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南省淇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 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南省淇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 全科

資源簡介

一、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題1.5分,共計60分)。
1.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
A.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紅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C.HCO、HPO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
D.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血漿等
2.研究者給家兔注射一種可以特異性破壞胰島B細胞的藥物——鏈脲佐菌素(STZ)進行血糖調節研究 為了準確判斷STZ是否成功破壞胰島B細胞,應 ()
①在兔飽足狀態下 ②在兔空腹狀態下 ③測定血糖含量
④測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測定血液胰島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3.某同學正在跑步,參與調節這一過程的神經結構有( )
①大腦皮層 ②小腦 ③下丘腦 ④腦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生活中存在以下現象:(1)嬰幼兒經常尿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明顯減少:(2)由于驚恐而出現無意識排尿。以上現象說明 ( )
A.嬰幼兒在夜間產生的尿液較白天多
B.嬰幼兒排尿反射的傳入神經興奮只到達脊髓
C.無意識排尿不屬于神經反射活動
D.脊髓的生理活動依賴丁大腦皮層的功能狀態
5.激素在人體內起調節作用,下列有關人體內激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點 B.激素通過血漿、組織液和淋巴運輸
C.激素種類多但只能為機體提供少量能量 D.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6.下列有關人體水分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大量飲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覺中樞興奮.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則尿量增加 D.細胞外液濃度降低,則尿量減少
7.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頂芽生長占優勢時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
C.成熟細胞比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為敏感
D.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人體內環境穩態范疇的是( )w.w.w.k.s.5 u.c.o.m
A.細胞核中DNA含量相對穩定 B.血漿滲透壓相對穩定
C.血糖含量相對穩定 D.血漿pH值相對穩定
9.蘇軾的《格物粗談》有這樣的記載:w.w.w.k.s.5 u.c.o.m “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并無澀味。”按照現代科技觀點,該文中的“氣”是指( )
A.脫落酸 B.乙烯 C.生長素 D.赤霉素
10.當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后,在機體的血液中含量不會增加的激素是( )
A.促甲狀腺激素 B.甲狀腺激素 C.腎上腺素 D.胰島素
11.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的特點是( )
A.調節準確、快速 B.調節的物質通過體液只運輸給相應的靶細胞、靶器官
C.調節物都是由內分泌腺產生的 D.調節作用范圍廣泛
12.右圖是細胞免疫中X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后殺傷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X細胞是指( )
A.B細胞 B.T細胞
C.漿細胞 D.效應T細胞
13.以下免疫過程包含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A.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病毒
C.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抗體 D.靜脈注射狂犬病抗體
14.在植物體內的各種激素中,生理作用最相似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長素 B.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脫落酸 D.生長素和乙烯
15.一個人的手掌觸到裸露電線(110v)會立即反射性地握緊電線,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電線,會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縮回,這兩種反射的正確敘述是( )
A.兩種反射中樞都在脊髓
B.兩種反射中樞都在大腦
C.前一種反射中樞在脊髓,后一種反射中樞在大腦皮層
D.前一種反射中樞在大腦皮層,后一種反射中樞在脊髓
16.免疫是機體的一種重要的保護性功能。下列不屬于免疫過程的是( )
A.花粉引起體內毛細血管擴張 B.青霉素消滅肺炎雙球菌
C.抗SARS病毒的抗體清除SARS病毒 D.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17.下列有關神經調節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效應器由運動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體組成
B.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
C.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單方向的
D.條件反射的建立與脊髓等低級神經中樞無關
18.當人們參加強體力勞動大量出汗時,為了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機體必須進行多項調節,其中包括 ( )
①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 ②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下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由ABCDE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B.當①受到刺激時,該處的細胞膜內外的電位表現為外負內正
C.圖中②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D.若從③處切斷神經纖維,刺激①處,效應器仍能產生反應
20.某患兒胸腺先天性缺失,與正常兒童相比,該患兒( )
A.仍有部分細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體液免疫功能
C.體內的B淋巴細胞數目顯著減少 D.體內的T淋巴細胞數目增加
A.圖中激素A和B分別是促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激素
B.圖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起著反饋調節的作用
C.手術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激素C的腺體,一段時間后,該小白鼠表現為細胞氧化分解代謝增強
D.圖中激素C作用的靶細胞是肝臟和骨骼肌
22.下列關于正常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隨著X軸的變化,Y軸曲線的變化規律與右圖曲線走勢不相符的是 ( )
X軸 Y軸
A 飲水量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B HIV濃度 T細胞濃度
C 血糖濃度 胰島素濃度
D 甲狀腺激素濃度 促甲狀腺激素濃度
23.下列免疫細胞中,不能進一步分化的有( )
A.T細胞 B.B細胞 C.記憶細胞 D.漿細胞
24.將燕麥胚芽鞘尖端放在瓊脂小塊上,正中插入生長素不能透過的云母片,瓊脂被分成相等的兩部分(見右圖)。單側光照射后,瓊脂內生長素含量 (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無
25.在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得到觀眾的一致稱贊。這些聾啞演員要準確理解指導教師的“手語”所表達的含義,依靠的中樞是( )
①軀體運動中樞 ②軀體感覺中樞 ③視覺中樞 ④語言中樞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止痛藥并不損傷神經元的結構,卻能在一段時間內阻斷神經沖動向感覺中樞的傳導,它的作用部位在
A.細胞體 B.軸突 C.突觸間隙 D.樹突
A.不生長也不彎曲的是③④ B.生長且向光彎曲的是②⑤
C.生長但不彎曲的是①④ D.生長且向左彎曲的是①⑤
28.某同學發現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鵑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條,打算用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采摘的枝條中,芽較多的較嫩的枝條相對來說更容易生根
B.生長素促進生根效果與生長素處理枝條的時間長短成正比
C.生長素類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實驗結束后應妥善處理廢液
D.可發現兩個不同的生長素濃度,促進根生長的效果相同
29.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某品種番茄的花進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無籽番茄果實平均重量見下表。
2,4—D濃度( 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無籽番茄平均重量(g/個)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據表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
A.2,4—D濃度超過25 mg/L,對果實的發育起抑制作用
B.2,4—D與生長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D.2,4—D誘導無籽番茄的最適濃度范圍為20~25 mg/L
30.植物的果實從開始發育到完全成熟的過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的( )
①萘乙酸 ②吲哚乙酸 ③細胞分裂素 ④2,4—D ⑤乙烯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31. 在臨床治療上已證實,將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體內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療作用的物質是 ()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體
32.動作電位的傳導方向()
A.與電流流動方向相同 B.與電流流動方向相反
C.在膜外,與電流流動方向相同 D.在膜外,與電流流動方向相反
33. 取一只小鼠的皮膚,分別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小鼠的皮膚移植更易成功,這個實驗結果說明對異體皮膚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細胞    B.T淋巴細胞    C.B淋巴細胞    D.吞噬細胞
34.下圖表示三個通過突觸連接的神經元。現于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則能測到動作電位的位置是( )
A.a和b處 B.a、b和c處
C.b、c、d和e處 D.a、b、c、d和e處
35.北方嚴寒的冬季,某人由溫暖的室內來到寒冷的戶外時,其下列各項生理變化與圖中變化趨勢相符的是
①皮膚血管血流量的變化
②身體耗氧量變化
③腎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36.下列都能體現生長素生理作用兩重性的一組實例是
A.頂端優勢和根的向地性 B.莖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
C.莖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D.根的向地性和根的向肥性
37.當內環境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
A.糖尿病 B.酶促反應速率加快
C.滲透壓下降 D.細胞代謝紊亂
39.下列有關糖代謝及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肌肉、肝細胞中,②過程均可發生
B.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①、③過程
C.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④過程
D.胰島素促進④、⑤、⑥等過程
40.只屬于體液而不屬于內環境的液體是( )
A.細胞內液 B.血漿 C.淋巴 D.組織液
第1I卷 非選擇題
41.(Ⅰ)(7分)為證明光照和重力兩種因素對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哪一個影響更大,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材料用具:品種、大小相同的已用清水泡脹的玉米種子若干,空易拉罐四個,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紙,剪刀等。
(二)方法步驟:
①取四個空易拉罐,分別剪去頂蓋,裝入濕潤沙土并分別標號(甲、乙、丙、丁);在每個易拉罐內植入10顆玉米種子,放在溫度適宜的陰暗處培養,待幼苗長到2cm左右時備用。
②將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紙包嚴(留出幼苗生長的足夠空間),放在實驗臺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裝置的一側開直徑1cm2左右的小口,在其側面0.5m處用100W的白熾燈連續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裝置的正對地面處開直徑1cm2左右的小口,在它們的下方0.5m處用100W的白熾燈連續照射;甲、乙、丙、丁的其他條件相同。
(三)實驗現象:
兩晝夜后,結果如右圖所示(為簡潔起見,每個裝置中只畫了一個幼苗作為示意)。
請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結論:
(1)由甲、乙裝置內的玉米苗生長情況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由丙、丁裝置內的玉米苗生長情況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由丙、丁裝置內的玉米苗生長情況可知:
(4)如果實驗開始后使整個實驗裝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個裝置的幼苗生長方向將分別是:甲 乙
丙 丁
(1)甲實驗中測得A、B兩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大體相等,預期乙實驗中C、D瓊脂塊中生長素含量多少的關系是:C______D(填“>”、“=”、“<”) ,這說明單側光照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周后,乙實驗中胚芽鞘的生長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甲實驗中胚芽鞘的生長方向是 ,該結果表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是 __ 。
42.(每空1分,共4分)下圖為體內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表示細胞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其中毛細血管管壁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是 。(填標號)
(2)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有多種。以氧氣為例,氧氣從血液中進入組織細胞的方式是 ;紅細胞所攜帶的氧氣至少需要通過 層膜才能被組織細胞①利用.
(3)如果該圖為肝臟組織局部結構模式圖,則B端與A端液體相比較,明顯增加的物質有 。
(1)圖中①②③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2)A的名稱是 。
(3)當細菌外毒素再次進入人體后,人體主要是通過[ ]和[ ]過程發揮免疫作用。
(4)結核桿菌屬于胞內寄生菌,當它侵入人體細胞后,人體主要是通過[ ]和[ ]過程發揮免疫作用,將結核桿菌釋放到體液中,通過與 特異性結合而被滅活,最后由 清除。
(5)屬于二次免疫反應的過程是[ ],其特點是 。
(6)如果圖中所示的抗原為釀膿鏈球菌,當人體產生抗體消滅該菌時,也會攻擊人體心臟瓣膜細胞,導致風濕病,這屬于免疫失調中的 病。
(7)若該抗原為HIV,侵入人體后,攻擊的主要對象是 細胞。
(8)目前普遍認為, 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44.【每空1分,共11分】根據人體調節產熱的主要途徑示意圖回答有關問題:
(1)TRH是______________激素,B是__________激素。
(2)寒冷環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組織后,形成Y產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溫下,若血液中A有增加趨勢時,TRH和TSH的分泌量將____________,這種調節屬于__________________調節。
(4) 當環境溫度較低時,人體會出現皮膚血管_____________,汗腺分泌減少,出現上述反應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反射弧中汗腺屬于________________。
(5)由下丘腦到B發揮作用,其調節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經測量,某人體溫在24h內都處于36℃,則此人在此段時間內產熱總量__________散熱總量(在“>”、“<”或“=”中選擇)。
非選擇題
41.(7分)
(1)向光生長(1分) (2)背地生長(1分)
(3)重力對玉米苗生長的影響大于單側光照的影響(1分)
(4)甲:直立生長;乙:彎向光源生長;丙:彎向光源生長(彎向下方生長);丁:水平生長(4分)21世紀教育網
Ⅱ.(5分)
(1)> 生長素的分布
(2)向右側彎曲生長 直立生長 促進植物生長
42.(4分)(1)②③ (2)自由擴散 6 (3)二氧化碳
Y
X命題人 張全喜
一、單項選擇題 (60分)
1.下列區域的劃分以單一指標為依據的是(  )
①熱量帶 ②干濕區 ③我國三大自然區 ④文化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體現了區域特征的(  )
A.整體性 B.階段性 C.開放性 D.綜合性
3.青藏高寒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區土壤肥沃
B.河谷地區氣溫較高,熱量條件較好
C.河谷地區人口稠密,勞動力多
D.河谷地區有豐富的水源
4.有關區域發展轉型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應減弱,區域經濟呈現衰敗、萎縮狀態
B.區域發展面臨失業率升高、人口增多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C.經濟增長加快,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
D.人地關系已趨緩和
比較我國三大自然區之間自然特征差異,回答5—8題
5.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自然區是 ( )
A.東部季風區北部 B.青藏高寒區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 D.東部季風區南部
6.我國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圍墻很高的原因是( )
A.平原廣大 B.太陽輻射強 C.降水少 D.冬季風力強
7.傣家的竹樓反映了當地的( )
A.氣候環境 B.地形條件 C.水文環境 D.植物特征
8.下列具體反映南北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正確的是( )
A.南方人以米食為主 B.北方人說話婉轉
C.南方方言較少 D.南方的重工業發達
9.我國西部地帶今后經濟發展應注重的問題是( )
A.有步驟地重點治理和開發大江大河、能源、礦產等資源
B.大力發展城鄉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沿邊貿易,擴大旅游創匯
C.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大力發展綠洲農業和林牧業
D.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還林還草
10.下列有關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區域內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
B.區域劃分的指標一般都是綜合性的,按單一指標劃分的區域很少
C.區域劃分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了解區域內部特征
D.區域是按一定指標在地理環境差異的基礎上劃分出的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
11.世界經濟的“太平洋時代”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 B.地理大發現之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 D.美國南北戰爭之后
12.下列區域中,描述區域特點最具體、最詳細的是( )
A.東部沿海經濟地帶 B.長江三角洲地區
C.長江沿岸經濟地帶 D.浦東新區
13.關于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以山地為主
B.塔里木河為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準噶爾盆地
C.灌溉農業為本地的特色,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被譽為“塞外江南”
D.內蒙古高原東部的草原是我國最好的草原之一,有著名的三河馬、灘羊
14.有關東部季風區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勢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溫多雨,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為主,部分為森林草原
D.均為外流區,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
15.我國三大自然區最突出的區域特征組合,正確的是( )
A.東部季風區——高溫多雨
B.青藏高寒區——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區——伏旱
D.東部季風區——多冰川地形
下圖為某島自然帶或植被分布范圍及其變化圖(圖中a為兩種自然帶或植被的分界線)。讀圖回答16~18題。
16.該島Ⅰ地區的典型植被是(  )
A.落葉闊葉林     B.針葉林
C.苔蘚和地衣 D.冰原
17.近年來,該島上的這一典型植被分布范圍不斷北移,其主要原因是(  )
A.紫外線輻射減弱
B.全球氣候變暖
C.土壤肥力增大
D.人類的不斷移栽
18.該島上Ⅰ、Ⅱ地區自然帶類型不同,造成這種區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熱量
C.降水 D.海陸位置
讀某區域圖,圖中甲、乙、丙是重要的農業區,完成19~21題
19.甲地的建筑物(  )
A.多平頂房,以大型聚落為主
B.多斜頂房,以中小型聚落為主
C.多平頂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頂房,聚落密度最大
20.甲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
B.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 .光照雖弱但日照時間長
21.丙地區與乙地區相比,其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主要是(  )
A.灌溉條件較差 B.日照時間太長
C.氣溫較低,熱量不足 D.土壤鹽堿化嚴重
1996年7月的洪水,造成洞庭湖兩岸的直接經濟損失近500億元。近幾十年來,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劇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億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億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億立方米。據此回答22~24題。
19世紀中期洞庭湖水系圖  20世紀初洞庭湖水系圖
22.洞庭湖對長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是(  )
A.汛期時可以延緩、削減洪峰
B.可增加流域的徑流總量
C.降低河流水位
D.對枯水期流量沒有影響
23.近50年來,洞庭湖水系的最大變化是(  )
A.面積減小,深度變化不大
B.面積減小,深度變深
C.調節洪水的能力變大
D.調節洪水的能力變小
24.要改變這種狀況,當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植樹造林
B.退田還湖
C.在流域內的低山丘陵開挖梯田
D.在出湖河道口筑壩攔沙
結合我國四個不同的區域:①客家方言區、②東北地區、③華北平原、④浦東新區,完成25~26題。
25.上述四個區域的概念,是按單一指標劃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6.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與東北三省黑、吉、遼同被劃為東北地區的原因是(  )
A.兩者的位置相鄰,地理特征一致
B.便于統一規劃布局
C.從區域的整體性上看,兩者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
D.從區域的開放性上看,東北地區的產業向蒙東轉移
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27~28題。
27.有關圖中區域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圖中自然保護區以保護亞熱帶季雨林為主 ②地處山區,多生產力低下的坡耕地 ③經濟發展水平高,資源開發程度低 ④地形條件復雜,旅游資源豐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8.在我國江南丘陵發展立體農業不利于(  )
A.充分發揮丘陵山地土地資源的潛力
B.減少有限耕地的壓力,轉移閑置勞動力
C.改善環境,建立良性生態循環
D.實現大型機械化生產
讀圖。回答29~30題。
29.兩圖所示地區的特征,正確的是(  )
①兩地農業發展多取決于灌溉水源 ②兩地多為粉沙性土壤 ③兩地水土流失都很嚴重 ④兩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0.下列關于圖中兩地生產、生活方面的正確敘述是(  )
①右圖所示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谷子 ②兩地都是我國重要的牧區 ③右圖所示地區是精耕細作的水稻產區 ④出現右圖居住景觀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質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下圖中甲、乙表示兩個不同的區域,據此完成31~32題。
31.若甲表示我國的東部地帶,乙表示中西部地帶,則沿箭頭①方向在區域間調配的是(  )
①水源  ②資金  ③能源  ④技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若甲表示發達國家,乙表示發展中國家,則箭頭②方向在區域間調配的是(  )
①勞動力 ②礦產 ③糧食 ④工業制成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圖為“世界汽車產業四次大轉移示意圖”,讀圖完成33~34題。
33.第一次從歐洲轉移到美國,美國汽車產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條件是(  )
A.勞動力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汽車工業
B.鋼鐵、石化等工業迅速發展,為發展汽車工業創造了條件
C.美國出現逆城市化,促進汽車工業發展
D.國土地域遼闊,有利于發展汽車工業
34.進入20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產量穩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條件是(  )
A.原材料和燃料資源豐富
B.分布集中,工業投入少
C.水能豐富,動力投入多
D.重視科學技術的投入
南水北調和西電東送是我國重要的資源和能源跨地區調配工程。據此完成35~36題。
35.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與東線工程相比,中線工程線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資較小
②南水北調“四橫三縱”的總體布局,可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
③南水北調工程不會對北方地區產生不利影響
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可調水量大,但水質較差,必須加強取水區的保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6.關于西電東送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青海輸出的主要是火電,主要輸送到上海 ②內蒙古輸出的是火電,主要輸送到北京、天津 ③四川輸送的主要是水電,主要輸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區 ④云南輸出的主要是水電,主要輸送到廣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讀資源跨區域調配路線圖。完成37~38題。
37.圖中①③資源調出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分別是(  )
①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鹽堿化 ④空氣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8.對上述跨區域資源調配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改善了調出區和調入區的能源消費結構
②提高了調出區的資源保護意識
③資源調配有利于調出區和調入區的生態、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④跨區域資源調配的前提是市場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目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全球尋求資源的最佳配置,這使全球生產體系出現混合型多層次分工的結構。讀圖回答39~40題。
39.該模式中,法國所占據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國的(  )
A.原料 B.技術
C.市場 D.政策
40.該模式中,美國為世界性跨國生產提供初級產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
A.耕地面積廣大 B.生產成本低
C.區域專業化生產 D.勞動力素質高
二、綜合題
41.讀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略圖,完成以下各題。(14分)
(1)說出黃河和長江兩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異。
(2)比較兩三角洲農業生產:
黃河三角洲 長江三角洲
糧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類型
(3)我國目前的兩座核電站,一是長江三角洲的秦山,另一座是珠江三角洲的大亞灣,而黃河三角洲地區并未建設,試分析其原因。
(1)圖中虛線為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工程,試分析京津地區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以及該調水工程的主要優點。
(2)丙地的優勢經濟作物是________,該地有利于該經濟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有哪些?
(3)丁地是中低產田分布比較集中的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應該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丹江口水庫與華北平原保持著100~150米的落差。丹江口水庫水域廣闊,庫容達174.5億立方米,為滿足南水北調的需要,待大壩加高后,相應庫容有望達到290.5億立方米,數年的監測表明,丹江口水庫水質基本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以上,是我國水質最好的大型水庫之一。
(1)在圖中補繪出湖泊附近白天的大氣環流箭頭,以表示正確的環流方向。
(2)修建丹江口水庫后,對湖泊及其周圍地區的氣候會產生哪些影響?(至少答出三個方面)
(3)南水北調共有三條調水方案,請你對中線方案的條件進行綜合評價。
高二地理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二、綜合題
41.答案:(1)黃河:徑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結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現象;長江:徑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長,無結冰期。
(3)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本地能源資源貧乏,而經濟發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核電建設可最大限度緩解能源緊張狀況;而黃河三角洲本區及周圍地區能源資源豐富,并且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能源供應可基本得到滿足。
42. 答案:(1)人口稠密,人均水資源量少;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沿線基本可自流引水,運營成本低;水質好。
(2)棉花 夏季高溫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長;秋季雨水少,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長和采摘。
(3)興修水利;搞好農田林網建設;排灌結合,調節好土壤的水鹽運動;改良作物品種等。
43. 答案:(1)繪圖略(逆時針方向)。
(2)湖泊周圍降水增加,空氣的濕度增加,氣溫年較差、日較差變小,湖面風速加大。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52分)
1.某電場中的電場線(方向未標出)如圖1所示,現將一帶負電的點電荷從A點移
至B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則C、D兩點的電場強度、電勢大小關系應為(  )
A.EC>ED,φC>φD
B.ECφD
C.EC>ED,φC<φD 圖1
D.EC2.某平行金屬板間加如圖2所示的周期性變化的電壓,重力不計
的帶電粒子靜止在平行板中央,從t=0時刻開始將其釋放,運
動過程中無碰板情況.圖3中能正確定性描述粒子運動的速度
圖象的是 (  )
圖2
圖3
3.如圖4所示,在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一根不可伸長的絕緣
細繩的一端系著一個帶電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點,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勻速
圓周運動,最高點為a,最低點為b.不計空氣阻力,則 (  )
A.小球帶負電
B.電場力跟重力平衡
C.小球在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D.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4.如圖5所示,勻強電場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在xOy
平面內有一個半徑為R=5 cm的圓,圓上有一動點P,半徑OP與x軸
方向的夾角為θ,P點沿圓周移動時,O、P兩點的電勢差滿足UOP=
25sinθ(V),則該勻強電場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  )
A.5 V/m,沿x軸正方向 圖5
B.25 V/m,沿y軸負方向
C.500 V/m,沿y軸正方向
D.250 V/m,沿x軸負方向
5.如圖6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上板帶負電,下板帶正電,斷
開電源,帶電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入電場,且沿下板邊緣飛出.若下板
不動,將上板上移一小段距離,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0從原處飛入,則
帶電小球 (  ) 圖6
A.將打在下板中央
B.仍沿原軌跡由下板邊緣飛出
C.不發生偏轉,沿直線運動
D.若上板不動,將下板上移一段距離,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
A.粒子受電場力的方向一定由M指向N
B.粒子在M點的速度一定比在N點的大
C.粒子在M點的電勢能一定比在N點的大
D.電場中M點的電勢一定高于N點的電勢
7.如圖8所示,在一個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兩個帶同種電荷的
小物塊.由靜止釋放后,兩個物塊向相反方向運動,并最終停止.在
物塊的運動過程中,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A.兩個物塊的電勢能逐漸減少 圖8
B.物塊受到的庫侖力不做功
C.兩個物塊的機械能守恒
D.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小于其受到的庫侖力
8.如圖9所示,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電子槍、偏轉電極和熒光屏組成.如果在熒光屏上P點出現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  )
圖9
A.極板X應帶正電 B.極板X′應帶正電
C.極板Y應帶正電 D.極板Y′應帶正電
9.如圖10所示,質量相同的兩個帶電粒子P、Q以相同
的速度沿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兩平行板間的勻強電場中,P從兩極板
正中央射入,Q從下極板邊緣處射入,它們最后打在同一點(重力不計),
則從開始射入到打到上板的過程中 (  )
A.它們運動的時間tQ>tP 圖10
B.它們運動的加速度aQC.它們所帶的電荷量之比qP∶qQ=1∶2
D.它們的動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1∶2
10.如圖11所示,在x軸上關于原點O對稱的兩點固定放置等量異種點
電荷+Q和-Q,x軸上的P點位于-Q的右側.下列判斷正
確的是 (  )
A.在x軸上還有一點與P點電場強度相同
B.在x軸上還有兩點與P點電場強度相同
C.若將一試探電荷+q從P點移至O點,電勢能增大
D.若將一試探電荷+q從P點移至O點,電勢能減小
11.如圖12所示,一電場的電場線分布關于y軸(沿豎
直方向)對稱,O、M、N是y軸上的三個點,且OM=MN.P點在
y軸右側,MP⊥ON.則 (  )
A.M點的電勢比P點的電勢高
B.將負電荷由O點移動到P點,電場力做正功
C.M、N兩點間的電勢差大于O、M兩點間的電勢差
D.在O點靜止釋放一帶正電粒子,該粒子將沿y軸做直線運動 圖12
12.如圖13所示,C為中間插有電介質的電容器,a和b為其兩極板,a板接地;P和Q為兩豎直放置的平行金屬板,在兩板間用絕緣線懸掛一帶電小球;P板與b板用導線相連,Q板接地.開始時懸線靜止在豎直方向,在b板帶電后,懸線偏轉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懸線的偏角α變大的是 (  )
圖13
A.縮小ab間的距離
B.加大ab間的距離
C.取出a、b兩極板間的電介質
D.換一塊形狀大小相同、介電常數更大的電介質
13、圖14中虛線為勻強電場中與場強方向垂直的等間距平
行直線,兩粒子M、N質量相等,所帶電荷的絕對值也相等.現將M、
N從虛線上的O點以相同速率射出,兩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軌跡分別
第Ⅱ卷
二、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48分)
13.(12分)在一個水平面上建立x軸,在過原點O垂直于x軸的平面的右側空間有一個勻強電場,場強大小E=6.0×105 N/C,方向與x軸正方向相同.在O處放一個電荷量q=-5.0×10-8 C、質量m=1.0×10-2 kg的絕緣物塊.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0,沿x軸正方向給物塊一個初速度v0=2.0 m/s,如圖12所示.(g取10 m/s2)試求: 圖15
(1)物塊向右運動的最大距離;
(2)物塊最終停止的位置.
15.(12分)如圖17所示,質量為m=5×10-8 kg的帶電粒子以v0=2 m/s的速度從水平放
置的平行金屬板A、B中央飛入電場,已知板長L=10 cm,板間
距離d=2 cm,當A、B間加電壓UAB=103 V時,帶電粒子恰
好沿直線穿過電場(設此時A板電勢高).求:
(1)帶電粒子的電性和所帶電荷量; 圖17
(2)A、B間所加電壓在什么范圍內帶電粒子能從板間飛出?
16.(12分)如圖18所示,在xOy平面上第Ⅰ象限內有平行于y軸
的有界勻強電場,方向如圖所示.y軸上一點P的坐標為(0,
y0),有一電子以垂直于y軸的初速度v0從P點垂直射入電場中,
當勻強電場的場強為E1時,電子從A點射出,A點坐標為(xA,0),
當場強為E2時,電子從B點射出,B點坐標為(xB,0).已知電
子的電荷量為e,質量為m,不計電子的重力,E1、E2未知.
(1)求勻強電場的場強E1、E2之比; 圖18
(2)若在第Ⅳ象限過Q點放一張垂直于xOy平面的感光膠片,Q點的坐標為(0,-y0),
求感光膠片上曝光點的橫坐標xA′、xB′之比.
高二年級物理參考答案
E|q|xm-μmg(xm+x)=0
可得:x=0.2 m.
答案:(1)0.4 m (2)O點左側0.2 m處
14、解析:(1)在水平方向上,小球開始向左做初速度為vA的勻減速運動,速度變為零后向
右做勻加速運動,直到達到B點,過程中加速度不變,由電場力提供外力.
在豎直方向上,小球向下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直到達到B點,重力提供外力.
(2)水平方向:電場力為F=q,加速度a=
小球向左運動到最遠的時間為t==0.06 s.
在這段時間內向左運動的距離x=vAt-at2=0.09 m<0.1 m,不會撞到左壁.
小球達到B點所用時間為T=2t
豎直方向下落距離即為所求hAB=gT2=7.2 cm.
答案:(1)見解析 (2)7.2 cm
15、解析:(1)當UAB=103 V時,粒子做直線運動,
有q=mg,q==10-11 C,帶負電.
mg-=ma2
y=a2t2=
解之得U2=200 V.
則要使粒子能從板間飛出,A、B間所加電壓的范圍為
200 V≤UAB≤1800 V.
答案:(1)10-11 C 負電 (2)200 V≤UAB≤1800 V
16解析:(1)當電場強度為E1時:
xA=v0t1,y0=t12
當電場強度為E2時:
xB=v0t2,y0=t22
解得:=
(2)設電場強度為E1時,電子射出電場時的偏轉角為θ1
tanθ1=
vy1=t1
xA′=+xA=xA
圖4
圖11
9注意事項:將試題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正確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在本卷作答不給分.)
1. 在等差數列{an}中,則 ( )
A. B. C. D.
2. 在中,若°,°,。則等于 ( )
A. B.
C. D.
3. 數列1,3,7,15,…的通項公式an等于 ( )
A.2n B.2n+1
C.2n-1 D.2n-1
4. 已知中,,則 ( )
A. B. 13 C.5 D. 10
5. 數列{an}中,an+1=,a1=2,則a4為 (  )
A. B. C. D.
6. 在△ABC中,已知a=5,c=10,A=30°,則B= ( )
A.105°           B.60°
C.15° D.105°或15°
7. 已知等差數列{an}滿足則它的前10項的和S10等于( )
A. 95 B.135
C. 138 D. 140
8. 在中,已知,則這個三角形的最小外角為()
A.30°      B.60°
C.90° D.120°
9.設等差數列{ }的前n 項和為,若=3,則 = ()
A. 2 B. C. D.3
10. 在中,,則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銳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11. 在等差數列{an}中,a1,且3a8=5a13,則Sn中最大的是(  )
A. S20 B. S21
C. S10 D. S11
12. 將正整數按一定的規則排成了如圖所示的三角形數陣。根據這個排列規則,數陣中第20行從左至右的第3個數是 ( )
A.574 B.576 C.577 D.580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請把正確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在本卷作答不給分.)
13.設Sn為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若S3=3,S6=24,則a9=________.
14. 已知中,,,則的面積為________
15.如圖所示,為測一樹的高度,在地面上選取A、B兩點,從A、B兩點分別測得樹尖的仰角為30°,45°,且A、B兩點之間的距離為60 m,則樹的高度為
16.在數列中,,且對于任意正整數n,都有,則=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17題10分,其他題目各12分共70分.請把正確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在本卷作答不給分.)
在△ABC中,A=60°,a=4,b=4,解三角形.(10分)
已知等差數列{an}中,a3a7=-16,a4+a6=0,求{an}的通項 公式及前n項和Sn.(12分)
19.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求數列的通項公式;(12分)
20.在△ABC中,內角A,B,C對邊的邊長分別是a,b,c.已知c=2,C=.(12分)
(1)若△ABC的面積等于,求a,b;
(2)若si n B=2sin A,求△ABC的面積
21.如圖,貨輪在海上以50海里/時的速度沿方位角(從正北方向順時針轉到目標方向線的水平角)為155o的方向航行.為了確定船位,在B點處觀測到燈塔A的方位角為125o.半小時后,貨輪到達C點處,觀測到燈塔A的方位角為80o.求此時貨輪與燈塔之間的距離(得數保留最簡根號)。(12分)
22.在數列中,,.
(1)設.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
(2)求的通項公式(12分)
淇縣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年級第一次月考數學試卷
答案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15 14、6
15、(30+30) m 16、4951
三、解答題(每題14分,共70分)
17.在△ABC中,A=60°,a=4,b=4,解三角形.
[解題過程] 由=,得sin B===.
∵a>b,∴A>B,而A=60°,∴B為銳角,∴B=45°.
C=180°-(A+B)=75°
由=得c===2(+)
19.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解析:n=1時,a1=S1=1+1=2
N>=2時,an=Sn-SN-1=n2+n-(n-1)2-(n-1)=2n
檢驗,當n=1時,a1=2*1=2成立
綜上所述,an=2n
20.在△ABC中,內角A,B,C對邊的邊長分別是a,b,c.已知c=2,C=.
(1)若△ABC的面積等于,求a,b;
(2)若si n B=2sin A,求△ABC的面積
1
7
13 16
22 25 28
34 37 40 43
… … … … … …一 單項選擇 (15分)
21. I am not sure whether China will win ________ most medals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But it is certain that the world will have ____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fterwards.
A. the;/ B. /;the C. the; the D. the; a
22. It is 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 ______ is of importance.
A. Which B. it C. that D. This
23. When the news came______the war broke out, he decided to serve in the Army.
A. since B.which C.that D. because
24. There is_______in his words.We should have a try.
A.something B.anything C.nothing D.everything
25. The weather is not very pleasant , but_____the fog has gone.
A. in fact B. as a result C. in addition D. at least
26. If ________ , give me a ring and I will do whatever I can to help.
A. in doubt B. beyond doubt
C. without doubt D. open to doubt
27. The main question ________ us at present is how to avoid job losses.
A. facing B. faced C. faces with D. to face
28. --My car _________ twice this month.
--I'm sorry to hear that.
A. has been broken in B. was broken in
C. has been broken into D. was broken into
29. But for these interruptions, the meeting _________ have finished earlier.
A. should B. would C. will D. must
30. --I hope you've read the instructions.
--Yes, of course _______.
A. I did B. I will C. I do D. I have
31. --Have you looked through the plan
--Not yet. This plan is _________ careful consideration.
A. short of B. fond of
C. proud of D. worthy of
32. Our goal i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_________ all people are well educated, workers well paid, patients well treated, elders well tended, and families well accommodated.
A. which B. that C. in which D. in that
33. --Journalists have to work very quickly in order to __________.
--I know. I like that. It's very challenging.
A. meet their deadlines B. earn a high salary
C. avoid being fired D. make both ends meet
34. We put tables and chairs out in the garden but it started to rain and all our efforts were ________.
A. in vain B. paying off
C. meaningless D. failing
35. We missed our train, and _________ the next train was delayed, ________ we had to wait for two hours.
A. on top of that; so B. as a result; then
C. what was worse; however D. because; therefore
二.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中所給個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Prana, our beautiful dog whose name means “breath of life”, isn't with us anymore. But, she brought such joy and love into our lives that we still miss her.
There are so many wonderful stories about the 36 in this dog, but my 37 is this one:
It was an autumn day in Minnesota. But, the 38 didn't see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all and winter. 39 , we were 40 with a big snow fall 41 which no one was prepared.
We have two apple trees in our backyard. Prana loved apples. When she Went outside, she'd take hold of an apple, stick it far back in her 42 , and sneak it into the house to 43 for eating later. The apples had been on the ground and were often muddy so I wasn't always 44 that Prana had brought them into the house. 45 my disapproval, she would turn her head so I wouldn't see her hidden 46 It was our little 47 .
On the day that it snowed too early in the season, Prana went outside and I 48 her from the window. I 49 that she was madly digging holes and 50 the apples to the surface so they could be seen 51 the snow. I wondered why she was doing this. She seemed to be completely 52 with some kin---d of important task to dig up as many apples as possible during her yard time.
When I called her back into the house, she had her 53 one apple in her mouth. About five minutes later, I looked outside. The yard was Completely covered with 54 . Prana had dug up all those apples for her bird and squirrel friends to eat. She knew that they wouldn't have stored enough food to 55 such an early winter!
36. A. talent B. emotion C. love D. life
37. A. interest B. favorite C. best D. preference
38. A. year B. forecast C. season D. weather
39.A.Naturally B.Unexpectedly C. Terribly D. Generally
40. A. hit B. covered C. stuck D. mined
41. A. at B. by C. for D. in
42.A. tail B. stomach C. mouth D. ear
43. A. use B. save C. put D. hide
44. A. happy B. angry C. worried D. acceptable
45.A.Sensing B.Wondering C. Guessing D. Finding
46. A. plan B. fun C. interest D. treasure
47. A. trick B. game C. play D. magic
48. A. heard B. saw C. watched D. followed
49. A. noticed B. understood C. discovered D. learnt
50. A. taking B. bringing C. carrying D. fetching
51. A. in B. off C. above D. beyond
52. A. absorbed B. occupied C. involved D. filled
53. A. dirty B. big C. usual D. favorite
54. A.apples B. snow C. birds D. ice
55. A. struggle B. survive C. challenge D. face
三 閱讀理解練習(30分)
A
Mary and Peter were having a picnic with some friends near a river when Mary notice an object overhead. "Look!" she shouted to her friends. "That's a spaceship up there and it's going to land here."
Frightened by the strange silver-colored spaceship, most of the young people got in their cars and drove away quickly. Peter was fond of Mary and always stayed close to her. They, more curious than frightened, watched the spaceship land and saw a door open. When nobody came out, they went to the spaceship and entered inside. Peter followed Mary into the spaceship and did not hear the door closed behind him. The temperature fell rapidly and the two young people lost consciousness.
When they woke up, they were surprised to see that they were back by the river again. The spaceship had gone. Their car was nearby.
"What happened " asked Mary.
Peter scratched (抓) his head, saying slowly, "Don't ask me. Perhaps we had a dream. Did you...Did you see a spaceship "
"Yes," said Mary. "And we both went into it. Then..." she looked at her wrist. "That's funny. My watch has stopped. Oh, well, come on. It's time to go home."
Driving about fifty meters, they found their way blocked by a thick wall made of something like glass. They got out of the car and tried to find their way round the wall but discovered that they were inside a circular wall. It was like a mirror and prevented them from seeing through i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 strange creatures walked past slowly. A few stopped to stare through the wall and read a new notice which,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said: "New arrivals at the zoo: a pair of Earthlings in their natural surroundings with their mobile house."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56. When the spaceship arrived, why didn't Peter drive away
A. He did not like leaving Mary.
B. He knew that the spaceship was harmless.
C. He was too frightened to drive.
D. There was a wall blocking the road.
57. Why did Peter enter the spaceship
A. He saw the food and was hungry.
B. Mary told him to enter it.
C. He just followed Mary.
D. He wanted to study it.
58. Peter scratched his head so we know that _____.
A. he had lost consciousness
B. he was puzzled and did not know what to say to Mary
C. he had lost his memory
D. he was still half asleep
59. What do the words "strange creatures" mean to tell us
A. They were wild animals in a zoo.
B. They were robbers.
C. They had landed on Earth in a spaceship and lived there.
D. The young couple were on another planet.
60. Which word in the notice tells us that Mary and Peter were not on earth
A. natural B. surroundings
C. Earthlings D. house
B
Few can refuse to accept the strange coincidences (巧合) in the deaths of John F. Kennedy and Abraham Lincoln. For example, Kennedy was elected in 1960 while Lincoln came into power in the U.S. in 1860. Both men were murdered from behind, on a Friday, and with their wives present. The two men were born exactly one hundred years apart, as were their murderers, Lee Harvey Oswald and John Wilkes Booth. Perhaps the strangest coincidence is that Kennedy’s secretary, whose name was Lincoln, advised him not to go to Dellas where he was shot, and Lincoln’s secretary, whose name was Kennedy, advised him not to go to the Ford Theater where he met his death.
61. Both of the two men _____.
A. were presidents of the U.S.
B. were elected presidents of the U.S. twice
C. had a secretary by the name of Kennedy
D. were murdered by the men of the same names
62.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find out _____.
A. Oswald and Booth were of an age
B. Oswald was 100 years older than Booth
C. Booth was 100 years younger than Oswald
D. There were 100 years between Oswald and Booth
63. Abraham Lincoln and john F. Kennedy were murdered _____.
A. in Dellas B. at a stadium
C. at a theater D. with their wives on the spot
64. There were such strange coincidences between the two American presidents that _____.
A. nobody can accept B. almost everybody can accept
C. only a few persons can accept D. hardly anybody has to accept
C
There were many beautiful buildings in ancient Rome, but the living conditions for ordinary people were bad. Most of their homes were so poorly made that they fell down or were fire hazards (=danger) with their steep, narrow wooden stairways. Most people were packed into apartment buildings that rose shakily (=unsafely) six to twelve floors above the ground. The apartments were rooms about three metres square, and each building housed about five hundred people.
These tall buildings faced each other across streets only three metres wide, so no sunlight reached the ground. Even so, apartments were costly, though cheaper places could be had outside Rome. But people wanted to be near their work and entertainment. So the streets became crowded and it was hard to move quickly. At night, the streets were filled with noise as food and supplies were brought into the city on wagons and carts.
65. In ancient Rome, most people lived in ________ apartments.
A. small and crowded B. clean and tidy
C. spacious and sunny D. tall and big
66. The streets in ancient Rome were ________.
A. crowded and noisy B. wide and bright
C. narrow and dark D. both A and C
67. People liked to live in Rome Because________.
A. the apartments were comfortable
B. the living expenses were low
C. they have no money to build houses outside the city
D. they wanted to enjoy the conveniences of the city
68.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 in ancient Rome.
A. the beautiful buildings
B.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ordinary people
C. the streets and transportation
D. the food and daily supplies
D
A spell checker is a program that checks the spelling of every word in a document by looking up each word in its dictionary.If the word does not appear in the dictionary, the user is alerted to a possible misspelling, and possible corrections are often suggested.Many word processing(處理) programs include spell checkers.An effective spell checker needs to store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using efficient data(數據) compression(壓縮) techniques, and it must be able to search the list quickly with a binary(二進位的) search.A spell checker will not recognize unusual proper names or specialized terms, but it will often allow you to create your own personal dictionary of specialized words you often use.Spell checkers are valuable aids to proofreading, but they cannot catch the substitution of one correctly spelled word for another(such as form for from, or to for too). Thus they do not make sure that a document is free of spelling errors.
69.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will a spell checker not be able to recognize
A.maximum B.minibus C.Mickey D.Mathilde
70.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stakes cannot a spell checker find
A.Tom is watiting for Mary outsyde the school gate.
B.Tom is waiting or Mary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C.Tom is waitting or Mary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D.Tum is waiting for Mary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E
71 Home can be a great place for children to study. It’s important to provide a workspace of their own where they can read books or just write a letter to their friends.
●Location (位置)72 Kitchen and dining room are not so well suited for regular study, since books and pens get in the way of the day-to-day uses of those areas. Set up a place where a child can settle in and leave papers and pens at hand without having to clear everything away each night. For a child that likes being alone, set aside a corner of his bedroom, but keep it separate from things like games, music and other hobbies not related to studying.
●Keeping Things in Order
Par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child to spread out, but to leave it neat and orderly when he isn’t using his workspace. Ownership is very important for self-respect. 73 The workplace should be personal, but not another part of the playroom.
● 74
Encourage the whole family to help build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that children need for success in school. Give them a good example of how to deal with problems, how to manage time and get things done in the right way. 75 Study will be more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when supported by the whole family.
A. Attitude Is Everything
B. Bring Organization into Your Home
C. 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choose a location.
D. Building a Good Home Learning Environment.
E. Hold a can-do attitude and your child will follow your example.
F. Setting up a space in a common area of your home can be a good idea for children.
G. A child who learns to organize his space will carry organization into every corner of his life.
四 短文改錯(10分)
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十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每句錯誤僅涉及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詞。
修改:再該詞下劃橫線,并在該詞下寫出修改后的詞。
Last weekend we went mountain-climbing. Even the heavy rain in the morning could not prevent us go. Setting off very early, we went along an extreme narrow road, all in high spirits. On every side of the road were green fields and some farm house. We could hear the sound of the rain and our footsteps mixing with our laughter. At noon we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at surprised us most there was the beauty of scenes. After having a short rest there and sharing with the food we had brought, we started going down. It had rained even harder. We were wet to the skin, and we still sang and laughed happily.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據報道,7歲的美國女孩Amy Bruce得知自己身患肺癌(lung cancer)后處于極度的痛苦之中,美國抗癌協會(ACS)決定,每當Amy收到一封慰問信,就給她增加3美分的治療款。假如你是新華中學的學生李華,請你用英文給Amy寫一封慰問信,詞數100左右。主要內容包括:
自我介紹:得知的情況
表示鼓勵
打算為她做什么
祝她早日康復
高二英語第一次月考答案
書面表達
Dear Amy,
I am a student from Xinhua Middle School. I am very sorry to have heard of your
present situation that you are so bitter after having a lung cancer.
At present, ACS decides that it will give you three cents when you receive a letter.
That will offer you so much courage. I hope you will make efforts to overcome all kinds of difficulty,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You are sure to make it.
I will try my best to ask all my friends, schoolmates and relatives to write letters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古典園林的動態之美
杜道明
在構成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美的諸多因素中,最引人入勝的莫過于動態美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動態美,首先表現在景物的動態上。一座面積有限、四面圍墻的園林,難免給人一種凝固、閉鎖的感覺。但造園家卻能運用具有動勢的造型藝術,使一座小園平添活力,俯仰成趣。比如一條彎彎的園林小路,因曲折而給人以蜿蜒向前的動勢……即使是晴空萬里,也照樣富有動感,因為中國古典園林造山疊石的審美標準之一就是“皺”,它指山石的表面有凹凸的褶皺,外形起伏不定,既有明暗變化而又富有節奏感。園中的建筑,如亭、廊、樓、閣,是莊 重的、靜止的,但為什么不讓人感到沉悶、壓抑昵?這就妙在中國古人創造了“飛檐”這種形式。它使房頂四角就像飛鳥一樣展翅欲飛。在屋脊和飛檐上又有龍、鳳、麒麟、人物、飛禽走獸等飾物,以及瑞云、卷草這類紋飾,無一不具有騰躍之美和天馬行空之感。
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講究多個方位的變化。疊山、理水以及建筑、花術的設置,都是力求營造山高水低、高低錯落的變化,使得游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園中漫步,隨著地形的起伏和建筑的高低錯落,既可仰觀亭臺樓閣,也可俯視綠水紅魚,視角多變,美不勝收。
中國造園強調有山有水,園以山奇,山因水活;山是靜的,水是動的,二者結合,死山也就變活了。至于那流水的聲響,更會使靜靜的園林充滿生機。假如人們在竹下、花間流連,或“萬竹引清風”,或“秋風動桂枝”,在這里,風也成了園林動景的一部分。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常常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山靜泉流,水靜魚游,花靜蝶飛,石靜影移,都是靜態形象中的動態美。而各種動勢相互影響,又會產生某種張力,更加強了園林生機勃勃的動態美,這正是任何藝術門類都無法體現的綜合藝術,它寄托著造園家潛在而熱烈的動態追求。
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活動離不開時間的流動,離不開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離不開晨昏晝夜的時辰變化,也離不開陰晴雨雪的氣象變化。正是由于這些不斷變化的天時,才使人們對園林的欣賞有了更深的動態美感。中國古代的造園家們早就掌握了園林景觀的時間性,使“良辰”和“美景”互相融合,使時間和空間互相交感,構成一個個動態的風景系列。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推移,園林的最色也變化無窮,所以園林審美講究季節的動態變化。(節選自2012年第3期《新華文摘·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特色》)
  1、下列對于中國古典園林的動態之美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古典園林的動態美,主要表現在造園家能運用具有動勢的造型藝術塑造園林內的景物。
  B、成就中國古典園林的動態之美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講究多個方位的變化。
  C、中國古典園林在造園時就強調有山有水,山奇水活,動靜互襯,從而加強了園林勃勃的動態美。
D、中國古典園林的動態美,還強調“良辰”和“美景”互相融合,時間和空間互相交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使山石表面有凹凸,外形起伏不定,富有明暗和節奏感變化的“皺”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山疊石的審美標準。
B、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漫步,視角多變、高低錯落是讓游覽者感受到園林景致美不勝收的一個重要原因。
C、人們游賞一座封閉的園林,沒有靜止與凝滯之感,是因為園中各種動勢相互影響產生的某種張力,加強了園林的動態美。
D、時間的流動,季節的變化,時辰的變化,氣象的變化,才使人們對園林的欣賞有了更深的動態美感。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凝聚著中國古人非凡智慧的“飛檐”這種建筑形式,使房頂四角就像飛鳥一樣展翅欲飛,具有騰躍之美。
  B、風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因此“萬竹引清風”或“秋風動桂枝”中的“風”也就成了園林動景的一部分。
  C、中國古典園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質實體來表現造園家的審美理想,因此它是一種空間藝術。
D、盡管園林審美講究季節的動態變化,但季節變化之美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并不是被有意識地突出與強化的。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張淳,字希古,桐城人。隆慶二年進士。授永康知縣。吏民素多奸黠,連告罷七令。淳至,日夜閱案牘。訟者數千人,剖決如流,吏民大駭服,訟浸減。凡赴控者,淳即示審期,兩造如期至,片晷①分析無留滯。鄉民裹飯一包即可畢訟,因呼為“張一包”,謂其敏斷如包拯也。
巨盜盧十八剽庫金,十余年不獲,御史以屬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盜,而請御史月下數十檄。及檄累下,淳陽笑曰:“盜遁久矣,安從捕 ”寢不行。吏某婦與十八通,吏頗為耳目,聞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詐告吏負金,系吏獄。密召吏責以通盜死罪,復教之請以婦代系,而己出營貲②以償。十八聞,亟往視婦,因醉而擒之。及報御史,僅兩月耳。
民有睚眥③嫌,輒以人命訟。淳驗無實即坐之,自是無誣訟者。永人貧,生女多不舉。淳勸誡備至,貧無力者捐俸量給,全活無數。歲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奪者死。有奪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殺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眾皆懾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車,顧其下曰:“某盜已來,去此數里,可為我縛來。”如言跡之,盜正濯足于河,系至,盜服辜。永人駭其事,謂有神告。淳曰:“此盜捕之急則遁,今聞吾去乃歸耳。以理卜,何神之有!”(選自《明史·張淳傳》)
【注釋】①晷:日影,喻時光。②貲:錢財。③睚眥:發怒時瞪眼睛,借指小仇。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兩造如期至 造:到達 B.謂其敏斷如包拯也 敏:敏感
C.淳驗無實即坐之 坐:判罪 D.而榜其罪曰 榜:張貼告示
5、下列全都表明張淳斷案善用計謀的一項是( )(3分)
①片晷分析無留滯 ②淳陽笑曰:“盜遁久矣,安從捕 ” ③復教之請以婦代系 ④謂其敏斷如包拯也 ⑤此盜捕之急則遁,今聞吾去乃歸耳 ⑥淳驗無實即坐之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
6、下對原文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淳斷案的速度像流水一樣迅速順利,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像包拯一樣斷案神速。
B.張淳為了俘獲大盜盧十八,故意麻痹對方,以使盧十八放松警惕。
C.張淳對永地生下女孩無力撫養的貧窮人家,就捐獻俸祿供應物資,因此活下來的女孩很多。
D.張淳故意把死囚用杖打死,定其罪名為搶奪米者,眾人都因為恐懼而順服了。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淳刻期三月必得盜,而請御史月下數十檄。
(2)淳曰:“此盜捕之急則遁,今聞吾去乃歸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楊萬里的這首詞,完成8—9題。
昭君怨
賦松上鷗。晚飲誠齋,忽有一鷗。來泊松上,已而復去,感而賦之。
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華,恐驚他。 俄頃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我已乞歸休,報沙鷗。
[注]撲鹿:鳥兒拍翅的象聲詞。
8、詞題小序在此處有什么作用?(5分)
9、上片抒寫了作者見鷗鳥投宿誠齋前的松梢時的驚喜心情。請你試作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三歲為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詩經 氓》)
(2)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為君故,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________________;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_______________;又有若……此鸛鶴也。(蘇軾《石鐘山記》)
乙 文學類文本閱讀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額爾古納河右岸(節選)
遲子建
依芙琳是我的姑姑,她很愛講故事。關于我們這個民族的傳說、以及父親與尼都薩滿之間的恩怨,都是她告訴我的。當然,有關民族的傳說故事,是在我年幼時就聽到的;而大人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是在父親去世后,母親和尼都薩滿先后變得癲狂后告訴我的,那時我已快做維克特的母親了。
這一生見過的河流太多太多了。它們有的狹長,有的寬闊;有的彎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則風平浪靜。它們的名字,基本是我們命名的,比如得爾布爾河,敖魯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貝爾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亞河等。而這些河流,大都是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中的支流。
我對額爾古納河的最早記憶,與冬天有關。
那一年,北部的營地被鋪天蓋地的大雪覆蓋,馴鹿找不到吃的,我們不得不向南遷移。途中,由于連續兩天沒有打到獵物,騎在馴鹿身上的瘸腿達西咒罵那些長著腿的男人都是沒用的東西,聲稱他已經掉進一個黑暗的世界,要被活活地餓死了。我們不得不靠近額爾古納河,用冰釬鑿開冰面捕魚來吃。
額爾古納河是那么的寬闊,冰封的它看上去像是誰開辟出來的雪場。善于捕魚的哈謝鑿了三口冰眼,手持一桿魚叉守候在旁邊。那些久避冰層下的大魚以為春天又回來了,就搖頭擺尾地沖著透出天光的冰眼游來。哈謝一看見冰眼旋起了水渦,就眼疾手快地拋出魚叉,很快就戳上來一條又一條的魚。有附著黑斑點的狗魚,還有帶著細花紋的蟄羅。
哈謝每捕上來一條魚,我都要跳起來歡呼。列娜不敢看冰眼,吉蘭特和金得也不敢看,冒著水汽的冰眼在他們眼里一定跟陷阱一樣,他們遠遠地避開了。我喜歡娜拉,她雖然比我還小幾歲,但跟我一樣膽大,她彎著腰,將頭探向冰眼。哈謝讓她離遠點,說是萬一她失足跌進去,就會喂了魚了。娜拉將頭上的狍皮帽子摘下來,甩了甩頭,賭咒發誓地跺著腳說,快把我扔進去吧,我天天游在里面,你們想要魚了,就敲一敲冰面,叫一聲娜拉,我就頂破冰層,把魚給你們送上!我要是做不到的話,你們就讓魚把我吃了算了!她的話沒嚇著哈謝,倒把她的母親娜杰什卡嚇著了,她奔向娜拉,在胸口不住地劃著十字。娜杰什卡是個俄國人,她跟伊萬在一起,不僅生出了黃頭發白皮膚的孩子,還把天主教的教義也帶來了。所以在烏力楞中,娜杰什卡既跟著我們信奉瑪魯神,又朝拜圣母。依芙琳姑姑為此很看不起娜杰什卡。我并不反感娜杰什卡多信幾樣神,那時神在我眼里是看不見的東西。不過我不喜歡娜杰什卡在胸前劃十字,那姿態很像是手執一把尖刀,要剖出自己的心臟。
黃昏時,我們在額爾古納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魚。我們把狗魚喂給獵犬,將大個的蟄羅魚切成段,撒上鹽,用樺樹枝穿上,放到篝火中旋轉著。很快,烤魚的香味就飄散出來了。大人們邊吃魚邊喝酒,我和娜拉在河岸上賽跑。我們像兩只兔子,給雪地留下一串串密集的腳印。我還記得當我和娜拉跑到河對岸的時候,被依芙琳給喊了回來。她對我說,對岸是不能隨便去的,那已不是我們的領地了。她指著娜拉說,她去可以,那是她的老家,早晚有一天,娜杰什卡會把吉蘭特和娜拉帶回左岸的。
在我眼里,河流就是河流,不分什么左岸右岸的。你就看河面上的篝火吧,它雖然燃燒在右岸,但它把左岸的雪野也映紅了。我和娜拉不在意依芙琳的話,仍然在左岸與右岸之間跑來跑去。娜拉還特意在左岸解了個手,然后她跑回右岸,大聲對依芙琳說,我把我的尿留在老家了! 依芙琳白了娜拉一眼,就像她看著馴鹿產下畸形仔時的表情一樣。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小說首段是一個總提段,交代了“我”所得故事的來源,同時也暗示了下面將要寫作的內容和所敘故事的順序。
B、“我對額爾古納河的最早記憶,與冬天有關”一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段,顯示出小說構思上的嚴謹性。
C、“我不喜歡娜杰什卡在胸前劃十字”一句,既有我對她在胸前劃十字的看法,還巧妙地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D、小說寫我和娜拉跑到河對岸的行動,在有人看來純屬蛇足,也使得小說的文脈和情感脈絡的連貫性大受影響。
E、小說結尾為選文亮點,娜拉用“在左岸解了個手”這個很齷齪下流的行動,便讓讀者在忍俊不禁之時,產生了疑問。
(2)小說第二段里列舉出一系列河流的名稱,其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前半部分是場面描寫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4)語言簡潔不啰嗦且極富意味是小說節選部分的重要特點。請從中任選兩處加以賞析。(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前,某些西方大國對恐怖分子姑息養奸,長此以往,就造成了如今恐怖襲擊在中東越演越烈之勢。
B.人們為劉翔8年前創下的輝煌那樣激動。此后,他兩度在奧運會賽場上因傷或意外無法完成比賽,令人扼腕,甚至令人不解。
C.張藝謀確實沒有太多的精力以簽約“賣身”的方式與其它公司握手言歡;其次,他一直有個心結,“不想再為別人做嫁衣”。
D.倫敦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最關鍵的兩場小組賽,以3比1的比分分別擊敗塞爾維亞隊和土耳其隊,超級替補副攻手徐云麗立下不世之功。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中國籃球隊雖然在小組賽中以5戰全負的結果遺憾結束奧運征程,但中國籃球隊仍將不懈地努力下去。
B.美日近來發表涉及釣魚島問題的共同聲明的原因,其目的是因為他們仍然想利用釣魚島來遏制中國的發展。
C.歐盟的高級代表8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沒有必要對敘利亞反對派槍殺平民一事立即改變歐盟與敘利亞反對派的關系。
D.歷次的洪澇災難結果顯示,洪澇造成損失的程度因洪水強度的大小、洪澇預警時間的長短、居民預防意識的高低而不同。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這種樹在四五月間開花,花朵很小,開花時,滿山遍野就像是下了一場明亮的霜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剝開果子,里面有一顆青黃色橢圓形的硬核
②但如果放到糖水或鹽水中浸泡一下,吃起來就很可口并且富有營養
③果子長滿了樹枝,連最細的枝條上都長
④到了十月間,果子就會像葡萄一樣變顏色,變得黑而有光澤
⑤它結一種綠色的橢圓形的小果子
⑥果肉是苦的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⑧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l6、根據所給材料的內容,在下面畫線處補寫恰當的句子。要求內容貼切,語愈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過20個字(6分)
材料:古人已經深刻意識到,“水失其性,百川逆溢,壞鄉邑,溺人民,而為災也”,所以, ① ,可謂代不乏人,史不絕書。例如,唐玄宗曾下詔修理兩都街市、溝渠、道橋,而其舊溝渠,令當界乘閑整頓疏決。德宗時修石炭、賀蘭兩堰,并造土堰,開淘渠。五代十國時期,周太祖曾詔開封府淘疏舊壕,以免雨水毀壞百姓廬舍。 ② 。如唐懿宗咸通年間,“金陵秦淮河中,有小民棹扁舟業以淘河者”。可見,當時已經出現專門以養護河道為業的人, ③ ,向管理部門領取報酬。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一組句子,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5分)
示例:友情是花,引來群群之蝶。友情是蝶,兩人翩翩起舞。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燒。
六、作文(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29歲的劉翔,盡管北京奧運會的一“退”和倫敦奧運會的一“摔”,令人扼腕長嘆,也有很多人質疑,但他與姚明一樣仍不失為體育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英雄。32歲因傷病退役的姚明沒有受到任何指責和質疑,姚明自己也認為他的NBA生涯沒有什么遺憾——“總冠軍戒指?每個NBA球員都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生活并不是只有籃球……處處能精彩。”作為關心他們的人,應該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的一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二語文一次月考參考答案
(二)古代詩歌閱讀:8、是全詞的說明,點明詞的內容是為投宿松梢的沙鷗而寫,并借之抒發感慨。9、一二句寫作者“耳聽”和“心知”沙鷗來宿時的驚喜之狀;三四句寫作者抑制激動,示意兒童切勿作聲,勿驚沙鷗的情形,描摹出詞人對鷗鳥的由衷之愛。
(三)名篇名句默寫:
10、(1)靡室勞矣;夙興夜寐。(2)青青子衿;沉吟至今。(3)森然欲搏人;磔磔云霄間。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1、(1)A、B(C項缺少“還說出娜杰什卡是俄國人”的作用;D項是為了引出下文“我”對河流的童真的看法,也使小說的文脈和情感脈絡更具連貫性;E項“在左岸解了個手”是一個天真幼稚的行動)。(2)①引出小說中的重要場景河流“額爾古納河”;②暗示其它支流均為額爾古納河孕育而生;③突出額爾古納河作為鄂溫克人“母親河”的位置。(3)哈謝捕魚這個場面里,哈謝是點,列娜、吉蘭特等是面;哈謝捕魚的動作描寫和周圍人的反應,使這個由點到面的描寫,既塑造了人物,表現了遷徒過程的艱辛,又渲染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并順勢引出列娜下面的言語和身世,可謂一箭多雕。(4)(題型屬于“文本探討類”)示例①:如第六段里“娜拉將頭上的狍皮帽子摘下來,甩了甩頭,賭咒發誓地跺著腳說,快把我扔進去吧……”,“摘”表現了她動作的麻利狀,“甩”表現了她的瀟灑狀,“跺”借“賭咒發誓”的修飾,則表現出其發狠的情狀和神態,里面沒有華麗的辭藻,就是這幾個簡簡單單的動詞和副詞,人物的形、情、態、神顯露無遺。示例②:如第二段“它們有的狹長,有的寬闊;有的彎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則風平浪靜”里,“狹長”“寬闊”、“彎曲”“平直”、“水流急促”“風平浪靜”三對形容詞兩兩相對,句式工整,且由雙音節詞過渡到多音節詞語,語感上由簡到繁,符合心動之音韻規律,同時,這組排比句,具體展現出河流的形態。示例③:第四段“那一年,北部的營地被鋪天蓋地的大雪覆蓋,馴鹿找不到吃的”中,“鋪天蓋地”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詞,但真實地再現了雪之大雪之厚雪域之廣,生動形象。示例④:第五段里“額爾古納河是那么的寬闊……還有帶著細花紋的蟄羅”中,“場”字很有空間感覺,與上面“寬闊”一詞相呼應,顯示出冰封中的額爾古納河平坦、開闊、廣大之態。“鑿”“持”“守候”“旋”“拋”“戳”等動詞準確生動地刻畫了捕魚的具體細節和情景;“避”點出魚在冰下長期蟄伏的狀態,“搖頭擺尾地”“沖”“游”的動作細節則形神比現地刻畫出了魚獲得新鮮空氣后興奮狀態。
五、語言文字運用:13、B(A“長此以往”意為“老是這樣下去”,只用于不好的情況,且不用來追述過去的事;C“握手言歡”意為握手談笑。多形容發生不和,以后又和好。此處改為“合作”即可; D“不世之功”指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勞極大。錯誤屬于大詞小用,改為“汗馬功勞”為妥;“汗馬功勞”原指在戰爭中立下的大功勞;現泛指大的功勞);14、D(A句里“雖然”應在主語之前;B句有了“的原因”就不能再用“其目的”、“因為”;C介詞“對”應改為“因”)。15、C。16、①我國歷朝都很重視排水溝渠的疏浚和整修;②民間也非常重視城中河道的日常疏通和維護;③他們負責在河道上挖掘污泥、清除殘穢。(符合要示,意思正確即可)17、參考示例:①夢想是翅,飛翔永恒藍天。夢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夢想是海,蕩起悠悠小船。夢想是船,海上乘風破浪。 ②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六、作文
【思路導引】 英雄也有遺憾時;不失英雄本色;不應有遺憾;生活處處能精彩;打開另一扇門;理想與現實;感謝他們;心態。
【譯文】
張淳,字希古,桐城人。隆慶二年中進士,任命為永康知縣。(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時太多狡猾,接連告官有七個縣令被罷免。張淳到任,日夜翻閱公事文書。(當時)打官司的有幾千人,(張淳)判決像流水一樣迅速順利,官吏百姓大為吃驚,嘆服不已,官司日漸減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訴的,張淳當即定下審判日期,(到時)訴訟雙方按照預先約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審決案件沒有拖延積壓的。農民帶一包飯就能結束訴訟,于是稱他為“張一包”,是說他像包拯一樣快速斷案。
有個大盜叫盧十八的搶劫庫藏的金帛,過了十多年還沒俘獲,御史把這件事交給張淳辦理。張淳限定三個月一定抓到大盜,并請求御史在一個月內下達數以十計的緝捕公文。等到公文接連下達,張淳故意譏笑說:“大盜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擱置著不去辦理。有個官吏的妻子與盧十八暗中勾結,那官吏很留心案情,聽到張淳的話告訴了盧十八,盧十八心里安穩許多。張淳于是讓差役假裝告這位官吏欠人銀子,把官吏關入獄中。張淳暗地叫來這官吏要用勾結大盜犯死罪來責罰他,再叫他請求讓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錢來償還。盧十八聽到以后,急忙來探望這位婦人,(張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將他捉拿。等到上報御史,(俘獲大盜)只有兩個月。
百姓之間有一點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人命案一般的大案來訴訟。張淳查驗發現不屬實就定訴訟者有罪,從此沒有誣告者。永地人貧窮,生下女孩大多不撫養。張淳規勸非常耐心,貧窮而無力撫養的就捐獻俸祿供應物資,保全姓命活下來的無以數計。大旱之年,搶劫公然發生,張淳下令搶劫者處死。有人一、單選題(本大題共4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6分)
1、孔子思想中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的是( )
①“仁者,愛人” ② 貴賤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無類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孔子主張社會和諧,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孟子主張“政在得民”。這些主張產生的共同社會背景是( )
A.社會長期動蕩不安 B.百家爭鳴趨于合流
C.奴隸制度全面崩潰 D.封建經濟逐步興起
3、今天我黨大力倡導“以德治國”,對此,我們可以繼承發揚儒家學說中的
A.“和為貴”和“仁”的思想 B. 農本思想
C. 有教無類的思想 D.“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
4、孔子認為“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因而在政治上主張( )
A.“有教無類” B.“為政以德” C.“節用而愛人” D.“克己復禮”
5、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表明他提倡
A. 啟發誘導,反對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 有教無類,打破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
C. 因材施教,主張依對象而進行教學
D. 為國舉賢,宣傳“仁”為核心的思想
6、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對推動我國古代文化教育事業貢獻最大的是
A.“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C.“知之為知之”的學習態度    D.“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
7、“孟母三遷”教子的故事流傳至今,孟母的兒子后來成為了大思想家,關于他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提出了“仁”的學說 B.主張以“法”治國
C.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被儒家學派尊稱為“亞圣”
8、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紛呈。有學者將它們分別描述為:“全面歸服自然的隱士派” , “專制君主的參謀集團” , “勞苦大眾的行動幫會” , “擁有無限同情心與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學派”。請按順序指出它們分別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9、下列各項,不屬于墨子觀點的是( )
A 民貴君輕 B人應互愛互利
C 反對掠奪戰 D提倡節約,反對浪費
10、下列關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評價,正確的是( )
A.道家思想最受歡迎 B.儒家思想居統治地位
C.墨家思想占主導地位 D.法家思想備受統治者推崇
11、董仲舒提出的下列哪些主張或者思想被后人歸納為“三綱五常” ( )
①君為臣綱 ②父為子綱 ③孝為“天經”、“地義”
④仁、義、禮、智、信 ⑤夫為妻綱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董仲舒倡導的儒學的核心是( )
①民貴君輕 ②天人感應 ③心外無物 ④君權神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在爭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大一統”二者的關系時,下面四種結論,正確的是( )
A. 政治上的統一確保思想上的統一
B. 董仲舒的學說適應專制統治的需要
C. 漢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D. 思想上的統一為政治上的統一服務
14、董仲舒在《深察名號》中認為“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對這一思想理解最準確的是( )
A.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
C.建議以禮人法,以禮人俗 D.認為民性本善,君權天授
15、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說:“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他提出這一主張的根本目的是 ( )
A.遏制學術自由 B.加強中央集權
C.提高儒學地位 D.統一思想文化
16、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正統的孔孟學說
C.糅合了道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 D.儒家學說與權術
17、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主要是因為( )
A. 道家無為思想不能解決問題 B. 漢武帝急需從“無為”轉向“有為”
C. 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的建議 D. 儒家思想有利于漢武帝的“大一統”
18、儒家思想長期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
A. 董仲舒對儒家思想作了發揮 B. 儒家思想適應了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被廣泛傳播 D. 儒學成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經之路
19、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面臨嚴重挑戰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間的傳播
③儒學本身存在的問題和缺陷 ④人們不能接受“理學”觀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朱熹提出 “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天體運行法則 B.社會發展規律
C.封建道德規范和等級秩序 D.“天人感應”理論
21、李贄說:“仲尼雖圣,效之則顰,學之則為步,丑婦之賤態。”此話的真實意圖是( )
A.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精華,應該繼承
B.對儒家思想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C.對儒家思想進行批判和否定
D.強調個性,主張人性的解放
22、李贄稱贊漢朝司馬相如、卓文君“善擇佳偶”,自由戀愛,贊揚寡婦再嫁,稱贊武則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贊頌商鞅,肯定封建社會揭竿起義的農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贄
A. 反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
B. 反對“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禮教
C. 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D. 揭露道學家的虛偽
23、明清之際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的觀點中,最能體現其“民主性”的是
A.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B.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
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D.認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24、明清之際三位進步思想家的思想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的活躍,他們使儒家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 經世致用思想 B. 君主批判思想
C. 自由平等思想 D. 重農抑商思想
25、下圖是朱熹為湖南岳麓書院的題字。這些題字說明了 ( )
①書院注重對學生個人品德的養成教育
②注重人身修養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
③儒家傳統道德是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學具有偽善性和欺騙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有人問程頤:“寡婦貧苦無依,能不能再嫁?”他斷然回答:“絕對不能。有人怕凍死餓死,才用饑寒作借口。餓死是小,失節是大.”這種觀念源于理學提倡( )
A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B 道不行,百世無善治
C 存天理,滅人欲 D 致良知,愚夫愚婦與圣人同
27、文天祥抗元被俘,寧死不屈,以正氣歌明志。他這種氣節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主要思想是( )
A . 道學 B. 佛學 C. 理學 D. 心學
28、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進步性在于( )
A. 反對君主專制集權 B. 反對封建私有制
C. 要求建立平等社會 D. 反對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
2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 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B. 顧炎武的《日知錄》
C. 李贄的《續焚書》 D. 王夫之的《船山遺書》
30、明清時期出現反對君主獨裁的進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 知識分子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B. 君主專制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的進步
C. 商品經濟的發展 D. 西方近代思想的影響
31、世界上第一部將力學原理與機械技術合而為一的著作——《奇器圖說》誕生于中國,是17世紀初歐洲傳教士與中國學者共同翻譯、編寫而成的。以下情況最有可能出現的是
A.該書全面介紹了由力學概念和數學分析所構成的力學理論體系
B.中國學者因為翻譯該書而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C.后來的中國學者不斷對該書進行了刪改、乃至貶斥
D.該書的機械制造技術在清朝康熙帝時期得到了很大應用
32、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曾感嘆說:“唐人詩歌,其于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即使那些“非外間所應知”的宮闈秘聞,詩人“反復極言”,“上之人亦不以為罪”,“今之詩人”則絕不敢如此。這段論述說明了
A.唐朝詩人熱衷于描寫宮廷秘史 B.唐朝詩歌空前繁榮
C.開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發展 D.詩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33、2011年底中國與丹麥聯合發行《古代天文儀器》郵票,其中第一枚為“簡儀”。關于“簡儀”, 正確的說法是
①簡儀是望遠鏡發明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②遲至漢武帝時期,中國古代科學家已使用簡儀確定天體坐標
③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發明了簡儀
④《授時歷》的天文數據相當精確是與簡儀等天文觀測的發明分不開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4、《說文解字 序》載:“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隸書”。《漢書 藝文志》亦載:“是時始建隸書矣,起于官獄多事,茍趨省易,施之于徒隸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隸書是秦代八大篆書字體之一 B.隸書是在楷書基礎上發展而來
C.隸書是漢代獄官為書寫方便而創 D.隸書的創建與抄錄公文獄事有關
35、穿越時空,假若你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你可以做到的是
①用楷書抄寫《論語》②用算盤總賬
③帶朋友去看雜劇 ④吟誦“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①③ B.②④ C.④ D.全部無法做到
36、明代小說家許仲琳(約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義》,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為背景創作的古典神話小說。小說中屢屢出現使用火藥武器的描寫,如在第九十二回中這樣描述:“只聽得兩邊炮響……軍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拋放……一會兒地塌山崩,霎時間雷轟電掣”。該描寫反映的歷史信息是
A.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國家 B. 火器的使用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C. 神魔小說遠遠超出當時人的想象力 D. 明代及以前軍事上已廣泛使用火器
A.使用泥活字印刷制成 B.受中國活字印刷術影響
C.是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品D.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興起
38、元代周達觀《真臘風土記》載:自溫州開洋,行丁未針,歷閩、廣海外諸州港口,過七洲洋,經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順風可半月到真蒲……又自真蒲行坤申針,過昆侖洋入港。材料中所提及的儀器起源于( )
A.戰國 B.西漢 C. 宋代 D.元代
39、魯迅在《門外文談》中指出“在社會里,倉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由來,恐怕也逃不出這個例子”。這里魯迅告訴我們
A.漢字是史官或巫創造的 B.漢字是口口相傳的文字
C.漢字是倉頡創造的 D.漢字是勞動人民集體創造的
40、“梨園”的引義在唐中葉就有記載,最早可見于大歷二年(767年)杜甫寫就的《觀云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在這里。杜甫將“梨園”作為哪項藝術的代名詞
A.昆曲 B.樂舞 C.元雜劇 D.京劇
41、“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細絹)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后漢書 蔡倫傳》)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據材料能得出“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者”這一結論
B.材料說明文字記載是我們得出歷史結論的首要依據
C.人們的需求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原因之一
D.對原料的選擇和降低造紙的成本沒有關系
42、某個時期,許多出版商除原有業務外,也大量刊印帶有木刻版畫插圖的雅俗共賞文學讀物。你認為下列哪部作品最有可能創作于這一時期?( )
A.《詩經》 B.《春望》
C.《念奴嬌 赤壁懷古》 D.《西游記》
43、一直以來,中國圖書只有手抄本,同一種圖書的復本相當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圖書數量逐漸增多,圖書出版業慢慢興盛起來。導致這一變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流頻繁 B.商品經濟的發展
C.造紙術的推廣 D.印刷技術的發展
44、書法是我國藝術寶庫的瑰寶,下列有關我國古代書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書法與漢字相伴而生,經歷了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的演變
B.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以魏晉為界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C.正楷的基本特點是筆畫詳備,結構形體嚴整,實用價值高
D.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
二、非選擇題(45題14分,46題10分,46題10分)
45.(14分)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子為政,焉用殺?”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膽小怕事),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論語》
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紀皆燒之,……天下敢藏有《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 書者棄市;以今非古者族……” 書者棄市;以今非古者族……”
——司馬遷《史記》
材料三:(董仲舒建議)“《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宜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材料四: 2005年9月28日為孔子2556歲誕辰日,世界各地舉行了隆重的祭孔儀式。除山東曲阜外,還有我國上海、浙江衢州、云南建水、甘肅武威、香港、臺北及韓國漢城、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美國舊金山、德國科隆等地都舉行了祭祀活動。
中央電視臺從當日上午8點開始首次對“2005全球聯合祭孔”進行現場直播,直播以曲阜為主會場,中間插播其他地區祭孔的場面,祭孔成為了全球一大盛事。
一年一度的國際孔子文化節也同時進行,本屆國際孔子文化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旅游局、山東省人民政府、國際儒聯、中國孔子基金會等主辦。
新華社濟南10月16日專電(記者 董學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正式批準設立國際“孔子教育獎”。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張。孔子當時是怎樣傳播自己的思想主張的?(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對待孔子學說(儒家)的態度各是什么?(3分)當代史學家馮天瑜稱董仲舒為當時的“群儒之首” 董仲舒對儒家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哪兩個方面?(2分)
(3) 據材料四,說一說為什么全球會有這么多的國家與地區聯合祭孔? (3分)
(4)據材料四,你認為國際“孔子教育獎”的設立將會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
(4分)
46、(10分)儒家思想在中國的古代思想史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儒家學說包含著樸素的民本思想,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等著名的觀點,這兩個觀點是哪兩位思想家最早提出的?(2分)
(2)在儒學發展成為正統思想過程中,做出最大貢獻的儒家思想史誰?漢武帝在統治思想方面采納了他提出的什么主張?(3分)
(3)宋代時期儒家有了怎樣的發展?試寫出朱熹的思想主張?(3分)
(4)明清時期出現了三個思想家,他們都參加過抗清斗爭,請寫出他們的姓名,并寫出他們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張?(2分)
47.(10分)宋代在傳承前代文化的基礎上開拓演進,形成了獨具風韻的宋代文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北宋時,經濟發達的浙江嘉興“詩書禮樂相輝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無不風厲于學”。經濟落后的夔州路和廣南東、西路,文化也逐漸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節),從前“此邦之人尚不識書”,到慶歷年間,“人漸知讀書”。兩廣地區學校相繼建立。
北宋時,三河(河北今縣)“村民頗知書,以耕桑為業”。南宋時,海州睢佑卿“父祖以農桑為業”,他“獨親于學。作文賦詩,為鄉里稱道”。北宋時,饒州帽匠吳翁“日與諸生接,觀其濟濟,心慕焉”,他“教子任鈞讀書,鈞少而警拔,于經學穎悟有得”。南宋時,鄂州富商武邦寧“交易豪盛,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讀書為士人”。
——《宋史資料匯編》
材料二: 宋朝時,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城郊和鄉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國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市鎮。
——高中《歷史》必修二
材料三: 北宋時,“負擔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兒,尚日那一二錢,令厥子入學,謂之學課。亦欲獎勵厥子讀書識字,有所進益。”
臣(北宋國子祭酒邢罱)少時業儒,觀學徒能具經疏者百無一二,蓋傳寫不給。今板本大備,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時之幸也。
——《續資治通鑒長編》
材料四: 隋唐均規定:“工商不得入仕。”(《通典》卷一四)。……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詔書中,規定:“如工商雜類人內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許解送”(《宋會要輯稿·選舉》)。甚至還出現“有道釋之流還俗赴舉”現象。
——《為儒家正聲——“重農抑商”非儒家所為》
材料五: 近代學者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點。(3分)
(2)根據材料二、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4分)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評述材料五的觀點。(3分)
必修3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答案
二、非選擇題(45題14分,46題10分,46題10分)
45、(1)實施德政;禮治。興辦私學;編撰書籍。 (寫周游列國宣傳主張也可)(2分)
(2)反對和肯定;發展儒家學說;提升儒家地位。(3分)
(3)原因:①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學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同時孔子的思想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他也是屬于全世界的。(2分)
②尤其是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民族矛盾、宗教沖突、戰爭、社會矛盾、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等,幾乎均屬于人與人、人與自然之 間的不和諧問題。而孔子提出“和為貴”,互相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對于構建和諧社會乃至和諧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此問答案是開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3分)
(4)此問答案是開放性的,如可以答:會讓全球掀起新一輪學習傳統儒家學說的高潮或者對進一步傳播孔子思想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給全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等等。(4分)
46. (1)孟子,荀子(2分)
(2)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分)
(3)儒學發展成為理學;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欲”。(3分)
(4)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反對君主專制獨裁,主張人民為主。
(2分)一、選擇題(此題共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6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放熱反應都是自發的,因為吸熱反應都是非自發的
B.自發反應在恰當條件下才能實現
C.自發反應一定是熵增大,非自發反應一定是熵減小或不變
D.自發反應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實現
2.“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據,下列對“活化分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數大大增加
B. 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使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增多,反應速率加快
C. 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通過壓縮容器增大壓強,可使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增多,反應速率加快
D. 活化分子之間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3.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可以使氫氣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入少量的硫酸鈉 B.加入硝酸鈉固體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改用濃硫酸
4.對已建立化學平衡的某可逆反應,當改變條件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產量一定增加
③反應物的轉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應物的濃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應速率一定大于逆反應速率 ⑥使用了適宜的催化劑
A.②⑤           B.①②
C.③⑤ D.④⑥
5.反應N2(g)+3H2(g)2NH3(g) ΔH<0,在某一時間段中反應速率與反應過程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則NH3的百分含量最低的一段時間是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A.圖Ⅰ是增大壓強的變化情況
B.圖Ⅱ是一定是加入催化劑的變化情況
C.圖Ⅲ是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的變化情況
D.圖Ⅲ一定是升高溫度的變化情況
7.某溫度下在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2X(g)+Y(g) ?2W(g)的反應,當充入1 mol X和1 mol Y,經20 s達到平衡時生成了0.4 mol W。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升高溫度,W的體積分數減小,則該反應ΔH<0
B.以Y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1 mol/(L·s)
C.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1 mol X,則X和Y的轉化率均提高
D.增大壓強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8.某溫度下,將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閉的容器中發生反應:aA(g)+B(g) C(g)+D(g),5 min后達平衡。已知該反應在此溫度下平衡常數K=1,若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將容器的體積擴大為原來的10倍,A的轉化率不發生變化,則B的轉化率為
A.40% B.60% C.24% D.4%
9.在一定溫度下將1 mol CO和1 mol水蒸氣放入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CO(g)+H2O(g)??CO2(g)+H2(g)達平衡后,得到0.6 mol CO2;再通入0.3 mol水蒸氣,達到新平衡狀態后,CO2的物質的量可能是(  )
A.0.9 mol B.0.8 mol
C.0.7 mol D.0.6 mol
A.m>n,Q>0 B.m>n+p,Q>0
C.m>n,Q<0 D.m11.有一化學平衡:mA(g)+nB(g)??pC(g)+qD(g)(如右圖)表示的是轉化率與壓強、溫度的關系。分析圖中曲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正反應吸熱:m+n>p+q
B.正反應吸熱:m+nC.正反應放熱:m+n>p+q
D.正反應放熱:m+n12.如圖所示曲線表示其他條件一定時,反應:2NO+O2??2NO2 ΔH<0,NO的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曲線,圖中標有a、b、c、d四點,其中表示未達到平衡狀態,且v(正)>v(逆)的點是(  )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13.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某特定反應的平衡常數僅是溫度的函數
B.催化劑不能改變平衡常數的大小
C.平衡常數發生變化,化學平衡必定發生移動,達到新的平衡
D.化學平衡發生移動,平衡常數必發生變化
14.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1=-Q1 kJ·mol-1
2H2(g)+O2(g)===2H2O(l) ΔH3=-Q2kJ·mol-1
取體積比2∶3的甲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11.2 L(標準狀況下),經完全燃燒后恢復至室溫,則放出的熱量為( )
A.0.4Q1+0.15Q2      B.0.2Q1+0.05Q2
C.0.2Q1+0.15Q2 D.0.2Q1+0.3Q2
15、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的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化學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拆開)1mol 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結構如右圖所示,現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 則反應P4(白磷)+ 3O2==P4O6 的反應熱△H為( )
A.+1638KJ·mol–1 B.–1638KJ·mol–1
C.+126KJ·mol–1 D.–126KJ·mol–1
16. 在N2+3H22NH3的反應中,經過一段時間后,NH3的濃度增加0.6mol/L,在此時間內用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45mol/(L·s),則所經歷的時間是
A. 0.44秒 B. 1秒 C. 1.33秒 D. 2秒
17.在一密閉容器中,反應aA(g)bB(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加一倍,當達到新的平衡時,B的濃度是原來的60%,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了 B.物質A的轉化率增大了
C.物質B的質量分數增加了 D.a>b
18.如圖,曲線為可逆反應A(g) +2B(g) 2C(g)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的平衡移動關系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y軸指B的質量分數
B.a>b,y軸指C的質量分數
C.a<b,y軸指A的轉化率
D.a>b,y軸指A的體積分數
19.相同容積的四個密閉容器中進行同樣的可逆反應:2X(g)+Y(g)3W(g)+2Z(g)起始時四個容器所裝X、Y的量分別為:
甲(X:2 mol,Y:1 mol ) 乙(X:1 mol,Y:1 mol )
丙(X:2 mol,Y:2 mol ) 丁(X:1 mol,Y:2 mol )
在相同溫度下,建立平衡時,X或Y的轉化率大小關系為
A.X的轉化率為:甲<丙<乙<丁 B.X的轉化率為:甲<乙<丙<丁
C.Y的轉化率為:甲>丙>乙>丁 D.Y的轉化率為:丁>乙>丙>甲
20.可逆反應:A2(?)+B2(?)2AB(?);ΔH=-QkJ/mol,當溫度和壓強改變時n(AB)的變化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2、B2及AB均為氣體,Q>0
B.AB為氣體,A2、B2至少有一種為非氣體,Q>0
C.AB為氣體,A2、B2有一種為非氣體,Q<0
D.AB為固體,A2、B2有一種為非氣體,Q>0
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1)在該實驗中,量取50 mL 鹽酸或NaOH 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
(2)裝置中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上表所示,其中記錄的終止溫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溫度。
(4)計算該實驗發生中和反應時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________kJ(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熱容c=4.18J/(g·℃ )。
(5) 如果用50 mL 0.55mol/L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通過測得的反應熱計算中和熱,其中和熱△H會偏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氣發生如下反應:2SO2(g)+ O2 (g) 2SO3(g) (△H< 0)
(1)降低溫度,二氧化硫轉化率_________,化學反應速率_ (以上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600℃時,在一密閉容器中,將二氧硫和氧氣混合,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的量變化如圖,反應處于平衡狀態的時間是____ ___ 。
據圖判斷,反應進行至20min時,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
__ ___ (用文字表達)
(4)10min到15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寫編號)。
a.加了催化劑 b.縮小容器體積 c.降低溫度 d.增加SO3的物質的量
23.一定溫度下,將3molA氣體和1molB氣體通過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
3A(g)+B (g)xC(g)。請填寫下列空白:
(1)若容器體積固定為2L,反應1min時測得剩余1.8molA,C的濃度為0.4mol/L。
①1min內,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x_________;
②若反應經2min達到平衡,平衡時C的濃度_________0.8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平衡混合物中,C的體積分數為22%,則A的轉化率是_________;
④改變起始物質加入的量,欲使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分數與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n(A)、n(B)、n(C)之間應滿足的關系式_________。
(2)若維持容器壓強不變
①達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_________2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改變起始物質加入的量,欲使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則應加入_________molA氣體和_________molB氣體。
高一化學答案
選擇題(20題每空3分;共60分)
1---20 BDCAD DAACC ACDCB DDBAB
22.答案:(1)增大,減小
(2)15—20min和25—30min。
(3)增加了O2的濃度 (4)a 、 b一、單項選擇題
1、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古往今來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應起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一個有所迷惑與驚異的人,每每慚愧自己的愚昧與無知;他們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為脫出愚蠢。”這句話意在說明
①哲學的智慧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產生的 ②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③人們創造哲學最終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 ④哲學的任務在于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2、我們之所以要重視哲學的學習,是因為哲學是
①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一門學問 ②哲學家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 ③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④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下列對哲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B.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C.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科學化的世界觀 D.哲學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4、19世紀,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和自然科學的其他進步,使人們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世界成為可能。可見
A. 哲學就是對自然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C. 科學家只有學哲學,才能取得輝煌成就
D. 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5、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這一基本問題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即:
①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②物質世界是否發展變化的問題
③物質世界能否為人們所認識的同一性問題 ④世界的本原是一個還是多個的問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6、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基本派別,唯心主義者都主張
A.事物是感覺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認識的
7、唯物主義的發展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唯物主義都認為
A.物質可以歸結為某種具體事物 B.物質與運動不可分
C.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D.先有物質后有意識
8、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 ②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的區別
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別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
  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
10、下列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是
  A.心外無物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C.理在氣先 D.物是觀念的集合11、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代《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他們的觀點屬于
A.唯心主義觀 B.科學的唯物觀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
12、下列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凡是唯物主義一定是正確的,凡是唯心主義一定是沒有可取之處的 ②凡是唯物主義一定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凡是唯心主義一定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意識 ③唯物主義也有不科學的,唯心主義也不是一無是處的 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密切相關的、不可分割的,二者共同構成哲學的基本問題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13、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
①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②一元論和二元論 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緊跟世界發展進步潮流的必然要求,是30多年改革開放經驗的科學總結。這說明
A.哲學對社會經濟、政治發展起推動作用
B. 哲學既屬于思想文化范疇,又屬于經濟和社會范疇
C. 哲學能夠為社會發展指明方向
D.哲學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它第一次實現了
①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②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③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④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6、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了
  A.實踐的觀點 B.革命的觀點 C.階級的觀點 D.歷史的觀點
17、“物質是標志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下列對“物質的概念”理解正確的是
A.物質就是看得見的客觀實在,其形態千變萬化
B.物質是對萬事萬物所有屬性的概括和總結
C.物質就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D. 物質就是千差萬別的事物的總和
18、“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生命之樹常青”、“生命在于運動”,這些俗語說明
A.運動離不開物質 B.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C.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屬性 D.運動包括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19、亞洲有一種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達幾千米,人們幾乎看不到它的生長。第6年雨季到來時,它鉆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長到30米高。這種現象反映了
  A.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B.只要發生量變,就有質的飛躍
C.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認識事物要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20、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這一典故的哲學寓意是
A、事物的運動是永恒的 B、事物運動有其自身的規律
C、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D、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
21、“揠苗助長”的典故給我們的啟示是
A、辦事情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B、辦事情必須遵循觀規律
C、人可以認識規律,利用規律 D、要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22、“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名句。詩人感到“月是故鄉明”,這表明
A、詩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觀的,不具有任何客觀基礎
B、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C、審美活動不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
D、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
23、一些地方出現過“狼孩”、“熊孩”、“豹孩”,他們雖為人所生,但由于他們的生活環境長期與人類社會活動脫離,所以他們沒有形成人的意識。這一事實說明
A.人腦不一定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B.有了人腦一定會有意識
C.脫離社會實踐,人腦不會有意識功能 D.意識是大腦的產物
24.近20年來,約有7000條新詞產生。諸如外資企業、經濟特區、電子郵件、多媒體、信用卡、再就業、裸考、房奴、賴校族等。從哲學上看,這一事實說明
A.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B.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C.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D.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主要在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和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回答25—27題:
25、先設計后施工,才能建成樓房。這一事實說明
A、設計的構想是工程師頭腦中產生的 B、先有意識,后有物質
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D、物質決定意識
26、席勒說:“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實現”。因此,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這說明:
A、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 B、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
C、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D、人類的意識具有能動性
當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許多國家傳播時,世界各國通力合作,嚴加防范,以抗擊這一流感的蔓延和施虐。這種實踐活動是一種
①客觀的物質活動②純粹主觀的活動③自覺能動的活動④社會歷史的活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2010年11月1日,是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標準時間。組織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查清十年來我國人口的變化情況,為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供準確的統計信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體現了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9、人民日報2011年9月18日發表題為“勿忘國恥 共襄復興”的社論。社論回顧歷史,指出“落后就要挨打”是古老中國弱則被辱的沉痛教訓;社論放眼現實,指出各族人民的堅定團結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落后就要挨打”是古老中國弱則被辱的沉痛教訓,從生活與哲學的角度看,這說明
A.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B.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C.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D.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材料一: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權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鋒和文化巨匠,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空前繁榮,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
談談你對哲學與時代關系的理解。(6分)
(2)結合材料說明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6分)
32、材料1:氣候變化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挑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近年來在節能減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為全面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材料2: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號召,要把堅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請運用唯物論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12分)
33、(12分)據醫學史記載,17世紀20年代,英國有個醫生給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輸羊血,奇跡般地挽救了該青年的生命。其他醫生紛紛仿效,結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輸血醫療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紀80年代,北美洲的醫生給一位瀕臨死亡的產婦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醫療熱,卻帶來驚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維也納醫生萊茵茨坦發現了人的血型系統,才打開了科學輸血有大門。
(1)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個道理的?(12分)
(2)為什么說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4分)
高二政治月考試卷答案
31、(6分)(1)①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3分)
②一定形態的文化又反作用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3分)
(6分)( 2 )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①首先體現在它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對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2分)
②還體現在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未來。(2分)
③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變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2分)
33、(16分)(1)①第一次輸羊血成功,從而發現輸血可以救治病人,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4分)②從輸羊血到輸人血直到終于解決輸血問題,表明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4分)③輸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輸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輸血醫療熱帶來驚人的死亡,直到最終因發現血型系統而使輸血問題得以成功解決,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分)④為救人而輸血,并探尋輸血失敗的原因,直到發現人的血型系統,從而最終解決輸血問題,說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2)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我們必須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所以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4分)
班級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手游| 扎兰屯市| 襄樊市| 扎赉特旗| 盘锦市| 望奎县| 莱芜市| 鄂尔多斯市| 阿坝县| 运城市| 安仁县| 堆龙德庆县| 景德镇市| 搜索| 乌拉特前旗| 清新县| 田阳县| 乌兰浩特市| 始兴县| 延川县| 九龙县| 佛冈县| 新沂市| 农安县| 桦川县| 张北县| 武胜县| 常州市| 庄浪县| 师宗县| 通州市| 华容县| 米泉市| 奉化市| 泌阳县| 汽车| 德钦县| 始兴县| 罗源县| 柳林县|