成: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大結。(1)破題——用二句單行文字點名題意,類似于今天的點明文章“主題”?!都t樓夢》八十四回賈寶玉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為題,他如是破題:“圣人有志于學,十五而已然矣?!逼祁}有明破、暗破、順破、逆破、正破、反破、分破和對破之分。(2)承題——進一步闡明破題的意旨,起到補充主題的作用。如賈寶玉的承題是“夫人孰不學,而志于學者鮮。此圣人所為自信于十五時歟。”承題要講究技巧:正破則反承,反破則正承等,雖然只需三句左右的文字,但十分重要。(3)起講——又稱小講、原起。承接上面對題目主旨的闡發,展開議論。要代“圣人立言”,在這一部分都用“意謂”“若曰”“以為”“且夫”等詞開頭。稱之為“入口氣”,上述三部分合稱“帽子”,目的是說明題意。(4)入手——又稱入題、領上、領題、落題、提筆。用三四句引入主題,入手之后就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了,包括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中各有兩股,兩股的文字繁簡,聲調緩急,都要對仗成文,合稱八股,這也是八股文名稱的由來。(5)起股——又稱起比、提比、提股、前股、起二比等,用四、五句排比文字發表議論,要提起全篇的氣勢。起股以后,用一二句或三四句將全題點出,稱為出題,出題之后就是中股。(6)中股——中比、中二比等,是全篇的重心,相當于人的背部和心臟,要充分展開議論,將題目的主旨說透。(7)后股——稱后比、后二比等。要將中股所沒有闡發出來的意思說明白,是全篇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清代一度把中、后股合并為大股,使八股簡化為六股,評判文章的優劣主要看大股。(8)束股——束比、束二小比。用來闡發前六股所沒有闡發完全的意思,呼應前文,揭示全篇主旨。明代的八股文有大結,由于考生常在這里借題發揮、諷議朝政,康熙二十六年以后禁止。3.成也八股,敗也八股——八股文的是非之爭(1)八股文是中國文學的結晶延續五百年,有其獨特之處。*有利于統一思想,維護封建統治。*使閱卷更加客觀,進一步防止考試作弊。(如不許濫用虛詞,彌補了糊名、謄錄在防止舞弊方面的不足。)*在相當程度上可以測試出考生的文化水平和文字功底。周作人《中國新文化的源流》:八股文是中國文學史上承先啟后的一大關鍵。八股文不僅是集合古今駢散的菁華,凡是從漢字的特別性質演變出的一切微妙的游藝,都包括在內,所以我們說它是中國文學的結晶。1888年9月,英國權威雜志《威斯敏斯評論》上刊登一篇題為《中國:新的起點》的文章:“如果說中國在政體上還有什么特別之處會受到歐洲人無條件的贊美的話,那么便是科舉制。”孫中山《五權憲法》中國的考試制度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選擇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br/>考試制度相對還是最公平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薄勾蠖鄶涤胁胖硕寄苘Q身政壇。(2)八股文使科舉走向窮途末路*考題怪異。由于考試內容都出自《四書》《五經》,為防止考生相互抄襲,考官挖空心思命題,甚至將完整的句子截頭去尾出題,或將幾句互不關聯的內容捏在一起,形成截答題。如清代嘉慶年間,鮑桂星為河南學政,取《論語》“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之句,出題“禮云玉”?!睹献印じ孀印分杏小敖宦勎耐跏?,湯九尺”之句,出題“十尺湯”,考生不知如何答題。*形式古板。如《論語》中有“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蹦晨脊俪鲱}“殺雞為黍而食之”,回答該題必須上下不犯——文章中不能涉及到“止子路宿”和“見其二子焉”,有考生這樣回答:“其或公雞歟?其或母雞歟?抑或不公不母之閹雞歟?其或白雞歟?其或黑雞歟?抑或不白不黑之雞歟?”由于其上下不犯,得到考官的欣賞,被錄取為秀才。*內容空疏。 不關心現實、社會,束縛了個人見解,消磨了聰明才智,成為不學無術、酸腐迂拙的蠢材。 例:咸豐時,吳保泰出題“馮婦攘臂下車”注:馮婦為打虎壯士——考生答:“玉手纖纖出,金蓮步步搖”“項羽與拿破侖論”——考生答“項羽力能拔山,何況拿一破侖乎?”“迥溪道情”刺時文描繪:讀書人,最不濟。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材計,誰知道變作了欺人計。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弟。可知道“三通”(《通典》《通志》《文獻通考》)、“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頭放高頭講章,店里買新科利器。讀得來肩背高低,口角唏噓,甘蔗渣兒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負光陰,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本目結語:八股文無善惡之分(啟功語) 非是科舉累人,自是人累科舉(朱熹語)結論: 科舉選拔制度是中國對人類的重大貢獻之一,選拔了大量的人才。以宋代為例。據《宋史宰輔表》記載,在宋代133名宰相中,科舉出身的達123名之多,占了總數的92.4%??軠省⑷K、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范仲淹、晏殊、文天祥、朱熹、沈括、曾鞏以及周敦頤、黃庭堅、包拯等都出身科舉,可見,科舉之初,考試的最根本屬性——選拔人才的功能十分突出。 后期的科舉逐步走向死胡同,有人認為“科舉之害甚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實不為過。 1905年9月2日,清王朝宣布廢除科舉考試以及相關的教育體制,在全國范圍內興辦新式學堂??婆e制度的廢除,不僅意味著統治了中國政治和文化1300年的一種體制的謝幕,而且意味著一個嶄新的開始:從法理上承認了由傳統的君主專制國家向現代的憲政民主國家轉型的必要。古舊的“老大中國”向現代國家的轉型開始加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